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文档 > 教案>番茄太阳 (全国小语竞赛课教案)

番茄太阳 (全国小语竞赛课教案)

2022-11-16 08:51:50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黄某”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3篇番茄太阳 (全国小语竞赛课教案),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番茄太阳 (全国小语竞赛课教案),一起来阅读吧,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番茄太阳 (全国小语竞赛课教案)

篇1:番茄太阳 (全国小语竞赛课教案)

【教师简介】

方茹,1982年3月出生,来自彩云之南的美丽春城,现任教于昆明市盘龙区教师进修学校。

“让每一朵花儿都灿烂”-- 在八年的教学之路上,始终把“爱心”、“耐心”、“热心”和“恒心”带在身上,如缕缕阳光伴随孩子的成长。在期待花儿绽放的同时,我对工作充满了夏天一样的热情,一直执着追求“把语文这门学科打造成为艺术”的目标,深入钻研教材教法,勇于创新,对语文教学知识不断追求并为之奋斗。

一路走来,有喜有忧,有付出有收获,先后站上了全国省、市等各级舞台,获得了七彩语文杯全国语文教师素养大赛一等奖并朗诵特长奖,苏教版全国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竞赛一等奖,云南省“以学生为主体、顺学而导”研讨评比一等奖,云南省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示范课展示评比一等奖等奖项。同时,多次为省、市、区各类小学语文教学研讨做示范展示,举行讲座,被聘为云南省小学语文教辅评委、省级图书评审专家。

爱无价,情永恒,语文教学就是我的生命,为了语文教育的最高境界,为了学生的发展,我将用自己的爱、自己的情,遵循教育原则,创新语文教学,探索有效教学方式,提高教学实效,永远在语文教育路上跋涉着、耕耘着、探索着、追求着……

“番茄太阳”教学设计

昆明市盘龙区教师进修学校  方 茹

教材分析:

1.《番茄太阳》以“我”的见闻为主线,按时间发展的顺序叙述盲童明明的言行举止,描绘她的音容笑貌,同时抒发自己的内心感受,字里行间饱含着对盲童的喜爱之情。明明虽然看不见美好的世界,可是她美丽可爱,聪明机灵,乐观阳光,有一颗善良的心,懂得关爱别人,她就是一个“番茄太阳”,挂在了我心里,让我感受到了温暖。

2.课文可以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1-4自然段):“我”在菜市场上,看到盲童跟父母看摊位,父亲常帮她通过抚摸来认识各种蔬菜。她美丽可爱,她的笑让我感受到温暖。

第二部分(5-14自然段):盲童的名字叫明明,是一个聪明乐观懂得关心他人的小女孩。这部分是全文的重点。

第三部分(15-17自然段):明明将去接受复明治疗时,她说长大要把自己的腿献给我,使我无比感动。明明是个极富爱心的孩子。

3.文中主要人物形象:

文中的“我”在一次车祸中瘫痪,靠双拐走路,为逃避父母包办婚姻来到课文所讲的这座小城。心情无比灰暗。但由于和盲童明明的相遇,心情发生了极大的改变,由原先的无比灰暗到心中温暖,接着有了许多快乐,最后是感动得落泪。

盲童明明是这篇课文的主人公,她虽然生下来就看不见美好的世界,可是她美丽聪明,爱笑乐观,有一颗善良的童心,懂得关爱别人。“我”和她相识的时间虽然比较短,但她清脆的笑声感染了“我”,美好的爱心感动了“我”。她就是一个“番茄太阳”,挂在了“我”心里,让我感受到了温暖。

4.这篇课文篇幅较长,叙事,写人、抒情相互结合。文章有两条线索:一是明明的笑,二是明明的笑对作者的感染,给作者带来好的心情变化。本文在表现人物时不光对外貌特征进行了描写,还用大量的手笔对人物语言进行了详细的描写。通过人物的语言表现出人物的品质。

