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慕蓉诗作《邂逅》赏析
“juxingyule”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2篇席慕蓉诗作《邂逅》赏析,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后的席慕蓉诗作《邂逅》赏析,欢迎阅读与借鉴!
篇1:席慕蓉诗作《邂逅》赏析
席慕蓉诗作《邂逅》赏析
【作者简介】席慕蓉,全名穆伦·席连勃,当代画家、诗人、散文家。席慕容的作品多写爱情、人生、乡愁,写得极美,淡雅剔透,抒情灵动,饱含着对生命的挚爱真情,影响了整整一代人的成长历程 。
邂逅
你把忧伤画在眼角
我将流浪抹在额头
你用思念添几缕白发
我让岁月雕刻我憔悴的手
然后在街角我们擦身而过
漠然地不再相识
啊
亲爱的朋友
请别错怪那韶光改人容颜
我们自己才是那个化装师
【赏析】
读了席慕蓉很多诗歌,发现她的诗有个很大的特点,就是抒情的意境格外浓重;而她的诗歌也是以抒情为主的,通俗易懂。席慕蓉本是台湾一位有名的画家,但在文学方面也是独树一帜,别有一翻风味。她的诗歌更是陪伴着很多人的成长,影响了不少人。
唐人王维素有“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美誉,而当代的席慕蓉也力求诗画完美的结合。《邂逅》是她步入中年时的作品,是写一次与旧友邂逅,但是由于时间和空间的隔离而导致了谁也认不出谁的尴尬而悲哀的局面。读这首诗的时候,情不自禁就被诗中意境所感染,从而脑中就会若隐若现地出现一幅幅常见而深刻的画面——两人擦肩过,漠然不再相识。
沉重,而文字如行云流水;平静,却思绪翻滚;哀婉,掩饰不住对生活无奈的感叹。席慕蓉在诗中就是将一个人的眼角、额头、头发和手深深地勾画上忧伤和流浪,再轻轻地抹上思念和岁月的水彩。在这张岁月雕刻的面具下,“在街角我们擦肩而过”却竟然漠然,心灵相距了十万八千里,谁也不再认得谁。两个人就像大街上天天擦肩而过的行人,谁都没有把心留给谁。等到擦身过后,或许才发现那张陌生的脸孔曾是那么熟悉。然后转身,但是“他”已经消失在人群的浪潮中,欲寻不着。相遇的'缘分就这样错过,接着很自然就引出一串叹谓:到底是韶光改变了你我的容颜,还是我们自己才是那个给自己化妆的人?“请别错怪那韶光改人容颜/我们自己才是那个化妆师”,两句充满着哲理的诗句结束了全诗,却留给了读者无尽的想象和思考。
在结构方面,作者采用了对称的手法去加强表达的力度:“你把忧伤画在眼角/我将流浪抹在额头”,“你用思念添几缕白发/我让岁月雕刻我憔悴的手”,盎然的诗意,第一人称的亲切,意景的优美。画,抹,添,雕刻,几个动作犹如一个画家在白纸上轻快地勾画。下半节诗在一声感叹中转折,思想也向了哲理的思考,意味深远,使全诗达到了精神上的完美,使读者为之疾呼共鸣。
喜欢读她这样的小诗,喜欢她诗中这样淡淡的哀愁和浓浓的韵味。
篇2:席慕蓉《邂逅》赏析
席慕蓉《邂逅》赏析
邂逅
你把忧伤画在眼角
我将流浪抹在额头
你用思念添几缕白发
我让岁月雕刻我憔悴的手
然后在街角我们擦身而过
漠然地不再相识
啊
亲爱的朋友
请别错怪那韶光改人容颜
我们自己才是那个化装师
读了席慕蓉很多诗歌,发现她的诗有个很大的特点,就是抒情的意境格外浓重;而她的诗歌也是以抒情为主的,通俗易懂。席慕蓉本是台湾一位有名的画家,但在文学方面也是独树一帜,别有一翻风味。她的诗歌更是陪伴着很多人的成长,影响了不少人。
唐人王维素有“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美誉,而当代的席慕蓉也力求诗画完美的结合。《邂逅》是她步入中年时的作品,是写一次与旧友邂逅,但是由于时间和空间的隔离而导致了谁也认不出谁的尴尬而悲哀的'局面。读这首诗的时候,情不自禁就被诗中意境所感染,从而脑中就会若隐若现地出现一幅幅常见而深刻的画面——两人擦肩过,漠然不再相识。
沉重,而文字如行云流水;平静,却思绪翻滚;哀婉,掩饰不住对生活无奈的感叹。席慕蓉在诗中就是将一个人的眼角、额头、头发和手深深地勾画上忧伤和流浪,再轻轻地抹上思念和岁月的水彩。在这张岁月雕刻的面具下,“在街角我们擦肩而过”却竟然漠然,心灵相距了十万八千里,谁也不再认得谁。两个人就像大街上天天擦肩而过的行人,谁都没有把心留给谁。等到擦身过后,或许才发现那张陌生的脸孔曾是那么熟悉。然后转身,但是“他”已经消失在人群的浪潮中,欲寻不着。相遇的缘分就这样错过,接着很自然就引出一串叹谓:到底是韶光改变了你我的容颜,还是我们自己才是那个给自己化妆的人?“请别错怪那韶光改人容颜/ 我们自己才是那个化妆师”,两句充满着哲理的诗句结束了全诗,却留给了读者无尽的想象和思考。
在结构方面,作者采用了对称的手法去加强表达的力度:“你把忧伤画在眼角/我将流浪抹在额头”,“你用思念添几缕白发/我让岁月雕刻我憔悴的手”,盎然的诗意,第一人称的亲切,意景的优美。画,抹,添,雕刻,几个动作犹如一个画家在白纸上轻快地勾画。下半节诗在一声感叹中转折,思想也向了哲理的思考,意味深远,使全诗达到了精神上的完美,使读者为之疾呼共鸣。
喜欢读她这样的小诗,喜欢她诗中这样淡淡的哀愁和浓浓的韵味。
篇3:席慕蓉《邂逅》及赏析
邂逅
中国台湾 席慕蓉
你把忧伤画在眼角
我将流浪抹在额头
你用思念添几缕白发
我让岁月雕刻我憔悴的手
然后在街角我们擦身而过
漠然地不再相识
啊
亲爱的朋友
请别错怪那韶光改人容颜
我们自己才是那个化装师
诗作赏析:从你的全世界路过
席慕蓉的诗有个很大的特点,就是抒情的意境格外浓重;而她的诗歌也是以抒情为主的,通俗易懂。席慕蓉本是台湾一位有名的画家,但在文学方面也是独树一帜,别有一翻风味。她的诗歌更是陪伴着很多人的成长,影响了很多人。
