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吗
“pt9500”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9篇元旦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后的元旦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吗,希望对大家带来帮助,欢迎大家分享。
篇1:元旦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吗
一、元旦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吗
元旦不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旦是世界多数国家通称新年,即公历1月1日。
元旦是中国法定节假日,在每年公历一月一日,元旦节放假一天。元旦是公元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在决定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同时,也决定采用世界通用公元纪年法,并将公历1月1日正式定为元旦。
二、元旦节有什么风俗
元旦节的习俗有吃饺子,吃年糕,赏花灯和祭祖,还有就是放鞭炮,当然现在很多地区为了保护环境已经明文禁止燃放烟花爆竹,重点是团圆。
元旦节的习俗还有南北的划分,北方人流行吃饺子,南方人流行吃年糕,每到元旦佳节,北方人都会吃饺子,元旦节吃饺子的习俗,兴盛于明清时期,《曲沃县志》记载:“二日制扁食包金,邀婿争福。
元旦节吃饺子的花样多种多样,饺子的馅料有猪肉馅、鱼肉馅、三鲜馅、韭菜馅、牛肉馅、羊肉馅、香菇馅、番茄鸡蛋馅等,还有冠顶饺、蝴蝶饺、金鱼饺、花边饺等多种多样的形态。
元旦吃年糕盛行于明清时代,南方地区十分盛行,明末《帝京景物略》卷二中有记载,“夙兴盥激,吃枣糕,日年年糕”。
年糕和“年年高”谐音,有很好的寓意,也寄托着人们很好的希望,有诗称年糕:“年糕寓意稍云深,白色如银黄色金。年岁盼高时时利,虔诚默祝望财临。”
年糕早期用来祭祀神灵及供奉祖先,之后渐渐的发展成家喻户晓的美味。
三、元旦节的由来
元旦是西元纪年岁首的第一天,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决定采用世界通用的公历纪年法,将公历1月1日为元旦。
元,就是“始”,事物开始就是“元”;旦,是“日”;“元旦”就是开始的日子。49年建国的时候采用世界上通用的公历,将公历一月一日称为元旦,现在元旦是国家法定纪念日。
“元旦”这个名字最早出现在《晋书》:“颛帝以孟夏正月为元,其实正朔元旦之春。”这个元旦是指农历正月初一。
关于元旦有一个传说,在三皇五帝时期,尧帝勤政为民,一生为老百姓做了很多好事,但尧的儿子是个没出息的,尧就没有把部落传给儿子,而是选择了品德高尚、能力突出的舜。尧在死前,也叮嘱舜要把位子传给德才兼备的人,后来舜又把位子传给了治水有功的禹。这几位首领都对百姓很好,做了很多好事。后来人们把舜祭祀尧的那一天当做一年的开始,正月初一称为“元旦”。
中国历史上元旦还被称为“元日”、“元辰”、“开年”“元春”等,都是开始的意思,“旦”这个字,在象形文里就是太阳露出地面,冉冉升起的样子。所以两个字连在一起,表达这是新年开始的第一天。
现在正月初一称为春节,公历一月一号称元旦。
篇2:元旦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吗
不是。
公历上的元旦不是中国传统节日,是我国的法定节假日,所以元旦我们会放假。在中国现代,“元旦”是对公历新年的称呼即公历1月1日,而中国传统节日都和农历(含节气)有关,所以它肯定不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它只是一个公历节日。问一个年长的农民会说,中国那时只有被我们叫农历的历法,还没有公历,公历是从西方来的。
中国的传统节日有除夕(大年三十)、春节(正月初一)、元宵节(正月十五)、清明(4月5日)、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七夕节(农历七月初七)、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腊八节(农历十二月初八)等。
