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实用文>化石燃料的利用一课时

化石燃料的利用一课时

2024-04-24 08:17:27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gzmyec”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8篇化石燃料的利用一课时,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后的化石燃料的利用一课时,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化石燃料的利用一课时

篇1:化石燃料的利用一课时

教学目标:1.知道世界上最重要的三种化石燃料

2.了解化石燃料的燃烧对环境的影响,懂得选择对环境污染较小的燃料

3.认识化石燃料综合利用和开发新能源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点:三种重要的化石燃料

教学难点:化石燃料的综合利用

教学过程:

老师:上课!

学生:起立,敬礼!

老师:请坐!

展示图片:钓鱼岛事件:日本的领土范围本已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通过《开罗宣言》

和《波茨坦公告》加以确定,但“二战”以后日本在钓鱼岛问题

上没有停止动作。先是毁掉岛上的中国标记,再对诸岛重新命

名,在岛上修建机场等设施。

南沙群岛问题: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开始,越、菲、马等国以军事手段占领南

沙群岛部分岛礁,在南沙群岛附近海域进行大规模的资源开发

活动并提出主权要求。

这些背后都存在着深刻的资源因素。随着石油资源的日益紧缺,能源对经济发展的制约作用将更加突出,以各种形式出现的全球能源争夺战也将愈演愈烈。 老师:石油是当今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能源。与石油一样,煤、天然气也是重

要能源,它们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三种化石燃料,化石燃料不仅是重要的能源,而且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这节课,我们就以“化石燃料”为题,共同来讨论、学习、了解化石燃料的昨天、今天与明天。

篇2:化石燃料的利用一课时

板书:一、化石燃料

话题一:化石燃料的昨天

老师:

老师:为什么把煤、石油、天然气称为化石燃料?

老师:我们来了解一下煤、石油、天然气的形成过程。

煤的形成:在地表常温、常压下,由堆积在停滞水体中的植物遗体经泥炭

化作用或腐泥化作用,转变成泥炭或腐泥;泥炭或腐泥被埋藏

后 , 由于盆地基底下降而沉至地下深部,经成岩作用而转变

成褐煤;当温度和压力逐渐增高,再经变质作用转变成烟煤至

无烟煤。

石油的形成:研究表明,石油的生成至少需要200万年的时间,在现今已发

现的油藏中,时间最老的可达到5亿年之久。古生代和中生代,

大量的植物和动物死亡后,构成其身体的有机物质不断分解,

与泥沙或碳酸质沉淀物等物质混合组成沉积层。由于沉积物不

断地堆积加厚,导致温度和压力上升,随着这种过程的不断进

行,沉积层变为沉积岩,进而形成沉积盆地,这就为石油的生

成提供了基本的地质境。

天然气的形成:古生物遗骸长期沉积地下,经慢慢转化及变质裂解而产生之

气态碳氢化合物,多在油田开采原油时伴随而出或纯天然气

气田。

老师:化石燃料的形成如此漫长和复杂,几乎无法重演的,所以它们都是不可再

生的一次性能源。

板书:不可再生的一次性资源

老师:煤和石油的美誉分别是什么?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什么?请阅读课本

P103页的有关内容。我请个同学来回答下。

学生:煤被称为“工业的粮食”,石油被人们誉为“工业的血液”,天然气的主

要成分是甲烷。

老师:煤是固体,石油是液体,天然气是气体,所以煤被称为工业的粮食,石油

被称为工业的血液。

老师:元素组成

老师:你了解我国使用化石燃料的有关历史吗?

老师: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石油的国家,很早就开始利用石油为社会生产服

务。晋代张华的《博物志》记载说,西北边地的人用石油来照明、润滑车轴、修补器皿裂缝。北宋沈括曾预言“此物后必大行于世”,这一论断在我们今天的现实生活中已经得到证实。

图片展示:沈括的《梦溪笔谈》就有一段关于我国开采石油的记载、我国古代利

用天然气燃烧熬制井盐的场景。

老师:在现代化建设中,化石燃料仍是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保障。你

知道煤、石油、天然气在我国的分布情况吗?

