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跟月的诗句
“眼泪也笑”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0篇中秋节跟月的诗句,以下是小编整理后的中秋节跟月的诗句,欢迎阅读分享。
篇1:中秋节跟月的诗句
9、万影皆因月,千生各为秋。
10、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11、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12、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
13、却月中桂,清光应更多。
14、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
15、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篇2:跟中秋节的诗句
1、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2、何处飞来大明镜。——向子諲《洞仙歌·中秋》
3、东篱展却宴期宽。——吴文英《思佳客·闰中秋》
4、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独酌》
5、分不尽,半凉天。——吴文英《思佳客·闰中秋》
6、何妨小驻听吾语。——郭应祥《醉落魄·丙寅中秋》
7、分明不受人间暑。——郭应祥《醉落魄·丙寅中秋》
8、山中夜来月,到晓不曾看。——元好问《倪庄中秋》
9、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
10、今宵楼上一尊同。——辛弃疾《一剪梅·中秋元月》
11、当年弄影婆娑舞。——郭应祥《醉落魄·丙寅中秋》
12、忆对中秋丹桂丛。——辛弃疾《一剪梅·中秋元月》
13、声直上,蟾蜍窟。——史达祖《满江红·中秋夜潮》
14、永夜闲阶卧桂影。——晁补之《洞仙歌·泗州中秋作》
15、水晶宫里,一声吹断横笛。——苏轼《念奴娇·中秋》
16、乘云径到玉皇家。——刘克庄《木兰花慢·丁未中秋》
17、露蓼香泾,记年时相识。——吴文英《尾犯·甲辰中秋》
18、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晏殊《中秋月》
19、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李商隐《霜月》
20、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苏轼《阳关曲》
21、但恐同王粲,相对永登楼。——苏辙《水调歌头·徐州中秋》
22、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晏殊《中秋月》
23、何处楼高,想清光先得。——吴文英《尾犯·甲辰中秋》
24、对望中天地,洞然如刷。——史达祖《满江红·中秋夜潮》
25、只今聊结社中莲。——张孝祥《浣溪沙·中秋坐上十八客》
26、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郭应祥《醉落魄·丙寅中秋》
27、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28、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十五夜望月》
29、素娥无赖,西去曾不为人留。——苏辙《水调歌头·徐州中秋》
30、青烟幂处,碧海飞金镜。——晁补之《洞仙歌·泗州中秋作》
31、霜华满地,欲跨彩云飞起。——文征明《念奴娇·中秋对月》
32、禅边风味客边愁,馈我清光又满楼。——慧霖《闰中秋玩月》
篇3:跟中秋节的诗句
1、《八月十五夜玩月》
唐·刘禹锡
天将今夜月,一遍洗寰瀛。
暑退九霄净,秋澄万景清。
星辰让光彩,风露发晶英。
能变人间世,攸然是玉京。
2、《秋宵月下有怀》
唐·孟浩然
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
惊鹊栖未定,飞萤卷帘入。
庭槐寒影疏,邻杵夜声急。
佳期旷何许!望望空伫立。
3、《水调歌头》
宋·苏东坡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
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4、《中秋》
唐·李朴
皓魄当空宝镜升,云间仙籁寂无声;
平分秋色一轮满,长伴云衢千里明;
狡兔空从弦外落,妖蟆休向眼前生;
灵槎拟约同携手,更待银河彻底清。
5、《八月十五夜玩月》
唐·刘禹锡
天将今夜月,一遍洗寰瀛。
暑退九霄净,秋澄万景清。
星辰让光彩,风露发晶英。
能变人间世,攸然是玉京。
6、《中秋》
唐·李朴
皓魄当空宝镜升,云间仙籁寂无声;
平分秋色一轮满,长伴云衢千里明;
狡兔空从弦外落,妖蟆休向眼前生;
灵槎拟约同携手,更待银河彻底清。
7、《中秋待月》
唐·陆龟蒙
转缺霜输上转迟,好风偏似送佳期。
帘斜树隔情无限,烛暗香残坐不辞。
最爱笙调闻北里,渐看星潆失南箕。
何人为校清凉力,欲减初圆及午时。
8、《倪庄中秋》
金·元好问
强饭日逾瘦,狭衣秋已寒。
儿童漫相忆,行路岂知难。
露气入茅屋,溪声喧石滩。
山中夜来月,到晓不曾看。
9、《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
唐·刘禹锡
尘中见月心亦闲,况是清秋仙府间。
凝光悠悠寒露坠,此时立在最高山。
碧虚无云风不起,山上长松山下水。
群动悠然一顾中,天高地平千万里。
少君引我升玉坛,礼空遥请真仙官。
云*(左车右并)欲下星斗动,天乐一声肌骨寒。
金霞昕昕渐东上,轮欹影促犹频望。
绝景良时难再并,他年此日应惆怅。
10、《中秋月》
宋·晏殊
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
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
