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快人和懒人》教学设计
“DD”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3篇《勤快人和懒人》教学设计,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勤快人和懒人》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篇1: 《勤快人和懒人》教学设计
《勤快人和懒人》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一.复习《森林中的铁匠》
二.学唱《勤快人和懒人》
三.创演《快乐的炊事员》
【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一)能在歌曲《勤快人和懒人》的学唱过程中,感受歌曲轻松、欢快的情绪,懂得劳动光荣,懒惰可耻的道理。
(二)在听、唱、奏、创编、表演等多种音乐实践活动中,体验“劳动”带来的快乐,分享音乐创作的成果。
二.过程与方法:
学会用体验、合作学习的方法,在听、唱、奏、演和创编等多种音乐实践活动中,展示才能,提升能力。
三.知识与技能:
(一)会用不同的速度和情绪来演唱歌曲《勤快人和懒人》,并表现歌曲中描绘的`两个不同
的音乐形象。
(二)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为厨房劳动创编适合的节奏,并用打击乐器模拟。
【教学重点】
运用不同语气、速度、情绪演唱歌曲《勤快人和懒人》,表现勤快人和懒人的不同音乐形象。
【教学难点】
在学会歌曲的基础上,选择道具、创编适合的节奏表现厨房劳动场景,体验劳动带来的快乐。
【教学准备】
(一)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等
(二)学生准备:自制打击乐器;观察、寻找家务劳动中的音效资料。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听赏《森林中的铁匠》做做DD铁匠律动操
2.选择你喜欢的方式表现打铁的场景
说明:律动是孩子们喜欢的一种表演形式,在老师创设的“跟铁匠学手艺”这一场景中,学生通过模拟打铁时的各种姿态及音响再次感受乐曲的情绪,同时在音乐声中,通过师生对话,将古老的打铁工艺跟宝钢(学生生活的环境)相链接,使学生的音乐学习过程充满生活的气息与活力。
二、学唱《勤快人和懒人》
导言:刚才我们跟着铁匠学打铁,下面请你仔细听,再根据老师的动作猜猜:这是在干什么?
(一)感受歌曲:
1.聆听、观察
2.动作模仿
(二)学唱歌曲:
1.学唱曲谱
(1)找规律将旋律补充完整
(2)完整唱谱
2.学唱歌曲
(1)出示歌词、听范唱:勤快人到底在干什么?
(2)学唱歌曲第一段
(3)全体齐唱(慢速、中速)
(3)再唱
(思考:勤快人在厨房劳动给你怎样的感觉?在我们的歌声中怎样表现呢?速度、情绪)
(4)完整演唱第一段
师:懒人的厨房劳动又会是怎样的?(动作、状态)
(5)学唱歌曲第二段(速度、情绪)
(6)用不同感觉,分角色演唱歌曲。
说明:学生已有知识经验是重要的教学资源。在歌唱教学环节中,老师以学生生活为起点,启发他们想象勤快人和懒人的劳动特点,从而得出情绪、速度的变化与音乐形象之间的关系,并用歌声表现,提升了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三.创演《快乐的炊事员》
1.观赏动效剧《过年我当家》
2.创演《快乐的炊事员》+《快乐的厨房》
(1)学生分组创编,老师巡视指导。
(2)综合表演:歌唱(第一段)+节奏小品+歌唱(第二段)+歌唱(第一段)
说明:教学活动是音乐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环节中,老师从教学的组织形式和学生喜欢的活动方式入手设计教学活动。在主题活动“快乐的炊事员”中,利用厨房音效资源,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劳动项目(已有生活经验),创编适合的节奏并用打击乐模拟(已有知识经验),最后与歌唱形成一个整体,达到唱、奏、演的完美结合,实现了活动内容主题化、节奏训练趣味化、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篇2:《勤快人和懒人》教学反思
1、聆听与认知
音乐是听觉艺术,任何音乐作品,需从聆听开始。在音乐教学过程中, “听赏领先”的音乐教学的策略。乐曲的听赏需要聆听,歌曲的学唱同样需要从聆听开始,通过聆听激趣,引发求学欲望,同时还能熟悉旋律、节奏。因而在本课的教学中,我运用了不同形式、不同要求的歌曲的聆听环节。
2、实践与练习
音乐是实践艺术,所谓拳不离手,曲不离口。音乐通过相关的'技能演绎和传递所表达的情感。歌曲《勤快人和懒人》是一首描写勤劳的人在厨房劳动的故事,通过用象声词“嚓”与“嗒”的节奏练习,帮助学生理解厨房里炒菜和切菜声;第二第三乐句结尾处“馒头”两处歌词的不同演唱要求讲解,将音乐形象与技能练习融为一体,在帮助学生习得相关技能的同时,获得音乐的初步审美,并形象地将聆听、吹奏、练唱比作音乐教室里学生“劳动”的忙碌,把课题“爱劳动”以及其的育德教育融入其中,较好地落实“两纲”教育。
篇3:《勤快人和懒惰人》教学反思
《勤快人和懒惰人》教学反思
