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克镭》 教案
“一所”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8篇《三克镭》 教案,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三克镭》 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篇1:《三克镭》 教案
苏教版《三克镭》 教案
教学目的
一、了解三克镭的来历,体会科学家伟大的人格,并从中爱到教育。
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你们知道居里夫人吗?她对人类有什么贡献?但是她却买不起一克镭,这是为什么?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读课文,说说三克镭的来历。讲三克镭的.来历在哪几个自然段?
2、这篇文章可以分成哪几个部分?
三、简单介绍“镭”
四、理解第一部分内容
1、自学这部分内容。
2、检查自学效果。
1)理解词语意思。
周折 典雅 简陋 推断 富甲一方
2)美国记者的推断是什么?你觉得这位美国记者的推断有没有道理?为什么?
3)记者的“几经周折”才见到镭的心理者,和“异常简陋的实验室”都说明了什么?
五、巩固练习
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自学第二至四部分内容
二、自学后讨论
1、说说三克镭都是怎么来的?
2、居里夫人为什么毫无保留地公布了镭的提纯方法?这说明什么?
3、女百万富翁不肯解囊的原因是什么?
4、美国记者“奔走宣传”的内容是什么?结果怎样?说明了什么?
5、“固执”是什么意思?
居里夫人在什么问题上固执得让人难以理解?说明了什么?
6、你是怎样理解居里夫人在自传中对这个问题的回答的?
三、总结课文
1、科学家的伟大人格是什么?
2、读了居里夫人在自传中讲的一段话,你想到了什么?
四、巩固练习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篇2:《三克镭》 之三
《三克镭》 之三
《三克镭》教学设计之三佚名
学生视角:
“镭”是什么?“三克镭”有什么特殊含义?为什么说这“三克镭”体现了一个科学家伟大的人格?课文内容深深吸引着学生的读书兴趣。
难点:弄清“三克镭”的深刻含义。
教师思考:
本文是略读课文,记叙了人类伟大的科学家居里夫人,获得“三克镭”的不平凡经历,歌颂了她不计私利,献身科学的崇高品质。文章内容充满悬念,情节曲折,耐人寻味。教学中应引导学生认真读文,并结合收集的.资料,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品质,同时受到崇高品质的影响与感召。
重点:
1、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2、抓住人物的语言,理解人物的品质。
设计特色:
仔细品读,抓住言行,体会感情。
信息资料:
收集查阅有关居里夫人的材料。
教学要求:
1、通过读文,了解“三克镭”所代表的含义,体会居里夫人不计私利,献身科学的崇高品质,并从中受到影响与感召。
2、仔细品读,抓住人物语言和含义深刻的句子,理解课文内容。
3、培养学生自读理解能力。
教学时数:
教学流程:
一、谈话引入,汇报交流。
1、你知道居里夫人吗?你对她了解多少?
2、通过预习,你知道了什么?
(挖掘学生认知基础,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激发学生课外学习的热情。)
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通顺连贯。
2、想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试着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三、讨论交流,合作理解。
在读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小组可以选择其中的一个问题,展开研讨。
1、课文中的三克镭各是怎么来的?
2、为什么说这“三克镭”体现了一个科学家伟大的人格。”
3、选择文中给你印象最深的句子,认真体会。
4、你们认为居里夫人是个怎么样的人?(正面侧面结合谈)
(阅读中理解,阅读中感悟,是语文阅读教学永恒的话题,问题的确定为学生读书提供了可以选择的方向,尊重了学生的学习权力,适应了不同层次的学生。通过合作交流研讨,一位伟大的献身科学的科学家的形象就会在学生脑海里浮现,从而受到人物崇高品质的影响和感召。)
四、回读延伸
从居里夫人的身上,你想到了什么?(引申内容,渗透教育,引导正确价值取向。)
五、课堂练习
抄写自己喜欢的词句。
实践活动:
阅读《居里夫人传》,更全面地了解这个伟大的人物。
板书设计:
第一克:研制提纯 无偿公布 没有人应该因为镭致富,
三克镭 第二克:公众捐献 继续研究 它是属于全人类的。
第三克:再次受赠 治疗研究
《三克镭》教学设计之三由本站会员分享,版权归作者所有,请注明出处!
篇3:《三克镭》 之二
《三克镭》 之二
《三克镭》教学设计之二佚名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学习生字词,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居里夫人一生所拥有的三克镭的来历,体会居里夫人的伟大人格。
(二)能力训练点
继续指导学生从文章的内容联想开去,即联想周围的人和事。
(三)德育渗透点
教育学生:人类需要勇于实践的人,也需要梦想者,需要醉心于事业的大公无私。
(四)美育渗透点
“醉心于事业的大公无私”同样是一种高尚的美,尽管他们的物质生活可能很贫乏。
二、学法引导
(一)教师教法
谈话法,联想法。
(二)学生学法
自学讨论法。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一)重点
了解居里夫人一生所拥有的三克镭的来历,体会居里夫人的伟大人格。
(二)难点
理解居里夫人在对待“镭”的问题上的执着态度,体会她的伟大人格。
(三)解决办法
通过小组讨论,教师相机点拨,结合朗读课文理解问题。
四、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一)教师活动设计
在检查预习的基础上,了解、归纳学生预习时遇到的问题,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解决自己的问题,并注意及时.总结好的学习方法。
(二)学生活动设计
1.自学课文,提出不能解决的问题。
2.组织小组合作讨论,带着问题读书,在读中思考、领会、动脑、动口、动手,解决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
五、教学步骤
(一)揭示课题
你知道居里夫人吗?她是世界著名的物理学家,发现了放射性元素“镭”。然而,也许你并不相信,她却买不起一克镭!这是怎么回事呢?请大家读了课文就知道了。
(二)自由读课文,想一想
1.课文讲了居里夫人的哪些事情?
2.你遇到了哪些问题?
(三)交流自学结果
1.课文讲了居里夫人拥有的三克镭的来历。
2.交流学生遇到的问题,简单的及时解决,重要的留在讲读时解决。
(四)默读课文,思考
1.居里夫人拥有的三克镭是怎样来的、它体现了居里夫人怎样的.伟大人格?
2.你怎么理解“人类需要勇于实践的人,他们能从工作中取得极大的收获,既不忘记大众的福利,又能保障自己的利益。但人类也需要梦想者,需要醉心于事业的大公无私。”这句话?
3.读了这篇文章,你想到了哪些人或事?
(五)小组交流学习成果
1.老师点拨
(1)勇于实践的人指什么人?举个例子(教师介绍居里夫人)
(2)“梦想者”指什么样的人?
