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古诗词春晓的鉴赏
“谓有星若虹霓”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2篇小学生古诗词春晓的鉴赏,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后的小学生古诗词春晓的鉴赏,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篇1:《春晓》古诗词鉴赏
春晓
作者:孟浩然
朝代:唐代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原文翻译」
春日里贪睡不知不觉天已破晓,搅乱我酣眠的是那啁啾的小鸟。
昨天夜里风声雨声一直不断,那娇美的春花不知被吹落了多少?
「诗句注释」
①晓:天刚亮的时候,春晓:春天的早晨。
②不觉晓:不知不觉天就亮了。
③啼鸟:鸟的啼叫声。
④知多少:不知有多少。
「古诗赏析」
唐代诗人孟浩然的《春晓》这首古诗描写的是春天到来时大地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到处花香鸟语,好一派春天回暖,万物复苏的场景。
初读古诗《春晓》似觉平淡无奇,反复读之,便觉诗中别有天地。它的艺术魅力不在于华丽的辞藻,不在于奇绝的艺术手法,而在于它的韵味。整首诗的风格就像行云流水一样平易自然,然而悠远深厚,独臻妙境。千百年来,人们传诵它,探讨它,仿佛在这短短的四行诗里,蕴涵着开掘不完的艺术宝藏。
自然而无韵致,则流于浅薄;若无起伏,便失之平直。《春晓》既有悠美的韵致,行文又起伏跌宕,所以诗味醇永。诗人要表现他喜爱春天的感情,却又不说尽,不说透,“迎风户半开”,让读者去捉摸、去猜想,处处表现得隐秀曲折。
张戒在《岁寒堂诗话》评价孟浩然这首描写春天的古诗《春晓》为“情在词外曰隐,状溢目前曰秀“。写情,诗人孟浩然选取了清晨睡起时刹那间的感情片段进行描写。“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这片段,正是诗人孟浩然思想活动的启始阶段、萌芽阶段,是能够让人想象他感情发展的最富于生发性的顷刻。诗人抓住了这一刹那,却又并不铺展开去,他只是向读者透露出他的心迹,把读者引向他感情的轨道,就撒手不管了,剩下的,该由读者沿着诗人思维的方向去丰富和补充了;
写景,诗人孟浩然又只选取了春天的一个侧面。”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从后两句诗中可知,春天,有迷人的色彩,有醉人的芬芳,诗人都不去写,他只是从听觉角度着笔,写春之声:那处处啼鸟,那潇潇风雨。鸟声婉转,悦耳动听,是美的。加上“处处”二字,啁啾起落,远近应和,就更使人有置身山阴道上,应接不暇之感。春风春雨,纷纷洒洒,但在静谧的春夜,这沙沙声响却也让人想见那如烟似梦般的凄迷意境,和微雨后的众卉新姿。这些都只是诗人在室内的耳闻,然而这阵阵春声却逗露了无边春色,把读者引向了广阔的大自然,使读者自己去想象、去体味那莺啭花香的烂熳春光,这是用春声来渲染户外春意闹的美好景象。这些景物是活泼跳跃的,生机勃勃的。它写出了诗人的感受,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喜悦和对大自然的热爱。
宋人叶绍翁《游园不值》诗中的“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是古今传诵的名句。其实,在写法上是与《春晓》有共同之处的。叶诗是通过视觉形象,由伸出墙外的一枝红杏,把人引入墙内、让人想象墙内;孟诗则是通过听觉形象,由阵阵春声把人引出屋外、让人想象屋外。只用淡淡的几笔,就写出了晴方好、雨亦奇的繁盛春意。两诗都表明,那盎然的春意,自是阻挡不住的,你看,它不是冲破了围墙屋壁,展现在你的眼前、萦回在你的耳际了吗?
施补华曰:“诗犹文也,忌直贵曲。”(《岘佣说诗》)这首小诗仅仅四行二十个字,写来却曲屈通幽,回环波折。首句破题,“春”字点明季节,写春眠的香甜。“不觉”是朦朦胧胧不知不觉。在这温暖的春夜中,诗人睡得真香,以至旭日临窗,才甜梦初醒。流露出诗人爱春的喜悦心情。次句写春景,春天早晨的鸟语。“处处”是指四面八方。鸟噪枝头,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闻啼鸟”即“闻鸟啼”,古诗为了押韵,词序作了适当的调整。三句转为写回忆,诗人追忆昨晚的潇潇春雨。末句又回到眼前,联想到春花被风吹雨打、落红遍地的景象,由喜春翻为惜春,诗人把爱春和惜春的情感寄托在对落花的叹息上。爱极而惜,惜春即是爱春──那潇潇春雨也引起了诗人对花木的担忧。时间的跳跃、阴晴的交替、感情的微妙变化,都很富有情趣,能给人带来无穷兴味。
《春晓》这首古诗的语言平易浅近,自然天成,一点也看不出人工雕琢的痕迹。而言浅意浓,景真情真,就像是从诗人心灵深处流出的一股泉水,晶莹透澈,灌注着诗人的生命,跳动着诗人的脉搏。读之,如饮醇醪,不觉自醉。诗人情与境会,觅得春天时节大自然的真趣,大自然的神髓。“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这是最自然的诗篇,是天籁。
【注解】
①春晓:春天的清晨。晓,指天刚亮的时候。
②不觉晓:不知不觉,没有察觉到早晨的来到。
③闻啼鸟:听到小鸟的鸣叫声;闻,听到;啼,鸣叫。
④夜来:夜里。
【韵译】
春意绵绵好睡觉,不知不觉天亮了;猛然一觉惊醒来,到处是鸟儿啼叫。
夜里迷迷胡胡,似乎有沙沙风雨声;呵风雨风雨,花儿不知吹落了多少?