5.文章的插图反映的是“我”和盲童明明一家在菜场相遇时的场景。爸爸妈妈站在明明的身后,爸爸的嘴角微微上扬,妈妈微笑着,明明在爸爸指导下拿起了一个西红柿,用手摸着,咯咯笑着,笑得那么灿烂,“我”被明明的笑所感染,脸上也洋溢着快乐的笑容。插图的使用让原本抽象的文字内容,变得具体生动了,文字和插图的配合使用可谓是相得益彰,更加凸显明明的阳光、乐观。

教学目标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3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体会“番茄太阳”给“我”留下的深刻印象,体会“明明”美好的童心对“我”的感染。

教学重难点:

1.掌握叙事型作品的阅读方法

2.通过朗读体会“番茄太阳”给“我”留下的深刻印象,体会“明明”美好的童心对“我”的感染。

课前准备

1.多媒体。

2.作业单。

教学时间(2课时,第2课时参评。)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三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生词。

3.初读课文,理解“番茄”太阳的不同含义。认识盲童明明,并练习用简要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教学重难点:

1.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生词。

2.理解“番茄太阳”的不同含义。练习简单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3.教学准备:多媒体、作业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出示番茄:这是什么?(西红柿、板书:番茄)(教学:“茄”字)

2.它与太阳(板书:太阳)有什么相似点吗?(又红又圆)

3.齐读课题,说说自己读题后的疑问?

二、初读课文

1.听课文录音

思考:课文中写了哪些人,写了什么事?

2.了解作者

作者卫宣利,在一次车祸中瘫痪,靠双拐走路,为逃避父母包办婚姻来到课文所讲的这座小城。心情灰暗的卫宣利因为一个盲童小女孩而发生了改变。让我们来了解他们之间发生的故事。

3.自由朗读课文

4.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

1)字词朗读:

番茄 盲童 天使 清脆 颜色 捐献 亲戚 忙碌 角膜 复明

顺势教学:盲 蔬 戚 脆 捐 献

2)课文朗读:

分自然段朗读,读准字音,读通长句子,读熟课文。

结合课文理解词语:

盲童:双目失明的孩子。

角膜:人和一些动物眼球前方最外面的一层纤维膜。

复明:失去的视力又得到恢复。

3)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按时间发展的顺序理清课文思路。

一(1-4)交代“我”在菜市场上,看到盲童跟父母看摊位,父亲常帮她通过抚摸来认识各种蔬菜。

二(5-14)盲童的名字叫明明,是一个聪明富有爱心的小女孩。

三(15-17)明明将去接受复明治疗时说要把自己的腿献给我,使我感到无比激动。

三、感悟“番茄太阳”

1.分段朗读,将我的内心变化与盲童明明对我的影响联系起来体会。

2.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3.勾画文中含有“番茄太阳”的句子,体会“番茄太阳”的含义。

第二课时(参评)

教学目标:

1.通顺、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抓住明明几次“笑”的情感线,通过朗读,感悟、交流,体会人物内心。

3.体会“明明”美好的童心对作者的感染。

教学重点:

抓住明明几次“笑”的情感线,通过朗读,感悟、交流,体会人物内心。

教学难点:

体会“明明”美好的童心对作者的感染。

教学准备:

作业单、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齐读课题 导入新课

2.听写生词 美观书写

1)听写: 盲童 清脆 蔬菜 捐献 亲戚 忙碌

2)巡视检查,顺势指导书写美观

3.复习课文,讲述情节

1)快速复习全文,试试讲述文章的主要情节。

2)生交流、小结。

二、精读感悟、走近明明

1.牵引“笑”线, 勾画句子

1)明明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顺势板书:笑)

再读课文,找到描写“笑”的句子

三、品读课文,体会明明的“笑”

重点交流:

1.小女孩一面用手摸一面笑,妈妈也在旁边笑。

1)自己读。

2)你觉得明明笑得怎么样?交流体悟。

3)指导朗读

2.明明咯咯的笑声银铃样清脆,一串一串地追着人走。

1)自读感悟。

2)明明的笑哪里让你印象深刻?交流感悟

3)指导朗读。

3.朗读体会,深悟“番茄太阳”

1)引读最后四个自然段

出示:日子过得很快…

2)说说你此刻的感受?或者有没有疑问?

