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工作总结>回家的心情日记总结

回家的心情日记总结

2024-05-18 07:38:43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hk0814”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4篇回家的心情日记总结,以下是小编整理后的回家的心情日记总结,欢迎阅读分享,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回家的心情日记总结

篇1:回家的心情日记总结

自从高中毕业的时候,我离开了老家,去了外面上大学,毕竟还是在本省,放长假,一年回去一两趟。

父母常年在外面做生意,过年才回去。我放暑假也是在父母哪里。

毕业了,在外省工作,回去更少了。6、7年的时间,在外漂流,觉得很累,就想着回去。

工作累了,经常想着回老家工作。买一辆自行车,找一份轻松的工作,每天早上和晚上骑着自行车搭载着清风快乐回家,路上的风景,有着欢乐的鸟虫声,这样的伙伴在身边才惬意。

每当我在动态里看到小时候吃的食物的照片,家乡的味道,似乎能闻到。

上次我刚买的鞋子脱胶了,听说街道就有缝鞋子的。坐在老奶奶傍边看她用钩鞋底那种工具,我又想家乡了,老家有一条老街,已经淘汰了,还是有些老奶奶做这活的。

小时候在老家,每当有个拖拉机来的时候,我们都会跑到村头看看,是不是压空心糖,俗称(majitang)。然后回家从米缸里取米,去压,他们只收取加工费。那时候家里穷,压出来了,都慢慢吃。吃的时候,会一节一节掰开套在手上,每个手指都有,一点一点吃。想想以前的事,就很快乐。

前些时候,我住的小区,来了一对夫妻,爆糯米泡子,黑乎乎的铁工具,下面炭火烧着,需要人不停地转动。砰地一声,一粒粒雪白的米泡子散发出浓烈的米香味。我就在那看着很久,想着家乡很久。

去年的时候,无意中看到网上有卖南德方便面,熟悉的字,熟悉的包装,把我带回了从前。那时候家里不是很宽裕,5毛钱一袋的南德方便面,偶尔才买。买的时候,总是从小店到了家才会打开吃,把作料放在里面,揉碎,慢慢吃,不会狼吞虎咽,要是那样一会就没有了。在网上看到,就买了一箱,家里人都吃了,都很高兴,都抢着吃。熟悉的味道,仿佛回到了小时候。

你知道吗?我老家的油炸大饺子,狮子头(小麦面做的),豆腐,糍粑等等,很好吃。过年回去,天天早上喝着茶吃着。不过现在做的人少了,买的时候很拥挤,不过很快乐。这几年,家乡变化太大了,以前玩耍的田野变成房子和水泥路。门前的小溪没有了清澈的流水,门前有我亲手种的花,早已草木丛生,门前的毛桃树,长的太茂盛了,没有人为她修剪。还有门前一口井,以前都吃里面的水,很干净的井水,现在枯叶落在井盖上,长满了青苔。还有……,以前已回不去,现在就算过以前生活,也不是小时候的味了。

篇2:回家心情日记

回家心情日记

今天下午,妻又要回池州上班了。对她来说,那座城市里虽然还有她的房子,还有她的工作,但是已经不再是家。她的女儿,她的丈夫,她的牵挂和向往,都在上海。而上海在她的心里,也不再是晨风里高耸的明珠塔和夕阳下蜿蜒的黄浦江,而是林立的高楼深处,一盏属于她的温暖的灯火。

然而,说到去池州,妻还是说回家。女儿在睡梦中呢喃,也将那座生她养她的江南小城,称为她的故乡。毕竟,那里是我和妻用人生最美好的时光经营起来的一片天地。房子虽小,却很温暖。屋子里残存着我们的粗茶淡饭的香甜,记录着我们的喜悦和悲伤,变了色的实木沙发上,凝固着我们流逝的时间,并且,那段时间还有一个美妙的名字,叫做青春。我们的青春在池州开出了花朵,那就是我们花朵一样娇美的女儿。

像我女儿这么大的时候,我天真地认为,父母在哪里,哪里就是家。,我大学毕业,只身来到池州,住在单身宿舍里,我十分渴望有一间属于自己的房子,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家。我羡慕那些在腰上挂一串钥匙的人,因为每一根钥匙,都能打开一扇门,每一扇门里都有一个静谧的空间,拥有房子的人就是幸福的。后来,有了爱人,有了房子,我就有了自己的家。

