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励志人生 > 诗句大全>杜荀鹤描写的诗词篇

杜荀鹤描写的诗词篇

2024-10-11 07:33:43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xiaofan161”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5篇杜荀鹤描写的诗词篇,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后的杜荀鹤描写的诗词篇,供大家参考借鉴,欢迎大家分享。

杜荀鹤描写的诗词篇

篇1:杜荀鹤描写的诗词篇

《泾溪》作者是唐代文学家杜荀鹤。其全文古诗如下:

泾溪石险人兢慎,终岁不闻倾覆人。

却是平流无石处,时时闻说有沉沦。

【翻译】

泾溪里面礁石很险浪很急,人们路过的时候都非常小心,所以终年都不会听到有人不小心掉到里面淹死的消息。恰恰是在水流缓慢没有礁石的地方,却常常听到有人被淹死的消息。

《溪兴》作者是唐代文学家杜荀鹤。其全文古诗如下:

山雨溪风卷钓丝,瓦瓯篷底独斟时。

醉来睡着无人唤,流到前溪也不知。

【翻译】

在一条僻静的深山小溪上,有一只小船,船上有一位垂钓者。风雨迷茫,他卷起钓丝,走进篷底,拿出盛酒的瓦罐,面对着风雨自斟自饮;饮到烂醉,倒下而睡;小舟一任风推浪涌,待他醒来时,才发觉船儿已从后溪飘流到前溪了。

《山中寡妇》作者是唐代文学家杜荀鹤。其全文古诗如下:

夫因兵死守蓬茅,麻苎衣衫鬓发焦。

桑柘废来犹纳税,田园荒后尚征苗。

时挑野菜和根煮,旋斫生柴带叶烧。

任是深山更深处,也应无计避征徭。

【翻译】

丈夫因战乱死去,留下妻子困守在茅草屋里,穿着粗糙的苎麻衣服,鬓发枯黄面容憔悴。桑树柘树都荒废了,再也不能养蚕,却要向官府交纳丝税,田园荒芜了却还要征收青苗捐。经常挑些野菜,连根一起煮着吃,刚砍下的湿柴带着叶子一起烧。任凭你跑到深山更深的地方,也没有办法可以躲避赋税和徭役。

《蚕妇》作者是唐代文学家杜荀鹤。其全文古诗如下:

粉色全无饥色加,岂知人世有荣华。

年年道我蚕辛苦,底事浑身着苎麻。

《春宫怨》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杜荀鹤。古诗全文如下:

早被婵娟误,欲归临镜慵。

承恩不在貌,教妾若为容。

风暖鸟声碎,日高花影重。

年年越溪女,相忆采芙蓉。

【翻译】

早年我被容貌美丽所误,落入宫中;我懒得对镜梳妆打扮,是没有受宠。蒙恩受幸,其实不在于俏丽的容颜;到底为取悦谁,叫我梳妆修饰仪容。鸟儿啼声繁碎,是为有和暖的春风;太阳到了正午,花影才会显得浓重。我真想念,年年在越溪浣纱的女伴;欢歌笑语,自由自在地采撷着芙蓉。

《再经胡城县》作者为宋朝文学家杜荀鹤。其古诗全文如下:

去岁曾经此县城,县民无口不冤声。

今来县宰加朱绂,便是生灵血染成。

【翻译】

我在去年曾路过这胡城县,没有一个县里的百姓不喊冤。如今县令升官、发达了,便是百姓血流成河的日子到了。

篇2:杜荀鹤描写的诗词篇

《溪居叟》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杜荀鹤。其古诗全文如下:

溪翁居静处,溪鸟入门飞。

早起钓鱼去,夜深乘月归。

见君无事老,觉我有求非。

不说风霜苦,三冬一草衣。

【翻译】

这首五言律诗,以白描手法为一位隐居溪边的老人传神写照,以明快的语言描述了溪叟的潇洒生涯。诗中的“溪叟”是僧人眼光中的溪叟,或者都富有禅味。

《闽中秋思》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杜荀鹤。其古诗全文如下:

雨匀紫菊丛丛色,风弄红蕉叶叶声。

北畔是山南畔海,只堪图画不堪行。

【翻译】

秋雨淅沥地击打着一丛一丛的紫菊,微风摆弄着红蕉的叶子,看那田的北边是青山,而南边却是大海,这样的图画如何行的过啊。

《赠质上人》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杜荀鹤。其古诗全文如下:

蘖坐云游出世尘,兼无瓶钵可随身。

逢人不说人间事,便是人间无事人。

《送友游吴越》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杜荀鹤。其古诗全文如下:

去越从吴过,吴疆与越连。

有园多种桔,无水不生莲。

夜市桥边火,春风寺外船。

此中偏重客,君去必经年。

《题弟侄书堂》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杜荀鹤。其古诗词全文如下:

何事居穷道不穷,乱时还与静时同。

家山虽在干戈地,弟侄常修礼乐风。

窗竹影摇书案上,野泉声入砚池中。

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

【翻译】

处境穷困但知识没变,战乱时与往常一样努力学习。故乡虽战火纷飞,弟侄还在学习知识。窗外的竹影在书本上摇摆,野外泉水声进入砚池中。年少的辛苦是有益终身事,不要对光阴放松努力。

《送人游吴》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杜荀鹤。其古诗全文如下:

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

古宫闲地少,水港小桥多。

夜市卖菱藕,春船载绮罗。

遥知未眠月,乡思在渔歌。

【翻译】

你到姑苏时将会看到,那儿的人家房屋都临河建造。姑苏城中屋宇相连,没有什么空地;即使在河汊子上,也架满了小桥。夜市上充斥着卖菱藕的声音,河中的船上,满载着精美的丝织品。遥想远方的你,当月夜未眠之时,听到江上的渔歌声,定会触动你的思乡之情。

篇3:杜荀鹤描写的诗词篇

《田翁》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杜荀鹤。其古诗全文如下:

雨足高田白,披蓑半夜耕。

人牛力俱尽,东方殊未明。

【翻译】

白发苍苍的老人身体衰弱,没有一点力气;但是就是这样还要挣扎着一儿孙一起下田干活。官府征收的青苗税不能公平合理;即使是丰收了他也要挨饿受饥。

《小松》作者是唐代文学家杜荀鹤。其全文古诗如下:

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翻译】

松树小的时候长在很深很深的草中,埋没看不出来,到现在才发现已经比那些野草(蓬蒿)高出了许多。那些人当时不识得可以高耸入云的树木,直到它高耸入云,人们才说它高。

《自叙》作者是唐代文学家杜荀鹤。其全文古诗如下:

酒瓮琴书伴病身,熟谙时事乐于贫。

宁为宇宙闲吟客,怕作乾坤窃禄人。

诗旨未能忘救物,世情奈值不容真。

平生肺腑无言处,白发吾唐一逸人。

【翻译】

酒瓮琴书终日与日渐衰病的身体相伴,虽然我熟知世道人情但也乐于孤寂清贫。我宁愿安守穷困,做一个天地之间的诗者,决不投身官场,成为世间利禄之人。吟诗作赋时不忘济世救物,可叹的是,世道黑暗,人情深险,不能容忍正直本真。平生肺腑之言无处诉说,如今老矣,苍颜白发,只能遁身世处,做一个隐逸之人。

篇4:杜荀鹤的诗词《送人游吴》阅读

《送人游吴》

唐•杜荀鹤

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

古宫闲地少,水港小桥多。

夜市卖菱藕,春船载绮罗。

遥知未眠月,乡思在渔歌。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时,又是一首吴地秀美风光的赞歌。诗虽为送别,却毫无离别的伤感惆怅,笔调十分轻快。诗人笔下的江南水乡,读来使人如临其境,恍如置于画中。

苏州是富庶的鱼米之乡,亦是江南的水乡。“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两句就点出苏州的特色——水。苏州城里水道纵横,水村渔市遍布,房屋临水而建,故曰“枕河”。颔联承接“枕河”而来。“古宫闲地少”五字,简明地概述了苏州的历史。苏州古称吴、吴县,春秋时更是吴国的都城,城内总体布局,虽历经千余年沧桑,始终未有变易。但因经济逐代繁荣,民居逐代增多,城内空闲之地越来越少,所以说“古宫闲地少”。此外,“闲地少”还有一个客观原因,那就是“水港小桥多”。“水港小桥多”这句十分写实,苏州是名副其实的水城,城内河网交错,多水港、小桥,因此显得“闲地少”。颈联紧扣苏州城的特色,刻画出苏州的繁荣、热闹。尾联道出别意,显得余味悠长,耐人寻味。

扩展阅读:杜荀鹤的简介

杜荀鹤(约846—约906),字彦之,自号九华山人。汉族,池州石埭(今安徽省石台县)人。他出身寒微,中年始中进士,仍未授官,乃返乡闲居。曾以诗颂朱温,后朱温取唐建梁,任以翰林学士,知制诰,故入《旧五代史·梁书》(《旧五代史·卷二十三·梁书第二十三·列传第十三》有其传)。

他以“诗旨未能忘救物”(《自叙》)自期,故而对晚唐的混乱黑暗,以及人民由此而深受的苦痛,颇多反映,如山中寡妇的避征无门,《旅泊遇郡中叛乱示同志》中官兵的遍搜珠宝,乱杀平民,甚至拆古寺,掘荒坟;《再经胡城县》中酷吏的残忍,县民的含冤,都是这一时期社会生活的真实写照。其诗也明白平易,且都是近体诗,但也失之浅率,不甚耐读。他自称【苦吟】,从技巧上说,未必如此。《沧浪诗话》将他列为一体,翁方纲不以为然,在《石洲诗话》中说:【咸通十哲,概乏风骨……杜荀鹤至令严沧浪目为一体,亦殊浅易。】《苕溪渔隐丛话》引《幕府燕闲录》,也谓鄙俚浅俗,惟宫词为唐第一。

