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实用文>研究院青年英才奖候选人事迹简介

研究院青年英才奖候选人事迹简介

2025-01-20 08:14:11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风行”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4篇研究院青年英才奖候选人事迹简介,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后的研究院青年英才奖候选人事迹简介,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研究院青年英才奖候选人事迹简介

篇1:研究院青年英才奖候选人事迹简介

研究院青年英才奖候选人事迹简介

1号  刘冬   男,1985.01出生,硕士

主要负责断裂力学实验室及高低温拉伸实验室相关检测工作,化检验及时率、准确率100%.参与院青年重大专项《疲劳试验新技术开发及在钢铁产品中的应用》,负责4项所级课题。作为主要完成人,完成5项国家标准及3项企业标准修制订工作。获武钢优秀论文一等奖,湖北省机械学会优秀论文三等奖,国际冶金及材料分析学术会议优秀论文奖。

2号  孙宜强   男,1981.11出生,硕士

在钢铁材料微观组织分析、性能研究、缺陷与失效分析、短流程热轧产品研发、市场推广及技术服务方面成绩突出。负责《高碳钢中心偏析定量分析方法》国家标准制定、《低碳钢冷轧薄板铁素体晶粒度测定法》国家标准修订和《连铸钢板坯低倍组织缺陷评级图》行业标准修订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参与的“薄板坯高效高品质连铸技术”通过湖北省科技成果鉴定,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3号  朱敏   男,1981.12出生,硕士

负责完成《高性能钢轨研究及应用》、《输电铁塔用大规格角钢研制》等项目,成功开发武钢热轧H型钢系列产品;研发我国首条自主知识产权的磁浮铁路用钢并成功应用;研发武钢第一个自主品牌的耐蚀钢轨并成功应用。负责的《热轧H型钢研制》通过武钢鉴定,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重点参与《客运及客货混运铁路用U75VG、U75V重轨及其制造技术集成》通过湖北省鉴定,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4号  宋子逵   男,1982.04出生,硕士

主要从事配煤技术研究工作,负责《炼焦煤的流变性应用技术研究》项目,首次对炼焦煤基氏流动度指标进行深入、系统研究,目前全面应用于武钢炼焦煤细分标准,获公司二等奖和省三等奖。负责《优化利用炼焦煤资源,提升公司焦炭质量》项目,参与院重大项目《武钢主要炼焦用煤性价比评价体系的研究》,为公司节约生产成本。参与的其它项目获多项省部及公司级奖项。

5号  宋中华   男,1982.08出生,硕士

负责或参加武钢和研究院重大项目4项,在燃烧器研发、节能降耗和热工技术服务方面业绩突出,保证了武钢热工设备的稳定运行和产品质量的持续改善。主要参与公司重大专项《轧钢热处理炉高效运行技术开发》,《双蓄热式防脱碳加热工艺及加热炉长寿技术》达国际先进水平,获湖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申报发明专利16项,发表论文9篇。

6号  李华   男,1982.07出生,本科

主要参与公司重大专项2项,研究院重大专项3项,获省市级科技进步奖励4项、公司科技进步奖5项(一等奖3项),发表论文5篇,获得湖北省金属学会优秀论文一等奖一次,申报专利9项,荣获武钢优秀大学生荣誉称号。个人擅长三维实体建模及数值仿真模拟,获首届三维实体设计大赛一等奖,完成冷轧大张力卷取机、大型回转窑、高炉热风管系、干熄焦炉等项目的仿真分析技术研究。

7号  李利巍   女,1981.09出生,硕士

从事管用钢新产品研发工作。主要参加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耐蚀管线钢、耐蚀油井管用钢2项课题、公司重大专项6项、院重大专项3项,负责院重大专项1项。成功开发亚洲首条世界上最长的.煤浆输送管线用钢并实现批量应用,达国际领先水平;成功开发武钢酸性服役条件下管线钢系列产品,达国际先进水平;重点参与武钢独有领先产品连续油管用CT系列钢、0.8设计系数X80钢的开发。累计完成鉴定12项,获各级科技进步奖10项次。

8号  岳江波   男,1985.08出生,硕士

负责中试工厂生产管理和工艺研究工作。大胆改进组织模式,推行连续作业,转变由任务等人到人等任务的工作状态,创造了三项新产品产量试制纪录,冶炼试制周期控制3天内。先后完成真空炉增氮、降低钢中夹杂物、深脱氧以及超纯净钢冶炼等工艺研究,完成硅钢、汽车板等冶炼工艺标准制定,每年服务上百个科研新品种钢冶炼工作,同时产品一次命中率由的70%逐年提升到的95%.

9号  罗晔   男,1983.05出生,硕士

在对韩国钢铁企业经营战略分析和韩国钢铁行业运营形势研究方面业绩突出,多篇新闻报道、数据分析报告及科技论文成为互联网点击率高、量大的头版热点。连续两年获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优秀钢铁信息员”. 曾兼任中国钢铁新闻网《国际钢铁情报》主编,《世界金属导报》特约记者,《新材料产业》、《世界有色金属》等杂志特约撰稿人。

10号  罗毅   男,1981.04出生,博士

参与研发第六代桥梁钢板并在沪通桥工程应用,与团队完成港珠澳大桥、白沙沱大桥用钢订货任务十余万吨。负责研发TMCP型600MPa以上级高钢,实现了该强度级别高强钢量产达万吨的突破,填补了武钢空白,完成鉴定5项,授权发明专利和技术诀窍十余项,钢铁新产品上线6项,发表文章十余篇,EI收录七篇次。获武钢重大科技专项工作突出贡献者、武钢青年英语风采大赛二等奖。

11号  骆海贺   男,1981.02出生,博士

参加完成4300mm产线产品体系建立与开发及二七桥、安庆桥等桥梁工程用钢开发,获鄂钢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武钢鉴定3项,QC国优1项。主持及参与武钢重大项目4项。荣立武钢集体特等功1次、一等功1次;申报发明专利7项、技术诀窍6项、发表论文6篇。在江北研究所从事钢材深加工技术研究。完成武钢重大专项1项、鉴定4项;获公司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科技攻关二等奖1项。