3)交流探究

师:小女孩可以看见了,最该高兴兴奋的时候,却没有笑,她开心吗?

交流、指导朗读16自然段

4)了解作者心情变化,体会温暖

师:作为普通人,我们都这样思绪涌动,作者卫宣利呢?

出示第一自然段,体会那年心情。

如果你是那年的卫阿姨,心里会想些什么呢?(顺势板书:灰暗 温暖)

师:心地善良、心中有爱,那美好的心灵就是温暖我的“番茄太阳”。(板书:美

好心灵)

师:有形的笑脸,无形的太阳,再读课题--《“番茄太阳”》

四、拓展、延伸阅读

师:卫宣利把她的人生感悟,写成了文字,和我们分享。如今天的《“番茄太阳”》,再比如:

出示:1.如今,的时光过去,我终于用手中的笔趟出了一条自己的路,我终于明白父亲的话:人生也像月饼一样,要由各种丰富的滋味才能圆满起来。

--卫宣利《留泪的月饼》

师:单读这段话,你也许不明白她在说什么,可以下去读读整篇文章。也可以读她其它的一些作品,如:

同类型温暖人心的作品还很多,如美国儿童文学家贝蒂史密斯的《布鲁克林有棵树》。那些文字,也必能浸润你的心。

板书设计:

“番茄太阳”

灰暗                温暖

美好心灵

课文:

12 “番茄太阳”

那年,我来到了这座城市,临时租住在一栋灰色的旧楼房里。生活很艰难,心情灰暗无比。

附近有一个小型菜市场,一对年轻夫妻带着个女孩儿守着摊位。那女孩5岁左右,是个盲童。每次从菜场经过都能看到那家人:夫妻俩忙碌;女孩安静地坐着,说话声音细细柔柔,特别爱笑。

我去菜场差不多总是中午,这时摊上没什么人,那位年轻的父亲拉着小女孩的手,在面前各种蔬菜上来回抚摸,耐心地说:“这是黄瓜,长长的,皮上有刺;豆角呢,扁扁的,光滑点;番茄很好看,圆圆的……”小女孩一面用手摸,一面咯咯地笑,妈妈也在旁边笑。

每次看到这一幕,我的心就觉得温暖起来。

时间久了,就和这家人熟了。小女孩叫明明,生下来眼睛就看不见。听亲戚说城里大医院可以换角膜,为了让孩子复明,父母就带着孩子到城里来了。

如果不是盲童,明明挺漂亮的:乌黑的头发,象牙色的皮肤,精致的眉毛,笑起来像个天使。看着她,让人隐隐心疼。

有一次,明明突然问我:“阿姨,你是用双拐走路的吗?”我一愣,这聪明的孩子,她一定听出了我拐杖的声音。

接连下了几场雨,终于晴了。阳光很好,碧空如洗,树叶绿得发亮,明明的妈妈感叹道:“天气真好哇!”

“是啊!太阳总算出来了。”我说。

明明好奇地问:“阿姨,太阳是什么样的?”

