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寺庙的心得体会
“替补队长”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6篇游寺庙的心得体会,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游寺庙的心得体会,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篇1:游寺庙的心得体会
关于游寺庙的心得体会
每一次的旅行都是在走过一片片的风景,不管是自然的还是人文的,总是给人以或多或少的感受与感动。
这次的假期,路过的那个小镇,因为是后几天去的,人并不是很多。这也让我可以更加深入的去了解,去了解那些形形色色的人们和那些被小镇古老建筑见证过的前世今生。
刚刚踏进那座古风建筑保留完好的小镇,随着脚步的前进,看到的是千百年前的车辙印记,那被马车刻印下来的痕迹,虽然马车和马车里的人已经不在,然而眼前的那车辙却让我有种莫名的想哭的冲动。仿若看到了这座小城几百年的风霜变化。
再往里走,道路两旁是桃木色的门窗,虽然仍然保持着原本的样子,但显然是被翻新过的了,少了那份历史的沧桑和古老的厚重感。貌似在中国古老的建筑都是以四合院为主吧。在这座院子里,有着少有的宁静和平和,青灰色的石板路,软木做成的门上挂着已经生锈了许久的锁链。在这个并没有太多特色的小庭院里,我找到了这座小镇的风霜岁月。
路过小镇的镖局,县衙和太多太多的小店,这里是前世和今生的交汇点,更是许许多多故事汇集的地方。在这座小镇上走过的每个人,都带着自己的故事而来,带走的,是心里最独特的感悟。
而我,则是仿若感受到了我的前世与今生,千百年前这座小城的模样,在用自己的想象一一将她勾勒填满,走过这座城,经历了几世的故事。
而后,走近的是汉藏佛学的交融之处,之所以是走近,不是走进,是因为我觉得,没有很深的佛学修养,是很难真正走进去的`。路过一座座寺庙,去叩拜一座座神灵,怀着虔诚的心,去聆听佛的语言。
我看见了那三步一叩首,行五体投地大礼的虔诚的佛的弟子,看见了旋转着经纶筒,嘴中念着,“唵嘛呢叭咪吽”的喇嘛。这里被香气缭绕,仿佛,在这檀香的晕染中,心也变得更加纯和。仿若在这里,心少了对世事的牵挂,可将所有的烦恼净化成空。
而寺庙的外面,更是有种宁静的不染铅华的美。草地上落满各色的叶子,湖水中也有涟漪渐渐散开向远处,整个身心在那温婉的风里都可以完全平静的放松下来。放目远去,那远处的山上,红色黄色的树木林林总总,绒绒的披在了山体上,更似盖在了我的心上。
走过这里,怀着虔诚的心,繁杂的尘世纠葛渐渐的变得很轻很轻。在佛光下,温暖的前行。
旅途,总是在走过一片片的风景,走过那些陌生的城,路过或者让自己被风景路过。此刻,我独坐在窗前,月光透过玻璃洒在了我的书桌上,四周很静,仿佛仍能听到那古镇的叹息和那隐隐的佛语。
冉冉的檀香化成一缕魂,绕着清凉的弦月,回眸这几日的风景,抹不平的是那对那千年积淀下来的气息的感动。
篇2:游那座寺庙初中作文
游那座寺庙初中作文
初夏刚刚来临,层层热气如热浪般向我们扑来,连空气都让人觉得有些闷了。
抵达坐落于山脚下的嵊泗县后,心潮澎湃的我开始了登山的旅程。
踏着饱受风吹雨打的石阶,一路花木扶疏,不时知了也会哼几曲歌。树荫掩映下,还有几户人家,袅袅炊烟缓缓飘起。在一个多小时的跋涉后,竟发现了一座寺庙,真是“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那是一座纪念高僧鉴真的宝音寺。整个楼宇像天上楼宇般金碧辉煌。远远望去,如海市蜃楼样。寺庙最上方镶着一个铜环,深绿色的屋檐向上翘,重檐下的匾额上写着“宝音禅寺”金黄色的'大字。它一共有三个门,中间赫红的大门有两个大铜环,正前方有一口香炉,它身着深青色,也寄托着人们的期望。两头石狮立在两侧,威风凛凛,栩栩如生。两只炯炯有神的眼睛直射前方。
进入寺庙内,可以看见鉴真石像盘坐于中央。他微眯双眼,厚厚的嘴唇紧闭,左手放在腿上,右手微搭,身着大红的唐服。在黄布的陪衬下,几千年的岁月里,他依旧显得庄重而又坚定。
四周墙壁上也刻着鉴真六次东渡这一历史:肩扛使者的身份,他东渡传授佛教,可“天公不作美”,前五次均受挫,一次竟严重到双目失明。但他咬紧牙关,永不放弃,最终取得硕大的成果。
慢步在那座寺庙里,看着几位老衲嘴里喃喃念着佛经,远处悠悠的钟声传入耳畔。我想到:“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鉴真受了那样的挫折都未轻言放弃,我又何必为学习枯燥而懒惰。
在那座寺庙里,沉淀着几千年前的文化历史,积蓄着作为使者的全部精力,在那里,我感受到唐朝独特的韵味。
慢游那座寺庙,我心不止……
篇3:寺庙
1.佛寺的通称。《晋书・艺术传・佛图澄》:“百姓因 澄 故多奉佛,皆营造寺庙,相竞出家。” 阿沛・阿旺晋美 《西藏民主改革的伟大胜利》:“野蛮的封建农奴制度被摧毁了,寺庙的封建特权和封建剥削基本上废除了。”2.指其他宗教教徒礼拜、讲经的处所。