唐人王维素有“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美誉,而当代的席慕蓉也力求诗画完美的结合。《邂逅》是她步入中年时的作品,是写一次与旧友邂逅,但是由于时间和空间的隔离而导致了谁也认不出谁的尴尬而悲哀的局面。读这首诗的时候,情不自禁就被诗中意境所感染,从而脑中就会若隐若现地出现一幅幅常见而深刻的画面——两人擦肩过,漠然不再相识。
沉重,而文字如行云流水;平静,却思绪翻滚;哀婉,掩饰不住对生活无奈的感叹。席慕蓉在诗中就是将一个人的眼角、额头、头发和手深深地勾画上忧伤和流浪,再轻轻地抹上思念和岁月的水彩。在这张岁月雕刻的面具下,“在街角我们擦肩而过”却竟然漠然,心灵相距了十万八千里,谁也不再认得谁。两个人就像大街上天天擦肩而过的行人,谁都没有把心留给谁。等到擦身过后,或许才发现那张陌生的脸孔曾是那么熟悉。然后转身,但是“他”已经消失在人群的浪潮中,欲寻不着。相遇的缘分就这样错过,接着很自然就引出一串叹谓:到底是韶光改变了你我的容颜,还是我们自己才是那个给自己化妆的人?“请别错怪那韶光改人容颜/ 我们自己才是那个化妆师”,两句充满着哲理的诗句结束了全诗,却留给了读者无尽的想象和思考。
在结构方面,作者采用了对称的手法去加强表达的力度:“你把忧伤画在眼角/我将流浪抹在额头”,“你用思念添几缕白发/我让岁月雕刻我憔悴的手”,盎然的诗意,第一人称的亲切,意景的优美。画,抹,添,雕刻,几个动作犹如一个画家在白纸上轻快地勾画。下半节诗在一声感叹中转折,思想也向了哲理的思考,意味深远,使全诗达到了精神上的完美,使读者为之疾呼共鸣。
喜欢读她这样的小诗,喜欢她诗中这样淡淡的哀愁和浓浓的韵味。
篇4:席慕蓉《邂逅》原文及赏析
写作手法:“忧伤”、“流浪”、“思念”采用比喻中的暗喻,物化为更改容颜的物品。
”岁月“采用拟人的手法。
抒发情感:过去的经历和情绪在逐渐的更改自己的容颜,使得原本相识的人再次相遇时不能认出对方。后面一段点明了这首诗的感情主旨:是我们自己所思所想所为潜移默化地改变了自己,而不要责怪时光的逝去。这首诗传达的是要从自身树立积极乐观的心态,从容地面对生活。
篇5:席慕蓉《邂逅》原文及赏析
读了席慕蓉很多诗歌,发现她的诗有个很大的特点,就是抒情的意境格外浓重;而她的诗歌也是以抒情为主的,通俗易懂。席慕蓉本是台湾一位有名的画家,但在文学方面也是独树一帜,别有一翻风味。她的诗歌更是陪伴着很多人的成长,影响了不少人。
唐人王维素有“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美誉,而当代的席慕蓉也力求诗画完美的结合。《邂逅》是她步入中年时的作品,是写一次与旧友邂逅,但是由于时间和空间的`隔离而导致了谁也认不出谁的尴尬而悲哀的局面。读这首诗的时候,情不自禁就被诗中意境所感染,从而脑中就会若隐若现地出现一幅幅常见而深刻的画面——两人擦肩过,漠然不再相识。
沉重,而文字如行云流水;平静,却思绪翻滚;哀婉,掩饰不住对生活无奈的感叹。席慕蓉在诗中就是将一个人的眼角、额头、头发和手深深地勾画上忧伤和流浪,再轻轻地抹上思念和岁月的水彩。在这张岁月雕刻的面具下,“在街角我们擦肩而过”却竟然漠然,心灵相距了十万八千里,谁也不再认得谁。两个人就像大街上天天擦肩而过的行人,谁都没有把心留给谁。等到擦身过后,或许才发现那张陌生的脸孔曾是那么熟悉。然后转身,但是“他”已经消失在人群的浪潮中,欲寻不着。相遇的缘分就这样错过,接着很自然就引出一串叹谓:到底是韶光改变了你我的容颜,还是我们自己才是那个给自己化妆的人?“请别错怪那韶光改人容颜/我们自己才是那个化妆师”,两句充满着哲理的诗句结束了全诗,却留给了读者无尽的想象和思考。
在结构方面,作者采用了对称的手法去加强表达的力度:“你把忧伤画在眼角/我将流浪抹在额头”,“你用思念添几缕白发/我让岁月雕刻我憔悴的手”,盎然的诗意,第一人称的亲切,意景的优美。画,抹,添,雕刻,几个动作犹如一个画家在白纸上轻快地勾画。下半节诗在一声感叹中转折,思想也向了哲理的思考,意味深远,使全诗达到了精神上的完美,使读者为之疾呼共鸣。
喜欢读她这样的小诗,喜欢她诗中这样淡淡的哀愁和浓浓的韵味。
更多相关文章推荐阅读:
1.席慕蓉乡愁赏析
2.席慕蓉短篇散文3篇
3.送别赏析席慕蓉
4.读席慕蓉诗集有感
5.席慕蓉诗歌代表作
6.席慕蓉《青春》的原文及赏析
7.席慕蓉抒情诗选
8.席慕蓉诗歌大全
9.浅析席慕蓉诗歌的艺术特色
10.席慕蓉诗《雨后》赏析
篇6:邂逅席慕蓉
1、《无怨的青春》
在年轻的时候,
如果你爱上了一个人,
请你,请你一定要温柔地对待他。
不管你们相爱的时间有多长或多短,
若你们能始终温柔地相待,那么,
所有的时刻都将是一种无瑕的美丽。
若不得不分离,也要好好地说声再见,
也要在心里存着感谢,
感谢他给了你一份记忆。
长大了以后,你才会知道,
在蓦然回首的刹那,
没有怨恨的'青春才会了无遗憾,
如山冈上那轮静静的满月。
2、《古相思曲》
在那样古老的岁月里
也曾有过同样的故事
那弹箜篌的女子也是十六岁吗
还是说今夜的我
就是那个女子
就是几千年来弹着箜篌等待着的
那一个温柔谦卑的灵魂
就是在莺花烂漫时蹉跎着哭泣的
那同一个人
那么就算我流泪了也别笑我软弱
多少个朝代的女子唱着同样的歌
在开满了玉兰的树下曾有过
多少次的别离
而在这温暖的春夜里啊
有多少美丽的声音曾唱过古相思曲
3、《抉择》
假如我来世上一遭
只为与你相聚一次
只为了亿万光年里的那一刹那
一刹那里所有的甜蜜和悲凄
那么就让一切该发生的
都在瞬间出现
让我俯首感谢所有星球的相助
让我与你相遇与你别离
完成了上帝所作的一首诗
然后再缓缓地老去
4、《邂逅》
你把忧伤画在眼角
我将流浪抹在额头
你用思念添几缕白发
我让岁月雕刻我憔悴的手
然后在街角我们擦身而过
漠然地不再相识
啊
亲爱的朋友
请别错怪那韶光改人容颜