离开池州后,我在异乡漂泊多年。每次回池州,我也是说回家。家对我来说,已经不仅仅是房子,还有房子里的妻子和孩子,以及一家人聚在一起的绵密繁琐的生活。女儿想我的时候,总是在电话里问我,爸爸你什么时候回家?这个时候,家就在女儿呼唤我的稚嫩的童声里。我一直喜欢德沃夏克那首有名的思乡曲,不过,也只有在女儿催我回家的时候,我才能深刻地体会到乐曲里那湿漉漉的乡愁。

我在合肥工作的时间不长,当我离开合肥的时候,用几只纸箱就装下了我的所有家什,就像一个戏班子,戏演完了,拆台转场一样。不过这台戏只有我一个演员。我把这几箱道具搬上长途汽车里,几个小时后就回到了池州,回到了家。这个时候,我仍然坚定地认为,我的家,就在这里。

虽然我不再迷信家就是房子,然而,建立一个家,似乎又总是从房子开始的。来上海后,我先是住在10元钱一天的地下旅馆里,后来又住进一间条件十分恶劣的小屋,再后来就住进了月租一千多元的套间,生活条件大为改观。不过,我每次进门都没有家的感觉,出门也没有家的留恋。女儿和妻子每次过来小住,总是背一个很小的包,带着几件换洗的衣服,跟外出旅游一样简洁。我对她们来说,跟一个地接社的导游差不多。当然,我也总是尽力让她们在驻沪期间,生活得愉快一点,找到宾至如归的感觉。

毋庸置疑,不管家在哪里,房子都是必不可少的。我在上海买下房子的时候,就开始了一个让我们忧伤的行动:搬家。我们像蚂蚁一样,一点一滴地转移我们觉得必要的东西。开始是搬书,然后再搬小家具,再后来把女儿也接过来了。池州的家,就剩下一所房子和一个女人。很快,妻把房子出租了。她在池州花了十来年经营的家,就只剩下随身携带的那只红色的提包。黄色的灯光,绿色的大门,楼下蓬松的杂草和密匝的冬青树,都将注定在她的梦境里反复出现。

再过几天,女儿将开始她在上海学习的第二个学期。在这里,她交了很多新朋友,老师们也十分喜爱她。上海的菜,上海的方言曾经让她很不适应,但她还是别无选择地全部接受了,然而,她仍挂念池州,挂念她的实验小学,以及学校里的老师和同学们。像她的妈妈一样,她也固执地把去池州叫做回家。睡梦里她时常朗声地笑,醒来时我问她笑什么,她说她梦见跟实验小学的同学们在一起玩,说着说着,泪水就顺着她的脸庞滑落下来;有时候,她也在睡梦里哭,醒来时我问她哭什么,她说她梦见跟实验小学的同学们在一起玩,说着说着,泪水又顺着她的脸庞滑落下来。

对女儿来说,在上海,有了宽敞的房子,有疼爱她的爸爸妈妈,而且可以预料还有一个理想的未来,因为她能够像上海本地的孩子一样接受教育,享受一样的待遇。然而,上海于她,还不能轻言是自己的家,更不会说她是一个上海人。加西亚·马尔克斯在《百年孤独》里写下过这样一句话:“一个人只要未有个死去的亲人埋在地下,那他就不是这个地方的人。”毕竟,我们的根不在上海。这里的一切,对我们一家来说,还很年轻的,依然有着陌生和隔膜。

今天,妻就要回池州了,她虽然只是提走一只红色的包,然而,她却把我和女儿的家带走了一半。我们的思念,也将躺在她红色的提包里,回到池州,回到德沃夏克的音乐里,回到忧伤的梦里。

篇3:回家倒计时心情日记

离回家的日子越来越近了,每天都在倒计时,还记得开票那天队友蹲在手机前面买到了两张21号回长沙的高铁票,眼看着马上回家可以见到爸妈弟弟还有亲戚朋友,心情超级激动。

回家要做的几件事:

1.带爸妈弟弟长沙一日游。

虽然是简单的一次出行,但一家人完完整整出行还真是第一次,真的超级期待,21号晚上九点到长沙,老公准备带他们体验下五星级酒店,把这个消息告诉老妈的时候,她的心情和我一样,期待又激动。长这么大,还真没有主动为父母安排过什么出行计划,这次多亏了老公才萌生了这个想法,期待,感恩。

2.来个大的全家福。

照片真的是可以重拾记忆的载体,这次真的想好好的来个大全家福。

3.吃我妈的肉汤面吃到撑。

妈妈做的肉汤面是全世界最好吃的面,包括老公经常也会念叨妈妈的味道,终于,只有七天我们就可以吃到了!

