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养殖技术总结
“他乡美旅行社”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7篇水产养殖技术总结,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水产养殖技术总结,一起来阅读吧,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篇1:水产养殖技术总结
过去的,全球水产养殖发展迅速,FAO数据显示世界水产养殖总量仅为4.99kt,而已达到7.02kt,其中我国水产产量连续位居世界第一,占全世界70%[1]。然而水产养殖的快速发展也引起了水环境污染,生态环境退化等一系列负面问题,并严重制约着我国水产养殖的可持续发展。其中磷作为藻类生长的主要营养物质,被认为是水体污染的关键因数[2],然而磷作为水产动物的必需营养物质,在水产动物的生长繁殖中不可或缺,可通过营养调控来减少水产动物磷的排放。本文拟通过对水产动物磷营养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水产养殖磷的合理使用提供一定参考。
1磷的营养作用
磷是饲料无机盐的主要组成成分,其直接参与到骨骼系统的形成和维持,同时是动物细胞核和细胞膜的重要组成成分。此外磷还组成Na2HPO4/Na2H2PO4缓冲对,调节动物体酸碱平衡,参与构成体内大部分酶。对于鱼类来讲,肠的消化吸收扮演着重要角色,其小肠的营养物质转运主要依靠Na+、K+-ATPase分解ATP产生能力,而磷是ATP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着水生动物的消化吸收[3],所以当鱼类磷缺乏时,会导致生长缓慢、骨骼变形、游动缓慢。此外在磷缺乏情况下,游离脂肪酸酯化形成脂酰辅酶A会被抑制,降低脂肪供能[4],同时肝脏中谷丙转氨酶活性、糖异生作用增强,使脂肪利用率降低[5],最终导致体脂增加。在水产养殖中,甲壳类对盐度的适应和对渗透压调节主要受碱性磷酸酶影响,此外碱性磷酸酶(AKP)是甲壳类生长发育和蜕皮的关键酶[6],而磷是AKP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由于磷是甲壳类动物表皮的关键成分,尤其在蜕皮后期,其可刺激内表皮的生产和外骨骼的矿化,与外表皮相邻的致密层中丰富的磷为诱导和控制碳酸钙沉积提供密切的空间关系。由于蜕皮后期,外骨骼磷含量最高,所以脱壳会导致甲壳类损失大量的磷,必须及时补充。
2磷代谢
甲壳类动物消化系统中矿物质的主要吸收场所为中肠,鱼类主要在肠道进行吸收。消化道上皮细胞对磷的吸收依赖Na+和磷酸盐转运载体[7]。此外,水生动物还可以通过鳃和体表进行矿物质的吸收,然而水产动物通过鳃和皮肤对磷的吸收利用有限,Phillips等(1957)的研究发现,溪红点鲑在96h内从水体中获取的磷仅占鱼体磷含量的1/3000[8]。水产动物在饲料和水体中获得的矿物质,最终通过粪尿进行排泄,在淡水中水产动物高渗排出,不断通过鳃排出小离子,是通过吸收而不是通过喝水来排泄大量稀释的尿液。与此相反,在海水中的水产动物由于失水(但从环境获得单价离子)以致必需喝水。这些多余吸收的盐分主要通过鳃上特殊的氯细胞和鳃盖上皮的主动转运细胞来排泄,而肾脏主要通过尿排泄少量的二价离子,其余盐通过粪便排出[9]。
3水产动物磷需求量