我们自己才是那个化装师
5、《回首》
一直在盼望着一段美丽的爱
所以我毫不犹疑地将你舍弃
流浪的途中我不断寻觅
却没料到回首之时
年轻的你从未稍离
从未稍离的你在我心中
春天来时便反复地吟唱
那滨江路上的灰沙炎曰
那丽水街前的一地月光
那清晨园中为谁摘下的茉莉
那渡船头上风里翻飞的裙裳
在风里翻飞然后纷纷坠落
岁月深埋在土中便成琥珀
在灰色的黎明前我怅然回顾
亲爱的朋友啊
难道鸟必要自焚才能成为凤凰
难道青春必要愚昧
爱必得忧伤
篇7:席慕蓉的诗作语录精选
1) 我是飞蛾奔向炙热的火焰 燃烧之后 必成灰烬 但是如果不肯燃烧 往后 我又能剩下些什么呢 除了一颗 逐渐粗糙 逐渐碎裂 逐渐在尘埃中失去了光泽的心 我于是扑向烈火 扑向命运在暗处布下的诱惑 用我清越的歌 用我真挚的诗 用一个自小温顺羞怯的女子 一生中所能 为你准备的极致 --席慕蓉
2) 含著泪 我一读再读 却不得不承认 青春是一本太仓促的书 --席慕蓉 《青春》
3) 让我俯首感谢所有星球的相助 让我与你相遇 与你别离 完成上帝所作的一首诗 然后 再缓缓老去 --席慕蓉 《抉择》
4) 几千几万几亿年以来,时光从来没有停止地流动着,每一个动作都接连着上一个并且必须要再连接着下一个动作才能显示出它的意义。“永恒”的意思就是一种永远的流动,永远不停息的生命就在这样的流动里逐一完成。 --席慕蓉 《透明的哀伤》
5) 每一首会流传下来的歌,应该都是从我们心里最痛的地方唱出来的罢? --席慕容
6) 从此只有寂寞前来与我偕行 只是很想告诉你 所幸 你的青春你的跋涉你的梦 还居留在我的深心 --席慕蓉 《别后之一》
7) 台上台下,戏里戏外,是个反差,无论台上多么风光,那也只是戏子的东西,过眼云烟的拥有,而台下的你抛开那世俗贪念,剖析你的真情实感,纵使你不能享受阿谀奉迎,官名利禄,却找回了只属于你的真实。 --席慕容 《戏子》
8) 现代女性所要做的,并不是去和男性争夺什么,而是去和男性并肩往前走去,一起去观察、学习,并且努力去改善这个世界。 --席慕蓉 《槭树下的家》
9) 生命是一首悲欢交集的歌,我们都是那个唱歌的人。 --席慕蓉 《席慕蓉散文集》
10) 接友人书 那辜负了的 岂仅是迟迟的春日 那忘记了的 又岂是你我的容颜 那奔腾着向前涌来的 是尘封的日 尘封的夜 是尘封的年华和秋草 那低首敛眉徐徐退去的 是无声的歌 无字的思考 --席慕蓉
篇8:席慕蓉的诗作语录精选
1) 我的难题是 挥别之后 如何能永远以一种 冰般冷静又火般热烈的心情 对你 --席慕蓉 《难题》
2) 这人世间有些路非要一个人去面对。 --席慕蓉
3) 太多的人喜欢把一切都分成段落,每一个段落都要斩钉截铁地宣告落幕。而世间有多少无法落幕的盼望,有多少关注有多少心思在落幕之后也不会休止。我亲爱的朋友啊!只有极少数的人才会察觉,那生命里最深处的泉源永远不会停歇。这世间并没有分离与衰老的命运,只有肯爱与不肯去爱的心。 --席慕容 《独白》
4) 若夏日能重回山间 若上苍容许我们再一次相见 那么让羊齿的叶子再绿 再绿 让溪水奔流 年华再如玉 那时什么都还不曾发生 什么都还没有征兆 遥远的清晨是一张着墨不多的素描 你从灰蒙拥挤的人群中出现 投我以羞怯的微笑 若我早知就此无法把你忘记 我将不再大意 我要尽力镂刻 那个初识的古老夏日 深沉而缓慢 刻出一张 繁复精致的铜版 每一划刻痕我都将珍惜 若我早知就此终生都无法忘记 --席慕容 《铜版画》
5) 可是,我如何能做到呢?如何能不寻求依附?在我的心里,不是一直有着你么? 你是一艘小小的张着白帆的船,停泊在我心中一个永不改变的港湾。 我对你永远有着一份期待和盼望。 --席慕蓉 《白帆》
6) 四 去又往返 仿佛 总有潮音在暗夜里呼唤 胸臆间满是不可解的温柔 用五彩丝线绣不完的春日 越离越远 云层越积越厚 我斑驳的心啊 在传说与传说之间缓缓游走 六 在暮色里你漠然转身 渐行渐远 长廊寂寂 诸神静默 我终于成木成石 一如前世 廊外 仍有千朵芙蓉 淡淡地开在水中 浅紫 柔粉 还有那雪样的白 像一副佚名的宋画 在时光里慢慢点染 慢慢湮开 --席慕容 《历史博物馆》
7) 四季可以安排得极为暗淡 如果太阳愿意 人生可以安排得极为寂寞 如果爱情愿意 我可以永不再出现 如果你愿意 除了对你的思念 亲人和朋友 我一无长物 然而 如果你愿意 我将立即使思念枯萎 断落 如果你愿意 我将 把每一个河流都切断 让荒芜干涸延伸到无穷远 今生今世 永不再将你想起 除了 除了在有些个 因落泪而湿润的夜里 如果 如果你愿意 --席慕容 《如果》
8) 岁月忽忽已晚,有人犹在觅路关山 --席慕容 《最后的折叠》
9) 不能像 佛陀般静坐于莲花之上 我是凡人 我的生命就是这滚滚凡尘 这人世的一切我都希求 快乐啊忧伤啊 是我的担子我都想承受 明知道总有一日 所有的悲欢都将离我而去 我仍然竭力地搜集 搜集那些美丽的纠缠着的 值得为她活了一次的记忆 --席慕蓉 《尘缘》
10) 总有一些什么会留下来的吧 留下来做一件不灭的印记 好让 好让那些不相识的人也能知道我曾经怎样深深地爱过你 --席慕容
11) 把含着泪的三百篇诗,写在云淡风轻的天上。 --席慕蓉
12) 在那条山路上 少年的你 是不是 还在等我 还在急切地向来处张望 --席慕蓉 《山路》
13) 可能吗/我们重回无怨无惊的岁月/如刺客洗去刀刃上沾过的血 --席慕蓉
14) 当你走过,请你细听,朋友啊,那不是花瓣,那是我凋零的心。 --席慕容 《一棵开花的树》
15) 让我长成一株 静默的树 就是在如水的月夜里 也能坚持着 不发一言 --席慕蓉 《誓言》
16) 生命本来就是渐行渐远的涟漪,到了最后也只剩下一些淡淡的盼望。 --席慕蓉 《岸边》
17) 所有结局都已写好。 --席慕蓉
18) 在一回首间,才突然发现,原来我十六年来的种种努力,只不过是为了周遭的人对我满意而已,为了博取他认得称许和微笑,我战战兢兢的把自己套入所有的模式,所有的桎梏,到后来才恍然大悟,但是我只剩下一副模糊的面孔,和一条不能回头的路。 --席慕容