(3)“醉心事业的大公无私”指什么,联系课文内容或周围实际谈谈你的理解
2.简单交流,重点讨论第三题。
学生想到的人或事可能有以下内容:
(1)关于居里夫人的故事。(发现镭的过程,尊敬老师的故事……)
(2)关于其他科学家的故事,一些英雄人物的故事………
(3)科学技术的新发明、新发现等。
(4)与居里夫人的品格截然相反的言行……
(教师要充分让学生讲出自己所想到的人和事,只要与文章有联系就可以。)
(六)有感情地朗读这篇课文
《三克镭》教学设计之二由本站会员分享,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篇4:三克镭优秀教案
三克镭优秀教案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感悟居里夫人伟大的人格。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在世界科学史上,玛丽·居里是一个永远不朽的名字。这位伟大的女科学家,以自己的勤奋和天赋,在物理学和化学领域,都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并因此而成为唯一一位在两个不同学科领域、两次获得诺贝尔奖的著名科学家。 你知道居里夫人吗?她是世界著名的物理学家,发现了放射性元素“镭”。然而,也许你并不相信,她却买不起一克镭!这是怎么回事呢?请大家读了课文就知道了。
二、初读课文
1.课文讲了居里夫人的哪些事情?
2.你遇到了哪些不能解决的问题?
三、小组学习
1.居里夫人拥有的三克镭是怎样来的、它体现了居里夫人怎样的伟大人格?
2.你怎么理解“人类需要勇于实践的人,他们能从工作中取得极大的收获,既不忘记大众的福利,又能保障自己的利益。但人类也需要梦想者,需要醉心于事业的大公无私。”这句话?
3.读了这篇文章,你想到了哪些人或事?
四、交流学习成果
1.老师点拨
(1)勇于实践的人指什么人?举个例子( 教师介绍居里夫人)
(2)“梦想者”指什么样的人?
(3)“醉心事业的大公无私”指什么,联系课文内容或周围实际谈谈你的'理解。
2.简单交流,重点讨论第三题。
五、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六、 教师小结
1937年7月14日,居里夫人病逝了。她最后死于恶性贫血症。她一生创造、发展了放射科学,长期无畏地研究强烈放射性物质,直至最后把生命贡献给了这门科学。她一生中,共得过包括诺贝尔奖等在内的10种著名奖金,得到国际高级学术机构颁发的奖章16枚;世界各国政府和科研机构授予的各种头衔多达100多个。但是她一如既往地那样谦虚谨慎。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评价说:“在我认识的所有著名人物里面,居里夫人是唯一不为盛名所颠倒的人。”
附: 板书设计
教案点评:
在检查预习的基础上,了解、归纳学生预习时遇到的问题,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解决自己的问题,并注意及时总结好的学习方法。了解居里夫人一生所拥有的三克镭的来历,理解她在对待“镭”的问题上的执着态度,体会她的伟大人格。
篇5:三克镭(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
三克镭 第 1 课时 总第 1 个教案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学习生字词,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居里夫人一生所拥有的三克镭的来历,体会居里夫人的伟大人格。
(二)能力训练点
继续指导学生从文章的内容联想开去,即联想周围的人和事。
(三)德育渗透点
教育学生:人类需要勇于实践的人,也需要梦想者,需要醉心于事业的大公无私。
(四)美育渗透点
“醉心于事业的大公无私”同样是一种高尚的美,尽管他们的物质生活可能很贫乏。
二、学法引导
(一)教师教法
谈话法,联想法。
(二)学生学法
自学讨论法。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一)重点
了解居里夫人一生所拥有的三克镭的来历,体会居里夫人的伟大人格。
(二)难点
理解居里夫人在对待“镭”的问题上的执着态度,体会她的伟大人格。
(三)解决办法
通过小组讨论,教师相机点拨,结合朗读课文理解问题。
四、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一)教师活动设计
在检查预习的基础上,了解、归纳学生预习时遇到的问题,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解决自己的问题,并注意及时总结好的学习方法。
(二)学生活动设计
1.自学课文,提出不能解决的问题。
2.组织小组合作讨论,带着问题读书,在读中思考、领会、动脑、动口、动手,解决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
五、教学步骤
(一)揭示课题
你知道居里夫人吗?她是世界著名的物理学家,发现了放射性元素“镭”。然而,也许你并不相信,她却买不起一克镭!这是怎么回事呢?请大家读了课文就知道了。
(二)自由读课文,想一想
1.课文讲了居里夫人的哪些事情?
2.你遇到了哪些问题?
(三)交流自学结果
1.课文讲了居里夫人拥有的三克镭的来历。
2.交流学生遇到的问题,简单的及时解决,重要的留在讲读时解决。
(四)默读课文,思考
1.居里夫人拥有的三克镭是怎样来的、它体现了居里夫人怎样的伟大人格?
2.你怎么理解“人类需要勇于实践的人,他们能从工作中取得极大的收获,既不忘记大众的福利,又能保障自己的利益。但人类也需要梦想者,需要醉心于事业的大公无私。”这句话?
3.读了这篇文章,你想到了哪些人或事?
(五)小组交流学习成果
1.老师点拨
(1)勇于实践的人指什么人?举个例子(教师介绍居里夫人)
(2)“梦想者”指什么样的人?
(3)“醉心事业的大公无私”指什么,联系课文内容或周围实际谈谈你的理解
2.简单交流,重点讨论第三题。
学生想到的人或事可能有以下内容:
(1)关于居里夫人的故事。(发现镭的过程,尊敬老师的故事……)
(2)关于其他科学家的故事,一些英雄人物的故事………
(3)科学技术的新发明、新发现等。
(4)与居里夫人的品格截然相反的言行……
(教师要充分让学生讲出自己所想到的人和事,只要与文章有联系就可以。)
(六)有感情地朗读这篇课文
篇6:《居里夫人的三克镭》教案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认识“镭、陋、弘、癌、签”5个生字,会写“镭、陋、郎、贯、囊、弘、捐、赠、数、癌、签”,掌握“简陋、法郎、富甲一方、困惑不解、出乎意料、腰缠万贯、解囊相助、弘扬、捐赠、数年、癌症、签字”等词语。
2.指导学生读懂课文,通过三克镭的故事,了解居里夫人科学家人格的伟大和精神的崇高。
3.引导学生找出课文里哪些事情表现了居里夫人对人类贡献巨大,哪些事情显示出居里夫人经济的困顿,并初步了解课文这样写的好处。
教学重难点:
1.学生能读懂课文,通过三克镭的故事,了解居里夫人科学家人格的伟大和精神的崇高。
2.能找出课文里哪些事情表现了居里夫人对人类贡献巨大,哪些事情显示出居里夫人经济的困顿,并初步了解课文这样写的好处。
教学准备:
演示文稿。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认识“镭、陋、弘、癌、签”5个生字,会写“镭、陋、郎、贯、囊、弘、捐、赠、数、癌、签”,掌握“简陋、法郎、富甲一方、困惑不解、出乎意料、腰缠万贯、解囊相助、弘扬、捐赠、数年、癌症、签字”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能简练地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教学重难点:
1.掌握本课生字。
2.能简练地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
一、背景介绍(有关居里夫人的生平)
出示ppt:
居里夫人(1867—1934)原名玛丽斯可罗多夫斯卡,波兰物理学家,最早荣获诺贝尔奖的女性。她勤奋努力,于1893年获得物理学硕士学位,1894年又获得数学硕士学位。19,居里夫妇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金。1912月,居里夫人又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居里夫人终生为人类的幸福献身科学,从不计较个人的私利和荣誉。她先后获得奖金10种之多、奖章16种之多,以及100多个名誉头衔。
二、初读课文
(一)过渡:居里夫人确实是个伟大的科学家,她的伟大并不只在于她在科学研究领域的杰出贡献,还在于她的人格,今天我们一起来走进《居里夫人的三克镭》。
(二)自由读书,要求正确流利
(三)检查预习情况
1.听写:
简陋弘扬腰缠万贯解囊相助癌症保留穷困一贫如洗镭捐献
2.解囊相助的反义词是什么?
