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实用文>小学启动“读书工程”实施方案

小学启动“读书工程”实施方案

2024-09-27 07:56:00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zhangjunxi”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9篇小学启动“读书工程”实施方案,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后的小学启动“读书工程”实施方案,欢迎大家前来参阅。

小学启动“读书工程”实施方案

篇1:小学启动“读书工程”实施方案

小学启动“读书工程”实施方案

特级教师于永正说:“教语文,没那么复杂,就三件事:读书,写字,作文。这三件事做好了,语文不好也难。这三件事做不好,语文要学好也难。”

为落实《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的新课程理念,从小培养浓厚的阅读兴趣、良好的阅读习惯和基本的阅读能力,全面提高小学生的文化素养。

继启动“写字工程”之后,太康县城关镇建南小学决定启动“读书工程”。

建南小学启动“读书工程”,以“开阔视野、陶冶情操、促进文化积累、发展语文素养,激发师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为目标,开办“读书节”,评选“读书之星”,构建语文“大课堂”,全面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启动“读书工程”,要以“大语文”教育思想为指导,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以大量阅读为主要途径,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篇2:小学启动“读书工程”实施方案设计

特级教师于永正说:“教语文,没那么复杂,就三件事:读书,写字,作文。这三件事做好了,语文不好也难。这三件事做不好,语文要学好也难。”

为落实《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的新课程理念,从小培养浓厚的阅读兴趣、良好的阅读习惯和基本的阅读能力,全面提高小学生的文化素养。

继启动“写字工程”之后,太康县城关镇建南小学决定启动“读书工程”。

建南小学启动“读书工程”,以“开阔视野、陶冶情操、促进文化积累、发展语文素养,激发师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为目标,开办“读书节”,评选“读书之星”,构建语文“大课堂”,全面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启动“读书工程”,要以“大语文”教育思想为指导,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以大量阅读为主要途径,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篇3:小学启动“读书工程”实施方案设计

一、指导思想

书是人类的朋友,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以“我读书,我阅报;我成长,我快乐”为活动主题,全面落实教研室有关“读书工程”的各项指标,认真贯彻新课程改革要求,以新颖活泼、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为载体,激励学生多读书、读好书,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深厚的人文知识基础,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全面落实素质教育。

二、组织领导

加强读书活动的组织领导,学校成立读书工作领导小组。

张纯才任组长,师亚军任副组长,

组员由各年级入段领导和各班主任组成,即王艳清、安美玲、李雪梅、郭福宪、陈雅雪、游艳、郑玉玲、司素英和各班班主任。

班内学习小组要求由学生自由组合,力求兴趣相近,特长互补,一般每组3--6人并选出组长,取上组名。

三、实施目标

1、通过读书活动的开展,进一步完善学生的文化知识结构,丰富文化知识内容,培养深厚的文化底蕴,营造浓烈的校园文化氛围,彰显我校的教学特色。

2、通过开展读书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读书兴趣,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发展智力,陶冶情操,充实文化底蕴,促进知识更新、思维活跃、综合实践能力的提高。并帮助学生养成热爱读书的习惯,多读书,读好书,提高读写能力,促进学校内涵式,人文化发展,提高办学品位。

四、实施内容

1、以校本教材《中华经典诵读推荐篇目》为载体,开展经典诵读活动,开学初详细安排好各年级组每周一诗的具体内容。并定期检测考核。

2、根据学校提供的各年级亲子共读(师生共读)指定阅读书目或选读书目,做好大阅读活动。

3、开展每周一节的好书推荐课、阅读欣赏课或读书汇报课,每周利用早读的3-5分钟背诵一首古诗。早读可以分为“名人名言”、“书海拾贝”、“我最喜欢的___”、“好书推荐”等小板块,向同学们介绍自己看过的新书、好书,交流自己在读书活动中的心得体会,在班级中形成良好的读书氛围。

4、开展“晨诵、午读、暮省”阅读活动。“晨诵”即:结合古典诗词、儿歌与儿童诗、晨间诵读的复合课程;“午读”即:阅读各年级段的指定阅读书目。每天中午利用1:50至2:20的时间安排全校学生读书;“暮省”即:亲子或师生通过共写读书笔记、日记、书信等相互编织有意义的生活。学生用日记记录成长,亲子、师生之间用词语相互激励、抚慰。

5、各年级段的不同阅读表达形式。一二年级主要是读写绘结合,用阅读图画书、讲故事与绘画相结合的方法呈现自己的阅读收获;三四年级利用“采蜜簿”按照教研组统一的格式进行词语积累、赏析优美句子等;五六年级也采用“采蜜簿”进行撰写心得体会

6.开放学生阅览室,利用课外活动时间有序地安排班级进入图书室借书阅读。

7、开展关于学生读书活动的各类竞赛与交流活动。如:我读我诵--诗、词、美文朗诵,我读我讲--讲故事,我读我记--读书摘记、卡片展评,我读我画--读文配画,可以是凸显感受的单幅画,也可以是展示情节的连环画,我读我感--读后感,我读我编--编手抄报,编班级同学或自己的美文集,我读我荐--新书介绍、火暴推荐等,以增强学生读书兴趣,体验成功的快乐。