19) 一切结局都已写好。 --席慕蓉
20) 表面上,日子是一天一天地过去了,而在夜晚,冰冷的梦境从此一次次重演,把我拉进了最暗最无助的深渊。 --席慕蓉 《席慕蓉散文集》
21) 生命是一场不得不如此的挥霍 确实有些什么在积累着悲伤的厚度 暮色里已成灰烬的玫瑰 旷野中 正待书房的金盏花蕊 --席慕蓉 《我折叠着我的爱》
22) 没有理由 除非是 为了引诱你回头 才以这最后的荒旱枯竭的结局 向你显露出 那一直深藏在 我胸怀间的美丽记忆 当温柔与壮烈同是一个女子的性格 从此 就别无抉择 这是湖泊最后的愿望 是我整个一生的孤注一掷 请尽情捡拾吧 现在也不能说是太迟 毕竟 你终于知道了我的心事 --席慕容 《玛瑙湖》
23) 原来,悲愁的来源并不是因为幸福的易逝,而是因为,在幸福临近的时候没能察觉。 --席慕蓉 《席慕蓉散文集》
24) 永远以绝美的姿态 出现在我最没能提防的 时刻的 是那不能接受 也 不能拒绝的命运 --席慕蓉 《诱惑》
25) 在我们的世界里,时间是经、空间是纬,细细密密地织出了一连串的悲欢离合,织出了极有规律的阴差阳错。而在每一个转角,每一个绳结之中其实都有一个秘密的记号,当时的我们茫然不知,却在回首之时,蓦然间发现一切脉络历历在目,方才微笑地领悟了痛苦和忧伤的来处。 在那样一个回首的刹那,时光停留,永不逝去。在羊齿和野牡丹的荫影里流淌过的溪涧还正年轻,天空布满云彩,我心中充满你给我的爱与关怀。 --席慕容 《回首的刹那》
26) 到那个时候舞台上 将只剩下一座空山 山中将空无一人只有 好风好日鸟喧花静 到那个时候 白发的流浪者啊请你 请你伫足静听。如果雨之后还是雨 如果忧伤之后仍是忧伤。逝者如斯啊水笔仔 昨日的悲欢将永不会 为我重来重来的我 只有月光下这片郁绿 这样孤独又这样拥挤 藏着啊我所有的记忆。风沙起时乡心就起 风沙落时乡心却无处停息 寻觅的云啊流浪... --席慕蓉
27) 终于长大了 终于脱离了苦海了 那个苦海一样的时代 恶梦一样的时代 要上数学 上物理课的时代 我终于不必再回去了 --席慕蓉 《几何惊梦》
28) 细雨霏霏不是我的泪 窗外萧萧落木 --席慕蓉 《异域》
29) 我真的是在爱着你吗 不然 怎么会爱上 那样不堪的青春 --席慕容
30) 有时候,对事物起了珍惜之心,常常只是因为一个念头而已,这个念头就是:--这是我一生中仅有的一次,仅有的一件。然后,所有的爱恋与疼惜就都从此而生,一发而不可遏止了。而无论求得到或者求不到,总会有忧伤与怨恨,生活因此就开始变得艰难与复杂起来。 --席慕蓉 《在南下的火车上》
31) 我知道的 凡是美丽的 总不肯也 不会 为谁停留 …… --席慕蓉 《春回》
篇9:席慕蓉的诗作语录精选
1) 把向你借来的笔还给你吧。 一切都发生在回首的刹那。 我的彻悟如果是缘自一种迷乱,那么,我的种种迷乱不也就只是因为一种彻悟? 在一回首间,才忽然发现,原来,我的一生的种种努力,不过只是为了周遭的人都对我满意而已。为了要博得他人的称许与微笑,我战战兢兢地将自己套入所有的模式,所有的桎梏。 走到中途,才忽然发现,我只剩下一副模糊的面目,和一条不能回头的路。 把向你借来的笔还给你吧。 --席慕容 《独白》
2) 从此,这一处地方就变成了我的一种隐秘的疼痛,也因而更变成了一种隐秘的安慰。每当我想逃离永远堆积在眼前的工作的时候,每当我心里觉得非常疲倦的时候,我就很想一个人再去一次淡水。想去走一趟那条长长窄窄的老街,想去再坐一趟渡船,再渡一次,渡我到对岸。渡我到我的对岸。 --席慕容 《成长的痕迹》
3) 一生或许只有几页,不断在修改与誉抄的诗稿。 从青丝改到白发,有人还在灯下 ° --席慕容
4) 我曾踏月而来 只因你在山中 山风拂发 拂颈 拂裸露的肩膀 而月光衣我以华裳 --席慕容 《山月》
5) 假如爱情可以解释 誓言可以修改 假如 你我的相遇 可以重新安排 那么生活就会比较容易 假如有一天 我终于能将你忘记 然而 这不是随便传说的故事 也不是明天才要上演的戏剧 我无法找出原稿 然后 将你一笔抹去 --席慕蓉 《错误》
6) 金钱是一种有用的东西,但是,只有在你觉得知足的时候,它才会带给你快乐,否则的话,它除了给你烦恼和妒忌之外,毫无任何积极的意义。 --席慕容
7) 爱原来就为的是相聚/为的是不再分离/若有一种爱是永不能相见/永不能启口/永不能再想起/就好像永不能燃起的火种/孤独地/凝望着黑暗的天空。 --席慕蓉
8) 跟着人群走下去吧,就这样微笑的走到尽头。 --席慕蓉 《请别哭泣》
9) 如果从开始就是一种 错误 那么 为什么 为什么它会错得那样的 美丽 --席慕蓉
10) 太多的人喜欢把一切分成段落,每一个段落都要斩钉截铁地宣告落幕。而世间有多少无法落幕的盼望。这世间并没有分离与衰老的命运,只有肯爱与不肯去爱的心。涌泉仍在,岁月却飞驰而去。 --席慕蓉 《独白》
11) 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 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惆怅/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 --席慕容 《乡愁》
12) 在从前,玫瑰对我象征甜美的爱,而在今天,它代表危险,因为它的刺会伤害我的孩子。 在以前,奔跑对我是享受。而在今天,我必须慢慢地走,因为我的孩子的脚太小太弱。 当我是少女时,我怕黑,怕陌生人,怕一切可怕的事物,但当我今天成为母亲时,为了我的孩子,我变成为一只准备对抗一切危险的母狼。 --席慕蓉 《槭树下的家》
13) 据说,潮汐的起伏是由于月光;岩岸的剥蚀,大多来自海岸。 --席慕容 《一首诗的进行》