【评析】
《春晓》这首诗是诗人隐居在鹿门山时所做,意境十分优美。诗人抓住春天的早晨刚刚醒来时的一瞬间展开描写和联想,生动地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和怜惜之情。
此诗没有采用直接叙写眼前春景的一般手法,而是通过“春晓”(春天早晨)自己一觉醒来后瞬间的听觉感受和联想,捕捉典型的春天气息,表达自己喜爱春天和怜惜春光的情感。诗的前两句写诗人因春宵梦酣,天已大亮了还不知道,一觉醒来,听到的是屋外处处鸟儿的欢鸣。诗人惜墨如金,仅以一句“处处闻啼鸟”来表现充满活力的春晓景象。但人们由此可以知道就是这些鸟儿的欢鸣把懒睡中的诗人唤醒,可以想见此时屋外已是一片明媚的春光,可以体味到诗人对春天的赞美。正是这可爱的春晓景象,使诗人很自然地转入诗的第三、四句的联想:昨夜我在朦胧中曾听到一阵风雨声,现在庭院里盛开的花儿到底被摇落了多少呢?联系诗的前两句,夜里这一阵风雨不是疾风暴雨,而当是轻风细雨,它把诗人送入香甜的梦乡,把清晨清洗得更加明丽,并不可恨。但是它毕竟要摇落春花,带走春光,因此一句“花落知多少”,又隐含着诗人对春光流逝的淡淡哀怨以及无限遐想。更多唐诗欣赏敬请关注“”的唐诗三百首栏目。
这首诗之所以深受人们喜爱,除了语言明白晓畅、音调琅琅上口之外,还在于它贴近生活,情景交融,意味隽永。
篇2:小学生古诗词春晓的鉴赏
有关小学生古诗词春晓的鉴赏
春晓
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注释]
1.春晓:春天的早晨。
2.晓:天亮。
3.不觉晓:不知不觉地天亮了。
4.闻:听。
5.闻啼鸟:听见鸟叫。
[简析]
孟浩然(689-740)襄州襄阳(今属湖北)人。唐代诗人。他写的田园山水诗很有名。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天早晨绚丽的图景,抒发了诗人热爱春天、珍惜春光的`美好心情。
首句春眠不觉晓,第一字就点明季节,写春眠的香甜。不觉是朦朦胧胧不知不觉。在这温暖的春夜中,诗人睡得真香,以至旭日临窗,才甜梦初 醒。此句流露出诗人爱春的喜悦心情。次句处处闻啼鸟写春景,春天早晨的鸟语。处处是四面八方的意思。鸟噪枝头,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闻啼鸟即 闻鸟啼,古诗为了押韵,词序作了适当的调整。这两句是说:春天来了,我睡得真甜,不知不觉天已大亮。一觉醒来,只听见处处有鸟儿在歌唱。第三、四句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诗人追忆昨晚的潇潇春雨,然后联想到春花被风吹雨打、落红遍地的景象。诗人把爱春和惜春的情感寄托在对落花的叹息上。惜春也 是爱春,喜悦是全诗的基调。
本诗写春景,不是写所见,而是写所闻及所想。诗人把自己的听觉感受写出来,然后由读者体味、再现诗人描绘的意境。构思巧妙,很有情趣。
篇3:小学生古诗词春晓
小学生古诗词春晓
孟浩然(689—740),唐代诗人,本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省襄阳)人,世称“孟襄阳”。因他未曾入仕,又称之为“孟山人”。他一生经历比较简单,诗歌创作的题材也很狭隘,多写山水田园、隐居的逸兴以及羁旅行役的心情。他擅长写五言诗,是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作家,与王维并称“王孟”。其诗虽远不如王诗境界广阔,但在艺术上有独特的造诣:风格自然流畅,意境清远淡雅。
春 晓
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诵读:
风格清新自然。这首诗用平易浅显的语言,勾画了一幅美丽的春晓图,读时语调不可大起大落,要令人觉得仿佛听到了此起彼伏的鸟鸣、淅淅沥沥的小雨,闻到了扑鼻的花香。
注释:
①春晓:春天的清晨。晓,指天刚亮的时候。②眠:睡觉。③闻:听。④啼鸟:小鸟啼叫。⑤来:传来。
译文:
春睡中不知不觉天已破晓,只听到处处都有鸟儿在啼叫。想起了昨夜的`风声雨声,不知花儿被打落了多少?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隐居在鹿门山时所作,意境十分优美。诗人抓住春天的早晨刚刚醒来时的一瞬间展开描写和联想,生动地表达了自己对春天的热爱和怜惜之情。诗歌一开头写春天人困酣睡,不知不觉中,天已经亮了,一下子就写出了一种悠闲的生活情趣。接着抓住春晨到处鸟鸣雀躁的音响特征,渲染出一种春意醉人的意境,烘托了春晨中一片盎然的生机。后两句写诗人在美梦乍醒、欲起未起之时,回想起昨夜的风雨声,自然而然地想到经过一夜风雨的花儿不知道又落了多少。这里的“风雨”、“落花”决不是令人感伤的“逝去”,而是包蕴丰富的“更新”,隐约地流露出诗人对春天来临的淡淡喜悦。虽不浓烈,却很耐人寻味。
篇4:春晓孟浩然鉴赏
春晓(孟浩然)鉴赏
春晓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注释
1、春晓:春天的旱晨。
译文
春意绵绵好睡觉,不知不觉天亮了;
猛然一觉惊醒来,到处是鸟儿啼叫。
夜里迷迷胡胡,似乎有沙沙风雨声;
呵风雨风雨,花儿不知吹落了多少?