一贫如洗的反义词又是什么?
3.结合句子读懂词语:
(1)“简陋”什么样?文中说什么简陋?该怎么读。
出示ppt(句子):
端庄典雅的居里夫人与简陋的实验室。
那简陋前面再加上“异常”呢?又有什么新理解,那读怎么读这句话。
端庄典雅的居里夫人与异常简陋的实验室。
4.能从听写的词语中选择几个,来说说文章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吗?
四、深入读书,理清文章脉络
1.默读课文,看看这篇文章是按什么顺序写的?(按时间顺序)
2.分段段意
出示ppt:
第1-4自然段先从美国记者麦隆内夫人195月的一天采访居里夫人讲起,讲居里夫妇在十八年前炼出了第一克镭,当时每克镭价值七十五万法郎,这位夫人应该早已富甲一方了,事实上十八年后居里夫人却买不起一克镭。原因是居里夫妇十八年前就放弃了他们的专利。
第5、6自然段讲麦隆内夫人为居里夫人奔走、募捐购买一克镭的饯的经过以及数年以后美国公众再次向居里夫人捐赠一克锂的情况。
第7、8自然段揭示了居里夫人始终不要专利的崇高思想和美好的内心世界。
五、引导质疑
1.题目是《居里夫人的三克镭》,对于这三克镭文章有描写吗?读文章,找出来,读读。
2.你能结合居里夫人的`处境,想想有什么疑问?
(这三克镭她都做什么用了?第一克镭研究出来时她做什么?)
3.读课文自己试着解答问题。
六、布置作业
1、写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读懂课文,通过三克镭的故事,了解居里夫人科学家人格的伟大和精神的崇高。
2.引导学生找出课文里哪些事情表现了居里夫人对人类贡献巨大,哪些事情显示出居里夫人经济的困顿,并初步了解课文这样写的好处。
教学重难点:
1.学生能读懂课文,通过三克镭的故事,了解居里夫人科学家人格的伟大和精神的崇高。
2.能找出课文里哪些事情表现了居里夫人对人类贡献巨大,哪些事情显示出居里夫人经济的困顿,并初步了解课文这样写的好处。
教学过程:
一、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可不可以对居里夫人做个简单的评价。
(居里夫人十分伟大;居里夫人很傻)
二、讨论、辩论中加深理解
1.过渡:这两种截然不同的评价,令我们惊讶,哪种评价更符合居里夫人的做人准则呢?我们从书中寻找答案。
2.用笔画出有关描写居里夫人的句子,来证实你对她的评价,准备时间(5分钟)。
3.引导发现,深入探究,感悟居里夫人的伟大。
出示ppt(句子):
端庄典雅的端庄典雅的居里夫人与异常简陋的实验室。
(1)对于这段文字,认为居里夫人伟大的同学,你是怎么理解的?
出示ppt:
镭倾注了居里夫妇巨大的心血、智慧、体力,甚至生命。为了证实镭的存在,他们在一间夏不避燥热,冬不避寒冷的破旧棚屋内从事起脑力加苦力的劳动,从18到19四年时间里,坚持不懈,终于从几十吨铀沥青矿废渣中提炼出十分之一克纯镭盐,并测定了镭的原子量。1903年,居里夫妇和柏克勒尔共同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金。
(2)结合资料,对于这段文字,你又有什么新的体会?
(居里夫人的伟大就在于她把自己的研究成果,毫无保留的贡献给了人类而没有考虑自己。)
(3)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师:一克镭的价格曾高达“七十五万”金法郎,我们一起来换算一下,合人民币多少?
生:(略)
师:那这一克镭可以为居里夫人换来什么?
生:豪宅、汽车、高档实验室
师:这些居里夫人有吗?
生:没有
师:那她有的只是……
生:简陋的实验室
师:这简陋前面再加个异常呢?
生:感觉居里夫人的生活十分贫困,也感受到她对科学的追求是那样的执着。
师:(出示资料,最初研究出的一克镭的去向)
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抓住人物语言,体会居里夫人的伟大
(一)还能找到什么理由来说明居里夫人的伟大?
(二)体会重点句理解
1.出示ppt:
居里夫人的解释异常平淡:“没有人应该因镭致富,它是属于全人类的。”
(1)读懂了什么?
(2)用平淡的语气说说这句话。
(3)用异常平淡的语气说说这句话。
(4)从这“平淡”的语气中我们还可以感受到什么?
(5)从这“平淡”的语气中,我们还可以感到那异常不平淡的是什么?
(6)带着赞美的语气来读。
2.出示ppt:
他们所说的并非没有道理,但我仍相信我们夫妇是对的。人类需要勇于实践的人,他们能从工作中取得极大的收获,既不忘记大众的福利,又能保障自己的利益。但人类也需要梦想者,需要醉心于事业的大公无私。
(1)读懂了什么?
(2)读出居里夫人的无私
(3)读出居里夫人的忘我
(4)引出资料理解醉心于事业的大公无私
出示资料:
居里夫人、牛顿、爱迪生、研制“神州”的科学家的阅读资料。
3.读读这些人的故事,你们发现了什么?
4.在这些“醉心”于事业的梦想者心里有的只是什么?
生:有的是人类科学的进步,没有自己
生:有的只是科学研究,没有自己
生:有的只是为人类造福,没有
(1)能用一个词来评价这样的人吗?