歌曲《勤快人和懒惰人》是小朋友非常喜欢的一首歌,第一段描述了勤快人在厨房辛勤劳动的情景,第二段描述了懒惰人在厨房睡觉的情景,这两段对比强烈而鲜明的歌词充分表达了以勤为荣,以惰为耻的感情。本课通过有表情、有对比地演唱《勤快人和懒惰人》,使学生在听赏,演唱等音乐活动中感受到不同速度,体会不同的音乐情绪。通过参与歌表演律动等综合性艺术表演活动,感受劳动歌曲的特点,使学生的想象力得到发展,鼓励学生大胆地进行创造,并从中体会到成功的快乐。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在设计本课时以故事《兄弟俩当家》导入,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再通过欣赏歌曲《勤快人和懒惰人》,再次呈现出两种人不同的生活场景,加深对歌曲的理解。在歌曲教学中,我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结合音乐本身的'要素,如速度上的对比以及情绪上的变化等,让他们感受不同的音乐形象,提高了音乐鉴赏能力,并在此基础上对音乐形象进行创作。
《音乐课程标准》中指出:每个学生都有权利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学习音乐,享受音乐的乐趣,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只有通过音乐的情感体验,才能达到音乐教育“以美感人,以美育人”的目的。音乐课堂教学应更多地建立在参与和感受的基础上。学生只有“动”起来才会对音乐有真正的体验和理解。因此,本课的最后一个环节我将教学情景生活化,让每个孩子们体验、参与到厨房生活中来,教室里顿时兴趣高涨。孩子们在动手动脑的实践过程中,体会到了劳动的喜悦,而且有了实实在在,真真切切的情感体验。在这里,教育不再是未来生活的预备,而是儿童现实生活的过程。在实践的过程中,孩子们小组合作、互相配合、共同设计,发挥了他们的音乐潜能,建立了学习的成就感和自信心,从孩子们的眼睛里可以体会到劳动的热情和快乐。在实践的过程中,也培养了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这一切,令我感到非常欣慰。通过本课学习,使小朋友们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帮助小朋友明辨是非,激发学生的积极情感,明白劳动带给人快乐,劳动创造财富,心理得到健康发展。
如何充分调动每一个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是今后教学的重点。对于音乐教师而言,除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外,更需要有良好的课堂教学能力,唯有如此,音乐课才能更有意义。
篇4: 《人和》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小泥人
教学内容与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
了解立体雕塑头型的基本常识――基本形与附属形。用瓶子和泥条组合成的头像为基本形,五官和头发为附属形。掌握搓泥条,用泥条缠绕瓶子,并采用捏、揉、粘、抹等技法进行像的造型创作。
2.隐性内容与目标:感受美术创作的乐趣提高学生的观察力、想像力和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教学的重点与难点:学习立体雕塑的基本知识。作品新颖生动,富有美感。
学习材料:本课教学所用材料,除胶泥、彩泥、纸黏土外,还可以用面粉加水粉颜料用水和起来使用。
教学过程:
(1)布置学生感受搓泥条方法。
提问:①搓泥条有几种方法? ②说说搓泥条时双手是怎样配合的?
(2)体验用泥条缠绕瓶子。
提问:怎样缠绕泥条才能又快又好?学生分组独立或二人合作缠绕瓶子,由两组学生代表总结成功的经验及解决问题的方法。
(3)五官、发型设计。①欣赏图片资料。②布置学生分组。讨论自己所见、所想的五官和发型。
(4)布置学生完成头像作品。教师巡视辅导。
(5)展示作品,小结讲评。
第二课时 泥面具
一、教学目标:
1、掌握纸弹簧的基本折叠和制作方法,创作有趣的玩偶形象。
2、制作各种有趣玩具和玩法。
3、结合纸弹簧的形态特征,创作有趣的玩偶形象。
二、教学重难点:
1、用橡皮泥制造面具,创作有趣的玩偶形象。
2、制作各种有趣玩具和玩法。
三、教具准备:橡皮泥、面具
四、教学过程:
课题导入:出示几个“蹦蹦跳跳”的玩具实物,用故事表演的形式创设情境,引发学生的好奇心,由此导入新课。
新课教学:
1、板书课题,说明教学目的要求。
2、探究质疑,把玩具分给学生。学生看看这些玩具是如何制作而成。
3、演示制作立体人物造型的基本方法和制作步骤。
4、尝试制作纸弹簧。
5、交流讨论,互相交流自己的看法。
6、综合制作,设计制作各种有趣的玩具和玩法
7、欣赏评价。
8、表演游戏。
三、布置作业:设计各种有趣玩具。
篇5: 《人和》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1、培养待人真诚无私的品质;
2、了解童话的特点;
3、通过朗读、讨论、领会作品主题,认识作品意义;
4、体会本文生动精彩的语言。
重点难点:
理清结构,概括内容,分析形象。
弄清巨人的变化和结果对文章主题的关系。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介绍作者。
二、阅读要求
1、老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了解内容,整体把握。
2、划分课文结构,概括各部分内容。
三、字词的落实。
1、音、形、义
栖息 聆听 戏耍 徘徊
烟囱 肆意 哭泣 咆哮
乐不可支:妙不可言:
欣喜若狂:翩翩:
不知所措:感化:
四、分析结构与内容。
学生讨论后归纳。
第一部分:(1、2段)写孩子们在巨人的花园里尽情的玩耍。
第二部分:(3~10段)写巨人回来后禁止孩子们进入他的花园,致使花园里没有了春夏秋三季,而只剩下了肆虐的严冬。
第三部分:(11、12段)写孩子们给花园里带来了春天,给巨人带来了巨大的变化。
五、分析巨人形象。
1、为自私付出沉重代价的巨人在封闭花园后带来的后果是什么?
