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文档 > 试题>高二下册地理期末试题及答案

高二下册地理期末试题及答案

2023-01-25 08:18:31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水果千层卡士达”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0篇高二下册地理期末试题及答案,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高二下册地理期末试题及答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高二下册地理期末试题及答案

篇1:高二下册地理期末试题及答案

期末试题

第Ⅰ卷 (选择题和判断题 共7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北京时间12月13日16:30,“嫦娥二号”在700万千米深空成功探测到“战神”图塔蒂斯小行星。读图l,回答1~4题。

1.小行星图塔蒂斯不属于

A.总星系 B.银河系 C.河外星系 D.太阳系

2.“嫦娥二号”飞越小行星图塔蒂斯时,伦敦的时间是

A.月14日0:30 B.2012年12月13日8:30

C.2012年12月13日0:30 D.2012年12月12日8:30

3.与地球相比,月球上没有生命物质存在的主要原因之一是

A.与太阳距离太远 B.宇宙环境不安全

C.没有昼夜更替现象 D.没有适宜生物呼吸的大气

4.从“嫦娥二号”发射升空到成功飞越小行星图塔蒂斯期间

A.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变慢 B.全球各地白昼逐渐变短

C.我国各地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变小 D.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小于北半球

读图2,回答5~7题。

5.若图为海滨地区海陆风模式示意图,且甲表示陆地,乙表示海洋,则此图所示情形为

A.白天的海风 B.夜晚的海风

C.白天的陆风 D.夜晚的陆风

6.若该图表示北半球三圈环流中的低纬环流,则

A.甲地多为晴朗天气 B.乙地气温一定低

C.③表示东北信风带 D.②气流因冷下沉

7.若此图表示的是东亚夏季的季风环流,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乙两地中,乙是陆地 B.甲、乙两地中,乙地气温高于甲地

C.该环流成因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D.③气流寒冷干燥

图3是“大气受热过程图”,读图回答 8~10题。

8.近地面大气热量传递过程顺序是

A.①一②一③一④ B.①一②一④一③ C.①一③一②一④ D.①一④一②一③

9.决定近地面大气温度垂直变化的是

A.④ B.② C.③ D.④

10.青藏高原与同纬度地区相比太阳辐射强,但气温低,主要是由于

A.大气吸收①辐射少 B.地面吸收②辐射少

C.地面吸收③辐射少 D.大气吸收④辐射少

图4为四种不同的天气系统经过不同地区时的气压变化过程图,读图回答11—13题。

11.天气系统过境时,可能会出现阴雨天气的是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2.低空辐合、高空辐散的环流系统是

A.① B.② C.③ D.④

1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①天气系统过境时会带来大风、雨雪等天气

B.②天气系统中 心气流以上升为主

C.③天气系统过境后气温降低,气压升高,天气转晴

D.④天气系统过境时天气晴朗

读图5,回答14~15题。

14.图示Q地质构造为

A.背斜构造 B.向斜构造

C.岩浆侵入构造 D.断层构造

15.若图示范围内有丰富的资源,则

A.Q地可能贮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

B.Q地地下可能有大理岩矿分布

C.在P地向下钻探可以找到④岩层所含资源

D.p地地下水资源丰富

读图6“北半球某区域示意图”,完成16~21题。

16.图示水循环的各环节中,目前受人类活动影响的是

A.② B.③ C.⑤ D.⑥

17.P处的地表形态和对应的地质构造是

A.山脊-褶皱 B.山谷-断层

C.陡坡-断层 D.盆地-褶皱

18.形成图中⑥处地表形态的主要外力作用的是

A.流水沉积 B.风力沉积

C.冰川侵蚀 D.海水侵蚀

19.对河湖水资源更新影响的水循环是

A.②-①-② B.⑨-⑤-⑥-⑨ C.②-③-⑤-⑥ D.④-⑤-⑦-⑧

20.图中洋流的性质及其对沿岸气候的影响是

A.暖流,降温增湿 B.暖流,增温增湿

C.寒流,降温减湿 D.寒流,增温减湿

21.图中植被类型的变化主要体现了

A.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B.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C.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D.非地带性现象

2012年9月7日,云南昭通发生5.7级地震,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据此回22~23题。

22.为了迅速获取地震灾区房屋损毁情况,应采取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RS B.GPS C.GIS D.数字地球

23.灾后昭通县城的规划和建设随即展开,在此过程中运用的地理信息技术主要有

①人工测绘 ②GPS ③GIS ④RS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图7是我国水土流失重点区和生态安全战略工程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24~25题。

24.我国水土流失重点区水土流失严重的共同自然原因是

A.位于地势二、三级阶梯的交界处 B.气温年较差大

C.降水集中D.植被破坏严重

25.对减轻长江、黄河中下游地区旱涝灾害都有重要意义的生态安全战略工程是

A.③⑤ B.③① C.①④ D.②⑤

读图8中的a、b两个工程示意图图,完成26—27题。

26.设计“西气东输”工程主干线走向时所考虑的最主要因素是

A.消费市场 B.工资水平C.科技水平D.国家政策

27.“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工程对中西部地区发展的重要生态意义表现为

A.缓解能源短缺,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

B.带动基础设施和相关能源产业的发展

C.改变以石油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提高清洁能源的使用比例

D.促使能源结构多样化,缓解因植被破坏带来的环境压力

图9为我国局部地区主要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示意图。读 图完成28~30题。

28.图中a、b、c、d四种土地利用类型对应正确的是

A.a-耕地 B.b-荒漠

C.c-草地 D.d-林地

29.当前甲、乙、丙三地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分别是

A.森林减少、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

B.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森林减少

C.森林减少、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

D.土地荒漠化、森林减少、水土流失

30.乙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应采取的措施是

A.开辟水资 源,合理灌溉 B.植树造林,保持水土

C.保护草场,合理放牧 D.合理采伐,及时抚育

二、判断题:判断下列各题的正确与错误。正确的涂A,错误的涂B,请在答题卡上相应的方框内填涂(本部分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31.太阳活动会干扰无线电短波通信。

32.地球上的沉积岩和变质岩都能直接转变成岩浆岩。

33.地球上的风带和气压带在夏季北移、冬季南移。

34.气候在地理环境的演化中,具有决定性作用。

35.台风是一种特殊的高压系统。

36.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类利用自然资源的广度将不断地拓展。

37.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38.区域发展阶段不同,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 响也不同。

39.科学发展观符合“谋求人地协调”的人地关系思想。

40.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是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升级的选择。

三、综合题: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本部分共4小题。共30分)。

41.读图10“某月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8分)

(1)甲地位于大陆 岸,全年盛行

风,受海洋暖湿气团影响,形成 气候,其气候特征是 。

(4分)

(2)该图表示北半球 季,此季节气压带、风带随 移动而北移,受其影响,控制乙地的气压带是 。

(3分)

(3)丙地位于大陆东岸,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形成雨热同期的 气候。(1分)

42.读“局部洋流模式图”(图11),完成下列各题。(8分)

(1)此海区属于 半球,图示a、b、C、d洋流构成了 (中低纬或中高纬)海区的大洋环流,呈 时针方向流动。(3分)

(2)a、c洋流中,属于暖流的是 ;C

洋流对沿岸气候具有

作用。(2分)

(3)若某油轮在甲处海域发生原油泄漏事故,原油可能 随洋流向 (方向)扩散。请简述洋流对海洋石油污染的影响

、。(3分)

43.长江以湖北宜昌和江西湖口为界分为上、中、下游。读图l2,回答下列问题。(7分)

(1)目前世界上规模的水电站是位于长江上游的 电站。长江上游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是 、。(3分)

(2)长江中游地区的威胁是洪水灾害,造成长江中游洪灾多发的原因是 。

(多项选择)(2分)

①地势低平、排水不畅 ②退耕还林还草,植树造林 ③降水多集中在夏秋两季

④修建水库、退田还湖 ⑤陡坡开荒、围湖造田

(3)长江下游地区突出的环境问题是水体和大气的质量普遍下降,简述综合治理长江下游地区环境污染的措施 。(2分)

44.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近年来,我国中部地带的发展受到国家的重视,中部正在发展崛起。

材料二 我国“中部六省位置示意图”(图13)

(1)在中部地区六省中,甲是 省,该省由于 资源丰富而成为我国重

要的能源重工业基地。(2分)

(2)结合所学知识,完成表格内容:(2分)

甲省 乙省

所在的主要地形区名称 江南丘陵

农业发展中面临的共同

生态环境问题

(3)近年来,安徽省成为长江三角洲地区产业转移的承接地之一,请分析说明产业转移对该省的区域发展有哪些影响? (提示:从经济、社会、环境等方面分析回答)(3分)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C 2.B 3.D 4.C 5.A

6.C 7.C 8.B 9.B 10.D

11.D 12.D 13.C 14.B 15.B

16.D 17.C 18.A 19.C 20.B

21.C 22.A 23.B 24.C 25.A

26.A 27.D 28.C 29.A 30.C

二、判断题:(本部分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3 1.A 32.B 33.B 34.B 35.B 36.A 37.B 38.A 39.A 40.B

三、综合题: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本部分共4小题,共30分)。

41.(每空1分,共8分)

(1)西 西 温带海洋性 终年温和湿润

(2)夏 太阳直射点 副热带高气压带

(3)温带季风气候

42. (每空1分,共8分)

(1)北 中低纬 顺

(2)a 降温减湿

(3)北 加快污染的净化(扩散),扩大了污染的范围

43.(除标注外,每空1分,共7分)

(1)三峡 落差大 水量大

(2)①③⑤(2分)

(3)调整并优化产业结构,促进技术进步,逐步淘汰或改造传统产业,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加强环境保护,通过推广环保技术、加大执法力度等途径,控制环境污染等(答出两点即可得2分)

44.(除标注外,每空1分,共7分)

(1)山西 煤炭

(2)见下表

A省 B省

所在的主要地形区名称

农业发展中面临的共同

生态环境问题 水土流失

(3)经济方面: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等;

社会方面;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维护社会稳定等;

环境方面:在资源开发中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破坏,工业生产造成一定的环境污染等(需从三个要点答题,各1分,共3分)

篇2:高二地理期末试题及答案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6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8小题,每小题2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A   2.D   3.C   4.B   5.C   6.C   7.C   8.C   9.B   10.C   11.C   12.C   13.D   14.A   15.A  16.A   17.B   18.D

(二)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选两项且全选对者得3分,选错、少选或不选均不得分。

19.AB   20.CD   21.AC   22.BC   23.BD   24.CD   25.BD   26.AC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5小题(第27题~第31题),共计60分。

27.(10分)

(1)西高东低(1分)  以山地丘陵为主,多火山(1分)

(2)(4分)

(3)从西南流向东北(1分)  增温增湿(1分)

(4)温带落叶阔叶林(1分)  寒暖流交汇(1分)

28.【海洋地理】(14分)[]

(1)海岸曲折、陡峻、多港湾(任答2点2分)   风能、潮汐能、波浪能(任答2点2分)

(2)②(2分)  蒸发量大于降水量;近岸入海径流量小(4分)  海冰或冰山(1分)

(3)合理捕捞;限定渔大小;禁止过度捕捞;捕养结合;提高公民的`环保意识;废水达标排放;加强海洋管理等(3分)

29.【海洋地理】(10分)

(1)黄海   淤泥质(2分)

(2)12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2分)

(3)D(2分)

(4)有利于巩固我国国家安全;强化海洋意识,树立海洋国土观念;有利于增加资源的保有量;有利于维护我国渔民的正当合法权益等(4分)

30.【环境保护】(15分)

(1)生活噪声 (1分)   广场音乐;公共场所大声喧哗;燃放烟花爆竹等(任答1点得2分)

(2)高(1分)  工业(1分)   国家对工业噪声污染治理力度较大或对工业噪声监管严格(2分)

(3)道路两侧区(1分)  夜间噪声标准值高;大型货车通行且车速快;建筑施工;道路施工;政府/交管部门监管不力(任答2点得4分)

(4)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加强监督管理;加强宣传教育;加大处罚力度;加强生活噪声防治;加强交通噪声污染防治;加强工业噪声污染防治等(任答3点得3分)

31.【环境保护】(11分)

(1)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对交通安全的影响   对气候的影响(任答2点得2分)

(2)华北平原(1分)   经济发达,化石能源消耗量大(2分)   大气条件较稳定、降水少、风力小等;存在逆温层(2分)

(3)控制高能耗企业的发展,加快传统企业的改造升级和第三产业的发展;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减少私家车出行;禁烧秸秆;严格管理工地扬尘;提高能源利用率;使用清洁能源等(4分)

篇3:高二下册语文期末试题及答案

第Ⅰ卷(30分)

一、(30分,每小题2分)

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渌水(lù) 垣墙(yuán) 恫吓(dònɡ) 退避三舍(shè)

B.纤云(qiān) 逡巡(qiónɡ) 长号(háo) 硕果累累(léi)

C.若偻(lóu) 诟厉(kòu) 劲敌(jìnɡ) 抶而仆之(chì)

