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
“奥瑞隐野子”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3篇鲁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鲁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欢迎阅读与收藏。
篇1:鲁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
鲁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基本结构
本册教材分组编排。全册共分8组。每组包括导语、课例、词语盘点、语文园地四大部分。
每个语文园地由5个栏目组成。其中4个是固定栏目:“口语交际”“习作”“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另有“宽带网”“趣味语文”“展示台”“成语故事”等栏目。
(二)学期教学目标
1.识字写字
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认识200个字,会写220个字;会使用字典、词典,有初步的独立识字的能力;初步使用钢笔书写正楷字,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2.阅读
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初步学会默读。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在理解语句的过程中,体会句号与逗号的不同用法,了解冒号、引号的一般用法。 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 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
3.习作
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 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能用简短的书信便条进行书面交际。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根据表达的需要,使用冒号、引号。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课内习作8次左右。
4.口语交际
能用普通话交谈认真倾听;能简要转述;能向人请教,与人商讨;能具体生动地讲述故事,努力用语言打动人;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二.学情分析:
大部分同学上课思维比较活跃,积极举手发言,但也存在学生思想容易开小差的状况。经提醒后,会有短时间的改善。书写习惯有所改进,但仍存在较随意的学生。个别学生作业拖拉现象也有较大的.改进。
习作写话,要养成学生搜索素材、积累素材的习惯,培养认真检查所写的话的习惯,把每一句话写清楚,写通顺。
三、教学措施:
(一)识字、写字
学生通过前三年的学习,已经具有一定的独立识字能力,而且课文中的生字都有注音,所以完成认字的任务主要靠学生自学自查,教师可在学生自学自查的基础上作适当检查,并对少数不容易读准或容易混淆的字作适当指导。
把写字的任务妥善地安排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对不容易写好的笔画、结构以及容易写错的笔顺作具体指导,使学生把字写端正,写美观。对于精读课文中出现的由已经会写的字构成的新词,也可让学生找一找,抄一抄,不断丰富词语的积累,还可采用听写词语等方式,检查学生对字词掌握的情况。
(二)阅读
1.练习朗读和默读。
朗读是阅读教学中最重要,一定要多读少讲,把比较多的时间留给学生读书,让学生主要通过自主的入境入情地朗读,读懂课文,有所感悟;并通过朗读的实践,逐步提高朗读的水平。
默读的练习也是四年级上册阅读教学的重点。默读能力的提高有个训练的过程,要求学生默读应留有比较充裕的时间,使学生能切实地默读课文,并按要求认真思考,默读以后要注意检查效果,决不能匆匆忙忙,使默读的环节流于形式。
2.理解内容,体会感情。
无论是理解内容,还是体会感情,都应注意学生的自主阅读。重要的不是让学生得到一个现成的结论,而是让每个学生都经历这样的学习过程,都能通过独立阅读,把课文读懂,并有一些自己的体会,再通过师与生、生与生的讨论交流,互相启发、补充,加深理解与感受。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进行讨论交流,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化体验,不能用一个所谓的标准答案去限制学生。
3.领悟表达的方法。
通过阅读,既要理解内容,体会感情,又要领悟和学习作者表情达意的方法。教材中对领悟表达的引导,涉及到诸多方面:一是领悟遣词造句的准确;二是体会语句的具体形象;三是体会文章条理清楚的表达方法。对于表达方法的领悟,教材中都采用了启发式,有的是引导学生自己去比较发现,有的是先举一两个例子,再让学生找出类似的例子来读读,体会体会。教师教学时要注意这个特点,一定要让每个学生经历这样的领悟过程。
4.积累语言。
对于教材中安排的这些背诵、抄写的练习,应该通过交流、检查,使之落实,还要重视培养学生积累语言的兴趣和主动积累语言的习惯。教材中比较多地采用让学生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抄写自己感兴趣的语句的形式,其用意很明确,那就是引导学生主动积累,培养兴趣,使之逐步形成习惯。
5.向课外扩展延伸。
从具体课文的实际出发,引导课外阅读、搜集资料,引向课外进行观察,引导联系生活实际和思想实际进行思考,还可以进行读写结合的小练笔。
(三)口语交际
进行口语交际教学,要充分体现听和说的双向互动这一特点,还要根据每次口语交际的实际采用不同的互动方式,上出特色。如,进行以交流为主的口语交际,首先要激发兴趣,引起学生交流的欲望;然后引导学生把自己想讲的内容讲清楚;还要设法在双向互动中使交流逐步深入。再如感谢和安慰,这次口语交际,就需要教师创设情境,或引导学生回忆,再现生活中的情境。如果能捕捉学校或班上发生的具体的相关实例引入教学,面对面地感谢、安慰,或模拟情境表示感谢、进行安慰,效果可能更好。
(四)习作
要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主要方法是多写多练。每学期的八次习作,应切实抓好,使学生练得确有成效。但仅有这八次远远不够,必须以多种形式让学生经常练笔。结合课文的阅读进行练笔和写日记,都是有效的形式,教材中已经作了一些安排。但是,教材中的安排毕竟是有限的,需要老师们在用好教材的同时充分发挥创造性,为学生的多写多练提供更多的机会。在写作指导的过程中要注意激发兴趣,让学生不拘形式地自由表达。重视习作以后的交流和展示,注重引导学生修改自己的习作。
篇2:鲁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的教学计划
鲁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的教学计划
班级现状分析
本学期我担任四年级二班的语文教学工作。所教班级四十五名学生,男生23名,女生22名。女生整体的语文素质能比男生好一些。小部分学生的语文基础特别差:拼音不认识,因而一般的汉字学生不会读,更谈不上阅读和写作了。
教材结构
本册共有课文40篇,精读课文17篇,略读课文15篇,选读课文8篇。
本教材八个专题:一 走进千山万水
二 以诚待人
三 中外童话 (综合性学习内容)
四 热爱生命
五 战争与和平
六 浓浓的乡情
七 成长的故事 (综合性学习内容)
八 执着的追求
每一个专题单元都有 导语、课例、语文园地三大部分。
每组开头都有导语点明本组的专题,并提示学习要求。
课例由四篇文章组成,其中精读课文后,有思考练习题,略读课文前有一点连接话,将前后课文连接起来,并提是略读课文的学习要求。在一些课文的后面安排了“资料袋”或者“阅读连接”,提供了课文的背景资料,丰富学生的阅读。
语文园地由四五个栏目组成,其中固定的栏目有:口语交际习作 我的发现 日积月累 另外“宽带网 趣味语文 展示台 成语故事”这四项分别在本册八个语文园地中各安排两次。
本次要求识字204个,会写186个。要认识的字,分散安排在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中,在课后生字条里列出,要求会写的字,安排在精读课文里,以方格的形式排列。为了便于复习检查,每组后安排有“词语盘点”栏目,包括:读读写写 读读记记两栏。读读写写是由精读课文中会读会写的词语组成,读读记记是由是由精读和略读课文中要求认识的词语组成的。
本册注音有以下几种情况: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中,不认识的字,出现一次注音一次。导语 课后练习资料袋 阅读链接、语文园地里不认识的字,只在全册第一次出现时注音,后面出现均不注音;选读课文出现的绳子一律不注音。生字注音用圆括号表示,多音字随文注音,用方括号表示。为了便于识字,课文中的生字注本音,一些在语言环境中要变调读出或读轻声的字,随文注音,并在教师教学用书中加以提示。
