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实用文>何草不黄原文及赏析

何草不黄原文及赏析

2025-01-16 09:36:58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wangpingjun18”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0篇何草不黄原文及赏析,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何草不黄原文及赏析,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何草不黄原文及赏析

篇1:何草不黄原文及赏析

何草不黄原文及赏析

原文:

何草不黄

[先秦]佚名

何草不黄?何日不行?何人不将?经营四方。

何草不玄?何人不矜?哀我征夫,独为匪民。

匪兕匪虎,率彼旷野。哀我征夫,朝夕不暇。

有芃者狐,率彼幽草。有栈之车,行彼周道。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什么草儿不枯黄,什么日子不奔忙。什么人哪不从征,往来经营走四方。

什么草儿不黑腐,什么人哪似鳏夫。可悲我等出征者,不被当人如尘土。

既非野牛又非虎,穿行旷野不停步。可悲我等出征者,白天黑夜都忙碌。

野地狐狸毛蓬松,往来出没深草丛。役车高高载征人,驰行在那大路中。

注释

行:出行。此指行军,出征。

将:出征。

玄:发黑腐烂。

矜(guān):通“鳏”,无妻者。征夫离家,等于无妻。

兕(sì):野牛。

率:沿着。

芃(péng):兽毛蓬松。

栈:役车高高的样子。

周道:大道。

赏析:

全诗以一征人口吻凄凄惨惨道来,别有一份无奈中的苦楚。一、二两章以“何草不黄”、“何草不玄”比兴征人无日不在行役之中,似乎“经营四方”已是征夫的宿定命运。既然草木注定要黄、要玄,那么征人也就注定要走下去。统帅者丝毫没有想到:草黄草玄乃物之必然本性,而人却不是为行役而生于世,人非草木,当不能以草木视之。而一句“何人不将”,又把这一人为的宿命扩展到整个社会。可见,此诗所写绝不是“念吾一身,飘然旷野”的个人悲剧,而是“碛里征人三十万”(唐李益《从军北征》)的社会悲剧。这是一轮旷日持久而又殃及全民的大兵役,家与国在征人眼里只是连天的衰草与无息的`奔波。

因此,三、四两章作者发出了久压心底的怨怼:我们不是野牛、老虎,更不是那越林穿莽的狐狸,为何却与这些野兽一样长年在旷野、幽草中度日?难道我们生来就与野兽同命?别忘了,我们也是人!

不过,怨终归是怨,命如草芥,生同禽兽的征夫们并没有改变自己命运的能力,他们注定要在征途中结束自己的一生。他们之所以过着非人的行役生活是因为在统治者眼中他们根本就不是人,而是一群战争的工具而已。所以,怨的结局仍然是“有栈之车,行彼周道”。

这种毫无希望、无从改变的痛苦泣诉,深得风诗之旨,最大限度地展示了征人的悲苦,故清方玉润慨道:“盖怨之至也!周衰至此,其亡岂能久待?编诗者以此奠《小雅》之终,亦《易》卦纯阴之象。”(《诗经原始》)一首如泣如诉的征人小诗,后人看到的却是周室的灭亡,这也许是“用兵不息”者万万没有想到的。

此诗的后两章很善于借景寄情,方玉润云:“纯是一种阴幽荒凉景象,写来可畏。所谓亡国之音哀以思,诗境至此,穷仄极矣。”(同上)诚哉斯言。

篇2:《诗经:何草不黄》赏析

何草不黄?何日不行?

何人不将?经营四方。

何草不玄?何人不矜?

哀我征夫,独为匪民。

匪兕匪虎,率彼旷野。

哀我征夫,朝夕不暇。

有芃者狐,率彼幽草。

有栈之车,行彼周道。

注释:

1、将:行,走路。

2、玄:黑色,这里指凋零。

3、矜:同“鳏”年老无妻。

4、兕:野牛。

5、率:沿着。

6、芃:兽毛蓬松的样子。

7、幽:深。

8、栈车:役车。

9、周到:大道。

译文:

哪种草儿不枯黄,哪些日子不奔忙。

哪个男子不出行,往来经营走四方。

哪种草儿不凋零,哪个男子不单身。

可怜我们当征夫,偏偏不被当人待。

不是野牛不事虎,总在旷野受劳苦。

可怜我们当征夫,早晚奔波没空闲。

尾巴蓬松的狐狸,总在深草丛中藏。

高高大大的役车,总在大道上奔跑。

赏析:

是的,世上没有不黄不枯的草,也没有不凋不谢的.花。人的劳苦奔波却不一样。有人终年劳累奔波,当牛做马,不得歇息。有人锦衣玉食,作威作福,游手好闲。有人衣不蔗体,食不果腹。有人却高枕无忧,饱食终日,无所用心。

即使是野兽,也有悠闲自在得时候,有冬眠得时候。人不如野兽,连喘息之机都没有,所拥有得一切都付出了,得到得只有辛酸和泪水。出现这种境况之时,问题就应向统治者来解答,而比应当由受苦受难得人自己 来解答。

但在实际中,没有谁来解答这个问题,只有自问自答,独自承受苦难,便成了身处苦难之中唯一得慰籍,仅此而已。如果希望以这种表达来改变自己的命运,使统治者受到感动,良心发现,那就大错特错了,那就过于天真和幼稚了。

承受苦难就象喝水一样,其中冷暖,只有喝水者自己知道。也许,人生是应当承受苦难。但是如果对身处社会低层、从生到死便与苦难厮守的人们说“苦难是人生的精神财富”,这就未免太无情,太残酷了,几乎同鳄鱼的眼泪差不多。

篇3:《诗经:何草不黄》赏析

何草不黄?何日不行?

何人不将?经营四方。

何草不玄?何人不矜?

哀我征夫,独为匪民。

匪兕匪虎,率彼旷野。

哀我征夫,朝夕不暇。

有芃者狐,率彼幽草。

有栈之车,行彼周道。

注释:

1、将:行,走路。

2、玄:黑色,这里指凋零。

3、矜:同“鳏”年老无妻。

4、兕:野牛。

5、率:沿着。

6、芃:兽毛蓬松的样子。

7、幽:深。

8、栈车:役车。

9、周到:大道。

译文:

哪种草儿不枯黄,哪些日子不奔忙。

哪个男子不出行,往来经营走四方。

哪种草儿不凋零,哪个男子不单身。

可怜我们当征夫,偏偏不被当人待。

不是野牛不事虎,总在旷野受劳苦。

可怜我们当征夫,早晚奔波没空闲。

尾巴蓬松的狐狸,总在深草丛中藏。

高高大大的役车,总在大道上奔跑。

赏析:

是的,世上没有不黄不枯的草,也没有不凋不谢的花。人的劳苦奔波却不一样。有人终年劳累奔波,当牛做马,不得歇息。有人锦衣玉食,作威作福,游手好闲。有人衣不蔗体,食不果腹。有人却高枕无忧,饱食终日,无所用心。

即使是野兽,也有悠闲自在得时候,有冬眠得时候。人不如野兽,连喘息之机都没有,所拥有得一切都付出了,得到得只有辛酸和泪水。出现这种境况之时,问题就应向统治者来解答,而比应当由受苦受难得人自己 来解答。

但在实际中,没有谁来解答这个问题,只有自问自答,独自承受苦难,便成了身处苦难之中唯一得慰籍,仅此而已。如果希望以这种表达来改变自己的命运,使统治者受到感动,良心发现,那就大错特错了,那就过于天真和幼稚了。

承受苦难就象喝水一样,其中冷暖,只有喝水者自己知道。也许,人生是应当承受苦难。但是如果对身处社会低层、从生到死便与苦难厮守的人们说“苦难是人生的.精神财富”,这就未免太无情,太残酷了,几乎同鳄鱼的眼泪差不多。