D.渚清(zhǔ) 编纂(zuǎn) 躯壳(ké) 冥然兀坐(mín)

2.下列选项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杳无音信 裂缺霹雳 万姓胪欢 真知卓见

B.珊珊可爱 熠熠生辉 令人生危 纷乱致极

C.豆寇年华 舞榭歌台 乍暖还寒 丘峦崩催

D.难赋深情 永葆生机 金风玉露 羽扇纶巾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而创造这中国历史上未曾有过的第三样时代,______是现在的青年的使命。

②人民币升值就是用较小的人民币来______美元,如果升值15%就是说以6元人民币换1美元,而不是目前的7.2元人民币换1美元。

③美国队以为迎接他们的会是鲜花和赞美,却不料伊拉克人民______他们的却是诅咒 与炮弹。

④从今以后,众目仰望的将不是统治者,______是思想家。

A.那 兑换 给予 还 B.则 对换 给以 而

C.则 兑换 给予 而 D.那 兑换 给以 还

4.下列对加点词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①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推究)

②微风鼓浪(兴起)

③函梁君臣之首(用木匣装)

④枹止响腾(响亮)

⑤逸豫可以亡身(灭亡)

⑥有贤士大夫发五十金(拿出)

⑦吾妻来归(旧指女子出嫁)

⑧在丁卯三月之望(农历每月初一)

A.①②⑦⑧ B.③④⑥⑧ C.①③⑥⑦ D.③⑤⑥⑦

5.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全都是古今异义的一组( )

①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

②吾社之行为士先者

③苍山负雪,明烛天南

④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

⑤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

⑥前辟四窗,垣墙

__

⑦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

⑧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

A.②④⑤⑦⑧ B.①③④⑥⑦ C.②④⑤⑥⑦ D.①②④⑦⑧

6.下列加点词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一夫夜呼

B.安能屈豪杰之流

C.人皆得以隶使之

D.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7.指出下列名句中全为通假字的一组是( )

①汝识之乎

②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

③敛赀财以送其行

④须臾成五采

⑤一尊还酹江月

⑥青冥浩荡不见底

⑦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⑧比去,以手阖门

A.①④⑤⑦ B.②③④⑤ C.①⑥⑦⑧ D.③④⑤⑧

8.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面对全球气候变暖这一不容置喙的事实,各国政府积极应对,制定政策法令,进一步减少和限制温室气体的排放,保护自然环境。

B.打死别人的奴隶,赔一头牛,则人们便要心悦诚服,恭颂太平盛世。

C.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到酒楼过年渐成时尚。中低档酒楼由于经济实惠,吸引顾客纷至沓来。

D.这首诗意境温厚,格调凄美,哀而不伤,悲剧氛围下带着一点淡淡的安然恬静,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9.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引起世界关注的甲型流感病毒虽然不易致命,但传播速度快,如果不想办法找到它的演变原理,病情很容易迅速蔓延,给人类健康带来巨大威胁。

B.营救告一段落后,他们把重点转向照顾幸存者,现在又在为避免地震滑坡形成的35个堰塞湖可能带来的灾害而奔忙,一刻也不停下来。

C.去年的大赛,我们的工作得到了好评,今年的比赛从命题、决赛、海选到颁奖,我们又被指定参与活动全过程,一定要高度重视,不可疏忽。

D.所谓跨行通存通兑,是指市民只要拥有一张银行卡或存折,就可以现金或转帐方式办理不同银行之间的还贷、缴费及其他支付结算。

10.下面是关于《灯下漫笔》一文的分析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作者由“钞票贬值”联想到“我们极容易变成奴隶,而且变了之后,还万分欢喜”,鲁迅从中看到了隐藏在百姓灵魂深处的奴性心态。

B.作者的观点: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可以概括为“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和“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

C.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即“乱世”——兵荒马乱,奴隶规则被毁得粉碎,强盗官兵任意屠杀百姓,百姓如牛马甚而不及牛马的时代。

D.鲁迅号召青年创造中国历史上未曾有过的“第三样时代”是指天下太平,生活安定,有一种规则来约束百姓,使其生活和乐,没有战乱的时代。

11.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他才华卓著,至善至美,但他的成就不是眼下说得尽的。他的所有作品仅仅形成了一部书,______,______,带着我们说不清楚的、同现实打成一片的惊惶与恐怖。______,______,______,这里有一切形式和一切的风格,超过塔西陀,上溯到苏埃通,越过博马舍,直达拉伯雷;______,这里有大量的真实、亲切、家常、琐碎、粗鄙。

①一部既是观察又是想象的书

②他题作“喜剧”

③一部有生命的、光亮的、深刻的书

④其实就是题作“历史”也没有什么

⑤一部了不起的书

⑥我们在这里看见我们的整个现代文明的走向

A.③②①⑥⑤④ B.⑤②④⑧①③

C.③⑥⑤②④① D.⑤④①③②⑥

12.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我国古代的诗歌有古体诗和近体诗的分别。近体诗出现在唐代,又分为律诗和绝句;凡不受近体诗格律束缚的诗,就是古体诗。

B.雨果,19世纪法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九三年》等。

C.苏轼的生活和创作,展现了中国古代知识分子人生历程和生活情怀的典型特征。像在《石钟山记》中,明示自己在实践中穷究事理,驳斥旧说的决心。尤其可贵的是,即使是在被贬处境之中,像《念奴娇•赤壁怀古》一词,仍然透出冲天的豪气,于宋词的“婉约”风格之外,苏轼在词坛别开“豪放”一宗。

D.《项脊轩志》选自《震川文集》。项脊轩,归有光的书斋名。“志”,名词,就是“记”的意思。归有光,是明代著名的古文家。本文着重记与项脊轩有关的家庭琐事,表达人亡物在,三世变迁的感慨。文章记事绘影绘声,朴实感人,饶有情致,动人心弦。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3—15题。

冯立,同州冯翊人也。有武艺,略涉书记,隐太子建成引为翊卫车骑将军,托以心膂①。建成被诛,其左右多逃散,立叹曰:“岂有生受其恩而死逃其难!”于是率兵犯玄武门,苦战久之,杀屯营将军敬君弘。谓其徒曰:“微以报太子矣!”遂解兵遁于野。俄而来请罪.太宗数之曰:“汝在东宫,潜为间构,阻我骨肉,汝罪一也。昨日复出兵来战,杀伤我将士,汝罪二也。何以逃死!”对曰:“出身事主,期之效命,当职之日,无所顾惮.”因伏地歔欷,悲不自胜。太宗慰勉之。立归,谓所亲曰:“逢莫大之恩,幸而获济,终当以死奉答。”

甚众未几,突厥至便桥。立率数百骑与虏战于咸阳,杀获甚众。太宗闻而嘉叹,拜广州都督。前后作牧者,多以黩货为蛮夷所患,由是数怨叛。立到,不营产业,衣食取给而已。尝至贪泉,叹曰:“此吴隐之所酌泉也。饮一杯水,何足道哉!吾当汲而为食,岂止一杯耶,安能易吾性乎!”遂毕饮而去。在职数年,甚有惠政,卒于官。

(《旧唐书•忠义传》)

辛酉,冯立、谢叔方皆自出;薛万彻亡匿,世民屡使谕之,乃出。世民曰:“此皆忠于所事,义士也。”释之。

(《资治通鉴》)

[注释]①心膂:心和脊骨,在这里比喻身家性命。

1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①岂有生受其恩而死逃其难 ②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B.①遂解兵遁于野 ②权起更衣,肃追于宇下

C.①因伏地歔欷,悲不自胜 ②因击沛公于坐

D.①终当以死奉答 ②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14.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别表明冯立“知恩图报”和“清廉”的一项是( )

A.①遂解兵遁于野 ②在职数年,甚有惠政

B.①有武艺,略涉书记 ②遂毕饮而去

C.①苦战久之,杀屯营将军敬君弘 ②前后作牧者,多以黩货为蛮夷所患

D.①立率数百骑与虏战于咸阳 ②不营产业,衣食取给而已

1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冯立身怀武艺,偶尔也做抄抄写写的事务,曾侍奉隐太子李建成。太子被杀之后,太子左右的侍从都逃跑离散了,只有冯立率领士兵进行反击。

B.冯立杀了将军敬君弘后,已经逃跑到了野外,可不久又回来向太宗请罪。太宗对他一番训斥,又宽赦他后,他决心痛改前非,一心一意为太宗效劳。

C.文中写冯立经过贪泉,发表一番感慨,并大饮一顿才离去,是与吴隐之作对比,更加突出冯立的清廉之志。

D.《资治通鉴》认为冯立自动出来请罪,是义士之举;从《旧唐书》所写看,不仅可看出冯立知恩图报的品质,同时也可看出他憨厚的性格。

第Ⅱ卷(70分)

二、16.翻译下列句子:(8分)

(1)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故予与同社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17.在横线处写出诗文原句(10分)(每空一分)

(1)想当年,金戈铁马,__________。(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2)昆山玉碎凤凰叫,__________。(李贺《李凭箜篌引》)

(3)__________,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4)出师未捷身先死,_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蜀相》)

(5)庄生晓梦迷蝴蝶,__________。(李商隐《锦瑟》)

(6)__________,相逢何必曾相识。(白居易《琵琶行》)

(7)__________?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

(8)__________,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9)__________,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李清照《一剪梅》)

(10)夫祸患常积于忽微,__________。(欧阳修《伶官传序》)

四、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8-19题。(6分)

踏莎行 雪中看梅花

(元)王 旭

两种风流,一家制作。雪花全似梅花萼①。细看不是雪无香,天风吹得香零落。 虽是一般,惟高一着。雪花不似梅花薄。梅花散彩向空山,雪花随意穿帘幕。

【注】①萼:花萼。这里指花瓣。

18.词中的“两种”指的是__________,“一家”指的是__________。(2分)

19.指出这首词的写作手法并简析作者的情感。(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阅读下面文字,完成20~23题。(16分)

明月清泉自在怀

贾平凹

①读王维的《山居秋暝》时年龄还小,想像不来“松间明月”的高洁,也不懂得“泉流石上”是什么样。母亲说这是一幅很美的风景画,要我好好背,说背熟了就知道意思了。可我虽将诗句背得滚瓜烂熟,其意义依然不懂。什么空山、清泉、渔舟这些田园风物也只是朦胧,而乡野情致则更模糊了。

②后来上了大学,有了些古文功底,常常自豪于同窗好友,翻来覆去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也能获得师长赞许。再后来深入乡村,那儿有田园,却无松竹流泉;及上了华山、峨眉山,并且在月夜听泉,古刹闻钟,乘江南渔舟,访溪边浣女,都为寻找王维《山居秋暝》的那种灿烂意境,都为了却“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那份执着情结。一段时间,于人世纷杂之中,自以为林泉在胸,甚至以林泉野老自居,说和同事纠纷,劝解祸中难人。自以为心中有了王维,就了却人间烦恼,看透了红尘纷争;更自以为一壶清茶,便可笑谈古今。

③真正进入了人生的生存程序:结婚、生子、住房、柴米油盐等等,才知道青年时代“明月松间照”式的“超脱”,只不过是少年时代“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浮雕和顺延。真正对王维和他的诗的理解,是在经历了无数生命的体验和阅历的堆积之后。人的一生,苦也罢,乐也罢;得也罢,失也罢——要紧的是心间的一泓清泉里不能没有月辉。哲学家培根说过:“历史使人明智,诗歌使人灵秀。”顶上的松月,足下的流泉以及座下的磐石,何曾因宠辱得失而抛却自在?又何曾因风霜雨雪而易于萎缩?它们自我踏实,不变心性,才有了千年的阅历,万年的长久,也才有了诗人的神韵和学者的品性。我不止一次造访过终南山翠华池边那棵松树,也每年数次带外地朋友去观览黄帝陵下的汉武帝手植柏,还常常携着孩子在碑林前的唐槐边盘桓……这些树木中的祖宗,旱天雷摧折过它们的骨干,三九冰冻裂过它们的树皮,甚至它们还挨过野樵顽童的斧斫和毛虫鸟雀的啮啄,然而它们全都无言地忍受了。它们默默地自我修复,自我完善。到头来,这风霜雨雪,这刀斧虫雀,统统化作了其根下营养自身的泥土和涵育情操的“胎盘”。这是何等的气度和胸襟?相形之下,那些不惜以自己的尊严和人格与金钱地位、功名利禄作交换,最终腰缠万贯、飞黄腾达的小人的蝇营狗苟算得了什么?且让他暂去得逞又能怎样?!

④王维实在是唐朝的爱因斯坦,他把山水景物参悟得那么透彻,所谓穷极物理,行而上学于他实在是储之心灵,口吐莲花!坦诚、执着、自识,使王维远离了贪婪、附庸、嫉妒的装饰,从而永葆了自身人品、诗品顽强的生命力。谁又能说不呢?的确,“空山”是一种胸襟;“新雨”是一种态度;“天气”是一种环境;“晚来”是瞬间的境遇。“竹喧”也罢,“莲动”也罢,“春芳”也罢,“王孙”也罢,生活中的诱惑实在是太多,而物质的欲望则永无止境,什么都要的结果最终只能是什么都没有得到。惟有甘于清贫、甘于寂寞,自始至终保持独立的人格,这才是人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财富。王维的人生态度正是因为有了太多的放弃,也才便有了他“息阴无恶木,饮水必清源”的高洁的情怀,也便有了他哲悟金铂般的千古名篇!