投影展示:我国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的分布地图

老师:我国化石燃料分布不平衡。以天然气为例,60%天然气资源都分布在我国

的中西部地区,“西气东输”就是我国在进行西部大开发中的一项重要工程。

投影展示:展示“西气东输”工程线路图。

老师:“西气东输”已完成两条线路。一线全长4200多公里,将天然气从新疆塔里木出输送到上海西郊,惠及我国东部沿海的许多地区,我们苏州也是西气东输的受益城市之一,底开始通入天然气。初,世界最长的跨国天然气管道西气东输二线工程正式开工。该工程外连源自土库曼斯坦的中亚天然气管道,西起霍尔果斯,南至广州、深圳和香港,是世界上最长的跨国天然气管道,将国内外的天然气输送到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为东部地区提供清洁能源,意义重大,影响深远。西气东输三线也在计划中。

话题二:化石燃料的今天

老师:你家所用的燃料是什么?你还知道有哪些燃料可以在家庭使用? 学生:

老师:同学们知道的燃料种类还真不少,在这么多的燃料,如果让你选择其中一

种作为家庭燃料,你会考虑哪些因素?

学生:

老师:来源、价格、热值、环境以及使用的安全性和方便程度等。这里老师介绍

一下热值的概念。

老师:人们把一定量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称为该燃料的热值。运用表格中常

见的燃料的热值数据,思考:要将1Kg水烧开,分别需要此表格中的燃料的质量由大到小的排列。

学生:

老师:那么这些燃料中那种最贵呢?

学生:液化气。

老师:燃料燃烧促进人类进步,但是同时也对环境造成了危害。

展示图片:有关对环境危害的图片

老师:为什么燃烧化石燃料会造成这样的危害,这与哪些因素有关呢?请同学们

阅读课本。

板书:二、化石燃料与环境污染

老师:刚才我们已经了解了煤、石油、天然气的组成元素,根据元素组成,你能

判断燃烧产物会有哪些?

学生:

老师:碳元素完全燃烧会产生二氧化碳,不完全燃烧是生成一氧化碳,煤中的碳

还会产生粉尘、炭黑。氢元素燃烧产生水,氮元素燃烧产生氮的氧化物,硫元素燃烧产生硫的氧化物。氮氧化物、硫氧化物会导致酸雨。

燃烧天然气主要产生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和水。

老师:化石燃料在燃烧时产生的各种气体、固体废物以及余热造成了对环境的污

染。现在老师来介绍三种由化石燃料燃烧引起的环境污染。它们分别是全球气候变化,热污染,大气污染。

板书:1.全球气候变化2.热污染3.大气污染

老师:1.全球气候变化:燃料中的碳燃烧后转变为二氧化碳等气体进入大气,使

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增加,从而导致温室效应。

2.热污染:火力发电站发电剩下的余热被排放到河流、湖泊或海洋中,使

局部区域的水温上升。温度升高,水中溶解氧减少,严重时会

导致鱼类等水生生物大量死亡。

3.大气污染:化石燃料中一般都含相当数量的硫、氮,燃烧时会释放出硫

的氧化物,氮的氧化物,这些会造成酸雨;化石燃料不完全

燃烧时还会向大气中排放大量的一氧化碳;煤炭燃烧时,向

大气中排放大量的粉尘。

老师:我们直接将化石燃料用作燃烧使用你觉得合理吗?

学生:不合理!