(大公无私、伟大……)
(2)赞美的读
五、从三克镭的用处上体会伟大
六、对比体会“伟大”
第四自然段对那些冷漠的富商的描写是否可以不要,为什么?
七、归纳结论
现在你再来评价“居里夫人”是个什么样的人。
八、布置作业
1.写感受
2.给课文换题目
篇7:三克镭阅读及答案
三克镭阅读及答案
三克镭
(美)迪克格莱格利 1920年5月的一个早晨,一位叫麦隆内夫人的美国记者,几经周折终于在巴黎实验室里见到了镭的发现者。端庄典雅的居里夫人与异常简陋的实验室,给这位美国记者留下了深刻印象。此时,镭问世已经了,它当初的身价曾高达75万金法郎。美国记者由此推断,仅凭专利技术,应该早已使眼前这位夫人富甲一方了。
但事实上,居里夫妇也正是在18年前就放弃了他们的权利,并毫无保留地公布了镭的提纯方法。居里夫人的解释异常平淡:“没有人应该因镭致富,它是属于全人类的。”
麦隆内夫人困惑不解地问:“难道这个世界上就没有你最想要的东西吗?”
“有,一克镭,以便我的研究。可18年后的今天我买不起,它的价格太贵了。”这出乎意料的回答,使麦隆内夫人既感惊讶又非常不平静。镭的提纯技术已使世界各地的商人腰缠万贯,而镭的发现者却困顿至此!她立即飞回美国,打听出一克镭在美国当时的市价是10万美元,便先找了10个女百万富翁,以为同是女人又有钱,她们肯定会解囊相助,万万没想到却碰了壁。这使麦隆内夫人意识到,这不仅仅是一次金钱的需求,更是一场呼唤公众理解科学、弘扬科学家品格的社会教育。于是,她在全美妇女中奔走宣传,最终获得成功。195月20日,美国总统将公众捐献的一克镭赠予居里夫人。
数年之后,当居里夫人想在自己的祖国波兰华沙创设一个镭研究院,治疗癌病的时候,美国公众再次为她捐赠了第二克镭。
一些人认为,居里夫人在对待镭的问题上固执得让人难以理解,在专利书上签个字,所有的困难不是可以解决了吗?居里夫人在后来的自传中回答了这个问题:“他们所说的并非没有道理,但我仍相信我们夫妇是对的。人类需要善于实践的人,他们能从工作中取得极大的收获,既不忘记大众的福利,又能保障自己的利益。但人类也需要梦想者,需要醉心于事业的大公无私。”
居里夫人一生拥有过三克镭,她把研究出的第一克镭给了科学,公众则把第二克镭和第三克镭回赠给了她。这三克镭展示了一个科学家伟大的人格,和由此唤起的公众对科学的理解。
1.怎样理解,几经周折终于在巴黎实验室里见到了镭的发现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过本文谈谈你对居里夫人的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没有人应该因镭致富,它是属于全人类的。”这句话体现了居里夫人什么样的`精神品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什么居里夫人的回答令麦隆内夫人既感惊讶又非常不平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中写10个女百万富翁不肯解囊相助的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居里夫人为什么不在专利书上签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结尾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答案:
1.①居里夫人的伟大业绩吸引了美国记者。
②“几经周折终于在实验室里找到她”说明居里夫人虽然是名人,但她却不愿意抛头露面,过着隐避的生活,始终没有离开科学实验。(意思对即可)
2.端庄、典雅、为人朴素大方,热爱人民、献身科学。(意思对即可)
3.醉心于事业的大公无私的精神品质。(意思对即可)
4.惊讶是由于居里夫人出乎意料的回答。不平静是由于她被居里夫人大公无私的精神深深地打动了,同时又为科学家的困顿而深感不安。(意思对即可)
5.衬托居里夫人的无私奉献精神。为下文的公众捐赠事件做铺垫。(意思对即可)
6.因为居里夫人认为人类需要梦想者,需要醉心于事业的大公无私者。(意思对即可)
7.点题(意思对即可)
篇8:《三克镭》阅读答案
近几年的高考试卷保持了“稳中有变,变中求新,立足语篇”的基本命题思路。在阅读理解方面主要考查考生理解主旨要义、理解文中具体信息、根据上下文推断词义、根据短文判断和推理、理解文章的基本结构以及理解作者的意图与态度等方面的能力。
《三克镭》原文
195月的一个早晨,一位叫麦隆内夫人的美国记者,几经周折终于在巴黎实验室里见到了镭的发现者。端庄典雅的居里夫人与异常简陋的实验室,给这位美国记者留下了深刻印象。此时,镭间世已经十八年了,它当初的身价曾高达每克75万法郎。美国记者由此推断,仅凭专利技术,应该早使眼前这位夫人富甲一方了。
但事实上,居里夫妇也正是在十八年前放放弃了他们的专利,并毫无保留地公布了镭的提纯方法。居里夫人的解释异常平淡:“没有人应该因镭致富,它是属于全人类的。”麦隆内夫人困惑不解地问;“难道这个世界上就没有你最想要的东西吗?”
“有,一克镭,以便我的研究。可十八年后的今天我买不起,它的价格太贵了。”
这出乎意料的回答,使麦隆内夫人即感到惊讶又非常不平静。镭的提纯技术已使世界各地的商人腰缠万贯,而镭的发现者却困顿而至此!她立即飞回美国,打听出一克镭在美国当时的市价是十万美元,便先找了十个女百万富翁,以为同是女人又有钱,她们肯定会角囊相助,万万没有想到却碰到了壁。这使麦隆内夫人意识到,这不仅仅是一次金钱的需求,更是一场呼吁公众理解科学、弘扬科学家品格的社会教育。于是,她在全美妇女中奔走宣传,最终获得成功。1921年5月20日,美国总统将公众捐赠的一克镭赠予居里夫人。
数年之后,当居里夫人想在自己祖国波兰华沙创建一个镭研究院治疗癌症的时候,美国公众再次为她捐献了第二克镭。
一些人认为,居里夫人在对待镭的问题上固执得让人难以理解,在专利书上签个字,所有的困难不是可解决了吗?居里夫人在后来的自传中回答了这个问题:“他们所说的并非没有道理,但我仍相信我们夫妇是对的。人类需要善于实践的人,他们能从工作中取得极大的收获,即不忘记大众的福利,又能保障自己的利益;但人类也需要梦想者,需要醉心于事业的大公无私。”
居里夫人一生拥有三克镭,她把研究出的第一克镭给了科学,公众则把第二克镭和第三克镭回赠给了她
这三克镭展示了一个科学家伟大的人格和由此唤起的公众对科学的理解。
《三克镭》阅读题
1.人类历史上的第一克镭是居里夫妇在哪一年提取出来的?
