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文档 > 教案>《积累与运用(七)》教学设计(西师版二年级下册教学设计)

《积累与运用(七)》教学设计(西师版二年级下册教学设计)

2023-12-27 08:24:06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viper”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4篇《积累与运用(七)》教学设计(西师版二年级下册教学设计),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后的《积累与运用(七)》教学设计(西师版二年级下册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积累与运用(七)》教学设计(西师版二年级下册教学设计)

篇1:《积累与运用(二)》教学设计之一(西师版二年级下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蹦芙柚拼音,区别多音字。

2惫固字词,积累词语和古诗。

3倍辆渥樱乱句重组,训练逻辑思维能力。

4比霞谴蟆⑿⌒醋帜浮

5辈樽值洌自主识字,逐步养成遇到生字自主查字典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1比霞谴蟆⑿⌒醋帜浮

2倍匝生进行查字典自主识字训练和逻辑思维训练。

教学准备

教师:《汉语拼音字母歌》、卡片。

学生:准备制作贺卡的材料及字典。

教学时间

2~3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读一读,连一连

1毕瘸鍪敬视锟ㄆ,自由读词。

2蹦阌惺裁捶⑾郑

3痹俪鍪疽艚诳ㄆ,拼一拼。

4备词语中带点的字连上正确的音节。抽学生板书,其余同学在书上连一连。

5逼酪椋更正,再读一读。(引导学生在读中体会同一个字读音不同,意思也不同。)

二、你还认识我吗

1毖生自由读,再与同桌比比谁还认得本单元学过的生字,并互助。

2背鍪拘『诎澹抽读自己认为读得最好的词,其余同学跟读。

3毙∽槌稍被ザ粒提醒大家注意易读错的字、不好记的字;请学生提出不懂的词语。

4被惚ǎ互相帮助,初步理解词义。

5笨火车比赛读词语,齐读。

三、读一读,排顺序,填序号

1毖生认真读题,通过讨论弄明白题目的要求。

2毖生自由读这四句话,想一想每句话的意思。

3币导学生想这四句话都在写一件什么事。

4痹俣辆渥樱找关键词:

(1)表示颜色变化的词:鱼肚白、浅红色、深红、金黄。

(2)表示先后顺序的词:再、接着。

5贝诱页龅墓丶词中悟出这些变化的先后顺序,再填序号。

6苯涣魈致圩约禾畹男蚝牛说说为什么这样填。

7卑匆烟詈玫男蚝潘承蛄起来读读这段话。

四、做做写写

1碧富凹とぁ

教师:“三八”妇女节快到了,这是全国妇女的节日,是你的妈妈、女教师、奶奶、阿姨、舅妈、 姑姑……的节日,她们是多么的爱你们啊。平时,她们为你们的成长付出了很多,在这个节日里你们准备怎样表达自己对长辈的尊敬和爱?

2毖生看书,教师出示一张贺卡,指导学生制作贺卡。

3毖生动手制作贺卡,教师巡视。

4敝傅佳生学习贺卡的书写格式:

(1)先写贺卡送给谁。

(2)再写上祝福语。

(3)最后写上谁送的及送卡日期。

5背樯说说自己想在贺卡上写什么。

6毖生动手写,写好后小组交流欣赏。

7毖生互评,谁写得好,展示。

五、读读背背

1毖生背诵过去已学过的描写景色的古诗。教师鼓励激发兴趣。

2鼻胙生借助汉语拼音和图画自由读。

3北缺人读得好,评价。

4北缺人背得快。

六、唱唱玩玩

1背鍪尽逗河锲匆糇帜父琛罚放录音。

2苯淌教唱。

3毙∽榛コ,互相纠正。

4北热唱,看谁唱得好,记得牢。

(1)男女同学比。

(2)小组比。

5苯淌Γ嚎凑飧鲈蛹佳菰倍嗝纯砂,他由大小写字母组成。帮帮大小写字母找到自己的家。

6比班交流,评价。

七、自主识字园地

1鼻胙生自由读文,圈出不认识的生字。

2彼娜搜习小组,查字典,把这些字的音节抄在四线格里,并读一读。

3弊杂啥廖模结合插图,欣赏九寨沟的美丽景色。

[《积累与运用(二)》教学设计之一(西师版二年级下册教学设计)]

篇2:《积累与运用(三)》教学设计(西师版二年级下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备聪白帜副恚正确识记大、小写字母。

2彼卸凉攀,积累优美词句,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

3毖写留言条。

4崩用部首查字法自主识字。

教学重点

学写留言条。

教学准备

学生:每人一本新华字典。

教师:供学生练习语序变换的句子,创设一个供学生练习写留言条的情景。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比一比、记一记

1备聪啊

(1)唱一唱《汉语拼音字母歌》。

(2)背一背《汉语拼音字母表》。

2鼻胱邢腹鄄熳帜副碇械淖帜福你发现了什么?

3闭页龊烊里的大、小写字母,引导学生发现它们不同的地方,自己想办法记住它们。

4苯淌Ψ缎创笮⌒床幌嗤的字母,提醒学生注意它们在写法上的不同。

5惫睦学生抄写或默写大、小写字母,同桌互相检查,培养学生细心的好习惯。

二、你还认识我吗

1毖生自读词语,遇到不认识的字问一问同桌。

2背槎粒检查是否读准了每个音。

3蓖桌互读,当小老师检查同桌是否读对了。

4毖≡衲阆不兜拇视铮用它练习说话。

三、读一读,写一写

1鄙读第一组中的两个句子,自己试着找出两个句子的不同之处和相同之处。

2毙∽樘致郏然后全班交流,知道两个句子的特点是:语序不同,但句子意思不变。

3倍恋诙组句子,试着将这个句子变换语序,但意思不变。

4倍烈欢琳饬阶榫渥樱并正确、工整地抄写。

5苯淌可另增加几个类似的句子,让学生多加练习。如:

(1)山坡上,小羊在吃草。

(2)在小河里,鱼儿快乐地游来游去。

(3)在春雨的滋润下,小草发芽了。

(4)在父母的关心下,我们长大了。

四、读读背背

1苯柚拼音,自读诗句。

2苯淌Ψ抖粒学生对照检查自己有没有读错的字音。

3辈捎贸槎痢⑵攵痢⒈热读等形式朗读全诗。

4惫睦学生诗文结合,尝试着去理解诗的大意,能理解多少算多少。

5鄙一边听教师描述古诗内容,一边展开想象,在头脑中形成一个活的画面。

6笔ι赛读、配乐读,直至读出诗的韵味,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当堂背诵诗句。

五、学写留言条

1奔とさ既耄喝醚生读情景短文,告诉学生什么叫留言条,什么情况下写留言条以及留言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2倍谅杪栊锤胖胖熊的留言条,再采用小组讨论、指名回答、教师点拨的程序,让学生掌握写作方法。

①先写称呼,要顶格写,称呼后用冒号。

②再写需要告诉对方的事,要另起一行,空两格写。注意要把事情写清楚、明白,包括事件中应具备的时间、地点。

③最后写留言人的姓名及日期,写在右下角。

3痹俣僚峙中芟氲哪谌荩按照写留言条的要求,帮胖胖熊给妈妈写留言条。先抽优生讲,给学习困难的学生起示范作用。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写,写完后引导学生自我检查是否正确。

4鄙华小结:让学生总结怎样才能写好留言条,教师可再创设一个情景让学生练习写。

六、自主识字园地

1弊远潦歌,从中圈出本文的6个生字。

2崩用部首查字法查出本文的6个生字,把音节写在四线格里,比比谁查得又快又准确。

3惫睦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把本文生字认清、记牢。

4辈捎米远痢⒊槎痢⑷读等形式让学生熟读诗歌。

5比醚生回家后把诗歌读给家长听听,鼓励学生背诵。

[《积累与运用(三)》教学设计(西师版二年级下册教学设计)]

篇3:《积累与运用(七)》教学设计(西师版二年级下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痹谠亩林凶灾魇蹲郑巩固认识本单元的生字。

2彼卸炼歌、古诗、积累优美词句,感悟语言文字的优美。

3蹦苡胪伴合作表演小品,感受小动物之间的友情。

教学准备

生字词卡片,电脑课件,小鸭、小猫、小狗等的头饰。

教学时间

1~2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读一读,找出诗歌中的形近字

1毖生自由读诗歌,要求读准字音。

2痹俣炼歌,读悟结合:说说这首诗写了哪五种现象?

3北叨帘吖矗勾出诗中的五个形近字。比赛读,看谁读得又快又准。

4痹擞米约合不兜姆绞奖姹鹞甯鲂谓字的异同。

5庇懈星榈乩识痢

二、你还认识我吗

1背鍪敬视铮观察并发现它们的特点。

2辈捎枚嘀中问蕉粒如:开火车、齐读、抢读、赛读等等。

3碧崾荆赫庑┐视锞常会用到,小朋友们要将它们牢牢记下来,这样既巩固了知识,又积累了词语,多有意思。

4笔宰庞米约合不兜拇视锼狄痪浠啊

三、读句子,选词填空

1倍烈欢粒比一比: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比一比。

“进--近”、“慢--漫”的音、形、义的异同,并分别进行扩词比较。

2倍烈欢粒想一想:读所给的句子,想一想句子的意思。

3倍烈欢粒填一填:根据句子的意思选词填空。

4毖生交流,教师总结。

四、写话

1倍撂馍筇猓激发兴趣。

2笔ι交流。

师:暑假快到了,你打算怎样度过一个愉快而又充实的暑假呢?请想一想,然后说给自己听一听。

3鄙生交流。

鼓励学生将自己的打算跟同学们交流交流,同时提醒学生认真倾听,并做出客观评价,教师相机指导。

4倍列唇岷稀

鼓励学生将自己的打算写下来,写得清楚明白。

五、读读背背

1毖生自主练读,勾出难读或读不准的字后与同伴互相帮助,读准确,读通顺本诗。

2蓖蒲『玫难生教读,比一比,谁教得最好。

3备髦中问嚼识粒可试着说一说你读懂了些什么。

4背楸场1纫槐龋谁背得最流利。

六、读读玩玩,演一演

1弊杂傻囟烈欢痢靶⊙颊壹摇保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苯涣鳎骸靶⊙颊壹摇苯擦艘患什么事?用自己的话说说。

3痹谛∽槟诜纸巧合作演一演,注意体会“找前”、“找中”、“找后”的不同心情。

4蓖蒲∶扛鼋巧的代表在全班演一演。

5毖生自由组合再自编自演,评选最佳组合表演小组。

七、自主识字园地

1鼻嵘读短文,借助拼音认识五个字,并在四线格里给生字注音。

2痹俣炼涛模勾出不理解的词句,并用喜欢的方式理解交流。

3泵蓝列郎停读中感悟并想象长白山的美景。

4庇懈星榈乩识痢

[《积累与运用(七)》教学设计(西师版二年级下册教学设计)]

篇4:《积累与运用(二)》教学实录之一(西师版二年级下册教学设计)

今天上了西师版第四册积累与运用(二),“你还认识我吗”这个版块,以下是教学实录:

师:(小黑板展示)我们把这个单元里的生字重新组合了以下,成为这些词语,小朋友们还认识吗?有信心读好吗?自己去读读吧。

生:自由读词。

师:说一说你觉得哪个词语最不好读,起来提醒一下小朋友。

生:“湿淋淋”的“淋”是前鼻韵。师:你来教小朋友读一读。

生:“石榴花开”的“榴”读轻声。

“雾蒙蒙”的“蒙”和重庆话的区别

“五彩锦缎”中“锦缎”里两个字有点难记。

师:自己把这些难一点的词语读一读,记一记。

检测:1、师抽读(全班读、小组读、个别读)

2、同桌互相考一考

师:这么多的好词,你喜欢哪个,选一个来说一句话。

生:天上的星星闪闪烁烁,像在眨眼睛。

妈妈要出去旅游,我祝妈妈旅行愉快!