老师:首先资源有限,直接燃烧太浪费。其次化石燃料的燃烧会造成严重的环境

污染,所以人们为了减少污染物的产生和节约能源,对化石燃料进行了进一步的加工处理。

板书:三、化石燃料的综合利用

老师:煤的干馏也叫炼焦,是对煤的一种重要加工方法。指煤在隔绝空气条件下

加强热、分解,生成焦炭、煤焦油、焦炉煤气等产物的过程。

板书:1.煤的干馏:产物 焦炭、煤焦油、焦炉煤气

老师:焦炭、煤焦油、焦炉煤气是混合物,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可以继续加工。 老师:那么煤的干馏属于什么变化呢?

学生:

板书:化学变化

投影:煤的综合利用

老师:煤的'综合利用

老师:各种车用汽油、柴油以及日常生活中所用的液化气等都来自哪种化石燃

料?又是如何获得的?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106,说说石油分馏的原理及其产品。

板书:2.石油分馏

结合学生发言,用多媒体展示石油分馏的示意图。

老师:石油是混合物,其中各个成分的沸点不同。石油分馏时,对分馏塔加热,

塔顶沸点低的馏分流出,塔底是沸点高的馏分流出。

形象的看作七层楼

老师:那么石油分馏属于什么变化呢?

学生:

老师:石油分馏是利用原油中各组分物质沸点不同进行分馏,所以石油的分馏是

物理变化。

板书:物理变化

投影展示:石油的综合利用。

老师:石油分馏出来的各种成分仍是混合物,经过再加工,可以制造出合成纤维、

合成橡胶、塑料、化肥、农药、洗涤剂、医药等。合成纤维、合成橡

胶、塑料称为三大合成材料。石油分馏只是对石油加工的一种方法,

石油加工的方法还有很多,石油加工的程度越精细,应用也越广泛,

产品的总价值就越高。据统计50亿元的原油通过加工最终可以获得

500亿元的化工产品。

老师: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在自然界中的主要存在形式有哪些呢? 学生:

老师:甲烷主要存在在天然气、沼气、煤矿瓦斯中。接下来我们来了解一下甲烷

这个物质。

板书:甲烷(CH4)

老师:甲烷是一种无色无味死的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

板书:物理性质:无色无味气体

难溶于水

密度比空气小

老师:为什么甲烷密度比空气小?

学生:

老师:根据相对分子质量。

老师:那么我们怎么收集甲烷?

学生:

老师:甲烷密度比空气小,可以用向下排空气法。不溶于水,可以用排水法。那

么哪种方法更好呢?

学生:

老师:排水法。因为可燃性气体无法验满。

老师:甲烷可以燃烧

板书:化学性质:

老师:家里用天然气的同学回忆下,燃烧时火焰时说明颜色的?

学生:

老师:我们看一下甲烷燃烧的图片。

投影图片:

老师:点燃甲烷前要验纯。甲烷燃烧产生蓝色火焰,放热。甲烷燃烧的产物有哪

些呢?

学生:

老师:那么我们该用怎么样的方法来检验产物?

学生:

老师:用一只干冷的烧杯罩在上面,烧杯内壁有水雾,迅速将烧杯倒转后倒入澄

清石灰水,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板书:甲烷燃烧的方程式

老师:如何检验H2,CO,CH4?

老师:物性,化性,燃烧产物

老师:接下来老师介绍一下可燃冰。看书P107页拓展视野。可燃冰是一种天然

气水合物,埋藏在海底岩石中,在低温高压条件下,一体积可燃冰可以储载100-200倍体积的甲烷气体,具有能量高,燃烧值大等优点。但是可燃冰无法广泛使用,因为可燃冰主要储存于海底或寒冷地区的永久冻土带,比较难以寻找和勘探。

话题三:化石燃料的明天

老师: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对化石燃料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化石燃料是取

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吗?