11、《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唐·白居易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12、《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唐·皮日休
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
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
13、《中秋见月和子由》
宋·苏轼
明月未出群山高,瑞光千丈生白毫。
一杯未尽银阙涌,乱云脱坏如崩涛。
谁为天公洗眸子,应费明河千斛水。
遂令冷看世间人,照我湛然心不起。
西南火星如弹丸,角尾奕奕苍龙蟠。
今宵注眼看不见,更许萤火争清寒。
何人舣舟昨古汴,千灯夜作鱼龙变。
曲折无心逐浪花,低昂赴节随歌板。
青荧灭没转山前,浪*(左风右占)风回岂复坚。
明月易低人易散,归来呼酒更重看。
堂前月色愈清好,咽咽寒*(上将下虫)鸣露草。
卷帘推户寂无人,窗下咿哑唯楚老。
南都从事莫羞贫,对月题诗有几人。
明朝人事随日出,恍然一梦瑶台客。
14、《中秋登楼望月》
宋·米芾
目穷淮海满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
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
15、《中秋月》
宋·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16、《太常引》
宋·辛弃疾
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
把酒问姮娥:被白发欺人奈何!
乘风好去,长空万里,
直下看山河。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
17、《满江红·中秋寄远》
宋·辛弃疾
快上西楼,怕天放、浮云遮月。
但唤取、玉纤横笛,一声吹裂。
谁做冰壶浮世界,最怜玉斧修时节。
问嫦娥、孤冷有愁无,应华发。
18、《回董提举中秋请宴启》
宋·文天祥
照江叠节,载画舫之清冰;
待月举杯,呼芳樽于绿净。
拜华星之坠几,约明月之浮槎。
风雨满城,何幸两重阳之近;
江山如画,尚从前赤壁之游。
槁秸申酬,轮嗣布。
19、《满江红·中秋夜潮》
宋·史达祖
万水归阴,故潮信、盈虚因月。
偏只到、凉秋半破,斗成双绝。
有物揩磨金镜净,何人攫银河决。
想子胥、今夜见嫦娥,沈冤雪。
光直下,蛟龙穴。声直上,蟾蜍窟。
对望中天地,洞然如刷。
激气已能驱粉黛,举杯便可吞吴越。
待明朝、说似与儿曹,心应折。
20、《醉落魄·丙寅中秋》
宋·郭应祥
琼楼玉宇。分明不受人间暑。寻常岂是无三五。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
素娥阅尽今和古。何妨小驻听吾语。当年弄影婆娑舞。妙曲虽传,毕竟人何许。
篇4:跟中秋节有关古诗句
跟中秋节有关古诗句
1、《月下独酌》
唐・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2、《静夜思》
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3、《望月怀远》
唐・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4、《月夜忆舍弟》
唐・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5、《秋宵月下有怀》
唐・孟浩然
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
惊鹊栖未定,飞萤卷帘入。
6、《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唐・白居易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7、《十五夜望月》
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8、《中秋月》
宋・晏殊
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
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
9、《中秋见月和子由》
宋・苏轼
明月易低人易散,归来呼酒更重看。
堂前月色愈清好,咽咽寒鸣露草。
卷帘推户寂无人,窗下咿哑唯楚老。
南都从事莫羞贫,对月题诗有几人。
10、《水调歌头》
宋・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惟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
11、《满江红・中秋寄远》
宋・辛弃疾
快上西楼,怕天放、浮云遮月。
但唤取、玉纤横笛,一声吹裂。
谁做冰壶浮世界,最怜玉斧修时节。
问嫦娥、孤冷有愁无,应华发。
玉液满,琼杯滑。
长袖起,清歌咽。
叹十常八九,欲磨还缺。
若得长圆如此夜,人情未必看承别。
把从前、离恨总成欢,归时说。
12、《回董提举中秋请宴启》
宋・文天祥
待月举杯,呼芳樽于绿净。
拜华星之坠几,约明月之浮槎。
13、《十五夜抵建宁》
明・徐渭
城西日暮泊行船,起向长桥见月圆。
渐上远烟浮草际,忽依高阁堕檐前。
14、《舟次中秋》
明・张煌言
淡荡秋光客路长,兰桡桂棹泛天香。
月明圆峤人千里,风急轻帆燕一行。
15、《中秋登楼望月》
宋・米芾
目穷淮海满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
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
16、《中秋》
唐・李朴
皓魄当空宝镜升,云间仙籁寂无声;
平分秋色一轮满,长伴云衢千里明;
狡兔空从弦外落,妖蟆休向眼前生;
灵槎拟约同携手,更待银河彻底清。
17、《八月十五夜玩月》
唐・刘禹锡
天将今夜月,一遍洗寰瀛。
暑退九霄净,秋澄万景清。
星辰让光彩,风露发晶英。
能变人间世,攸然是玉京。
18、《太常引》
宋・辛弃疾
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
把酒问娥:被白发欺人奈何!
