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时刻诗歌
“叛逆天竺鼠”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2篇最后的时刻诗歌,以下文章小编为您整理后的最后的时刻诗歌,供大家阅读。
篇1:最后的时刻诗歌
最后的时刻诗歌
我把夜拉得很长
等雪花飘满山坡,堵上那面旧时的伤口
染白了树木喧嚣的措辞
我借着寒风的力量,以枝桠为琴
思念春天的长笛吹绿江南
吹暖那颗厌世的的尘心
然后唤醒北方的松涛
这样,你就可以寻找到我的足迹
倾听二月的呢喃
一遍一遍铭记箴言的方向
若是你肯,请在三月的笑声里等我
怀揣一束馨香
流放在小溪里放飞
弥漫的.喜悦来不及告白
天已大亮
我不放弃,此生要的结果
等不来前世的旧约
琴弦里轻唱着熟悉的旋律
宛如你眷恋的目光
谁能告诉我,还要等多久
才能够到达身影相随的那一天?
飞雪飘满树梢
也落满窥探的小径和那不甘的心声
一切归为沉寂
孕育的生命等在春天
等雪花的宿命哭成河流,埋葬在潮湿的泥土里
那么,一切新生都将推翻泥土
翻修历史,等一场花事造就的舞台
宿命由着时光与春暖花开编织
那一刻,才知道谁是谁的嫁衣
篇2:最后的时刻
几天前,我在看电视,又播到了我常看的cctv9纪录频道。从小,我就热衷于这类电视节目。今天我并不是要推荐大家都去看,而我真正想说的是:“现在是地球母亲最后的时候了,也是我们人类最后的时候了!”
现在,随着科技的进步,工厂、发电站、楼房耕地等面积的扩张,草原、林地、沼泽地的面积日渐减少,树木越来越少,水土流失越来越严重,各种污染更是肆无忌惮的搞扩张。在这样下去,一定会应了那句“世界上最后一滴水就是人的眼泪。”
而有些人去不以为然,认为没什么关系,动物生存得好着呢。如果你留心一下电视,就不会这么想了。
首先,二氧化碳所产生的温室效应是大家耳熟能详的,这种现象因为二氧化碳的过量排放所导致的。其实,过去大气中也存在二氧化碳,并且它对地球很有益的,它存住热量,使地球变成一个温暖的星球。如果二氧化碳过多,地球上的植物可以吸收掉它们,这是地球的“自我调节”的功能。可因为我们大量排放二氧化碳,她已经无法完全改善环境了,加之人们过度砍树,二氧化碳含量激增,这直接导致了温室效应。
其次,气温升高,导致南极北极冰雪融化,大量的水流入海洋。而当太阳光照射地球时,冰会反射太阳光,使其反射回到宇宙,相比较之下,海水可不是,它会吸收大量的热,使得冰川进一步融化,然后再吸收热量,这样导致了恶性循环。
而这些共同作用的结果就是陆地上的淡水蒸发得快,北极冰期越来越短,严重影响了动物生存。例如,河马生活在河里,成年河马没有动物肝区招惹他们,即使是公狮子也不例外。而夏季,水位下降,许多只河马挤在同一个河里。这致使水温上升,河马们烦躁,不断搅动泥沙,而泥沙中有一种细菌—炭疽杆菌。它很小,可是威力却很大。日本臭名昭著的731细菌部队就曾经大规模的使用过这种细菌。它的致病机理是:先通过伤口或饮用水进入人或动物体内,由孢子发育成形,大量分泌一些有毒物质,先破坏免疫系统,其次,麻痹神经;,最后,杀死组织,致死。而当河马感染以后,会很虚弱,加上水越来越少而引起的脱水,很容易被捕食,即使没被捕食,也活不久。而一些肉食动物及苍蝇会来光顾。食肉动物们咬开河马了的皮肤,使他们内部结构暴露在空气中,这给炭疽杆菌形成孢子与传播提供了条件,而苍蝇会携带这些孢子。当尸体泡在水里,炭疽杆菌在大肆繁殖,污染了水源,使得其他动物也被感染。如果,我们再不做点什么弥补我们犯下的过错,总有一天,我们会用我们造出的东西毁灭自己。
仅仅这一种病菌就足以彻底击垮我们人和动物,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不胜枚举。如果我们不自己醒悟,弥补过错,我们也会像恐龙一样,成为历史。相比之下,还不如他们,我们人类所消耗的能源总量是过去地球上所有动物、植物消耗的总和。我相信这让每个人都会颤抖,都会震撼。用“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形容我们的处境毫不为过,我们只有现在行动起来才会给自己一个安全的环境,给动物一份宁静,给地球一个未来!
