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励志人生 > 名人名言>崇德向善的名人故事

崇德向善的名人故事

2022-06-25 08:13:13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泽村荣纯”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6篇崇德向善的名人故事,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分享的崇德向善的名人故事,希望大家喜欢!

崇德向善的名人故事

篇1:崇德向善的名人故事

崇德向善的名人故事汇编

故事一:“最美司机”宋洋

一个响亮的名字为人所铭记,一个感人的事迹在泉城乃至全国口口相传。他就是山东“最美司机”宋洋——— 山东交运集团的一名普通司机。

3月9日上午,宋洋驾车载着33名乘客,沿济聊高速公路返回济南途中,突发脑干出血,在失去意识前的短短100秒内,他强忍病痛,拼尽最后一丝气力,用右手代替失去知觉的左手,成功完成减速变道、停靠应急车道、打开双闪警示灯、拉起手刹、开启车门疏散乘客等一系列安全操作,最后昏倒在方向盘上。经过11天的抢救,终因病情过重去世,年仅34岁——— 宋洋以其在生死刹那间的英勇壮举,交出了一张出色的人生答卷。

没有豪言壮语,宋洋以其默默的行为彰显了对岗位的热爱、对乘客的社会担当,“撰写”出激励我们爱岗敬业的一本生动教材——— 他与杭州的“最美司机”吴斌一样,都是道德的楷模、时代的典范,共同为全社会树立起了一座精神文明的丰碑。

近期,我们不断被“平民英雄”的壮举感动着:除了吴斌、宋洋们,还有“最美女教师”、“最美妈妈”、“最美……”,他们的共同点在于,在人生的某个关键瞬间,都在用自己的“近乎本能”又“超越本能”的举动释放了人性的光辉。而瞬间的背后,则是平日养成的职业素养、职业道德,以及美好的人性。

宋洋同志的壮举,也是职业道德的长期积淀。在日常工作中,宋洋业务过硬,精益求精,始终牢记“安全第一,旅客至上”的理念,时刻把旅客的安危放在首位。他累计行车71万公里,运送旅客8万余人次,从未发生过任何安全事故,被评为“五星驾驶员”。他在生命最后一刻艰难完成的一系列动作,最真实地展现了一名职业驾驶员高度的职业素养。只有当敬业成了习惯,深入骨髓,才有可能在生命的最后瞬间爆发出超乎想象的能量。因为在他心中,职责就是生命。

当世人感叹“世风日下”,感叹人间“真情淡薄”的时候,一个个“最美”的道德典型在告诉我们,即使“从来都有丑恶”,但“从来也不缺美好”。这就如同罗丹所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其实,在各行各业,都存在着像宋洋这样忠于职守、爱岗敬业的人。

时代需要英雄,济南需要典型,社会需要榜样。宋洋谱写的这曲生命赞歌,让我们感动的,不仅是对生命可贵的'阐释,更是对生命意义、生命价值的洞彻———比如,如何强化责任意识,如何提升敬业品质,如何激发奉献精神。

泉城呜咽寄忠魂,哀泪悲思悼英雄!“一座城送一个人”,是个体的哀荣,也是道德磁场里的共振。山东“最美司机”宋洋走了,但公共生活里,道德温度不应冷却。毕竟,每个人都是座待发掘的“善的矿藏”。

最近,省、市主要领导分别对宋洋事迹作出批示,山东省文明委也决定追授宋洋为“全省道德模范”,号召全社会要以宋洋同志为榜样,引导人们见贤思齐、崇德向善,自觉践行社会主义道德,弘扬正风正气,共同建设美丽家园。对此,我们在向这些平民英雄致以敬意的同时,也相信,在我们周围也蕴藏着无数“凡人善举”、“凡人壮举”的道德源泉!