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
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
19、《静夜思》
【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0、《月下独酌》
【唐】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跟中秋节有关古诗句]
篇5:跟中秋节的诗句
跟中秋节有关的诗句
1、《八月十五夜玩月》
唐・刘禹锡
天将今夜月,一遍洗寰瀛。
暑退九霄净,秋澄万景清。
星辰让光彩,风露发晶英。
能变人间世,攸然是玉京。
2、《秋宵月下有怀》
唐・孟浩然
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
惊鹊栖未定,飞萤卷帘入。
庭槐寒影疏,邻杵夜声急。
佳期旷何许!望望空伫立。
3、《水调歌头》
宋・苏东坡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
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4、《中秋》
唐・李朴
皓魄当空宝镜升,云间仙籁寂无声;
平分秋色一轮满,长伴云衢千里明;
狡兔空从弦外落,妖蟆休向眼前生;
灵槎拟约同携手,更待银河彻底清。
5、《八月十五夜玩月》
唐・刘禹锡
天将今夜月,一遍洗寰瀛。
暑退九霄净,秋澄万景清。
星辰让光彩,风露发晶英。
能变人间世,攸然是玉京。
6、《中秋》
唐・李朴
皓魄当空宝镜升,云间仙籁寂无声;
平分秋色一轮满,长伴云衢千里明;
狡兔空从弦外落,妖蟆休向眼前生;
灵槎拟约同携手,更待银河彻底清。
7、《中秋待月》
唐・陆龟蒙
转缺霜输上转迟,好风偏似送佳期。
帘斜树隔情无限,烛暗香残坐不辞。
最爱笙调闻北里,渐看星潆失南箕。
何人为校清凉力,欲减初圆及午时。
8、《倪庄中秋》
金・元好问
强饭日逾瘦,狭衣秋已寒。
儿童漫相忆,行路岂知难。
露气入茅屋,溪声喧石滩。
山中夜来月,到晓不曾看。
9、《醉落魄・丙寅中秋》
宋・郭应祥
琼楼玉宇。分明不受人间暑。寻常岂是无三五。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
素娥阅尽今和古。何妨小驻听吾语。当年弄影婆娑舞。妙曲虽传,毕竟人何许。
10、《中秋月》
宋・晏殊
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
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
11、《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唐・白居易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12、《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唐・皮日休
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
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
13、《满江红・中秋夜潮》
宋・史达祖
万水归阴,故潮信、盈虚因月。
偏只到、凉秋半破,斗成双绝。
有物揩磨金镜净,何人攫银河决。
想子胥、今夜见嫦娥,沈冤雪。
光直下,蛟龙穴。声直上,蟾蜍窟。
对望中天地,洞然如刷。
激气已能驱粉黛,举杯便可吞吴越。
待明朝、说似与儿曹,心应折。
14、《中秋登楼望月》
宋・米芾
目穷淮海满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
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
15、《中秋月》
宋・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16、《太常引》
宋・辛弃疾
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
把酒问娥:被白发欺人奈何!
