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诗歌最好的年代经典散文
“给你毛豆”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8篇怀念诗歌最好的年代经典散文,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怀念诗歌最好的年代经典散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篇1:怀念诗歌最好的年代散文
诗歌对于我来说是一种缘分。最初开始写诗歌应该是初三的时候。那个时期是苦闷的,我从小不善言辞,但脑子里总喜欢想很多稀奇古怪的事。那时很多情感都无法抒发。就这样,冥冥之中我找到了诗歌。
最早接触的诗人是俄国诗人叶赛宁。我记得很清楚,那是在爷爷家的陽台上。搬家以后,陽台的书柜上摆放了很多旧书,大部分是父亲年轻时候买的,出版日期大多在80年代。就在这些飘满灰尘的旧书中,我发现了一本薄薄的诗集,蓝皮,上面画着几棵白桦树。《叶赛宁诗选》,1985年版,由诗人艾青作序。首先吸引我的是艾青的序言,可以说是文采斐然,把叶赛宁传奇的一生结合自己的经历娓娓道来,让我对这个悲情诗人产生了好感。而叶赛宁的诗歌通俗易懂,当我发现世界上还有这样一种抒发一情感的方法时,我激动极了。
其实对于现代诗的渊源还可以往前推。初一的时候,学牛汉的一篇讲母亲的散文。作者介绍写着“诗人”两个字。那时我没有读过现代诗,心想现在还有人写诗吗?在我的印象中,诗歌都是由李白、杜甫他们写的。
初二,我在课本上读到了雪莱的诗。我不解地问语文老师:为什么诗歌要这样分段?为什么标点符号要这样使用?语文老师想了一会儿,对我说:好好听讲。然后就走了。
这样,诗歌在我心里开始有了一点神秘的感觉。
我从未想到我自己会写诗,并立志成为一个诗人。我开始写诗时,我认识的诗人屈指可数,中国现代诗人的诗更是一个也没有读过。就这样在本子上盲目地写,从几行到几十行,把我脑子里想说的话一股脑地说出来。从没有给人看过。
高中,三本书极大地影响了我:《海子的诗》《余光中诗选》《中学生必读诗歌》。海子和余光中让我知道了,原来诗歌还可以这么写。而《中学生必读诗歌》则让我知道了北岛、顾城、于坚等中国诗人。我被深深震撼了。我开始疯狂地模仿着写诗,一天至少写三首以上。很快,写满诗歌的笔记本就有厚厚的一摞。
我第一次发表诗歌也是在高中。我给《诗选刊》投了一次稿,编辑李寒在网上对我说我写得还不错,但并没有明确说明是否能够发表。我很没有自信,甚至阿Q似的对父亲说:“就算不能发表,也算是迈出了可喜的一大步!”后来真的发表了,我欣喜若狂,写诗的激|情更加蓬勃了。尽管没有稿费。
说来惭愧,我现在再也找不到一开始写诗时候的状态了。那时真的是一点杂念也没有,只是想说出自己心里的话。而现在,时不时地要想一想,这个是不是写得太过了?那个是不是力道还不够?说白了就是为了迎一合发表。所以我曾一度迷失,搞不懂写诗究竟是为了什么。转眼也五六年过去了,诗歌陪伴了我最美好的时光。我想,现在该是总结一下的时候了。
究竟为什么写诗?第一,诗歌是一种修行。我相信,只有心境自然,只有活到了那个份上,诗歌才会有深度。所以诗歌让我慢慢地观察生活、体味生活,像淘金一样发现生活的'秘密与意义。第二,诗是人的本能。引用电一影《死亡诗社》中基廷老师的一句话:“我们读诗、写诗并不是因为它们好玩,而是因为我们是人类的一分子,而人类是充满激|情的。没错,医学、法律、商业、工程,这些都是崇高的追求,足以支撑人的一生。但诗歌、美丽、浪漫、爱情,这些才是我们活着的意义。”
也曾迷惘。抱怨自己没有生在诗歌的好年代。我曾经想,如果我生在北岛顾城的年代,说不定会比他们更有名。而我们这代,从写诗开始,就是诗歌被冷落的年代。现在,我渐渐也释然了。说到底诗歌毕竟是一个人的事业,名利心对诗歌有害无益。
篇2:最好的年代
Itwasthebestoftimes,itwastheworstoftimes.
