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我们是不是变懒了?
“trista11”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6篇美文:我们是不是变懒了?,以下是小编整理后的美文:我们是不是变懒了?,欢迎阅读与收藏。
篇1:美文:我们是不是变懒了?
精选美文:我们是不是变懒了?
(一)
哥很久都没有给我打电话了,昨天他突然来了个电话。小聊了快一个小时,彼此都很开心。挂断电话时,他突然说要我写封信寄给他。对于他的心血来潮,我感到很吃惊。随口说了一句:“我用qq邮箱给你发过去也行啊,干嘛一定要写信寄过去啊?”说实话,书信的交流离我已经很远了。他却说:“那不一样,书信可以保存,以后可以拿出来看。”
晚上,我想了很多……
以前,有个女孩每天都会写信,每天也盼望着能收到信。那个纯真的面容,满足而快乐。可是,那是多久以前的事了呢?如果我的书信没有烧毁的话,现在应该已经一书柜了吧!这份遗憾让我对剩下来的书信与纸条都格外珍惜。我最好的朋友们,我们的书信交流从什么时候开始中断了呢?
当我们没有手机电话时,书信时我们唯一的沟通工具。还记得那些上课时候偷偷传纸条,下课时候连忙回信的日子吗?我们可以为了一封信的到来而高兴好几天,也会为了没收到来信而失落好几天。可是现在,当我们每个人都有一部手机在手中,每天登着qq时,我们有多久没有交流了呢?
我不喜欢这种感觉。所以我上网都隐身了,最后干脆就不挂qq了。也开始慢慢谢绝聊天。什么喜怒哀乐,好像都戒了。我开始怀念我的书信日子,虽然我知道念旧是一个坏毛病。那些被我收藏起来的书信,我再也没有看过。我记得自己以前每个星期回家都会把它们重新浏览一遍。可是现在,我不愿翻开,也不敢翻开。它们一直都完整无缺地躺在我的书柜里。
也许,每个人的一生中,都会有一些这样的东西。你忘不掉,你也记不起;你无法将它们一笔抹去,也不会让它们影响接下来的故事。就像初恋一样,怀念着那种美好的感觉,但明白那终究只是一道风景定格在起点的图画里,却不会再有那种感觉。
(二)
每个年龄阶段都有各自的执着与憧憬。十九岁的我怀念九岁的时光,未免太无知了点。适应着现在的环境,突然发现很大程度上,我们的改变不是因为时间,而是时间带来的进步与便利。
难道不是吗?我们居住的房屋越来越宽敞,家庭越来越小型化;可以享受的生活便利日益增多,属于自己的时间却日益减少;我们获得了一张又一张学位证书,却愈加频繁地陷入对常识的茫然中;我们广泛地涉及各类知识,却越来越缺乏对于外界事物的准备把握和判断;专家越来越多,问题也日渐增加;药物越吃越多,健康却每况愈下;我们花钱太疯,笑容太少,开车太快,发怒太急,熬夜太晚;文章读得太少,电视看得太勤,祷告做得太少;我们不断聚敛物质财富,却逐渐失去了自我价值。我们的`话语太多,真爱太少,谎言泛滥;我们掌握了谋生手段,却不懂生活真谛;我们让年华付诸流水,却不曾将生命倾注其中;我们的住房越来越好,脾气却越来越糟;我们行驶的道路越来越宽阔,眼光却越来越狭隘;我们付出很多,可获得很少;我们购买了很多,可从中得到的乐趣却很少;我们能够往返于地球与月球之间,却不乐于穿过马路向新邻居问好;我们可以征服太空,却慑于走进内心世界;我们写的很多,科学的很少;计划很多。可完成的很少;我们学会了追赶时间,却没学会耐心等待……
是不是真的那样,越容易得到就越不懂得珍惜?是不是减少了努力的过程,得到的就会肆意地挥霍?