我们只有一个地球,它有着45亿年的历史,太阳风暴,行星撞击,宇宙大爆炸都没能摧毁它,难道她要被一个他自己创造,孕育,并无私提供帮助他的我们人类所毁掉?别让后人知道笑话我们。
我并不是什么有权威的人,我只是北京市密云县第三中学初三年级七班的一名普通学生,可是,我是一个热爱生活,懂得感恩与回报的人,一个从日常小事做起保护环境,并由衷欣赏与喜欢地球母亲的一个人。
是时候了,是时候了,是时候去拯救与回报这个世界了。我相信,这绝不会是地球的最后的时候。让我们一起去保护它吧!
篇3:最后的时刻
最后的时刻
回顾与您相处的三年,承载着多少含泪的微笑!如果说曾经的美好是分离时哭泣的理由,那今天的相聚应该是一种无法抗拒的缘分。童年的记忆将伴着月光一起埋藏在心的最底层,直到因为思念而打开......
刚刚转到周老师班时对一切事物都保持着一颗好奇之心。想着,我一定要天天向上。那时的幼稚已经彻底给今天叛逆的心态打败了。或许是您把我从内向小女生变成外向野丫头的,因为您的宽容与慈祥让我更大胆,所以总是闯祸,也会毫无顾忌的上课传纸条。
想起以往的路或许只有写作才是日日蒸上的,虽不是最好,但进步着。您的思想光点――朝花夕拾报为我们开辟了一片写作的蓝天,我也在这片蓝天中自由的翱翔,希望越飞越高。后来的是就更值得提了,您又为我们找了片更广的天空――创新作文网。我们的'第一篇杂采都是在这里诞生的,可以得出,我们的作文水平之所以能提高的那么快,是因为创新作文网,是因为周老师的谆谆教导,是您带领着一群可爱的小天使在蓝天中遨游。
快了,快了。我们彼此都知道分离的时刻快到了,但谁又忍心让眼泪作为告别母校的礼物?与您相处的每一个瞬间我都在回忆时暗暗的流泪。缘分让我们一起相识,但又让我们一起分离,这是上帝在捉弄我们呢?
我们的运动会,春游,三跳比赛。班级的凉拌菜以及多次的作文赛,这一个有一个美好的时刻都将在记忆的陪伴下与我们一起回顾过去,展望未来!今天的分离是哭泣的,但我们的
约定是激动的,我们许下诺言,20xx年在来母校相聚!朋友们,一起祝福吧!我们祝周老师身体健康,精神百分之百是充满青春的旺盛!
我的老师,我的朋友们,阳光来了,我们一起起来吧!相聚这最后的时刻。
一切都要美好。
篇4:最后时刻作文550字
最后时刻作文550字
转眼间,以六月底,最后的时刻即将来临。
初二的下学期是特别的,它太短,只有十几周。第二个月考也从考试列表中抹去,就像眨眼间,初二就要结束了。班主任在初二下学期刚开始时讲的话似乎仍在耳边回响,真是犹如周五的课间,还未等喘几口气,就结束了。
在最后的这段时间里,每一个人都好像是在暗地里为着期末复习,每一次中午吃饭时,走在去往食堂的路上,偶尔一回首,总是会发现,有些人手里要么捧着课本,要么就就是几摞练习册,嘴里问着有关于课堂上的问题,有关于作业的问题,老师所期望我们做的.事总是在我们意识到严重性的时候才出现。每一个人都想在最后为期末画圆满的句号,我深刻的意识到并不是只有你在最后发力,别人同时也在坐与你相同的事,如果你不能淘汰别人,将会被淘汰的是你。这是一个弱肉强食的世界。
在食堂里吃着饭,在我们满嘴含饭的时候,总是会有一些问题接踵而来,课间时间着紧迫,已经无法再用言语来形容它了。
下午午休完毕在返回后,总会有同学舒畅的喊叫一声,将成堆的书本扔到桌子上。
期末是一根导火索,总会有发同学之间的矛盾,总会有人在期末复习最紧张的时刻添乱子,令我们无法静下心来,但是这都并不是,阻挡我们前进的理由,因为只要努力都会获得一定的收获。
最后时刻是最艰难的时刻,宛如一千米跑的结尾阶段;最后时刻是创造辉煌的时刻,是足以令一个人翻天覆地的时刻,愿大家都能顶住,创造辉煌!