4.少玩点手机,多和家人聊天。

节假日加起来也就十天左右,手机真的要放下来,好好陪陪他们,哪怕去菜市场买个菜,陪我妈去买点做蛋糕要用的食材都好.......

倒计时,?七天,想家!

篇4:回家倒计时心情日记

下午的19点的飞机,想到马上就要回到家乡,见到父母和亲人,现在已经坐不住了,无聊的点击网页来打发这年前的最后时光......

虽然本人人丑家穷,也没什么大的理想,每天在遥远的北京为了温饱而奔波。但是只要想到自己的身后还有年迈的父母牵挂的目光,心中总有一丝温暖陪我上路....

篇5:回家倒计时心情日记

回家了勒。

清晨空气不太冷,但是就是有种刺骨的寒意。

和妹妹视频,屏幕的那头妹妹孤单单的在寝室里面。真希望她可以早点回来勒,我和爸爸妈妈会来接你的哈。

这几天在家里,少了很多雄心壮志。对了说好的寒假回家要干什么呢。

学日语,学英语,学习C语言,运动健身,好好吃饭与生活。

20岁的年纪,刚好吾妹给我看了一篇文章,20岁一定不能做的五件事。第一是虚度时间,第二是不敢试错,第三是没有开始一万小时的追求、专注和狂热的喜爱;第四没有离家;第五没有马上健身,没有在巅峰年纪让自己的身材进入巅峰时刻。

看完后感悟颇深,因为前不及看见一个美容咨询师发的消息说,二十岁以后皮肤就会慢慢变老。于是我想,自己救会慢慢老去吧。谈不上什么悲伤,决定坦然的面对岁月,但是这篇写文的作者却说,二十岁刚刚开始。是啊,心态多么重要啊,心还是热的,心还年轻着,身体也还是个热火朝天的年轻人,怎么能轻易言老呢。

思绪转而飘到回家的那天,和小葛一起回的家。不知为何,和她始终觉得不自在。一路上她都讲着自己的事情。听着听着也倦了。本来也没有特别熟,但是这样就像很熟的朋友一般,是因为远在他乡的不打自熟吧。但是还是感觉无论如何也想快点回家,快点和她分别。所以在她说回家要请我唱歌时,自己内心是拒绝的,和她的爸爸妈妈也感觉不能很好的自然的相处,毕竟陌生。这个时候,难免会很想念球。

还有阿蠢。

所幸隔着寒冬的雾气与夜色,已经在回家的路上了。

从洪雅到我家,感觉路并没有很长。

无论如何还是很感谢小葛和叔叔阿姨从成都把我带到洪雅。

只是带着这份感谢以后无论如何也不想和她一起这样回家。自己一个人的时候并没有觉得孤独。希望是和阿蠢一起。

吾念吾妹。

回家还应该写文,追番追剧。学习乐谱。

认真地度过每一天,早睡早起,作息时间要好。

表姐似乎要跟着母亲了。

我想这么多年,舅舅和外公外婆还有表弟和她一起的生活,终究比不上母亲的爱吗?还是她其实早已厌倦了这样的生活。所以当命运给了表姐另外一种选择的时候,她似乎毫不犹豫地选择了离开。不知今年过年是什么样的场景。都说远亲不如近邻。

姑姑电话里的语气还是很和谐,但是我却觉得很陌生。我自己也不是这样的一个乖乖女,很喜欢搞怪。但是在他们的面前总是很压抑自己。不是不喜欢他们,只是有了距离,没有了亲人之间的感情,只是迫于亲人的关系存在所以不得不联系。

