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文关于佛山舞狮
“雨中梦”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6篇说明文关于佛山舞狮,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说明文关于佛山舞狮,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篇1:佛山舞狮文化说明文
“咚咚咚咚锵,咚咚咚咚锵。”随着这欢快的击鼓声,一只金黄而威武的狮子与一只火红而醒目的狮子,在木桩上跳来跳去,观众的尖叫声也跟着此起彼伏,他们在干嘛呢?哦,原来他们是在舞狮啊!而舞狮就是大沥狮会上特有节目之一。
大沥人都认为,舞狮是能够驱魔避鬼的。而且,舞狮也是南海民俗的文化图腾,也宣传了南海大沥特有的不屈不饶的风骨。因此,在大沥,每逢正月十四,大沥镇政府都会在大沥教育路上举办迎春狮会。在今年的正月十四,我跟妈妈来到了狮会现场。
在舞狮的那条街上,我看到了许多小摊在贩卖物品,当然,今天这儿是狮会,这些小摊买卖肯定也是“配角”。吃完午饭后,也就是下午,狮会的主角,大沥人的精神印记一一舞狮,终于登场了!我和妈妈坐在舞台正前方,迫不及待地等待着。过了不久,表演开始了!两只庄严威武,一红一黄的狮子登上了舞台。只见两只狮子在漫天鼓声中不约而同地跳上了高高的木桩上。那高超的技艺让人不可置信,让人惊叹不已,让人大开眼界啊!这是需要多长时间的训练,才能拥有如此默契啊!这恰好印证了南海大沥人不屈不挠,知难而上,勇于拼搏的精神!你看,渐渐地,那两只狮子对立地绕着木桩转,好像就有两只强壮的狮子,为了争夺食物,在对持当中,它们扑来扑去,想寻找对方的弱点,准备一击制胜!观众在欣赏“两狮”相争同时,也在不断尖叫、欢呼,因为实在是太精彩了!
在它们“争”完食物后,就向大家表演了一系列高难动作:倒挂金钩,俯身?青,啖青饱腹.......在它们表演完后,其中一只金黄的柿子走下舞台,向大家“卖萌”,它时而站立,时而睁眼,时而舔身.......让人觉得真有一只会“卖萌”的狮子,在大家面前,施展拿手绝活呢!那副高超的技术真是妙不可言,让大家赞不绝口!
这就是大沥的狮会,一个能把差不多所有的大沥人汇集在一起的欢乐节日,也是一个能传承南海大沥人不屈不饶,知难而上,勇于拼搏的精神的大聚会。而这一个大沥人最注重的传统节日,更能将欢乐与喜庆,以及大沥人的精神传承,洒满整个大沥!
篇2:佛山舞狮文化说明文
舞狮在中国,原是一种以自发性、娱乐性、随意性为特点的民间传统文体形式,经过两千多年来的嬗变发展,其形式、种类繁多,风格、流派异彩纷呈。已由一般的表演活动,发展成为一项集娱乐、喜庆、竞技和健身多种功能于一身的文化体育活动,并开始走上规范化、科学化、竞技化、国际化的发展轨道。狮子的形象庄严威武,从古至今都被民间视为瑞兽。在中国,北狮讲究形似:粗眉大眼、雄健浑厚,头部硕大,有“十斤狮子九斤头”之说。南方狮舞与北方就大为不同。南方狮重在神似:形象圆融,尖角额头,爱搔首弄姿,表情多怪而又生动活泼。
中国南狮在广东,广东南狮源自佛山。佛山是南狮的发源地,佛山的龙狮运动更是走在国内和国际发展的前列,历届比赛一直占据前列。佛山南狮有如佛山咏春拳一样,有“狮王之王”之美誉。佛山的传统“三星”“七星”狮,技艺精湛,神、形、态美,是难得的一种民间文化艺术形式。佛山狮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十周年大庆中,代表广东省上北京天安门向党中央和全国人民及向全世界作表演,尽显风采。
南狮又称“岭南狮” “醒狮”“瑞狮”“国际狮”等多种名称。其原因“南狮”出自中国南方的广东,广东古称“百粤”又称为“岭南”。至于“醒狮”之由来系因为清末时期中国积弱,外人欺负我国,其时外国人形容中国是一头“睡狮”。由此当时许多舞狮同道均属武林界人士,他们大部份都是爱国者,他们为了唤醒国人的爱国情操,故将“南狮”改称为“醒狮”,表示这头睡着了的狮子已经醒了。
舞动狮子---独角兽、年兽均需要很多气力,所以许多武林前辈采用“舞狮”作为练习武术的一项辅助方法,将许多武术的动作及腰马步法容入舞狮之中将“练习寓于娱乐”,使习武者大不知不觉间练得持久力和“腰、马”、“弹、跳”等功力技巧。