8、举办第三届“读书节”的评比活动。每年级评选出优胜班级一个,每班评选出20名“读书之星”。

五、实施措施

1、首先解决学生书源问题,以告家长书的形式动员学生每天节约一角钱,购买各年级的指定书目和选读书目,每位学生每月至少读完一本指定书目和一本选读书目,参加学校组织的“捐一读百”的读书活动,形成良好的读书氛围。

2、制定读书计划。班级依据学校的读书计划制定本班的读书计划,如:包括组员分工、每次活动内容、预期活动成果、成果展示方式等。班内各小组再根据班内具体安排随时制定每次读书活动计划,如:小组名、组长、研究主题、指导者、汇报形式等。

3、明确读书内容。各班在统揽学校规定的分年级读书目录的基础上,根据教学和学生实际情况,科学分配每周的读书内容,做到读有所向,忙而不乱,事半功倍。

4、强化读书方法指导。语文教师应充分利用每周一节的课外阅读指导课,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做好“采蜜簿”的使用工作。

5、细化评价,加强考核。学校将注重过程管理和督查,建立相应的`考核评价标准,对教师组织开展活动的全过程进行督促考查,提高师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建立学生评价体系。在评价学生时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注重课外阅读的过程评价,淡化课外阅读的结果评价,把是不是形成了良好的读书习惯、掌握了读书方法、激发了读书热情、形成了优良品质作为评价标准。

附二:“读书工程”各项指标要求

1、“读书”按课程标准和学生的实际,分年级极规定阅读总量,推荐优秀阅读书目。

第一学段(一-二年级)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

第二学段(三-四年级)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

第三学段(五-六年级)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

(推荐阅读书目附后)

2、“诵读”以吸收传统文化精华为目的,深入开展古诗文素养活动,诵读、古诗、词、文。小学阶段每生背诵古诗记号不少于70篇。

3、“阅报”阅读程度适合的儿童报刊。积极提倡学生订阅儿童报刊,做到一人一报刊,每天阅读10分钟。

4、每班读书活动每学期不少于3个。

·读书交流会

·读书知识竞赛

·读书演讲(朗诵)比赛

·古诗文背诵比赛

·读书笔记(剪报、手抄报)展评

5、认真进行阅读考级

根据推荐书目,结合学生年龄特点,确定阅读考级级等,设立五个等级,由考评小组针对所读书目提出问题,进行口头测试和书面测试,重点测试其读书能力,通过这种考级的形式,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提高阅读的效果。

6、读书笔记:重感悟、重积累是语文课标的显著特点。阅读积累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要求三年级以上学生建立读书积累本,使学生形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要求学生学会做四种类型的读书笔记500-800字,篇数不限,根据阅读内容自己掌握字数。教师每周一次时学生的积累本进行检查,达标者在其笔记的扉面盖一个五角星,根据积攒的五角星个数评价其效果。

附三:各年级组学生的必读书目和推荐书目

一年级必读书目:《一千零一夜》、《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丹麦·安徒生)。

一年级选读书目:《三字经》、《影响孩子一生的101个经典故事》、《365夜故事》、《中外神话故事》、《益智故事》、《中外神童故事》、《宝宝成长故事》、《十万个为什么》、《百家姓》、《 睡前十分钟故事》。

二年级必读书目: 《小猪唏哩呼噜》、《小布头奇遇记》、《伊索寓言》、《经典成语故事》、西游记《拼音版》。

二年级选读书目:《骑鹅旅行记》(瑞典·拉格格夫)、《木偶奇遇记》(意大利·科洛迪)、《十万个为什么》、《笨笨猪》杨红樱著、《丁丁历险记》(小开本全22册)(比利时)埃尔热 、《中外神童故事》。

三年级必读书目:《爱的教育》 《长袜子皮皮》 《夏洛的网》《犟龟》、《木偶奇遇记》

三年级选读书目:《活了一百万次的猫》(绘本)或《森林大熊》(绘本)、皮皮鲁外传、淘气包马小跳系列、《笨狼的故事》、《汤姆索亚历险记》、《中国童话》黄蓓佳、《世界之谜少年科幻小说系列》杨鹏 、《小兵张嗄》系列中国儿童文学经典书系、《长腿叔叔》。

四年级必读书目:《窗边的小豆豆》、《爱的教育》、《昆虫记》、《三毛流浪记全集》、《时代广场的蟋蟀》。

四年级选读书目:《纳尼亚王国传奇》(7册)《林汉达中国历史故事集》、《鲁滨逊漂流记》、《十万个为什么》、《奇妙的动物王国》、《少儿百问百答 》、《魔法师的帽子》、《雷锋的故事》、《中外名人故事》、《成语故事》、《错别字的故事》、《歇后妙语》、《椋鸠十动物小说系列》(套)(日本)。

