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实用文>《雨林的毁灭――世界性灾难》

《雨林的毁灭――世界性灾难》

2024-09-30 08:19:49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用我名字不得”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6篇《雨林的毁灭――世界性灾难》,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后的《雨林的毁灭――世界性灾难》,欢迎大家前来参阅。

《雨林的毁灭――世界性灾难》

篇1:《雨林的毁灭――世界性灾难》

《雨林的毁灭――世界性灾难》

《雨林的毁灭――世界性灾难》教学设计

【教法学法】

整个教学过程,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对话、讨论等授课方式,指导学生梳理文中信息,分析文章内容及其结构特点,理解说明方法和表达方式的运用及其作用。通过拓展延伸,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探讨社会热点问题,增强其环保意识,训练其创新思维。并且学以致用,让学生在训练中掌握和运用由浅人深、由果溯因、先主后次等组材行文方法,学会阅读和.写作事理说明文。

【教学流程】

(一)课前准备:调查生活中以木材为原料的日用品有哪些。

(二)导入新课。

1.同学们见过像竹子那样长到100英尺高的草,像苹果树那么大的雏菊和紫罗兰,像145英尺的树那么大的玫瑰吗?这些奇特的植物并非属于神奇--的科幻世界,它们就生长在地球上,在赤道南北两边的热带雨林中。请看:2.多媒体展示热带雨林风光图片及其奇异的动植物图片,并随风光图片配合以下文字介绍:

在地球赤道的南北两边,有几片终年湿润的土地。那里气候炎热潮湿,雨水充沛,为植物的生长提供了非常优越的环境条件。在这些地区,茂密的森林终年长绿,宛如环绕地球的一条翡翠项链,这就是热带雨林。其实热带雨林不仅美丽,而且也很神秘,因为那里的环境气候会让人很不舒服,一般人很难光顾,所以大多仍处于原始状态。但最重要的是,热带雨林作为我们地球生物圈中的重要角色,它不仅养育着数量庞大的动物种群,其本身在生长过程中,还向大气中源源不断地供给着生命赖以生存的氧气。因此,热带雨林有了一个别称:“地球之肺”。

仅占地球陆地总面积很少一部分的热带雨林,是我们人类乃至整个生物界生存活动所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如果它不复存在,地球的环境气候将产生重大变化。

近几十年,由于人们的破坏性砍伐,热带雨林的面积正在锐减,由此所造成的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这些千万年自然创造的生态环境系统一旦破坏殆尽,地球面临的将会是一场毁灭性的灾难。

(三)默读课文。

五分钟内读完全文,了解雨林的毁灭将给生态环境带来怎样的“连锁反应”。

读准字词:濒临栖息灰烬摄取海藻  白垩纪

(四)梳理信息。

1.文中说了哪几层意思?你能否以最快的速度找到体现各层中心意思的句子?(先独立思考,后小组交流)参考如下:

第一(1段):说明雨林正以每分钟27万平方米的'速度遭到彻底毁灭。

第(2―5段):说明雨林的消失意味着人类将丧失一大批物种。

第三(6―10段):说明地球上生命多样性毁灭意味着破坏人们赖以生存的大气。

第四(11―13段):警告人们:如果雨林完全毁掉,到下世纪中叶,地球很可能经历第6次大规模灭绝。

2.请说说雨林的毁灭将给生态环境带来怎样的“连锁反应”・

教师先引导:比如雨林毁灭,使珍贵动物物种濒临灭绝等,请说说还有哪些。

鼓励学生顺着思路探究,学生一边发言,教师一边板书,画出树形图。注意启发学生认识:。这是一张画不完的图。”参考如下:

雨林毁灭

动物物种濒临灭绝

植物物种濒临灭绝

破坏大气 全球气温升高

灾难性气候变化

冰川溶解

洪水泛滥

更多动植物死亡

(五)拓展延伸。

1.文中说“所有家鸡都是亚洲丛林禽类4种物种的后代”,你能否再举一个我们现在的家禽或蔬菜水果从野生归化或驯化的例子?