投影:阅读材料储量有限的化石燃料

老师:地球上的矿物资源是有限的,总有一天会被消耗掉,我们该如何解决人类

所面对的能源短缺问题?谈谈你的想法。

学生:

老师:解决办法:节约现有能源,加强能源综合利用,开发利用新能源

新能源有可燃冰、太阳能、氢能、核能、风能、地热能、潮汐能、生物能

等。

总结:

篇3:化石燃料的利用课件

化石燃料的利用课件

教学目标:

1.知道化工燃料是重要的自然资源

2.了解化石燃料的燃烧对环境的影响,懂得选择对环境污染较小的燃料

3.认识化石燃料综合利用和开发新能源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点:化石燃料的利用

教学难点:以化石燃料的利用为载体,培养学生对社会的关注意识。

教学过程:问题情景 你知道哪些问题已成为全球 性的问题?

引入新课:化石燃料的利用

一、化石燃料

交流讨论:你对煤、石油、天然气了解多少?常见燃料的热值与价格 :燃料 热值J/kg 价格y/kg 原煤:2.1×107 、0.4 原油:4.2×107、、1.5 天然气:3.9×107 、2.8 煤气:1.56×107 、1.5 液化气:4.7×107 、4.0 柴草: 1.7×107 、0.3 。

交流讨论 :从经济上看,选用 哪一种燃料更合算?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使用方便、经济核算等因素综合考虑,今后应优先推广哪一种燃料?

问题情景:化石燃料是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我国化石燃料储量及年产量、探明储量、年产量石油 32.7亿吨、1.6亿吨天然气 、13700亿立方米、217亿立方米煤、1145亿吨 、12.4亿吨。

活动探究:按照现在的开采速度,你估算大约多少年后我国的石油、天然气、煤将被耗尽?

交流讨论:我们该如何面对这个问题呢?

①煤、石油、天然气分别属于哪一类物质?

②根据提供的各物质的组成,请分析一下煤、石油燃烧的产物主要有哪些?谈谈用煤或石油直接作燃料有哪些有利与不利的因素?

二、化石燃料的燃烧与环境污染

1. 全球气候变化

2.热污染

3.大气污染

交流讨论:③如何提高煤、石油等燃料的利用率呢?

阅读书本:P105-106 交流讨论:(1)煤的干馏(或炼焦)、石油的分馏分别属于什么变化?

(2)阅读材料,然后回答问题,煤气是一氧化碳的.俗称,通常情况下,它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为了防止煤气中毒,常在煤气里加一些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硫醚。当煤气泄漏时,人们可闻“臭”味而察觉到煤气泄漏,以便及时采取措施。

1L一氧化碳的质量约为1.25g,密度跟空气接近。一氧化碳燃烧会产生二氧化 碳 。一氧化碳还可跟赤铁矿中的三氧化二铁 在高温时发生反应。

问:①请找出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②请找出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③你认为在实验室中应该用什么方法收集一氧化碳?为什么?

总结:你认为我们可以采取哪些措施尽可能地解决 能源紧缺的问题?

三、化石燃料的综合利用

1、煤的炼焦过程及其产品的使用。

2、石油的分馏以及产品的使用

总结:煤、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燃 料在地球的蕴藏量是有限的。另外,煤、石油和天 然气都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仅仅用作燃料,是对资源的一种浪费。因此,我 们要提倡节约使用煤、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燃料,同时要加强化石燃料的综合 利用,积极研究开发新能源。

设计意图:

培养关注社会的发展。使学生懂得节约能源;并知道开发新能源势在必行。

拓展视野:P107石油的开采,可燃冰。

篇4:化石燃料的利用教案

教学目标:1.知道化工燃料是重要的自然资源

2.了解化石燃料的燃烧对环境的影响,懂得选择对环境污染较小的燃料

3.认识化石燃料综合利用和开发新能源的重要意义。

篇5:化石燃料的利用教案

教学难点:以化石燃料的利用为载体,培养学生对社会的.关注意识。

教学过程:问题情景 你知道哪些问题已成为全球性的问题?

