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实用文>腊月二十五有哪些传统习俗

腊月二十五有哪些传统习俗

2025-01-20 09:16:27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浣西”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5篇腊月二十五有哪些传统习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后的腊月二十五有哪些传统习俗,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腊月二十五有哪些传统习俗

篇1:腊月二十五有哪些传统习俗

腊月二十五有哪些传统习俗

接玉皇

旧俗认为灶神上天后,天帝玉皇于农历十二月二十五日亲自下界,查察人间善恶,并定来年祸福,所以家家祭之以祈福,称为”接玉皇“。这一天起居、言语都要谨慎,争取好表现,以博取玉皇欢心,降福来年。

做豆腐

有趣的是,一些地方还有在除夕以前吃豆腐渣的.风俗。说起来,这“腊月二十五,豆腐的”腐“与幸福的”福“谐音,因此豆腐代表着祈福。豆腐与“头富”音相似,被人们寄予了新年“富贵”希望。现在很少自家有磨坊了,那就买块豆腐或者打点豆浆图个吉利吧!

糊窗户

民谚亦有:“二十五糊窗户”的说法,即腊月二十四扫完尘,二十五就该糊窗户了。昨天扫完“尘”,今天就到了迎新的时候。古代家家户户的窗户都是纸糊的,平时风吹雨打难免破损,但又舍不得全部更换,只有在二十五这一天才会全部换新的窗户纸来“接玉皇”。现在虽然不用纸糊窗户了,但是贴窗花、贴福字、挂对联等习俗依然流传。

赶乱岁

民间旧俗认为腊月二十三送灶神上天后至除夕才迎回,其间人间无神管辖,百无禁忌,民间多嫁娶,被称为“赶乱岁”。乱岁是民众为自己设计的调节社会生活的特定段。

照田蚕

在江南一带的民间,也把腊月二十五这一天称为“烧田蚕”、“照田蚕”、“烧田财”,人们将绑缚火炬的长竿立在田野中,用火焰来占卜新年,火焰旺则预兆来年丰收。但也有些地方,在年三十才举行这一活动。

千灯节

腊月二十五是蒙古族、达斡尔族的宗教性节日。蒙语称“明干卓拉”,意即千盏灯节。腊月二十五这一天,做“明干卓拉”去庙里点燃,认为点得越多越吉利。这一节日习俗,在新疆维拉特蒙古族中最为盛行。当地群众在这天吃烤牛羊肉,举行传统的体育游艺活动。

篇2:腊月传统习俗

农历十二月又称腊月,是临近春节的最后一月。中国过年有很多传统习俗,每天干什么老祖宗都已经安排好了。所谓的年味儿,也是从一个个习俗中散发而来的。

先来看一首年歌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沥沥拉拉二十三。二十三糖瓜儿粘,二十四扫房日,二十五糊窗户,二十六炖大肉,二十七杀公鸡,二十八白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

儿时的童谣,唱出了新年的味道,更讲述了一个个年俗。来对照儿歌和下面的年俗,看看你还过几个?

【腊月初八-腊八节】

腊八节是农历腊月最重大的节日,日期为腊月初八,这一天有喝腊八粥的习俗。在古代,腊八节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和吉祥的节日,现在更多是合家团聚的日子,大家会围坐餐桌前边享用腊八粥,边规划即将到来的新年。

【腊月二十三-祭灶】

腊月二十三,又称“小年”,是民间祭灶的日子。糖瓜,即是用麦牙糖沾芝麻做成葫芦或瓜形。 “二十三,糖瓜粘”,家家户户希望灶王爷吃了糖瓜,上天后说些甜言蜜语,祈求来年得福。

【腊月二十四-扫尘】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的风俗,由来已久。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期待。

【腊月二十五-糊窗户】

旧时的窗户都是用纸糊的,容易破。在腊月二十五这天,家家户户都会调制浆糊,修补窗户上的漏洞。现在不用再补窗户了,大多数人遵从习俗的人,会在今天擦洗玻璃,想来也是“糊窗户”的意义延续,擦好窗户准备贴窗花。

【腊月二十六-炖大肉】

民间会在这一天杀年猪割年肉,以备过年。乡村里的新年,以走亲访友为主。在腊月二十六,将养了浑圆肥润的年猪宰杀腌制好,春节宴请的时候,就用自家鲜美可口的猪肉,招待客人。

【腊月二十七-宰公鸡】

宰公鸡是备年货的一种。腊月二十七,家家户户除了宰杀自家的家禽,还要赶集、采购,置办年货。这一天是大集市日,集市周边各村的百姓纷纷前往赶集买年货,烟、酒、鱼、肉、鞭炮和走亲戚用的礼品一样也不能少,非常热闹。