学生发言。(参考如下:绿头鸭在60前被驯化为家鸭,鸿雁在4000年前被驯化为家鹅,野生原鸽在几千年前被驯化为家鸽;甜莱在3000年前就已归化,西红柿的归化也很有趣。)

2.雨林被摧毁是因为有人伐木销售。根据你的了解,生活中除了一次性筷子,还有哪些木制日用品?它们可以用别的材料替代吗?聪明的你有什么好的建议?

学生各抒己见。鼓励创造性发言。参考:火柴、木制牙签等可用竹材代替。

3.快速阅读《湿地:地球之“肾”》一文,小组讨论以下问题:

(1)说湿地是地球之“肾”,说明了湿地对地球气候的重要作用,请你找出显示这一作用的句子。

篇2:《雨林的毁灭-世界性灾难》教案

《雨林的毁灭-世界性灾难》教案一则

雨林的毁灭――世界性灾难   教学设计:卢凤勇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整体感知,理情结构层次。分析热带雨林被毁的原因及造成的灾难。 (2)理解本文综合运用多种说明方法说明事理的作用。 (3)理解保护地球生物性的意义。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默读,精读了解文章内容,把握重点;通过合作探究理解说明方法及作用。 3、情感态度价值观:树立正确的环境观,自觉地保护自然环境。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了解列数字、作比较等说明方法的运用 2、难点:通过具体数据认识毁灭自然资源的严重性,如何让学生从我坐起去保护环境。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美丽而神秘的大自然充满着无穷的魅力。尤其是远离人们视线的热带雨林,那里有茂密的森林终年常绿,宛如环绕地球的一条翡翠项链;上千种飞禽走兽自由地在花丛间穿梭、攀缘、飞舞。但这美丽的风景正一步步远离我们,热带雨林的面积正在锐减,地球面积的将会是一场毁灭性的灾难。 热带雨林对我们有重大的意义。雨林里茂密的树木在进行光合作用时,能吸收二氧化碳释放出大量的氧气,就像在地球上的一个大型“空气清净机”,所以热带雨林有“地球之肺”的美名。除此之外,热带雨林水汽丰沛,蒸发后凝结成云,再降雨:成为地球水循环的重要部份;不仅有助於土壤肥沃与生物生长,也有调节气候的功能。 按照鲁迅的话,“悲剧既是把美丽有价值的事物毁灭给人看”。那么雨林的毁灭是否是一场悲剧呢?有人说雨林的毁灭是世界性的灾难,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这种说法是不是太夸张了?如果你同意,请你为它找出依据;如果不同意,请说明理由。 请同学们阅读课文,思考作者是从几方面进行说明的。(提示:雨林的现状,毁灭的原因,对现状不加改变将出现的后果) 二、整体感知 1、检查预习情况: ①介绍作者:巴里。齐默尔曼――英国当代科普作家。代表作《火星,我的第二家园》收入《剑桥文丛》   ②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濒临(bīn)奎宁(kuí)白垩纪(è)癌症(ái)疟疾(nüè)   ③解释下列词语   摄取:吸收    连锁反应:比喻一系列相关的事物,只要一个发生变化,其他都跟着发生变化。   严峻:严厉,严肃。   2、朗读课文   ①学生自读课文,采用圈点批注法提取主要信息。   ②展示朗读水平,选取自己最喜欢的段落朗读。   3、感知大意:说说雨林的毁灭将给生态环境带来怎样的“连锁反应”,并用树形图来表示(树干表示雨林,树干表示与之休戚相关的物种)。   鼓励学生动笔阅读。圈点勾画,提取主要信息。然后小组交流,推举两名学生去画板前画树形图。最后师生一起完善图形。   