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实用文>具有讽刺的现实故事:讲座

具有讽刺的现实故事:讲座

2024-04-13 07:36:46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新新”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9篇具有讽刺的现实故事:讲座,下面是小编整理后的具有讽刺的现实故事:讲座,欢迎阅读分享,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具有讽刺的现实故事:讲座

篇1:具有讽刺的现实故事:讲座

邻居老李从政府机关退休后,与老伴王老师就住在小镇上。平时闲赋在家,老李去钓钓鱼,王老师则喜欢搓搓麻将。两人共同的爱好就是听养生讲座。

大家都知道老李的儿子小李大学毕业就去了南方城市,现在开了一家很大的公司。小李因公司业务忙,很少回家。老李也常有意无意在邻居面前说:”我儿子忙着呢”。

今天一大早王老师就接到了两个电话。一个是”蒙尔咪”保健品公司业务员又来讲座啦。另一个是好久没有回家的儿子打电话说,今天晚上回来看他们。老两口赶紧忙活,准备去听养生讲座,顺便到超市带些好吃的回来。

讲座准时开始,都是老客户,老听众。公司业务员开门见山地介绍”蒙尔咪”保健品的效果,然后就开始推销产品。大家纷纷购买。老两口当场就买了一千多元”蒙尔咪”,高高兴兴提回家。

晚上八点门铃响了,小李回来啦。小李进门就看到桌子上堆满了”蒙尔咪”保健品。

”爸,妈,你们买这些干嘛”

”保健养生呀”

”嗨”,小李压低声音,”这就是我们公司生产的,都是用自来水加色素兑成的......”

老李晕倒了,救护车停在外面。

王老师急着喊:”等一等,带上蒙尔咪……“

篇2:具有讽刺意味的现实故事:占卜

A、B、C三个大学生曾在街上碰到一个算命瞎子,抱着玩的心态占卜了一下各自的命运,算命瞎子摸了三个人的手后,给A伸了个小指,给B伸了个中指,给C伸了个大拇指。无意间玩一下,过后三个人都忘了。

和省、市、县直部门相比,竟争不太激烈的偏远山区的偏僻乡镇,成了一些对自己实力不太自信的考生的选项。A、B、C三个大学生毕业时便都选了这条路,三个人都顺利通过笔试、面试,被偏僻乡镇录为公务员!

A家在本县县城,父子单亲家庭。工作半年后,A父突发脑梗,半身不遂。鉴于此,A想调到县城一边工作一边照顾父亲。正好县城一单位遴选考试,A去报名时,结果只一句话:须在原单位工作满三年。制度面前,没有特殊情况。

B家在市区,爹是大款。追个对象,要求B工作必须调到市区,否则就黄。B“身在曹营心在汉”。大款爹出面,给市区某单位捐了一笔善款。虽然“原则上须在原单位工作满三年”,但根据特殊情况,B借调到市上某单位。

C家在省城,是官二代。咋能到偏僻乡镇上班?早有好事者特事特办,把C的档案直接转到省城郊区乡镇。所有环节都是绿灯。

篇3:具有讽刺现实的小故事:朋友

暑假去城里拜访一位朋友,没想到朋友不在家,我只好打道回府。在车站正要买票上车,突然有人拍着我的肩膀,回头一看,竟是一个并不熟悉的人。

“是你呀。”那人颇惊喜地叫道。看着那人方面大耳,衣着光鲜,一副尊贵显赫的派头,我惊悚的心便平静下来。本想问他是谁,又怕问得唐突缺失礼貌闹出笑话,正在犹豫,那人又说:“哥们,好久没遇见你了,最近都忙些啥?”听那人的口气,我们交情一定不错。

唉!只怪我丢三落四记忆力差容易忘事。这不,居然把眼前这位朋友给忘了。那人很热情,一边说话,一边握着我的手摇,还掏出烟递过来。我说我不抽烟。那人说:“瞎说,你咋不抽烟?我知道,你以前抽得挺利害的,怎么,是不是嫌我这烟不够档次?”那人说得不错,我以前的确烟瘾很大,后来经常咳嗽,在老婆的督促下早把烟戒了。听那人这么一说,我确信那人一定是和我打过交道且有交情的朋友,只不过是自己健忘,记不起那人是谁了。这样想着,心里就有了几分愧疚,于是破例接过烟,点燃装模作样的抽了起来。