篇6:化石燃料的利用教案

一、化石燃料

交流讨论:你对煤、石油、天然气了解多少?常见燃料的热值与价格:燃料 热值J/kg 价格y/kg 原煤:2.1×107 、0.4 原油:4.2×107、、1.5 天然气:3.9×107 、2.8 煤气:1.56×107 、1.5 液化气:4.7×107 、4.0 柴草:1.7×107 、0.3 。

交流讨论:从经济上看,选用哪一种燃料更合算?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使用方便、经济核算等因素综合考虑,今后应优先推广哪一种燃料?

问题情景:化石燃料是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我国化石燃料储量及年产量、探明储量、年产量石油 32.7亿吨、1.6亿吨天然气 、13700亿立方米、217亿立方米煤、1145亿吨 、12.4亿吨。

活动探究:按照现在的开采速度,你估算大约多少年后我国的石油、天然气、煤将被耗尽?

交流讨论:我们该如何面对这个问题呢?

①煤、石油、天然气分别属于哪一类物质?

②根据提供的各物质的组成,请分析一下煤、石油燃烧的产物主要有哪些?谈谈用煤或石油直接作燃料有哪些有利与不利的因素?

二、化石燃料的燃烧与环境污染

1. 全球气候变化

2.热污染

3.大气污染

交流讨论:③如何提高煤、石油等燃料的利用率呢?

阅读书本:P105-106 交流讨论:(1)煤的干馏(或炼焦)、石油的分馏分别属于什么变化?

(2)阅读材料,然后回答问题,煤气是一氧化碳的俗称,通常情况下,它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为了防止煤气中毒,常在煤气里加一些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硫醚。当煤气泄漏时,人们可闻“臭”味而察觉到煤气泄漏,以便及时采取措施。

1L一氧化碳的质量约为1.25g,密度跟空气接近。一氧化碳燃烧会产生二氧化碳。一氧化碳还可跟赤铁矿中的三氧化二铁在高温时发生反应。

问:①请找出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②请找出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③你认为在实验室中应该用什么方法收集一氧化碳?为什么?

总结:你认为我们可以采取哪些措施尽可能地解决能源紧缺的问题?

三、化石燃料的综合利用

1、煤的炼焦过程及其产品的使用。

2、石油的分馏以及产品的使用

总结:煤、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燃料在地球的蕴藏量是有限的。另外,煤、石油和天然气都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仅仅用作燃料,是对资源的一种浪费。因此,我们要提倡节约使用煤、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燃料,同时要加强化石燃料的综合利用,积极研究开发新能源。

设计意图:

培养关注社会的发展。使学生懂得节约能源;并知道开发新能源势在必行。

拓展视野:P107石油的开采,可燃冰

篇7:《化石燃料及其利用》教学设计

一、学习目标及其对应的课程标准:

1、知道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是人类社会不可再生的重要自然资源。

2、知道石油炼制出的几种主要产品及其用途,通过对煤和石油综合利用的化学工业原理的了解,认识化学在解决人类资源问题中的作用,培养学生的资源意识。

3、了解化石燃料燃烧对环境的影响,培养学生的环境认识。

4、了解选择燃料要综合考虑的因素,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的学习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1、化石燃料的类型。

2、为什么要开发和利用新能源?

3、化石燃料的燃烧及对空气造成污染的原因。

难点:化石燃料燃烧时产生的有害气体。

三、教学方法:

1、合作学习是学生主要的学习方式,在当今社会合作精神也是一个必不可少的条件。《化学课程标准》指出:“通过化学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提高公民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应把师生合作作为走向成功的起点,把生生合作作为尚未开发的重要教学资源。生生合作是师生合作走向成功教育的起点,智慧常常在相互交流、撞击中产生,在相互启发、补充中完善。在相互交流中促进学生不断发挥主体作用,成为课堂的真正主人。”

2、采用预先进行阅读调查(查阅书籍、报刊、上网、参观访问等),课上交流学习的形式来完成本节课的教学。基本环节设定为:设置问题情境→提出讨论话题→表达与交流→总结和评价。

