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教案课件
“j_200898”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3篇一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教案课件,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后的一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教案课件,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篇1:一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教案课件
一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教案课件
教学设想:
这篇课文是通过小公鸡给小鸭子虫子吃,小鸭子把落水的小公鸡救上岸这两件事让学生明白同学之间应该相互帮助、团结友爱的道理。教师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分类要求,主要运用观察法、情境教学法、直观教学法等方法,通过学生朗读课文,以及教师配合板书与多媒体,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掌握知识,明白道理。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教师引言: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两位好朋友,它们就是小公鸡和小鸭子,它们是怎么成为好朋友的?它们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呢?大家想知道吗?(学生回答:想)那么就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小公鸡和小鸭子》的故事!
二.学习会认字,初读课文。
1.教师活动:课前老师给同学们布置了预习任务,要求同学们再课文中圈出本课的会认字。下面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来读一下这些会认字。(教师领读,学生跟读)
2.教师讲解:(教师要启发学生用多种方法认字)“块”的拼音是“kuài”不是
“kuaì”,这个字的偏旁是“土”,“土”这个字当作偏旁的时候,在书写时第三笔是提;“捉”的拼音是“zhuō”不是“zhūo”;“行”这个字是个多音字,可以读“xíng”,组词:不行、行使,也可以读“háng”,组词一行人;“忽”这个字读“hū”,不要读成“tū”。
3.教师有感情的范读课文。
三.研读课文,合作探究。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教师提问:这篇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学生回答:4个)下面请一位同学有感情的朗读第一自然段。
2.教师活动:小公鸡和小鸭子一块儿出去玩。请同学们观察课文中的插图,看一看小公鸡和小鸭子它们长得什么地方不一样?(学生回答:嘴,小公鸡的嘴尖,小鸭子的嘴扁;脚,小公鸡脚趾分开,小鸭子脚趾间有蹼相连)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1.教师活动:请一位同学有感情的朗读第二自然段。其他同学思考问题:它们去哪里玩了?为什么小公鸡能捉到虫子而小鸭子捉不到?看到小鸭子哭,小公鸡是怎么做的?(同学有感情朗读课文,其他同学思考问题。)
2.同学回答:它们去草地里玩。小公鸡的嘴尖尖的,脚趾分开,所以能捉到虫子,而小鸭子的最扁扁的`,脚趾间有蹼相连,所以捉不到虫子。看到小鸭子哭,小公鸡把自己捉到的虫子分给了小鸭子吃。
3.教师总结:小公鸡帮助了小鸭子,我们要向小公鸡学习。
(三)学习第三自然段
1.教师活动:请三位同学分角色朗读课文,一位同学都旁白,一位同学读小公鸡说的话,一位同学读小鸭子说的话。其他同学思考问题:它们来到了哪里玩?小鸭子要去干什么?小鸭子为什么不让小公鸡一起去?为什么小鸭子能下水捉鱼,而小公鸡却不能?小公鸡最后去了没有?(同学有感情朗读课文,其他同学思考问题。)
2.学生回答:它们到小河边玩。小鸭子要去河里捉鱼。因为小公鸡不会游泳,所以小鸭子不让小公鸡一起去。小公鸡的爪子是细尖的,无法用来拨水,所以小公鸡不会游泳,也就捉不到小鱼。小公鸡没有听小鸭子的话“偷偷地跟在小鸭子后面,也下了水。”
3.教师点拨:小鸭子不同意小公鸡和自己一起下水捉鱼,文中用了“不行,不行”两个不行,表现的小鸭子强烈反对的意愿。比较下面两个句子:
小公鸡跟在小鸭子后面,也下了水。
小公鸡偷偷地跟在小鸭子后面,也下了水。
第二个句子加了“偷偷地”一词,体现了小鸭子不知道小公鸡也下了水,表现出小公鸡下水的强烈意愿。
(四)学习第四自然段
1.教师活动:请两位同学有感情的朗读第四自然段,一位同学读描述部分,一位同学读小公鸡说的话。其他同学思考问题:小公鸡不听小鸭子劝告也下水了,结果怎样?听到小公鸡喊救命后小鸭子是怎样做的?从哪些词语看出小鸭子奋力抢救小公鸡?(同学有感情朗读课文,其他同学思考问题。)
2.学生回答::小公鸡不听小鸭子劝告也下水了,结果差点儿被水淹死。听到小公鸡喊救命后小鸭子去救了小公鸡。从忽然、飞快、背上看出小鸭子奋力抢救小公鸡。
3.教师点拨:比较下面两个句子:
小鸭子游到小公鸡身边。
小鸭子飞快地游到小公鸡身边。
第二个句子加上“飞快地”一词看出小鸭子在奋力抢救小公鸡,展现了小鸭子的急切之情。课文最后一句“小公鸡上了岸,笑着对小鸭子说”,小公鸡之所以“笑”一方面是在感谢小鸭子,另一方面它知道自己做错了,在跟小鸭子承认错误。
四.感悟课文,分角色朗读。
1..教师指导:这篇课文描述了小公鸡帮助小鸭子,小鸭子把落水的小公鸡救上岸帮助小公鸡这两件事,意在让同学们明白同学之间、朋友之间应该相互帮助、团结友爱,同时做错了事情应该及时承认错误。
2.教师指导:下面同学们分角色朗读课文。
我们在朗读课文陈述部分的时候也要带有感情,读“吃得很欢”时,要读出满足喜悦的心情。读“急得直哭”时,要都出着急沮丧之情。在读“偷偷地”一词时要读出小心翼翼的语气。“忽然”一词要快读,表示事情发生的突然。读“飞快地”一词时要读出急切的心情。“笑着”一词要读出不好意思的语气。