篇5:生命最后时刻读后感
今天我看了一篇文章名叫《生命的最后时刻》,当我看到文题我就有许多问题,比如:是谁在生命的最后时刻。
他在干什么?我赶紧看看这文章的情节。这篇文章主要写周总理在生命的最后时刻跟李冰说“癌症不是不治之症,我国医学一定能战胜它”。我被周总理的话感动了,因为在每一个人生命的最后时刻都想着自己,但是周总理却想着云南那些癌症病人。
周总理刚刚做完手术,便叫来李冰跟她说“要赶紧解决那些工人的癌症问题。”李冰为了不让周总理但心,求周总理不要说话,马上去处理这件事。李冰眼睛里眼泪在打转,李冰再也忍不住了眼泪从眼睛里流了出来。在现实中,如果在我们这里也发生了严重的'病,自己治疗过后都会好好养病,根本不会理会别人的生命的问题,周总理这种为别人生命着想的精神非常值得我们学习。
每一个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所以我们要好好珍惜自己的生命,在生命的最后时刻注定可能会死,但是在自己的最后时刻听到别人的病症被治好,也许是最后的愿望。
篇6:生命最后时刻读后感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但是谁能好好的利用每一分每一秒呢?我从《生命的最后时刻》一文中找到了答案――施密特博士。
施密特博士已经六七十岁了!对于一般人来说,早就该享受晚年了,但是对于科学家来说,六七十岁正是出成绩的年龄。他正努力的研究美洲的毒蛇。周末,同事们都回家了,但施密特博士却不肯回家,他快速地吃完晚饭赶往实验室。博士走到库房里拿出一只很大老鼠作为毒蛇的诱饵。他打开关蛇的笼子,将老鼠放了进去……突然,那条毒蛇竟然在博士的手背上咬了一口……看到这里,我很为博士担心,博士怎么样了?我急忙往下看。施密特博士走到桌前,写下了被毒蛇咬过之后的感受,笔在他手中感觉有千斤重,写几个字,好像在石头上雕刻一般。他多么想休息一会,哪怕只休息几分钟。但生命随时可能终止。博士顽强的写着。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了。5个小时后,这位老师去世了。我慢慢的合上书叹一口气。世界上失去了一位伟大的科学家。
施密特博士给后人留下了珍贵的实验记录,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为科学作出了贡献。
我的感悟:
还活着的人们啊,请珍惜时间的一分一秒吧,千万别浪费。人生虽然不长,但却精彩,充满了意义。所以说,生命非常的宝贵,我们要珍惜时间的每一秒,每一刻,让生命的每一刻都拥有价值吧!
鲁迅先生说:“浪费自己的时间等于慢性自杀,浪费别人的时间等于谋财害命。”同学们,珍惜时间就是珍惜生命。我想大家都知道,生命对于每个人都很重要,我们每个人都应好好地珍惜时间。时间比金子还宝贵,时间是公平的,不会多给一个人一秒,也不会少给一个人一秒。它是需要我们去珍惜的。同学们,在生活中,你珍惜过时间吗?