五年级必读书目:《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三国演义》、《水浒传》、《草房子》曹文轩、《女生日记》和《男生日记》杨红樱、《女生贾梅》、《男生贾里》秦文君、《我要做好孩子》黄蓓佳。

五年级选读书目:《福尔摩斯探案集》、《上下五千年》 、《冰心散文选》、《哈里·波特》、《资治通鉴故事》、《少年维特的烦恼》、《珍妮姑娘》、《岳飞传》、《女儿的故事》梅子涵 、《少女的红发卡》程玮、《小王子》(法国)圣埃克苏佩里、《希腊神话》(德国)施瓦布、《爱丽丝漫游奇境记》、《童年》(俄)高尔基、《海底两万里》、《中外经典科普故事》伍钚编。

六年级必读书目:《小学生必背古诗七十篇》、《青铜葵花》曹文轩、《今天我是升旗手》黄蓓佳、《上下五千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鲁滨逊漂流记》

六年级选读书目:三国演义(明 罗贯中)、水浒传(清施耐庵)、红楼梦(清曹雪芹)、《第十一根红布条》、《童年》、《根鸟》、《山羊不吃天堂草》、《红瓦黑瓦》、《野风车》、《汤姆叔叔的小屋》、《地心游记》(法凡尔纳)、《童年 在人间我的大学》(俄高尔基)、《好兵帅克》、《三十六计》。

篇4:小学“教师读书工程”实施方案

小学“教师读书工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进一步提高我校教师整体素质,根据温州市教育局《关于在全市中小学开展“教师读教育名着”活动的通知》精神,结合我校建设书香校园的目标,经研究,决定本学期继续实施教师读书工程,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升教师的生命质量,提高教育教学效益,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二、实施目标

1.让阅读成为习惯。通过实施读书工程,创设良好的学习研究氛围,引导教师树立“让读书成为一种习惯,让读书成为一种乐趣”的意识,积极践行“立教以学为先,立学以读为径”的学习理念。

2.让书香溢满校园。倡导与书为伴思想,营造浓厚的书香氛围,教师读专着、赏名着、颂经典、写随笔,让校园充溢浓厚的人文气息,打造有特色的校园文化品牌。

3.成就教师智慧人生。通过实施读书工程,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使教师朝着“有哲学的头脑,有学者的风范,有精湛的教艺、有愉悦的心境”这一目标不断迈进。

4.提升教育内在品质。通过实施读书工程,使教师提升理论和实践水平,推进新课程改革进程,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效益。

三、具体要求(五个一):

1.精读一本教育名着。教师办公室建立流动书架,每位老师选择其中一本精读。

2.摘抄一本读书笔记。学校统一印发读书笔记本,教师认真做读书笔记(每篇要有标题、有时间、有摘录、有感悟)。提倡每位教师每天至少读书一小时、每天至少上网一次、每周至少看刊物一本、每个月至少粗读教育教学书籍一本。

3.撰写一篇读书心得。学期末每位教师撰写一篇读书心得,要求字数不少于1000字。

4.参与一场读书交流。各教研组每次开展的教研活动都要安排5-10分钟进行学习,每位教师一学期须在组内及以上承担一次读书交流的主讲任务。

5.参加一次论文评比。各位教师要养成写教育教学工作案例、随笔的习惯,积极参加各级各类论文、案例等评比,一学期参与区级及以上评比不得少于一次。

四、主要措施:

1.成立领导小组。

组长:z

副组长:z

主要成员:z

2.提供读书条件。

加强图书室和阅览室的建设,由教科室确定“教师读书工程”推荐阅读书目,教师必读书目及推荐书目配足、配齐,同时要根据我校实际拓宽书目的种类与数量,最大限度地满足教师的读书需求,力求专业类图书的数量和质量有明显提高。同时要提高图书管理人员荐书、导读的能力,使图书室和阅览室成为学校重要的教育资源。每天开通校园网,保证教师上网阅读。

3.确定学习时间。

学校要通过多种途径安排一定时间组织教师进行集中读书学习,使集体学习与教师自学相结合,以个人自主读书为主。学校要有效地利用教师大会、教研组活动以及政治学习等时间组织教师开展读书活动。要让每次的教师大会首先成为一次读书的会议,安排一定时间开展《教师博览》导读活动,每个教研组每次组内活动要指定一位老师进行文章导读,全组人员参与交流。

4.开展系列活动。

按照集体阅读与个性阅读相结合、专业阅读与人文阅读相结合的原则开展系列读书活动:以教研组为单位开展常规性的.研读交流活动;学校定期举办“专家报告”、“读书论坛”、“读书征文”等;鼓励和支持教师建立“读书成长共同体”、“博客群”等交流平台,分享读书心得与经验;构建网络读书研讨交流的平台,在学校网站上开辟读书专栏,定期推荐优秀文章,发布读书信息,组织交流教师优秀读书心得、书评等,为教师搭建一个读书、交流的平台,分享读书快乐。