我们在朗读小公鸡和小鸭子的对话的时候,要带着对彼此的友爱之情读。读“不行,不行”的时候,要读出坚定的语气。“淹死”一词要重读,表示事情的严重性。“鸭子哥哥,谢谢你”这句话要读出感激之情。
2.学生活动:学生按小组分角色朗读,朗读两遍后,在小组间开展比赛,投票选出读的最好的小组。
3.教师活动:教师和学生共同评选读的最好的小组,给予表扬。
五.指导书写,巩固字词。
1.教师活动:本课的会写字一共有七个:他、河、说、也、地、听、哥。(教师在黑板依次按笔顺写出这七个字)
2.学生活动:学生看黑板笔顺图,自学描红课文的七个会写字。
3.教师活动:教师指导学生巧计生字。男士用“他”,女士用“她”,小动物用“它”,书写时要注意;“河”这个字和水有关系,所以偏旁是三点水;人在“说”的时候,要用嘴,所以是言字旁;“地”是个多音字,读“dì”,组词大地、土地,读“de”,组词悄悄地、轻轻地;本课会写字的结构:
独体字:也
上下结构:哥
左右结构:他、和、说、地、听
4.教师活动:教师强调书写。
学生活动:在田字格里规范书写七个会写字。
5.教师活动:学习了这七个会写字,请同学们用他们组词。(学生活动:学生回答。)教师点评:教师点评学生组词,并列举其他词语,拓宽学生的思路。
六.课后作业。
1.熟练会认、会写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课下实践:回家后给自己的爸爸妈妈讲一讲《小公鸡和小鸭子》的故事。
板书设计:
小公鸡和小鸭子
会捉虫 小公鸡 不会游泳
相互 帮助
不会捉虫 小鸭子 会游泳
篇2:一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教案课件
一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教案课件
教学设想:
这首古诗语言平淡,娓娓道来,如清水芙蓉,不带半点修饰。客居他乡的游子,面对如霜的秋月怎能不想念故乡、不想念亲人呢?这首诗家喻户晓,有的学生在入学之前已经倒背如流。但是多数学生在朗读古诗的韵味上缺乏锻炼。所以教学本诗,应重在吟诵,指导学生读准字音,读出节奏,激发学习古诗的兴趣,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诗中绵绵的思乡之情,体会诗歌的韵味和美好的意境。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教师引言:同学们喜欢背古诗吗?你会背哪首古诗?能背给大家听吗?(学生踊跃背诵古诗)今天我们这节课一起来学习唐代大诗人李白的一首古诗《静夜思》。
(课件出示李白图片)
2.教师点拨:李白是我国唐代著名的诗人,古时候很多诗人都有自己的封号,李白就号称“青莲居士”。他一生写了很多古诗,将近有一千首,他的诗想像丰富,风格豪放,正因为他的诗写得多,写得妙,简直就像一位作诗的神仙,所以人们还称他为“诗仙”。这首《静夜思》写的是他刚刚离开了家乡,离开了亲人后,对家乡、对亲人的思念。
二.初读古诗,学习会认字。
1.教师在《思乡曲》的背景音乐中,有感情的朗读古诗,请学生圈画本课的会认字。
2.教师和同学们一起读这些会认字。(教师领读,学生跟读)
3.教师讲解:(教师要启发学生用多种方法认字)“夜”的拼音是“yè”不是“yiè”,不要写错;“举”的拼音是“jǔ”不是“jǚ”;本课的三拼音节字有两个“床”和“光”,韵母都是“ang”,本课的韵母是“ang”的`字还有一个是“望”。
三.品读古诗,深入思考。
1.教师活动:(理解课题的意思)引导学生说说“静”、“夜”、“思”三个字的字意。(学生回答)
2.教师讲解:静,安静。夜,夜晚。思,思念。
3.看挂图说说“静夜思”就是诗人在什么时间怎么样?(在静静的夜晚引起对家乡的思念。)
4.理解第一行诗句。
说说明月是什么意思?(明亮、皎洁的月亮。)说说这一句的意思。(床前地面上一片银白色的月光。)
5.理解第二行诗句。
(1)“疑是地上霜”这一行诗句中你哪个字不理解?重点解释“疑、霜”二个字。疑本义是怀疑的意思,在这里是好比、好似的意思。霜,引导学生查字典。(在气温降到摄氏零度以下时,靠近地面空气中所含的水汽在地面物体上凝结成的白色冰晶。)
(2)谁说说这行诗的意思?(好似地上结了霜)
(3)把一、二行诗句的意思,合起来说一说。
6.理解第三行诗句:诗句中哪个字是抬的意思?(举)。说一说这行诗的意思。(抬头看天空中的明月。)抬头望( )的明月。把这句话的意思说具体。应是:抬头望着高挂在天空中的明月。
7.理解第四行诗句。思故乡:指名说说思故乡的意思、谁能说说这行诗句的意思?(诗人看见明月,不由得低下头思念起故乡来。)
8.指名读全诗,并说说这首诗的主要意思。
9.小结:这首诗前两句写“静夜”之景,用霜比喻月光,渲染出一种夜深人静的清幽境界,表现客居他乡的孤独生活。后两句写“思”,诗人见景生情,由望月而想到月下的故乡,从举头到低头,触动了思乡的情怀,陷入深沉的思绪中。
四.细读感悟,朗读比赛。
1.教师活动:先让学生读准诗中的每一个字,在读准、读通的基础上告诉学生,古诗的朗读,速度要稍慢,要有抑扬顿挫。五言诗,每句都有停顿,一句句标出并示范朗读。在学生对诗意大概有所了解后,可让学生在音乐声中边做动作边朗诵,最后达到能够背诵。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2.教师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轮流读课文,每个小组推举出一位代表,在小组间开展比赛,我们投票选出读的最好的小组。(学生组内朗读)
3.学生朗读比赛,评选读的最好的小组,给予表扬。
五.指导书写,巩固字词。
1.教师活动:本课的会写字一共有七个:思、床、前、光、低、故、乡。(教师在黑板依次按笔顺写出这七个字)
2.学生活动:学生看黑板笔顺图,自学描红课文的七个会写字。
3.教师活动:教师指导学生巧计生字。比如:“思”字,上面是“田”,下面是“心”,可以记为:动脑筋种好田,让禾苗长出好多麦穗;“床”字,可以记为:广西有根木头;猜字谜“他是何方人氏,老爱脚踢石子”,谜底是“低”;等等。
4.教师活动:教师强调书写。比如:“床”字在书写时“广”要把木包住;“前”第三笔横要写长一些;“光”的中间一横要写的长一些,最后一笔不是不是捺,是竖折勾;等等。
学生活动:在田字格里规范书写七个会写字。