中国古代的元旦,即现代中国所称之“春节”的习俗,现代中国的元旦,根据中国政府将其列入法定假日,成为全国人民的节日。放假一天,后常常将当日前或后双休日调整,一般连续休息三天。现代中国对元旦的庆祝较之春节,重要性要小得多。一般机关、企业会举行年终集体庆祝活动,但民间活动很少。
元旦养生需注意的事项
衣:十层单不如一层棉
元旦通常正处于“二九”区间,天气越发寒冷。有些人在这时候喜欢里里外外穿上好几层才觉得暖和,但是也有些人穿个薄便装,套件羽绒服就出门了。
其实,衣服本身是不产热的,只起到隔离的作用,这种隔离使得衣服与机体、衣服与衣服之间形成了一个良好的“小气候区”,使人体的热量得以保存,从而感觉到温暖。衣服的保暖程度与衣服内空气层的厚度有关系。保暖的关键不是穿多少层,而是衣服的材质。棉和羽绒因为存在大量空隙,能容纳一定量空气,保暖效果会好一点。俗语有句话叫“十层单不如一层棉”,说的也是这个道理。
特别提醒:患有慢性气管炎、肺气肿及胃部疾病的老年人最好穿件棉背心;患有心血管疾病的老人衣服不能太重,太重会影响血液循环和妨碍行动,应选择轻软面料;关节活动不够灵便的老年人应尽可能穿对襟开扣的毛线衣,纽扣也宜少些,便于穿脱。
食:三种汤品对证驱寒
民间常有“冷在三九”的说法,而元旦所处的“二九”正好是“三九”的前哨站,所以防寒保暖可以在这个时候借食疗进行。中医认为,对于气虚、阳虚、血虚这三类人群这个时候最怕冷。以上三类人群不妨试试以下三种汤品驱寒取暖。
住:预防冬季“空调病”
在寒冷的冬季,如果在温暖的.空调间待久了,会出现皮肤干燥、嘴唇上火、脱皮等症状,这时候就要留意自己是不是患上“空调病”了。
室内外温差大容易诱发感冒、发烧、皮肤也容易干燥,喉咙会干哑,嘴唇也容易上火。通常情况下,室内外温差最好不要大于7℃。如果在空调房中待的时间过长,可以抽空出去透透气,定期开窗通风,保持室内外空气的流通。多喝温开水,不仅能预防感冒还有助于缓解因干燥引起的喉咙干痒等症状。
行:穴位按摩助健康
一年的工作劳累,使很多上班族腰部不适。利用元旦假期在休息之余,不妨在家里试试穴位按摩,缓解腰部不适。当然需注意应在专业人士指导下进行,或由专业人士进行操作。
腰阳关这个穴位位于我们的腰部,在背后正中线第4腰椎棘突下凹陷中,是治疗腰部疾病的常用穴位。长假归来感觉腰部不适的朋友,不妨回家后趴在床上,用热毛巾在腰阳关的位置热敷,保持这个部位的热度约20分钟到半小时。如果亲友在身边,也可以采用按摩的方式,在腰阳关的位置按摩,每次按揉3~10分钟左右,有助于改善腰部疼痛的症状。
篇3:元旦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吗
元旦是中国的传统节日
元旦不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旦从名字上讲,它是中国自己的节日,但从立法上讲,它却又是个从西方引来的洋节。它既不像西方宗教节日那样有文化内涵,也没有中国自己的传统民俗。
古代“元旦”和现代“元旦”有什么不同
1月1日,是新的一年的开始,中国人习惯将这一天称为“元旦”。“元旦”一词是中国古代的“土产”,并非“舶来品”,已在农历(夏历)中沿用了4000多年,但现行“元旦”为1949年所定。
中国夏朝时候产生的“夏历”,就是现在的“农历”,规定以农历的正月初一为“元旦”。
“元旦”,在中国汉语中是一个合成词,“元”就是“初”、“始”;“旦”是一个象形字,在殷商时期的青铜器中就有记录,它表示太阳从地平面升起。“元旦”合起来就是“初始的日子”,也就是一年的第一天。
在历史上,“元旦”有许多称谓,如“元朔”、“正旦”、“元正”、“新年”、“初年”、“太岁日”、“岁日”、“开年”、“开岁”、“鸡日”等,但在众多的称谓中还是以称“元旦”最普遍,时间最长久。
因朝代不同,采用的历法也不同,中国历代“元旦”的时间并不一致,如夏代在正月初一,商代在十二月初一,周代在十一月初一,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又改为十月初一。到了汉武帝时期,重新使用夏历,以农历正月初一为“元旦”。这以后,除个别朝代外,其他各朝代均使用夏历,至清朝末年。19,辛亥革命推翻清朝,决定采用公历,把公历1月1日叫做“元旦”,把农历正月初一称为“春节”,不过当时并未正式公布和命名。