我想了想,说:“太阳很温暖,很大很圆,早晨和傍晚是红色的……”我忽然想到明明根本不可能知道颜色,就住了口,不知道该怎么说下去。

明明的爸爸挑了一个大大的番茄放在明明手上,说:“太阳就是这样的,你摸摸看。”

明明一面用手摸一面笑:“真的吗?太阳像番茄吗?那我就叫它番茄太阳。”明明咯咯的笑声银铃样清脆,一串一串地追着人走。

日子过得很快。明明像小屋里的光线,带给了我许多快乐。她问我许多奇怪的问题,比如天上的云怎么飘的,雨什么形状……我耐心地回答着她。看着她的笑脸,觉得那就是最美的“番茄太阳”。

有一天我去买菜,明明的妈妈高兴地告诉我:他们要走了,有人为明明捐献了眼角膜,医生说复明的机会很大。

要走的时候,明明轻轻地拉住了我的袖子说:“阿姨,你过来,我和你说句话。”我弯下腰,她附在我的耳边轻声说:“阿姨,妈妈说我的眼睛是好心人给我的。等我好了,等我长大了,我把我的腿给你,好不好?”她的小嘴呼出的温热气息拂过我的面颊,我的泪哗地一下子流了下来。

那个正午我坐在窗口,看满街的车来车往,眼前总浮现出明明天使般的笑脸。红红的“番茄太阳”一直挂在我的心中,温暖着我的心。

【教师简介】

闫君燕,女,1979年5月出生,小学高级教师,现任天津市津南区八里台第一小学语文教师。从教以来,始终坚持在边远的农村学校工作。“做专业化教师,做幸福课堂的建构者”是她追寻的教育理想。-,连续获得“七彩语文杯”天津市小学语文教师素养大赛一等奖;天津市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优秀课一等奖;天津市第八届“双优课”评比一等奖。曾获津南区“最美教师”“课改先进个人”“优秀班主任”等荣誉称号。参与《读写结合提高语文教学效益的研究》《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预设与生成策略的研究》等市、区级课题。所撰写的《追寻有效预设,为高效课堂导航》《浅谈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策略探究》等论文获国家、市级奖项,并在各级刊物发表。

《番茄太阳》教学实况

云南    方茹

课前活动:

1.诵读《中国少年说》

2.教师自我介绍,图片、诗歌介绍云南。学生介绍桂林山水。

教学过程:

一、直入课题。板书:番茄太阳

1、出示课文句子。指读。

2、“茄”字书写指导。指名说说怎样写好这个字。学生练习书写一遍。

3、戚字读音指导。词语“亲戚”时读轻声。放到句子中再读,书写这个字。

4、指名朗读句三。正音。学生再读。

5、小结:多读就能读通读顺,三个句子连起来读。

二、学习课文

1、读了课文后,明明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默读课文,勾画出描写明明的句子,用简单的词语,写在句子旁边。展示学习成果。学生大声读出自己勾画的句子,分享感受。

3、出示:小女孩一面咯咯地笑,妈妈也在旁边笑。

指读,点评,再读。学生谈感受。板书:笑

出示:“这是黄瓜,长长的,皮上有刺;豆角呢,扁扁的,光滑点;番茄很好看,圆圆的……”

指读。提问:除了看到爸爸的耐心还看到了什么?父亲的爱

小结:用心去读,就能走进人物内心。齐读。

3.自读8-13自然段,读出什么画面?推荐三个同学读读。其他同学边听边想,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4、指名说说读到的画面和感受。出示作者的表述,强调从哪个字读出了不一样的感觉?“追”字说明了什么?相机点评。板书;追

5、出示段落,师生合作读。指名谈感受(明明很高兴)。从明明轻声说,你读出了什么?板书:美好的心灵

指名朗读明明的话。

6、提问:你觉得课题指的是什么?引出最后一个自然段,体会“一直”是多久,你体会到了什么?朗读,回归课题。

三、拓展

推荐阅读《两双球鞋》、《流泪的月饼》

[番茄太阳 (2014全国小语竞赛课教案)]

篇2:第四届全国小英课教案01王恒玉

单位:河北省唐山市路南区文北小学

话题:日常生活(DAILY LIFE)

文本体裁:日记

教学对象:五年级学生

教学目标:了解成功人物的日常生活,确认特点,并进行简单的讨论。

关键词:成功,特点,简要讨论

August 9 sunny Today Isaw Big Yao Ming in Beijing Olympic Games.He is my favorite sports star.I asked some questions about his daily life and it is quite different from us.He gets up at 6:00 in the morningand then hedoesone hourrunning outside.He has breakfast at 7:30.He eatsa lot of meat and fruitsevery morning.These food are good for his long legs and arms.He begins his training at 9:00.Sometimes he plays computer games for fun in the afternoon.He spends five hours on his training every day.He goes to bed at about 10:00 in the evening.He works very hard.I love him.