不同的水产动物对磷利用率不同,一般而言,有胃鱼的磷利用率高于无胃鱼,故而不同鱼类对磷需求量各异,同时甲壳类动物对磷需求也不尽相同。表1为常见水产动物对磷的需求量,然而由于影响水产动物磷需求因数较多,不同的试验水体环境,试验方法各不相同,得出结论不完全一致。目前,研究者评判对鱼类钙磷需要量一般以生长性能、血清磷含量、骨骼磷含量等作为指标。
4水生动物对磷的利用率
大量文献显示,不同的鱼类对磷的表观利用率差异很大,主要是由于其在消化系统上的差异所致。目前世界水产中主要养殖的三类鱼,鲤科(草鱼、鲤鱼等)为无胃鱼种、丽鱼科(罗非鱼等)和鲑科(虹鳟等)为有胃鱼种,胃蛋白酶和盐酸均由胃壁细胞分泌,而磷化合物需要酸性环境溶解吸收,故而鲤科鱼类不能很好地消化利用溶解度的磷化合物。Hua的研究表明,丽鱼科和鲑科鱼类对磷酸氢钙的消化率可达62%~64%,然而鲤科鱼类对其消化仅有30%[22],这也与鲤科鱼类的肠道结构相对较短,影响磷的消化率有关。甲壳类动物磷主要吸收部位在中肠中的肝胰腺中,而肝胰腺中的几种刷状腺膜载体的活性都依赖于pH[23],但部分甲壳类动物如对虾的消化区域呈弱碱性,这使对虾在对不同磷源的生物利用率差异巨大,对酸性磷源利用率显著高于碱性磷源。凡纳滨对虾对磷酸二氢钠利用率为95%和68.2%,但对磷酸氢二钠的利用率仅为45%和19.1%,对碳酸氢钙的利用率为45%,而对磷酸三钙的利用率仅有15%[24]。
5影响水产动物磷利用率因素
5.1磷源
在水产饲料中,不同磷源的利用率存在显著差异,主要的动物性磷源有鱼粉、肉骨粉。有研究表明,将鱼粉作为主要蛋白源的饲粮总磷水平超过了维持鱼类良好生长的最低需求[25],然而鱼粉中磷主要存在形式磷酸三钙复合物对大部分水产动物来说都是很难利用的。植物性磷源为大豆等植物原料中所含的植酸磷,但除开罗非鱼等少数鱼种大肠中有产生植酸酶的微生物可以利用植酸磷外[26],多数水产动物对植酸酶的利用率较低。无机磷源包括磷酸二氢钙、磷酸二氢钠、磷酸氢钙等,水产动物对其的利用率与其溶解度和pH相关,溶解度越高,利用率越大,因此酸性磷源更容易被吸收利用[24]。通常情况下鱼类对磷酸二氢钙、磷酸二氢钠、磷酸二氢钾等磷酸盐中的磷利用率最高,其次为磷酸氢钙,最差为磷酸三钙[27,28],同时,鱼类对无机磷源的利用度要高于鱼粉中磷利用率,甲壳类对无机磷源的利用有单盐基的磷源优于二盐基的磷源,如对虾对磷酸二氢钠的利用优于磷酸氢钙[29],此外甲壳类动物对不同磷源的利用率还和其前胃pH相关[30]。同时对于海洋生物来说,细胞内高浓度钾离子,细胞外高浓度钠离子,细胞内外的钠钾离子浓度差可以激活ATP酶,有利于海洋生物对环境的生理适应,因此海水动物对磷酸二氢钾的利用率最高。
5.2钙磷比
钙和磷在动物代谢中有着密切的关系,钙磷比对磷的利用率有着很大的影响。大量研究表明,当钙磷比适宜时,水产生物生长最快。Davis(1994)研究发现,虽然凡纳滨对虾对磷酸二氢钙的表观消化率(46.3%)显著低于磷酸二氢钾(68.1%),但其生长性能却好于磷酸二氢钾组,可能是因为磷酸二氢钙组的饲粮中钙磷比维持在一个适宜水平[29]。罗文佳(2010)经研究也得出相似结果[31]。罗非鱼最适钙磷比为1:1.8[32],真鲷鱼为1:2[33],草鱼为1:3~2[34],红海鲷为1:2[35],日本鳗为1:1[36],墨吉明对虾为1.3:1[37],中国名对虾1:1.7[38]。这可能是因为水产动物肌肉中钙磷比是恒定的,与肌肉钙磷比相吻合的对水产动物生长有较好的效果[38]。但对同一种鱼类的钙磷比也有不同的研究结果,如李爱杰()研究表明鲤的最适比例为1:2[39],而林浩然()研究报道鲤鱼最适比例为1:2~2:1[33],这可能与水产动物能直接通过鳃和体表从水环境中摄取钙相关。