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文档 > 教学资源>东方国家的集体教学模式在英语教学中的负面影想

东方国家的集体教学模式在英语教学中的负面影想

2022-08-16 08:29:17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来一个肉粽”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1篇东方国家的集体教学模式在英语教学中的负面影想,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后的东方国家的集体教学模式在英语教学中的负面影想,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东方国家的集体教学模式在英语教学中的负面影想

篇1:东方国家的集体教学模式在英语教学中的负面影想

东方国家的集体教学模式在英语教学中的负面影想

东方文化侧重集体教学.毫无疑问,这种集体教学模式在英语教学中存在着明显的'不良影响.

作 者:黄建华  作者单位:陕西科技大学外国语与传播学院 刊 名:陕西教育(高教) 英文刊名:SHAANXI JIAOYU(GAOJIAO) 年,卷(期): “”(6) 分类号:H3 关键词:集体教学模式   英语教学   负面影响   Collectivist-Oriented culture   negative impact   Englishteaching  

篇2:情景教学模式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情景教学模式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情景教学模式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李亮亮

(甘肃省平凉市泾川县党原中学)

摘 要:英语的教学一直以来都是困扰着我国师生的一大问题。英语作为外来的语言,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到不知所措无从下手,在农村的学校这种现象就更加明显,很多学生都表示英语很难。情景教学在这时就体现出来其应有的价值,它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让学习中的一些复杂问题变得简单。根据实际经验谈谈在初中的英语教学中如何有效地运用情景教学。

关键词:英语教学;能力锻炼;情景教学

一、让学生扮演课本中的角色

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因为自己不懂所以会经常感到无聊,而且学生的课堂听讲时间也只有十几分钟,之后就会思想开小差。为了解决这种问题,我尝试着让学生去扮演课文中的角色,我按照位置的顺序每次的课堂找不同的学生来完成这项任务。比如课文中有一段场景对话有四个人我就找四个学生来完成,让他们分别扮作其中的一个,然后然让他们去重复课文中的'对话。通过这种方法,首先那四位学生肯定会努力地去记住课文中的对话,并尽可能地去理解其中的意思,而其他的学生也都聚精会神地去听那几位学生的对话。后来我又随便提问了一个学生课文中的每个片段,我发现他可以很好地复述出来,说明这种方法让学生在上课的时候听讲更加专心了。

二、运用情景教学的方式来让学生记单词

单词是英语的基础,是学习其他知识的前提条件。但是有很多学生表示自己记得单词容易忘记,这说明学生没有掌握正确的记忆方法。下面我就运用情景教学记单词谈谈自己的经历。我让学生把教室里面的所有东西都在旁边贴上英语单词,这一环节就把desk,book,moon,star等单词写在了教室的各处。经过一段时间后我对学生进行书写检查发现他们几乎全部都回答正确了。然后我又告诉学生把自己记不清的单词写在自己能经常看到的地方,每天进行复习,慢慢的,我教的班的英语成绩就提高了。

三、给学生留时间去用英语交流

如果学校有英语角的话,老师只需要告诉学生多去跟其他学生交流就可以了。如果学校没有英语活动的团体,老师可以在课堂上面留下时间来给学生交流。老师可以说一个话题,比如喜欢看的外语电影或者喜欢听的外语歌曲,然后让学生用英语进行交流,老师自己也可以参与其中,帮助学生更正他们的语法错误。 情景教学是一个很有效的教学方法,希望我的文章可以给老师一些帮助。

参考文献:

李咏。浅议高中英语多媒体教学[J].中学英语园地,(11):64-65.

篇3:愉快教学模式在中职英语教学中应用之初探

愉快教学模式在中职英语教学中应用之初探

目前我国大多数中等职业学校的英语教学模式比较单调陈旧,不能很好地适应新时代的职业教育课程目标,而愉快教学模式是改变上述现象的.方法之一.本文中阐述了愉快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并对其在中职英语教学中的具体应用做以初步的探究.

作 者:王煜炜  作者单位:三门峡中等专业学校 刊 名:河南农业 英文刊名:HENAN NONGYE 年,卷(期): “”(8) 分类号:H3 关键词:愉快教学模式   英语教学   中等职业学校  

篇4:分层次教学模式在护理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分层次教学模式在护理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如何结合实际,改革外语教学,培养和造就一支新型的高素质综合型护理队伍,是护理外语教学改革和探索的宗旨.本文结合护理学员的英语教学实践,分析了运用分层次教学模式对护理学员进行教学的`可行性及实施方略以及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存在的问题.

作 者:齐明 彭云鹏  作者单位:河北石家庄白求恩就医学院外语教研室 刊 名:中国校外教育(理论) 英文刊名:CHINA AFTER SCHOOL EDUCATION 年,卷(期):2007 “”(10) 分类号:H3 关键词:护理学员   外语教学改革   分层次教学模式  

篇5:互动学习教学模式在新视野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互动学习教学模式在新视野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互动学习模式能够为大学生提供富有意义的学习语境,从而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激发他们内在的`学习动力以及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文章就《新视野大学英语》教学中如何进行“教”与“学”的结合谈了自身的看法及实践效果.

作 者:谢正新  作者单位:湖北经济学院外语系 刊 名: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 英文刊名:TIME EDUCATION 年,卷(期): “”(8) 分类号:H319 关键词:互动学习  涵义   功能   实践  

篇6:浅析混合式教学模式在电大开放英语教学中的应用论文

浅析混合式教学模式在电大开放英语教学中的应用论文

前言

混合式教学是在互联网事业发展的基础上实现的一种综合性较强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了信息化时代下在线教学的优势,并将其与线下教学进行有效融合。混合式教学多被应用在高校教学或其他成人教学过程中,主要是由于混合式教学是建立在成人教学与学习特点的基础上构建的教学模式,其优势在于教学活动的高度灵活性、教学内容更为精炼、教学形式更为丰富,也正是由于这种优势的存在,其被广泛的应用在各高校以及其他领域的开放式教学活动中,并获取到良好的成效。本文中选择以电大开放式英语教学为基础,分析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实践路径,主要是电大开放式英语教学活动具备了应用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应用基础,促使这种全新教学模式的落实具备了可行性。另外,就电大开放式英语教学的特点来看,将混合式教学模式参与到实际教学活动中,也必将会提升整体教学效率,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英语学习效果。

一、混合式教学模式概述

1.混合式教学概念界定。混合式教学是一种将传统教学观念与现代纯技术环境学习理念进行融合的全新教学模式,结合不同教学问题,合理的选择传统教学方式或多媒体教学方式,经由两种教学方式的充分协调,解决教学活动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核心观念是根据不同的教学问题与教学要求,选择不同的方式去解決,在教学活动中落实也就是选择不同的媒体或信息传递方式进行解决。