话题Daily life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掌握下列短语如:at 6:00 in the morning,at 6:10 in the evening 2、掌握句型:--When do you_?

---I(get up)at(6:00)in the morning.

---When does he/she_?

---He/She(goes to bed)at(9:30)in the evening.

3、能够听懂并理解下列短语:daily life,Olympic Games,be good for,work hard。

能力目标:1、能够运用所学语言描述自己和他人的日常生活。

2、培养学生初步的阅读意识和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日常生活习惯。

教学重、难点

能够正确运用所学句型。

教学过程

Step IWarming up and Revision 1.Greetings.

2.Do actions and say with the teacher.

(get up,wash your face,brush your teeth…)

(设计意图:通过师生活动热身,复习已学的'有关日常生活的动词短语,营造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

Step II Presentation and Practic 1.教师通过介绍自己的日常生活引出新授内容。

2.通过师生互动操练并巩固新授内容。

(设计意图:由贴近师生日常生活的情景入手,自然承接复习环节,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去感悟、体会并学习新语言。)

Step IIIText Learning CAI:出示姚明的照片。自然引出课文。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阅读。

1、Listen to the text and answer the question.

Q:Is Yao Ming's daily life different from yours?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听录音整体感知语言,带着任务把握文章大意。)

2、Read the text by themselves.Try to find the answers.

(1)Read the passage and then fill in the chart.

(设计意图:在整体感知语言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以时间为主线,细读课文,排除新语言学习的障碍,指导学生获取阅读信息的技巧和方法。)

Yao Ming's Tible at 6:00 in the morning after he gets up at 7:30 in the morning at 9:00 in the morning sometimes in the afternoon at 10:00 in the evening

(2)Say something about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Yao Ming's daily life and yours.

(设计意图:通过与自己日常生活的对比,进一步确认姚明日常生活的特点。)

Step IV Consolidation and Extension 1、小组练习,描述自己的日常生活并了解同伴的日常生活。

2、学生展示。

(设计意图:围绕学生一天的实际生活,启发学生进行交谈,达到灵活运用所学语言的目的。)

Step VHomework Try to describe your mother's or father's daily life.

板书设计:

Daily Life When do you_?When does he/she_?

Iget upat 6:00 in the morning.He/Shewatches TV at 8:30 in the evening.

2月21日20:49:58 sj202月21日20:49:54

篇3:《石灰吟》《墨梅》教学设计 (全国小语赛参赛教案)

【教师简介】

陈宏斌,性别男,1974年1月出生,任教于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运西小学,目前担任教导主任,中国教育学会班主任专业委员会秘书,荣获邗江区优秀班主任、邗江区优秀教师、优秀共产党,多年来在陈萍等老师指导下,尝试形成“幽默大气、重视语言文字训练”的语文教学风格、十余篇论文发表在《小学语文教学》《小学教学参考》《小学时代》等刊物。曾获2013年第十四届江苏省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赛特等奖,扬州市第十届二分明月阅读教学大赛一等奖等,多次在省内外学校进行公开教学和讲座。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

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运西小学   陈宏斌

一、教材分析

本篇课文由两首七言绝句组成。两首古诗均是咏物诗。

《石灰吟》是明代诗人于谦的作品。吟,古典诗歌的一种形式。诗人托物言志,通过对石头不畏“千锤万击”和“烈火焚烧”,即使“粉骨碎身”,也要留下清白石灰的描写,赞颂了石灰坚强不屈、洁身自好的品质,抒发了诗人不同流合污,坚决同恶势力斗争到底的思想感情。