三、梳理结构:   1.文中说了哪几层意思?你能否以最快的速度找到体现各层中心意思的句子?(先独立思考,后小组交流)参考如下:   引导学生分析中心句特点。(首扩句、关键句) [明确] 第一部分(第一段):雨林正以每分钟27万平方米的速度遇到了彻底毁。 第二部分(2――5段):说明雨林的消失意味着人类将丧失一大批物种。 第三部分(6――10段):说明地球上生命多样性毁灭意味着破坏人们赖以生存的大气。 第四部分(11――13段):警告人们:如果雨林完全毁掉,到下世纪中叶,地球很可能经历第6次大规模灭绝。   2.请说说雨林的毁灭将给生态环境带来怎样的“连锁反应”, 为什么作者说,雨林的毁灭是世界性的灾难?   教师先引导:比如雨林毁灭,使珍贵动物物种濒临灭绝等,请说说还有哪些。   鼓励学生顺着思路探究,学生一边发言,教师一边板书。(可以画成树形图)注意启发学生认识:这是一张画不完的图。” 参考如下: 雨林毁灭 动植物种濒临灭绝(2) 破坏大气(6) 全球气温升高(9) 灾难性气候变化(10)――冰川溶解、洪水泛滥、更多动植物死亡 地球可能会经历第6次大规模灭绝(12) 教师小结:雨林的`消失会让人类丧失大批动植物物种,而生命多样性的消失会给大气带来一系列连锁反应,引起全球气温升高,冰川溶解、洪水泛滥等一系列灾难,甚至会使地球经历第6次大规模灭绝,所以作者说,雨林的毁灭是世界性的灾难。 3.思考:雨林毁灭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第4、5段,设问句的使用。 谈论,明确: (1)砍伐树木,用以销售。 (2)伐木建农牧场。 四、开放探究   (一)谈论保护热带雨林的意义有哪些? 示例:保护热带雨林可以: (1)保护物种,维持生物多样性 (2)有效的控制气候变暖 (3)促进水循环,为人类提供更充足的水资源 (4)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农业生产水平,人类生活质量 (二)畅谈读文后的感受。为保护热带雨林拟一条标语,要求语言简洁,有感染力。 示例:1、保护热带雨林就是保护地球的肺。 2、如果不保护热带雨林,那么人类的最后一滴水,将是环境破坏后悔恨的泪。   五、归纳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雨林的消失,最终意味着人类灾难的降临。为了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保护雨林,保护湿地,是我们每个地球公民的责任   六、布置作业: 1、积累字词 2、阅读附文,梳理文中信息。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测   1、听写生字词:濒临栖息癌症疟疾奎宁焚烧 驯化海藻摄取白垩纪牲畜严峻   2、检查朗读   二、导入新课   雨林的消失,意味着人类将永久丧失一大批动植物种,而地球上生物多样性的毁灭又将破坏人们赖以生活的大气,进而引起全球气温升高,冰川融化,洪水泛滥导一系列灾难,为了把这些触目惊心的事实展现在读者的前面,敲响世人保护珍贵的雨林资源的警钟,作者采用了多种说明方法并注意遣词造句。本节课我们共同研讨本文的说明方法及语文特点。  三、讨论探究   1、自学指导:本文作者为了使说明的事理更加明白透彻、清楚,采用了多种说明方法,常用的说明方法有: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打比方、分类别、列图表、作引用等。