……

课后反思:很高兴这堂课得到了陈老师的指点。我在备课时忽视了“备学生问”的问题,其中“别有洞天”是一个难于理解的词语,我应该引导学生质疑,再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这样的积累才是落到实处的,才不会造成背得滚瓜烂熟却丝毫不明白词语意思的结果。我在以前的课上也曾尝试着鼓励学生质疑,结果孩子们几乎把每个词语都问了一次,导致整堂课耗费在乏而无味的理解中,更没有了重、难点的突出、突破。看来如何培养学生善于质疑、善于思考的能力无论是在阅读课还是练习课中,都是我们要特别注意的。也请各位专家、同行给我支支招,谢谢!

点评:

感谢您让我学习到了不少的东西。

可圈可点之处:

1、力量用在刀刃上。对于多音字“数、觉、乐”,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

(音乐课、学数学,睡觉)给予轻松解决。重点放在“种“这个多音字上,正是力量用在刀刃上。

2、乱句组段巧点拨。先引导学生自学,学生很快地组好句子,但是,老师并不满足,在此基础上,又巧妙地引导学生抓出“鱼肚白、浅红色、深红色、金黄”,老师板书出来这样就把朝霞的出来的过程从颜色上加以了强化。

3、《读读背背》善运用。如上课堂实录,引导学生用读读背背中的词语练习说话,把记忆和运用很好地结合起来。

研究:逐步培养学生学会提出有价值的、真正不懂的问题。

有一个问题您提得很好:

三八妇女节是谁的节日?

学生七嘴八舌,老师、阿姨、奶奶……

我旁边的一位学生说:“姐姐!”同桌立即反驳,没有姐姐!“

哈哈,多有趣,如果这两位学生大胆地站起来说给了全班同学听,让大家都明白“妇女“的意思,该多精彩!

[《积累与运用(二)》教学实录之一(西师版二年级下册教学设计)]

篇5:《地动仪》教学设计 (西师版二年级下册)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会写课后的字,能联系上下文及生活实际理解词语,在阅读中积累词语。

2?练习默读课文,了解地动仪的样子及作用。

3?了解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激发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

学习生字、新词,感受文章清楚有条理地介绍地动仪的方式及作用。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或挂图。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课件出示地动仪。

2?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地动仪是什么样的。

3?小朋友们认真观察了地动仪后能告诉老师地动仪是谁发明的吗?它是用来做什么的呢?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地动仪》。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自由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

2?圈出文中戴小红帽的生字娃娃,多叫几遍它们的名字。

3?检查识字情况。(指读带生字的词语,多媒体展示或使用词语卡片。)

4?指名分段读课文。

三、研读课文,感悟体会

1?出示地动仪的模具或课件。

2?小朋友边读课文边找出描写地动仪样子的句子。根据学生的回答相继出示课件。

①请小朋友找出方位词:

东、南、西、北

②课文为了说明地动仪的外形,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比喻)

③用“……像……”说一句话。

④齐读第4自然段。

⑤教师:地动仪是如何工作的?将有关句子用“”画出来。在学习小组内自由说,然后在全班交流。

⑥为什么张衡要发明地动仪?

先在学习小组内讨论,然后抽生回答。

教师小结:就如同学们所说的,张衡发明地动仪是希望免除地震给人们带来的伤害,为人类造福。

五、巩固生字,指导写字

1?看字幕,观察田字格中生字的特点。

2?说说哪个字最难写。你给大家提个醒。

3?你能写好哪个字?请在黑板上试试。

4?教师示范写生字。

5?学生描写,教师巡视。

6?学生作业展,评议写得好的,给字戴小红花。

六、拓展训练

1?汇报收集到的古代劳动人民的发明。

2?把故事讲给家里人听。

[《地动仪》教学设计 (西师版二年级下册)]

篇6:《农具》教学设计 (西师版二年级下册)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会写要求写的字。

2?能主动发现汉字的特征,并归纳总结汉字的构字规律,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3?了解常见农具的基本特征和作用,培养热爱劳动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认识生字,发现汉字特点,归纳总结汉字的构字规律。

教学准备

教师:生字、词语卡片,实物图片或多媒体课件。

学生:课前向家人或亲戚了解一些常用农具的名称和用途;收集农具图片。

教学时间

1---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播放农民播种、插秧、割稻的录像。最后出现拖拉机、播种机、插秧机、收割机图。

2?指图谈话:小朋友,你们知道这些是什么吗?(农具)

板书课文题目:农具。

3?课文里给我们介绍了很多农具,我们一块儿去认识吧!

二、学习课文,自主识字

1?请大家自己读课文,叫一叫这些农具的名字。遇到戴红色拼音小帽的生字多读几遍。

2?指名读。

教师:你觉得哪些生字的读音需要提醒大家注意?教教大家。

3?教师出示生字卡片,学生抢读。

4?开火车检查读。

5?发现探究,归纳学法:

(1)自读生字,你发现哪些字有共同之处?

(2)把你的发现说给小组内的伙伴听听。

(3)全班交流,相机贴出词语卡片。

镰刀 铁铲 锄头(钅)

箩筐 簸箕 背篓(竹)

扁担 拖拉机 插秧机(扌)

(4)想一想,为什么第一组都是金字旁、第二组都是竹字头、第三组都是提手旁呢?你还知道哪些带有“钅”“竹”“扌”的字?