拓展:何草不黄翻译

何草不黄?何日不行?何人不将?经营四方。

何草不玄?何人不矜?哀我征夫,独为匪民。

匪兕匪虎,率彼旷野。哀我征夫,朝夕不暇。

有芃者狐,率彼幽草。有栈之车,行彼周道。

注释

(1)将:行,走路。

(2)玄:黑色,这里指凋零。

(3)矜:(guan):同“鳏”年老无妻。

(4)兕(si):野牛。

(5)率:沿着。

(6)芃(peng):兽毛蓬松的样子。

(7)幽:深。

(8)栈车:役车。

(9)周到:大道。

译文

哪种草儿不枯黄,

哪些日子不奔忙。

哪个男子不出行,

往来经营走四方。

哪种草儿不凋零,

哪个男子不单身。

可怜我们当征夫,

偏偏不被当人待。

不是野牛不事虎,

总在旷野受劳苦。

可怜我们当征夫,

早晚奔波没空闲。

尾巴蓬松的狐狸,

总在深草丛中藏。

高高大大的役车,

总在大道上奔跑。

篇4:诗经《小雅·何草不黄》原文鉴赏

诗经《小雅·何草不黄》原文鉴赏

《何草不黄》,《诗经·小雅·鱼藻之什》的一篇。为先秦时代华夏族诗歌。全诗四章,每章四句。创作于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何草不黄》描写行役在外的征夫生活艰险辛劳,表达了对遭受非人待遇的抗议。诗的感情强烈,接连五个“何”字句的责问喷发而出,既是一种强烈的'抗议,又是一种愤怒的揭露,特别是“哀我征夫,独为匪民”,画龙点睛,直揭主题。《诗经》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对后代诗歌发展有深远的影响。

何草不黄

何草不黄?何日不行?何人不将?经营四方。

何草不玄?何人不矜?哀我征夫,独为匪民。

匪兕匪虎,率彼旷野。哀我征夫,朝夕不暇。

有芃者狐,率彼幽草。有栈之车,行彼周道。

译文

什么草儿不枯黄,什么日子不奔忙。什么人哪不从征,往来经营走四方。

什么草儿不黑腐,什么人哪似鳏夫。可悲我等出征者,不被当人如尘土。

既非野牛又非虎,穿行旷野不停步。可悲我等出征者,白天黑夜都忙碌。

野地狐狸毛蓬松,往来出没深草丛。役车高高载征人,驰行在那大路中。

注释

⑴行:出行。此指行军,出征。

⑵将:出征。

⑶玄:发黑腐烂。

⑷矜(guān):通“鳏”,无妻者。征夫离家,等于无妻。

⑸兕(sì):野牛。

⑹率:沿着。

⑺芃(péng):兽毛蓬松。

⑻栈:役车高高的样子。

⑼周道:大道。

鉴赏

全诗以一征人口吻凄凄惨惨道来,别有一份无奈中的苦楚。一、二两章以“何草不黄”、“何草不玄”比兴征人无日不在行役之中,似乎“经营四方”已是征夫的宿定命运。既然草木注定要黄、要玄,那么征人也就注定要走下去。统帅者丝毫没有想到:草黄草玄乃物之必然本性,而人却不是为行役而生于世,人非草木,当不能以草木视之。而一句“何人不将”,又把这一人为的宿命扩展到整个社会。可见,此诗所写绝不是“念吾一身,飘然旷野”的个人悲剧,而是“碛里征人三十万”(唐李益《从军北征》)的社会悲剧。这是一轮旷日持久而又殃及全民的大兵役,家与国在征人眼里只是连天的衰草与无息的奔波。

因此,三、四两章作者发出了久压心底的怨怼:我们不是野牛、老虎,更不是那越林穿莽的狐狸,为何却与这些野兽一样长年在旷野、幽草中度日?难道我们生来就与野兽同命?别忘了,我们也是人!

不过,怨终归是怨,命如草芥,生同禽兽的征夫们并没有改变自己命运的能力,他们注定要在征途中结束自己的一生。他们之所以过着非人的行役生活是因为在统治者眼中他们根本就不是人,而是一群战争的工具而已。所以,怨的结局仍然是“有栈之车,行彼周道”。

这种毫无希望、无从改变的痛苦泣诉,深得风诗之旨,最大限度地展示了征人的悲苦,故清方玉润慨道:“盖怨之至也!周衰至此,其亡岂能久待?编诗者以此奠《小雅》之终,亦《易》卦纯阴之象。”(《诗经原始》)一首如泣如诉的征人小诗,后人看到的却是周室的灭亡,这也许是“用兵不息”者万万没有想到的。

