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励志人生 > 诗句大全>柏舟,柏舟诗经,柏舟的意思,柏舟赏析

柏舟,柏舟诗经,柏舟的意思,柏舟赏析

2024-06-02 08:02:28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key—man”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8篇柏舟,柏舟诗经,柏舟的意思,柏舟赏析,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后的柏舟,柏舟诗经,柏舟的意思,柏舟赏析,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柏舟,柏舟诗经,柏舟的意思,柏舟赏析

篇1:柏舟,柏舟诗经,柏舟的意思,柏舟赏析

柏舟,柏舟诗经,柏舟的意思,柏舟赏析 -诗词大全

柏舟

作者:诗经  朝代:先秦 泛彼柏舟,在彼中河。彼两髦,实维我仪。

之死矢靡它。母也天只!不谅人只!

泛彼柏舟,在彼河侧。彼两髦,实维我特。

之死矢靡慝。母也天只!不谅人只!

篇2:柏舟,柏舟诗经,柏舟的意思,柏舟赏析

柏舟,柏舟诗经,柏舟的意思,柏舟赏析 -诗词大全

柏舟

作者:诗经  朝代:先秦 泛彼柏舟,亦泛其流。

耿耿不寐,如有隐忧。

微我无酒,以敖以游。

我心匪鉴,不可以茹。

亦有兄弟,不可以据。

薄言往[1],逢彼之怒。

我心匪石,不可转也。

我心匪席,不可卷也。

威仪棣棣,不可选也。

忧心悄悄,愠于群小。

觏闵既多,受侮不少。

静言思之,寤辟有[2]。

日居月诸,胡迭而微?

心之忧矣,如匪浣衣。

静言思之,不能奋飞。

篇3:诗经柏舟的赏析

诗经柏舟的赏析

【原文】

汎彼柏舟[1],汎亦其流[2]。耿耿不寐,如有隐忧。微我无酒[3],以敖以游。

我心匪鉴[4],不可以茹[5]。亦有兄弟,不可以据[6]。薄言往愬[7],逢彼之怒。

我心匪石,不可转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8]。威仪棣棣[9],不可选也[10]。

忧心悄悄[11],愠于群小。觏闵既多[12],受侮不少。静言思之,寤辟有摽[13]。

日居月诸[14],胡迭而微[15]?心之忧矣,如匪澣衣[16]。静言思之,不能奋飞。

【注释】

[1]汎(fàn):同“泛”,漂流貌。柏舟:柏木刳成的舟。刳(kū):剖开,挖空。

[2]亦:语助词。这两句是说柏舟泛泛而流,不知所止。作者用来比喻自己的身世。

[3]微:非,不是。

[4]以:于此。敖:通“遨”。五、六两句言并非我无酒消忧,也不是不得遨游,而是饮酒和遨游都解不了这忧愁。

[5]匪:非。鉴:明镜。

[6]茹(rú):含,容纳。以上两句是说我心不能像镜子对于人影似的,不分好歹,一概容纳。

[7]据:依靠。

[8]愬(sù):告诉。

[9]以上四句言石头是任人转动的,席子是任人卷曲的,我的心却不是这样。也就是说不能随俗,不能屈志。

[10]威仪:尊严、礼容。棣棣:犹“秩秩”,上下尊卑次序不乱之貌。

[11]选:读为“巽(xùn)”,巽是屈挠退让的意思。

[12]悄悄:苦愁状。

[13]觏(gòu):通“遘”,遭遇。闵(mǐn):痛。因为见怒于群小所以遭遇许多伤痛的事,受了不少侮辱,因此不得不“忧心悄悄”。

[14]辟:就是拊(fǔ)心。摽(biào):捶击。这句是说醒寤的时候越想越痛,初则拊胸,继则捶胸。

[15]居、诸:语助词。

[16]迭:更迭,就是轮番。微:言隐微无光。《小雅?十月之交》篇“彼月而微,此日而微”,微指日月蚀,这里“微”字的'意义相似。以上二句问日月为何更迭晦蚀,而不能常常以光明照临世界。言正理常常不能表白。