混合式教学模式中的混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学习资源的混合。学习资源所指的是各种学习材料的来源渠道,包括互联网、教材、光盘、电视等,经由这些资源的混合应用充实学生的学习资料。第二,学习环境的混合。学习环境包括传统教学活动开展的课堂、在线教学中的各种互联网平台等,将这些教学环境进行融合,并针对不同教学问题选择性的应用。第三,学习方式的混合。学习方式包括传统教学中的授课、独立阅读、在线查阅资料、交流讨论等,将这些方式进行融合,有助于实现多元化的教学形式,满足不同学生的实际需求。

2.混合式教学的实现基础。

(1)混合多元学习理论的指导。混合式教学模式不是基于一个特定的学习理论作为基础,而是以构建为基础的多种学习理论的融合,属于多元化理论作为基础的教学模式。就整体上来讲,混合式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包括了构建主义学习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教育传播理论、虚实交融理论等。这种构建主义学习理论所关注的是学习者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与发现,教师的定位也不再是知识的传播者与灌输者,而是意义构建的辅助者与指导者。

(2)构建性的学习环境支持。就构建主义而言,教学活动的意义在于学习者充分利用环境所提供的工具与资源构建一个自己对知识理解与认识的过程,因此,可将教学认知为是学习环境。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基础便是以构建为主的多元学习理论混合,为此,混合式教学模式中的教与学可以认知为构建性的学习环境。构建性学习环境需要包括信息资源、认知工具、自主学习策略、帮助与指导几个要素,如此才能够确保混合式教学模式的顺利实现。

二、混合式教学模式在电大开放英语教学中应用可行性

1.符合成人英语学习的实际需求。混合式教学模式在电大开放式英语教学活动中应用,能够满足不同成人英语学习者的学习需求。就当前教学情况来看,电大开放英语课程教学中所应用的是《开放英语》系列教材,所服务的对象包括所有非英语专业的在线成人学习人员。

在线成人英语学习者的学习需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需要符合在线英语教学模式可能存在的差异性;第二,在线英语学习者对英语学习资源形式以及学习支持服务的使用频率所存在的差异性;第三,在线成人学习者之间存在的基础以及学习能力的差异性;在线成人学习者对学习时间分配的差异性;第四,学习期间缺少沟通所形成的孤独感。

应用混合式教学模式,学习者能够结合自身的实际需求选择最佳的学习方式,利用不同形式的英语学习资源完成学习过程。同时,学习者也能够随意支配自己的学习时间,或调整自己的学习计划,而经由面对面所授课以及学习者之间的网络平台中讨论能够有效的消除单纯在线学习的孤独感。

2.符合第二语言的学习规律。应用混合式教学模式,能够将语言的习得与学得进行有效融合,经由多媒体或网上社区等多种形式所营造的真实的语言情境,促使学习者能够在一个真实的语境中,频繁的接触语言,在自然的情境下自然的学习语感。经由面对面授课与在线答疑以及讨论等教学形式的应用,能够辅助学习者进一步解析语言学习规律,更有针对性的.学习重要的语言点与知识点,实现有意识性的语言学习。有一种第二语言假说中认为,第二语言习得的过程会受到情感因素的影响,情感因素可能会起到积极的作用同时也可能起到阻碍作用。针对这一点,合理的应用混合式教学能够规避常规教学中所形成的挫败感与心理障碍等,维持一个积极参与的情绪,有助于提升整体学习效果。

三、混合式教学模式在电大开放英语教学中应用

1.教学设计环节。教学设计环节是结合不同的教学内容特点以及教学目标等设计合理的教学环境与教学活动,经由此为学习者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促进师生之间的沟通,以确保教学活动能够顺利开展。

混合式教学模式在教学设计环节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其价值主要体现在电大在线教学平台的实现过程中。电大在线品台能够为开放英语教学活动提供一个适合的网络教学平台,能够充分实现教学资源的优化管理以及教学辅导信息的实时发布,为远程教学活动的实现提供了重要的基础保障。另外,在线教学平台可以充分的利用课程的有机组合实现课程说明、教师讲解、教学方案、直播课堂等课程教学内容的编辑与发布。整个在线平台中的讨论区与在线答疑模块就有较强的交互性与导航功能,能够更有针对性的为学习者提供学习支持,学习者能够结合自己的实际需求,选择想要进入的模块或学习形式,合理的安排自己的学习时间与学习计划。

2.课堂教学环节。课堂教学是整个教学活动中最为主要的环节,同时也是混合式教学模式应用的重要环节。拟定课程方案对进一步明确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具有重要意义,就电大开放式英语教学课程而言,能够将重点词汇、听说读写的对应任务发布到互联网品台中。学习者可登陆客户端及时的查看教学计划以及教学评价等内容,对整个学习流程进行掌握,便于学生在学习前做好准备。

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需要充分明确学生才是整个教学活动的主体,需要充分的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可选择小组讨论、情境构建等形式促使学生参与其中。同时,在教学活动开展期间,教师还需要对学生给予鼓励,并在此基础上给予合理的指导,发散学生的学习思维,同时提升学生参与英语学习的兴趣。另外,教师在整个教学活动中还应该充当指导者的角色存在,辅助学生对学习内容进行梳理,并对学生产生误区的地方及时的给予纠正。

3.在线教学环节。电大开放英语在线教学的开展形式包括网上教学、网上答疑、视频会议、在线讨论等,此种在线教学方式有助于优化以及丰富数字化教学资源,并充分发挥各种现代多媒体教学工具以及認知工具的价值。在线教学活动中,能够为学习者提供一个自然且真实的语境,经由师生之间的互动,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语感,进而在自然的状态中掌握语言规律。

在视频教学活动中,学生能够经由在线观看等形式实现开放英语学习。在线视频教学中融合了文字、图片、图像、声音等元素,并合理的搭配英语教材的内容,为学生提供一个真实的英语语言交流情情境。在模拟课堂教学活动中,师生之间能够实现虚拟互动,有助于改善师生之间的关系,进而有助于改善学习者不敢表达或不敢说英语等情况。在讨论学习过程中,学生能够定时参与到在线教学活动中,在学习过程中遇到问题可直接进入到讨论区,与其他学习者进行讨论,有助于提升学习者的主动性以及发现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4.教学评价环节。教学评价是对一个阶段性学习成果的考核,包括终结性测试与形成性测试两种实现方式。混合式教学模式应用过程中,针对教学评价所关注的是将两种评价方式进行融合应用,例如,形成性测试能够经由学习者参与面对面授课时的情况、参与在线讨论时的情况、开放英语作业完成情况的观察进行综合评价。另外,合理的利用学习记录卡能够记录学生课堂学习、在线学习的时间与学习成果,能够为教学评价提供重要参考数据。电大开放式英语教学针对教学评价,所关注的是评价的过程性与动态性,也就是全面的衡量最终的结果与过程,给出一个更为客观的教学评价。