故而有学者认为水体中钙含量适宜的条件下,鱼类的生长与钙磷比无必然联系[40]。此外,饲粮中钙水平还会显著影响甲壳类动物对磷吸收。Kai-minCheng等()研究表明,南美白对虾在无钙饲粮中,添加0.77%的有效磷就能满足生长,而当饲粮中添加1%钙时,饲粮中需添加1.22%的有效磷;当添加2%钙时,对虾生长缓慢[41],但钙水平对水产动物磷吸收利用的影响仍需进一步研究。
5.3植酸酶
大部分水产动物体内不能产生植酸酶,故而植物性原料中所含植酸磷很难被水产动物利用,同时植酸易在消化道内形成不溶性复合物,抑制对饲料中磷的利用,而不被利用的磷在水体中容易引起水体富华,造成环境污染。大量的研究表明,在水产饲料中添加植酸酶可以有效分解饲料中的植酸,可产生无机磷,提高水产动物对其利用率[42],并减少磷排放[43],可以替代部分无机磷酸盐,节约饲料成本。周金敏()的研究表明,在斑点叉尾t饲粮中添加400g/t植酸酶,可提高总磷消化率16.71%,但将磷酸二氢钙用量减少60%,植酸酶的对磷消化率的提高反而下降[44]。虽然植酸酶不能完全取代无机磷,但可以有效降低其使用量。植酸酶作为酶制剂,pH值、温度、添加方式以及不同鱼类由于消化道差异对其活性均有较大影响。
5.4其他
无机磷源在生产过程中有一定的氟残留,而较高的氟含量会严重干扰磷代谢。有研究证明,磷酸氢钙的生物学利用率与其中氟含量存在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79~0.97[45]。VD可以显著提高钠依赖型的转运机制[46],从而提高对磷利用率。在鳗鱼[47]、鲶鱼[48]、虹鳟[49]上的研究均有类似结果。由于水产动物对磷的吸收受pH影响,故而在饲料中添加酸化剂可以促进肠道对阳离子吸附[50]。sarker[51]()的研究表明,在饲料中添加柠檬酸可以提高黄鱼对鱼粉中磷酸三钙盐的利用。
6结语
对于水产养殖而言,磷排放是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的重要原因。通过饲料手段降低磷排放,研究水产动物磷需求,可以更精确地为水产动物提供磷营养,减少水体污染,保持水产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篇2:水产养殖技术
摘要:在水产品养殖过程中,为了有效地控制、预防和治疗水产品病虫害,并改善水产品养殖水体的质量,常常会向水体中投放一些渔药,不但可以起到杀虫杀菌之目的,而且还能提高养殖的产量。
目前来看,虽然我国水产品养殖数量和技术都有了显著的提高,但仍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文章对水产养殖中的问题及养殖技术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篇3:水产养殖技术
基于以上分析,要提高水产养殖水平,最重要的是水产养殖技术。
2.1养殖池设计
为了保证水产养殖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可以利用质量平衡原理进行设计。
该原理是:“在某个单元中,某一物质的累积量,等于该物质的进流量减去出流量,再加上增生量。
”利用该原理,可以准确地分析出被养殖水产品所需要的水质标准(比如氨氮、溶氧、亚硝酸氮、弧菌数、生菌数以及BOD等)下,可以放养的水产品数量,并以容许放养的最低量作为实际设计放养量,从而保证设计放养量有效地满足水质标准的要求。