5.教师活动:学习了这七个会写字,请同学们用他们组词。(学生活动:学生回答。)教师点评:教师点评学生组词,并列举其他词语,拓宽学生的思路。
六.课后作业。
1.熟练会认、会写字。
2.有感情的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课外作业:
(1) 再看夜晚的天空,把新的发现说给同学听。
(2)课外继续收集和阅读:有关李白及他写的其他诗,还有描写夜空或介绍有关星体的科学知识的一些课外读物。把收集到的和读过的带到班里,向同学介绍或互相借阅。
板书设计:
静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篇3:一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测试卷
一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测试卷
一、字词拼音(26分)
1.我能读准确,写漂亮。(12分)
huà yǔ yuǎn fānɡ tónɡ xué ɡān jìnɡ zhuān xīn mínɡ tiān
( ) ( ) ( ) ( ) ( ) ( )
2.把下列词语的音节补充完整,难不倒我。(8分)
en w q sh ɑo y w x
晨 雾 秋 霜 朝 阳 晚 霞
3.写出带有下面部首的字(至少写两个)。(6分)
禾 口 辶
走 纟 讠
二、词与句子(52分)
1.比一比,组词语。(16分)
准( ) 备( ) 话( ) 秒( )
难( ) 各( ) 活( ) 炒( )
2.在里填上合适的量词。(6分)
只 张 双 场 条 辆
一( )小车 一( )毛巾 一( )春雨
一( )小鸟 一( )眼睛 一( )嘴巴
3.连一连。(8分)
花儿 软软的 美丽的 松鼠
小草 蓝蓝的 会心的 小路
柳枝 红红的' 挺拔的 松树
大海 绿绿的 聪明的 微笑
4.对对子,我最棒。(8分)
上对( ),左对( ); ( )对黑夜,大地对( )。
桃对( ),柳对( );山清对( ),鸟语对( )。
5.照样子,写句子。(9分)
例句:美丽的小路不见了。小方生病了。
美丽的小路怎么不见了
例句:我仿佛听见鸟儿的欢唱。
仿写:①我仿佛 。 ② 花儿仿佛更加 。
6.给下面的句子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5分)
①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②我一定要把美丽的小路找回来
③我在图画本上画了一片树林
④天哪我的美丽的小路呢
三、快乐阅读 (14分)
它们流泪了
在茂密的森林里住着一些小动物,它们快乐地生活着。突然有一天,森林里来了很多人,他们把一棵棵大树锯倒了。
小动物们惊慌地四处奔跑。熊猫说:“我没有竹子吃了。”蛇说:“我没有地方藏了。”小鸟说:“我没有地方搭窝下蛋了。”说着,它们都流下了伤心的泪水。
1.巧填词语。(3分)
( )地生活 ( )地奔跑 ( )的泪水
2.文中写了哪几个动物流泪了?用“——”在文中画出来。(3分)
3.短文共有( )个自然段。第( )自然段写了小动物流泪。它们流泪的原因是(4分)
4.小动物们无家可归了,请你替它们想个办法,好吗?把你的办法写出来。(4分)
四、看图写话。(8分)
篇4:一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试卷
关于一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试卷
一、拼一拼,写一写。(16 分)
hé píng yǔ wén yǐ hu zhǔ yì
gān jìng gèng hǎo xiāng qì qǐ lái
二、在正确的读音后画“√”。(6分)
rán ( ) zhǔ( ) qīn ( )
ráng ( ) zǔ ( ) qīng ( )
jí( ) pěng ( ) zuān ( )
jī( ) běng ( ) zhuān( )
三、给生字宝宝找朋友,连一连。(16分)
四、连反义词。(10分)
远快 对 高 早
慢近错 晚 矮
五、我会连。( 8分)
小路 绿油油 一辆 艳阳天
鸟蛋 胖胖的 一条 小车
小手 长长的 一片 小路
柏树 凉凉的 一个 柏树林
六、给下面的字加上偏旁写在田字格里。( 4分 )
人 干 云 争
七、填一填。(8分)
( )风( )雨 万紫( )( )
山清( )( ) 鸟( )( )香
八、把句子加上标点符号。(3分)
1.美丽的小路不见了( )
2.美丽的小路怎么不见了( )
3.我一定要把美丽的小路找回来( )
九、写出带有下列部首的'字。(8分)
禾____ _____ 讠_____ ______
纟_____ _____ 口 _____ _____
十、我能按课文内容填空。( 6分)
我 ____ ____ 地捧着鸟蛋,_____ 忙走到树边,
轻轻地把鸟蛋送还。我仿佛_____ _____ 鸟儿的欢唱,
抬起头来,把____ _____ 投向高远的蓝天。
十一、请把下面排错乱的句子整理成一段通顺的话,括号里写上序号。(4分)
( )忽然,他看见一个小孩子跌到了。
( )小孩子说:“谢谢你,哥哥。”
( )有一天,小明去上学,走在马路上。
( )小明连忙跑过去,把小孩子扶起来。
十二、看图写话。(8分)
把你看到的,请用几句话写出来
篇5:一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试卷
一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试卷
一、拼一拼,写一写。(16分)
hépíng yǔ wén yǐhu zhǔyì
gānjìng gènghǎo xiāngqì qǐlái
二、在正确的读音后画“√”。(6分)
然rán( ) 主zhǔ( ) 轻qīn( )
ráng( ) zǔ( ) qīng( )
三、四、连反义词。(10分)
远 快 对 高 早
慢近错 晚 矮
四、我会连。(8分)
小路 绿油油 一辆 艳阳天
鸟蛋 胖胖的 一条 小车
小手 长长的 一片 小路
柏树 凉凉的 一个 柏树林
五、给下面的.字加上偏旁写在田字格里。(4分)
人 干 云 争
六、填一填。(8分)
( )风( )雨 万紫( )( )
山清( )( ) 鸟( )( )香
七、把句子加上标点符号。(3分)
1.美丽的小路不见了( )
2.美丽的小路怎么不见了( )