四、结论

文中以电大开放式英语教学课程为例,分析了混合式教学模式应用的可行性以及实际应用路径。经由全文分析可知,电大开放式英语教学课程具备了应用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成人英语学习需求、第二语言学习规律等可行性条件,能够借助于混合式教学模式提升整体教学水平以及学生的学习效率。混合式教学模式可应用在电大开放式英语教学课程中的教学设计、课堂教学、在线教学、教学评价等各个环节中,在具体应用过程中需要充分掌握多种教学方式的适应范畴,进行合理的选择,避免弱化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应用效果。

参考文献:

[1]姜彩霞,崔维响.混合式教学模式在高职高专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以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为例[J].赤子(上中旬),,02(21):70.

[2]赵丁玲,李永才.基于TPACK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在英语语法教学中的应用[J].山东外语教学,2016,06(05):59-65.

[3]王春妮.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赤子(上中旬),2016,09(17):71.

[4]宋晓星.基于微课的混合式学习模式在成人高校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北京宣武红旗业余大学学报,2016,07(02): 50-52.

[5]郭燕青.混合式学习模式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以中山大学南方学院公共艺术系为例[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6,07(03):60-62.

[6]刘跃辉.“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商务英语函电》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实践[J].中国教育信息化,,09(04):9-10+14.

[7]张文曦.混合式教学模式在英语写作过程教学法中的应用[J].现代教育科学,,06(07):40-43.

[8]邝炜雁.混合式教学在《开放英语(1)》教学中应用的可行性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中旬),,04(06):78-79.

篇7:任务型英语教学模式在《新目标英语》实际教学中的感悟

肖庆玲

国家《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提高任务型教学模式,把综合语言能力的培养落实在教学过程中,倡导体验、实践、参与、交流和合作的学习方式,实现任务的目标,感受成功,强调学生能用英语做事情。通过一段时间的英语教学实际运用,我们从中感受颇深。

一、《新目标英语》(Go for it)课本的几个特点

1、教材内容涉及面宽,信息量大;任务设计的形式多种多样,载体丰富多彩, 充分考虑到12~15岁儿童的心理和生理特点, 照顾到知识性,趣味性, 和实用性等诸多方面。取材贴近学生的生活,与之戚戚相关。例如自我介绍由此引申为介绍同学、家庭等。所设计的内容是同学们最感兴趣的话题。纵观第一册的教学内容, 该册教材中涉及的功能项目有:打招呼, 介绍,识别人和物及所属关系, 数字, 谈论空间关系, 方位, 谈论时间, 提供与请求帮助, 饮食, 嗜好职业,习惯, 购物等等。每一项功能项目都选用一些较为简单的语言结构,并且在日常生活中使用频率较高。这些取材体现了西方教育的人本化教育。西方教育思想流派人本化教育中的课程,人本化教育认为:培养自我实现的人是人本化课程的核心,课程内容建立在学生的需要、生长的自然模式和个性发展的基础上,既体现出认知、思维、情感以及行动之间的相互渗透和相互作用,又与学生的生长过程有机地联系起来。从第一册的第一单元同学们就能感受到通过学习自我介绍从而引伸为介绍同学和朋友,以及家庭的成员,更能加强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由听、说发展到写的提高,课本的设计始终是由此引伸而入。同学们之间有很多的话题可以用英语交流,例如:What’s your name? Do you like sports? What kind of sports do you like? Say something about your favourite food. Go shopping. My favourite movies等等。非常贴进学生的生活,是同学们最感兴趣的话题。

2. 新课本图文并茂,从视觉上有一种全新的认识,学生的心理更愿意接受它,文字说明的内容比以前的旧课本减少多了,提供机会给予同学们的想象、表达空间,满足学生的各种要求,这样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个性的充分发展和潜能的实现。由于活动增加了,促使学生之间形成一种相互帮助,共同提高的良好人际关系,增进学生之间的感情交流。

3.新目标英语对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同时也有更高的要求。从课本的结构中看,口语表达能力比以前要求提高了。课本的每个单元中的每个小节都有pairwork或 groupwork的练习,使学生及时得到了口语训练的机会,增强了对知识点的记忆。

4.学生写作能力从一开始就能够得到锻炼。如第一单元写 school ID card,第二单元学习如何写寻物启事和招领启事,第三单元练习介绍某人,第四单元写便条,第六单元学习列购物清单,第七单元学习如何写英语购物广告,第十单元写招聘启事,等等,使学生的英语实际运用能力得到了大大的提高,而不是像以前的英语教学形式那样,学哑巴英语,或是所学的英语知识在实际运用中相差甚远。

5.由于新目标英语课本的文字说明较少,提供了大量的时间来阅读课外与之有关的文章,新目标英语课程规定初三学生的阅读量要达到十万字左右,初一应有大约三万字左右的文章阅读量,这就给学生的学习提出更高的要求。

二. 教师的作用是通过指导学生把课堂活动及课外活动有机地联系起来,从而完成知识的迁移过程。

1.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能有机地运用教材, 同一内容可以在不同的课中提出不同的要求, 时给予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程度的要求, 根据学生的不同程度划分成若干个小组, 布置不同任务, 给他们提供充足的训练机会, 使所学的知识不断扩充, 不断深化, 逐步提高难度的方式重复所学的知识, 从而完成预期的目的和任务.

2. 教师为了能较好地检测学生的课外英语学习的情况,把课堂英语学习进一步延升到课外, 增强学习效果, 能够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英语学习情况, 使之成为和家长联系的纽带, 我们为此制定了一张由家长监督检查,学生逐项落实各项任务的自我评价表,表格如下:

说明

1、必查的内容:课外阅读一篇,共六篇;听读十遍,检查课后作业情况并签字。

2、每周听写本单元单词不少于两次,并签字。

3、每周课堂听写及单元测试成绩情况由老师填写。

4、本表每周一早自习上交后再换新表,请务必认真协作完成。

说明

1、必查的内容:课外阅读一篇,共六篇;听读十遍,检查课后作业情况并签字。

2、每周听写本单元单词不少于两次,并签字。

3、每周课堂听写及单元测试成绩情况由老师填写。

4、本表每周一早自习上交后再换新表,请务必认真协作完成。

不过<<新目标英语>>课本中还存在许多应该改进的地方:

1、 出现一些语言性的错误,如:第一册Unit5 3a Picture3中的对话

A: Well, Let’s play soccer.