2.2固体物沉降设计
将被养殖的水产品放养到养殖池并投入饲料以后,养殖池中的溶氧等微生物就会不断地消耗,而且水产品的排泄废物也会不断的增加,从而导致养殖水体环境渐渐地不适宜水产品的存活。
一般而言,这些废物可分为可溶解性和固体废物两种,其中的固体废物要尽快地通过清理养殖池而排除,尽可能地不要使其在养殖池中因长期留置而分解。
实践中,沉淀是最有效且最常用的固体物沉降法,它具有有效、节能等优点,但缺点是占地面积大;当含有固体废物的池水流过沉淀设备时,固体废物就会在流出沉淀设备之前沉积在沉淀池中,从而实现固体物与养殖水体的有效分离。
固体废物在水体中的沉降速率,如果大于沉淀池操作溢流率,那么该固体废物就可以完全被去除。
由此可见,可对养殖水产品的排泄物进行测定,主要是其在养殖水体中的沉降速率,进而用以设计沉淀池溢流率以及沉淀池的尺寸。
2.3解性质去除设计
一般而言,养殖池中的多数溶解性物质都可以经微生物转换而被再次吸收利用,需要处理的主要成分是那些水产品有毒的氨氮和亚硝酸氮以及可能会造成水体富养化性的营养盐,同时还包括氮、磷以及微生物分解时会大量消耗氧气的各种碳水化合物。
其中,氨氮物质的生物处理方法有3种途径:①在充分的光照条件下,养殖池中的藻类生物可以吸收大量的氨类物质,并合成藻细胞蛋白质供水产品食用;②在氧和低碳水化合物同时具备的条件下,硝化菌可将氨转换成硝酸盐或亚硝酸盐;③在氧和适当碳/氮比例具备的条件下,异养性生物菌可以吸收氨,并合成细菌细胞蛋白质供水产品食用。
从形式上看,虽然养殖池中的一些藻类可以吸收一定数量的氨、氮,但却无法解决高密度养殖池中所产生的大量氨、氮。
微细藻等浮游植物可以随着环境的变化而改变,藻类自身对养殖池水体的净化作用也会随之丧失,甚至藻细胞也会死亡,并释放出细胞质,导致水质恶化。
目前来看,利用生物滤床来着生硝化菌以去除氨氮技术已相当成熟,在实践中也常常被用于循环水养殖系统中。
在利用生物滤床来处理氨氮时,由于滤床所需要的滤材体积较庞大,因此初设滤床的成本较高。
虽然该种塑料滤材的实际使用寿命可以达到以上,但其初设费用仍令多数养殖者望而却步。
实践证明,如果利用异养性生物菌来吸收氨氮,笔者建议可采用类似于活性污泥法来培养大量的异养菌来吸收氨,但需注意的是一般养殖池水体中的碳氮含量比相对太低,因此无法真正实现异养菌的利用。
3结束语
总之,水产养殖是一项复杂且系统的工程,它涉及到多方面的问题,因此只有加强理论指导和技术创新,才能实现水产养殖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秦战营.有机水产养殖面临的问题与讨论[J].河南水产,(03).
有关水稻育秧技术问题【2】
【摘 要】壮秧是水稻高产的基础。
但在育秧技术环节上,部分地区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制约着秧苗素质的提高,严重影响全县水稻产量水平的进一步提升。
然而如何开展水稻高产攻关技术,育秧是基础关键的一环,本文真对水稻育秧技术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水稻;育秧;问题;探讨
水稻是我县主栽农作物。
近几年种植面积在60万亩左右,占粮豆薯总播种面积342万亩的20%左右,水稻年总产近4亿公斤,点粮食总产15亿公斤的30%左右,年出口量在3亿公斤以上,占粮食出口量的35%左右。