答:
2.居里夫妇为什么放弃提纯镭的'专利?
答:
3.题目为《克克镭》,可文章对第一克镭极简单地带过,对第三克镭也是一句交代,而集中笔墨写了第二克镭的来历。这样选材的目的是什么?
答:
4.文章说:“麦隆内夫人感到惊讶又非常不平静”,请分析“惊讶”与“不平静”的原因。
惊讶的原因:
不平静的原因:
5.“居里夫人在对待镭的问题上固执得让人难以理解”一句中“固执”指什么?
答:
6.分析居里夫人所回答的话中画横线的部分。
(1)你认为居里夫人属于“善于实践的人”和“梦想者”之中的哪一种人?
答:
(2)居里夫人所各的这种人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答:
篇9:《三克镭》阅读答案
1.1902
2.居里夫妇认为不应该因镭致富,镭应该属于全人类
3.文章中心是表现居里夫人的伟大人格和公众对科学的理解,重点写第二克镭和来历正是为了突出这一中心
4.“惊讶”的是镭的发现者没有镭,“不平静”的是镭的发现都买不起镭。
5.把在专利书上鉴字,即放弃提取镭的技术的专利
6.梦想者 醉心事业,大公无私
篇10:三克镭阅读答案
三 克 镭
195月的一个早晨,一位叫麦隆内夫人的美国记者,几经周折终于在巴黎实验室里见到了镭的发现者。端庄典雅的居里夫人与异常简陋的实验室,给这位美国记者留下了深刻印象。此时,镭间世已经十八年了,它当初的身价曾高达每克75万法郎。美国记者由此推断,仅凭专利技术,应该早使眼前这位夫人富甲一方了。
但事实上,居里夫妇也正是在十八年前放放弃了他们的专利,并毫无保留地公布了镭的提纯方法。居里夫人的解释异常平淡:“没有人应该因镭致富,它是属于全人类的。”麦隆内夫人困惑不解地问;“难道这个世界上就没有你最想要的东西吗?”
“有,一克镭,以便我的研究。可十八年后的今天我买不起,它的价格太贵了。”
这出乎意料的回答,使麦隆内夫人即感到惊讶又非常不平静。镭的提纯技术已使世界各地的商人腰缠万贯,而镭的发现者却困顿而至此!她立即飞回美国,打听出一克镭在美国当时的市价是十万美元,便先找了十个女百万富翁,以为同是女人又有钱,她们肯定会角囊相助,万万没有想到却碰到了壁。这使麦隆内夫人意识到,这不仅仅是一次金钱的需求,更是一场呼吁公众理解科学、弘扬科学家品格的社会教育。于是,她在全美妇女中奔走宣传,最终获得成功。195月20日,美国总统将公众捐赠的一克镭赠予居里夫人。
数年之后,当居里夫人想在自己祖国波兰华沙创建一个镭研究院治疗癌症的时候,美国公众再次为她捐献了第二克镭。
一些人认为,居里夫人在对待镭的问题上固执得让人难以理解,在专利书上签个字,所有的困难不是可解决了吗?居里夫人在后来的自传中回答了这个问题:“他们所说的并非没有道理,但我仍相信我们夫妇是对的。人类需要善于实践的人,他们能从工作中取得极大的收获,即不忘记大众的福利,又能保障自己的利益;但人类也需要梦想者,需要醉心于事业的大公无私。”
居里夫人一生拥有三克镭,她把研究出的第一克镭给了科学,公众则把第二克镭和第三克镭回赠给了她。这三克镭展示了一个科学家伟大的人格和由此唤起的公众对科学的理解。
1.人类历史上的第一克镭是居里夫妇在哪一年提取出来的?
答:
2.居里夫妇为什么放弃提纯镭的专利?
答:
3.题目为《克克镭》,可文章对第一克镭极简单地带过,对第三克镭也是一句交代,而集中笔墨写了第二克镭的来历。这样选材的目的是什么?
答:
4.文章说:“麦隆内夫人感到惊讶又非常不平静”,请分析“惊讶”与“不平静”的原因。
惊讶的原因:
不平静的原因:
5.“居里夫人在对待镭的问题上固执得让人难以理解”一句中“固执”指什么?
答:
6.分析居里夫人所回答的话中画横线的部分。
(1)你认为居里夫人属于“善于实践的人”和“梦想者”之中的哪一种人?
答:
(2)居里夫人所各的这种人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答:
参考答案:
1.1902
2.居里夫妇认为不应该因镭致富,镭应该属于全人类
3.文章中心是表现居里夫人的伟大人格和公众对科学的理解,重点写第二克镭和来历正是为了突出这一中心
4.“惊讶”的是镭的发现者没有镭,“不平静”的是镭的发现都买不起镭。
5.把在专利书上鉴字,即放弃提取镭的技术的专利
6.梦想者 醉心事业,大公无私
篇11:三克镭阅读答案
1920年5月的一个早晨,一位叫麦隆内夫人的美国记者,几经周折终于在巴黎实验室里见到了镭的发现者。端庄典雅的居里夫人与异常简陋的实验室,给这位美国记者留下了深刻印象。此时,镭问世已经了,它当初的身价曾高达75万金法郎。美国记者由此推断,仅凭专利技术,应该早已使眼前这位夫人富甲一方了。
但事实上,居里夫妇也正是在18年前就放弃了他们的权利,并毫无保留地公布了镭的提纯方法。居里夫人的解释异常平淡:“没有人应该因镭致富,它是属于全人类的。”
麦隆内夫人困惑不解地问:“难道这个世界上就没有你最想要的东西吗?”