12号  魏星   男,1983.01出生,硕士

连续三年担任武钢重大专项汽车板先期介入主要负责人;建立了武钢汽车板数据库软件系统,开发了武钢数值模拟技术并首次应用于先期介入体系中。负责完成先期介入市场开发、先期介入能力建立及提升等院重大科研项目,成功筹建武钢-长安联合实验室,负责完成奔驰、PSA、福特等体系认证及其24个钢种认证。

篇2:县十大杰出青年候选人事迹简介

县十大杰出青年候选人事迹简介

01、杨胜炎

杨胜炎,男,1985年5月生,中共党员,龙里县发改革局循环经济发展办公室副主任。

参加工作以来,率先垂范,默默无闻,无私奉献,为发改工作贡献了智慧和力量。研究编写完成12篇《龙里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运行情况分析》《龙里县固定资产投资分析》等理论调研文章,独自撰写完成《龙里县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建议》《龙里县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2篇调研报告和《借鉴瑞士经验 推动贵州循环经济加快发展》1篇课题论文,为龙里县发改局和龙里县委县政府推动龙里经济发展提供了有效参考。

荣获龙里县“优秀科教人才奖”;荣获龙里县“服务型优秀共产党员”;入选贵州省首批“甲秀之光”访问学者。

02、蒋叶鹏

蒋叶鹏,男,1981年3月生,中共党员,龙里县公安局交通警察大队冠山中队队长。

如一日,每天天没亮就已经在工作的第一线,工作到深夜是常有的事,对于他来说,工作就是第一,时刻牢记作为一名交警的神圣职责。为了不影响工作,他24小时开机,装备从不离身,为了工作零失误,他宁愿自己苦一点累一点,始终坚守。在危机关头救人,他毫不保留,危险留给自己,只为挽救他人性命。

荣获全省道路交通秩序整治先进个人;荣获“全国九运会交通安全保卫先进个人”;20荣获“三争型”优秀共产党员及“全省第二次项目观摩会”先进个个人;在城区交通整治工作中荣获个人三等功。

03、周倩倩

周倩倩,女,1990年8月生,龙里县洗马镇洗马河村“农村淘宝”服务站站长。

面对良好的电商发展态势,她看准商机,参与了龙里县农村淘宝服务站的合伙人项目,将空间上的万水千山变为网络上的近在咫尺,将龙里县的土特产放入自己的特色小店,真正实现了让“农产品进城、网货下乡”。小小年纪,就带动当地农民发家致富,淘全国、卖全国。想方法,找路子,拓宽思维,她的农村淘宝店开业十多天,小店营业额就达到29万多元,在淘宝系统后台的排行榜上稳居龙里县第一。

年荣获全县农村淘宝项目开业奖励表彰大会上荣获交易额度第二名;交易单量第二名;农资专家奖等多项殊荣。

04、陈伟

陈伟,男,1987年11月生,龙里在线科技传媒有限公司负责人。

作为回乡创业的青年代表,陈伟于月1日创办龙里在线传媒科技有限公司,并建立龙里县第一综合性门户网站――龙里在线官网。该网站作为龙里首个网络信息传媒平台,满足了龙里县人民对民生信息的需求,为龙里县网络信息服务长期稳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陈伟同志始终保持对事业的满腔热情,创办了一系列推广宣传龙里好形象活动,并受到了广大的好评。除此之外,陈伟同志还热心公益,关注社会孤寡老人,留守儿童,招募志愿者传承爱心。为弱势群体搭建起平台,让更多的人去关心,爱护他们。

05、罗小峰

罗小峰,男,1987年11月生,贵州科之杰新材料有限公司办公室主任。

罗小峰作为一名难能可贵的科技型人才,进入公司短短的5年时间里,几乎跑遍了贵州各地的大型工地,通过多方面的观察学习和研究实验,他完成了对TS-2聚羧酸减水剂的产品性能的提升,成功开发出新产品TS-8A、TS-3等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并成功配置出了使C60泵送到200米以上高度的外加剂等科研成果,成功申报2项发明专利。他始终认为,只有通过不断的努力探索和学习,才能真正推动我国在新型材料技术领域的发展,他愿为此而奋斗终生。

20获得龙里县“推动科技进步先进个人”奖;年获得龙里县“优秀青年突击手”称号。

06、陈堰

陈堰,女,1988年7月生,中共党员,龙里县人民医院内二科护士长。

她一直都是患者们眼中的“爱心白大褂”。自20到龙里县医院工作以来,她护理病重患者5000余人,病危患者1000余人,参与抢救380余人。她始终坚持着自己的信念:“用心做好每一次护理,认真对待每一位病人。”她从不怕病人要求高、难伺候,()总是用一张笑脸送给病人真真切切的关怀。在医患关系日益恶化的今天,陈堰说,她想成为能够改变病人对医生误解的践行者,以一己之力,哪怕只能为这个理想贡献稀释大海的一滴淡水,她也义无反顾。

07、李小琴

李小琴,女,1982年10月生,浙江人,世纪华联超市总经理。

年,李小琴来到龙里经营了一家属于自己的超市,在超市营业成型后,李小琴开始思考自己作为一个民营企业的经营者接下来要走的路。她倡导并组建了世纪华联爱心服务队,长期资助帮扶草原三个学生。并在自己经营的超市开辟了免费爱心专柜,供留守儿童展销他们的精美手工艺品。而今,李小琴的爱心团队足迹已经走遍了大半个龙里,哪里有人需要帮助,哪里就有世纪华联爱心团队的身影。社会需要这样的正能量,需要这种愿意用爱回馈社会的企业经营者,李小琴和她的志愿服务团队永远在路上。

08、刘和祥

刘和祥,男,1979年3月生,中共党员,谷脚镇高新村新坪种养殖专业合作社理事。

刘和祥曾任原新坪村文书,通过自己的探索,发现了发展富硒红粳米的致富之路,他组织成立了龙里县新坪种养殖专业合作社,以发展富硒红粳米加工产业为主,衍生打造富硒系列产品,带动了当地一大批老百姓成功走上了致富的道路。如今,富硒红粳米在龙里已是家喻户晓。年,他带领种植户种植红粳米350亩,粳米亩,据估算,届时合作社利润可达100万余元,百姓直接增加经济收入40万余元。2016年,他继续在新坪打造“五彩粮仓”富硒梗米种植1500亩。