教材的主要特点
一 加强整合,围绕专题组织教材
体现在三个方面:1 导语导学,整合单元内容
导语旨在提示学习内容,点明专题,布置学习任务,在内容上,力求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引导单元学习,在语言叙述上,体现文学色彩,强调感染力;
精读与略读课文的联系和整合
为了体现单元整合,加强精读与略读课文的联系,本册在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之间安排有“连接语”,这段文字承上启下,内容突出,过渡自然,明确地提示了略读课文的学习要求和方法,体现出学习方法的迁移,是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形成的整体感更强。
单元学习活动的贯通和整合
二 安排综合性学习,全面落实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目标
综合性学习是课程改革的着力点。本册教材安排了两次综合性学习。一个安排在“中外童话”专题中,要求搜集、阅读童话,创办关于童话的墙报,创编童话故事集。一个安排在“成长故事”专题中,引导学生回忆自己成长的经历,多渠道了解伟人、名人或身边的人的成长故事,并采用写回信、办手抄报或排演短剧的方式展示。编排方法是:导语点出活动的内容及要求;第一篇课文后具体提出活动方式的`建议;“语文园地”中凭借“口语交际”“习作”进行交流,在“展示台”中以举例的形式展示成果。
教师对综合性学习的指导要着重抓好三个环节:一是通过布置,是学生明确任务,知道要做什么,该怎么做;二是在学生自行开展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要时时关心、了解活动开展的情况,及时表扬好的做法,帮助解决遇到的困难;三是采用多种形式,充分展示交流。
三 加强导学功能,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习
“我的发现”是自主学习的方式的重要体现,本册共安排了8次。引导学生认识、了解一些语言现象,初步掌握一些读书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分别是:1 认识排比句 2 养成留心观察和勤动笔的习惯,3发现童话故事的特点,4体会句子含义,5体会比喻句的表达的感情色彩,6 认识拟人句,7 借助查找的资料理解读书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材,8 了解双引号的作用。
本册精读课文一般安排三道题:第一题,引导朗读、背诵,重视语言的积累;第二题,侧重理解内容,体会思想感情;第三题,加强词句训练。有的课文后面还安排了选作题。
四 丰富课本内容,拓宽学习资源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精神,语文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充分利用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本册课文后继续安排了“资料袋”,在课文背景或相关知识上,增加了深度和广度。语文园地的“宽带网”安排在一、五组,引导学生收集有关祖国五岳和五大淡水湖的资料以及了解有关战争给人类造成的灾难的事实和英雄人物的事迹,拓展其知识面。“展示台”安排在第三、第七单元,作为综合活动的组成部分,引导学生交流读童话,编童话的收获,了解名人、伟人的感受。日积月累中的名言警句、古诗名句、谚语、成语等,“趣味语文”中的《说“信”》《推敲的来历》,成语故事中的《手不释卷》《鹏程万里》,集中安排以古代文化为主的内容,在趣味阅读、轻松记忆中,积累语言,感受中华文化的优秀和博大精深。此外,结合课文的学习,引导学生课外阅读,重点推荐《一千零一夜》《伊索寓言》和中国的民间故事。这些都为丰富学习、拓展学习开辟了资源空间。
教学目标
本册旨在通过精美的选文,在语言学习的过程的熏陶和感染中,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价值观;在识字写字、阅读教学、口语焦急、作文、综合性学习等的学习和活动中,全面达到中年级的阶段教学目标。
本的学习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识字方面
1.识字202个,会写186个,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2.会使用字典、词典,有独立识字的能力;能用钢笔熟练书写正楷字,用毛笔字临摹字帖。
阅读
3.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轻易的作用。
5.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复述叙事性课文的大意。
6.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
口语交际
7.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养成向人请教,与人商讨的习惯;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能清楚名报地讲述见闻,并说车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作文
8.留心周围事物,勤于书面表达;能把内容写的比较清楚、具体;会写简短的书信、便条;能修改习作中的有明显错误的词句。
9.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能有目的的2搜集资料,提出不懂的问题,并开展讨论,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教学内容和教学建议
一 识字、写字教学
精读和略读课文中的绳子都注音,学生识字并不困难,可以让学生自学完成。老师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进行检查,可以对多音字、难读懂的生字或易混的生字做指导。在教学中,要是要引导学生用多种识字方法识记生字。选读课文总的生字,为的是让学生在阅读中自主识字,自查字典读准确,培养独立识字能力,老师还可以鼓励学生课外阅读,通过各种渠道主动识字,扩大识字量,并养成独立识字的习惯。
会写的字安排在随堂教学完成。教学中,教师可以就难写的字、易混淆的字形做重点指导,引导学生用识字规律认记生字。课内要留有一定的写字时间,指导学生写好笔画、笔顺,安排好字的各部件之间间架结构,把字写的端正,美观,提高写字的速度,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学生的写字重在求质。对于要写的绳子、精读课文中出现的新词,老师引导学生随时抄写,及时听写检测;也可以就词语盘点中的词语,进行巩固。
及时纠正学生在书写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同时培养其书写兴趣和爱好。
二 阅读教学
本册既要完成中年级的阅读学习目标,又要为高年级的阅读做准备,在教学上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是学习的重要阶段,要给予足够的重视。
1.精读课文的教学
(1)指导朗读,默读。
给学生以充分的读书时间,多读少讲。让学生在自主的读书中学习、思考,读中理解内容,体悟感情,增强语感。
本册的默读,要在学生不出声、不指读、不动嘴唇的基础上,加快默读速度的训练。默读比朗读的速度快,更有利于训练思维,要培养学生一边默读,一边思考的习惯。默读后要有自己的感受,并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教师可以组织相应的讨论交流活动。默读能力的提高要有个训练的过程,教学中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来默读,循序渐进的提高默读要求,把训练落在实处,不能急于求成或流于形式。
(2)精读词句,积累语言
词句训练是精读课文的主要内容。本册教学要着重体会句子含着的意思,结合联想和想象,加深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同时积累词句,提高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3)精读内容,体会思想感情