(5)说一说:我们按偏旁归类的方法记忆生字,有什么好处?

教师小结:汉字的意思和它的偏旁有紧密联系,我们按以偏旁归类的方法学习生字,识记生字的字形,字义就更容易记了。

6?齐读词语卡片,注意读准字音。

7?出示课文农具图。

教师:我们来给这些图片加上名片,谁愿意把名片(词语卡片)贴在相应的图下?

指导学生上台贴,台上台下互动,一起找名片、读词语,老师及时评价,给予鼓励。

三、拓展知识,自主实践

将学生收集的课文以外的农具图片(农村小学可带实物)集中在一起,形成“农具园”,让学生自己去认一认、读一读或摸一摸、问一问、说一说。

四、巩固生字,指导书写

1?出示要写的字,让学生读一读,找规律:“割”左宽右窄,“担”等6个字左窄右宽。

2?看看谁能把这些字写得既正确又漂亮。

重点指导:插、割、器。

3?引导学生展示、评价。

[《农具》教学设计 (西师版二年级下册)]

篇7:《采蘑菇》教学设计 (西师版二年级下册)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认读课文中5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复习iuü,学习它们的四声。

4、能在田字格里正确书写草、个。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

1、小朋友,想去大森林吗?那就和老师一起乘上快乐小火车,出发吧!

瞧!我们的目的地到了,你看见大森林里有什么?(出示媒体)

2、指名回答;表扬。(交流时正音“树”、“草地”、“蘑菇”)

3、随机出示“大树、草地、蘑菇、鲜花、小猴、小鸟”师领读。

4、把你看到的轻轻地讲给你的同桌听。

过渡:大森林里有青青的草地,挺拔的大树,鲜艳的花朵,还有可爱的小猴和小鸟呢!大森林可真热闹啊!看,小兔也来啦!它邀请我们和它一起去采蘑菇呢!

5、出示课题:板书“采蘑菇”(边写边说笔画笔顺)。

6、谁会读课题;(指导:采是平舌音;蘑菇读轻声正确)齐读课题。

7、“采”谁有好方法来记。

二、学习儿歌

过渡:那让我们马上跟随小兔去采蘑菇吧,请听课文录音,边听边记,想想你听到了什么?

(一)初步感知

1、交流:(1)你听到了什么?说给自己听;(2)再听一遍(集体交流)

2、出示课文内容:谁能试着把课文读正确?

(1) 指名读

(2) 愿意读的小朋友起立读。

过渡:小朋友学的认真,读的也棒,夸夸自己吧。瞧!你们学的这么好,课文里的字宝宝也急着想和你们交朋友呢!

(二)学习生字

1、出示生字:“树、草、地、去”

2、自己轻声读

3、做小老师

4、齐读

5、你知道“树”的部首吗?

谁来为“地”找朋友?(出示;齐读);

“去”谁有好方法记住它?你知道“去”的反义词是什么?(来)

“草”是怎么写的,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看老师写,比比谁看的最认真最仔细。(学生观察老师写,学生说,书空,书上描两个)

过渡:我们和字宝宝成了好朋友啦,热情的字宝宝邀请我们去采生字蘑菇呢!让我们随着小兔子的舞步出发吧!

6、游戏:采蘑菇

(三)指导朗读

1、字宝宝回到课文里,你还认得它们吗?把书打开,让我们再读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流利。

2、激发情感:小白兔爱吃什么呢?如果你是小白兔、小灰兔、小花兔、小黑兔,见到喜欢的蘑菇会怎样啊?瞧!那有一个大蘑菇,摸一摸,闻一闻,哇好香啊!瞧,这也有一个,还有这,还有那,哟,小兔们高兴吗?听老师读!

4、你们能读出高兴的样吗?(自己读)

5、用你喜欢的方式来读。

6、老师也想来读,我想请和我一样喜欢学语文的小朋友读。

7、奖励大蘑菇。

三、学习拼音

过渡:蘑菇吃饱啦,该去运动一下啦!我们和小兔一起去爬山吧,瞧!还有3位朋友也来了,它们是谁呢?(出示学生读)

1、原来是它们三个呀,我们都是老朋友啦!请小朋友一起来说说它们的顺口溜。(齐读)

2、iuü和aoe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单韵母。(齐说)

它们和aoe一样也可以读出四个声调。今天我们来学学iuü的四个声调。回忆a的四声,学习之前先来回忆一下声调歌:一声平,二声扬,三声拐弯,四声降。

3、小兔先和小i去爬山,要注意:i加上调号,上面一点省略不写,要不然两顶帽子太高了。

4、一声草地平又平,二声小兔上山坡,三声下山又上山,四声小兔下山坡。

5、范读:īíǐì;

跟我读:īíǐì;

小老虎读;小兔子读。

指名读;

齐读。

5、小兔又要和小u、小ü去爬山。老师不教了,小朋友来读,只要读准声调,读准拼音,就能读正确,谁来读?