明确:第8、10段。
2、是什么原因使花园里又出现了春天的景象?
明确:第13段。
3、使巨人深受感动,幡然悔悟的直接原因是什么?悔悟之后的巨人做了些什么?
(13~15段)
4、你觉得课文最让你感动的是哪个情节?这个情节说明了什么?
5、这些巨大的令人激动的变化源于“巨人”的什么变化?
六、欣赏课文的艺术特色。
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文段有感情地朗读,并简单谈淡喜欢的理由。
(1)师:本文语言生动形象准确,请同学们找出来,加以分析。
生:a第2段,花园长满了。青草用“绿茸茸的”;桃花用“粉扑扑的团团”;果实用“累累的”用叠音词来表达一种欢快喜爱之情。
师:生动形象的语言离不开准确的动词形容词,离不开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的运用。请同学们找出来,分析分析。
生:b第8段,“小鸟无心歌唱”(唱)
“树儿也忘了开花”(忘)
“一朵花儿从草丛探出头来”(探)
“把头缩回去”(缩)
“霜和雪乐不可支”(乐)
“雪用白色斗蓬把草地盖得严严实实”(盖)
“霜让树披上夹衣”(披)
“唤来北风和他们同住”(唤)
“北风应邀而至”(至)
“他穿一件皮大衣”(穿)
“把冰雪叫来”(叫)
“冰雹不停敲打着城堡的屋顶”(敲打)
“被砸得七零八落的石板上”(砸)
“围着花园一圈接一圈地猛跑”(跑)
这些动词把所描写的景物人格化,动词用得准确而传神,写得生动形象。
生:c第13段,树“欣喜若狂”;鸟“翩翻起舞”兴奋欢唱着;花朵从草地里“伸出头来”露着笑脸。这些用词很形象。写出了孩子们给花园带来了春天,用拟人手法描绘春天动植物的神态。
生:D表现巨人的自私,用了“粗声粗气地吼叫”。写巨人改变态度后到花园去,用的是“轻轻地走下楼去,悄悄地打开前门”。当巨人再次看到小孩时,用了“激动”“奔”“急匆匆”来表现他的急切心情。
生:E写花园美丽和花朵之多,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多得象天上的星星”。另有一个比喻是在巨人转变之后,认为“孩子们才是最美的花朵”。这些比喻有很强的感情色彩。
师:通过以上大家交流分析,请同学们整理一下,说说本文语言生动传神的原因是什么?
生:形容词动词的准确运用。拟人比喻修辞手法的正确使用。
篇6: 《人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最后两段,正确书写12个生字,联系上下文理解生词。
过程与方法目标:
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抓住重点词句理解文章大意,在读中积累感悟,提高朗读水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想象老人与鸟儿亲密相处的感人情景,体会老人的诚挚爱心,感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可贵与美好。
【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阅读,抓住关键词句,体会鸟儿和老人之间深厚的感情,从而感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可贵与美好。
【教学过程】
一、导入师:昨天我们学习了《老人和鸟》,聆听了老人和鸟儿们的动人故事。今天,我们再一次走进森林,去感受老人和鸟之间那浓浓的爱。
二、自读课文,体会情感。师:我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首先我们来看看中心话题:你从哪可以感受到老人和鸟之间那浓浓的爱?边读边画出文中相关的语句,在旁边写一写自己的感受。生自读课文。三、走进文体,品读悟情。教学预设:第三自然段:生可围绕“阻拦”“争吵”“展开”进行感悟。引导学生从“阻拦” “争吵”中感悟到老人的奋不顾身,态度坚决。重点让学生理解“山神”。师:老人就是保护山林的使者,不容别人去破坏山林。老人展开一张“布告”,想像一下布告会是什么内容?学生展开想象 自由发挥,感悟到老人以法服人,爱护鸟儿。师:森林是鸟儿的家,砍掉树木意味着鸟儿失去家园。老人是爱鸟的,像书中描写的那样,老人就是一尊山神,让我们怀着对老人的敬佩,读出老人的正义和威严。第四自然段:重点是老人的动作:抚摩 拾起 安放 师:从老人的动作中你能感受到什么?(指导朗读)老人看着受伤的树木,看着掉落在地上的鸟窝,他是多么心疼啊!师:老人还会做些什么?让生谈一谈,感受老人对鸟儿的爱。师:老人就是这样,像呵护珍宝一样保护着鸟儿的家。第五自然段:
“看,老人走动在浓密的树阴里,他那满头白发,多像一朵硕大的蒲公英,多像一盏明亮的神灯啊!”引导学生理解,鸟儿们已经把老人当作了森林的一部分。(一朵硕大的蒲公英)觉得有老人在,就有温暖和光明。(明亮的神灯)
师:老人不顾一切地保护鸟儿们,他的举动让鸟儿由怀疑到信任。有他在,鸟儿觉得很安全。这是一个赞美老人的比喻句,老人就像神灯一样照亮了一切,给鸟儿带来了光明。