“有,一克镭,以便我的研究。可18年后的今天我买不起,它的价格太贵了。”这出乎意料的回答,使麦隆内夫人既感惊讶又非常不平静。镭的提纯技术已使世界各地的商人腰缠万贯,而镭的发现者却困顿至此!她立即飞回美国,打听出一克镭在美国当时的市价是10万美元,便先找了10个女百万富翁,以为同是女人又有钱,她们肯定会解囊相助,万万没想到却碰了壁。这使麦隆内夫人意识到,这不仅仅是一次金钱的需求,更是一场呼唤公众理解科学、弘扬科学家品格的社会教育。于是,她在全美妇女中奔走宣传,最终获得成功。1921年5月20日,美国总统将公众捐献的一克镭赠予居里夫人。
数年之后,当居里夫人想在自己的祖国波兰华沙创设一个镭研究院,治疗癌病的时候,美国公众再次为她捐赠了第二克镭。
一些人认为,居里夫人在对待镭的问题上固执得让人难以理解,在专利书上签个字,所有的困难不是可以解决了吗?居里夫人在后来的.自传中回答了这个问题:“他们所说的并非没有道理,但我仍相信我们夫妇是对的。人类需要善于实践的人,他们能从工作中取得极大的收获,既不忘记大众的福利,又能保障自己的利益。但人类也需要梦想者,需要醉心于事业的大公无私。”
居里夫人一生拥有过三克镭,她把研究出的第一克镭给了科学,公众则把第二克镭和第三克镭回赠给了她。这三克镭展示了一个科学家伟大的人格,和由此唤起的公众对科学的理解。
1.怎样理解,几经周折终于在巴黎实验室里见到了镭的发现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过本文谈谈你对居里夫人的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没有人应该因镭致富,它是属于全人类的。”这句话体现了居里夫人什么样的精神品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什么居里夫人的回答令麦隆内夫人既感惊讶又非常不平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中写10个女百万富翁不肯解囊相助的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居里夫人为什么不在专利书上签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结尾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①居里夫人的伟大业绩吸引了美国记者。
②“几经周折终于在实验室里找到她”说明居里夫人虽然是名人,但她却不愿意抛头露面,过着隐避的生活,始终没有离开科学实验。(意思对即可)
2.端庄、典雅、为人朴素大方,热爱人民、献身科学。(意思对即可)
3.醉心于事业的大公无私的精神品质。(意思对即可)
4.惊讶是由于居里夫人出乎意料的回答。不平静是由于她被居里夫人大公无私的精神深深地打动了,同时又为科学家的困顿而深感不安。(意思对即可)
5.衬托居里夫人的无私奉献精神。为下文的公众捐赠事件做铺垫。(意思对即可)
6.因为居里夫人认为人类需要梦想者,需要醉心于事业的大公无私者。(意思对即可)
7.点题(意思对即可)
篇12:《三克镭》 之五
《三克镭》教学设计之五
竹箦中心小学 万文清
一、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概括三克镭的各自来历、用途,并从中体会科学家的伟大人格。
3、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并想开去。
二、学习重点:
从三克镭的来历、用途体会居里夫人伟大的人格;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并想开去。
三、学习准备:
师生共同搜集有关居里夫人生平事迹的资料。
四、课时安排:一课时
五、学习过程:
篇13:《三克镭》 之五
1、资料交流
师生共同交流所了解的居里夫人。
2、速读课文,初步感知
快速阅读课文,找出三克镭的来历和各自用途,小组交流。
第一克镭自己提炼,毫无保留公开提炼方法
第二克镭美国公众的捐献,用于继续研究
第三克镭美国公众的捐献,用于治疗癌症
3、深入讨论,尽情表达
问题:为什么说这三克镭体现了一个科学家的伟大价格?
①指名读第一克镭的有关内容。
A:理解带点短句的意思。
B、出示:
指名读―理解―评议―齐读。
板书:无私奉献
过渡:“那么,第二克镭又是怎样来的呢?”
②指名读课文第二克镭的来历。
A、教师展示当时背景资料:
这一段材料,你读懂了什么?指名问答,文中的哪一句话印证了居里夫人的话?
B、出示:
板书:献身科学
过渡:第三克镭也是美国公众捐赠的。
③指名读有关内容
A、出示:
你读懂了什么?师生讨论。
B、小资料:“钋”的命名。
(居里夫人把新元素命名为钋,这是因为钋的词根与波兰词根一样,她以此表示对惨遭沙俄奴役的祖国的深切怀念)
小结:感情叙述。
C、出示居里夫人自传中的.一段话:
D、指名读――自由读(想一想表达了几层意思)――师生评议。
E、指导学生想开去,要稍加引导,开拓思路。
(个体户、厂长……;袁隆平的杂交水稻、华罗庚的优选法,李四光、霍金、纳什……)
板书:关爱全人类
F、“在我认识的所有著名人物里面,居里夫人是唯一不为盛名所颠倒的人。”――――爱因斯担
G、齐读居里夫人的话。
六、课堂拓展:
阅读爱因斯担的《悼念玛丽・居里》部分
《三克镭》教学设计之五由本站会员分享,版权归作者所有,请注明出处!
篇14: 读《三克镭》有感
我崇拜现代物理开创者爱因斯坦,可是他参于制造原子弹;我热爱万有引力的发现者牛顿,可是他的中晚年却不再研究科学了;我喜欢一生发明了六百多项产品的爱迪生,可是他到了晚年却傲慢无比;我学习身在轮椅上全身瘫痪的霍金,可是他不能长久为人类造福;我尊敬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女科学家居里夫人,因为曾有《三克镭》的故事,把他伟大的人格记录在了人类历史长河之中。读了《三克镭》我才真正体会到什么才是最伟大的科学家,什么才叫“无私”。
一种放射性元素的提炼成功,在现代意味着一个世界巨富的出现,可在镭问世的几十年里,我们随意提取着当初曾高达数十万美金的镭,它的发现者却从不过问。居里夫人把它献给了全人类,献给了她最爱的科学事业,她只留下了五个东西,她留下了自己一种无私的精神,她留给了自己一丝奉献的快乐,她留给了自己一点心灵上的财富,她留给了自己一些隐藏的幸福,她留给了自己一个伟大的人格。
最伟大的居里夫妇发现镭后只有一个想法:没有人应该因为镭致富,它是属于全人类的,镭可以带给他们无穷的财富,可以带给他们无穷的荣誉,可对居里夫妇来说一切只是过眼云烟如同最柔弱的蛛丝风吹丝断。为了改变科学,工作者那注定的贫穷生活,为了改变科学事业的层次,他们作出了放弃。放弃代表着什么,这代表着离成功与幸福只有一步的居里夫妇从此再没有机会。放弃代表着居里夫妇让世界人民得到拥有镭的快乐。放弃代表着他们失去了一切本应是自己的东西。其实,他们已经成功了,为世界人民造福才是科学家应该履行的责任。居里夫妇永远会留在我们心中。因为他们为人类与科学付出了自己的一切。现在有太多自私的人,为了自己的荣华富贵用了多少下流的手段,害了多少可怜的人。即便是现在的科学家,哪个有了发明不申请专利,哪个在保障大众的福利时不先想到自己的利益,哪个不都是把自己的创造据为已有,哪个不都会三番五次地往专利局申办处跑,哪个不都先狠狠地给大众剥削一层皮后移植到自己的.身上,有谁会像居里夫妇这样不会去想自己的利益,有谁会只为了大众的利益而做具有沉醉于事业的大公无私的梦想者,有谁在发现一种可以让自己变成“超富”的东西后不会纸醉金迷,花天洒地,有谁会比居里夫人还大公无私,先公后私?百分之九十九点九九九的人没有。原来,居里夫人真的好伟大。
