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
“世纪方舟”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1篇中国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后的中国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我们一起来阅读吧!
篇1:少数民族传统节日
少数民族传统节日
蒙古族:那达慕
蒙古语意为“游戏”或“娱乐”。原指蒙古族传统的“男子三竞技”——摔跤、赛马和射箭。随着时代的发展,逐渐演变成今天的包括多种文化娱乐内容的盛大庆典活动和物资交流活动。历史上的那达慕不受时间限制,通常在祭祀山水、军队出征、凯旋、帝王登基、正月以及大型庆典等场合举行。今天的那达慕,在每年夏秋之交举行,规模一般是看当年牧业的生产情况,小丰收小开,大丰收大开。活动内容除了传统的“男子三竞技”,还有文艺演出、田径比赛和各类经济文化展览以及订货洽谈、物资交流等。
傣族:泼水节
泼水节即“浴佛节”,是傣族的主要节日,相当于傣族的新年,一般在每年的四月中旬,持续4——7天。当天清晨人们便沐浴礼佛,之后的'几天内大家用清澈的互泼洒,以清洗掉过去一年的不顺与坎坷。活动有文泼和武泼,文泼用木盆装满清水,同时用树枝沾满水,轻洒在对方身上,而武泼是将一整盆水直接全泼出去。在泼水过程中,谁被泼的越多,谁越幸福安康。
彝族:火把节
彝族火把节是彝族最隆重盛大的传统节日,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至二十七日,彝族各村寨都要举行隆重的祭祀活动,祭天地、祭火、祭祖先、驱除邪恶,祈求六畜兴旺、五谷丰登,体现了彝族人民尊重自然规律,追求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望。
傈僳族:刀杆节
傈僳族刀杆节,傈僳语叫“阿堂得”,意思是“爬刀节”,它是居住在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泸水县境内的傈僳族以及彝族的传统节日,节期是每年正月十五日。傈僳族的传统节日,每年农历二月初八举行。流行于保山地区及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的傈僳族地区,表演者表演“上刀山”、“下火海”,表现了傈僳族人民不畏艰险的精神。刀杆节这天,几名健壮男子先表演“蹈火”仪式。他们赤裸双脚,跳到烧红的火炭堆里,蹦跳翻滚,表演各种绝技。第二天,他们把磨快的36把长刀,刀刃口向上分别用藤条横绑在两根20多米高的木杆上,组成一刀梯。表演者空手赤足,从快刀刃口攀上顶端,并在杆顶表演各种高难动作。如今,这顶惊险的传统祭奠仪式,已演变为傈僳族好汉表演绝技的体育活动。
哈尼族:扎勒特
“扎勒特“是哈尼语音译,又称“大年“。时值农历十月,故又称“译腊和实”,即十月年。节日当天各家要在天井里杀一只红毛公鸡,就地煮食,表示祭天。家中成员都要吃一块鸡肉,己出嫁的姑娘不能吃。在农历十月第一个属龙日举行,至属猴日结束,历时5天。哈尼族信奉原始宗教,扎勒特节主要是祭献天神和祖先。夏历十月第一个属龙日开始过年,历时五、六天至半月不等。节日期间杀猪宰羊,舂粑粑,蒸黄糯米饭祭祀天地和祖宗,并宴请邻近村寨、民族的宾客。人们身着盛装,走亲访友,求亲订婚,出嫁的姑娘也要带着酒、肉、粑粑回娘家献祖拜年。白日里开展荡秋千、摔跤、打陀螺、歌舞等娱乐活动。夜晚,在村边草坪上燃起篝火,各户抬来桌子,摆上酒肉、粑粑、水果等互相宴饭,充满友爱欢乐气氛。
篇2: 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
少数民族很多都过着跟我们同样的传统节日,例如:“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等。
彝族的“火把节”。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日,是彝族传统的盛大节日——“火把节”。这天清晨,彝族男女老少都穿起节日盛装,聚集在一齐,白天饮酒庆贺,进行斗牛、摔跤、赛马、射箭等活动。到晚上举行篝火晚会,高举火把游行。无数火把在田间、山林穿越游动,景色十分壮观。小伙子们吹起激越的笛子,弹起动听的月琴和大三弦,和姑娘们跳起优美欢快的“阿细跳月”舞蹈。“火把节”的源起,传说是为了纪念一位聪明坚贞、抗暴而死的古代女英雄。它反映了彝族人民驱除邪恶、追求幸福昌盛的完美愿望。
蒙古族的“那达慕”。每年七、八月牧畜肥壮的季节举行的“那达慕”大会,是蒙古人民一年一度的盛大节日。“那达慕”,蒙古语是娱乐或游戏的意思。“那达慕”大会上有惊险动人的赛马、摔跤,令人赞赏的射箭,有争强斗胜的棋艺,有美妙动人的歌舞。大会召开前,男女老少乘车骑马,穿着节日的盛装,不顾路途遥远,从四面八方来参加比赛和观赏。彩旗飘扬,人欢马嘶,平日宁静的草原,顿时变成繁华的彩城。
白族的“三月街”。“三月街”又名“观音节”,是白族人民盛大的节日和街期。每年农历三月十五日至二十日在大理城西的点苍山脚下举行。最初“三月街”带有宗教活动色彩,之后逐渐变成一个盛大的物资交流会。明清时期,四川、西藏及江南各省都有商人到此贸易。它不仅仅是交易市场,还是表演各种舞蹈和赛马、竞技的园地。解放后,三月街已发展成滇西各族人民一年一度繁荣的物资交流和民族体育、文艺的大会,对加强各民族团结、促进经济文化交流,起了用心的作用。
傣族的“泼水节”。我国傣族和中南半岛某些民族的新年节日,也是傣族一年中最盛大的传统节日。在傣历六、七月举行。节日的头两天是送旧,最后一天是迎新。期望把过去一年中的疾病和灾难送走,祈求在新的一年里风调雨顺。原俗节日清晨,男女老幼沐浴更衣到佛寺赕佛,全寨妇女为佛像泼水“洗尘”。然后青年男女泼水为戏,认为这样能够消灾除病。下午举行“丢包”,是青年男女借以求爱的一种活动。在节日里,还举行公众放高升、赛龙船活动,使整个泼水节到达高潮。解放后,破除了陈规陋习,增加了健康的资料,如第一天开欢庆大会,各族军民同贺傣历佳节,会后举行丰富多彩的文艺、体育活动;次日各村寨举行欢快的泼水活动,第三日赶摆。
苗族的“芦笙节”。每年二月十三日至十六日,是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人民的传统节日——“芦笙节”。这几天,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完全沉浸在欢腾喜庆的气氛之中。村村寨寨的苗族人民,男女老少都穿着节日盛装,聚集在大大小小的广场上围成一个圆圈,小伙子吹起芦笙,姑娘们踏着芦笙的优美旋律,翩翩起舞。芦笙是苗族人民喜欢的一种乐器,大的高四、五米,小的一、二米。芦笙节是苗族人民在春节之后,春耕之前,预祝新的一年风调雨顺、获得丰收的节日,也是苗族男女青年表达感情和向对方父母显示自我才能的时机。节日前,青年们常常把自我心爱的情人向母亲和嫂嫂透露。芦笙节时,母亲们透过对青年们的歌舞技艺的现场观察,品评他们的聪明才智,并进一步了解他们的道德品质,劳动好坏,帮忙子女选取好对象。在苗族人民中,不善于歌舞、道德败坏、劳动不好的人,是难以找到称心如意的爱人的。“芦笙节”期间,还举行斗牛、赛马和篮球比赛等。