14) 我们不能再找借口说他们的成功是因为“得天独厚”了。非承认不可的是:他们的成功是因为他们有理想,并且,坚信不移。 --席慕蓉 《理想》
15) 难道飞鸟必要自焚才能成为凤凰,难道青春必要愚昧,爱,必得忧伤。 --席慕容
16) 家的定义不是房子,家的定义应该是一个有爱你的人,有你的父母,有你的童年,或者有你新婚的妻子,有你生活奋斗的痕迹,你的所有的人生,在一个小小的范围发生了,那里就是你的家。 --席慕蓉
17) 由此前去,只记得雪白的花荫下,有一条不容你走到尽头的小路,有这时间一切迟来的,却又偏要急急落幕的幸福。 --席慕蓉 《桐花》
18) 泥土其实也不肯说出什么,它只让花菜果实来说。 --席慕蓉
19) 我如金匠 日夜捶击敲打 只为把痛苦延展成 薄如蝉翼的金饰 --席慕蓉 《诗的价值》
20) 我们总是在别人的故事里流着自己的泪。 但总有那么几个故事,会改变我们的人生。 --席慕蓉
篇10:席慕蓉诗作《一棵开花的树》赏析
席慕蓉诗作《一棵开花的树》赏析
《一棵开花的树》
如何让你遇见我
在我最美丽的时刻
为这
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
求佛让我们结一段尘缘
佛于是把我化做一棵树
长在你必经的路旁
阳光下
慎重地开满了花
朵朵都是我前世的盼望
当你走近
请你细听
那颤抖的叶
是我等待的热情
而当你终于无视地走过
在你身后落了一地的
朋友啊
那不是花瓣
是我凋零的心
创作背景:
台湾诗人席慕蓉的这首《一棵开花的树》深受海内外读者喜爱。这是一首女孩子写给男孩子的情诗吗?12月22日,在福建参加“海峡诗会”的席慕蓉披露了作品的创作经过,她说,这是“写给自然界的一首情诗”。
席慕蓉说,在她看来,生命是不断的经过、经过、经过,她写的东西都是在生命现场里所得到的触动,尽管有些触动要等到一二十年后才恍然大悟。
为了解释自己在生命现场里的触动,席慕蓉讲述了《一棵开花的树》的创作过程。她回忆说,当时自己在台湾新竹师范学院教书。5月份有一次坐火车经过苗栗的山间,火车不断从山洞间进出。当火车从一个很长的山洞出来以后,她无意间回头朝山洞后面的山地上张望,看到高高的山坡上有一棵油桐开满了白色的花。“那时候我差点叫起来,我想怎么有这样一棵树,这么慎重地把自己全部开满了花,看不到绿色的叶子,像华盖一样地站在山坡上。可是,我刚要仔细看的时候,火车一转弯,树就看不见了。” 就是这棵真实地存在于席慕蓉生命现场里的油桐,让她念念不忘。她心想,正如海是蓝给自己看一样,花当然也是慎重地开给它自己的,但是,如果没有自己那一回头的机缘,树上的花儿是不是就会纷纷凋零?这促使她写下了《一棵开花的树》。
席慕蓉说:“这是我写给自然界的一首情诗。我在生命现场遇见了一棵开花的树,我在替它发声。”至于有些人把作品解读成“女孩子站在那里等男孩子看她”的情诗,她表示“有点犹疑”。但她同时声明,诗人的解读只是其中的一种,因为读者的解释也有权威性。
赏析
幸福就像一棵开花的树,一抹鲜活的绿伴生命左右,它的花并不硕大,也并不艳丽,甚至没有浓烈的香气,却给人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那淡淡的花香让人回味无穷,绿色生命的河流中,有一棵树,你见到那棵树时,就会觉得温馨幸福,那火红的花朵开得赤灿赤灿,闪闪的挂满枝头,遥远的风吹来,芬芳飘散开来,抵达心灵深处,越经风霜愈加坚强,沐风雨才枝繁叶茂,不但如此,在最美的时节里,展现出一生的美丽,每个人的内心,都像一棵会开花的树,它是激情四射的绚烂瞬间,也是脉脉含情的温馨记忆,更是精彩人生的幸福回放,在春天里,想做一颗开花的树,不辜负明媚春光,不愧对生命轮回,开自信的花,开感恩的花,开生命的花,开幸福的花。--题记
《一棵开花的树》每次读席慕容这首诗的时候,心里都会有许多感触。如何让你遇见我/在这最美丽的.时刻/为这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求佛让我们结一段尘缘/佛于是把我化做一棵树/长在你必经的路旁/阳光下慎重地开满了花/朵朵都是我前世的盼/你走近请你细听/那颤抖的叶是我等待的热情/而当你终于无视地走过/在你身后落了一地的/朋友啊那不是花瓣/那是我凋零的心。这首简单的诗歌里,席慕容把爱情、人生,写得极美,抒情灵动,饱含着对生命的挚爱,一切都是那么美丽,如果有人问我:世上的植物中,你最喜欢哪一种?我会回答:我最喜欢树,喜欢它茁壮挺拔,浓密的枝叶尽情的升向天空,升向金光流溢的天空,没有思想,感觉不到痛苦烦恼,也不知道幸福和欢乐的滋味,只知道尽情地生长、生长,我喜欢像树那样静静的活着,那样自然真实,那样生机盎然,那样充实向上,那样孤傲又那样深情……
如果我是一颗开花的树,花开过一季又一季,香飘过一程又一程,千年的等待,从开始到现在,等待一个人开启心灵,等待一段故事上演,于是,菩提树下觅一方青石,安然一份等待,固守一份拥有,看沧桑变桑田,享受过程的美丽,只求你能从这石上走过,如果是一颗开花的树,那么,我会在树下守你苍海桑田,听雨,看风过的痕迹,品花开的声音,赏幸福的气息,清香满园,一张桌,俩杯茶,俩个人,一片风景。一棵开花的树,开放在心的沃土里,开放在彼此的心境中,绽放一片生命的苍穹,心灵是一棵会开花的树,它繁花似锦,落英缤纷,它开出了生命之本,开出了命运之路,开出幸福之花,我常常想,每一个人的生命,为某人开一次花,同样的每一人心里,都会有一棵会开花的树,而这棵树,一定会坚守着他的心,也正是有了这样一颗开花的树,才会有了生活的气息,生命的历程也因此变得更有活力。