而这些都是我所不喜欢的。

更喜欢的还是朋友们

和霍霍扣扣聊了一会儿,还是很搞笑呢自己。打了几盘游戏,厌了,不打算继续消耗时间了。

听着钢琴曲,内心颇为平静。

奶奶看电视看着看着就睡着了,爷爷作为大爷们儿,还要给我们做饭。

但是爷爷奶奶都不曾抱怨,奶奶很高兴,回家后就一直跟我比自己的事情,比周围发生的事情。

爷爷在做饭了,我想我要下去和爷爷一起做饭了。楼上稍冷,下去吧。

篇6:回家倒计时心情日记

距离中秋节中有几个钟,今年噶愿望系希望啊妈妈爸爸健康快乐。开开心心。

同清儿距离好遥远,给予家姐最好噶祝福。

全家人健康快乐。

当然。希望吃着月饼就聪明DD,明年考上我噶理想大学。

加油中有几个月。努力。

不过甘米好快告别高三。

期待到一个新环境。认识更多人。

长大拉。

篇7:走路回家心情日记

走路回家心情日记

从单位走路回家,整整花了一个钟头。

或许有人会觉得不可思议:节约一块钱,浪费一小时,又苦了自己。其实,对我来说,不是一块钱的问题,而是在乎自己的心情。

刚开始,我想,从人车稀少,景色宜人,空气清新的滨海大道走走,对我这样多坐少动的人来说是种很好的有氧运动,况且还可以减肥。于是,我就满怀兴趣地走路回家。

我是这城市的新居民,感觉这个城市是新兴的滨海城市.路宽道阔,山青水秀,空气好,没想到在回家的路上还能体会到另一番风味。走到滨海路,还要经过友谊路。在友谊路口,三、四家大排档摊位已陆续摆开了架势,它们是这城市的夜行者,丰富了人们的夜生活。看满架的青菜,鲜活的鱼虾,新鲜的猪肉、羊肉,不由得让人想到晚上热闹的情景;在一单位的大院里,一群少妇围坐在石桌边聊天,那悠闲的神态与坐在路边等活儿的民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书亭边三三两两的人在看书,客人稀少的零食店里麻将“哗哗”作响,而私彩摊边却很拥挤;路边的广告也很有特色,一柱子大的瓶子撑在屋檐下,令人“触目惊心”。想想这就是生活吧,既丰富多彩又有很多无奈,有苦,也有乐,看你怎么过。

走上滨海路,不由得更加放慢脚步。傍晚,太阳的余晖洒落海面上,渔帆点点,游泳的`人在沙滩上做准备活动,松树挡住了斜阳,走在椰树成排的人行道上,我总认为自己是在散步而不是急着赶回家。这时,脑子可以纵横八百里,上下五千年,也可以想想自己的开心事、伤心事,自由自在。走着走着,不由地羡慕起住在这里的人们。看,年轻的妈妈牵着小宝宝在草坪上学步,年老的太太三五成群在放声说话,还有骑赛车的中学生,骑摩托车的情侣,都在草坪上或说或唱,热热闹闹的,这地方真是城市中的一个休闲去处。甚至我还想,我是跟他们一样休闲了,在如今普遍以车代步的年代里,自己走这么长的路是在找一种生活的乐趣呢!有时,走累了,我也会坐在草地上歇一会,听人们说话,感受他们的一份快乐,或者看看海,看看远处的归帆,想着海那边的山上的故事,感受着凉爽的海风吹送来的阵阵惬意,然后再起来继续往回走。

回到家,虽然身体有点累,但心情是很愉悦的。

篇8:雪天回家心情日记

雪天回家心情日记

一个腊月飞雪的黄昏,我带儿子回老家,车子在公路上飞驰,透过窗子可以看到辽阔原野上被白雪覆盖的房屋和村庄,还有孤独的大树在冷风中惆怅。

坐在身旁的儿子兴奋地说,真是太美了,他想到雪原上去--在那儿开心地奔跑、打雪仗……我听了说,30年前,我曾经在那片雪原之上走了一夜,那时的雪原没有公路,完全是弯弯曲曲的泥泞小路。

我告诉他,30年前,也是一个腊月飞雪的黄昏--少年的我从学校放假回家,因为车子在下午5点就到达了终点站,我必须再继续走50公里小路,穿越那片雪原后,才能回到家中。如果花2元钱在终点站所在的县城住一晚上,第二天早上再往家赶,就可以不走那令人恐惧的雪原夜路。可是因为囊中羞涩,又想赶快回家见到重病卧床的父亲,我毫不犹豫地背起沉重的包裹连夜上路了。

那一夜,我在雪原上迷路了。泥泞的小路,阴冷的'寒气,一切都让我痛苦而又后悔。我想,如果我有钱就会住在宾馆里,就会吃上热腾腾的饺子,喝上腊月里驱逐寒气的甜姜汤,然后躺在温暖的被窝里好好睡上一觉。可是走在雪原上的我,只能高一脚低一脚地蹒跚前行,只有腊月归家的迫切愿望支撑着我。我不敢哭出声来,因为怕引来了狼和豹子。

