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弟》唐诗鉴赏
“Ellipse”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9篇《示弟》唐诗鉴赏,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示弟》唐诗鉴赏,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篇1:《示弟》唐诗鉴赏
示 弟
李贺
别弟三年后,还家一日余。
醁醽今夕酒,缃帙去时书?
病骨犹能在,人间底事无!
何须问牛马,抛掷任枭卢。
篇2:《示弟》唐诗鉴赏
这是一曲人才被压制埋没的激愤之悲歌。从诗的内容看,应是李贺到长安应进士试不得第之后,返回家中所作。这是一首对仗工整巧妙的五言律诗。过去有人以为李贺只能写古体、乐府诗而不善于作律诗,这是一种误解。这首诗无论是从结构、从对仗来说都是一首极好的律诗,很有杜甫入蜀后律诗的神韵。
这首律诗前四句是第一部分,后四句是第二部分。
前四句是写“还家一日”,再简单点说是写“家”。
李贺约是二十岁前后赴京应试的,这场考试引起轩然大波,《前言》已述。李贺在考试之后没有马上返回家乡,而是“辞家三载”在长安“索米王门”(见李贺《勉爱行送小季之庐山》)。
开头两句似乎起得很平淡,只是简单地叙述了离家还家的时日。这两句单看起来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好处,但联系下两句就可以看到它们的作用了。“醁醽今夕酒,缃帙去时书。”似乎也平常,但仔细咀嚼就不平常。醇香的名酒,使人陶醉;阔别三年的心爱的书籍,是那样令人神往。不但是芬芳香醇的醁醽散发出阵阵诱人的味道,散发着使人感到温暖的气息;连那浅黄色的`衣书包裹着的书籍也散发出一种亲切温暖的芳香。和久别的弟弟、亲人们团聚又回到自己熟悉的书斋,那是多富有人情味的温暖的气氛啊!这是诗人“还家日”所感受到的生活的氛围。面对着自己那么熟悉的书籍,和心爱的弟弟、家人们一起饮着芬芳的美酒,这时诗人的心情该是多么愉快美好;特别是经历了三年人世间的种种情状之后,就更是这样了!
那么,三年别弟的时间里,人世间给诗人带来什么呢?如果说前四句是写“还家一日”或者简单点说是写“家”的话,那么,后四句就是写“别弟三年”,是写“人世间”了。李贺告别家人到长安应进士举,是为了求得一官半职,以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索米王门”(《勉爱行送小季之庐山》),但是也正像他自己所言:“ 阖扇未开逢瘈犬”大门没有打开而被疯犬唁唁而狂吠,只好“索米王门一事无”毫无所获而归。由于李贺举进士却被攻击不守家讳一事,李贺终于不能中进士第了。
并非李贺的才力不够,这是人才受到压抑的悲剧。
后四句以非常激愤的语言,控诉了科举制度对人才的扼杀。“病骨犹能在,人间底事无!”这是激愤的火焰在喷发,人世中,什么卑劣的事情没有啊!可安慰者,是我这把病骨还能在经熬前后活了下来。一个“犹能在”一个“底事无”,把诗人愤世疾俗的情绪抒发了出来。最后两句以赌博为喻指考场的不公。什么牛马枭卢何必再问它呢?这种赌博式的考场,胜负哪里有什么客观的标准?还不是凭考官随意抛掷,是枭则枭,是卢则卢。李贺忧伤愤激的感情,淋漓尽致地抒发了出来。
这后一部分写“别弟三年”写“人间”,这三年,该何等痛苦的三年;这人间,该是何等冷酷污浊的人间!这一部分写人世的冷酷和前一部分写家的温馨,成为一个鲜明的比较。艺术上相反相成,构成了情感深沉激越的意境。到这里,我们就能体悟到这首律诗结构上的巧妙和第一联的作用了。第一联“三年”“一日”不仅对仗工整,点出了时间,它们正像一个门的两扇,打开来之后,下面就紧紧围绕着这“一日”
和“三年”来展开描写了,所以说这里貌似平淡,而实则上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第二联、第三联,对仗工整、流畅自然,音韵和谐,对形成鲜明的意境也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李贺也是工于律诗的能手,只不过他感情放纵,经常不愿受律诗格律的约束。
篇3:李贺唐诗《示弟》
李贺唐诗《示弟》
《示弟》是唐代诗人李贺的作品,全诗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呢?