赏析
这是一首惜春诗,诗人抓住春晨生活的一刹那,镌刻了自然的神髓,生活的真趣,抒发了对烂漫醉人春光的.喜悦,对生机勃勃春意的酷爱。言浅意浓,景真情真,悠远深沉,韵味无穷。可以说是五言绝句中的一粒蓝宝石,传之千古,光彩照人。
篇5:唐诗鉴赏《春晓》
唐诗鉴赏《春晓》
《春晓》是唐代诗人孟浩然隐居在鹿门山时所作,诗人抓住春天的早晨刚刚醒来时的一瞬间展开联想,描绘了一幅春天早晨绚丽的图景,抒发了诗人热爱春天、珍惜春光的美好心情。首句破题,写春睡的香甜;也流露着对朝阳明媚的喜爱;次句即景,写悦耳的春声,也交代了醒来的原因;三句转为写回忆,末句又回到眼前,由喜春翻为惜春。全诗语言平易浅近,自然天成,言浅意浓,景真情真,深得大自然的真趣。
春 晓
chūn mián bù jué xiǎo
春 眠 不 觉 晓 ,
chù chù wén tí niǎo
处 处 闻 啼 鸟 。
yè lái fēng yǔ shēng
夜 来 风 雨 声 ,
huā luò zhī duō shǎo
花 落 知 多 少 。
【作者背景】
孟浩然(689-740),唐代诗人。襄州襄阳(今湖北襄樊)人。他的诗淡雅清新,多写田园隐逸生活。和王维齐名,同为盛唐山水田园诗的代表作家。主要作品有《春晓》、《宿建德江》等。
【注词释义】
眠:睡觉。
闻:听见。
啼鸟:鸟鸣。
夜来:昨夜。
【古诗今译】
春日里贪睡不知不觉天已破晓,搅乱我酣眠的是那啁啾的小鸟。
昨天夜里风声雨声一直不断,那娇美的春花不知被吹落了多少?
【名句赏析】——“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春天是美丽的,有醉人的花香,有迷人的风景。但更能打动诗人的却是那喧闹的春声。当诗人在春睡中醒来,首先听到的就是鸟的啼叫。这“处处”都可听到的清新婉转、此起彼落、远近应和的.鸟鸣声声,是春天带给诗人的欢乐。同时,更令作者痴迷的昨夜里的一场春雨。在那静谧的春夜里,纷纷洒洒的春雨会给人多少如烟似梦般的想象,而那落红片片、绿意浓浓的雨后的春日清晨又该是多么的清新美丽,生动活泼。诗人就这样用最为平易浅显的语言,为我们描写了一个自然天成的美的世界,又如同一股清泉流入我们心田,沁人心脾,使人陶醉。
篇6:《春晓》唐诗鉴赏
春 晓
元稹
半欲天明半未明,醉闻花气睡闻莺,
猧儿撼起钟声动,二十年前晓寺情。
篇7:《春晓》唐诗鉴赏
这是一首怀念往昔情人的七言绝句。
一个春日的拂晓,天色朦胧,将明未明,作者在醉乡中闻着花气和黄莺的叫声,心情安闲恬静,忽然一只小狗跳过,碰撞起钟声,于是勾起了他二十年前在寺庙里的一段回忆。
这二十年前的情事是怎样的呢?诗里没有明说,但我们从诗人所写的一篇小说中却略知大概。
如大家所知,诗人曾写过一篇著名的传奇小说《会真记》,写的是张生和崔莺莺恋爱的故事。崔莺莺是一个美丽、温柔、多情的女子,张生很爱她,但终于因她出身卑微,不利于自己图取功名富贵,而将她抛弃了。其实,这也就是诗人的一篇自传性的小说,而《春晓》一诗就是这篇小说的张本,张生就是诗人自己。
诗人抛弃原来的恋人后,不久就另外和一位名门望族的小姐韦丛结了婚。可见他是一个负心汉。但另一方面,他对原来的恋人又念念不忘,很怀念她,对自己的.薄幸,深感内疚。“二十年前晓寺情”,在往事的回忆中,他的心情又不安起来了。
这首诗写得是婉曲回环。首句连用两个“半”字,描写春天拂晓时若明未明的朦胧景色;第二句以“醉闻花气睡闻莺”,极写环境的优美、恬静,以暗衬作者此时心情的安闲舒适;第三句“猧儿撼起钟声动”
作一转折,顿生波澜,勾起了诗人二十年前往事的回忆,这句转得极妙,诗中的波澜起伏全是句中那只小狗撼起的钟声所引起的。一首仅四句的短诗,能写得如此波澜起伏,足见诗人的艺术功力。
元稹很擅长写古今体艳诗,他的这类诗语浅情深,很能吸引人。《春晓》一诗,尤引人注目。科学院编写的《中国文学史》还特别指出:“这诗是《会真记》的张本,值得在文学史上着重提出的。”
篇8:《春晓》诗词及鉴赏
《春晓》
唐代: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春日里贪睡不知不觉天已破晓,搅乱我酣眠的是那啁啾的`小鸟。
昨天夜里风声雨声一直不断,那娇美的春花不知被吹落了多少?