篇7:生命最后时刻读后感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经常有人抱怨时间的短暂,但是谁能好好的利用每一分每一秒呢?我从《生命的最后时刻》一文中找到了答案――施密特博士。
施密特博士已经六七十岁了!对于一般人而言,早就该安享晚年了,但对于科学家而言,六七十岁正是出成绩的年龄。他正倾力研究美洲毒蛇。周末,同事们都回家了,但施密特博士却不肯回家,他匆匆吃完晚饭赶往实验室。博士走到库房里拿出一只很大的实验室用鼠作为毒蛇的诱饵。他打开关蛇的笼子,将老鼠放了进去……突然,那条毒蛇出其不意地在博士的手背上咬了一口……看到这里,我不禁为博士担心,博士怎么样了?我急忙往下看。施密特博士走到桌前,写下了被毒蛇咬过之后的感受,笔在手中有千斤重,写几个字,如同在石头上雕刻一般。他多么想休息一会,哪怕只休息几分钟。但生命随时可能终止。博士顽强的写着。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了。5个小时后,这位可敬的老师去世了。我慢慢的合上书轻叹一声。世界上失去了一位伟大的科学家。
施密特博士给后人留下了珍贵的实验记录,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为科学作出了贡献。还活着的人们啊,请珍惜时间的一分一秒吧。人生虽然不长,但却精彩,充实,富有意义。珍惜时间的每一刻,让生命的每一刻都有价值吧!
篇8:最后时刻教学反思
说实话,接到这节课的任务,我自己身上的压力很大,但也下决心要把课备好上好。于是,我结合课文做了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由于本篇课文是小说《红岩》的节选,文中的历史背景学生并不熟悉。因此,我搜集了小说中的不少的相关材料。比如,小说描写的时代背景、描写赞美主人公江姐的诗歌、歌曲《红梅赞》、渣滓洞的情况、甚至是江竹筠烈士的托孤遗书等等。借鉴了不少名师的课堂教学的流程,对于课堂的形式也做了美好的设想:先初步感知江姐的品质,从容镇定,视死如归,再从课文中去寻找相关的语句品读感悟,进而升华主题。
自认为准备充分,拓展丰富,形式也够新颖,颇有些得意。但教研员老师的一席话使我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的设计。教研员老师提醒我:“这节课是要教给学生的,你考虑过学生么?你是准备教《红岩》,还是准备教《最后的时刻》。”的确,我的设计,我的方法都是为了完成我的教学设计的.,更多想到的都是我自己。有多少关注到了学生,这是我不曾认真想过的。于是,在老师们的帮助下,我对自己的教学思路进行了如下调整:
一、顺应学生的阅读习惯
学生读文章,最先引起他注意的就是课文的题目,会对课题有初步的猜想,然后读文,再从文章中去验证。本节课,我设计的第一个环节,就是引导学生去理解课题的含义。
首先引导孩子回忆自己第一次接触课文时对题目的初步的理解,再读文章,验证自己的猜想,并找到相关的证据,从而理解题目的含义。
二、顺应孩子的阅读兴趣
孩子们读一篇课文,最吸引他们的,不会是主人公的品质,不会是因为江姐的高大的英雄形象,课文最能吸引孩子的应该是江姐对与死亡并不惧怕,出乎他们的预料。
于是,在设计中我引导孩子们从生活体验出发,谈一谈自己对于死亡的感受,接触到的人们的表现。再与江姐的行为进行对比,受到震撼,从而体会到了江姐面对死亡的时候,从容镇定,是一个坚定的革命者。
总之,这节课从备课到上课,对我的教学理念、教学思想都是一次有益的提升,对于自己的教学是很好的促进。但是由于我个人的教学水平的原因,教学中也暴露了很多问题。比如,自己对于学生的情感的激发不够,没有让学生真正的走入文本,影响了最终的教学效果;自己的临场经验不够,缺少处理突发情况的手段。这些还需要自己在平时的教学中去积累完善。
能走上这个讲台,是各位老师对我的厚爱,我也希望我的这节课对各位老师有一定的帮助,哪怕只是一句、一点。即使是一无是处,您在上课时也会想到我这节课,少走一些弯路。恳请给位老师对我的教学提出宝贵的意见。郑振铎猫教学反思这是什么教学反思折扣教学反思