今天所说的“元旦”,是新中国成立前夕的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决议,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改用世界上通用的公元纪年。从此,正式将公历1月1日称“元旦”,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
元旦的习俗
1: 全中国甚至是全世界都众所周知的是,很多国家都把元旦顶为法定的节日,在元旦这天就会放假。新中国成立之后,也规定元旦为法定节日放假一天。
2: 现在比较普遍的就是由团体组织的活动,如元旦联欢会、挂庆祝元旦的标语、或者是举行集体活动等,以前就有组织敲锣打鼓、集体跳民族舞的,现在在电视记录片上还能够看到,到科技发展的今天,就演变成了联欢晚会什么的了。
近些年来更是有旅游、聚会等节目,反正元旦这天并没有太多的传统,在这一天假期了就任大家发挥了。甚至是,元旦这天对年轻一代来说只意味着一天的假期。
3: 保留着中国传统的庆祝方式就是在民间了,特别是在农村。每到元旦的时候,家家户户都会燃放炮竹,杀鸡宰鹅的,拜祭过各方神灵后就是一家人团聚一餐。至于更为浓重的庆祝方式暂时到现在还没见过。
元旦的起源是什么
“元旦”这个词最早出现是在三千多年前。《晋书》里说“颛帝以孟春三月为元,其时正朔元旦之春”,可见当时的元旦已经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一直到1949年9月27日,在新中国成立的前夕,我国才决定用世界通用的公元纪年法,也就是我国所说的公历,从此元旦节就是公历新年的第一天。
中国的元旦,据传说起于三皇五帝之一的颛顼,距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元旦”一词最早出现于《晋书》的诗中。南北朝时,南朝萧子云的《介雅》诗中也有元旦的记载。
“元旦”一词,是中国古代的“土产”。中国很早就有过“年”的传统习俗。“年,谷熟也”,也就是人们庆祝丰收的节日。之后每年的1月1日为元旦,是新的一年的开始。
“元旦”是合成词,按单个字来讲,“元”是第一或开始的意思,“旦”字的原意是天亮或者是早晨。我国在发掘大汶口的文化遗物中,发现一幅太阳从山巅升起,中间云雾缭绕的图画。经过考证,发现了这是我国最古老的“旦”字写法。后来,在殷商的青铜器铸铭上,又出现了被简化的“旦”这个字。
夏朝的夏历以孟喜月(元月)为正月,夏朝的时候产生了“夏历”,就现在的“农历”。农历正月初一为一年的“岁首”,岁首这天就叫“元旦”。
从汉武帝时期开始,才规定孟喜月(元月)为正月,把孟喜月的第1天(夏历的正月初一)称作为元旦,一直沿用到清朝的末年。但这是夏历,也是农历或者是阴历,还不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元旦。
篇4:元旦是中国传统节日吗?还是外国节日?
元旦是属于世界性的节日。
“元旦”通常指历法中的首月首日。在我国,“元旦”一词古已有之,在文学作品中最早见于《晋书》。我国历史上的“元旦”指的是“正月一日”,“正月”的计算方法,在汉武帝时期以前是很不统一的,历代的元旦(首月首日)日期并不一致。
辛亥革命后,为了“行夏正,所以顺农时,从西历,所以便统计”,民国元年决定使用公历(实际使用是19),并规定阳历1月1日为“新年”,但并不叫“元旦”。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以公历1月1日为元旦,因此“元旦”在中国也被称为“阳历年”、“新历年”或“公历年”。
西方元旦:公元前46年,古罗马凯撒把这一天定为西历新年的开始,为了祝福双面神“Janus”,这位罗马神话中的门神,“Janus”后来也演化为英文一月“January”这个词。
所以说元旦并不是中国的传统节日。
关于元旦节的传说介绍
在4000多年前远古的尧、舜盛世之时,尧在位时勤政于民为百姓办了很多好事,很受广大百姓爱戴,但因其子无才不太成器,他没把“部落联盟”的首领位传给自己的儿子,而是传给了品德才能兼备的舜。尧对舜说:“你今后一定要把帝位传交好,待我死后也可安心瞑目了。”后来舜把帝位传给了治洪水有功的禹,禹亦像舜那样亲民爱民为百姓做了很多好事,都十分受人爱戴。后来人们把尧死后,舜帝祭祀天地和先帝尧的那一天,当作一年的开始之日,把农历正月初一称为“元旦”,或“元正”。据说这就是古代“元旦”的由来。
元旦有什么饮食习惯?