纳西族的“火把节”。农历六月二十五日至二十七日三天,是纳西族人民仅次于春节的隆重节日——火把节。相传玉皇大帝有一天感到厌倦,想看看人间的生活。打开南天门,只见大地青山绿水,人寿年丰,他十分生气,命一天将去烧毁人间。天将不忍心毁坏劳动人民用血汗换来的成果,便向玉皇大帝慌报人间已经烧毁。谎言被玉皇大帝察觉,就把这员天将杀了。6月的.一天,一滴血从天上滴下来,变成一个娃娃,娃娃哭着说:玉皇大帝今晚要烧毁人间,叫大家快快点燃火把,连烧三天,迷惑玉帝,才能度过灾难。于是家家户户三天三夜点燃火把,最后免除了灾难。从那以后,为纪念那员天将,就有了火把节。火把节的第一天,男女青年打扮一新,到野外采摘野花野果,对歌谈情。成年人把松木劈成细条,中间夹上松脂,捆成火把。家庭主妇则准备节日的会餐。天将晚,各家在门前点燃火把。第二天,亲朋互相拜访;已婚妇女回娘家探亲;青年男女到野外会餐;成年人则准备比昨晚更长的火把;农民用火把照亮庄稼,消灭害虫,预祝丰收。第三天,是火把节的高潮。火把扎得又长又大,装饰漂亮。家家户户用火把将屋前屋后都照遍,把蜘蛛网等不洁之物烧掉,以示驱除邪恶,安定吉祥。之后,人们围着巨大的火把,通宵达旦地歌舞游玩。
毛难族的“庙节”。庙节是毛难族人民一年一度的盛大节日。每到庙节,毛难山乡家家户户蒸五色糯米饭和粉蒸肉,在中堂插上柳枝,上方密密麻麻地粘上五色糯米饭团,象征硕果累累,五谷丰登。这一天,男女老少新装艳服,提着用一种叫“发多”树叶包着的五色糯米饭和粉蒸肉,去走亲访友,妇女们也欢天喜地带着儿女回娘家。毛难节的来由,一是向天神乞求风调雨顺;二是祭奠传说中毛难山乡饲养耕牛和菜牛的创始人——三界公。过节时,各家各户还要给自我的耕牛吃一团糯米饭和一块粉蒸肉,表示对牛一年辛苦的慰劳。
瑶族的“达努节”。农历五月二十九日,是广西都安瑶族人民欢庆丰收的传统节日“达努”节。这一天,人人华服艳装,走村串寨访亲问友,互庆丰收。村村寨寨敲起铜鼓,载歌载舞,尽情享受丰收的喜悦。“达努节”传说是这样来的:上古时有个叫密洛陀的祖娘,她的一男一女长大成人之后,祖娘要他们带着农具和种籽,去过自食其力的生活。兄妹俩开荒种庄稼,但长出来的果实被野猪、地鼠和鸟儿吃光了。兄妹俩向祖娘诉苦。祖娘鼓励他们不要怕困难,同时给了他们一面铜鼓和一只猫,要他们再去奋斗。兄妹俩第二次种出的庄稼成熟了,鸟兽又来偷食。兄妹俩敲起铜鼓惊走了鸟兽,放出猫吃尽了地鼠,最后获得了丰收。为了报答祖娘,兄妹俩在五月二十九日祖娘生日这天敲着铜鼓去给祖娘祝寿,并祝瑶家年年丰收,人畜两旺。从而构成了“祖娘节”,又叫“达努节”。
京族的“哈节”。“哈”在京语中是唱歌的意思。“哈节”也就是歌节。它是住在南海北部湾几十个海岛上的京族人民的传统民族节日。据传说,七、八百年前,有位歌仙来到京族地区,借传歌为名,动员大家起来反抗封建统治者。他的歌声悠扬动听,深受群众喜爱。之后,人们建了“哈亭”,以唱歌和传歌的方式纪念和赞美这位歌仙。于是构成了一年一度的“哈节”。哈节里唱的歌,称为“哈歌”,有固定的手抄歌本,由专人演唱,平时一般不唱。“唱哈”的主角有三个,一个男的称“哈哥”,专司操琴伴奏;两个女的称“哈妹”,轮流演唱。歌声婉转,琴音柔和,别具一格,饶有风味,歌词资料多受汉族诗词歌赋影响,或咏唱传统故事,或吟诵白居易的《琵琶行》,或叙说历史人物,或颂扬友谊与感情,丰富多彩,优美动人。京族人民很重视“哈节”。每到节日,他们清扫屋院,穿起盛装,兴高采烈地云集在“哈亭”听“哈”。
【精选总结二】
少数民族很多都过着跟我们同样的传统节日,例如:“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等。
彝族的“火把节”
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日,是彝族传统的盛大节日——“火把节”。这天清晨,彝族男女老少都穿起节日盛装,聚集在一齐,白天饮酒庆贺,进行斗牛、摔跤、赛马、射箭等活动。到晚上举行篝火晚会,高举火把游行。无数火把在田间、山林穿越游动,景色十分壮观。小伙子们吹起激越的笛子,弹起动听的月琴和大三弦,和姑娘们跳起优美欢快的“阿细跳月”舞蹈。“火把节”的源起,传说是为了纪念一位聪明坚贞、抗暴而死的古代女英雄。它反映了彝族人民驱除邪恶、追求幸福昌盛的完美愿望。
瑶族的“达努节”
农历五月二十九日,是广西都安瑶族人民欢庆丰收的传统节日“达努”节。这一天,人人华服艳装,走村串寨访亲问友,互庆丰收。村村寨寨敲起铜鼓,载歌载舞,尽情享受丰收的喜悦。“达努节”传说是这样来的:上古时有个叫密洛陀的祖娘,她的一男一女长大成人之后,祖娘要他们带着农具和种籽,去过自食其力的生活。兄妹俩开荒种庄稼,但长出来的果实被野猪、地鼠和鸟儿吃光了。兄妹俩向祖娘诉苦。祖娘鼓励他们不要怕困难,同时给了他们一面铜鼓和一只猫,要他们再去奋斗。兄妹俩第二次种出的庄稼成熟了,鸟兽又来偷食。兄妹俩敲起铜鼓惊走了鸟兽,放出猫吃尽了地鼠,最后获得了丰收。为了报答祖娘,兄妹俩在五月二十九日祖娘生日这天敲着铜鼓去给祖娘祝寿,并祝瑶家年年丰收,人畜两旺。从而构成了“祖娘节”,又叫“达努节”。
蒙古族的“那达慕”
每年七、八月牧畜肥壮的季节举行的“那达慕”大会,是蒙古人民一年一度的盛大节日。“那达慕”,蒙古语是娱乐或游戏的意思。“那达慕”大会上有惊险动人的赛马、摔跤,令人赞赏的射箭,有争强斗胜的棋艺,有美妙动人的歌舞。大会召开前,男女老少乘车骑马,穿着节日的盛装,不顾路途遥远,从四面八方来参加比赛和观赏。彩旗飘扬,人欢马嘶,平日宁静的草原,顿时变成繁华的彩城。
纳西族的“火把节”
农历六月二十五日至二十七日三天,是纳西族人民仅次于春节的隆重节日——火把节。相传玉皇大帝有一天感到厌倦,想看看人间的生活。打开南天门,只见大地青山绿水,人寿年丰,他十分生气,命一天将去烧毁人间。天将不忍心毁坏劳动人民用血汗换来的成果,便向玉皇大帝慌报人间已经烧毁。谎言被玉皇大帝察觉,就把这员天将杀了。6月的一天,一滴血从天上滴下来,变成一个娃娃,娃娃哭着说:玉皇大帝今晚要烧毁人间,叫大家快快点燃火把,连烧三天,迷惑玉帝,才能度过灾难。于是家家户户三天三夜点燃火把,最后免除了灾难。从那以后,为纪念那员天将,就有了火把节。火把节的第一天,男女青年打扮一新,到野外采摘野花野果,对歌谈情。成年人把松木劈成细条,中间夹上松脂,捆成火把。家庭主妇则准备节日的会餐。天将晚,各家在门前点燃火把。第二天,亲朋互相拜访;已婚妇女回娘家探亲;青年男女到野外会餐;成年人则准备比昨晚更长的火把;农民用火把照亮庄稼,消灭害虫,预祝丰收。第三天,是火把节的高潮。火把扎得又长又大,装饰漂亮。家家户户用火把将屋前屋后都照遍,把蜘蛛网等不洁之物烧掉,以示驱除邪恶,安定吉祥。之后,人们围着巨大的火把,通宵达旦地歌舞游玩。
苗族的“芦笙节”
每年二月十三日至十六日,是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人民的传统节日——“芦笙节”。这几天,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完全沉浸在欢腾喜庆的气氛之中。村村寨寨的苗族人民,男女老少都穿着节日盛装,聚集在大大小小的广场上围成一个圆圈,小伙子吹起芦笙,姑娘们踏着芦笙的优美旋律,翩翩起舞。芦笙是苗族人民喜欢的一种乐器,大的高四、五米,小的一、二米。芦笙节是苗族人民在春节之后,春耕之前,预祝新的一年风调雨顺、获得丰收的节日,也是苗族男女青年表达感情和向对方父母显示自我才能的时机。节日前,青年们常常把自我心爱的情人向母亲和嫂嫂透露。芦笙节时,母亲们透过对青年们的歌舞技艺的现场观察,品评他们的聪明才智,并进一步了解他们的道德品质,劳动好坏,帮忙子女选取好对象。在苗族人民中,不善于歌舞、道德败坏、劳动不好的人,是难以找到称心如意的爱人的。“芦笙节”期间,还举行斗牛、赛马和篮球比赛等。
