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的励志名言
“AKAMG”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20篇庄子的励志名言,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整理后的庄子的励志名言,希望能帮助大家!
篇1:庄子励志名言
形在江海之上,心存魏阙之下,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然动容,视通万里。《庄子·让王》
吾以天地为棺椁,以日月为连璧,星辰为珠玑,万物为送賷。吾葬具岂不备邪?《庄子·列御寇》
毛嫱丽姬,人之所美也;鱼见之深入,鸟见之高飞,麋鹿见之决骤,四者孰知天下之正色哉?《齐物论》
节饮食以养胃,多读书以养胆。
至言不出,俗言胜也。《庄子·外篇·天地》
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养生主》
瞽者无以与乎文章之观,聋者无以与乎钟鼓之声。岂唯形骸有聋盲哉?夫知亦有之。《逍遥游》
夫相收之与相弃亦远矣,且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山木》
浮游,不知所求;猖狂,不知所往;游者鞅掌,以观无妄。《庄子·外篇·在宥》
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庄子·渔夫》
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必巨。《人间世》
视乎冥冥,听乎无声。冥冥之中,独见晓焉;无声之中,独闻和焉。故深之又深而能物焉,神之又神而能精焉;《庄子·外篇·天地》
德有所长而形有所忘。人不忘其所忘而忘其所不忘,此谓诚忘。《德充符》
人莫鉴于流水而鉴于止水。《德充符》
丧己于物,失性于俗者,谓之倒置之民。《刻意》
故纯朴不残,孰为犠尊!白玉不毁,孰为珪璋!道德不废,安取仁义!性情不离,安用礼乐!五色不乱,孰为文采!五声不乱,孰应六律!《庄子·外篇·马蹄》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在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养生主》
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逍遥游》
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养生主》
知其愚者,非大愚也;知其惑者,非大惑也。大惑者,终身不解;大愚者,终身不灵。《庄子·外篇·天地》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儵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庄子·外篇·秋水》
方其梦也,不知其梦也。梦之中又占其梦焉,觉而后知其梦也。《齐物论》
天下尽殉也。彼其所殉仁义也,则俗谓之君子;其所殉货财也,则俗谓之小人。其殉一也,则有君子焉,有小人焉;若其残生损性,则盗跖亦伯夷已,又恶取君子小人于其间哉!《骈拇》
小惑易方,大惑易性。《骈拇》
自其异者视之,肝胆楚越也;自其同者视之,万物皆一也。《德充符》
夫大道不称,大辩不言,大仁不仁,大廉不谦,大勇不忮。道昭而不道,言辩而不及,仁常而不成,廉清而不信,勇忮而不成。《齐物论》
好面誉人者,亦好背而毁之。《庄子·盗跖》
巧者劳而知者忧,无能者无所求。饱食而遨游,泛若不系之舟,虚而遨游者也。《庄子·列御寇》
夫天下莫大于秋豪之末,而太山为小;莫寿乎殇子,而彭祖为夭。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齐物论》
汝不知夫螳螂乎?怒其臂以当车辙,不知其不胜任也,是其才之美者也。《人间世》
天能覆之而不能载之,地能载之而不能覆之,大道能包之而不能辩之。知万物皆有所可,有所不可,故曰选则不遍,教则不至,道则无遗者矣。《庄子·杂篇·天下》
[
篇2:庄子励志名言
庄子励志名言
1、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
2、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
3、善人不得圣人之道不立,跖不得圣人之道不行。
4、朝受命而夕饮冰。
5、大寒既至,霜雪既降,吾是以知松柏之茂也。
6、绝迹易,无行地难。为人使易以伪,为天使难以伪。
7、故绝圣弃知,大盗乃止。
8、道隐于小成,言隐于荣华。
9、其耆欲深者,其天机浅。
10、鉴明则尘垢不止,止则不明也。久与贤人处则无过。
11、井蛙不可以语於海,夏虫不可以语於冰。
12、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13、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
14、大知闲闲,小知间间。大言炎炎,小言詹詹。
15、指穷于为薪,火传也,不知其尽也。
16、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
17、臭腐复化为神奇,神奇复化为臭腐。
18、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19、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
20、夫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
21、巧者劳而智者忧,无能者无所求。
22、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
23、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24、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合一。
25、孝子不谀其亲,忠臣不谄其君,臣、子之盛也。
26、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27、大知闲闲,小知间间;大言炎炎,小言詹詹。
28、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
29、丧己于物,失性于俗者,谓之倒置之民。
30、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也。
31、形固可使如槁木,心固可使如死灰。
32、凡人心险于山川,难于知天。
33、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
34、唇竭则齿寒,鲁酒薄而邯郸围,圣人生而大盗起。
35、庖人虽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
36、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37、意有所至而爱有所亡。可不慎邪?
38、圣人法天贵真,不拘于俗。
39、以火救火,以水救水,名之曰益多。
40、悲乐者,德之邪;喜怒者,道之过;好恶者,心之失。
41、相与于无相与,相为于无相为。
42、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
43、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
44、夫鹄不日浴而白,乌不日黔而黑。
45、巧者劳而知者忧,无能者无所求。饱食而遨游,泛若不系之舟,虚而遨游者也。
46、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47、瞽者无以与乎文章之观,聋者无以与乎钟鼓之声。岂唯形骸有聋盲哉?夫知亦有之。
48、古之至人,先存诸己而后存诸人。所存于己者未定,何暇至于暴人之所行!
49、北海有大鹏怒而飞,其翼垂天之云,水击三千丈,扶博遥之上九万里!