⑤“明月松间照”,照一片娴静淡泊寄寓我无所栖息的灵魂;“清泉石上流”,流一江春水细流淘洗我劳累庸碌之身躯。浣女是个好,渔舟是个好,好的质地在于劳作,在于独立,在于思想——这是物质的创造,更是精神的明月清泉。

20.在文中,作者写出了自己在不同人生阶段读王维《山居秋暝》的不同感受,请分别加以概括。(6分)

(1)少年时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青年时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3)中年时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1.作者把王维和爱因斯坦联系起来,认为“王维实在是唐朝的爱因斯坦”,这样写有什么作用?(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结合全文,请分析题目“明月清泉自在怀”的深刻含义。(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下面对文章的分析和鉴赏,正确的两项是( )( )(4分)

A.文章开头作者写自己小时读王维的《山居秋暝》,虽将诗句背得滚瓜烂熟,其意义依然不懂,反而使“乡野情致更模糊了”,目的是说明儿童不宜过早学习唐诗,死记硬背更是无济于事。

B.“要紧的是心间的一泓清泉里不能没有月辉”,这句话强调的是,人生在世,面对宠辱得失,要保持一种悠然淡泊的心境。

C.在文中,作者用翠华池边那棵松树、黄帝陵下的汉武帝手植柏、碑林前的唐槐等“树木中的祖宗”和腰缠万贯、飞黄腾达的小人构成对比,表达了自己对人生的感悟。

D.这篇文章旁征博引,古今中外的材料信手拈来,但始终以作者对“不惜以自己的尊严和人格与金钱地位、功名利禄作交换”的小人的抨击为线索,体现了散文的“形散而神聚”的特点。

E.文章结尾写到了浣女和渔夫,目的是赞美他们辛勤的劳作,赞美他们远离红尘纷争、保持独立人格的精神,同时强调他们创造了物质财富,更创造了精神财富,从而使主题更加深刻。

六、作文

24.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30分)

(1)古人曰“吾日参省乎吾身”,可是现实生活中,人们却已习惯于对别人的所作所为说三道四,很少有人反思自己。比如上课迟到推门而入径直走到座位上去,比如面对走来的熟悉或不熟悉的老师低头而过,比如搬动桌椅发出可以避免的声响,你反思过自己的行为吗?

(2)当你听说,在美国的珍珠港“垃圾桶在此”是专门写给中国人看的提示语时,你想到了什么?当你看到,网上的留言者对没有什么过错的人污言秽语、百般挖苦,人身攻击和下流调戏,动辄用“硫酸”般的恶言毒语泼向人家时,你想到了什么?当你醒悟,除了在某个纪念日我们才提到所经历的战争苦难时,你又会想到什么?

请以“______之思”为题写一篇文章。你可以发表看法,也可以写自己的亲身经历等。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诗歌除外。不少于800字。

篇4:高二下册语文期末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30分)

1.A(B纤xiān,逡qūn C偻lǚ,诟ɡòu D壳qiào,冥mínɡ)

2.D(A裂为列,卓为灼 B危为畏,致为至 C寇为蔻,催为摧)

3.C(给予jǐyǔ:给,动词后跟宾语;给以ɡěiyǐ:给, 后面只说所给的事物,不说接受的人,要是说出接受的人,“给以”就要改成“给”)

4.C(②鼓:振动,④腾:传播,⑤亡:使……灭亡,⑧望:农历每月十五日)

5.D(③明烛:雪光照亮,“烛”,名词活用为动词;⑤缙神:缙,插,绅,带,借代;⑥垣墙:名词作动词,砌上墙)

6.B(屈:使……屈身,其他三项为名词活用为状语)

7.A(②莫:不,否定词;⑥冥:天空;⑧阖:关闭,其他为通假)

8.A(不容置喙:不容许别人插嘴说话,不合语境,应为“毋庸置疑”)

9.B(A“病情”与“蔓延”不搭配,可为“加重”;C“决赛”与“海选”语序不当,后者在前;D“办理”后少宾语“业务”)

10.D

11.C(首先整体评价,其次从历史的角度评价,最后从文学的角度评价,按逻辑顺序)

12.B(雨果,19世纪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

13.C(A而:都是连词,表转折;B于:都是介词,表处所;C因:①表承接,相当于“于是”,②“趁、趁机”;D以:都是介词,意思为“用”)

14.D(A的②,B的①,C的②不能表示其“知恩图报”和“清廉”)

15.B(文中并没有表现冯立痛改前非的意思)

16.(1)现在把钟磬放在水中,即使大风大浪也不能使它发出声响。

(2)我的孩子,好久没有见到你的身影了,为什么整天默默地呆在这里,真像个女孩子呀?

(3)所以我和我们同社的诸位先生,惋惜这墓前空有一块石碑,就为它作了这篇碑记,也用以说明死生意义的重大,(即使)一个普通老百姓对于国家也有重要的作用。(意对即可)

17.(略)

18.①梅花与雪花 ②大自然

19.手法:对比(反衬)

情感:对梅与雪的品格有所褒贬,突出了对梅花的喜爱和赞赏之情。

20.(1)少年时期:只会背诵而不知其意(2分)

(2)青年时期:自以为已经读懂,认为自己有了一种超脱世俗的心态,但与实际情况还有差距(2分)

(3)中年时期:真正从中悟出了人生的哲理(2分)

21.借爱因斯坦的人品和学品来衬托王维的人品和学品(2分)

22.明月清泉象征远离尘世纷争、自始至终保持人格的高洁心灵(2分),寄托着作者对高雅纯洁的人生境界的追求。(2分)

23.BC(A目的错误;D中“以作者对‘不惜以自己的尊严和人格与金钱地位、功名利禄作交换’的小人的抨击为线索”不对;E项文章结尾写到渔夫和浣女的目的不是在于赞美他们,而是通过写他们的精神来表达自己的一种追求。)(4分)

文言文参考译文:

冯立,同州冯翊人。身怀武艺,偶尔也做做抄抄写写的的事务,隐太子李建成引荐为护卫将军,将身家性命托付给他。太子被杀后,太子左右侍从全都逃跑离散了,冯立感慨地说:“哪里有一生受其恩惠,而在他遭难时逃走的道理!于是率领士兵攻打玄武门,一番苦战,杀了将军敬君弘。然后对他手下说:“稍稍可以报答太子了!于是放下武器逃跑到野外。不久又回来请罪。太宗训斥他道:“你在东宫,离间我兄弟,阻隔我手足之情,这是你的罪过之一。发兵攻打玄武门,杀死我的将领,这是你的罪过之二。怎么能免于死呢!”冯立回答说:“委身侍奉主子,只图为主子效命,该为主子而战的时候,就没有考虑那么多了。”于是痛哭流涕,悲不能已。太宗宽赦了他。冯立回去后,对他的亲友说:“受此不杀之莫大恩惠,有朝一日当以死相报。”

不久突厥攻到便桥。冯立率领数百人在咸阳奋力作战,斩杀俘虏了很多敌人。太宗大为嘉赏,派冯立往南海任广州都督。他的前任后任多为贪财之徒,当地少数民族对他们颇为厌恶,曾多次反叛。冯立到了之后,不贪钱财,取足衣食之用而已。他曾到贪泉,在那里感慨地说:“这就是吴隐之饮过的贪泉吧。只饮一杯有什么好夸耀的!我要用它来做饭吃,怎能只是一杯,就能改变我的品性!于是大饮一顿方才离去。在那里任职几年,有很好的政绩,后死于任职期间。

辛酉(初五),冯立和谢叔方都自动出来;薛万彻逃亡躲避起来以后,李世民多次让人晓示他,他也出来了。李世民说:“这些人都能够忠于自己所事奉的人,是义士啊。”于是都免除了他们的罪。

篇5:初一地理下册期末试题

1.面关于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的说法错误的是

A.面积最大 B.人口最多 C.东西距离最长,跨纬度最广 D.亚洲气候复杂多样

2.下列关于亚洲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的关系说法错误的是()

A.沙特阿拉伯的贝都因人居住帐篷,身着宽大袍子,过游牧生活,是因为这里是热带干旱草原

B.居住在恒河三角洲的孟加拉人,以捕鱼为生,以船为交通工具,因为气候湿热,多河湖

C.达雅克人聚居的高脚屋是因为多山地

D.日本的抗震建筑是因为其位于地震带上

3.下列关于澳大利亚的说法错误的是()

A.因为羊特别多,而被称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

B.因为出口的产品主要为农矿产品等初级产品,所以是一个发展中国家

C.澳大利亚人口和城市的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

D.出口农产品主要为羊毛、牛肉、小麦

4.下列关于美国地区生产专业化的好处的说法错误的是()

A.充分利用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

B.利用使用大规模机械

C.交通便利,利于产品的出口

D.效率高,产量大

5.关于美国的降水说法错误的是

A.降水量由东向西递减

B.降水主要受来自大西洋的暖湿气流影响

C.影响降水的主要因素是海陆位置

D.影响降水的主要因素是地形

6.下列关于巴西和澳大利亚说法错误的是()

A.两国均为西半球的国家

B.两国均为南半球的国家

C.两国的人口和城市均分布在东南沿海

D.两国铁矿资源都比较丰富

6.下列关于亚洲人文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

A.人口最多的大洲

B.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大洲

C.亚洲唯一的经济发达国家是日本

D.大多数国家的经济落后的原因是长期遭受殖民统治

7.下列关于亚洲自然地理特征说法错误的是:

A.亚洲地势中部高,四周低

B.亚洲地跨热带、温带和寒带

C.亚洲具有季风气候具有分布广的特点

D.亚洲河流呈放射状流向周边的海洋

8.下列关于日本的说话错误的是()

A.日本是一个多火山、地震的国家

B.日本最大的岛屿为本州岛

C.日本民族构成单一,主要为大和民族

D.日本的工业分布主要受地形影响

9.下列关于日本经济的说法错误的是()

A.资源缺乏,是一个资源小国

B.经济类型是以加工贸易为主的经济

C.日本工业集中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

D.因为日本是亚洲唯一经济强国,因此,世界经济对其影响较小

10.下列关于东南亚的说法正确的是()

A.包括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两部分

B.东南亚地处亚洲与大洋州、太平洋与大西洋之间的十字路口

C.气候湿热,以热带气候为主

D.华人、华侨分布最集中的地区

11.下列不是东南亚选择水稻作为主要粮食作物的原因是()

A.水稻是产量较高的作物

B.平原面积广大

C.人口稠密

D.高温多雨

12.中南半岛的气候类型是()

A.亚热带季风气候 B.热带季风气候

C.热带雨林气候 D.热带草原气候

13.下列关于中南半岛的说法错误的是()

A.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B.城市分布在河流沿岸及河口三角洲

C.河流由南向北流 D.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是湄公河

14.世界上华人华侨分布最集中的地区是()

A.美国 B.澳大利亚 C.东南亚 D.印度

15.下列旅游景点与所在国搭配不正确的是()

A.柬埔寨的吴哥窟 B.印度的泰姬陵

C.英国的埃菲尔铁塔 D.俄罗斯的克里姆林宫

16.下列关于印度说法错误的是()

A.是南亚面积最大的国家 B.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

C.印度棉花产量居世界第一 D.现在印度的粮食已自给有余

17.下列关于俄罗斯的说法错误的是()

A.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B.气候以寒带气候为主

C.自然资源种类齐全,储量丰富D.交通部门齐全,在欧洲、亚洲分布不平衡

18.下列国家不属于中东的是()

A.埃及B.阿富汗C.土耳其D.沙特阿拉伯

19.下列有关中东石油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中东是目前世界上石油储量最大、生产和输出石油最多的地区

B.中东石油分布在波斯湾及沿岸地区

C.中东石油输往西欧各国的必经之地是好望角

D.中东石油输往日本的必经马六甲海峡

20.耶路撒冷不是哪种宗教的圣城()

A.伊斯兰教 B.佛教 C.基督教 D.犹太教

21.下列关于欧洲西部的说法错误的是()

A.人口稠密,国家众多,全部是发达国家

B.本区的区域性国际组织是欧盟

C.本区的工业以制造业为主

D.本区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广

22.欧洲西部畜牧业最发达的国家是()

A.英国 B.法国 C.德国 D.荷兰

23.欧洲西部南部的三个半岛气候类型是()

A.温带大陆性气候 B.地中海气候 C.温带海洋性气候 D.亚热带湿润气候

24.下列关于撒哈拉以南的非洲说法错误的是()

A.地形以高原为主

B.气候以热带沙漠气候为主

C.以黑种人为主,有“黑非洲”之称

D.经济以单一商品为主

25.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最迫切解决的问题是()