3.我一定要把美丽的小路找回来( )
八、写出带有下列部首的字。(8分)
禾_________ 讠___________
纟__________ 口__________
九、我能按课文内容填空。(6分)
我________地捧着鸟蛋,_____忙走到树边,
轻轻地把鸟蛋送还。我仿佛__________鸟儿的欢唱,
抬起头来,把_________投向高远的蓝天。
十、请把下面排错乱的句子整理成一段通顺的话,括号里写上序号。(4分)
( )忽然,他看见一个小孩子跌到了。
( )小孩子说:“谢谢你,哥哥。”
( )有一天,小明去上学,走在马路上。
( )小明连忙跑过去,把小孩子扶起来。
篇6:一年级音乐下册第三单元教案
教
学
内容
1、欣赏独奏《小松树》
2、唱《小小雨点》
3、节奏创编《小雨点》
课时第二课时
教
学
目标
一、欣赏木琴独奏《小松树》。
二、演唱《小小雨点》。
三、能利用打击乐器自编声势动作为歌曲伴奏。
教学重点、难点一、了解木琴的音色,感受到乐曲的情绪,在聆听过程中获得愉悦的体验二、感受二拍子歌曲的节拍感能用轻快跳跃的声音来演唱歌曲。
教学准备钢琴、录音机、小鼓教学流程教 师 活 动学 生 活 动一、复习歌曲《再见吧,冬天》
二、初步熟悉音乐
三、学习歌曲《小小雨点》
四、完成课后练习“我的创造”。
创编歌曲《快来吧,春天》(请学生说一句欢迎春天的话,然后把它用《再见吧,冬天》的旋律唱出来。
1、桃花开了我们就知道春天来了;小草绿了我们就知道春天来了……闭上眼睛听一听,仿佛看到了春天的……
2、教师用不同的速度,在不同的音区弹奏《小小雨点》的旋律,并分别请学生讲一讲
1、听教师范唱(听还有谁告诉我们,春天来了)
2、教师演唱
3、用听唱法学唱歌曲
4、提示学生用活泼欢快的声音来演唱歌曲。
5、集体演唱歌曲《小小雨点》
教师先做示范集体齐唱歌曲。请2~3位学生进行表演。请学生听音乐说一说春天我们能看到一些什么?指名请一些学生根据老师弹奏的音乐,用自己的动作表演这些事物,初步要求动作和音乐合适,教师提示学生注意音乐的变化。
1、学生仔细聆听并回答
2、请学生在自己的座位上,编几个简单的动作加以表演。
3、集体演唱《小小雨点》
4、指名请学生演唱。
5、请学生给歌曲创编一些动作并加以表演学生跟着练习
教
学
内容
1、唱:《十二生肖歌》 2、听:《母鸡与公鸡》 3、采集与分享、歌表演课时第一课时
教
学
目标
1、学会用稍快的速度,活泼的情绪和诙谐的声音演唱《十二生肖歌》,通过模唱,唱准x 0 x|节奏。
2、通过欣赏圣.桑斯的弦乐曲《母鸡与公鸡》,让学生感受其音乐形象;
3、能根据采集到的动物音乐进行表演。
教学重点、难点1、学习用稍快的速度,诙谐幽默的歌声演唱歌曲,在音乐欣赏中感受音乐形象。2、唱准 x 0 x节奏教学准备教学用琴、音响资料、十二生肖玩具、多媒体课件、头饰。 教学流程教 师 活 动学 生 活 动㈠故事导入新课(媒体出示画面)㈡读儿歌㈢教唱新歌(四)歌曲处理(五)欣赏(《母鸡与公鸡》(六)、采集与分享1、你知道自己属什么吗?为什么有属老鼠的,没有属猫的呢?这里有个故事。 1、媒体出示儿歌,《十二生肖歌》作为背景音乐2、教师范读:鼠牛虎,兔龙蛇; 马羊猴,鸡狗猪; 快到生肖乐园来;唱歌跳舞乐一乐。 师:小朋友,你们听,十二生肖在开音乐会呢!1、范唱歌曲2、小朋友,你觉得哪一句比较难读? 3、我们一起来练一练:x x x x | x 0 x | x x x x |x 0||加上“哎”字读一读:兔儿跳得快(哎) 兔儿跳得 快。 鸡唱天下 白(哎) 鸡唱天下 白。 请把顺序 排啊, 请把顺序 排。 4、听歌曲录音, 5、教师弹奏旋律。 ①相互讨论:怎样唱更能表现歌曲的情绪? ②用稍快的速度,诙谐幽默地演唱。 1、下面,老师请小朋友听一段音乐,听听想想,音乐表现了哪种动物? 2、师讲解: 这首曲子的名字叫《母鸡与公鸡》,由法国作曲家圣.桑斯作曲的,下面请小朋友仔细听,哪里表现的是母鸡,哪里又表现了公鸡。用动作演一演。 选择一段小朋友喜欢的音乐,并上台来演一演,请其他小朋友猜一猜,你演的是什么?让小朋友听《生肖故事》小朋友跟着老师一起有节奏地读一读。小朋友边读边表演。1、小朋友边听边体会歌曲情绪;2、小朋友自己轻声有节奏地朗读歌词;3、跟着老师有节奏地朗读歌词; 请小朋友根据这样的节奏自己编一编。读一读小朋友边听边轻声哼唱。1、小朋友哼唱旋律2、跟琴声分段学唱歌词。(跟着老师唱)3、完整地演唱歌曲。戴上头饰唱一唱、演一演。(小朋友自由发挥,创编动作)听听,演演。听音乐,编故事,看哪个小朋友编的故事生动有趣?开始活动:演一演,猜一猜?篇7: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教案
教案示例
教室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生活实践和游戏情景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使学生体验位置与顺序,能用语言准确的表达物体的位置与顺序,并运用这些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反应能力和逆向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使学生体验位置与顺序,能用语言准确的表达物体的位置与顺序、
教学难点
使学生体验位置与顺序,能用语言准确的表达物体的位置与顺序、
教学设计
一、活动一:介绍教室
(一)创设情景
我们每天都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中学习,一定对教室很熟悉,今天淘气也来到了我们的教室和我们一起学习,谁愿意给淘气介绍一下我们的教室?
(二)介绍教室
1、学生介绍教室中有什么物品、
2、这样介绍淘气只知道我们的教室中有什么东西,你能用我们所学过知识来介绍吗?
3、谁愿意到前面给淘气和全班同学介绍一下、
4、刚才两位同学介绍的一样吗?为什么?
5、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6、小结:你们面对面坐着,因为方向是相对的,所以在叙述中前、后、左、右的位置也就正好相反、
二、活动二:介绍去学校各个专业教室的路线和各个专业教室
1、淘气现在想到我们的各个专业教室去参观,你能说说怎么才能到各个专业教室吗?
2、出示图片:学校示意图
3、学生介绍专业教室的所在位置、
4、淘气想到自然教室去参观,你能说说应该怎样走才能到那吗?