50、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
51、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
52、形在江海之上,心存魏阙之下,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然动容,视通万里。
53、至人之用心若镜,不将不迎,应而不藏,故能胜物而不伤。
54、知足者不以利自累也,审自得者失之而不惧,行修于内者无位而不怍。
55、自其异者视之,肝胆楚越也;自其同者视之,万物皆一也。
篇3:庄子励志名言
一尺之捶,日取其半,万世不竭。《庄子·杂篇·天下》
髑髅曰:“死,无君于上,无臣于下;亦无四时之事,从然以天地为春秋,虽南面王乐,不能过也。”《至乐》
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逍遥游》
故曰,夫恬淡寂寞,虚无无为,此天地之平,而道德之质也。《刻意》
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橐允,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大宗师》
曰:“朝三而暮四。”众狙皆怒。曰:“然则朝四而暮三。”众狙皆悦。《齐物论》
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齐物论》
去小知而大知明,去善而自善矣。《庄子·杂篇·外物》
学者,学其所不能学也;行者,行其所不能行也;辩者,辩其所不能辩也。知止乎其所不能知,至矣;《庄子·杂篇·庚桑楚》
众人重利,廉士重名,贤人尚志,圣人贵精。《刻意》
唇竭则齿寒,鲁酒薄而邯郸围,圣人生而大盗起。《l箧》
甘其食,美其服,乐其俗,安其居,邻国相望,鸡狗之音相闻,民至老死而不相往来。《l箧》
凤兮凤兮,何德之衰也。来世不可待,往世不可追也。天下有道,圣人成焉;天下无道,圣人生焉。《庄子·人间世》
“忘其肝胆,遗其耳目,芒然彷徨乎尘垢之外,逍遥乎无事之业,是谓为而不恃,长而不宰”《外篇·达生》
古之至人,先存诸己而后存诸人。所存于己者未定,何暇至于暴人之所行!《人间世》
小人则以身殉利,士则以身殉名,大夫则以身殉家,圣人则以身殉天下。故此数子者,事业不同,名声异号,其于伤性以身为殉,一也。《骈拇》
同类相从,同声相应,固天理也。《庄子·渔父》
夫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故善生者,乃所以善死也。《大宗师》
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庄子·田子方》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庄子·让王》
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养生主》
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逍遥游》
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庄子·知北游》
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齐物论》
“不乐寿,不哀夭,不荣通,不丑穷,不拘一世之利以为己私分,不以王天下为已处显。显则明。万物一府,死生同状。”《庄子·外篇·天地》
夫言非吹也,言者有言。《齐物论》
山木,自寇也;膏火,自煎也。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人间世》
谋无主则困,事无备则废。
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诸侯之门仁义存焉。《l箧》
绝迹易,无行地难。为人使易以伪,为天使难以伪。《人间世》
善人不得圣人之道不立,跖不得圣人之道不行。《l箧》
“凡人心险于山川,难于知天。”《庄子·杂篇·列御寇》
荃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荃;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吾安得夫忘言之人而与之言哉!《外物》
狗不以善吠为良,人不以善言为贤。《庄子·杂篇·徐无鬼》
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人间世》
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逍遥游》
此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宁其生而曳尾于途中乎?……吾将曳尾于途中。《庄子·外篇·秋水》
其耆欲深者,其天机浅。《大宗师》
大知闲闲,小知间间。大言炎炎,小言詹詹,
《齐物论》
出入六合,游乎九州,独往独来,是谓独有。独有之人,是谓至贵。《庄子·外篇·在宥》
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齐物论》
井蛙不可以语於海,夏虫不可以语於冰。《秋水》
庖人虽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逍遥游》
故跖之徒问于跖曰:“盗亦有道乎?”跖曰:“何适而无有道邪?夫妄意室中之藏,圣也;入先,勇也;出后,义也;知可否,知也;分均,仁也。五者不备而能成大盗者,天下未之有也。《l箧》
以指喻指之非指,不若以非指喻指之非指也;以马喻马之非马,不若以非马喻马之非马也。天地一指也,万物一马也。《齐物论》
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逍遥游》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庄子·知北游》
篇4:庄子励志名言
1. 巧者劳而智者忧,无能者无所求。
2. 凤兮凤兮,何德之衰也。来世不可待,往世不可追也。天下有道,圣人成焉;天下无道,圣人生焉。
3. 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
4. 天下有道,圣人成焉;天下无道,圣人生也。方今之时,仅免刑焉。福轻乎羽,莫之知载;祸重乎地,莫之知避。
5. 大寒既至,霜雪既降,吾是以知松柏之茂也。
6. 绝迹易,无行地难。为人使易以伪,为天使难以伪。
7. 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
8. 相与于无相与,相为于无相为。
9. 天下尽殉也。彼其所殉仁义也,则俗谓之君子;其所殉货财也,则俗谓之小人。其殉一也,则有君子焉,有小人焉;若其残生损性,则盗跖亦伯夷已,又恶取君子小人于其间哉!
10. 意有所至而爱有所亡。可不慎邪?
篇5:庄子励志名言
1. 吾以天地为棺椁,以日月为连璧,星辰为珠玑,万物为送賷。吾葬具岂不备邪?
2. 巧者劳而知者忧,无能者无所求。饱食而遨游,泛若不系之舟,虚而遨游者也。
3. 大知闲闲,小知间间;大言炎炎,小言詹詹。
4. 毛嫱丽姬,人之所美也;鱼见之深入,鸟见之高飞,麋鹿见之决骤,四者孰知天下之正色哉?
5. 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
6. 物无非彼,物无非是;自彼则不见,自知则知之。故曰:彼出于是,是亦因彼。
7. 丧己于物,失性于俗者,谓之倒置之民。
8. 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
9. 其耆欲深者,其天机浅。
10. 荃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荃;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
11. 井蛙不可以语於海,夏虫不可以语於冰。
12. 指穷于为薪,火传也,不知其尽也。
13. 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14. 以火救火,以水救水,名之曰益多。
15. 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合一。
16. 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17. 夫相收之与相弃亦远矣,且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
18. 孝子不谀其亲,忠臣不谄其君,臣、子之盛也。
19. 庖人虽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
20. 朝受命而夕饮冰。
21.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
22. 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
23.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24. 唇竭则齿寒,鲁酒薄而邯郸围,圣人生而大盗起。
25. 夫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
26. 故曰,夫恬淡寂寞,虚无无为,此天地之平,而道德之质也。
27. 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
28.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
29.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
30. 故跖之徒问于跖曰:“盗亦有道乎?”跖曰:“何适而无有道邪?夫妄意室中之藏,圣也;入先,勇也;出后,义也;知可否,知也;分均,仁也。五者不备而能成大盗者,天下未之有也。
31. 知足者不以利自累也,审自得者失之而不惧,行修于内者无位而不怍。
32. 夫大道不称,大辩不言,大仁不仁,大廉不谦,大勇不忮。道昭而不道,言辩而不及,仁常而不成,廉清而不信,勇忮而不成。
33. 以指喻指之非指,不若以非指喻指之非指也;以马喻马之非马,不若以非马喻马之非马也。天地一指也,万物一马也。
34. 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35. 瞽者无以与乎文章之观,聋者无以与乎钟鼓之声。岂唯形骸有聋盲哉?夫知亦有之。
36. 北海有大鹏怒而飞,其翼垂天之云,水击三千丈,扶博遥之上九万里!