B: That’s sounds good.

应该是把that’s sounds good一句中that’s的’s 去掉。

Unit6 Workbook中的 French-fries 单词中的french应该是小写, French单词大写的意思就完全不同了,它为”法语” 或法国的的意思.

2、 一些听力内容和图画不相符,给学生造成许多疑问,如Unit7 How much are these pants? Section A 2a Listen to the conversations. Circle the things you hear中的听力内容为:

Conversation 1

How much is the blue T-shirt? 但是图中却找不到 blue T-shirt.

Conversation 5

A: I like big red hats. Do you have one? 图画中也没有red hats。

Conversation 6

A: I like those long, white socks. How much are they? 图画中只有篮色, 粉红色和红色的袜子, 找不到white socks。

我们坚信通过新教材进一步审核与校正,一定会成为广大师生深受欢迎的教科书.

篇8:任务型教学模式在大学综合英语教学中的运用论文

任务型教学模式在大学综合英语教学中的运用论文

论文摘要:现代外语教学中,任务型教学模式(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引起了教师们的极大关注。本文主要介绍了任务型教学模式的概念和如何运用任务型教学模式来进行大学综合英语教学。

论文关键词:任务型教学 大学 综合英语

引言

在我国传统的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之间长期形成了“注入式”教学,教师在课堂中占据主导位置。于是,学生在课堂中极少有机会参加教学活动,课堂不能调动学生对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课堂气氛沉闷,教学效果不理想;由于学生只是一味地听课,口头表达能力得不到很好的锻炼,变成“哑巴英语”。外语教学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也需要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

目前国内大量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任务型教学模式的理论探索。研究表明,在大学英语专业的课堂教学中也可以借鉴任务型教学模式的理念。

1.任务型教学的特点和构成环节

任务型教学(task-based approach)是建立在第二语言洗得研究基础上的一个具有重要影响的语言教学模式。任务型教学从学生的基本心理需求出发,认为学习是满足个体内部需求的过程,在教学目标上突出教学的情感功能,追求学生在认知、情感和技能目标上的均衡达成。它强调教学中学生基本心理的满足,特别是归属感和影响力,具有较强的情感性。

典型的任务型教学分为5个环节。“课堂导入”环节:按照常规的课堂教学导入程序,课堂教学首先需要导入;“参与任务”环节:任务呈现环节。任务型教学让学生从课堂教学一开始就明确要完成的任务,然后在任务的驱动下去学习语言知识;“学习新知”环节:就是我们通常所指的语言知识教学,学习的内容可以围绕课本的教学目标和要求进行;“巩固新知”环节: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操练运用”环节:学生掌握新知后,形成“活学活用”能力。

2.教学实例说明

本文以《致用英语综合教程2》(程晓堂主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Travelling without Trampling”一课为例,说明“任务”的设计以及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该文主题集中在travelling 与trampling之间的关系,提出旅游可能会对环境起到破坏的作用,提倡“无破坏”旅游,以良好的旅游管理来发展地域文化和经济。旅游是学生们感兴趣的话题,因此,在设计任务的过程中,要突出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围绕本课文,笔者设计了以下5项task-oriented的活动。

Task 1: Today we are going to deal with the topic “travelling”. Do you like travelling? Where have you been travelled? What other places do you want to travel in the future?

任务1分析:这是一个导入步骤,目的是想激发学生对主题或任务的关注和兴趣。使学生一开始就处于一种主动积极的任务情景氛围中。教师所问的问题要贴近本课文所涉及的.内容。 Task2: Look at the topic in our text “Travelling without Trampling” and try to predict the content of the text.

任务2分析:学生的兴趣被激起之后,就可以直接进入今天的主题或任务,即对标题的预测。在预测之前,要理清一些语言理解上的障碍。

Task3: Discuss in groups: What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can travelling bring to our life and the environment? Try to make a list of them. (The whole class may be divided into 7-8groups. After discussion, each group do a report.)

任务3分析:利用学生现有的知识及想象力对旅游业产生的影响展充分的讨论,同时也是对课文内容的一种深入挖掘。

Task 4: Each group reports the discussion result to the whole class. Compare the items each group provides. Then make a comparison between the items you mention and those mentioned in the text.

任务4分析:通过讨论比较,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也深化了对课文的理解,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Task 5: Nowadays travelling is more and more popular in our country. Based on what travelling can bring to us, do you think we should develop tourism or we should just stop developing tourism so as to protect our home from being trampled?

任务5分析:教师要给学生提供创新的机会,整个班级可以分为两大组,分为正反两方展开英语辩论。学生将所学到的知识和形成的语言交际技能灵活用到实际生活中大家所关心的热点问题上。

结束语

任务型教学是交际法的发展,它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宗旨,是实现英语教学目的的有效途径之一。教师应该根据英语专业学生的学习需要和特点,积极探索任务型教学模式,使之在教学中发挥更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程晓堂. 任务型语言教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Ellis, Rod. Task-based Language and Teaching [M].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3]陈淑芳.使用任务语言教学法时教师的作用[J].湘潭大学学报,2003

篇9:任务型语言教学模式在高校英语教学中的运用与思考

任务型语言教学模式在高校英语教学中的运用与思考

一、任务型语言教学的`概念 所谓任务型语言教学就是直接通过课堂教学让学生用英语完成各种真实的生活、学习、工作等任务,将课堂教学的目标真实化.任务化,从而培养其运用英语的能力.

作 者:覃锋  作者单位:广西河池学院 刊 名:中国校外教育(理论) 英文刊名:CHINA AFTER SCHOOL EDUCATION 年,卷(期): “”(z1) 分类号:H3 关键词:任务型语言教学   运用   大学英语   注意的问题  

篇10:EPU英语教学模式在初中英语听说教学中的实践与反思论文

EPU英语教学模式在初中英语听说教学中的实践与反思论文

摘要:本文结合教学实例,介绍了EPU即“感知体验-语言实践-真实运用”英语教学模式在听说教学中的应用。针对初中学生普遍存在的“聋哑英

语”现象,提出几点建议,旨在帮助学生克服语言障碍,解决听说难的问题,培养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关键词:EPU英语教学模式,感知,实践,运用

一、研究背景:《英语课程标准》指出:基础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其形成是建立在学生的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素养整体发展的基础上的。其中,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是根本。而语言技能之中,“听说”又位于“读写”之前,即表明“听说”是其他各项能力的基础。通过“听说”,学生能学习概念、扩充词汇、理解语言现象等。由此可见,在英语学习中,“听说”是至关重要的环节,是教师们应该注重培养,学生们应该熟练运用的技能。但是,与之相矛盾的“聋哑英语”现象在全国各中小学中却普遍存在。