09、冯小勇

冯小勇,男,1985年12月生,冯小勇盲人按摩店负责人。

20,冯小勇盲人按摩店在县城大磨石人社局旁挂牌营业,身残志坚的他迈入了人生的另一个 篇章。通过几年的努力,按摩店的经营已逐渐规模,冯小勇便开始以残疾人为招收员工对象,数年来为近30名残疾人解决了就业问题,为盲人朋友开辟了一条谋生之路。他还成功帮助患脑部肿瘤的员工李秀落实了手术费,挽救了她的生命。冯小勇说,我是个残疾人,我比谁知道残疾人的痛苦,能帮助到他们,我很安心。

2015年黔南州残疾人联合会授予冯小勇盲人按摩店州级残疾人创业示范点称号,并给予3万元资金扶持。

10、陈恩熙

陈恩熙,男,1979年2月生,中共党员,龙里县哪缧⊙校长。

哪绲南缜酌嵌贾道,现在的哪缧⊙б巡辉偈橇侥昵暗哪Q了。2014年9月,陈恩熙任哪缧⊙校长,在他的努力下,原来的乡村小学已然成为现在的“先进学校”。他一直强调:“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作为一名山区的教育工作者,他丝毫没有懈怠,也不敢懈怠,他深知后面的路还很长。他创造性的率先在全校范围内实行“四餐”模式,即一日四餐。学生只需少量生活费就能吃上可口的饭菜。为使贫困学生能有一个更好的学习环境,他利用网络及各种渠道,帮助了哪缧⊙О儆嗝贫困学生,争取各种社会捐资对贫困学生资助达500余人次,物资和资金折合人民币超过30万元。

11、李萍

李萍,女,1983年2月生,中共党员,2014年小康驻村任巴江村“第一书记”(现任龙里县科学技术和知识产权局办公室主任)。

龙里县湾滩河镇凯卡村属于省级一类贫困村,刚到村里,李萍就知道,这里要发展除了突破交通条件的限制,更要改变村民的思想,转变观念才能拔掉穷根。她想办法,积极联系资金成立了凯卡村花卉苗木专业合作社,引进种植面积为70亩的花卉苗木种植一期工程;她有爱心,为贫困户、困难老人联系爱心企业进行捐赠和资助;她心系群众,为民解忧,申请资金为巴解决巴江村鼠场坡水池更换难题。她时刻记着群众所需所盼,兑现着一件件对群众的承诺。

2015年驻村工作期间,由于成绩突出,被评为“先进个人”,并入围“德行龙里”2015十大年度人物评选前20名。

12、陈光豪

陈光豪,男,1978年9月生,中共党员,龙里县湾滩河镇羊场中学教师。

陈光豪是一个平凡朴实的青年教师,十几年如一日无怨无悔的侍奉年逾70岁的父亲和生活不能自理的妹妹,另外还要照顾体弱多病的母亲和他的侄儿侄女以及自己年幼的女儿。生活的重担沉甸甸的`压在了这个38岁的年青人身上。然而,面对这样的家庭境况陈光豪没有退缩和逃避,仍毅然决然的扛起了养家的重任,把爱全给了亲人把汗水和劳累留给了自己。他是父亲的好儿子,侄子、侄女的好叔叔,女儿的好爸爸,妹妹的好哥哥。他始终坚信只要爱心无涯、孝心永驻就能让孝老爱亲成为不灭的长明灯。

2016年3月获龙里县“德行龙里?孝美家庭”称号。

13、杨序成

杨序成,男,1987年2月生,龙里县广播电视台专题文艺部主任。

自参加工作起,先后从事后期制作、记者、编辑、播音主持、栏目制片等工作,逐渐成为单位的骨干人才。年,他主动要求到一线从事采访工作,磨练了一身能吃苦耐劳的坚韧毅力。2015年他带领着仅有3人的团队创办了《小康龙里》栏目,在全县干部都投身到提前创建小康社会的工作氛围中,他不掉队,不落后,紧紧抓住龙里提前实现小康的使命努力做好宣传工作,取得良好的社会影响,为龙里提前实现小康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2014年、2015年连续获得单位考核优秀等次;获新闻宣传业内奖项10余次。

14、黄天鹏

黄天鹏,男,1982年6月生,中共党员,龙里县纪委监察局科员。

30出头的黄天鹏是个敢于创新工作的年青人。他通过结合自身工作的特殊性,找到了助推扶贫攻坚的新思路。他将严肃查处损害群众利益的违纪行为作为护航脱贫攻坚的一项重要举措,保护了困难群众的合法利益,那不就是另一个意义上的扶贫吗?他创造性地提炼总结民生监督“四查”核查法,针对城乡低保领域老年保、关系保、冒名保等易诱发违法违纪行为的问题进行严厉查处,增强了低保资金的使用效率,维护了政策保障对象的切身利益,为我县打赢扶贫攻坚战贡献了属于自己的那一份力量。

荣获2015年全县民生监督工作“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15、周晓波

周晓波,男,1978年9月生,中共党员,龙里县醒狮镇高吏目村党总支书记。

他早些年在贵阳打拼,成绩斐然,受乡党委召唤,毅然放弃当老板发财的机会,回乡带领村民一道求发展,近几年帮助村民做了许多实事,解决了许多难题。他不仅带领村民建成了高吏目千亩杨梅果园项目,还引进了欣港湾集团到高吏目建立蔬菜基地,为村民致富创收谋出了新路子。此外,他还积极协调贵州省经济促进会到高吏目村举办书画拍卖扶贫活动,引进书画家们来高吏目村利用自家老屋建立书画家创作基地,并取得了圆满成功,这在贵州可是首创。