示弟
别弟三年后,还家一日余。
醁醽今夕酒,缃帙去时书。
病骨犹能在,人间底事无?
何须问牛马,抛掷任枭卢!
【注释】
①示弟:明弘治本《锦囊集》、徐渭批本《昌谷诗注》题下有“犹”字,因知其弟名犹。
②一日:一作“十日”。
③醁醽(lùlíng):酒名。《文选》左思《吴都赋》:“飞轻轩而酌醁醽。”李善注:“《湘州记》曰:湘州临水县有酃湖,取水为酒,名曰酃酒。盛弘之《荆州记》曰:渌水出豫章郡康乐县,其间乌程乡有井,官取水为酒,酒极甘美,与湘东酃湖酒年常献之,世称醁醽酒。”
④缃帙(xiāngzhì):浅黄色的包书布。
⑤病骨:病身。犹:一作“独”。
⑥牛马、枭卢:古代有掷五木的博戏,五木其形两头尖,中间平广,一面涂黑色,画牛犊以为花样,一面涂白,画雉以为花样。凡投掷五子皆黑者,名“卢”;白二黑三者曰“枭”。见李翱《五木经》和程大昌《演繁露》卷六《投》。
【白话译文】
与弟弟离别有三年了,回家重聚有一天多了。今晚的醁醽美酒,离家时缃帙包着的书。一身病痛现在还能活着回来,这世间什么样的事情不会发生呢?何必要问五木名色,抛出去管它是“枭”还是“卢”。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唐宪宗元和八年(8)作者辞官归昌谷后。清人方扶南说:“此当是以父名晋肃不得举进士而归。”当时李贺失意潦倒,病归昌谷,写下这首诗。
【赏析】
前四句写归家后的心情。首二句点明时间。“别弟三年后,还家一日余”。失意归来,不免悲伤怨愤;和久别的亲人团聚,又感到欣喜宽慰。三、四句“醁醽今夕酒,缃帙去时书”表现的正是诗人这种悲喜交织的复杂心情。弟弟不因“我”落泊归来而态度冷淡,仍以美酒款待。手足情深,互诉衷肠,自有一种无法用言语表达的乐趣。可是一看到行囊里装的仍是离家时带的那些书籍,又不禁悲从中来。这里虽只字未提名场失意,而仕途蹭蹬的景况,已通过对具体事物的'点染,委婉地显示出来了。诗人善于捕捉形象,执简驭繁,手法是十分高妙的。
后四句抒发感慨。“病骨犹能在”写自己:“人间底事无”写世事。意思是说:“尽管我身体不好,病骨支离,现在能活着回来,就是不幸中的大幸了;至于人世间,什么卑鄙龌龊的勾当没有呢?”诗人一方面顾影自怜,抒发了沉沦不遇的感慨,另一方面又指摘时弊,表达了愤世嫉俗的情怀。这两种感情交织在一起,显得异常沉痛。
末二句是回答弟弟关于考试得失的问话。“牛马”和“枭卢”是古代赌具“五木”(一名“五子”)上的名色,赌博时,按名色决定胜负。“何须问牛马,抛掷任枭卢”,意思是说:“我应试作文,如同‘五木’在手,一掷了事,至于是‘枭’是“卢”,是成是败,听之任之而已,何必过问呢!”其实当时“枭”(负彩)“卢”(胜彩)早见分晓,失败已成定局,诗人正是悲愤填膺的时候,却故作通达语,这是悲极无泪的一种表现。表面上愈是装得“冷静”、“达观”,悲愤的情怀就愈显得深沉激越。
黎简说:“昌谷于章法每不大理会,然亦有井然者,须细心寻绎始见。”(《李长吉集评》)这首诗,当是李贺诗中“章法井然”的一个例子,音韵和谐,对仗亦较工稳。全诗各联出句和对句的意思表面相对或相反,其实相辅相成。一者显示悲苦,一者表示欣慰,但其思想感情的基调都是忧伤愤激。诗人装作不介意仕途的得失,自我解嘲,流露出的正是隐藏在内心深处的极大痛苦。
篇4:《示弟》李贺古诗鉴赏
别弟三年后,
还家一日余。
醁醽今夕酒,
缃帙去时书?