5.打造骨干队伍。

学校要把读书作为各级各类人才递进培养的助推器。各级各类名教师、教坛新秀、名师培养对象、校智慧教师等骨干教师要首先成为读书的骨干,在读书活动中发挥模范带头作用。校领导干部,要身体力行,做读书的表率,逐步建立起一支以教师为主体的读书活动骨干队伍。

6.加强检查考核。

对教师的读书活动采取平时抽查与期末检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考核,将教师读书活动纳入期末教师绩效考核指标体系中,同时将其作为学科骨干教师、教坛新秀、优秀教师(或班主任)等评选的评选条件之一。

7.编辑读书成果。

每学期将教师的优秀读书心得、读书随笔等编辑成册,作为读书成果在全体教师中深入学习交流,促进读书活动地深入开展。

附推荐书目:

百部教育名着目录

基础篇(30部)

1.《论语译注》,杨伯峻译注,中华书局1980年版

2.《学记评注》,高时良编撰,人民教育出版社1983年版

3.《陶行知教育文集》,陶行知,江苏教育出版社版

4.《当代教育学》,袁振国主编,教育科学出版社版

5.《中国教育史》(修订本),孙培青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版

6.《外国教育史教程》,吴式颖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版

7.《学与教的心理学》,皮连生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

8.《国际教育新理念》,顾明远、孟繁华主编,海南出版社20版

篇5:读书工程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落实太和县教育系统实施“三项工程”的文件精神,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进程,倡导“书生意气”,营造书香校园,丰富学校的文化底蕴,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和学生全面发展,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订读书工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太和县教育系统读书工程实施方案》为指导,以构建“书香校园”、提升师生文化品位为宗旨,以开展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为桥梁,着重培养师生好读书、读好书的读书兴趣和阅读习惯,丰富校园文化的内涵,从而推进全面发展素质教育的进程。

二、活动目标

1、学生方面:激发学生读书热情,培养学生读书兴趣,强化学生读书意识,养成学生读书习惯,增强学生阅读能力与表达能力,开阔学生视野,不断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2、教师方面:在教师队伍中积极倡导“书香为伴”的思想,将“读书是一种需要”转化为“读书是一种乐趣,是一种生活方式”,使教师在读书中进步,在读书中提升,不断促进教师将教育教学理论和实践融会贯通,把读书的收获转化为实践智慧、转化为进取热情,全面提高教师综合素质。

3、学校方面:通过强化“书香校园”建设,丰富校园文化底蕴,不断提升办学品位,打造“平安教育、和谐教育、幸福教育”,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三、领导组织

为保证“读书工程”的`顺利开展,我校成立了读书工程建设领导小组,其组成人员如下:

组 长:曹光华(办公室主任)

联络员:程有坤(办公室人员)

成 员:刘永飞 刘听会 李保义 田晓静

四、实施对象

胡总中心学校全体师生。

五、主要措施与实施时间安排

(一)加强基础工程建设

1.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读书氛围

各校应利用“国旗下讲话”,向师生发出“好读书、读好书”的倡议,宣讲读书活动的必要性及重要性;在校园内的走廊、宣传橱窗、楼道墙壁等处张贴宣传标语、名人名言等;开通校园广播,设臵“新书推荐”、“读书园地”、“好书大家说”等栏目,播放经典作品;设立班级图书角;中心校要利用诗社、文学社出版校报或校刊,依托信息化工程建设,完善学校网页的建设,设立“读书活动”专栏,从而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激发师生阅读兴趣。(实施时间:201X年1X月底以前完成上述工作)

2.成立领导组织,完善规范管理

各校应成立相应领导组织,并根据学校实际,制定相应的读书活动制度、图书管理制度、图书管理员职责等,并喷绘上墙。(实施时间:201X年1X月8日以前)

3.加强“三室”建设,探索图书管理新模式

各校要注重“三室--图书室、阅览室、电子阅览室”建设,特别是中心校、中心小学要克服一切困难,动脑筋、想办法,依据《安徽省中小学图书馆(室)建设标准(修订)》(安徽省教育厅教秘[]473号),制定年度建设规划,逐年完成图书室、阅览室和电子阅览室的建设。(实施时间:201X年1X月6日前完成规划制定)

同时,各校应加强图书管理员培训,力争三年内建立一支政治素养高、责任心强、服务意识浓、业务精湛的专兼职图书管理员队

伍。各校还应积极探索学生自主管理图书的新模式,既提高学生能力,又充分发挥图书功能。(实施时间:近三年)

3、制定评估细则,建立表彰制度

中心校将结合实际,制定《胡总中心校“读书工程”评估细则》,每学年结束,将根据评估细则,做好“书香校园”评选工作,同时,各校各年级各班也要制定相应评奖机制,每年评出“教师读书标兵”、“教师读书先进个人”、“优秀书香班级”、“学生阅读之星”等,并于年终上报中心校,作为评优评先的条件之一。(实施时间:制定评估细则201X年1X月底,评估表彰于每年底进行)