乘风好去,长空万里,
直下看山河。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
17、《满江红・中秋寄远》
宋・辛弃疾
快上西楼,怕天放、浮云遮月。
但唤取、玉纤横笛,一声吹裂。
谁做冰壶浮世界,最怜玉斧修时节。
问嫦娥、孤冷有愁无,应华发。
18、《回董提举中秋请宴启》
宋・文天祥
照江叠节,载画舫之清冰;
待月举杯,呼芳樽于绿净。
拜华星之坠几,约明月之浮槎。
风雨满城,何幸两重阳之近;
江山如画,尚从前赤壁之游。
槁秸申酬,轮嗣布。
篇6:跟中秋节的诗句
跟中秋节有关的诗句
《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唐 作者:白居易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望月怀远》
唐 作者: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秋宵月下有怀》
唐 作者:孟浩然
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
惊鹊栖未定,飞萤卷帘入。
庭槐寒影疏,邻杵夜声急。
佳期旷何许!望望空伫立。
1)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 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2) 飞镜无根谁系,嫦娥不嫁谁留。 —— 辛弃疾《木兰花慢•中秋饮酒》
3) 玉露泠泠,洗秋空银汉无波,比常夜清光更多,尽无碍桂影婆娑。 —— 张养浩《折桂令•中秋》
4) 离别一何久,七度过中秋。 —— 苏辙《水调歌头•徐州中秋》
5) 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 —— 晏殊《中秋月》
6) 若道都齐无恙,云何渐渐如钩。 —— 辛弃疾《木兰花慢•中秋》
7) 碧海年年,试问取、冰轮为谁圆缺?吹到一片秋香,清辉了如雪。 —— 纳兰性德《琵琶仙•中秋》
8) 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 —— 皮日休《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9) 起舞徘徊风露下,今夕不知何夕。 —— 苏轼《念奴娇•中秋》
10) 可怜今夕月,向何处、去悠悠。 —— 辛弃疾《木兰花慢•中秋饮酒》
11)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 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12) 一轮秋影转金波。 —— 辛弃疾《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13)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 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14) 银汉无声转玉盘。 —— 苏轼《阳关曲 》
15) 一轮飞镜谁磨?照彻乾坤,印透山河。 —— 张养浩《折桂令•中秋》
16) 更携取、胡床上南楼,看玉做人间,素秋千顷。 —— 晁补之《洞仙歌•泗州中秋作》
17) 水晶宫里,一声吹断横笛。 —— 苏轼《念奴娇•中秋》
18) 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 —— 辛弃疾《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19) 凭高眺远,见长空万里,云无留迹。 —— 苏轼《念奴娇•中秋》
20) 青烟幂处,碧海飞金镜。 —— 晁补之《洞仙歌•泗州中秋作》
21)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 苏轼《阳关曲 》
22)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 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23)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 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24) 隔翠幌银屏,新眉初画,半面犹遮。 —— 刘克庄《木兰花慢•丁未中秋》
25) 从今三夜看婵娟。 —— 张孝祥《浣溪沙•中秋坐上十八客》
26) 杯酒相延,今夕不应慳。 —— 陈著《江城子•中秋早雨晚晴》
27) 人犹苦余热,肺腑生尘,移我超然到三境。 —— 向子諲《洞仙歌•中秋》
28) 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 —— 秋瑾《满江红•小住京华》
29) 槁秸申酬,轮嗣布。 —— 文天祥《回董提举中秋请宴启》
30) 铜华沧海,愁霾重嶂,燕北雁南天外。 —— 吴文英《永遇乐•乙巳中秋风雨》
31) 好处时光,须用著些难。 —— 陈著《江城子•中秋早雨晚晴》
32) 想见广寒宫殿,正云梳风掠。 —— 辛弃疾《好事近•中秋席上和王路钤》
33) 一月可曾闲几日,百年难得闰中秋。 —— 慧霖《闰中秋玩月》
34) 乘云径到玉皇家。 —— 刘克庄《木兰花慢•丁未中秋》
35) 蛟龙偃蹇,观阙嵯峨,缥缈笙歌沸。 —— 文征明《念奴娇•中秋对月》
36) 白凝虚晓,香吹轻烬,倚窗小瓶疏桂。 —— 吴文英《永遇乐•乙巳中秋风雨》
篇7:跟中秋节相关的诗句
《月下独酌》
【唐】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朝代:唐朝|作者: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
朝代:唐朝|作者:韩愈
纤云四卷天无河,清风吹空月舒波。沙平水息声影绝,一杯相属君当歌。
君歌声酸辞且苦,不能听终泪如雨。洞庭连天九疑高,蛟龙出没猩鼯号。
十生九死到官所,幽居默默如藏逃。下床畏蛇食畏药,海气湿蛰熏腥臊。
昨者州前槌大鼓,嗣皇继圣登夔皋。赦书一日行万里,罪从大辟皆除死。
迁者追回流者还,涤瑕荡垢清朝班。州家申名使家抑,坎轲只得移荆蛮。
判司卑官不堪说,未免捶楚尘埃间。同时辈流多上道,天路幽险难追攀。
君歌且休听我歌;我歌今与君殊科。一年明月今宵多,人生由命非由他,有酒不饮奈明何?
