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实用文>杏花的美文

杏花的美文

2024-09-19 07:33:16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yaboda”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1篇杏花的美文,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杏花的美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杏花的美文

篇1:杏花的经典美文

少年的时候,爱做梦,爱不着边际的幻想,爱沉醉在令人落泪的故事里,爱悄悄抒写这自己的心事。那时候的心灌满了老师的教诲和名人名言,是一纸空白,可以涂上仍和色彩;那时候的心真诚坦露,没有设防,坚定而一往无前,不知道什么是失败,什么是挫折;那时的心渴望拥有,世界仿佛掌握在自己的手中,是一颗渴望飞翔的心。

终于,一个长长的雨季之后,当太阳又一次于低低的云层下高高的升起,我又回到了属于自己的天空。从此我相信了太阳,相信了自己,相信了这天地之间久蛰不衰的真谛,相信飞翔的心是一片云,我开始了自己的旅程,开始了一个实实在在的寻梦的跋涉。

人生不能没有梦。

梦如剑,穿破美丽的天空,将点点云翳击落。于是,寒冷的痛纷纷扰扰,冻结渴望的花环。一个梦是一份喜悦,也是一份难忘却是痛苦。不要以为梦会慷慨的给予,不要以为浪花会打湿跋涉的鞋子,不要以为梦中的音乐会抚慰满是疮疤的痛。

竟然是梦,就不要把它当真,无论是今天还是明天。

——杏花风,杏花雨

我很清楚,杏花风离我很遥远,杏花雨离我也很遥远。一千里风尘仆仆,我来读你。昨夜的色彩、昨日的容颜,你真的暗淡了吗?

一千里风尘仆仆,我来看你,往日你的形象,你的模样,真的苍老了吗?还能让我爱你多久?还能让我歌吟多久?那出墙的姿势,曾有多少目光羡慕,也曾容纳了好多幻想,好好期待?

还能让我痴情多久?还要让我苦恋多久?那飘摇的方式,曾让多少目光惊讶,也曾温暖多少岁月。

想念杏花,在杏花不飘不落的岁月里。想念的意义每次加深,在杏花不卑不亢的性格里,杏花的传说再次悠长!

篇2:杏花误-美文

杏花误-美文

吐鲁番的杏花开了。

“杏花开了”,仿佛浪漫的跫音,叩响沉睡冬日的心扉。对于我这样一个“花痴”来说,便可尽情幻想浪漫唯美的画面:草木吐翠,春意融融,携两三伴在繁花如织的杏花丛中,静静聆听花开的声音,倚花浅笑,攀花轻嗅,想想都不觉心驰神往了。

阳春三月,花开遍地,春深似海,北方的大地却依旧写满萧瑟,春寒料峭,草木尚眠,更别提花事了。新疆第一春,杏花吐鲁番。盼春不至,寻春不得的人们,纷纷而至,以春之名,非为杏花。

如若真的要奔赴这个早春的.约会,想必一定失望而归吧。

苍劲的红褐色枝干,把自己交付春天,于是,枝头朵朵红杏便如约开在春风里了。垄垄黄土之上,草木不发,唯有初开的杏花,在大地黄褐色的背景之上,点缀荒芜的山峦。没有小草含青,千枝吐翠的春意盎然,没有桃李争妍,百花吐艳的春色撩人,只有这一树树杏花,孤寂的绽放。早春的杏花,含苞吐香,次第开放,你一定要说它开的不繁盛,不热烈,不灿烂。疏朗的粗枝,叶少而色深,更叫它显出些古朴的韵味,春意呢?于是寻春的人,不免要失望了。世间繁花种种,此刻对着杏花,竟欢喜不起来。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嫣红灿烂,缤纷若霞。桃花,如一个初熟的少女,要有一点儿妩媚,才能笑靥醉人。当年崔护邂逅的那个女子,想必正是这样一个如桃花般美丽娇媚的女子,即便是山野农户家的寻常女子,也要有点儿半娇半媚的姿态,“人面桃花相映红”,方能惊艳时空,让崔护念念不忘。