37. 大知闲闲,小知间间。大言炎炎,小言詹詹。
38. 故绝圣弃知,大盗乃止。
39. 汝不知夫螳螂乎?怒其臂以当车辙,不知其不胜任也,是其才之美者也。
40. 不乐寿,不哀夭,不荣通,不丑穷,不拘一世之利以为己私分,不以王天下为已处显。显则明。万物一府,死生同状。
41. 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
42. 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与其誉尧而非桀也,不如两忘而化其道。
43. 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
44. 至人之用心若镜,不将不迎,应而不藏,故能胜物而不伤。
45. 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
46. 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
47.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也。
48. 德有所长而形有所忘。人不忘其所忘而忘其所不忘,此谓诚忘。
49. 道隐于小成,言隐于荣华。
篇6:庄子的励志名言
庄子的励志名言
1、 汝不知夫螳螂乎?怒其臂以当车辙,不知其不胜任也,是其才之美者也。《人间世》
2、 古之至人,先存诸己而后存诸人。所存于己者未定,何暇至于暴人之所行!《人间世》
3、 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人间世》
4、 绝迹易,无行地难。为人使易以伪,为天使难以伪。《人间世》
5、 朝受命而夕饮冰。《人间世》
6、 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必巨。《人间世》
7、 意有所至而爱有所亡。可不慎邪?《人间世》
8、 山木,自寇也;膏火,自煎也。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人间世》
9、 自其异者视之,肝胆楚越也;自其同者视之,万物皆一也。《德充符》
10、 人莫鉴于流水而鉴于止水。《德充符》
11、 鉴明则尘垢不止,止则不明也。久与贤人处则无过。《德充符》
12、 德有所长而形有所忘。人不忘其所忘而忘其所不忘,此谓诚忘。《德充符》
13、 其耆欲深者,其天机浅。《大宗师》
14、 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大宗师》
15、 小惑易方,大惑易性。《骈拇》
16、 小人则以身殉利,士则以身殉名,大夫则以身殉家,圣人则以身殉天下。故此数子者,事业不同,名声异号,其于伤性以身为殉,一也。《骈拇》
17、 天下尽殉也。彼其所殉仁义也,则俗谓之君子;其所殉货财也,则俗谓之小人。其殉一也,则有君子焉,有小人焉;若其残生损性,则盗跖亦伯夷已,又恶取君子小人于其间哉!《骈拇》
18、 故跖之徒问于跖曰:“盗亦有道乎?”跖曰:“何适而无有道邪?夫妄意室中之藏,圣也;入先,勇也;出后,义也;知可否,知也;分均,仁也。五者不备而能成大盗者,天下未之有也。《胠箧》
19、 善人不得圣人之道不立,跖不得圣人之道不行。《胠箧》
20、 唇竭则齿寒,鲁酒薄而邯郸围,圣人生而大盗起。《胠箧》
21、 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诸侯之门仁义存焉。《胠箧》
22、 故纯朴不残,孰为犠尊!白玉不毁,孰为珪璋!道德不废,安取仁义!性情不离,安用礼乐!五色不乱,孰为文采!五声不乱,孰应六律!《庄子外篇马蹄》
23、 浮游,不知所求;猖狂,不知所往;游者鞅掌,以观无妄。《庄子外篇在宥》
24、 出入六合,游乎九州,独往独来,是谓独有。独有之人,是谓至贵。《庄子外篇在宥》
25、 视乎冥冥,听乎无声。冥冥之中,独见晓焉;无声之中,独闻和焉。故深之又深而能物焉,神之又神而能精焉;《庄子外篇天地》
26、 知其愚者,非大愚也;知其惑者,非大惑也。大惑者,终身不解;大愚者,终身不灵。《庄子外篇天地》
27、 至言不出,俗言胜也。《庄子外篇天地》
28、 此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宁其生而曳尾于途中乎?……吾将曳尾于途中。《庄子外篇秋水》
29、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儵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庄子外篇秋水》
30、 “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庄子外篇秋水》
31、 学者,学其所不能学也;行者,行其所不能行也;辩者,辩其所不能辩也。知止乎其所不能知,至矣;《庄子杂篇庚桑楚》
32、 狗不以善吠为良,人不以善言为贤。《庄子杂篇徐无鬼》
33、 去小知而大知明,去善而自善矣。《庄子杂篇外物》
34、 一尺之捶,日取其半,万世不竭。《庄子杂篇天下》
35、 天能覆之而不能载之,地能载之而不能覆之,大道能包之而不能辩之。知万物皆有所可,有所不可,故曰选则不遍,教则不至,道则无遗者矣。《庄子杂篇天下》
36、 “忘其肝胆,遗其耳目,芒然彷徨乎尘垢之外,逍遥乎无事之业,是谓为而不恃,长而不宰”《外篇达生》
37、 “圣人之用兵也,亡国而不失人心”––––––战而赢得人心,不战而屈人之兵,这是中国用兵的最高境界。
38、 “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与其誉尧而非桀,不如两忘而化其道”(鱼儿与其以唾沫相互湿润,艰难活命,不如相互忘却,遨游于江湖自然之中;与其赞誉尧舜明君、指摘桀纣暴君,不如忘却是非,回归自然之道)––––––忘却是非,等同贤恶,于境界修养大可裨益,但于社会进步十分有害。
39、 “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大地载着我的形体,使我生活劳苦,使我老年逸乐,最终以死使我得以休息)––––––庄子于此有一种深厚的忧愁意识,这是中国人不多见的。
40、 “生为附赘悬疣,死为决疣溃痈”(生为累赘,死为解脱)–––––––在中国生存太痛苦了。
41、 “天地一指,万物一马”(天地只有一种元素,万物纷纷也只是一类)––––––针对名家白马非马的争论,庄子“齐万物”,认为万物一马。在这种浑沌主义、相对主义思想的指导下,中国当然不可能产生柏拉图之灵肉二元主义、亚里斯多德之植物分类、物理探索。
42、 “六合之外,圣人存而不论;六合之内,圣人论而不议”(对人间之外的事,圣人暂且悬置它而不探讨;对人间之内的事,圣人陈述它但不主观地评判)–––––对于六合之外、世俗之外、形而上的东西,中国人没有探索的欲望,所以,科技离不开眼前的实用,哲学只有世俗主义的思想。
43、 “人皆知有用之用(有用东西的.用处),而莫知无用之用(无用东西的用处)也”–––––––庄子发现了无用之用,就是远离官场、名利,崇高自我,同时也放弃社会责任,任由暴政横行。
44、 “死生存亡,穷达贫富,贤与不肖,毁誉,饥渴寒暑,事之变,命之行也”–––––––无论是儒家,还是道家,都有强烈的信命思想,因此,以阿Q精神,认同统治者的专制、腐败与自己的贫困、受虐。
45、 “不以好恶内伤其身,常因(经常因循)自然”–––––以天为师,因循自然,保身长命,这是典型的中国思想。庄子也堕入世俗之中。 更多孟子名言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相关文章。
46、 “古之真人,其寝(睡觉)不梦,其觉(醒来)无忧,其食不甘(吃饭不耽于滋味),其息(呼吸)深深”––––––庄子要求忘掉自我(“无己”),忘掉不幸,缩进乌龟壳里。
47、 “古之真人,不知悦生(不庆幸活着),不知恶死(不忧患要死)”––––––乱世生命无保,只好以阿Q精神不计较生死了。
篇7:庄子励志努力学习名言
庄子励志努力学习名言
1.山木,自寇也;膏火,自煎也。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 。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人间世》
2.自其异者视之,肝胆楚越也;自 其同者视之,万物皆一也。《德充符》
3.人莫鉴于流水而鉴于止水。《德充符》
4.小惑易方,大惑易性。《骈拇》
5.小人则以身殉利,士则以身殉名,大夫则以身殉家,圣人则以身殉天下。故此数子者,事业不同,名声异号,其于伤性以身为殉,一也。《骈拇》
6.天下尽殉也。彼其所殉仁义也,则俗谓之君子;其所殉货财也,则俗谓之小人。其殉一也,则有君子焉,有小人焉;若其残生损性,则盗跖亦伯夷已,又恶取君子小人于其间哉!《骈拇》
7.故跖之徒问于跖曰:“盗亦有道乎?”跖曰:“何适而无有道邪?夫妄意室中之藏,圣也;入先,勇也;出后,义也;知可否,知也;分均,仁也。五者不备而能成大盗者,天下未之有也。《胠箧》