这一现象引起了教育界的重视,引起了英语教育者的反思。所以,怎样消除这种现象是值得我们积极思考和研究的问题。

本文所介绍的EPU英语教学模式在遵循语言学习的基本规律基础上,强调“从语言感知体验(experience)到语言迁移实践(practise),再到语言真实运用(use)”这一语言学习的基本实践过程。要求教育者以学生为主体,至始至终按照学生自身的学习需求和语言发展规律设计各环节和活动,重视感知、强化体验、反复实践、激活运用。

二、实践与分析:

笔者在初中英语听说课中运用EPU教学模式,让学生先体验,然后实践,最后运用。突出听和说的过程。本文将以一节英语课为例--初一英语下册(外研版)Module6Unit1--来探讨EPU英语教学模式在听说教学中的应用。

(一)过程示例:

1.展示图片、激发兴趣课程的导入相当于演员在舞台上的第一次亮相,非常重要。俗话说“好的开始就是成功的一半”,好的`导入应该既能表明本课内容,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的视觉认知水平要高于听觉认知水平。所以,为了吸引初中学生的注意力,笔者往往选择色彩鲜艳、内容生动且贴近教学内容的图片作为导入部分的载体,在课件中结合图片帮助学生从音形义透彻地理解记忆。

本节课内容以体育运动为题材,要求学生了解奥运会,因此,笔者首先展示北京奥运会五环、火炬、会徽、吉祥物的多种图片,以引出话题Olympic games/adventure。

2.词汇呈现、感知体验(Experience)学习新词时,第一印象非常重要。教师要紧密结合语境让学生体验新词。而且,具体意义的单词要通过静态图片展示,抽象意义的单词则需要透过图片结合具体语境呈现。例如,本课需要学生掌握6个运动单词:running,bas-ketball,table tennis,gymnastics,skiing和cyc-ling。笔者给学生展示刘翔的赛跑,姚明的篮球,张怡宁的乒乓球,刘璇的体操表演等照片,并呈现对应词汇:running,basketball,table ten-nis,gymnastics,skiing和cycling。用图文结合的方式,提供给学生多种外部刺激,各种感官的综合刺激能更好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加深学生对新授内容的印象。

这里学习的是抽象意义的形容词。因此,笔者结合了图片,创设相应的情境,引导学生猜出词义。再结合例句:The basketball match is exciting.

The football match is boring.

让学生一看到新词exciting和boring时,就能在脑海中浮现对应的例句和图片,能准确的区分和识别这两个新词。

然后用同样的方法教学生认识relaxing/ti-ring,safe/dangerous。然后带领学生反复诵读这些形容词。

3.反复操练、语言实践(Practise)本课绝大部分的时间放在了操练这一环节,操练的形式多种多样,而且体现出由易到难的过程;

1)设计听力实践:检查学生对文章大意的理解2)设计阅读实践:活动1:阅读并挑出他们喜欢的运动。(完成表格)活动2:操练多音节形容词比较级的构成:more+原级+than,并给出例句。

活动3:给出多个多音节比较级形容词,让学生按照规律变成对应的比较级形式。

活动4:用选择疑问句“Which is more…,Aor B?”让学生学会用句型来比较不同运动。掌握句型:I think…is more…than….

活动5:简单描述(为复述做铺垫)。

活动6:根据图片,复述课文。

4.设置情境、真实运用(Use)

运用是指教师结合本课内容给出大环境,由学生自己结合亲身体验创设小环境完成的较为真实的场景。要求学生能利用本课知识来表达真实的生活,或模拟出较为真实的情境。运用的时间应在10-15分钟左右,是本课的落脚点。笔者在这个环节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描述自己喜欢的运动,并用比较级说明喜欢的理由。这是全课的最后一个活动,也是本课语言学习要达到的最高目标。

(二)简单分析:

笔者认为,语言的学习应该是有一定规律可循的,教师应该遵循这个规律并循序渐进,逐步发展学生的第二语言技能。第二语言的学习应该要借鉴母语的学习过程和经验。本节课就是按照语言习得的规律,由体验到实践再到运用,全部由易到难,从一开始的词汇学习,到形容词的比较级练习,再到课文引入、学习和复述,一直到最后结合实际的话题运用,都是严格遵照EPU英语教学模式的来进行的。这节课所有的活动层次阶梯递进式向前发展,让学生在反复强化中,会听会说会运用。

三、EPU教学模式的积极作用:

在大连地区,初中英语教育者都使用着EPU英语教学模式。以往的英语教学只注重了知识系统的灌输,忽略了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导致了学生只会做题,而不会听,不会说,也就是前面所提到的“聋哑英语”现象。而EPU英语教学法重点突出了学生的运用,让学生用语言做活动,做到“学以致用”。能够做到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在活动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这一点与新课改的要求也是完全一致的。

四、应注意的问题:

运用EPU教学模式需要教师具备一定的素质,教师要能站在语言学习的高度,遵循语言学习的规律,并以语言形式为载体,引领学生会文、品读、感言、得意,不断强化字词句的教学,不断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并引导学生进行规范的言语实践,切实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让英语学习为学生的生命发展奠基。

另外,教师在运用EPU教学模式的时候,要注意各项活动的有效性。有效的训练应该高度关注学生的心理发展。学生的心理发展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认知水平的发展、个性倾向性的发展和情感世界的发展。还应该讲究训练方法和训练艺术。要合乎学生的认知规律,还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更要考虑学生的认知兴趣。

结束语:笔者认为这种英语教学模式是最能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语言能力的,它不仅能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还能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更能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这种教学模式最大的特点是能够让学生热爱英语,学好英语并受益终生。

参考文献:

【1】张文科刘敬雯编著《大连市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探索与实践--EPU英语教学模式》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8【2】仲丽娟著《教师专业发展的叙事研究--一位中学教师的亲历亲闻》北京大学出版社,7【3】大连市教育局大连教育学院组编《大连市初中课堂教学评价标准》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6【4】《中小学外语教学》第4期【5】《中小学外语教学》20第5期【6】《辽宁教育》2010年1-2期【7】《教育文汇》2010年总第113期【8】《教师博览》2010年第9期作者简介:黄欢(1981-),湖北武汉人,现为辽宁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级在职教育研究生,研究方向:学科教学英语。

篇11:NICAS 教学模式在山区职校英语课堂中的运用 (中学英语教学论文)

摘要:本篇论文立足于新时代的特点及山区职校英语素质教育的现状,分析了山区英语素质教育中学校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方面存在的不利因素,并在此基础上,阐述了NICAS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中的具体体现。以此来论证山区职校实施英语素质教育的特殊性,艰巨性以及可行性。