中国古代元旦饮食丰富多彩,《荆楚岁时记》的记述就是集中体现。南朝时荆楚元旦拜贺毕,接着是进椒柏酒,饮桃汤,进屠苏酒、胶牙饧(táng)、五辛盘.进敷于散,服却鬼丸,各吃一个鸡蛋。其中有桃汤饮料、食品,还有药物,一应俱全,各有其特殊含义。
1.饺子
在北方,大部份的北方人会在元旦这一天包饺子,冬天比较冷,蒸几盘热气腾腾的饺子,再酱点醋,那味道真不错。
2.汤圆
汤圆在南方是很受欢迎的,像元旦、元宵节这种传统佳节都会煮上一份汤圆,象征着团团圆圆。
3.年糕
年糕有很好的寓意,吃了年糕有年年高的好意头,起源于江浙一带,不过现在南方也很流行吃年糕了。
4.鱼
元旦和除夕人们都喜欢做条鱼,尤其红烧鱼,寓意新年红红火火,年年有余。
篇5:中国传统节日介绍:元旦
元旦,就是每年阳历的一月一日,是我国也是世界上很多国家传统的新年。但在我国古代,元旦一词的意思,与今天有着很大的区别。
颛顼开始农历纪年,以正月为元,初一为旦。但此后的夏、商、周、秦、汉的元旦日期也并不一致。据《史记》记载,元旦在夏代是正月初一,在商代是十二月初一,在周代是十一月初一,在秦代是十月初一。汉武帝时候恢复夏历,仍以正月初一为元旦,这就是我们如今的春节。
正月初一,我们现在称春节或者过年,但在古代却称为元旦。不过,不同朝代仍有不同朝代的称呼,先秦时期叫上元、元日、改岁、献岁等等;两汉时期则称为三朝、岁旦、正旦、正日;魏晋时期又叫做元辰、元日、元首、岁朝等;唐宋元明时期,称为元旦、元日、岁日、新正、新元等;而到了清朝,就一直叫元旦或元日了。从以上各朝各代对春节的称呼中我们可以看出,春节在古时候叫得最多的就是元日或元旦。也就是说,他们所说的元旦,并不是我们现在说的阳历一月一日。
元旦是一个合成词,按单个字来讲,元,在甲骨文中就是人的头,有开始、第一之意。元日就是新年的头一天,《书舜典》:月正元日,舜格于文相祖。孔传:月正,正月;元日,上日也。《东京赋》:于是孟春元日,群后旁戾。还有唐朝孟浩然脍炙人口的《田家元日》诗和宋朝王安石家喻户晓的《元日》诗等等,诗文中的元日都是我们如今的春节。
旦,是天明天亮的意思。《说文解字》认为旦是从日见一上,一,地也。旦是个象形字,表示太阳刚刚从地平线上升起,也就是早晨的意思。那么,元旦二字合在一起就是新年的第一个早晨了。
单从元旦一词来说,它最早出自南朝诗人萧子云的《介雅》诗:四气新元旦,万寿初今朝。宋代吴自牧《梦粱录》中也对元旦作了解释:正月朔日,谓之元旦,俗呼为新年。房玄龄在《晋书》中也说:颛帝以孟春三月为元,其时正朔元旦之春。还有唐人成文斡《元旦》诗以及南宋诗人陆游《己酉元旦》诗等等,这里的元旦都是春节的意思。
其他称呼和出处就不一一介绍了,在清朝消失以前,没有把过年称为春节的,大都称为元旦。也就是说,这以前的元旦都不是阳历的一月一日。
辛亥革命成功后,孙中山为了顺农时、便统计,将正月初一定为春节,将西历(公历或阳历)的一月一日定为新年。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把过年称为春节,也是我国使用阳历的开始。
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进一步明确规定,农历正月初一称为春节,从此,春节之名正式列入中国节日法典,与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并称为我国的四大传统节日。将阳历的一月一日定为元旦,并通过决议,写入相关文件,沿用至今。
篇6:母亲节是中国传统节日吗
母亲节是中国传统节日吗
不是啦~~节日起源于古希腊,后来在17世纪中叶,母亲节流传到英国,英国人把封斋期的第四个星期天作为母亲节。母亲节是在中国港澳台地区流行起来之后才进入大陆的,名贵的珠宝,象征母爱的康乃馨,特制的爱心甜点,精致的手工贺卡等,成为人们向母亲敬献爱意的礼物。现在世界流行的母亲节是5月的第二个星期日,是美国最先设立的。
