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文档 > 教学总结>浅谈初中英语听力教学 教学总结

浅谈初中英语听力教学 教学总结

2023-10-17 08:29:21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呆呆鱼”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9篇浅谈初中英语听力教学 教学总结,下面是小编整理后的浅谈初中英语听力教学 教学总结,欢迎阅读分享,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浅谈初中英语听力教学 教学总结

篇1:浅谈初中英语听力教学 教学总结

浅谈初中英语听力教学

建瓯市迪口老区中学 谢彩华

摘要:听是理解和吸收口头信息的一种交际能力,提高听力不仅有利于说、读、写三项技能的发展,而且更为日常交际打下坚实基础。听力测试已成为中考的一个重要考查部分。努力营造一个听英语的环境,充分利用课本录音和同步听力训练,坚持上好听力课,反复练习,指导听力解题思路与应试技巧,全面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

关键词:英语、听力、听力教学

新教学目标指出:“听、说、读、写是学习和运用语言必备的四项基本技能,是学生进行交际的重要形式”。听是语言信息的吸收,是分辨和理解话语的能力,是学语言的重要途径。提高听力不仅有利于说、读、写三项技能的发展,而且更为日常交际打下坚实基础。当今听力测试已成为中考的一个重要考查部分,这是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更是现代英语发展的需要。据统计,人们在语言交际活动中,45%时间用于听,30%时间用于说,16%时间用于读,9%时间用于写。从这组数据中,我们不难看出,听能培养的必要性,听得准,才能说得好,说得地道。所以搞好英语听力教学,提高听力水平是每位英语教师都为之高度重视的课题。本文浅谈我是如何提高初中生的英语听力水平。

一、努力营造一个听英语的语言环境。

俗话说得好:良好的语言环境使人无师自通。人们可以在充分的语言环境中通过大量接触使用语言,自然不知不觉地学会了这种语言。听力的培养主要靠后天的努力,中国学生多半时间输入的信息仍是母语,学英语难就难在没有学英语的环境。为此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充分利用有限的课堂时间,尽可能多地为学生创造语言环境。

1、坚持用英语组织课堂教学

用英语组织课堂教学,增加学生听的机会,培养学生用英语学英语,包括问候、提问、解释课文、表扬与批评、纠正错误等等,这样即给学生创造更多的语言环境,增加英语的输入量与输出量,又能提高所学语言知识的复现率,让学生养成听得懂英语的能力。教学中尽量少讲汉语,根据实际需要借助肢体语言、表情、图片、实物等,让学生懂老师表达的意思。

2、坚持开展英语值日报告活动。课前安排三至五分钟左右时间,让值日生汇报。形式多种多样,谈论天气、自我介绍、看图说话、讲故事、演小品,还可以组织学生用英语自由对话,模仿课文内容或适当增减,自由发挥。在开展会话中,值日生训练了口头表达能力,其他的学生则训练了一次不可多得的听力。久而久之,学生的听力水平也就在潜移默化中不知不觉地逐步提高。

二、听力训练形式的全面性

1、充分利用课本录音进行教学。

仁爱版英语教材,按听、说、读、写的语言技能编排,教材语言纯正、地道,厚计原味,语言生动、新颖、有趣且贴近实际生活。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录音机领读,我从不领读。常进行人机对话(即学生和录音机对话)。对话和阅读教学中至少进行三遍的听录音,每次听音对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让学生带着问题认真地听,然后,检查学生初步理解的情况;按键重放录音,让学生在不看课文的情况下,再回答一些具体细致的问题。可复述对话、课文等,采用整体听力教学,使听力教学与阅读教学或对话教学,融为一体,扩大听力教学材料。

2、坚持听写训练和听力测试,听写训练是测试听力练习和学习效果的重要手段,听写贯穿于中学英语教学的全过程,听写过程是学生听音、辨音、书写的综合学习过程,有助于锻炼学生的注意力和瞬间记忆力。听写内容可选择单词、词组、重点句型、概括课文大意的句型和短文,还有一些便于学生写作中模仿并能引起学生兴趣的极有文彩的句子。

听力测试是强化听力训练的重要手段之一。测试为辨音测试、数字测试、单句理解测试、对话理解测试、短文理解测试、综合测试。注意对学生听力技巧的传授,常此以往,学生的听能以及应试技能定会有所进步。

三、坚持上好同步听力课

1、做好听前准备

这一阶段是听力教学的重要环节。在做同步听力训练时,先做好听前准备,学生应抓紧几秒钟的时间浏览一下可选择的选项,进行积极的思维,把握材料内容、范围、方向,从中预测听力中可能会涉及的问题,这样带着问题去听,就容易捕捉到有关的信息、推测出可能的答案。

2、听音过程

这一阶段是学生精神高度集中的过程。由于听音不象阅读那样,能随意再看一下,再加上听音时间短促,速度快或能力有限等诸多原因,难免会遇到不懂的地方。若对话、短文较长,往往听完后面的忘记前面的。因此,必须教育学生讲究方法,有的放矢,要听重点,听差别,听要有所侧重,讲究听力技巧。

3、听后阶段

这一阶段是听力训练的总结及深入阶段。教师应当及时核对答案,对出现的问题及时纠正,补缺补漏,同时指导方法,达到更深层的理解消化。

四、提高听力技能的根本途径在于多听并会听

古人云:操千曲而知音。一种能力的提高离不开反复练习,反复听音练习能使学生对所学内容由不熟悉到熟悉,由机械掌握到灵活运用,即所谓量变到质变。课堂上学生听的时间是有限的,有条件的学生在课余时间,要多听听力材料,多听能培养语感,又能增进记忆,解决遗忘这个问题,又能培养听力反应速度。较快掌握听力技巧。多听,需要教师帮助提供好的听力材料及保证质量的训练;会听,需要教师提供教会学生有效的方法。如果要求学生在进行听力练习时,先不要看书,独立地听,确实听不懂,再翻开书边看边听。鼓励学生多看英语电视节目,多看同步VCD和多听录音、多听英语广播,养成良好的听音习惯,自觉提高英语水平。

五、指导听力解题思路与应试技巧

听力测试不同于其它笔头测试,如阅读试题看不懂可再看一遍,而录音放过之后,却只能凭记忆检查答案。因此加强听力解题思路与应试技巧亦是十分必要的。

1、辨音题:答好此题的捷径是“去同留异”,把重心放在备选答案的不同之处。

2、情景反应:答好此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新教学目标中要求的日常生活用到的功能项目,此外各种疑问句的结构及回答也要重点注意。

3、看图听录音,选择正确的图画:考查范围既有根据图示听句子,也有看图听对话或短文辨别图画的内容,答题时注意以下步骤:①在听句子之前,先将图的内容认真地看一看,应该有一个所给图的大概编排顺序的概念,这样在听的时候,头脑中就会形成一个比较明确的轮廓。②认真将所给的图示进行比较,在听之前对所给的图片内容有一个较清晰的认识,对图示所表达的内容有一个概念,这样在听的时候就可以有目的地进行准备,从而捕捉到最有用的信息。

4、听写题:在听写方面,学生一定要注意和语法的结合。因此答此题时可以分两步:⑴根据听力材料和上下文先定意。⑵在此基础上从语法的角度来定形。

5、理解题:包括句子理解和短文理解两方面。句子理解着重考查的是同义句,因此,同学们在平时的学习中要做好同义句的积累总结工作。短文理解的关键是学会巧做记录,一般要边听边记录,记录要求简洁,找准关键词(一般为实词)。可用铅笔直接在试卷上相应的考题附近做记录,有把握时可根据听到的内容直接答题。这样,不但省时,而且眼睛可根据录音播放的进度扫视答题,便于理解并提高准确率。

总之,听力训练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工程,学生英语听力能力的提高不可一蹴而就,需要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勤抓多练,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地采取相应的有效措施,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地选取听力材料,有计划地加强听力训练,同时将听、说、读、写结合起来形成一个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教学体系。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精听与泛听相结合,训练与娱乐相结合。养成良好的听音习惯,自觉提高英语听力水平,使学生语言能力得到全面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英语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英语教师教学用书》北京市仁爱教育研究所编著

篇2:初中英语听力教学初探

一、注重语言知识的教授

首先要严格把好音标关。学好音标是学好英语的前提,音标基础的好坏决定了语音、语调的好坏,语音基础打好了,对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无疑会起到事半功倍之效。第二,要注意朗读技巧的训练和培养。教师在课堂上应有意识地向学生传授诸如语句重音、节奏、音变、连读以及语调等知识。第三,要正确引导学生记忆单词。任何一门语言的学习都离不开词汇的学习和积累,词汇学习要边学边记,最有效的方法是根据读音规则来识记。

二、重视培养学生听力解题技巧和良好的听的习惯

学生往往有这样一种感觉,听力内容不难但做起题目来没把握。问题就出在听力解题技巧不够或平时没有养成良好的听的习惯。如何提高学生这方面的能力?第一,教会学生听前快速浏览习题,捕捉一切可以从题面上得到的消息。第二,专心致志,抓住要点,联系前后内容。在听的时候,不管是听几遍,都不可掉以轻心。要注重句子和短文的整体内容,抓住重点词语和要点,不要强求听清每一单词。可根据预览效果以及听到内容来捕捉正确答案的有关信息。第三,眼耳并用,动笔记录。记录时要有重点、有技巧,如数词用阿拉伯数字记录、地点人名用代号、长词用缩写、长句抓住主要成分。

三、重视日常教学的听力训练

提高学生的听力不是一时半会儿就能做到的。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用英语组织教学,要是加上必要的手势、表情、简笔画等,学生的注意力会更加集中,想办法去听懂老师的话;充分利用与教材配套的材料,如录音带、同步听力练习册及目标测试中的听力练习等,要坚持随教学进行训练。

四、做好听后纠正工作

学生听一简单内容问题不会很大,但对一些较灵活的、容易出错的题目我想老师应重听,也可让学生多听几遍,并分析产生错误的原因,切实做好听后纠正工作,这样有利于提高听力。