篇3: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作文
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作文
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作文(一)桂林不仅山水风光、人文景观令人神往,而且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也令人迷恋。壮、回、苗、瑶、侗等28个少数民族占全市总人口的8.5%左右,共有少数民族70多万人。
淳朴的民风、独特的地域文化,诸如农耕、游牧、节庆、服饰、饮食起居、婚丧、建筑、语言文字、宗教信仰等,构成了一幅浓郁而又色彩斑斓的民俗风情图画,为您的桂林之行增添情趣。
资源七月半河灯歌节:资源县农历七月半河灯歌节(七月十三日―十五日),历史悠久,是当地民间一年一度民族风俗传统节日。每到七月半,以唱歌放灯寄托缅怀先人,消灾避祸的情思。人们自发携灯,沿河漂放,夜幕下灯光辉煌,形成“万盏河灯漂资江”壮景。节庆期间,地方特产、民间小吃琳琅满目,经贸洽谈,形势多样,有顶竹竿、舞狮、舞龙、大象拔河、斗鸡、斗羊、羊鸟等古朴的民间体育、娱乐活动。“七月半”莅临资源县城可饱览桂北山区的乡土民情。
龙胜红衣节龙胜县:是多民族的自治县,红瑶是龙胜瑶族的一个支系。红瑶妇女爱穿自己编织的红衣衫,故称红瑶,每年农历三月十五或四月初八是泗水乡红瑶同胞的会期、亦称红瑶同胞一年一度的红衣节。
红衣节是龙胜红瑶同胞所特有的民族节庆日,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元朝期间,红瑶同胞在每年农历3月15这天,男女老少身着节日盛装,肩担自己生产的土特产品,成群结对来到泪水街举行节日盛会,交换一年所需的生活用品和农业生产资料用品,未婚青年则在这一天借机唱山歌、吹木叶,以优雅动听的情歌来相约幽会意中人。红瑶同胞能歌善舞,民间体育活动顶竹杠、拉山拔河,打旗公等十分有趣。红瑶妇妇女爱盘发,头发又黑又亮而且很长。红瑶姑娘爱比美,不仅长得漂亮,而且要有文化、善言善歌、心灵美。因此,对山歌,跳长鼓舞,体育比赛,比长发,评寨花,使红衣节内容丰富、非常活跃。
一年一度的红衣节,举行于寨纳(泗水乡),或举行于龙脊山下。随着旅游业的发展,红衣节已成为龙胜向外界展示自己的一个窗口,并发展成为瑶、苗、侗、壮等少数民族共同的节日。
民间对歌阳朔居有汉、壮、瑶、苗等11个民族,各民族除有自己的`习俗、节日外,一个共同的特点便是擅长对山歌。不论婚丧嫁娶,还是逢年过节,每每摆起歌台,一比高低,直至通宵达旦仍不肯散去。这些山歌有谈情说爱的,有倾诉生离死别、崇尚忠孝的,也有谈古论今叙事的。唱者少则三、五人,多则几十人,歌声或激越高昂,悠扬动听;或深沉委婉、如泣如诉;或轻呤浅唱、闲适潇洒……尤以壮乡高田的中秋节对歌、福利龙尾瑶民的“歌堂愿”会最富特色。
福利五月八节阳朔县福利民间的传统节日,中国农历每年的五月初八前后,由民间组织在福利镇上开展的民间文艺、体育及祭奠活动。
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作文(二)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一个山川秀美、民风古朴的地方,一个令人神往的地方。居住着全国近四分之一的苗族人口,近一半的侗族人口,中国最大的苗寨――西江千户苗寨和最大的侗寨――肇兴千户侗寨都坐落于此。
走进黔东南,就好象进入了绿色世界,苗岭深处的雷公山自然保护区及剑河百里阔叶林,很少有人迹化自然的痕迹。原始森林茫茫苍苍,珍禽异兽自由出没,山清水秀、鸟语花香、空气清新。
黔东南有舞阳河、清水江、都柳江;还有龙鳌河、高过河、杉木河、野洞河、八舟河等,全州境内大小河流2900多条,条条溪河清澈见底,这里有一个国家级六个省级风景名胜区。
来到黔东南,你回感觉到这不仅是空间的转移,而是时光在倒流,丰富的民族历史文化积淀,使这里还保存着唐代发型、宋代服饰、明清建筑、魏晋遗风,()居住在这里的苗族、侗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在长期劳动和生活中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民族传统文化。他们依山建寨,聚族而居,村村寨寨都木青竹翠,绿树成荫。村寨来客,热情的苗侗人民都有用酒拦路、拦门的礼仪,最高的贵客到来,拦路酒达十二道之多。穿着盛装的苗侗少女,用醇香的米酒和动人的歌声表示欢迎,相与同乐。洒脱粗旷的小伙子吹起芦笙芒筒,迎客进寨。
黔东南是贵州东线民族风情旅游的中心,有“百节之乡”的美称,民族传统节日数以百计,异彩纷呈,犹如一座活生生的民族风情博物馆。
黔东南是“芦笙的故乡”“歌舞的海洋”,芦笙与歌舞交相辉映,已成为闻名天下的民族特色,情丝万缕的芦笙金曲,悦耳动听的苗族飞歌、侗族大歌,精彩激烈的斗牛场面,风情别致的苗家吊脚楼,堪称民族工艺一绝的苗族银饰、挑花、刺绣、蜡染等,无不闪烁着东方文化的光芒。
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作文(三)
壮族在八月十五这天,除了要赏月和吃月饼外,一项重要习俗活动就是“闹哥孩”,因为组织者和参与者都是女性,闹的对象是男性,所以叫“闹哥孩”,其实就是对歌,内容一般不涉及爱情,多是有关史实、社会一类的,尽兴方散。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畲族把这天视为走亲访友的好日子,而陪客唱歌又是畲族的独特习俗。中秋歌节不但要陪客唱,还要集中到县城去对歌。对歌的时候,男女各站一边,女的还特别喜欢挤在一起,不参加唱歌的妇女,也要和歌者挤在一起,以壮声势。
朝鲜族则用木杆和松枝高搭“望月架”,先请老人上架探月,然后点燃望月架,敲长鼓、吹洞箫,一起合跳《农家乐舞》。
黎族称中秋节为“八月会”或“调声节”。届时各集镇举行歌舞聚会,每村由一“调声头”(即领队)率领男女青年参加。人员到齐后,大家互赠月饼、香糕、彩扇和背心,成群结队。入夜便聚集在火旁,烤食野味,痛饮米酒,开展盛大的对歌,未婚青年趁机寻找未来的伴侣。
每到中秋之夜,苗族全家团聚后,要到山林空地上载歌载舞,举行“跳月”活动。男女青年在“跳月”中,相互寻找心上人,吐露爱慕之情。
台湾高山族同胞每到中秋之夜,都要穿起美丽的民族服饰,齐聚在日月潭边的月光下,男男女女玩起“托球舞”的游戏。
瑶族在中秋之日举行“舞火狗节”,舞火狗意在驱邪避邪。是日,姑娘们叩拜完祖先,然后舞蹈,青年男子则在一旁燃放鞭炮。待姑娘们玩够后,男女开始对歌。按照当地习俗,姑娘必须参加三次以上的舞火狗活动,才能结婚。
虽然各民族的中秋节的习俗很多,形式也各不相同,但都寄托着人们对生活无限的热爱和向往,都有“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美好愿望。
篇4:关于少数民族传统节日的作文
少数民族传统就好比世界文化大花园中的一朵闪耀奇葩,是中华民族的文化之根!