《水调歌头》
宋·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惟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
《满江红·中秋寄远》
宋·辛弃疾
快上西楼,怕天放、浮云遮月。
但唤取、玉纤横笛,一声吹裂。
谁做冰壶浮世界,最怜玉斧修时节。
问嫦娥、孤冷有愁无,应华发。
玉液满,琼杯滑。
长袖起,清歌咽。
叹十常,欲磨还缺。
若得长圆如此夜,人情未必看承别。
把从前、离恨总成欢,归时说。
篇8:中秋节的诗句——《月》
李峤对唐代律诗和歌行的发展有一定的作用与影响。他前与王勃、杨炯相接,又和杜审言、崔融、苏味道并称“文章四友”。《月》这首诗写得非常好,字里行间透露着诗人丰富的情感,我们先一起来看看这首诗的原文。
《月》原文
桂满三五夕,蓂开二八时。清辉飞鹊鉴,新影学蛾眉。
皎洁临疏牖,玲珑鉴薄帷。愿言从爱客,清夜幸同嬉。
《月》赏析
这样的诗,一味推砌典故,虽是闲情逸致的题目,却是应制诗的口吻。对此,前人就有评论:“诗多咏物之作,凡天文地理,禽鱼花草及文具什物,无不入诗,惜少情趣”。说得倒是十分中肯。
然而,李峤毕竟还是有几分才气的,他的诗也有不俗之作。本篇选的这首小诗就意境深远,耐人寻味。
中秋的明月高挂天空,有人可能就说:“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 古人不像我们,想念友人情人时,一个电话一条短信,就可以互通情谊。而古人分离之后,正所谓“每逢佳节倍思亲”,中秋之日,本当团圆欢聚,但远隔山水的人们却只能对月遥思,来换得一点心理上的安慰。然而,较之别人,李峤却更多了一层忧虑,圆月跃上寒空,都说此时此刻四海相同,但千里之外却难免会有风有雨,从而连月亮也看不到,连这千里共明月的愿望也将无法实现。而且,这“雨兼风”也隐喻着现实中的波折风雨,从这寥寥二十字中,不难读出李峤焦首煎心的挂念,以及对世事难料、祸福难言的忧虑,实在是首意味深长的好诗。
《月》的作者简介
李峤(644~713) ,唐代诗人。字巨山。赵州赞皇(今属河北)人。少有才名。20岁时,擢进士第。举制策甲科。累官监察御史。邕、严二州僚族起义,他受命监军进讨,亲入僚洞劝降,罢兵而返。迁给事中。武后、中宗朝,屡居相位,封赵国公。睿宗时,左迁怀州刺史。玄宗即位,贬滁州别驾,改庐州别驾。李峤的生卒年,新旧《唐书》均无记载,根据《通鉴》推断,生年应在贞观十八年(644),卒年在玄宗开元元年(713)。
李峤对唐代律诗和歌行的发展有一定的作用与影响。他前与王勃、杨炯相接,又和杜审言、崔融、苏味道并称“文章四友”。诸人死后,他成了文坛老宿,为时人所宗仰。其诗绝大部分为五言近体,风格近似苏味道而词采过之。唐代曾以汉代苏武、李陵比苏味道、李峤,亦称“苏李”。明代胡震亨认为:“巨山五言,概多典丽,将味道难为苏”(《唐音癸签》)。他写有咏物诗120首,自风云月露,飞动植矿,乃至服章器用之类,无所不包。虽刻意描绘,以工致贴切见长,但略无兴寄。王夫之《天堂永日地域一日论》说他“裁剪整齐,而生意索然”,切中其病。七言歌行现存《汾阴行》一首,咏汉武帝祀汾阴后土赋《秋风辞》事,写盛衰兴亡之感,最为当时传诵。据说唐玄宗于安史乱起逃离长安前,登花萼楼,听到歌者唱这首诗的结尾四句时,引起了情感上强烈的共鸣,悲慨多时,并赞叹作者是“天才”。