篇3:英语听力教学总结

第一步, 听前预测(Pre—listening)

兴趣是学好语言的强劲动力和能力形成的前提,英语听力教学反思。在听力教学中,我也发现,只有使学生对所学的听力材料产生兴趣,才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学生有了学习的积极性,才会主动参与到听力训练中,从而提高教学效率,最终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语言学家、心理学家的研究也表明,文化背景知识在听力训练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可见,在做听力练习前,适当介绍一些与课文相关的背景知识,会更加有助于学生对听力材料的理解。因此,为了提高学生对所学材料的兴趣,我首先在电脑屏幕上要先呈现所听的标题,并向学生出示了与此标题相关的讨论题,然后要求学生根据题目进行小组讨论,预测一下本文将会谈到些什么,最后我将课前准备好的有关资料或图片一一向学生呈现,从而使学生接触到一些具体的 素材,为接下来的听力训练做好铺垫。

第二步,听时记录(While—listening)

由于听力训练的目的是要尽力抓住主要内容,而不是细枝末节,因此,我并不要求学生把每个词、每句话都听懂,而是要求他们首先从整体上把握。我把这个步骤分为两步:

首先,播放整篇听力材料,要求学生尽力抓住主要内容,同时在听的过程中将这些内容与自己听前所做的预测进行比较,从而达到进一步理解的效果。听完后完成相应的练习。

其次,进行逐段播放,在每段结束时留出1~2分钟的时间给学生思考,并要求他们完成所设置的任务。如此一来,既给了全班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单独答题;又避免了部分学生(听力基础相对薄弱的学生)由于来不及记录而影响到对下部分文章的理解。

在听力训练前,我们已经做好了相当多的准备工作,有了相当充分的预测,所以在听力理解时,相对容易了好多,学生都很认真,而且学生的参与面也明显比以前更广了。

第三步,听后延伸(Post—listening)

我要求学生先独立完成练习中出现的两大题。其中,第二大题的问题相对简单,学生一般听完后就能完成;对于第三大题,由于大部分都是细节题,部分学生不能很好地完成全部问题,教学反思《英语听力教学反思》。对于这种情况,我就要求学生开展合作学习,进行小组讨论,共同完成。针对个别还不能确定的题目,我重新再放一遍录音,要求学生特别注意,然后进行全班核对。

第四步,及时巩固(Consolidation)

为了使学生能更好地加深对听力材料的理解并及时巩固,我再次向学生呈现图片,但我会把声音取消掉了。我要求学生在图片的帮助下,根据刚才的理解,对该篇材料进行复述。在复述过程中,为了避免有部分没有轮到的学生没有积极参与进来,我要求学生先进行小组准备,开展合作学习,共同确定本次听力材料的要点,并且先在组内交流,然后各组派代表向全班陈述。在这个过程中,全班学生都积极参加讨论,并且将自己小组和其他小组的陈述进行比较,然后进行修正,进一步完善本组的内容。这样,不仅锻炼了该组学生的英语口头表达能力,同时再次训练了其他学生的听力。最后,为了及时将听力训练与写作联系起来,我又要求学生将听力材料改编成作文,作为课后的作业。

自我反思:

通过这一系列的听力训练,学生对听力训练的兴趣明显有了很大提高,大部分学生的听力水平也有了很大进步。当然在实施过程中,我也遇到了很多困难,比如,向学生介绍听力技巧时,如何才能使学生理解,并运用到自己的语言实践过程中等等。在教学实施时,我也意识到:为了激发学生对听力训练的兴趣,变教师要他们听为他们自己愿意听,教师应少一些应试听力,多一些求知听力;同时,教师也必须改变以往的教学方式,变单调的听力课练习为深受学生欢迎的视听说课,都是需要建立在多样的课外活动形式下进行的,例如听英语歌,朗读课表演,即兴表演,英汉互译,听写训练,视频教学,观看英文影片等等,使学生的视、听和说各项能力都得到了训练和提高。因为,听是说的基础,说是听的延伸,只有将听和说的教学紧密结合在一起,才能提高整个英语听力的教学水平。

篇4:初中英语听力教学反思

在英语教学中,听力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它是搞好整个初中英语教学的关键.特别是近年来随着中考题型的改革,英语听力试题占着很大的比例.尤其是随着中考听力试题语速的加快,信息量的增加,词汇量的增多,这就对听力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教师除平时加强对学生进行系统地,针对性地训练外,还应帮助学生掌握一些有效的科学的解题技巧.

一,课堂教学中要渗透听力,把在教学时使用的朗读磁带作为听力训练磁带使用,把英语的听力训练贯穿到英语的课堂教学中.在每单元的新课讲解之前,先让学生合上书本听磁带,然后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这样日积月累,学生的听力水平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提高.

二,多用英语组织教学,尽力创造语言环境.用英语组织教学,烘托课堂气氛,使学生接触活的语言,增强学生的求知欲,帮助并指导学生熟悉英语的语言,语调,学生运用外语交际的能力只有在实际的或接近于实际的外语环境中才能养成.

三,开展英语课外活动,重视实践练习.为了给学生创建一个语言环境,可以开展英语角活动,组建英语课外小组和英语演播室,开展唱英语歌曲,讲故事,朗读比赛等多种活动,让学生在语境中体会英语.

四,科学预测,提高准确度.听力测试中出现得最多的往往是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情景,指导学生从题干中了解到交流者的身份,交流者之间的关系,交流的环境等,从而为答题打下良好的基础.并指导学生特别注意出现频率较高,意思或性质相似的一些关键词,要抓住重点,寻找突破口.

总之,如果教师能充分认识到听力教学的重要性,加强听力能力的训练,同时注重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的英语听力水平一定会有很大的提高.

篇5:初中英语听力教学反思

这次阶段考试听力成绩的不理想,引发了组内教师对如何提高学生听力成绩的讨论。对此,我有以下观点:

第一,本次听力考试的成绩并不能真正反映学生的听力情况。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

1. 听力题目偏难,语速过快

2. 播放时没考虑细节因素,没给学生充分的读题时间

第二,对于如何提高初三学生听力水平的反思

1. 分析本次听力考试学生失分的原因,中等以下的学生普遍在听七段小对话这部分失分严重。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应有意识的针对课文对话,提出小问题,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思考的习惯

2. 有的学生即使给他听力材料,他也不一定能作对题目。这个问题出在理解上,而不是听力上。对于这个问题,平时应加强理解的训练。尤其是要引导学生带着问题找答案。事实上,听力题跟阅读理解题有点相像。学生不一定要完全理解文章的意思。只要对文章有个大概的了解,懂得答案在哪里,就可以找到正确答案了。

3. 除了集中的听力训练外,更多的应该是将听力训练贯穿于课堂教学中。听力训练的方法方式也应该是多种多样的,有时候可以时听力基础的训练,如材料理解、口语交际训练、找答案的技巧等方面的训练。提高听力当然要多听,但却不仅仅是听。

对于听力题的理解,我认为应该是,在听的基础上进行理解。

篇6:初中英语听力教学教案

教学目标 学习数字1-10和how many接可数名词复数形式的句型

教学重点 How many desks are there? There are thirty-two. a book ten books

教学难点 how many接可数名词复数形式的句型;数字1-10的拼写

教具 多媒体、录音机 课时 1

教学课程 S1: How many …are there??

S2: There are…

4.Practise1.Greeting.

2.Warming-up

1)Learn the numbers 1-10. Then Listen and match.

2) Students listen and say the numbers.

3) Listen and say:

T: What’re these/those?

S: They’re eyes..

T: How many desks are there?

S: There are 32.

3.Drills

Work in pairs. Ask and say.

S1: What’re these?

S2: They’re….

1) Write the numbers.

2) Look at the pictures and write the phrases.

5.Conclude

6.Homework

Work book.

课后评价: 个人修改

教案

课题 Starter Module3 Unit1 课型 listeningandspeaking

教学目标 学习询问颜色句型

教学重点 What colour are …? They are red. How do you spell “red”? R-E-D.

教学难点 颜色词汇的拼写记忆

教具 多媒体、录音机 课时 1

教学课程 1.Greeting.

2.Warming-up

1)Look and learn the word:apple,banana,flower,tree,bird,cat

2) look at the pictures and the colour words.

3) Listen and say:

T: What colour are they?

S: They’re red.

T: How do you spell “red”?

S: R-E-D..

3.Drills

Work in pairs. Ask and say.

S1: What colour are they?

S2: They’re….

S1: How do you spell it?

S2: …

4.Practise

1) Read and match.

2) Look at the pictures and write the sentences.

5.Conclude

6.Homework

Work book.