“你今天干嘛呢?”那人问。我说,今天去看一个朋友未遇,正准备搭车回家。那人叫了起来:“现在快中午了,回家干嘛,走走,喝酒去,我们好久没在一块喝酒了,今天喝几盅,叙叙旧。”我本想拒绝,但手被那人死死拉住,再要推辞真有点不近人情了。

我只好跟着那人来到一家酒店。那人挺热情,一下子点了很多菜,还上了一瓶好酒。我说就两个人,吃不了那么多的。那人瞪了我一眼说:“吃不了怕什么,我埋单,你别跟我客气!”我实在不好多说,就随那人的意思,与其推杯换盏地喝了起来。喝了一阵,眼看酒瓶都快要见底了,我还没好意思问那人是谁。倒是那人醉迷迷地问:“反贪局是一个肥单位吧?”我听了一愣,借着酒意问:“你在反贪局高就?”那人笑了起来:“你小子真逗,是怕我找你麻烦是吧?”我说:“我不在反贪局。”那人惊讶地问:“又调走了?”我说我从来就没在反贪局待过。那人哈哈大笑:“你喝多了,不想认我这个朋友了是不是?”我只好借着酒劲糊弄说:“今年调到司法局了。”

那人听了,笑着说:“单位不错,油水不多是吧?”我点了点头。

其实,我只是一个穷教师。我想,那人肯定是认错人了,但我不便说破,怕拂了那人的一片好意而闹出尴尬。

这事过去大约二个月,我几乎把这事淡忘了。不想一天中午我在电视上看本埠新闻时,又见到了那位朋友。听电视上的播音员解说:“近日我市反贪局根据群众举报,成功侦破一起特大贪污受贿案,主犯郝东阁及妻子已被法院提起公诉。”接着,画面上推出的一男一女虽然瘦弱憔悴得不成人形,但我还是一眼认出那位男犯就是拉我一起喝酒的那位朋友。

篇4:具有讽刺现实的小故事:老乡

浩明属于那种很快就能适应社会的人。应聘到单位十多天他就有了重大发现:公司老总的籍贯居然和他同一个市。在千里之外的这个城市里有这种关系的并不多见,同一个公司的只有他们两个!浩明立马展开行动。凡是不涉及隐私的总经理的大小家事,他都会多方打探,并力求参与。平时他也会“不经意间”把这个信息透露出来。公司上下很快就知晓了浩明与老总的这层关系。尽管老总并没有明确的指示或暗示,浩明的“进步”还是十分明显。一年后就担任了项目小组长,两年后提升为副科长。第三年浩明结婚时,老总送来了礼金,并当面表示祝贺,但没有参加宴席就离开了。

跟浩明同时进单位的志冰却有点不懂人情世故。他工作上十分努力,和周围同事的关系也很好,但在工作之外与领导们却基本上不相往来。有一次,浩明借故请老总吃饭,让志冰跟着一起去,志冰却说什么也不去。几年过去了,志冰还是个普通人员。没有任职,工资自然也是原地踏步。

直到有一天,志冰开发的项目取得重大突破,公司重奖他本人现金二十万元。不久,志冰办婚事,人们发现老总不仅亲自出面安排还受邀出任主婚人。望着老总和志冰的父亲坐在一起相谈甚欢,另一桌的中层干部们有点不解。虽说老总喜欢认真踏实的干才,但这种大型的宴请活动他基本上是不参加的。浩明说:“我和老总是老乡。我去打听打听。”邻桌的老总司机劝住他说:“你不用去了。我知道。”

原来志冰当年算是高考移民。总经理和他们家是一个村的,并且是对门。

篇5:有关扶贫的现实讽刺故事

作者:赵建平

来源于微信公众号:写画空间(ID:gh_802563982b8f)