一方水土造就一方戏曲。北京的京剧雍容华美。梅、程、荀、尚四派尽显风姿。生动曲折的唱腔,娴熟多姿的舞步,将其推为“东方歌剧”。外柔内刚、柔美娇婉、刚健婀娜的特有风格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
江苏的昆剧典雅精致。这“中国戏曲之母”已有四百多年的光辉历史,主宰剧坛两百余年,其其他吸取几乎都受昆剧艺术的影响。演员表情极为丰富,双目忽愁忽乐,演绎这人世间的悲欢离合。
浙江的越剧轻柔婉转。它如同一只彩翼的神鸟,细步沓来。它犹如灵芝草,当人们悲哀沮丧时,它轻柔地抚慰你的身;当人们恍惚懒散时,它高昂地激励你的心。
山西的秦腔高亢激昂。那唱腔吼得地动山摇、惊心动魄,壮阔、豪放、火烈的氛围表现的痛快淋漓。这是力量的奔腾,生命的升华。它恢弘的气势、铿锵的节奏吸引了无数人民群众。
这众多的戏剧种类是中华的瑰宝,倘若中华文化是一棵千年古树,那么种种戏曲就是条条深根,这么多跟在大地里息息相通,不断为枝叶送去养分。然而百年后的今天,随着流行音乐的火爆、影视文化的传播,戏曲艺术日趋衰弱,曾经人才辈出的剧团青黄不接,曾经广为传唱的曲子曲高和寡。民族文化的根呀,它需要的是吸收着大地母亲给予它的食粮的供养,而这大地就是广大的中华儿女啊!众多戏曲艺术面临后继无人的危险,若这根少了水分和食粮,后果只能是整棵大树的枯萎!这根是前人天赋和才智的结晶,我们中华儿女有责任将它发扬,让这根扎得更深!
多姿的戏曲发出的腔声还散落在黄昏寂寥的天籁中,面对这根,我们应该视他为生命,所有的人都应沉思,明天这根是否牢固,这大树是否会重焕生机?
篇5:关于少数民族传统节日的作文
桂林不仅山水风光、人文景观令人神往,而且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也令人迷恋。壮、回、苗、瑶、侗等28个少数民族占全市总人口的8.5%左右,共有少数民族70多万人。
淳朴的民风、独特的地域文化,诸如农耕、游牧、节庆、服饰、饮食起居、婚丧、建筑、语言文字、宗教信仰等,构成了一幅浓郁而又色彩斑斓的民俗风情图画,为您的桂林之行增添情趣。
资源七月半河灯歌节:资源县农历七月半河灯歌节(七月十三日—十五日),历史悠久,是当地民间一年一度民族风俗传统节日。每到七月半,以唱歌放灯寄托缅怀先人,消灾避祸的情思。人们自发携灯,沿河漂放,夜幕下灯光辉煌,形成“万盏河灯漂资江”壮景。节庆期间,地方特产、民间小吃琳琅满目,经贸洽谈,形势多样,有顶竹竿、舞狮、舞龙、大象拔河、斗鸡、斗羊、羊鸟等古朴的民间体育、娱乐活动。“七月半”莅临资源县城可饱览桂北山区的乡土民情。
龙胜红衣节龙胜县:是多民族的自治县,红瑶是龙胜瑶族的一个支系。红瑶妇女爱穿自己编织的红衣衫,故称红瑶,每年农历三月十五或四月初八是泗水乡红瑶同胞的会期、亦称红瑶同胞一年一度的红衣节。
红衣节是龙胜红瑶同胞所特有的民族节庆日,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元朝期间,红瑶同胞在每年农历3月15这天,男女老少身着节日盛装,肩担自己生产的土特产品,成群结对来到泪水街举行节日盛会,交换一年所需的生活用品和农业生产资料用品,未婚青年则在这一天借机唱山歌、吹木叶,以优雅动听的情歌来相约幽会意中人。红瑶同胞能歌善舞,民间体育活动顶竹杠、拉山拔河,打旗公等十分有趣。红瑶妇妇女爱盘发,头发又黑又亮而且很长。红瑶姑娘爱比美,不仅长得漂亮,而且要有文化、善言善歌、心灵美。因此,对山歌,跳长鼓舞,体育比赛,比长发,评寨花,使红衣节内容丰富、非常活跃。
一年一度的红衣节,举行于寨纳(泗水乡),或举行于龙脊山下。随着旅游业的发展,红衣节已成为龙胜向外界展示自己的一个窗口,并发展成为瑶、苗、侗、壮等少数民族共同的节日。
民间对歌阳朔居有汉、壮、瑶、苗等11个民族,各民族除有自己的习俗、节日外,一个共同的特点便是擅长对山歌。不论婚丧嫁娶,还是逢年过节,每每摆起歌台,一比高低,直至通宵达旦仍不肯散去。这些山歌有谈情说爱的,有倾诉生离死别、崇尚忠孝的,也有谈古论今叙事的。唱者少则三、五人,多则几十人,歌声或激越高昂,悠扬动听;或深沉委婉、如泣如诉;或轻呤浅唱、闲适潇洒......尤以壮乡高田的中秋节对歌、福利龙尾瑶民的“歌堂愿”会最富特色。
福利五月八节阳朔县福利民间的传统节日,中国农历每年的五月初八前后,由民间组织在福利镇上开展的民间文艺、体育及祭奠活动。
篇6:关于少数民族传统节日的作文
先来说说少数民族―回族,回族的节日与汉族的有点相同,但许多都不同。
回族不吃猪肉,还有,回族要封斋―就是不能吃饭,到了早上才能吃饭,如果饿了就和水,这样坚持一个月,就可以开斋了,开了斋就可以大口大口的吃饭了,这样可以让全加幸福。
在来说说汉族的端午节,端午节来了,汉族人就要吃粽子,这一天,人们就要买粽子,包粽子,街上人山人海的,粽子节是为了纪念伟大诗人―屈原。
傣族的泼水节,傣族的泼水节是一个隆重而快乐的日子,泼水节是在夏天,这是我来了了傣族。
我看到那里有许多人在玩,我也去了,来了这里,我拿起弹药,就冲锋了,可是中弹了,我有找准时期干掉了5个人,当我高兴是,那5个人就一起朝我冲来,打得我措手不及。
我过的节日真多呀!
篇7:中国少数民族星图
中国少数民族星图
描述分析已知的中国古代少数民族部分星图基本内容,可知北魏、唐代和辽国的少数民族星图和中原汉民族的星图内容是基本一致的,但吸收了西方的黄道12宫的`内容,特别是在辽墓的星图上的黄道12宫图象已趋于中国化.说明中国的少数民族在所处的地理环境和国际交往中,除保留中国传统星图特色外,还善于吸收外来天文学和文化.也说明少数民族在中国星图发展史中的重要作用.
