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汉字的故事
“偶的吗”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7篇关于汉字的故事,小编在这里给大家带来关于汉字的故事,希望大家喜欢!
篇1:关于汉字简短故事
中国的汉字成千上万,要说我最喜欢的一个汉字,那就是“绿”了。
绿,是环保之色,只不过近年,这种颜色越来越少了,树木变少了,原本绿油油的小草也被人们弄得不成样子。
绿色,也代表着健康无害的食物,比如青菜、蚕豆、冬瓜、大白菜……都不像肉类那样容易发胖,反而有营养。
绿,虽然是一种颜色,但它更代表着生命,没有绿就没有树,没有树就无法吸收烟尘,释放氧气,不能防风固沙,蓄水保土。如果没有了树,这些问题对我们来说都是致命的呀!世界上如果连一点绿色都没有的话,我们生活过的地方将会被黄色的沙漠抹去人类生存过的所有踪迹。
绿色,在生活中很不起眼,但有了绿色,就会有世间万物。
长时间看书或有辐射的电子产品,只需要看看大自然中的绿色,会使我们的眼睛觉得舒服。
所以,绿给我们人类带来了许许多多的好处。虽然,现在马路边随处可见绿色植物,但我们还是不可以伤害它们。
绿色等于健康、生命、营养……所以我喜欢这个汉字——绿。
篇2:关于汉字简短故事
我最喜欢的一个字就是“勤”字了,你们想知道为什么吗?就请听我慢慢说来。
那是因为在我幼时,我的父母便说:“人啊!做什么事情都要勤奋,学习要勤奋,工作要勤奋,做活也要勤奋。”而那时候,什么都不知道的我,只知道了“勤”这一个字。
之后,通过一件事情,又让我对“勤”有了更深刻的理解。那天,妈妈突然说:“今天我们上外婆家去。”听到之后,我赶紧换好衣服,然后跑去刷牙洗脸,吃好了早饭,上了车就去了外婆家。到了外婆家,我看见地上有一些要用板子打的豆子,我便找来板子,一打,豆夹里的小豆子全都出来了,外婆看见后叫我不要做了。而我却对外婆说:“没事的,在家里我也做过。”外婆知道我说了要做的事情怎么也拦不住,只好去跟妈妈聊天去了。终于把这些豆子打好了,转眼一看,已是下午了,外婆见我打好了,便问:“你累不累呀?”我自豪地回答道:“不累!而且,我还觉得这一天过得很充实呢!”到了晚上,我们吃完了饭,对外婆和我在那打的豆子说了一声:“再见!”
这就是我最喜欢的汉字——勤。
篇3:汉字故事读后感
最近,我阅读了《汉字的故事》让我对我们中国的汉字文化有了更加系统更加深入的了解。让我认识到,我们平日一直使用着的汉字其实是一个多么优秀精深的艺术结晶。
可以说汉字是中国人的第五大发明,甚至比我们口中说的四大发明更加伟大。没有汉字,也就不会有灿烂辉煌的中国古代文明,可以说汉字是中华文明的母亲,在汉子之后,令人骄 一字一图诠释汉字的形与意生动解说讲述汉字的根与源,了解汉字背后的故事,探寻汉字的前世今生。 作者是唐汉,西安交通大学经管学院特聘教授长期致力于汉字研究先后出版了汉字密码。唐汉解字等著作使沉默多年的古文字,学**再起各种媒体争相报道,被誉为 古文学学界挑战许慎郭沫若的第一人。 每个字一则妙趣横生的小故事,讲述了汉字中深藏的文化、历史、文学知识。 汉字有两个基本的特征:一个是象形特征,一个是会意字。这两个特征导致了杰出的特殊方法这本书里有两个差不多的演变过程是“东”和“车”,这两个汉字的古文字很难分。 对于学习汉语的国外人士来说汉字像一张张图画,难认、难记、难写,而且量大。不同的意识形态、不同的思维方式、不同的社会背景,种种差异影响着学习中文、学习汉字的热情。我记得一个老师曾跟我们说:“一个中国人写一幅对联或别的汉字可以挂在墙上装饰,但是外国人写一张英语句子那挂在墙上不一样。”
现在今天的社会飞速发展,汉字走向信息化是大趋势,作为炎黄子孙,我要做的是让汉字从仓老变得年轻,从苦难走向辉煌,从而使得汉字具有无比光明的未来。明都是汉字的衍生物!