(三)
老师说,生活就是这样,要多笑。多么谢谢她还记得我!其实我已经学会了乐观。只是在想通某些事后的感悟,也许本身带有悲伤色彩。我一直以为“时间可以冲淡一切”这句话,完全是因为一个人的主观意识不想去铭记,也一直以为人都有喜新厌旧的毛病,所以才会淡忘一切。可是,原来我们的主观意识都是因为周围客观条件的改变。那些高中同学,我想如果我们不是人人手上有一部手机,我会写信联系他们;还有那些老朋友,我想我又会写好长好长的信告诉他们我在这里的一切。
篇2:后来,我们是不是都长大了情感美文
后来,我们是不是都长大了情感美文
一个题记,一个不像题记的题记。
缅怀一些人,纪念一段时光。
写下这些文字,安静的文字。
①。
我,十九岁,在西安。
一个能尝尽人心冷暖的城市。
②。
两年前我们毕业。一个拥抱。说不会忘记。
两年后再次见你。依然爱笑,依然搞怪。
可是总是不尽然的开心。
后来我想了好久,我想要怎样形容现在的你。
沧桑的年轻。
我知道这听起来很奇怪并且很矛盾。可是只有这样,才是全部的你。
③。
你终于又去了那座城市,带着满心沉重。
记得很久以前我这样写你:她终于去了我们所有人梦想的那座城市,可是那然后呢?
我有时候想想就觉得难过,我不知道这么长时间你是怎么挺过来的。
我总是觉得你就是夏至里面的遇见,活生生的跳了出来。
坚强的让人心疼。
你后来给我说,这条路只有你一个人,所以你必须坚强。
你说只有对你的时候,才能说得出这些。
莫名的,我就想哭了。
④。
我在最迷茫的.时候给你打了电话,我问你,我该去哪里。
你没有一秒迟疑的说,那来西安吧。
于是我来了。
宝宝说你天生就是操心命,当妈样。
我笑了笑说,是的。
你不知道在我心里,最想依靠的,还是你。
因为,温暖。
因为,安心。
⑤。
我多么怀念当初,笑的一脸灿烂的你。
我还是想无所顾忌的跟你说话,叫你词穷。
我喜欢看着你的眼睛,听你把成语始末倒置。
我喜欢听你讲一件事,说着一些让人忍俊不禁捧腹大笑的话。
我喜欢呆在你身边,再难过也能笑得出来。
可是亲爱的臭臭,你还敢不敢这样。
⑥。
你说你爱上了一个人,所以你可以义无反顾。
你说你爱上了一个人,所以你觉得你值得。
你说你爱上了一个人,所以你为他离开那座城市又回到那座城市。
我第一次看见你泣不成声,在学校,你醉酒之后。
最后一次看见你泣不成声,在珠海,你醉酒之后。
你曾经给过我一个拥抱,你说你应该活的骄傲。
可是,你经历了这么多波折之后,你应该活的怎样呢?
那个未成形的胎儿,那段没有结果的爱情。
那场危险的梦。
⑦。
我总是叫你小丫头,尽管我仅仅比你大四个月。
我总是觉得你很固执。
对亲情,对爱情,对友情。
在外飘泊的日子,让你迅速的走向大人的行列。
新年的时候,我听见你的声音,通过电话。
只在那一个瞬间,我才觉得那是我认识的你。
最初的你。
⑧。
你和他又和好了。
这是我后来在你的空间看见的一些蛛丝马迹。
我一直在质疑的他的好,说白了,我是在质疑他的忠贞。
我不相信你们有一个结局,我没办法阻止。
我怕到了最后你被伤的体无完肤。
我怕到了最后我还是会忍不住心疼你。
瞧吧,这个世界总是这么不公平。
⑨。
后来,后来。
后来结局被你的泪水淹没。
所以没有了后来。
我,十九岁。在西安。
一个人,只看得见灰白的天。
莫名其妙的就想起某个人说,我永远记得,当初的你,白色卫衣,耳朵里塞着耳机,跟着哼哼着稻香。满脸阳光。
莫名其妙的就想起某个人说,我一直以为你是坚强的,可是当那个夜晚你抱着我哭得竭斯底里的时候,我确实吓到了。