A.人口 B.粮食 C.环境 D.教育

26.澳大利亚最大岛屿的气候类型是()

A.热带草原气候 B.地中海气候 C.亚热带湿润气候 D.温带海洋性气候

27下列关于巴西说法正确的是()

A.是拉丁美洲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国家

B.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平原和最高的高原

C.巴西曾是西班牙的殖民地

D.巴西最大的城市是里约热内卢

28.下列热带作物巴西产量不居世界首位的是()

A.咖啡 B.甘蔗 C.橡胶 D.柑橘

29.下列关于极地地区的描述错误的'是()

A.在地球的南北两端,都是冰雪覆盖的世界

B.地球上最冷的地区是南极地区

C.北极地区气温比南极地区高的原因北极地区纬度比南极地区低

D.两极地区都是科学考察的宝地

30.下列关于我国南极考察的说法错误的是()

A.长城站和中山站都有极昼极夜现象

B.长城站和中山站建站时间都选择在南极洲的暖季

C.我国已正式加入《南极条约》

D.我国传统节日春节期间,南极考察队员正进行南极考察

请将正确答案填在下表中:

二、非选择题:

(一)读美国图回答:

(1)请在图中合适位置填注“加拿大”“大西洋”;

(2)图中A 是山,B是 山,河流C是 河,美国的地形分布特点呈现 分布形式;

(3)图中D代表 城市,H代表美国最大的 城市和 海港。两城市附近地区农业生产以 业为主。请简述该区农业发展的有利自然条件。

① 。② 。

(4)G是工业中心,该城市位于 农业带,由上可知美国的农业生产具有 地区生产的特点。

(5)城市E和F分别是 和 。其中 (填字母)附近有美国最早的高新技术产业中心,称为美国的“硅谷”。

(二)读右图回答:

(1)图1代表国家是 ,图2代表国家是 ;根据图分析两国人口分布的共同特征是 。从经济发展水平看,1 是国家,2 是国家,两国均大量出口矿产资源是 。

(2)国家1的主要气候类型 是和 。

(三)读右图回答:

⑴图中所示国家的主要出口商品是 产品,这种经济在结构上表现为“经济” 。

⑵在国际贸易中,具有这种特点的经济国家往往处于 地位,这种经济形成的根源是 。

(3)这些国家主要分布在 地区:

(四)读南极图回答:

(1)南极洲四周被大洋环绕,A为 洋,D为 洋,E为 洋。

(2)在图中标出东经和西经,并画出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3)由图中可以看出,距离南极洲最近的大洲是 洲。

(4)B点表示我国的南极科学考察站 站,C表示 站。两站比较,能够出现极昼极夜现象的是 站。当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时,B、C两站的昼长时间长的是 。

篇6:七下地理期末试题及答案

一、我会选(每小题均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共15分)

1.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湖泊是( )

A.里海 B.苏必利尔湖 C.青海湖 D.贝加尔湖

2.东亚、东南亚、南亚相同的区域地理特征有( )

A.都是世界上人口稠密的地区 B.都是发展中国家

C.都是世界上小麦的主要产区 D.都属季风气候

3.读右面日本经济结构图,关于该国经济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农业发达,且在国民经济中占绝对优势

B.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工业

C.工业水平比较低

D.商业、建筑业在经济中占绝对优势

4.下列被伊斯兰教、__、犹太教都尊称为“圣城”的是( )

A.麦加 B.耶路撒冷 C.麦地那 D.德黑兰

5.中东石油的输出路线中,输出量最大的是( )

A.经过马六甲海峡的路线 B.从中东到地中海沿岸的管道运输

C.经过红海、地中海的路线 D.绕道非洲好望角的路线

6.有关欧洲人爱吃牛羊肉的原因,按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温带海洋性气候,平原为主的地形 ②适合多汁牧草生长,草场广布

③地处中纬度大陆西岸 ④畜牧业发达

A.①②③④ B.③①②④ C.③②①④ D.②③①④

7.下面各组搭配正确的是( )

A.希腊──雅典──古斗兽场

B.荷兰──布鲁塞尔──风车、郁金香

C.奥地利──日内瓦──盛大音乐会

D.法国──巴黎──凯旋门、凡尔赛宫

8.生活在非洲热带草原的动物有( )

A.树懒、大食蚁兽 B.袋鼠、鸭嘴兽 C.斑马、长颈鹿 D.骆驼、黄羊

9.①土地荒漠化、②人口增长过快、③粮食短缺是下面“非洲某地环境恶性发展循环图”中未填写的内容,在图中自上而下应填写的内容,组合正确的是( )

A.①②③ B.①③② C.②③① D.③②①

10.澳大利亚古老动物较多,主要原因是( )

A.位于南回归线附近,气候炎热干燥

B.位于南半球,与北半球季节相反

C.很早以前就与其他大陆隔绝,四周临海

D.自然条件复杂,进化比较缓慢

11.目前,澳大利亚最主要的经济支柱产业是( )

A.服务业 B.工矿业 C.冶金和机械制造业 D.农牧业

12.有关美国城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华盛顿是政治、经济中心 B.洛杉矶附近的“硅谷”是电子工业中心

C.纽约是联合国总部所在地 D.芝加哥是华人、华侨的最大聚集地

13.巴西和澳大利亚的共同点是( )

A.煤、铁、水能资源都很丰富 B.通用英语

C.东南沿海地区人口稠密 D.首都均为全国最大城市

14.下列有关南极洲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地球上最南的大洲,四周被三大洋环绕 B.跨经度最多的大洲

C.由于大量建立科考站,环境污染相当严重 D.海拔最高的大洲

15.我国在北极地区建立科学探险考察站,主要目的是( )

A.加入“WTO”的需要

B.考察该地区气候、环境、资源等的需要

C.打击国际恐怖组织提供情报

D.发展我国旅游业的需要

二、我会填(共35分)

16.读右图,完成下列各题。(6分)

⑴写出图中数字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① 海峡;② 大洋。

⑵a地区的气候特征是 。

⑶流经b国的著名河流是 ,该国的名胜古迹有 。

⑷图中阴影部分常年冲突频繁,战争不断。关于冲突和战争的原因,有人说是民族问题、宗教问题,也有人说是石油问题、淡水问题。请你选择其中的某一问题,发表个人见解 。

17.读某大洲部分地区图,完成下列各题。(8分)

⑴A是 海;B是 山脉;③是 国家;④是 半岛。

⑵图中C地种植牧草,畜牧业发达;D地种植葡萄、柠檬、油橄榄等。请从气候方面分析上述两地农业差异的成因。 。

⑶②国西北部,以花卉著名的国家是 。

⑷图示区域内多为经济发达国家,这些国家对外贸的共同特点是 。

⑸图示区域内,在海岸线、地形、气候、居民等方面都具有突出特征。请你任选下列其中一项进行说明。

海岸线 。

地形 。

气候 。

居民 。

18.下列经济发展关系图中,能正确反映图中非洲国家对外经济发展情况的是 。(1分)

A.①发展中国家 ②进口工业制成品 ③产品价格低 ④赚到的钱较少

B.①发达国家 ②进口工业制成品 ③产品价格低 ④赚到的钱较少

C.①发展中国家 ②出售珍贵的金刚石 ③产品价格低 ④赚到的钱较少

D.①发达国家 ②进口工业制成品 ③产品价格较高 ④赚到的钱较多

19.读美国农业带分布图,回答问题。(4分)

⑴图中A地区分布的是 带。

⑵美国农业生产的特点是 ,其优越性表现在 。

⑶假如你是中国负责农业的官员,根据美国农业发展的特点,你觉得中国农业的发展还需要在哪些方面加大力度? 。

20.读甲、乙两国图,完成下列各题。(5分)

⑴甲、乙两国在回归线以北都有面积较为广阔的 气候区。

⑵两国在矿产资源种类上,储量、产量均居世界前列的是 矿。

⑶A河流域内所面临的严重生态问题,主要是由外国公司的砍伐和当地原始的 农业造成的。

⑷两国的人口和城市都集中分布于 地区。

⑸甲国居民喜欢跳桑巴舞,这种舞蹈是葡萄牙的民歌、游戏和非洲的鼓乐、舞蹈的完美融合。请你结合所学知识,说说该国桑巴舞的形成与人口构成特点的关系: 。

21.读北极地区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1分)

⑴A是 海峡;B是 海峡,该海峡两侧的国家是 和 。

⑵C国和D国均有广阔的 森林,两国的气候均以 气候为主。

⑶E国是 国,它位于东、西半球中的 半球。

⑷图中A在C的 方向。若由A沿图中直线去C处,其前进方向是:先往 方向,后往 方向。

篇7:七下地理期末试题及答案

一、(每小题1分,共15分)

1~5:A A B B D 6~10:B D C C C 11~15:A C C C B

二、(每空1分,共35分)

16.⑴①直布罗陀海峡 ②印度洋

⑵冬季温和,夏季凉爽,四季降水分布均匀

⑶尼罗河 金字塔

⑷(按照题意,任选一项,言之有理,即可得分,鼓励有创建性的答案)

17.⑴波罗的海 阿尔卑斯山脉 法国 亚平宁半岛

⑵C地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湿润,适宜种植牧草,发展畜牧业;D地为地中海气候,水热条件较为充足,适合亚热带水果生长

⑶荷兰

⑷进口原料、燃料,出口工业产品

⑸(任选一项,只要言之有理,即可酌情给分)

18.A

19.⑴棉花带 ⑵实行了农业生产的地区专业化。优越性:便于机械化、大规模产,效率高,产量大 ⑶利用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扩大生产规模,全面实现机械化

20.⑴热带草原气候 ⑵铁矿 ⑶迁移 ⑷东南沿海⑸巴西种族复杂,黑白混血人种占40%,各种文化相互融合,长期并存

21.⑴丹麦 白令 美国 俄罗斯 ⑵亚寒带针叶林 温带大陆性 ⑶英国东 ⑷正西 东北 东南

篇8:高二地理期末试题及参考答案

试卷试题

第?卷(选择题,共52分)

一. 选择题( 每小题2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

下图是某地气压年变化状况图,读图回答1~4题。

1. 该图所示地区可能是( )

A. 亚速尔群岛 B. 蒙古高原 C. 夏威夷群岛 D. 东非高原

2. 形成该地区年气压变化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

A. 人类活动 B. 气压带、风带的季节性移动

C. 洋流 D. 海陆分布

3. 该地区主要自然带是( )

A. 温带草原带 B.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C. 热带草原带 D.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4. 该地区最适宜发展的农业生产是( )

A. 水稻种植 B. 热带经济作物

C. 畜牧业 D. 亚热带水果

下图为四大洋位置图,据此回答5—7题。

5. 以下各组排序与图示一致的是( )

A. 太平洋、大西洋、北冰洋、印度洋 B. 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北冰洋

C. 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北冰洋 D. 印度洋、太平洋、大西洋、北冰洋

6. 连接②、③两大洋之间最短的海上通道是( )

A. 马六甲海峡 B. 白令海峡 C. 巴拿马运河 D. 直布罗陀海峡

7. 全球台风发生频率、强度与因板块张裂而形成的海洋是( )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①

下图为沿28°N所作的地形剖面图。读图完成第8题。

8. ① 处南部是某种农作物的故乡,并且至今是这种农产品的主产区,这种农作物是( )

A. 小麦 B. 玉米 C. 咖啡 D. 天然橡胶

读下图,回答9~10题。

图8

9. 图中所示的四个城市中,工业兴起最早的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10. 图中所示的四个城市中,主要工业部门是( )

A. 纺织工业 B. 钢铁工业 C. 电子工业 D. 激光工业

11. 我国与鲁尔区钢铁企业区位选择不相似的城市是( )

A. 攀枝花 B. 包头 C. 武汉 D. 宝山

12. 澳大利亚与日本的自然特征相同点有( )

A. 东部有亚热带季风气候 B. 西部有广布的沙漠

C. 矿产资源丰富,农业不发达 D. 首都与第一大港同为一个城市

下图为南美洲地形图,若搭乘飞机由哥伦比亚首都圣菲波哥大飞往巴西首都巴西利

亚,读图回答13~16题:

13. 由波哥大飞往巴西利亚,此时飞机是往哪一方向飞行( )

A. 东北 B. 东南 C. 西北 D. 西南

14. 飞机沿途将飞越:

① 亚马孙平原 ② 巴西高原 ③ 安第斯山地上空

依次飞越的先后顺序,正确排列应为( )

A. ①②③ B. ②①③ C. ③①② D. ②③①

15. 巴西、阿根廷两大国,在地理上具有哪一项共同性( )

A. 濒临大西洋 B. 热带雨林广布

C. 位于热带和亚热带 D. 人口城市集中山间盆地

16. 巴西出口中国最多的矿产为( )

A. 石油 B. 煤 C. 铁 D. 锡

下图为华北某城市功能分区和等时线示意图。图中等时线是指汽车从城市P点向外行驶所用时间相等点的连线。读图回答17~19题:

17. 从P点出发,车速最快的去向是( )

