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文档 > 试题>初三的物理电学试题

初三的物理电学试题

2022-12-02 08:42:18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黑子哥”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8篇初三的物理电学试题,以下文章小编为您整理后的初三的物理电学试题,供大家阅读。

初三的物理电学试题

篇1:物理电学试题参考

物理电学试题参考

(1)串联电路各处电流相等,通过R1R2的电流之比为1:1。

(2)P2+Pab=4P1,

(I平方R2)+(I平方Rab)=4I平方R1

R2+Rab=4R1

R2=4R1Rab ①

根据两个电压表的`示数之比,得

U1/U2=I(R1+R2)/I(R1+Rab)

5/7 =(R1+R2)/(R1+Rab)

7(R1+R2)=5(R1+Rab)

2R1+7R2=5Rab ②

将①式代入②式,

2R1+7(4R1Rab)=5Rab

2R1+28R17Rab=5Rab

30R1=12Rab

变阻器的最大阻值Rab=2.5R1=2.510=25

将R值代入①式,得 R2=4R1Rab=41025=15

答: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25。

(3)滑片在a端时,R1的功率P1=I1平方R1=[U平方/(R1+R2)平方]R1

滑片在b端时,R1的功率P1'= I平方R1=[U平方/(R1+R2+Rab)平方]R1

P1/P1'= (R1+R2+Rab)平方/(R1+R2)平方

=(10+15+25)平方/(10+15)平方

=2500/625

=4/1

P1:P1'=4:1

答:滑片在a、b两点时R1消耗的功率之比为4:1。

篇2:物理电学试题

选择题

1.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只有固体与固体之间相互摩擦,才会摩擦起电

B.把A物体和B物体摩擦,结果A物体带负电,B物体带正电,由此可判定A 物体得到电子

C.分别用丝线吊起甲、乙两通草小球,互相靠近时若互相吸引,则它们一定带有异种电荷

D.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靠近一个用细线吊起的塑料小球,小球被排开,小球一定带负电

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电功率是表示电流做功多少的物理量

B.电功率是表示电流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C.用电器的电功率越大,做功越多

D.用电器的电功率越大,发热越多

2.小明和同组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a、b两个电路进行“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比较”的探究活动,在保持电源电压不变的条件下,他们所记录的实验结果如下。你认为其中不可能的是( )

篇3:物理电学试题

A.在a电路中,当灯L1和灯L2都发光时,取下灯L1,灯L2将会熄灭

B.在a电路中再串联一个小灯泡,接通电路后,灯L1和灯L2发光亮度不变

C.在b电路中,当灯L1和灯L2都发光时,取下灯L1,灯L2 亮度不变

D.在b电路中,当灯L1被短路时,灯L2将会熄灭

3.如图所示,下列电器中不是应用电流热效应工作的'是( )

篇4:物理电学试题

4.如图电源电压不变,各电路中功率最大的是( )初中物理电学试题(选择题)

5.小刚思考学习时用的台灯,可以通过调节旋钮(相当于一个滑动变阻器)改变亮度,小刚很快知道了它的工作原理。他考虑到,改变可变电阻的阻值可调节灯泡的亮度,调节可变电阻时改变了(设灯丝电阻不随温度变化)( )

A. 电源电压; B.灯泡两端的电压; C.灯丝电阻; D.灯泡的额定功率

6.如图所示,符合安全用电的做法是( )

篇5:物理电学试题

7.为维护消费者权益,某技术质量监督部门对市场上的电线产品进行抽查,发现有一个品牌电线中的铜芯直径明显比电线规格上标定的直径要小,这样的导线对用户有什么影响呢,从电路分析有角度来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电阻变大;②单位时间导线上产生热量变多 ;③用电器两端实际电压变小;④导线最大负载电流偏小。

A.①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8.一天晚上,照明一直正常的居民楼突然停电,经检查是配电房的熔断器烧断了。换用跟原来一样规格的熔丝,全楼的灯又亮了。可是,只过了几分分钟,熔丝又烧断了,其原因是( )