篇3:青年五四奖章教师候选人个人事迹

1

陈涛

陈涛,机械动力工程学院机械设计系,系副主任,校学术委员会委员。于硕士毕业留校参加工作,一直工作在教学、科研第一线。承担省级精品课程“机械系统设计”和“机械CAD技术基础”等课程的教学工作、本科毕业设计、生产实习和研究生的指导工作。在高效切削及刀具技术、切削加工表面完整性等方面把握前沿,探索求新,在此及相关领域,作为项目主持人,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黑龙江省科技厅、黑龙江省教育厅、哈尔滨市科技局资助项目和企业委托项目等课题10余项;目前,主持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部数控重大专项、黑龙江自然科学基金和黑龙江省人才基金等在研项目;以第一作者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其中20余篇被SCI和EI收录;出版学术专著1部;申请和获批专利10余项;获得黑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和中国机械工业科技进步二等奖各1项。20入选校青年拔尖人才,入选黑龙江省高校青年学术骨干,2013年入选黑龙江省高校新世纪优秀人才,当选校学术委员会委员。多项研究成果被应用于国家工具行业重点骨干企业“四平博尔特工艺装备有限公司“,同时被四平市政府评选为四平市高层次引进人才。

2

胡军

胡军,男,1984年5月生,中共党员,研究生学历,博士,教授,硕导,洪堡学者,是我校首位洪堡基金、霍英东基金-基础性研究课题的获得者。担任美国《数学评论》评论员、美国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会员、美国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工业电子协会会员、亚洲控制协会会员、中国自动化学会控制理论专业委员会-随机系统控制学组秘书长、网络控制系统学组委员等;担任7个国际期刊编委,4个国际期刊客座编辑,1个国际会议程序委员会委员,30余种国际期刊及10余个国际会议的审稿人。获得5个国际SCI期刊的杰出审稿人称号,教育部博士研究生学术新人奖1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霍英东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及一等资助、黑龙江省青年科学基金、哈尔滨理工大学青年拔尖创新人才计划等项目。发表论文40余篇,其中SCI论文20余篇、EI论文30篇(含双检),1篇20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国际学术论文,6篇 ESI数据库高被引论文,SCI他引500余次;出版1部英文专著、授权2项发明专利。获得黑龙江省青年科技奖、哈尔滨工业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黑龙江省自然科学技术学术成果奖、黑龙江省优秀毕业生、哈尔滨工业大学优秀毕业生、教育部博士研究生学术新人奖、5个国际学术期刊的杰出审稿人称号等荣誉。

3

李东洁

李东洁,女,1981年9月出生,中共党员,在年1月被破格评为硕士研究生导师,并入选了校20“青年拔尖创新人才资助计划”,于2013年破格评为教授,自动化系副主任,校研究所副所长,校青年教师联谊会副会长,中国微米纳米技术学会高级会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同行评审专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1项、主持完成横向课题3项;发表SCI、EI检索论文30余篇;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1项、黑龙江省高校青年学术骨干支持计划项目1项、黑龙江省博士后科研启动基金1项;已主持完成中国博士后基金1项、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1项、黑龙江省教育厅基金项目1项、哈尔滨市创新人才基金2项;获黑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三等奖1项。获发明专利3项(另已受理3项),实用新型专利7项。2013年10月正式成为中国微米纳米技术学会高级会员,并于2016年3月到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进行为期一年的访学。参与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基于教师队伍及学科专业建设提高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研究(排名第二)”;结合相关研究项目发表教学论文7篇,主编教材1部(第二主编,16.25万字)。荣获-及2012-校“优秀教师”荣誉称号及2015年校优秀共产党员。

4

李峰

李峰,哈理工材料学院材料成型系,教授。年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塑性加工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3月起任教于哈理工大学材料成型系,8月破格晋升副教授,2012年9月晋升教授。长期从事特种塑性成形、轻量化成形领域的研究工作,提出了高性能轻合金短流程挤压成形系列新工艺和复杂构件成形过程变形流动定量表征方法等技术填补了国内空白。先后主持及完成国家自然基金、国防973子课题、教育部博士点基金、中国博士后基金、省自然基金、省教育厅、市基金等10余项课题的研究工作,在Mater Design、Mat Sci Eng A、Mater Lett、Comp Mater Sci、Int J Adv Manuf Tech、Mech Res Commun、J Mater Eng Perform、J Mater Sci Technol等国内外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SCI收录54篇、EI收录27篇;第一、二发明人申请国家发明专利28项,授权25项;编著2部。学术兼职:担任Nano Energy(10.325)、Mater Design(3.501)等20余种国外SCI学术期刊审稿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陕西省、浙江省、北京市和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吉林省及河北省科学技术奖评审专家;中国塑性工程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塑性工程学会精密锻造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兵工学会压力加工委员会委员、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高级会员;《精密成形工程》编委。主持编写的《特种塑性成形理论及技术》,累计用量达2000余册,并荣获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优秀高教科研成果一等奖。作为指导教师带领学生参加了黑龙江省首届大学生材料科学与工程创新设计大赛,参赛作品“基于增材原理的鸟巢模型制造技术”荣获一等奖。

5

李梅

李梅,女,汉族,1976年9月生,中共党员,硕士研究生学历,建筑学系讲师。进入哈尔滨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建筑学系,担任一线主讲教师至今,主要承担《建筑设计基础课程》、《建筑学毕业设计》、《建筑环境心理学》等课程。 2011年到香港中文大学进修建筑设计基础课程,并将其学习到的教学模式应用到教学改革实践中,并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她先后主持教改课题三项(两项校级教改课题,一项司局级教改课题),发表相关教改论文两篇,著作(副主编)一本,并获得校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奖一项。李梅同志凭借其多年教学经验和扎实的专业知识,多次带领学生参加国家级和省级大学生先进制图大赛,分别取得三次国家级 “团体二等奖”、一次省级“团体一等奖”,两次省级“团体二等奖”,个人单项一、二奖项若干的优异成绩,并屡次获得“优秀指导教师”的称号。2015年带领学生参加设计竞赛获得了建筑学院首个国际性建筑设计类奖项--“中联杯”大学生建筑设计国际竞赛优秀奖。被评为哈尔滨理工大学“优秀主讲教师”,2010-被评为哈尔滨理工大学“优秀教师”,2011-2013年度 哈尔滨理工大学“优秀共产党员”。

