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生在网络与现实中的故事
“caochao16”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6篇发生在网络与现实中的故事,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发生在网络与现实中的故事,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篇1:发生在网络与现实中的故事
发生在网络与现实中的故事
对于网络大家总有点虚拟的感觉,真真假假不敢全信。然而,我们这个小小园所论坛里却演绎着一个个真实的故事。
起因:一个求购帖
安安的“宝宝”将饿肚子,今高价求购桑叶三十片,望明天能送到安安手里,万分感谢!安安替“宝宝”叩谢!
事情发生:教室里
感动的一幕:昨晚看了安安为“宝宝”的粮食着急,我也干急。今早我想起班中的蚕宝宝怎的不见了,就问小朋友。小朋友告诉我,佳琳带回家了。正在这时,黄承尧哎呀一声,说“我差点忘了”,说着从他的书包里拿出桑叶,交给宋久健。这时惊喜的我看见宋久健非常高兴,情不自禁地笑了。我提议宋久健拥抱一下黄承尧作为感谢,从来腼腆的他竟毫不犹疑地拥抱了黄承尧。两人紧紧拥抱,非常真诚,宋久健的眼睛里闪着激动的泪花,黄承尧也是非常开心。这一幕让我这个老师也非常感动。我想此时两个孩子的心里都会留下这幸福的片刻,对他们双方而言都是一次很好的教育。
事情发展:网上
宋久健爸爸叩谢:“宝宝”携安安及安安的父母向黄承尧及黄承尧的父母表示衷心感谢!片片桑叶片片情,深深爱心暖人心.我坚信黄承尧的`爱心,一定会在安安成长过程中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使他懂得相互帮助,提高团队意识能力-----这一当代中国最缺乏的核心文化都具有深远的意义.并建议其他宝宝有需要帮助的事也斗胆提出来,我期望借此机会与大家一起来探索和实践培养幼儿团队精神,让宝宝们的未来少一点压力,多一点轻松,您看行吗?您需要帮助吗?
老师的话:就像宋久健爸爸期望的那样,有很多品质不是从书本上学得到的,生活本身就是一本很好的活教材,作为教师和家长都去做有心人,那么还会愁我们的下一代胜过我们吗?我已经准备把这一事例在班中小朋友中宣传,让我们的小朋友都有互助、关爱的团队精神。
就像六一亲子运动会,如果没有家长的鼎立支持,那我们中一班这个团队就不会立于不败之地。我们的小朋友出勤率在全园算是高的,别人说我们有人气,我想这里的人气无非指的是家长和小朋友。没有学生,我们如何能成为老师?
顺便提一下,在感谢黄承尧爸爸妈妈的时候,还要感谢一下黄承尧的奶奶。这是黄承尧告诉我是奶奶叫他把桑叶带给宋久健的。总而言之,谢谢一家门!!!
宋久健爸爸加水:谢谢老师的引导!谢谢精彩的描述!谢谢“奶奶”的关心!谢谢儿子的泪花!我也禁不住热泪盈眶,宝宝懂得感恩了.令人神往的团队,令人神往的引导,令人神往的教授.恨自己不能回到五岁,喜儿子可以取得进步.太令人感动的故事,能不加泪水!再谢黄承尧全家!他有小名吗?
老师的反应:我会去问,求索以后再告知。
黄承尧妈妈:不用谢!安安爸爸如此再三言谢,倒让我们不好意思了,其实只是举手之劳而已,我们楼下小花园旁有棵桑树,如再有需要,尽管讲好了,保证第二天一早送到。其实,把桑叶装进尧尧书包里时,我就已经想象得出安安那开心的样子了。尧尧总说宋久健是他最要好的朋友,并且对安安渊博的科学知识佩服不已,我想安安的爸爸对安安的平时的教育肯定是花了很多的心思,有机会真要讨教讨教。
黄承尧没有另外的小名,就是尧尧。
事情延伸:陈逸之请问安安:蚕宝宝哪里有买?