终于,我再也走不动了,在一间无人的破庙里歇下了脚。屋外的院落里有一枝腊梅正开出了花儿,馨香四溢,我搂紧身上的包裹,因为包裹里装着带给父亲的茶叶、米酒、笋干、腊肉……这是我用节省下来的钱买的,那时我每月的菜饭票只用11元,每餐只吃5分钱一小碗的萝卜或冬瓜,有时连1角钱一碗的青菜也舍不得吃。我想让父亲见到我带给他的“年货”时,内心会感到欣慰。

我在破庙的草堆上睡熟了。当我冻醒之后,欣喜地发现,第二天的凌晨到来了。于是,我立刻背起包裹出发上路,向自己的家奔跑前进。

今天,我与儿子又走在腊月回家的原野之上。如今这里有了宽阔的公路,有了代步的轿车,儿子是不会再有那种人生艰难的感受了。当我把往事讲给他听时,他却不以为然地说,我是在说教,弄得他心情很不痛快。

于是,我接着给儿子讲了下面的故事。

在30年前那次回到家里时,父亲见到了我,还吃到了我带给他的笋干、腊肉,喝了毛峰茶和米酒,他笑着告诉我,他为我养了两只鸡,一公一母,等着我回来炖鸡吃,好过年。

父亲在见到我后的第二天夜里就去世了。他临终前说,知道我能够独身夜闯雪原,也就放心了,因为我已经长大成人。

儿子听了这些事,突然哭了。

篇9:回家的心情日记

回家的心情日记

算算我已经四年没有回家了,我的身影在那个小镇的街道上消失了四年,不知道街上的人是否还记得我的存在,也不知道我所熟悉的人是否还住在那里,是否容颜依旧。当然,家的中心是父亲和母亲,是他们沧桑的脸上绽放的笑容,是他们将一切自认为好的东西收藏起来,待儿女回家一起分享。不,他们不会分享,他们是全部给予。所以,那个叫作家的地方是所有游子心中的一盏灯,明亮,温馨,亲切,柔情。

读书时,社会上正传唱着“学好数理化,不如有个好爸爸。”我很期待自己也有个能够安排我的前程的父亲或者母亲,但是,我的父母亲实在是太平凡了,太一般了,他们能够做到的是不让我们饿肚子,让我们在过年时尽可能有一件新衣服穿。我家的年饭吃得特别隆重,清晨五六点钟,父母亲已经准备好一桌丰盛的菜,然后我们懒懒地钻出被窝,跟随着父亲焚香跪拜神灵,将菜一一端到大大的方桌上,不论有几个人,都要摆满碗筷和椅子,空着的位子是留给逝去的亲人的。我最盼望的是父母亲发红包,虽然红包里的钱不会太多,但这仍是一笔小小的财富,满足了一个女孩儿买点私己东西的愿望。

父母亲对生活严谨而敬畏的.态度深深地影响着我们,让我们懂得感恩和珍惜,让我们知道天上的神灵、逝去的亲人,还有很多事物是需要敬畏的和尊重的。尽管父母亲很平淡,但常常又显露出极不平淡的气魄来。比如母亲,勤俭持家,几十年如一日地在田间地头劳作,从不抱怨,从不气馁。比如父亲,学识渊博,聪明能干,更重要的是他富有浪漫情怀。他在给我的生日卡上署名“88”(那还是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每年过完春节我和同学一块儿去上学,父亲总要放一挂鞭炮送行;要好的同学来家里,父亲总是耐心地为她们讲解习题。

家是琐碎的记忆,多年之后,光阴似乎还停留在那里。无论是为人女,为人妻,还是为人母,家给我的感觉一直都没有变化。离开家之后,每一次回家都是一段愉悦的旅程,在外所受的委屈,在外所承受的风雨,回到家里就倾倒完了。然后,带着加深的思念启程,奔赴更远的前方。

篇10:回家过年了心情日记

回家过年了心情日记

年关将至,在外打工的开始陆陆续续地回来,村子里人渐渐多起来,道路上车渐渐多起来,沉寂了近一年的乡村又慢慢热闹起来。

有钱无钱,回家过年。在外奔忙了一年,挣到钱的也好,两手空空也罢,年终归是要回来过的,只不过有的满面春风,有的蔫头搭脑。庄稼好坏是一季,运气好歹是一年,打工就像种庄稼,弄不好也会“颗粒无收”。但这一年,就这样过去了,一切待来年,先痛痛快快过了年再说。