母亲节最早出现在古希腊,现代的母亲节起源于美国,是每年5月的第二个星期日。康乃馨,忧草被视为献给母亲的花。 母亲节是在中国港澳台地区流行起来之后才进入大陆的。20世纪80年代,母亲节逐渐被中国内地的民众所接受。11月13日,全国政协委员李汉秋就曾以《创设中**亲节》为题,提出设立中国人自己的母亲节,并提出孟母可作为中**亲节的形象代表。月,确定将农历的四月初二,也就是孟母生孟子这一天定为中华母亲节, 所以母亲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虽然起源不是中国,我想敬重母亲,感恩母亲,是世界上所有人都应该铭记于心的!
篇7:重阳节是中国传统节日吗
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是中国传统节日吗
重阳节,又称“踏秋”,汉族传统节日。庆祝重阳节一般会包括出游赏景、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活动。
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日,也是中国传统四大祭祖的节日 。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到了唐代,重阳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重阳与三月初三日“踏春”皆是家族倾室而出,重阳这天所有亲人都要一起登高“避灾”。
“九”在古数中既为“阳数”,又为“极数”,指天之高为“九重”,指地之极为“九泉”,九是信仰中最崇拜的神秘数字。九月初九,日与月皆逢九,是双九,故曰“重九”,同时又是两个阳数合在一起,故称“重阳”,所以这一天为重阳日。九九重阳,因为“九九”与“久久”同音,九在数字中又是最大数,有长久、长寿之意,而且秋季也是一年收获的黄金季节,因此,重阳节寓意深远,自古以来,人们就对此节怀有特殊的感情。
重阳节的来历
传说汝南桓景跟随道士贾长房游学,贾长房告诉桓景,九月九日家有灾难,宜速回去,令家人各以囊系臂,登高饮菊酒,祸乃可消。桓景如其言,举家登山,夕还,见鸡犬牛羊暴死(见《续齐谐记》),后因袭成俗,登高成为节日主要内容,遂有“孟嘉落帽”、“白衣送酒”等佳话流传。唐代登高、赏菊的习俗相当盛行,还以十日为小重阳,宋代以后则每况愈下,登高之类活动只在少数文人雅士中流行。
山东民间重阳节的习俗活动是吃花糕。花糕以面蒸做,双层中夹以枣栗之类果品,单层枣栗插于面上,有的还插上彩色小纸旗,谓“花糕旗”,有的上安两只面塑的羊,取重阳之象,谓“重阳花糕”。花糕既是节日食品,又是节日赠品,济南以东地区,重阳要给出嫁的女儿送花糕,胶东地区叫送菊花糕。济南以北地区不仅送糕,而且还送秋冬应用的衣物。济南以西地区,尤其是邻近河北省的一些县市,重阳节要请女儿回娘家吃花糕,故有“女儿节”、“女节”之称。
重阳节的风俗
重阳节是杂糅多种民俗为一体而形成的中国传统节日。庆祝重阳节一般会包括出游赏景、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活动。
1、登高。在中国古代,民间在重阳有登高的风俗,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登高所到之处,没有统一的规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金秋九月,天高气爽,这个季节登高远望可达到心旷神怡、健身祛病的目的。
2、吃重阳糕。汉语中“糕”与“高”同音,所以人们以吃糕寓意“登高”,“百事俱高”,希望什么都往好处发展。讲究的重阳糕要作成九层,像座宝塔,上面还作成两只小羊,以符合重阳(羊)之义。糕切下来要先敬给老人吃,祝老人“长久长寿”。