目录说文解字寺庙寺庙住宿寺庙来由收缩展开说文解字寺: 创字会意即寸土之地,表示精确,不容猜疑变化。寺通“侍”(侍候)与“是”,原为皇帝(圣贤位)下的最高―级办事机构(三卿九寺,如大理寺)。寺位,寺处,做事,只需敬顺旨意,如理即化,亦表示不容置疑与改变,差之毫历,失之千里。佛陀入世中国教化世人的办事管理机构,系皇帝直接接引并侍服于宫廷,故亦称佛寺。所以宫延、寺院建筑与园林之相,系出―脉。佛寺就表示敬信佛陀教化,顺理即化。 庙: 世间达贤位逝者,亦可依律建庙,如孔庙,二王庙等,皆是敬顺真如,仰止贤圣,即得妙法之地,故称庙,庙通“妙”也。 寺庙: 所以寺庙,包括祠堂皆是敬顺仰止之地,得妙法真如之地,当顶礼。寺庙庄严,神圣不可侵犯,寸土之间,可随顺而不可随意更改,敬顺即得妙法。
寺庙寺庙――我国的艺术瑰宝库,它是我国悠久历史文化的象征。从广义上来说,寺庙不仅仅与佛教一家有关。但在佛教中,寺庙就有许多种称谓:如“寺”,最初并不是指佛教寺庙,从秦代以来通常将官舍称为寺。在汉代把接待从西方来的高僧居住的地方也称为寺,从此之后,“寺”便逐渐成为中国佛教建筑的专称。“寺”是佛教传到中国后,中国人为尊重佛教,对佛教建筑的新称呼。如白马寺、大召寺等。除此之外,如庵,那是尼姑居住的寺庙。还有石窟,那是开凿在山崖上的石洞,是早期佛教建筑的一种形式。印度早期佛寺多用这种形式。印度佛教石窟的形式有两种,一种为精舍式僧房,方形小洞,正面开门,三面开凿小龛,供僧人在龛内坐地修行;一种为支提窟,山洞面积较大,洞中靠后中央立一佛塔,塔前供信徒集会拜佛。在蒙古语中称“寺”为“召”。如大召、五当召等。另外,有称之为布达拉宫、普陀宗乘之庙等。 在道教中,寺庙的称谓也很多:道教创立之初,其宗教组织和活动场所皆以“治”称之。又称为“庐”、“靖”、也称为静宝。在南北朝时,道教的活动场所称呼为仙馆。北周武帝时,道教活动场所的称呼叫“观”,取观星望气之意。到了唐朝,因皇帝认老子为祖宗,而皇帝的居所称为“宫”,所以道教建筑也称为“宫”了。其它还有叫“院”、“祠”的,如碧霞祠等。 儒家则称之为“庙”、“宫”、“坛”,如孔庙、文庙、天坛等。 伊斯兰教称之为“寺”,如清真寺等。天主教称之为“教堂”。 在原始或民间中,称之为“庙”、“祠”,如旧时奉祀祖宗、神佛或前代贤哲的地方。叫太庙、中岳庙、西岳庙、南岳庙、北岳庙、岱庙等。如祖庙、祠堂(祭祀祖宗或先贤的庙堂),有武侯祠、韩文公祠等。 寺庙文化它完整地保存了我国各个朝代的历史文物,在国家公布的全国文物保护单位中,寺庙及相关设施约占一半,谓之“历史文物的保险库”, 乃当之不愧。寺庙建筑与传统宫殿建筑形式相结合,具有鲜明民族风格和民俗特色。 同时,寺庙文化已渗透到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如天文、地理、建筑、绘画、书法、雕刻、音乐、舞蹈、文物、庙会、民俗等等。各地一年一度的庙会如火如荼,不仅丰富了各地的文化氛围,同时促进了地方旅游业的发展。 在上古时代,几乎每个城市都会有一座寺庙来供奉他们的守护神。而多数的城市都会有多座寺庙来供奉其他的神明。而到了现代,寺庙变成了一个礼拜的地方,像是礼拜堂以及教堂。在上古时代的社会中,寺庙被认为是神的居住地。信徒们会带食物、香料、稀有物等贡品来到寺庙,当做是对神明的敬意以及尊重。寺庙存在城中可以带给人们平和的效果,通常有智慧的领导人都会在城市开始成长时尽快地设置寺庙。
寺庙住宿一、在寺院住宿一定要遵守寺院里规矩,出家人一般早上起的很早,早上送早课,大部分四点以前就起来,他们睡眠的时间是很短的,所以一定要遵守寺院里的作息时间。 二、一般寺院挂单都没有规定要交多少钱。都是自己发心交的`,多少都可以。不过有些寺院是不能住外人的,还是提前问清楚比较好
寺庙来由佛法来中国后才有寺院。因为佛法是方便多门、不拘形式,在印度佛陀在世时并没有,只要有大的场所即可,能容纳佛的经常随众,经上讲1250人,实际上是1255人,连佛是1256人。佛法传到中国就有了寺。 佛法是汉朝时传到中国来的。当时的“寺”是办公机关,直属于皇帝下面一级单位的办事机构;属于宰相下的一级单位称为部,宰相下面有6部,部的长官、首长叫尚书,次长称侍郎;属于皇帝下面办事机构的首长叫卿。皇帝下面办事的一级单位有9个,共9个寺,长官称为卿,所以“寺”不是庙,它是一个办事机构。佛教到中国是由皇帝来接待它,那时外交归皇帝管,不在宰相底下,宰相管内务。专门办外交的是一个寺,名叫鸿胪寺,专门招待国外贵宾的,就像如今的外交部,该寺的卿就是外交部的部长,就是首长。当时鸿胪寺接待印度佛教的使者时,觉得佛法挺好,谈得很投机,就想把使者留下,但又不能常住鸿胪寺,于是在9个寺之外增设一个寺,即佛寺。第一批出家人就长远留在中国,不让他们回去,该寺即白马寺。那时首都在洛阳,该寺管佛陀教育,他们的工作是翻译经典、讲解佛经、指导修行。 