注释
晓:天刚亮的时候,春晓:春天的早晨。
不觉晓:不知不觉天就亮了。
啼鸟:鸟的啼叫声。
知多少:不知有多少。
译文及注释二
译文
春夜酣睡天亮了也不知道,醒来只听到到处有鸟儿啼叫。
想起昨夜里风声紧雨声潇潇,花儿不知道被打落了多少?
注释
⑴不觉晓:不知不觉天就亮了。晓:早晨,天明,天刚亮的时候。
⑵闻:听见。啼鸟:鸟啼,鸟的啼叫声。
⑶“夜来”句:一作“欲知昨夜风”。
⑷“花落”句:一作“花落无多少”。知多少:不知有多少。知:不知,表示推想。
赏析
《春晓》这首小诗,初读似觉平淡无奇,反复读之,便觉诗中别有天地。它的艺术魅力不在于华丽的辞藻,不在于奇绝的艺术手法,而在于它的韵味。整首诗的风格就像行云流水一样平易自然,然而悠远深厚,独臻妙境。千百年来,人们传诵它,探讨它,仿佛在这短短的四行诗里,蕴涵着开掘不完的艺术宝藏。
自然而无韵致,则流于浅薄;若无起伏,便失之平直。《春晓》既有悠美的韵致,行文又起伏跌宕,所以诗味醇永。诗人要表现他喜爱春天的感情,却又不说尽,不说透,“迎风户半开”,让读者去捉摸、去猜想,处处表现得隐秀曲折。
“情在词外曰隐,状溢目前曰秀。”(张戒《岁寒堂诗话》引)写情,诗人选取了清晨睡起时刹那间的感情片段进行描写。这片段,正是诗人思想活动的启始阶段、萌芽阶段,是能够让人想象他感情发展的最富于生发性的顷刻。诗人抓住了这一刹那,却又并不铺展开去,他只是向读者透露出他的心迹,把读者引向他感情的轨道,就撒手不管了,剩下的,该由读者沿着诗人思维的方向去丰富和补充了。写景,他又只选取了春天的一个侧面。春天,有迷人的色彩,有醉人的芬芳,诗人都不去写。他只是从听觉角度着笔,写春之声:那处处啼鸟,那潇潇风雨。鸟声婉转,悦耳动听,是美的。加上“处处”二字,啁啾起落,远近应和,就更使人有置身山阴道上,应接不暇之感。春风春雨,纷纷洒洒,但在静谧的春夜,这沙沙声响却也让人想见那如烟似梦般的凄迷意境,和微雨后的众卉新姿。这些都只是诗人在室内的耳闻,然而这阵阵春声却逗露了无边春色,把读者引向了广阔的大自然,使读者自己去想象、去体味那莺啭花香的烂熳春光,这是用春声来渲染户外春意闹的美好景象。这些景物是活泼跳跃的,生机勃勃的。它写出了诗人的感受,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喜悦和对大自然的热爱。
宋人叶绍翁《游园不值》诗中的“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是古今传诵的名句。其实,在写法上是与《春晓》有共同之处的。叶诗是通过视觉形象,由伸出墙外的一枝红杏,把人引入墙内、让人想象墙内;孟诗则是通过听觉形象,由阵阵春声把人引出屋外、让人想象屋外。只用淡淡的几笔,就写出了晴方好、雨亦奇的繁盛春意。两诗都表明,那盎然的春意,自是阻挡不住的,你看,它不是冲破了围墙屋壁,展现在你的眼前、萦回在你的耳际了吗?