莫名其妙的就想起某个人说,我只有面对你的时候,才坚信那个故事是未完待续。
莫名其妙的就想起某个人说,我多想回到从前,你坐在身边,听着歌,看着书,吃着泡面。我还记得,你喜欢吃粉丝馆。
然后。
在这里,我忽然懂得了你。
篇3:是不是我们一点点的改变都在促使我们一点点的美文随笔
是不是我们一点点的改变都在促使我们一点点的美文随笔
在我们的身后,总有不期而遇的存在,在我们的身前,总存在不期而遇的微笑,在我们的心中,总有微笑的一个人。
——题记
是什么时候,我们会在对方背后抱怨着我们曾经熟悉的人。
是不是很久见到以往熟悉的人没有打招呼了。甚至见到对方会有一丝丝的尴尬,不因其他。只因彼此早已失去了那一种信任或者说是时间冲淡了熟悉感。我们在别人没有跟自己打招呼的时候。甚至不敢主动打招呼。内心害怕如果对方无视自己 自己该怎么办。久而久之,什么东西都没了。甚至,可以很冷淡从那些人面前走过去。甚至可以在别人议论他们时自己也唧唧歪歪抱怨了一大堆。这样感觉我们不懂,其实只因我们学会了虚假。只因我们太过自卑。
是什么时候,从无话不说的好朋友到了无话可说的陌生人。
是不是因为彼此都不懂得珍惜,为了爱情 为了利益 为了一些对我们根本没什么意义的事情与物质或精神放弃了我们的友谊让我们对从前身边出现得人的感情一点一点的消逝。然后在空荡荡的心房总有不断有人填充下来,却总是会有淡淡的寂寞。这样的感觉我们不懂,其实只因我们面对现实心理早已畸形。只因我们太过自私。
是什么时候,我们的爱情总是时时脆弱时时失去不懂珍惜。
是不是我们老跟过不去。不断的争吵。出现小三、性格不合、猜疑、不信任、物质、等等让我们跟爱的人忐忑不安走在交叉口 最后分道扬镳。然后 甚至恨他 忘不了他。却又思念他。不停受委屈。不再爱了 也失去爱人的勇气。一个人,慢慢的生活。其实这种感觉,只因我们太儿戏话。只因我们太过自我。
是什么时候我们不在把家当成了家了把家人当成厌烦的人。
是不是你在犯错的时候妈妈的唠叨爸爸的抽打,让你开始讨厌这个家庭。你不停的.想要通过各种手段离开这个家却又有时没有办法。你开始堕落、开始荒废,你开始 放弃自己。爸爸妈妈从最开始的毒打乱骂。到最后的寒冷漠无望。最终时间助长了他们的沧桑和白发 我们看在眼里狠狠下了心悔改,却不曾改变。这样的感觉我们不懂,其实只因我们已经习惯了那种生活。只因我们多余的惰性。
时间不断在改变我们的生活,世界不断在改变我们的单纯。我们认为无比珍贵的感情也很简单的就失去了意义。在这冷漠的社会里。我们的骄傲与情感早就被磨灭的彻底。我们不停问自己能不能不要这么生活。不停自责自己活的如此狼狈。能不能简单一点。可是我们的心还是不愿改变 所以一切还是没有变化,只因 我们早就习惯在这个无情虚伪冷漠的世界低下我们曾经骄傲的头颅与感情。所以别再傻了 世界和人不会因你而改变的。
我们每一次的改变都换来一次次的伤害。 每一次伤害也让我们变得浑身都是刺 满身都是腥。
在从前的我们哭着笑着,都不会是一个人。
现在的我们就连招呼,都有一点陌生。
从前的我们哭着笑着,都相信会永恒、现在的我们为什么不能。
篇4: 为什么我们变得越来越笨了美文
为什么我们变得越来越笨了美文
生活中,你是不是会把自己的选择权交给智能推荐?
想听歌的时候,打开网易云音乐,让系统根据自己以往听歌的记录来推荐歌曲。
不知道买什么书的时候,点开当当,系统会根据以往买过的书,向你推荐“和你买过同一本书的人也在买xxx”......