8.善人不得圣人之道不立,跖不得圣人之道不行。《胠箧》
9.唇竭则齿寒,鲁酒薄而邯郸围,圣人生而大盗起。《胠箧》
10.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诸侯之门仁义存焉。《胠箧》
11.故纯朴不残,孰为犠尊!白玉不毁,孰为珪璋!道德不废,安取仁义!性情不离,安用礼乐!五色不乱,孰为文采!五声不乱,孰应六律!《马蹄》
12.浮游,不知所求;猖狂,不知所往;游者鞅掌,以观无妄。《在宥》
13.出入六合,游乎九州,独往独来,是谓独有。独有之人,是谓至贵。《在宥》
14.视乎冥冥,听乎无声。冥冥之中,独见晓焉;无声之中,独闻和焉。故深之又深而能物焉,神之又神而能精焉;《天地》
15.知其愚者,非大愚也;知其惑者,非大惑也。大惑者,终身不解;大愚者,终身不灵。《天地》
16.至言不出,俗言胜也。《天地》(更多庄子名言尽在“习古堂国学网”)
17.此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宁其生而曳尾于途中乎?……吾将曳尾于途中。《秋水》
18.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儵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秋水》
19.去小知而大知明,去善而自善矣。《外物》
20.一尺之捶,日取其半,万世不竭。《天下》
21.天能覆之而不能载之,地能载之而不能覆之,大道能包之而不能辩之。知万物皆有所可,有所不可,故曰选则不遍,教则不至,道则无遗者矣。《天下》
1、“鱼相忘于江湖,人相忘于道术”(鱼而忘情于江湖,人忘情于自由之道)––––––中国人只能忘却世俗痛苦,进入假想的自由,而不能争取和赢得现实的自由。
2、“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道,此谓坐忘”(不奔走操劳,去掉聪明才智,忘掉肉体,摒弃知识,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这叫做坐忘)–––––––一个“忘”字,是中国人处理人生危难的绝招。
3、“乘夫莽眇之鸟,以出六极之外,而游无何有之乡,以处圹垠之野”(乘骑渺茫之鸟,出于宇宙深处,遨游于虚无之境,倘佯于无限之野)––––––这是想象中的自由,精神的自由,不同于现代西方的自由主义–––––社会的自由,政治的自由,现实的自由。
4、“至人之用心若镜,不将不迎,应而不藏,故能胜物而不伤”(境界最高的人,其心如镜子,照物而无情,不将就,不奉迎,不掩藏感情,所以他能轻视外物,用心不伤)––––––在精神上超脱,不冤屈自己,高蹈外物,这是中国人最容易做到的。 更多孟子名言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相关文章。
5、“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一幅小农经济的画图。
6、“不乐寿,不哀夭,不荣通,不丑穷”–––––––庄子此语的意思是,不以长寿为乐,不以早夭为悲,不以通达为荣,不以穷困为耻。随遇而安,知天乐命,使国人丧失了进取心。
7、“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在遥远的姑射山,有神人居住。他肌肤如冰雪洁白,风姿绰约如处女,不食人间五谷,餐风饮露。腾云驾雾,驱驰日月,而奔驰畅游于宇宙之外)–––––––中国社会太黑暗,所以,有同流合污之俗人,也有冰清玉洁之隐士,唯独没有敢于入世、挑战社会、进行抗争的勇士。
8、“形(肉体)固可使如槁木(枯木),心固可使如死灰”–––––––避世以至于槁木死灰,如佛教成佛之涅盘,这大概是东方人的悲观主义吧?
9、“终身役役而不见其成功,臬然疲役而不知其所归,可不哀邪!”(世人终生奔波于名利而不见有所作用,疲惫不堪而不知自己的归宿,太悲哀了)–––––––庄子反对为名利而操劳奔波,可是老百姓为了糊口不疲于奔命行吗?
10、“是亦彼也,彼亦是也。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此即彼,彼即此,彼无是非的区别,此也无是非的区别)––––––:中国人没有多少是非观念、真理意识,诸子百家都是教导人们混淆是非,不辨善恶,或以恶为善(如儒家以束缚人之恶德为善德,法家以暴力、诡计为善行)。
11、“今世之仁人,蒿目而忧世之患”(当今的仁人志士,举目远望而生忧患之心)–––––––庄子有对社会的深沉的忧患,可惜,他忧患的结果不是抗争,而是逃避。
12、“不仁之人,决性命之情(指放纵欲望)而饕(贪婪于)富贵”––––––乱世而饕富贵,这种只顾眼前享受,不顾将来死活的短期行为在中国人中是最普遍的。更多孟子名言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相关文章。
13、“天下莫不以物(外物)易(改变)其性(本性)矣,小人则以身殉利(为蝇头小利而献身),士(知识者)则以身殉(牺牲于)名,丈夫则以身殉家,圣人则以身殉天下。故此数子者,事业不同,名声异号,其于伤性(伤害本性),以身为殉(以人身殉物),一也”–––––––庄周慧眼,透彻小人、圣人,主张保全人的本性,可现实中汲汲于名利的俗子如过江之鲫。中国人反异化也过早了,物质文明尚不发达,就反物质文明,只能导致贫穷、落后。
14、“多男子(男孩)则多惧(担心),富则多事,寿(长寿)则多辱”–––––庄子倒是想得开,他从反面看待人们的世俗行为,阿Q乎?庄子是阿Q的精神导师。
15、“忘乎物,忘乎天,其名为忘己(忘掉自己)。忘己之人,是之谓之入于天(天人合一)”––––––中国人忘己、无己、忘我,西方人强调人的主体性、人格、自我。
篇8:庄子的励志名言精选
1、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
2、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
3、善人不得圣人之道不立,跖不得圣人之道不行。
4、朝受命而夕饮冰。
5、大寒既至,霜雪既降,吾是以知松柏之茂也。
6、绝迹易,无行地难。为人使易以伪,为天使难以伪。
7、故绝圣弃知,大盗乃止。
8、道隐于小成,言隐于荣华。
9、其耆欲深者,其天机浅。
10、鉴明则尘垢不止,止则不明也。久与贤人处则无过。
11、井蛙不可以语於海,夏虫不可以语於冰。
12、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13、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
14、大知闲闲,小知间间。大言炎炎,小言詹詹。
15、指穷于为薪,火传也,不知其尽也。
16、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
17、臭腐复化为神奇,神奇复化为臭腐。
18、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19、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
20、夫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
21、巧者劳而智者忧,无能者无所求。
22、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
23、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24、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合一。
25、孝子不谀其亲,忠臣不谄其君,臣、子之盛也。
26、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27、大知闲闲,小知间间;大言炎炎,小言詹詹。
28、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
29、丧己于物,失性于俗者,谓之倒置之民。
30、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也。
31、形固可使如槁木,心固可使如死灰。
32、凡人心险于山川,难于知天。
33、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
34、唇竭则齿寒,鲁酒薄而邯郸围,圣人生而大盗起。
35、庖人虽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
36、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37、意有所至而爱有所亡。可不慎邪?