于是,中国的教育部就变成了两个:一个是皇帝下面白马寺办的社会教育,上至帝王、下至庶民都修学的;一个是宰相底下的礼部办的国家传统教育。一个归皇帝管,一个归宰相管。寺的起源是这么来的,如今讲“寺”后面来个“庙”字,就不成话了。 庙是供鬼神的,皇帝祭他的祖先叫太庙,普通老百姓的叫祠堂,供养鬼神的地方称为庙。把寺与庙拿来相提并论,差得太远太远,不像话。寺不是庙,寺是一个办理佛陀教育的机构,如今政治制度变了,但这个名称一直没有变,形式也没有变。从前皇帝办事的机构是宫殿,那么佛寺也不例外,也是宫殿式的建筑。今天我们看看总统府、行政院、教育部,建筑都是宫殿式的。如今我们名称还保留、守旧,建筑的形式也是守旧,还是用宫殿这种方式,里面的内容变质了,天天去念经超度死人,跟鬼打交道,佛陀教育不教人、而去教鬼了,这个意义完全错误。所以,如今称佛教是宗教,也不是没有道理,跟鬼神打交道,这不是宗教是什么,当然是宗教。所以,佛陀教育由教育变成宗教,这是很不幸的事。 中国早期佛寺建筑的布局,大致沿袭印度形式。尔后因融入固有的民族风格,遂呈现新貌。其建材以木为主,多设于平地(如府城市街)或山中。故后世寺院除寺号、院号外,亦附加山号。 又有以年号名寺者,如北魏之景明寺、正始寺、唐之开元寺。 此外,寺院若依创设者而分,可分成官寺(由官府所建)、私寺(由私人营造)。 若依住寺者而分,乃有僧寺、尼寺之别。 若依宗派,则分为禅院(禅宗)、教院(天台、华严诸宗)、律院(律宗)或禅寺(禅宗)、讲寺(从事经论研究之寺院)、教寺(从事世俗教化之寺院)等类。
篇4:寺庙对联
1、此处既非灵山,毕竟什么世界/其中如无**,何用这样庄严。
2、大慈大悲,到处寻声救苦。下联:若隐若显,随时念彼消愆。
3、大肚包容,了却人们间多少事/满腔欢喜,笑开天下古今愁。
4、大肚能容天下难容之事/开颜便笑世间可笑之人们。
5、大千世界,弥勒笑来闲放眼/不二法门,济颠醉去猛回头。
6、多闻正法,以广目光/增长善根,而持国土。
7、峰峦或再有飞来,坐山门老等/泉水已渐生暖意,放笑脸相迎。
8、净土莲花,一花一佛一世界/牟尼珠献,三摩三藐三菩提。
9、莫怪和尚们这般大样/请看护法者岂是小人们。
10、男女平权,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阴阳合历,您过您年,我过我年。
11、人们世大难开口笑/肚皮终不合时宜。
12、问观音为何倒坐?下联:恨众生不肯回头。
13、笑到几时方合口/坐来无日不开怀。
14、一觉睡西天,谁知梦里乾坤大/只身眠净土,只道其中日月长。
15、一粒米中藏世界/半边锅内煮乾坤。
16、只有几文钱,您也求,他也求,给谁是好?下联:不做半点事,朝也拜,夕也拜,教我为难。
17、中国有圣人们,是祖、是师,咄咄西来东土/名山藏帝子,亦仙、亦佛,元元北镇南来。
18、终日解其颐,笑世事纷纭,曾无了局/终年坦乃腹,看胸怀洒落,却是上乘。
19、我有什么灵,连自己断肢脱皮,都难治好/汝又何必敬,请医生开方用药,倒是正经。
20、座上菩萨,全是朽木污泥,有何灵验/堂中信士,不必焚香化钱,空费精神。
21、一屋一橼,一粥一饭,檀樾膏脂,行人们血汗。尔戒不持,尔事不办,可惧可忧可嗟可叹/一时一日,一月一年,流光易渡,幻影非坚。凡心未尽,圣虹未圆,可惊可怕可悲可怜。
22、人们世大难开口笑/红尘苦海言语愁。
23、人们世大难开口笑/生涯秋风落笔香。
24、人们世大难开口笑/红尘苦海出头行。
25、人们世大难开口笑/红尘苦海言语闲。
26、人们世大难开口笑/红尘苦海起笔闲。
27、人们世大难开口笑/红尘苦海落笔闲。
28、人们世大难开口笑/红尘苦海出头闲。
29、问观音为何倒坐/知明月是自可放。
30、问观音为何倒坐/知明月是几回眠。
篇5:寺庙经典对联
寺庙经典对联大全
上联:此处既非灵山,毕竟什么世界;
下联:其中如无**,何用这样庄严。
上联:大慈大悲,到处寻声救苦。
下联:若隐若显,随时念彼消愆。
上联:大肚包容,了却人间多少事;
下联:满腔欢喜,笑开天下古今愁。
上联:大肚能容天下难容之事;
下联:开颜便笑世间可笑之人。
上联:大仟世界,弥勒笑来闲放眼;
下联:不二法门,济颠醉去猛回头。
上联:多闻正法,以广目光;
下联:增长善根,而持国土。
上联:峰峦或再有飞来,坐山门老等;
下联:泉水已渐生暖意,放笑脸相迎。
上联:净土莲花,一花一佛一世界;
下联:牟尼珠献,三摩三藐三菩提。
上联:莫怪和尚们这般大样;
下联:请看护法者岂是小人。
上联:男女平权,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下联:阴阳合历,你过你的年,我过我的年。
上联:人世大难开口笑;
下联:肚皮终不合时宜。
上联:问观音为何倒坐?
下联:恨众生不肯回头。
上联:笑到几时方合口;
下联:坐来无日不开怀。
上联:一觉睡西天,谁知梦里乾坤大;
下联:只身眠净土,只道其中日月长。
上联:一粒米中藏世界;
下联:半边锅内煮乾坤。
上联:只有几文钱,你也求,他也求,给谁是好?