作 者:姚传森 YAO Chuan-sen 作者单位:北京古观象台,北京,100005 刊 名:广西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GUANGXI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NATURAL SCIENCE EDITION) 年,卷(期): 15(1) 分类号:P114 关键词:星图 28宿 黄道12宫篇8: 中国少数民族节日
蒙古族
蒙古族的传统节日主要有旧历新年,蒙古语为“查干萨仁”,即白色的月。蒙古族的年节亦称“白节”或“白月”,这与奶食的洁白紧密相关意。此外还有那达慕、马奶节等。
朝鲜族
其节日基本上与汉族相同,主要有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老人节等。还有三个家庭的节日,即婴儿周岁生日、回甲节(60大寿)、回婚节(结婚60周年纪念日)。每逢回甲节、回婚节时,子女、亲友、邻居都向老人祝福、祝寿。
傣族
傣族的重大节日有泼水节、关门节和开门节,均与佛教有关。
东乡族
东乡族和其他信仰宗教的民族一样,每年有三大节日,即开斋节、古尔邦节、圣纪节,都来源于伊斯 兰教。
布朗族
厚南节是布朗族盛大的年节,每逢农历三月清明节后7日,即阳历4月13日—15日举行。节日里,主要活动是相互泼水,其仪式完全按照布朗族古朴的传统方式——迎接太阳的习俗举行,所以,人们称之为迎接太阳的节日。
怒族
主要节日有:春节,怒语称“吉佳姆”,又称盍司节;仙女节,又称鲜花节,是居住在贡山一带的怒族的传统节日,节期为每年农历三月十五日至十七日;祭谷神,怒语称“汝为”,原碧江县匹河一带怒族的传统节日,时间为每年的农历十二月二九日,举行祭祀活动,祈祷谷神保佑。
塔塔尔族
塔塔尔语叫“古尔邦艾提”,是阿拉伯语的音译借词,阿拉伯语“卡尔邦”,意为“献身”。
回族
回族有三大节日,即开斋节、古尔邦节、圣纪节。
这三个节日都是宗教节日。
开斋节,是阿拉伯语“尔德·菲士尔”的意译,所以也叫“尔德”节,在新疆还有“肉孜”节的叫法。
这一天要沐浴净身,室内焚香,斋戒半日。
纪念活动一般在清真寺举行,在活动中要诵经演说,讲述圣绩。
有的地方还在这天举行盛大的尔麦里会(善事宴会),宴请宾客。
满族
满族受汉文化的影响,节日与汉族相近,重视过农历新年。
正月十五过灯节,正月二十五祈求来年过“添仓节”,农历二月二是“锁龙”的日子,还有五月端五,六月六“虫王节”,八月十五日中秋节;添仓节,每年正月25日,满族农村家家讲究煮黏高粱米饭,放在仓库,用秫秸杆编织一只小马插在饭盆上,意思是马往家驮粮食,丰衣足食。
第一天,再添新饭,连着添三回。
也有的人家用高粱秸做两把锄头插在饭上。
这个节至今在东北农村保留着;虫王节,六月天,易闹虫灾,居住在辽宁省岫岩、凤城一带的满族过去在六月初六这天,一户出1人到虫王庙朝拜,杀猪祭祀,求虫王爷免灾,保证地里的收成好。
如今不搞虫王节祭祀扫活动,但家家要在这一天晾晒衣物,以防虫蛀。
黎族
黎族的节日与黎族的历法有着密切的'关系。
解放前黎族的节日,在邻近汉族地区和黎汉杂居地区,大多都用农历,节日与汉族相同,例如春节、清明节、端午节等。
就黎族来说,过得最隆重和最普遍的节日是春节和三月三。
纳西族
纳西族人民的节日有许多与汉族相同,如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但春节的活动内容却与汉族不同,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
同西南许多民族一样,纳西族也有火把节。
而本民族的传统节日,主要是骡马会、农具会、龙王会和朝山会。
撒拉族
撒拉族主要有古尔邦节和开斋节圣纪节。
乌孜别克族
乌孜别克族主要有开斋节、古尔邦节,诺鲁孜节。
独龙族
独龙族的传统节日只有一个,人们称“卡雀哇”或“德里哇”,意为年节,时间在农历腊月 中,具体时间由各家或家族自己定,时间长短视食物准备情况而定,节日期间,人们要举行 祭山神仪式,唱歌跳舞。
藏族
藏族的节庆活动很多,几乎每月都有一个节日,而且民间节日和宗教节日互相穿插。
传统节日中以藏历新年、沐浴节、雪顿节和望果节最有规模、最具特色。
此外还有达玛节、赏花节、上九节、郎扎热甲节、俄喜节、罗让扎花、沐浴节、驱鬼节、响浪节、酥油花灯节、望果节、转山会等等。
侗族
各地侗族大多要过春节,时间也是正月初一。
有些地方在10月底或11月初择日过侗年。
4月8日或6月6日为祭牛节,节日时不准使用牛。
此外,还有抢花炮的花炮节,吃新米的吃新节,停止生产活动,以及各姓氏自己过的姓氏节及赶歌会、姑娘节、斗牛节、花炮节等。
侗族一年一度的花炮节,各地举行的日期不同。
拿三江侗族自治县来说,是正月初三(农历,下同),梅林是二月初二,富禄是三月初三,而林溪却是十月二十六。
花炮分为头、二、三炮,包炮都系上一个象征幸福的铁圈,外用红绿线包扎。
燃放时以火药铁炮为冲力,把铁圈冲上高空。
当铁圈掉下来时,人们便以铁圈为目标,蜂拥争夺,谓之“抢花炮”。
据说,谁抢得花炮,谁在这一年里就能人财两旺,幸福安康。
集会地点还唱侗戏、演彩调、吹芦笙、“多耶”、打篮球等助兴。
花炮节是侗族人民最热闹的节日。
傈僳族
傈僳族的主要节日有澡塘会、收获节、过年节等。
每年农历二月初八举行传统的刀杆节,在节日会场的中央,竖起两根约20米的粗大长杆,上面像梯子一样绑上36把长刀作为横档,刀口向上,谓之刀杆。
正午时刻,鞭炮鼓点齐鸣,五名傈僳族汉子身着大红袍,头戴蓝布帽,在刀杆下将斟满的白酒一饮而尽,纵身跳上刀杆。
他们双手扶握住上层的刀面,赤脚蹬着锋利的刀刃,勇敢地攀援而上,爬至杆顶,取出鞭炮燃放,一时间鞭炮声欢呼声响成一片。
爬杆者下来后,人们纷纷向他敬献美酒,能爬刀杆的人在傈僳族中很受尊敬。
爬杆结束后,青年男女还进行丢烟包活动,男女各站一边,互相投掷,如果姑娘接着小伙子的烟包,并收藏起来,就说明姑娘接受了小伙子的爱慕之情。
阔什节,“阔什”是傈僳语的译音,“岁首”之意。
阔什节,是傈僳族人民的节日。
在农历正月初一至十五日之间举行,历时两三天。
相当于汉族的春节。
毛南族