初中英语听力教学教案

篇7:初中英语听力教学设计

初中英语听力教学设计

听力是语言学习的一项重要技能,是语言学习的基础。多年的教学现状表明:学生在英语学习上听的能力大大低于该学科的其它能力。因此,对中学英语听力的现状进行分析,找出障碍,决定对策就显得十分必要。通过学习,我对听力教学有了新的认识,现做如下概述:

一、听力教学的目的:

1. 培养学生捕捉信息的能力

2. 培养学生推导和预测的能力

3. 逐步培养学生做笔记的能力

二、听力教学使用的策略

1. 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

2. 充分利用文字和图表等信息

3 .预测

4. 根据语气和语调推断

三、听力课教学设计

听力教学一般分为三个阶段,即:听前阶段(pre-listening),听时阶段(while-listening),听后阶段(post-listening)。

(一)听前活动设计

1. 听前活动的目的:

听前活动的目的是引导学生进入主题听力状态,为更好地听做各方面的准备。内容包括让学生明确听力学习的目标任务,对听力材料的内容引起注意,提起兴趣,以最佳状态进入听力活动。准确把握听前活动的设计,结合学生实际,设计既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又满足听力准备的需求。

2. 听前活动设计需要注意:

(1)听前活动设计不应包括词汇扩展

听前活动的目的是为听力活动的开展做必要的准备,扫清会对听力理解产生障碍的词汇及必要的背景知识准备是必不可少的。但是这项准备工作只是要学生认知生词即可,词汇的扩展学习应放在听力理解之后,这样能使教学层次清楚,又重点突出。

(2)听前活动内容设计要融入对新语言知识的感知

通过听前活动使学生感知听力课文中出现的新语言知识如核心词汇句型,这样不仅能降低听力理解的难度,还能增加新知识学习的层次与复现率,使学习过程更系统、更扎实。

(3) 听前活动所占时间不宜过长,且内容紧扣听力材料。

(二)听中活动设计

1. 听中活动的目的':

听中教学目的是理解语篇承载的信息和感知新语言结构在实际情景中的运用。教师应根据学生认知水平和需求,创造有效的听力理解环节教学活动设计。

2. 听中活动设计的基本原则

(1)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是教学设计要遵循的原则。

教师要根据听力内容的需要,学生语言知识和技能的发展需要设计听力活动。让学生按要求完成某种任务,如做笔记、填写表格、写摘要、进行实际操作。

(2) 要充分发挥多种媒体功能。

把声音与图画或实物等配合帮助学生理解听力材料的内容。可减低难度,使教学情景化,增加趣味性。

3. 听中可采取的教学方法

(1)泛听、精听相结合

(2)引导学生重视面对面谈话中听的活动

4. 听中活动设计需要注意的问题

(1 )要注重学生听力理解技能的培养和训练

(2)避免先看录音原文,再听录音

(3) 不要一边听一边看听力原文

(三) 听后活动设计

1. 听后活动的目的

重视听后的理解过程,培养学生听后进行回忆、分析、综合、概括等能力。 在听力过程结束后,我们并不是简单地让学生校对答案,判断正确与否,而是通过对听力材料的再挖掘,培养学生分析、综合、概括、推理等高级能力。

2. 听后活动设计需要注意:

(1)语言结构操练应尽量做到全员参与

(2)语言知识训练形式要重语言交际

教师的课上训练形式要侧重于学生的交际能力培养。笔头练习活动要与口头活动结合起来。教师一定要认识到要发展学生在现实生活中运用语言的能力只靠“笔头活动”是不能实现的。 要靠听说读写多种活动来逐步培养的。

四、听力课作业设计

学生听力的提高只靠课上有限的时间是不够的。教师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采用多种作业形式和监控方法,使学生能够在课下进行听力练习。教师可以就听力留作业:跟读录音、做部分听写等。教师还要拓展作业的范围,使学生能接触更广泛、更丰富的听力语料。如电视、电影、讲座、采访、歌曲、故事、讲笑话。这些听力材料都可以用于训练和培养学生的听力技能 , 提高他们的听力水平。

篇8:初中英语听力教学设计

长期以来,英语听力课的教学主要采用“听听录音——做做练习——对对答案”的教学方式,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一些学生的英语能力不仅没有得到提高,反而对英语学习失去兴趣,甚至产生了畏难情绪。因此教师要动脑筋,想办法,努力优化听力教学的课堂设计,以此来提高听力课的教学效果和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听力是一个思维和语言相互作用的过程。听力课的教学设计要以学生为中心。密切关注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已有的知识水平。通过由浅入深的活动来培养其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下面将以几个主题为例,讨论如何在听力教学活动中合理设计听前、听时、听后与读、说、写技能相结合的活动。

一、精心设计听前活动,引入听力情境,激发学生听的兴趣。

听前活动是听力教学的暖身活动,在听前学生先阅读听力材料,激发学生听的兴趣,集中听的注意力,同时扫除即将听到的语言材料中的难点,以便顺利地进入下一阶段的活动。

精心设计听力课的导入是上好听力课的前提。设计导入活动时,教师要以听力材料

的内容着手,特别关注学生的兴趣。

(1)利用图片和多媒体课件导入。

在学生正式听录音之前,为了让学生能尽快地进入听的状态,初步感受听力的主题。教师可以利用图片和多媒体课件等教学辅助材料来刺激学生的视觉。激发他们对由画面内容引起的猜测、联想等一系列的思维活动。通过教师层层有启发性的提问,鼓励学生积极思维,勇于表达。教师还可组织学生就画面内容展开讨论。在讨论过程中学生的信息可以得到互补。如教师要求学生听一个主题为 “Rules around us”时,听前活动就可设计为:

Task One: Talk about the signs:

教师出示各种在不同场合可以见到的标志如“禁止吸烟”、“不准入内”、“严禁跳水”、“不准停车”等标志,提问学生:

1. Where can you see these signs?

2. Do you know what these signs mean?

3. What must we do or mustn’t do when we see these signs?

通过对这些图片的讨论,学生对与主题有关的重要语言结构和内容作好了充分的准备。

Task Two: Talk about the places:

画面出现学生生活中每天都经历的场景。如学校食堂、图书馆、马路车站、居住小区等,引导学生继续思考讨论。

what are the things you must do or you mustn’t do in these places?

听前活动的设计既激活了学生的背景知识,学生在Think and share的过程中,思维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也得到相应的发展和提高,更重要的是听前活动的开展为听时环节的顺利开展无论在学生的心理上,还是语言知识上都作好了充分的准备。又如在为学生引入 “famous persons”这一主题时,教师也可以利用图片或画面显示学生非常熟悉和崇拜的人物如歌星、影星、运动明星等。让学生通过讨论的基础上,聚焦某一人物。比如要让学生听一段介绍有关篮球明星姚明的文章。教师可先让学生观看一段篮球比赛的画面。然后教师可提问 “Do you like watching/playing basketball?” “Who do you think of when you watch basketball match?” “Do you know something about Yao Ming?” “Do you want

to know more about him?” 在画面的帮助下,教师设计有启发、有层次的问题使学生渐渐进入听力的主题。

(2)利用学生背景知识导入。

学生进入课堂时,都是有备而来的。他自身已有的知识水平、生活经验、兴趣爱好等都对课堂教学产生积极的影响。教师要努力激活学生的背景知识,使学生凭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来获取更新的知识,更多的经验。还是以“Rules around us”为例,听前教师以学生非常熟悉的班级公约说起,要求学生讨论已有的班规。或调整或修改或补充。使学生明白作为班级的一分子,每个人都有责任、有义务遵守各项班级制度。继而由此话题展开讨论Are there any rules around you? What are they? 此时学生会把自己所知的东西毫无保留地说出来。同时他们更渴望从课堂中获得更多。学生的背景知识被激活,学习的欲望也就因此而被点燃。教师要趁机组织好下面的新授环节,使课堂教学环环相扣、内容层层递进。

(3) 通过表演导入

初中学生生性活泼好动,有非常强的表现欲。教师要积极创设情景,努力为学生创造机会。如在让学生听 “seeing a doctor”这一主题时,听前活动就可以设计让学生表演各种不同的病状,如头痛,牙疼,胃痛等。当表演的学生通过不同的表情,不同的动作表现出各种病症时,其他同学会被表演学生的滑稽像所逗乐,同时教师通过提问“What’s wrong with him?”学生就复习整理了一些常见的`表示病症的词汇,如toothache ,sore throat, headache等。学生也会自然而然地想到生病了要去看医生,需要打针、吃药。或者同学病了,我们要多关心他,要给他一些建议,或者他生病了,我也要多加注意等一系列问题的思考。所以,这一活动的设计为下面听力活动的开展作好了语言和内容方面的准备。学生在进入听时活动环节中就会少遇一些障碍,多一份自信。

(4) 通过游戏引入

英语听力材料中经常会出现数字表示不同意思的情况。如数字表示日期、表示数量、表示价格、表示时间等。学生在听的过程中往往会反应不过来。如果平时缺乏针对性的训练,学生在听到数字时常有措手不及的感觉,影响听力理解的效果。所以如果教师在让学生完成听力任务时出现较多用数字表达意思的情况,教师就应在听前活动中设计热身练习。这里可以通过做不同的游戏来刺激学生对数字的反应。如训练学生对数字表示时间的反应时,教师就可准备一个钟面,组织学生进行竞赛,看谁说得又快又准。也可在黑板上画几个钟面,教师报出时间,让学生在钟面上画出相应的时间。教师还 组织类似智力抢答的游戏。如教师说“It’s half past eight, but Tom’s watch is five minutes fast/slow. What time is it by Tom’s watch? 或 “It’s half past eight. The class will be over in ten minutes. What time is it now?”教师设计多种情况让学生积极操练有关时间的加减换算,激发学生的兴趣,训练了学生对数字的敏感性,反应的灵活性。从而缓解了学生在听到数字时紧张、焦虑的心理。

二、合理安排教学活动,精心设计听力练习,使学生积极参与听时活动。

听中活动的设计主要是培养学生听力理解能力。通过听不同形式的材料来培养学生获取事实、信息的能力。在完成听力任务的过程中养成听的习惯,积累听的方法,锻炼听的心理,完善听的技巧,从而逐步提高听的能力。听时活动的设计一定要围绕主题设计循序渐进的,形式多样的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获得一份成功的体验。

在听“Rules around us”时,教师就可以设计如下几种活动让学生在听时完成任务。

Task One: Listen to two students talking about signs. Number the signs that are talking about。(磁带录音)(图片插入)

A: Look at these signs what do you think they mean?

B: Well, this one means don’t throw rubbish on the ground. I think they use it in parks. A: What do you think this one means?

B: I think that’s to stop people throwing things out of windows. You sometimes see it on housing estates.

教师指导学生边听边为表示该标志的图片编上序号。当这一任务完成之后,教师可利用现有的图片向学生提问 “what does this sign mean?” 也可以与学生一起做快速反应练习。即教师说出某一标志的意思,要学生快速指出是哪一图片。如“which sign means no passing? Which sign means you don’t throw the rubbish on the ground.等。在对话材料中还出现哪里能见到这些标志,因此教师可让学生再听一遍录音。当然在听之前一定要给予学生明确的指令,以便让学生在听的过程中有意注意关键的内容。如第一遍学生有意注意每一标志的具体意思,而第二遍则更注意这些标志出现的地方。在第二遍听完之后,教师就可以利用图片口头提问“Where can you find this sign?”.总之,教师要事先对学生所要听的材料做好充分的准备。了解材料中的难点是什么? 重点是什么?根据材料还能设计什么活动?使得每一份材料都能得到充分的使用。

Task Two: Two students are talking about some places. Listen to their dialogue and fill in the blanks. .(磁带录音)

A: What are some of the regulations on the underground?