在一个利益多元,诉求各异的社会,“凡人壮举”更可凝聚起强大的价值正能量。实现“中国梦”,这样崇德向善的“正能量”多多益善。

故事二:居里夫人小时候的故事

几十年前,波兰有个叫玛妮雅的小姑娘,学习非常专心。不管周围怎么吵闹,都分散不了她的注意力。

一次,玛妮雅在做功课,她姐姐和同学在她面前唱歌、跳舞、做游戏。玛妮雅就像没看见一样,在一旁专心地看书。

姐姐和同学想试探她一下。她们悄悄地在玛妮雅身后搭起几张凳子,只要玛妮雅一动,凳子就会倒下来。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玛妮雅读完了一本书,凳子仍然竖在那儿。

从此姐姐和同学再也不逗她了,而且像玛妮雅一样专心读书,认真学习。

篇2:奋发向上崇德向善故事精选

从前有一个大财主,他老年得子,只是这孩子从来是只会笑,不会哭。老财主想尽一切办法让孩子哭,只是为了证明,这个孩子没什么问题。

恰逢一个云游的高僧路过家里,财主抱着孩子给高僧诊断。孩子不认生,冲高僧嘻嘻直笑。财主上前,咬咬牙狠狠地打了孩子屁股一下,孩子皱皱眉头,随即平静,一声不哭。

财主冲高僧一摊手:“高僧,这孩子是不是智力有问题?”

高僧不说话,顺手从果盘里拿出一根香蕉和一串葡萄,在小孩儿面前一晃。小孩儿想了想,伸手接过了葡萄,并微微一笑。财主在一边解释:“儿子从小就不吃香蕉。”

高僧点点头:“知取舍,智力没有问题。”

财主伸手拿走了盘子中的香蕉,孩子愣了一下,不悲亦不哭。“您看,失去却不悲不哭,不会是前世高僧转世吧?我这万贯家财还指望他继承呢,我可不想让他出家。您给想想办法吧。”

高僧沉思片刻,端起桌上的果盘,说:“跟我来!”

一行人走出财主家的大门,恰逢三个小孩儿在门前玩耍。高僧瞅瞅小孩儿,再瞅瞅果盘,果盘里恰巧还有三根香蕉一串葡萄。于是高僧伸手把孩子招呼到身边,分给每人一根香蕉。三个小孩儿接过来,兴高采烈地剥开就吃。

这时,财主的儿子忽然伸手指着香蕉,大声叫起来。财主赶紧拿过葡萄哄儿子:“那是你最不爱吃的香蕉,这是你最喜欢吃的葡萄!”

财主的儿子夺过葡萄,气急败坏地扔到地上,仍是伸手要香蕉。三个孩子很快吃完,拿着香蕉皮得意地冲财主的儿子笑笑。

“哇!”财主的儿子忽然号啕大哭,把财主和仆人都吓了一跳。

财主欣喜之余喃喃不解:“他平时一口香蕉也不吃,今天怎么会为香蕉哭了呢?”

高僧微微一笑:“世间大多数人的悲伤,不是因为自己失去了,而是因为别人得到了。”

篇3:奋发崇德向善小故事稿

北宋时,侍郎李若谷在并州当太守。有一天,一个十二三岁的男孩跑来击鼓鸣冤,说叔叔不认自己为侄,想要占有父母给自己留下来的家产。

这个男孩名字叫石娃,父母经商积攒了不少家产。两个月前,父母带石娃去几百里之外走亲戚,离开家时,父亲委托自己的弟弟帮忙照料家里的生意。

可是,一家三口从亲戚家返回的途中,父母竟染上风寒相继去世,石娃一路费尽周折才回到家中,正准备进去,叔叔走出来大喝:“哪里来的野孩子?”他急忙说:“叔叔,我是石娃呀,这里是我的家。”不料,叔叔非但不肯相认,反而继续呵斥道:“胡说,我根本没有你这样的侄子,快滚!”说着,“砰”的一下关上门,任凭石娃怎么叫,也不肯开门。

石娃没有办法,只好告状。李太守听完,沉吟了一会儿说道:“你再回去敲门,看到你的叔叔出来就揍他一顿!”石娃摇头说不敢,李太守却说:“你若想让我审理此案,必须照我说的去做!”

石娃没办法,硬着头皮回去,用力推开门,狠狠地踢了叔叔几脚,然后转身就跑。叔叔被气坏了,也跑去找太守告状,说侄子不懂尊卑之分,竟然动手打他。

李太守一听,立刻怒喝道:“既然承认石娃是你的侄子,为什么还要霸占他的家产,你该当何罪?”叔叔听了,又后悔又惭愧,只好低头认罪。

原本说不清道不明的家务事,就这样被太守化解了。有些难以解决的问题,采取迂回的办法,往往更容易实现目的。

篇4: 崇德向善演讲稿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我是五年级一班的李茹欣,今天我所讲的题目是《崇德向善,奋发向上》的故事。