就是口袋再瘪,身上也总是光鲜的,谁愿意装孙子?家里待不住,有事没事,总爱大家扎堆,递上天南海北带回来的好烟,讲着彼此的见闻,交流各方面的信息,都想知道哪里能“发财”,心里默默计划着下一年的出路。

家里的菜园子、烧锅柴之类的,还是老父母在忙碌,在外漂流惯了,这些琐事谁也懒得干了。带回了钱的,父母欢喜,乐得当个甩手掌柜。就是赤条条光人回来的,父母也能退一步想,能完整无缺地回来,这一年总算放心了,忙惯了还是自己忙吧,快过年了,省得惹出许多闲气来。

家里的粮油不用操心,过年还有父母养的一头猪,其他的方面,那就“有盐同咸,无盐同淡”吧,好歹过年不成问题,只看丰盛不丰盛了。至于明年家里的农田怎么种,生活怎么安排,有父母撑着,无须过问,要紧的是找钱回来,找更多的钱。

于是打工生涯好像只剩了唯一的目标,也谈不上什么生活好歹了。一天十几个小时的活,只要来钱也不觉得累,睡工棚、吃泡面,只要能省钱也决没有抱怨。如果是当家理事的主,就更要勒紧裤腰带,哪怕小小的一瓶矿泉水,也不敢轻易奢侈。至于眼前的灯红酒绿,那是城里人的事,只能咽口唾沫干瞪眼。否则,回家过年就不好交差。

刚开始出门打工的.,很少能带钱回来,大多只是养活了自己,好歹算是当学徒了。混几年结了婚,小媳妇生小孩就像老母鸡下蛋,没捂热丢给家里就出了门,可还是有不少小夫妻连孩子的奶粉钱也寄不回来。如果前方后方紧密配合,几年拼下来能将老房子换成小洋楼,那就是一家人最大的幸福了。

一年又一年,正月里出门,腊月里回家,像候鸟一样飞去又飞来,两头担着寒风,中间熬着酷暑,在茫茫人海里穿行。离别年事渐高的父母,丢下懵懂无知的儿女,饱受城市的白眼,煎熬内心的情感,走出一个个“骆驼祥子”,能够融入城市的毕竟只是少数。

回家过年了,归心似箭的人们,陆陆续续都往回赶。虽说常年在外漂泊,在家不过年头年尾很短的一点时间,但这里才是真正的港湾。这里有根,这里有爱,这里有白发父母,这里还是力量的源泉。让冰冷的身体在这里复苏,让受伤的心在这里疗养,让新年的鞭炮炸得震天响,因为过年之后又是一个春天,又将于料峭的春寒里,再次踏上遥远的征程。

篇11:亡命天涯不如早些回家心情日记

亡命天涯不如早些回家心情日记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你也要欺骗一回生活。

——汐汐

上幼儿园时,你拿着一块糖,分给我一半,那时候我没想过未来的你是拿着刀逃避生活。

小时候,嘴里含着一块糖很开心,那时候我没想过未来的你是用血去换钱。

小时候,你给我的纸飞机是白色的,那时候我没想过未来的你是带着刀上班。

小时候,我们会去放风筝,风筝飞的.远了害怕丢了,那时候我没想过未来的你连死都不怕。

小时候,我们看动画片过寒假,那时候我没想过未来的你是担着生命危险过日子。

我的同学,你看场子危险么?

我的同学,你拿着刀火拼危险么?

我的同学,你用暴力解决所有安全么?

我的同学,网吧很温馨么?

我的同学,你拿啤酒瓶时别人拿着枪

我的同学,你心中的陈浩楠山鸡是电影

你抛弃父母走上不归路

你抛弃父母拿起刀,说是为生活拼搏

你抛弃父母带着它们的钱离家出走

你抛弃父母抽烟闯社会

你抛弃父母厮杀声震天

你抛弃兄弟姐妹演“扛把子”

篇12:回家过中秋心情日记

回家过中秋心情日记

正在吃晚饭,电话铃声忽然响起。拿起电话,耳边就响起婆婆的笑声,“小郭啊,你们单位的放假时间确定了吗?”婆婆停顿了一下,又补充了一句:“你们,你们什么时候回家来啊?”听到婆婆有些结结巴巴的语气,我的心里顿时有些不忍,便告诉婆婆今年中秋节放三天假,我们周六就回家。话筒那边,我听到婆婆一边高兴地应着,一边把这个消息大声地告诉给公公。