淘宝上一旦搜过“阔腿裤”,再次进入首页,猜你喜欢里,就会出现不同的阔腿裤。
智能推荐能够根据我们的喜好推荐我们应该会喜欢的事物,大大节省了时间和精力,然而,当你目之所及,都是自己想看的新闻,想听的歌曲,想买的衣服,长期待在舒适区的结果就是,我们会变得越来越“笨”。
1.0智能推荐
我想从智能推荐谈起。
最早在国内把「智能推荐」推向大众的产品,没记错的话,是豆瓣电台。
那时,这还是个很新奇的功能。它会提示你,给每一首歌点「喜欢」或「不再收听」。经过大量的数据训练,它就能越来越熟悉你的口味,给你推荐更多「你可能会喜欢」的音乐。
那个时候,打开豆瓣电台,一次次地点「下一首」,来研究它的推荐到底准不准,是件挺有趣的事情。虽然从身边的人来看,大多数人都觉得,不怎么准。
2.0智能推荐时代
把时间拨回。
一转眼,智能推荐早已在国内风靡了数年。除了音乐平台,新闻平台、自媒体平台、购物平台、广告平台、直播平台、视频平台、游戏平台……都纷纷开始转向智能推荐。
它们理由也非常正确: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传统的人工分发太没效率了,我们要依据大数据,利用智能算法,一方面实现推送内容和用户喜好的高度契合,另一方面也大大提高信息的分发效率。
所有的平台都在致力于提高算法质量。我们似乎已经进入一个「智能推荐时代」。
以亚马逊为例。有数据表明,亚马逊35%的销售额是与推荐系统相关的。当你在亚马逊购物的时候,你一定见到过这句话「购买此商品的顾客也同时购买」,很有可能,你会被其中某个名字吸引,点进去,然后再点进另一个名字,最终买了一堆东西回来。
《一网打尽》中就提到过:
当亚马逊和大型出版商谈判的时候,就会使用「推荐系统」作为杀手锏。如果出版商没有达到他们的要求,亚马逊就威胁将他们的书从推荐系统撤下――这也就意味着大约40%的销量锐减。这样的结果是,通常30天左右,出版商就会回过头来说,「嗨,贝佐斯,咱们再聊一聊?」
9月,Facebook宣布,他们将解散「热门话题」团队,转而使用算法来抓取最热的新闻。当然,这个消息放出来第三天,就立刻遭遇了危机――算法抓到了一条假新闻,并推向所有用户。不过,从Facebook的态度来看,他们坚信这只是一场小小的意外,智能推荐终将全面代替人工分发。
这几年,国内崛起的各种资讯平台――比如今日头条、一点资讯,以及各种小而美的新闻资讯客户端,几乎都基于「尖端算法」「硅谷核心团队」,主打「基于兴趣和热门的智能推荐」,大有干掉传统媒体平台之意。
今日头条的CEO张一鸣更是说得很明白:我们不需要主编,有主编就会有倾向性,我们把分发交给算法,用户喜欢什么,我们就推给用户什么。我们不干预用户的喜好。
这是一个浩浩荡荡的趋势。一切看来都很美好。
3.0智能推荐的本质
但是,我却始终有一点怀疑。
智能推荐的本质是什么呢?简单来说,是这样的逻辑:
系统通过收集你的历史数据和个人数据,为你建立一个描述模型,并找到符合这个模型的其他用户,找到他们所对应的「高评分内容」(比如,点一下「喜欢」,就给内容加1分;点「不再播放」,就扣5分。等等),再将这些内容推给你。
也就是说,系统先通过寻找「与你相似的人」,再将他们关注的、喜欢的内容推给你。
当然,实际的操作,比这要复杂百倍。比如矩阵分解系统、外显/内隐行为评分机制、基于多因素(包括地域)的策略逻辑,等等。但本质来说,不会偏差太远。
这样一来,就会产生两个问题:
这种基于大众行为的机制,可能的结果之一,是「趋同」。
系统推给你的都是在可选范围内「最大众」的信息(最多人关注),而你的行为又进一步强化了这种趋势(为这些信息增加了关注)。
这样一来,就会导致极端的马太效应:热门的信息越来越热门,冷门的信息越来越冷门。
这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
如果由智能推荐来决定信息分发,那么,我们选择信息的权利,就完全由系统――本质上就是大众,来决定。
也就是说,我们所关注的信息,会越来越趋向于一致。我们接受到的信息,是大众关注的信息;我们思考的'问题,是大众思考的问题;我们看到的事物,也是大众看到的事物。
4.0智能推荐的后果
当你的信息、视野、思考方式都完全「泯然众人」,你还如何能输出更有价值的想法?