今天我给大家讲一个《三顾茅庐》的故事。汉末,刘备听说诸葛亮很有学识,又有才能,就和关羽、张飞一同带着礼物到隆中卧龙岗去请诸葛亮出山辅佐他。恰巧诸葛亮这天出去了,刘备只得失望地回去。不久,刘备又与关羽、张飞冒着大风大雪第二次去请。不料诸葛亮又外出了。张飞本不愿意再来,见诸葛亮不在家,就催着要赶快回去。刘备只得留下一封信,表达自己对诸葛亮的敬佩和请他出来帮助自己挽救国家危险局面的意思。过了一段时间之后,刘备第三次去请诸葛亮。到那里后,见诸葛亮正在睡觉。刘备不敢惊动他,一直在门外等到诸葛亮自己醒来,才彼此坐下来谈话。“三顾茅庐”成了恭敬的典范。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中华民族礼仪之邦,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中华美德世代传承,明五礼、知五耻,对个人是品德修养,融入到社会生活中,是家庭美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是维系社会正常生活和良好风气的丰厚滋养。

以“明礼知耻崇德向善”为精神引领,讲道德,树明礼向善之风,做正直友善的人;讲学习,树艰苦奋斗之风,,做勤劳节俭的人;讲健康,树崇文尚洁之风,做健康开朗的人;讲诚信,树诚实守信之风,做正义坦荡的人;讲秩序,树礼让和谐之风,做遵纪守法的人;讲奉献,树互助友爱之风,做热心志愿服务的人。

同学们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吧,为社会风尚作出积极贡献!

谢谢大家,我的讲话结束了!

篇5: 崇德向善演讲稿

我们小学生一定要崇德向善,养成良好的品德,锻造优良的品质。为什么呢?因为,我们是祖国的花朵,将来我们长大了,我们的爸爸,妈妈是要退休的,所以,我们要担起社会上各种职业的接班人。比如说,我们现在的医生将来可能就要退休了,所以我们要好好学习,而且要向周围那些品德高尚、善良、正直的人学习。

不仅要崇德向善,诚实,这个词也要伴随我们一生。在德国,如果你逃票、撒谎骗人、欠钱不还的话,那么就再也没有人和你做朋友,更哪家银行愿意借给钱,甚至你找工作都成问题。而在中国,没这种严谨的规矩,你撒谎骗人顶多遭人批评,逃票最多让你的良心受到一定谴责,总之,不管怎样,我们无时无刻都要诚实,至于善意的谎言,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可以使用,但事后要对自己进行良心上的谴责。

同学们,假如你们真的做到了以上的要求,那么你们将一定会受益匪浅的,希望你们能做到。

篇6: 崇德向善演讲稿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我国是一个有着5000年历史的文明古国,被世人誉为礼义之邦。道德血液在我们这个泱泱大国流淌了数千年,中华民族历来就有见贤思齐的道德基因。这些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我国社会道德主流积极健康向上。许多优秀领导干部和“平民英雄”脱颖而出,用爱心呼唤良知,用行动感动社会,成为社会的道德模范,成为催生社会前行的重要力量。

当前,我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期,一些领域诚信缺失、丧失道德底线,一些社会成员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扭曲,是非、善恶、美丑界限混淆的现象时有发生。在这个时候,尤其需要一种凝聚人心的积极精神,一种催人上进的道德力量。这些道德模范,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朴素的实践者,正是这种精神和力量的集中体现。

人无德不立。道德底线是社会的基本准则,决不许肆意践踏。全国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弘扬了公平正义,彰显了善的价值,传承了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美德。

道德模范,如同一盏盏明灯,点亮千家万户,照耀人们心灵。小善聚大爱,溪流成大海。他们使人相信,美德从未走远,道德正能量始终存在,向善向上仍然是社会主流价值观。

【崇德向善的名人故事】相关文章:

1.崇德向善征文

2.奋发向上崇德向善作文

3.《奋发向上 崇德向善》读后感

4.奋发有为崇德向善名言

5.奋发向上崇德向善演讲稿

6.《奋发向上崇德向善》讲话稿

7.小学生奋发向上崇德向善征文

8.读《奋发向上崇德向善》有感

9.奋发向上崇德向善读后感800字

10.崇德向善,见贤思齐杂文随笔

下载word文档
《崇德向善的名人故事.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