施补华曰:“诗犹文也,忌直贵曲。”(《岘佣说诗》)这首小诗仅仅四行二十个字,写来却曲屈通幽,回环波折。首句破题,“春”字点明季节,写春眠的香甜。“不觉”是朦朦胧胧不知不觉。在这温暖的春夜中,诗人睡得真香,以至旭日临窗,才甜梦初醒。流露出诗人爱春的喜悦心情。次句写春景,春天早晨的鸟语。“处处”是指四面八方。鸟噪枝头,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闻啼鸟”即“闻鸟啼”,古诗为了押韵,词序作了适当的调整。三句转为写回忆,诗人追忆昨晚的潇潇春雨。末句又回到眼前,联想到春花被风吹雨打、落红遍地的景象,由喜春翻为惜春,诗人把爱春和惜春的情感寄托在对落花的叹息上。爱极而惜,惜春即是爱春——那潇潇春雨也引起了诗人对花木的担忧。时间的跳跃、阴晴的交替、感情的微妙变化,都很富有情趣,能给人带来无穷兴味。
《春晓》的语言平易浅近,自然天成,一点也看不出人工雕琢的痕迹。而言浅意浓,景真情真,就像是从诗人心灵深处流出的一股泉水,晶莹透澈,灌注着诗人的生命,跳动着诗人的脉搏。读之,如饮醇醪,不觉自醉。诗人情与境会,觅得大自然的真趣,大自然的神髓。“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这是最自然的诗篇,是天籁。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作品。孟浩然早年隐居鹿门山,后入长安谋求官职,考进士不中,还归故乡。《春晓》即是他隐居鹿门山时所作。
篇9:《春晓》原文及鉴赏
《春晓》原文及鉴赏
春晓
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诗文解释】
春天酣睡,醒来时不觉已经天亮了,处处都可以听到悦耳动听的.鸟的鸣叫声。夜里沙沙的风声雨声,不知花儿吹落了多少。
【词语解释】
晓:早晨,天亮。
闻:听见。
啼鸟:鸟鸣。
【诗文赏析】
诗人从听觉的角度描绘了雨后春天早晨的景色,表现了春天里诗人内心的喜悦和对大自然的热爱。春天在诗人的笔下是活灵活现生机勃勃的。这首诗看似平淡无奇,却韵味无穷,全诗行文如流水,自然平易,内蕴深厚。
篇10:《春晓》诗歌鉴赏
课题
4、古诗两首
课型
精读课文
几课时
2
学习目标
1、认识“古”、“诗”等13个生字,会写“古”、“声”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有朗读古诗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识字、写字,反复朗诵诗歌。难:感悟诗歌的意境。
教具准备
第( 1 )课时
学习目标
认识“古”、“诗”等13个生字,
教学重难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教
学
过
程
活 动
过 程
活 动 方 式
设 计
意 图
教 师
学 生
一、看图激趣
二、初步感知,了解诗歌大意。
三、再读感悟,想象诗歌画面。
四、简述诗意,熟读成诵。
五、识字、写字。
1、学了前面几篇课文,你觉得春天怎么样?
2、板书课题,认读生字“古、诗、首”。
1、教师范读;
2、相机点拨疑难点。
1、教师巡视解决疑难;
2、引导背诵;
3、激发想象。
1、出示生字卡片;
2、指导书写;
3、巡视个别指导。
1、说说春天是什么样的?
2、你会背描写春天的古诗吗?
1、自由读,画出不理解的词语;
2、四人小组合作学习,理解字义;
3、齐读字音。
1、由读,结合画面理解诗意;
2、四人小组内交流学习。
3、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
1、四人小组内互说诗意;
2、根据诗意练习背诵;
3、感情朗读。
1、自由读生字;
2、仿写;评价。
培养说话、积累古诗的能力
培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
培养想象说话能力
培养背诵能力
培养识字写字能力
第( 2 )课时
学习目标
认识“古”、“诗”等13个生字,会写“古”、“声”等6个字
教学重难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教
学
过
程
活 动
过 程
活 动 方 式
设 计
意 图
教 师
学 生
一、初步感知,了解诗歌大意。
二、简单讲述诗意。
三、启发想象,感情朗读
1、巡视个别指导;
2、重点讲解“醉春烟”、“纸鸢”的意思。
1、教师范读;
2、教师语言描述,激发学生想象。
四、学习生字。
1、出示带音节的生字;
2、出示去掉音节的生字。
1、小组合作,试读课文,讨论词义,圈出不理解的词语;
2、交流自学,课堂讨论疑难词句。
1、学生练读;
2、学生带着明快、愉悦的感觉朗读。
2、练习背诵。
1、自由读;
2、小组合作,认记生字;
3、全班交流;扩词。
初步了解诗歌大意,探究合作学习
培养朗读能力,体会诗歌的韵味
积累词语
作业设计
1、写字、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
板
书
设
计
4、古 诗 两 首
春晓 村居
课
后
记
人教版一年级下《古诗两首》(春晓,村居)教案教学设计
4 古诗两首
教学目标
1、认识“古、诗”等13个生字,会写“古、声”等6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朗读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认识生字“醉”和书写“声、处”。
教学方法
以读代讲、读中感悟
课堂准备
挂图、生字卡片、磁带
教学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学了前面几篇课文,你觉得春天是怎样的?(指名说)
2、古代的人也喜欢春天,他们写了好多好多的诗篇来歌颂春天、赞美春天。今天我们将学习两首描写春天的古诗。
3、板书课题,学生认读生字“古”、“诗”、“首”。
4、下面我们学习第一首古诗,谁能读准?(板书:春晓,指导读准“春”的读音。
二、初读感知
1、老师范读。
2、学生自由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3、分小组互相检查生字的读音,互相纠正读错的字音。
4、谁勇敢的站起来读给大家听一听?(多请几位学生读)
三、再读感悟
1、出示课文插图。
你看到了什么?(指名说)诗中哪里说了鸟?读给大家听。(处处闻啼鸟)同学们,瞧,(引导学生看图,想象鸟飞鸟叫的景象。)你想说些什么?(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说)
哪里讲了花?(花落知多少)(引导学生回忆自己见到过的花落的过程。)
学到这里,老师有一个疑问:花怎么顽皮地落到地上去了?请同学们读读整首诗,用一句诗来告诉我。(夜来风雨声)哦,我明白了,是夜晚风吹雨打的原因。
2、这么美的画面,大家一定很喜欢吧!那应该怎样读这首诗呢?