说明方法的作用的归纳方法为:说明了  (说明对象)的  (特点)    下面就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找出文中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用直线划下来,并在书上标上作用。 (回答的格式:我认为第  段中的   采用了 的说明方法,作用是    ) 2 、学生默读课文,划说明方法,并标上作用,先写完的同学可以先给老师看,或者同桌互相检查。  例如:第一段中,“刘易斯斯科特的《雨林》一书列出数字表明,雨林以每分钟27万平方米(相当于38个足球场)的速度遭到彻底毁灭”运用了引资料,列数字,做比较的说明方法。运用列数字“雨林以每分钟27万平方米的速度遭到彻底毁灭”突出了雨林毁灭速度之快,令人震惊,而“相当于40多个足球场”是作比较的说明方法,给人更直观形象的感觉,让人触目惊心,体现了语言的准确、形象、直观的特点。列数据与作比较相结合,增强了信息的冲击力,更能使人触目惊心。   3、师小结:本文运用了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引资料等的说明方法,使说明的事理更加清楚,透彻,明白。而本文的语言也体现了准确p形象的特点。  学生仿照事例边阅读边批注。四个小组各推荐一名代表发言,对于同学没有达到关键处的部分,先组内同学补充,然后教师归纳总结。   4、体会语言特点:   本文是一篇事理说明文,语言准确严密,在文中找具有这样特点的典型语句。   教师示例:“到目前为止已经发现一百五十万种的生物”“到目前为止”在时间上起限制修饰作用,如果去掉了,意思就成了“只发现一百五十万种物种的生物”,这与原句的意思不符,“到目前为止”说明语言的准确严密性。   5、理解表达方式的运用   全文采用多种说明方法说明雨林的毁灭严重的影响,但文章首尾引用了著名科学家和学者的话,用意何在呢?   学生各抒己见,教师指导:首尾两段引言,实是巧发议论,意在向世人发出警告、首段引言在警示世人的同时,有能为下文展开说明做铺垫;尾段引言更具警示作用,使人在思考中增加对环境的忧患意识,进而逐步树立正确的环境关。 教师点播:采用说明与议论相结合的表达方式阐释事理,更能突显主旨、引人关注。   6、理解结构特点:   教师引导学生从各层中心看结构关系结构严紧,逐层深入是事理清楚透彻。  第一部分是“因”,其他部分可以看做“果”,因果关系,逻辑顺序。 四、拓展延伸: 1.讨论附文的组材特点。师生交流后小结:文章组材行文的顺序是先果后因,由果导因的逻辑顺序。  深入探讨:洪灾原因有哪两大类?为什么详说间接原因,其他则略说或轻点而已?间接原因中的三条顺序可否打乱?   小组交流后教师点拨如下:探索事物因果链的事理说明文,在组材时一般遵循如下原则:主要原因详写,写深写透;次要原因略写,点到为止。按照从主要到次要的顺序排列。附文中的间接原因都是最主要的,所以详写;间接中的三条原因是由主到次排列的,不可打乱顺序。 2.美丽而神气的雨林正在悄然的消失,这离我们并不遥远由于国人大量砍伐树木,破坏植被,我们的家园遭到了大自然的报复,大洪水,受灾省份达到29个,受灾人口达到2.28亿,死亡3004人,直接经济损失2300亿元人民币损失太大了。而今年各地的大洪水又再次为我们敲响了警钟。那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大自然呢? 学生自由发言,谈体会。   五、布置作业 大自然是我们的朋友,人与自然应和谐相处,为了不让悲剧不在发生,我们应树立正确的环保观,请同学们运用本节课所学的语文知识,以“和你在一起”为话题写一篇小说明文,注意合理运用说明方法,注意语言的准确生动性。 六、板书: 雨林的毁灭――世界性灾难   雨林的现状   雨林将毁灭的原因  对现状不加改变将出现的后果   方法:列数字、举例子、引