“人情”扶贫

全子和仙子是邻居。全子自打老婆出外打工后,差不多隔三差五都会在仙子家用餐。这日子一长,免不了招来一些闲言碎语。即使如此,仙子的丈夫大江也毫不介意,用他的话说:“我老婆什么人我清楚,什么闲言碎语?那是对人家全子主任人格的侮辱。”

直到今天,一向精明的全子也弄不明白,那些不明来历的照片究竟出自何人之手。他朦朦胧胧记得仙子生日当晚发生的那件蹊跷事情,事后曾让他犯嘀咕。当时约摸晚十一、二点光景,当他醉醺醺从仙子家出来的时候,在门口正巧和上夜班半路赶回家取衣服的大江碰了个正着。

“大江,怎么没——没上夜班啊?”

“半夜有点儿冷,回来取件衣服,进家咱爷儿俩再喝点儿?”

“喝——喝好了!这几天村里扶贫项目多,我去找仙子寻思着给她申请个贫困户,可好赶上她过生日,小仙硬是拉拽喝了几杯,叔没出息啊!”

“谢谢叔,有好事多记着点儿大侄子!”

“那是必——须——的。”

望着全子踉跄走出大门,大江脸上掠过几丝笑意。

没过几日,仙子成了村里第一批入系统的建档立卡户,儿子小江还从学校领回五百元的贫困寄宿生补助。此情此景,大江两口子甭提多高兴了,久而久之,全子成了他家的座上客。

又过了半年,仙子因牛棚搭建的事和全子发生口角,双方争执不下,一起上了村部。特别是仙子的嚎啕大哭,招来许多看热闹的好事者。

平日里淑女一样的仙子今天换了副面孔,对着全子破口大骂:“你个忘恩负义的东西,平日里老娘待你不薄,关键时侯你却胳膊肘子往外拐,别人家盖牛棚的钱都领了,老娘家的盖起半年连个柴禾棍儿都没见过,你当初是怎么答应的,你说!你对着大家倒是放个屁呀!”

“乡亲们选我当村主任,我得为村民办事,这段时间政府批下的牛棚搭建项目工程款基本上都是发给村里特困户的,和这些家庭相比你家还有争执的必要吗?更何况项目的制定是由村委会领导班子集体决定的,我无权自作主张。”

“能争的一定要争!王金全,你个人面兽心的小人,提起裤子就不认人,老娘告你去!”她的口无遮拦引起一阵哄堂大笑。

“身正不怕影子斜,随你的便!”全子也怒气未消“嘭”地一声关上门扬长而去。

不久,在县纪委办公室里,工作人员拿着王大江送来的检举材料和照片,即刻约谈了当事人,并将最终处理意见向他们所在的乡政府进行了通报:“建议取消村民王月仙建档立卡户资格,撤销王金全村主任一职,给予村民王大江罚款五百元的处罚。”

接到通知后的王大江心情极度忧郁,一年后跳楼身亡,同年全子也与妻子离婚。三年后,仙子与全子结婚,婚后领养一女。

篇6:现实讽刺故事:数豆

村子离公路很近。黑的父亲和蓝的父亲就结伴去公路边看汽车。初看还觉得新鲜,时间一长就烦,单调而无味。

蓝的父亲说:“南来的,北往的,一辆接着一辆的大车小车像他妈死了人似得疯跑。没意思。”

黑的父亲说:“没意思。”

蓝的父亲说:“明天不来了。”

“……”黑的父亲瞅着公路正跑的一辆汽车,就说:“看了这么多日子的车,不知道每天过去多少大车,多少小车。”

蓝的父亲说:“不知道。”

“明天数一数。”黑的父亲来了兴趣。

“车多得就像蝗虫飞,咱数哩?”蓝的父亲问。

“你咋恁痴哩。”黑的父亲说:“你拿大豆数大车,我拿小豆数小车。”