凡看过《黄飞鸿》电影《狮王争霸》的朋友,都为影片里展示的舞狮技艺而惊叹。事实上,在佛山舞狮活动非常普遍 ,因为舞狮和练武是融合在一起的。随着南狮活动的普及,如今在世界各地的华人聚居地,都有南狮的踪影。而作为佛山发源地的佛山,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鼎盛期。
篇3:佛山舞狮文化说明文
很多地方在元宵节这天都有舞狮子的的习俗。
舞狮子,是我国优秀的民间艺术,每逢元宵佳节或集会庆典,民间都以狮舞前来助兴。这一习俗起源于三国时期,南北朝时开始流行,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据传说,它最早是从西域传入的,狮子是文殊菩萨的坐骑,随着佛教传入中国,舞狮子的活动也输入中国。狮子是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后,和孔雀等一同带回的贡品。而狮舞的技艺却是引自西凉的“假面戏”,也有人认为狮舞是五世纪时产生于刘宋的军队,后来传人民间的。两种说法都各有依据,今天已很难判断其是非。
不过,唐代时狮舞已成为盛行于宫廷、军旅、民间的一项活动。唐段安节《乐府杂寻》中说:“戏有五方狮子,高丈余,各衣五色,每一狮子,有十二人,戴红抹额,衣画衣,执红拂子,谓之狮子郎,舞太平乐曲。”诗人白居易《西凉伎》诗中对此有生动的描绘:“西凉伎,西凉伎,假面胡人假狮子。刻木为头丝作尾,金镀眼睛银帖齿。奋迅毛衣摆双耳,如从流沙来万里。”诗中描述的是当时舞狮的情景。在一千多年的发展过程中,狮舞形成了南北两种表演风格。
北派狮舞以表演“武狮”为主,即魏武帝钦定的北魏“瑞狮”。小狮一人舞,大狮由双人舞,一人站立舞狮头,一人弯腰舞狮身和狮尾。舞狮人全身披包狮被,下穿和狮身相同毛色的绿狮裤和金爪蹄靴,人们无法辨认舞狮人的形体,它的外形和真狮极为相似。引狮人以古代武士装扮,手握旋转绣球,配以京锣、鼓钹、逗引瑞狮。狮子在“狮子郎”的引导下,表演腾翻、扑跌、跳跃、登高、朝拜等技巧,并有走梅花桩、窜桌子、踩滚球等高难度动作。南派狮舞以表演“文狮”为主,表演时讲究表情,有搔痒、抖毛、舔毛等动作,惟妙惟肖,逗人喜爱,也有难度较大的吐球等技巧。南狮以广东为中心,并风行于港澳,东南亚侨乡。
南狮虽也是双人舞,但舞狮人下穿灯笼裤,上面仅仅披着一块彩色的狮被而舞。和北狮不同的是“狮子郎”头戴大头佛面具,身穿长袍,腰束彩带,手握葵扇而逗引狮子,以此舞出各种优美的招式,动作滑稽风趣。南狮流派众多,有清远、英德的“鸡公狮”,广州、佛山的“大头狮”,高鹤、中山的“鸭嘴狮”,东莞的“麒麟狮”等。
南狮除外形不同外,尚有性格不同。白须狮舞法幅度不宽、花色品种不多,但沉着刚健,威严有力,民间称为“刘备狮”。黑须红面狮,人称“关公狮”,舞姿勇猛而雄伟,气概非凡。灰白胡须狮,动作粗犷好战,俗称“张飞狮”。狮子为百兽之尊,形象雄伟俊武,给人以威严、勇猛之感。古人将它当作勇敢和力量的象征,认为它能驱邪镇妖、保佑人畜平安。
所以人们逐渐形成了在元宵节时及其他重大活动里舞狮子的习俗,以祈望生活吉样如意,事事平安。
篇4:佛山家乡风俗说明文
在我所居住的广东佛山,有着自己独特的民俗。
首先先从佛山禅城区在正月十五元宵节的“走通济”这项游玩祈福活动说起吧。“走通济”用广东话叫做“行通济”。每到正月十五这一天,家家户户都扶老携幼,自清晨到夜幕,举着风车、摇着风铃。提着生菜浩浩荡荡地由北到南走过通济桥。家家户户都来走通济是想祈求来年平平安安、顺顺利利。我走通济桥,都被那场面震住,同济桥附近4多公里的路都不让汽车跑,全让走通济的人们给走了。人多得看上去叫个人慌了,当时心里真的想:这么多人,会不会把人给挤倒啊!街道两旁都是摆着风车与生菜的。人们都会一边走一边买。都是叫个人挤人,看了都怕。不管年幼的孩子还是年迈的老人,都会走。
要走都要走好几十公里,一点儿都不夸张。每当走到通济桥,桥上的红灯笼是整个节日瞬间变得红火而喜庆。我心里都会小小的许个愿:祝今年平平安安,我的学习能进步,爸爸妈妈工作顺利,祝天下所有人家庭合家团圆。我觉得这是春节过后的另一个高潮,是喜庆的、快乐的、幸福的。这是佛山民间自发的“行通济,无闭翳”活动
佛山民间还有一个非常有名的面食——西樵大饼。同岭南光酥饼差不多,但大很多,稍稍有些黄。我个人觉得非常好吃。先拿面粉团揉成一个大大的圆,再用一个圆圆的板子轻轻往上一压,就做好形状了,很圆,接下去就只剩烘烤了。西樵大饼很圆、很软、很香,有一点甜,口感很好。我想:这也是送亲朋好友的好礼品,应该寓意着团团圆圆、幸福美满吧!