5、学生选择任意一个专业教室说路线、
三、活动三:游戏
1、淘气:同学们,你们愿意和我一起来做游戏吗?全班一起做“文明操”、
2、看卡片指方向、学生看卡片做动作、(卡片为:前、后、上、下、左、右、空白7张、学生看到卡片后将手指指向相应的位置、速度由快到慢、)
3、听口令反指方向、
规则:手指指向与淘气的口令相反的位置、
四、活动四:介绍自己的房间
1、我已经了解了你们的学校,还没有了解你的房间呢?请你介绍一下、
2、学生任意介绍自己房间物品所摆放的位置、
教案点评:
这节课中教师创设情景,让学生在情景中学习。通过“淘气与我们一起上课,参观校园”这一情景贯穿全课。学生在具体的情景和不同的角度中进一步感知位置、确定位置,不断体验探究位置与顺序。对有关知识进行全面的复习和运用。位置的'相对性是本课中的重点、难点,巧妙的创设情景,设疑,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的思考,让学生在亲身参与中进一步感受体验前后变化的相对性。让学生体会位置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在同学们合作交流中合理判断推理出位置的顺序,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空间想象力。本课集知识性、趣味性和活动性于一体,有效的进行教学,突破难点。本节课通过游戏的形式,学生在玩中学,在乐中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为上好一节复习课作了一些尝试。
篇8: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15个生字。会写10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祖国的伟大。
3、有热爱祖国的感情,对三字经这种语言形式感兴趣。
重点:
学习生字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难点:
感知三字经的语言形式,感悟丰富的文化内涵。有热爱祖国的感情,对三字经这种语言形式感兴趣。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神州大地,山河壮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勤劳、勇敢的华夏儿女,为了中华民族的振兴,团结奋斗,开拓创新。一艘满载着大船,正迎着新世纪的大潮,扬帆远航。祖国是我们的母亲,我们是祖国的小朋友,我们都爱自已的祖国。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我们祖国的各种风土人情吧!
2、板书:识字三,边板书边让同学书空。
二、自主探究,学习生字。
1、利用拼音,自由小声读出字词,不会读的找同学帮助。
2、去掉拼音读词语。
3、调动同学的生活积累识字。比方,各地同学可以结合当地地名认识“州(广州、兰州、苏州)、川(四川、银川)、岛(海南岛、舟山群岛)、峡(三峡、刘家峡)”。再如,通过“人民路、人民公园、人民小学”等人名、路名,公园、学校名,认识“民”字。
4、“台湾岛,隔海峡,与大陆,是一家”中有五个生字,可让同学在读这一句时集中认读和识记。
5、让同学通过生字与熟字比较,识记字形。如,申—神、勇—涌、鸟—岛、夹—峡、写—与、眠—民、旅—族。“州、川”的意思可通过对“神州、山川”的大致了解来理解。
6、根据课文内容自编韵语,巩固识字。如:
神州大地,山川壮丽;黄河长江,奔涌不息;宝岛台湾,隔海相望;中华民族,奋发图强。
7、教师抽查同学自学情况:
换偏旁:伸——神勇――涌减一减:写――与
眠――民
加一加:夹――峡
猜谜语:海中一座山鸟儿好家园
三、写字指导。
(1)巩固音、形。
本课要写的字中涉和平翘舌音的较多,如川(chuün)、州(zhōu)、争(zhyng)、族(zú)。建议写字前引导同学再次认读这些字,巩固读音。“与”字是三笔写成,“族”字是左右结构,这些都要提醒同学注意。
(2)观察发现。
相似的字:川、州。
难写的字:民、族。
(3)重点讲解。
夕:撇不宜长,xx的横要短,撇要长。
川:撇要写成“竖撇”,中竖应稍短,右竖要长。
民:字形特点上窄下宽,竖提要直,斜钩要呈弓形,尽量舒展。
篇9: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案
【课前透视】
这是一篇文质兼美的写景类文章,作者以清晨和中午两个特写镜头展示了日月潭的秀丽风光,表达了作者对宝岛台湾和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文章结构清晰,景美情浓,如诗如画的自然景观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教学中教师要利用多媒体课件资源创设情境,引导同学美文美读,丰富内心体验,逐步提升人文素养。
二年级同学很少有人去过台湾和日月潭,但有可能在课外书或电视上对这里有所了解。课前教师要安排同学继续查找相关资料,并拓展文本,开展“宝岛台湾知多少”的实践活动,提高同学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教学目标】
1、会认9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日月潭的秀丽风光。背诵自身喜欢的局部。
3、有热爱宝岛台湾和盼望祖国统一的情感。
【教学重点】
自主感悟描写日月潭景色的句子,体会那里的美丽,激发同学热爱宝岛台湾和盼望祖国统一的情感。
【信息资料】
生字卡片、中国地图、多媒体课件或图片、音乐磁带、师生搜集的台湾和其他风景区的资料。
【课时布置】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1、展示交流:
出示日月潭的风光图片:这是什么地方?
(假如同学不知道教师就直接告诉同学,这里就是我国宝岛台湾著名的风景区日月潭)
(板书课题)
你们对日月潭了解吗?把你课外搜集的图片或文字资料向大家介绍一下?
营造氛围,创设情境,激发同学对日月潭的向往;交流与展示,培养了同学搜集信息的能力。
2、谈话质疑:
师:小朋友们,你们喜欢旅游吗?你去过哪些地方?
(同学畅所欲言)
今天我要带领大家去祖国的宝岛台湾游览,欣赏一下日月潭的秀丽风光。
(板书课题)
师生在地图上找到台湾的位置。
师:看到课题你们有哪些疑问?
(根据同学的疑问教师进行梳理:日月潭在什么地方?它的名字是怎么来的?那里的风光怎么样?)
学会质疑是提高读书质量的有效手段。虽然这些“疑问”开始时是杂乱无序的,但是教师一定要维护同学质疑的积极性,循序渐进地加以引导,并结合同学的问题进行梳理、筛选和整理,将最有价值的问题出现在同学面前,使他们的思维逐步走向深入,提高与文本对话的深度和广度。
二、课堂预习
1、首先让我们一起来看预习提示单,谁来读一读?(指名读)
预习提示单一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小组合作检查生字读音,交流识字方法,注意“薄雾、茂盛、朦胧”等字的读音。
3、开展识字竞赛,看谁读得准读得快。
4、开展读课文比赛,看谁读得通顺,没有错别字。
2、下面就请同学们按照提示开始预习吧!教师巡视,指导学生,发现问题。
三、检测。
1、轻声读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句子做上标志。
2、同桌互相检查读文,没读好的句子多读几遍,再听听学习伙伴是怎么读的。
阅读的过程是文本意义与阅读主体意识之间互相交流、双向互动的过程。通过同学反复读文感知,既巩固了识字,又提高了朗读水平,培养了语感。
3、识字
(1)小组内由组长带领认读生字,注意读准后鼻音“朦、胧、境”,前鼻音“环、隐”,还要注意“绕”读第四声。
(2)组内自主识字交流:
这些生字哪些你已经认识了?是怎么记住的?