要根据课文的内容及文体特点,利用课后习题、文中泡泡语等,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和感情。精读课文,一是要抓住重点词句来理解课文内容。二是要阅读中联系生活实际深入思考并展开联想和想象,还要对阅读的内容加以分析和归纳,进一步理清课文的条理和思路,从而体会课文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三是让学生联系自己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从而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同时,还要在教师重点讲解和与同学交流阅读感受的过程中,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思想感情。最后,教师还要教给学生阅读方法,提示阅读思路,引导学生用圈点、批注、勾画等方法,读思记课文中需要重点领悟的部分。
本册要重点教会学生“抓住课文主要内容”的阅读方法。教师可引导学生把教材中提示的方法,加以扩展练习,运用到学习中去。
在理解内容、体会思想感情的过程中,要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意思,让学生自主完成学习的过程,并得出结论。教师可做重点指导和点拨,不可用现成的结论代替学生的思考;同时要尊重学生的理解和独特体验,允许学生有其他合理的选择。
2 略读课文的教学
本册安排了15篇略读课文,根据叶圣陶先生提出的“就教学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是补充;略读知道却需要提纲挈领,期其自得”的思想,略读教学要求与精读要求不同。
一是内容上,理解的要求要低于精读课文,一般是“粗知文章大意,”只要抓住重点,、难点理解就可,词句的理解不作为要求
二是方法上,教师要更加放手,要让学生运用在精读课文中学的知识与方法,自己把课文读懂,并在以后的大量阅读中进一步强化这些方法,提高阅读能力。
略读教学的大体步骤是:先由学生参照连接语中的提示,明确阅读的要求,独立阅读、思考、交流,初步体会内容,;然后抓住一两个重点问题,可以是内容的,也可以是表达方法上的,引导学生讨论交流。
还要结合泡泡语的提示 比如《万年牢》中课文三处提到了“万年牢”,这中间有什么联系呢?是有关课文内容的理解题目,可以作为引领全文学习的思考题。
3选读课文的教学
教师可提出要求并酌情检查,通过引导和交流促进阅读,对主动阅读的学生,要予以鼓励,引导学生在课外更多、更广泛地阅读。
三 口语交际教学
8次口语交际。分别是
(1)走,我们去秋游
(2)以诚待人的事情
(3)讲童话,演童话
(4)热爱生命的故事
(5)小小新闻发布会 (独白语为主训练)
(6)策划一次活动
(7)成长的故事
(8)我敬佩的一个人
口语交际应该注意的问题:
1 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
要根据话题内容,设计导入方式,组织教学,引导学生兴致勃勃地参与练习,另外要鼓励学生表达,不要打断学生讲话时的思路,引导学生畅快地说出自己的所思所想,训练学生思维能力。
2 交际中,注重语言的规范和指导
随时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还可以有针对性的点拨指导
在互动交流中,要让学生学会倾听,要听明白别人讲的主要意思,还要就不理解的地方向人请教,有不同意见的要与同学商讨。讨论时,把自己的意思说清楚,一个说完,另一个人再说,不要中途打断别人的话,要尊重别人的发言。
3 面向全体,训练到位
4 把口语交际训练延伸到日常活动中
5 引导评价,提高语言能力
四习作教学
特点 1 拓宽题材范围,给学生习作开辟选择的空间
2 写实、想象等多种作文类型
3 重视习作后的交流与评改
注意:1 启发学生,让学生乐写、爱写,对写充满兴趣
2 感情真实,内容具体,养成良好的习作习惯
3 让学生经常练笔,养成勤动笔的习惯。
4习作交流和评价,重在鼓励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是教学目标里的那些目标
难点是口语交际 和习作教学,还有阅读教学
教学课时
基本是一个周一个单元 ,机动调节
篇3:鲁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学习目标:
1、认识“捎、屹”两个字,学会10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理解课文内容,明白朋友的第三层含义:互相景仰,猩猩相惜。真心实意的欣赏对方的优点,才能交到更多的朋友。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明白朋友的第三层含义:互相景仰,猩猩相惜。
教学难点:
读句子,能根据句子内容想象画面。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略)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山给海写的信,你了解到什么?
生回顾。(在山的心目中,海是温柔的、美丽的、神气的、神秘的。)
二、研讨学习第二部分
1、海接到山的书信会想到些什么?说些什么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第二封信。思考:在海的心目中,山又是什么样的?还可以提出自己的疑问。
生自由朗读,一边读一边勾画相关词句。
2、海接到山的来信,心情如何?学生交流,读出来。
3、在海的心目中,山又是什么样的呢?
(外表看似安静,其实个性非常活泼)为什么这样说?
A、这时的大山是很青春,很有活力的。你从哪个词体会到的?(意气风发)
师追问:“意气风发”是什么意思?在这里指什么?(大山青翠的样子)
B、在海的心目中,大山是什么样的?
在海的心目中,大山像个勇士。
指名读。师追问:你从哪个词感受到?
(预设:风雨交加、巍然屹立、不屈不挠)
师追问:巍然屹立是什么意思?你感受到什么?你从“不屈不挠”这个词又体会到什么?
C、在海的心目中,大山还是什么样的?
在海的心目中,大山像个神奇的魔法师。
D、在海的心目中,大山像是个英勇的武士。
读一读,在夜幕降临时,大山是什么样的?(课件:出示句子)
自由读。
学生交流。拿起书,读一读。
3、为什么说大山外表看似安静,其实个性非常活泼?
自由朗读第二封信的1、2自然段。在四人小组中探讨一下。
4、海不仅看到,还常常听到别人对山的赞美。
有谁夸,是怎么夸的?
读一读。
师将描写山的段落转换成陈述句表述,还有这么朋友都在赞美山,难怪海说“虽然……”(生接)
“无话不谈”是什么意思?你感受到什么?现在你们就是大海,你来表达你的愿望吧!
三、拓展
四人小组讨论:你认为山和海会成为好朋友吗?为什么?
四、指导书写。
五、作业设计
小练笔:我的朋友
板书设计:
18 山和海的书信
山 海
意气风发 温柔
不屈不挠 神气
神勇 美丽
英勇 神秘
篇4:鲁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1. 学会本课的生字,并能正确书写。
2. 能联系诗歌内容和自己的生活经验,体验热爱祖国的美好情感。
3.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并背诵自己喜欢的诗节。
一、谈话激趣,引入课题
你知道什么是“祖国”吗?你爱自己的祖国吗?齐读课题。
二、初读诗歌,整体感知
1. 自由读诗歌,遇到生字或难读的字多读几遍。
2. 这首诗是围绕哪两句诗在写?(什么是祖国?什么是对祖国的爱?)读一读,找一找。
三、品读诗句,体会情感
1. 学习1~4节。
(1)读第1节,思考:为什么“一年长一岁,答案有千万个”?
(2)读2~4节,边读边想:你最喜欢哪几句诗?读到这几句诗时,你想起了些什么?
(3)练习朗读1~4节,同学互相评议,并相机引导背诵。
2. 学习5~8节。
(1)读第5节,思考:这里的“一年长一岁,答案有千万个”和第1节有什么不同?
(2)读6~7节,边读边勾出最喜欢的句子,说说自己想到了些什么。
(3)练习朗读。相互引导背诵。
四、配乐朗诵,强化感悟
1. 配乐朗诵全诗。
2. 仿照课文写两小节诗,表达自己对祖国的爱。
五、练习生字
1. 练习写生字,重点注意“巍”、“徽”两字的笔画。
2. 读、写课后第3题的词语。
六、结合课外,拓展延伸
自由朗诵学生搜集的赞美祖国的诗文。
篇5:鲁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教材分析
全诗以优美的语言,明快的节奏,展现了祖国的各个方面的风貌,并有生活中的细节入手,表现了自己对祖国的热爱。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激发对祖国的情感。
2.体会作者生动的语言所展示的诗情画意,仿写诗句。
3.感受祖国悠久的历史文明和蓬勃的发展,激发孩子们爱祖国,为祖国骄傲、自豪之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初读诗歌,了解诗歌大意,理清诗歌的结构;通过诵读,体会诗歌所展示的诗情画意,并有意识地学着仿写诗句。
难点:将优美的诗句通过积极的体会、想象转化为对祖国的全新认识,激发学生对祖国澎湃的爱。理解诗歌词句,体会词句的美,诗歌的美。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由“爱”导入,激起爱国之情,揭示课题
师:孩子们,今天,老师要为你们带来什么礼物呢?猜猜吧!我想起了一个字“爱”,就将这个“爱”字送给你们吧!
师:就让我们再次面对这冉冉升起的五星红旗大声地说一句——我们爱祖国!
师:孩子们,让我们走进诗歌《我们爱祖国》,尽情抒发自己对祖国的那份爱吧!