6

马建青

马建青,男,汉族,生于1982年3月,山西和顺人;吉林大学本科,吉林大学硕士研究生,黑龙江大学博士研究生;哈尔滨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马克思主义发展史方向带头人;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研部副主任兼党支部书记。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研究会秘书长,马克思主义学院“德育包班”的指导教师,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会的指导教师,校理论宣讲报告“人才库”主讲教师。主持教育部课题1项,省社科项目1项,厅级项1项;参加国家级项目1项,省部级项目3项;发表论文13篇,在CSSCI期刊上发表论文8篇;发表专著1部,参编著作2部,参译专著1部。2013年12月参加由中山大学举办的“《资本论》的逻辑与修辞”全国学术研讨会,并在会上作了题为《<资本论>的目的论修辞》的报告。成果先后获威海市第十三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省第十五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省第十六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佳作奖,省哲学学科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2014年被评为哈尔滨理工大学优秀主讲教师;2015年被评为哈尔滨理工刚大学优秀共产党员;2012年获马克思主义学院青年教师教学大奖赛三等奖;论文获威海市第十三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013年论文获省第十五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015年论文获省第十六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佳作奖;2016年论文获省哲学学科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2012年博士论文被评为黑龙江大学优秀博士论文。

7

马宁

马宁,中共党员,1982年3月,讲师、研究生学历、工学硕士。外国语学院团总支书记,学生会指导教师,青协指导教师,外国语学院工会宣传委员,兼任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教师。20新生军训优秀辅导员;国防教育先进个人;2012年新生军训优秀辅导员;2011-2013年度校优秀共产党员。所带2016届毕业生共248人,其中日语113人,英语76人,俄语38人,朝鲜语21人。朝鲜语专业全校排名第一,英语系全校排名第五,综合就业率全校排名第二,朝鲜语专业就业率100%的既定目标。学院团总支获得20校“五四红旗团总支”;学生会获得很多荣誉及成绩,校级体育单项奖170余项,在游泳、羽毛球、乒乓球、趣味运动会和舞蹈大赛中成绩尤为突出,特别2010-2014年连续获得校体育运动竞赛团体总分第五名;青年志愿者协会获得2015年度校志愿服务先进集体。

8

孙广路

孙广路,37岁,中共党员,工学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哈尔滨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副院长,信息安全与智能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哈尔滨理工大学青年教师联谊会副会长。在哈尔滨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获得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清华大学计算机系博士后,美国西北大学国家公派访问学者。黑龙江省计算机软件与理论领军人才梯队后备带头人,黑龙江省新世纪优秀人才,哈尔滨理工大学青年拔尖创新人才,哈尔滨理工大学新长征突击手。担任中国计算机学会YOCSEF哈尔滨副主席,中国计算机学会高级会员,体系结构专委会专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通讯评审专家和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计算机学报、电子学报、自动化学报等期刊和会议的审稿人,国际青年计算机学者大会ICYCSEE出版委员会主席,国际通讯大会Globecom和国际技术趋势大会IFOST等会议技术委员会委员和分会主席。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博士点专项基金、国家242信息安全专项、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航天创新基金等纵向课题8项,中国博士后基金等人才类课题3项,中兴产学研基金等横向课题多项,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核高基、863、973等重大项目多项,完成千兆网络流分类系统等国家级成果,应用在国家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中心的核心网关、国家航天XX系统中;出版论著1部,在Information Science、电子学报、哈工大学报、IEEE Globecom等高水平学术期刊和会议上发表论文20多篇,其中SCI检索论文3篇,EI检索论文20多篇,CSSCI检索论文1篇;获得国防专利2项,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3项,申请发明专利10多项。开启了哈尔滨理工大学计算机专业与清华大学的合作项目,建立了信息安全与智能技术校级研究中心,完成了中心软硬件系统支撑、科研方向确定、项目申报及人才梯队培养等工作,建立了在国内具有一定影响的科学研究队伍和完整的科研平台,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微软亚洲研究院、美国西北大学、国家网络中心、哈工大、哈工程等研究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团队成员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项,省部级项目多项,发表SCI、EI检索论文40余篇,获省、校各类人才称号多项。

9

苏莉

苏莉,女,1977年出生,中共党,副教授,体育教学部教师、冰凌四度啦啦队主教练。全国啦啦操委员会黑龙江分会主任;黑龙江省大学生体育协会健美操艺术体操分会副主任;全国啦啦操培训金牌导师;啦啦操国家一级裁判员。2010年全国啦啦操锦标赛优秀教练员;2011年中国学生健康活力大赛优秀教练员;2012年中国学生健康活力大赛优秀裁判员;2013年特步大学生五人制足球啦啦队选拔赛优秀教练员;2014年特步大学生五人制足球啦啦队选拔赛最佳教练员;2011年黑龙江省都市频道的《城市英雄》活动,将苏莉老师评选为2011年感动龙江的黑龙江省十大城市英雄,并以“筑梦飞翔的灵魂工程师”为名,为苏老师拍摄了专题宣传片。冰灵4度啦啦队自成立以来历时九年已经坐拥13个全国冠军头衔,获得国家级比赛奖项19项;省级比赛奖项18项。参加过几十次节目录制,参加过数百次的公益活动,已经成为理工学子青春活力的代言人。

10

王珊珊

王珊珊,博士/博士后,教授,硕导,管理学院工商管理系副主任,省领军人才梯队“管理科学与工程”梯队后备带头人,省高校青年学术骨干,校青年拔尖创新人才,院优秀青年学术骨干。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省自然科学基金、省科技攻关、省哲学社科、省青年学术骨干等科研项目9项;在重要期刊及国际会议上发表论文30多篇,其中EI检索5篇,CSSCI检索20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要期刊8篇,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全文3篇,新华文摘论点摘编1篇);获省部级科研奖励7项、厅局级科研奖励3项。自20起,先后参加了“管理科学与工程”省重点学科评估与答辩,“高新技术发展与管理研究中心”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申报、评估答辩和网站建设,“管理科学与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申请,“高新技术发展与战略管理”省高校哲学社科创新团队申报、答辩、规划制定、团队建设,“管理科学与工程”省级领军人才梯队及535工程(第二层次)申报、梯队信息系统内容建设、梯队考核材料准备工作,学位点评估准备工作。