38、圣人法天贵真,不拘于俗。
39、以火救火,以水救水,名之曰益多。
40、悲乐者,德之邪;喜怒者,道之过;好恶者,心之失。
41、相与于无相与,相为于无相为。
42、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
篇9:庄子的励志名言精选
1、命为志存。——朱熹
2、当仁,不让于师。——《论语》
3、不怨天,不尤人。——《论语》
4、天生我材必有用。——李白《将进酒》
5、志不强者智不达。——《墨子·修身》
6、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大学》
7、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
8、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病起书怀》
9、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
10、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训俗遗规》
11、业精于勤,荒于嬉。——韩愈《进学解》
12、不傲才以骄人,不以宠而作威。——诸葛亮
13、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后出师表》
14、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易经》
15、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
16、天下之事常成于困约,而败于奢靡。——陆游
17、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
18、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乾·象》
19、有志者,事竟成。——《后汉书·耿弇传》
20、志当存高远。——诸葛亮《诫外生书》
21、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史记·滑稽列传》
22、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
23、有志者事竟成。——《后汉书·耿列传》
24、发奋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论语》
25、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北齐书·元景安传》
26、丈夫不报国,终为贫贱人。——陈恭尹《射虎射石头》
27、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后汉书·陈蕃传》
28、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夏日绝句》
29、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水调歌头》苏轼
30、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
31、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32、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论语》
33、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34、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史记·陈涉世家》
35、少壮不努力,老大徒悲伤。——汉乐府古辞《长歌行》
36、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
37、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曹植《赠白马王彪》
38、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屈原《离骚》
39、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增广贤文》
40、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41、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出塞》
42、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赤壁》杜牧
43、精诚所加,金石为开。——《后汉书·光武十王列传》
44、傲不可长,欲不可纵,乐不可极,志不可满。——魏徵
45、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后汉书·广陵思王荆传》
46、积土而为山,积水而为海。——《荀子·儒效》
47、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
48、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盖棺。——陆游《病起》
49、绳锯木断,水滴石穿。——罗大经《鹤林玉露》
50、时危见臣节,世乱识忠良。——鲍照《代出自蓟北门行》
51、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52、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王安石
53、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宋·朱熹《春日》
54、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郑板桥《竹石》
55、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唐·贺知章《咏柳》
56、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57、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新五代史·伶官传序》
篇10:中学庄子励志名言
1.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让王》
2. 悲乐者,德之邪;喜怒者,道之过;好恶者,心之失。《刻意》
3. 黄帝曰:“……道不可致,德不可至。仁可为也,义可亏也,礼相伪也。”《知北游》
4. 士有道德不能行,惫也;衣弊履穿,贫也,非惫也,此所谓非遭时也。《山木》
5. 大寒既至,霜雪既降,吾是以知松柏之茂也。——《庄子·让王》
6. 夫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故善生者,乃所以善死也。
7. 故跖之徒问于跖曰:“盗亦有道乎?”跖曰:“何适而无道邪?夫妄意室中之藏,圣也;入先,勇也;出后,义也;知可否,知也;分均,仁也。五者不备,而能成大盗者,天下未之有也。”
8. 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9. 彼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
10. 故绝圣弃知,大盗乃止。
11. 圣人法天贵真,不拘于俗。
12. 名也者,相轧也;知也者,争之器。二者凶器,非所以尽行也。《人间世》
13. 天下有道,圣人成焉;天下无道,圣人生也。方今之时,仅免刑焉。福轻乎羽,莫之知载;祸重乎地,莫之知避。《人间世》
14. 彼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
15. 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庄子·知北游》
篇11:庄子的励志名言
庄子,姓庄,名周,字子休(亦说子沐),宋国蒙人,先祖是宋国君主宋戴公。他是东周战国中期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创立了华夏重要的哲学学派庄学,是继老子之后,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是道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
1、大知闲闲,小知间间;大言炎炎,小言詹詹。——《庄子·齐物论》
2、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在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庄子·养生主》
3、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庄子·逍遥游》
4、相与于无相与,相为于无相为。——《庄子。大宗师》
5、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庄子·养生主》
6、以火救火,以水救水,名之曰益多。——《庄子·人间世》
7、物无非彼,物无非是;自彼则不见,自知则知之。故曰:彼出于是,是亦因彼。——《庄子·齐物 论》
8、汝不知夫螳螂乎?怒其臂以当车辙,不知其不胜任也,是其才之美者也。——《人间世》
9、山木自寇也,膏火自煎也,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
10、不以物挫志。——《庄子·天地》
11、夫小惑易方,大惑易性。——《庄子·骈拇》
12、孝子不谀其亲,忠臣不谄其君,臣、子之盛也。——《庄子·天地》
13、夫鹄不日浴而白,乌不日黔而黑。——《庄子·天运》
14、夫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庄子·田子方》
15、臭腐复化为神奇,神奇复化为臭腐。故曰:“通天下一气耳。 ——《庄子·知北游》
16、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庄子·知北游》
17、荃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荃;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庄子·外物》
18、知足者不以利自累也,审自得者失之而不惧,行修于内者无位而不怍。——《让王》
19、大寒既至,霜雪既降,吾是以知松柏之茂也。——《庄子·让王》
20、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庄子·齐物论》
21、指穷于为薪,火传也,不知其尽也。——《庄子·养生主》
22、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庄子。山木》
23、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庄子.知北游》
24、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逍遥游》
25、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逍遥游》
26、名也者,相轧也;知也者,争之器。二者凶器,非所以尽行也。《人间世》
27、天下有道,圣人成焉;天下无道,圣人生也。方今之时,仅免刑焉。福轻乎羽,莫之知载;祸重乎地,莫之知避。《人间世》
28、圣人不死,大盗不止。
29、彼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
30、故绝圣弃知,大盗乃止。
31、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让王》
32、悲乐者,德之邪;喜怒者,道之过;好恶者,心之失。《刻意》
33、众人重利,廉士重名,贤人尚志,圣人贵精。《刻意》
34、丧己于物,失性于俗者,谓之倒置之民。《刻意》
35、扁子曰:“……今汝饰知以惊愚,修身以明污,昭昭乎若揭日月而行民。……”《达生》
36、昔吾闻之大成之人曰:“自伐者无功,功成者堕,名成者亏。“《山木》
37、黄帝曰:“……道不可致,德不可至。仁可为也,义可亏也,礼相伪也。”《知北游》
38、士有道德不能行,惫也;衣弊履穿,贫也,非惫也,此所谓非遭时也。《山木》
39、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合一。
40、圣人法天贵真,不拘于俗。
41、至人之用心若镜,不将不迎,应而不藏,故能胜物而不伤。
42、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
43、是亦彼也,彼亦是也。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
44、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45、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也。
46、形固可使如槁木,心固可使如死灰。
47、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
48、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49、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
(我们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识却是无限的。要想用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限的知识,便会感到很疲倦;既然如此还要不停地去追求知识,便会弄得更加疲困不堪!