3、指导朗读。
4、以各种方式练习读。
四、读诗想画面,指导背诵
1、把眼睛闭上,听老师读古诗,你的眼前浮现出什么?(分小组说,指名说。)
2、指导背诵。
五、扩展活动
拿出你们手中七彩的画笔,画出美丽的春天吧!
第二课时
一、猜谜激趣导入
1、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了一则谜语,请听:
一只蝴蝶轻轻飘,
顺着风儿上九宵。
一心向着云外飘,
可惜绳子栓着腰。
2、这是指什么?(指名说)
2、大家经常放风筝吗?觉得有趣吗?(指名说)
二、揭示课题
1、出示课文插图:
瞧,图上的几个小伙伴正玩得带劲呢!
2、诗人高鼎他们写进了一首诗中,大家想读读吗?(板书课题,指导读准平舌音“村”。)
三、初读感知
1、自由读古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同桌互相检查生字的读音,互相纠正读错的生字。
3、指名读,齐读。
四、图文对照,读中感悟
1、看图,几个小伙伴在干什么?大家看诗中是怎么写的?(指名回答: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2、全班齐读。
3、看看图中的景物怎样?(指名用自己的话说)
4、诗中是怎样写的?(引出: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5、小伙伴们在这么美的风景下防风筝,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诗人写成了一首富有意境的诗。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
五、读诗想画面,指导背诵
1、师配乐朗读,学生闭上眼睛听,再说说刚才仿佛看见了什么。
2、看图背诵,全班齐背。
六、扩展活动
开展放风筝活动。
七、作业设计
1、说一说你放风筝的过程。
2、写字练习。
八、板书设计
4、古诗两首
春晓 村居
春眠不觉晓, 草长莺飞二月天,
处处闻啼鸟。 拂堤杨柳醉春烟。
夜来风雨声, 儿童散学归来早,
花落知多少。 忙趁东风放纸鸢。
篇11:《春晓》诗歌鉴赏
一、画面导入,揭题简介:
1.出示图1:多漂亮的画面呀!谁知道这图上画的是什么季节?从哪看出?
2.师述:桃花静静地盛开着,花瓣是那么新鲜,像刚被雨水洗过似的。各种各样的鸟儿从巢里飞出来,有的站在枝头欢叫,有的在树间飞来飞去,自由欢快,没有人来打搅,这是一天中的`什么时候呢?(早晨)
3.春天的早晨多么美丽呀!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唐代诗人孟浩然写的一首描写春天雨后早晨美景的古诗《春晓》。(板书课题)
4.(指“晓”)这个字读什么?日字旁表示与什么有关?“晓”是什么意思?师:在文中指“早晨”。
5.齐读“春晓”。“春晓”的意思就是——?
6.过渡:理解诗题后,你想知道什么?(启发学生质疑)(出示卡片理解诗题)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听录音范读
2.自读
3.指读
4.过渡:下面我们来理解诗句,在这基础上体会诗情。
三、理解诗意,体会诗情
前两句:
1.出示图2:诗人本来在干什么?
诗中哪个词表示睡觉的意思?(眠)正音。你怎么看出来它表示睡觉?
“春眠”是什么意思?春天的气候暖和,睡起来会睡得怎样?(很香)那“春眠”的意思就是____?(春天的夜里睡得很香)
2.(指“觉”)这个字读什么?再读。我们平时常用到这个字,谁来组词?这儿是什么意思?(觉得)
3.“晓”呢?跟诗题中同一个字,是解释为“天亮”呢,还是“早晨”?(天亮)
4.指说第一句的意思。(春天的夜里睡得很香,不知不觉地天已亮了。)
5.指导读第一句:春眠/不觉晓。(师范读指读齐读)
6.诗人睡得很香,朦朦胧胧中听到什么?(鸟叫声)你从哪句看出?“闻”什么意思?(听到)“啼”是一个生字,齐读。意思是什么?(叫)“啼鸟”解释的时候倒一下,为“鸟啼”,就是——?(鸟叫)这句话的大意是什么?(到处听到鸟的叫声)
7.看图1,想想可能有哪些鸟在叫?