鼓励同学用不同的方法识字,如熟字加偏旁、猜字谜、联系生活经验等。
4、教师采用多种形式检查字词:
夺红旗──抢摘“丰收果”──竞猜。
同学已经有了一定的识字基础,教师充沛发挥小组合作的作用,引导同学交流识字经验,在游戏和活动中巩固识字,提高识字效率。
四、交流问题,导学难点
1、默读课文,考虑:
自身提出的问题哪些能解决了?哪些还有困难?
2、同学在小组内互相交流读书的收获,教师相机进行点拨指导:
第一自然段写日月潭的位置;第二自然段写日月潭名字的由来;三四自然段写那里的秀丽风光。
自身提出的问题让同学通过自主阅读尝试解决,利于提高读书效率,享受阅读的乐趣。久而久之,这种良好的阅读习惯会引导同学走上良性的阅读轨道,为同学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五、解决预估问题:
1、日月潭的位置:
⑴ 指名读第一自然段,练习说话:日月潭在……
第一句话说日月潭在台湾省,第二句说它在台中和近的高山上。教师引导同学把两句话合并成一句话。
⑵ 联系上下文理解“群山环绕”和“名胜古迹”的意思。
2、日月潭名字的由来:
⑴ 默读第二自然段,划出写名字由来的句子,反复多读几遍。
⑵ 结合朗读,教师画出日月潭的平面图,同学画出日潭和月潭的位置。还可以让同学自身填空:
湖的北边像( ),叫( );湖的南边像( ),叫( )。
⑶ 比较感知,指导朗读:
① 北边像太阳,叫日潭;南边像月亮,叫月潭。
② 北边像圆圆的太阳,叫日潭。南边像弯弯的月亮,叫月潭。
“弯弯的”写出了月潭的形状,太阳虽然不会变,但“圆圆的”可以跟“弯弯的”对应,读起来有美感。通过比较同学体会到了准确用词的好处。
读第二自然段要突出形状特点,使人明了日月潭的名字是根据它的形状特点起的。
⑷ 引导同学用“因为……所以”和“之所以……是因为”的句式说说日月潭名称的来历。
交流是检查同学与文本对话阶段性效果的一种方式,也是生生互动的主要方式。在师生的交流反馈中,同学会不时修正自身的认识与理解,使同学充沛感受到自主阅读的乐趣。
六、练习
1、背诵
同学用自身喜欢的方式背诵一、二自然段。
(看图背诵──想象背诵──根据板书背诵)
2、结合插图让同学用自身的话介绍日月潭的位置和名字的由来。
七、书写
1、学习书写:
岛 展 环 绕 建 纱
教师根据实际重点指导:“展”字竖提左边不要多一撇,“建”字的偏旁要与走之儿区别。
2、同学练习书写,师生一起评价,交流展示。
第二课时
一、课前预习
1、认读词语卡片:
猜词卡──以打擂的形式抢读。
2、分组读课文的一、二自然段。
二、交流
1、默读三、四自然段,划出自身认为写得美的句子。
2、交流自身喜欢的句子,教师相机进行朗读指导。
多媒体播放日月潭清晨和中午的景色:湖面上飘荡着薄薄的雾是什么样子?看到“蒙蒙细雨中的日月潭”的景色,你有什么感受?
运用多媒体将文本语言还原为生动可感的意想,让同学陶醉在令人神往的境界中,对日月潭的风光有了更多的表象储藏,有效渲染了气氛。
三、朗读
1、指导读文:
第三自然段中第一句要突出雾的特点,“薄江、隐隐约约”读得轻一点。
读第四自然段第一句时,音调可稍高,突出晴天日月潭的艳丽之美,第二句要舒缓,声音较虚,突出下雨时日月潭的朦胧之美。
2、同学练习读──范读──配乐读。
四、读思
1、齐读最后一自然段,理解“吸引”的意思。
2、根据教师的提问,同学读最后一句话:
⑴ 什么吸引了游人?
(突出“风光秀丽”)
⑵ 日月潭吸引了谁?
(突出“中外游人”)
⑶ 日月潭吸引了多少中外游人?