篇3:《雨林的毁灭-世界性灾难》教学设计

《雨林的毁灭-世界性灾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使学生了解雨林对于维护世界森态环境的重要性。

2、能力目标:

掌握作者所运用的说明方法及说明和议论相结合的表达方式。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本文的学习,使学生树立去环境保护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简析:

重点:

学习本文的使用的说明方法及说明和议论相结合的表达方式

难点:

学习本文说明和议论的表达方式

教学步骤:

一.导入:

讨论公益广告:地球可以没有人类,但人类不能没有地球

明确:从生态平衡的角度看,没有人类的地球仍可以生计盎然,但人类不重视环境保护,就可能失去我们唯一的安居之所。

在地球这个我们赖以生存的唯一家园里,有个世界上生命力最强的地方,也是生物学家的摇篮―――热带雨林。

二、授新课

1、播放投影,谈谈我对雨林知多少?3

(世界雨林以每分钟27万平方米的速度遭到彻底毁灭,物种将濒临灭绝,全世界每年约有1130万顷的森林遭到毁灭性破坏,联合环境规划署文件指出,全世界1/4的`陆地面积受到荒漠化的威胁,每24小时有150-200种生物物种从地球上消失。

由于环境进一步的恶化,森林耕地面积锐减,淡水匮乏,生态系统大量破坏,导致动物植物微生物物种栖息地丧失,物种大量灭绝,最终危及人类的生存)

(雨林拥有地球上最复杂的生物系统,可以说是人类生存环境的调节器。可是今天它却以惊人的速度被毁灭,雨林的毁灭就是世界性的灾难。)

2、五分钟内读完全文,说说雨林的毁灭给生态环境带来怎样的“连锁反应”,并用树形图来表示。抽学生板演。(这是一张画不完的图)(投影:课题)

珍贵植物物种濒临灭绝:水果品种,蔬菜品种,植物药源。。。。

动物物种濒临灭绝: 猩猩类 昆虫 植物药源。。。。 雨林毁灭

破坏大气:冰川融解 气候变化 。。。。。。

水土流失:全球气温升高 一轮雨林毁灭 洪水泛滥。。。。。

3、再读课文,看投影,分小组讨论,雨林毁灭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说是世界性的灾难?你怎么看待环保与发展?

摧毁珍贵的“雨林”滥伐木材,生产一次性筷子,兴建农场是短视行为。

盲目砍伐,生态破坏严重,造成负面生态效应和无休止的恶性循环。

提高生活质量,必须发展经济。

启示:人类要生存,要发展,要提高生活质量,必须有强大的经济做后盾,而从长远的眼光来看,人类的生存离不开生物的多样性,人类的衣食住行健康要得到保障,没有一项能脱离生物的多样性,目前。人类正面临着人口。粮食。环境。资源及能源等五大危机,这五大危机的解决无一不与生物的多样性密切关系,所以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是具有前瞻性的行为,也是目前必须首先解决并纳入实施的长远决策。

4、你对维护生态平衡,保护环境有什么新的认识?

(开展环境的综合治理,协调人和自然的关系,提高国土环境质量,使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人类要过有节制,有远见的生活,不可滥砍滥伐,不可过度放牧,一时的快意带来的将是难以吞咽的哭果)

5、根据说明文的特点三读课文,掌握有关说明文的知识。(讨论回答)

说明方法:列数据(可以使说明事理更严密,更科学。)作比较。举例子。

议论的表达方式:使读者增加一种理性的思考,增加环境的忧患意识,进而逐步树立起正确的环境观。

6、读附文(投影:长江三峡的画面及音乐)

说说如何改善长江三峡流域的生态环境

封山育林,退耕还林,退田还湖,平垸行湖,以工代赈,移民见镇,家固干堤,疏浚河道。

7、结合课文和你所了解的地理知识,拟一条公益广告并把它做成海报。

篇4:《雨林的毁灭-世界性灾难》教学设计

【教法学法】

整个教学过程 ,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对话、讨论等授课方式,指导学生梳理文中信息,分析文章内容及其结构特点,理解说明方法和表达方式的运用及其作用。通过拓展延伸,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探讨社会热点问题,增强其环保意识,训练其创新思维。并且学以致用,让学生在训练中掌握和运用由浅人深、由果溯因、先主后次等组材行文方法,学会阅读和写作事理说明文。

【教学流程】

(一)课前准备:调查生活中以木材为原料的日用品有哪些。

(二)导入  新课。

1.同学们见过像竹子那样长到100英尺高的草,像苹果树那么大的雏菊和紫罗兰,像145英尺的树那么大的玫瑰吗?这些奇特的植物并非属于神奇--的科幻世界,它们就生长在地球上,在赤道南北两边的热带雨林中。请看:2.多媒体展示热带雨林风光图片及其奇异的动植物图片,并随风光图片配合以下文字介绍:

在地球赤道的.南北两边,有几片终年湿润的土地。那里气候炎热潮湿,雨水充沛,为植物的生长提供了非常优越的环境条件。在这些地区,茂密的森林终年长绿,宛如环绕地球的一条翡翠项链,这就是热带雨林。其实热带雨林不仅美丽,而且也很神秘,因为那里的环境气候会让人很不舒服,一般人很难光顾,所以大多仍处于原始状态。但最重要的是,热带雨林作为我们地球生物圈中的重要角色,它不仅养育着数量庞大的动物种群,其本身在生长过程中,还向大气中源源不断地供给着生命赖以生存的氧气。因此,热带雨林有了一个别称:“地球之肺”。

仅占地球陆地总面积很少一部分的热带雨林,是我们人类乃至整个生物界生存活动所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如果它不复存在,地球的环境气候将产生重大变化。

近几十年,由于人们的破坏性砍伐,热带雨林的面积正在锐减,由此所造成的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这些千万年自然创造的生态环境系统一旦破坏殆尽,地球面临的将会是一场毁灭性的灾难。

(三)默读课文。

五分钟内读完全文,了解雨林的毁灭将给生态环境带来怎样的“连锁反应”。

读准字词:濒临栖息灰烬摄取海藻  白垩纪

(四)梳理信息。

1.文中说了哪几层意思?你能否以最快的速度找到体现各层中心意思的句子?(先独立思考,后小组交流)参考如下:

第一(1段):说明雨林正以每分钟27万平方米的速度遭到彻底毁灭。

[4] [5]

篇5:《雨林的毁灭-世界性灾难》教学反思

潘径中学 李运雄

《雨林的毁灭――世界性灾难》是一篇事理说明文,课文以大量数据说明雨林的消失意味着人类将永久丧失一大批物种,而地球上生命多样化的.毁灭又将破坏人们赖以生存的大气,进而引起全球气温升高,冰川融解,洪水泛滥等一系列灾难。本人认为本节课有以下几个亮点。

第一,在导入环节,利用网上资源播放世界上最大的亚马逊雨林的风光片,在轻音乐中,引领学生走进神奇美丽、郁郁葱葱、生机勃勃的热带雨林,从而营造气氛、激发兴趣,导入课题。告诉同学们,如果不是亲眼目睹,无论如何也不会想到如此雨林正在火速的被某些利益的驱动者毁灭。

第二,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让所有学生清楚心中有目标,才有努力的方向,鼓舞学生树立信心共同努力完成学习目标。

第三,在解题这一环节,请学生回答:从题目中,想知道本文能带给我们哪些知识和思考呢?学生能够很默契地回答为什么说雨林的毁灭会导致世界性的灾难?人们是怎样毁灭雨林的?导致哪些世界性的灾难?这也说明学生预习很充分。

第四,在文本解读环节,通过设置问题和情境,让学生融入文本,学生明白了语文学习要紧扣文本,文本是文章的根和本。在师生的双边活动中,借助于圈点勾画、不同色彩的字体凸显重点,探究讨论法等,引导学生品味独特的语言,分析说明方法的妙用,领略雨林对于人类的重要性,强化学生的环保意识,突破重难点。整个教学过程,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体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新课标精神。

当然,本节课也有不足之处需要进一步改进,如利用网上资源播放世界上最大的亚马逊雨林的风光片,应该要采用链接的形式,才不会因为网速慢,浪费几分钟宝贵的时间,导致本节课教学时间感觉不够充裕。

篇6:《雨林的毁灭——世界性灾难》教学设计

【教法学法】

整个教学过程,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对话、讨论等授课方式,指导学生梳理文中信息,分析文章内容及其结构特点,理解说明方法和表达方式的运用及其作用。通过拓展延伸,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探讨社会热点问题,增强其环保意识,训练其创新思维。并且学以致用,让学生在训练中掌握和运用由浅人深、由果溯因、先主后次等组材行文方法,学会阅读和写作事理说明文。

【教学流程】

(一)课前准备:调查生活中以木材为原料的日用品有哪些。

(二)导入新课。

1.同学们见过像竹子那样长到100英尺高的草,像苹果树那么大的雏菊和紫罗兰,像145英尺的树那么大的玫瑰吗?这些奇特的植物并非属于神奇--的科幻世界,它们就生长在地球上,在赤道南北两边的热带雨林中。请看:2.多媒体展示热带雨林风光图片及其奇异的动植物图片,并随风光图片配合以下文字介绍:

在地球赤道的南北两边,有几片终年湿润的土地。那里气候炎热潮湿,雨水充沛,为植物的生长提供了非常优越的环境条件。在这些地区,茂密的森林终年长绿,宛如环绕地球的一条翡翠项链,这就是热带雨林。其实热带雨林不仅美丽,而且也很神秘,因为那里的环境气候会让人很不舒服,一般人很难光顾,所以大多仍处于原始状态。但最重要的是,热带雨林作为我们地球生物圈中的重要角色,它不仅养育着数量庞大的动物种群,其本身在生长过程中,还向大气中源源不断地供给着生命赖以生存的`氧气。因此,热带雨林有了一个别称:“地球之肺”。

仅占地球陆地总面积很少一部分的热带雨林,是我们人类乃至整个生物界生存活动所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如果它不复存在,地球的环境气候将产生重大变化。

近几十年,由于人们的破坏性砍伐,热带雨林的面积正在锐减,由此所造成的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这些千万年自然创造的生态环境系统一旦破坏殆尽,地球面临的将会是一场毁灭性的灾难。

(三)默读课文。

五分钟内读完全文,了解雨林的毁灭将给生态环境带来怎样的“连锁反应”。

读准字词:濒临栖息灰烬摄取海藻白垩纪

(四)梳理信息。

1.文中说了哪几层意思?你能否以最快的速度找到体现各层中心意思的句子?(先独立思考,后小组交流)参考如下:

第一(1段):说明雨林正以每分钟27万平方米的速度遭到彻底毁灭。

第(2—5段):说明雨林的消失意味着人类将丧失一大批物种。

第三(6—10段):说明地球上生命多样性毁灭意味着破坏人们赖以生存的大气。

第四(11—13段):警告人们:如果雨林完全毁掉,到下世纪中叶,地球很可能经历第6次大规模灭绝。

2.请说说雨林的毁灭将给生态环境带来怎样的“连锁反应”·

教师先引导:比如雨林毁灭,使珍贵动物物种濒临灭绝等,请说说还有哪些。

鼓励学生顺着思路探究,学生一边发言,教师一边板书,画出树形图。注意启发学生认识:。这是一张画不完的图。”参考如下:

雨林毁灭

动物物种濒临灭绝

植物物种濒临灭绝

破坏大气全球气温升高

灾难性气候变化

冰川溶解

洪水泛滥

更多动植物死亡

(五)拓展延伸。

1.文中说“所有家鸡都是亚洲丛林禽类4种物种的后代”,你能否再举一个我们现在的家禽或蔬菜水果从野生归化或驯化的例子?

学生发言。(参考如下:绿头鸭在6000年前被驯化为家鸭,鸿雁在4000年前被驯化为家鹅,野生原鸽在几千年前被驯化为家鸽;甜莱在3000年前就已归化,西红柿的归化也很有趣。)

2.雨林被摧毁是因为有人伐木销售。根据你的了解,生活中除了一次性筷子,还有哪些木制日用品?它们可以用别的材料替代吗?聪明的你有什么好的建议?

学生各抒己见。鼓励创造性发言。参考:火柴、木制牙签等可用竹材代替。

3.快速阅读《湿地:地球之“肾”》一文,小组讨论以下问题:

(1)说湿地是地球之“肾”,说明了湿地对地球气候的重要作用,请你找出显示这一作用的句子。

(2)从文中哪些地方可看出湿地是“天然物种库”?

(3)对待大自然的正确态度是什么?

(4)你知道世界上有一个与此文内容相关的环保类节日吗?能否说出几个世界著名的环境保护组织?