11

吴晓刚

吴晓刚,哈尔滨理工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黑龙江省级领军人才梯队后备带头人,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会员,清华大学汽车安全与节能国家重点实验室客座研究员。近年来一直从事清洁汽车动力系统分析及优化控制的研究与应用。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哈尔滨市优秀学科带头人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黑龙江省博士后科研启动金和黑龙江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等10余项科研计划项目。与企业联合开发混合动力控制系统和自动变速箱控制系统等汽车电控产品多项。至今在电动汽车动力系统分析与控制领域已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包括SCI收录3篇,EI收录30余篇)。申请发明专利15项,已授权发明专利7项,已授权实用新型专利10余项。目前担任《IET Electrical Systems in Transportation》和《哈尔滨理工大学学报》等期刊的审稿人。为了满足本科生对科学研究的渴望和追求,将自己所用的科研平台全部对本科生开放,近几年共计指导了黑龙江省大学生创新训练指导项目2项,哈尔滨理工大学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2项,所指导的本科生利用研究所取得成果发表了一系列论文,并申请了多项专利。2010年和2014年获得了哈尔滨理工大学“优秀主讲教师”荣誉称号。2015年获得了哈尔滨理工大学“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2015年入选哈尔滨理工大学“优秀青年拔尖人才”培养计划。

12

于波

于波,男,汉族,1981年6月生,35岁,中共党员,硕士研究生,副教授,哈尔滨理工大学软件学院软件工程系副主任,软件工程系党支部宣传委员,哈尔滨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在读博士。2011年,获得“校优秀共产党员”称号。2015年,获得“第六届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先进考务工作者”。发表教改论文6篇,科研论文10余篇,其中SCI检索1篇(IF>3.0),EI检索5篇。实用新型专利4项,主编教材2部。于波一直从事教学一线工作,教学工作热情饱满,先后承担过软件工程系10余课程的教学任务。他指导学生参加科技竞赛,共获得国际级奖励3项,国家级奖励17项,省级奖励93项,2015年还获得了ACM比赛的亚洲区银奖,并成功组织承办了两届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为我校获得“优秀组织奖”和“优胜学校奖”的荣誉称号做出了贡献,扩大了我校在程序设计竞赛领域的影响力。

13

岳红彦

岳红彦,金属材料工程系教授。目前,主持黑龙江省自然基金,黑龙江省博士后科研启动基金,黑龙江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各1项;主持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博士后科学基金,黑龙江省博士后科学基金,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黑龙江省教育厅青年学术骨干基金及哈尔滨市科技创新人才专项资金各1项;参与完成了国家863项目,总装部“十一五”预研项目,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以及黑龙江“十五”攻关项目各1项。至今,已在国内外期刊上发表了60余篇学术论文,其中SCI文章38篇,EI文章4篇,影响因子总计大于100,他引总次数超过260次,单篇他引次数最高大于90次。其中,2014年以来在国际著名杂志ACS Nano上发表1篇论文(影响因子12.88),Biosensor and Bioelectronics杂志上发表1篇论文(影响因子6.41)。在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影响因子10.439),Scientific Reports(影响因子5.078)和Carbon(影响因子6.16)等高水平杂志上合作发表3篇论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0项,另有5项受理中。获哈尔滨市科技创新三等奖,黑龙江省高校科学技术二等奖和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各1项。2008年入选哈尔滨工业大学第9批正在进行中的优秀博士论文支持计划。2013年6月入选哈尔滨理工大学青年拔尖创新人才支持计划。2016年应邀在拥有16位诺贝尔奖得主的美国凯斯西楚大学做学术讲座并受邀作为访问学者赴美国进行为期一年的科学研究工作。

14

严孝春

严严孝春,男,苗族,中共党员,207月开始从事辅导员工作,现任哈尔滨理工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15级辅导员,团总支书记,学生党支部书记。作为第二课堂第二成绩单试点学院,他与同事一起负责全校共青团第二课堂成绩单和大学生素质拓展学分化试点工作,开发了课外素质拓展学分化线上系统和线下模块。作为辅导员工作课程化试点学院,他与同事一起进行辅导员工作课程化探索,努力以课程化理念赋予辅导员工作学科内涵、以教学标准规范学生工作的发展方向、以科学方式评价辅导员的'工作效果,把辅导员工作以课程的标准和规范来教育、管理和服务学生。先后完成了《辅导员工作进程计划》、《辅导员工作学期教学进度表(教学日历)》,撰写了《大一学业生涯规划主题班会》、《大学路・三人同行》、《读书心计划》、《简历制作》、《学风考风主题班会》等近十个辅导员工作教案,先后参加了北森职业生涯规划TTT培训,获得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证书,所带2015届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到90%,考研率达到17%(学校考研率为10.8%)。2007年10月获“校-国防教育先进个人”;2008年07月获“黑龙江省学生工作先进集体”;2011年09月获“校新生军训优秀辅导员”;2012年10月获“校2011-国防教育先进个人”;2015年04月获“校2014年暑期社会实践优秀团队”;2015年06月获“校2014―共青团工作先进个人”;2015年07月被评为校优秀共产党员。