篇9:中秋节的诗句——《霜月》
《霜月》原文
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霜月》注释
⑴霜月:《礼记·月令》:“孟秋之月寒蝉鸣,仲秋之月鸿雁来,季秋之月霜始降。”
⑵“初闻”两句: 陶渊明《己酉岁九月九日》:“哀蝉无留响,征雁鸣云霄。”《晋书·乐志》:“淮南王,自言尊,百尺高楼与天连。”按:“水接天”之水,一说指霜月之光,即俗言月华如水。则此句乃言秋空明净,月色澄清。
⑶“青女”两句:《淮南子·天文训》:“至秋三月,地气不藏,乃收其杀,百虫蛰伏,静居闭户,青女乃出,以降霜雪。”高诱注:“青女,天神,青腰玉女,主霜雪也。”素娥:谢庄《月赋》:“集素娥于后庭。”李周翰注:“常娥窃药奔月,……月色白,故云素娥。”婵娟:左思《吴都赋》:“檀药婵娟,玉润碧藓。”吕向注:“檀药婵娟皆美貌。”斗婵娟即比美。
《霜月》的诗意/《霜月》的意思
刚开始听到远行去南方的大雁的鸣叫声,蝉鸣就已经销声匿迹了,我登上百尺高楼,极目远眺,水天连成一片。霜神青女和月中嫦娥不怕寒冷,在寒月冷霜中争妍斗俏,比一比冰清玉洁的美好姿容。
《霜月》赏析
此诗作年无考。冯《注》以为艳情诗。仅从文本看,诗写深秋月夜景色,然不作静态描写,而借神话传说宛言月夜冷艳之美。首句以物候变化说明霜冷长天,深秋已至。次句言月华澄明,天穹高迥。三四句写超凡神女,争美竞妍。诗以想像为主,意境清幽空灵,冷艳绝俗。颇可说明义山诗之唯美倾向。
文学作品,特别是诗歌,它的特点在于即景寓情,因象寄兴。诗人不仅是写生的妙手,而应该是随物赋形的化工。最通常的题材,在杰出的诗人的笔底,往往能够创造出一种高超优美的意境。读了李商隐的这首《霜月》,就会有这样的感觉。
这诗写的是深秋季节,在一座临水高楼上观赏霜月交辉的夜景。它的意思只不过说,月白霜清,给人们带来了寒凉的秋意而已。这样的景色,会使人心旷神怡。然而这诗所给予读者美的享受,却大大超过了人们在类似的实际环境中所感受到的那些。诗的形象明朗单纯,它的内涵是饱满而丰富的。
秋天,草木摇落而变衰,眼里看到的一切,都是萎约枯黄,黯然无色;可是清宵的月影霜痕,却显得分外光明皎洁。这秋夜自然景色之美意味着什么呢?“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尽管“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可是冰肌玉骨的绝代佳人,愈是在宵寒露冷之中,愈是见出雾鬓风鬟之美。她们的绰约仙姿之所以不同于庸脂俗粉,正因为她们具有耐寒的特性,经得起寒冷的考验啊!