我们思考问题的过程,如果拆解出来,是什么样呢?
其实无非就是这个模型:Input - Tools - Output(ITO)―― 信息输入 → 利用逻辑工具对信息进行处理 → 输出结论。
所以,我们脑子里的想法,绝大多数的差异,其实存在于第一步,亦即信息的输入。因为逻辑本身是普适的,对每个人的差异不大。
只有接收到的信息更全面、更庞大,你用来「处理」的素材才会更丰富,也就能得出更精确、更有价值的结论。
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常说「你的问题是读书太少,而想得太多」的缘故。因为读书是拓展信息输入最好的方法。没有足够的信息输入,想再多也是没有用的,因为从本质上讲,你的材料就是匮乏的。
而如果你连接收到的信息都跟大多数人一样,你还如何能指望比大多数人更优秀?
与大众一致,永远只能沦为平庸,成为被消费的对象。只有比大众走得更远,看得更远,才能有出类拔萃的可能性。
另一种可能的后果,就是圈子的断层和割裂。
一个圈子里的内容,永远只有最平庸、最肤浅、最没有门槛的信息,能够被最广泛的人接受和关注。而这种关注,又会促进它的二次、多次传播和螺旋发展。
这样一来,其他的信息要么被「挤压」到角落里,被我们遗忘;要么被挤出圈子,被我们忽视。
简而言之,你会只看到你所在的圈子里,大多数人愿意看的东西。
你将看不到真正的世界,而是活在圈子为你构筑的「拟态世界」之中。
但这一切,仅仅是智能推荐的问题吗?
当然不是。
所有的网站、平台、APP,想要更好地生存,都必须融入「舆论场」,让自己跟进各种热门事件――热门的东西,永远都能吸引多数人的关注,因为热门本身就意味着多数关注。
那么,无论是智能推荐,还是人工分发,其实本质都一样――你所被动接收到的,永远是「大众」的信息。
只不过,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智能推荐实际上做了这么一件事情:我帮你把信息筛选好,你不用去找,安心等着就好。
但是,这种基于热门的筛选机制,虽然节省了我们大量去探索和寻找内容的时间。然而,另一方面也意味着,我们在被动接收之中,思维正在慢慢被同化和影响――无论是事件,观点,事实,还是看待问题的角度。
我们变得越来越「懒」了,因为智能推荐帮我们把信息分门别类打包好,送到眼前。
同时,我们也变得越来越「笨」了,因为我们接收到的信息,都被拉到了大众的平均(甚至低于平均线)水平。
这种情况发展下去,会怎么样呢?
会造成精英和大众的进一步割裂。
从信息渠道来说,很可能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少量大众平台掌握着大量用户和流量,成为信息流通的中心渠道。众多微型的小众圈子(APP、个种自媒体)环绕在周围,基于少量的、小众的用户,在内部交换信息。
彼此独立,画地为牢,互不干涉。
这并不是一件好事。
5.0在智能推荐时代如何逃离变懒变笨的趋势?
那么,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可以怎么做?