在人生的天平上,一端是你自己,一端人民,你只有一个很轻微的法码。虽然它微不足道,但它却主宰着整个天平。居里夫人把法码放在了人民的一端,致使她伟大的人格举世闻名。正如她所说的一样她真的是一个沉醉于事业的梦想者。她的心中只有公,便激励着她把自己的幸福分享给了整个世界。居里夫人你是我们所有人崇敬的榜样,我也要像你一样,把自己的一切贡献给人民。不管在什么时候,不管做什么工作,我的未来都要为世界而付出,做一个真正大公无私的人。
居里夫人的品质早已超出了我的承受能力,她不愧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女科学家。这夜,我真的难眠……
篇15: 读《三克镭》有感
“18,《三克镭》……”教室里传出同学们琅琅读书声,老师正指导我们这令人感动的新的一课。
当我声请并茂地读到“端庄典雅的居里夫人与异常简陋的实验室,给这位美国记者留下深刻的印象”时,不禁疑问重重:居里夫人是镭的发现者,镭问世不久,身价就已高不可攀,由此推断,居里夫人仅凭拥有这项专利,早就富甲一方了。为什么他的实验室会是如此的简陋呢?好奇心促使我继续读了下去。
你也许会认为现在的居里夫人已成里个腰缠万贯的女富翁了。不,课文作了否定。“当美国记者问道:‘居里夫人,难道你就没有想要的东西吗?’居里夫人异常平淡地回答:‘我想要一克镭,以便继续研究。可18年后的今天,我买不起,它的价格太贵了。’”看到这时,我的心头不由一震:原来居里夫人将镭的提纯方法公众于世,竟然没有将这个发明专利为己谋私利,以至让自己的生活如此困顿。此时我不由对居里夫人产生了深深的敬意。是啊!真是让人难以置信,一位伟大的科学家,一位镭的发现者,一位诺贝尔奖的获得者,竟然买不起一克镭。居里夫人崇高的品质,伟大的人格,对科学忘我的献身精神,怎么不让人感动,怎么不令人钦佩呢?我的眼睛诗人了,继续默默地往下看。
当我读道:“人类需要勇于实践的人……但人类也需要梦想者,需要醉心于事业的大公无私。”居里夫人这句感人至深的话不正是她那种高尚品质,伟大人格的真实写照吗?是的,如果一个人既能够保障自己的利益又不忘大众的福利,这不是一举两得的事吗?然而,居里夫人却选择了后者,选择了对科学事业的执着,选择了对人类的无私奉献。居里夫人是一个梦想者,同时也是个关心社会关爱人类的人。当她拿到美国捐赠的第三克镭时,毅然提出了修改证书。她没有想要腰缠万贯、富甲一方,也没有想到要为后人留下一定点遗产。她把这一可镭拿去研究治疗癌症,造福于人类,可见居里夫人的人格是多么高尚多么伟大啊。
我擦拭了一下眼角的泪花,掩卷而思;脑海里又浮现出另一幅画面:瑞典伟大的科学家――诺贝尔,他为了研究,遭到了人们的驱逐和唾骂。但他没有放弃,为了科学事业他不懈地努力着、奋斗着、拼搏着,当他血肉模糊地从硝烟中站起来时,试制成功了!尽管为此自己被炸得伤痕累累,尽管为此他失去了亲人,尽管他差点付出生命的代价。可他却无怨无悔直到生命的最后一息,他又毫不犹豫地用自己的钱成立了基金会.他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人类,他不也同居里夫人一样具有伟大的人格吗?
难道居里夫人、诺贝尔都是傻子吗?不!这正式他们伟大人格的体现。读着、想着,我的心被深深地震撼了。是啊,人类需要梦想者。然而人类更需要醉心于事业、无私奉献,具有伟大人格的人。试想着如果我们人类再多一些这样的人,那我们的社会还愁什么不能向前发展,人类还愁什么不能进步呢?居里夫人是我们的典范,她的至理名言将永远成为我一生的座右铭!
篇16: 读《三克镭》有感
学了课文《居里夫人的三克镭》,我深受启发。
居里夫人是镭的发现者。但谁也想不到,本应富甲一方的她,却在一座简陋又破烂的实验室里工作。居里夫人一生拥有过三克镭,但她把这三克镭全部贡献给了祖国,贡献给了人们,贡献给了人类的科学事业。
当我读到居里夫人说:“人类需要勇于实践的人,他们能从工作中取得极大的收获,既不忘记大众的福利,。但人类也需要梦想者,需要醉心于事业的大公无私的人。”我不禁感慨万千。
学完这篇课文,我不禁想到生活中的我们。居里夫人在如此艰苦的环境中还依然坚持不懈地工作。而我们现在全是“小皇帝”、“小公主”,可以说得上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但是家长让我们做点事我们却都懒得做。
我看电视的时候,妈妈让我去倒垃圾,我却死活不愿意,好不容易去倒了,回来的时候还向妈妈说:“我倒了了,可以让我看电视了吧。”现在想起来,我真是不应该。
居里夫人拥有一种大公无私的精神,我们如果要像居里夫人那样被人尊重,就要像她那样成为一个乐于奉献的人。
篇17:三克镭阅读答案
三克镭
195月的一个早晨,一位叫麦隆内夫人的美国记者,几经周折终于在巴黎实验室里见到了镭的发现者。端庄典雅的居里夫人与异常简陋的实验室,给这位美国记者留下了深刻印象。此时,镭间世已经十八年了,它当初的身价曾高达每克75万法郎。美国记者由此推断,仅凭专利技术,应该早使眼前这位夫人富甲一方了。
但事实上,居里夫妇也正是在十八年前放放弃了他们的专利,并毫无保留地公布了镭的提纯方法。居里夫人的解释异常平淡:“没有人应该因镭致富,它是属于全人类的。”麦隆内夫人困惑不解地问;“难道这个世界上就没有你最想要的东西吗?”
“有,一克镭,以便我的研究。可十八年后的今天我买不起,它的价格太贵了。”
这出乎意料的回答,使麦隆内夫人即感到惊讶又非常不平静。镭的提纯技术已使世界各地的商人腰缠万贯,而镭的发现者却困顿而至此!她立即飞回美国,打听出一克镭在美国当时的市价是十万美元,便先找了十个女百万富翁,以为同是女人又有钱,她们肯定会角囊相助,万万没有想到却碰到了壁。这使麦隆内夫人意识到,这不仅仅是一次金钱的需求,更是一场呼吁公众理解科学、弘扬科学家品格的社会教育。于是,她在全美妇女中奔走宣传,最终获得成功。195月20日,美国总统将公众捐赠的一克镭赠予居里夫人。
数年之后,当居里夫人想在自己祖国波兰华沙创建一个镭研究院治疗癌症的时候,美国公众再次为她捐献了第二克镭。
一些人认为,居里夫人在对待镭的问题上固执得让人难以理解,在专利书上签个字,所有的困难不是可解决了吗?居里夫人在后来的自传中回答了这个问题:“他们所说的并非没有道理,但我仍相信我们夫妇是对的。人类需要善于实践的人,他们能从工作中取得极大的收获,即不忘记大众的福利,又能保障自己的利益;但人类也需要梦想者,需要醉心于事业的大公无私。”
居里夫人一生拥有三克镭,她把研究出的第一克镭给了科学,公众则把第二克镭和第三克镭回赠给了她。这三克镭展示了一个科学家伟大的人格和由此唤起的公众对科学的理解。
1.人类历史上的第一克镭是居里夫妇在哪一年提取出来的?