3、教学评价方式:对学生的评价应具有一定的激励性,要善于发现学生多方面的智能,充分肯定学生的进步和发展,帮助学生较全面地认识自己在群体中的相对水平。评价可以采用个人、小组或团体的形式,既可以在学习过程中,也可以在学习结束后进行;既评价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表现,也可评价学生的活动成果。

四、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的主导思想:了解我国的能源和资源短缺的国情,知道化石燃料综合利用和开发新能源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和资源意识;通过学习化石燃料及其综合利用,让学生体会到化学在人类生活和社会进步中所发挥的重大作用——“化学,人类进步的阶梯”。

关键信息:

依据《化学课程标准》,创造性的开发、使用教材,将教材作为出发点,作为素材来呈现。我对教材内容进行了仔细的分析以后,把教材内容设计为“化石燃料的昨天、今天、明天”三部分。

在第一部分中以化石燃料的形成为主线,让学生体会化石燃料漫长的形成过程;

在第二部分中侧重当今社会对化石燃料的综合利用,知道化石燃料是人类重要的自然资源,对人类生活起着重要作用;

第三部分让学生了解化石燃料燃烧对环境的影响以及化石燃料的不可再生性,需要合理开采和节约使用,并认识使用和开发清洁能源的重要性。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可以提高学生收集资料、整理资料的能力和团结协作的精神。

五、教学对象分析:

1、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

八年级的学生,已初步了解矛盾对立统一的辩证思维规律,能初步认识化学应用带来的两重性,形成了运用化学知识解决社会现实问题的意识。

2、在学习本课之前应具备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化石燃料的种类:煤、石油、天然气,形成过程漫长而且是不可再生资源。

空气污染及污染空气污染主要是空气中存在一定浓度的有害气体和烟尘,目前计入空气污染的项目是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而这些物质主要来自于燃料的燃烧、化工厂产生的废气等。新能源有太阳能、地热能、风能、水能等。

学生已经具备了查阅资料、对所查资料进行简单整理的能力。使用电脑制作简单的课件。

六、教学媒体和教学技术选用:

本节教学中使用多媒体和实物投影仪,用于展示学生设计的课件和化石燃料(煤、石油、石油产品等)的标本。

七、教学和活动过程:

(一)教学准备阶段:

本节课为教材第四单元“第三节 化石燃料及其利用”,计划安排1课时(需40分钟)。

首先安排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自学,在对教材中涉及的内容有所了解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对化石燃料的形成、现状和新能源的开发利用三方面作深入的调查,这就需要学生通过各种途径广泛地收集资料。

收集好资料以后,教师开始组织学生分组进行资料整理。根据自愿的原则将学生分为三大组,每一大组中又可分为几个小组,如第一大组研究化石燃料的昨天(形成过程),其中又可分为煤的形成小组、石油和天然气的形成小组。每一小组选出负责人、中心发言人,由负责人负责召集本小组的一切活动。有能力的小组还找到了相关的影视资料,并把它们加以整理制作成了课件,待上课交流时放映给全班同学观看。

我也剪辑了一段海湾战争的影片。

(二)教学过程:

①:引入

[师]:先请同学们看一段影片。

这是海湾战争中的一个片断,任何一场战争的爆发都是有原因的,海湾战争的爆发是为了……

[生]:争夺石油。

[师]:海湾战争实质上是一场石油的争夺战。可见,石油是一种极其重要的自然资源,它与煤和天然气一起,被人们称为化石燃料。这节课,我们就以“化石燃料”为题,共同来讨论、学习、了解化石燃料的昨天、今天、明天。

【说明:以战争影片引入本节课,可以使学生在观看影片的同时,体会石油的重要性,了解化石燃料是重要的自然资源,由感性认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②:化石燃料的昨天

[师]:同学们:为什么我们把煤、石油和天然气称为化石燃料呢?“化石”二字意味着什么?他们能被称为化石燃料是因为他们的形成经过了一个漫长的过程,这个过程历经了上亿年。哪些同学收集和整理了有关化石燃料形成方面的资料? 请他们给大家介绍好不好?