第六自然段:围绕 “拜访”“馈赠”两个词语和句子进行品味。注意理解“馈赠”的含义。老人用“爱”和“饭粒”“招待”它们,使鸟儿感受的到老人诚挚的爱。鸟儿们带着深情的问候来到老人的小屋,他们语言不通却心有灵犀,小小的饭粒饱含着浓浓的爱意,一颗颗的草莓传递的是信任与真情,一颗又一颗,一颗又一颗,每一颗都是最珍贵的馈赠!(懂得感恩)师:老人爱鸟,用食物招待它们,鸟也爱老人,给老人带来欢乐。你体会一下这会是怎样的一幅画面啊!(生用语言描述)师:正是因为老人“爱” 鸟,所以老人和鸟成为了真正的朋友。第七自然段: 老人和鸟之间有说不完的故事。师:树木每一年增长一个年轮。老人在这些年,每天都发生这样的故事,都嵌在了年轮里,把快乐洒遍了森林里的每一个角落。第九自然段: 小鸟知道老人走了,一定他们特别伤心、难过。师:老人和小鸟已经心灵相通,可老人永远的离开了那些小鸟儿,怎么不让它留恋,怎么不让它们难过。第十自然段: “谁也没有邀请谁”,每一只鸟儿都在怀念老人。“成百上千只鸟儿在林中的小屋上空盘旋、哀鸣。”师:鸟儿懂得感恩,为老人送花送叶,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表达出对老人的爱。“整个山林都是摇晃,树叶和树枝轻轻拂动。”“鸟儿们衔来无数的花瓣、无数的绿叶……”师:老人就像是鸟儿的亲人,亲人离去了,鸟儿在哭泣。整个山林都为老人的离去而伤心、难过。师:如果你就是其中的一只小鸟,你会说什么?生:最后的告别,用舞蹈来送行。师:你想象一下这会是怎样的一个画面?师:多么感人的一幅画面,多么壮观的一个特殊的葬礼。林中小屋被花瓣和绿叶掩盖了,接下来又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呢?让我们打开想象的翅膀,去想象一下。生:还会有很多人再来,替老人完成心愿。师:那么,这个队伍中会不会也有你的影子呢?让我们从自己身边的事情做起吧。 四、拓展延伸,提升情感。师:生活中,还有很多像老人一样的人。推荐阅读:《珍珠鸟》、《老人和海鸥》结语:老人爱鸟,鸟爱老人。森林中演绎着一个个让人心碎的故事。在学校,老师爱你们,你们也爱老师,让我们在爱中享受每一天的学习。
篇7: 《人和》教学设计
小主人和小客人
活动目标:
1、了解并学习在做小主人和小客人时的一些基本的礼仪。
2、教育幼儿要懂礼貌,有初步的文明行为的意识。
活动准备:
1幼儿做客以及接待客人的照片若干张、手机、小话筒、水彩笔、照相机及纸等。
2、《小主人和小客人》故事课件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以“娃娃文明报”报记者的身份,手拿话筒引起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1、今天我是谁?
2、谁知道记者是干什么的?(帮助幼儿了解一些有关记者的职责)
二、教师拿出小主人在家接待客人的2~3张照片。
1、师:看这是什么地方?有谁?他正在干什么?
2、师:在家里招待客人的人我们叫他什么呢?
3、师:除了沈吉这样招待客人,那么小主人还可以做那些有礼貌的事呢?
4、教师对以上内容进行小结:在家接待客人就是主人,他可以用“请进、请坐、请喝茶”等礼貌用语和动作来热情地接待客人等。
三、播放课件
1、师:故事里都有谁?他们干什么呢?
2、师:故事里,谁是小主人,谁是小客人?
3、师:除了这些,如果你做小客人还应注意什么呢?
4、师简单小结以上内容:小客人去做客应有礼貌地与人打招呼,主人拿食物给你吃要主动说“谢谢”,在看书和玩时也要注意礼貌,离开客人家时要说“再见”或者也可以说:“欢迎你们下次也到我家来玩”等话语。
四、教师引导幼儿分角色表演。
五、激发幼儿用多种方式来表现自己平时在待客与做客时的文明举止。
1、鼓励幼儿用肢体动作、讲述等形式进行大胆表现。
2、师用相机拍摄一些幼儿的即时表现。
活动延伸:
孩子回家可以和爸爸妈妈一起分享故事,让孩子体验故事中的快乐。
篇8: 《人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掌握文章中一些重点生字词的读音及字形。
2.了解文章的内容和情节。
3.学习分角色朗读的技巧和方法。
4.在讨论和表达的过程中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增强思想认识的深度。
5.认识三种人的悲剧性。
6.感受鲁迅先生痛苦的绝望和深沉的悲哀。
7.摒弃奴才和聪明人的人性弱点,学习傻子高贵的精神品质,完善自我人格。
教学重点
认识三种人的悲剧性。
教学难点
1.理解文章“笑着哭”的风格。
2.体会鲁迅先生的绝望和悲哀心情。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他是伟大的文学家,“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他也是伟大的思想家,助国人呐喊,为民族彷徨;他更是伟大的革命家,“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他是民族文化的高山,巍然屹立;是民族历史的长河,永远奔流。他就是中华民族的精魂――鲁迅先生。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鲁迅先生的一篇文章《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
二、学生自读课文,梳理文章的生字词。让学生复述文章的故事情节。
三、学生对文章进行分角色朗读。
要求:读音准确,声情并茂,表现出人物的心理活动和性格特点。
第一组3名同学,读到“可见天理没有灭绝……”。
第二组4名同学,读剩余部分。
四、探讨奴才的形象特点。
1.聪明人、傻子、奴才这三个人中,文章首先刻画的是哪一个人物?是从哪些方面来刻画的?