此诗的后两章很善于借景寄情,方玉润云:“纯是一种阴幽荒凉景象,写来可畏。所谓亡国之音哀以思,诗境至此,穷仄极矣。”(同上)诚哉斯言。

篇5:何草不黄,何草不黄诗经,何草不黄的意思,何草不黄赏析

何草不黄,何草不黄诗经,何草不黄的意思,何草不黄赏析 -诗词大全

何草不黄

作者:诗经  朝代:先秦 何草不黄,何日不行,何人不将,经营四方。

何草不玄,何人不矜,哀我征夫,独为匪民。

匪兕匪虎,率彼旷野,哀我征夫,朝夕不暇。

有M者孤,率彼幽草,有栈之车,行彼周道。

篇6:何草不黄注释

何草不黄注释

何草不黄,何日不行,何人不将,经营四方。

何草不玄,何人不矜,哀我征夫,独为匪民。

匪兕匪虎,率彼旷野,哀我征夫,朝夕不暇。

有芃者孤,率彼幽草,有栈之车,行彼周道。

【注释】:

刺统治者征役不息,人民受难,不如野兽。 将:行也。 玄:赤黑色。矜(音官):通鳏。老而无妻的人。一说指危困可怜。率:循。芃(音蓬):兽毛蓬松貌。幽:深。栈车:役车。一说竹木之车。

【赏析】:

《何草不黄》描写行役在外的征夫生活艰险辛劳,表达了对遭受非人待遇的抗议。诗的感情强烈,接连五个“何”字句的责问喷发而出,既是一种强烈的'抗议,又是一种愤怒的揭露,特别是“哀我征夫,独为匪民”,画龙点睛,直揭主题。后两章正反烘托对比,旷野是老虎,野牛出没之地,加深“独为匪民”的情感,出没草丛有如狐狸,与坐着高车“行彼周道”的官员对比,更深刻地揭露出人世的不平。方玉润说:这是“亡国之音哀以思”,“诗境至此,穷仄极矣。”

篇7:诗经·小雅——《何草不黄》

何草不黄,何日不行,何人不将,经营四方。

何草不玄,何人不矜,哀我征夫,独为匪民。

匪兕匪虎,率彼旷野,哀我征夫,朝夕不暇。

有芃者孤,率彼幽草,有栈之车,行彼周道。

【注释】:刺统治者征役不息,人民受难,不如野兽。

将:行也。

玄:赤黑色。矜(音官):通鳏。老而无妻的人。一说指危困可怜。

率:循。芃(音蓬):兽毛蓬松貌。

幽:深。栈车:役车。一说竹木之车。

【赏析】:

《何草不黄》描写行役在外的征夫生活艰险辛劳,表达了对遭受非人待遇的抗议。诗的感情强烈,接连五个“何”字句的责问喷发而出,既是一种强烈的抗议,又是一种愤怒的揭露,特别是“哀我征夫,独为匪民”,画龙点睛,直揭主题。后两章正反烘托对比,旷野是老虎,野牛出没之地,加深“独为匪民”的情感,出没草丛有如狐狸,与坐着高车“行彼周道”的官员对比,更深刻地揭露出人世的不平。方玉润说:这是“亡国之音哀以思”,“诗境至此,穷仄极矣。”(《诗经原始》卷十二)

篇8:诗经小雅《何草不黄》

原文:

何草不黄?何日不行?何人不将?经营四方。

何草不玄?何人不矜?哀我征夫,独为匪民。

匪兕匪虎,率彼旷野。哀我征夫,朝夕不暇。

有芃者狐,率彼幽草。有栈之车,行彼周道。

译文

什么草儿不枯黄,什么日子不奔忙。什么人哪不从征,往来经营走四方。

什么草儿不黑腐,什么人哪似鳏夫。可悲我等出征者,不被当人如尘土。

既非野牛又非虎,穿行旷野不停步。可悲我等出征者,白天黑夜都忙碌。

野地狐狸毛蓬松,往来出没深草丛。役车高高载征人,驰行在那大路中。

注释

⑴行:出行。此指行军,出征。

⑵将:出征。

⑶玄:发黑腐烂。

⑷矜(guān):通“鳏”,无妻者。征夫离家,等于无妻。

⑸兕(sì):野牛。

⑹率:沿着。

⑺芃(péng):兽毛蓬松。

⑻栈:役车高高的样子。

⑼周道:大道。

鉴赏:

全诗以一征人口吻凄凄惨惨道来,别有一份无奈中的苦楚。一、二两章以“何草不黄”、“何草不玄”比兴征人无日不在行役之中,似乎“经营四方”已是征夫的宿定命运。既然草木注定要黄、要玄,那么征人也就注定要走下去。统帅者丝毫没有想到:草黄草玄乃物之必然本性,而人却不是为行役而生于世,人非草木,当不能以草木视之。而一句“何人不将”,又把这一人为的宿命扩展到整个社会。可见,此诗所写绝不是“念吾一身,飘然旷野”的个人悲剧,而是“碛里征人三十万”(唐李益《从军北征》)的社会悲剧。这是一轮旷日持久而又殃及全民的`大兵役,家与国在征人眼里只是连天的衰草与无息的奔波。

因此,三、四两章作者发出了久压心底的怨怼:我们不是野牛、老虎,更不是那越林穿莽的狐狸,为何却与这些野兽一样长年在旷野、幽草中度日?难道我们生来就与野兽同命?别忘了,我们也是人!

篇9:《何草不黄》诗经鉴赏及译文

《何草不黄》

先秦:佚名

何草不黄?何日不行?何人不将?经营四方。

何草不玄?何人不矜?哀我征夫,独为匪民。

匪兕匪虎,率彼旷野。哀我征夫,朝夕不暇。

有芃者狐,率彼幽草。有栈之车,行彼周道。

篇10:《何草不黄》诗经鉴赏及译文

全诗以一征人口吻凄凄惨惨道来,别有一份无奈中的苦楚。一、二两章以“何草不黄”、“何草不玄”比兴征人无日不在行役之中,似乎“经营四方”已是征夫的宿定命运。既然草木注定要黄、要玄,那么征人也就注定要走下去。统帅者丝毫没有想到:草黄草玄乃物之必然本性,而人却不是为行役而生于世,人非草木,当不能以草木视之。而一句“何人不将”,又把这一人为的宿命扩展到整个社会。可见,此诗所写绝不是“念吾一身,飘然旷野”的个人悲剧,而是“碛里征人三十万”(唐李益《从军北征》)的社会悲剧。这是一轮旷日持久而又殃及全民的大兵役,家与国在征人眼里只是连天的衰草与无息的奔波。

因此,三、四两章作者发出了久压心底的怨怼:我们不是野牛、老虎,更不是那越林穿莽的`狐狸,为何却与这些野兽一样长年在旷野、幽草中度日?难道我们生来就与野兽同命?别忘了,我们也是人!

不过,怨终归是怨,命如草芥,生同禽兽的征夫们并没有改变自己命运的能力,他们注定要在征途中结束自己的一生。他们之所以过着非人的行役生活是因为在统治者眼中他们根本就不是人,而是一群战争的工具而已。所以,怨的结局仍然是“有栈之车,行彼周道”。

这种毫无希望、无从改变的痛苦泣诉,深得风诗之旨,最大限度地展示了征人的悲苦,故清方玉润慨道:“盖怨之至也!周衰至此,其亡岂能久待?编诗者以此奠《小雅》之终,亦《易》卦纯阴之象。”(《诗经原始》)一首如泣如诉的征人小诗,后人看到的却是周室的灭亡,这也许是“用兵不息”者万万没有想到的。

此诗的后两章很善于借景寄情,方玉润云:“纯是一种阴幽荒凉景象,写来可畏。所谓亡国之音哀以思,诗境至此,穷仄极矣。”(同上)诚哉斯言。

【何草不黄原文及赏析】相关文章:

1.君马黄原文及赏析

2.明月何皎皎的原文及赏析

3.何彼襛矣原文翻译及赏析

4.多言何益原文及翻译

5.《新春》原文及赏析

6.自遣原文及赏析

7.大东原文及赏析

8.墨梅原文及赏析

9.塞下曲原文及赏析

10.菊花原文及赏析

下载word文档
《何草不黄原文及赏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