说到这里,忍不住想起了生前的父母,想起他们内心就酸酸的,正因为她们心灵的依赖,才延续了彼此的生命,父亲健康的时候,母亲因糖尿病而引起眼睛失明,父亲就是母亲的眼睛,正因为这双眼睛,才让母亲觉得这个世界依然光明,当父亲因脑出血瘫痪在床的时候,又是母亲用她的坚强乐观,鼓励父亲活下去的勇气,在最艰难的时候,因为有了这份执着守候,这份相依相伴,她们的生命,才有了活下去的信念。也正因为有此信念,她们才变得坚强的面对,也给了我尽孝的机会,记得,每次喂父母吃饭的时候,她们都会谦让的让对方先吃,看到这里,内心都会有许多感触,生命需要一种信念在支撑,她们在病床前坚持了七年,这七年里,父母承受了超常的病痛折磨,后来,母亲先走了,父亲没隔多久也走了,说到了这里,眼泪打湿了脸颊,如果说一棵树,只开一次花,那么一个人,一生也只有一次美丽,只为自己爱的人能遇见自己,在自己人生结束的时刻,和他携手走完人生,这是一件多么美丽浪漫的事情。
在这个春天,我也想做一棵开花的树,怀抱感恩的心,感谢在我最低谷时候,给我一缕温馨的阳光,久违的微笑,幸福的芬芳,我是一棵开花的树,我的根深深地扎进幸福的泥土里,我的杆直直地伸向天空,我的枝团团地遮挡风雨,我的叶闪耀最浓的绿色,根是我生命的底气,杆是我挺拔的脊梁,枝是我温暖的手臂,叶是与幸福携手的日子,而花是我对生活的一朵笑语。开花的时候,如果有人一时高兴,摘走一朵,我也不会生气,我很高兴,我的平凡也能装饰他的梦,花落的时候,如果有人一时伤感,拾掇我满地的落英,我很庆幸,我的深情也有人能懂,我会含泪微笑着说:没关系,花落了,我的枝头还会有果!其实对我们来说,我们爱的人就是一棵开花的树,因为有爱,这个世界也开满了花,因为有爱,我们心里也变得很温暖,生命也因为有了这棵开花的树,而变得更柔软更有想象力,其实不单单是我们的爱人,才是生命中开花的树,很多生命中我们值得怀念的人,其实也像开花的树,滋养着我们的心灵,给了我们幸福的微笑。
一棵开花的树,不动不移的永远在一个地方,若有你的不动不移的相伴,我亦将只为你,开满一树美丽……
篇11:席慕蓉诗作《青春》中英文版
席慕蓉诗作《青春》中英文版
【作品简介】《青春》是席慕蓉的诗歌作品。岁月的流逝,青春不再,在陷落的惊悸中,人需得却破解着亘古的谜题。但爱的力量造就了种种不朽,雨夜里凄冷的流泪,开晴世界里激奋的乞求,一切可爱的,不都源于这人类满怀冲动的时节——青春。
中文版:青春
席慕容
所有的结局都已写好
所有的泪水也都已启程
却忽然忘了是怎么样的'一个开始
在那个古老的不再回来的夏日
无论我如何的去追索
年轻的你只如云影掠过
而你微笑的面容极浅极淡
逐渐隐没在日落后的群岚
遂翻开那发黄的扉页
命运将它装订的极为拙劣
含着泪 我一读再读
却不得不承认
青春 是一本太仓促的书
【英译文】
Each of the endings had been written
All the tears been already on the way
But how did it begin we’d forgotten
On that old unrepeatable summer’s day
No matter how I used to follow trace
Thee young, in the flashy floating cloudslost
A softest and faintest smile on thou face
Which day by day disappeared amidst
From hill to hill after the sun’s falling
Then the yellowish title page unfolded
Fortune made it with awfully binding
With tears again and again had I read
Being unwilling to admit the truth
All is rush written in the book of youth
篇12:《再别康桥》诗作赏析
《再别康桥》诗作赏析
1928年·作品出处《猛虎集》·
文学体裁 现代诗
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
----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
在我的心头荡漾。
----
软泥上的青荇,
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在康河的柔波里,
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
那榆荫下的一潭,
不是清泉,是天上虹;
揉碎在浮藻间,
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
寻梦?撑一支长篙,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满载一船星辉,
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
但我不能放歌,
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夏虫也为我沉默,
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
不带走一片云彩。
字词注释 听语音
⑴青荇(xìng):多年生草本植物,叶子略呈圆形,浮在水面,根生在水底,花黄色。
⑵招摇:这里有“逍遥”之意。
⑶篙(gāo):用竹竿或杉木等制成的撑船工具。
⑷溯(sù):逆着水流的方向走。
英语原文
Very quietly I take my leave
As quietly as I came here;
Quietly I wave good-bye
To the rosy clouds in the western sky.