“数就数。”蓝的父亲答应说。

第二天,两位老人都来的很早。他们要计算一整天的过往车辆,就必须从太阳一露红熬到太阳落西山。

过去一辆大车。蓝的父亲就数一粒大豆。过去一辆小车。黑的父亲就数一粒小豆。

他们像当年修大寨田一样,带着馍馍、开水。却不能安安生生地嚼上一块,喝上一口。甚至连吸一袋烟,说一句话,放一个屁的功夫也没有。

遇到车多的紧要关头,他们的眼睛都不敢眨一下,生怕数错了。看车这么多日子,从没有这样专注过,认真过。他们像是在完成一项伟大的历史壮举。

一粒大豆滚到了公路中间。蓝的父亲就去拾。其时就有一辆大车飞驶而来……

蓝的父亲就静静地躺在汽车轮子下面。脸上没有丝毫的痛苦。他的右手还紧紧地握着那粒拾起来的大豆。

蓝把父亲的丧事办得很隆重。有人说这是掏别人的腰包,壮自己的脸面。蓝的埋葬费由车辆所在单位全部支付。

除此之外,蓝还得到了两万元钱的生命赔偿费。

黑因此就眼红。忿忿不平当时死的为什么是蓝的父亲,而不是自己的父亲?如果有可能,他真想让父亲再去看一回车,数一回豆,也像蓝的父亲一样,没有丝毫痛苦地躺在那个能发财的汽车轮子下面。

黑又想,如果没有自己的父亲陪着蓝的父亲去看车,去数豆,蓝就不可能一下子发那么大的财。这两万元钱说什么也要有自己的一部分。

于是,黑告了蓝的状。同蓝打起了官司。

黑因为告状花去了几百元钱。官司却以很快的速度,宣判了黑的失败。

黑的父亲因此常遭到黑的白眼和呵斥,不久便离开了人世。其丧事操办之寒碜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地步。

篇7:具有讽刺意义的故事:路灯

这几年农村变化越来越大,不但房子修得漂亮,水泥马路也四通八达,甚至像城里人都装了路灯。白头村的马路也打上水泥了,唯一的是没装上路灯,打马路国家有补助,可安路灯没补助得自掏腰包,挨着的青松村路灯都是有钱人捐的,晚上亮堂堂的,让一路之隔的白头村很是羡慕。

为青松村捐路灯的有钱人是他们村里的主任,一个房地产老板,富了不忘乡亲。于是白头村的人想到了他们村的主任,他也是个房地产老板,身家并不比青松村主任小。

白头村主任对村民说,不用急,咱村马上列入旅游区了,到时国家给安装。村民很高兴,夸主任有魄力。

很快一年过去了,白头村也没列入旅游区,路灯更是无影的事。于是又找到主任,主任说,马上并村了,等我选上新村主任再说。村民吃了定心丸,因为与青松村合并,青松村主任也放了话,只要他当选就捐三百盏路灯,将新村所有马路都装上。这样不管谁当选,安路灯是板上钉钉的事了。

几个月后,白头村主任终于击败青松村主任当上了新村主任。看来他没食言,路上有人在铸路灯基座了。

很快百多盏路灯的基座都铸好了,村民兴高采烈。

没想到,大半年过去了,仍然没见安装路灯。村民忍不住又问主任,主任打着哈哈回答,我这个主任还没当稳,有人打我的报告,说我为村里装路灯是贿选,乡里叫停了。

马路上路灯基座都锈迹斑斑了,默默地嘲笑过往的村民。已经没人去问主任了,问了也是白问,因为主任曾呛过问他的村民,有本事你去装呀。

篇8:讽刺现实婆媳关系的故事:遥控

自搭进了门,胡婶处处感到儿媳妇不如女儿好。时时对她横挑鼻子竖挑眼……

今天,儿子去乡上开会。因邻居的事婆媳互相埋怨撕破脸,唇枪舌箭对上眼。

胡婶骂儿媳:“好你个小妖精,滚滚滚”。

儿媳针尖对麦芒:“你个老妖婆,我要分户另家”。

胡婶在村里嘴不饶人,心不吃亏。两家狗咬仗,即便是别家的狗输了,胡婶都要拿个镢头巴乘狗不备,狠下辣手。在别家狗的哀悯声里,胡婶哈哈大笑……

嫁出去的女儿,胡婶总爱垂帘听政,指手画脚。甚至添盐加醋,颠三倒四。弄的人家老少不合,鸡犬不宁。既是女儿后来分户另家,胡婶仍紧握“遥控器”。比如春种,夏收大忙季节,胡婶就装病。叫女儿来娘家躲心闲,让女婿在地里把活干。