(板书课题,生读)
二、预习诗歌、认识生词
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诗歌。
三、初读诗歌,检查预习
1.检查预习情况,读词语。
(出示词语卡片:巍峨、国徽、骆驼、燃烧、奥运、涓涓细流)
2.重点理解生词“巍峨”“涓涓细流”。
3.指导朗读。
(1)抽学生分小节朗读。
(2)学生评价,主要引导从字音方面评。
4.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1)让学生找出“这首诗歌是围绕哪两句诗句展开的”,并勾画出这两句诗。
(2)师:这首诗歌根据这两句诗句分成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什么是祖国?”第二部分是“什么是对祖国的爱?”
四、精读诗歌,情感交流
师:下面让我们也围绕这两句诗句深入学习诗歌,感受作者的情感,激荡起我们心中的情感。
(一)什么是祖国?(第1~4节)
师:先来学习第一部分“什么是祖国”。让我们一起走进诗歌,倾听作者的述说。
1.邀请男生读第一部分1~4诗节(分组读),再次感知诗节,找到喜欢的诗节。
2.根据学生情况,相机教学。
师:孩子们找到让你备受感动的小节了吗?将这小节读出来跟大家分享吧!
第2节(师范读)
(1)教师范读,学生品味。
(2)让学生谈体会。
(3)喜欢这小节的学生再溶入情感朗读或看图片试着背诵。
第3节(个别读)
(1)抽学生朗读。
(2)抓住喜欢的诗句谈感受。
(3)教师相机补充相关的知识点,帮助理解诗句。
(4)引导朗读或背诵这小节。
第4节(评价读)
(1)抽学生朗读。
(2)让读这小节的学生说说喜欢这小节的原因,教师及时补充总结。
(3)理解后,学生再读这小节,并试着自我评价前后两次朗读,再谈体会。
(4)想读这小节的学生再读,将自己的理解融入读中去。
3.课后第2题。
(1)小组交流。
(2)全班交流,完成2题。
①将小组交流结果在全班汇报。
②动笔完成课后第2题,仿写诗句。
(3)总结。
①师:听到你们心中的答案,我也想把我心中的答案与你们分享,祖国在我们心中就是——
②反复朗读“祖国是我们心中的一首爱之歌”,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
(二)什么是对祖国的爱?(第5~8节)
1.邀请女生读第二部分5~8诗节(分组读),再次感知诗节,找到喜欢的诗节。
2.根据学生情况,相机教学。
师:来读读这一部分中你们最喜欢的小节吧!
第8节(挑战读)
(1)抽学生朗读,邀请挑战者挑战读。
(2)教师及时评价,对比在这小节中5个破折号的读法,引导学生谈谈自己不同的理解。
(3)再读这小节体会破折号的读法。
第6、7节(分组读)
(1)邀请两个组的学生,分组朗读6、7小节。
(2)结合生活实际谈感受,回忆平时自己做过哪些爱国的举动?
(3)再次回归到朗读中去,深情表达对祖国的爱。
五、拓展,升华情感
1.选择喜欢的方式表达“爱”。
(1)到台前深情地朗读或背诵诗歌中喜欢的小节;
(2)表演歌唱赞美祖国的歌曲,用歌声唱出对祖国的爱;
(3)提起手中的笔,写下对祖国的爱,画出祖国的明天,并把心愿卡贴在黑板上。
2.总结。
师:什么是祖国?什么又是对祖国的爱?这将是我们用生命去努力诠释的一首不灭的爱之歌!此时,就将我们对祖国的爱融入读课题的声音中。
板书:
18.我们爱祖国
里面贴上学生
填写的心愿卡
篇6:鲁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1 掌握本课的生字词。
2 引导学生联系诗歌内容和自己的生活经验,体验热爱祖国的美好情感。
3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自己喜欢的诗节。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教学难点:
品读词句,体会诗歌字里行间蕴含的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教学准备:
1 教师:准备《我们的祖国》歌曲带;多媒体课件。
2 学生:搜集赞美祖国的诗歌。
教学时间:
1~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1 课件配乐播放祖国的大好河山、悠久历史、灿烂文化等方面的图片资料,教师富有激情地随着画面解说。
2 孩子们,看了刚才的一幕幕,你想说点什么?
3 是呀,作为一个中国人,有谁不为之感叹?你看,我们的金波爷爷和你们一样,早已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便写下了这首赞歌——《我们爱祖国》(学生读课题)。
二、初读诗歌,整体感知
1 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诗歌。
2 圈出生词,把自己认为难读的多读几遍。
3 这首诗主要写了哪两方面的内容?分别是围绕哪两句诗来写的?读一读,找一找,并做上记号。
4 熟读诗歌,理清思路。如:教师读第1节和第5节,男同学读2~4节,女同学读6~8节。也可以抽学生合作朗读。
三、品读诗句,体会情感
1 我们都深爱着我们的祖国,金波爷爷也不例外,请孩子们默读1~4小节,看看他心中的祖国是什么,勾一勾,并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2 学生交流。
3 那么你最喜欢哪几句诗?和自己的同伴一起读一读。
4 在读这几句诗时你想到了些什么?和同伴一起交流交流,相互补充。(独立学习—和同桌探讨—全班交流,老师适当点拨,体会情感,指导朗读)
例如:学生说我最喜欢“她是巍峨的烈士纪念塔,她是蓝天里飞翔的白鸽”这句诗。老师屏幕显示这两句诗。
(1)你想到了些什么?(生说,其他同学补充。)
(2)教师小结:是啊,我们的祖国有着千千万万的英雄儿女。我们祖国的儿女有着和平幸福的生活。你,作为中华儿女中的一员,读到这里,心里感觉怎样?
(3)那请你带着你的体味去读吧!互相评议。
用同样的方法学习其他诗句。
5 小结:在金波爷爷的心里,祖国是什么?(老师领读,且屏幕图文并茂,显示妈妈的摇篮、长城、黄河等)学生回答。
6 总之一句话——(屏幕显示第一小节),学生齐读。
7 那你也思索思索,在你心中祖国是什么呢?