篇4:有关汉字的故事
“夫”―――冲破天的气概
甲骨文的“夫”生动展示了男子汉大丈夫的形象。从“大”,在“大”字上加一横。“夫”表示已长大的人,一横表示的是绾头发的簪子。古时童子,即未成年的男子的头发是披发,成年后,即到了20岁以后,男子要举行加冠之礼,将头发绾成髻子用簪子束在头顶上。束发加冠后,表示男子成了“夫”,即大男子。由此可见,“夫”的本义是成年男子。其实“夫”表示这个男子已经成熟、长大。如汉贾谊《论积贮疏》:“一夫不耕,或受之饥。”其意思是说假如一个成年男子不耕种,有人就要挨饿。
古代称身高一丈的男子为“丈夫”,“丈夫”就是大男子的意思。不过我们不要认为古人比现代人身材高,这是因为古制1尺约相当于今天的0.6尺,也就是说古代的大丈夫,即使是个子最高的人也不过2米。男子成年后,就要从事各种体力劳动,因此“夫”引申为从事不同体力劳动的人。如《左传隐公元年》:“为国家者,见恶如农夫之务去草焉。”其意思是诸侯和大夫要治理好自己的封地时,见到那些邪恶之事,就必须像种田的人见到田中的恶草那样一定要根除。其中的“农夫”就是从事农业生产的男子。另外还如“渔夫”、“船夫”、“车夫”等。
对“夫”字,有的学者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夫”是表示过了某一高度的人。其中的“大”是正面的人形,在“大”的上面加一画,表示达到这一高度的人才可称“夫”。《周礼乡大夫》中记载:古代的征兵制度规定,国(都城)之男子七尺以上,野(相当于今之农村)之男子六尺以上,都可服役,即在征兵的范围之内。由此看来,当时征兵的条件只看身高,而不论年龄。这就是《左传》中为什么记载有二毛(头发已经发白,即年纪很大的)兵。
“夫”字的造型,不只表示一般的男子,它其实向人们展示男子中有志之士的风采。因此,有的学者认为“夫”是这样构形的:“夫”字中的“人”是象形字,即“人”的形象,当“人”把两手张开,就成了“大”,即“大人”。但是,在人们看来,再大的事物也大不过“天”,所以造字者在“大”字上再加一横,而成为“天”字。而人总是不甘做“天”的奴隶,拜倒在老天爷脚下的,他们有敢于冲破天的气概,所以“天”字出头,成为大丈夫的“夫”字。
篇5:有关汉字的故事
“妻”是抢来的
古代的“妻”是抢来的。“妻”字有人认为甲骨文里没有,但陈炜湛先生认为甲骨文中已有“妻”字,“妻”的配偶意思也十分明显。无论是甲骨文还是金文,一望便知古“妻”字中有一个或跽或跪的被奴役的女子形象,这个女子的头发显然是飘散的,另外加一只罪恶的手,这只手正伸向女子的头部,将她的头发抓住。可见“妻”是一个会意字,其意思是:用手去抓住一个女子的头发。古文的“妻”字生动地描绘了上古社会中抢夺别人的女子作为自己配偶的一种风俗。
抢别人的女子为妻这在古代是一种极为普遍的现象。在古代抢妻的方式是很多的,有的是通过战争公开夺取,将战败部落的女子抢来作为配偶。也有的是暗抢,或者是夜间去抢另一部落的女子为妻。
随着社会的进步,这种抢婚习俗当然要退出历史舞台,但是在人们的婚姻中,还保持着一种假抢的情形。所谓假抢,就是这种婚姻是得到女方和女方家长同意的“抢”。现在许多地方流行的娶亲要在天亮之前,或者是在天黑时的习俗,就留有古代抢妻习俗的痕迹。
《说文解字女部》:“妻,与夫齐者也,从女,从,从又。又,持事,妻职也。”许慎的说解告诉我们,“妻”与“齐”是两个读音相近的字。“与夫齐者”的意思是:在妻妾之中,唯有妻才与丈夫有同等的地位。从字形看,“妻”从“又”,“又”就是手,所以可表示“秉持妻职之义”。古人造“妻”字之所以千方百计表明其比较尊贵的身份和主子的地位,当然是因为在家庭中还有比妻子更低贱的,被妻子支配的妾的存在。不过,在古代的家庭中,妻子对于丈夫来说又永远是处于被支配的地位,也就是说“妻”子不可能与丈夫“齐”,不可能享有平等的地位。