B: Well, I know you’re not allowed to eat or drink on the underground.

A: Yes. That’s right. They have that sign which says you mustn’t eat or drink.

B: Oh, and I know another one. You should let people get off the train before you get on. A: Let people get off the train before you get on. That’s a good idea.

听完对话以后,教师等待学生完成练习。

You mustn’t ____________ or_______________. You should let people _____________before you get on. 校对完学生的练习之后,教师更应启发学生谈论更多乘地铁需要遵守的规则。教师可以说 “we mustn’t ear or drink. And we should let people get off before we get on when we take an underground train. Then what else must or mustn’t be done on underground? 教师鼓励学生说出更多乘地铁需要注意的地方。这一活动是让学生用英语的思维关注生活。教师还可以提供更多的场所供学生在课余讨论。为调节课堂气氛教师还可组织猜一猜活动。如这里教师可把活动设计为:one says people must or must not do in a certain place and the others guess what place he/she is talking about.

Task Three: Eight students in the picture are breaking library rules. Listen to the

librarian talking about the rules and number the students who are breaking rules. .(磁带录音)(图片插入)

(1) Oh, I can see students cutting something out of one of the books. That’s very bad. We have a rule against that.

(2)what’s that students doing with a bag in the library? Bags aren’t allowed.

(3) Is that student playing cards over there? That’s against the rules. The library is a place for reading and studying---not for playing cards.

这一练习因为有图片的辅助,因而不难完成任务。重要的还是如何运用现成的材料继续开展积极的活动。如根据图片教师可以提问 “what is he/she doing? What should he/she do or not do? 如果条件允许的话,教师也有、可以播放一段事先拍摄的关于人们违规现象的录象,要求学生指出Who is breaking the rule? What should he/he do ?这样的活动既让学生在现实的情景中操练运用了语言,又让学生在行为习惯的养成方面受到良好的教育。

总之,听时活动的设计一定要根据材料的内容结合学生的语言实际、认知能力、年龄特点设计由易及难,由单项到综合的活动,在一环扣一环的环节设计中让学生一步一步完成任务。其次,在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教师要明确自己的角色,教师决不是录音设备的操纵者,而是学生的帮助者。教师要通过提问、观察等多种途径了解学生在听的过程中注意力是否集中?情绪是否焦虑?信息接受是否困难?任务安排难易是否得当?教师要及时发现学生在听的过程中的出现的问题并及时地给予学生必要的支持和帮助。如某一单词或句子结构、某一语法现象、某一文化差异等对学生的理解造成障碍,教师要调整策略。是应该停下来讲解,还是放慢听的速度或增加听的次数。听的过程中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使听的过程更流畅,任务的完成更有效。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更强。同时,教师还要注意在学生任务的过程中加强听能技巧的指导。教师要指导学生在听时先抓住关键,即主要大意。再听细节。让学生每听一遍都有新的任务,每听一遍都有新的收获。

篇9:小学英语听力教学总结

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其地位日益显著,自中国加入WTO,英语成为我们对外交往合作的语言工具,是我们走向世界的铺路石。对于外语基础教育,我们不的不以战略性的眼光给予重视,尤其是小学英语教育。正如九年义务制全日制儿童英语教学大纲提到的:“要通过简单`巧妙的听说读写训练,是学生获得英语基础知识和初步运用英语交际的能力。”旨在普及外语教育,提高新一代外语素质。

国家教委从20XX年开始,要求具备条件的城市、地区在三年级起开设外语课。现在山沟里的孩子也有英语学了。可是,山区地方的教学资源贫乏,往往老师只管教书本上几个简单的单词,教学模式也只是“填鸭”式的教授英语。一节丰富的英语课堂活跃不起来。教育家张伯苓说过:“我们要教出的是“活孩子”而不是“死孩子””。这话非常的耐人寻味。怎样才能教出“活孩子”呢,使英语课堂真正活跃起来呢?我们都知道,课堂教学是新课程改革的着力点。那么,要是英语课活跃起来只有从课堂教学出发,通过师生关系、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激活课堂教学,真正产生“课堂活起来,孩子也活起来”的景象。

回顾这个学期的英语课堂,我试着把这个教育理念渗透在实际英语教学当中,使它们融会贯通,用“三活”激起“层层活”。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育目的的根本保证。心理学家罗杰斯也认为:良好的师生关系比传授知识更为有利。可见,良好的师生感情是教学活动的动力之源。那么怎样才是良好的师生关系呢?

1、民主平等。教师在教育过程中以民主的xxx方式管理学生才是最有效的。

2、爱生尊师。教师的爱是深深的理解和教授。当学生感受到教师的爱,领略到教师的尊重与期待后,他们反过来也会信任,尊重热爱教师,并“爱乌及乌”,由爱戴老师进而兼爱老师的课。

3、理解合作,教学相长。摆正“好”学生和“差”学生的关系,面向全体学生,尊重个体差异。理解美国哈佛大学加纳德教授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针对学生中所具有的“语言智能,交际智能,人际关系智能”等方面的特长,对学生实施“天赋教育”,帮助学生根据自己的素质和禀赋,准确地进入学习的“快车道”。在课堂教学里,学生之间是会存在一定的差异,要对每一个学生都抱以积极的、热切的期望,并乐于从多个角度评价,观察和接纳学生。不要吝啬对每个学生说出“good”,“verygood”,“excellent”之类赞赏的话,时时刻刻对学生的每个进步和勇气给予关注并及时表扬。

篇10:初中英语听力教学的冷思考

初中英语听力教学的冷思考

初中英语听力教学的冷思考

江苏 射阳 ●王秀堂

卡尔韦弗说:“听是交际活动的核心。”人们在语言交际活动中,听占45%,说占20%,读占16%,写占9%。在《新课程标准》中也强调:在英语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由此可见,听在英语学习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但在现实的教学活动中,教师一味地抱怨学生的听力差,加大听力训练的量,可学生提高并不明显,这是什么原因呢?

一、重视成套的听力材料训练,忽视课本的听力材料

安排

课本教材听力课时的安排针对性强,能围绕并针对教学目标,并且材料由易到难,逐步深入,其中大部分听力材料集听力训练、句型操练、语法巩固、话题表达于一体,并充分利用了教材的核心句型和词汇,语言规范,交际性强,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听力准确性,增强学生的信心。因此,教师平时要重视课本的听力训练及听力材料的使用。

但平时教师是怎样对待课本的听力教学呢?预习听力题目――听录音――做答案――核对答案――结束。之后,这个听力材料就被闲置起来。这样做就没有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听力材料进行听力训练。完成任务后,我们还可以使用讨论、多次播放听力、阅读、模仿造句等多种形式来处理听力并归纳核心句型和词汇,使学生对核心句型形成条件反射,从而突破重难点,提高听力准确性,使学生的知识得到拓展,进一步增强学习的信心。

例如七年级上册Unit 2 《Integrated skills》Part A .What sports do you like?PartA1:

Mr Wu:Do you like sports,Amy?

Amy:Of course!I love swimming.I’m very good at it.

Mr Wu:Good.What about you,Simon?

Simon:I like playing football very much.

Mr Wu:Great!What do you like,Millie?

Millie:I like playing volleyball.

Mr Wu:……

听力题目仅仅是将人物和相应爱好进行连线搭配,这个要求很容易完成。此外,应让学生自己总结出核心句型I like/love/enjoy+doing sth,并将其句型贯穿于整个听力过程,使学生进行反复的口头操练并听写,不仅解决了词汇问题,又总结了句型、练习了听力,并使枯燥的语法知识也在听力课堂中得到了有效渗透,增强了语感。

二、重视精听材料,忽视泛听材料

精听通过反复认真的听,达到对篇中语音、语意、词汇、句型等的熟练掌握,牢固记忆。精听一般是听后答题、听写、复述等方法。精听能打好听力的基本功,促进注意力集中,提高正确率及培养对声音信号的接受和反应能力。我们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进行的听力教学绝大多数都是精听,很少进行泛听。其实在听力训练中,既要求学生能准确无误地听出某些重要的数据,如日期、人名、地点及事情,又要兼顾把握大意,这就必须把精听与泛听结合起来,交替练习,即把精听和泛听分成各自独立的练习,听时穿插安排。

例如可以把一个故事或听力材料的精彩段落精听,其余泛听。在精听时,要首先熟悉听力材料中的生词,对有些难句可以反复听,听反复;而泛听则首先着眼于大局,只求掌握大意,不必了解每个细节;精听遍数不限,直到完全听懂为止;泛听的遍数由材料难度和自己的程度来决定,一般不要超过三遍,否则就失去了泛听的意义。泛听时,不宜中间打断,要一气呵成;精听则可在句子之间或困难之处停下机器,倒带重听。精听不精,会养成似是而非、不求甚解的习惯;泛听过精,则见树不见林,抓不住大意。所以,这两种训练哪一种也不应偏废,不能只重精听,不重泛听。

由于课堂时间有限,除了在课堂进行大量的泛听练习,在课下我布置的作业中也有很多泛听任务。比如我让学生回家以后在做事情的同时播放我们下发的录音磁带,或是尽量看电视时选择那些英文的节目或是影片,不知不觉中提高了英语的听力水平,也通过影片学会了一些基本的表达或是习惯用语,这样既减轻了学生书面作业的量,又提高了他们对英语的兴趣。

三、重视题目操练,忽视基本功训练

听力理解依赖于所听信息的输入,如果输入大脑的单词读音与听力材料一致,那么学生就能获得正确的听力反馈,从而正确理解所听到的内容。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听力习惯要从基本抓起,做到每个音节、单词、词组和句子的语音语调正确。

例如:M:Mary,please come to the front and sit in the second row, you are shorter than Peter.