屏幕显示:读一读,仿写句子。
(1)祖国是新建的高楼大厦。
(2)祖国是古老的神话传说。
(3)祖国是( )。
(4)祖国是( )。
8 既然祖国已深深地烙印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里,那该用什么行动来表达我们对祖国的爱呢?齐读诗歌的5~8小节。
9 勾出你最喜欢的诗句,说说你从中想到了些什么。(学生说到哪句屏幕便显示哪句)
10 指导朗读,特别是第8小节。
四、配乐朗读,强化感悟
1 此时我已心潮澎湃,真想为我们的祖国送上一首赞歌。(播放歌曲《我们的祖国》)
2 朗诵全诗。
3 你准备用什么来表达自己对祖国的爱呢?(可以说心里话、表演、写诗唱歌等)
五、结合课外,拓展延伸
自由朗诵自己搜集的赞美祖国的诗文。
六、自主识字,掌握生词
1 自读勾画的生词。
2 检查自学情况:屏幕显示生词以及课后第三题的词语,抽生读—评价读得是否准确—齐读。
3 你认为哪个字最难写?仔细观察,然后告诉同学们怎样才能记住它。(重点指导:巍、徽、奥)
4 写生字,扩词语。
鲁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篇7:鲁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期中测试卷
鲁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期中测试卷
一、看拼音,写字词。(9分)
1.诗人用文字绘出色彩bīn fēn( )的图画。
2.一幅幅xuàn( )丽的图画会在你的眼前chén( )现。
3.这位风烛cán( )年的老人在一个hán( )冷的傍晚站在街头乞讨。
4.一只小蚂蚁孤lín lín( )地pā( )在花蕊里睡着了。
二、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3分)
倒背如流(dǎo dào) 观察(cá chá)露出(lù lòu) 摧残(cán chán)文件夹(jiā jiá) 一叶扁舟(piān piǎn)
三、用“________”画出错别字并改正。(6分)
伶利( ) 锻练( ) 被破( ) 打纷( ) 廷住( )扁写( )
四、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6分)
深( )熟( ) 字( )句( ) ( )笔( )花 妙趣( )( )栩栩( )( ) ( )( )泉涌
五、选词填空。(5分)
华丽 艳丽 华美 美丽 美观
1.演员们衣着( )、神采奕奕地参加今晚的联欢会。
2.这篇文章文辞( ),被世人传诵。
3.花园里盛开着( )的鲜花。
4.这件衣服既( )又大方。
5.一个人内在的( )才是最重要的。
六、按要求写句子。(8分)
1.斜阳醉倒了,摔了个跟头,跌在西山后。 (仿写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们去追逐春天的脚步。(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蚂蚁在书中不停地走动。书本每天都会编出一个新故事。(用恰当的'关联词连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大厅里摆满了看演出的观众。(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课文回放。(13分)
1.根据内容判断对错。(3分)
(1)《四时田园杂兴》这首诗表达了杨万里对农村生活的赞美之情。( )
(2)《书本里的蚂蚁》讲的是一个文字希望自己变成一只小蚂蚁的故事。( )
(3)诗人仅仅在木牌上添上了“春天到了”几个字,就让“我什么也看不见!”这句话产生了魅力。( )
(4)《初秋行圃》的作者是南宋诗人杨万里。( )
(5)《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这篇课文表达了作者对德国与众不同的风俗习惯的赞美之情。( )
(6)《看松鼠做巢》的作者是法国人法布尔。 ( )
2.把诗句补充完整。(4分)
①________________,也傍桑阴学种瓜。
②________________,偏催万树暮蝉鸣。
③独在异乡为异客,________________。
④湖光秋月两相和,________________。
八、口语交际。(6分)
喜欢游戏是孩子的天性。你和自己的小伙伴们玩过很多的游戏吧。请你把自己知道的游戏说给大家听一听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课文精彩回顾。(8分)
“春天到了,我什么也看不见!”诗人仅仅在原来那句话的前面加了几个字,竟产生了这么大的魅力!是呀,春天是美好的,有谁不去赞美它呢?有谁不去追逐它的脚步呢?那蓝天白云,那绿树红花,那莺歌燕舞,那小桥流水,怎么不叫人陶醉呢?但是这一切,对于一个双目失明的人来说,都是虚设的,她的眼前只是一片漆黑。这是多么令人辛酸的事啊!当人们想起这个贫困交加、风烛残年的老人,一生连万紫千红的春天都不曾看到过,怎能不对她产生同情之心呢?
1.“这么大的魅力”指的是什么?请联系全文回答。(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把语段中的成语摘抄三个写在下面的横线上。(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你用自己的话说说“语言的魅力”在何处。(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阅读短文,回答问题。(12分)
翠鸟的牢骚
翠鸟穿着一身翠绿的衣服,红嘴红脚,多漂亮啊!
它飞到鱼塘边的树枝上,不动也不动,一双眼睛盯着水面。一条小鲫鱼游上来了,它马上冲下去,用细长的嘴叼住了鲫鱼。
刚好,一个男孩路过鱼塘,看到翠鸟叼鱼,拾了块石头用力扔去,不巧没打中。孩子说:“偷鱼贼,这回饶了你,下回再来,一定叫你有来无回!” 新 课 标 第 一 网
一天,翠鸟从河岸边的家里飞出来――它的家在一个洞里,停在岸边的树上,一只麻雀飞来了,见翠鸟正在嘟囔:“活着嘛,总要吃东西,我不过吃了点鱼,大人、孩子就向我吆喝、扔石子,还骂我是贼,这像话吗?”
麻雀也为它抱不平:“是吗?这太不公平了。鸬鹚不也吃鱼吗?可是人们却那样喜欢它,我都有意见。”
一只燕子飞过,听了它们的话,问道:“你们见过鸬鹚吗?”
翠鸟回答道:“我没见过,它捕的不也是鱼吗?”
“翠鸟兄弟,我劝你还是去见识一下的好。”
翠鸟看到的鸬鹚像鸭子,全身黑不溜秋的,难看极了。可是很奇怪,渔民都很爱它,还让它停在小船上。
鸬鹚被赶到河里去了,一会儿工夫,它钻出水面,上了船。只见渔民用手把鱼从它的喉囔中挤出来。哈,这么大的鱼,鸬鹚为什么不吞下去呢?
鸬鹚为渔民捕到好多好多的鱼。
翠鸟飞走了,它虽然弄清了鸬鹚为渔民捕鱼,可是渔民不也是用鱼去喂它吗?这不是跟我一样吃鱼吗?翠鸟还是想不通。
1.短文用________的手法为我们描写了两个形象,这两个形象分别是________和________。
2.不改变句子的原意,把句子换个说法。
翠鸟用细长的嘴叼住了鲫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品读短文第1~4自然段,说一说翠鸟的牢骚是什么。
4.人们喜欢鸬鹚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不喜欢翠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5.你能帮助短文中的翠鸟想通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一、习作。
每年的9月10日是我们亲爱的老师的节日。每当这个时候你会看到什么?想到什么?又会做些什么呢?
请你拟一个题目,结合生活中经历的事情,写篇作文。
要求
1.内容具体,语言通顺,感情真挚。
2. 400字以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篇8:冀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
冀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学会“涛”“凝”“畔”等8个生字。
2.能力目标
能运用各种朗读方法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3.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淳朴、真实的感情,陶冶学生情操,唤起学生美好的情感及创作欲望。
教学难点:
1.激发学生的灵感,培养学生创作的兴趣。
2.在朗读文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淳朴,真实的感情,陶冶学生的情操,唤起学生美好的`情感及创作欲望。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听过各种声音,有没有听过下雪的声音,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下雪的声音》这篇文章。
二、初读感悟
1.你们愿意听老师来读一遍吗?听完后,谈谈你有怎样的感觉。
(出示画面配音乐范读,使学生初步感受文章的韵律美和语言美。)
2.读同一篇文章,每个人的感受也会不一样,请大家再自由朗读一遍,说说你又什么感悟?
(检验学生的读书效果。给以恰当的即时评价,使学生明确自己读书的收获。)
三、创设情境,引学生入境
1.(指名读)你们喜欢这篇文章吗?(播放画面和音乐)谁愿意来读读?
2.请学生交流:读完后,你的眼前出现了一个什么样的世界?
(学生发散思维,想象雪景。通过画面和音乐使学生身临其境,感悟景色的美好。)
3.这个下雪的声音多好听啊,让我们通过朗读来表现它吧。
让我们齐读这篇文章,再次与作者的心灵交流吧。(以既有的感情体验充满感情地朗读、背诵,对外抒发。)
四、抒发情感,背诵
1.(放音乐指导美读全文)指名读。
(过渡)大家都读懂了作者的心,你们愿意来抒发作者的情感吗?请把这份情感凝聚在我们的朗读中吧。让我们再来朗读全文。(学生自主选择)
2.这么美的语言,你愿意牢记下来吗?请把你最喜欢的句子背下来,和同桌一起分享。(播放画面和音乐)
3.指名背诵
五、创设情境,即兴创编
1.大家背诵得多投入啊。(示意看课件)看着雪花飘落着,听着它的声音,你想到了什么?同学们,现在我们就模仿作者,把你想到的事情创编成散文,抒发你的感情吧!(发散思维,即兴创编。激发创作欲望,唤起美好情感。)
2.在小组里互相交流。
哪位小作者愿意朗诵自己的作品?