“妻”由“配偶”又引申为动词,指以女嫁人或娶别人的女子为妻。如《论语公冶长》:“子谓公冶长,‘可妻也,虽在缧绁之中,非罪也。’以其子妻之。”其意思是:孔子说公冶长这个人(很好),可以把女儿嫁给他。他虽然在监狱之中,但这并不是因为他有罪。因此,(孔子)便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他为妻。
李鸿章是清末名臣。一次,他有个远房亲戚赴考,这个人不学无术,接到试卷一看,竟然一题也不会答。此时他灵机一动,突然想到自己是当朝中堂大人李鸿章的亲戚,于是在试卷上写道:“我是当朝中堂大人李鸿章的亲妻。”这个不学无术的亲戚竟然将“戚”写成了“妻”。主考官看了哈哈大笑,于是在试卷上批道:“既是中堂大人的亲妻,我不敢娶。”因此,这个亲戚还是落第了。
篇6:有关汉字的故事
“兰”―――王者之香
甲骨文、金文均不见有“兰”字。《说文解字草部》:“兰,香草也。从草,阑声。”形声字。“兰”的本义就是兰草。如《易系辞上》:“同心之言,其臭如兰。”这里的“臭”为气味,“兰”显然是指香兰。其意思是从心底里发出的共同语言,如兰花一样清香。“兰”字在古代汉语中有一个特殊用法,就是常作文人雅士及士大夫之间的一种雅称,亦曰美称。如“兰房”,指文人雅士们的住房;“兰友”、“兰交”,是指文人雅士结交的朋友;“兰言”,既指心意相合之言,又指文人雅士的话语或书信等。再如南宋词人柳永的《雨霖铃》:“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其意思是说:在京城(汴京)的郊外搭起帐篷备办酒宴为人送行时情绪很不好,正在恋恋不舍的时候,船上的人催促快出发。“兰舟”有人讲乘兰木所造之舟,未必妥当。“兰舟”就是“舟”。这“兰”字已经虚化,其实没有什么意义。
此外还有所谓“兰梦”或称“兰兆”,更是富有传奇色彩。据《左传》记载,盼子心切的郑文公姬妾成群,可就是没人给他生个儿子。有一个叫燕姑的小妾,一天梦见天使给她送来了一束兰花,不久她怀孕了,生的还是一个男孩。文公喜出望外,给孩子取名为兰,这个孩子就是后来的穆公。可见“兰梦”就是美梦,又称“兰兆”,就是怀孕生儿子的吉兆。“兰”的姿态优美,芳香馥郁。古人誉之为“香祖”、“天下第一香”或“王者之香”。“兰”称为王者之香还有一段动人的故事。据《孔子家语》中载,孔子周游列国,从卫国返回鲁国,看见幽谷之中“兰香独茂”,便感慨道:“兰当为王者。”故后人称“兰”为“王者香”。
我国对兰花的栽种历史悠久。春秋战国时期的越王勾践被吴王夫差打败之后,退居于会稽山上,卧薪尝胆,励精图治,在山上种植了许多兰草,以迷惑敌人。这就是我国历史上栽兰草的最早记载。
南宋诗人、画家郑思肖善画花鸟,尤其擅长画兰。可就是这样一位画兰花的大师,在南宋沦亡后,隐居苏州之时,他笔下的兰花一反常态:花叶零落散乱,无土无根。一天,他的一位好朋友看他画的兰花后,建议道:“这兰花无土无根怎么活呀?还是把根画上去吧!”哪知,郑思肖听了朋友的劝告后竟悲愤满腔,扔下画笔,长叹道:“土地都被外人夺去了,叫我的兰花长在何处啊!”原来,他画“无根兰”,是藉以抒发爱国情怀与亡国之痛。
兰花人们又将它称之为“空谷佳人”。除了它的美之外,还有它那“无人亦自芳”、“坚贞还自抱”的气质品格,更为世人所称道。所以有人把兰花放在“岁寒三友”的松、竹、梅之上,说:“岁称三友,竹有节而无花,梅有花而无叶,松有叶而无香,唯兰独并有之。”正因为如此,兰花才博得人们的广泛厚爱。
篇7:关于汉字的故事
勿庸置疑,具有五千年以上光辉历史的中华文明,正是与汉语、汉字的发生、发展相伴而行。汉字是我们民族的精粹,它的发生、发展、成功使用到今天,是我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最伟大的贡献。
试想,如果没有汉字,我们津津乐道的“四大发明”,后人怎能得知?五千年光辉历史,何以传承至今?我们的民族、我们的中华文明将会是怎样的一种面目呀!