可见水稻生产在我县农业生产中的重要地位,然而如何开展水稻高产攻关技术,育秧是基础关键的一环,下面针对水稻育秧技术问题进行十个方面的探讨。
1.关于壮秧
(1)壮苗的条件是:培育大中苗,秧苗坚挺、叶片直立,茎秆粗壮,干物质积累多,移栽后新根不枯萎,新根发生多,很快直立进入正常生育状态,亦即干物重大而充实的秧苗,在本田消耗少,返青快,能很快确立根系的生长优势。
(2)中苗秧苗素质标准:育苗天数30-35天,叶令3.1-3.5,株高12-13cm,茎基宽>0.2cm,根数10-15条,百株干重3.0-3.5g,带蘖率50%。
(3)大苗秧苗素质标准:育苗天数35-40天,叶令4.1-4.5,株高16-18cm,茎基粗>0.3cm,根数15-20条,百株干重4-6g,带蘖率100%,双蘖率20-30%。
(4)钵育苗秧苗素质标准:育苗天数30-35天,叶令3.1-3.5,株高12-13cm,茎基粗>0.2cm,根数10-15条,百株干重3.0-3.Sg,带蘖率50%。
2.关于播种量、秧田面积、播期以及插植规格
(1)采用中苗:用种量为人工手插25kg/hm2,机插40kg/hm2。
秧田播量为手插苗播芽种200-250g/m2,机插秧80-100g/盘,秧田面积100m2。
于4月10日开始播种,5月15-25日插秧。
本田插植规格为手插30×15cm,30x20cm,(40+20)x20cm,每穴2苗,机插30×16.7cm,每穴3-5苗。
(2)采用大苗:用种量为15-20kg/hm2,手插苗播量150-200g/m2,秧田面积100-110m2,钵育苗每钵2-3粒。
于4月5日播种,5月25日插秧(或摆栽)。
本田插植(摆栽)规格(40+20)×20cm,(40+26.7)×23. 3cm,手插秧每穴2苗。
3.关于选择秧田地
育苗一定要选择在地势高,土质肥沃,背风向阳,排水良好,管理方便的庭院或旱田地进行。
若地势低洼,返浆严重,育苗期积水易产生药害和病害。
因此,要垫高床土,做高床,并挖排水沟。
4.关于整地做床
大、中棚育苗要在三月末、四月初开始,利用棚温化解土壤,当士壤解冻10-15cm时,清除地上杂物,翻耙l0cm,拉线做床。
做床宽度一般要比纯绿色面积两侧多出15-l0cm,以防低温秧苗生长不整齐。
步道沟宽50cm。
取步道沟的土垫高床面。
5.关于配制床土
手插秧育苗地,当年床土配制,按绿色面积施腐熟有机肥或草炭15kg/m2,壮秧营养剂20m2一袋,混拌于5-10cm土层中。
盘育和钵体育苗,盘土配制按过筛旱田土、有机肥3比1的比例配制,按用土量拌入壮秧剂3-4袋/hm2,充分混拌后用薄膜布覆盖1-2天装盘。
6.关于种子处理
稀植栽培因用种量少,必须将发芽势强的种子选出,以达到出苗整齐茁壮,为此进行盐水选时一定遵照公顷用种越少、比重越大的原则,尽可能地将发芽势强的种子选用。
然后进行施保克、使百克或901浸种,水温20℃浸泡3-4天,捞出后用清水把种子冲洗干净,再在30℃条件下催芽至破腹露白,然后播种。
7.关于秧田管理
目前育苗过程中,多存在“湿度大、温度高”的现象,培育壮秧一定要遵照“宁冷勿热,宁干勿湿”的原则,按不同叶龄时期进行科学管理。
1.1叶期进行大通风,通风时间为上午8-9点开棚,下午3-4点闭棚,保持夜间高温。
2.5叶前床面不缺水,一定不给水,防止高温徒长。
2.5叶后浇足水一次。
若秧苗叶色发黄,在浇水前增施壮秧剂每平方米50g,并加大通风量,控制地上部,促进根系发育。
3.5叶后适当增加浇水次数,插秧前3-4天昼夜炼苗。
8.关于稻田整地
稻田整地的一般是旱整地和水整地相结合,在秋季翻耕的基础上,春季进行旱耙或复耕,再进行旱平地、旱打埂等一系列旱作业后,再泡田和水耙地,即以旱耕为主,水整为辅且因地制宜达到整地要求。