A.一定是某处发生了短路

B.可能是电路中新接入了大功率的家用电器

C.可能是配电房的火线开路

D.可能是配电房的零线开路

9.在如图所示的保险盒和闸刀中均装有熔丝, 关于熔丝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篇6:物理电学试题

A.串联在电路里的熔丝,可以避免电流超过电线规定值时引起火灾

B.串联在电路里的熔丝,保护用电器当电流突然增大时免于被烧坏

C.熔丝一般是用熔点较低的铅锑合金制成的

D.熔丝一般是装在零线上

篇7:初三物理电学怎么学

掌握基础电学知识

电学基础知识非常重要,同学力求做到“四会”:会表述:能正确地叙述并熟记概念、规律的内容,明确每个符号的物理意义,概念、规律的表达公式;会理解:能掌握公式的应用范围和使用条件;会变形:会对公式进行正确变形,并理解变形后的含义;会应用:会用概念和公式进行简单的判断、推理和计算。

重视画图和识图

学习物理离不开图形,复杂电路设计,都是主要依靠“图形语言”来表述的。画图能够变抽象思维为形象思维,更精确地掌握物理过程。有了图就能作状态分析和动态分析,明确欧姆定律应用于某一电阻还是整个电路。另外还必须根据现成的图形学会识图,要学会在复杂的图形中看出基本图形。

重视实验

重视实验,还应注意把所学的物理知识与日常生活、生产中的现象结合起来,其中也包含与物理实验现象的结合,因为大量的物理规律是在实验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

篇8:初三物理电学怎么学

1、串联、并联

初中物理中要求学生掌握最基本的两种连接方式:串联、并联。能否正确分析辨别他们对后面内容的学习至关重要。识别电路的类型,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根据定义:“逐个顺次连接”为串联,各元件“首首相接、尾尾相接”并列地连在电路的两点间,(“首”为电流流入用电器的哪一端,“尾”指电流流出用电器的那一端)此电路为并联电路;

(二)根据电路路径法,此法为识别两种电路最常用的方法。让电流从正极出发经过用电器回到电源负极,途中不分流始终为一条路径,则连接方式为串联,若电流在某处分流,且每条路上只有一个用电器,电流在电路中有分有合,则连接方式为并联;

(三)拆除法,拆除其中的一个用电器,若其余用电器都不工作,则用电器为串联连接。(因为串联电路中各用电器工作之间相互影响),若其余用电器照样工作,则用电器为并联连接;

(四)开关作用法,并联有干路、支路之分,且开关的位置不同,其控制作用各异,而串联电路中开关的位置的变化不影响控制的作用,所以控制作用相同时容易串联,控制作用不同则为并联;(注:开关只控制与之串联部分的电路)

(五)去表法,在识别电路时,若电路中有电压表或是电流表而影响我们判断电路,则可把电压表和电流表去掉。具体方法就是:将电压表看做是断路而直接擦掉(电路图多余的线头也完全擦掉);将电流表看做是短路而擦掉(电路图中电流表部分的导线直接连接起来)

2、通路、开路、短路

有很多同学搞不清三者之间的关系。电路中出现的这三种状态,其中通路为处处相通的电路,开路为电路中有处断开的电路,这两种状态易于接受,便于分清。但是学生对于短路的分辨显得力不从心,不知道何处短路,为什么短路。

其实只要注意分析的要点即可辨出何处短路。电流具有走捷径的特点,捷径是指这条路径中电阻很小,小到可以忽略不计、即为空导线,当一根空导线,或开关、或电流表(电阻小到可以认为没有)与某个用电器并联时,电流只走空导线,开关或电流表而不走用电器,使该用电器被短路,从而不能工作。

在整个电路中电流没有经过用电器而直接从正极流向负极就是短路,这个是不被允许存在的(实际生活中危害很大),还有一种叫做局部短路,即在整个电路中有电流通过用电器,而只有部分用电器被短路了,这种情况允许存在(比如楼道红外开关)