【腊月二十八-蒸面食】

多数地方在腊月二十八这天,都要赶制过年的面食蒸。太原人要蒸好“糕儿馍馍两笸箩”;河北人则是“蒸枣花”预备除夕祭礼祖宗作供;河南人也是“二十八,蒸馍炸圪塔。”只有北京人慢半拍,在这天才“把面发”,等到二十九“蒸馒头”。

【腊月二十九-小除夕】

今年的腊月二十九,就是除夕。不过在往年有年三十儿的时候,腊月二十九又被称为小除夕。这天,要家置酒宴,人们往来拜访叫“别岁”。焚香于户外,叫“天香”,通常要三天。

篇3:腊月二十五接玉皇

腊月二十五是中国农历的十二月(又称腊月)二十五的俗称;汉族春节传统习俗之一,这一天的汉族民俗活动主要有接玉皇、照田蚕、千灯节、赶乱岁等。

玉皇大帝是谁?

民间传说中的'玉皇大帝姓张,名叫张坚,生在正月初九。据说很久以前有一个叫光严妙乐的国家,国王净德和王后宝月光老来无子,十分烦恼,於是邀集道士们举行祈祷活动。过了半年,依然膝下犹虚。有一天晚上,王后忽然梦见太上老君和诸多神明抱著一个赤色的婴儿从天而降。王后恳求老君赐给她这名婴儿。老君微笑应允,王后满心喜欢收下婴儿,醒来後便觉身怀有孕。一年以后,即丙午年的正月初九,孩子诞生,满室生光。这孩子就是後来的玉帝。

玉帝聪明善良,长大後仁爱慈悲,将宫中仓库中所存的财宝都发送给贫苦的民众,

净德王死後,他继承王位,治理国家。不久把王位让给大臣,深居山中,虔心修行,经过一亿三千二百劫,成为玉皇大帝。另外,在北宋真宗年间,真宗伪造梦神的事件,封玉皇为“太上开天执符御历含真体道玉皇天帝”,简称玉皇上帝、玉皇、玉帝。

话说,腊月二十三灶王爷上天言好事后,玉帝会在二十五这天亲自下界视察,看看人间善恶疾苦,然后根据所看得的情况来决定你来年的祸与福。所以,在过去,每年到了腊月二十五这天,家家户户都忙着祭祀祈福,以一颗虔诚的心来接待玉帝,希望自己来年能够有个好光景,因此,这天就被称为“接玉帝”。这一天的,所有人说话办事都小心谨慎,争取有个好表现给玉帝看,以博取玉皇欢心,降福来年。

篇4: 难忘腊月二十五散文

难忘腊月二十五散文

这几天看到朋友们谈论的话题大多与年事、年味有关。前天是小年,一个朋友问我在银杏树下过过小年没有?这也让我勾起了多年不愿想起、一想起心里就发疼的往事来。

我小时候家里条件本身就非常艰苦,再加上父亲经常被批斗,每次在生产队分粮食就比别人家少很多。全凭母亲的勤劳、坚强、贤惠,才把我们家打理得井井有条,母亲再苦再累,也得养猪养鸡,每年过年还是有猪杀有肉吃的。母亲省吃俭用,哪怕自己少吃少穿,才不至于让我们这些孩子饿着冻着。母亲的优良品质影响着我们,使我们这些孩子显得比同龄孩子懂事得多。

我们家是全队最集中的地方,地方大,院子宽,生产队的保管室就建我们一个院儿,天黑了,每十天全队人都到我们院里来开会、分粮食,我记得每年都是生产队会计公布每家每户粗粮、细粮各多少斤,然后从最远的户往最近的户一秤一秤地称,生产队人多户多,分一次粮食得两三个小时。大人们在称粮食,我们全队的几十个小孩子聚到一起做游戏、捉迷藏……当各家大人称好粮食到处喊孩子们回家,他们才依依不舍的跟着大人一起离开我们院子。

我十一岁那年的腊月二十五,生产队放假,大人们不用上工干活了。母亲带着我和姐姐弟弟到离我家两里路远的汪奶奶家舂米准备过年,舂米很累,得几个人配合才行,母亲和姐姐换着用脚踩碓,我还小,在一旁用棍子拨碓里的稻谷。看到母亲的额头渗着汗珠,我为自己没有力气帮母亲踩碓而束手无策。

每次舂米得一天时间,那天我们把舂好的`米带回家,吃过晚饭,那天正是生产队过年分粮食的时间,大人们都在保管室里分粮食,我就和小伙伴儿玩去了。正当我们玩得起劲儿的时候,父亲厉声地把我们姐弟几个叫到屋里,看到母亲在那儿流泪,屋里来了好多生产队里的叔叔伯伯阿姨婶婶们,我不知道我家发生了什么事,父亲铁青着脸问我们:秀子,德念(我姐的名字),你们白天出去时关了后门没有?我们早上是和母亲一起走的,所以关门的事我们就没有操心。父亲说:看你们过年吃什么,不关门,人家把我们过年的猪肉和你妈熬的麻糖全偷走了。只听人们议论着,具体说的啥我不记得了,只记得父亲母亲很难过。我就后悔,怎么早上不记得去检查一下后门再走呢!