遇见你,如春水映梨花。人生若只如初见,纯净,美好,如梨花。梨花洁白如雪,冰肌玉骨,凝脂欲滴,仿若童话里走出来的冰清玉洁的仙子,不食人间烟火,不染半分纤尘。

樱花,海棠,则更像待嫁的新娘,半掩娇羞,开起来却也如火如荼。杏花呢,花色最美,“未开色纯红,开时色白,微带红,至落则纯白矣”。美则美矣,我却一时想不出怎样的女子才能配的上杏花。

是怎样的女子呢?维吾尔族姑娘身着鲜艳的服饰,在杏花疏影里,或轻托香腮,巧笑倩兮;或翩翩起舞,裙裾飞扬,惊艳世人。这样一个美丽的女子,却叫一旁的杏花黯然失色了,倘若是一个道骨仙风的白衣仙子呢,反倒又沾染了杏花的那点儿俗气。

梅花太傲,桃花太艳,梨花太素,樱花,海棠又太娇。唯有杏花,不娇不媚,不喜不悲。不炫耀自己的美,亦不妄自伤春。明朗不失娴静,清逸不失美丽,这该是怎样的一个奇女子啊!

然杏花的妙处绝不止于此。单一句“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足以让我爱上她。“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燕子不归春事晚,一汀烟雨杏花寒”,古诗词里,杏花,总是和烟雨,江南分不开的。杏花烟雨,穿越时空,向世人诉说温柔的江南情怀,营造出一种朦胧,幽雅的诗的意境,此种意境,旁的花,是如论如何也学不来的。

于此空想着杏花的种种好处,终还是误了她。

误了杏花,仿佛也误了整个春天。

杏花在开就好。

篇3:杏花的美文

关于杏花的美文

花中,杏花应该是最懂情的,因为她代表美妙的少女。

早年的时候,我读过一本书,是浙江人民出版社顾雪梁先生主编的。据顾先生考证,杏花的花语是:少女的慕情与娇羞。

慕情,实在是最不简单的事情,尤其是与少女有了关联的时候,那味道一定如酒如醇一样浓烈无比。 元好问说:“杏花墙外一枝横,半面宫妆出晓晴。”其实他所渲染的就是一种年轻女子的慕情心怀。

至于娇羞呢,那就更不用说了,请闭上眼睛,想一想那份妩媚,那份含羞,那份楚楚动人的嫣然巧笑,哦,便有了一阵轻盈的雍容雅步在耳畔响起!慌忙之间,倏然张目,却见:春风无度处,妍姿俏丽的飞鸟依人,正与那薄粉轻红的杏花相互依偎着做那掩映生姿的把戏。

这是去年我在山西杏花村的一段“艳遇”。

那女孩说,山西的杏花是烂漫与自由的。

我刚刚到达那个小山村的时候,杏花还在那尚似干枯的暗紫色枝条上,一串串、一簇簇、一粒粒艳红地苞着,不料,一阵暖暖的山风吹了仅仅一个半天,杏花就开了!嚯,漫山遍野,浅红一片,白云下,山崖上,小路旁,长亭外,泉眼边上,石头垒砌的古巷里,一堆堆地遮掩了那些杏树的枝枝蔓蔓……正当人们惊诧这些杏花为什么要疾速而开的时候,她却已经变了颜色:白了,如雪一样,铺天盖地,就有人吟咏杨万里的诗句:“道白非真白,言红不若红。请君红白外,别眼看天工。”

是一个穿粉红裙子的.少女。

我告诉她说,杏花的象征意义是少女的慕情与娇羞!

她莞尔一笑,说:杏花想开的时候就开,想红的时候就红,想白的时候就白,不但自由,而且烂漫。

现在,我真的很同意她的观点。

未出阁的李清照是一定鉴赏过杏花的无限风光的。那时,她生活优裕,情窦初开,周身洋溢着天真无邪的青春活力,对未来的美好充满了无限向往与憧憬。这从她不少的早期作品中都可窥一斑而见全豹。而杏花作为爱情的使者,不知勾起了她多少春日的瞩目与凝思,我想,这应该是有案可查的。

果然,去《李清照诗词全集》里搜去,几乎无处不有杏花疏影的浪漫与萌动。想想吧,在封建礼教主宰人们思想意识的北宋时代,一个仪态万方的大家闺秀,即使已经春心潮起,也是不能随意抛头露面的,因此,杏花的慕情与娇羞,不知寄托了一代才女多少可爱而又风流的灿烂情怀?所以,我更喜欢“暖风迟日也,别到杏花肥”这直抒胸臆、大胆追求爱恋的春闺雅句,这实实在在应该是杏花代表少女慕情与娇羞的真谛。