[17]澣(huàn):洗。如匪澣衣:像不加洗濯的衣服。以上二句言心上的烦恼不能清除,正如不澣之衣污垢长在。

【译文】

划着小小柏木舟,飘来荡去到中流。惴惴不安难入睡,如有忧愁在心头。并非手中没有酒,举起痛饮自在游。

我心不是青铜镜,善恶很难都辨清。虽有亲兄弟同胞,心难沟通不能靠。满心痛苦去倾诉,他们无情很恼怒。

我心不比那方石,不能挪动又转移。我心不比芦苇席,不能随手便卷起。你的气宇很轩昂,我心不会选他人。

满腹愁苦心焦虑,怨愤小人恨难消。遭遇祸患实在多,历经屈辱也不少。静静细思此间事,捶胸不眠真难熬。

可恨太阳与月亮,为何亏缺无光芒?心中忧虑难舒畅,犹如没洗脏衣裳。静静细思从前事,不能上天任翱翔。

【赏析】

这是一首情文并茂的好诗。俞平伯认为:“通篇措词委婉幽抑,取喻起兴巧密工细,在朴素的《诗经》中是不易多得之作。”(《读诗札记》)

全诗共五章三十句。首章以“泛彼柏舟,亦泛其流”起兴,以柏舟作比。这两句是虚写,为设想之语。用柏木做的舟坚牢结实,但却漂荡于水中,无所依傍。这里用以比喻女子飘摇不定的心境。饮酒邀游本可替人解忧,独此“隐忧”非饮酒所能解,亦非遨游所能避,足见忧痛至深而难销。

次章紧承上一章,这无以排解的忧愁如果有人能分担,那该多好!女子虽然逆来顺受,但已是忍无可忍,此时此刻想一吐为快。寻找倾诉的对象,首先想到的便是兄弟,谁料却是“不可以据”。勉强前往,又“逢彼之怒”,旧愁未吐,又添新恨。自己的手足之亲尚且如此,更何况他人?既不能含茹,又不能倾诉,怎一个‘愁’字了得。

第三章是反躬自省之词。前四句用比喻来说明自己虽然无以销愁,但心之坚贞有异石席,不能屈服于人。“威仪棣棣。不可选也”,我虽不容于人,但人不可夺我之志,我一定要保持自己的尊严,决不屈挠退让。主人公那如山如水的愁恨又是从何而来呢?

诗的第四章作了答复:原来是受制于群小,又无力对付他们。“觏闵既多,受侮不少”是一个对句,倾诉了主人公的遭遇,真是满腹辛酸。入夜,静静地思量这一切,不由地抚心拍胸连声叹息,自悲身世。

末章作结,前两句“日居月诸,胡迭而微”,于无可奈何之际,把目标转向日月。女子怨日月的微晦不明,其实是因为女子的忧痛太深,以至于日月失其光辉。内心是那样渴望自由,但却是有奋飞之心,无奋飞之力,只能叹息作罢。

全诗紧扣一个“忧”字,忧之深,无以诉,无以泻,无以解,环环相扣。五章一气呵成,娓娓而下,语言凝重而委婉,感情浓烈而深挚。诗人调用多种修辞手法,比喻的运用更是生动形象,“我心匪石,不可转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几句最为精彩,经常为后世诗人所引用。

篇4:诗经《鄘风·柏舟》赏析

诗经《鄘风·柏舟》赏析

朝代:先秦

作者:佚名

原文:

泛彼柏舟,在彼中河。髧彼两髦,实维我仪。之死矢靡它。母也天只!不谅人只!

泛彼柏舟,在彼河侧。髧彼两髦,实维我特。之死矢靡慝。母也天只!不谅人只!

泛彼柏舟,在彼中河。髧彼两髦,实维我仪。之死矢靡它。母也天只!不谅人只!

柏木小船在漂荡,漂泊荡漾河中央。垂发齐眉少年郎,是我心中好对象。至死不会变心肠。我的天啊我的娘,为何对我不体谅?

泛:浮行。这里形容船在河中不停漂浮的样子。中河:河中。髧(dàn):头发下垂状。两髦(máo):男子未行冠礼前,头发齐眉,分向两边状。维:乃,是。仪:配偶。之死:到死。之,到。矢靡它:没有其他。矢,通“誓”,发誓。靡它,无他心。只:语助词。

泛彼柏舟,在彼河侧。髧彼两髦,实维我特。之死矢靡慝。母也天只!不谅人只!