下联:不做半点事,朝也拜,夕也拜,教我为难。
上联:中國有圣人,是祖、是师,咄咄西来东土;
下联:名山藏帝子,亦仙、亦佛,元元北镇南来。
上联:终日解其颐,笑世事纷纭,曾无了局;
下联:终年坦乃腹,看胸怀洒落,却是上乘。
上联:我有什么灵,连自己断肢脱皮,都难治好;
下联:汝又何必敬,请医生开方用药,倒是正经。
上联:座上菩萨,全是朽木污泥,有何灵验;
下联:堂中信士,不必焚香化钱,空费精神。
上联:一屋一橼,一粥一饭,檀樾膏脂,行人血汗。爾戒不持,爾事不办,可惧可忧可嗟可叹;
下联:一时一日,一月一年,流光易渡,幻影非坚。凡心未尽,圣虹未圆,可惊可怕可悲可怜。
篇6:寺庙对联
寺庙对联大全
杭州城隍庙:
上联:夫妇是前缘,善缘恶缘,无缘不合。
下联:儿女原宿债,讨债还债,有债方来。
乐山凌云寺:
上联:笑古笑今,笑东笑西笑南笑北,笑来笑去,笑自己原来无知无识。
下联:观事观物,观天观地观日观月,观上观下,观他人总是有高有低。
应县净土寺:
上联:念念不离心,要念而无念,无念而念,始算得打成一片。
下联:佛佛原同道,知佛亦非佛,非佛亦佛,即此是坐断十方。
枣庄龙泉寺:
上联:大千世界,弥勒笑来闲放眼。
下联:不二法门,济颠醉去猛回头。
张大千题绍兴戒珠寺:
上联:此处既非灵山,毕竟什么世界。
下联:其中如无**,何用这样庄严。
张掖大佛寺:
上联:一觉睡西天,谁知梦里乾坤大。
下联:只身眠净土,只道其中日月长。
济南千佛寺:
上联:笑到几时方合口。
下联:坐来无日不开怀。
杭州灵隐寺:
上联:峰峦或再有飞来,坐山门老等。
下联:泉水已渐生暖意,放笑脸相迎。
大雄宝殿、台湾台中慈善寺:
上联:净土莲花,一花一佛一世界。
下联:牟尼珠献,三摩三藐三菩提。
观音阁:
上联:问观音为何倒坐?
下联:恨众生不肯回头。
潮州开元寺观音阁:
上联:大慈大悲,到处寻声救苦。
下联:若隐若显,随时念彼消愆。
北京潭柘寺弥勒殿:
上联:大肚能容天下难容之事。
下联:开颜便笑世间可笑之人。
凤阳龙兴寺、台中宝觉寺:
上联:大肚包容,了却人间多少事。
下联:满腔欢喜,笑开天下古今愁。
广东南华寺:
上联:日日携空布袋,少米无钱,却剩得大肚空肠不知众檀越,信心时将何物供奉。
下联:年年坐冷山门,接张待李,总见他欢天喜地试问这头陀,得意处有什么来由。
天王殿:
上联:多闻正法,以广目光。
下联:增长善根,而持国土。
城隍庙:
上联:莫怪和尚们这般大样。
下联:请看护法者岂是小人。
贵阳城隍庙:
上联:站着!你背地做些什么?好大胆还来瞒我!
下联:想下!俺这里轻饶哪个?快回头莫去害人!
土地庙:
上联:男女平权,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下联:阴阳合历,你过你的.年,我过我的年。
神仙庙:
上联:善报恶报循环果报,早报晚报如何不报。
下联:名场利场无非战场,上场下场都在当场。
财神庙:
上联:只有几文钱,你也求,他也求,给谁是好?
下联:不做半点事,朝也拜,夕也拜,教我为难。
斋堂联:
上联:一粒米中藏世界。
下联:半边锅内煮乾坤。
河南少林寺面壁洞:
上联:一苇渡江,达源溯六祖。
下联:九年面壁,妙理悟三乘。
安徽九华山华严洞:
上联:清华真佛地
下联:庄严古洞天
福建安溪龙门镇金沙岩:
金山挂月窥禅径
沙鸟听经恋法门
台湾彰化修水岩:
修德种因法身圆妙
水清月现玉盖尊严
河北承德水月庵:
山静尘清,水参如是观。
天高云浮,月喻本来心。
台湾台中龙泉岩:
龙井茂青松,群沾法雨。
泉岩生翠竹,普荫慈云。
台湾台中紫云岩:
紫气东来,海上犹传天乐近。
云霞西涌,人间长见法轮新。
台湾云林湖山岩:
湖畔显灵,大士婆心,济拔三途苦。
山前圣景,莲瓣九品,广渡诸有情。
天王殿:
大大肚能容万物
微微笑看破群生
甘肃天水罗汉堂:
处处无非菩提海
山山尽是普陀崖
湖北房县凤凰山观音洞:
见见见,非见非见,见非见。
闻闻闻,不闻不闻,闻不闻。
福州西禅寺:
翠翠殷殷,处处花花果果。
风风雨雨,年年暮暮朝朝。
河南少林寺西坊:
双双玉井,碧澄冷浸千秋月。
六六玄峰,翠耸光连万壑云。
篇7:经典寺庙对联
杭州城隍庙:
上联:夫妇是前缘,善缘恶缘,无缘不合。
下联:儿女原宿债,讨债还债,有债方来。
乐山凌云寺:
上联:笑古笑今,笑东笑西笑南笑北,笑来笑去,笑自己原来无知无识。
下联:观事观物,观天观地观日观月,观上观下,观他人总是有高有低。
应县净土寺:
上联:念念不离心,要念而无念,无念而念,始算得打成一片。
下联:佛佛原同道,知佛亦非佛,非佛亦佛,即此是坐断十方。
枣庄龙泉寺:
上联:大千世界,弥勒笑来闲放眼。
下联:不二法门,济颠醉去猛回头。
张大千题绍兴戒珠寺:
上联:此处既非灵山,毕竟什么世界。
下联:其中如无**,何用这样庄严。
张掖大佛寺:
上联:一觉睡西天,谁知梦里乾坤大。
下联:只身眠净土,只道其中日月长。
济南千佛寺:
上联:笑到几时方合口。
下联:坐来无日不开怀。
杭州灵隐寺:
上联:峰峦或再有飞来,坐山门老等。
下联:泉水已渐生暖意,放笑脸相迎。
大雄宝殿、台湾台中慈善寺:
上联:净土莲花,一花一佛一世界。
下联:牟尼珠献,三摩三藐三菩提。
日照天后祠观音阁:
上联:问观音为何倒坐?