狄更斯在他的《双城记》中开篇就这样写道。
克林顿推出“信息高速公路”计划的时候,恐怕也很难想到,在今天,信息会以这样迅猛的速度传递着,IT业日新月异的发展开创了前所未有的进步。可悲的是罪恶也总是与高科技同生。近年来,利用网络进行坑蒙拐骗的事件也不在少数。或许便如人所说,这是一个物欲横流的时代,人们都追逐着各自的利益,不知不觉给自己的心灵砌了一座壁垒,久而久之,也习惯了人陛的冷漠,习惯了拒绝陌生人善意的微笑。
不经意在电视上看到这样一则报道:医学硕士朱征网上义诊,悬壶济世却引发争议。他本科毕业后,在家乡的一所医院当了一年医生,后考上了同济医科大学的'硕士研究生,研究生毕业后,他走上了教学岗位。但他一直没有忘记治病救人的理想,趁假期数次赴苏州求教,成了著名老中医钱迈的关门弟子,在得到恩师首肯后,他在天涯汉版上“开坛”,解答网民的难题,希望能够重拾读书时悬壶济世的理想。不曾想帖子一经发出便饱受争议,一度被认为是借着义诊的幌子打出的又一招骗术。有人说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一口咬定这是个骗局;有人说有梦想不一定代表有实力,也有人诘责说不负责任地开方反而会给人们带来困扰。一出出的场面颇似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让人啼笑皆非的同时,却也让人深思。难道现代社会就真没有这样的热心人士,没了人间晴暖么?
什么时候,我们的眼里习惯了伪善与邪恶,看着社会的阴暗面,于是小心翼翼地在心里编织出细密的网,谨防着他人。什么时候,我们学会了与陌生人之间的冷漠与隔阂,不轻信世间美好的存在。其实,即便在这东奔西走的年代,也依然有许多温情在绵延。你看,多少医生,他们披上白袍,一如庄严的战士,在那断壁残垣中含着血泪拯救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多少年轻的志愿者,微笑着奔赴四川,踏上了生死未卜的前程。现实是残酷的,但别忘了恰是在那最黑暗的日子里,我们是怎样肩并着肩,互相扶持着走过。
有些时候,多一分温情,多一分期待,不要那么冷眼看待这个社会。正如罗丹所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但愿如狄更斯所言,这会是我们,最好的年代。
篇3:票证年代散文
票证年代散文
我常常想,每个时代,都会留下每个时代的印记。那些印记,我们若说与后人,也许就不会有人相信,也不会有人能够理解。
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总是远远超出人类的进化。千百年前的人类,跟今天的我们,也许并无太大差异,但我们周围发生的一切,以及我们生存生活的空间,却都有了飞跃的改变。多少年后,当人们回望今天,就像我们追溯我们曾经的那个年代。我们怀揣的各种各样的卡,若说与后人,也许就恰如我们当年配给的各种票证,一样的让人不能理会。
票证是一代人的记忆,是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当年那些有限的配给,只能依靠票证体现。于是,各种票证应运而生,如:肉票、糖票、煤油票……等。当然,更规范,且印制更讲究,发行范围更宽、且发行时间更长的,当数布票与粮票。
布票,由各省印制发行,省内统一使用。而粮票却有两种:全国通用粮票和省内通用粮票。省内通用粮票由各省印制发行,只能在省内使用,若是跨省,则必须提前兑换成全国通用粮票。而全国通用粮票,则自然是由国家统一印制发行的了。
当然,不管布票还是粮票,它都只是一种票证,是不允许兑换和买卖的。但由于当时的城乡差别,城市和农村的需求不同,而票证的配给又有差异。于是不管布票还是粮票,便都常常被拿来兑换和买卖,并几乎跟货币一样流通。
在当年,缺粮的不是城市,而是农村。农村在完成了统购统销之后,便几乎难以温饱,常常缺粮。而城市,粮食是有配置、保障供给的。当然,能持有粮票的,便自然都是城镇居民了。