3、电表示数变化及故障判断

在电路中,通过改变滑动变阻器滑片位置或通过改变开关的闭合与打开来改变电路中用电器的电流及电压示数这种题对很多同学而言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其实这种题只需要用两步就可以完成:(1)判断串并联、(2)运用串联分压或者是并联分流的公式对应进行分析。

电路故障判断一般也就是用电器的短路或者是短路问题,往往会通过电流表或者是电压表有无示数来体现;记住电压表无示数的原因:①电压表短路;②电压表所测的用电器短路;③电压表所测的用电器以外的其它地方断路。

电流表无示数的原因:①电流表短路;②电流表所在的电路断路;③电路的电阻过大(如电流表与电压表串联)

初三物理综合电路的计算

(一)几个重要的公式

(1)串并联电路的电流、电压及电阻规律

串联时:I=I1=I2U=U1+U2 R=R1+R2(若有几个等阻值为R0的电阻串联则R=nR0)

串联分压:U1:U2=R1:R2(串联电路中,电阻越大,分得的电压越多)并联时:I=I1+I2U=U1=U21/R=1/R1+1/R2(若有几个阻值为R0的电阻并联则总电阻R=RO/n )

并联分流:I1:I2=R1:R2

(2)欧姆定律:I=U/R

此公式中只有电流、电压、电阻三个物理量,但它的作用非常重要。在使用公式时要注意:①三个物理量都要针对同一段导体,或同一个电路而言;②三个物理量的单位都要使用国际单位,即分别为A、V、Ω;③已知其中的任意两个量都可以求出第三个量。

(3)电功公式:W=UIt电功率公式:P=UI电功、电功率这两个物理量的计算由于欧姆定律及其变形公式的影响,使计算电功率公式特别多,在选择使用时很难选择,所以要注意选取的技巧和方法,要求的问题所在电路为串联时:电功选用公式:W=I2 Rt,电功率选用P=I2 R;而当要求所在的电路为并联时,则分别选用W=U2/R.t,P=U2/R,这样的选择都利用了所在电路的特点(电流相等或电压相等)加快解题。

(4)焦耳定律:Q=I2 Rt

焦耳定律的公式与电功公式的形式基本一样,使用时同样要注意公式的选择问题,当所求问题的电路为纯电阻(除了电能转化为内能外,别无其他形式的能产生)电路时,几个公式可以任意选取;若不是纯电阻电路只可使用公式Q=I2 Rt不然的话计算有误。

(二)单位的换算

只要牵扯到计算的地方就少不了遇到单位换算,这部分内容完成的正确与否,直接确定最终计算的是否有效,因此一定要注意单位及换算。

单位换算的前提条件有两个:一是记住每个物理量的单位及表示符号;二是要牢记各单位之间的换算进率。其中电流、电压、电阻这三个物理量的单位较多,注意每个物理量的任何两个相邻的单位间的换算进率都为1000。还要注意一点,由于欧姆定律及其变形公式的影响,电功、电功率,焦耳定律的公式较多,产生的单位同样很多,使用时各物理量均使用国际单位。

最后还有两点建议,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中能够有所帮助;

1.加强训练,巩固知识:物理学科知识的学习,离不开大量练习去巩固所学的知识。同样电学知识的巩固理解,熟练运用都要加大训练的力度,同时也要注意训练的题型,做题的策略培养。

2.善于总结,归纳要领:解决问题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懂得“吃一堑,长一智”的道理,在学习过程中,不断的总结错误的原因,归纳解题的规律,注意解题举一反三,融会贯通,及时查漏补缺,成绩的提高肯定很快。

【初三的物理电学试题】相关文章:

1.初中物理电学试题

2.初中物理电学试题之电阻

3.物理电学知识点

4.怎样学好初三物理电学部分

5.初中物理电学知识点总结

6.初中物理电学知识知识点小结

7.初三物理一模试题及答案

8.初中物理电学知识点总结及公式大全

9.初三物理教学计划

10.初二物理力学试题

下载word文档
《初三的物理电学试题.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