病骨犹能在,
人间底事无!
何须问牛马,
抛掷任枭卢。
篇5:山中示弟
作者:王维
山林吾丧我,冠带尔成人。
莫学嵇康懒,且安原宪贫。
山阴多北户,泉水在东邻。
缘合妄相有,性空无所亲。
安知广成子,不是老夫身。
山中示弟翻译:无
山中示弟字词解释:
①弟:王维有弟四人,曰缙(jin音进)、A(chan音产)、(hong音宏)、(yin音胆),参见《新唐书・宰相世系表)。
②吾丧我:指进入“自忘”的精神境界。《庄子・齐物论》:“今者吾丧我,汝知之乎?”
③冠带:指仕宦。
④缘:佛教用语,即因缘,指事物得以产生和存在所依赖的原因和条件。佛教认为,世间一切事物和现象(诸法),皆因缘和合所生。相:事物之相状。有:梵文的意译,“存在”之意。盖“缘合”即生诸法,而诸法可见可知,各有其相状,所以说“缘合”“相”就存在;然佛教又认为,诸法本无实性,皆是虚妄,故又有“妄相”之语。
⑤性空:谓诸法之体性虚幻不实。
⑥广成子:黄帝时期汝州人,住临汝镇崆峒山上。为道家创始人,位居道教“十二金仙”之首。传说广成子活了1200岁后升天,在崆峒山留下了两个升天时的大脚印。 一说广成子是太上老君的化身,《太上老君开天经》:“黄帝之时,老君下为师,号曰广成子。二说“道”的化身曾三次降于人间,分为黄帝时期的广成子、西周时期的老子、东汉时期的张道陵。消自阴阳,作《道戒经》、《道德经》。黄帝以来,始有君臣父子,尊卑以别,贵贱有殊。”
山中示弟赏析:无
作者资料:
王维(7-761年),字摩诘(mó jié) ,人称诗佛 ,名字合之为维摩诘,维摩诘乃是佛教中一个在家的大乘佛教的居士,是著名的在家菩萨,意译以洁净、没有染污而著称的人。可见王维的名字中已与佛教结下了不解之缘。
王维在诗歌上的.成就是多方面的,无论边塞、山水诗、律诗还是绝句等都有流传人口的佳篇。他的诗句被苏轼称为“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他确实在描写自然景物方面,有其独到的造诣。无论是名山大川的壮丽宏伟,或者是边疆关塞的壮阔荒寒,小桥流水的恬静,都能准确、精炼地塑造出完美无比的鲜活形象,着墨无多,意境高远,诗情与画意完全融合成为一个整体。 更多古诗欣赏文章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王维的诗全集栏目。
山水田园诗派是盛唐时期的两大诗派之一,其主要作家是孟浩然、王维、常健、祖咏、裴迪等人,其中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是王维和孟浩然,也称为“王孟”。
篇6:王维《山中示弟》唐诗原文及注释
王维《山中示弟》唐诗原文及注释
【作品介绍】
《山中示弟》的作者是王维,被选入《全唐诗》的第127卷第21首。
【原文】
山中示弟
作者:唐·王维
山林吾丧我,冠带尔成人。
莫学嵇康懒,且安原宪贫。
山阴多北户,泉水在东邻。
缘合妄相有,性空无所亲。
安知广成子,不是老夫身。
【注释】
①弟:王维有弟四人,曰缙(jin音进)、繟(chan音产)、紘(hong音宏)、紞(yin音胆),参见《新唐书·宰相世系表)。
②吾丧我:指进入“自忘”的精神境界。《庄子·齐物论》:“今者吾丧我,汝知之乎?”