(二)加强活动工程建设

根据“三贴近”原则(贴近师生、贴近实际、贴近生活),各校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结合学校实际创造性地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

1.学生“蓓蕾”读书工程(活动实施时间可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各校应把“读书”与“活动”有机结合起来,以活动为载体,强化体验,突出“体悟”,增强读书实效。通过读书比赛、演讲比赛、征文比赛、板报比赛、读书笔记展评等形式,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各类主题读书活动。参考活动如下:

(1)开展爱国主义读书教育系列活动。各校结合爱国主义读本,以“中华魂主题教育”为抓手,以征文、演讲比赛为手段,强化青少年爱国情怀教育,培养青少年对党和社会主义祖国的真挚情感。

(2)开展“沐浴书香,快乐成长”读书活动。通过举办读书故事征集、青少年暑期阅读等活动,积极引导青少年爱读书、读好书、会读书、常读书,在书香浸润下健康成长。

(3)开展“三名”读书活动。“三名”读书活动即诵名诗、读名篇、看名著。各校应确立专门的读书时间,通过“课前三分钟诵读”、“师生共读一本书”、“国学经典诵读”等活动。中心校要依托“唐诗园”、“宋词路”、“元曲径”的创建,开展“古典诗词”擂台赛等活动,使学生感受古典之美,争做儒雅之人。

(4)开展“和书香做伴,与经典同行”亲子阅读活动。学校应利用家长会、家访等形式,向全体家长发出倡议,做出指导,营造家庭书香氛围。倡导有条件的家庭设立“家庭书柜”,与孩子共读一本书,完成“课外阅读活动记录表”,争创“书香家庭”。

(5)办好“读书交流会”。各校每学期应至少举行一次全校性的“读书交流会”,班级每月应举行一次“读书交流会”。中心校要充分发挥读书园的功能,开展“相约读书园”读书交流活动,让同学们交流读书的收获,分享读书的快乐。

2.教师“浚源”读书工程(活动实施时间可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一个教师的健康成长,必须养成阅读、思考、写作、研究四种习惯。教师“浚源工程”即通过教师的读书工程,改变“教者不读书”的怪现象,激发教师读书的内驱力,培养教师良好的阅读习惯,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让每个人都能“带着书香做教师”。具体开展以下活动:

(1)开设学校班子成员读书班。各校首先成立班子成员读书班,定期活动,以领导先行带动广大教师。各校应以教研组为单位,组建教师读书班,在集中教研活动时,加入读书活动内容,开展读书心得交流活动。

(2)开展“我读国学”活动。每位老师在上课之余,要选择一本经典国学著作来阅读,通过阅读国学经典,感受传统文化魅力,提升教师人文素养。

(3)开展“三读”活动。要求教师每学期常读一至二种杂志(其中一种为专业杂志),精读一至二本专业书籍,深读一至二本经典著作。通过读书沙龙、读书俱乐部、读书网页等,(中心校可通过数字化校园平台)为教师读书提供展示的平台。进而达到,读经典名著,增文化底蕴;读理论专著,强教学实践;读报刊杂志,解世事风情。

(4)举办阅读指导课评比,开展“研读教育名著、做智慧教师”优秀案例评选等活动,让读书和上课有机结合。

(5)开展相关课题研究,开发读书校本教材。各校要加强读书实践活动,形成浓厚科研氛围,开展与读书有关的课题研究,最终开发适合学校实际的读书校本教材,保证读书活动的务实、高效开展。

3.纳入课程计划,强化阅读指导

各校要按照要求,小学每周开设不少于两节的阅读课,教师要有具体的阅读指导;中学每周开设不少于一节的阅读课,教师要重视引导,提高阅读效能,培养阅读兴趣。

4.举办教师读书交流会活动

中心校定期举办“读书与人生”系列交流活动,组织和引导全体教师在读书中开拓视野、学会思考、感悟人生、享受生活,进一步在教师队伍中掀起读书之风。

5.加强文学社团建设

中心校要在原有的诗社、文学社的基础上,继续加强文学社团建设,中心小学要尽快成立文学社团,充分发挥文学社团功能,通过出版校刊、校报,推动读书工程的深度发展。

六、具体要求

1、高度重视,明确责任、重视宣传。各校要把读书活动提上重要议事日程,及时成立组织,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层层落实,加大投入,确保读书工程宣传到位、安排到位、落实到位、保障到位。