A. 东 B. 南 C. 西 D. 北

18. 与图中甲、乙、丙、丁四类城市功能区依次对应的是( )

A. 商业区、工业区、住宅区、绿地

B. 商业区、住宅区、绿地、工业区

C. 工业区、商业区、住宅区、绿地

D. 工业区、住宅区、绿地、商业区

19. 对该城市环境质量影响较大的是( )

A. 钢铁厂 B. 印染厂 C. 化肥厂 D. 服装厂

读文化扩散类型示意图(下图),回答9~10题。

20. 下列现象的形成过程,能反映①~②所示文化扩散类型的是( )

A. 原产于中国的大豆,现在南、北美洲大量种植

B. 春秋时期,四夷逐步接受了中原“礼”文化

C. 话剧传入天津后,先在南开中学学生中兴起,再流传社会

D. 天津津南、蓟县等区县相继建立绿色食品基地

21. ③~④所示类型的文化扩散都是( )

A. 以精神文化为内容 B. 以人或传媒为载体

C. 因综合国力增强而扩大范围 D. 因互联网的普及而快捷广泛

读图2和图3,回答22—24题。

22. 下图所示季节,一位俄罗斯专家在e地看到日落正西方,之后1小时下列各地发生的现象是( )

A. a——日光直射 B. b——夕阳西下

C. c——旭日东升 D. d——午阳低垂

23. 在之后的两个月中,下列变化规律符合实际的是( )

A. a地白昼逐渐变长 B. a、c两地气温都在下降

C. b地牧草日益茂盛 D. e、d两地河流水位升高

24. 俄罗斯专家发现下图中标示的某种地理事物与实际分布不符。它是( )

A. B. C. D.

7月28日,我国第一个北极科学考察站一一黄河站(78°55'N,11°56′E)建成。据此回答25~26题。

25. 从黄河站往正南方,将到达( )

A. 斯堪的纳维亚半岛 B. 西伯利亚 C. 阿拉斯加 D. 大不列颠岛

26. 黄河站至北极点的距离约为( )

A. 600千米 B. 900千米 C. 1200千米 D. 1500千米

二. 非选择题:(48分)

27.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4分)

(1)下列四幅图中,表示上图中甲地气候类型特点的是________。

(2)北京的气温年较差为31.2℃,华盛顿(38.8°N)的气温年较差为25.3℃,北京的年较差大于华盛顿的主要原因是北京______。

A. 受海洋影响大 B. 受暖流影响大

C. 受地形因素影响大 D. 受季风环流影响大

(3)上图中A地农业带为 带,此农业带在同纬度我国东部地区主要分布在 地区。A地 矿产资源丰富。B地形区名称是 ,河网稠密、土地平坦广阔,人口比该国东北部地区 (稀疏、稠密)。C地山脉主要是_________。对该国气候的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上图中的大陆西海岸地区多华人分布的城市是_______。

(5)若在图示范围内自南向北沿大陆西海岸旅行,沿途经过的自然带依次是

________、热带荒漠带、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 图中A地区为高原。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6分)

(1)简要说明A高原地形的特征。(2分)

(2)A高原属季风气候区,说明高原夏季风及成因。(4分)

(3)简述A高原能源、矿产资源及工业部门的特征。(4分)

(4)在发展耕作业方面,A所在国的有利自然条件及主要限制因素是什么。(6分)

29. 根据下图中的信息,回答问题。(10分)

(1)图A中的国家一月低温中心在 。该国面临的大洋有 。

(2)8月,A国及我国科学家共同对贝加尔湖进行科学探险考察,考察的意义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方框中填写B国①、②两区域植被类型的名称,以及沿20°S纬线植被类型变化形成的主要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 下图是西亚及周边地区图,读图完成以下问题。(8分)

(1)图中的①是 海。③是 运河。伊兹密尔城所在国家是 。

(2)图中铁路②是第二亚欧大陆桥的组成部分。写出第二亚欧大陆桥在我国境内的铁路线和东端港口名称,简述该铁路对世界交通运输的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简述西亚石油的主要产地以及主要石油输出路径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案

一. 选择题:

1-10 BBACCADBDB

11-20 DABCACBCAA

21-26BDCBAC

27.(1)B (2)D

(3)棉花 长江中下游滨海平原 石油 大平原 稀疏落基山脉 阻挡来自太平洋的西风向大陆内部深入;使山地西部气候类型呈条带状分布(2分)

(4)旧金山和洛杉矶

(5)热带草原带、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28.(1)A(德干)高原海拔较低,起伏和缓。(2分)

(2)A夏季受西南季风影响,并带来丰沛的降水。(2分)西南季风的形成主要受气压带和风带季节移动影响。(2分)

(3)资源:A高原煤、铁、猛资源丰富,煤与铁资源组合具有优势;(2分)

工业部门:A高原以钢铁、机械工业为主。(2分)

(4)面积广大(或地形平缓),水热资源丰富(4分)

A:西南季风进退和强弱年际变化大,降水不稳定,常发生水旱灾害(2分)

29.(1)西伯利亚 太平洋、北冰洋、大西洋

(2)贝加尔湖是世界最深的淡水湖,是世界最古老的湖泊之一,资源丰富(生物、矿产、气象等),具有很强的科研价值

(3)热带草原 热带雨林; 降水; 风带、气压带 地形 海陆位置

30.(1)地中海 苏伊士 土耳其

(2)陇海——兰新 连云港 意义:沟通大西洋东岸地区与太平洋西岸地区(亚欧大陆东西岸)之间的联系(2分)

(3)波斯湾沿岸 波斯湾——红海——苏伊士运河——地中海——西欧、北美;波斯湾——好望角——大西洋——西欧、北美;波斯湾——印度洋——马六甲海峡——太平洋——日本

篇9:初一英语下册期末试题及答案

初一英语下册期末试题

一、听力(每小题1分,共20分)

第一节

听下面5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每段对话读两遍。

( ) 1. What does the girl want to do?

A. To play games. B. To play tennis. C. To watch TV.

( ) 2. Who did the girl go to the mountains with?

A. Her sister. B. Her brother. C. Her parents.

( ) 3. What’s the boy’s favorite food?

A. Chicken. B. Hamburgers. C. Fish.

( ) 4. How is the weather now?

A. Rainy. B. Snowy. C. Sunny.

( ) 5. When does the boy often do exercise?

A. At 6:00. B. At 6:30. C. At 7:00.

第二节

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每段对话或独白读两遍。

听第6段材料,回答第6至7题。

( ) 6. What does Larry look like?

A. Fat. B. Short. C. Tall.

( ) 7. What does Jeff like to do?

A. To swim. B. To play tennis. C. To go camping.

听第7段材料,回答第8至9题。

( ) 8. What does the woman want to buy?

A. A shirt. B. A sweater. C. A skirt.

( ) 9. What color does the woman’s daughter like?

A. Yellow. B. Blue. C. White.

听第8段材料,回答第10至12题。

( ) 10. Where are the two speakers?

A. At the bus stop. B. On the street. C. In the post office.

( ) 11. The girl should _____________ first.

A. walk to the bus stop B. take No. 16 bus

C. get off the King Street stop

( ) 12. What does the girl want to do?

A. To find a bus stop. B. To find King Street.

C. To buy some postcards.

听第9段材料,回答第13至16题。

( ) 13. What does Sally think of doing chores?

A. It’s boring. B. It’s relaxing. C. It’s hard.

( ) 14. Who likes to make the bed?

A. Sally. B. Sam. C. Sam’s brother.

( ) 15. Why do children do a lot of chores in the past?

A. Because they want to live in clean rooms.

B. Because their parents ask them to do.

C. Because life is hard for them at that time.

( ) 16. What did Sally’s mother ask her to do?

A. Go back home. B. Take out trash. C. Go to school.

听第10段材料,回答第17至20题。

( ) 17. What does the speaker often do before breakfast?

A. He often does homework. B. He often listens to music.

C. He often does morning exercises.

( ) 18. Where does the speaker play ping-pong?

A. In the school. B. In the playground. C. In the park.

( ) 19. How does the speaker go to school every day?

A. By bike. B. By bus. C. By subway.

( ) 20. When does the speaker often play basketball?

A. In the morning. B. In the afternoon. C. At noon.

二、单项选择(共15分 每小题1分)

( )21. I got ________ invitation from Mary. She asked me to go to ____concert with her.

A. a; a B. an; the C. an; / D. a; the

( )22. I spent a lot of time ______ English last weekend.

A. to practice speaking B. practicing to speak

C. practicing speaking D. practice speaking

( )23.There are three _______ assistants in that _______ shop.

A women; shoe B woman; shoe C woman; shoes D women; shoes

( )24.Now the air in our city is _____ than it used to be. Somethingmust be done to stop it.

A very good B much better C rather good D even worse

( )25. She often ______ new words in the dictionary. It’s a good habit.

A looks after B looks down C looks up D looks out

( )26. ______ junk food is unhealthy food, ______ lots of kids like eating it.

A.Although, but B. Although, / C. Because, so D. Because, /

( )27. —Jim, _____ a party this weekend. Do you want to join us?

—OK. I’d love to.

A. they are going to be B. we are going to be

C. there is going to have D. there is going to be

( )28. —How many birds can you see in the trees?

—I can see ______ birds.

A. hundred of B.hundreds of C.five hundreds D.five hundreds of

( )29. — Can you go to Langlang’s concert with me?

— Sorry,I have to finish my homework.Maybe ____time.

A. other B. the other C. another D. others

( )30._______animals are in danger and there will be _______space for them if we do nothing for them.

A. More and more; less and less B. Less and less; more and more

C. Fewer and fewer; more and more D. More and more; more and more

( )31.The radio is too loud. Will you please _______ ?

A.turn it down B. turn it on C. turn off it D.turn down it

( )32.Not everyone knows _____. Just make sure you try your best.

A. what do they want to be B. what will they be

C. what is they to be D. what they want to be

( )33.–Can you come to play basketball with us,Tom?

-______.

A.I can come B.That’s all right

C.Sure,I’d love to D.That’s OK

( )34. --____will Mary’s cousin come back from Shanghai?

--In a week.

A. How long B. How often C. How far D. How soon

( )35.--_____ do you _____ talk shows?

--I can’t stand them.

A. How, think of B. How , like C. What, like D. What, think

三. 完形填空。(每小题1分,共10分)

We live in the “computer age”, People like scientists, teachers and even students use computers to do 36 work. But many years ago, 37 couldn’t do much. They were very big and expensive. Very few people were 38 in them and knew how to use them.

Today computers are smaller and 39 . Since(由于) they can do a lot of work, many people like to use them. Most have them at home. Many have smaller ones, so that they can 40 them out to work, to travel, to have meeting and to give talks.

Computers become very important because they can work faster than men and make fewer mistakes. Computers can 41 people do a lot of work. Writers now use computers to write. Teachers use them to help teaching. 42 use them to do research(研究) and children use them to play games. Computers can also remember what you put into them. Computers are very 43 and helpful. They are our good 44 .

Do you want to have your 45 computer?

( )36. A. many of B.many kinds of C. a lot D. very much

( )37. A. scientists B.teachers C.students D. computers

( )38. A. Interesting B.interested C.interest D. interests

( )39. A. beautiful B.cheaper C.interesting D.more expensive

( )40. A. carry(搬动) B.took C.brought D.carries

( )41. A. help B.make C. use D.stop

( )42. A. Scientists B.Basketball players C. Farmers D. Drivers

( )43. A. boring B. careful C. useful D.heavy

( )44. A. friends B. classmates C. parents D. sons

( )45. A. yourself B. own C. owner D. yourselves

四、阅读理解(共40分 每小题2分)

A

There will be a kind of new cars in the future. People will like this kind of small cars better than the big ones. The car is as small as a bike. But it can carry(载) two people in it. Everybody can drive it easily, just like riding a bike. Even children and old people can drive them to schools or parks.

If everyone drives such cars in the future, there will be less pollution in the air. There will be more space for all the cars in cities, and there will also be more space for people to walk in the streets.

The little cars of the future will cost(花) less money to buy and to drive. These little cars can go only 65 kilometers an hour, so driving will be safer(更安全的). The cars of the future will be fine for going around the city, but they will not be useful for a long trip.

This kind of cars can save(节约) a lot of gas(汽油). They will go 450 kilometers, then they have to stop for more gas. They are nice cars, aren’t they?

( ) 46. This kind of new cars will be ______ than the cars we use today.

A. more expensive B. bigger C. much smaller D. faster

( )47. If you drive this kind of new cars for four hours, you can probably go ____at most(最多).

A. 260 kilometers B. 65 kilometers C.450 kilometers D.130 kilometers

( ) 48. Why do these little cars have to stop after going 450 kilometers?

A. For more water B. For more gas.

C. To have a rest D. To charge(充电)

( )49.The little cars are ____ big cars.

A.cheaper than B.more expensive than

C.as cheap as D.as expensive as

( ) 50. Which of the following(下列的) is not true?