于是,城镇居民有粮票用不完、或者节省下的,便常常拿到乡下兑换鸡蛋、或紧俏的农产品。而乡下人缺粮,也往往乐意接受。当然,农村也因为缺钱,便常常有“余下”的布票,于是便卖给城里人。有多余粮票的,自然是城里人。而有“用不完”的布票的,则往往是农村人。但不管是粮票还是布票,那都是可以用来兑换和折价买卖的。
因为这种差异,那时候的农村姑娘,便纷纷都想嫁往城市。偶有那长得漂亮、标致些的,或者稍有些文化的,能嫁给城里人吃上商品粮,那至少吃就有了保障。但若能更“出息”点,嫁上个“吃国家粮”的工人或者干部,那就更是吃穿不愁,仿佛嫁进了天堂,全家人都跟着脸上沾光。于是乡里乡邻的见了就赞叹一句:“你家闺女算是出息了,嫁了个城里人,这辈子吃穿算是不用愁了!”那父母听了也就觉得脸上有光,腰也挺得直了。
我家一个远房二叔,生了俩闺女,一直感叹没生下个儿子,说闺女传不了后。谁知俩闺女长大后,水灵标致,出落得四邻八村的谁见了谁夸。后来,一个嫁了个军人,转业后去了北方,在某石油厂当了工人,接着女儿也跟着迁了去,一块吃上了“国家粮”。另一个则嫁在邻近,嫁给邻乡一公社干事。于是乡邻们见了就夸:“你老这辈子好福气,生了俩争气闺女,比儿子强多了,以后你就跟着享清福吧!”那二叔听了也就笑笑,也不再念叨没儿子的事。乡邻们也似乎再不这么看他,也不再觉得他没了后。
那二叔家没有太多的亲戚,于是便跟我们家走得最近。我们家孩子多,父亲常常有求得着人的地方。于是那二叔家的女儿女婿回来,便常常会来我们家坐坐。父亲便在这时候,向他们打听城里有没有谁家需要布票,想拿布票跟人家换粮票。我们家人口多,分配的布票也“多”,但又常常没有钱置办衣服,于是每年便都有“多余”的布票。那女婿听了,也就答应帮父亲打听。于是临走时,母亲便硬要塞给他们几个鸡蛋。那女儿女婿也就留下几斤粮票。于是推来搡去的,那粮票便在推搡中掉在地上。那女儿女婿摆摆手就走了,母亲也就弯了腰,拾起地上的'粮票,望着他们远去的背影慨叹。
那个年代,什么都是凭票证供应。没有票,你有钱也买不到东西。更何况,那个年代,人们根本就没有钱。尤其是农村。
据说,那一年,我们队上的队长,去区(镇)上办点事,忽然觉得有点饿了,想去买碗面吃,却发现身上忘了带粮票,于是那店主便无论如何都不愿卖给他一碗面。他愿意出双倍的钱,那店主就是不肯卖。后来,正巧被我那二叔的闺女碰见了,便替他付了二两粮票,他才算吃上了一碗面。这件事,他一直记在心里,但粮票却一直没能还。因为还了她也不会要。
日子过去了好些年,队长一直还记着这件事,日后每见了我二叔,便总要夸一句:“你家那闺女,出息、懂事!”
在我的记忆里,那布票或粮票,比现在的邮票大不了多少。但不管布票还是粮票,那都是可以议价的。一般来说,“国票”(全国通用粮票)流通广,比“省票”值钱。而相对于粮票,布票就要廉价得多。因为衣服可以穿得烂点,但粮食却不可以不吃。据我所知,在乡下,每年就有人家因布票用不完而作废的。因为布票是一年一换,按年度调配的。于是当年用不完,第二年也就报废了,派发新布票。但粮票却跟货币一样,可以长年流通使用。
于是在乡下,便常常有人拿了“用不上”的布票想办法在年前兑出去,或者找亲戚朋友有需要的送人。实在用不完了的,便只能看着第二年新布票派发下来之后过期。于是过了期的布票,乡下人又舍不得扔,便都一张张折叠好,夹在书本里,然后塞在箱子底下。
那一年,我从我家箱子底里的书本里翻出来一叠过了期的隔年的布票。我拿了出去玩,被母亲发现了,母亲便要夺了回去。父亲见了就说:“算了算了,反正已经过期的了,也用不上,由他拿着玩去吧。”于是母亲便不再追。
后来,我把这些布票一张张撕了,贴在了书本和墙上
前些年,我忽然听人说,当年的那些布票和粮票,谁要是收藏了,比珍贵的邮票还值钱。有些布票或粮票,收藏了拿出来拍卖,一枚能拍到上千万。我于是想,我当年要不是贪玩,把那些布票给糟踏了,我现在也不定是数亿的身家了。我不知道是该悔恨还是感叹。
但我似乎没有太多的追悔。我只是觉得,每个时代,都会留下每个时代的印记。不管那印记深刻还是浅淡,它都会留给人一些回想。就像我们的后人,有一天也会追溯起我们今天一样。
篇4:《怀念》诗歌
记忆中的父亲
(一)
麦穗
顶着金色的麦芒
背上是沉睡的父亲
横卧在夕阳
灼红的脸,醉酒似的有些发烫
皱纹一辙,一辙刻着沧桑
安详的熟睡也算是幸福
尽管眼前没有儿子
媳妇也不在身旁?