柏木小船在漂荡,漂泊荡漾河岸旁。垂发齐眉少年郎,是我倾慕的对象。至死不会变主张。我的天啊我的娘,为何对我不体谅?

谅:相信。特:配偶。慝(tè):通“忒”,变更,差错,变动。也指邪恶,恶念,引申为变心。

泛彼柏舟,在彼中河。髧彼两髦,实维我仪。之死矢靡它。母也天只!不谅人只!

柏木小船在漂荡,漂泊荡漾河中央。垂发齐眉少年郎,是我心中好对象。至死不会变心肠。我的天啊我的娘,为何对我不体谅?

泛:浮行。这里形容船在河中不停漂浮的样子。中河:河中。髧(dàn):头发下垂状。两髦(máo):男子未行冠礼前,头发齐眉,分向两边状。维:乃,是。仪:配偶。之死:到死。之,到。矢靡它:没有其他。矢,通“誓”,发誓。靡它,无他心。只:语助词。

泛彼柏舟,在彼河侧。髧彼两髦,实维我特。之死矢靡慝。母也天只!不谅人只!

柏木小船在漂荡,漂泊荡漾河岸旁。垂发齐眉少年郎,是我倾慕的对象。至死不会变主张。我的天啊我的娘,为何对我不体谅?

谅:相信。特:配偶。慝(tè):通“忒”,变更,差错,变动。也指邪恶,恶念,引申为变心。

泛彼柏舟,在彼中河。髧彼两髦,实维我仪。之死矢靡它。母也天只!不谅人只!

柏木小船在漂荡,漂泊荡漾河中央。垂发齐眉少年郎,是我心中好对象。至死不会变心肠。我的天啊我的娘,为何对我不体谅?

泛:浮行。这里形容船在河中不停漂浮的`样子。中河:河中。髧(dàn):头发下垂状。两髦(máo):男子未行冠礼前,头发齐眉,分向两边状。维:乃,是。仪:配偶。之死:到死。之,到。矢靡它:没有其他。矢,通“誓”,发誓。靡它,无他心。只:语助词。

泛彼柏舟,在彼河侧。髧彼两髦,实维我特。之死矢靡慝。母也天只!不谅人只!

柏木小船在漂荡,漂泊荡漾河岸旁。垂发齐眉少年郎,是我倾慕的对象。至死不会变主张。我的天啊我的娘,为何对我不体谅?

谅:相信。特:配偶。慝(tè):通“忒”,变更,差错,变动。也指邪恶,恶念,引申为变心。

译注参考:

1、姜亮夫 等.先秦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87-89

2、王秀梅 译注.诗经(上):国风.北京:中华书局,:89-90

译文及注释

译文柏木小船在漂荡,漂泊荡漾河中央。垂发齐眉少年郎,是我心中好对象。至死不会变心肠。我的天啊我的娘,为何对我不体谅?柏木小船在漂荡,漂泊荡漾河岸旁。垂发齐眉少年郎,是我倾慕的对象。至死不会变主张。我的天啊我的娘,为何对我不体谅?注释1.鄘(yōng):中国周代诸侯国名,在今河南省汲县北。2.泛:浮行... 显示全部

鉴赏

此诗的主人公可能是一个待嫁的姑娘,她选中的对象是一个不到二十的少年郎。姑娘的选择未能得到母亲的同意,所以她满腔怨恨,发誓要和母亲对抗到底。开篇以柏舟泛流起兴,写女主人公为自己的婚姻恋爱受阻而苦恼,就好比那在河中飘荡的柏木小舟一样。她早已自己相中了一个翩翩少年,他的发型很好看,透出活泼灵动的精神劲儿。... 显示全部

创作背景

此诗写一位少女自己选中了意中人,却受到家长的反对,因此发出呼天呼母的悲叹。旧说多将这首诗与《邶风柏舟》混为一谈,认为是共姜自誓之作。或以为卫世子共伯早死,其妻守节,父母欲夺而嫁之,誓而弗许,作此诗(《毛诗序》);或认为是共伯被弑,共姜不嫁自誓,作此诗(《三家诗》)。... 显示全部