W:Thank you!Mr White.

Q:Where does Peter sit in the classroom?

A。 In front of Mary B. Behind Mary C. Beside Mary

正确答案:B。

此题学生正确率较低。其原因归结:在对话中学生不能直接地找到答案,必须在较短时间里根据前后两句话推断出答案,这就需要学生在牢固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迅速作出反应。如果学生平时不能脚踏实地去巩固每一个知识点,并且进行有针对性的专题训练,必然会造成学习中的漏洞。

可见听力不是孤立存在的,要提高听力能力,首先,要有一定的词汇量为基础,词汇量不足是听力的一大障碍,因此平时要积累一定的词汇。其次,句子的语音语调的准确性和听说是紧密相连的。在平时的学习中,教师要多鼓励学生进行朗读,朗读有助于改进语音语调,增强语感,并经常让学生通过听读与范读进行对比,然后改进,久而久之,学生在听的过程中就能从大脑中及时正确地调取相应的信息,从而提高听力水平。

总之,教师应尽量使听力教育情景化、交际化,培养学生用英语直接思维的能力,以排除母语的干扰。教师也要在平常的教学过程中多做总结,反思自己的听力教学观念,正确地做好转型工作,不断地创新教学模式,做一个受学生欢迎的教师。

篇11:初中英语听力教学的几点思考

关于初中英语听力教学的几点思考

河北迁安 赵文有

一、背景

“听”作为英语四项基本技能之首,是语言知识的重要输入过程,听的能力是说、读、写等技能形成的前提和基础。据统计,人们在语言交际中45%的时间用于听,说占30%,读占16%,写占9%。因而要想学好一门外语,不仅要进行阅读和写作能力的训练,更要重视听说能力的培养。

二、学生听力能力分析

(一)英语基础知识的障碍

听力理解的过程是学生运用背景知识和听力技能理解所听信息的过程,学生对语言知识掌握程度的高低,直接影响听力理解的反应速度。

1.语音障碍

有些学生没有掌握好单词的正确发音,也就不能辨认易混的读音,尤其是发音相近的词。例如:

while,will,wellfeel,fell white,wait

mad,map fit,fat,fightread,red

meal,mile lift,lefttask,test,text

2.词汇、语法障碍

学生英语词汇量的大小、掌握的熟练程度及一词多义或同音异义现象,都会对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造成一定的影响。在听力理解过程中,听者不仅要辩音,还要领悟连贯语流,如果在连贯语中出现词汇障碍,就会难辨其意。语法知识也如此,它是我们正确理解有声材料的必要条件,为我们正确理解信息提供必要的依据。

3.语速问题

授课用的听力材料语速较慢,久而久之,学生就形成了习惯,遇到正常语速的听力材料时就不能适应了。如果再遇到一些连读、弱读、重音转移等语音语调变化就更无所适从了。

(二)母语干扰的障碍

部分初中学生受自身语言水平和语言环境的制约,还不能直接用英语进行思维,习惯于用中文逐词逐句进行心译,这样就影响学生的反应速度,不能完全做到听音会意了。

(三)文化背景知识的障碍

语言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学习一门语言必须懂得该语言的历史文化背景。我们的学生往往因为这方面知识的缺乏而造成听力理解困难。

(四)心理因素的障碍

听力理解过程是一个较为复杂的心理活动过程。有些学生一遇到不理解的单词或句子就烦躁不安;有些学生甚至在听之前就产生了畏惧情绪,这就无形中设置了信息输入的障碍,降低了学生对信息加工的有效性。

三、听力教学策略

(一)激发兴趣,增强“听”的效果

1.创设轻松的听力氛围

老师在课堂上要营造轻松、愉快的听力氛围,消除学生的紧张、沮丧、反感等心理。有时为了培养学生敢于“听”的'信心,老师可以适当降低听力的难度,向学生介绍相关的背景知识、英美国家的历史、地理、文化、宗教、习俗等。

2.激发学生的交际情感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日常教学中,我们要有意识地从激发学生的交际情感开始,增强学生听的效果。比如在教授八年级英语unit 8 Why don’t you get her a scarf?时,我先播放《妈妈的吻》葫芦丝音乐,让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之下进行交际,谈论自己在母亲节要送给妈妈什么样的礼物,这样不仅大大增加了学生参与课堂的热情,而且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听”的积极性。

(二)重视策略,提高“听”的能力

1.注重传授语言知识,打好基础

万丈高楼平地起。要想达到高水平的听力理解能力,必须先打好语言知识的基础。因此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切实加强对学生的语音、语调训练,经常传授语句重音、节奏、音变、连续以及语调等知识,从而提高听力理解能力。

2.合理使用英语教材,重视渗透

为了协调好九年级新授课与中考复习备考的时间关系,我们把九年级的教材进行了整合,太简单的、太复杂的或是重复的内容都直接删掉,不太适合学生掌握的听力形式就进行改编,目的就是为了适应中考题型,简化教学内容,压缩教学时间。例如:我们将unit 9 When was it invented? Section A 2a和2b的听力改成了与中考题型相近的选择题 :

(1)。How many kinds of inventions are mentioned in this dialogue?

A.TwoB. Three C. Four

(2)。 Who was the heated ice cream scoop invented by?

A. Julie Thompson

B. Chelsea Lemmon

C. Jayce Coziar and Jamie Ellsworth

(3)。 What are the battery-operated slippers used for?

A. scooping out really cold ice cream

B. seeing in the dark

C. changing the style of your shoes

3.加强学生记忆训练,提高效率

研究表明,听的过程最难记忆的是中间部分信息,其原因在于注意力呈现“升―降―升”模式,也就是说听者对信息的开头和结尾两部分注意力最集中,记忆中间部分时注意力分散。因此我们在听力过程中,一定要加强学生记忆的训练。例如在听一段内容时,提醒学生有意识地注意中间部分,即人为的形成“降―升―降”记忆模式,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听力效率。

(三)指导方法,夯实“听”的基础

1.听――回答(listen and answer)

即:指导学生听后回答问题,验证其是否理解所听材料。我们可以采用特殊疑问词who, when, what, where, how等对所听材料有关的人,时间,事件,地点,方式等进行提问。同时我们也可以用一般疑问句对所听内容是否符合原文进行检查。这种方法主要是培养学生对听力材料的整体把握,尤其重视听懂材料的弦外之意。

2.听――重述(listen and repeat)

即:指导学生将所听的内容重述出来,主要针对一些比较简单的对话内容。

3.听――写(listen and write)

即:指导学生将所听重要信息用笔记录下来。我们可以按照听完成句子,听后填空,听写全文的顺序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练习。旨在提高学生对所听材料重点的把握。

4.听――复述(listen and retell)

即:指导学生在听力之后进行口头说、根据笔记口述或是听后进行书面表达训练。这种方法实施起来可能会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我们可以先从让学生复述课文开始练习,允许学生借助相应的重点单词,图片、手势等来降低复述的难度。

5.听――选择(listen and choose)

即:指导学生将听力练习分为精听和泛听。我们经常借助录音材料来为学生提供模仿对象,例如在教学每单元的3a短文时,我们可以让学生合上书聆听课文内容,力争听懂短文大意,然后再打开书,边看边听;接下来边听边跟读,最后合上书跟读背诵。这样反复练习之后,无论是学生的听力能力还是语音、语感、语调方面都会有很大的进步和提升。

总之,听力能力与英语语言水平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听”既是语言学习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我们进行沟通交流的实际需要。教师应该开展多样化的活动进行听力训练,逐步提高学生“听”的能力。

篇12:初探农村初中英语听力教学论文

初探农村初中英语听力教学论文

地处农村地区的教师大都有同样的体会,农村中学英语听力教学基础薄弱,发展不平衡,学生听力能力的提高速度缓慢,而在中考英语听力占分比重已增加,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比书面表达还欠缺,听力能力的培养又是英语口语交流的基础。当前,要改进和提高英语听力教学,有效的培养学生英语听力能力,教师需从心理因素、基本语言基础知识、自信心、学习氛围、教法、听力解题技巧和良好的听的习惯等多方面帮助学生提高听力能力,使学生听、说、读、写有机的结合。

一、调适学生听力心理

目前,学生中有两种英语听力心态:一是听力水平较好的学生过于自信。简单的内容,常掉以轻心,粗心而失分多,较难的材料,显得异常焦躁不安,没听懂一、两个单词或句子就放弃其它所有内容,导致成绩不及听力水平一般的学生。另一种是听力水平较差的同学没有自信心。进行听力训练时愁容满面、不知所措或怕出语法错误,总觉得听力难,造成了一种听而生畏的心理。对过于自信类,要进行必要的批评教育,指明要害所在,帮助他们逐步克服听中戒骄戒躁的情绪,告诉他们无论何时要以平常人的心态去对待考试。对缺乏或没有自信心类,多给予鼓励,多肯定已有的成绩,帮助他们扫清语法障碍或避开无关内容,逐步引导他们从听不懂到听得懂、从听懂甚少到听懂较多,并且要训练他们的听力耐力和恒心,时间一长,他们的“听感”就慢慢地自然形成,听力水平也就明显提高。

二、引导学生积累英语词汇量

英语词汇量的大小和英语词汇知识面的宽窄在一个侧面决定了听力理解的程度。平时的英语教学时刻不能放松词汇教学,不仅要教会英语单词的.发音、词义、词性,还要每天教会学生熟记并掌握5―10个单词、3―5个词组、2―3句日常用语或经典句型,坚持做好跟踪检查反馈。积累大量的英语词汇,拥有一定量的英语词汇知识面,能为提高英语听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强化学生基本语言基础知识训练