2、认真落实,精心指导。在读书工程活动中,计划要有落实。

篇6:小学读写工程实施方案

按照《秦皇岛市教育局关于在中小学推动“百、千、万读写工程”指导意见》(秦教所〔〕4号)的精神,结合我校办学目标--为了学生终身的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也为了促进我校读书活动,打造书香校园,特制定韩兴庄小学“百、千、万读写工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1、以“大语文”教育思想为指导,以语文课程标准为依据,以语文高效阅读为桥梁,引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创设浓郁的读书氛围,不断增强学生的文化底蕴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2、根据《语文课程标准(修订稿)》精神,进一步传承祖国优秀传统文化,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提高学生的汉字书写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高雅的审美情趣,促进学生的性格、态度、气质、情怀等内在品质的提高,使学生个个能够规范、端正、整洁地书写汉字;具备熟练的写字技能,提高学习效率;使学生更好的学习语文和其他课程,有效地进行书面交流;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培养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并有初步的书法欣赏能力。

二、活动目标

基础教育学生读写的最低标准为:读100本好书,写1000次读书笔记,摘录10000句名人名言。具体任务分解到12年相当于一个半月读一本书,一周写2次读书笔记,每天摘录2—3句名人名言。对照以上标准,制定我校学生的读写目标如下:

1、践行“我读书,我快乐,我成长”的理念,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通过“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活动,夯实文化底蕴,陶冶思想情操。营造一种“书声琅琅,书香满校园”的良好氛围,使阅读真正成为师生的自觉行动。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好坚实基础。

2、通过开展书写系列活动,着力打造“写字育人”特色,在新区努力形成“写字教学”品牌。

三、领导组织

组 长:聂晓锋

副组长:王艳燕 孙振林

组 员:全体教师

四、具体实施方案:

(一)读书工程: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通过读书,学生学会学习、学会交流、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学校要高度重视,认真落实学生读书工程,结合校园读书节,制定方案,建立制度,保证此项工程持久深入健康地开展下去。

2、广开渠道,让学生有书读。

第一、充分利用好图书室的图书。通过整理、筛选、登记,把有价值的图书推荐给学生读。学校每年有计划地补充一些图书,每天定时开放图书室,每班专门配备1名学生作为班级兼职图书管理员,负责图书的借阅、登记、收还等服务工作。

第二、加强班级图书角建设。图书管理员定期从学校图书室批量借书;学生可以从家里自带图书,互相交流个人图书,实现图书资源共享。班级内制定制度,建好帐目,搞好阅读。教师要指导学生有选择地购书、捐书,使适合学生阅读的新书、好书不断得到充实。

第三、配合语文高效课堂教学,语文教师推荐给学生一些文质兼美的作品。

第四、制定分学段阅读和积累篇段目录。阅读篇目分必读和选读两个层次。必读篇目是保底要求,必须完成,选读篇目是保证读有余力的学生有选择的空间,教师也可根据学生实际自选内容补充阅读篇目。对于必读篇目或精彩片断必须要求学生不但作笔记,而且要“死记硬背”,通过运用,逐渐内化成自己的语言,阅读积累内容要丰富多样。 小学生阅读书目另附。

3、家校合作,让学生有时间读 。

第一、开设阅读课。结合语文“主题学习”开展读书活动,这样有利于学生读一些较长的读物和教师的集中指导。阅读课的大部分时间应交给学生自主选择读物,自主阅读。阅读课要充分保证学生独立自主读书的时间。阅读课的主要活动是学生自己读书,批、画、查、问、写读书笔记。教师自读课上面向全体的指导时间一般不得超过课时的十分之一。教师的主要工作是:推荐阅读内容,激发读书兴趣,指导阅读方法,组织学生汇报读书心得,检查学生阅读情况,解疑释难,评价学生的'读书效果。

每班每周一节阅读课,从语文课里安排。阅读课要求学生到图书室集体阅览,教师做好阅读指导。课表安排:一、二年级周二第七节;三年级周三第四节;四年级周二第四节;五年级周四第四节;六年级周一第四节。

第二、安排读书时间

(1)晨间交流读。每天早晨安排一定时间让学生自由读书。

(2)午间休闲读。每天午饭后安排30分钟让学生在家里读自己喜欢的书,让读书成为学生午间的最好休闲方式。

(3)睡前放松读。为了让读书成为一种生活习惯,让学生在自己的床头放一本自己喜爱的书,睡前慢慢品尝,让书香伴着孩子入眠。

4、开展活动,让学生乐读

(1)教师要利用阅读指导课让学生掌握读书方法,提高读书效率。 把“用、学、积”作为读书的航向。“用”,即“应用”就是用课内所学之法,引导学生及时应用于学生读书之中,以求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学”即学习,就是在广泛的课外阅读中学习知识,增长见闻,以求课外促课内,相互引发,相得益彰;“积”即积淀,需死记硬背,积累语言。把“读、思、记”作为读书的“船桨”,“读”即阅读,其方法有二:一是精读,一是略读。二者相互结合,教师要指导精读之法。“思”即深思,可用问题式读书法,也可用评议式(批注式)读书法;“记”即摘记,就是对阅读中遇到的优美的词句,学到的新知,发现的问题以及读书的感悟,一一摘记下来,以便今后查阅。

(2)设立学生“读书笔记”,将读书过程中读到的精彩片段、好词佳句、名人名言、读书体会等记录下来。每学期开展一次学生“读书笔记”展示评比活动(结合“校园读书节”活动开展)。