奴才。是从奴才的语言、表情、心理和行动四个方面来刻画的。
2.文章首先刻画的是奴才,重点刻画的也是奴才。“奴才总不过是寻人诉苦。”他为什么这样热衷于诉苦?
因为奴才处境非常悲惨,所以他通过诉苦来缓解内心的痛苦,获得别人的同情和安慰。
3.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奴才处境悲惨?
诉苦的语言――吃的差,住的差,工作多,受鞭打。
诉苦的表情――“他悲哀地说,眼泪联成一线,就从眼角上直流下来。”
4.你认为奴才诉苦经中的哪一段写得最好?为什么?
“可是做工是昼夜无休息的:清早担水晚烧饭,上午跑街夜磨面,晴洗衣裳雨张伞,冬烧汽炉夏打扇。半夜要煨银耳,侍候主人耍钱;头钱从来没分,有时还挨皮鞭……。”
这段话:
(1)生动地表现了奴才饱受压榨的悲惨境遇。
(2)经常找人诉苦,熟能成诵,带着一种职业性的熟练。
(3)作者用轻松诙谐的笔调讽刺奴才通过诉苦来获得安慰的做法。
5.奴才怎样才能改变自己的悲惨处境?(讨论)
奴才应该斗争,为自己争得做人的权利和自由。但是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奴才的斗争将是极其艰苦的,而且很可能以失败而告终,但是只有斗争才会获得人权和自由。虽然奴才并不一定获得整个世界,但他“失去的是锁链”,得到的是做人的尊严和权利。
6.傻子热情地帮助奴才,奴才对傻子的言行持何种态度?
“混帐!”那人大叫起来,使他吃惊了。(惊讶)
“这怎么行?……”“这不行!主人要骂的!”(反对)
“人来呀!强盗在毁咱们的屋子了!快来呀!迟一点可要打出窟窿来了!……”他哭嚷着,在地上团团地打滚。一群奴才都出来了,将傻子赶走。(诬蔑 出卖)
7.奴才有什么样的性格特点?
苟且偷生、愚昧无知、卑劣无耻。
五、总结。
奴才对于现实生活苟且偷生,通过寻人诉苦,来自我安慰;他没有把希望寄托在傻子身上,而是把希望寄托在主子身上,幻想主子大发慈悲,赏识自己,从而提高自己的地位,摆脱悲惨的命运,这是何等的愚昧无知!更为严重的是他出卖傻子,向主子邀功,向主子讨好,又是何等卑劣无耻。奴才可怜、可悲、更可恨!我们哀其不幸,更怒其不争!
第二课时
一、探讨傻子的形象特点。
1.讨论:傻子傻吗?为什么?
不傻。因为他无私忘我、诚实热情、敢作敢为。
尼采说过:“一切的大爱高出于怜悯。”傻子的这种无私忘我、诚实热情、敢作敢为的精神的确令人敬佩,但是他对奴才的帮助过于盲目,有些冲动,应该先对傻子进行思想启蒙,从精神思想上帮助他,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改变傻子的悲惨命运。
教师总结:尽管傻子也有自己的不足,但是傻子的精神还是非常伟大的。这种精神,也正是鲁迅先生所倡导和颂扬的。
2.既然傻子不傻,鲁迅先生为什么称之为“傻子”?
从聪明人的视角看他无私忘我,是傻的;从奴才的视角看,被奴才利用,被更多的奴才驱赶,是傻的;从社会的视角看,他不同于许许多多的庸人、市侩、骗子,是社会上的少数派,是傻的。傻子寄寓了鲁迅先生对当时中国社会的沉痛哀叹。
二、探讨聪明人的形象特点。
1.哪些方面表现出了聪明人的“聪明”?
从聪明人的语言、表情和行为可以看出来。聪明人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明哲保身,只是用语言安慰同情奴才,并没有用实际行动帮助他。
2.你如何看待聪明人的“聪明”?
不是聪明,而是巧言令色、虚伪圆滑、惯于欺骗。
三、探讨文章的内容风格。
1.你认为这篇文章是喜剧还是悲剧?为什么?
以喜剧的形式,表达悲剧的内容。
嬉笑中的怒骂,诙谐中的哭声,是一种“笑着哭”的风格。
2.“悲剧是将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这篇文章的悲剧性表现在什么地方?
从奴才来看,他苟且偷生,不思斗争,也不想斗争,甚至积极维护主子的统治,要以此来维持自己的生活,这是奴才的悲剧性;聪明人巧言令色,虚伪圆滑,惯于欺骗,让奴才苟安于悲惨的生活,让黑暗的现实继续运行,聪明人的做法是悲剧性的;傻子的一腔热情,所作所为受到无情的打击,最后被更多的奴才赶走,这不仅仅是傻子的悲剧,也是当时社会的悲剧。
四、联系现实。
1.你认为在现实生活中有这三类人的原型吗?
有。面对现实的困境,我们有时像奴才一样苟安,不思进取,甚至于拒绝别人的真诚帮助;也有人像聪明人一样只是虚假地安慰别人,并不真诚地去帮助别人。当然也有人像傻子那样无私忘我、满腔热情地帮助别人。
2.学生联系自己的感受探讨,我们自身有聪明人或者奴才的影子吗?