李清照是一朵杏花,是一朵春意盎然、千姿百态的矫情杏花。

前天,我应邀参加了一个书画活动,其间一位老先生说,杏花与书法是有内在联系的!我们都很惊骇地看他。他便两手各捏一管毛笔,饱蘸了墨,同时在两张宣纸上,左右开弓写字、绘画!嘴里还滔滔不绝地说:看这颜体,方正茂密、雄强圆厚,对应的正是含苞未放的杏花骨朵;而内紧外松、刚劲挺拔的欧体,是杏花艳红的阶段;到最后,杏花成了雪海汪洋,白茫茫一片,就恰似王羲之的草书,行云流水,潇洒飘逸,疏密之间,蕴含着无限的委婉与含蓄!

“这难道不是杏花艺术与书法艺术的绝妙对比吗?”老先生用手指着他的字与杏花图说。

真的,那些字,真的仿佛是一朵朵墨染的杏花。

我情不自禁拿过一盒红色印泥,用熟宣纸按了,在第二张杏花图上轻轻地点了一下,嗬,那杏花仿佛霎时有了生命,蕴含其中的慕情与娇羞的神态竟然艳艳地活了!

便有人即兴朗诵:“春日游,杏花吹满头,陌上谁家年少足风流。”哦,这是多么美妙的句子啊!

篇4:杏花美美文

杏花美美文

落下的杏花能入药么

离开枝头的瞬间、莞尔一笑

初成的杏子、不知所以

尝一粒入口、平淡无味

飞舞的杏花、依依

嫩绿的杏子、漠漠

生命中、谁都是过客

春风吹过、杏花如雪

涧底渠边、香魂悠悠

渐渐的、也如雪般溶化

春草渐旺、杨柳展绿

五彩的蓓蕾在山野、孕育

一个妖娆的夏日离人们越来越近

青青杏子、心里有了结

忽想起、无踪的杏花

曾是山野最早的馨香和美丽

心忽落寞无际、把无限空旷凝成一滴泪

成长的杏子、滚圆滴翠

尝一粒入口、酸涩至喉

会有禁不住的泪、从眼角流出

落下的'杏花能入药么

试问世间灵药医得了身

医得了心中的酸涩么

当山野缤纷、花香四溢

黄灿灿的杏子、能否记起杏花

在尚萧条的季节怒放的情怀

不怨春风尚寒、只为大爱无疆

孕育了累累青子、才是爱之本色

杏子、甜而黄

尝一粒入口、留给人们甜美的回味

把无限思念凝成的苦涩、藏在心中

谁也不会咬到杏子的苦

而只有自己明了、杏花离去时

杏花的美、无可比拟

篇5: 杏花雨情感美文

杏花雨情感美文

杏花雨,肯定是指杏花开放的春天,细雨落在杏花上,也落在人们的衣襟发际。但我说,纷纷扬扬的杏花如雨落下,这美丽的姿态,不也能称作杏花雨吗?

我们兄妹四人回老家的那天,正是杏花飘落的时候,父亲站在后园的杏树下,那如雪的花瓣,洒了父亲一身。大妹脱口而出,咋恁像咱爷呀。

是的,父亲老了,正像这杏花,本来含苞时色纯红,有着桃花的艳丽,但随着花苞渐开,红晕慢慢褪去,到大开时,已经变为了梨花一样的纯白色,就像父亲这满头银发,难免会落英缤纷了。“才怜欲白仍红处,正是微开半吐时”,宋朝诗人杨万里的杏花诗,应该是对杏花最真实的写照了。

后园的这棵杏树,到底是我爷爷栽的,还是我父亲栽的,如今已无人考究了,爷爷和父亲上了年纪之后,都喜欢到这棵杏树下或坐或站,与杏树相伴一会儿,倒是事实。难怪大妹将父亲当成当年的爷爷。