6、指名读:ūúǔù;

会读的起立读;

U的第二声谁会读?(指名读);掉了牙齿的小朋友读;短发的小朋友读;

7、苹果组读:ǖǘǚǜ;樱桃组读:ǖǘǚǜ;齐读ǘǜ。

8、齐读拼音。

9、请小朋友在今天学的生字宝宝中找出带有iuü读音的字宝宝;(提醒脱帽)

跟我读。

过渡:小朋友都能在这些字宝宝中找到带有iuü读音的字,那以后看到带有他们的字可要读正确了。顽皮的字宝宝又躲进儿歌里啦!让我们去读一读吧。

四、复习拓展

拓展: 小白兔,去跑步,

穿过草地和树林,

放下篮子采呀采,

采了一篮大蘑菇。

(1) 自己读(2)指名读(3)读给朋友或老师听

[《采蘑菇》教学设计 (西师版二年级下册)]

篇8:《采蘑菇》教学设计 (西师版二年级下册)

活动目标:

1、有兴趣地分辨蘑菇的不同品种,了解它们的性质。

2、再现已有经验,把握表现重叠的简单方法,乐意争当采蘑菇的小能手。

活动准备:

1、各种蘑菇的实样及图片。白蘑菇、香菇、草菇、金针菇、茶树菇、杏鲍菇、鸡腿菇

2、云南高山的背景图,幼儿人手一份纸剪的高山纸样,白色特种彩棒和炫彩棒

活动过程:

一、再现经验(说说蘑菇的品种及蘑菇的营养)

1、用谜语引出蘑菇

今天有位小客人要到我们这里来,请你们猜个谜语,如果猜对了,小客人就会出来了。(生来像小伞,树下把安家,小伞收不拢,做菜味道鲜)。(蘑菇)

2、介绍蘑菇的品种

出示实物1(香菇)你们知道他的名字吗?香菇和蘑菇什么不一样呢?(颜色)

出示实物2(鸡腿菇)为什么大家喜欢叫它鸡腿菇呢?原来是它的柄特别的粗,就像公鸡的鸡腿一样粗壮有力。

出示实物3(草菇)这个是草菇,和白蘑菇比它的个子比白蘑菇矮,是矮矮的。

出示实物4(金针菇),这个细细长长的是谁啊?原来他是喜欢一堆堆的在一起。

出示实物5(茶树菇)这里还有一个朋友,它的样子和金针菇长得很像它有一个和金针菇不一样的名字,就是茶树菇。

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菌菇”。这些都是蘑菇家族的朋友

3、了解菌菇的营养价值

你们吃过菌菇吗?菌菇可以派什么用呢?(根据孩子的回答及时调整)菌菇的营养也很丰富有:蛋白质,维生素。能够增加抵抗力。

是不是所有的菌菇都可以吃呢?(出示毒蘑菇),原来颜色鲜艳、花纹排列整理、从来没看见过的颜色的蘑菇是有毒的,颜色越是鲜艳的蘑菇越是有剧毒的,万一误食还会危及生命。

二、观赏讨论

1、了解菌菇的生长特点--一堆堆、一簇簇

大家都喜欢吃菌菇,我们现在吃的菌菇大都是人工培养的,真正的野生的菌菇营养要比人工培养的更好!野生菌菇生在在哪里呢?他们的家乡在云南。

2、了解重叠的前后左右关系

这些菌菇有的排在前面,有的躲在后面,层层叠叠。

在云南谁是采蘑菇的能手呢?云南的小朋友,听,小朋友们唱着歌到山里采蘑菇了(播放歌曲)今天我们跟着云南的小朋友一起上山采蘑菇好不好啊?

......

[《采蘑菇》教学设计 (西师版二年级下册)]

篇9:《采蘑菇》教学设计 (西师版二年级下册)

教学目标:

1、能在语言环境中认读“采、草、地”三个生字。

2、正确朗读儿歌,做到不添字、不漏字,熟读成诵。

3、复习单韵母i.u.v,读准四声。

教学重点:能在语言环境中认读“采、草、地”三个生字。

教学难点:正确朗读儿歌,做到不添字、不漏字,熟读成诵。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投影、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听录音导入儿歌,学习生字“采”。

1、(出示多媒体课件)小朋友,你看到图上谁?小白兔跑这么快要去干什么呢?

指名回答。

是啊,它要去采蘑菇。出示课题4、采蘑菇

指名读。

2、读得真棒,把今天的生字宝宝“采”给请出来了,领读。指导笔顺,生小书空。

再来读读课题,注意“蘑菇”的“菇”在这个词中念轻声。

3、那么小兔是怎样去采蘑菇的?我们一起听听课文录音。

4、交流。根据学生回答,随机出示句子。

二.听读儿歌,学习生字:

1.跟着录音里的老师读,一会儿老师听听谁学的最像。

2.自由读。同桌互读。指名读。开火车读。

3.师生合作读。

4.学习生字:出示:草、地

(1)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2)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们?

(3)“地”字中藏着一个新笔画:横折弯钩。

(4)打开书本描一描“草、地”各描5个。

5.再读儿歌,指导背诵。

过渡:我们把字宝宝送回儿歌,再来读读。

(1)指名读,师生齐读,分组读,男女生对读。

(2)跟读词语:绕过、穿过,引导学生通过动作演示理解“绕过、穿过”二词。

(3)表演儿歌。

(4)背诵儿歌。

6.学编儿歌。

出示蜜蜂在花丛中采蜜的图片。小组合作,学着课文,试编儿歌。

三.复习巩固。

1.开火车抽读生字卡片。

2、媒体出示游戏:采蘑菇。

过渡:老师这里也有很多蘑菇,这些蘑菇上有很多字宝宝,让我们的小组长带着大家一起去采蘑菇,把采到的蘑菇放在篮子里,我们来看看哪个小组采的蘑菇最多。

出示词语:小草 草坪 大地 土地 采蜜 采茶 跑步 赛跑

散步 散开 去年 过去 失去 绕过 跑过 过年

四.学习拼音,认读i u ü 的四声。

1.复习i u ü,背诵儿歌:一二一二i i i ,火车火车uuu,金鱼金鱼üüü

2.学习认读i u ü 的四声。引导自主发现i加上声调符号后,i上的一点不见了。

1).做“听音取卡片”的游戏。

出示i u ü的四声卡片,老师读字,学生取出相应的字母卡片。

如:阿姨的“姨”,乌鸦的“乌”,下雨的“雨”,跳舞的“舞”,椅子的“椅”等。

2).找找儿歌中有没有带有i u ü这三个字母的字,找到后用笔圈一圈。

五.课外拓展,朗读儿歌。

今天大家学的特别棒,现在让我们一起放松一下,我们舌头转转,跳个舞吧!可以找你的好朋友一起读读,一起表演。

补充儿歌:小白兔,练跑步,

跑过草地和大树,

放下篮子采呀采,

采了一篮大蘑菇。

板书:

4、采蘑菇

草(小草)(青草)(绿草)(草地)(草原)

作业设计:

1、读课文,认读生字卡片。

2、练习书写笔画“横折钩”“竖弯”,练习书写“采、草、地”。

教学反思:

要达到学生正确朗读、熟读成诵的目的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让学生看图说儿歌的内容”环节留给学生充足的朗读时间,每次读教师都提出了不同的要求,从指读、字字过目--不加字、漏字--正确朗读,熟读成诵,让学生模仿、熟悉、积累课文语言,逐步达到熟读成诵。这种丰富的、多种形式的读,能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始终以积极的情绪投入学习。

[《采蘑菇》教学设计 (西师版二年级下册)]

篇10:《采蘑菇》教学设计 (西师版二年级下册)

1、能在语言环境中认读“采、草、地”三个生字。

2、正确朗读儿歌,做到不添字、不漏字,熟读成诵。

3、复习单韵母i.u.v,读准四声。

教学重点:能在语言环境中认读“采、草、地”三个生字。

教学难点:正确朗读儿歌,做到不添字、不漏字,熟读成诵。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投影、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2课时

课前两分钟预备铃:祖国是我家 +数金鱼 古诗《画》

教学过程:

一. 听录音导入儿歌,学习生字“采”。

1、(出示多媒体课件)小朋友,看,谁去干什么?

指名回答。

是啊,它要去采蘑菇。出示课题4、采蘑菇

指名读。

2、读得真棒,把今天的生字宝宝“采”给请出来了,领读。指导笔顺,生小书空。

再来读读课题,注意“蘑菇”的“菇”在这个词中念轻声。

3、那么小兔是怎样去采蘑菇的? 我们一起听听课文录音。

4、交流。根据学生回答,随机出示句子。

二. 听读儿歌,学习生字:

1. 跟着录音里的老师读,一会儿老师听听谁学的最像。

2. 自由读。同桌互读。指名读。开火车读。

3. 师生合作读。

4.学习生字:出示:草、地

(1) 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2)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们?

(3)“地”字中藏着一个新笔画:横折弯钩。

(4)打开书本描一描“草、地”各描5个。

5.再读儿歌,指导背诵。

过渡:我们把字宝宝送回儿歌,再来读读。

(1)指名读,师生齐读,分组读,男女生对读。(2)跟读词语:绕过、穿过,引导学生通过动作演示理解“绕过、穿过”二词。(3)表演儿歌。(4)背诵儿歌。5.学编儿歌。出示蜜蜂在花丛中采蜜的图片。小组合作,学着课文,试编儿歌。

三.复习巩固。

1.开火车抽读生字卡片。

2、媒体出示游戏:采蘑菇。

过渡:老师这里也有很多蘑菇,这些蘑菇上有很多字宝宝,让我们的小组长带着大家一起去采蘑菇,把采到的蘑菇放在篮子里,我们来看看哪个小组采的蘑菇最多。

出示词语:小草 草坪 大地 土地 采蜜 采茶 跑步 赛跑

散步 散开 去年 过去 失去 绕过 跑过 过年

四.学习拼音,认读i u ü 的四声。

1.复习i u ü,背诵儿歌:一二一二i i i ,火车火车uuu,金鱼金鱼üüü

2.学习认读i u ü 的四声。引导自主发现i加上声调符号后,i上的一点不见了。

1.做“听音取卡片”的游戏。

出示i u ü的四声卡片,老师读字,学生取出相应的字母卡片。

如:阿姨的“姨”,乌鸦的“乌”,下雨的“雨”,跳舞的“舞”,椅子的“椅”等。

2.找找儿歌中有没有带有i u ü这三个字母的字,找到后用笔圈一圈。

五.课外拓展,朗读儿歌。

今天大家学的特别棒,现在让我们一起放松一下,我们舌头转转,跳个舞吧!可以找你的好朋友一起读读,一起表演。

补充儿歌:小白兔,练跑步,

跑过草地和大树,

放下篮子采呀采,

采了一篮大蘑菇。

板书:

4、采蘑菇

一二一二i i i ,

火车火车uuu,

金鱼金鱼üüü

作业:

1朗读第四课2遍

顺序为:读儿歌、读字读笔画读三个字的笔画(按照笔顺)、读拼音

2背儿歌,描书上的字.

3预习第五课 同前

教学反思:

因为今天有老师来听课,孩子们特别兴奋,整堂课气氛特别活跃。在备课时,我根据一年级学生的特点,采用读读演演的形式学习儿歌,形式活泼,有助于学生理解儿歌,背诵儿歌。在复习巩固生字时,为了让孩子们更好的记住今天的生字并有所拓展,所以设计了采蘑菇游戏,已达到教学目的。

[《采蘑菇》教学设计 (西师版二年级下册)]

篇11:《采蘑菇》教学设计 (西师版二年级下册)

《采蘑菇》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在课文的语言环境中认读“采、草、地”3个生字。

2、复习单韵母。

3、朗读儿歌,做到不添字,不漏字,熟读成诵。

4、学习笔画“横折钩”,会在田字格中按笔顺描写“采、草、地”。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出示图片: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小兔在干什么呢?(说话练习,师生互动)

2、出示课题:12采蘑菇(指名读、齐读课题)

说明:在导入新课的同时,让学生进行说话练习,使导入环节比较自然,学生的注意力能在最短时间内集中到课文的学习中来。

二、学习儿歌

1、听一听,说一说。

(听课文录音,说说你听到了什么? 要求:听读时要左手按书、右手点字。)