春节放鸟飞、端午找草药。
毛南族也过端午节,还有南瓜节、重阳节。
俄罗斯族
俄罗斯人传统的民族节日主要与宗教信仰有关,每年公历的1月7日俄罗斯族均欢度圣诞节。
纪念耶稣降生。
鄂伦春族
鄂伦春族的主要节日是农历新年。
维吾尔族
传统节日有肉孜节(即开斋节)、库尔班节(即古尔邦节)和诺鲁孜节节。
瑶族
瑶族的民族节日较多,主要有盘王(即盘瓠王,畲、瑶族传说中的始祖,传说是一只名叫“盘瓠”的龙犬)节、达努节等。
达努节是为纪念创世女神密洛陀而过的节日,日期为农历五月二九日。此外还有“耍歌堂”节,又叫“耍望”节、晒衣节、干巴节、月半节、祝著节等。
佤族
佤族和汉族一样过春节。
还有插种节、新米节。
柯尔克孜族
柯尔克孜人的节日分传统节日与宗教节日。
仡佬族
祭山、吃新、过年,是仡佬族普遍过的三大节日。
篇9:中国少数民族谚语
中国少数民族谚语
勇士的心胸,能容下大海。(维吾尔族)
搬家太勤,羊群受罪。(维吾尔族)
情人哭声都好听,仇人的笑脸难看。(蒙古族)
没吹灭人家的火把,却烧了自己的胡子。(维吾尔族)
家乡的水是仙水,家乡的土是金子。(蒙古族)
向不忠实的姑娘求爱,不如狠狠咬自己嘴唇。(蒙古族)
睡多得疾病,哭多烂眼睛。(壮族)
煮饺子要水多,蒸包子要猛火。(维吾尔族)
茶水喝足,百病可除。(维吾尔族)
胜利是克服了无数困难取得的。(哈萨克族)
阔人埋在钱堆里,穷人埋在债堆里。(维吾尔族)
喷泉的水堵不死,爱情的火扑不灭。(蒙古族)
喝了开水,心里清醒。(维吾尔族)
毛毛细雨湿衣服,流言蜚语伤好汉。(蒙古族)
骏马怀念草原,勇士怀念故乡。(柯尔克x族)
嘴上的高楼大厦,不如用手盖起来的茅屋。(哈萨克族)
聋子的眼睛大,吹牛的话头大。(哈萨克族)
毡房里的火苗危险,内部的敌人危险。(柯尔克x族)
敌人发一千次誓,你也不能相信半句。(维吾尔族)
吃美味的东西有如听称赞的话。(藏族)
多施肥料苗儿壮,苗旺自能多打粮。(蒙古族)
有弊病的人,心虚;长背疮的马,胆怯。(蒙古族)
只要当药使,蜜糖都变苦。(朝鲜族)
大刀可以砍下头颅,却砍不断一根细发。(柯尔克x族)
认清了有毒的东西,就等于找到了良药。(藏族)
蚂蚁虽小,大象却怕。(柯尔克x族)
家天天是喜穷人家天天是忧。(维吾尔族)
水利不修,有田也丢。(苗族)
肚子里没有病,喝茶也会胖起来。(哈萨克族)
强摘的果子不甜,包办的婚姻不谐。(朝鲜族)
爱叫的猫捉不到老鼠,好吹的人办不成大事。(满族)
往老熊嘴里抹蜜,定会咬你的手。(拉祜族)
千千万万匹走马,换不来真正的爱情。(藏族)
胸怀忠诚比漂亮有钱强。(蒙古族)
不怕风雨的牧民,羊群为他歌唱。(柯尔克x族)
搞阴谋的人,不会做出众人喜欢的事。(哈萨克族)
小数怕长算,零数怕整算。(壮族)
威武面前不屈膝,困难面前不折腰。(蒙古族)
四月种芋,一本万利;五月种芋,一本一利。(白族)
肥牛骏马多点好,闲言滥语少点好。(蒙古族)
可怜狼的人,要被狼吃掉。(维吾尔族)
白水挤不出油来,废话找不到内容。(柯尔克x族)
没有当过流浪汉的人不知在故乡的幸福。(维吾尔族)
恶狗到处碰到木棍。(白族)
种菜老婆吃菜脚,做鞋老婆打赤脚。(壮族)
别困河深不渡河,别因困难不进取。(蒙古族)
可怜麻雀的农民,粮堆不会升高。(柯尔克x族)
树叶当不了烟草,漂亮话当不了粮食。(傣族)
强盗也喊家里来了贼。(维吾尔族)
寒从脚下起,病从口中入。(蒙古族)
骗子的嘴里,什么漂亮话都会说出来。(藏族)
懂得医术的是医生,不懂得医术的屠夫。(藏族)
与其较量唇舌,不如比赛工作。(蒙古族)
不买远处马,不娶近亲女。(x孜别克族)
天仙不算美,爱人才算美。(维吾尔族)
好马儿不用鞭挞,好情人不需媒婆。(维吾尔族)
见了坏人要拔刀,见了野兽要放(景颇族)
穷要穷得干净,饿要饿得硬心。(壮族)
上路前先找好同伴。(柯尔克x族)
大海虽然大,滴水对它也有益。(蒙古族)
不要看人的衣服,要看人的肺腑。(维吾尔族)
好猫不在多,废话嫌罗嗦。(维吾尔族)
木炭的乌黑露在外表,坏人的污黑藏在里头。(蒙古族)
要想长寿,先戒烟酒。(满族)
还没有做的事,不要到处去夸。(哈萨克族)
别让朋友恨你,别让敌人笑你。(哈萨克族)
失败不要垂头丧气,胜利不要得意忘形。(维吾尔族)
地位低下的,有口也地言。(朝鲜族)
市上人成千,心上人一个。(维吾尔族)
马是人的翅膀,饭是人的力量。(哈萨克族)
机器不擦要生锈,人不卫生要短寿。(壮族)
贪图个人利益,是敌人的温床。(维吾尔族)
只要情投意合,清水无糖也甜。(苗族)
懒汉的'嘴里“明天”多。(柯尔克x族)
阿谀没有牙齿,能把骨头啃掉。(回族)
要象奔忙的蜜蜂,为着后代去酿蜜。(柯尔克x族)
炼铁需要有硬火,交友需要有诚心。(蒙古族)
聪明的人用口说话,愚蠢的人用角撞人。(藏族)
劳动暖身,空话冷心。(壮族)
对狐狸要下夹子,对敌人要动刀子。(维吾尔族)
狗的肚皮能喂饱,王公的肚皮饱不了。(蒙古族)
墙破麻雀多,人穷灾难多。(维吾尔族)
养蚕的裤子破,游手佬穿绫罗。(壮族)
可怜狼的牧人,羊群不会增多。(柯尔克x族)
一根瓜藤绊不住骆驼前进的脚步。(蒙古族)
风能吹开乌云,钱能打开衙门。(维吾尔族)
懒媳妇爱打扮自己,勤媳妇爱打扫屋子。(哈萨克族)
石头虽小能砸烂罐,火种虽小能烧掉群山。(蒙古族)
开水比饭桶大夫强。(藏族)
盐巴水不解渴,漂亮话不顶用。(藏族)
向天空吐口水,落在自已脸上。(维吾尔族)
要珍惜时间,别相信命运。(维吾尔族)
聪明人用成果说话,傻瓜才用舌头吹牛。(藏族)
说起话来没个完,一见干活就摇头。(蒙古族)
谷子早种三天好,迟了三天就成草。(白族)
好女人人爱娶,好马儿人人爱骑。(蒙古族)
不怕嘴歪怕话邪。(维吾尔族)
百万金银财宝,不以带进棺材。(佤族)
树大影大,树小影小。(蒙古族)
相处是好是亲家,相处不好是冤家。(柯尔克x族)
吃人家的饭,砸人家的锅。(维吾尔族)
枯干的木头容易破裂,虚伪的爱情容易破裂。(蒙古族)
枯树无果实,空话无价值。(蒙古族)
表扬恶人就是犯罪。(维吾尔族)
害胆病的,连海螺也看成黄色的。(藏族)
肉的精华是汤汁,奶的精华是酥油。(藏族)
逃出云层的太阳光明,逃出财主家的奴隶聪明。(藏族)
在阿谀的人嘴里,从来不说真话。(鄂伦春族)
爱吹牛的人,嘴边冒着青烟。(柯尔克x族)