近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的廿年来,我们敞开国门――走出去,请进来――努力学习外国一切先进的东西。
为了学习,先得过语言关,於是乎掀起一次又一次的学外语热浪。这本无可厚非。但为着学习外语竟冷落了自己的母语,甚至连汉字都不大会写了,那可就不好了,对我们民族而言,筒直是一场悲剧!
有些人似乎认为,既是中国人,当然就会说华语;既会说华语,当然就懂华文――就会认读、使用汉字。实际情况是怎样呢?有些生学写的汉字,真不敢恭维――用农村老大爷常说的一句话来评说,“就像屎壳螂爬的一样!”有的给父母写封信,都得借助于电脑打字,因他觉得自己的字迹太难看。
利用电脑来掩饰自己字迹的拙劣,这不也是一种讽剌吗?写篇短文,错别字比比皆是;公开出版的报刊杂志上别字也屡见不鲜;打开电视,屏幕上别字连连,“票姚校尉”写成“嫖姚校尉”(央视1《汉武大帝》);“永志不忘”写成“永至不忘”(央视4介绍美国林肯纪念堂塑像背景墙题词);“私塾”,写成“私淑”(央视4《书香门第》)……。
“汉字的故事”,通过对多例汉字的解说,深入汉字的特点及其内涵,正确书写和使用汉字,唤起世人对汉语、汉字的重视,激发良知,尊重我们的民族,尊重我们民族的历史,尊重我们的民族文化。
主旨:
讲述“汉字的故事”――它的产生、形体的变化、书体的发展;它的特点:形、音、义.三位一体;“汉字”与词语的关系。使观众了解汉字的基本构造,了解“六书”,了解某一汉字的初形及其发展变化,以期较为深入地理解某一汉字的本义、引申义或假借义,各义项所构成的现代词语,引导观众准确认知具体汉字的结构及其所表项义,从而正确使用汉语、汉字,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基础内容:
汉字从其产生发展至今已有四五千年的历史,集有五万个以上的汉字,而为我们现代人常见和习用的,也只有五千上下。一位具有中等文化水平的人,比如初中毕业生――也就掌握三千左右的汉字。“汉字的故事”也只着眼于现代常见习用的汉字。
我们现在所使用的汉字,依传统的“六书”的说法,可分为六种类型,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和转注、假借。当代学者多数认前四种类型(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形声字),都有其相应的造字法;后两种类型(转注、假借),无关造字而是用字之法。尽管我们有时也说“某字是个假借字”(不大说“某字是个转注字”)而这个“假借字”的命题中并不涵有构造新字的意义,与前所提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形声字是有一定区别的。我们只以最常见的基本汉字为说解的主要对象。
人生天地间,乃万物之灵,我们就把“人”字做为“汉字的故事”之中心主题,说解各式人形、四肢五官、六欲七情;说解“人”生存的环境――天文气象、山川地貌、飞禽走兽、花草鱼虫;说解“人”在大自然中的各种活动――人际交流、生产劳动。
具体到某个汉字的解说,要兼顾它的形、音、义三个方面:“形”,则从现行书体出发,追溯其古形体――甲骨文、钟鼎文(金文)、篆书(包括“大篆”、“小篆”)、隶书、草书、楷书、行书诸体历史演变中的分化与趋同;“音”,则讲述古今音变,因音变可能发展出的新字;“义”,从字形出发探究其本义,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讲述其引申义及假借义,以及不同义项所构成的现代词语。讲述中尽可能结合传绕的道德观念及当今世态时敝。
假如我们说解“信”字,则必然会说及:“信”,是一个会意字,它是用“会意”的方法构造的汉字。许慎在其专著《说文解字》中把“信”做为“会意”的典型字例,他说:“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郑武信是也。”“谊”,这里用如现代的“义”字,就是指意义、意思;“帧保音huī,同“挥”。许慎对“会意”所做的定义,虽说不能涵概所有的会意字及会意造字法,但就“信”字而言,却十分精确。他解道:“信,诚也,从人、言。”将两个相同或不同的表意符号并比组合成一个字,用其会(合)成的意(思),来表现所要指证的事物,这就叫“比类”“合谊”“以见(当读xiàn,同“现”)指帧!
“信”字是由“人”“言”两部分构成,所表意思为“诚”,也就是诚信、诚实。“言”,就是言语;“人言”,就是指“人话”。“人言为信”,其内在含意是说:人生在世,说话办事都要讲究诚信。不讲诚信、说话不算数,那还算“人话”吗?所以孔老夫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r,小车无,其何以行之哉?”