大妹的认错人,又让我想到钱钟书。本来宋高宗喜欢的杏花雨之诗,是陈简斋的,也就是咱们常常说的.陈与义的,这在《朱子语类》中说得非常明白:“客子光阴诗卷里,杏花消息雨声中。”但钱钟书在《宋诗选注》中偏偏把它记成了是陆游的,认为宋高宗喜欢的是“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可能是钱钟书觉得陆游的诗写得轻松自然,景色美丽,而陈与义的那句诗,斧凿痕迹太明显了。总之它们太接近了,就像父亲和爷爷,差不多的身高,差不多的面容,再加上差不多的衣着,在同一个常常呆立的地方,难免让人认错。只是爷爷已经去了多年,父亲只是老态龙钟而已。

我们回去那天,不是没有下雨,是雨刚刚停止,正刮着风,脆薄的杏花花瓣纷纷随风飘落,比蝶还轻,比雪还柔。“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尽管如此,我们还是把父亲牵进屋,怕他着了凉,受了风寒。

在我老家,家家户户都要栽上几棵果树的,杏树当然也不少。我不知道为什么有那么多地方争杜牧笔下的“杏花村”,杏花村不是一个确指多好,只要是有杏花的地方,都可以称作“杏花村”,都可以被“牧童遥指”,也都可以喝上一壶老酒。

“纵被东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成尘”,这只不过是王安石的一厢情愿。当春风一过,绿树成荫的时候,爷爷也好,父亲也罢,哪一个做父亲的,不是像这杏花一样,最后都随雨飘落,化作春泥更护花了?

篇6:红河谷的杏花开了美文

红河谷的杏花开了美文

你听说过红河谷吗!早些年电影《红河谷》名操一时。可你知道离乌鲁木齐一百多公里的戈壁深处也有条红河谷吗?它在吐鲁番市的托克逊县西北处,听说是当年户外徒步者们给起的名儿,让人听着就想去。现在它的正式名分叫天山红河谷。因为有过电影《红河谷》的名声,更增加了这条鲜为人知的河谷的诱惑力。

是的,一提起河,其实给人的第一印象是青山绿野间,一条水带蜿蜒流淌。而在托克逊,这条河谷是在放眼无垠的荒山戈壁上,准确地说是在南疆铁路必经的三十里风区。当年修建兰新高铁,我有幸做过全程实地采访,了解到兰新高铁遇到的世界性难题——高铁列车如何穿越风力在十级以上的风区,而横亘在兰新高铁面前的就有五大风区。其中新疆境内的烟墩风区、百里风区、三十里风区、达坂城风区的瞬间风力都在十级以上,最高可达十四级。大风吹尽了戈壁滩上的细小沙尘,每次遇到风天你只能听到风声,看不到任何参照物而感觉它的强劲,除非你身在其中,那样,准会把你刮得东倒西歪……而红河谷就是由河和风形成的。博格达峰下的白杨河由北而南穿出天山峡谷后,顺着垭口倾泻而下,每当风季,大风朝着吐鄯托盆地猛吹,顺着河床将两岸的`山崖峭壁吹得有棱有角,同时也吹出了一条有溪流、有植被、有开垦的土地和零星的村落的河谷。因为河谷两岸山崖峭壁多为红色,所以叫红河谷。

眼下正是杏花盛开的时候,我们来到红河谷。大巴车在岸边不远的地方停下,看着前方横迤着像晚霞红韵似的一道道山峦,人们纷纷惊叹着、簇拥着,向前涌去……站在岸边陡峭的悬崖上,我看到,成排成片的高大的风力发电机耸立在最上面的坡地上,硕大的叶片在空中旋转。这是从乌鲁木齐出发,一路上看到的最多的 “风景”。那不受空间约束的庞大风扇,从乌拉泊开始,就一直延伸到托克逊,延伸到红河谷北岸。岸上的色彩层次分明,由上而下先是地表的黑色砾石,然后过度到白色僵硬的泥膏,再过度到红色的项圈似的赭土,再过度到绿色的植被、乱石滩、河水,一层一层,在河岸的这边看像是高大的梯田或是台阶……戈壁乱石旷野,多彩绿色溪流,能有这样一条网带似的河流,这样一条奇特甚至奇葩的河谷,真是上天造化,西北独有。