15

张宏磊

张宏磊,男,中共党员,年至今担任艺术学院辅导员。在学院曾担任学生会、青协、勤助、学生党务、创业就业等方面工作的负责老师。2006-2008年校“优秀教师”、2008-2010校“先进工作者”、2008-、2010-20“国内外各类学习与科技竞赛优秀指导教师”、2010-2012年校“优秀教师”、2007-2015年连续获得第5届-第13届“黑龙江省大学生冰雕比赛优秀指导教师”、2007-2015年连续获得第2届-第10届“全国大学生冰雕比赛优秀指导教师”、2010年获黑龙江省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先进集体成员、2011年“第12届太阳岛国际雪博会黑龙江省雪雕比赛铜奖”、2012年“第13届太阳岛国际雪博会黑龙江省雪雕比赛银奖”“19届太阳岛国际雪博会全国雪雕比赛铜奖”、2013年“第5届国际大学生雪雕比赛银奖” 第13届太阳岛国际雪博会黑龙江省雪雕比赛银奖”、2014年“第6届国际大学生雪雕比赛特等奖、最佳技巧奖”最佳技巧奖”“第15届黑龙江省雪雕比赛金奖”“第21届全国雪雕比赛金奖”、2015年“第16届黑龙江省雪雕比赛铜奖”“第22届全国雪雕比赛银奖”;结合学生专业特点开展相应创新创业工作,建立“艺随益动”创新创业团队,创办“艺随益动”创客梦辕工作室。团队获20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希望工程激励行动”激励行动成果奖;2015年度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希望工程激励行动”社会企业模式项目全国三等奖;2015年黑龙江省首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二等奖。通过“艺随益动”参加志愿服务的大学生累计超过4000余人次,近1000名留守儿童、困难学生直接受益,为83位贫困大学生提供勤工俭学及创业实践机会,间接为希望工程筹集善款达8万余元(86283.5元)。

篇4:青年五四奖章教师候选人个人事迹

按姓氏笔画排序

1

白昊楠

白昊楠,男,中共预备党员,哈尔滨理工大学材料学院材型14-4班班长。曾获2014―2015学年“校一等奖学金”、2015―2016学年“校二等奖学金”。在工作上,身为一班之长,管理好自己的班级,完成好辅导员老师的任务,做好老师与学生之间的桥梁,曾带领班级获得2015年度优秀班级;身为团总支学生会主席团助理,管理好自己负责的部门与主席团下发的各种任务。在科技创新方面,多次参加校内外创新创业比赛,同时组织策划了学院的“创客空间”的运行与揭牌。

2

陈永吉

陈永吉,预备党员,黑龙江省哈尔滨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工程力学13-1班班长;黑龙江省哈尔滨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团总支学生会副主席。“龙顺杯”第六届黑龙江省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三等奖;哈尔滨理工大学“校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二等奖;哈尔滨理工大学三等奖学金。

3

崔子健

崔子健,男,中共预备党员,应用科学学院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13-1班,任班级生活委员,院团总支学生会副书记。2013年获得校园学术科技节校级三等奖,2013-2014年度、2014-2015年度获得校级三好学生荣誉称号,2015年获得优秀学生会干部荣誉称号,2015年负责编排纪念王大珩院士主题话剧《光华如珩》收录校史馆收藏。学习成绩优异,获得校级二等奖学金3次,获得校级单项奖学金一次。

4

官俊涛

官俊涛,中共党员,哈尔滨理工大学软件学院集成电路与集成电路设计系12-4班,担任EDA协会主席。荣获软件学院ACM竞赛一等奖;2015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优胜奖;2015年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二等奖;两次获得黑龙江省三好学生荣誉称号;两次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获得一次特等奖学金、四次一等奖学金、一次二等奖学金;三次获得哈尔滨理工大学三好学生荣誉称号。参与省级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便携式GPS定位器》,并成功发表《基于STM32的老人儿童定位监护系统设计》论文一篇。担任国家级创新训练项目《智能公交管理系统》负责人,投递《智能公交管理系统》、《一种JPEG编码器的设计》论文两篇,申请《基于GPS的智能公交系统》专利一项。

5

刘梦雪

刘梦雪,女,中共预备党员,哈尔滨理工大学艺术学院勤工助学、青协主席、“艺随益动”创业团队负责人。2014年度获黑龙江省第12届冰雕比赛优秀奖;2014年度荣获中国“希望工程激励行动”全国30强;2014年度“创意手工的商业运作与公益价值的体现”项目获“希望工程激励行动”激励成果奖;2015年度获中国“希望工程激励行动”全国三等奖;2015年度获第13届全国冰雕比赛制作类铜奖;2015年度获“黑龙江省首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二等奖。创立哈尔滨理工大学“艺随益动”开放式艺术创客梦辕,为全校大学生提供创新创业交流平台。每周四、周六开展“公益课堂”、公益宣讲等公益活动。呼吁累计4000余人次参加志愿服务,并与团队合理运作“艺随益动”项目,使近1000名留守儿童、困难学生直接受益,间接为希望工程筹集善款达8万余元(86283.5元)。共为83位贫困大学生累计发放补助2000余元,并捐助延寿小学留守儿童660元,通过黑龙江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捐助贫困大学生2000余元,助其完成学业。

6

历麒

历麒,中共党员,哈尔滨理工大学经济学院会计学13-5班 团支书。2014年春季通过了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具备了本专业基本的从业资。2013-2014年度秋季学期二等奖学金;2013-2014年度春季学期二等奖学金;2014-2015年度秋季学期三等奖;2014-2015年度春季学期二等奖学金金;2015-2016年度秋季学期二等奖学金;2014年度校 “三好学生”称号;2015年度校“优秀学生干部”称号。

7

彭皓

彭皓,预备党员,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电气14-11班班长。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综合测评88.05分,全系第一,获特等奖学金;第二学期综合测评87.42分,全系第五,获一等奖学金。在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综合测评90.14分,全系第三,获一等奖学金。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和“远东拼搏奖”的企业奖学金,被学院评为“三好学生”,获得省级三好学生荣誉称号。2015年荣获全国大学生数学全国二等奖;计算机博弈校三等奖;2016年荣获物理竞赛校特等奖。