关键词:英语素质教育 应试教育 语言环境 个性发展

新世纪是一个国际化的高科技时代,是一个信息社会化的时代,更是一个竞争与交流相互交融的时代。为适应时代发展的这一趋势,全面贯彻实施素质教育已成为刻不容缓的任务。全国各级学校教育工作者们积极行动起来,开始了轰轰烈烈的素质教育大讨论和探索,并取得了突出的成绩。

然而,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存在着不平衡,尤其是山区职校的素质教育,存在着较大差距。如何在山区职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并取得实效已成为同行共同探讨的焦点。我在几年职高英语教学工作实践中,针对山区职校英语的教与学的特点,进行了NICAS教学模式的尝试,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NICAS指的是此课堂教学模式所具有的,Natural, Interesting, Creative, Active 和 Systematic的五大特点。本文将着重谈谈山区职校英语素质教育面临的困难和存在的不足以及针对这些特点NICAS教学模式的相应做法。

一. 教师教方面的几个误区

21世纪的英语教学,必须是科学的、现代化的英语素质教育。它必须具有以下五大特点:(1)全体性:面向每一位学生。(2)全面性:先天与后天全面的开发与发展。(3)个性:即发扬学生的主动精神,发展健康的个性。(4)发展性和基础性:为受教育者今后的人生和社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素质。(5)时代性:必须充分考虑现在和未来的时代特点。然而山区职校英语素质教育的发展在以上几个方面却存在着严重误区。主要表现在:

1. 应试教育的思想桎梏。在应试教育的模式下,由于传统的教育观、质量观和人才观的影响,许多教师仍然为能走出“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怪圈,从而造成他们对待教育对象的态度上存在不平等、不公正的现象。他们把学生成绩的好坏作为一个学生能否造就的唯一标准,因而忽略了对成绩较差的同学的帮助和培养。这一点就严重违背了素质教育全体性的要求。

2. 新教材、旧教法的现象。近十年来的英语新教材已不再像六七年代时有“大学课本下放中学”的迹象。而是更重视了学生的兴趣和他们生理与心理发展的需要,教学内容更贴近生活实际,语言材料知识的编排体系比较符合青少年的语言学习的认识规律,采用交际教学法的思路。但教材虽是新的,相当部分的教师观念仍是旧的,教法也是旧的,还沿用着“Open books---Read after the teacher--Repeat---Recite”的模式,课堂上仍是教师一言堂,填鸭式的灌输。这种教学模式严重扼杀了学生的个性更忽视了学生后天全面的开发和发展。“高分低能”的学生便是这种旧教法的产物,是根本不能适应新时代的发展需要的。

3. 教改滞后,缺乏主动性。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人们通过反复实践的对比,更加意识到应试教育模式下的教学方法所产生的学生“不能学以致用”和“少慢差费”的现象,纷纷从教学方法的改革入手,掀起了教改的热潮,百花齐放,各具特色。然而山区职校的英语教改却相对落后得多。原因总结起来有以下几点:其一是学校领导的认识不足。许多山区学校的领导在思想上还未真正理解素质教育的目的和要求,只抓表面,而没有下大力度去贯彻素质教育的实质内容,因而避免不了应试教育的种种弊病。其二是教师教学观念滞后。不少教师一方面在思想上始终局限于传统的教学思想,认为掌握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才是最终目的,根本不重视交际功能。另一方面,未能正确理解新教材中采用的交际教学的思路,片面地把它理解为只重视口语,不重视书面语;只重视交际而不重视语法知识因而极力排斥。其三是教师知识与能力滞后。外语是跨文化的人文学科。外语教师必须具备丰富的目标语国家的民族文化历史以及政治经济等方面的知识。新教材对老师的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再只是一名讲师,而必须集各种角色于一身。而有的老师不注意知识的积累和更新,除了课文和语法外,其他方面知之甚少,要尝试新的教法自然力不从心。

旧的教法不进行改革根本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更不能为受教育着今后的人生和社会发展培养坚实的基础素质。

二. 学生学方面存在的不足

在山区职校实施英语素质教育较之于沿海职校存在着诸多困难,因而教学质量亦不太理想,特别是随着考试体制的不断完善,考试将更多的侧重于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的运用能力及各方面的综合能力。除了教方面的不足之外,山区学生自身所具有的种种不利因素也不容忽视。归结起来,有以下四个方面:

1. 学力基础。学力主要指的是必备的学习基础知识和综合学习能力,包括理解能力、记忆能力、思维能力及迁移能力等。由于山区的师资、教学条件相对薄弱。一些学生在启蒙阶段没能得到良好的教学,造成学力基础不扎实,表现为知识面狭窄、思维不活跃、接受能力较差等。举两个典型的例子:在BOOK (III), Niagara Falls 单元中,当谈及中国的知名瀑布时,问到黄果树瀑布,一半以上的同学居然都说没听说过,更别提尼亚加拉大瀑布了。再如,学生由于在启蒙阶段的语音学习不够规范,许多学生到高一了还不能看音标读单词,严重制约了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这些都极易使学生对英语学科产生恐惧心理。

2. 学习环境。环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家庭环境,另一方面是语言环境。就家庭环境而言,山区学生的父母大多没有接受过高等教育。对子女虽有期望,但往往关心不够。半数以上的父母则是不闻不问,听之任之;有的父母甚至连自己的孩子读几门课程都不知道,更谈不上对英语学科重要性的认识。在这样的环境中,缺乏自觉性的同学就极易成为“掉队者”。与城市中学生相比较,山区职校生在语言环境方面差距就更大了。城市中学生有机会面对面地与外国人交谈,有机会参加各种英语角,英语演讲比赛等组织活动。而山区学生平时难于接触英语,由于经济和地域的限制,也很少有机会阅读到大量有关英语学习的读物。这一点限制了学生兴趣的养成和综合能力的提高。

3、 格倾倾向。性格是指一个人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由于不同的生活环境、教育条件、个人生活经历和从事的实践活动等原因使性格在每个人身上产生个别或独特性。教师应根据不同表现,因材施教,帮助他们分析和总结性格表现,以扬长避短,许多在农村长大的学生,由于长期生活在较为闭塞的乡村,很少接触生人、外人,更少有机会在大众场合发言或表演,再加上父母与他们缺乏交流。因而形成内向、孤僻的性格,不愿主动开口,不善于交往,这对于学好英语也是极为不利的。在农村中学,部分同学在学习用英语进行简单交际时,通常需要一两周时间才能比较大方、正确地表达,这不是因为他们不会而是因为他们不敢开口或是过于紧张而易犯错。内向的性格使他们回避与别人交往,碰到问题常常不敢向老师或同学请教。而对于老师所布置的口头练习(比如:课余用英语讨论某些话题)就更不可能去做了。这样,在学习上的困难就无法得到及时的解决。