下联:恨众生不肯回头。
此联为日照天后祠联。祠中观音面北,人称“倒坐”。
潮州开元寺观音阁:
上联:大慈大悲,到处寻声救苦。
下联:若隐若显,随时念彼消愆。
北京潭柘寺弥勒殿:
上联:大肚能容天下难容之事。
下联:开颜便笑世间可笑之人。
凤阳龙兴寺、台中宝觉寺:
上联:大肚包容,了却人间多少事。
下联:满腔欢喜,笑开天下古今愁。
广东南华寺:
上联:日日携空布袋,少米无钱,却剩得大肚空肠不知众檀越,信心时将何物供奉。
下联:年年坐冷山门,接张待李,总见他欢天喜地试问这头陀,得意处有什么来由。
天王殿:
上联:多闻正法,以广目光。
下联:增长善根,而持国土。
篇8:经典寺庙对联
1、此处既非灵山,毕竟什么世界/其中如无**,何用这样庄严。
2、大慈大悲,到处寻声救苦。下联:若隐若显,随时念彼消愆。
3、大肚包容,了却人间多少事/满腔欢喜,笑开天下古今愁。
4、大肚能容天下难容之事/开颜便笑世间可笑之人。
5、大千世界,弥勒笑来闲放眼/不二法门,济颠醉去猛回头。
6、多闻正法,以广目光/增长善根,而持国土。
7、峰峦或再有飞来,坐山门老等/泉水已渐生暖意,放笑脸相迎。
8、净土莲花,一花一佛一世界/牟尼珠献,三摩三藐三菩提。
9、莫怪和尚们这般大样/请看护法者岂是小人。
10、男女平权,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阴阳合历,你过你的.年,我过我的年。
11、人世大难开口笑/肚皮终不合时宜。
12、问观音为何倒坐?下联:恨众生不肯回头。
13、笑到几时方合口/坐来无日不开怀。
14、一觉睡西天,谁知梦里乾坤大/只身眠净土,只道其中日月长。
15、一粒米中藏世界/半边锅内煮乾坤。
16、只有几文钱,你也求,他也求,给谁是好?下联:不做半点事,朝也拜,夕也拜,教我为难。
17、中国有圣人,是祖、是师,咄咄西来东土/名山藏帝子,亦仙、亦佛,元元北镇南来。
18、终日解其颐,笑世事纷纭,曾无了局/终年坦乃腹,看胸怀洒落,却是上乘。
19、我有什么灵,连自己断肢脱皮,都难治好/汝又何必敬,请医生开方用药,倒是正经。
20、座上菩萨,全是朽木污泥,有何灵验/堂中信士,不必焚香化钱,空费精神。
21、一屋一橼,一粥一饭,檀樾膏脂,行人血汗。尔戒不持,尔事不办,可惧可忧可嗟可叹/一时一日,一月一年,流光易渡,幻影非坚。凡心未尽,圣虹未圆,可惊可怕可悲可怜。
22、人世大难开口笑/红尘苦海言语愁。
23、人世大难开口笑/生涯秋风落笔香。
24、人世大难开口笑/红尘苦海出头行。
25、人世大难开口笑/红尘苦海言语闲。
26、人世大难开口笑/红尘苦海起笔闲。
27、人世大难开口笑/红尘苦海落笔闲。
28、人世大难开口笑/红尘苦海出头闲。
29、问观音为何倒坐/知明月是自可放。
30、问观音为何倒坐/知明月是几回眠。
篇9:寺庙导游词
现在我们来到了位于西安城南约17.5公里的长安区郭杜乡香积寺村的香积寺。香积寺建于公元7,是净土宗二世祖善导法师的衣钵弟子怀恽为祭祀善导圆寂而修建的。
善导是我国佛教净土宗的主要创始人之一。他生于公元6,俗姓朱,泗州(今安徽北部)人。幼年从密州(今山东境内)明胜出家。在公元641年去并州石壁山玄中寺(今山西交城县境内)拜访高僧道绰,归为门下,深谙《观经》奥义。公元645年,道绰和尚圆寂,善导又到唐都城长安,开始时住终南山悟真寺,后经常在长安城中的光明寺广传教义。他于公元681年病故,终年69岁。他的弟子怀恽等人遂将善导的遗骨安葬在长安终南山麓的神禾原上,并建立砖塔以示纪念。后来他的弟子在塔周围建立了香积寺。寺建成后成为净土宗的活动中心,因此香积寺被视为净土宗发源地。
净土宗于东晋时期从印度传入中国,兴盛于北魏。净土宗提倡专念“阿弥陀佛”的名号,就可以抵达“西方净土”的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是梵语,意为无量光明、无量寿命、无量智德智慧等。唐代净土宗得到长足的发展,中唐以后,广泛流行于社会各阶层。
关于香积寺的由来据说来自一个传说。传说“天竺有众香之国,佛名香积”,于是该寺取名香积寺,意思是把善导法师比作香积佛。香积寺位于氵矞(yu)、滈两河交汇的神禾原西端。唐代诗人王维曾游此寺,留有《过香积寺》五言律诗:“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该诗描绘了寺院环境的幽静宜人。
寺内现存的善导塔是公元680年修建的。塔由青砖砌成,平面正方形,为仿木结构。塔原为13级,因年久残毁,现存11级,高约33米。塔身周围保存有鞍形的12尊半裸石佛像,雕刻精巧,实为珍品。塔基层四面有门,南门楣额上嵌有砖刻的“涅槃盛事”横额,是1768年修补时所做。塔身四面有用楷书刻写的《金刚经》,字迹雅秀,笔力遒劲,十分引人注目。
香积寺在唐代曾盛极一时。怀恽召集四方僧众多次在寺内举行隆重祭祖。唐高宗李治曾赐舍利千余粒,还有百宝幡花,令其供养。武则天和唐中宗母子多次亲临膜拜。寺院当时规模宏大,除善导弟子敬业灵塔外,还有万回、平等灵塔。
唐代的善导塔现已做了整修,塔内有木梯直通塔顶。新修大殿内安放着日本友人赠送的善导大师像、供桌、铜磬、木鱼等。殿前安置着他们赠送的石灯。大雄宝殿前10棵苍劲的柏树,象征着中日两国人民间的友谊像松柏一样万古长青。