8

孙涛

孙涛,男,中共预备党员,哈尔滨理工大学材料学院无机13-2班学生。班级担任学习委员一职,连续3年综合测评为专业第一,获五次校一等奖学金,一次国家奖学金、一次国家励志奖学金、一次儒苑英才奖学金;获两次“校三好学生”、一次“省三好学生”。在科研竞赛中获得了四项国家级、一项地区级、五项省级奖项。2015年,他获得了“黑龙江省物理学术竞赛特等奖”、第八届网络创新应用大赛 “东北赛区二等奖”“全国物理学术竞赛三等奖”、“ 国际企业挑战赛中国赛区三等奖”、“全国大学生材料创新设计大赛全国三等奖”、期中在全国首届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中,凭借 “志行游学在线服务平台的建立与运营”项目斩获了黑龙江“省金奖”和“全国铜奖”。项目“日冠照明研发有限公司创业计划书”获得了“省一等奖”,该项目还在2015年举行的黑龙江省知识产权杯中获得“省二等奖”。2015年发表论文“Effect on tensile testing of hybrid fiber composites”(ISTP/EI检索)和“A mechanical calculation, implementation, and control of Internal Degrees of Freedom Biorobotics for Mini Robot rthworm”。作为主创人在学院建立了“材料学院创客空间”, 其组建的3D打印研究团队“北斗星”已入驻哈尔滨理工大学国家创业园进行孵化,同时与他人合作建立了公司“JSL实验室”(现有工作室12个,研究人员30多人,有“微型仿生蚯蚓机器人”、“图书馆用可调式阅读桌”、“多功能GSM-ST型号远程无线自动监测仪”、“基于GSM网络的新型道路积水监测装置”、“齿轮减速箱轴端密封装置”等成果)。2015年作为学生代表受到了黑龙江省政府副秘书长邢爱国、哈尔滨理工大学党委书记赵国刚的接见。

9

孙泽成

孙泽成,预备党员,哈尔滨理工大学机械学院车辆13-2班团支书。2014年荣获第一学期二等奖学金、第二学期一等奖学金;2015年荣获第一学期一等奖学金、第二学期二等奖学金;2015年荣获2014--2015学年国家励志奖学金;2016年荣获第一学期一等奖学金。2014年12月被评为2013--2014学年校优秀学生干部;2015年12月被评为2014--2015学年校三好学生。所在班级荣获“优秀团支部”、“优秀班级”等荣誉称号。荣获机械手臂大赛二等奖;“e彩纷呈”话剧大赛获得二等奖;第三届“知行杯”知识竞赛中荣获第一等。

10

王瑞琳

王瑞琳,女,中共党员,自动化学院电技专业,担任自动化学院12级党支部书记、辅导员助理。一次性通过英语四级和全国计算机二级等级考试,七学期综合测评成绩在电技专业总排名第一。获得2013-2014年国家奖学金、2012-2013年、2014-2015年国家励志奖学金、连续三年获得黑龙江省普通高等学校“三好学生”,并获得哈尔滨理工大学特等奖学金2次、一等奖学金5次,哈尔滨理工大学“三好学生”3次、“优秀学生干部”2次。以主要负责人身份成功申报哈尔滨理工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UPS电池在线监测仪设计”。并以第二作者发表一篇题目为国际会议学术论文并荣获2015年 “挑战杯”黑龙江省二等奖、三等奖;中国共产党哈尔滨理工大学第三次代表大会自动化学院学生代表。

11

张丙楠

张丙楠,女,中国共产党党员,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12-2班学习委员。大学生四年成绩在专业排名始终第一。每学期均能获得一等奖学金、特等奖学金,并获多次国家励志奖学金。2013―2014学年校三好学生,2014―2015学年校三好学生,2015年获“黑龙江省三好学生”荣誉称号,第六届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黑龙江省一等奖,2014外研社杯全国大学生英语写作大赛初赛一等奖,哈尔滨理工大学首届光电设计竞赛中获得创意设计类优胜奖,2014―2015年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学习标兵。在国家计算机等级考试中获c语言二级合格证书。在英语四六级考试中,以四级524分,六级487分的好成绩均一次性通过考试。在2014―2015学年获电气学院学习标兵荣誉称号。

12

马涛

马涛,中共党员,哈尔滨理工大学应用科学学院14届材料物理与化学专业保送硕士研究生,哈理工首届研究生支教团――黑龙江省首支服务基层贫困县的研究生支教团团长。曾任校大学生讲坛主管、学生工作助理员办公室副主任、应用科学学院理论研究会会长、校团委书记助理、15级应科院研究生班团支书。在校期间曾获2015年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提名奖、2014-2015年度全国研究生支教团优秀志愿者、黑龙江省“三好学生”、第七届“黑龙江省优秀青年志愿者”称号、黑龙江省“十万高校志愿者进社区”优秀志愿者、黑龙江省“传承历史 畅想中国梦”书信文化活动二等奖、东北烈士纪念馆“优秀志愿者”、2015保利城哈尔滨半程马拉松邀请赛“优秀工作志愿者”、SIYB黑龙江首届创业培训示范班优秀毕业生、2014年“心系祖国需要,志愿服务基层”优秀毕业生,获得校级二等奖学金2次、三等奖学金4次、研究生入学一等奖学金。多次获得哈尔滨理工大学“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等荣誉称号。取得创新型实验《基于高探测优值热释电薄膜结构设计与表征》已结题、《聚偏氟乙烯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发明专利(已受理)、《一种多功能智能报警拐杖》专利(已授权)、《自发电节能型鼠标中性笔》专利(已授权)、《一种演示压电效应的复合多功能仪器》专利(已授权)、《压电传感器中压电陶瓷片焊接点的定位装置及方法》专利(已授权)、多项科研成果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

本科毕业时放弃大城市优厚待遇和户口,毅然选择研究生支教团,赴国家级贫困县泰来开展志愿服务。支教服务期间,在坚持课堂教学的同时,积极开展七彩课堂建设,坚持家访30余户,累计路程800余里,搜集调查问卷600余份,同时发起“情系泰来,关注风沙儿童”的爱心募捐活动,针对当地饮用水安全开展“爱心水杯”计划,建立理工图书角,注入新图书200余册,积极争取团组织和社会力量支持累计捐助物资近50000余元,受益学生人次达800余次。事迹和活动开展情况先后得到了中国青年网、人民网-人民论坛、中国大学生在线网、中国教师人才网、泰来县教育网等媒体报道20余次。

【研究院青年英才奖候选人事迹简介】相关文章:

1.“十佳少先队员”候选人个人事迹简介

2.青年英才竞聘演讲稿

3.优秀医师奖候选人事迹材料

4.事迹简介

5.我最喜爱的老师候选人主要事迹简介

6.优秀团员事迹简介

7.五四青年奖章事迹

8.五四青年人物和事迹

9.有关雷锋事迹简介

10.个人事迹简介范文

下载word文档
《研究院青年英才奖候选人事迹简介.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