4、学习条件。如今,由于父母的重视和经济条件的许可,许多的城市中学生都有了自己的英语复读机、学习机甚至电脑及其他一些辅助材料。然而,山区大多学生有的只是一本课本和练习册,除高三学生配有少量额外的材料外,几乎没什么与教材配套的其它资料。大部分学校没有电教设备;部分学校甚至连录音机也没有配备,更谈不上多媒体教学。各种学习条件的不足使得农村中学生在语音、语调及听力训练等方面大为不利。

三. NICAS五大特点在课堂教学中的具体体现

综上所述,山区职校英语素质教育较之城市中学存在较大差距,既有内因又有外因。只有摸清原因,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找出适合山区职校特点的教学路子,才能卓有成效。NICAS教学模式正是建立在这些外因内因的综合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博采众长,加以融合创新所进行的一项改革教学方法的尝试,并取得良好的效果。以下将从三个不同阶段来阐述NICAS教学模式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1.(Natural and Interesting)英语学习的初始阶段。也就是入门阶段,参考自然教学法更有利于初学者学好英语。“自然教学法”(The Natural Approach )是由Stephen D Krashen 和 Tracy D Terrel 提出来的。他们在研究儿童如何产生第一语言的基础上,区分了语言学习中自然“习得”和“学习”两个不同的概念,Krashen and Terrel 指出,学习第一语言对于幼儿来说,既是生存的需要,又与他们的现实生活紧密相连。儿童出生后,生活在一个富有实际意义的环境中,在日常生活和与父母的交流中自然习得第一语言。“学习”指的是学生在学校里有意识地学习第二语言。在课堂教学中侧重于语音、语法、句型训练和听写造句等。他们进而说,语言发展是有阶段性的,由简而繁逐步提高。因而,我认为在英语学习的初始阶段用自然习得的方式要比学习的效果好得多,但由于受到自然习得条件的限制,学生接触语言的时间非常少,完全靠习得来掌握英语是不可能的。但教师在课堂上仍应尽量创设自然的条件,尽量让学生更多地接触自然、真实的英语,通过各种活动,录音甚至录像,增加学生接触语言的机会。和学生自然的对话,由易到难,循序渐进,不要把注意力放在纠正语法或语句的错误上面,重要的是给学生创造一个与学习第一语言相近的环境,使学生能自然习得,提高英语的流利程度和运用英语进行交流的能力。例如,在课堂上不必太循规蹈矩,新教材中多以城市环境为题材背景的,教师可适当加以变化,越贴近山区生活越好,把可自然接受的事物而不用做过多解释和描绘的对象作为操练内容能够使他们更加自然,易于接受。

再者,正如布鲁纳所说:“对学生最好的刺激乃是对所学教材的兴趣”。通过调查显示,由于强烈的直接兴趣 的影响,约有90%的少年学生明显地表现出对某些学科特别爱学和特别不爱学的偏科现象。因此,在英语学习的基础阶段,务必要做到课堂教学要有趣味性。实践证明,在教师形象生动描述的基础上,新鲜、奇异的和对今后学习、考试、生活工作有用的东西更能引起学生的兴趣。特别对于山区职校生,如何采用轻松活泼的教学方法,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克服他们的恐惧心理,引导其走上将来自主学习的道路显得尤为重要。如Book (II) Tom Sawyer 单元,教师可以将教学设计为分为三个情节短剧,让学生在表演中学习马克吐温对Tom Sawyer 的人物刻画,由于主人公也是少年,因此学生表演学习起来也很有感觉,比起简单的课文教学效率高的多。所以说在课堂上,教师是组织者、示范者、旁观者、评判者。把上课当成是演一台戏,教师还必须是成功的导演,让学生真正进入角色,感到自己不仅在欣赏老师和同学,也在欣赏自己,从而使他们更有参与的兴趣。

总之,在英语学习的初始阶段,自然地引导入门和有效地激发强烈兴趣是最为重要而关键的任务。

2、(Active and Creative)英语学习的提高阶段。在这一阶段,教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地、创造性地学习和思维具有重要意义。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生来到学校里,不仅是为了取得一份知识的行囊,更主要的是为了变得更聪明。”在使学生掌握了基本的语音、语调、书写和部分基础词汇和句型的基础上,如何培养学生的英语创新思维能力,使学生跃出教科书框定的架子,学活书本,从而变得更加聪明;尤其是对于山区职校生,如何克服教学条件、语言环境等方面的困难和他们性格上的不利因素,都对英语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第一,针对个别,抓紧全体。素质教育的首要特点就是面向全体学生,山区职校生由于客观环境的差异和主观能动性上的差距,往往两极分化得较为严重。这时老师切不可放弃任何一名学生,而应在教学过程中根据不同学生掌握知识水平的不同来设计问题和角色,力求让全体学生都能够积极参与,不至于使部分同学失去兴趣和信心。如在讲解语法祈使句时,我将几种基本句型设计在“小兔子和狼”的故事中,首先我让成绩最不理想的同学来表演狼,他先不说话,只要做出饥饿的,虎视眈眈的表情,听着兔妈妈和小兔(由成绩中上的同学来表演)的对话,这样他就没有压力,几组之后调换角色,重复练习句型Don’t open the door if mother doesn’t come back. Come back early. Buy some apples for me, won’t you? Please open the door. Let me tell you a story, will you? Don’t knock at the door等。由于有了前几次表演的自信,这位成绩较差的同学便能很快掌握这两个句型。看到与自己程度相当的同学都能够做得好,其他成绩不理想的学生也都跃跃欲试,积极主动地在小组中参与表演,极大地调动了课堂气氛。在这一基础上,我鼓励同学大胆想象,联系生活实际或已学过的知识,设计新的对话故事,结果不同程度的学生都创造出了新颖的对话,整堂课学生兴趣盎然,学生注意力集中,良好的教学氛围促进了学生的积极主动思维能力。