秋耕是水稻高产的一项重要措施,可以达到疏松土壤耕层,冻晒耕垡,风干耕土,促进土壤微生物活动,加速土壤养分释放。
秋耕的时间为当地下水位降到70厘米以下,土壤耕层含水量下降到23%左右为宜,耕垡不起泥条时即可秋耕。
春耕效果一般不如秋耕效果好,春耕分两个时期,一是早春抢冻顶浆春耕,二是返浆过后春耕,前者宜掌握耕翻深度,效果较好。
9.关于插秧时期
水稻旱育稀植,当气温稳定通过13℃时即可移栽。
我县插秧时间主要集中在5月15-31日,西部稻区偏早,东部稻区偏晚,同一地区,育小苗宜早插,育大苗则晚插。
我县多年来一直提倡不插6月秧,近几年又提出不插5月26日秧,今年专家提出不插小满秧,原因是我县水稻营养生长时间有限,推迟一天少一天,对产量有影响。
因此抢 农时、争主动、力争将插秧安排在最佳时间。
10.关于插秧规格
插植规格是栽培密度的内容之一。
栽培密度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下种量,即1hm2计划用多少种子; 二是秧田播种密度;三是田间插植规格。
这三者相互制约。
假定已设计下种量50kg/hm2,就不能选择30×20cm规格,必须选择30×10cm-26.7×10cm的规格,因此确定插秧规格应从栽培密度入手。
(1)密型:下种量50-60kg/hm2,精选后37.5-45kg/hm2,100m2秧田播量375-450g/m2,按95%的发芽率,95%的成苗率,则100m2共育成125-150万苗,向田间移植时,基本苗125-150株/m2,可插30×20cm,每穴4-5苗,或26.7×l0cm,每穴3-4苗。
篇4:水产养殖技术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水产养殖业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同时我们必须看到水产养殖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关技术,只有实现技术的创新,才能保障该行业的持续、快速发展。
1目前我国水产养殖中存在的问题
1.1缺乏科学理论指导
虽然我国水产养殖的面积和数量在不断的增加,但渔民的专业水平还有待进一步的提高,乱用、滥用渔药的现象时有发生。
有关部门对此缺乏有效的指导和监督,渔民的安全用药意识薄弱,因此各种不规范行为层出不穷。
从实践来看,由于渔民对药品的用途和药性不太了解,进行不合理的相互搭配,因此过于依赖消毒或抗菌性药物。
在药物的使用过程中,由于渔民对药物剂量的大小、给药途径、用药部位以及用药种类等方面模糊不清,加之平时预防工作不到位,一旦发生鱼病问题,很难控制其局面。
1.2技术水平有限
从实践来看,我国渔药发展的时间不长,并且专门从事药物研究的工作人员较匮乏。
从当前我国药物的生产种类来说,仍然以人用药物和兽用药为主,而鱼药多是顺带着生产。
对于这些鱼药而言,不但缺乏对其基础的理论研究,而且很少对水产养殖中的生态环境等影响因素进行研究。
很多药物在具体的应用过程中存在着许多问题,比如毒副作用大、疗效不明显以及剂量使用不准和药物残留明显超标等。
篇5:水产养殖废水处理技术及应用
水产养殖废水处理技术及应用
主要综述了国内外水产养殖废水的物理化学处理和生物处理2方面的技术,并总结了水产养殖废水循环使用的'水处理工艺流程和生物工程在水产养殖废水处理中的应用,表明了水产养殖废水的综合利用和无害化排放技术为今后发展方向.