篇5:诗经《国风·鄘风·柏舟》赏析

诗经《国风·鄘风·柏舟》赏析

《柏舟》,全诗五章,每章六句。为先秦时代鄘国华夏族民歌。这首诗反映了先秦时代汉族民间婚恋的现实状况:一方面,人们在政令许可的范围内仍享有一定的性爱自由,原始婚俗亦有传承;另一方面普遍的情况已是“取妻如之何?必告父母”、“取妻如之何?非媒不得”(《齐风·南山》),礼教已通过婚俗和舆论干预生活。所以诗中女子既自行择欢,却又受到母亲的制约。而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诗中也就表现了青年男女为了争取婚恋自由而产生的反抗意识,这是一个很新很有价值的信息。

鄘风·柏舟

泛彼柏舟,在彼中河。髧彼两髦,实维我仪。

之死矢靡它。母也天只!不谅人只!

泛彼柏舟,在彼河侧。髧彼两髦,实维我特。

之死矢靡慝。母也天只!不谅人只

译文及注释

译文

飘来一条柏木船,飘呀飘在河中间。蓄分头的那少年,实在讨得我心欢。誓死不把心来变。我的娘呀我的天,就不相信我有眼!

飘来一条柏木船,飘呀飘在大河旁。蓄分头的那少年,实在是我好对象。誓死不把手来放。我的娘呀我的天,就不相信我有眼!

注释

⑴髧(dàn旦):头发下垂状。两髦(máo毛):男子未行冠礼前,头发齐眉,分向两边状。

⑵仪:配偶。

⑶之:到。矢:通“誓”,发誓。 靡它:无他心。

⑷只:语助词。谅:体谅

⑸特:配偶。

⑹慝(tè):通“忒”,变更,差错,变动。也指邪恶,恶念,引申为变心。

鉴赏

旧说多将这首诗与《邶风》中同名之作混为一谈,认为是共姜自誓之作。或以为卫世子共伯早死,其妻守节,父母欲夺而嫁之,誓而弗许,作此诗(《毛诗序》);或认为是共伯被弑,共姜不嫁自誓,作此诗(三家诗)。古人称丧夫为“柏舟之痛”,夫死不嫁为“柏舟之节”,皆原于旧说。而这些旧说多胶柱鼓瑟,实不可取。

其实诗意一看就很明白:主人公原是一个待嫁的姑娘,她选中的对象是一个不到二十的少年郎,——只消看他披着两髦,尚未加冠就可以知道。姑娘的选择未能得到母亲的同意,所以她满腔怨恨,发誓要和母亲对抗到底。

这首诗反映了《诗经》时代民间婚恋的现实状况:一方面,人们在政令许可的范围内仍享有一定的性爱自由,原始婚俗亦有传承;另一方面普遍的情况已是“取妻如之何?必告父母”、“取妻如之何?非媒不得”(《齐风·南山》),礼教已通过婚俗和舆论干预生活。所以诗中女子既自行择欢,却又受到母亲的制约。而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诗中也就表现了青年男女为了争取婚恋自由而产生的反抗意识,这是一个很新很有价值的`信息。

这首诗还接触到一个更为普遍的社会问题:无论古今中外,在择偶的问题上,母亲和女儿的意见往往不能一致。母亲相中的,女儿不屑一顾;女儿中意的,母亲坚决不准带回家来。这种事不但古代有,今天还有;不但中国有,外国也有。例如白俄罗斯民歌《妈妈要我出嫁》中,妈妈给女儿挑了好多人家,女儿的表态都是“妈妈我不嫁给他!”印度尼西亚民歌《哎哟妈妈》中,女儿为自己辩解说:“哎哟妈妈,你不要对我生气,年轻人就是这样相爱。”

妈妈也曾年轻过,为什么一旦成了妈妈,就不理解年轻人的心思了呢?这是因为女儿是跟着感觉走,而妈妈多了些岁数,就多了些世故。这是因为妈妈健忘,多了些功利,就少了些热情;多了些理智,就少了些感觉。老是看家底呀,看文凭呀,看几大件呀,女儿都烦透了。殊不知“甜蜜的爱情从哪里来?是从那眼睛里到心怀”——与家底无关、与文凭无关、与几大件也无关。