(二)
那年
寒冷的夜
屋里没电,蜡烛烧掉了半截
一家人围着桌子,吃饭
你喝得醉了说着?胡话?
我什么也没说
让杯的浓烈往嘴里倒
灼热烧着胸膛
眼眶也变得火辣??
窗外刮着风,干树枝的夜不会好过吧?
笨拙的唇齿,挤出一句话:
爸明早就别送我啦!
篇5:《怀念》诗歌
二十年的分袂
痛彻心扉
二十年的别离
把心揉碎
二十年的泪滴
汇聚成一条小河
涓涓的细流
召唤您回归
日日思念
夜夜追忆
追忆
山村里
土木屋旁
您焦灼的等待
我的归期
追忆
绵绵的雨季
您送我上学的足迹
追忆
在翠绿的田地里
砍着一棵棵上街出卖的甘蔗
追忆
在田间
您那佝偻的背影
......
久久的怀念
长长的相思
抹平不了您的恩赐
父亲亲啊
冬天来了
天国也有寒冬吧
请穿上棉衣
以防着凉
在山村里
在土木屋旁
我在苦苦的等待
父亲的归期
哪怕在揉碎的梦里
篇6:《怀念》诗歌
蓝色的天,白色的云,蓝色的海,白色的棉花糖……
爱情的音乐。记得乐曲的旋律不曾忧伤。
情歌的歌唱,香甜的玫瑰吻在嘴边,清香的空气弥漫着寂寞……
海蓝海澜……
蓝色的天,洁白的云,天中的海蓝蓝,云中的棉花糖……
爱LOVE音乐,没有了忧愁。
歌唱着音乐,亲吻着杯角,流入喉咙中的清爽,回味着之前……
爱天使…
天使的旋律,伴舞在我们的心里
岁月的风尘,弥漫了我的灵魂
风残了的心灵,雨水洗去了污秽
撕裂了的心,一针一针的缝补着
大地的震荡变得缓慢,雨水的清刷依然继续
响起的电话铃声依然留在了心中,但却不记得多少次的再见
天使的舞蹈,牵起了我的心思
岁月的流逝,掩盖了我的爱情
微笑中的心灵,带着些忧愁
缝补后的心情,却觉得少了点感觉
还在回忆着大地的崩裂,炎泪的顷涛
电话想起了,但却不再是那种感觉
冷淡了,冷淡了……却还回忆着那红色的苹果
天使的爱情,爱情的天使……
人们说天堂是快乐的,天使是幸福的;人们说天使是快乐的,天堂很幸福。
无境的云,纯洁的云,天堂是云制造的,天使洁白的,洁白的羽翼,飞翔在天堂
天堂纯洁而美丽,美丽而纯洁,天使因为幸福而纯洁,因为纯洁而美丽
纯洁的羽翼起舞在幸福的世界,纯洁的天使,幸福的爱情
不存在眼泪,所有的纯洁,爱情的美好——天使之情
不存在辛酸,一切快乐的,恋情的心灵——天使之心
貌似眼泪还有一滴……
滴答滴答……
洗手间的水龙头一直在伴奏
蹲坐在墙角窗台下,带着耳机,听着音乐
滴答滴答……滴答滴答……
伴奏中的水滴
心灵舞蹈着陪伴
心灵的颤抖,不是那么平静
灵魂的情感
似乎一切的美好,美好的一切只能出现在表面
总在想着一种声音,不是水的滴滴也不是雨的滴滴
总在怀念这滴滴嗒嗒,哒哒滴滴
紧握着电话,但却依旧不曾响起
“灯光熄灭了,音乐停止了,滴下的眼泪不住了
天下起雨了……依然不曾快乐”
为什么不能在响起一声电话,
为什么等待着不能在回来
为什么……
……
电话响起了,声音不再那么熟悉,
天色黑暗了,灯光熄灭了
电话响起了,还以为你对我心里还有想念了
但却变了,变淡了
滴答滴答的眼泪不在安静
不那么安静