篇9:冀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冀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教学计划篇二
一、学生知识现状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21人,男生12人,女生9人。通过一学期的教学,了解到本班绝大多数学生对语文这门学科有着浓厚的兴趣,学习态度较端正。本班学生已都能较熟练地掌握汉语拼音,能正确拼读音节,能借助拼音识字、阅读、学习普通话。初步学会结合词语理解词义,掌握常用汉字数量大,初步学会辨别学过的同音字、形近字,能认读学过的多音字。初步学会按部首、音序查字典,检索汉字,看懂意思。能在老师的引导下,主动参与学习,掌握了基本的学习方,初步学会独立识字。能运用学过的词语造句说话,会给部分学过的词语找出近义词和反义词。能听懂别人讲的一件事,边听边记住主要内容,并能复述。能正确朗读课文,会默读课文,能说出一个自然段主要讲什么,理解课文,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大部分学生对短文能静下心来认真细读,对文中的词句能有意识地深入的体会和理解,知道抓住关键词句感情其内涵。
但因为学生接受能力差异较大,受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影响,学习情况参差不齐。个别学生的学习习惯还欠培养,书写马虎,学习懒惰,怕吃苦,依赖思想严重,学习方法不够科学。特别是习作能力有待提高。从整体来说,动笔前的构思还不够,作文缺少创意。行文中,出现不具体、不生动,没有个性的张扬,公式化较严重。个别文章空洞无味,后进生的习作语句不通、不连贯,作文水平还停留在三年级。因此在这学期,我将积极寻找有效的方法措施,力求全班孩子的习作上一个台阶,努力拓展孩子的思维空间,使学生的习作求真、求实、求新。
二、本学期教学的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课本,共分四个部分: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习作、课文和单元练习。
1、“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共2课。
2、“课文”共安排23课,分为7个单元。
3、“习作”共安排了7课。
4、“单元练习”共7个。
三、本学期的教材简析: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课本,共分四个部分: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习作、课文和单元练习。
1、“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共3课,指导学生读书要有选择,学会作读书记号,留心观察事物。
2、“课文”共安排23课,分为7个单元。选文题材广泛,体裁多样,为学生学习祖国语文,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促进全面和谐的发展,提供了充裕的材料。本册生字均安排在课文里。继续采用“识写分流”的办法。课文后的练习设计简约、实用。一是朗读、背诵、默读、复述;二是要求学生用钢笔描红;三是读、抄常用词语,巩固复习所学生字;四是联系语境理解词语、句子,学习课文中常见的构段方式等,学习分析自然段,学习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等方面的练习;五是根据课文特点相机安排的“小练笔”,让学生模仿其中的句式、段式、立意、写法等,进行局部仿写练习,以便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3、“习作”共安排了7课,“以贴近学生生活,注重实践、体验“为宗旨,在内容安排上富有儿童情趣,在呈现形式上力求灵活多样,在操作练习上提供多各选择,以利学生能够轻松愉快地习作,并在习作的过程中不断增强自信心和创新意识。
4、“单元练习”共7个,以综合性为主,包括字词句方面、朗读背诵方面、写字方面和口语交际。意在丰富语言教育的内涵,提高学生的语言实践能力。
四、本学期的教学目的:
一)思想教育。
1、在知识传授和能力训练过程中,坚持对学生进行良好的道德品质教育,从小树立远大目标,刻苦学习文化科学知识。
2、在激发儿童学习兴趣的同时,激发他们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
3、在语文学习和实践中,引导孩子了解社会、认识自然,受到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熏陶,从中领悟一些人生哲理,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二)语文教学。
篇10:冀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本班学生共33人,男生15人,女生18人。大部分学生思维比较活跃,比较爱学习,学习习惯较好。能借助汉语拼音识字、阅读、学习普通话。知道多音字要根据在词语中的意思确定读音,,能认读学过的多音字,能用音序、部首方法查字典,能在教师指导下,从字典中选择恰当的意思。会读写课文中出现的新词,懂得意思,一部分会口头或书面运用。会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指定的课文。会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提出不懂的问题,说出自然段的主要意思,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总起分述和并列两种连句成段的方法。但也有个别学生未能很好地掌握。
二、教学目标及主要内容
1、识字写字、汉语拼音及学习习惯。
(1)准确认读250个生字。
(2)能按笔顺正确书写,默写生字308个。能按字的结构把字写端正,写匀称。
(3)继续练习用钢笔写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
(4)继续练习写毛笔字,写得端正,纸面干净。
(5)继续巩固汉语拼音,利用汉语拼音帮助识字,学习普通话。
(6)继续掌握正确的读写姿势,并养成习惯;养成爱惜学习用品的习惯。
(7)继续掌握正确的写铅笔字的方法;继续培养积极发言、专心倾听的习惯。
(8)继续培养勤于朗读背诵,乐于课外阅读的习惯。
(9)继续培养勤查字典,主动识字的习惯。
(10)继续培养认真写钢笔字、毛笔字的习惯。
(11)继续培养自主预习复习、认真完成作业的习惯。
(12)能够有选择地阅读课外书籍,培养读书做记号和留心观察事物的习惯。
2、口语交际。
(1)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听懂别人说的一段话和一件简单的事,能转述其基本内容,能讲述课文所写的故事。
(2)能在看图或观察事物后,用普通话说几句意思完整、连贯的话。
(3)能就所听所读的内容,用普通话回答问题,做到语句完整,意思连贯。
(4)能当众说话,愿意与别人进行口语交际,做到语句比较通顺,态度大方,有礼貌。
(5)讨论问题能主动发言,说清楚自己的意思。
本学期口语交际内容
口语交际一:最美丽的地方
口语交际二:我的课外“兴趣班”
口语交际三:看电视还是读书?