就在婆媳互不相让,事态升级晋档之际。不远处乡政府会场高音喇叭传来李婶的声音。

李婶是胡婶的邻居,有二儿一女。李婶经常教育子女的口头禅就是“进门不敬人,出门没人敬”!李婶两儿媳是本乡两个村的,女儿也嫁给本乡另一个村。今天乡上召开“好婆婆好儿媳网络评选表彰大会”。李婶、亲家、两儿媳、女儿,5个人同时登台领奖又照相,李婶喇叭把话讲。

胡婶一听,更是嫉味攻心,“哎呦,我咋这么命苦呀,咋就没有遇着个好儿媳啊”!儿媳妇也不甘示弱:“你没养下好女儿,哪来的好儿媳”?

作者|李向荣

公众号|甘宁界

篇9:讽刺现实的官场短篇故事:发表

作者:梁子

来源于微信公众号:写画空间(ID:gh_802563982b8f)

老局长退休后,上级又派来一位稍微年轻的新局长。新局长五十多岁,个子中等,白白净净;走起路来不急不躁,给大家留下很深的印象。

都说新官上任三把火。新局长上任后,点的第一把火让大家刮目相看。新局长在大学,学的是中文系,毕业后分配到某局给领导写材料。时间一天天,日子一年年。在日月的轮回中,当年的大学高材生已经步入中年的行列。提起往事,新局长心里的苦楚只能自己一个人默默吞咽。

阿基米德曾说过,给我一个杠杆我能撬动地球。新局长也有自己的理想和爱好。

新局长上任第二天,在局五楼会议室,郑重提出:局里所有在职领导干部,每人每年必须在纸质媒体上发表本单位的文章一篇,题材不限。为此,办公室还专门下发文件,要求以科室为单位落到实处,凡有文章刊登的,按级别不同给予不等的奖励。

新局长的这把火,让单位的领导和职工议论纷纷。有人说,这是领导想出风头,还有人说,这样好,可以检验每个人的实际能力。

单位落实纸质媒体上稿任务后,大家齐心协力,施展“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能力。很快,张三在县级媒体发表了小散文,接下来李四也不甘落后,在地级晚报发表了一首诗歌,王五在省级报纸发表一篇新闻。看着大家接二连三有作品发表,我这个办公室的副主任脸上挂不住了。

夜深人静,我辗转反侧。为什么别人都比我强呢?我苦苦思索,决定把自己搁置多年的文学细胞重新启用。第二天晚上,趁妻子出去跳舞的时间,挖空心思写了一篇一千多字的随笔,然后投寄给在省文学杂志社当主编的老同学。

一个月后,我正在万人广场上跳舞,手机上传来老同学的来电声。我怀着激动,悄悄溜出人群,老同学在电话里对我说,大作收到,暂不拟用,然后挂断了通话。

满怀的希望落空后,我的心情跌入了谷底。眼看年底考核的任务马上就要到,而我在纸媒发稿的目标还很渺茫。

第二天,我把投寄给老同学的文章再次很仔细地修改了一次,厚着脸皮投寄给了他。

仅仅过了一个星期,我收到了老同学的来信。我接过邮政员手里的牛皮纸大信封,收件人一栏里写着我的名字,而且名字后面还有“主任”字样。

此时,我终于明白了文章发表的原因。第一次投稿时,我给老同学留的是办公室副主任,这次我被扶正了主任,文章也跟着发表了。

【具有讽刺的现实故事:讲座】相关文章:

1.讽刺现实婆媳关系的故事:遥控

2.讽刺对联

3.讽刺的反义词

4.讽刺的近义词

5.诗经讽刺剥削者

6.精选讽刺语录

7.走出故事,面向现实高二作文

8.吊白块的讽刺语录

9.讽刺女人的话摘抄

10.金星讽刺男人经典语录

下载word文档
《具有讽刺的现实故事:讲座.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