放下电话,我不禁有些感叹,去年回家过中秋节的情景又浮现在眼前。

去年离中秋还有半个月,婆婆就不停地打来电话,小心翼翼地问一些什么时候放假之类的事情?每次我都是搪塞两句完事,实在不愿回家过中秋节,想起第一次回家时的情景,我还心有余悸。

刚结婚那年的中秋,我欣然跟随老公回家过节日。已有六个月身孕的'我走路已经不太方便。刚进院子,不知从哪里窜出一条大黄狗,对着我们“汪汪”大叫,我吓得抬脚就跑。在跨入门槛时被绊了一下,我惨叫一声跪倒在地,把老公和公公婆婆都吓傻了,他们小心翼翼将我扶进了屋。婆婆满脸的内疚之色,嘴里还不停的祷告着。后来,老公又带我去镇上的医院检查了一下,好在孩子没事,但我却落下了胆小的毛病。以后的几年,每到节日,婆婆打电话时再也不敢提让我们回家的事了。看来,现在孩子大了,婆婆也一定以为我该淡忘那件事了,所以又想让我们回家过个团圆的中秋节吧!

去年回家那天下着瓢泼大雨,着实有些寒意。经过三个多小时的颠簸,终于到了婆婆所在的渔村。当我们走下客车时,看到公路边两位老人穿着雨衣站在雨中正望眼欲穿,一见我们下车,婆婆连忙给我们撑开手中带着的雨伞,公公递上三双雨鞋,嘶哑着嗓子,“快换上!”两位老人衣服淋湿了,冻得直打哆嗦,可是那三双雨鞋却是干的。

那一刻,我的心里顿时泛起一丝温情的涟漪。从那一刻起我就决定,以后每年我们都要经常回家,陪老人多过一些团圆的日子。

篇13:回家的优秀心情日记

回家的优秀心情日记

又是一年春节时,与往年不同,这是我大学毕业踏上工作岗位后的第一个春节。距离春节还有大半个月,走在异乡的街道上,到处张灯结彩,年味飘香,我的那颗漂浮的心更加动荡不安,睡梦中全家人围坐在一起擀饺皮、包饺子,炒炒米,蒸馒头,包包子,炒花生,烙煎饼……闻着那酥香味儿,醒来时枕头上不免有几滴口水。虽然有点没出息,但回家的那份热情却是与日俱增,以至于回家的前一晚,自己竟然失眠了一夜。

回家是幸福的。远远地看到爸妈守候在家门口,旅途的那份疲惫早已抛到九霄云外,剩下的只有满满的幸福。北方的冬天不比南方,干燥、风大,气温下降明显,从车上下来,妈妈挽住我冰冷的手,搓了又搓,第一句话就是责怪我,“电话里不是告诉你家里冷,要多穿衣裳,你怎么还穿得这么少?”面对久违的嗔怪,我傻傻地笑了,同时不忘为自己申辩,“不冷不冷,我穿得已经够多了,不信你看!”爸爸拿我俩没办法,接过我手里的箱子,摇摇头,欢喜地向家走去。

回家是满足的。回家后的必修课就是吃妈妈做的“朱家菜”,尤其是那猪肉炖粉条,虽然比不上饭店里的大厨,但也色香味俱全。回家后,爸妈都说我清瘦了,气色不比从前。餐桌上,他们总是不停地替我夹菜,期望把之前的营养全补回来,搞得我是哭笑不得,只能一个劲地扒饭,可怜我之前坚持的健身成果,整个假期是前功尽弃了。

回家是忙碌的。年关将近,家家户户都在忙着置办年货,超市里可以解决的,都已置办妥当,剩下的都是集体性的大工程。在我回家前的几天,妈妈已经和邻居们把炒米和煎饼这两项大工程给解决了,这可是过年的传统事宜,可惜我没能赶上,心里还是有点遗憾,毕竟这样的大工程,随着年岁的增长,参加的机会也越来越少了。还好,家里的花生还没炒,我总算逮着机会了。左邻右舍聚集在一起,大人们忙着掌勺、翻炒、控制火候,我呢,还和从前一样,和一群孩子一起,凑在锅炉旁等待热乎乎、香喷喷的花生新鲜出炉,听着大人们的家长里短,感受小镇生活的朴实无华。

回家是悠闲的.。都说回家好,但回家最大的好莫过于身与心的休憩。虽然只有短暂的一个星期,但总算可以远离电话骚扰和电脑辐射,像古人一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恬淡、宁静,没有恼人的闹铃声和高压的工作态势,一觉睡到自然醒,醒了吃,吃了睡,无忧无虑。虽说有点类似“猪一样的幸福生活”,但人生又有多少时光可以享有这样的优待,所以,何乐而不为。