(突出“许许多多”)
阅读是同学个性化的行为。采用问读的方式让同学带着自身的个性与情感进行个性化朗读,注重了同学对文本的多元化感悟,增强了他们的感受和理解能力。
3、配乐朗读全文。
五、背诵
用自身喜欢的方式背诵课文中喜欢的局部。
六、实践
1、交流日月潭的资料,进一步了解日月潭,争做最佳“小导游”。在给同学作介绍时,力争用上积累的好词佳句。
2、办个“宝岛台湾知多少”的图片展。把搜集来的图片配上简要的说明,办个小展览。
(挖掘课外资源,拓展文本,进一步激发同学探究的兴趣,使同学与文本的对话更加深入)
七、写字
1、同学观察其他六个字的写法,注意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教师巡视,强调“隐约、茂盛、省”中“`”的位置和写法,同时重点指导:
隐:左窄右宽,右边“急”字中间的横不要超出右边的折笔。
茂:关键是下边的“戊”字,斜钩要有力度,右上的点不可漏掉,中间不能加点(与“戌”不同)。
省:第一笔是竖,不是竖钩。
3、同学再写,体会字的结构和书写规律。
4、班级展示同学作业,评选“小小书法家”。
引导同学发现生字的规律,大胆进行书写尝试,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保证了写字教学过程的实效。观察发现,书写评议,充沛发挥了同学在写字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提高了同学的写字能力。
板书设计
9 日月潭
日潭 像太阳 清晨 隐隐约约 倒影
名字的来历 : 月潭 像月亮 美景:中午 清晰
雨天 一片朦胧
【伴教锦囊】
词语解释
群山环绕:指日月潭四周有很多山,被群山包围起来。
名胜古迹:指前人遗留下来的建筑。
朦胧:模糊不清。
仙境:指传说中神仙住的环境优美的地方
篇10: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读本课生字,会写本课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杨时求知心切,意志坚定,尊敬老师,真心诚意,学习杨时尊师好学的精神。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教学挂图。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读课题
要求念得好。
二、简介“成语”
1、简介“成语”,举例,如:自相矛盾。
2、你知道有哪些成语。
再读课题。
三、根据自学提纲,学习生字。
1、听录音。
2、学习词语。
(1)读生字:
杨尊论尽冒敲等默久疼(师:这个字奶奶常用)慈祥容
(2)不看拼音,再齐读上面的生字。
按顺序齐读;打乱顺序齐读;自由读;指名读。
(3)给“杨、容”组词。
(4)了解“黑”部首。
教师示范写“黑”字部首和“冒”字。
提醒学生注意哪些地方。
(5)学生书写生字(表扬写字认真,写得好的学生)
四、朗读课文。
1、学生自由读课文。
(表扬姿势正确,读得快,读得响的学生)
2、给小节加序号。
3、指名学生自由选读课文某一小节,教师给评点指导。
4、教师示范读第三自然段。(要求学生学着读)
5、指名读课文某一小节。
五、小结
教学反思:
篇11: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案
1、学生能从总体上明确综合性学习的要求,了解综合性学习的特点,为小学高年级综合性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2、学生通过综合性学习,学会制订活动计划,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并能通过独立或合作学习,较好地完成任务。
3、学生能够认真阅读教科书中提供的阅读材料,从中受到启发,搜集到更多体现汉字神奇、有趣的资料。
― 第一课时 ―
一、激情导入,揭示内容。
1、导语: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和许多其他国家的文字相比,汉字无论是在字形上还是在读音上都别具一格。看,老师在黑板上就写了两个汉字(即“汉字”)。你们对汉字有哪些了解呢?(学生自由发言,教师随机点拨)
2、揭示内容。同学们,通过刚刚的交流,大家已经对汉字有了初步的了解,接下来,让我们更深入地走进汉字王国,一起遨游汉字王国,开展综合性学习,感受汉字的有趣和神奇,了解汉字文化,并为汉字的规范使用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吧。
二、合作讨论,制订计划。
1、提示:在我们的教科书中,有对我们进行综合性学习的指导,让我们一起翻到教科书第43页。
2、学生自由读课文开头的一段话。
3、学生汇报从这段话中了解到的要求。
教师相机强调:(1)自由组成小组;(2)讨论活动内容:搜集体现汉字趣味的资料;(3)制订活动计划;(4)活动结束后展示活动成果。
4、学生自由分组。(教师适当指导:可以分为四大组,第一组字谜组;第二组歇后语、笑话、古诗组;第三组绕口令、对联组;第四组汉字起源组)
5、“汉字真有趣”活动计划
活动时间: 月 日
活动地点:
活动内容:(1)搜集或自编字谜。
(2)查找体现汉字特点的古诗、歇后语、对联、故事等。
(3)了解汉字的趣味。
成果展示:把搜集到的资料编成小报,贴在教室里,举办趣味汉字交流会。
分工:组长: 搜集资料:
编辑: 抄写:
插图:
6、学生分组讨论活动计划。
提示:讨论时要合理分工,如专人记录讨论结果、专人负责整理讨论意见;讨论后,形成完整的计划;可以选择丰富多样的汇报形式,如竞猜、讲故事、朗诵、展览等。
三、讨论交流,完善计划。
1、以小组为单位汇报活动计划。
2、师生共同评议。(教师相机引导,提示注意计划的完整、合理、科学以及活动形式尽量不要重复)
3、小组根据评议,修改完善活动计划。
四、课外实践,完成活动。
学生根据拟定的计划,进行相关的搜集、查找、整理等工作。
1、提示学生查找图书搜集。
2、提示学生利用网络搜索。
3、提示学生通过请教别人得到相关资料。
― 第二课时 ―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认真制订了小组活动计划,大家也按照计划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在活动中,你们有收获吗?(生自由回答)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去领略字谜的神奇吧。
二、猜字谜。
1、现在请大家张开想象的翅膀,一起领略字谜的魅力。请以小组为单位猜字谜,看哪组猜得又快又多。
2、猜教科书中列出的字谜。
(1)画时圆,写时方,冬时短,夏时长。
(2)四座山来山对山,四个川来川对川,四个日字连环套,四个口字紧相连。
(3)一点一横长,两点一横长。你若猜不出,站着想一想。
(4)有人不是我,有马飞跑过,有水能养鱼,有土庄稼活。
(5)提取画中的信息:一个人靠在树旁休息。
(6)提取画中的信息:钟指向了十二点。
(7)相传唐伯虎曾在杭州西湖畔卖画。一天,他挂出一幅水墨画,上面画着一只黑狗,十分可爱。唐伯虎对人们说:“这是一则字谜,想购买者,需要付三十两银子,如果猜中谜语,就分文不收。”大半天过去了,无人猜中。这时,有一位年轻人说:“我猜中了。”唐伯虎请他说出谜底,他却笑而不答,取下画来便走。
唐伯虎望着这位年轻人的背影,哈哈一笑,说:“猜中了!他猜中了!”
你能猜出这是个什么字吗?
3、小组间相互猜字谜。
4、公布答案:(1)日;(2)田;(3)立;(4)也;(5)休;(6)斗;(7)默。
5、刚才猜的字谜都是书本上的,(1)至(4)是文字谜,(5)和(6)是图画谜,第(7)题是故事谜语。大家肯定也搜集或编写了许多字谜,说出来让大家猜一猜。
6、阅读《门内添“活”字》思考:
(1)杨修通过什么方法猜出了谜底?
答:运用离合字形析字法。“析字”是根据汉字的结构特点,采用析形、析义、析音等形式来表情达意的一种方法。
(2)你还能列举出类似的例子吗?
示例:一人一口酥
一天,塞北送给曹操一盒酥,曹操亲自在盒子上写下“一合酥”三个字,然后把酥放在了桌子上。杨修进来看见了,让人拿来汤匙,和众人分着吃完了。曹操问他为什么这么做,杨修回答说:“盒子上明白地写着‘一人一口酥’,我怎么敢违抗丞相您的命令呢?”