50、名也者,相轧也;知也者,争之器。二者凶器,非所以尽行也。
篇12:中学庄子励志名言
1. 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逍遥游》
2.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在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庄子·养生主》
3. 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合一。
4. 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5. 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庄子。山木》
6. 圣人不死,大盗不止。
7. 大知闲闲,小知间间;大言炎炎,小言詹詹。——《庄子·齐物论》
8. 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庄子·齐物论》
9.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庄子·逍遥游》
10. 相与于无相与,相为于无相为。——《庄子。大宗师》
11. 至人之用心若镜,不将不迎,应而不藏,故能胜物而不伤。
12. 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
13. 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庄子·养生主》
14. 以火救火,以水救水,名之曰益多。——《庄子·人间世》
15. 物无非彼,物无非是;自彼则不见,自知则知之。故曰:彼出于是,是亦因彼。——《庄子·齐物 论》
16. 汝不知夫螳螂乎?怒其臂以当车辙,不知其不胜任也,是其才之美者也。——《人间世》
17. 山木自寇也,膏火自煎也,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
18. 不以物挫志。——《庄子·天地》
19. 夫小惑易方,大惑易性。——《庄子·骈拇》
20. 众人重利,廉士重名,贤人尚志,圣人贵精。《刻意》
篇13:中学庄子励志名言
1. 丧己于物,失性于俗者,谓之倒置之民。《刻意》
2. 扁子曰:“……今汝饰知以惊愚,修身以明污,昭昭乎若揭日月而行民。……”《达生》
3. 昔吾闻之大成之人曰:“自伐者无功,功成者堕,名成者亏。“《山木》
4. 孝子不谀其亲,忠臣不谄其君,臣、子之盛也。——《庄子·天地》
5. 夫鹄不日浴而白,乌不日黔而黑。——《庄子·天运》
6. 夫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庄子·田子方》
7. 臭腐复化为神奇,神奇复化为臭腐。故曰:”通天下一气耳。 ——《庄子·知北游》
8.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庄子·知北游》
9. 荃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荃;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庄子·外物》
10. 知足者不以利自累也,审自得者失之而不惧,行修于内者无位而不怍。——《让王》
11. 天下有道,圣人成焉;天下无道,圣人生也。方今之时,仅免刑焉。福轻乎羽,莫之知载;祸重乎地,莫之知避。
12. 故绝圣弃知,大盗乃止。
13. 是亦彼也,彼亦是也。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
14. 形固可使如槁木,心固可使如死灰。
15. 名也者,相轧也;知也者,争之器。二者凶器,非所以尽行也。
篇14:庄子经典名言
庄子经典名言
1、毛嫱丽姬,人之所美也;鱼见之深入,鸟见之高飞,麋鹿见之决骤,四者孰知天下之正色哉?《齐物论》
2、方其梦也,不知其梦也。梦之中又占其梦焉,觉而后知其梦也。《齐物论》
3、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齐物论》
4、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在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养生主》
5、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养生主》
6、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养生主》
7、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养生主》
8、汝不知夫螳螂乎?怒其臂以当车辙,不知其不胜任也,是其才之美者也。《人间世》
9、古之至人,先存诸己而后存诸人。所存于己者未定,何暇至于暴人之所行!《人间世》
10、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人间世》
11、绝迹易,无行地难。为人使易以伪,为天使难以伪。《人间世》
12、“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秋水》
13、学者,学其所不能学也;行者,行其所不能行也;辩者,辩其所不能辩也。知止乎其所不能知,至矣。《庚桑楚》
14、狗不以善吠为良,人不以善言为贤。《徐无鬼》
15、朝受命而夕饮冰。《人间世》(更多庄子名言尽在“”)
16、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必巨。《人间世》
17、意有所至而爱有所亡。可不慎邪?《人间世》
18、鉴明则尘垢不止,止则不明也。久与贤人处则无过。《德充符》
19、德有所长而形有所忘。人不忘其所忘而忘其所不忘,此谓诚忘。《德充符》
20、其耆欲深者,其天机浅。《大宗师》
21、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大宗师》
篇15:庄子名言
庄子名言集锦
1. 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2. 小恐惴惴,大恐缦缦。
3. 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郤,忽然而已。
4. 人不可以战胜自然。
5. 服难以勇,治乱以智。
6. 臭腐化为神奇,神奇化为臭腐。
7. 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
8. 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于心。
9. 物无非彼,物无非是;自彼则不见,自知则知之。
10. 不亡以待尽。
11. 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
12. 夫恬淡寂寞,虚无无为,此天地之平,而道德之质也。
13.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矣。
14. 嗜欲深者天机浅。
15. 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泰山为小;莫寿于殇子,而彭祖为夭。
16. 巧者劳智者忧,无能者无求。
17. 自事其心者,哀乐不易施乎前,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德之至也。
18. 至人之用心若镜,不将不迎,应而不藏,故能胜物而不伤。
19. 吾所谓明者,非谓其见彼也,自见而已矣。
20.天下有道,圣人成焉;天下无道,圣人生也。
篇16:庄子名言
1、大知闲闲,小知间间;大言炎炎,小言詹詹。《庄子齐物论》
2、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在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庄子养生主》
3、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庄子逍遥游》
4、相与于无相与,相为于无相为。《庄子。大宗师》
5、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庄子养生主》
6、以火救火,以水救水,名之曰益多。(名人名言 mingyan.chazidain.com)《庄子人间世》
7、物无非彼,物无非是;自彼则不见,自知则知之。故曰:彼出于是,是亦因彼。《庄子齐物 论》
8、汝不知夫螳螂乎?怒其臂以当车辙,不知其不胜任也,是其才之美者也。《人间世》