A. Driving big cars can make the air more polluted.

B. These little cars can make more space for other cars and people.

C. These little cars will be useful for a long trip.

D. This kind of new cars can save much gas.

B

Little Mike’s grandma died weeks ago. He missed her very much. One afternoon Mike went to the city park where his grandma used to go. There he saw an old lady. She looked very kind. She was sitting there, watching pigeons(鸽子).Little Mike went up and sat next to her. He took out his food and drinks and gave some to her. She smiled at him. Her smile was so sweet that Mike wanted to see it again. She seemed to understand him, so once again she smiled. Mike was very glad.

They sat there all the afternoon, eating and talking. As it grew dark, Mike got up to leave. Before he left, he hugged the old lady and she gave her sweetest smile.

When Mike got home, his mother was surprised by the look of joy on his face. “I met a granny in the park. Her smile was like the kind of smile I had seen on grandma’s face.”

The old lady also returned to her home happily. She told her son that she had food and drinks with a little boy. “He was as lovely as Brittany.” She said. Her son was surprised, because he had never seen her so happy since Brittany, her grandson, died weeks ago.

( )51. Little Mike went to the park and ________.

A. played with pigeons B. fed pigeons

C. met an old lady D. saw a friend of his grandma’s

( )52.The old lady’s smile showed that _______.

A. he had hoped to meet the boy B. she wanted to get some drinks

C. she missed her grandson D. she liked the little boy

( )53.Mike felt very glad because_______.

A.he gave the granny food and drinks

B.the old lady was as kind as his grandma

C. he had seen his grandma

D. she liked the little boy

( )54.Mike and the old lady________.

A. were good to each other B. knew each other well

C. often met in the park D. did nothing that afternoon

( )55.What can we learn from the story?

A. When one feels unhappy, he must go to a park

B. Old people are always kind and happy

C. Children and old people should get on well with each other

D. When people are kind to each other, they will feel happy

C

Zhou Yan, a Junior 3 student, wishes he never got a mobile phone. Last week, he went to see a doctor because his arms and fingers were in pain. The doctor told him that he had a “mobile phone disease(疾病)”. A growing number of teenagers青少年 are getting a “mobile phone disease” because most of them are using mobile phones.

Zhou got his mobile phone five months ago. He sent messages to his friends with it all the time. Zhou started to do badly in the exams because he spent much time playing with his mobile phone. His mother got very angry with him. He didn't stop playing with the mobile phone until his arms and fingers got painful.

Yang Ling, a doctor, says that if someone, like Zhou Yan,uses the mobile phone too much, he might get a “mobile phone disease”. If teenagers find their arms or fingers painful, they should go to see a doctor as soon as possible. Yang Ling said students should try to use their mobile phones less, especially at school.

( )56. Zhou Yan wishes he never got a mobile phone because

A. it is useless to him B. it doesn't work well

C. it made his arms and fingers painful

D. his mother got angry with him

( )57. Zhou Yan didn't do well in exams because

A. he didn't like studying B. he was ill and didn't go to school

C. he was afraid of exams

D. he spent much time playing with the mobile phone

( )58. If someone has a “mobile phone disease”, it means

A. the mobile phone brought him a disease

B. something is wrong with his mobile phone

C. he can't live without the mobile phone

D. he hates the mobile phone very much

( )59. Yang Ling thinks students should

A. go to see a doctor very often

B. use mobile phones more when they are at school

C. use mobile phones less D. not use mobile phones any more

( )60. The writer wants to tell us in the article.

A. only a few teenagers have mobile phones

B. using mobile phones too much is bad for our study and health

C. mobile phones can help students get out of trouble

D. people shouldn't use mobile phones

D

Bob Harris was a weatherman at a small television station. He worked for twenty years and during those twenty years, he felt that his life was boring. Every day, he studied the weather and tried to predict(预报)the next day’s weather. Then, he stood in front of the camera and read his report. Some days it was cloudy, some days it was sunny; sometimes rainy, while sometimes snowy. The weather changed each day, but Bob still felt that his job was always the same. His boss often told him to be happier and smile more in front of the camera, but Bob rarely(很少) smiled. He thought that most people did not watch his weather report and his job did not matter much to anyone. One day, he arrived at work and began to study the weather as usual. He noticed that something was different that day.

Everything he studied told him that there was going to be a very big storm very soon, though he was not completely sure. Suddenly, Bob felt excited. He ran to his boss’s office and asked to do a special weather report. The boss agreed and Bob gave a special report that afternoon, warning(警告) people of the coming storm. Because of this report, many people were safe during the storm.

Bob realized(意识到) that his job was actually very important.

( )61.Why did Bob feel that his life was boring?

A. Because the weather changed each day.

B. Because he did not want to work for a small television station.

C. Because he did not like to stand in front of the camera.

D. Because he felt that his job was always the same.

( )62.Why did Bob rarely smile when he was in front of the camera?

A. Because he thought that his job did not matter much to anyone.

B. Because he only worked for a small televison station.

C. Because he did not like his boss.

D. Because the weather report was boring.

( )63.Why did Bob ask to do a special weather report?

A. Because he felt excited.

B. Because he wanted to warn people of the coming storm.

C. Because he realized that his job was actually very important.

D. Because he wanted to smile in front of the camera.

( )64.Why did Bob feel excited?

A. Because he wanted to do a special weather report.

B. Because he wanted to ask his boss for more money.

C. Because he knew there was going to be a big storm soon.

D. Because he was going to stand in front of the camera.

( )65.How did Bob realize that his job was actually very important?

A. People were safe from the storm because of his weather report.

B. He got better pay after he did the weather report.

C. People liked him very much.

D. He did a special report every day.

五、词语运用(共10分,每空1分)

Jim met two friends in the street. “Come back to my apartment for a meal,” he said, “and you can see 66_____ place of the city 67____my bedroom window.” His two friends agreed and they went back 68____ Jim to his room on the 40th floor in the apartment building. When they arrived, 69____, the elevator didn’t work. “I’m sorry, “ Jim said, “we’ll have to walk.” “But it’s forty floors!” they said. “We’ll talk when we climb,” Jim said. “You can tell me the funniest joke you heard and when we get 70___ my apartment. I’ll tell you a story.” Then they started to climb.

At 71___ they reached the 40th floor and were standing outside the door of Jim’s apartment. “Now tell us a good story,” one of his friends said. Jim looked at them sadly and said, “Once upon a time there was a man. He 72___ his two friends to his apartment on the 40th floor. The elevator didn’t work and they had to climb. 73__ they reached the 40th floor, he put his hand in his pocket 74____ the key to the door of his room. Then he 75____ it was in his car.

66. ________ 67.__________ 68.__________ 69.__________ 70.__________

71. ________ 72. ________ 73. ________ 74. _________ 75. _________

六、补全对话(共10分,每小题2分)

A: 76________? I have two tickets to the film Titannic.

B: Thanks. But I saw it yesterday. It’s really a wonderful film.

A: 7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 The story happened on the night of April 15th, 1912.

A: 78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 Yes, it was the biggest and the nicest ship at that time, but

the great ship hit a very large iceberg and fell into the sea.

A: 79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 No. There weren’t enough lifeboats. The ship was full of water. Hundreds of

people jumped into the water.

A: 80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 More than 1,500 lives were lost.

A: How terrible! By the way, do you like the film star in it?

B: You mean the young man called Jack? Of course. He is a famous film star.

I’m sure you will enjoy the film.

七、书面表达。(满分15 分)

请根据下表提供的信息写一篇80词左右介绍自己笔友(penpal)的英语短文。根据自己写作的需要,可作适当地发挥想象。

姓名 Michael

年龄 12岁, 在班上年龄最小

学校 Sunshine Middle School

外貌及性格 个子在班上最高,学习比班上的任何人都要努力

最喜欢的科目 英语

爱好 打篮球,最喜欢的球星是乔丹(Michael Jordan)

梦想 成为一名篮球运动员,并为洛杉矶湖人队(Los Angeles Lakers)效力。

初一英语下册期末试题答案

一、听力

1-5 BCACB 6-10 CACBB 11-15 ACABC 16-20 BCCAB

二、单选

21-25 BCADC 26-30 BDBCA 31-35 ADCDB

三、完型

36-40 BDBBA 41-45 AACAB

四、阅读

46-50 CABAC 51-55 CDBAD 56-60 CDACB 61-65 DABAA

五、词语应用

66.every 67.from 68.with 69.however 70.to

71.last 72.invited 73.When 74.for 75.remembered

六、补全对话

76. Are you free tonight?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the movies?

77. When did the story happen?

78. Was the ship the biggest and the nicest ship at that time?

79. Were there enough lifeboats at that time?

80. How many people died?/How many lives were lost?

七、作文

Michael is my pen pal from America. He is 12 years old. He goes to Sunshine Middle school. Although he is so the youngest student in his class, he is the tallest.

Michael is very serious about schoolwork, and he studies harder than the others in his class. He is really good at science. Michael loves playing basketball very much. His favorite player is Michael Jordan. Michael practices basketball every day because he wants to make himself stronger and play better. When he grows up, he wants to be a basketball player and play for the Los Angeles Lakers.

篇10:高一地理期末试题及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0分)

1. 由广东倡议成立的“泛珠三角”经济合作区包括了珠江流域的省(区)及其周围地区,其中有水系与珠江相通的省(区)是( )

A.粤、闽、赣、黔、滇、桂 B.桂、赣、粤、滇、黔、川

C.赣、粤、湘、桂、滇、黔 D.琼、闽、桂、滇、粤、黔

改革开放后,我国的农业生产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下图是某种农产品生产和销售的一般模式,据图完成2~3题。

2.阶段Ⅰ鲜花和蔬菜产区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

A.地形平坦 B.气候优越 C.距城区近D.水源充足

3.阶段Ⅱ鲜花和蔬菜产区的区位变化主要因素是因为( )

A.城市用地规模的扩大 B.城市人口的增加

C.交通的便利及保鲜、冷藏技术的发展 D.城市居民收入的提高

4.大体与秦岭-淮河一线吻合的一月平均气温等温线和年等降水量线的值分别为( )

A. -2℃,400mm B.8 ℃,600mm

C. 0℃,800mm D.4 ℃,1200mm

6.下列关于东部季风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指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线以东的地区

B.雨季主要集中在7-8月份,年降水量在800mm以上

C.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大部分地区寒冷干燥

D.河流大部分为外流河,无结冰期,汛期长

7.有关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表水的补给以雨水为主

B.人类对自然界的影响极其微弱

C.自东向西植被为森林草原、典型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D.影响人类生产活动的主要因素是植被稀少

继“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后,我国又制订了“实现东部新跨越”的战略方针,环渤海经济圈作为东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正在加速崛起,读图回答8~10题。

8. 目前,影响环渤海经济圈可持续发展的首要因素是( )

A.矿产资源不足 B.水资源短缺 C.人口密度较大 D.洪水灾害频发

9.图中阴影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棉基地,其棉花生长的有利气候条件是( )

A.地势平坦广阔 B.土壤深厚肥沃

C.降水丰富,水源充足 D.光热条件好,雨热同期

10.天津、青岛、大连吸引外资企业纷纷落户,其共同的优势区位条件是( )

①水陆交通便利 ②劳动力价廉质优 ③接近原料和零部件产地 ④水源、动力充足 ⑤市场前景广阔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④⑤ D.①②⑤

读右图:我国三大自然区(I、II、III),回答11~12题。

11.地理界线P南北两侧种植业不同,主要原因是( )

A.地形条件不同 B.水热条件不同 C.土壤条件不同 D.光照条件不同

12.有关I、II、III三个自然区的叙述,正确的有( )

A.II区比III区纬度高,故热量较III少

B.III区比II纬度低,故太阳光照比II区强

C.III区与I区南部距海远近不同,故以400mm等降水

量线为两区界线

D.II区比I区北部降水少,故以400mm等降水量线与I

区北部为界

某地有大型黄铜矿和煤矿,计划在该地建①冶炼厂②火电厂③硫酸厂④水泥厂,图1是其生产联系图。读图回答13~15题。

13.图中数字所代表的工厂正确的是( )

A.Ⅰ—① B.Ⅱ—② C.Ⅲ—③ D.Ⅳ—④

14.图6所示的工业生产过程中,最有可能引发的环境问题是( )A.水土流失 B.酸雨 C.沙尘暴 D.土地荒漠化 15.下列工业区的发展经验可供该地区借鉴的是( )

A.美国硅谷 B.沪宁杭工业基地 C.鲁尔区 D.意大利新兴工业区 读右图,回答16~17题。

16.下列城市的形成与A市区位相同的是( ) A.拉萨 B.攀枝花 C.武汉 D.深圳 17.城市B是我国重要商业中心,下列不属于其主要成因的是( )

A.人口稠密,市场广阔

B.资源丰富,工农业生产发达,物资充足 C.交通便利,物资流通方便 D.地平江阔,水域、陆域条件好 读表1完成18~19题。

18.该农产品为( )

A.棉花 B.甘蔗 C.茶叶 D.天然橡胶 19.该农产品在中国主要分布于( )