3、赏菊。重阳节正是一年的金秋时节,菊花盛开。民间把农历九月称为“菊月”,在菊花怒放的重阳节里,登山赏菊并饮菊花酒,既合赏菊的风雅情趣,又可暖身祛寒。
4、佩茱萸。中国古代流行九九插茱萸的习俗。茱萸入药,可制酒养身祛病。茱萸香味浓,有驱虫去湿、逐风邪的作用,并能消积食,治寒热。在重阳节人们喜欢佩带茱萸以辟邪求吉。
重阳节叫老人节,除了要多参加以上的活动外,不妨多陪伴一下老人。关爱老人,不能仅仅是在口头上说说,更为需要的是我们的行动,哪怕只是短短的聊天,或者家庭式的聚餐,也会给老人们带来满足感。
篇8:国庆节是中国传统节日吗
国庆是法定节假日,并不是传统节日。中国传统节日有除夕、春节、元宵、清明、端午夕、中秋、重阳。
传统是指自古就有,流传下来的。我国的国庆节是1949年为了纪念新中国成立而设立的。
国庆节的节日特点
1)、张灯结彩
我国每逢国庆佳节,各企事业单位都会挂起灯笼或横幅,用“欢度国庆”等标语来庆祝国庆;广场上则摆放着标语字样的盆景和氢气球,用欢乐的气氛来迎接国庆。
2)、国庆长假
每年10月1日是我国的国庆节,我国于修订发布《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将国庆节与相邻的周六、日组合为7天的国庆长假,被称之为“国庆黄金周”,用放假的形势,让老百姓共同感受国庆的欢乐。
3)、高速公路免费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私家车已日益普及,人们通常会利用国庆7天长假来游览祖国的大好河山。因此,国家自起,国庆期间的高速公路向私家车免费通行。20国庆节假期免费通行时间为9月30日00∶00至10月7日24∶00
4)、国庆阅兵
我国国庆自开国以来共有14次国庆阅兵,除1949年开国大典的阅兵式外,给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1984年、19和的这三次国庆大阅兵,通过国庆阅兵既可庆祝国庆、扬我国威,也向全世界展示了我国强大的国防力量,让全国人民感受到了强烈的自豪感。
国庆节放假期间注意事项
一、国庆节放假需提前做好购票准备
每一年的国庆节长假都会出现一票难求的现象,所以在此提醒大家一定要做好提前购票的准备,以免假期购不到票,耽误了自己的出行,浪费宝贵的时间。
二、国庆节放假期间应该选择错锋出行
国庆7天长假期间,出行人流必然增多,无论是高速公路,还是国道省道,车流也会无疑增加,所以出行的朋友应该理智选择错锋出行,以免堵在路上浪费时间,影响心情。
三、国庆节放假期间出行需要注意安全
不少的朋友会选择在国庆节长假去旅游,在此提醒各位一定要注意安全,无论你是跟团去旅游,还是自驾车去旅游都要注意自己的人身安全,提前规划好路线,做足充份的准备。
四、国庆节放假期间注意饮食和作息
国庆7天长假,不少的朋友可能会出现暴饮暴食和熬夜通宵的现象,虽然放假不用上班,但饮食和作息也要跟平常一样有规律,为了自己的健康着想,请注意。
喜迎国庆节句子
1. 愿以吾辈之青春,守卫这盛世之中华。
2. 锦绣中国,盛世华诞;星星相映,家国礼赞。
3. 如果奇迹有颜色,那一定是中国红!
4. 生在红旗下,长在春风里,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
5. 暮灯带喜君应笑,盛世江山映眼前。
6. 凡日月所照,江河所流,皆为国土。
7. 愿山河永在 生生不息,我们继续书写盛世传奇。
8. 旭日东升,光耀神州,千里江山如画。
9. 壮美山水,盛世华章,九州佳景,祖国常青。
10. 祝我泱泱大国依旧热血沸腾。
11. 目光所至皆华夏,五星闪耀为信仰。
12. 日升月落,星烁云遮,溪河入海,红旗飘扬。神州大地之上,东方大国重立,皆是顺天而行,理当繁荣昌盛。
13. 惟愿山河无恙,国富兵强 你我皆不辱使命!