佛山的民俗独特,虽然是最朴实的方式,但也是最美好的祝福。
篇5:写佛山说明文精选300字
我的家乡在佛山,这里不但自然环境优美:鸟语花香、树木繁茂,还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
佛山有宽阔的马路,有奔腾的河流,还有一所所美丽的学校。有一所学校叫:南庄中心小学。那儿里面栽有各种各样的树木,有杨树、松树、柳树、榕树等等,还种有各种各样的花,有美人蕉、玫瑰花、杜鹃花、牡丹花等等,真是美不胜收啊!这些的各种各样的树木和花朵是在一条用鹅卵石铺成的小路的两旁,你可别小看这条小路,它可不是仅仅是串连着各种各样的树木和花朵,其实,它还串连着两个大花园和一个大花坛,还是两个景点之间唯一的交通线路。学校里的同学们非常友好。当别人在摔倒的时候,其他同学就会过来看望他,安慰他,还查看伤口,并且帮他擦药;当别人不小心碰了其他同学一下或者不小心搞到其他同学的东西一下的时候,那些同学就会原谅那个人,不会斤斤计较。
我们佛山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明清时期的时候是全国“四大名镇”之一...
篇6:写佛山说明文精选300字
“嘿!哈!嘿!”一个接一个的动作——起式稳健;出招迅猛有力,快则疾如猛虎,缓则行云流水;收招利落有致。
顺德均安的李小龙,南海西樵的黄飞鸿,禅城叶问……佛山,这片岭南大地上,走出了多少武学泰斗,一代宗师。若有人问我:佛山的符号是什么?我一定说是武术。
百花齐放,万家争鸣
海,容纳百川,方能称为“海”。佛山武术文化的博大精深,方得益于其博大胸怀。
千百年来,佛山的民间洪拳,咏春拳,蔡李佛拳等门派层出不穷,竞相争鸣。师傅在授予我这些南派拳法时总是一一演示,让我品其要领精华。在为师傅阵阵叫好之余,我也懂得了,洪拳“马大桥长“,大开大合,刚劲勇猛;而咏春拳取其拳法之刚劲,又舍其宽大正直,却稳健不足的回平马,改之为二字钳羊马;蔡李佛拳又集蔡家拳和李家拳于一派,交互贯通。
吸收各家之精华,又舍弃糟粕,这是佛山武学博大之法,也是佛山人兼容并蓄,有容乃大的进取之道。
必先耐其苦,方能精其学
“习武,是个不易的过程,但也是个自我修炼的过程”,师傅在我们刚起步时便这样强调。愈到后来,我愈发感同身受。
佛山的南派拳法,在基本功上,是要下重功夫的。否则,后面的一切变换都是空有架子而没有实力的。正如“千锤万击出深山”,而其作文Www.ZuoWEn8.Com/中最为辛苦的当属扎步了。弓步、马步、虚步。每天总得先压上几十次,随之而来的便是双腿如灌铅般沉重,每走一步,似乎都要受到一个大力的回拉。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磨练,直至最后,方能发现拳法的每一步,每一个下发力都能如安了泵似的,力自下而上涌遍全身,轻松自如又不失稳健;而腾空的动作也自然能够身轻如燕,张驰有致。
这经受磨砺后嗅得的芬芳是那样浓烈,沁人心脾。武学之精妙来自苦练,而佛山人将吃苦耐劳的精神发挥到极致,才创造出一个又一个的辉煌。
刚劲正直,树松柏之气魄
不似北方拳法的复杂多变,佛山一带的南派拳法则是多了一份朴质和爽直。
在习武之时,曾多次被师傅提醒责斥我的桥手与马步总是弯得不像话或歪歪扭扭。师傅在斥责过后亲自示范,只见每一个动作都打到实处,没有一个偷工减料,扭曲歪斜。她说:“习武如同做人,需实干务实,正直守道,切不能干歪门邪道,贪图小利。”
那最为基本的拳法——五步拳,师傅叫我打了十遍,每一拳需刚劲到位,每一个步需正直挺立。这是佛山武学的正直刚劲,也是佛山人正直质朴的品质。
“武”,不仅是几个简单的动作和套路,它更代表了佛山人的包容与坚韧,正直和质朴;它是佛山一个永恒的闪耀符号,佛山人骨子里的传奇气魄。
【说明文关于佛山舞狮】相关文章:
1.舞狮作文
2.舞狮的作文
3.舞龙舞狮作文
4.舞狮点睛主持词
5.舞狮作文500字
6.佛山一日游作文
7.佛山劳动合同经典
8.佛山中考作文题目
10.广东佛山社保基数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