A.热量较好、雨量适中的暖温带地区 B.亚热带的丘陵地区 C.海南岛、西双版纳、雷州半岛等地 D.热带、亚热带的平原地区 读某地区三大产业产值和就业结构变化图 ,回答20~21题。 20.对该地区产业结构变化叙述正确的是( )

A.产业结构变化以工业化拉动为主 B.第一产业产值迅速下降

C.第二产业产值比例变幅 D.产业结构逐步转型并得到优化

21.对该地区就业结构情况叙述正确的是( ) A.第一产业就业人数比重持续下降 B.第二产业就业人数比重上升最快 C.第三产业就业人数比重最低且增长缓慢 D.第二、三产业对剩余劳动力的吸收有限

22.关于我国各地区国土整治与区域发展的重点,叙述正确的是( ) A.西南地区:地质灾害的防治与交通运输的建设B.东北地区:森林的更新保护和荒地的开发利用

C.黄淮海地区:中低产田的治理模式是“鱼塘—台田”模式

D.黄土高原地区:治理严重水土流失的根本措施是打坝淤地 读图2—3—4并回答23~25题。

23.自R河河口至Q湖北岸的距离约为( )

A.180km B.280km C.380km D.480km

24.开垦P平原首先应该( )

A.引入灌溉水源 B.增加土壤肥力 C.平整土地

D.排水

25.国家在P平原兴建了许多大规模机械化农场,从事商品粮生产。但在这里生产粮食,不利的自然条件主要是( )

A.热量条件 B.土壤条件 C.降水条件 D.光照条件

26.目前国家决定停止在P平原上开垦荒地,同时建立自然保护区,其主要保护对象是( )

A.天然林 B.水源林 C.湿地 D.草场

读我国西北部内陆两地景观示意图回答27~28题。

27.甲地以井为中心在草原上形成沙地,其原因可能是( )

A.由于过度开采地下水导致形成地下水漏斗区

B.由于干旱地区地下水含盐量高,使植物不能生存

C.由于风力侵蚀形成风蚀洼地

D.水井周围地区农牧业活动较频繁而导致地表植被破坏

28.在乙地区,可能反映该地区绿洲萎缩的现象有( )

A.沙尘暴频度减少 B.土壤有机质增加,土壤紧实度下降

C.土壤盐碱度升高 D.生物生产能力提高

29.荒漠化的治理既是科学问题,也是社会问题,因此治沙战略应( )

A.以工程措施为核心 B.以消除贫困为核心

C.以生物工程为核心 D.以跨流域调水为核心

读下图,完成30~31题。

30.关于同一水文站在不同时间观测流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时 B.乙时最小

C.丙时最小 D.甲、乙、丙三时观测的流量大小无法确定31.自2003年下半年以后,图中水文站观测的长江流量比以往要稳定许多,最主要的原因是( )

A.长江中上游防护建 设的好,水土流失大大减少

B.洞庭湖退耕还湖,水面面积大大增加

C.长江三峡大坝的修建与水库的调节作用

D.1998年长江大洪水后,人们的防洪意识明显增强

32.流经水文站的江水( )

A.不能补给鄱阳湖 B.不能补给洞庭湖

C.没有冰川、降雪融水补给 D.不能参加陆地循环

33.下列关于山西产业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原煤是主导产业

B.加大原煤的外运是今后发展的方向

C.山西产业结构将向轻工业方向发展

D.原料工业逐步超过采掘工业而占到主体地位

读右边“我国华北某地区等高线图”,回答34题。

34.图中所标出的三道堤坝,其主要作用是( )

A.蓄水发电 B.水产养殖

C.拦泥蓄水 D.修桥筑路

神黄(神木—黄骅港)铁路是我国新建的一条重要铁路。据图完成35~36题。

35.神黄铁路与我国的哪几条铁路相交( )

A.京广线、京沪线、京九线 B.京沪线、京九线、大秦线

C.京广线、京沪线、京包线 D.京广线、京九线、焦柳线

36.有关神黄铁路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穿过的主要障碍有黄河、大运河、太行山、山东丘陵

B.主要解决陕西、山西等地的煤炭外运

C.沿线经过陕西、山西、河北、山东四省

D.黄骅港位于天津市,濒临渤海

读下面等高线地形图,回答37~38题。比例尺

1:10000

tg20°=0.36

tg25°=0.47

A.一年一熟 B.两年三熟 C.一年两熟 D.一年两到三熟

38.据该地区的自然条件,坡度小于20度的坡地适合发展种植业;坡度20°25度的坡地若要发展种植业,必须修水平梯田;坡度25~30度的坡地适合发展林果业。该地区适合发展( )

A.林果业 B.种植业 C.修水平梯田 D.上述农业活动均不适合

右图中的阴影部分表示在四个地区分布的四种农作物。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回答38~39题。

39.下列地区与农作物类型对应正确的是( )

A.①水稻 ②春小麦 ③冬小麦 ④甜菜

B.①天然橡胶 ②玉米 ③咖啡 ④剑麻

C.①咖啡 ②水稻 ③甜菜 ④黄麻

D.①油棕 ②甘蔗 ③棉花 ④高粱

40.③、④两地区农业生产发展特点的相似之处是( )

A.农业生产经营都以家庭为单位 B.都是粗放经营

C.农业生产机械化水平高 D.农业生产单产水平高,但商品率低

41.南方丘陵山区农业资源的优势和问题,表现在( )

A.季风活动使本区光、热、水资源丰富,配合好,农业气象灾害较少发生

B.优越的气候条件和多样的土地类型使本区生物品种多、生长快、更新能力强

C.气候、生物、土壤的垂直分异使本区土地类型多样、水土流失严重

D.温暖湿润的环境条件使本区酸、瘦、粘的红壤广大

42. 关于东北平原区农业的发展方向和重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面向市场,强化商品粮、豆等农产品的生产

B.以国际市场为重点,发展适应加工需要的优质、专用品种,提高质量和竞争力

C.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促进粮食转化,延长产业链

D.推进农业向规模化、专业化和生态化方向发展,建设绿色食品基地我国各类资源丰富,种类齐全。但主要的能源资源和水资源

的整体分布状况与我国目前的经济地理格局不相适应。东部沿海

地区人口稠密、经济发达,却普遍面临着能源资源短缺的困境;

西部广大地区资源丰富,却因资金短缺、基础设施和技术落后而

得不到大规模开发。为了尽快改变这种局面,更好地利用我国现

有资源,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我国先后制订了若干跨区域资

源调配方案。

读图 “我国正在实施的资源跨地区调配示意图”,完成43~45题。

43.箭头①和③的运输方式中具有共性的是( )

A.管道运输 B.高压输电

C.水陆联运 D.利用地势的自然落差自行输送

44.有专家指出,④工程很可能加重沿途有些地区土壤的次生盐碱化。有

关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 沿途有些地区潜水面较低,河水渗漏补给地下水

②沿途有些地区土壤中的盐分有逐渐向地表积聚的可能

③沿途地区城市生活污水的大量排放

④沿途地区主要地处半湿润地区,非雨季时段,蒸发量大于降水量

⑤沿途地区有大量海水的侵入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③④⑤ D. ②③⑤

45.②工程对于我国能源开发与利用的意义是( )

A.缓解我国由于能源消费以石油为主所带来的环境压力

B.改变我国的能源结构,以气代煤

C.为提高我国能源供应安全性发挥重要作用

D.解决沿线地区及长江三角洲能源供应紧张问题

阅读田纳西河流域的综合开发与治理示意图,回答46题。

46.该河流开发的核心环节是( )

A.发电 B.防洪 C.养殖 D.梯级开发

读三角坐标图,回答47题。

47. 若X、Y、Z分别表示影响我国不同地区的水土流失、盐碱化及寒潮灾害,其数值越大,表示影响程度越大,则图中四点与相关省份的组合,正确的是( )

A.①-内蒙古 B.②-河南 C.③―西藏 D.④江西

GIS将不同类型的地理空间信息储存在不同的图层上。叠加不同的图层可以分析不同要素的相互关系。回答48-49题。

48.城市交通图层与城市人口分布图层的叠加,可以( )

A.为商业网点选址 B.分析建筑设计的合理性

C.计算城市水域面积 D.估算工农业生产总值

49.对1985年与2000年城市土地利用图层进行分析,能够( )

A.计算交通流量的变化 B.预测洪涝灾害的发生

C.了解城市地域结构变化 D.预测城市降水变化趋势

一种物质所产生的自身辐射或对外来辐射所产生的反射和透射,形成了该物质的一种特殊标志——波谱特征。图3显示了松林、草地、红砂岩和泥浆的反射波谱曲线,读图回答50题。

50.图3显示直接利用遥感的工作是( )

A.判断水域状况 B.预测植被类型 C.估算地物面积 D.判断土地利用类型

二、综合题(每题10分,共50分)

1.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据报道,今年五一黄金周期间,两名越野赛车手在罗布泊地区失踪50多小时后获救。

材料2:见图11

材料3:罗布泊地区位于塔里木盆地的东部,这里雅丹地貌发育。雅丹地貌表现为垄、槽相间的形态(见图12),其发育与盛行风的吹蚀密切相关。

(1)罗布泊地区极端干旱环境形成的原因是 。(2)从图11中可知,在塔里木盆地 (填写正确选项的字母)。

A.人类对于自然的适应能力减小,活动空间不断缩小

B.历,人类活动的范围仅限于盆地周边的绿洲地区

C.南缘河流流程缩短,是人类农业活动造成的

D.人类活动范围的变化幅度,北缘较南缘地区小

(3)赛车手在罗布泊地区迷路,可以通过雅丹地貌判断方向。

已知罗布泊地区经常吹东北风,可知雅丹地貌垄、槽的延伸方向为 。

2.T公司初期在A地建厂制造高档家具,产品主要销往美国。其后T公司将生产厂迁至B地,随即又在C地建了新厂。

(1)普通家具厂的区位选择属于 指向型。

(2)T公司将家具厂由A地迁往B地,可获得的区位优势主要有哪些?

(3)试从工业联系、工人素质和市场潜力三方面,分析在C地建高档家具厂的优势。

3.结合下列材料,读图分析回答问题。

材料一:今年夏季,重庆市遭遇百年不遇的特大干旱。为挽回旱灾的部分经济损失,重庆市政府组织农民工赴新疆摘棉花。事实上,以前就有大量重庆民工到新疆摘棉花。新疆建设兵团一位负责人称,重庆部分民工在新疆摘棉花挣到钱,进而开始在新疆包土地,种棉花。

材料二:新疆和重庆市农业人口和人均耕地面积资料(2004年)

材料三:乌鲁木齐至重庆的地形剖面示意图(图6)

(1)请根据材料二,说明今年以前为何就有大量重庆民工到新疆摘棉花?

(2)简要回答新疆种植棉花的有利气候条件?并说明制约新疆棉花生产规模进一步扩大的最不利自然条件及其针对这一不利条件,在生产中应采取什么措施?

(3)乌鲁木齐至重庆的地形剖面线穿越了世界上海拔的盆地B,B是 盆地,该盆地中特色的工业部门是 ,最近开通的 铁路穿越了该盆地。

(4)试述A、C两盆地外力作用表现形式的主要差异及其原因。

(5)比较A、C两盆地内河流水文特征的异同。

4.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民以食为天,粮以土为本”。农业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问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农作物的生长离不开耕地,而耕地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农作物的产量。我国有相当一部分耕地质量低、农作物生长不良,成为农业低产区。右图为我国某农业低产区的地区分布示意图

材料二: 东北农业基地是我国的农业现代化垦区,黑土是其生产潜力较大的土壤。东北农业基地的综合开发,就是要在继续发展种植业,不断提高种植业本身生产能力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养殖业和农产品加工业,使农产品多层次大幅度地升值。

(1)简述材料一图中所示地区成为农业低产区的主要原因。

(2)简要说明东北地区保持和不断提高黑土肥力的主要措施。

5.读全国主要流域水土流失治理情况图,同答以下问题:(18分)

(1)长江流域水土流失面积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松花江和珠江流域水土流失面积较小的共同原因是___________。

(3)与松花江流域相比,黄河流域水土流失更为严重的原因是___________

(4)水土流失加剧洪涝灾害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这体现了地理环境的________特征。

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0分)

1.【解析】答案选C。解答本题应注意题干重关键处,有水系与珠江相通的省(区)。珠江由东江、北江、西江构成,其流域涉及的省区很多。在做题时可采用排除法,海南隔琼州海峡与珠江流域相望,排除D项;四川省在云贵高原以北,而西江发源于云贵高原东南部,故可排除C项;东江源于广东东部山地,其流域涉及不到福建,排除A项。该题应选答案为C。