我家的猪肉和麻糖都是放在楼上的,肉挂在楼上的墙上已经晾干了,麻糖是我母亲乘我们晚上睡觉时,我们那时候没有钱买水果,母亲一整夜不睡觉就在为我们熬麻糖,当我们早上还没睡醒时,就听到母亲喊我们起来吃糖了,每年都是这样。那时没饭吃的日子虽苦,可母亲想着法儿变着法儿的给我们的爱却是从嘴里甜到了心里。好多有饭吃的家庭也不会熬麻糖反而羡慕我们家。关于母亲熬麻糖带给我们甜蜜的回忆我在《追忆我的母亲》一文里写得最清楚了。

我家的猪肉和麻糖被偷以后,我一个人白天都不敢进屋,每次进屋从那个房间过都是跑着进出的,不敢抬头看楼上,总觉得小偷还在楼上站着。那个年我们全家都没有笑意,也就是从那次的教训后,我们都养成做事小心谨慎的习惯,也就是从那次以后,我们懂得了体贴父母心里的苦楚,当父亲被整治被批斗时,我们姐弟几个在家都从不高声讲话惹父母生气,总是默默地做事,让父母心里有些许的安慰。

如果现在父母还健在的话,我会让父母不要难过,我会给父母买上比猪肉比麻糖更好的礼物慰劳父母的。

印象最深的是每年大年三十的晚上吃罢团圆饭,我们姐弟约上四叔家的几个孩子,一大群人都会带上蜡烛、小小煤油灯,有时也糊个小小的灯笼什么的到爷爷奶奶的坟上去送灯,这都是永远不变的规矩。父亲在家把火烧得旺旺的,据说火烧得越旺来年越红火,全家人坐在火炉旁边烤火,边听父亲讲有关守岁、有关年和他年轻时值得骄傲的故事,父亲讲得绘声绘色,我们听得津津有味。

那时的日子虽苦,但我们心里有盼头。

每年过年母亲心里都有安排的。母亲会想尽一切办法给我们每人哪怕只做一件新衣,或者是提早把过年要穿的衣服都给洗得干干净净,即使没有新衣服穿,但新布鞋是每个人都有的,母亲从冬月就开始给我们做布鞋,布鞋做好了让我们试过后就用小绳子拴好挂在房屋里到过年时再穿,我们过去过来都要抬头看看,希望早点穿在自己的脚上,于是,就急切地盼望新年快快到来。母亲看到我们高兴她也高兴。

还有五天就到大年三十了,我不能回老家去,想必我家的侄儿侄女们也会到我父母的坟上去送送亮点点灯,让父亲母亲在那边也过个亮堂年吧!

篇5:腊月二十五为什么要冻豆腐

一、冻豆腐比新鲜豆腐容易保存

豆腐的保存期很短,因为它是高蛋白、高水分的食物,很容易滋生一些微生物及细菌。尤其是在以前,物质比较匮乏的年代,逢年过节基本上家家户户要自己制作豆腐,在传统保存豆腐的这些方法中,相比之下冻豆腐是最节约成本,而且保存效果最好的。

二、烹调美食时冻豆腐容易入味

新鲜豆腐和冻豆腐相比之下,新鲜豆腐的结构要紧密一些,所以当冻豆腐经过烹调成为美食之后,吃起来不但口感富有弹性,而且味道也额外的`香浓鲜美。

三、冻豆腐营养流失少

新鲜的豆腐比较容易出水,而其中一些水溶性维生素会随着豆腐的汁液渗出损失掉,而冻豆腐是新鲜的豆腐及时被冻住,保留更多的水溶性维生素。

不过虽然冻豆腐有以上优点,但并不是新鲜豆腐就比冻豆腐差,而是,他们二者各有特点,口感不同,能给人带来不同的美食享受。

【腊月二十五有哪些传统习俗】相关文章:

1.腊月散文

2.二十五周年同学聚会感言

3.腊月二十三习俗

4.传统节日腊月初八

5.春节的传统习俗

6.大寒时节传统习俗

7.元宵节经典传统习俗

8.除夕民间传统习俗

9.清明节传统习俗活动

10.重阳节各地传统习俗

下载word文档
《腊月二十五有哪些传统习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