诗的前两行写石头面对各种磨难,毫不畏惧;后两行写即使粉骨碎身,也要留下清白。

《墨梅》是元代诗人、书画家王冕的作品。作者善画梅,也喜咏梅,这是他的一首题画诗。诗人借墨梅为喻,在苏姐的梅花身上给予了他鄙视流俗、贞洁自守的高尚情操。

诗的前两行写实,强调“吾家”的梅花,朵朵都是“淡墨痕”的,素净雅洁;诗的后两行抒情言志,说明他画梅花,不是为了让人夸赞颜色好,只是要让它的清香弥漫在天地之间。

二、教学目标

1.理解石灰的形象和特点,体会诗人的崇高品质,并自学《墨梅》。

3.了解诗人的生平与作品,感受诗人的伟大情怀。

3.学会以正确的节奏地诵读这两首古诗,并能根据自己的感悟读出诗歌的韵味。

4.创作诗歌书法作品。

三、教学准备

因为S版小学语文教材与苏教版的区别,学生对于石灰以及诗人王冕无认识,需要桂林老师提前让学生了解石灰的制作过程,以及阅读苏教版《少年王冕》课文。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在源远流长、丰富多彩的文化长河中,诗歌就像是一朵馨香独具的奇葩,永开不败。今天我们来学习《古诗两首》,先来学习其中的一首古诗,认识一位诗人。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解题。

看着这个诗题,结合昨天的预习,你有什么疑问吗?(师板书问号)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研究同学们提出的问题,探究你们想知道的答案。

(二)初读古诗,读正确,读出节奏。

要想知道这些问题的答案,我们还是先从读课文开始吧!请同学们自由读两遍这首诗,注意把诗歌读准确,特别注意生字的读音,把诗读通顺,用笔划分一下诗歌的节奏。开始读吧。

谁来给我们读这首诗。注意读正确,大家还注意听一听他读得节奏。

教师小结“据义划分节奏”:223确实是七言诗中常规的划分节奏的方法,但是为了保持词语意思的完整,有时是可以分为43句式或者其他句式的。当然,一首诗中,也不是每一句都是一样的节奏,像这首诗中的最后一句,也可以划分为223的句式。

老师也跃跃欲试,想和同学们一起按照这个节奏来读这首诗,我们合作一下,一起读,老师读诗的前四个字,你们读诗的后三个字。非常棒!还可以这样读:老师读一三两行,同学们读二四两行,一定注意诗的节奏哦。

(三)再读诗句,读出画面。

于谦笔下的这首诗,简练地展现了石灰的生命历程。诗歌字面的意思相信对于同学们而言并不难懂,但读诗不能仅限于读懂意思,还要能够在脑海里想象出画面。现在再来默默地读上一两遍,闭上眼睛想一想,你的脑海里会出现怎样的画面呢?可以在与画面对应的诗句旁边写上关  键词。默默地读,静静地想吧!

孩子们,你的眼前出现了什么样的画面,说给老师听一听。再把与你想象的画面相对应的诗句读一读,争取读出自己的理解和感悟。

交流学生交流想象到的画面。

师小结:石灰不惧千锤万击,不怕烈火焚烧,不畏粉身碎骨,那它是为了什么呢?生齐读(要留清白在人间)

(四)拓展生平,读出情感,了解诗歌的表达方式。

《石灰吟》是于谦少年时的誓言,更是于谦一生的写照,如果我们联系作者于谦的一生经历,相信你就会明白诗人为什么要赞美石灰了!