写霜月,不从霜月本身着笔,而写月中霜里的素娥和青衣;青女、素娥在诗里是作为霜和月的象征的。这样,诗人所描绘的就不仅仅是秋夜的自然景象,而是勾摄了清秋的魂魄,霜月的精神。这精神是诗人从霜月交辉的夜景里发掘出来的自然之美,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在混浊的现实环境里追求美好、向往光明的深切愿望;是他性格中高标绝俗、耿介不随的一面的自然流露。当然不能肯定这耐寒的素娥、青女,就是诗人隐以自喻;或者说,它另有所实指。诗中寓情寄兴,是不会如此狭隘的。王夫之说得好:“兴在有意无意之间。”(《姜斋诗话》)倘若刻舟求剑,理解得过于窒实,反而会缩小它的意义,降低它的美学价值。
范元实云:“义山诗,世人但称其巧丽,至与温庭筠齐名。盖俗学只见其皮肤,其高情远意,皆不识也。”他引了《筹笔驿》、《马嵬》等篇来说明。(见魏庆之《诗人玉屑》卷十五引《诗眼》)其实,不仅咏史诗以及叙志述怀之作是如此,在更多的即景寄兴的小诗里,同样可以见出李商隐的“高情远意”。叶燮是看到了这点的,所以他特别指出李商隐的七言绝句,“寄托深而措辞婉”(《原诗》外编下)。于此诗,也可见其一斑。
这诗在艺术手法上有一点值得注意:诗人的笔触完全在空际点染盘旋,诗境如海市蜃楼,弹指即逝;诗的形象是幻想和现实交织在一起而构成的完美的整体。秋深了,树枝上已听不到聒耳的蝉鸣,辽阔的长空里,时时传来雁阵惊寒之声。在月白霜清的宵夜,高楼独倚,水光接天,望去一片澄澈空明。“初闻征雁已无蝉”二句,是实写环境背景。这环境是美妙想象的摇篮,它会唤起人们脱俗离尘的意念。正是在这个摇篮里,诗人的灵府飞进月地云阶的神话世界中去了。后两句想象中的意境,是从前两句生发出来的。
《霜月》的作者简介
李商隐(约8或8—约858年),汉族,字义山,号玉溪生、樊南生,晚唐著名诗人。他祖籍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市),生于河南荥阳(今郑州荥阳)。诗作文学价值很高,他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都在家族里排行16,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在《唐诗三百首》中,李商隐的诗作有22首被收录,位列第4。其诗构思新奇,风格浓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写得缠绵悱恻,为人传诵。但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都爱西昆好,只恨无人作郑笺”之诮。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乡荥阳。
篇10:中秋节看月的诗句
1、阴晴圆缺都休说,且喜人间好时节。――徐有贞《中秋月・中秋月》
2、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苏轼《阳关曲中秋月》
3、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苏轼《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
4、柳下系舟犹未稳,能几日又中秋。――刘过《唐多令・芦叶满汀洲》
5、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晏殊《中秋月》
6、忆对中秋丹桂丛。花在杯中。月在杯中。――辛弃疾《一剪梅・中秋元月》
7、寄言俦侣,莫负广寒沈醉。――文征明《念奴娇・中秋对月》
8、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李商隐《嫦娥》
9、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辛弃疾《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10、想子胥今夜见嫦娥,沉冤雪。――史达祖《满江红・中秋夜潮》
11、万里婵娟,几许雾屏云幔。――吴文英《玉漏迟・瓜泾度中秋夕赋》
12、离别一何久,七度过中秋。――苏辙《水调歌头・徐州中秋》
13、一月可曾闲几日,百年难得闰中秋。――慧霖《闰中秋玩月》
14、绝景良时难再并,他年此日应惆怅。――刘禹锡《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
15、想见广寒宫殿,正云梳风掠。――辛弃疾《好事近・中秋席上和王路钤》
16、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秋瑾《满江红・小住京华》
17、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18、素娥无赖,西去曾不为人留。――苏辙《水调歌头・徐州中秋》
19、对望中天地,洞然如刷。――史达祖《满江红・中秋夜潮》
20、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杜甫《八月十五夜月二首》
21、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郭应祥《醉落魄・丙寅中秋》
22、斟酌娥,九秋宫殿冷。――史达祖《齐天乐・中秋宿真定驿》
23、中秋佳月最端圆。老痴顽。见多番。――陈著《江城子・中秋早雨晚晴》
24、琼楼玉宇。分明不受人间暑。寻常岂是无三五。――郭应祥《醉落魄・丙寅中秋》
25、每圆处即良宵,甚此夕偏饶,对歌临怨。――吴文英《玉漏迟・瓜泾度中秋夕赋》
26、好时节,愿得年年,常见中秋月。――徐有贞《中秋月・中秋月》
27、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皮日休《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28、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29、遮莫圆明似前度,不知谁续广寒游。――慧霖《闰中秋玩月》
30、况屈指中秋,十分好月,不照人圆。――辛弃疾《木兰花慢・滁州送范y》
【中秋节跟月的诗句】相关文章:
1.中秋节看月的诗句
2.跟月亮诗句
3.跟中秋节的作文
4.跟爱国的诗句
5.跟夏天的诗句
6.中秋节诗句古诗
8.中秋节经典诗句
9.的中秋节诗句
10.中秋节相思诗句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