最核心的,还是要基于自己的需求和兴趣,主动去进行「探索」,获取有价值的信息。
你要知道,传播范围越广的东西,其实就越没有价值。因为它要么已经人尽皆知,要么即将人尽皆知。
有意思的是,这个趋势正在慢慢逆势上扬。
知乎Live,在行,得到,有不少平台开始尝试走「有价值的精品内容」路线。当然,我并不是说他们上面都是有价值的内容,你依然要进行筛选和辨识。但相比起被动接收由大众所决定的信息,这始终是很有意义的一步。
作为个人,对自己的信息渠道进行优化,将更多的精力花在「主动寻找信息」上面,会比被动接收大量的「庸俗信息」更有价值――因为前者才是你真正需要的,后者只是大家认为你需要的。
越是信息碎片化的时代,我们越是要建立结构化的体系。越是信息筛选便利的时代,我们越是要探索门槛更高的信息。这样一来,才能走在大众的前面,给自己带来真正有效而长远的提升。
大多数人只会成为时代的附庸。当潮水卷过,留下来的,永远是逆流而上的人。
篇5: 那些人生遭遇的难都变成了我们的勇敢美文
那些人生遭遇的难都变成了我们的勇敢美文
1
在工作中,你是否有过这样的感受:
你平时尽职尽责,任劳任怨,就因为无意做错了一件小事,就被领导全盘否定。
你待人宽厚,善良,不计较,但就因为无心说错了一句话,就被同事怀恨在心。
甚至你加班熬夜,好不容易做出来的方案,却因为客户的过度挑剔,而毁于一旦。
你时常觉得上班很累,不仅因为压力大,任务重,担子沉,还因为这里勾心斗角,尔虞我诈,明争暗斗等等,让你感到力不从心。
你曾以为,就自己很苦,很忙,很疲惫,但你不知道的是,这个世界,还有更多的人,过得比你还辛苦,但都在负重前行,咬牙坚持。
你曾以为,换一个地方就好了,换一个环境就对了,换一批人就轻松了。但你不知道的是,其实到哪儿都要面对该有的困难和挫折。
你曾以为,只要解决了一个问题,化解了一个矛盾,突破了一个瓶颈,就能万事大吉。但你并不知道的是,接下来又会出现新的难题和麻烦。
即便如此,你也不必沮丧,不必绝望,更不必。
能改进的,就再努力。不能左右的,就坦然接受。无法预测的,就从容看待。你总要相信,那些打不倒我们的,只会让我们更强大。
2
在生活中,你是否有这样的经历:
你曾在穷困潦倒时,早出晚归,奋力打拼,甚至吞咽了无数委屈,许多次撑不下去的时刻,你总告诉自己,一定要争这口气。
可当你好不容易熬到了头,看到了一丝希望的曙光时,却被猝不及防的工作变动,家人病重,朋友反目等,弄得心力交瘁。
你突然不知道,努力的意义在哪里,也不知怎样对待世事的善恶和好坏,更不知道如何去平衡内心的迷茫和困惑。
你曾以为,只追求平淡和简单,就能顺遂地过好每一天,但生活总是不让你如意,哪怕你与世无争,哪怕你与人无怨,哪怕你清白坦荡,但你总是会被卷入各种漩涡里,它们让你烦恼,让你焦躁,让你不得安宁。
其实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都像在升级打怪,有一句话就曾说,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
也许你度过了这一关,还有下一关,也许平了这一波,还有下一波,过了这道坎,还有下一道坎。
既然这个世界上,并没有一劳永逸的解脱之道,不如学会在悲喜交加的人生中,保持一颗积极乐观的心态,坦然地应对未知的风霜雨雪,也能欣然地享受哪怕并不美好的当下。
3
在感情中,你是否有这样的体会:
你曾在最无能为力的年纪,遇到了最想照顾一生的人。又在能独当一面时,怎么也遇不到合适的那个人。
你曾因不珍惜,太狭隘,很任性,轻易松开了想要牵一辈子的手。却又在成熟懂事后,失去了对爱情的向往和憧憬。
你曾掏心掏肺地对一个人好,可那个人却对此无动于衷。你曾被另一个人温柔以待,但怎么也击不起心中的涟漪和浪花。
但人生本来就没有所谓的完美,如果你遇到了真爱,就好好去珍惜。如果暂时没有,也不必失望。
保持得之我幸,不得我命的`态度,即便曾经遇人不淑,也不能失去爱和被爱的能力。
如果你懂得过好一个人的生活,既不怕独处的寂寞,也能经营好两个人的家。
其实所谓的人生,不过是山一程,水一程,山山水水又一程。风一更,雨一更,风风雨雨又一更。
我们曾以为,生活有一路通关的捷径。殊不知,在你人生的每一个阶段,都会遇到不同的挑战和艰难。
你要不断地逢山开路、遇水架桥,使出十八般武艺,才不至于被击垮、被放倒、被打趴下。
没有人天生就有一副好盔甲,不过是有了足够丰富的阅历,有了足够豁达的心态,有了足够坚硬的底气,才能得失随意,去留随心,笑对一切好与坏。
如果我们注定要不断地跟生活斗智斗勇,又何不保持一颗悦纳心,不畏,不惧,不忧愁。不卑,不亢,不逃避。让该来的来,让该走的走,让该发生的一切,都自然地发生。
只要我们不轻易放弃,只要我们心态积极,只要我们永远保持向上的姿态,终将能打赢人生这场持久战!