篇9:《梦想时刻》诗歌
《梦想时刻》诗歌
风来了
带着浓郁的夏的气息
当夜晚的凉意逐渐降临
我仍坐在我的门前
等待着什么
一滴莫名的露珠
在记忆的叶片之间
闪烁星光
谁的白色的身影
驾乘月光
从夜空掠过
当暗香在泪眼里飞散
留下追忆的痕迹
星坠落
所有的世界都蝶舞娉婷
蹉跎的岁月在我眼前重复流淌啊
在上天的.谶语里
生命的消逝将不堪再现
而梦想便是悟道
夜在它的静默里日渐消弭呐
当车声又在静寂里响起
孤单的旅程依然如梦
葱绿的大地上鲜花已经开了
原野上一领飘飘长裙
火红火红的
缀有白色的碎花
也在草莽之间,
孤单行走
但我看见牲畜们卷过了山岗
还把我濯足和游泳的水啊
搅得污秽不堪
哦,上帝
请相信我不变的真心
请让不变的道路不再像梦想这般荒凉
行旅途中那座空寂的古庙里
又传来谁的琴声
谁在长夜里等待
谁在为我歌唱
哦,上帝
它那么美
请不要伤害了她
篇10:这个时刻诗歌
这个时刻诗歌
千百次地模拟
千百次地提示
分成若干章节
写下千行诗意
吻成文字,营造细节的故事
演算今生今世的方程式
幻想一个影子,叩开门
眼睛在楼洞
穿越生命的心壁
没想到,一切徒劳
繁文缛节早已过时
瞬间的偶然
完成千万次假设的游戏
很久很久的门
一帘雾水轻轻开启
扬起的手臂
胆怯的举着情绪,悠然落下
祈盼的预约
响起一脸欣喜的解释
想象毫无意义
坚实的记忆,微笑坐在沙发
若明若暗的叹息,不敢相问
是梦境还是现实
怀疑断断续续,手牵着手踏实
瞬间拖着季节漂移
湛蓝湛蓝的`眼底
鬓花拂来拂去
空气在唇间分泌
谜底隐隐作泣,推开窗
潮湿的夏季,一枚惊叹号静立
一把梳子在迷乱的发际扫描
含蓄储存洞察的眼睛
魅力凝固,慢慢旅途的掩体
思索滚滚红尘的空袭
一支感冒的笔,批发了大量文字
一批奇妙的诗,虔诚地抒发相思
篇11:《最后的时刻》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课文生动地描写了江姐牺牲前的悲壮情景,成功地塑造出一个生活严谨、对革命事业无比忠诚、机敏老练、坚强不屈、视死如归的女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感受江姐从容镇定、机敏老练、生活严谨、视死如归、坚强不屈的精神风貌。
2、培养学生对革命英雄的崇敬爱戴之情,从而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3、领悟用细节表现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难点
1、朗读课文,感受江姐高贵的品质。
2、学习作者用细节表现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在我们中国人的心中,江姐是革命意志坚强的代表,她的一句的名言曾激动了无数人的心——竹签子是竹子做的,共产党员的意志是钢铁铸成的。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最后的时刻》。(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
你能告诉老师江姐在生命的最后时刻都做了哪些事情?
1、处理文件。
2、整理着装。
3、深情告别。
三、学习第一件事——处理文件
过渡:江姐长期从事革命斗争,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她巧妙地处理了党的文件。
1、朗读课文1、2 自然段,边读边画出江姐处理文件时神态描写、动作描写的句子。
2、生交流。
3、自由读一读画出的句子,用心体会自己的感受。
4、生交流说出江姐的从容镇定、机敏老练。
5、带着体会朗读,读中指导。
6、带着自己的体会,自由读一读画出的句子。
四、学习第二件事——整理着装
过渡:面对生命的最后时刻,江姐认真地整理着自己的着装。
1、默读课文3——5自然段,画出整理着装的句子。
2、指名读画出的句子。(第5自然段)
3、想一想这段话在刻画人物时采用了什么样的描写方法?
