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励志人生 > 诗句大全>《古诗》公开课上课计划

《古诗》公开课上课计划

2024-06-21 07:37:07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waiwai19881202”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4篇《古诗》公开课上课计划,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后的《古诗》公开课上课计划,希望大家喜欢!

《古诗》公开课上课计划

篇1:《古诗》公开课上课计划

《古诗两首》公开课上课计划

【重点难点】

1、识字写字。

2、朗读、背诵古诗。

【教学课时】

两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本课的十三个认读字和六个会写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两首古诗。

3、学习古诗《春晓》,感悟意境,练习背诵。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词卡,录音机,磁带。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谈话引入

1、学习了前面的几篇课文,同学们觉得春天怎么样?

2、古时候的人们也很喜欢春天,他们写了很多的诗来歌颂春天、赞美春天,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两首描写春天的古诗。

3、板书课题,认读生字“古、诗、首”。

4、两首古诗的题目是什么?

看一看书,谁能读准确?

板书:春晓 村居(区分“春、村”的读音)

二、初读古诗,认读生字

1、借助拼音自读古诗,画出本课的生字:

同桌之间互相认读。

2、教师出示生字卡片,引导同学认读:

开火车读。

指名读。

3、交流识字方法,记忆生字:

⑴ 加笔画、加偏旁组字:

自──首 十──古 古──居 亡──忙 因──烟 口──知

⑵ 换笔画,换局部组字:

读──诗 对──树──村 睡──眠 闪──问──间──闻 屋──居

醒──醉 亲──童 外──处 岁──多 放──散

4、读词语巩固读音:

两首 古诗 冬眠 到处 见闻 乡村 居住 烟花 童话 散步

三、正确流利的读古诗

1、自由读。

2、同桌互读,能背的可以背给同学听。

3、自愿到前面读或背,让大家欣赏。

四、重点理解《春晓》,感悟意境

1、许多同学很小的时候就会背诵《春晓》这首诗了;你们知道这首诗是谁写的`吗?

(唐代诗人:孟浩然)

2、再谈谈这首诗,说说你哪儿读懂了,还有哪儿不懂?

根据同学质疑可适当引导:

⑴ 晓:是天刚亮的时候。

春晓:就是春天的早晨。

⑵ 眠:就是睡觉的意思。

⑶ 闻:就是听的意思。

⑷ 啼:就是叫的意思。

3、请同学们看着课文中的图画,听老师范读古诗,听听老师哪儿的停顿长一些或者字音拖长了。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⑴ 同学自读,体会感悟。

⑵ 教师描述,引领大家读。

教师:在春天里睡觉真好,不知不觉天就亮了,为什么?

同学:春眠不觉晓。

教师:刚一醒,就听到四处传来鸟儿叫声,声音真好听。

同学:处处闻啼鸟。

教师:昨天夜里刮风又下雨,不知道那些美丽的花儿又被风吹落了多少,被雨打落了多少。

同学: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⑶ 自由练习背诵。

⑷ 学做小诗人,到前面朗诵,教师为同学配上音乐。

⑸ 集体背诵。

五、板书设计

4、古诗两首

春晓 村居

六、课堂作业设计

1、找朋友:

诗 村 首 醉 出 散

chu shou san zui shi cui

2、读一读,说一说:

诗:诗人。

闻:见闻。

古:古往今来。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习古诗《村居》,练习背诵。

2、指导写字。

3、学习积累有关描写春天的古诗。

教具准备

实物展台,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1、抽读生字卡,复习生字读音。

2、背诵《春晓》。

3、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一首描写春天的古诗,谁已经背下来了,可以背给大家听。

二、理解古诗,感悟意境

1、谁告诉大家这首《村居》是谁写的?

(清代诗人:高鼎)

2、这首诗写的是春天里的什么景象呀?

(春天里,同学们放学后,一起放风筝的景象)

3、古人管风筝叫什么?