补充介绍于谦“少年立志”“两袖清风”“刑场就义”的小故事,创设情境,在音乐和教师的诵读中读出情感。

白居易曾经说过:“歌咏言,诗言志。”像于谦这样借石灰来表达自己志向的诗歌的写法就称之为“托物言志”,(板书)

(五)学习这一类的诗,自学《墨梅》

像这样的诗,在我们的文化长河中还有很多很多。老师还给同学们带来了另外一首诗《墨梅》(板书)请同学们自由地去读两遍这首诗,看看自己能读懂哪一句或者哪几句?

指名说意思,相机指导朗读。

(六)创作书法作品

教师出示范例,学生创作本课书法作品。

(七)质疑:

很快就要下课了,比对这两首诗,你还有什么疑问吗?

生质疑。

同学们,相信随着你们年龄的增长,知识的增加,你们再读这两首诗时,一定会产生更多的问题,其实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有价值。

板书设计:

古诗两首

留     ?        流

石灰吟                  墨梅

托物言志

课文:

20 古诗两首

石灰吟

千锤万击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全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墨梅

吾家洗砚池头树,

个个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

只流清气满乾坤。

fén   yàn

焚     砚

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用钢笔描红。

焚   砚

3.解释带点的词,说说句子的意思。

(1)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2)不要人夸好颜色,只流清气满乾坤。

4.古往今来,还有不少写梅花的诗,找一两首来读一读,背一背。

古诗两首《石灰吟》《墨梅》实录 ( 苏教版  六下)

执教:江苏  陈宏斌

课堂实录

课前谈话:今天的会场跟平时的课堂有什么不一样?知道老师来自哪里?从教师朗诵的古诗句子找答案“烟花三月下扬州”分享教师喜欢竹子,介绍扬州八怪郑板桥的《竹石》指名朗读。

教学过程:

1.直入课题《石灰吟》,复习背诵《游子吟》,理解“吟”的意思,体会诗歌题目的含义,就课题质疑:诗人是怎么赞美石灰的?为什么赞美石灰?赞美石灰是为了什么?

2.带着问题自由朗读诗歌,要求读准字音,读出节奏。指名朗读,评价音准及节奏。讲223解节奏,指名不同的节奏,交流完整的词语连在一起读,教师引读,男女合读,让学生感受这节奏样朗读的感觉。

3.想象诗歌画面朗读,读懂诗意。学生尝试一边自读一边写出诗意。

指名交流,教师适时点评,引导想象画面去朗读诗句:

“若等闲”为什么读得平常?真的平平常常吗?

“全不怕”体现石灰的顽强.

后两句体现石灰的,是为了什么?赞美石灰的坚强、不怕牺牲。解决了问题“为什么写?”

4.于谦这么写,引出文天祥的诗句,欣赏于谦的其他诗句,介绍于谦的人物形象及时代背景。加深体会诗句含义。教师语言讲述创设情境让学生诵读诗句。体会作者人物形象和心理,解决

5.学习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解决“怎么写”

6.引出王冕的《墨梅》,让学生从诗句中读懂什么。欣赏题画诗,提问,通过这首诗体现王冕的什么志向?齐读

7.就两首诗的学习进行质疑,指名说。

8.小结,欣赏历代书法名家及教师的书法作品。说说书法作品与平时的书写有什么不同?(竖着写、无标点、落款),学生练习书写诗歌。

9.展示学生作品,教师点评。

10.总结: 我希望带给你们的文化精神之旅,桂林山水甲天下,中华学子甲天下。

[《石灰吟》《墨梅》教学设计 (2014年全国小语赛参赛教案)]

【番茄太阳 (全国小语竞赛课教案)】相关文章:

1.番茄太阳说课稿

2.《“番茄太阳”》教学反思

3.《“番茄太阳”》教学设计一

4.番茄太阳的课文原文

5.小学语文说课教案

6.太阳教案

7.《太阳生病了》小班社会课教案

8.《害羞的番茄》中班教案

9.《?四个太阳》教案

10.《太阳》教案教学

下载word文档
《番茄太阳 (全国小语竞赛课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