有道是有水就有生命,河道两边鲜有维吾尔族人家在这里栖居,他们养起了牛羊,栽植了杏树、枣树、梨树。一条小路从戈壁滩上伸向这里,土木构造的村舍遮掩在人工栽植的果木与天然形成的白杨、榆树、芦苇、红柳中间,点缀在峭壁溪水旁,把树枝状分叉密布的河道装点的甚是壮观、苍劲、美丽、销魂……

沿着悬崖边上崎岖的小道下到谷底,立马可以看到一片杏花怒放,先前下来的姑娘小伙子们已经在杏花下摆开了各种姿势,有自拍的,有他人拍的,还有在杏花树下摆开餐布,准备汇聚各家带来的“百家宴”美餐一顿的……旁边几栋房屋和栽植不久的枣树,告知着人们这里有居住的人家。那圈舍前的牛羊不时张望着这些陌生的来客……

汩汩流淌的河水,绽放鲜艳的杏花,映照着红河谷,吸引着远方的人们。等我回到大巴车前,已经有十七八辆大巴车在那儿停留。一对年轻的维吾尔族夫妇在一旁卖起了新疆小吃——凉皮子,以及各种饮料。还有一家老少三口赶来了毛驴车,在通向雅丹地貌的路口等待客人们光顾他们的“驴的”……已是中午时分,老汉拿出了自带的抓饭,分给了老伴和孙女,吃得是那样美味,那样安然……

每年三四月间,杏花桃花盛开,春耕春播正忙。勤劳的维吾尔族农民先是在杏花丛中,继而在桃花丛中,之后在葡萄架下,耕耘着他们的土地,侍奉着他们的劳作。待我们来到托克逊县城不远的郭勒布依乡观赏杏花时,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正是这样一副景象……三五成堆的维吾尔族群众在开沟、壅土、栽树、剪枝……一个年轻高挑的母亲带着一个十四五岁的男孩和一个十一二岁的女孩,在补栽杏苗。母亲挖坑,妹妹放树苗,哥哥培土,不一会,一片杏园补栽齐了。腼腆漂亮的妹妹从地边的一辆摩托车上拎来一壶水,倒给头上扎着红丝巾的母亲……地边的另一头,我静静地看着,这场景多么像不远处盛开的杏花呀!温馨、美艳、怡人、可爱……

篇7:和春天的杏花相遇美文

和春天的杏花相遇美文

春天的帷幕慢慢拉开,柳树揉揉睡眼,伸伸懒腰,不紧不慢地葱茏起来,总让人在恍惚中惊觉---柳树发芽了!

杏花是春天最娇宠最顽皮的孩子,花苞在枝头鼓鼓的,鼓鼓的,“扑哧”一下便一跃而出,春天便顿时明媚、绚烂、鲜活起来。人们再也按捺不住久抑的心绪,打开窗门迎接春天的到来!

一夜细细的小雨,滋润着含苞的枝头,那一朵朵不安分的花骨朵,一个接一个,“扑”“扑”“扑” 拆开了花苞,一双双明亮的眼睛,透明地看着山野。带着满心的期待,我们相约来到山谷里的`龙门山庄。

山路蜿蜒,像一条流动的琴弦,两侧曲曲层层的梯田,是一条条跃动的五线谱,而杏花就是一簇簇粉嫩的音符,在田间,在屋旁,在水边,自由的盛放着。重帘漫卷,一重赛过一重的白。

小雨初歇,烟笼轻雾,分明一幅南国朦胧的画卷。站在山庄的顶峰,周围的六座小山像六瓣洁白的莲瓣,更像六个素衣素裙的姐妹,牵手围着满山满谷的杏花,温馨,浪漫,清雅。我真以为自己变成了一朵花,游离在山野,吸允着悠甜甜的空气。

闭上眼,深深的呼吸,我知道那里有你的香气。虽然那香气看不见形影,却将周围的空气,枝头,小路……当成了座椅,徐徐地一一坐落。而我当然也是你的座椅,你已经侵染了了我的每一寸肌肤,正在得意地偷笑。

光线越来越好,雾气渐渐消散,一树一树杏花扑入眼帘。我凝视着你,你注视着我,一样的会心,一样的调皮。是啊,在你的面前,我已然回到了孩提。

有一种相遇,已注定了千年,任时光如何变换,始终沉淀着我们的欣喜!