4、生回答,并读出外貌描写、动作描写的句子。
5、请同学们快速找出江姐整理着装的动词来。
6、把动词放入课文中,认真读一读,从中看到一位什么样的江姐?
7、生交流自己的感受,说出江姐的'生活严谨、临危不惧、视死如归的品质,同时带着感悟去读这段话。
8、学贵质疑,请你认真品味这段话,看你还有什么疑问?(此时的江姐面临的是刑场,而这里为什么说“像要去参加什么隆重的典礼似的”?)
9、让学生交流提出的问题。
10、播放江姐最后一次受刑时的视频,之后来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
(生交流自己的意见,之后教师总结:当竹签子钉入江姐的十指,江姐面对敌人大义凛然地说:“你们可以砍断我的手,杀掉我的头,但是要组织是没有的。”严刑拷打见证的是江姐的铮铮铁骨和敌人垂死的挣扎。这是江姐斗争的胜利,敌人的末日就要来了,此时的江姐走向刑场,就是走向敌人失败的庆典。)
11、小练笔:此时江姐心里是如何想的?
12、生交流。
13、带着理解和感悟读这段话。
五、学习第三件事——深情告别
过渡:江姐和狱中的难友亲如兄弟姐妹,让我们一起看看他们告别时的动人情景。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6——16自然段,边读边画出自己感动的句子。
2、生交流,重点学习第13自然段。
3、生说出自己的感动(忠于革命、大义凛然、坚强不屈),之后带着自己的感受朗读。
4、指导朗读。
5、用铿锵有力的声音齐读第13自然段。
六、写作指导
学习作者抓住细节刻画人物的方法。
作者巧妙地抓住江姐的语言、动作、神态等进行细致地刻画,使江姐高大的形象跃然纸上,富有感染力,我们在写作时也可以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外貌等对人物进行刻画,使你笔下的人物更加生动形象,栩栩如生。
七、拓展升华
过渡:牢门外等待江姐的死亡,让我们一起感受一下江姐和其他难友在生命的最后时刻的悲壮情怀。
1、齐读课文最后一自然段,读出对英雄的赞颂和敬仰。
2、此时的江姐仿佛看到了什么?
3、生交流。
4、口语训练:面对先烈,你想说些什么……
5、思想教育: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树立远大的理想,努力学习,做共产主义事业的接班人。
6、播放《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生一起唱,在歌声中结束本课。
篇12:《最后的时刻》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抓住文中人物的神态、行动、语言,体会描写人物形象的语句,了解人物内心,体会人物的高尚品质。
2.认识“滓、黎”8个生字。
3.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预设(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策略
一、背景介绍,导入课题
1.介绍《红岩》背景。
2.师板书课题。
师过渡:那么,这篇课文到底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呢?下面我们一起走进课文。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出示词语,理解词语。
第一组:
即将 黎明 玫瑰 塞在
被捕 挺立 囚车
(1) 自由读。
(2) 说一说易错字的读音。
(3) 指名读。
第二组:
阴丹士林布 渣滓洞
(1)指名读。
(2)说一说对词语的理解。
2.默读课文,概括内容。
师过渡:孩子们,词语我们读好了,也理解了。请同学们默读课文,说一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3.再读课题,谈感受。
(1)此时此刻再读课题时你的心情还和刚才一样吗?
(2)找学生指名说。
三、精读课文,理解江姐的不同表现
1.作者描写了一个怎样的江姐?
2.从哪些表现中让你感受到江姐的不同?
3.师生交流。
四、情感升华
1.师范读。(江姐说完以后,就大步向牢门走去。她走到门口又停了下来,回头向室内看了一眼。熟悉的八张双层铺,一张小条桌,墙上的破镜子……)
2.江姐会说些什么呢?
3.你会对他们说些什么呢?请拿起手中的笔写一写。
五、总结课文,习得方法
课文这对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这样的方法也是我们心作中常用的手段,我们也要学习这样的写人的方法。
【最后的时刻诗歌】相关文章:
1.这个时刻诗歌
8.放学时刻作文
9.温馨时刻范文
10.胜利时刻作文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