(3)开展诵读经典活动。诵读”就是“背”,要求忠实原文,一字不漏地背诵。以学校德育处下发的《古诗文经典目录》为核心内容,搞好“诵读”经典训练,按学段完成“诵读”任务。并每学期开展一次以校为单位的经典诵读展示评比活动。

(二)写字工程:

1、时间、人员到位。

每周一、三、五下午放学前15分钟为练字时间,要求每班必须有教师指导,保证每班每周书写时间不少于40分钟。

2、立足课堂,面向全体

为实现写字教学整体优化的目标,要求学校、教师要立足课堂,面向全体。随课文教学要上好写字指导环节。写字课要合理安排练字进度,给学生留足练字的时间。“练字必先练姿”,要加强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的指导。为了让每个小学生书写都能做到正确、规范、工整,学校要按照“起点低、步子小、要求严、训练实”的要求规范日常写字教学。

(1)语文课上识写结合。语文课上识字教学时,不光要注重生字的音、义,还要重视形体分析,指导写法。原则上语文课上学生指导写字时间要不少于5分钟。

(2)书法课上重点指导。书法课上老师要做到讲解、示范相结合,深入学生当中相机指导,纠正典型错误,帮助学生找规律。并努力落实“15分钟天天练”。

(3)齐抓作业书写。练字目的是用字,要求学生做作业和练字时一样认真书写,做到练用结合,以用促练。同时还要号召全体老师齐抓共管,强化学生“提笔就是练字时”意识,养成学生良好书写习惯,各科老师通力协作,共同要求学生写好字,做到作业整洁。

(4)开展多种写字活动。要开展多种活动,优化写字氛围,促进学生水平提高。办作业展览、书写大会、参观书法展等。另外,每班级也应不定期地开展班级写字比赛,做好写字提高工作,树起榜样,以共同进步、提高。

五、具体要求

1、切实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改变书山题海的现状,严格控制作业量,减少重复劳动,为学生读写提供时间保证,重点要保证阅读量。

2、“百、千、万读写工程”从9月1日开始实施。具体活动与“校园读书节”整合开展,通过读书节的展示、评比来促进读写工程的开展。

3、加强责任考核。把完成读写任务和个人读写能力纳入对教师业务考核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之中。

篇7:教师读书工程的实施方案

教师读书工程的实施方案

一、学校成立以校长为组长、书记、教学副校长、教导主任和政教主任为成员的读书活动领导小组,组织开展全校教师读书系列活动,少先队辅导员为办公室主任。

二、紧扣“创书香校园 享幸福人生”主题,建好校园宣传展板。

三、每学期采购图书,每年征订报刊,安排专职图书管理员,办好校园图书室。

四、积极参加有奖征文竞赛活动,形成读书成果。

五、邀请知名人士举行读书报告会。

六、要求每位教师每年读书做到“五个一”:阅读1部经典名著、1部教育专著、1种期刊、进行1次读书交流,撰写1篇高质量的教育教学论文。

七、对教师购买纯文学期刊、教育书籍进行补助,对相应的优秀读书笔记进行奖励。

八、对抵制或不参与读书活动的教师进行批评,并处以50元以上的罚款,罚款用于采买新书补充图书室。

篇8:小学读书交流活动实施方案

小学读书交流活动实施方案

一、活动目标

通过读书活动,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让每一个学生都想读书、爱读书、会读书,从小养成热爱书籍、博览群书的`好习惯,并在读书实践活动中陶冶情操,获取真知,树立理想。

二、活动对象

1---6年级24个班级

三、活动时间、地点

活动时间:xx年11月26日下午

活动地点:各班教室

四、评分标准

1、看读书计划和活动方案,内容全面,符合实际,可操作性强。(4分)

2、看学生的读书笔记本,读书目录记录清楚,摘抄的内容丰富。(2分)

3、看班级有关读书方面的过程性资料的展示情况。(2分)

4、随机抽查两名学生进行提问,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评价。(4分)

5、看活动效果,根据学生的交流情况和交流效果评价。(3分)

五、评委选定:

各年级语文教师。

六、活动流程

1、1:40 召开评委会 ,宣布评价办法。

2、2:00 活动正式开始,高低段同时进行,高段从6.1班开始,低段从3.1班开始。

3、比赛结束后,分段统计成绩,公布比赛结果,评出“书香班级”进行表彰。

七、保障措施

各班要按照活动方案,精心组织,提前试好课件,确保活动顺利开展。

篇9:小学读书活动实施方案

小学读书活动实施方案

为促进学校文化建设,进一步提高教师作为文化人的素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进而提升学校的文化品位,制定长江小学“营造书香校园”活动方案如下:

一、活动宗旨

创建学习型组织,促进可持续发展。

二、活动目标

通过营造书香校园,使广大教师内强素质,外树形象,言传身教,为人师表。使广大学生拓展知识视野,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1、紧密结合教师专业发展和学习型组织建设,为教师读书搭建好平台,组织开展教师读书沙龙活动,激发教师读书欲望,提高教师读书品味。