9、山木自寇也,膏火自煎也,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
10、不以物挫志。《庄子天地》
11、夫小惑易方,大惑易性。《庄子骈拇》
12、孝子不谀其亲,忠臣不谄其君,臣、子之盛也。《庄子天地》
13、夫鹄不日浴而白,乌不日黔而黑。《庄子天运》
14、夫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庄子田子方》
15、臭腐复化为神奇,神奇复化为臭腐。故曰:通天下一气耳。 《庄子知北游》
16、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庄子知北游》
17、荃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荃;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庄子外物》
18、知足者不以利自累也,审自得者失之而不惧,行修于内者无位而不怍。《让王》
19、大寒既至,霜雪既降,吾是以知松柏之茂也。《庄子让王》
20、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庄子齐物论》
21、指穷于为薪,火传也,不知其尽也。《庄子养生主》
22、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庄子。山木》
23、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庄子.知北游》
24、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逍遥游》
25、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逍遥游》
26、名也者,相轧也;知也者,争之器。二者凶器,非所以尽行也。《人间世》
27、天下有道,圣人成焉;天下无道,圣人生也。方今之时,仅免刑焉。福轻乎羽,莫之知载;祸重乎地,莫之知避。《人间世》
28、圣人不死,大盗不止。
29、彼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
30、故绝圣弃知,大盗乃止。
31、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让王》
32、悲乐者,德之邪;喜怒者,道之过;好恶者,心之失。《刻意》
33、众人重利,廉士重名,贤人尚志,圣人贵精。《刻意》
34、丧己于物,失性于俗者,谓之倒置之民。《刻意》
35、扁子曰:今汝饰知以惊愚,修身以明污,昭昭乎若揭日月而行民。《达生》
36、昔吾闻之大成之人曰:自伐者无功,功成者堕,名成者亏。《山木》
37、黄帝曰:道不可致,德不可至。仁可为也,义可亏也,礼相伪也。《知北游》
38、士有道德不能行,惫也;衣弊履穿,贫也,非惫也,此所谓非遭时也。《山木》
39、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合一。
40、圣人法天贵真,不拘于俗。
41、至人之用心若镜,不将不迎,应而不藏,故能胜物而不伤。
42、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
43、是亦彼也,彼亦是也。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
44、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45、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也。
46、形固可使如槁木,心固可使如死灰。
47、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
48、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49、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
(我们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识却是无限的。要想用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限的知识,便会感到很疲倦;既然如此还要不停地去追求知识,便会弄得更加疲困不堪!
50、名也者,相轧也;知也者,争之器。二者凶器,非所以尽行也。
(名是相互倾轧的原因;智是相互斗争的手段。两者是凶器,是不可以尽行的。)
51、天下有道,圣人成焉;天下无道,圣人生也。方今之时,仅免刑焉。福轻乎羽,莫之知载;祸重乎地,莫之知避。
(天下有道,圣人可以成就事业;天下无道,圣人只能保全生命。现在这个时代,仅仅可以避开刑戮。幸福不过像羽毛那样轻,不知怎样才可以去承受;祸患重得像大地一样,不知怎样才能避免。)
52、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
(人们都知道有用的用处,但不懂得无用的.更大用处。)
53、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泉水干了,好多鱼被困在陆地上,相互用嘴吐气,用吐沫相互沾湿,这就莫如在江湖中生活自由自在,相互忘掉。)
54、夫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故善生者,乃所以善死也。
(大自然给我形体,用生使我操劳,用老使我清闲,用死使我安息。所以称善我生存的,也同样称善我的死亡。
55、故跖之徒问于跖曰:盗亦有道乎?跖曰:何适而无道邪?夫妄意室中之藏,圣也;入先,勇也;出后,义也;知可 否,知也;分均,仁也。五者不备,而能成大盗者,天下未之有也。
(因此盗跖的门徒问盗跖说:做大盗的也有法则吗?盗跖回答说:无论哪个地方都怎么会没有法则呢?凭空猜想屋里储藏着多少财物,这就是聪明;带头先进入屋里的,就是勇;最后退出屋子的,就是义;酌情判断是否动手的,就是智;分赃均等的,就是仁。这五种不具备而成为大盗的,天下是决不会有的。)
56、圣人不死,大盗不止。
57、彼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
篇17:经典庄子名言
1. 正获之问于监市履希也,每下愈况。《庄子知北游》
2. 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逍遥游》
3. 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逍遥游》
4、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人间世》
5. 何谓道?有天道,有人道。无为而尊者,天道也;有为而累者,人道也。主者,天道也;臣者,人道也。天道之与人道也,相去远矣,不可不察也。《在宥》
6. 天地虽大,其化均也;万物虽多,其治一也;人卒虽众,其主君也。君原于德而成于天,故曰,玄古之君天下,无为也,天德而已矣。《天地》
7. 以火救火,以水救水,名之曰益多。《庄子人间世》
8. 物无非彼,物无非是;自彼则不见,自知则知之。故曰:彼出于是,是亦因彼。《庄子齐物论》
9. 汝不知夫螳螂乎?怒其臂以当车辙,不知其不胜任也,是其才之美者也。《庄子人间世》
10. 山木自寇也,膏火自煎也,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庄子人间世》
11. 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橐允,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乎江湖。《庄子大宗师》
12. 不以物挫志。《庄子天地》
13. 夫小惑易方,大惑易性。《庄子骈拇》
14. 孝子不谀其亲,忠臣不谄其君,臣、子之盛也。《庄子天地》
15. 无为也,则用天下而有余;有为也,则为天下用而不足。《庄子天道》
16. 夫鹄不日浴而白,乌不日黔而黑。《庄子天运》
17. 夫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庄子田子方》
18. 臭腐复化为神奇,神奇复化为臭腐。故曰:“通天下一气耳。”《庄子知北游》
19.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庄子知北游》
20. 荃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荃;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庄子外物》
21. 大知闲闲,小知间间;大言炎炎,小言詹詹。《庄子齐物论》
22.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养生主》