篇10:寺庙导游词
柏林禅寺,中国著名佛教禅寺,北方佛教的一座重镇,赵州祖庭所在地,内设河北省佛学院、河北禅学研究所,现任方丈为明海禅师,常住僧众有160 余人。坐落于河北省赵县县城(古称赵州)东南角,与天下第一桥——赵州桥、华夏第一塔——陀罗尼经幢和赵州小石桥(赵县永通桥,都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同在赵县县城城南,寺内的柏林禅寺舍利塔也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它最早建于汉献帝建安年间(196 -220 ),古称观音院,南宋为永安院,金代名柏林禅院,自元代起即称柏林禅寺。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这座古刹虽几经兴衰,却仍然香火绵延,高僧辈出。据僧传记载,著名的译经大师玄奘法师在西行印度取经之前,曾来此从道深法师研习《成实论》。晚唐时,禅宗巨匠从谂禅师(赵州和尚)在此驻锡四十年,大行法化,形成影响深远的“赵州门风”,柏林禅寺因此成为中国禅宗史上的一座重要祖庭。
金代,这里一度改为律宗道场,曾有五代律宗大德在此弘扬戒律达五十年。最有名的是诠宗律师。金朝末年,法传临济正宗的归云志宣禅师主持法席,柏林禅寺由此革律为禅,宗风大振;元代,这里先后有圆明月溪禅师、鲁云行兴禅师行化,柏林禅寺由兹气象恢宏,成为燕赵一带的佛教中心;明清两朝,中央朝廷管理赵州地区佛教事务的机构——僧正司设在柏林禅寺。当时柏林禅寺的住持往往同时兼任僧正司僧正。近百年来,柏林禅寺却屡遭劫难,到1988年这里重新进驻僧人时,殿堂、经像已经荡然无存,只有赵州禅师舍利塔及二十余株唐朝古柏,依稀屹立,昭示世人这里曾是一处佛教古刹。
1988年,柏林禅寺开放为佛教活动场所,河北省佛教协会会长净慧大和尚亲自主持柏林禅寺修复工作,在各界人士大力护持下:1992年,普光明殿落成;随后,钟鼓楼、观音殿、藏经楼、禅堂、怀云楼、开山楼、会贤楼、指月楼、云水楼、香积楼、古佛庵、关房、佛学院、茶香楼、文殊阁、普贤阁、万佛楼相继建成;9月6日,巍峨雄伟的万佛楼举行落成暨佛像开光大典,标志着赵州祖庭的中兴大业取得重大成果。一处占地90余亩,殿堂楼阁鳞次栉比、庄严整肃的千年古刹重焕生机。
柏林禅寺现任方丈为明海禅人,常住僧众160余人,内设河北省佛学院、河北禅学研究所。每年举办上元节吉祥法会、中元节报恩法会、清明节水陆法会、生活禅夏令营、念佛七、禅七等大型弘法活动。僧众坚持每天早晚课诵、过堂、坐禅,每半月诵戒布萨,如法如律结夏安居。冬参夏讲。赵州祖庭已经成为北方佛教的一座重镇。
篇11:寺庙导游词
寺庙——我国的艺术瑰宝库,它是我国悠久历史文化的象征。从广义上来说,寺庙不仅仅与佛教有关。
但在佛教中,寺庙就有许多种称谓:如“寺”,最初并不是指佛教寺庙,从秦代以来通常将官舍称为寺。
在汉代把接待从西方来的高僧居住的地方也称为寺,从此之后,“寺”便逐渐成为中国佛教建筑的专称。“寺”是佛教传到中国后,中国人为尊重佛教,对佛教建筑的新称呼。如白马寺、大召寺等。除此之外,如庵,那是尼姑居住的寺庙。
还有石窟,那是开凿在山崖上的石洞,是早期佛教建筑的一种形式,印度早期佛寺多用这种形式。
印度佛教石窟的形式有两种,一种为精舍式僧房,方形小洞,正面开门,三面开凿小龛,供僧人在龛内坐地修行;一种为支提窟,山洞面积较大,洞中靠后中央立一佛塔,塔前供信徒集会拜佛。在蒙古语中称“寺”为“召”。如大召、五当召等。另外,有称之为布达拉宫、普陀宗乘之庙等。
在道教中,寺庙的称谓也很多:道教创立之初,其宗教组织和活动场所皆以“治”称之。又称为“庐”、“靖”、也称为静宝。
在南北朝时,道教的活动场所称呼为仙馆。北周武帝时,道教活动场所的称呼叫“观”,取观星望气之意。
到了唐朝,因皇帝认老子为祖宗,而皇帝的居所称为“宫”,所以道教建筑也称为“宫”了。其它还有叫“院”、“祠”的,如碧霞祠等。
儒家则称之为“庙”、“宫”、“坛”,如孔庙、文庙、天坛等。
伊斯兰教称之为“寺”,如清真寺等。天主教称之为“教堂”。
在原始或民间中,称之为“庙”、“祠”,如旧时奉祀祖宗、神佛或前代贤哲的地方。叫太庙、中岳庙、西岳庙、南岳庙、北岳庙、岱庙等。如祖庙、祠堂(祭祀祖宗或先贤的庙堂),有武侯祠、韩文公祠等。
寺庙文化它完整地保存了我国各个朝代的历史文物,在国家公布的全国文物保护单位中,寺庙及相关设施约占一半,谓之“历史文物的保险库”, 乃当之不愧。
寺庙建筑与传统宫殿建筑形式相结合,具有鲜明民族风格和民俗特色。
同时,寺庙文化已渗透到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如天文、地理、建筑、绘画、书法、雕刻、音乐、舞蹈、文物、庙会、民俗等等。各地一年一度的庙会如火如荼,不仅丰富了各地的文化氛围,同时促进了地方旅游业的发展。
在上古时代,几乎每个城市都会有一座寺庙来供奉他们的守护神。而多数的城市都会有多座寺庙来供奉其他的神明。而到了现代,寺庙变成了一个礼拜的地方,像是礼拜堂以及教堂。
在上古时代的社会中,寺庙被认为是神的居住地。信徒们会带食物、香料、稀有物等贡品来到寺庙,当做是对神明的敬意以及尊重。寺庙存在城中可以带给人们平和的效果,通常有智慧的领导人都会在城市开始成长时尽快地设置寺庙。