我们身上也有奴性,也有市侩和庸人的特征,这也可以说是人性的一种弱点、劣根性。我们有时真的缺少傻子的这种精神。我们应该摒弃人性的弱点,使我们的精神世界更加光明、无私。
五、总结。
学了这篇文章,我们厌恶奴才两面派的性格,为了讨好主人而不惜出卖真诚帮助他的人;不喜欢聪明人的“聪明”相,他一副假惺惺的样子,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让人感到虚伪。相反,我们欣赏傻子的“傻”,他无私忘我,诚实热情,敢作敢为,为了帮助一个陌生人而奋斗。在学习和生活中,我们要有“傻子”那样的处事方式,用真诚的心对待每一个人,用热情的心帮助每一个人,用勤奋的心做好每一件事。
篇9: 《人和》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1.引导学生通过学习选文,比较深入地了解孟子的“人和”思想。
2.在孟子博大精深的思想的启发下,获得对人生的借鉴与指导,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3.巩固和落实文言知识。
二、课时与课型
1.课时:一课时
2.课型:引导探究课
三、教学设想
1.根据此选修课程的特点,课堂设计应避免两种极端化的走向,即纯粹的文言知识传授和纯粹的文化宣讲。要让学生在讨论、分析、探究的过程中,感受孟子所传达的博大精深的思想,并达到陶冶身心、涵养德行的目的。
2.本课堂的设计采用 “板块式教学模式”。板块式教学模式可优化教学内容,使教学结构清晰有序,形成一种层进式的教学造型,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四、板块设计
教学板块一:认读与感知
教学板块二:质疑与探究
教学板块三:领悟与延伸
五、教学内容与过程
导入:由热点时事世博会入手,引出“和谐”话题,再追根溯源到孟子的“人和”观。
(板书课题) 人和
带领学生温故初中时学过的“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即本课的第一个文选。
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重点学习内容为2.3文选。
教学板块一:认读与感知
学生活动:
1.各自大声的朗读文段,熟悉文段内容。
2.听读文段,校正读音,整体感知。
教学板块二:质疑与探究
学生活动:
1.学生梳理文段,提出疑惑
2.合作探究,解决疑难
(在学生力不能及的情况下由教师点拨,引导,帮助学生解决文言知识方面的疑难问题。)
3.请学生在研读文段的基础上思考探究:我们选读的这两个文段,与我们本课的标题有何联系?孟子在这两个文段中,阐述了怎样的观点?
(如果学生不能准确理解,一定要在诵读品味中加以引导)
教学板块三:领悟与延伸
(在学生明确文段观点的基础上进行)
学生活动:深入思考,探讨领悟,完成以下两个问题。
1.仔细阅读文段,看看在所学文段中,哪些语言足以引发你的思考,你想和别人分享吗?寻找一个对象,把你找出的句子送给他,并阐述送给他的理由。
2.孟子在文段中告诉我们怎样才能做到“和”,他的建议在我们追求和谐的新的时代下会具有借鉴意义吗?
(以上两问题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激发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的兴趣,并回扣课本,引导学生在先贤圣人博大精深的思想中,获得自己人生的智慧。)
篇10: 《人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正确书写十二个生字,通过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生字词及“寂静”、“暗淡”、“惊诧”等词语的意思。
2、能力目标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两段。
3、情感目标
想象老人与鸟儿们亲密相处的感人情景,体会老人的诚挚爱心,感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可贵与美好。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想想老人与鸟儿们亲密相处的感人情景,体会老人的诚挚爱心。
教学难点:
感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可贵与美好。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在森林中有这样一位老人,他时刻关爱着森林中的鸟儿们,鸟儿们飞呀,叫哇,生活得那么自由,那么快乐,你们看: 屏幕出示课本P44图片
师:观察这幅图片,你看到了什么?生说。
师:你有没有产生什么疑问呢?生说。
师:这是森林里的鸟儿落在老人肩上为老人献草莓, 为什么鸟儿们要为他献草莓?它们不怕老人捉住他们吗?伤害它们吗?
教师播放录音,学生边听边思考。
二、读后交流,抓重点问题。
生交流:A. 老人保护了树木,保护了它们的家,所以鸟儿们要为老人送草莓。
B. 因为老人非常爱护鸟儿,保护鸟儿。
C. 因为鸟儿非常喜欢老人,他们之间的感情非常深厚。
板书:老人和鸟
师:文中哪里表现出老人和鸟儿之间有着深厚的感情呢?细心的 你 从这些词句中体会到了什么呢?(屏幕出示该问题)
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深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勾划
三、激发想象、品读悟情。
1、当鸟儿看到利斧在林中挥舞,翠绿的树木就要一棵棵倒下的时 候,鸟儿们心里会怎么想呢?
体会鸟儿们的心情。
2、“老人带着黑狗,叫喊着去阻拦利斧的挥舞。……但是他们终于发现,老人是一尊真正的山神。他们低下了头。”
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老人坚决的态度?阻拦、叫喊、激烈地争吵。
师:与人相处应该是以和为贵,你喜欢与人争吵的人吗?老人为什 么要和砍树的人争吵呢?围绕“激烈地争吵”引导学生体会老人为了保护山林可以不顾一切。
板书:护林
树木是鸟儿的家,砍掉了树木就意味着鸟儿们失去家园。以护林为己任的老人面对贪婪的毁林人,面对挥舞的利斧毫不畏惧―叫喊、阻拦、争吵、展开布告,以法服人,为了护树爱鸟,他态度坚决,奋不顾身,像书中形容的那样,老人是一尊――(生齐说)“真正的山神!”