三、有趣的谐音。
1、谐音歇后语。
(1)引言:歇后语是由近似谜面和谜底的两部分组成的一句话。这种形象而俏皮的口头用语浅显易懂,语言幽默,深受人们的喜爱。
(2)读歇后语。
①外甥打灯笼――照旧(舅)
②梁山泊军师――无(吴)用
③孔夫子搬家――净是输(书)
④四月的冰河――开动(冻)了
⑤咸菜烧豆腐――有言(盐)在先
⑥隔着门缝吹喇叭――名(鸣)声在外
(3)介绍:歇后语两部分之间有间歇,说的时候往往只说前一部分,把后一部分(真意所在)隐去,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义。以上六组是谐音歇后语,借助同音联系,产生俏皮风趣的表达效果。
(4)猜一猜:以下四组都是谐音性歇后语,看哪一小组猜得又对又快?
①一连三座庙――
②石头蛋腌咸菜――
③霜后的萝卜――
④关公打喷嚏――
宣布答案:①妙(庙)妙(庙)妙(庙);②一言(盐)难尽(进);③动(冻)了心;④自我吹嘘(须)。
(5)通过前一阶段的学习,每个小组都搜集了不少谐音歇后语,哪一组先来出题?
一组出题,其他组成员抢答。
(6)小结:歇后语是我国传统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我们应该好好继承和发扬。
2、谐音笑话。
(1)读一读《“枇杷”和“琵琶”》。
(2)交流:看了笑话,你有什么感想?
(3)小结:汉语同音字多,不能随意乱用,否则会闹出笑话。
(4)拓展:小组派代表讲述前一阶段搜集到的谐音笑话。
四、有趣的形声字。
1、默读《有趣的形声字》,概括形声字的特点。
2、介绍:“星”和“凤”原来都是象形字,后来又在象形字的基础上增加声符创造出来的。“蜀”和“祭”是在象形字的基础上增加形符创造出来的。
3、交流:形声字是由两个部分组成,一部分表示这个字的读音,另一个部分表示这个字的意义。表示这个字读音的部分叫“声旁”,表示这个字意义的部分叫“形旁”。
4、你还知道哪些形声字?说说它们的特点。
5、以小组为单位介绍。
比如:“草”,“早”是它的声旁,“艹”是它的形旁。
五、畅谈收获。
本次综合实践活动,你有哪些收获呢?
六、布置作业。
把搜集的有关资料,做成一期以“有趣的形声字”为主题的手抄报。
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教师应当既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又是学习活动的参与者。在此板块中我着重选择了猜字谜和找谐音两个内容让学生交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让他们在交流的同时感受到汉字的神奇和有趣。
篇12: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案
【学习目标】
1.会写6个生字,会认3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能根据注释理解词句,了解课文内容,体会故事中孩子应对语言的巧妙。
4. 能主动在生活中搜集、发现、积累、运用精妙的语言。
【学习重点难点】
1.把课文读流利,读懂句子。
2.体会人物语言的风趣和机智。
【知识链接】
《世说新语》故事两则
(一)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
(二)
徐孺子年九岁,尝月下戏,人语之曰:“若令月中无物,当极明邪?”徐曰:“不然。譬如人眼中有瞳子,无此必不明。”
【自主预习】
1.读课题理解题目意思。
2.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惠 曰 禽 诣 为 应
3.读准停顿、读通课文。
梁国/杨氏之子/九岁,甚/聪惠。 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合作探究】
1.这个故事最精彩、最吸引人的是哪句话?为什么?
2.如果杨氏之子回答“孔雀是夫子家禽”,与“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比较,你认为哪一句更好?
3.想像:孔君平听了孩子的话后,会是什么反应?
篇13: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教案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熟练朗读的能力,掌握生字词。
2.感知文章内容,体会作者的感情。
3.提高认识自然、爱护自然的理性认识。
【教学重点】
1.通过反复阅读,体会作者的感情。
2.理解文章中的深刻哲理,树立爱护自然的理性认识。
【课前准备】
1.学生:
⑴预习文章,自学字词,弄清文意。
⑵查询、搜集、整理有关自然界与人类关系的图片或文字资料。
2.教师:
⑴准备与自然、与保护自然相关的图文资料。
⑵准备有关爱护自然的名言、故事、资料等。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人是大自然创造的奇迹,人类离不开大自然的庇护,大自然是人类的母亲,人类在她的怀抱中成长壮大。然而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发展,人类已渐渐远离了自然,地球上出现了越来越严重的生态问题。人类曾宣称要征服自然,而人类遭受自然惩罚的现象也屡见不鲜,人与自然究竟是什么关系?为什么在自然母亲面前我们应当有敬畏之心?为什么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们自己?阅读本文后,我们也许会多一些理性的思考,多一份爱护大自然的责任。
二、出示目标并板书课题:
学习目标:
1.把握生字词,初步感知文章内容。
2.品味关键语句,体会作者的感情。
三、感知内容,指导自学:
自学指导(一)
1.请同学们放声朗读课文,在读的过程中用笔标出读不准的字词。
2.由一名同学朗读,其他同学在听的过程中动笔标出有误的地方,听完后同学间相互交流。然后识记字词,如:
蓬蒿 咫尺 狼藉 呐喊 自不量力 相形见绌 精巧绝伦 美味佳肴
3.指导朗读,比一比,看谁读得有感情。(每个小组出一人读,其它同学评价。)
自学指导(二)
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两遍课文,理解文章内容,体会作者的感情,思考下列问题。
1.本文写了什么内容,包含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2.文中最能表达作者观点的句子是哪些?3.为什么要敬畏自然?为什么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们自己”?
(充足的时间阅读后,进行课堂交流。交流之中,学生可以互评,教师进行总结、评价。
指导学生在讲观点时要学会讲根据,可以用文中的话理清因果,也可以用自己的话概括。)
(教师引导学生发言后帮助学生整理归纳):
(①本文是一篇议论性散文,谈论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不要宣称什么“征服自然”,应该“敬畏自然”、“爱护自然”,表达一种忧患意识和情感。 ②表达文章观点的句子是文章最后一个自然段。③作者之所以提出要“敬畏自然”,是因为人类常常与自然对立,有时违背自然规律,破坏自然,导致自然界的惩罚。只有认识、爱护自然,人与自然才能和谐发展。)
四、教师小结.
人类与自然都是孕育生命的组成部分,存在形式不同,但都是平等的生命,所以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智慧,敬畏生命,敬畏我们自己。敬畏自然,即爱护自然,爱护人类生存的环境,就是爱护我们自己。
五、作业:
1.读一读.写一写 (课后练)
2.研讨与练习一
板书设计
【一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教案课件】相关文章: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