灯光暗了。想起了白色的云,你的笑容。
已经失去的,之后不曾见到
电话挂断了。嘟嘟滴滴。想起了蓝色的天,你的温柔
变得冷淡了,没有了温读
眼泪滴下了。嘀嗒嗒嘀嗒嗒,向往着星辰,你的眼睛。
含着脉脉情,望着的只是另一个他
全部都冷淡了……
含着泪的心,棉花的感觉,过期了后就冷漠了。
篇7:《怀念》诗歌
九月是的时光是醉人的
九月的主题
是送给老师的赞歌
我用清爽的菊香熬墨
执笔墨拾捡词藻
用丹桂飘香
熬制成一盏至尊花雕
敬給全天下的老师
祝福你们,节日快乐
*
九月的时光
是温馨的回忆
我怀念坐在您
三尺讲台下的分分秒秒
我怀念您
慈祥又温暖的笑容
我怀念您
舞动指挥棒的优美身姿
我怀念您
悦耳动听的声音
我怀念用手捧香腮
双眸凝视你的神态
*
九月是怀念的季节
我怀念
那校园里的青春旋律
我怀念
课间那无拘无束的欢声
我怀念
那朗朗爽口的读书声
我怀念
同桌的你与那支钢笔
我怀念
我的同学,无论男和女
我怀念
寝室里的闺蜜
与那纯情的私语
*
九月是青春的律动
我怀念
校园里的旋律
我怀念
校园里的一草一木
我怀念
操场上比赛的呐喊声
我怀念
考场上沙沙的书写声
我怀念
那高昂的咏歌斗志的演讲声
我怀念
我的青春岁月
与校园里一切
一切
……
篇8:《怀念》诗歌
所见
送葬的队伍穿城而过
这多雨的春天,开满白色的花朵
父亲睡在风水大好的周家山
前有良田万顷,后有树木成林
还有声声唱和的鸟儿
和寂寞
城市坚硬,故乡很远
我站在风雨里遥望
泛滥的情感,居无定所
驼
脊背弯曲。你看,四十出头的我
越来越像你当年的样子
无尽头的贫穷压得你喘不过气来
无尽头的抗争压得我喘不过气来
如今,我们在两个世界里各自行走
形单影只,彼此缄默
你曾经告诫我,背驼了没有关系
我们的身子,必须正
五七
三十五天,仿佛一生
很多夜里我从梦中醒来
父亲还在身边
道士咿咿呀呀念我听不懂的经
八个人,场面热闹,围观的乡亲很多
他们读不懂我的悲伤
几个月未理的头发可以修剪了
它们落下时,震耳欲聋的音乐
和心情如此格格不入
扎元宝
深夜十二点,一家人还围在一起扎元宝
清明焚烧之后,父亲,我不知道你
能不能真的收到
母亲老眼昏花,手脚越来越不利索了
她唠唠叨叨没完没了,少了斗气和吵闹
屋子里每天都装满沉寂
你一辈子节俭,没享过多少清福
我虚构一些孝心寄给你
无处可依,荒凉无比
清明
香烟缭绕,爆竹声声,周家山
在沉睡中苏醒。先人的笑嵌入墓碑风化
接受后人的跪拜和祈福
父亲,仅仅一个多月
我们又再次相见
却隔着这厚厚的一堆黄土
清明无雨,油菜花开满了山坡
我抑制自己不去悲伤,只想安静地陪着你
拉拉家常
晒晒春天的太阳
【怀念诗歌最好的年代经典散文】相关文章:
1.《怀念》诗歌
2.纯真年代的散文
3.怀念诗歌赏析
4.怀念战友诗歌
7.怀念文学散文
8.怀念断章诗歌
9.母亲的怀念诗歌
10.小城的若干年代的经典散文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