什么是山神?
正是这位白发苍苍的老人,以正义和法律的威严保卫了山林的安宁,让人不禁对他肃然起敬。
让我们怀着对老人由衷的敬佩,齐读这句话,要读出老人的正义与威严。师范读:但是他们终于发现,老人是一尊真正的山神!
3、老人的动作:抚摩、拾起、安放
(指导朗读)老人看着受伤的树木,看着掉落在地上的鸟窝,他是多么心疼啊!
4、“看,老人走动在浓密的树荫里,他那满头白发,多像一朵硕大的蒲公英,多像一盏明亮的神灯啊!”
(1)最初鸟儿们是以怎样的态度来看待老人的?
(2)比喻的写法。
结合学生回答板书:惊诧、信任
5、“鸟儿们开始拜访老人的小屋,叽叽喳喳,……又是一颗……”
(1)为什么说“胆大”?为什么说草莓是珍贵的馈赠?饭粒珍贵吗?
师:在这人烟稀少的山林之中,粮食是非常珍贵的,米就是老人赖以生活的源泉,老人能够慷慨地、微笑着用自己的饭来喂给小鸟吃,这其实就是一种爱的体现。
(2)鸟儿们带着深情的问候来到老人的小屋,他们语言不通却心有灵犀,小小的饭粒饱含着浓浓的爱意,一颗颗的草莓传递的是信任与真情,一颗又一颗,一颗又一颗,每一颗都是最珍贵的馈赠!(懂得感恩)
板书:爱
4、第九自然段中“寂静”、“暗淡”的理解
老人去了,他再也听不到鸟儿清脆的欢鸣;老人去了,鸟儿们再也见不到他慈爱的笑容,失去了最亲的亲人,永别了最真的朋友,鸟儿们的心情是多么沉重的啊!如果你是林中的一只小鸟,此时此刻,你会对这位可亲可敬的老人说点什么呢?
生谈心里话。
师:谁来满怀着对老人的哀痛与思念之情,动情地朗读一下文章的最后一自然段?(指名第10自然段,然后齐读。)
师总:在鸟儿的哀鸣中,老人长眠在了他挚爱的山林,每一片绿叶,每一片花瓣都记录了他对鸟儿深沉的爱,他们之间的动人故事也都深深的嵌进了树的年轮,老人永远和树林和鸟儿在一起,他们再也不会分开!
四、回读全文,连接生活。
同学们,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吗?生说。
师: 对,这篇文章其实有着较为浓厚的童话色彩,本文的作者通过将小鸟人格化的写法告诉我们要爱护动植物、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道理。在你的身边发生过这样的感人故事吗?
小组讨论,指名回答。
五、激发想象,拓展训练。
有了爱和信赖,森林中的居民日益增多,他们都想认识这位可敬的老人,如果你是林中一只小鸟,你会对新来的伙伴说些什么呢?
生畅所欲言,师生共评。
六、小结。
同学们,春天来了,树绿了,草青了,花红了,风暖了……阳光也是别样的明媚,我们这些大自然的孩子,又可以无拘无束地回归到自然的怀抱,但是在我们尽情享受这满目的花红柳绿,倾心聆听这清脆悦耳的鸟鸣同时,应该为这美丽的大自然做些什么呢。
生谈自己在生活中所应该做的。
师简总:就让我们用心去爱身边的每一个生灵,做保护动植物的小卫士,让我们的世界因为有爱而更加美丽!
七、布置作业。
教学反思:
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教育,就是把教过的东西都忘掉之后剩下的东西。”我想要让每一次语文教学在孩子的心中留下轨迹甚至成为孩子们生命中重要的一部分,只有让情感去感染情感,让心灵去点燃心灵,让生命去感动生命。
“鸟儿们为什么敢站在老人肩上给老人送草莓”是学生思想的疑点。如果当时一味的忙着完成教学任务、一味的跟着教案走过场的话,学生就不可能会深入思考,碰撞出智慧的火花,而向这样有价值的生发点在我们的课堂中处处存在。如何将它挖掘出来,引发思想的共振使学生有所得,我想教师应放开手脚,让孩子畅快淋漓地、大胆地说出自己心中的想法、独特的见解。亚里士多德曾说过:“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学生这一问,使大家情绪高涨,课堂成为学生主动探究的天地,这也许打破了老师原来设计的教学计划,但是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感悟,使课堂充满了浓浓的创新气息和多姿多彩的通信情趣。我觉得这才是珍贵的课堂资源,再者需要教师敏锐的抓住学生思维的“闪光点”引发课堂的交流讨论,从而把学习引向深入。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会,有所感悟和思考。感悟和体会老人和鸟之间的和谐相处是教学的重点。在这一环节中,通过电教媒体与课堂多种阅读相结合的方法,充分阅读课文内容,深挖教材主旨,让学生自主感知课文内容,感受文章语言表达,感知人与动物相处需要时间来见证,也需要过程。体会、感悟老人和鸟之间在长时间的相处中产生的情感,感受老人对鸟儿们的诚挚爱心,感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可贵与美好。以此来揭示本单元的主题:动物是人的一面镜子。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了,把书本内容内化为自己的知识,提高了学生的语文能力。再加上教学过程与生活实际的有机结合,让学生去充分朗读、体会、交流,既激发了想象,拓展了语言训练,又教育了学生应该怎样做人。在这样自主感悟的学习活动中,学生不仅入情入境,而且朗读水平、感悟评析、想像能力也会大大地提高。
篇11: 《人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这次口语交际,培养学生勇敢坚强的品质。
2、在口语交际中,使学生表达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并乐于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想法。
教学重点:
表达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并乐于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想法。
教学难点:
表达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并乐于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想法。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具使用:
小黑板教学挂图
教学流程:
引入:
我们刚刚学过的单元,是一个叙述勇敢者事迹、歌颂勇敢者不凡品质的单元,课文中的英雄让我们无比钦佩,同学们,你们还知道那些勇敢的人和事吗?请讲一讲,让大家一起分享。
出示目标:见教学目标
自学提示:组成合作小组,现在组内练习说一说。
学生自学:学生自学,教师巡视指导
学生汇报,检查自学效果(含讨论)。
一、要求:
1、符合正确的价值观。
2、能吸引观众。
3、能感染人。
4、吸取他人长处。
二、各小组指定说的好的同学到黑板前练习说一说
三、教师及时的进行评价
四、穿插小组,在练习说一说。
五、教师巡视指导。
当堂作业:
全课总结:
通过说故事,你有什么感受?