The golden willows by the riverside
Are young brides in the setting sun;
Their reflections on the shimmering waves
Always linger in the depth of my heart.
The floating heart growing the sludge
Sways leisurely under the water;
In the gentle waves of Cambridge
I would be a water plant!
That pool under the shade of elm trees
Holds not water but the rainbow from the sky;
Shattered to pieces among the duck weeds
Is the sediment of a rainbow-like dream?
To seek a dream?
Just to pole a boat upstream
To where the green grass is more verdant
Or to have the boat fully loaded with starlight
And sing aloud in the splendor of starlight.
But I can’t sing aloud
Quietness is my farewell music;
Even summer insects heap silence for me
Silent is Cambridge tonight!
Very quietly I left
As quietly as I came here;
Gently I flick my sleeves
Not even a wisp of cloud will I bring away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1928年11月6日,初载1928年12月10日《新月》月刊第1卷第10号,署名徐志摩。康桥,即英国著名的剑桥大学所在地。1920年10月—1922年8月,诗人曾游学于此。康桥时期是徐志摩一生的转折点。诗人在《猛虎集·序文》中曾经自陈道:在24岁以前,他对于诗的兴味远不如对于相对论或民约论的兴味。正是康河的水,开启了诗人的心灵,唤醒了久蛰在他心中的诗人的天命。因此他后来曾满怀深情地说:“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我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吸烟与文化》)
1928年诗人故地重游。11月6日在归途的中国南海上,他吟成了这首传世之作。这首诗最初刊登在1928年12月10日《新月》月刊第1卷10号上,后收入《猛虎集》。可以说“康桥情节”贯穿在徐志摩一生的诗文中,而《再别康桥》无疑是其中最有名的一篇。
此诗作于徐志摩第三次欧游的归国途中。时间是1928年11月6日,地点是中国上海。7月底的一个夏天,他在英国哲学家罗素家中逗留一夜之后,事先谁也没有通知,一个人悄悄来到康桥找他的英国朋友。遗憾的是他的英国朋友一个也不在,只有他熟悉的康桥在默默等待他,一幕幕过去的生活图景,又重新在他的眼前展现……由于他当时时间比较紧急,又赶着要去会见另一个英国朋友,故未把这次感情活动记录下来。直到他乘船离开马赛的归国途中,面对汹涌的大海和辽阔的天空,才展纸执笔,记下了这次重返康桥的切身感受。
文学赏析
这首《再别康桥》全诗共七节,每节四行,每行两顿或三顿,不拘一格而又法度严谨,韵式上严守二、四押韵,抑扬顿挫,朗朗上口。这优美的节奏象涟漪般荡漾开来,既是虔诚的学子寻梦的跫音,又契合著诗人感情的潮起潮落,有一种独特的审美快感。七节诗错落有致地排列,韵律在其中徐行缓步地铺展,颇有些“长袍白面,郊寒岛瘦”的诗人气度。可以说,正体现了徐志摩的诗美主张。
《再别康桥》是一首写景的抒情诗,其抒发的情感有三:留恋之情,惜别之情和理想幻灭后的感伤之情。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这节诗可用几句话来概括:舒缓的节奏,轻盈的动作,缠绵的情意,同时又怀着淡淡的哀愁。最后的“西天的云彩”,为后面的描写布下了一笔绚丽的色彩,整个景色都是在夕阳映照下的景物。所以这节诗为整首诗定下了一个基调。
“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下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心头荡漾。”这节诗实写的是康河的美,同时,柳树在古诗里“柳”——“留”,留别有惜别的含义,它给诗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多少的牵挂用“在我心头荡漾”,把牵挂表现得非常形象。他运用的手法是比拟(拟人、拟物)。这节与第三节诗联系紧密:“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在康桥的柔波里,我甘做一条水草。”第三节诗突出了康河的明静和自由自在的状况,自由、美正是徐志摩所追求的。同时表现一种爱心,那水草好像在欢迎着诗人的到来。还有,它并没有完全脱离中国诗歌的意境,它和中国的古诗有相同的地方,就是物我合一。第二节是化客为主,第三节是移主为客,做到两相交融,物我难忘。这两句诗正好表现出徐志摩和康桥的密切关系。这就是所谓的:确定了理想,步入了诗坛,美妙的风光中,抒发自己的情感。三者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通过具体的形象,来表达自己的感情。
第四节是转折点:“那榆荫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躁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这节诗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实”是景物的描写,“虚”是象征手法的运用。一潭水很清澈,霞光倒映下来,“不是清泉,是天上虹”,一片红光,是实写。但是,潭水上漂了很多的水藻,挡住了一部分霞光,零零碎碎的,有的红,有的绿,好像柔水一般,非常形象。这个“揉”写的很好,同时也是自己梦想的破灭。闻一多先生纪念他的长女夭折时写了一首诗,曾用了一个比喻:“像夏天里的一个梦,像梦里的一声钟。”说明梦境是美好的,钟声是悠扬的,然而是短暂的,所以彩虹似的梦似美丽而短暂的。1927年徐志摩的梦想破灭了,又与陆小曼不和,很消沉。