篇12:寺庙导游词
佛法来中国后才有寺院。因为佛法是方便多门、不拘形式,在印度佛陀在世时并没有,只要有大的场所即可,能容纳佛的经常随众,经上讲1250人,实际上是1255人,连佛是1256人。佛法传到中国就有了寺。
佛法是汉朝时传到中国来的。当时的“寺”是办公机关,直属于皇帝下面一级单位的办事机构;属于宰相下的一级单位称为部,宰相下面有6部,部的长官、首长叫尚书,次长称侍郎;属于皇帝下面办事机构的首长叫卿。
皇帝下面办事的一级单位有9个,共9个寺,长官称为卿,所以“寺”不是庙,它是一个办事机构。佛教到中国是由皇帝来接待它,那时外交归皇帝管,不在宰相底下,宰相管内务。
专门办外交的是一个寺,名叫鸿胪寺,专门招待国外贵宾的,就像如今的外交部,该寺的卿就是外交部的部长,就是首长。当时鸿胪寺接待印度佛教的使者时,觉得佛法挺好,谈得很投机,就想把使者留下,但又不能常住鸿胪寺,于是在9个寺之外增设一个寺,即佛寺。第一批出家人就长远留在中国,不让他们回去,该寺即白马寺。那时首都在洛阳,该寺管佛陀教育,他们的工作是翻译经典、讲解佛经、指导修行。
于是,中国的教育部就变成了两个:一个是皇帝下面白马寺办的社会教育,上至帝王、下至庶民都修学的;一个是宰相底下的礼部办的国家传统教育。一个归皇帝管,一个归宰相管。寺的起源是这么来的,如今讲“寺”后面来个“庙”字,就不成话了。
庙是供鬼神的,皇帝祭他的祖先叫太庙,普通老百姓的叫祠堂,供养鬼神的地方称为庙。把寺与庙拿来相提并论,差得太远太远,不像话。寺不是庙,寺是一个办理佛陀教育的机构,如今政治制度变了,但这个名称一直没有变,形式也没有变。从前皇帝办事的机构是宫殿,那么佛寺也不例外,也是宫殿式的建筑。今天我们看看总统府、行政院、教育部,建筑都是宫殿式的。如今我们名称还保留、守旧,建筑的形式也是守旧,还是用宫殿这种方式,里面的内容变质了,天天去念经超度死人,跟鬼打交道,佛陀教育不教人、而去教鬼了,这个意义完全错误。所以,如今称佛教是宗教,也不是没有道理,跟鬼神打交道,这不是宗教是什么,当然是宗教。所以,佛陀教育由教育变成宗教,这是很不幸的事。[1]
中国早期佛寺建筑的布局,大致沿袭印度形式。尔后因融入固有的民族风格,遂呈现新貌。其建材以木为主,多设于平地(如府城市街)或山中。故后世寺院除寺号、院号外,亦附加山号。
又有以年号名寺者,如北魏之景明寺、正始寺、唐之开元寺。
此外,寺院若依创设者而分,可分成官寺(由官府所建)、私寺(由私人营造)。
若依住寺者而分,乃有僧寺、尼寺之别。
若依宗派,则分为禅院(禅宗)、教院(天台、华严诸宗)、律院(律宗)或禅寺(禅宗)、讲寺(从事经论研究之寺院)、教寺(从事世俗教化之寺院)等类。
导游词最新范文
篇13:寺庙对联
上联:多闻正法,以广目光;
下联:增长善根,而持国土。
上联:峰峦或再有飞来,坐山门老等;
下联:泉水已渐生暖意,放笑脸相迎。
上联:净土莲花,一花一佛一世界;
下联:牟尼珠献,三摩三藐三菩提。
上联:莫怪和尚们这般大样;
下联:请看护法者岂是小人。
上联:男女平权,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下联:阴阳合历,你过你的年,我过我的年。
上联:人世大难开口笑;
下联:肚皮终不合时宜。
上联:问观音为何倒坐?
下联:恨众生不肯回头。
上联:笑到几时方合口;
下联:坐来无日不开怀。
上联:一觉睡西天,谁知梦里乾坤大;
下联:只身眠净土,只道其中日月长。
上联:一粒米中藏世界;
下联:半边锅内煮乾坤。
上联:只有几文钱,你也求,他也求,给谁是好?
下联:不做半点事,朝也拜,夕也拜,教我为难。
上联:中国有圣人,是祖、是师,咄咄西来东土;
下联:名山藏帝子,亦仙、亦佛,元元北镇南来。
上联:终日解其颐,笑世事纷纭,曾无了局;
下联:终年坦乃腹,看胸怀洒落,却是上乘。
篇14:寺庙对联
上联:人世大难开口笑;
下联:红尘苦海言语闲。
上联:人世大难开口笑;
下联:红尘苦海起笔闲。
上联:人世大难开口笑;
下联:红尘苦海落笔闲。
上联:人世大难开口笑;
下联:红尘苦海出头闲。
上联:问观音为何倒坐;
下联:知明月是自可放。
上联:问观音为何倒坐;
下联:知明月是几回眠。
上联:此处既非灵山,毕竟什么世界;
下联:其中如无**,何用这样庄严。
上联:大慈大悲,到处寻声救苦。
下联:若隐若显,随时念彼消愆。
上联:大肚包容,了却人间多少事;
下联:满腔欢喜,笑开天下古今愁。
上联:大肚能容天下难容之事;
下联:开颜便笑世间可笑之人。
上联:大千世界,弥勒笑来闲放眼;
下联:不二法门,济颠醉去猛回头。
篇15:寺庙对联
上联:我有什么灵,连自己断肢脱皮,都难治好;
下联:汝又何必敬,请医生开方用药,倒是正经。
上联:座上菩萨,全是朽木污泥,有何灵验;
下联:堂中信士,不必焚香化钱,空费精神。
上联:一屋一橼,一粥一饭,檀樾膏脂,行人血汗。尔戒不持,尔事不办,可惧可忧可嗟可叹;
下联:一时一日,一月一年,流光易渡,幻影非坚。凡心未尽,圣虹未圆,可惊可怕可悲可怜。
上联:人世大难开口笑;
下联:红尘苦海言语愁。
上联:人世大难开口笑;
下联:生涯秋风落笔香。
上联:人世大难开口笑;
下联:红尘苦海出头行。
篇16: 寺庙导游词
各位朋友:
大家好!