篇6:曾被我们那么敬重的父母,为何变得对我们小心翼翼了美文
曾被我们那么敬重的父母,为何变得对我们小心翼翼了美文
有一天,一向沉默少言的Frank问大家:“有没有觉得,以前我们对父母小心翼翼的,现在却是父母对我们小心翼翼的,生怕惹我们生气。”
大家听完之后,都深有感触,于是便有了今天的文章。
七岁那年,我妈送我上学。
九月天高人浮躁,我妈拉着不情愿的我穿过一条条街巷往学校走。阳光很亮,路边桂花树的影子若有若无的印着妈妈的脸忽明忽暗。
出门前,我妈帮我装上学要带的东西,我在旁边扯着我妈的衣角头也不敢抬的问:“我可不可以把漫画书带去?”“那果冻行不行?”“大白兔也不能带吗?”
我妈忙着把文具、课本一样样的放进我的小书包里“不行。”“不能带,上学又不是出去玩。”“快把鞋穿好,再不走要迟到了。”我撅着嘴,不敢再说话了。
到了校门口,我妈把我交给班主任就急匆匆地去上班了。虽然我妈刚刚交代过我,作为男孩子上小学不能再随便哭鼻子了。可是忍了一路的我,看着越走越远的妈妈和身边一个也不认识的同学、老师,还是在校门口委屈地放声大哭了起来。
我想我妈大概听到了我的哭声的,尽管我哭的眼前模糊,还是看到我妈像凭空被什么东西绊住,停了片刻。我一直等我妈回头安慰我,等她把我带回家不上学了。等啊等,等到路边的桂花谢了又开,我妈还是消失在路的尽头,而我也不再是小孩子了。
二十岁这年,草草挥霍完二十八天的寒假,我妈送我去火车站坐车返校。
还记得临行前的时候,我在房间收拾行李。我妈时不时从门缝里探个头进来:“带点面包路上吃怎么样?”“家里茶叶没人喝,你带去好不好?”“你去了广州又不爱买水果吃,家里水果带点去吧。”
我妈以两分钟一次的频率打断着我收拾东西的思路,乐此不疲。我的回答也终于从“不要。”、“装不下。”、“那边买的到。”升级到“行了行了,烦不烦啊。”
我妈一边嘴里嘟嘟囔囔的一边悻悻地把房门掩上退了出去,像个做错事的小孩子。我长长地舒了一口气,享受着一个人的清净和自在。
第二天,我拖着箱子朝火车站快步走着,我妈要迈开大步才能勉强跟上我,一路上她都在唠叨着“车上注意钱包。”、“到了给家里打个电话。”之类的事,而我哼着小曲自得其乐。
检票的时候,我排在长而嘈杂的队伍里一步步往前挪着。我妈在队伍旁边看着我,难得的沉默不语。
我在检票口停留片刻,检完票,闪身进去。后面急着检票的人马上涌上来,走了两步好像想起了什么。回头看时,我妈小小的身影已经淹没在身后的一片吵闹喧腾里看不见了。
在车上和同行的朋友闲聊,她同我抱怨“本来就几件衣服的,我妈非要我把一箱牛奶和一袋子苹果装到行李箱里,麻烦死了。”
我听着她的话,想起前一天晚上我妈拿着一样又一样的吃食站在门口低声下气地问我要不要带去学校,想起一路上我妈小声的事无巨细的嘱咐,怅然若失。
也许对于父母来说,我们就像吉普赛人展示给马孔多镇居民的冰块,晶莹剔透、近乎完美,反射出未来和希望的光。当然,也随着时光流逝而日渐冰凉。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面对一天天长大的我们,父母变得唯唯诺诺、小心翼翼,担心打扰我们的生活,害怕惹起我们的厌烦。
他们在远方不声不响地学着用微信,偷看着我能让他们看到的寥寥几条消息。他们尽力地接近我的生活,推测我的悲欢,就像十几年前的我拉着爸妈的衣角好奇地观望大人们的世界一样。