作 者:方圣琼 胡雪峰 巫和昕 作者单位:方圣琼(福州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福州,350002)胡雪峰,巫和昕(上海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上海,72)
刊 名: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 ISTIC PKU英文刊名:TECHNIQUES AND EQUIPMENT FOR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CONTROL 年,卷(期): 5(9) 分类号: 关键词:水产养殖废水 废水处理 综合利用篇6:水产养殖技术专业实习报告
水产养殖技术专业实习报告 -实习报告
水产养殖技术专业实习报告05月21日星期五下午01:04水产养殖技术专业实习报告前言:4月30日下午,我院召开09级水产养殖技术专业五月实习动员大会,施振宁老师和09级水产养殖技术专业全体学生等参加大会。会上,施振宁老师着重阐述了本次专业实习的意义、目的、任务,强调实习期间的纪律和注意事项,希望同学们珍惜实习机会,踏实学习,吃苦耐劳。接着,又分别就实习主要内容、具体安排、实习报告撰写等作了具体部署,强调实习的重要性,要求学生严格要求自己等。本次实习动员大会为实习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基础,让同学们对专业实习的重要性有了充分的认识,大家纷纷表示要珍惜这次机会,在实习过程中虚心学习,把理论知识充分运用到实践中去,展现海院学子的良好精神风貌。一、实习目的根据学院对09级水产养殖技术专业实习要求,我在学院的实践基地进行了为期2周的实习。实习的目的是:接触实际,增强劳动观点和责任感;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巩固所学理论,获取本专业的实际知识,培养初步的实际工作能力和专业技能。具体要求如下:理论联系实际,学会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去参与到具体的实习中。培养艰苦创业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形成热爱专业、热爱劳动的良好品德。二、实习时间205月1日到5月12日三、实习地点:浙江海洋学院萧山科技学院实践基地四、实习过程与体会:5月1日,我开始了我的水产养殖实习的过程。实习期间,我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先后学会了水产养殖中必需的基本技能,包括给鱼苗泼豆浆、如何搅水、如何控制水位、如何给鱼苗打包等。这过程中出现了好多个难题,比如:本来自以为给鱼苗泼豆浆是相当的简单,却没发现我原来有这么多基本的技能不会操作。看着同学熟练的撒泼,真是很羡慕,而我只能从一点一点泼起。还时不时的洒到池塘边或者迎风泼到周围同学身上、脸上。对于搅水,刚开始我一直无法理解为什么要去定时地去搅动,直到后来慢慢才了解,原来定时地去搅动鱼卵孵化池壁,是为了避免鱼卵结块而缺氧死亡,同时使得黏在池壁的`鱼卵能够散开以获得充足的溶氧。说到给鱼苗打包,那又是不得不提的一项了,原以为就是简单的打个结就是了,可是看着指导老师用娴熟的技术,认真的态度来给鱼苗打包的时候,我才意识到这个操作也是非常值得学习和掌握的。这次实习,除了让我对水产养殖专业的基本信息有了一定了解,并且能进行基本操作外,我觉得自己在其他方面的收获也是挺大的。作为一名一直生活在单纯的大学校园的我,这次的实习无疑成为了我踏入社会前的一个平台,为我今后踏入社会奠定了基础。通过这次的实习,首先,我对自己的专业有了更为详尽而深刻的了解,也是对一个多学期以来所学知识的巩固与运用。从这次实习中,我体会到了实际的工作与书本上的知识是有一定距离的,并且需要进一步的再学习。其次,我觉得在实习中任何人都必须要坚守自己的信念并努力提高自己的技能,以适应不断进步着的社会。最后,我虚心学习经验,将所学的知识与实践结合起来,多思考,多总结,多请教,充分发挥自己的学习积极性。实习的时间虽然只有短短的两周,但是我感觉我的收获还是很大的。我要感谢我的指导老师和同学们,当我在实际操作上遇到什么不懂的问题请教他们时,他们都会悉心帮我演练解答,使我大大提高了对水产养殖的熟悉程度,这对我的实习经历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因此,我体会到,如果将我们在大学里所学的知识与更多的实践结合在一起,使一个专科生具备较强的处理实务的能力与比较系统的专业知识,这才是我们实习的真正目的。年05月22日星期六上午09:52|你是学水产养殖的吗?篇7:水产养殖病害防控技术探讨论文