第10 / 14页

2.【解析】答案选C。解答本题应注意,“鲜花和蔬菜”属于保鲜性农产品,要及时把产品从产地运到市场地,需要考虑运输距离、运输方式、保鲜技术等方面的因素,题目中A、

B、D选项中的地形、气候和水源均为植物生长因素,不是鲜花和蔬菜这种特殊作物的主要区位因素,所以,应选C项。

3.【解析】答案选C。解答本题应注意比较阶段Ⅰ和阶段Ⅱ的差别,阶段Ⅰ为了解决保鲜问题,采取近距离,而阶段Ⅱ是区间的调动,所以应从保鲜技术和运输方式等方面考虑。

4.【解析】答案选C。秦岭-淮河一线作为一条重要的中国自然地理分界线,表现在:①我国一月平均气温0℃的东段大致沿此线分布,此线以北的北方地区一月份平均气温0℃以下,此线以南地区一月份平均气温0℃以上;②年平均降水量800mm等降水量线东段大致沿此线分布,此线以北地区年降水量在800mm以下,此线以南地区年降水量在800mm以上;③东部季风区河流冬季有无结冰现象的分界线,此线以北地区河流冬季有结冰现象,此线以南地区河流冬季无结冰现象;④东部地区亚热带和暖温带(我国根据各地积温条件划分出不同的温度带)分界线;⑤我国东部地区湿润地区和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⑥东部季风区水田与旱田的分界线。

5.【解析】答案选B。黄河流经青藏高原,我国西北的宁夏、内蒙古,经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跨越我国的西部、中部和东部三个经济地带。

6.【解析】答案选C。我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大体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一线,其中季风区的降水主要集中在5-9月,秦岭-淮河以线以北地区有结冰现象,故答案为C。

7.【解析】答案选C。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区,自东向西随降水的减少,植被由森林草原、典型草原向荒漠草原、荒漠过渡。

8~10【解析】8.B 9.D 10.D 环渤海经济圈是我国发展较好、工农业都比较发达的地区,人口众多,但水资源严重不足,制约该地区的可持续发展。该地区棉花生长的有利条件是夏半年光热条件较好、季风气候雨热同期,利于棉花生长,地势和气候条件不是气候要素。天津、青岛、大连三城市都是沿海港口城市,交通便利,同时有廉价的劳动力。该地区是我国经济发达地区,对工业品有较大的市场需求等,这是吸引外资落户的优势条件。

11~12【解析】11.B 12.C 地理界线P是秦岭—淮河一线,南北两侧种植业不同,北侧是小麦种植业,南侧主要是水稻种植业,主要影响因素是水热条件不同,南方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较多,北方为温带季风气候,降水较少。图示I、II、III三个自然区划分的依据是地貌与气候.

13~15【解析】13.C 14.B 16.C 由生产联系图可判断Ⅰ为火电厂,Ⅱ为水泥厂,Ⅲ为硫酸厂,Ⅳ为炼铜厂,由于煤炭和黄铜矿中都含有硫化物,所以如图生产过程中有可能引起酸雨现象,鲁尔区对该产业的治理和调整,其经验可供该地区借鉴。

16~17【解析】16.C 17.D 由图中经纬度及省区轮廓特征,可判断A为我国的重庆市,B为宜昌,题目所涉及的问题便迎刃而解。

18~19【解析】18.C 19.B 印度是世界上茶叶产量和出口量最多的国家,其次是中国,茶叶适宜在热量条件较好的丘陵地区种植,在我国的分布主要为南方丘陵地区,如贵州、福建等省份。

20~21【解析】20.D 21.D 该地区三大产业产值比例变化的特点是第三产业产值比例上升快,成为目前的主导产业;第一产业产值比例持续下降;第二产业产值比例变幅最小。说明该地区10年来,产业结构变化以第三产业拉动为主,产业结构逐步转型并得到优化。该地区三大产业就业比例变化的特点是第一产业占绝对优势,并变化不大;第二产业比例最低,

第11 / 14页

且增长缓慢;第三产业略有上升,但增幅小。反映出10年来该地区第二、三产业对第一产业的剩余劳动力吸收有限。

22.【解析】答案选A。题干中明确规定国土整治与区域发展这两方面的含义。西南地区由于地形崎岖又处于板块交界处,再加上降水较多,地震、滑坡、泥石流发生频繁,因此地质灾害的防治与交通运输建设成为重点;东北地区应注意荒地的利用保护;黄淮海地区的中低产田包括低洼地和盐碱地;黄土高原地区治理严重水土流失的根本措施是植树种草。

23.【解析】答案选B。考查学生根据所跨纬度判断两地间距离的能力。判断依据是一个经线圈的长度大约为4000km,而一个经线圈为360°,即每个纬度跨地面111千米。问题是要知道R河的河口是在什么地方,按照约定,是在汇入R河第一条支流处,用尺子量出两地的距离后,再把这个长度拿到东经130度经线上,看这个长度是跨多少个纬度,约为2.5个纬度,所以就得2.5×111≈280KM。

24.【解析】答案选D。通过图中所示区域以及河流、沼泽、纬度等信息,确定该平原为东北平原,从图例中可以看出,该平原上多为沼泽地,所以平原的主要限制性因素是水。从中可以看出,读图时一定要仔细,无论是图例、图都要用好。

25.【解析】答案选A。在知道本地是东北平原后,就知道本区生产粮食的不利自然条件,或者从本区所处的纬度可得出结论。本题与41题一起,考查学生结合具体区域分析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因素的能力。

26.【解析】主要从图中知道P平原是以沼泽为主,所以可以排除其他三个答案。答案:C

27.【解析】答案选D。在气候较干旱的草原地区,农牧业活动往往围绕水源地发展,草原中的水井所在地由于较多的水源,农牧业活动多为对周围植被造成较大破坏,从而出现以水井为中心的沙地现象。

28.【解析】答案选C。绿洲地区,由于植被其反射率较低,植物枯萎后变成有机质使土壤肥力上升,则生物的生产能力得以提高;植被破坏后由于蒸发更旺盛,使原来较多的地下水被蒸发而导致土壤盐碱度上升,所以在原来绿洲地区若出现土壤盐碱度上升则说明绿洲开始出现枯萎。

29.【解析】答案选B。贫困迫使旱地居民无可选择地以牺牲长远利益来争取短期的生存,尽可能地开发现有的极少资源。因此,任何有效的防治荒漠化的战略和措施都应以消除贫困为核心。

30.【解析】答案选D。从图中看,长江与洞庭湖之间是互相补给关系,甲图说明长江水位高于洞庭湖,洞庭湖分流一部分长江水;乙图说明长江水位低于洞庭湖,洞庭湖补给长江水;丙图说明长江与洞庭湖水位相当;而该水文站位于洞庭湖下游的长江上,该处水量大小受长江和洞庭湖共同影响,不能准确判断流量大小。

31.【解析】答案选C。自2003年下半年以后,水文站观测的长江流量比以往要稳定许多,主要是上游三峡水库的调节作用明显加强,因为2003年水库开始发挥作用;洞庭湖退耕还湖,水面面积不可能在一年内有突然的变化和很大的作用。

32.【解析】答案选B。流经水文站的江水已处洞庭湖的下游,不可能再回流到洞庭湖,故不能补给洞庭湖。

33.【解析】答案选D。能源工业是山西的主导产业,近几年山西不断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产业结构由以煤炭开采为主的单一结构转变为能源、冶金、化工、建材为主的多元结构,在冶金、化工、建材等部门的推动下,原料工业逐步超过采掘业占到主体地位,但其工业仍以重工业为主。

第12 / 14页

34.【解析】答案选C。由图推知该地是黄土高原,由于水土流失严重,在小流域的沟道大坝建库,目的是拦洪蓄水。

35~36.【解析】35.A 36.B 大秦线、京包线为东西走向,且位于神黄线以北,焦柳线的北端点,焦作位于神黄线以南,它们都不与神黄县相交。神黄线不通过山东丘陵和山东省,黄骅港属河北省。

37~38.【解析】37.D 38.C 由当地纬度和冬至日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可以求出冬至日当地的太阳高度,进而对照图表判断该地熟制,图中比例尺为1:10000,根据任意两条等高线之间的水平距和等高距,可求出此地的坡度大小,然后根据资料判断农业的发展。

39~40.【解析】39.D 40.C 根据四地点的经纬度可判断四地的位置及气候类型,然后由农作物的生活习性判断其分布地区,③、④两地分别为我国中部平原和三江平原(我国重要的大型国营农场),两地农业生产的机械化水平较高。

41.【解析】答案选B。由于深受季风环流的影响,本区雨热同期,光热水组合较好,但季风活动不稳定也带来了一些气象灾害;南方低山丘陵地区水土流失的原因主要是人们不合理的经济活动造成的,和土地类型多样并无直接关系。本区深受亚热带湿润气候的影响,土壤的淋溶作用强,有机质含量低。

42.【解析】答案选B。以增强抗衡国外农产品进入国内市场能力为重点,发展适应加工需要的优质、专用品种,提高产品的质量和竞争力。

43.【解析】答案选B。①和③都是西电东送的组成部分,①主要是火电,③主要是水电;电的远距离输送主要是高压输电。

44.【解析】答案选A。④工程是南水北调工程,主要利用京杭大运河调水,经过了盐碱化比较严重的黄淮海平原地区,该地区由于有些地方潜水面较低,京杭大运河的水就会补给地下水,造成地下水位过高,在春秋较干旱的季节,会出现地表积盐较多的现象。

45.【解析】答案选C。②工程是西气东输工程,该工程实施能促进沿线特别是长江三角洲地区大气环境的改善,缓解沿线地区能源紧张,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也不能改变中国的能源现状,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我国能源结构还是煤占主要地位。

46.【解析】答案选D。梯级开发及发展了航运、养殖,也得到了水电,可以用水能开发耗能行业,同时也解决了洪涝和农田灌溉问题,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47.【解析】答案选B。图示中:①地区水土流失严重;②地区盐碱化严重且有水土流失和寒潮;③地区盐碱化严重;④地区寒潮严重。河南省西部为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东部为黄淮海平原,盐碱化严重,冬季寒潮影响也比较大。

48~49.【解析】48.A 49.C 城市交通与人口分布图层的叠加,能反映城市交通通达性与人口分布多少的地理信息。商业网点的选址主要区位条件就是交通通达性和市场的大小,城市地域结构的变化表现在城市土地利用状况的变化。

50.【解析】50.D 做此题要仔细分析图,并结合要求回答问题。

二、综合题(每题10分,共50分)

1.【解析】(1)海陆位置与地形的影响(距海遥远,深居大陆内部,青藏高原及山地阻挡) (2)D (3)东北-西南

罗布泊地区位于塔里木盆地的东部,这里距海遥远,深处内陆,降水较少,再加上周围山地阻挡,加剧本区干旱;人类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增强,活动空间不断增大。图中绿洲主要分布于盆地周边。塔里木盆地南缘河流流程缩短与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都有关。由绿洲范围的变化很容易推知人类活动范围的变化幅度北缘较南缘小。

2.【解析】(1)劳动力 (2)劳动力价格较低,地价便宜

第13 / 14页

本题中的第二问就是关于珠江三角洲的问题,解答的关键是需要应用工业的区位原理并联系珠江三角洲的地理实际,还需抓住题中“迁往”二字,之所以发生“迁移”,是因为B处有较之于A处有明显的区位优势,从而产生了对工业企业有较强的拉动力。

3.【解析】(1)重庆人多地少,剩余劳动力多;新疆人少地多,棉花生产需要大量劳动力

(2)光照充足,热量丰沛;温差大;晴天多,利于棉花的后期采摘;灌溉水源不足 推广或发展节水灌溉技术(喷灌或滴灌技术)

(3)柴达木 钾肥工业 青藏

(4)差异:A盆地以风力作用为主(或风力的侵蚀、搬运、堆积作用),C盆地以流水作用为主(或流水的侵蚀、搬运、沉积作用为主)原因:A盆地气候干旱,多大风,C盆地降水丰富

(5)(同)流量季节变化大;汛期都出现在夏季 (异)水源补给:A盆地以高山冰雪融水补给为主,C盆地以雨水补给为主;流量:A盆地小,冬季甚至断流,C盆地大;汛期:A盆地较短,C盆地较长

4.【解析】(1)红壤分布面积较大,为低产土壤之一;地形为丘陵,该地区植被破坏严重,水土流失较严重。

(2)防止黑土的冲刷:加强对坡面、沟壑的治理,并植树造林。注意黑土的培肥,以保持其较高的生产力:增施有机肥料。

5.【解析】(1)(可以从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两个角度来分析)长江流域面积广;。地处湿润气候,降水量大且暴雨集中;植被破坏严重。

(2)植被覆盖率较高

(3)黄河流域大部分地区土质疏松,植被覆盖率较低

(4)水土流失导致河流含沙量增大,河床淤积,蓄洪泄洪能力减弱;湖泊淤积,调蓄径流能力减弱;水库淤积,降低水库防洪标准 整体性

【高二下册地理期末试题及答案】相关文章:

1.高一英语下册期末试题及答案

2.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试题及答案

3.八年级历史下册期末检测试题及答案

4.地理八年级下册期末试卷及答案

5.初中地理我国东部试题及答案

6.思想品德下册模拟试题及答案

7.高二地理期末知识点分析

8.高中历史必修二期末试题及答案

9.初一上册语文期末试题及答案

10.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

下载word文档
《高二下册地理期末试题及答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