③冠带:指仕宦。
④缘:佛教用语,即因缘,指事物得以产生和存在所依赖的原因和条件。佛教认为,世间一切事物和现象(诸法),皆因缘和合所生。相:事物之相状。有:梵文的意译,“存在”之意。盖“缘合”即生诸法,而诸法可见可知,各有其相状,所以说“缘合”“相”就存在;然佛教又认为,诸法本无实性,皆是虚妄,故又有“妄相”之语。
⑤性空:谓诸法之体性虚幻不实。
⑥广成子:黄帝时期汝州人,住临汝镇崆峒山上。为道家创始人,位居道教“十二金仙”之首。传说广成子活了1200岁后升天,在崆峒山留下了两个升天时的大脚印。一说广成子是太上老君的化身,《太上老君开天经》:“黄帝之时,老君下为师,号曰广成子。二说“道”的化身曾三次降于人间,分为黄帝时期的广成子、西周时期的老子、东汉时期的张道陵。消自阴阳,作《道戒经》、《道德经》。黄帝以来,始有君臣父子,尊卑以别,贵贱有殊。”
【作者介绍】
王维(701年-761年),字摩诘(mójié),人称诗佛,名字合之为维摩诘,维摩诘乃是佛教中一个在家的大乘佛教的居士,是著名的在家菩萨,意译以洁净、没有染污而著称的人。可见王维的.名字中已与佛教结下了不解之缘。
王维在诗歌上的成就是多方面的,无论边塞、山水诗、律诗还是绝句等都有流传人口的佳篇。他的诗句被苏轼称为“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他确实在描写自然景物方面,有其独到的造诣。无论是名山大川的壮丽宏伟,或者是边疆关塞的壮阔荒寒,小桥流水的恬静,都能准确、精炼地塑造出完美无比的鲜活形象,着墨无多,意境高远,诗情与画意完全融合成为一个整体。
山水田园诗派是盛唐时期的两大诗派之一,其主要作家是孟浩然、王维、常健、祖咏、裴迪等人,其中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是王维和孟浩然,也称为“王孟”。
篇7:《新秋夜寄诸弟》唐诗鉴赏
韦应物
两地俱秋夕,
相望共星河。
高梧一叶下,
空斋归思多。
方用忧人瘼,
况自抱微痾。
无将别来近,
颜鬓已蹉跎。
韦应物诗鉴赏
这诗写于建中四年(783 ),当时诗人四十七岁,这年初夏,诗人由比部员外郎升任滁州刺史。诗人籍贯长安,原来又在中央任职,所以常和诸弟栖游共处;今虽升迁,但远在外郡,因而秋来十分思念诸弟,感秋而有此作。
首二句言新秋,但从中已流露思弟之苦:“两地俱秋夕,相望共星河。”京都与滁州,两地相隔千里;在这两地“皆秋”的晚上,能与诸弟共望的,唯天上星河而已。这两句,“俱秋夕”的“俱”字,从两地落笔,点出与弟相思难会之苦;而秋风萧索之夕,更从季候中烘衬出一层悲凉之色。“共星河”的“共”字,反衬出除“星河”而外,其他别无可共。从而使人由今夕而想到已往。昔日在京,家庭欢聚,同桌共餐,携手同游,文津共渡,诗文同赏,无话不论,何等欢欣;而今“共望”的`,却只“星河”在天!一个“共”字,反衬出诗人多少寂寞之感!透出诗人多少忆昔之情!
如果说首二句,把兄弟的相思和思归之心还暗藏于字面之后,那么,次二句的这种感情表现得就更加明显了:“高梧一叶下,空斋归思多。”俗话说“一叶落而知天下秋。”这高大的梧桐树上,秋风偶吹黄叶落地,便引起我无限思归之情。“高梧”对“空斋”,虽是衙署中实有之景,却正契合着诗人心境空寂的情愫;“一叶下”对“秋思多”,表面是因果关系的对仗,好象因“叶下”而生“归思”之想,而实则是因“归思多”才更注意了节候的变化。由此衬出诗人思念诸弟之殷切。
念弟思归毕竟是个人小事,从政爱民才是职责大事。作为清正的官吏,诗人在这一点上是看得很清楚的。因而接下去写道“方用忧民瘼,况自抱微痾。”
“ 方用”,指由比部员外郎升任滁州刺史,官阶由从六品升为正四品;“痾”,同疴,指小病。“方用”与“况自”,为递进之语。意思是朝廷对我刚刚委以重任,我生怕从政不力,政事不严,不能为解除人民的灾难和忧患而尽职;况且本来自己的身体就不太好,精力不济,就更不应该为一己之念而从政事中分心了。
“无将别来近,颜鬓已蹉跎。”“无将”,不要。两句意思是:夏天赴任,现在正值秋时,虽然十分思念诸弟,但毕竟分别时间不算太久;还是不要过于在意这短期的分别,以致颜鬓苍老,岁月失时;言下之意,一定要好好从政爱民,切不可因思念诸弟而使岁月蹉跎!劝勉自己不要因念诸弟而变得苍老,正说明思弟情深,难于忘怀。
这首诗语言浅近,感情深挚。诗人能把个人小事置于从政大事之下,体现了一位清正官吏应有的思想品格。诗虽古体,但有些诗句却清丽而又对仗工稳,情深而又不独溺于己情。表现了诗人娴熟的写作技巧。
篇8:经典唐诗鉴赏
经典唐诗鉴赏
1、泊 秦 淮杜 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2、蝉李商隐
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3、出 塞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渡阴山!