说明:这一环节的设置也是一个说话练习,通过带着要求听录音,使学生注意力集中在儿歌内容上,同时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并了解儿歌内容。

2、指名读。

说明:个别朗读指导、鼓励学生模仿录音朗读课文。

3、学习生字:树、草、地、去。(正音、组词、笔顺、记忆方法)

正音:翘舌音(树)平舌音(草)

组词:请个别学生回答,其余跟读。

笔顺:教师示范,学生跟着边说边写,然后在桌面上用手指再比划一遍。

记忆方法:联想的方法(树)、“拼一拼”的方法(草、地),“剪一剪”的方法(去:“法”“剪”去左边的三点水就是“去”)

说明:生字教学主要从“正音、组词、笔画、笔顺、记忆方法”方面进行教学,在这一过程中积极鼓励学生发言,通过开火车的形式以及个别认读的形式进行正音、组词。另外,教师通过示范书写、带领学生书空的方式进行笔顺和笔画的教学。在识字记忆方法方面大胆采纳学生的记忆方法并对学生的一些表述进行修正,使学生对识字认字产生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4、对“横折钩”这一笔画进行重点讲解。(教师示范,学生跟着边说边写)

5、读儿歌:教师范读,指名读,齐读。

说明:教师通过范读对学生之前的朗读进行正音并根据班级情况进行个别、整体的朗读指导。

6、做“滚雪球”的游戏

说明:鼓励学生背诵儿歌,同时通过“滚雪球”这一游戏活跃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7、指导背诵

(1)男女生赛读

(2)试背

三、拼音教学

1.复习I u ü及其四声。

2.比一比,读一读(比对u和ü,i和ü,i和u的发音,学生试读,教师范读。)

3.我会连线

(1)指导理解图片内容

(2)请学生试读

(3)教师举例说明连线的要求和根据

4.读一读,玩一玩

(1)请学生朗读图片上的单韵母,正音。

(2)角色扮演(兔子和狐狸)

(3)比赛

四、拓展学习

[《采蘑菇》教学设计 (西师版二年级下册)]

篇12:《三字经》教学设计 (西师版二年级下册)

三字经教学设计

授课基本内容

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

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

首孝弟,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

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

授课目标

1.懂得孝和悌,懂得向善路上应该怎么做

2、让学生懂得感恩,学会感恩(重点)

3.能使学生们换个角度看待科学教学目的:

4、能流利地朗读和背诵本句三字经

5、知道《孔融让梨》的故事,了解同学之间互相谦让可以增进团结,讲谦让是一种美德。

教具准备:小黑板、挂图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诵读《三字经》吗?为什么喜欢?不喜欢又因为什么?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好吗?

(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肯定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引导不喜欢学习的学生了解《三字经》中所包含的丰富内容,师简介《三字经》,板书:言简意赅,内容丰富。适时引导学生利用已学语句举例验证。)

二、复习已学语句

1、2人为一组,以相对拍手游戏方式,自由边拍手边诵读已学《三字经》语句。

2、全班随音乐传球诵读《三字经》。游戏规则:每人诵读一句(6个字),接过球后,起立大声诵读,然后再转身传球。

3、游戏结束后,教师引导学生对游戏中误读的情况发现、研讨、纠正、强化。

4、总结:读书好似爬山,爬得越高,看得越远;读书好似耕耘,汗水流得多,收获自然更丰富。

三、揭示揭题:

今天,老师要给大家讲一个古代的孩子讲谦让的故事,请小朋友们边听边想:这个故事讲了一件什么事?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二)、学文释义

1、讲解:(东汉孔融四岁时,就知道把大的梨让给哥哥吃,这种尊敬兄长的道理,是每个人从小就应该知道的。一个人首先要学的是孝敬父母和兄弟友爱的道理,接下来才是学习看到和听到的知识。)然后提问:(出示图片)

⑴图中谁是孔融?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

⑵孔融最先拿梨,本来能拿到最好、最大的,可他却是怎么做的呢?

⑶他为什么要给自己选一个最小的?

⑷孔融把大梨、好梨让给了哥哥和弟弟,这说明了什么?

⑸孔融吃梨时讲谦让,爸爸的表情怎样?(课件展示插图)爸爸看到孔融这样做,心里会怎样想?他会怎样夸奖孔融?

⑹谁能学学爸爸的语气夸夸孔融?

⑺孔融受到爸爸的表扬,心里会怎样想?

⑻孔融这样做,他的哥哥会怎样想?弟弟呢?他们以后也会怎样做呢?

2、小结:孔融小小年纪,就懂得在好处和方便面前不抢先,能让人,他不仅受到了全家人的称赞,也受到了世人的赞扬。所以,千百年来,“孔融让梨”的故事一直流传了下来,孔融也成为了小朋友学习的好榜样。

3、那么,我们应该向孔融学习什么呢?

四、学文晓理:

(一)、自读

生借助拼音自读一遍

五、新授

1、出示新授语句:

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

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

首孝弟,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

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

2、学生试读,教师引导学生正音

3、老师朗读三字经,请学生一起读。

4、老师解释语译部分。

5、指导学生朗读经文,背诵经文

6、故事情景再现:学生表演。

六、扩展活动:

学习儿歌《谦让歌》

《谦让歌》

好儿童,要谦让,

好处、方便,我不抢,

要学孔融把梨让,

不抢先,能让人,

先别人,后自己,

人人夸我“你真棒”!