一条林间小路,带着我们下了山坡,跑到一个大大的水池旁。一株杏树就那么明媚地在水一方。滤尽了所有尘世喧嚣的气息,清澈而绝美;在离了脂粉伪装的皎洁里,透明而轻盈;在一种柔柔的注视里,我的心也开成了一朵花,透出了亮。

回望四周,山庄醉了,像一条飘来飘去,在花香里荡漾的船。突然而至的春季里第一场肆意的花开,撞击着几乎被物化的心田。想想一些与年年的花事有关或无关的人和事,心里又痛又暖。

花不会久留,但我执着地相信,有一种声音会跳跃着让阳光、池塘、草场去听,婉约且柔和地渲染时光的坚硬。在大自然的机缘里,还会有许多类似的惊喜,在路的两旁,等着与我们猝然相遇。

篇8: 箭乡杏花雨的美文

箭乡杏花雨的美文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悄然而至的四月春雨及时抚慰着箭乡土地上的朴素生命,宛如汩汩的清泉无声流淌在人们寂寞惆怅的心田。

细雨如丝中,青山如画,绿水含情,薄雾凝香。万千雨滴在街道上汇聚成一汪汪清亮的天然水镜,倒映着天空的灰蒙,摇曳出枝头的新绿。

叠玉流云般的杏树林中悠然升腾起一缕缕浅红衬底的.胭脂秀色,微雨中的杏花丛愈加清素可人,凝珠流香,洗亮风尘,飘然若素洁爽甜的清风拂过心尖,温暖了潜滋暗长、淡雅凉薄的春日心事。

轻盈、飘逸的潇洒春雨,观之养眼,听之润心,思之动情,念之温馨。一树杏花春带雨,百感春心谁人解?如果雨之后还是雨,如果忧伤之后还是忧伤,请让我从容面对这别离之后的别离,微笑地继续寻找一个不可能再出现的你……遍地的青草被春雨洗刷的容光焕发,美丽澎湃成无邪、柔情、缱绻的水墨画卷。

天空的记忆被春雨的微讯融化成烂漫无边的浓浓春意,潮湿的清愁氤氲在柳丝袅娜的倩影里。辗转零落的杏花用满月的意念凝视着片刻的感动,在飘飘摇摇的雨雾中吐露出最后的芬芳气息与晶莹微笑……

春雨用绵长委婉的咏叹调浮动着杏花的脉脉清香,云卷云舒花开花落间将一帘幽梦水印在春日血脉的深处,丰富滋养着古老而年轻的箭乡大地。

篇9:清明时节赋杏花的美文

关于清明时节赋杏花的美文

杨花爱风吹,杏花喜雨弄!你想,江南三月,烟雨濛濛,杏花沾雨,碧莹剔透,宛如娉婷少女,豆蔻梢头,颊妆浅红,眉凝春山,好不惹人爱怜!哦,那轻红,那淡妆,是不是艳泪将铅华洗去了呢?是不是唯恐胭脂污颜色呢?

自古以来,人们把杏看成吉祥之木,智慧之树。不仅儒家喜爱,道家也重视。杏花不似梅花过于冷秀,不似桃花无比艳丽,不像牡丹雍容华贵,不同丁香空结雨中愁……她,浓淡适中,雅俗得体,疏密相间,错落有致。合乎我国儒家的世界观——中庸之道。昔孔夫子讲学处,便环石坛而植杏。《庄子?渔夫》:“孔子游乎缁帷之林,休坐乎杏坛之上。弟子读书,孔子弦歌鼓琴。”孔夫子杏坛开课,有教无类。其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传为佳话。后来,“杏坛”泛指教学授业的地方。眼前,好一片杏花烟雨江南春!常言道:“一年之计在于春”,东风应律,万象欣荣,各大中小学里,也都呈现一派朝气蓬勃的景象。正是:大地回春千树绿,杏坛设教万花红啊!