考上大学之前,我爸对我一直很严厉,我很怕他。忘了在哪里看到的.,“父子是上辈子的仇寇。”
在漫长的成长里,我对我爸抱有恨意。我爸工作很忙,长年出差。小时候最久的一次,他去了新疆整整一年。过年回家的时候,我妈说“爸爸回来了,快叫爸爸啊。”我长久的盯着他沉默不语,像盯着一个匆匆而来、匆匆而去的羁旅客。
上了大学以后,我和我爸之间的关系好了很多。但也许是童年长久疏隔的缘故,我们之间总显得若即若离。
大一期末的时候,我爸打电话给我,提醒我别忘了买回家的火车票。当时我正在上课,我爸锲而不舍的连打了四次。我只能跑出教室接电话,还记得当时我没好气地说“不知道我要上课啊,打个没完了。”
我就像教训一个小孩子一样,教训着他,那一瞬间忘了他是我曾经最惧怕的爸爸。我爸在电话那头尴尬而委屈,连声说着“不好意思啊,爸爸没想到你在上课,你忙吧,你忙吧。”
我还没有开口问我爸到底有什么事,我爸就匆匆地挂了电话。就像他多年前深夜出差匆匆离家,偷偷跑进房间小心翼翼地亲了亲我的脸颊,睡梦里我被硬硬的胡茬刺的痒痒的。
后来我爸不再打电话,改发微信了。对于他在微信里的问候和关切,我闲的无聊的时候会回复两条,更多的时候我忙着生活中的琐碎事而忘却了。
有一天,我妈在微信上找我说“你爸有时候在微信上找你你有时间就回复一下吧,你不回复他一天到晚把微信刷来刷去,还老跟我说是不是信号不好。”
今年寒假回家,我爸让我帮他在手机上装一个app,我滑开他的手机,桌面是我的照片。想着我爸在黑夜里盯着自己的手机,把微信一遍遍打开又关上,屏幕莹莹的光照着他不再年轻的脸和些许白发,我沉默良久。
大概很多人和我一样,寒暑假一回家就忙着和一批又一批的朋友推杯换盏,每天睁开眼出门,夜深人静才回家。时间长了,我妈就跟我抱怨“一天到晚不落屋,哪有这么多玩的。”
我大多只是敷衍几句就迫不及待地推门出去了。偶尔有几天在家没有人约,我妈小心地推开我的房门说“我们家好久没一起看电影了,最近有没有什么电影,我们一起去看吧。”
我靠在床上玩手机,头也不抬的说“没什么电影好看的。”我妈只能无奈的关门出去了。其实,我早就看完了那些电影。我妈一个寒假问了我两三次最近有什么电影,我的回答不是没时间就是不想出门,我妈也就不问了。
有一天晚上,我到家已经晚上十一点多了。以前这个点,我爸妈应该已经早早睡下了。结果那天我推门进去,家里灯火通明。我爸和我妈裹着厚厚的衣服依偎在沙发上,目不转睛地看我前几天用电视上的播放器放了几集的《琅琊榜》。
我妈看我回来了,说:“快过来看,这个好好看。”我顺从地坐了过去,一动不动地和他们看了两个小时的《琅琊榜》。看到谢玉终于被梅长苏扳倒了,我妈心满意足的拿起茶几上的手机,故作惊讶地说“啊,怎么都一点了,快去睡觉,快去睡觉,年轻人少熬夜。”
我窝在被子里,等着黑漆漆的倦意卷上来。眼睛快睁不开的时候,我想起了七岁时的那个早上,穿过层层叠叠的桂花,阳光打在脸上的温暖。
【美文:我们是不是变懒了?】相关文章:
1.妈妈变懒作文
3.我们来了美文
4.校园变美丽了作文
7.我们失败了作文
8.我们六年级了作文
9.我们长大了作文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