2、开展“五个一”为主要形式的学生读书活动,使学生养成自觉读书的良好习惯,并形成一定的读书学习能力。

三、实施办法

1、成立教师读书小组,制定教师读书计划。

以创建学习型组织小组为单位,成立教师读书小组,制定全校性的教师读书计划。各学习小组要根据学校的总体部署,结合本学科特点,制定以“提升理论知识素养和人文素养”为主题的读书与实践计划,教师个人根据自己需要选定阅读的文章、刊物或教育教学专著,制定富有个性化的读书计划。

2、改善读书条件,搭建读书平台。

学校为教师推荐读书篇目,同时尽量配齐、配足教育教学理论书籍,保证教师集体学习用书。学校图书室对师生开放。

(1)组织开展教师读书沙龙活动,使集体学习与教师自学相结合,促使全体教师养成爱读书、会读书的'习惯,提高阅读能力。要求每位教师每个学年精读学校推荐的书籍1本,并于期末上交读书笔记,本内容列入教师个人业务考核内容。本学期确定必读书目为《论语》,《新课程有效课堂教学行动策略》。选读书目为《给教师的100条新建议》、《陶行知教育文集》。下学期必读书目为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选读书目为《人性的弱点》(卡耐基)、《学校里老师不教的50件事》(中谷彰宏)。

(2)创新读书形式。学校利用教师论坛、教师博客等载体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读书活动。

(3)把读书与摘记、感悟结合起来,形成对所读教育书籍的充分理解。

(4)把读书所获与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以理论指导实践,并能形成自己新的教育见解,提升个人的教育科研水平。

3、树立读书典型。学期末召开读书活动总结交流会,要求各小组对一学期来的读书活动进行全面总结,通过交流与评比活动,树立典型,推广先进。

4、组织落实学生读书活动,以开展“五个一”读书活动为载体,使学生养成爱读书、读好书的习惯。

每天一诵,利用20分钟晨读时间组织开展晨诵活动,重点是背诵精品诗文。

每周一记,建立学生读书积累本,以周记的形式,记录自己一周的读书内容和体会;

每周一课,以班级为单位每周一节读书课,做好图书的借阅登记和管理;

每班一集,每学期各班将学生读书心得、读书笔记装订成册期末向家长开放;

学期一展,定于每学期末,由学校组织,以多种形式展示读书成果。

学校将此项工作纳入教师目标管理,并及时进行指导、检查,使读书活动落在实处,办出实效。班主任要制定本班的学生读书计划,并按照学校要求做好组织落实。

四、组织和制度保障

1、成立读书活动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组员:**

2、经费保障及沟通

学校采用财经投入、教师自筹以及和相关单位协调等办法解决书的问题,为读书提供保障,确保活动顺利开展。

3、完善制度,精心组织

学校将教师读书活动纳入校本教研、校本培训计划,建立长效的管理机制,完善教师读书的奖励机制(期末将评选优秀读书笔记、读书心得),并将读书活动与教师培养计划和教师个人年终考核相结合,使读书活动计划落到实处。

4、加强指导,定期检查

学校对教师读书活动中遇到的具体问题进行有效指导,同时要定期进行督促检查(特别是教师的读书笔记要定期检查),注重读书实效,避免走过场,搞形式。每学期末要组织开展汇报活动。通过读书,进行有效的教育理论储备,针对所读专著,写出一篇不少于1000字的读书心得,每学期至少一篇。

读书笔记具体要求:

第一,对书名、作者、出版社及出版日期应有具体的说明。

第二,对书的章架结构应有所体现。

第三,对所摘记的教育观点应注明所摘书中的页码。

第四,提倡将读书摘记和读书感悟结合起来,也可以对所读整本书的感悟写成篇幅独立的读书心得。

第五,以读书吸收为主,以摘记、感悟为辅,读书笔记应做到保质保量。

加强学以致用,要有意识地以读书理论收获指导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贯彻新课程理念,强化生本教育、爱心教育、学生素质教育,切实做到优化教育教学过程从而达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根本目的。

5、有机结合,减轻负担

将读书活动与校本培训活动相结合,与课题研究相结合,与教师专业发展相结合,与现代信息技术教育相结合,……通过有机结合把读书活动变成一种乐趣,享受学习的快乐,让书香浸润成长。

【小学启动“读书工程”实施方案】相关文章:

1.民生工程实施方案

2.小学校园读书活动实施方案

3.小学读书活动实施方案工作计划

4.读书启动仪式讲话稿

5.老街改造工程实施方案

6.读书活动启动仪式发言稿

7.读书活动启动仪式讲话稿

8.读书活动启动仪式主持词

9.中小学教学质量提升工程实施方案

10.光伏扶贫工程实施方案

下载word文档
《小学启动“读书工程”实施方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