(纸鸢)

4、颂读古诗,练习背诵:

⑴ 自身读一读这首诗,看看跟读《春晓》有什么不一样?

(停顿不一样,这首诗是在每行的第四个字后面稍作停顿 )

⑵ 同桌互相听读,鼓励同学边读边扮演。

⑶ 上台背诵,展示。

三、指导写字

1、教师引导同学说一说要写好哪几个字?

读一读:

古 声 多 处 知 忙

2、同学描字,说一说哪个字最难写?

教师具体指导:

多:上下两局部一样,但写时要一上一下,上小下大。防止写成一左一右。

处:强调是半包围结构,第三笔捺要拉长包住上面的笔画。

3、其余的字同学自身写,教师巡视个别指导,利用实物展台评说:

古:横要写长稍鼓一些。

声:要注意上面是“士”不是“土”。

知:右边的口要写得稍低一些。

忙;强调“忄”笔顺。

四、课后延伸

1、以小组为单位,亲手做个风筝放一放。

2、也可以将现成的风筝拿来和大家一起放一放。

3、课外读背几首描写春天的古诗与大家交流。

推荐:徐俯《春游湖》 朱熹《春日》

苏轼《春宵》 韩愈《晚春》

篇2:《总复习》公开课上课计划

《总复习》公开课上课计划

一.复习内容

数学第四册教材P119第1.2.题和P123练习二十四第1.2.题。

二.复习目标

通过复习,使同学熟练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除法的意义,并能解决简单的'问题,加强多层次多样化的练习。

三.复习过程

1. 口算。(口算除数是2—9的除法算式若干题,选出其中的几道给同学说说除法式子的意义.各局部的名称。)

2.小组活动

(教师准备好除法算式卡片,分发到各小组,按规律把算式分类,然后汇报自身是按什么规律分的,举例说明自身是怎样求出商的。)

……

3.同学独立解决问题

(1)二(1)班有42人玩跳绳,每7人一组,平均分成几组?假如每6人一组呢?

(2)小清剪了8面小旗,李东剪的小旗是小清的3倍,李东剪了多少面小旗?(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并解决)

(3)同学们要去南湖划船。大号船每条限坐6人,小号船每条限坐3人,坐大号船需要4条,假如坐小号船需要几条呢?

4.小组讨论.(说说自身是怎样解决这些问题的)

5.试试自身的能力(印题发给同学)

( 1 )把正确的商打钩。

49÷7={7. 9. 8.} 8 ÷1={7. 1. 8.} 42 ÷6={7. 4. 6 .}……

( 2 )填空

21÷7= 48÷6=() 72÷()=9

21÷()=7 48÷()=6 72÷9=()……

6.比一比谁最棒。

在()里填上适当的数

42÷6=()÷8 4 × 6=()×3 2×()=3×()

7 ×()>8× 2 ( ) × 8 < 6×5 24÷ ( ) >24÷( )

7.练习作业

教材P119第1.2.题和P123练习二十四第1.2.题。

篇3:《统计》公开课上课计划和总复习策划

《统计》公开课上课计划和总复习策划

教学目的:

1. 进一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过程。

2. 认识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并能完成相应的图表。

3. 能够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并做出简单的预测。

教学重难点:认识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并能完成相应的图表。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并做出简单的预测。

教具:统计图。

教学过程:

一、说一说,认识条形统计图。

1. 出示条形统计图,协助同学学会看统计图,引导同学从中尽可能多地获取信息,鼓励同学相互间说说你从统计图中看出什么,想到了什么。

2. 出示统计图二,同学体会到条形统计图也有横向的。引导同学说说横着看、竖着看各表示什么,组织同学相互说一说,看谁从图中了解的信息最多然后汇总。

3. 说一说条形统计图的优点和缺乏。

二、学看统计表。

1. “装置电话情况统计表”:注意横向观察和纵向观察,并对统计表所出现的信息做出简单的分析,还可根据数的变化规律估计预测一些问题。

2. “小调查”:以小组的形式调查生活中班上同学每天睡眠的时间,收集数据、整理数据,用统计表或条形统计图等方式出现数据,并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3. 讨论: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分析身高和年龄的关系,首先要读懂表格的内容,找出数据变化情况。