七、总结

(1)朗读今日所学。

(2)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用你喜欢的方式表达出来,对父母、对家里的长辈、对老师。也可以用完整的话说 向老师和同学们说说你的打算。

[《三字经》教学设计 (西师版二年级下册)]

篇13:《三字经》教学设计 (西师版二年级下册)

一、授课基本内容

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

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

首孝弟,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

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

二、授课目标

1.懂得孝和悌,懂得向善路上应该怎么做

2、让学生懂得感恩,学会感恩(重点)

3.能使学生们换个角度看待科学

三、教学过程

1. 朗读三字经前两段

2. 前八句内容复习:(板书)善--教育--专,从小学习

今天我们继续来探讨怎么可以做一个善良的人,一个好人。

3. 提问:请同学分享每周父母花多长时间陪你们?(如果你的爸妈很少陪你,你会有什么想法呢?)我们看看古代的一个同龄人是怎么做的。

讲解:“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

【译文】东汉人黄香,九岁时就知道孝敬父亲,替父亲暖被窝。这是每个孝顺父母的人都应该实行和效仿的。(讲黄香的故事)

分享同学们的感受

讲解:“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

【译文】汉代人孔融四岁时,就知道把大的梨让给哥哥吃,这种尊敬和友爱兄长的道理,是每个人从小就应该知道的。

备注:这两句的故事很可能同学们都已经知道了,如果是这样,就请一个同学上前面讲,其他人补充。[爱的鼓励]

4.提问:

为什么他们会这么做?是什么在驱使他们?父母,兄长为你做过什么?(善,恩)

引入:感恩。

实施时,是由我请大家闭上眼睛,静静思考和跟着我的语音提示回忆父母是怎么无私的关爱我们的。然后请大家来分享。有的孩子真的有所悟,而有的不但配合,还总是睁眼。不过,我觉得当时助教体会得更深,学到了更多的东西。

5.讲述感恩的心的故事,听看手语歌《感恩的心》

6.深讲黄香和孔融两个故事,道出“孝悌”的原因。我们如何去感恩?(讨论:可以请助教帮助)黄香和孔融都是后来成为大官的人,可是人们记住的不是他们成为大官,而是他们儿时的这些故事。这是因为“感恩”自古就是中国人的精神内核,使我们最先要做到的。

7.孝悌了,就可以做善事了吗?我们还需要做什么:学习后两句

“首孝弟,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

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

【译文】一个人首先要学的是孝敬父母和兄弟友爱的道理,接下来是学习看到和听到的知识。并且要知道基本的算术和高深的数学,以及认识文字,阅读文学。我国采用十进位算术方法:一到十是基本的数字,然后十个十是一百,十个一百是一千,十个一千是一万……一直变化下去。

联想:学无止境--(数学教育的发展)--科技兴国:请同学们为了理想好好学习各科文化知识。

8.总结

(1)朗读今日所学。

(2)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用你喜欢的方式表达出来,对父母、对家里的长辈、对老师。也可以用完整的话说向老师和同学们说说你的打算。

[《三字经》教学设计 (西师版二年级下册)]

篇14:《三字经》教学设计 (西师版二年级下册)

教学内容:

《三字经》中的“莹八岁 能咏诗 泌七岁 能赋棋 彼颖悟 人称奇 尔幼学 当效之”。

教学目标:

1、初步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理解诗文内容明白只要努力用功读书,就会取得好成绩的道理。

2、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莹八岁 能咏诗 泌七岁 能赋棋 彼颖悟 人称奇 尔幼学 当效之”,并且在熟读的基础上达到背诵。

3、明白学习别人的优点可以使自己进步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对“莹八岁 能咏诗 泌七岁 能赋棋 彼颖悟 人称奇 尔幼学 当效之”内容及含义的理解。

教学准备:小黑板、图片

教学流程:一、导入新课

二、初读诗文、理解大意

三、明理品读

四、拓展升华

五、总结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讲两篇小故事,请同学们边听边想:这两个故事讲的都是什么事?你明白了什么道理?(教师边出示图片边讲述祖莹吟诗、李泌赋棋的故事)

2、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故事讲的是什么事?你从中知道了什么道理?

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跟这两个故事有关的“三字经”。

二、初读诗文、理解大意

1、出示诗文,读准字音

(1)教师范读(教师语速适中,使学生听清字音)

(2)学生自读(给学生充足的时间,使学生读准字音)

(3)指名读(多种形式:拍手读,男、女生分读,小组读,接龙读……)

2、理解诗文

(1)你读懂了哪些内容?

学生汇报,教师适时讲解:赋棋、彼、尔、效等字词的意思。

(2)指名讲解诗文的意思(学生尝试讲解,教师适时补充)

(3)教师对诗文意思进行小结:北齐有个叫祖莹的人,八岁就能吟诗,后来当了秘书监著作郎。唐朝有个叫李泌的人,七岁就能以下棋为题而作出诗赋。他们两个人的聪明和才智,在当时很受人们的赞赏和称奇。你现在正是求学的开始,应该效法他们,努力用功地读书。

三、明理品读

1、北齐的祖莹、唐朝的李泌为什么能有这样的成绩?

2、我们应该向他们俩学习什么?

3、让我们再来把这两句三字经有感情的读一读(自由读后齐读)

四、拓展升华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五、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北齐的祖莹、唐朝的李泌的故事,希望同学们能效法他们,从小就努力用功地读书,长大做一个有用的人。

[《三字经》教学设计 (西师版二年级下册)]

【《积累与运用(七)》教学设计(西师版二年级下册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1.《地动仪》教学设计(西师版二年级下册教学设计)

2.《好事情》教学设计之一(西师版二年级下册教学设计)

3.积累与运用教学设计

4.西师版一年级下册《积累与运用(六)》教学设计

5.花孩子(西师版二年级教学设计)

6.《丑小鸭》教学设计之七(西师版二年级下册教学设计)

7.运用积累教学设计

8.《积累与运用六》教学设计

9.《积累与运用三》教学设计

10.《骑白马的苍耳》教学设计(西师版二年级下册教学设计)

下载word文档
《《积累与运用(七)》教学设计(西师版二年级下册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