这些鸟在唧唧地欢叫,我们来听一听。(放录音,听鸟叫)
练说:的鸟叫声
再来说说第2句的意思,把()填的词放进去。
8.想想这时候诗人的心情怎样?(喜悦)练读:处处/闻啼鸟。
9.请大家把自己当作诗人,闭上眼,睡觉。师述:“睡着,睡着,朦胧中听到鸟的叫声,一声,两声(放鸟声)你睡意全消,睁开眼睛,一看,天都亮了,天也晴了。你触景生情,于是哼出了两句诗:——?(读1、2句`)
后两句
1.诗人坐在床上,听着窗外的鸟叫声,想起了什么呢?
2.“夜”指哪一夜?昨天夜里,诗人听到什么声音?(刮风下雨的声音)
3.“花落知多少。”“知”组词?这里就表示“知道”。诗人知道花落了有多少吗?(不知道)“知”解释诗句时就是“不知道”。谁来说说“花落知多少”的意思?、
连起来说说3、4句的意思。(注意:开头加“想起”。)
4.我们知道春天是一个百花盛开的季节,想想春天里有哪些花?这些花受到风雨的吹打,像雪花似的片片飘落,落在地上(看图3),看这景象美不美?诗的最后一句告诉我们春天花很多很美,字里行间流露出诗人对春天的喜爱?想到美丽的花朵飘落地上,美丽的春光即将逝去,诗人心中又有点儿——?(惋惜)诗人爱春、惜春,这是他在这首诗中表达的感情。现在老师做诗人,吟一吟这两句诗: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请你们各自也做诗人,来吟诵一遍。(注意:想象自己站在窗前,面对着满地落花。)
5.小结:刚才我们理解了全诗,体会了诗的感情。(卡片出示:理解诗意,体会诗情)
四、朗读成诵
1、我们把整首诗有感情地读一读
2、听录音范读
3、配乐指读—配乐齐读
4、练背
五、总结学法
1.我们今天学到了一种学习古诗的方法:理解诗题—理解诗句—体会诗情—读背全诗。希望大家把这种学习方法运用到以后的学习中去。
六、表演巩固
一生上台演一个孙子,师演奶奶,对话:
奶:今天你们在学校里学了什么呀?
生:我们学了《春晓》。
奶:什么春大春小的?什么意思呀?
生:就是春天的早晨。
奶:你把这首诗背给我听听。
生:……
奶:什么“春眠不觉晓”?哪个“眠”呀?“春眠不觉晓”是什么意思呀?
生:……
奶:什么叫“啼鸟”?鸟叫怎么可以用鼻子闻呀?
生:……
奶:噢,是听到鸟的叫声。那怎么会有风雨声?
生:……
奶:什么“知多少”?那是什么意思呀?
生:……
奶:哎呀,我的孙子学得不错,说得头头是道,真聪明。
《春晓》改写
在春天里,我睡得好香哇!不知不觉天已经亮了,到处都可以听到鸟的啼鸣,到夜幕来临时,春风伴着春雨滋润着万物,也不知道有多少花儿在风雨中飘落。 玩耍了一天的我,十分疲倦,我倒在床上,很快进入梦乡,在梦乡,我做许多的梦,有白天里我和妈妈在绿油油的田野里放风筝,有警惕性极高的小狗,有憨厚可爱的大熊猫,还有傻头傻脑的苯狗熊,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展开巨大翅膀飞翔的老鹰。不知不觉,天已经亮了,我揉了揉眼睛,仔细聆听,窗外传来一阵阵动听的鸟叫声,有画眉在歌唱,有黄鹂在谈笑,这时小麻雀也来凑热闹,叽叽喳喳地闹个不停,勤劳的人们起得很早,有的已经下地干活了,只见一个农民伯伯正赶着牛在梨地,还有一位大娘正在匆忙地播种,夕阳西下,当夜幕快要降临的时候,忙碌了一天的人们,才漫漫朝家赶去,一个牧童骑在牛背上,吹着不成腔调的短笛,那笛声传出去很远很远,这时候村子里已经飘出来缕缕炊烟。 夜深人静的时候,外面刮起了春风,春雨伴着春风悄然来到人间,滋润着大地,无声无息,在田野中和房前屋后开满了五颜六色的鲜花,都被春雨打得七淋八落,那花瓣上还带着晶莹的水珠,也不知道有多少朵花儿就这样飘落了,但我希望秋天里能结出好多成熟的果实来。
篇12:《春晓》诗歌鉴赏
《春晓》教案
教学目的要求: 1.学习“晓、眠、觉、闻、啼”5个生字,做到能读会写、能结合诗句讲解其意思。 2.能理解各句诗的基本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讲解全诗的意思。 3.能朗读、背诵、默写课文。 4.体会诗的意境,产生“春天真美”的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诗意,体会诗的意境。 教学思路: 遵循学习古诗的一般过程(解诗句→讲诗意→悟诗情)和学生认识事物的一般规律(粗略感知→深入理解→准确把握),牢牢抓住朗读这条主线,充分发挥两个画面(课文中的插图、学生头脑中的生活画面)的作用,全面完成本课的教学任务。 教学资料: 1.朗读古诗时,句中停顿的规律与要求是什么? 古诗的节拍(音步)跟速度有关,但跟停顿关系更密切。