三、练一练。

给出某商店10天中电脑销售情况统计图,提醒同学注意图中是从周三开始统计,还要求同学能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掌握大致的销售量规律和趋势。

安排作业:实践活动第90页。

篇4:《工程问题复习课》公开课上课计划

《工程问题复习课》公开课上课计划

教学目标:

1、经历工程问题的笼统化过程,进一步感知它的发生。

2、复习巩固工程问题的一般解决战略。同时通过联想熟悉的事件解决与此相类似的数学问题,进而进行类比数学思想的渗透。

3、在基本解决简单工程问题的基础上进行拓展练习。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同学们,在数学这门学科里,大家最感到头痛的是什么?(解决问题)同学们还知道在这门学科里最有价值的是什么?(解决问题)它能让我们感受到数学的价值,体验到学习的快乐与胜利。

一、感知工程问题的特征和发生的原因。

1、出示课件。上面显示以下习题。

1盘柏公路长8千米,单独修甲队40天完成,乙队单独做50天修完,两队合修多少天完成?

2盘达公路长20千米,单独修甲队40天完成,乙队单独做50天修完,两队合修多少天完成?

3柏达公路长28千米,单独修甲队40天完成,乙队单独做50天修完,两队合修多少天完成?

4一段路,单独修甲队40天完成,乙队单独做50天修完,两队合修多少天完成?

请同学们先认真观察这几个题有什么特征,再冷静地考虑一下,看谁能最快解答出来?(教师巡视,发现那么没有一个一个解答的同学,只解答一个的同学。然后让这位同学汇报原因,直击中心两队每天的工作量(占总共的几分之几没发生变化)从而得出这一段路的长度可以有多种数量表示,我们可以把它们看作“单位1”来进行解答。对这些同学进行大力褒扬。

8÷( + )

20÷( + )

28÷( + )

1÷( + )

二、复习基本解决战略。

1、出示例题。一项工程,甲队单独做20天完成,乙队单独做15天完成,假如两队合做多少天可以完成总共的 ?

1先认真读题,独立考虑(理清思路)完成习题。

2汇报交流。要求说出解题思路。通常有综合法和分析法两种。

3假如同学回答较好,则不必出示解题思路,假如不是很好则出示。而且要布置一个习题让同学做后进行交流说出自身的解题思路。

解题思路:我是这样想的。甲队单独做20天完成,就可以想到甲队每天做的`(也就是甲队的工作效率)占总共的 ;乙队单独15天完成,就可以想到乙队每天做的(也就是乙的工作效率)占总共的 。甲乙两队合作一天就是甲队每天修的 和乙队每天修的 ,也就是 + 。用两队完成总工程的 ,除以两队每天完成总共的 + ,就可以得到需要多少天。 ÷( + )

像这种从条件入手解决问题的战略称为综合法。

我还可以这样想:要想求出甲乙合作多少天完成总共的 ,就必需找出甲乙合作的工作总量( )和甲乙合作一天的工作效率的和( + ),然后根据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和=合作时间 ÷( + )像这种从问题入手解决问题的战略称为分析法。

4练习题。

【《古诗》公开课上课计划】相关文章:

1.有效上课学习计划

2.教师网上上课计划

3.初中英语公开课教研活动计划

4.幼儿园公开课教研活动计划

5.古诗《望庐山瀑布》公开课教学设计

6.上课检讨书

7.上课反思

8.上课聊天检讨书

9.教师上课自我介绍

10.高中语文上课技巧

下载word文档
《《古诗》公开课上课计划.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