养牛没有巧,水足草料饱。(苗族)
一荷包金钱,一麻袋苦恼。(维吾尔族)
不到异乡看看,不知故乡的美丽。(维吾尔族)
只会汪汪叫的狗,决不是猎人的好帮手。(傈傈族)
对敌人要拿出刀来,对朋友要拿出心来。(傣族)
正月栽竹,二月栽木。(苗族)
爱上的猴子也觉标致,看中的狗熊也漂亮。(蒙古族)
有钱人假话是真言,无钱人真言成假话。(维吾尔族)
羊嫌草场掉肥膘,人嫌饭食必瘦弱。(蒙古族)
冬忌生鱼,夏忌狗肉。(壮族)
不声不响的狗,比张牙舞爪的更危险。(维吾尔族)
身冷的人和衣裳亲近,有病的人和医生亲近。(蒙古族)
栽花要栽月月红,种树要种不老松。(满族)
钱财买不到真正的爱情。(维吾尔族)
只顾个人利益的人,会变成瞎子。(维吾尔族)
如果总是勒紧缰绳,最驯服的马也会踢人。(高山族)
没有意思的话不如蛤蟆叫。(维吾尔族)
捕捉狐狸时,要作好捕捉老虎的准备。(哈萨克族)
朋友面前莫昂首,敌人面前别低头。(哈萨克族)
爱上的猴子也美丽,看中的角鹿也是天仙。(蒙古族)
忠诚是爱情的桥梁,欺诈是友谊的敌人。(苗族)
婚礼铺张,两败俱伤。(满族)
眼睛虽小,可以看到世界。(维吾尔族)
买马要看看口齿,交朋友要摸摸心底。(藏族)
笨汉对妻子耍威风。(蒙古族)
不作异乡人,不知故土亲。(维吾尔族)
勤松土的甘蔗甜,勤施肥的芭蕉香。(傣族)
愤怒中看出智慧,贫困中看出朋友。(毛难族)
聪明的鸟儿珍惜羽毛,聪明的人儿珍惜时间。(朝鲜族)
废话喂不饱肚子。(维吾尔族)
毛拉的心是填不满的井。(哈萨克族)
穷勿信命,病勿信鬼。(壮族)
一线缺口,往往酿成巨大水灾。(藏族)
真正的爱情越久越不生锈。(苗族)
失去良心的人,象泥神一样,空有一副架子。(蒙古族)
一嘴蜜,一肚脓。(藏族)
篇10:中国少数民族谚语
勇士的心胸,能容下大海。(维吾尔族)
搬家太勤,羊群受罪。(维吾尔族)
情人哭声都好听,仇人的笑脸难看。(蒙古族)
没吹灭人家的火把,却烧了自己的胡子。(维吾尔族)
家乡的水是仙水,家乡的土是金子。(蒙古族)
向不忠实的姑娘求爱,不如狠狠咬自己嘴唇。(蒙古族)
睡多得疾病,哭多烂眼睛。(壮族)
煮饺子要水多,蒸包子要猛火。(维吾尔族)
茶水喝足,百病可除。(维吾尔族)
胜利是克服了无数困难取得的。(哈萨克族)
阔人埋在钱堆里,穷人埋在债堆里。(维吾尔族)
喷泉的水堵不死,爱情的火扑不灭。(蒙古族)
喝了开水,心里清醒。(维吾尔族)
毛毛细雨湿衣服,流言蜚语伤好汉。(蒙古族)
骏马怀念草原,勇士怀念故乡。(柯尔克孜族)
嘴上的高楼大厦,不如用手盖起来的茅屋。(哈萨克族)
聋子的眼睛大,吹牛的话头大。(哈萨克族)
毡房里的火苗危险,内部的敌人危险。(柯尔克孜族)
敌人发一千次誓,你也不能相信半句。(维吾尔族)
吃美味的东西有如听称赞的话。(藏族)
多施肥料苗儿壮,苗旺自能多打粮。(蒙古族)
有弊病的人,心虚;长背疮的马,胆怯。(蒙古族)
只要当药使,蜜糖都变苦。(朝鲜族)
大刀可以砍下头颅,却砍不断一根细发。(柯尔克孜族)
认清了有毒的东西,就等于找到了良药。(藏族)
蚂蚁虽小,大象却怕。(柯尔克孜族)
家天天是喜穷人家天天是忧。(维吾尔族)
水利不修,有田也丢。(苗族)
肚子里没有病,喝茶也会胖起来。(哈萨克族)
强摘的果子不甜,包办的婚姻不谐。(朝鲜族)
爱叫的猫捉不到老鼠,好吹的人办不成大事。(满族)
往老熊嘴里抹蜜,定会咬你的手。(拉祜族)
千千万万匹走马,换不来真正的爱情。(藏族)
胸怀忠诚比漂亮有钱强。(蒙古族)
不怕风雨的牧民,羊群为他歌唱。(柯尔克孜族)
搞阴谋的人,不会做出众人喜欢的事。(哈萨克族)
小数怕长算,零数怕整算。(壮族)
威武面前不屈膝,困难面前不折腰。(蒙古族)
四月种芋,一本万利;五月种芋,一本一利。(白族)
肥牛骏马多点好,闲言滥语少点好。(蒙古族)
可怜狼的人,要被狼吃掉。(维吾尔族)
白水挤不出油来,废话找不到内容。(柯尔克孜族)
没有当过流浪汉的人不知在故乡的幸福。(维吾尔族)
恶狗到处碰到木棍。(白族)
种菜老婆吃菜脚,做鞋老婆打赤脚。(壮族)
别困河深不渡河,别因困难不进取。(蒙古族)
可怜麻雀的农民,粮堆不会升高。(柯尔克孜族)
树叶当不了烟草,漂亮话当不了粮食。(傣族)
强盗也喊家里来了贼。(维吾尔族)
寒从脚下起,病从口中入。(蒙古族)
骗子的嘴里,什么漂亮话都会说出来。(藏族)
懂得医术的是医生,不懂得医术的屠夫。(藏族)
与其较量唇舌,不如比赛工作。(蒙古族)
不买远处马,不娶近亲女。(孜孜别克族)
天仙不算美,爱人才算美。(维吾尔族)
好马儿不用鞭挞,好情人不需媒婆。(维吾尔族)
见了坏人要拔刀,见了野兽要放(景颇族)
穷要穷得干净,饿要饿得硬心。(壮族)
上路前先找好同伴。(柯尔克孜族)
大海虽然大,滴水对它也有益。(蒙古族)
不要看人的衣服,要看人的肺腑。(维吾尔族)
好猫不在多,废话嫌罗嗦。(维吾尔族)
木炭的乌黑露在外表,坏人的污黑藏在里头。(蒙古族)
要想长寿,先戒烟酒。(满族)
还没有做的事,不要到处去夸。(哈萨克族)
别让朋友恨你,别让敌人笑你。(哈萨克族)
失败不要垂头丧气,胜利不要得意忘形。(维吾尔族)
地位低下的,有口也地言。(朝鲜族)
市上人成千,心上人一个。(维吾尔族)
马是人的翅膀,饭是人的力量。(哈萨克族)
机器不擦要生锈,人不卫生要短寿。(壮族)
贪图个人利益,是敌人的温床。(维吾尔族)
只要情投意合,清水无糖也甜。(苗族)
懒汉的嘴里“明天”多。(柯尔克孜族)
阿谀没有牙齿,能把骨头啃掉。(回族)
要象奔忙的蜜蜂,为着后代去酿蜜。(柯尔克孜族)
炼铁需要有硬火,交友需要有诚心。(蒙古族)
聪明的人用口说话,愚蠢的人用角撞人。(藏族)
劳动暖身,空话冷心。(壮族)
对狐狸要下夹子,对敌人要动刀子。(维吾尔族)
狗的肚皮能喂饱,王公的肚皮饱不了。(蒙古族)
墙破麻雀多,人穷灾难多。(维吾尔族)
养蚕的裤子破,游手佬穿绫罗。(壮族)
可怜狼的牧人,羊群不会增多。(柯尔克孜族)
一根瓜藤绊不住骆驼前进的脚步。(蒙古族)
风能吹开乌云,钱能打开衙门。(维吾尔族)
懒媳妇爱打扮自己,勤媳妇爱打扫屋子。(哈萨克族)
石头虽小能砸烂罐,火种虽小能烧掉群山。(蒙古族)
开水比饭桶大夫强。(藏族)
盐巴水不解渴,漂亮话不顶用。(藏族)