[生1]:植物枯萎后被埋入土中,经过漫长、复杂的变化就形成了煤。

[生2]:几百万年前的动物和植物的遗骸,埋藏在海底下,由于细菌的作用,使其逐渐分解,在高温和高压的作用下,发生复杂的化学反应,最后变成了石油和天然气。

[生3]:我要给同学们展示我们几个同学提供的有关于煤、石油、天然气形成的影视资料,希望能给大家更清楚的介绍。

【说明:通过介绍煤、石油、天然气这些化石燃料形成的漫长过程,让学生认识到化石燃料是一次性能源,具有不可再生性,培养学生的节约意识。】

③:化石燃料的今天

[师]:刚才我们回顾了化石燃料的昨天。经过了漫长的等待,我们终于等来了化石燃料。在今天化石燃料正影响着人类的生活、社会的文明、科技的进步。

咱班里大多数同学整理的都是关于当今化石燃料使用方面的资料。下面请同学们各抒己见,谈一谈对化石燃料利用的认识。

[生1]:煤既是动力燃料,又是化工和制焦炼铁的原料,素有“工业粮食”之称。工业界和民间常用煤做燃料以获取热量或提供动力。世界历史上,揭开工业文明篇章的瓦特蒸汽机就是由煤驱动的。此外,还可把燃煤热能转化为电能进而长途输运,火力发电占我国电结构的比重很大,也是世界电能的主要来源之一。煤还是重要的化工原料,通过气化、焦化和液化等过程转化成多种材料。但是,煤在燃烧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CO2(温室气体)、烟尘、SO2等有害气体,严重污染环境。

[生2] (配合自制课件讲解):利用石油中各种化学成分沸点的不同,可以将石油通过一个大的分馏塔,一一分离开来。我们常见的`汽油、柴油和煤油就是从石油中提炼出来的。石油还可以用来制造基本的化工原料,如甲烷、乙烷、乙烯、苯等,这些产品经过聚合之后可以用来制造塑料、橡胶、合成纤维、清洁剂、肥料等工农业产品和生活用品。石油产品的使用也会造成大气污染,如汽车排出的尾气中含有燃油燃烧生成的CO、SO2、NO等有害气体。

[生3]:天然气是一种生态型能源或理想的城市能源。可以利用天然气发电、城市居民生活用气、压缩天然气汽车及其它化工工业。目前我国正在实施“西气东输”工程,以缓解东部地区燃料紧张的困境。

[师]:我注意到,有几个小组的同学在谈到对燃料利用的同时,还涉及了使用燃料所造成的危害,看来大家在看待事物时已经习惯运用辩证的观点,多角度分析问题了。

请大家解决一个问题,打开书p102,活动天地。思考我们如何选择一种合适的燃料?

[生]:讨论并回答问题。

[师]:化石燃料在我们的生产、生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为了加快社会的发展,人们正在“疯狂”地开采和使用燃料。但是这儿又存在一个问题,化石燃料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吗?他们是不可再生的资源。我这有一组数据,同学们可以看一下:

[师]:在这个条形图中,我们以石油为例,按现在的开采速度,在你多大时就用完了?

[生]:30多岁。

[师]:也许你的孩子上学时就只能在教科书上认识它们了。因此,我们一定要珍惜化石燃料。

【说明:这一部分主要涉及对化石燃料的综合利用方面的内容,让学生从中体会化学对改善人类生活、促进社会发展所起的巨大作用。在深入了解化石燃料的重要作用的同时,让学生对化石燃料的使用年限进行估算,以认识到合理开发和节约使用资源的重要性。化石燃料燃烧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也是不容忽视的问题,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促使学生认识到使用清洁燃料和开发新能源以及保护环境的重大意义。】

④:化石燃料的明天

[师]:面对当前社会对化石燃料的需求量这么大,化石燃料所剩的储量又这么少的困境,那我们应该怎么办?