答:
2.居里夫妇为什么放弃提纯镭的专利?
答:
3.题目为《克克镭》,可文章对第一克镭极简单地带过,对第三克镭也是一句交代,而集中笔墨写了第二克镭的来历。这样选材的目的是什么?
答:
4.文章说:“麦隆内夫人感到惊讶又非常不平静”,请分析“惊讶”与“不平静”的原因。
惊讶的原因:
不平静的原因:
5.“居里夫人在对待镭的问题上固执得让人难以理解”一句中“固执”指什么?
答:
6.分析居里夫人所回答的话中画横线的部分。
(1)你认为居里夫人属于“善于实践的人”和“梦想者”之中的哪一种人?
答:
(2)居里夫人所各的这种人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答:
答案:
1.1902
2.居里夫妇认为不应该因镭致富,镭应该属于全人类
3.文章中心是表现居里夫人的伟大人格和公众对科学的理解,重点写第二克镭和来历正是为了突出这一中心
4.“惊讶”的是镭的发现者没有镭,“不平静”的是镭的发现都买不起镭。
5.把在专利书上鉴字,即放弃提取镭的技术的专利
6.梦想者 醉心事业,大公无私
1.《伞》阅读答案
2.雨前_阅读答案
3.海啸阅读及答案
4.《春风》阅读答案
5.《筷子》阅读答案
6.往事阅读答案
7.山果阅读答案
8.亲情阅读答案
9.《错误》阅读答案
10.建筑的阅读答案
篇18:《三克镭》教学设计
【设计概说】
语文教学的过程就是教师指导学生学会读书的过程,语文课堂应成为学生享受读书乐趣,增长才情,培植语感的过程。追求真实、扎实、朴实的教学意境,践行真实、灵动、高效,充满智慧的语文新课堂。
本教案设计紧紧围绕 “走近居里夫人——解读居里夫人与三颗镭的故事——感悟居里夫人伟大人格’——升华感情,撰写颁奖词”这条凝重深情的情感线索,化繁就简,引领学生从居里夫人获得“三克镭”的不平凡的经历中,体会居里夫人大公无私、 献身科学的崇高品质,并从中受到崇高品质的影响与感召。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居里夫人获得“三克镭”的不平凡的经历,从中体会居里夫人大公无私、 献身科学的崇高品质,并从中受到崇高品质的影响与感召。
3、培养学生收集、查阅资料的习惯与能力。
4、仔细品读,体会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并由此想开去。
【教学重、难点】
从三克镭的来历、用途中感悟居里夫人伟大的人格。
【教学准备】
居里夫人的图片、师生共同搜集有关居里夫人生平事迹的资料。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资料交流,走近居里夫人。
1、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誉满全球的,为世界科学宝库增添了两枚闪闪发光的诺贝尔奖章的伟大的女科学家是谁吗?这位伟大的女科学家,以自己的勤奋和天赋,在物理学和化学领域,都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并成为唯一一位在两个不同学科领域、两次获得诺贝尔奖的着名科学家。
2、展示居里夫人的图片(插图)。
3、资料交流:请将课前收集的有关居里夫人的资料进行交流。(请用一两句把你印象最深的说一说。)
4、说:你眼中的居里夫人是一个怎样的人?
二、导读自学,了解居里夫人与三克镭的故事。
1、导入:请找出含有题目的句子:
居里夫人一生拥有过三克镭,这三克镭展示了一个科学家的伟大人格。
2、学生质疑:来源?作用?人格?
3、(1)读悟:第一克镭的故事(1—4节)
读(听评):分角色读文。
品:“几经周折”“极其简陋”
议:从中你悟出了什么?
悟:你体会到了什么?
(2)感悟:第二克镭的故事(5节)
讲:《修改证书》的故事
悟:你体会到了什么?
(3)读悟:第三克镭的故事
4、说:居里夫人一生拥有过三克镭,这三克镭展示了一个科学家的伟大人格。
三、研读自传,感悟居里夫人伟大的人格。
1、居里夫人自传里有这样的一段话:
“人类需要勇于实践的人……但人类也需要梦想者,需要醉心于事业的大公无私。”
2、点拨:这段话展示了两种人的人生态度:一种是既不忘大众福利,又能保障自己的利益;一种是醉心于事业的大公无私的理想主义者。这两种人都是有益于社会的,显然,居里夫人属于后者。
3、展开采访:
在三颗镭的故事中,我们同时认识了三类人物,一位是献身科学、大公无私的居里夫人,一位是热心公益事业、弘扬科学家品格的美国记者麦隆内夫人,另一类是腰缠万贯,却不肯为社会做点贡献的女百万富翁,老师想采访同学们,两个问题,这三类人中,你想学习谁?为什么? 二是你们想批评谁?怎样批评?
(学生自由发表意见
4、开拓思路,尽情表达:
——居里夫人其他感人事迹,
——居里夫人的品格截然相反的言行,结合身边的生活实例”
——像居里夫人那样其他科学家和英雄模范事迹,联系生活实际或自己的知识视野表述。
5、感情朗读并背诵这段话。
四、延伸课外,升华情感。
1、假如要评选科学界百年感动世界人物,我想居里夫人当之无愧,师生合作为 居里夫人撰写颁奖词:
作为镭的母亲,你用奋斗的琴弦,扣动理想的琴键,奏出了人生动听的乐章。你的一生拥有过( ),你却让这个新元素为人类带来了福音。你是科学界的( ),更是一位精神上的富翁。你( )( )( )的伟大人格和认准目标锲而不舍的精神,使你成为科学星空中最耀眼的一颗恒星。
2、作业超市:
(1)推荐:这是《居里夫人传》
(2)和学习小伙伴们合做一份以“科学的魅力”为主题的手抄报。
(3)讲述居里夫人的故事
【《三克镭》 教案】相关文章:
1.《三克镭》
2.读《三克镭》有感
10.教案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