扩展阅读:杜荀鹤的文学贡献

杜荀鹤(约846~906),唐代诗人。字彦之,号九华山人。池州石埭(今安徽石台)人。出身寒微。相传杜牧在会昌末年任池州刺史时,妾程氏有孕,为杜妻所逐,嫁长林乡正杜筠而生荀鹤(周必大《二老堂诗话》及计有功《唐诗纪事》)。早年读书于九华山,与顾云、殷文圭等为友,7岁时已露头角。曾数次上长安应考,不第还山。中间也曾旅游浙江、福建、江西、湖南等地。当黄巢起义军席卷山东、河南一带时,他又从长安回家。从此一入烟萝十五年(《乱后出山逢高员外》),过着“文章甘世薄,耕种喜山肥”(《乱后山中作》)的生活。得第后次年,因政局**,复还旧山,田頵在宣州,很重视他,用为从事。天复三年(903),田頵起兵叛杨行密,派他到大梁与朱温联络。田頵败死,朱温表荐他,授翰林学士、主客员外郎,遘重疾,旬日而卒。由于他晚节投靠朱温,壮志清名,中道而废(《鉴诫录》),为时论所惋惜。

杜荀鹤一生以诗为业,自说乍可百年无称意,难教一日不吟诗(《秋日闲居寄先达》)。登第时自编其诗为《唐风集》3卷,存诗300多首,都是律诗和绝句。

唐末诗歌,大致有三大流派:一是以艳丽著称的温李派,以韩偓为代表;二是以寒瘦苦吟为主的贾岛派,以李洞等为代表;三是着重反映社会现实、民生疾苦,继承元白新乐府衣钵的,以皮日休等为代表;自称江湖苦吟士,天地最穷人(《郊居即事投李给事》)的杜荀鹤、诗集中保存的五律诗几近130首,其中表现山林生活、寂静境界的作品,基本上属于贾岛一派。他不是不能写温李风格的诗,列在《唐风集》卷首向来脍炙人口的《春宫怨》,被人说是宫词为唐第一,并流传谚语说:杜词三百首,惟在一联中:风暖鸟声碎,日高花影重。那种用宫女的不幸身世象征自己怀才不遇的比兴手法,显示了作者艺术手腕的高超。然而杜荀鹤诗的主要成就,倒是为数不多的一些同情人民苦难与元白精神相通的作品。

篇5:杜荀鹤《题弟侄书堂》诗词鉴赏

题弟侄书堂

唐代:杜荀鹤

何事居穷道不穷,乱时还与静时同。

家山虽在干戈地,弟侄常修礼乐风。

窗竹影摇书案上,野泉声入砚池中。

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

译文

虽然住的屋子简陋但知识却没有变少,我还是与往常一样,尽管外面已经战乱纷纷。

故乡虽然在打仗,可是弟侄还在接受儒家思想的教化。

窗外竹子的影子还在书桌上摇摆,砚台中的墨汁好像发出了野外泉水的叮咚声。

年轻时候的努力是有益终身的大事,对着匆匆逝去的光阴,不要丝毫放松自己的努力。

注释

何事:为什么。

居穷道不穷:处于穷困之境仍要注重修养。

乱时:战乱时期。静时:和平时期。

家山:家乡的山,这里代指故乡。

干戈:干和戈本是古代打仗时常用的两种武器,这里代指战争。

礼乐(yuè):这里指儒家思想。礼,泛指奴隶社会或封建社会贵族等级制的社会规范和道德体系。乐,音乐。儒家很重视音乐的教化作用。

案:几案。

惰:懈怠。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杜荀鹤为侄子的书堂所题的诗。

【杜荀鹤描写的诗词篇】相关文章:

1.杜荀鹤唐诗《春宫怨》赏析

2.杜荀鹤《山中寡妇》的阅读答案

3.闻子规,闻子规杜荀鹤,闻子规的意思,闻子规赏析

4.秋晨有感,秋晨有感杜荀鹤,秋晨有感的意思,秋晨有感赏析

5.杜荀鹤唐诗《送友游吴越》赏析

6.哭方干,哭方干杜荀鹤,哭方干的意思,哭方干赏析

7.闽中别所知,闽中别所知杜荀鹤,闽中别所知的意思,闽中别所知赏析

8.杜荀鹤《赠质上人》全诗鉴赏

9.秋宿山馆,秋宿山馆杜荀鹤,秋宿山馆的意思,秋宿山馆赏析

10.醉书僧壁,醉书僧壁杜荀鹤,醉书僧壁的意思,醉书僧壁赏析

下载word文档
《杜荀鹤描写的诗词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