[生]:开发新能源、寻找代替能源

[师]:根据我们已有的知识,你认为哪些能源可以替代化石燃料?

[生1]:太阳能,可以利用太阳能发电,我们现在已经使用太阳能热水器等。

[生2]:核能,我国现在已建立秦山核电站、大亚湾核电站。

[生3]:风能,风力发电、风车、船帆等都是对风能的利用。

[生4]:水能,水能的利用主要在于水力发电。

[生5]:地热能

[师]:除了同学们谈到的这些新能源以外,还有海洋能、氢能、海底可燃冰等能源。

【说明:寻找新能源是缓解能源危机、防止空气污染的主要途径,让学生了解新能源的种类和用途,可以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为他们的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⑤:感悟与收获

在这节课的学习中,你感触最深的是什么?能不能用一句话来表述。

⑥:布置作业

结合今天的讨论话题,请大家写一篇有关化石燃料的小论文。

八、课后反思:

化石燃料是生活和生产中常用的燃料,煤、石油和天然气等对于学生来说也并不陌生。但是学生对化石燃料的认识仅仅停留在能燃烧层面上,部分同学知道一些化石燃料的成分,对化石燃料如煤、石油的综合利用知道的不多。因此,本节课从课前准备到课堂教学主要以学生活动为主,通过学生自学、收集资料、分组整理资料、完成课件、相互交流等形式,不仅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还可以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国情教育,使学生对能源、环境这些关系全球未来命运的共同问题有一定的认识,使学生正确认识国情、重视环境保护、注意节约能源。

本节课在实施中,需要教师有较强的宏观调控能力,这就需要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努力锻炼自己,提高自身的素质,多花时间去研究学生的特点、研究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课堂是学生学习活动的主要场所,课外学习是课堂学习的延续,是课堂学习的补充。随着学生的成长,学习能力的不断提高,学校教育应该使学生的学习活动由课堂逐渐转到课外,最终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终身学习。

篇8:初中化学《化石燃料及其利用》教案设计

初中化学《化石燃料及其利用》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易燃易爆物的安全知识、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化石燃料对环境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指导学生调查火灾情况、对“酸雨”的探究

3.情感态度价值观:了解充分燃烧的意义、树立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爱护地球的意识。

重点:

1。燃烧条件、灭火原理

2.化石燃料对环境的影响

3.使用和开发清洁燃料及各种能源的重要性。

难点:

1.燃料充分燃烧的条件和意义。

2.常用灭火方法及使用范围。

3.对“酸雨”的探究

教学手段:

课件

教学过程:

[提问]:化学反应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讲解]:化学变化在生成新物质的同时,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而能量的变化通常表现为热量的变化。

当今社会,人类需要的大部分能量是由化学反应产生的。最常见的就是燃料的使用,利用它们燃烧放出的'热量。

[提问]: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使用的燃料有哪些?

[总结]:常用燃料(不同场合使用不同的燃料)

[提问]:要使燃料燃烧为我所用,应满足哪些条件?怎样才能使燃料充分燃烧?

[讲解]:燃烧的三个条件同时满足,缺一不可。

如果我们破坏了某一燃烧的条件,燃烧便停止了。我们也正是这个原理来灭火的。

考考大家的消防知识。

【化石燃料的利用一课时】相关文章:

1.初中化学《燃料及其利用》的教案

2.《化石吟》教案两课时

3.辛弃疾词《清平乐》一课时教案

4.化石-随笔写作

5.《化石吟》作者简介

6.化石作文300字

7.化石吟课件

8.化石吟教案

9.《一定要争气》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10.新高一 unit 15 教案第四课时

下载word文档
《化石燃料的利用一课时.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