母女的意见不统一,爱情就发生了危机。女儿要么放弃己见,要么作坚决的抗争。看来诗中女主人公是持后一种态度的:至死誓靡它!坚决到这种程度,母亲也就难办了。但要为娘的改变主意,也不是那么容易的。所以女主人公一面誓死维护爱情,一面从内心发出沉重的叹息:娘呀天啊,为什么就不相信我是有眼力的呢!这一声叹息,使得诗的内容变得沉甸甸的。

和《国风》、《小雅》中的多数篇章一样,这也是一首歌词。在形式上属于典型的两章叠咏:中心意思在第一章中已经说完,但只唱一遍不够味;所以第二章变易韵脚上的字,将同样的意思再唱一遍。实际上也就一支曲子,两段歌词,结尾处以咏叹作副歌。这种形式,在当代歌曲中,也还是很常见的。

篇6:诗经《国风·邶风·柏舟》赏析

泛:浮行,漂流,随水冲走。

流:中流,水中间。

耿耿:鲁诗作“炯炯”,指眼睛明亮;一说形容心中不安。

隐忧:深忧。隐:痛

微:非,不是。

鉴:铜镜。

茹(rú如):度,或容纳。

据:依靠。

薄言:语助词。愬(sù诉):同“诉”,告诉。

棣棣:雍容娴雅貌;一说丰富盛多得样子。

选:同“巽”,屈挠退让貌。

悄悄:忧貌。

愠(yùn运):恼怒,怨恨。

觏(gòu够):同“遘”,遭逢。闵(mǐn敏):痛,指患难。

寤:交互。辟(pì屁):通“擗”,捶胸。摽(biào鳔):捶,打。

居、诸:语助词。

迭:更动。微:指隐微无光。

澣(huàn浣):洗涤。

篇7:诗经《国风·邶风·柏舟》赏析

划着小小柏木舟,飘来荡去到中流。惴惴不安难入睡,如有忧愁在心头。并非手中没有酒,举起痛饮自在游。

我心不是青铜镜,善恶很难都辨清。虽有亲兄弟同胞,心难沟通不能靠。满心痛苦去倾诉,他们无情很恼怒。

我心不比那方石,不能挪动又转移。我心不比芦苇席,不能随手便卷起。你的气宇很轩昂,我心不会选他人。

满腹愁苦心焦虑,怨愤小人恨难消。遭遇祸患实在多,历经屈辱也不少。静静细思此间事,捶胸不眠真难熬。

可恨太阳与月亮,为何亏缺无光芒?心中忧虑难舒畅,犹如没洗脏衣裳。静静细思从前事,不能上天任翱翔。

篇8:诗经《国风·邶风·柏舟》赏析

秋雨淅淅沥沥的下着,秋水泛泛悠悠的涨着,一条长长纤绳系着一条柏木小舟,在水中浮上浮下,荡荡悠悠的横在渡口,岸上有几株老柳,树上的黄叶正随着冷雨凉风,无声的飘落。

一座小亭中,坐着一位美丽的妇人,她纤纤的细手正把玩着一个空了的酒盅,桌上也摆着几碟瓜果,亭外有几个卫士,亭内站着两位婢女。

可她的心思,全然不在这景中;两眼无神的瞅着亭外的秋雨,心却浸透在无尽的烦恼中了,那烦恼就像这漫涨的秋水,无边无际。

【柏舟,柏舟诗经,柏舟的意思,柏舟赏析】相关文章:

1.诗经柏舟全文

2.诗经·邶风·柏舟古文赏析

3.朱柏庐治家格言

4.王维舟

5.厅前柏,厅前柏元稹,厅前柏的意思,厅前柏赏析

6.柏子养心丸说明书

7.二子乘舟诗经鉴赏

8.搴舟作文

9.吐鲁番柏孜克里千佛洞导游词

10.苏州狮子林指柏轩对联

下载word文档
《柏舟,柏舟诗经,柏舟的意思,柏舟赏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