14. 筑梦灯火万家,同庆盛世中华。
15. 国强则民强,国富则民富,国家昌盛则民族亦昌盛。
16. 助我伟大祖国,繁荣昌盛,万古长青,长治久安,国泰民安。
17. 牡丹向阳繁昌盛,雄鹰鸾鸟舞锦荣。问君花开为谁红,举世无双中国龙。
18. 天地开泰,举国同庆。
19. 愿我大中华与天地并存,日月同光。
20. 壮美山水,盛世华章,九州佳景,祖国长青。
篇9:青年节是中国传统节日吗
不是。
所谓的传统节日,是指历史悠久,各民族各文化都统一认可,并在节日当天有着一定约定成俗的庆祝或纪念活动,如清明,端午节,中秋节这种节日。五四青年节则是类似于国庆节,建党节,八一建军节等等之类的纪念节日。
五四青年节源于中国1919年反帝爱国的“五四运动”,1919年5月4日发生在北京以青年学生为主的一场学生运动,广大群众、市民、工商人士等中下阶层广泛参与的一次示威游行、请愿、罢工、暴力对抗政府等多形式的爱国运动。
五四青年节源于中国1919年反帝爱国的“五四运动”,五四爱国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也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1939年,陕甘宁边区西北青年救国联合会规定5月4日为中国青年节。
青年节期间,中国各地都要举行丰富多彩的纪念活动,青年们还要集中进行各种社会志愿和社会实践活动,还有许多地方在青年节期间举行成人仪式。
青年节是几岁到几岁:14-28周岁
2008年4月,经国务院法制办同意,“青年节”放假适用人群为14至28周岁的青年,3亿多青年将于每年5月4日放假半天。
此次进一步明确年龄上限后,将有3亿多年龄在14至28周岁之间的青年可以依法在青年节这天享受到半天的假期,感受到社会对青年的关爱。
2008年1月1日起实施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规定:5月4日青年节,14周岁到28周岁的青年放假半天。由于青年节和3月8日妇女节等节日性质相同,都属于针对部分群体的节日,因此,如果当年5月4日赶上周六、周日的公休日,将不另补假期。
青年节的意义
五四运动是我国近现代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事件,五四精神是五四运动创造的宝贵精神财富。五四精神代表着诚实的,进步的,积极的,自由的,平等的,创造的,美的,善的,和平的,相爱互助的,劳动而愉快的,全社会幸福的统一体现。
五四青年节既是对历史承诺的担当,也是对实现社会与人生的叩访,更是对未来历史的观照。
“五四青年节”每年一次,或隆重或简朴,但其节日的意义永在。“五四青年节”包含着两层含义,一是纪念“五四运动”,一是作为青年的节日。作为当代青年的我们,更要牢记历史,继承祖辈们的遗志!
确定青年节是哪一年
简单来说是在新中国成立以后,即1949年的12月,我国政府正式宣布5月4日为青年节。到了1950年4月,又确定5月4日同时作为中国共青团成立纪念日,因此这两个节日是一起的。其实在更早以前就有这个概念了,当时为了使青年继承和发扬五四运动的光荣传统,于1939年的时候,陕甘宁边区西北青年救国联合会规定5月4日为中国青年节。
青年节的活动
1、唱响中国梦。
纪念五四青年节歌唱比赛。组织青年唱红歌,弘扬革命精神。
2、缅怀历史。
学习和弘扬“五四”精神。组织参观革命纪念馆、博物馆、爱国知教育基地等,缅怀革命先烈,组织观看爱国影片,开展学道习先进事迹活动等。
3、传承五四薪火。
展现青春风采。开展文艺汇演,展示现代青年才能。
4、深入基层为民解忧,开展志愿活动。
组织开展关爱老年、城市清洁等志愿服务活动。
5、畅想未来。
开展我的中国梦等主题演讲等活动;
6、激扬青春权。
开展联谊联欢等群体活动。组织爬山、野炊、拓展训练等集体活动。
【元旦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吗】相关文章:
1.元旦是中国节日吗
3.中国传统节日
5.传统节日元旦作文
6.关于传统节日元旦
9.中国传统节日文章
10.中国传统节日作文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