爱的传递:报告尧尧及各位,安安已将尧尧的爱心传递给他表姐.星期天,安安捧着白白胖胖的“宝宝”坚持远涉“古美”,让表姐也认识自然,无形中将机关幼儿园的爱心加以传递.这是生活细节,我们坚持不厌其烦鼓励他做看起来多余的小事,氛围好象会变得更宽,各种兴趣在潜移默化中就自然养成了.为如此小事兴师动众的人可能有点傻,我们觉得值!您看哪?看起来我马上要申请宽带,以便大家一起传递爱心,一起将砖砸成玉.
老师的感想:我会在班级里开展团队精神培养的活动,让我们的孩子在拥有幸福生活的同时,同时拥有美好的心灵。让我们记住古语:“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有心播下爱的种子,总有一天开花会结果。
篇2:在现实与理想中流浪
在现实与理想中流浪 -资料
我们每一个人,都在以一种适应自已的方式,在这个世界上生活着,虽然生活的质量各有千秋,但至少有两种方式是相同的。一种是生活在理想里,一种是生活在现实中。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派生出两种截然不同的因果。因此,生活就变得丰富而多彩。
生活在现实中的人,需付出的勇气实在是太多了。现实之中,几乎每一件事,都是艰难而纷繁的。刚送走了昨天,才走完了今天,又迎来了明天。日子往往返返,层出不穷。诸不知道,何时才是尽头。日子过的虽能脚踏实地,但心中却是一片灰暗,没有一丝阳光。久而久之,生活的勇气就会慢慢消蚀,就再也迈不开前进的步伐。
人生活在理想当中,容易对生活愿望充满激情,几乎是一路阳光一路歌声,
资料
一种天高云淡的境界,一种舍我其谁的豪迈。但是,在激情的后面却潜在着信念的危机。毕竞,现实和理想的差距实在是太遥远了一点。
人的精神往往容易暴露出脆弱的一面。人在逆境里久了,自暴自弃就象瘟疫,渐渐地在人的精神世界里蔓延。这些时候,人的`理念,就极其易于由理想的天堂,堕入现实的万丈深渊。这种神伤实在是令人无以疗治。
我们所生活着的这个尘世,其本质就并非是世外桃源,而是活生生的,残酷无情的真实的过程所在。所以,我们的活着,既不能没有目标,也不能有太高的目标。
人没有目标便没有动力,也就没有希望,甚至会失去生活的勇气。人的目标太高了,人反而容易变得虚无漂渺,没有着陆的根,同样也会导致颓废的结果。所以,我们既不能脱离现实,又要心怀有理想,循序而渐进,一步一个脚印。既能享受艰辛的乐趣,又能收获成功的喜悦。
只要这样,我们就能找准生活的最佳位置,让自己在理想和现实的中间搏击。这样的一生,就能不断地创造更多的释然和更多的希望。
篇3:在过往与现实中游走
在过往与现实中游走
说起法兰克福,知道的人很多,毕竟人家是欧洲交通要冲,她的机场在欧洲是首屈一指的,与英国伦敦希斯罗机场和法国巴黎戴高乐机场并列的最大最好空港。而且,人家还是欧洲的金融中心,还是大文豪歌德的故乡。可是,一般人们不知道的是,在德国,法兰克福有两个,一个是Frankfurt am Main,一个是Frankfurt ander Oder,后者属于德国勃兰登堡州,在德国东部与波兰的交界处,这也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的城市。但是,一般而言,人们常提到的法兰克福,就是指前者,那座伫立在美茵河畔的古老而现代、美丽而魅力的城市。
我已经记不清到过法兰克福多少次了。因为来往欧洲,以及在欧洲大陆穿行,这里是一个必经的地方。
当然,大多数途经法兰克福,都是来去匆匆,而印象较深的,却也有过那么两次。
第一次是在20xx年,我头一次踏足欧洲的土地旅行度假。从上海飞抵慕尼黑,随后用了个把月一下子逛了十来个欧洲国家,最后准备取道法兰克福返回中国。到达这里,赶巧朋友有事赶回国内办事,就把他家的钥匙给了我们,我们一家三口遂之在朋友的家里自己买菜做饭开张过日子了。
与很多的德国人一样,晚饭后,就阖家外出散步遛弯。那一天我们来到法兰克福歌剧院的广场。不一会,当时才八岁的儿子居然与一帮小老外们打得火热了。坐在广场中一个街心儿童游戏场子里,絮絮叨叨讲了足有一二个钟头,还时不时的哄堂大笑。看情景,俨然他是孩子们的中心了。我和爱人很是纳闷,儿子刚刚一年级,老师教的英语单词有限可数,这帮孩子是怎么交流的呢?