回家是过敏的。学生时代,回家过年,家长亲戚朋友问得最多的问题是,考试成绩出来了没?对于大家的穷追不舍,我们早已形成抗体,不再过敏。毕业工作,过年回家,亲戚朋友转型升级了,开始聚焦于我们的个人问题,处对象了没?对于大人们的思维和逻辑我不妄加论断,但他们的与时俱进却有点让我招架不住、神经过敏了。师长们关于早恋的谆谆教导依旧萦绕耳畔,作为“乖小孩”的我曾是谨记于心的,可时过境迁,现在的我竟然跟不上时代的步伐了。

幸福的日子总是很短暂,收拾行囊,收住闲散的心,重新踏上前往异乡的长途客车。打开手机,短信铃声一阵聒噪,迎面的第一条信息是Boss发来的,看过之后,莞尔一笑,你懂的。

篇14:回家过年的心情日记

关于回家过年的心情日记

过年前几天最忙的莫过于理发店了。老王没耐心凑这份热闹,离过年还有半个多月,趁店里不怎么忙就想把理发的事给解决掉。他跑到小区外那个拐角的理发店,只见铁将军把门,门上的纸条写着,店主回家过年了。兴许是担心回程票难买,也没说几时回来。落款日期是一周前,那时老王正与家人在外地旅游,所以不知情。

“怎么这么早就回家过年呢?”老王悻悻地摸摸一头长发自言自语。

理发店的店主叫小徐。店不大,除了一把理发的椅子,墙边还有两张供人等候的长凳。没有像样的招牌,就玻璃门上“理发”两个红字。小徐来自四川农村,瘦高个,长脸小眼睛,头发乌亮。别看才二十来岁,来这里开店已三年多了。有人劝他花点钱将店面重新装修一番,再取个新潮点的店名,这样就能赚大钱。他摇摇头说:“这哪行?自己就这点手艺,不能糊弄人。”对他的手艺,有说一般的,也有说不比对面那家形象设计室差,但服务水平却是众口一词地说好。别的不说,凡上了点年纪的客人理完发,他都会帮着捶背揉肩,让客人浑身轻松地离开。所以尽管地段冷僻,依然顾客盈门,特别受老人青睐。

老王之所以感到意外,是因为小徐来这里开店的三年多里,每到临近过年,总是因为车票难买留在店里。那些天,他总忙得连坐一下的时间都没有。最让老王难忘的是,他老伴前年年底不慎跌断了腿,绑着石膏躺在床上不能动弹。快要过年了,老伴的头发长了不说,那染过的`黑发又长出了寸把长的白发,这不白不黑的实在不雅,过年难免人来客往,她这般模样怎么见人?

所以老伴每次对着镜子梳理,总是愁眉苦脸,唉声叹气。于是老王想请小徐过年前上门给老伴理个发。这天他推开店门,见店里挤满了等候的客人,便又悄然退出。当他失望地往回走时,小徐从门里探出脑袋喊住他,问清缘由后竟一口答应说:“没事,明天我早点起来上你家,赶在开门前帮你老伴理发。”老王听了,顿时喜出望外。第二天一早,小徐小心翼翼地将他老伴扶上椅子,洗头、剪发、吹干、染发,不多会儿,他老伴完全变了个人,乐得眉开眼笑。老王想多付点钱,可小徐死活不收。

过年的日子一天比一天近了,正当老王为理发想另找“出路”时,这天早上听说小徐昨晚回来了,他连忙跑去解决“头等问题”。

排队的人很多,终于轮到老王理发了。他坐上椅子就问小徐:“怎么不在老家过年?”“过啦。”“离过年还有几天哩,怎么说过了呢?”“在老家过阳历年,这里也是我的家,赶回来过农历年。”小徐接着又说:“两地都是家,阳历年农历年都是年,两头不误!”话刚落音,老王忘了正在理发,竟摇头晃脑地大笑起来。小徐惊得赶紧停手说:“别动,别动!”跟着也笑了。

【回家的心情日记总结】相关文章:

1.回家的心情说说

2.回家的句子心情

3.有关回家的心情句子

4.回家过年说说心情文案

5.春节回家过年心情说说

6.回家的心情说说短语

7.回家幽默说说心情语录

8.寒假日记回家过年

9.回家后小学日记

10.回家过年的心情简短的句子

下载word文档
《回家的心情日记总结.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