23.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庄子逍遥游》
24. 相与于无相与,相为于无相为。《庄子。大宗师》
25. 庖人虽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庄子逍遥游》
篇18:庄子名言精选
1. 知足者不以利自累也,审自得者失之而不惧,行修于内者无位而不怍。《庄子让王》
2. 大寒既至,霜雪既降,吾是以知松柏之茂也。《庄子让王》
3. 一尺之捶,日取其半,万世不竭。《庄子天下》
4. 有机械者必有机事,有机事者必有机心。机心存于胸中,则纯白不备,纯白不备,则神生不定;神生不定者,道之所不载也。《庄子天地》
5. 狙公赋 ,曰:“朝三暮四。”众狙皆怒。曰:“然则朝四而暮三。”众狙皆悦。《庄子。齐物论》
6. 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庄子齐物论》
7. 以火救火,以水救水,名之曰益多。《庄子人间世》
8. 物无非彼,物无非是;自彼则不见,自知则知之。故曰:彼出于是,是亦因彼。《庄子齐物论》
9. 汝不知夫螳螂乎?怒其臂以当车辙,不知其不胜任也,是其才之美者也。《庄子人间世》
10. 山木自寇也,膏火自煎也,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庄子人间世》
11. 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橐允,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乎江湖。《庄子大宗师》
12. 不以物挫志。《庄子天地》
13. 夫小惑易方,大惑易性。《庄子骈拇》
14. 孝子不谀其亲,忠臣不谄其君,臣、子之盛也。《庄子天地》
15. 无为也,则用天下而有余;有为也,则为天下用而不足。《庄子天道》
16. 夫鹄不日浴而白,乌不日黔而黑。《庄子天运》
17. 夫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庄子田子方》
18. 臭腐复化为神奇,神奇复化为臭腐。故曰:“通天下一气耳。”《庄子知北游》
19.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庄子知北游》
20. 荃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荃;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庄子外物》
篇19:经典庄子名言
26. 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庄子养生主》
27. 指穷于为薪,火传也,不知其尽也。《庄子养生主》
28. 凫胫虽短,续之则忧;鹤胫虽长,断之则悲。《庄子骈拇》
29. 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庄子山木》
30. 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庄子知北游》
31. 知足者不以利自累也,审自得者失之而不惧,行修于内者无位而不怍。《庄子让王》
32. 大寒既至,霜雪既降,吾是以知松柏之茂也。《庄子让王》
33. 一尺之捶,日取其半,万世不竭。《庄子天下》
34. 有机械者必有机事,有机事者必有机心。机心存于胸中,则纯白不备,纯白不备,则神生不定;神生不定者,道之所不载也。《庄子天地》
35. 狙公赋 ,曰:“朝三暮四。”众狙皆怒。曰:“然则朝四而暮三。”众狙皆悦。《庄子。齐物论》
36. 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庄子齐物论》
37. 故曰,夫恬淡寂寞,虚无无为,此天地之平,而道德之质也。《刻意》
38. 悲乐者,德之邪;喜怒者,道之过;好恶者,心之失。《刻意》
39. 众人重利,廉士重名,贤人尚志,圣人贵精。《刻意》
40. 孔子曰:“……当尧舜之时而天下无穷人,非知得也;当桀纣之时而天下无通人,非知失也;时势适然。”《秋水》
41. 髑髅曰:“死,无君于上,无臣于下;亦无四时之事,从然以天地为春秋,虽南面王乐,不能过也。”《至乐》
42. 扁子曰:“……今汝饰知以惊愚,修身以明污,昭昭乎若揭日月而行民。……”《达生》
43. 士有道德不能行,惫也;衣弊履穿,贫也,非惫也,此所谓非遭时也。《山木》
44. 阳子曰:“弟子记之,行贤而去自贤之行,安往而不爱哉!“《山木》
45. 黄帝曰:“……道不可致,德不可至。仁可为也,义可亏也,礼相伪也。”《知北游》
46.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
47. 形若槁骸,心若死灰,真其实知,不以故自持。
48. 不知乎?人谓我朱愚。知乎?反愁我躯。不仁,则害人;仁,则反愁我身。不义,则伤彼;义,则反愁我己。《庚桑楚》
49. 荃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荃;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吾安得夫忘言之人而与之言哉!《外物》
50. 名也者,相轧也;知也者,争之器。二者凶器,非所以尽行也。《人间世》
篇20:庄子名言
庄子名言
1、至人之用心若镜,不将不迎,应而不藏,故能胜物而不伤,
2、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
3、是亦彼也,彼亦是也。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
4、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5、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也。
6、形固可使如槁木,心固可使如死灰。
7、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
8、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9、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
(我们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识却是无限的。要想用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限的知识,便会感到很疲倦;既然如此还要不停地去追求知识,便会弄得更加疲困不堪!
10、名也者,相轧也;知也者,争之器。二者凶器,非所以尽行也。
(名是相互倾轧的原因;智是相互斗争的手段。两者是凶器,是不可以尽行的。)
11、天下有道,圣人成焉;天下无道,圣人生也。方今之时,仅免刑焉。福轻乎羽,莫之知载;祸重乎地,莫之知避。
(天下有道,圣人可以成就事业;天下无道,圣人只能保全生命。现在这个时代,仅仅可以避开刑戮。幸福不过像羽毛那样轻,不知怎样才可以去承受;祸患重得像大地一样,不知怎样才能避免。)
12、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
(人们都知道有用的用处,但不懂得无用的更大用处。)
13、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橐允,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泉水干了,好多鱼被困在陆地上,相互用嘴吐气,用吐沫相互沾湿,这就莫如在江湖中生活自由自在,相互忘掉,
)
14、故绝圣弃知,大盗乃止。
15、故跖之徒问于跖曰:“盗亦有道乎?”跖曰:“何适而无道邪?夫妄意室中之藏,圣也;入先,勇也;出后,义也;知可 否,知也;分均,仁也。五者不备,而能成大盗者,天下未之有也。”
(因此盗跖的门徒问盗跖说:“做大盗的也有法则吗?”盗跖回答说:“无论哪个地方都怎么会没有法则呢?凭空猜想屋里储藏着多少财物,这就是聪明;带头先进入屋里的,就是勇;最后退出屋子的,就是义;酌情判断是否动手的,就是智;分赃均等的,就是仁。这五种不具备而成为大盗的,天下是决不会有的。”)
16、故绝圣弃知,大盗乃止。
17、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合一。
18、圣人法天贵真,不拘于俗。
·更多精彩千秋胜负在于理·诚实是人生绝妙的法宝·莫护己短,护短,则己终不长·只有坚强的人才谦虚· 不会做小事的人,也做不出大事【庄子的励志名言】相关文章:
3.庄子名言名句
4.庄子名言人生感悟
5.庄子名言名句摘抄
6.庄子读后感
7.庄子语录
9.春季励志名言
10.詹姆斯励志名言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