过好语音关,将音标教学渗透到平时的英语课堂教学中,乃至整个初中阶段的教学,是学好英语的前提。语音基础打好了,对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起到事半功倍效果。教师在课堂上要有意识地向学生传授诸如句子重音、连读、语调等方面的语音知识,注意朗读技巧的训练和培养。词汇学习要边学边记,最有效的方法是根据读音规则来识记,既可提高识记单词的速度和英语学习效率,还可以增强学生们学习英语的自信心。教师要利用好早读培养学生反复朗读的习惯。听力的好坏关键在于语音知识掌握的熟练程度,语音知识的熟练掌握程度取决于平时的听力练习,在朗读中掌握重音、重读、失去爆破、连续、停顿和语调可以帮助提高英语听力。

在朗读的基础上,要对一些常用的句子,精彩文章脱口而出,说得出就会听得懂。要让学生置身于英语听的环境中,教学生模仿、复读、听教材中的对话、文章,用心体会说话人的情感。鼓励学生间尽可能在课内外用英语对话,组织学生看注有英语的电影或电视剧,用多媒体看英语原版节目,收听英语广播等,形成浓厚的课外英语视听氛围。

四、有效实施英语听力课堂教学

听力训练遵循由浅入深、由慢而快、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我在教学中由“音素――单词――短语――意群――语调――句子――短语”的逐一训练,得出了6种值得尝试的训练方法:1、听音模仿法。首先播放两遍录音,让学生听,仔细揣摩句子的重读、弱读、失爆,然后模仿跟读,争取达到或接近原文。2、听音辨正误法。提前把听力材料打印出来,写在小黑板上,制作成幻灯片或展示给学生们(也可口头念),让学生们边听边做出T或F的判断。3、听音选择法。根据所听的一组词、一组图片、一个对话或一篇短文,结合题目提供的选项,让学生们选出正确的答案。4、听音答词法。根据问句的不同疑问词来确定不同的听的重点:让学生就所听的句子、对话或短文进行笔头或口头回答。5、听音默写法。早期鼓励学生进行写前口头复述,以锻炼学生的记忆力。可听写单词、句子或填写表格,也可抽去一篇短文的某些关键词,做听力完形。听写时,还要注重培养学生听记速度,潜移默化的培养学生们的听力思维敏捷度。6、听音复述法;根据不同的训练目标,训练方式亦不同。坚持运用还可帮助学生们理解新课文。

五、培养学生听力解题技巧和良好的听的习惯

教学中要训练学生们一拿到试卷,就抓紧时间浏览试题内容,快速浏览各题及各选项,做到心中有数。然后分析选项,用它预测就要听到的考试材料的内容或重点;教学生学会在短时间内,快速分析和对比选项的不同之处,猜测将要听到的题目关键内容。看到A、onfoot;B、bybus;C、bytrain这些选项,断定问的是交通方式,在听中,就要加倍注意foot、bus和train。若选项内容长、数字复杂、人物多,可采用一边听一边作记号的方法。我们可把考试重点归结为wh表示时间、地点、原因疑问句。关于对话和短文的考题,在听时,若能够串连重点词表示的意思,便可获得到短文的基本情节或线索,若在短文的最后一句有结论性的话,便可使所获信息基本完整。因此,可以训练学生通过阅读对比选项,预测短文内容及重点,着意听出关键词语及结论性语言,不必追求逐字逐句地听懂和翻译;训练学生们专心致志,抓要点,联系前后内容的考试技巧;还要训练学生们眼、耳、手、脑并用。只要坚持不懈的训练学生,就一定会取得满意的学习效果。

总之,英语听力教学是一项艰巨的教学任务。我相信,只要教师与学生在平时的教学与学习中充分重视并通力合作,就一定能在听力教学上有所突破。

篇13:如何提高初中英语听力教学技巧

一、初中学生英语听力的现状和原因分析

初中阶段,师生对英语听力都感到头疼,学生一拿到听力试题就精神紧张,更有甚者,大脑一片空白,根本听不进录音内容;程度好一些的同学,听力成绩也不稳定,忽高忽低,致使老师见到学生的听力试卷得分连连摇头叹息。

1.1 学生听力实践少

学生听力练习的主阵地是课堂,一般每天只一节课(而且多数初中学校没有单独的听力室和专职听力教师,农村初中这种情况更甚),每周约五学时,而在这少得可怜的时间内,师生还要进行一些必不可少的汉语交流;其他八九科的课堂时间,师生则尽情汉语互动。这样,学生在英语课上与英语老师的一点儿听力实践练习,也会被和其他八九位汉语老师的汉语练习冲淡,一点点积累的原因听力经验也遗忘得差不多了。再看课余时间,“三点一线”的生活间隙,学生联系也有的机会更少,偶尔一两句使用英语的对话,也只是提问几个英语单词,其他日常对话皆被汉语代替。少数想练习英语的同学,也苦于没有练习时间、没有联系地点、没有练习对象,而知能寄已与听力水平提高于少之又少的课堂听力练习,这样的效果可想而知。

1.2 适合初中生联系的听力材料严重不足

目前,适合初中生的听力材料很少,而适合初一、初二学生使用的听力材料更少。而这少数几种听力材料,在音质、语速和重复遍数方面也很不标准,而且价格昂贵,动辄每套三四十元,这远远超出学生的购买能力。另外,由于学生上课时间和英语广播时间相冲突,加上学校播音设施不健全,使得想练习听力的学生苦于没有材料,他们的听力水平何以提高?正如韩愈所言“马之千里者,一食或进粟一担。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现。”

1.3 听力方法不正确

由于母语的影响,许多学生练习听力时,总想将所听的英语在大脑中先译 作汉语,唯恐漏掉一个单词;还有一些学生大脑中总想着前面未听懂的内容,从而耽误了听下面的内容。这样,既浪费了宝贵的听力时间,又听不懂材料,看到听力效果不佳,就容易对英语听力丧失信心和兴趣。

二、营造和谐氛围,扩大听的渠道

传统教学中听的活动一般局限在以句型、对话为中心的教学中,着重于语言形式的听辨和记忆,信息的输入量明显不足。而平时做的听力技巧专项训练,多是测试性题目,目的性太强,做得多了,很容易引起学生的疲倦、排斥、甚至反感,从而失去对听力的兴趣。现代语言教学理论认为,充分的、以理解内容为目的的语言输入是形成交际性听力,乃至决定整个语言学习成功的关键。

在课堂上,教师应该坚持尽可能地用英语教学,包括问候、课堂用语、评价、布置作业,并且也要求学生努力在课堂上尽可能说英语,不要担心学生做不好,事实证明,用不了多长时间,学生完全能听懂你的指令、要求,甚至还能学会你的一些用语。给学生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让他感到身处异域,而自己能应付自如地与人交流,从而获得一定的成就感。比如,在上课刚开始5分钟内,规定为“Free talk”自由对话时间,可安排师生对话,或同学间问答,对于表现出色的给予适当的评价和鼓励。这种训练形式灵活多变,而且不受课本限制,内容丰富,对学生来说是一种新的挑战。问答中,学生的情绪是紧张而兴奋的,能使他们迅速进入英语角色,沉浸在浓厚的英语氛围中。如果能坚持这样练习,并且不断提高要求,由教师参与慢慢变为学生的自主对话,不出一年半载,学生能自编自导自演自评,还乐此不疲,遇到不会表达的语句,也会主动地来请你。一边是绘声绘色地表演,锻炼了自己的口语能力,一边是绕有兴致地欣赏,练习了自己的听力。既复习了旧知识,又活跃了课堂气氛,可谓一举多得。

三、教授一定方法,提高听力水平听力

3.1 识别技能

即识别语音、词汇、语法、语义等知识的技能。例如能辨别出听力材料中多数单词的词义,组合成的词组意义;同单词在此处的具体义项;能听懂对话里一些明显的连读、典型句型等。

3.2 预测能力

即对将听材料的语句成分的预料和内容情节的期盼和估计,以及根据上下文对熟悉或者没听清部分进行猜测,也就是根据所听材料进行推理、判断,得出结论的能力。比如,教完Shopping这个单元后,做听力练习,可先让学生预测一下,会有哪些方面的内容或问题,学生很容易想到会有Time,Who,How much,How about等方面的问题,如果听的过程中没听清买了什么,可鼓励学生根据下文的有关句子“How about this blue one?”“How much is the blouse?”推理判断出买了一件蓝衬衫。预测能力的培养,对刚接触英语的中学生特别重要。

3.3 抓主干

即通过听关键词、语调等手段来抓内容大意。因为事实上我们也只需要知道其主题大意,而不需逐字逐句,一字不漏地全部接受,那也是不可能的。教师可教给学生用摘录、画图等方法来做听力,特别是一些有地点、方位的内容,或者有比较性内容的短文,用这样的方法效果尤其好。

篇14:初中英语听力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

听力是外语学习的五个技能之一,是外语学习的基础。多年的教学现状表明:学生在英语学习上听的能力大大低于该学科的其它能力。因此,对中学英语听力的现状进行分析,找出障碍,决定对策就显得十分必要。我结合个人的教学实践,总结出在听力教学中影响学生听力的一些因素和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如何提高学生听力能力的实践对策。

一、初中英语听力教学存在的问题

1、只注重突击性训练,而忽视秩序渐进的规律。在教学实际中,很多老师在英语教学中都没有根据秩序渐进的科学原理,由浅入深、由易到难、日积月累地训练学生的听力,而是到考试前才临时抱佛脚,对英语听力进行强化训练。不管学生的基础如何,不管学生能否消化,硬往学生耳里灌。

2、只注重训练次数,而忽视事半功倍的训练方法。在平时的教学中,很多老师就用这样或那样的听力材料一次又一次地重复操练。没有目的,没有针对性,只注重训练的量,而没有考虑到训练方法。结果适得其反,不但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反而大大挫伤学生练习听力的积极性。

3、只注重训练想要的结果,而忽视必要的训练过程。有的老师在训练听力的时候,让学生先把课文或其它的语音材料反复地熟读,甚至叫学生先背下来,有的把一个句子拆得七零八落,一个词反复播放让学生听。其实这样做忽视了学生对于语篇的整体理解,大大降低了听力的难度和效果。