春秋时期,人称牛车为“大车”;而称马车为“小车”。大车、小车都有辕木。大、小车的辕木前端都有一根横木,是驾牲口的地方。大车辕端的横木古人叫做鬲(lì);小车辕端的横木称做衡。鬲、衡的左右两端各设有关键(可装卸的木栓)。鬲的关键古人称r(nǐ);衡的关键古人叫(yuè)。如果车子没有r、,也就没法套住牲口,车也就无法前行了。孔夫子的话大意是说:做人,不讲信誉,不知他怎么能在社会上安身立命!譬如大车没有挽牛的r,小车没有挽马的,那车怎么往前走呢?
再看看现世层出不穷、各式各样的欺诈勾当――当官的有的卖官鬻爵、贪赃枉法,好话说尽,坏事办绝;经商的有的欺诈成性,弄虚作假,鲜肉里头要注水,白酒加“敌敌畏”愣充“贵州茅台”!学生考试有的拿手机作弊,甚至请人代笔……。这些人,面对两千五百多年前古人的谆谆教诲,该不仅仅是“汗颜”吧。
“信”的本义是诚实、真实,由此构成的词语如:信用、信誉、信史、信物、信实、信守、信誓旦旦、信赏必罚;因其真实、诚信,可使人放心,引申而为相信、信任;因其相信,用以指思想观点,则称信心、信念、信条、信奉、信仰、信服、信赖;因其信任,则有信托,指人则有信使、信徒;由信使提交的公文则称信札、信函、信件,由信使传达的消息则称口信、信息;因其信任,所以不必约束,又引伸为任凭、随便等义,由此构成信步、信口开河、信口雌黄、信马游缰、信手拈来;
“信”,音xìn,因而可借作“芯”使用,因信、芯都音xìn,是“同音字”,而同音字之间古人是准许相互借用的,这叫“同音假借”。比如“信子”――装在在鼓内部的起振动共鸣作用的由铁丝钢环构成的附件,有的地方就叫鼓信子,也就是鼓芯子。“芯”是“信”的假借义;另外,古时“信”也可以读作shēn而有“伸展”义。如“屈信”,就是屈伸。这是因为构成信(xīn)、伸(shēn)两字的韵母相同,使信、伸二字构成叠韵关系,而具有双声(两字声母相同)叠韵关系的两个字,常可通用。表示伸展之义,也是“信”字的假借义。
其一,汉字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文字。我国现存最古而又可识的古文字,是距今三千多年前殷商时期的甲骨文。甲骨文是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一种古文字,它是用来记录占卜结果的,所以又称卜辞。已发现的甲骨文字约有4000个,经专家研究可以释读的钓1000多个。从甲骨文的文字形体来看,不仅由独体趋向合体,而且有了大批的形声字,是一种相当进步的文字。甲骨文是汉字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文字,已是相当成熟了,基本上能够满足当时记录语言的需要。但从文字的发生到趋于成熟,是一个漫长的历过程,因而我们断言,甲骨文之前汉字就有了很长的发展历史,只是那时的文字资料尚未被我们掌握罢了。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确实也有出自其他民族、比甲骨文还要早的古老文字,比如古埃及的圣书文字,古代苏米尔人的楔形文字,但这些古文字并未传承下来,现已消亡。唯有从甲骨文、钟鼎文(金文)发展而来的汉字,至今仍在使用,从这层意义上说,汉字就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文字。汉字承载着中华五千年光辉灿烂的文化,也正表现了她对人类文明的伟大贡献。
其二,汉字是表意体系的文字。我们知道,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体系。用文字记录语言有两种方式:一种是记录语言中的语音,我们称之为表音文字(拼音文字);另一种不直接或不单纯记录语音,而是用象征性符号表现语义(记录词或词素),我们称之为表意文字。表音文字的书写单位是字母,用字母表示语言中的音位或音节,用一套字母来拼写语言中的语词。英文、俄文、德文、法文、阿拉伯文等,都属表音文字。表意文字的书写单位是字,用字来表示语言中的词或词素。我们的汉字,是世界现行文字中较为典型的表意文字。以上内容为博主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
【关于汉字的故事】相关文章:
1.汉字来历的故事
2.我和汉字的故事_
6.汉字演讲稿
7.汉字谜语
8.我爱你,汉字
9.规范汉字
10.汉字情怀作文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