在每一个节拍后面轻轻拖腔之后,往往有短暂的停顿,这种停顿主要是为了突出节奏,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句中停顿。节拍的划分一般都是五言三拍,二、三拖腔或二、四拖腔,即可在第二、三个字或第二、四个字后分别停顿;七言四拍,二、四、五拖腔或二、四、六拖腔,即可在第二、四、五个字或第二、四、六个字后分别停顿。另外在一首诗中,有的可能是同一拖腔,即采用同一种停顿方式,有的可能是两种拖腔同在,即要采用两种停顿方式,这应根据古诗的实际而定。 2.为何“春眠不觉晓”? 冬去春来,春暖花开,人们常常会觉得困倦,这种现象称为“春困”。“春困”期间,人特别爱睡,往往天大亮不知醒,所以诗人写出“春眠不觉晓”。 从生理角度看,到了春天,气温回升,人体表面的毛细血管和毛孔逐渐舒张开来,体表的血液循环随之旺盛,流往大脑的血液和氧气也就相对减少,脑细胞的活动受到抑制,所以人便会感觉“春困”,以至于天都亮了,还不知道醒过来。此外,春季昼长夜短,不够睡,气候宜人,催人欲睡,也是春眠不觉晓的原因。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指导学生预习课文。 1.板书课题。 2.读课文,引导学生用学过的查字法查出下列生字。 晓、眠、觉、闻、啼 二、指导学生初读课文。 1.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指名读,检查读的效果(注意指导学生读准5个生字的音)。 3.教师范读,并布置学生边听边看书中的插图,边想:这首诗可能写的是什么季节、什么时候的景色? 4.组织学生围绕上述问题讨论,注意追问学生: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 5.解题:春晓—晓,天明,早晨;春晓,春天的早晨。这是一首描写雨后春天早晨情景的诗,作者是唐代著名诗人孟浩然。 三、读讲诗句,结合理解生字词。 1.读前二句诗,理解词、句的意思。 (1)边读、边看文中插图(有条件的可以出示挂图)、边想:这两句诗大致写的是什么意思?从哪些地方可看出来?(提示学生根据预习时所查字意来分析,后同。) (2)结合讨论,具体理解字词。春:春天;眠:睡的同义词;春眠:在春天的夜晚里睡觉。晓:天亮;不觉晓:不知不觉就天亮了。处处:到处;闻:听到;啼:鸟叫。闻啼鸟:听到鸟的啼叫声。 (3)边读边看文中插图,试着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二句诗的意思。(春天的气候暖和了,夜里睡得很香,不知不觉已经天亮了。早晨醒来,听到外边一片清脆的鸟叫声。) 2.仿照上面二句的学习方法读讲后二句。 (1)边读边看文中插图边想:这两句诗大致写的是什么意思?从哪些地方可看出来? (2)结合讨论,具体理解字词。夜来:一夜,诗中指昨天一夜。知多少:不知道多少的意思,本诗指花不知被风雨打落了多少。 (3)边读边看文中插图,试着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二句诗的意思。(想起夜里曾听到刮风下雨的声音,不知花儿被风吹雨打,落下了多少。) 四、作业: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体会意境。 1.过渡谈话:上节课,我们一句句地理解了诗的意思。这首诗,诗人描写的是雨后春天早晨自己的所闻、所想的情景。那么,诗中哪两句描写的是诗人听到的情景?哪两句描写的是诗人想到的情景? 2.边读边看插图边回忆:你见到过、感受过诗中所描述的情景吗?同座间互相把自己见到的、感受过的情景说一说。 3.结合自己见到的、感受过的情景,读课文,用自己的话说说全诗的意思。 4.学习了这首诗,你有什么感想? 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启发谈话:多美的春光啊!我们应带着什么感情朗读这首诗呢? 2.指导朗读。 (1)确立感情基调(赞美、喜爱)。 (2)标出节奏和重音。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3)朗读。先试读,再指名读,读读评评,有条件的还可以配乐朗读。 三、背诵、默写课文。
【小学生古诗词春晓的鉴赏】相关文章:
1.古诗春晓鉴赏
2.《春晓》唐诗鉴赏
3.古诗词鉴赏
5.古诗春晓的鉴赏
7.初中古诗词鉴赏
9.西江月古诗词鉴赏
10.柳古诗词鉴赏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