口语交际四:请你来当设计师
口语交际五:科技发展带来的利弊
口语交际六:说说“三百六十行”
教学重点:能在看图或观察事物后,用普通话说几句意思完整、连贯的话。
能就所听所读的内容,用普通话回答问题,做到语句完整,意思连贯。
3、阅读
(1)继续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指定的课文,能复述课文,会分角色朗读课文。
(2)继续学习默读课文,能不出声,不指读,一边读一边想。
(3)能联系语言环境和生活实际,理解常用词语的意思。
(4)能凭借语言文字理解课文内容,想象课文所描绘的情境,知道课文的大意。
(5)学习按要求预习课文。能借助字典学习生字词,初读课文,提出问题。
(6)能阅读程度合适的少年儿童读物,了解主要内容。
4、写作
(1)留心周围的事物,乐于书面表达。
(2)能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做过的写明白。
(3)学会写书信。
(4)能够使用逗号、句号、问号和感叹号等标点符号。
本期习作内容。
单元一:写写最喜欢的地方
单元二:给亲人或朋友写信
单元三:说说爱好
单元四:看图编故事
单元五:我的“漂流瓶”
单元六:谈谈你的朋友
教学重点:能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做过的写明白。能够使用逗号、句号、问号和感叹号等标点。学会写书信。
5、综合性学习。
训练学生的观察、思维、想象、表达等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1、汉语拼音:学习普通话。
2、识字写字:正确书写、默写250个生字。字写端正。
3、学习习惯:书写习惯,读书习惯。
4、口语交际:能认真听别人说的一段话和一件简单的事,能转述基本内容。能讲述课文所写的故事。
5、阅读:能联系语言环境和生活实际,理解常用词语的意思能凭借语言文字理解课文内容,想象课文所描绘的情境,知道课文的大意。
6、习作:能在看图或观察事物后,用普通话说几句意思完整、连贯的话。
篇11:四年级鲁教版语文知识点
我会写:
桦:白桦 黑桦 红桦 桦树
涂:涂色 涂抹 涂改 涂鸦 生灵涂炭
茸:茸毛 鹿茸 毛茸茸 绿茸茸
绣:绣花 绣字 刺绣 锦绣 苏绣 湘绣
潇:潇洒 风雨潇潇
穗:花穗 麦穗 谷穗 穗子 高粱穗
朦:朦胧
胧:朦胧
寂:寂静 寂寞 寂寥 沉寂 寂然无声
霞:朝霞 晚霞 云霞 彩霞 霞光
抹:涂抹 抹零 抹杀 抹黑 抹眼泪
生字视频
形近字:
桦(桦树)哗(喧哗) 涂(涂色)途(路途)
绣(绣花)秀(秀丽) 潇(潇洒)萧(萧条)
胧(朦胧)拢(聚拢) 抹(涂抹)沫(泡沫)
多音字:
佛:fú仿佛 fó佛像
抹:mǒ抹杀 mò转弯抹角 mā抹布
近义词:
仿佛——好像 朦胧——模糊
寂静——安静 徜徉——徘徊
反义词:
洁白——乌黑 朦胧——清晰
寂静——喧闹
理解词语:
【寂静】没有声音;很静。
【徜徉】闲游;安闲自在地步行。
【姗姗来迟】形容来得很晚。
【潇洒】(神情、举止、风貌等)自然大方,有韵致,不拘束。
【流苏】装在车马、楼台、帐幕、锦旗等上面的穗状饰物。
【齐绽】一同绽放。
【皑皑】形容霜、雪洁白。
语文学习方法技巧
一、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的老师,只有让孩子蠢蠢欲动,才能产出预习的精彩。因而在预习指导时,要丰富预习形式,意趣预习汇报和评价,让预习变得好玩有趣,让预习成为期待。
1、预习组织:灵动多变
小学生,喜欢求新求异。根据学生的这种心理,预习组织时,切忌格式化,一成不变。老师要根据不同的学段不同的文本体裁,因人因时制宜:对于没有预习经验的,学习不自觉的学生,可以把预习移到课堂上来,通过指导,让学生掌握初步的预习方法,降低预习难度;当学生掌握基本的预习方法并有一定的学习自觉性时,可以把预习移置课前,以家庭作业或自主作业的形式提前布置;内容简单,学习目标不高的内容可以让学生独立预习;有一定难度,特别有明显问题产生的文章可以让学生通过合作形式完成;根据学生的预习程度,还可以采用指导、半指导、自主等形式进行,由扶到放,循序渐进,一切视学情而定。
2、预习方式:因文设预
单调乏味繁杂的预习作业应当被摒弃,预习应因文设预,不同的文章预习方式也应有变化:常规预习法,可以让书上“星星点点”,也可以在作业本上“抄抄写写”;作业预习法,可以以“导学单”“预习单”“导学案”面容出现,也可以直奔中心,试做《作业本》《同步练习》上的基础性作业;设计预习法,可以让学生根据文本材料设计一份练习题、小试卷,也可以创编一份卡通型学习小报;当预习遭遇《开国大典》时,会场方位图会使学生兴致盎然;当预习恰逢《草船借箭》《将相和》时,人物关系图会使预习徒增意趣;自学小诗,不妨给小诗配上画;拿到说明文的,可以试着以第一人称的方式把课文换一种说明;每一册的综合性学习,可以布置学生问卷调查、实地采访,甚至上街“诊学”……这样的预习方式,既贴近孩子的心理,吸引孩子的兴趣,又能使孩子对所学充满期待,催化预习效果的高质落实。
二、进行方法指导
学生的预习需要教师的指导,因此,教师应该教给学生预习一篇课文的一般步骤,为预习活动构建模式,使预习活动有章可循。预习一篇课文,一般来说可以按以下步骤进行:1、通读全文,了解课文的概貌。从头至尾地把课文读一遍,要求能大概的掌握课文的内容,获得整体印象和感受。如在预习《草原》时,学生能初步了解到课文讲的是“我”到陈巴尔虎旗访问,看到了草原的美丽景色,受到了草原人民的热情款待。通读时,还要求学生看课文后的思考题,带着问题去读课文,读就显得不盲目。2、学习生字新词。自学认字表,写字表中的生字,掌握读音。在课文中找出生字词,并运用字典自学生字词,联系课文内容理解生字词的含义。3、参照教师给出的预习要求再读课文,提出疑难问题。通过预习,学生能初步认识,熟悉课文,但不可能理解和弄懂所有问题。所以要引导学生运用划划、点点、记记等标记,把课文中不理解的字词、语句以及课后问题作标记,并提出质疑。这样,使学生做到在课堂上的听课有目的性,带着问题来听课,提高听讲效果。课堂上及时质疑,及时得到释疑。对能在预习中提出问题的学生,老师应多加表扬和鼓励,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此外,对一些历史性,政治性的文章,教师要引导学生查阅资料,了解作者写作的时代背景。
如教学《负荆请罪》一课的预习中,也作类似的要求:这篇课文讲了几个小故事?文章中前两个故事写谁的事?为什么用“负荆请罪”作题目?同学们通过认真默读和思考,了解到前两个故事虽是写蔺相如的职位反而比廉颇高,所以文章必须这样安排。由此可见,二个小故事不是孤立的,而是有内在联系。
篇12:四年级语文知识点鲁教版
释词:?炎帝:是中国上古时期姜姓部落的首领尊称,号神农氏。?
少女:其实跟现代的意思很相近,现代延伸为青年女孩,这里指小女儿。?
溺:淹没在水里丧命,溺水而亡。(小朋友不要随便玩水哦)
衔:用嘴叼。?
堙[yīn]:填塞。?
精卫:古代神话中的鸟名。精卫衔来木石,决心填平大海。旧时比喻仇恨极深,立志报复。后比喻意志坚决,不畏艰难。
背诵技法:?
前一句:“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先说她的出身,再说她的名字。
后一句:“(1)女娃游于东海,(2)溺而不返,(3)故为精卫,?(4)常衔西山之木石,?(5)以堙于东海。”一共五个小句子。前三个是一层意思,说“精卫”这个别名的由来。“精卫”?这个别名的意思可能是指她的精神和灵魂还要保卫人们的生活安全吧。后两个又是层意思,?说她勤奋地衔来西山的树枝和石块,飞到遥远的东方去填?淹死她的大海。从西山到东海,不远千里万里,说明精卫鸟不怕艰苦,?顽强努力,为后人做好事。
讲解课文:?