4、滁 州 西 涧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5、春 望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6、登 高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7、登鹳雀楼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8、登金陵凤凰台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9、登乐游原李商隐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10、登 岳 阳 楼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篇9:唐诗鉴赏
唐诗鉴赏
第一幕: 初唐四杰
内容:选用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的诗。
形式:四个着古装的男生装扮成初唐四杰,或寄歌山水,或格物咏志。 附:《滕王阁诗》
年代: 唐 作者: 王勃
滕王高阁临江渚,
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
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
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安在?
槛外长江空自流!
送杨处士反初卜居曲江 唐 · 杨炯
雁门归去远,垂老脱袈裟。萧寺休为客,曹溪便寄家。
绿琪千岁树,黄槿四时花。别怨应无限,门前桂水斜。
春晚山庄 唐 · 卢照邻
田家无四邻,独坐一园春。
茸啼非选树,鱼戏不惊纶。
山水弹琴尽,风花酌酒频。
年华已可乐,高兴复留人。
《晚憩田家》
年代: 唐 作者: 骆宾王
转蓬劳远役,披薜下田家。山形类九折,水势急三巴。
悬梁接断岸,涩路拥崩查。雾岩沦晓魄,风溆涨寒沙。
心迹一朝舛,关山万里赊。龙章徒表越,闽俗本殊华。
旅行悲泛梗,离赠折疏麻。唯有寒潭菊,独似故园花。
第二幕:盛世唐朝
内容:田园诗派代表:王维的诗
代表:的诗
形式:王维的诗由两男两女在班级前各领读一首,后面学生和唱 诗仙李白的诗是分男生女生对唱
附:王维的.诗
1、《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2、《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3、《归嵩山作》
清川带长薄,车马去闲闲。
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
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
迢递嵩高下,归来且闭关。
4、《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诗仙李白的诗
1、《把酒问月》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
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
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
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
2、《将进酒》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
与尔同销万古愁!
第三幕:中唐新乐
内容:白居易、柳宗元的诗
形式:歌伴舞
附:《忆江南·江南忆》
年代: 唐 作者: 白居易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
,何日更重游?
《浪淘沙》
年代: 唐 作者: 白居易
随波逐浪到天涯,
迁客西还有几家。
却到帝都重富贵,
请君莫忘浪淘沙。
《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
年代: 唐 作者: 柳宗元
海畔尖山似剑芒,
秋来处处割愁肠。
若为化作身千亿,
散向峰头望故乡。
第四幕:晚唐凄凄:
内容: 杜牧的诗
形式:一学生扮作杜牧,配乐表演。其他学生有感情背诗。 附:《寄远》
年代: 唐 作者: 杜牧
两叶愁眉愁不开,独含惆怅上层台。
碧云空断雁行处,红叶已雕人未来。
塞外音书无信息,道傍车马起尘埃。
功名待寄凌烟阁,力尽辽城不肯回。
《题乌江亭》
年代: 唐 作者: 杜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
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
卷土重来未可知。
【《示弟》唐诗鉴赏】相关文章:
2.《春晓》唐诗鉴赏
3.兵车行唐诗鉴赏
4.《剑客》唐诗鉴赏
8.《赤壁》唐诗鉴赏
10.《山行》唐诗鉴赏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