第五节,“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慢溯,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这节诗是徐志摩对往昔生活的回忆、留恋。他在康桥生活了两年。他那时有自己的理想,生活是充实的,对明天怀着希望。所以,他用“一船星辉”来比喻那时的生活,带有象征的意味。
过去的已经成为历史,回到现实仍然是哀伤,所以“悄悄是离别的笙萧,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这第六节诗是情感的高潮,充分表现了徐志摩对康桥的情感,集中表现了离别的惆怅。这节诗就需要联系别的诗,包括古诗来理解。“悄悄是离别的笙箫”是暗喻的手法。例如,苏轼的《前赤壁赋》中描述了萧声是低沉的哀怨的,而笛声是欢悦的,所以“箫”来比喻“悄悄”来说明诗人的心境,因此,“悄悄”的动作带有诗人的感情,接着"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诗歌讲究精练,一再重复“沉默”“悄悄”“轻轻”,是强调重点,并不是浪费语言。
其实“沉默”是人的最深的感情。例如,柳永的《雨霖铃·寒蝉凄切》中的语句“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再如苏轼的词《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他回忆他的妻子王弗死后的十年,回忆他们相见的时候“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此处无声胜有声”,还有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使用反衬手法,三月春光明媚,白花盛开,可惜好友欲离我而去。如“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下两句“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意在言外,旨在象内”。“不着一字,尽得风流”往往用在评价诗,意思诗不说愁,却把愁表现得最为恰当,看着朋友走掉,长久孤立的站着,表现感情的深厚。如王国维说的“一切景语皆情语”,“写景即抒情”。所以“唯见长江天际流”有很深长的意蕴,又如李煜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都是这样的好诗词。说沉默时感情最深,就像生活中的例子,感情最深的表达时机、船都已走了,但送别的人伫立不动,若有所思。结合句中“沉默是今晚的康桥”,康桥尚且如此,诗人何以堪?实际反衬了诗人对康桥的感情非常深厚,因此,“悄悄”就带着诗人的主观感情了。
第七节:“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云彩”有象征意味,代表彩虹似的梦,它倒映在水中,但并不带走,因此再别康桥不是和他母校告别,而是和给他一生带来最大变化的康桥文化的告别,是再别康桥理想。
《再别康桥》这首诗充分体现了新月诗派的“三美”,即绘画美、建筑美、音乐美。音乐美是徐志摩最强调的,其中第一句和最后一句是反复的,加强节奏感,且其中的词是重叠的,例如“悄悄”、“轻轻”、“沉默”,再者每句诗换韵,因为感情是变化的,所以不是一韵到底的。再是音尺,“轻轻的我走了”,三字尺,一字尺,二字尺,符合徐志摩活泼好动的性格,再是压韵。所谓建筑美,一、三句诗排在前面,二、四句诗低格排列,空一格错落有致,建筑有变化;再者一三句短一点,二四句长一点,显出视觉美,音乐是听觉,绘画是视觉,视觉美与听觉美融通,读起来才会感觉好。再谈到绘画美即是词美,如“金柳”、“柔波”、“星辉”、“软泥”、“青荇”这些形象具有色彩,而且有动态感和柔美感。
这三者结合起来,徐志摩追求“整体当中求变化,参差当中求异”,显示出新月似的特点和个性,概括为:柔美幽怨的意境,清新飘逸的风格。
这首诗表现出诗人高度的艺术技巧。诗人将具体景物与想象糅合在一起构成诗的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巧妙地把气氛、感情、景象融汇为意境,达到景中有情,情中有景。诗的结构形式严谨整齐,错落有致。全诗7节,每节4行,组成两个平行台阶;1、3行稍短,2、4行稍长,每行6至8字不等,诗人似乎有意把格律诗与自由诗二者的形式糅合起来,使之成为一种新的诗歌形式,富有民族化,现代化的建筑美。诗的语言清新秀丽,节奏轻柔委婉,和谐自然,伴随着情感的起伏跳跃,犹如一曲悦耳徐缓的散板,轻盈婉转,拨动着读者的心弦。
诗人闻一多20世纪20年代曾提倡现代诗歌的“音乐的美”“绘画的美”“建筑的美”,《再别康桥》一诗,可以说是“三美”具备,堪称徐志摩诗作中的绝唱。
名家点评
陈伟农:《再别康桥》一个不可缺少的魅力在于它的音乐美!
章景曙:(徐志摩)和林徽因在康河相识相恋后,他期盼着能生活在一起,不料当他和张幼仪离婚后,林徽因却突然回国和梁思成结婚,一向有绅士风度的诗人,只能将往昔生活的甜蜜回忆,通过诗歌委婉而又含蓄地表达。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诗中的很多地方都有暗示。比如“夕阳中的新娘”,这作为美好生活象征的新娘,就有林徽因的影子;寻梦中的“梦”,是指两人当年在康河感情交流的梦,向青草更青处漫溯则暗含了不浅的感情记忆,只能暗藏在心里,独自享受。
霍秀全:《再别康桥》就是徐志摩一生追求“爱,自有,美”的理想的具体反映。诗中理想主义的情感表白是分为两个层次的,一是对往昔剑桥留学生活的回忆,二是对当年爱情挫折的追述。
作者简介
徐志摩(1897年1月15日—1931年11月19日),现代诗人、散文家。原名章垿,字槱森,留学英国时改名志摩。新月派代表诗人。先后就读于上海沪江大学、天津北洋大学和北京大学。1918年赴美留学学习经济,1921年赴英国留学,入剑桥大学当特别生,研究政治经济学。在剑桥两年深受西方教育的熏陶及欧美浪漫主义和唯美派诗人的影响。1923年成立新月社。1924年任北京大学教授。1926年任光华大学、大夏大学和南京中央大学(1949年更名为南京大学)教授。1930年辞去了上海和南京的职务,应胡适之邀,再度任北京大学教授,兼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教授。1931年11月19日因飞机失事罹难。代表作品有《再别康桥》《翡冷翠的一夜》等
【席慕蓉诗作《邂逅》赏析】相关文章:
6.席慕蓉经典语句
7.《邂逅》诗歌
9.席慕蓉亮丽美诗
10.席慕容:夏日重读席慕蓉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