这是一篇叙事古文,描述的是炎帝的小女孩因为溺水而亡,为了避免更多的人受到伤害,她死后化身为精卫鸟,从西山上衔来石子和树枝要把东海填平。
这是一个可悲、可怜亦可敬的故事。故事的原由小编在此再给大家唠叨一下:女娃是炎帝最小的女儿,此女精灵活泼,漂亮善良。有一天在外面玩耍时,看到一个男孩子在欺负别的小朋友,她上前制止,这个男孩子说女娃多管闲事,并谩骂侮辱。在后来的争执中,男孩子不服,女娃就把他胖揍了一顿,男孩子打不过赶快逃走了。事情的发展总是那么的巧合,女娃有一天去东海游玩,男孩子现身说之前在陆地上让你占了便宜,今天可不会轻易饶了你,并让女娃认错,这男孩原来就是龙王爷的小太子。女娃说自己做的没有错所以拒不认错,这男孩子就兴风作浪把女娃给淹死了。故事到这里有朋友肯定会说这不就是《哪吒闹海》的前版么,小编也感觉和民间传说故事的趋形相似哈,咱接着说。
女娃死后不甘心,魂魄化成了一只小鸟儿,说无情的浪涛把我淹死在这大海里,也许还有其他的年轻的生命会被夺去,所以发誓要把大海填平,所以就有了“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一腔仇恨千年不消,万年灭,则此鸟永无欢乐之时,永驻痛苦之中,是谓可悲;力量有限,大海难平,仇恨难雪,是谓可怜;虽则难雪,矢志不渝,无怨无悔,是谓可敬。这则故事表达的主要意思是第三点,精卫对于这浩浩东海,如同尘芥对于这大千世界,好比蚂蚁撼大树一般,但正是这种实体上的大与小的对比,恰恰充分地体现了精卫坚忍执著的精神。
小学四年级语文预习方法
1.重视预习,树立良好意识
想要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首先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必须重视预习,持之以恒抓好预习关,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预习意识。让学生明确课前预习不是可有可无的,它是提高语文课堂学习效率的一个必备环节,要深刻认识到预习的重要性。通过预习,初步了解了课文内容,融入了自己的学习体验,学生在课堂上就能学得轻松、听得明白,提高了学习的效率,让学生更好地展现自我,增强学习的自信心。
2.教给方法,进行有效预习
思路决定出路,有了良好的方法才会有良好的效果。学生开始不会预习,有赖于教师的指导,这是很正常的现象。因此教师可以把具有示范性的语文预习课带到课堂上来,上几次预习指导示范课。在预习课上,教师可以就一篇要学的课文为例带着学生一起预习,教给学生预习的方法,让学生明确预习中要完成的几个任务,等到学生基本掌握预习的方法之后,也就可以布置学生运用所学方法自己去预习新课文了。
在预习中,老师应该教给学生一些基本的预习方法:
古人云:“不动笔墨,不读书”。预习课文不只是读读、想想,同样要注意多动笔。预习时,在课文一些重点地方写写画画,圈圈点点是很有必要的。例如,给不懂读音的字标上拼音,不理解的词写上注释,含义深刻的句子画上线,重点的字词加圈加点,有疑难的地方打个问号等。学生标号的过程,就是读书的过程,这是一个“读、思、记”的组合过程,可促进理解,增强记忆,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其次应指导学生预习的步骤。
第一步:通读感知。将课文读通顺,圈出文中的生字,划出词语,并自学生字词语。字词预习的要求是在预习本上给生字注音,运用字典、词典这些无声的老师自己查阅工具书,或运用一定的方法解释词语,扫除语言文字的障碍,牢固地掌握这些字词的读音、意思和用法。同时了解课文大概内容,能说出这篇课文写了什么事,主要人或事是什么,按什么顺序写,为理解课文作好铺垫。
第二步:再读理解。弄清文章结构层次,作者写作思路,找出一些与中心密切相关的句子、段落。具体要求是摘抄课文中的描写精彩的句子,或含义深刻的句子。
第三步:细读深究。带着问题细读课文,理解句子深刻含义;抓住关键词语,用圈划批注的方法深入领会课文的中心思想,体会文章的写作特点。具体要求是在所摘抄的句子上圈出关键词语,进行批注,写出自己的理解。同时还有哪些疑问或对课文后的思考题已经进行了思考都记录下来。
具体来说教师应指导学生在预习中完成这样几个环节:
一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课文读流利。古人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读,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了解作者的写作技巧,更有助于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增强听课的目的性。所以“读”在预习中是最不能忽视的一个首要环节。应先要求学生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进而从读中悟理、悟情、悟法,并发现疑难。可以让学生用多种方法读,如高声朗读,轻声读,默读等。
二查。初读一篇新文章,学生总会遇到一些不理解的生词。这时,老师应提醒学生请来工具书帮忙,并把易错的字音、较难记的字形、字义,记录在书上或预习本上。特别是一些多义字,一定要结合上下文理解,鼓励学生反复体会,自查自悟。切忌学生从现成的参考书上照抄答案。碰到一些历史名词、科学术语,可让学生到网上、图书室翻阅有关资料。
篇13:鲁教版四年级语文知识点
我会写:
怒:怒吼 愤怒 怒发冲冠
吼:吼叫 狂吼 河东狮吼
脂:脂肪 胭脂 松脂
拭:拂拭 擦拭 拭目以待
餐:午餐 聚餐 一日三餐
划:划动 划开 划算
晌:晌午 晌觉 半晌
辣:毒辣 辣椒 心狠手辣
渗:渗出 渗透 渗色
挣:挣扎 垂死挣扎
番:番茄 番薯 三番五次
埋:掩埋 埋伏 埋头苦干
刷:冲刷 刷牙 刷子
测:推测 预测 变幻莫测
详:详细 详情 不厌其详
形近字:
吼(吼叫)孔(孔雀)
脂(脂肪)指(指示)
拭(擦拭)试(考试)
多音字:
划:huá划船 huà计划
挣:zhēng挣 扎zhèng挣脱
扎:zhá挣扎 zhā扎针 zā包扎
埋:mái埋藏 mán埋怨
近义词:
柔嫩——娇嫩 拂拭——擦拭
忽然——突然 照射——照耀
可怕——恐怖 猛烈——剧烈
快活——快乐 仔细——认真
仍旧——仍然 推测——推断
反义词:
高大——矮小 断绝——恢复
快活——难过 少见——常见
黏稠——稀薄 详细——简略
语文学习方法技巧
1.五遍读书法
熟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这就是要强调书要多看,多读,并非真的要读百遍、看万卷。不过,一篇文章如果能多读几遍,学习效果会更好。特别是,同学们使用的语文课本上的文章,大多是精品,一般的文章读三五遍并不多,而有的文章读十遍尚觉得少。现向同学们推荐一高考状元的“五遍读书法”,以供同学们参考。
第一遍:上课前对老师要讲的课文先预习一遍。
第二遍:课后,把课文再认真的研读,并把老师讲过的内容复习一遍。
第三遍:学完一个单元后,从单元第一课到单元最后一课仔细的看一边遍。
第四遍:是当一本书全学完后,结合教师的复习指导,把整本书再读一遍。
第五遍:也是最后一遍,即在考试前几天,与学习笔记和平时的单元检测相配合,把课本粗略的翻看一遍,复习.平时老师在课堂上讲的重点、难点。
2.写读书笔记和制作卡片
首先,一则笔记记一个问题,内容思想等可多些几则,不要混在一起,这样便于整理和以后使用。其次,一个故事、一句话、一个数据、一段议论,不论大小均可写成读书笔记。但决不能肢解原文、歪曲愿意,也不要把自己的感想或增添的材料与引用的原文混杂在一起。
【鲁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相关文章:
10.初二语文知识点鲁教版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