欧阳修歌颂杏花道:“谁道梅花早,残年岂是春!何如艳风日,独自占芳辰。”的确,杏花在含苞待放时,娇红如妆,玉树琼花,胭脂点点,占尽春光!但随着花瓣的伸展,色彩便由浓渐渐转淡,“红轻欲愁杀,粉薄似啼绡”,到谢落时就成纯白一片了。这,是杏花的最大特点。给人们以“繁华过眼,终归平淡”的启示。这又与我国的道学教义相吻合。道家崇尚的是“清静自然”、“返璞归真”。如老子《道德经》第十九章写道:“见素抱朴,少私寡欲”。所以,道家修炼之所,也常常植以杏树净化。

杏与桃一样,生态适应性强,经济效益好,从汉代以来就成了重要的'家常果树品种,无论北方还是南方,无论规模生产还是庭园闲植,都极为普遍。更早在《山海经》中就有杏的记载。《齐民要术》中也有“杏可为油”、“杏子仁可为粥”的记载。杏仁还是一味极其重要的止咳平喘的中药,几乎各种止咳制剂中,都含有杏仁。

据说三国时期,东吴有个叫董奉的名医,为人善良。他治病施药,分文不取,病家如酬谢他,即让其种杏树一二株于他房前屋后。数年后,蔚然成林,红杏累累。董奉每年以此杏子换谷来接济贫民百姓,于是“杏林”美名四传,誉满天下,医林也就誉称为杏林。

杏花,开放在三月的清风疏雨里,淡妆浓抹总相宜!一种小家碧玉的风姿,一派朴素而明丽的气象……影醉游春客,香飘卖酒家!令人不禁想起杜牧那首脍炙人口的诗词“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其实,谚语说得好:谷雨要雨难得雨,清明要明难得明。也许,因为清明时节正是人间祭扫亡灵的日子,天空也挥泪化作绵绵不尽的春雨吧。民间还有“逆龙挂纸”的传说:逆龙在每年清明节前后,都要去为它母亲扫墓,每当这一天,逆龙经过处,风起云涌,雷雨交加,天昏地暗,草木也愀然生哀!我们中华民族是最崇尚孝道的民族,一句古代流传至今的警句:“树欲静兮风不止,子欲养兮亲不待”,千百年来,不知令多少人读之黯然神伤,潸然泪下!也许,杜牧当时因节逢清明,触景生悲,迫切想找个酒家借酒浇愁吧。小小牧童,随即遥指杏花村。可见,那村落,那酒家,因杏花而闻名遐迩!如今“杏花村”知多少!据说遍及安徽、山西、河北、河南、山东、吉林、江苏等省。天之南、地之北,都有她的芳枝倩影。

杏,这吉祥之木,这智慧之树,这流芳之林,诗韵浓浓、胭脂淡淡,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给烟雨濛濛、万紫千红的阳春三月增添秀色!天地造化,其妙无穷,人称松、竹、梅岁寒三友,便有桃、李、杏春暖一家,香飘紫陌红尘,装点三春佳气!真是:湖山无限好,花木有余情!

篇10: 那一场江南的杏花烟雨情感美文

惊蛰一过,万物生发,江南的春色渐渐浓郁,花香草绿,有微风拂面,看蓝天白云,飞鸟跃过,心生欢喜。这样淡素的心境很有都不曾有过了。

它来了,一如往昔,让我在时光里,看到自己少年的时候。那是一个桀骜,与世疏离的少年,双眸中,如湖水般静谧。是那样的一个傍晚,杏花,微雨,我在雨中漫步,第一次感受到江南的魅力。

不由得想到了一句诗“春城何处不飞花”,借着风势,杏花雨吹拂青石板路上,那里有青蛇曼妙的女子,亦有许仙俊朗的书生。

篇11: 那一场江南的杏花烟雨情感美文

春色迷茫,氤氲。她的眼眸里,水光潋滟,他长身玉立,倾洒落拓。他递给她一把油纸扇,她伸手去拿,皓腕如霜雪。柳絮,飞花,细雨连绵,于是便有了那段凄美的《白蛇传》。

断桥上,人潮如织,时光停留在他们相遇的那一瞬间。双眸里,映出彼此的容颜,一生一世与君老。

那一瞬间,彼此倾情。爱,在那一刻,冲破桎梏的藩篱,奔涌如潮。

她敛尽风华,愿为凡妇。他,亦欢喜如昨。

【杏花的美文】相关文章:

1.杏花雨情感美文

2.杏花诗词

3.杏花诗句

4.杏花古诗

5.杏花作文350字

6.日记杏花400字

7.杏花雪散文

8.杏花小学日记

9.看杏花三年级作文

10.杏花雨短文散文

下载word文档
《杏花的美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