第二, 多管齐下,引导创新。素质教育的第二大特点是强调学生的个性和发展针对山区职校生性格较为内向,语言环境较差的现状,教师的引导作用显得有为重要。在力抓全体学生,培养良好兴趣的基础上,我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尝试:(1)创设氛围,激发创新思维。人是感情动物,而人的感情总是在一定的情境、场合下产生。所以在教学中,我特别注意微笑和鼓励教学,鼓励学生敢说、敢问、敢于指出老师的错误。努力创造一个特定的能使学生产生共鸣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特定的情景下学习特定的语言。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力求用幽默的语言、丰富的语调,模仿有趣的动作,并播放优美的音乐来激发学生的想象和创新思维。(2)巧设疑问,引导创新。多角度、多方位设计各种思考题,发展学生横向、类比、逆向、联想等思维,使学生不单单停留在理解和掌握所学内容,而且利用所学知识,结合已学的知识去创造、去探索,培养创新思维,是一条较为有效的方法。例如看图说话,让学生结合已学知识展开联想,对课文内容进行再造加工,经过独创性的思维,一篇立足于课文又高于课文的看图说话便呈现在我面前。Book II Unit 6 Weather 中有几幅关于天气的图,要求学生用一句话来进行描述,这时我就结合上单元学的动物及四季让学生试着用四种典型的动物生活来体现四季的天气特点。经过思考,学生们造出了以下一些句子:In spring swallows come back to my house from north. In summer cows (buffaloes) like swimming in the river. In winter we can’t see any snakes等。在造句过程中,学生可能会遇到一些词不知如何翻译,教师应给予帮助,而不是硬要求他们用学过的单词,以免影响他们创造性思维的积极性。通过上面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到:山区学生所联想到的大多为他们的实际贴近的东西。总之,只要教师在课堂上巧妙地适时地设问,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那么学生的思维创造性便能得到充分发挥。(3)合作互动,拓展创新思维。发展是教学的出发点,也是教学的归宿。这发展,不仅是知识的积累,更重要的是智慧潜能的发展,思维的发展。为拓展思维,我采取了合作互动的方法,以优带差,让学生在合作中动手动脑,合作表演,从而发挥每个人的长处,同学间相互弥补借鉴、启发、点拨,形成立体的交互的思维网络。学生们通过相互交换思想,得到了更新的、有更丰富内容的思路。(4)积极评价,鼓励创新思维。教学中,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些教师对学生产生的一些希奇古怪的,非常离奇的想法加以严厉的批评、指责训斥,认为是捣乱。这样将压抑学生那些朦胧的、零碎不成片段的思想,从而阻碍学生创造思维的发展。相反,我们应当注重发挥评价的鼓励作用。鼓励学生异想天开,标新立异;对于不同程度的学生还得进行分层次评价,既要防止优秀生的骄傲情绪又要尊重差生的自尊心,增加他们的自信心,才能在课堂上保持注意力的集中。

3.(Systematic)英语学习的巩固阶段,也就是复习阶段。我们通常把学校教育工作的知识学习过程分为立即、巩固和应用三个阶段或基本环节。前面阐述的英语学习的入门阶段和提高阶段便是属于知识的理解阶段。知识的巩固阶段指的是对所学知识的持久记忆。它的重要意义不仅在于保持理解学习的结果,也为知识的应用提供必要的准备。知识巩固的效果直接关系到学生在知识应用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因此,教师应努力改进教学方法,以达到复习巩固的最佳效果。我认为必须作到三个系统化,即:复习内容系统化、时间安排系统化和模拟测试系统化。

(1) 复习内容系统化。复习阶段,教师应用联系的观点,将知识系统化,使其融会贯通,相互渗透。特别是要将重点知识系统化。一般来说,理解了的东西比尚未理解的东西容易记住,有规律、有条理的东西要比杂乱罗列的容易记住。在复习阶段,可以不必按单元来进行单调的知识点重复,这样简单再现不利于学生的记忆,而是应当立足于整本教材,发现其内在的编排规律,找出一条主线,将与之相关的内容、主题串起来,达到提纲挈领,一目了然的作用,使学生在大脑皮层中留下深刻的痕迹,达到将整本书装进大脑,并能再现其中内容的效果。在进行整本书的复习时,可充分利用教材前言部分的Unit Map of Book, 从点到面,就课文内容进行层层推进再现复习,可具体到课文中的每个句子乃至重要的语言点,称为“放大镜法”。

(2) 时间安排系统化。随着考试制度的不断完善,高考英语测试不再以单元的语法考查为重点,而是溶合了听力、情景交际和写作及阅读等多方面综合能力的考查。因此,考前复习一般可分几个阶段进行,每个阶段都有所侧重。在第一轮复习中应侧重于词汇和语法的系统的复习,因为这是其他方面知识立即和应用的基础;在第二轮复习中则侧重于情景交际和写作的复习和强化训练;第三轮复习中应当把听力训练和阅读理解作为复习重点,进行集中训练。同时,在时间安排上还应符合记忆的规律,向学生解释艾宾浩斯遗忘曲线的分布特点,帮助他们找出自己的遗忘规律。以利于合理分配复习时间,逐步巩固。

(3) 模拟测试系统化。在知识的复习巩固阶段,模拟测试起着重要的作用,它可以使学生提前适应考试的气氛和状态,以尽量避免怯场和各种考试失误现象的出现。再者,模拟考试可以让学生了解考试基本题型,掌握考试时间,有利于针对性地进行复习,避免盲目性。但是模拟测试的时间和内容也应做到系统化,不能随意安排模拟测试,而考试的内容则更应与复习的内容和复习的时间安排相符合。教师在安排复习计划时,应把模拟测试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进行系统的安排。分阶段、分重点地进行。把综合测试和单项测试相结合,争取达到最好的模拟效果。

总之,巩固知识就是要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掌握所学的基本知识、技能,使这些基本知识、技能能持久地保留在记忆中,并在需要时能准确地再现出来,加以应用。因此把教材内容系统化、综合化,加深理解和记忆并弥补学生知识中的缺陷,避免单调地重复是教师在巩固阶段必须重视也是必须完成的一项教学任务。

以上便是NICAS教学模式产生的现实背景和条件以及NICAS五大特点在教学中的体现。当然他们并不是孤立地存在于某个阶段,而是相辅相成,共为整体,只是每个阶段的侧重点不同罢了。当代山区职校英语素质教育具有较大的特殊性和艰巨性,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付出更多的努力去摸索和实践,找出更好的路子。NICAS教学模式只是做了一次初步的尝试。但我相信,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山区职校的英语素质教育一定能走出重重困境,创出特色,创出辉煌。

注释:

【东方国家的集体教学模式在英语教学中的负面影想】相关文章:

1.英语教学中的互动教学模式

2.情景教学模式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3.创新的教学模式在英语教学的应用

4.任务型英语教学模式在《新目标英语》实际教学中的感悟

5.NICAS 教学模式在山区职校英语课堂中的运用 (中学英语教学论文)

6.简笔画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7.英语教学中的教学反思

8.PBL教学模式在神经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体会

9.PBL教学模式在口腔内科学临床实践教学中的运用

10.在英语教学中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下载word文档
《东方国家的集体教学模式在英语教学中的负面影想.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