水产养殖病害防控技术探讨论文
1、水产养殖的生态防控技术概述及其内涵
造成水产养殖病害分为外界因素与内部因素,外部因素基本上可以概括为生物、环境和人为三大因素。内在因素主要为水产养殖动物的免疫力下降,是引发疾病的内在原因。疾病的发生都有一定的原因和条件,内因是关键。根据水产养殖业发生病害的特点,以及病害发生的三要素:病原、环境、宿主,发明了检查和消毒水产苗种技术和免疫预防技术,通过这两项技术可以有效提高水产动物的免疫力和成活率;第二,环境调控技术,这项技术不仅为水产动物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水体环境,同时抑制了病原滋生和繁殖的能力和机会;第三,如果水产动物发生病害,一定要及时、科学地使用正确的水产药物,尽快的控制水产动物的病情,尽可能的减少损失。水产养殖的生态防控技术的内涵可以通过字面意思来做深入的分析。首先,生态指的是三个生态位,一是气水界面,即水体表面与空气接触的界面,这个界面上主要是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居住的地方,气体交换也在这一界面上进行;一是泥水界面,即最底层的水与表层淤泥接触的界面,这个节目上主要是分解者居住的地方物质的转换也在这一界面进行;一是水产动物的肠道,这个是能量转化的主要场所。最后生态防控的“控”,控的意思是指通过使用针对性药物或疫苗控制生态系统中危害水生动物健康的病原,也可以说是控制病原性疾病,与“防”补充。
2、加强水产养殖的生态防控技术的措施
2.1定期消毒
要想养殖水产生物,就要先把水养好,要想养好水,就要先养好泥,由此可以看出,清洁养殖环境的重要性,这是养殖成功的基础,主要包括两个方面:清理不干净的地方和消毒。清理的方法是保持水底淤泥的厚度在十厘米到十五厘米,然后在阳光下暴晒,也要注意堵住漏洞,这样才能改善底层的质量。
2.2对苗种的消毒要彻底
苗种的质量决定了养殖的质量,在选择好要放入水中养殖的苗种后,一定要对它们彻底的消毒因为苗种本身也有病原体,如果不消毒,还是会把病原体带入到养殖的水中。
2.3施肥方式要科学
在养殖的整个过程中都应该要保证科学施肥。在把苗种准备好之前,一定要把生物饵料培养好,生物饵料的营养对于水产生物来说,是任何人工饵料都不可取代的,因为生物饵料可以帮助水产生物增强体质,放养之后食用生物饵料的水产生物成活率更高。
2.4做好应激管理的工作
养殖者应该把应激管理贯穿于整个养殖过程中,因为应激管理是养殖的最重要的技术。应激因子主要有三种:物理性、化学性和生物性。环境突然有了很大的改变之后或者换季的时候,都是水产生物容易生病的时期,这个时候更加有必要加强应激管理。
2.5对养殖水增氧
随着养殖时间的增长,水底容易滋生微生物,就会导致水中氧气的缺少,会引发水产生物的`疾病。增氧最好的方式就是底层微孔增氧,这一方法要根据水的溶氧能力来确定增氧的时间。养殖前期在阴雨天的时候增氧,从半夜到凌晨;在养殖中期,晴天的时候早上增氧两小时,午后增氧2~3h,阴雨天就从晚上十点开始增氧,一直到第二天中午;养殖后期就是尽可能多的做增氧工作。
2.6在养殖过程中,要注意监测
水产养殖中有两种疫病应该引起重视:鲤春病毒病和锦鲤疱疹病毒,这种病毒一旦被水生动物感染,没有任何药物可以治好它们,所以预防工作就变得十分重要,对水产生物养殖者来说是毁灭性的打击,所以养殖者一定要配合当地的渔业部门做好监测工作,未雨绸缪,才能防患于未然。
2.7大力推广水产养殖的生态防控的新技术
随着时代进步,我国已经总结出了许多经验,根据这些经验也开发出了一些新技术,比如,安全用药技术、水质调节与监测技术等等,这些技术有效提高了水产养殖的成功率,值得大范围的宣传推广。
加强水产养殖的生态防控对养殖水产生物有着重要的意义,可以帮助了解病害发生的情况,以及时监测和治理;也可以保护养殖环境,提高养殖治理;还可以提高水产品的安全质量,响应了我国食品安全政策。总之,生态防控技术是对养殖者的一大福音。
参考文献:
[1]胡大胜,韩书煜.水产养殖病害防治用药急需规范[J].中国水产,2016(1):50-52.现代农业
【水产养殖技术总结】相关文章:
8.蝇蛆的养殖技术
10.龙虱养殖技术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