请允许我做一下自我介绍,我是锦州中旅的导游员,我叫***,非常高兴认识大家。那么这次为期一天的旅游就有我陪您度过,首先,请允许我代表我们旅行社的全体员工对您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同时更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支持。在一天的旅行中当您有什么困难和要求请及时与我联系,我将竭诚为您服务。
我们途中大概需要二个小时的时间,途经凌海市、石山镇、北宁市闾阳镇最终到达我们的目的地寺庙。寺庙所地,北宁市长兴店镇,文化进步经济繁荣,物产丰富,交通便利。这里是东北葡萄生产第一镇。农民的水果储藏业也十分发达。寺庙已敞开胸怀,真诚地欢迎天下朋友来这里沐浴吉祥和幸福。
据记载:寺庙始于北魏。历代多有开发重建,尤其在明万历年间重修为盛。现经当地政府近十年的修复、建设,使古寺更兴,如今,寺庙已经成为闻名遐迩的旅游风景区。同时,又是省批准的宗教活动点。
整个寺庙分为下院、中院、上院、文殊院四个院。整个寺院以上院石洞中供奉的佛像为主,为游人称道、敬仰。又因观世音菩萨以大慈大悲,救苦救难著称,善良的人们赋予其许多优美的传说,而且,这些传说都与周围绚丽多姿的自然景观溶为一体。
首选映入眼帘的是寺庙的山门,山门是由北京清华大学建筑设计院设计。形象是糅合中国古代牌坊与塔的造型,正面是由中国佛教协会会长,全国政协副主席赵朴初题写“寺庙”三个字,经过一段路我们可以看见山门的旧址,也是由赵朴初老先生题词的。
在石路两侧,有一对苍松结伴而立,两树的苍枝绿叶在空中错错相交。远远望去,好像一对情意绵绵的恋人,搂腰搭肩共述衷肠。因此,人们称之为“松人恋”。相传,在很早年间,山下有一对青年男女,男的叫小松,女的叫小青,他们从小青梅竹马,长大情投意合,彼此都产生了爱慕之情。一对恋人面对青山、绿水、订下了百年之好。然而,天有不测之风云,好事多磨早就对小青垂涎三尺的王财主趁虚而入。他又是用势力威胁,又是用财富引入引诱,非要娶小青做妾不可。
在他的威逼、引诱下,小青的父亲竟答应把小青嫁给老财主。小青姑娘哭得死去活来。趁着月色,逃出家门,悄悄地找到小松,两人抱头痛哭,觉得无路走。他们面对脚下的万丈深渊,双双对天长叹,然后把一横,手挽手向万丈深渊跳去。跳下后,他们觉得身边呼呼的风响,而身子却腾空而起,不但没有坠落,反面随风飘向上院的石洞中。睁眼一看,见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太太,手端着一碗水站在他们的'面前,笑吟吟地说:“年轻人,风浪已过,回家成亲去吧!切记,万事不可轻生,只要心中有佛就可逢凶化吉。” 这对年轻人大吃一惊,知道遇见了活菩萨,连忙回家,各自把这一奇遇对家人讲了。而家人告诉他们昨夜里那个欲强娶小青为妾的老财主已坠崖而死。为纪念这个奇遇,小青和小松结婚的当天,就在通往下院的路上种了一对青松。人们都把这对青松看作平等、友好、善良恋情的象征,尽力地保护它们的生存。
过了恋人松我们就到了寺庙的下院,下院是大雄宝殿和韦驮殿。大雄宝殿内供奉了三尊菩萨,中间一尊是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佛,左边是地藏五菩萨,保寿保平安的,右边是观世音菩萨。对面就是护法韦驮殿和四大天王,它们是保护佛祖的。
出了下院登上石阶,整个寺庙共有1088个石阶。继续向前走就是药师殿,药师殿中供奉三尊菩萨,中间的是药师傅,左边是日光菩萨,右边是月光菩萨,他们三尊合称“东方三圣”。他们的意思 是日月东升,它们放射地光芒照射着众生,使人们得到快乐和健康。过了药师殿向前走,就到了中院。中院有进香殿,里面供奉的是观音菩萨的下身。进香殿也是为了一些老弱病残的人修建的,他们上不了上院老母洞中,就在这里为老母进香,而老母洞正与进香殿垂直相望,我们上香时仿佛老母正在望着我们一样。
过了进香殿,我们就可以看到一个关口,由小篆体书写的三个字“抱曲关”。过了抱曲关,就是九道弯,又称九曲云阶。
九道弯穿云破雾,悬架山崖,时而顺峰盘旋而上,时而沿坡迂回通幽,真是九曲婉转,妙趣横生。
九道弯是通往上院的必经之路,其山势复杂,路线难选。据说,为打通来往上院的山路,寺院主持僧人请遍能工巧匠,沿峰岭查看,都没能设计出最理想的路线。正当众人面对险峰峻岭为难时,忽然有一红衣少女盈盈走来,面对众人微微一笑,转身向上院走去。身后留下一条长长的彩带。只见这条彩带时而穿峰越岭,时而通幽饶谷,飘飘洒洒直通上院。
面对这条奇异的彩带,众工匠眼睛一亮:啊!这正是神仙所赐的绝妙通道线路。于是大家一起动手沿着彩带飘过的路线设计,修建了这条著名的“九曲云阶”。
寺庙的最高峰就是文殊院,里面供奉的就是文殊菩萨,是智慧的象征。为孩子、为家人、为朋友求学的不妨去拜拜。
寺庙寺院的景观到此结束了,但它的自然风光依然让我们回味无穷,在后山有茂密的森林,有盛开的山花,景色饴人。在我们拜过老母有闲暇时间的时候,不妨可以去感受一下闾山的情趣。
现在我们已经进入了锦州市区,为期一天的旅行到这就要结束了,再次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支持,也再次欢迎您到我们中旅来做客,我们将以更完善的条件为您服务。再见!
【游寺庙的心得体会】相关文章:
1.寺庙导游词
4.寺庙捐款倡议书
5.游南少林心得体会
8.寺庙对联精选篇
10.深山有寺庙四年级作文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