向天空吐口水,落在自已脸上。(维吾尔族)
要珍惜时间,别相信命运。(维吾尔族)
聪明人用成果说话,傻瓜才用舌头吹牛。(藏族)
说起话来没个完,一见干活就摇头。(蒙古族)
谷子早种三天好,迟了三天就成草。(白族)
好女人人爱娶,好马儿人人爱骑。(蒙古族)
不怕嘴歪怕话邪。(维吾尔族)
百万金银财宝,不以带进棺材。(佤族)
树大影大,树小影小。(蒙古族)
相处是好是亲家,相处不好是冤家。(柯尔克孜族)
吃人家的饭,砸人家的锅。(维吾尔族)
枯干的木头容易破裂,虚伪的爱情容易破裂。(蒙古族)
枯树无果实,空话无价值。(蒙古族)
表扬恶人就是犯罪。(维吾尔族)
害胆病的,连海螺也看成黄色的。(藏族)
肉的精华是汤汁,奶的精华是酥油。(藏族)
逃出云层的太阳光明,逃出财主家的奴隶聪明。(藏族)
在阿谀的人嘴里,从来不说真话。(鄂伦春族)
爱吹牛的人,嘴边冒着青烟。(柯尔克孜族)
养牛没有巧,水足草料饱。(苗族)
一荷包金钱,一麻袋苦恼。(维吾尔族)
不到异乡看看,不知故乡的美丽。(维吾尔族)
只会汪汪叫的狗,决不是猎人的好帮手。(傈傈族)
对敌人要拿出刀来,对朋友要拿出心来。(傣族)
正月栽竹,二月栽木。(苗族)
爱上的猴子也觉标致,看中的狗熊也漂亮。(蒙古族)
有钱人假话是真言,无钱人真言成假话。(维吾尔族)
羊嫌草场掉肥膘,人嫌饭食必瘦弱。(蒙古族)
冬忌生鱼,夏忌狗肉。(壮族)
不声不响的狗,比张牙舞爪的更危险。(维吾尔族)
身冷的人和衣裳亲近,有病的人和医生亲近。(蒙古族)
栽花要栽月月红,种树要种不老松。(满族)
钱财买不到真正的爱情。(维吾尔族)
只顾个人利益的人,会变成瞎子。(维吾尔族)
如果总是勒紧缰绳,最驯服的马也会踢人。(高山族)
没有意思的话不如蛤蟆叫。(维吾尔族)
捕捉狐狸时,要作好捕捉老虎的准备。(哈萨克族)
朋友面前莫昂首,敌人面前别低头。(哈萨克族)
爱上的猴子也美丽,看中的角鹿也是天仙。(蒙古族)
忠诚是爱情的桥梁,欺诈是友谊的`敌人。(苗族)
婚礼铺张,两败俱伤。(满族)
眼睛虽小,可以看到世界。(维吾尔族)
买马要看看口齿,交朋友要摸摸心底。(藏族)
笨汉对妻子耍威风。(蒙古族)
不作异乡人,不知故土亲。(维吾尔族)
勤松土的甘蔗甜,勤施肥的芭蕉香。(傣族)
愤怒中看出智慧,贫困中看出朋友。(毛难族)
聪明的鸟儿珍惜羽毛,聪明的人儿珍惜时间。(朝鲜族)
废话喂不饱肚子。(维吾尔族)
毛拉的心是填不满的井。(哈萨克族)
穷勿信命,病勿信鬼。(壮族)
一线缺口,往往酿成巨大水灾。(藏族)
真正的爱情越久越不生锈。(苗族)
失去良心的人,象泥神一样,空有一副架子。(蒙古族)
一嘴蜜,一肚脓。(藏族)
篇11:中国少数民族谚语
1、肥料是土地的宝贝,汗水是丰收的蜜汁。(维吾尔族)
2、只怕不勤,不怕不精;只怕无恒,不怕无成。
3、天无一月雨,人无一世穷。
4、夏天多流汗,冬天少挨冷。(蒙古族)
5、不担三分险,难练一身胆。
6、小人记仇,君子长志。
7、见强不怕,遇弱不欺。
8、人争气,火争焰,佛争一炷香。
9、不怕百事不利,就怕灰心丧气。
10、当废墟上的国王,不如当果园的园丁。(哈萨克族)
11、水深难见底,虎死不倒威。
12、有一份耕耘才有一份收获。(朝鲜族)
13、不怕路长,只怕志短。
14、不磨不炼,不成好汉。
15、辛勤劳动的人,双手是万物的父亲。 (哈萨克族)谚语
16、不怕山高,就怕脚软。
17、劳动会给明天带来欢乐,团结会给明天带来胜利。 (哈萨克族)-谚语
18、山高流水长,志大精神旺。
19、不怕学不成,就怕心不诚。
20、天不生无用之人,地不长无名之草。
21、金钱是一天的财富,劳动是用不完的财富。 (柯尔克孜族)谚语
22、好逸恶劳千金也能吃空,勤劳勇敢双手抵过千金。(纳西族)
23、艰苦的劳动会迎来战斗的喜悦,辛勤的汗珠换来连年的丰收。 (柯尔克孜族)谚语
24、人往大处看,鸟往高处飞。
25、清洁是健康的基础,劳动是财富的基础。 (哈萨克族)谚语
26、雨水使大地青绿,勤劳使人敬佩。(柯尔克孜族)
27、人有恒心万事成,人无恒心万事崩。
28、山高有攀头,路远有奔头。
29、不下功夫是得不一果实的。(锡伯伯族)
30、不劳而获的珍宝,不如劳动得来的羊羔。 (哈萨克族)谚语
31、人怕没志,树怕没皮。
32、别人给的饭能饱一天,自己劳动得来的能饱一年。 (哈萨克族)谚语
33、财富的父亲是劳动,财富的母亲是大地。 (哈萨克族)谚语
34、冬不节约春要愁,夏不劳动秋无收。 (锡伯族)谚语
35、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36、人起心发,树起根发。
37、木尺虽短,能量千丈。
38、只给君子看门,不给小人当家。
39、人不在大小,马不在高低。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
40、只要自己上进,不怕人家看轻。
41、月缺不改光,箭折不改钢。
42、劳动好,生活才会幸福;水草好,牛羊才会肥壮。 (塔吉克族)谚语
43、浩瀚海洋,源于细小溪流;伟大成就,来自艰苦劳动。(满族)
44、偷窃得来的财富有腿,劳动得来的财富有根。 (哈萨克族)谚语
45、愚蠢的人幸福是钱和官,聪明的人幸福是劳动和贡献。 (哈萨克族)谚语
46、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47、人要心强,树要皮硬。
48、只有上不去的天,没有过不去的山。
49、人凭志气,虎凭威势。
50、狩猎才能得禽兽,勤劳才能有收入。(鄂伦春族)
51、春季多流汗,秋季歌儿唱不完。(柯尔克孜族)
52、水往下流,人争上游。
54、不怕学问浅,就怕志气短。
55、人有志,竹有节。
56、人老心不老,身穷志不穷。
57、劳动暖身,空话冷心。 (壮族)谚语
【中国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相关文章:
3.中国少数民族星图
4.中国少数民族节日
5.中国传统节日
8.中国传统节日文章
9.中国传统节日作文
10.中国传统节日中秋节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