二、影响学生听力的几个因素

1、语音及基础知识障碍。听力是听和理解的结合。由于学生在初学阶段没有很好地掌握正确发音,缺乏一定的词汇量,辨别语法结构的能力较弱,感到听懂听力材料比较困难。另外,学生对基础语法知识掌握得不够准确,影响到听力理解水平和反应速度。因此,掌握一定数量的词汇的语音和基本语法就成了做好听力理解题的关键。

2、英语文化背景知识的障碍。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英语学习者的英语文化背景知识的缺乏也会给听力带来困难。英语学习应具备一定的英美历史、文化、风俗及语言文学知识。英语民族的社会文化和语言习惯与中国相差很远。因此,初中英语教师要调动学生所有的知识结构,包括语言性和非语言性的知识结构。要注意非语言性知识对听力理解的积极意义。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以免由于知识面不够宽广而影响学生的听力理解。

3、心理因素的障碍。情感因素直接影响学生听力能力的形成与提高。在经济不发达地区的学校学生在心理上都害怕听力测试,紧张、焦虑的心理伴随着整个听力测试过程。当处在焦虑紧张的情形下时,听力理解水平可想而知。因此,教师平时应注意培养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三、提高初中英语听力的对策

1、用英语讲课,培养听的习惯

我们都有这样一个感受,长期不听英语会话,偶尔听一次,再简单也不能完全听懂,这说明听少了,单词记不清,反应跟不上。教师用英语讲课有利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锻炼其感知能力,培养其想象力和思维力。在授新课时,坚持让学生合上课本,听教师发音;然后再让他们模仿练习,听课文录音,并根据所听内容简要回答问题,最后再打开课本,这样能让学生养成仔细听的习惯。

教师也可以用以下方法给学生创造更多的听的机会:教师用简单适中的英语组织教学,培养学生用英语思维的习惯。比如,教师上课提问的技巧,应随时注意学生的心理和情绪,提问时,面要广,又要有重复面。问过的同学还可以再问,使所有学生都处于积极的备问状态。课堂上千万不要有“被遗忘的角落”,要选择合适的问题,让不同程度的学生回答,坚持每个学生都有实践的机会,特别对有害羞心理、不敢开口的少数学生,更要创造条件,鼓励他们大胆开口。总之,提问的技巧,就是要争取照顾每一个学生的情绪,调动其学习积极性,使教学场面生动活泼,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求知欲,活跃学习气氛。教师还可以开展英语朗读、会话、表演等活动,每学完一段新对话,让学生模仿写一段,并分组表演,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说好是在听好的基础上进行的,能说得好,听的水平自然就提高了。

2.采用灵活多变的形式,增加听的信心

语言是有音有形的,听作为获取信息的手段,比看难得多。语言的速度由发出信号的一方决定,听到的信号瞬间消失,能听懂基本意思,但不能记住所听内容,出现听后忘前的现象。遇到听不懂的词或语句,往往心情紧张,来不及分析、思索,造成漏听。越是听不懂越紧张,越紧张越记不住,从而影响对全文的理解。因此,教学中应注意培养学生听的兴趣,在课堂上创造一个轻松、和谐的气氛,追求宽松、积极主动的学习氛围,努力消除学生因害怕、沮丧、反感而产生的心理障碍;采取灵活多变的听音形式,并把竞争机制引入听力教学,以激发学生的听音兴趣,调动他们的听音积极性。

教师可以多采用比赛形式,初中学生喜欢竞赛,比赛能够培养他们的竞争意识、合作意识、团队精神。如:准备一段文章把全班分成A、B两组,让学生把听到的句子说出来,比赛哪一组说正确的句子多,并且一人只能说一句,为了小组的荣誉,平时不爱发言的同学在同学们的鼓励下积极发言,为小组争得了一分。这样让每个同学都可以品尝成功的喜悦和成就感,从而情趣大增。

在初中英语听力测试时,学生可以先把题浏览一遍,找出重点词语。所谓重点词语就是这些词能反映故事的性质、特点。比如:对话、理解题较听单词、短语或句子难一些,不过一般读两遍。我们首先必须听懂录音中4~6句对话和所提问题,才能选择正确答案或回答问题。如:

A: Hello,Lily. Did you enjoy your birthday yesterday?

B: Yes, very much. My friends Mike, Peter and Jane were all with me.

A: Did Jo come to your party?

B: Yes, but he was 1ittle late.

Question: Who was late for Lily's birthday?

A. Jane B.Jo C.Lily D.Mike

本题需要先看清试题的四个选项,听第一遍录音时,重点听几个人物的关系,听所问的问题,并抓住关键词语Who was late;听第二遍录音时,重点捕捉“Who”即可。

3、加强技能训练,提高听的效果

听力理解即根据声音来建立意义,理解的过程就是建立意义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丰富的联想、良好的记忆、逻辑推理是必不可少的;听音辩音、听音悟义能加强感知能力。只要在头脑中形成较强的语言感受和感知能力,听觉才能从复杂的音差中进行准确的识别、判断,从而获取信息。

篇15:初中英语听力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

在听力教学中,要注意对学生进行听力技巧训练,听力技巧包括语音技巧和理解技巧。语音技巧指连续、弱读、失去爆破、句子重音、意群划分等。而理解技巧是指听力内容的检查、预测、取舍等技巧。如在听力测试中经常会遇到辨数字这类题。对这类题学生普遍感到头疼的是“十几”和“几十”的选择。在教学中要求学生完整地听文章,遇到长单词可省略中间部分,只记词的首尾部分。听第二遍时,可对第一遍记得不全的地方进行修改、补充,从而完善其内容。其实,有的空根据上下文、语法、习惯用语、背景、常识可以得到答案。总之,只要学生掌握了听力技巧,多听多练,听力水平定会提高。

总之,初中英语听力的培养与训练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教学任务,因此,我们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地提高学生的听力能力

篇16:如何提高初中英语听力教学技巧

英语听力是语言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吸取语言信息及获得言语感受的主要途径,更是学生自然习得语言的重要途径或掌握英语教学的必由之路。因此,听力是中学英语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一、用英语组织课堂教学,营造英语听力教学的环境

在课堂上,学生听老师和其他同学讲英语是提高英语听力的主要方法之一。许多老师已经意识到这一点,因此,用英语教英语已逐渐成为中学英语教师的共识。不仅要使用英语课堂用语来组织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还要在讲解词汇、语法结构、语篇时尽可能地使用英语,课堂上的师生交流、对答、讨论以及对学生的评价等也要使用英语,同学之间的交流也要使用英语,营造英语学习环境,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英语听力理解水平。当然,教师的教学语言必须根据学生实际,使其具有可接受性。

二、加强英语课外阅读量,克服听力知识性障碍

学生常有这样的体会,遇上内容熟悉的材料,听起来收获较大,这反映了语言知识、背景知识在听懂有声语言过程中的重要性。语言知识除语音、词汇和语法三大要素外,还包括句法知识和诸如文章体裁、结构等的 篇章知识。背景知识则包括天文地理、古今中外、名人生平、常人趣事等等。教师可以寻找典型语篇,让学生进行广泛的阅读,拓宽词汇量,形成语感,丰富学生的英语文化背景知识,提高猜测能力和推理能力,增加语法结构的熟练程度,从而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学生克服听力提高的知识性障碍。

三、精听与泛听相结合,全面提升学生的听力水平

听有两种方式:精听与泛听。泛听是指任何听力材料先完整地听一遍,重点放在语篇的理解;而精听则是指在泛听的基础上反复再听几遍,将文章分成语段,语段分成语句,语句分成意群,逐个击破,或者做逐词逐句的听写练习,重点是确保语句的理解。

精听的目的是训练基本功,逐步习惯外国人讲话时的语音语调在语流中的变化,听熟基本词、常用语和常用句型。泛听的目的是巩固和扩大精听的成果,接触更多的语言现象,更快地提高听觉反应能力。

x可以说,泛听是目标,精听是达到目标的手段,要有效地提高实际交流活动中的听力,在听力训练中必须采用泛听和精听相结合的方法,泛听先行,精听在后。只有精泛结合,才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听力。

四、听说读写融合,四项技能齐头并进

语言教学的综合性原则不仅强调教学方法的综合,而且强调语言技能的综合。该原则认为听说读写四项技能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要全面发展。即使是单项技能课,教师也要体现语言技能的综合性原则。因此,在以提高学生听力技能为主的听力课上,也要根据实际,将它与说、读、写有机地结合起来,既有所侧重,又全面发展。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www.hi138.com 1、听说结合。教师既可以要求学生听后口头回答问题,进行复述或针对课文内容进行讨论,也可以先师生对话,谈论与听力材料内容有关的语言方面和背景方面的话题,然后再让学生听。

2、听读结合。对于那些来自生活真实语言的不太长的阅读文章,可以先听后读,要求学生主要以听觉而不是视觉来吸取语言知识,听后可让学生回答一些如who、when、what、where之类的问题,待学生阅读材料之后再讨论疑难问题或书面回答问题。另外,加强朗读训练对提高辨音能力和形成语感及提高听力作用很大。

3、听写结合。听写训练可以使学生逐渐发展听音会意能力,增加对语言的敏感性,提高记忆力,从而提高听力水平。教师可以采用的训练方式有听课文的短语、句子、段落,听课文原文填词等。

五、运用听力策略,加强英语听力技巧训练

教师在进行听力教学时,不仅要学生多听语言材料,而且要教会学生如何根据自己的特点采取一些策略与方法来提高听的效率。我们必须认识到听力学习策略教学的意义,在听力训练时,应向学生指出听力训练不是学生被动地听教师准备的语言材料,而是主动吸取信息的过程,因此,要积极思考,有意识地采取一定的策略,提高学习效益。主要的学习策略有:

1、在听前根据问题和选项对文章大致内容进行预测;在听独白的过程中,可根据首、尾句对文章的内容进行预测。

2、根据上下文猜测生词词义,即使有的音或词句没听清楚,也可根据自己的猜测自动弥补,甚至可以跳过,千万不要停下来思考,以免影响随之而来的“流水线”式的输入。

3、听较长对话或短文时,注意力要集中在整体内容上,把问题与题干联系起来,或通过注意理解每一段的主题句等方法,掌握中心思想与主题。

4、记录重要的人名、地名、时间、日期、年龄、价格、距离的数字等听后容易遗忘的内容。数字用阿拉伯字记录,人名、地名用代号,长词用缩写,长句记主要成分等。

5、善于识别与听懂关键词。如回答对话发生的场所或人物之间的关系等,一般均有关键词。

总之,在语言学习过程中,听是吸收和巩固语言知识和培养说、读、写语言能力的重要手段,因此,听力课是外语教学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听力课教学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学生语言知识接收、语言基本技能训练及实际能力培养的水平。如何提高英语听力教学水平,关键在于正确认识听力过程及影响这一过程的主要因素,只要教师采取合理的教学方法,一定能较大幅度地提高学生的听力理解水平。

篇17:如何提高初中英语听力教学技巧

一、对初中生英语听力造成影响的主要因素

笔者经过调查发现造成初中生英语听力困难的主要因素包括学生基础知识不牢、受母语干扰以及心理障碍等方面。首先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对英语最为基础的知识掌握得不够好,甚至连基础性的知识都没有掌握住,比如词汇量不够,英语音标掌握不准确,发音不标准等,还有就是对英语的语法知识掌握不够,对欧美习俗不甚了解,对于一些口头语、习惯用语也不太了解,这些知识事关学生英语听力水平,如果掌握不足肯定会影响到学生听力能力的提高。实践证明,要想提高初中生的英语听力水平,必须革新教学观念,优化教学过程,夯实学生的英语基础知识。比如扩大学生词汇量,增加学生对英语语法知识的掌握程度,提高学生对欧美历史的了解和英语语言使用惯性的了解。对于初中生来说,影响听力发展的核心因素就是词汇量不足、语法知识掌握得不熟练和对欧美语言使用惯性的不了解等方面。对学生听力造成影响的因素不仅仅包括词汇、语法、风俗习惯,还与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以致用的能力有着密切的关系。特别是部分学生由于不善于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容易将注意力停留在某个词汇或短语上,结果影响到下文信息的输入,不利于整体把握文章。其次,受到汉语的影响,很多初中生在学习过程中仍然采用惯性思维,先把英文翻译成汉语,不能在纯英语的环境下阅读和听写,而且由于不了解英汉文化差异,有些学生虽然对英语材料中的词汇全都认识,却不能将语言转化成一个情景,从而影响了其对英语听力的理解程度。最后,初中生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在听力训练过程中,存在一定的焦虑心理和紧张心理,这也会影响到学生听力的发展。

二、新形势下提高初中英语听力水平的方法

针对初中学生在英语听力中出现的问题,教师应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应对。首先,针对影响学生英语基础知识问题,教师应加强词汇量、语法知识、短语等基础教学,在日常学习中要适当拓展学生的词汇量,让学生在学习中掌握住教材中的词汇,同时让学生掌握一些常用的语法知识,这些都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不能急于求成,但是需要学生夯实相关的基础知识,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升听力水平。其次,初中英语教师要不断培养学生良好的听力习惯,提高学生的解题技巧。听力水平的提升不是一朝一夕的过程,而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需要学生多听、多想、多反思,只有这样才能做到熟能生巧,掌握住一定的听力方法和听力技巧。比如在开展听力教学的时候,让学生学会分析句子,学会查找关键词、关键句子和重点词汇、重点语法等。同时,教师在对学生开展听力训练过程中还可以通过不失时机地将学生听到的生词或旧词的不同用法加以解释和说明,以扩大学生的词汇积累量。另外,在听力教学中教师还应该培养学生掌握一定的听力技巧,比如说在听音前先快速浏览习题,从题目中寻找有效信息,在听时要边听边记录重点知识,同时要把题干和问题有机联系在一起,从而抓住文章的主旨大意,提高对文章的理解力,逐渐纠正学生不良的听力习惯。再次,教师要不断扩大学生的知识面,重视日常听力训练。提高学生的英语听力水平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长期积累的结果,所以在日常教学中教师也可以多为学生放一些英语听力的相关材料,训练学生的听力水平。由于英语所涉及到的背景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有很大差异,为此,教师还应该多向学生介绍一些有关英语的背景文化知识,并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多看一些有关的书籍,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最后,面对学生在听力测试时容易出现的心理问题,教师还应该在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上加以重视,主动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的学习心理和学习情况,尽量构建轻松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消除学生的紧张情绪,这样学生在放松的情况下就能激发潜能,发挥学习主观能动性,进而提升学习效果。另外,教师还可以在课堂上引入一定的竞争机制,激发学生的听力兴趣,并对有进步的学生给以适时的表扬,逐渐培养学生的听力信心。初中阶段是整个英语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阶段,主要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等方面的能力,其中听力部分是提升学生理解能力、增强英语语感、提高应试水平和口语交际能力的重要内容。教师应针对存在的问题找出病症,分析影响听力学习的因素,并从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角度去探究相关的教学方法,以使大大提升初中英语听力教学的效果。

篇18:初中教学总结

本学期围绕期初制订的计划,有序地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以教师发展和学生能力培养为目标,遵循教学规律,改进教学策略,切实提高了课堂教学研究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现总结如下:

1、日常教学活动。本学期俞菊芳、姚咏梅、邱艳敏等老师参加了网上晒课活动,张秋惠、朱慧、姚咏梅、曹康、徐燕、邱艳敏等老师开设了校级公开课。学校组织了去景范中学听课学习的活动。此外,组内成员还多次参加了校际间听课会课和研讨等活动。通过开设校级公开课,组织校内研讨活动和集体备课等等多种形式的研讨,使教师自身学习和业务能力不断增强,对课标有了新的认识,对新的教学理念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并贯彻和落实在实际教育教学过程中去。

2、参加学科工作组活动。相互交流经验和方法、观摩学习、参与听课评课。本学期张秋惠老师在南郊中学开设了一堂太仓市级公开课——《物质的推断》,取得了一致好评。教师自身也在认真完成的过程中,也得到了锻炼和发展。

3、参加教师培训。本学期曹康、朱慧、张秋惠、徐燕、邱艳敏等青年教师将参加了把握学科能力竞赛,提高教师教学业务水平。教研组内形成了良好的学习研讨氛围。青年教师还参加了学校组织的读书沙龙活动,及文体艺活动,全面提升素质。

4、教研组工作。按时开展教研组和备课组活动,及时调整教学进度和方法,在全市统一的初三模考中化学学科长取得了全市第一的好成绩。在 “金钥匙” 化学竞赛中,十多位学生分获江苏省特、一、二、三等奖及苏州市一、二等奖,指导老师也分别获得了各种指导奖。

5、加强教材研究和中考考试的研究。研究教材中各栏目的特点和功能,教材内容的呈现方式和使用教材面临的具体问题,注重对教材资源的开发,创造性使用教材,使初三化学的复习更有效,更以利于学生地发展。关注中考动向,研究近年来中考的命题特点,明确复习的目标和方法,制定合理的复习方案,提高复习效率。加强对教学案例的研究,进行专题研讨,及时收集、整理优秀教学案例。

6、参与《初中化学微课的设计制作与应用研究》苏州市级课题的研究,推广微课的理念。

总之,教研组的老师之间能够团结协作,相互帮助,共同抓好常规的管理工作。大家对有利于学校、教研组组发展的事情群策群力、出谋划策,对待学校工作,大家尽职尽责,保证了正常教学的进行,老师们都为搞好生化教研组的工作做出了贡献。

篇19:初中教学总结

摘 要:每个人的性格、爱好、能力等各不相同,存在很大的差异,由于小学英语课程的不规范开设,这对以后的初中英语教学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并且新教材的起点对农村学生来说略微有点偏高,方方面的原因使得学生之间的差异更为突出。

关键词:英语;分层教学;实施

面对学生之间的巨大差异,我们要采用分层教学来逐步改变。

一、学生分层

根据对学生的个性品质、英语基础、学习能力和学习态度等全面了解,按照英语新课程标准的不同教学要求,把学生分为A、B、C三个层次。

A层学生基本知识扎实,学习习惯较好,英语学习兴趣浓,有一定的听、说、读、写能力。

B层学生英语学习兴趣一般,成绩通常不太稳定,有的学生真刻苦,但学习方法不对头,需要老师扶一把,给予一定的督促和指导。

C层学生英语基础不好,英语学习兴趣不大或没有,学习习惯差,在英语学习上有障碍,甚至行为较差。

二、分层教学的实施

在课堂上,比如复习所学内容时,遇到单词、短语的背诵时便对C层学生进行提问;遇到课本中重点句子时,便对B层学生进行提问;而A层学生是对重点语法及重点句型的延伸进行考察。在作业布置上,C层学生做一些简单的机械性练习,比如抄写单词、短语和句型;B型学生做一些对重点语法、句型考察的题目;A层学生不仅要做B层学生做的题目,而且要对翻译、任务型阅读等有难度的题目有所突破。在早读上,C层学生对重点单词、短语全部背诵并能听写;B层学生对重点短语、句型掌握,背诵课文中的重点段落;A层学生背诵整篇课文,反复用心读,培养他们的语感。在辅导上,遇到简单的单词、短语习题时,要求C层学生完成,B层学生要求掌握单项选择题、完形填空题、阅读理解题,A层学生不仅要求掌握B层学生要求掌握的内容,而且要对经常失分的翻译、任务型阅读等有所突破,形成自己独特的英语思维模式。

三、效果

【浅谈初中英语听力教学 教学总结】相关文章:

1.初中英语听力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

2.初中地理教学总结

3.初中物理教学总结

4.初中化学课教学总结

5.初中数学教学总结

6.初中书法教学总结

7.初中数学科教学总结

8.初中体育教学总结

9.初中美术教学总结

10.初中音乐教学总结

下载word文档
《浅谈初中英语听力教学 教学总结.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