小组讨论后全班交流。(答案参考如下:(1)它能够净化水,调节区域小气候,湿地的蒸腾作用可保持当地的湿度和降雨量。(2)湿地还是鱼类和其他野生生物的重要栖息地。(3)对大自然不能一味地征服和改造,而是要和谐相处,给予保护并实现可持续发展和利用。(4)“世界绿地日”;“绿色和平组织”、“捍卫环境基金”等。)

(六)小结。

通过文中科学的说明,我们知道了雨林的消失,最终意味着人类灾难的降临。为了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保护雨林,保护湿地,是我们每个地球公民的责任。

在我国云南的西双版纳,也有一小片亚热带雨林,请欣赏:《美丽的西双版纳》。

(七)作业。

1.西双版纳正被开发其旅游资源,在发展旅游经济的同时,你对那儿生态环境免遭破坏是否有些担心呢?你有什么聪明的想法和好的建议吗?请写在日记本上,好吗?

2.阅读附文,梳理文中信息。

第二课时

(一)导入,设疑。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雨林毁灭的惊人速度,也知道了雨林毁灭的可怕后果。那么文中是采用什么方法来强化说明效果的呢?

(二)讨论,探究。

1.讨论文章的说明方法:看文中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这些方法对说明事理有何帮助?(先让学生思考.后自由发言。采用边说边议的方式,侧重探讨说明效果。)

教师点拨:数字说明分为确数说明与约数说明。数字说明要准确,但由于某种原因不可能做到精确表达时,可以用“多”“以上“大约“左右“估计”等约数,以力求近似。这种情况下用约数,反而能体现客观事实,使说明更准确。

拓展:

讨论课后思考与练习题二。参考如下:第1句先列出雨林确切的毁灭速度,之后再将其面积与40多个足球场比较·既能给人具体清晰的直观感受,又突现了雨林毁灭速度之快。

第2句在列数据的同时将两个数据作比较,突出了毁林建牧场效率之低。

教师点拨:列数据与作比较相结合,增强了信息的冲击力,更能使人触目惊心。

2.讨论文章表达方式的运用。

教师引发议论:全文采用多种说明方法说明雨林的毁灭及其严重影响。但文章首尾引用了著名科学家和学者的话,其用意何在呢?

学生各抒己见,教师指导:首尾两段引言,实是巧发议论,意在向世人发出警告。首段引言在警示世人的同时,又能为下文展开说明作铺垫;尾段引言更具警示作用,使人在思考中增加对环境的忧息意识,进而逐步树立正确的环境观。

教师点拨:采用说明与议论相结合的表达方式阐释事理,更能突显主旨,引人关注。

3.讨论本文的结构特点。

教师引导学生从各层中心句看结构关系:结构严紧,逐层深入,使事理清楚透彻。

(三)拓展延伸。

1.讨论附文的组材特点。师生交流后小结:文章组材行文的顺序是先果后因,由果导因的逻辑顺序。

深入探讨:洪灾原因有哪两大类?为什么详说间接原因,其他则略说或轻点而已?间接原因中的三条顺序可否打乱?

小组交流后教师点拨如下:探索事物因果链的事理说明文,在组材时一般遵循如下原则:主要原因详写,写深写透;次要原因略写,点到为止。按照从主要到次要的顺序排列。附文中的间接原因都是最主要的,所以详写;间接中的三条原因是由主到次排列的,不可打乱顺序。

2.学以致用:拟结构提纲。

看单元写作知识短文第二段,明确事理说明文的结构顺序。模仿课文或附文的组材方法,根据参考资料或自己掌握的资料,给作文《绿化好处多》拟结构提纲。

学生看材料,构思,拟提纲。

选例,讨论。

(四)布置作业。

搜集相关材料,充实文章内容,完成作文《绿化好处多》。

【《雨林的毁灭――世界性灾难》】相关文章:

1.灾难与我

2.灾难的近义词

3.应设立世界性的华语文学奖

4.毁灭读后感

5.灾难过后初中作文

6.灾难的名言警句

7.神奇的雨林探险之旅作文

8.喜欢漫步雨林的的感觉-四年级作文

9.圆明园毁灭板书

10.《战争,人类的灾难》说课稿

下载word文档
《《雨林的毁灭――世界性灾难》.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