篇12:《勤快人和懒惰人》的教学反思
成长=经验+反思
这是波斯纳关于教师成长的经典公式
叶澜教授曾指出:
“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可能成为名师
但一个教师写三年教学反思就有可能成为名师。”
——引自双的《好课的启示》
今天上午第二节课,我的音乐课《勤快人和懒惰人》对全体一(3)班学生家长开放。
从教学的流程看还是很流畅的,由动画FLASH《爱劳动的故事》导入到歌曲《勤快人和懒惰人》的学唱与表演,在律动中体会粉刷匠劳动的快乐,尝试创作不同的节奏给《粉刷匠》伴奏。学生比平时的课,更积极大胆地参与表扬,气氛活跃,掌握了以快—慢—快的速度和不同弹性的歌声表现歌曲《勤快人和懒惰人》,学会用两个不同节奏的声部给《粉刷匠》伴奏。在教学中渗透了从小爱劳动的思想教育,学习的效果理想,较好地完成了预定的教学任务。
也许是因为今天是家长在场,所以学生特别踊跃的'参与表演,惟恐老师看不到他举起的小手,一边高高的站起,一边大喊老师,发言或表演后,老忘不了回头去搜寻家长的脸庞和表情。因此在课堂纪律上显得有些乱和散漫,在教学过程中,我不得已停下两三次维持纪律。
设计的其中一个问题:你们的手,会做哪些事?一学生回答说:“我有两双手,会做很多的事,……”我说:“你有两双手吗?我们可只有一双手啊!”于是大家都哈哈大笑起来,他挺不好意思的。其实我应该说:哦,是两只手,不是两双,口误。他就不至于尴尬、出丑。搞不好家长回家会训斥他,也许在今后的音乐课上,就不敢发言。我得安抚一下孩子,及时补救。虽是一个小小的细节,但这却成了一个缺陷。
篇13:音乐《勤快人和懒惰人》教学反思
音乐《勤快人和懒惰人》教学反思
叶澜教授曾指出:“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可能成为名师,但一个教师写三年教学反思就有可能成为名师。”――引自双的《好课的启示》
今天上午第二节课,我的音乐课《勤快人和懒惰人》对全体一(3)班学生家长开放。
从教学的流程看还是很流畅的,由动画FLASH《爱劳动的故事》导入到歌曲《勤快人和懒惰人》的学唱与表演,在律动中体会粉刷匠劳动的.快乐,尝试创作不同的节奏给《粉刷匠》伴奏。学生比平时的课,更积极大胆地参与表扬,气氛活跃,掌握了以快―慢―快的速度和不同弹性的歌声表现歌曲《勤快人和懒惰人》,学会用两个不同节奏的声部给《粉刷匠》伴奏。在教学中渗透了从小爱劳动的思想教育,学习的效果理想,较好地完成了预定的教学任务。
也许是因为今天是家长在场,所以学生特别踊跃的参与表演,惟恐老师看不到他举起的小手,一边高高的站起,一边大喊老师,发言或表演后,老忘不了回头去搜寻家长的脸庞和表情。因此在课堂纪律上显得有些乱和散漫,在教学过程中,我不得已停下两三次维持纪律。
设计的其中一个问题:你们的手,会做哪些事?一学生回答说:“我有两双手,会做很多的事,……”我说:“你有两双手吗?我们可只有一双手啊!”于是大家都哈哈大笑起来,他挺不好意思的。其实我应该说:哦,是两只手,不是两双,口误。他就不至于尴尬、出丑。搞不好家长回家会训斥他,也许在今后的音乐课上,就不敢发言。我得安抚一下孩子,及时补救。虽是一个小小的细节,但这却成了一个缺陷。
【《勤快人和懒人》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6.《人和》教学参考
7.懒人之歌作文
8.勤快经典美文
10.巨人和孩子教学方案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