大概是讲累了,他回到我们坐的地方,我们就问他,你们这么起劲在说啥呢。他很自得地告诉我们,人家问他来自哪里、姓甚名谁、多大年龄、读几年级,在什么学校、老师是男的女的、老师好不好、上海在哪里、中国大不大等等。这些,可都是老师教过的。实在想不起来的,就用手势。比如说自己八岁,“八”的英文忘记了,就伸出拇指食指告诉人家。他们很惊讶,你才两岁吗。于是,一脸的不屑,板着手指one two three……一直数到eight为止。
20xx年又去欧洲,这次是计划好的,要上班的爱人先回国。正病假期间的我,带着儿子留在她读复旦时的老师Lehrer Ju在汉堡的家里继续度假,一直到孩子九月份开学时再回国。爱人临行,热情的老师一家开车为她送行,我们也一同随行,先去波恩探望她已经退休的第一任“师父”Siever。老太太陪同参观了贝多芬故居的纪念馆,我们则回请她吃了一顿中国餐。最后,经过沿着莱茵河游览了科隆、科布伦茨等几个非常漂亮的名城后,到达法兰克福机场。也就分手一个多月吧,九岁的男孩哭得宛若长别离似的。把个老师的太太也弄得眼泪汪汪的。
还有很多次路过法兰克福,但说实话,对法兰克福城市的印象,却好像很淡很淡的。
今年十月八号,我从上海搭乘Lufthansa航空公司的班机,在上一次离开欧洲大陆足足七年多后,与一帮朋友再一次飞抵德国,而首站又是法兰克福。朋友中好几个没有到过欧洲,虽然我们请了专职的导游,可我依然“义不容辞”地变身为“地陪”,行前抓紧做了功课,看了几本关于欧洲历史和德国、捷克、奥地利风土人文方面的书籍和文章,当然也包含了为他们上的第一堂课――法兰克福的历史。临时抱佛脚一下,免得到时候张冠李戴贻笑大方,还毁了咱“一世英名”。
在公元初年,欧洲大陆南部经济发达,罗马人所向披靡一统天下;而北部蛮荒落后,但居住此间的日耳曼人(英文中“北方野蛮人”之意)却是彪悍强劲。于是,南方罗马人势力向北蔓延,北方日耳曼人则向南进取。在中间的凯尔特民族无法抵御南北同时侵入的压力,地盘日趋缩小,最后被赶到英伦三岛去了。势均力敌的南北方力量在莱茵河和多瑙河一线取得平衡,其夹在前沿的美茵河-莱茵河区域,成为双方交锋频繁的地方,这就是现在的`法兰克福地区。
从公元83年罗马人占领此地开始,其后近千年双方来往拉锯征战,一直延续到继承了罗马帝国衣钵的法兰克王国。
传说公元794年,查理大帝率日耳曼民族的法兰克人与日耳曼民族的萨克森人作战,败退中遇到神鹿相救,并最终反败为胜,夺取了这片“美茵河畔的浅滩”,遂将此地命名为“法兰克福”,即德语Frank(法兰克人)加上Furt(河中浅滩)。查理大帝举天主教为旗帜,最终恢复了原罗马帝国的疆域。公元8,教皇里奥三世在一次做完弥撒后,突然很正式地将皇冠戴在查理大帝的头上,任命他为罗马帝国皇帝。这就是历史上的西罗马帝国(以区别斯拉夫民族为主题的东罗马帝国),一般史称神圣罗马帝国。
查理大帝死后,他的儿子继位。再之后,他的三个孙子三分帝国疆土,分别叫做:东、西、中法兰克王国。这就是现在德国、法国、意大利的雏形。东法兰克王国的都城就在法兰克福。又没过三代,国王早逝无子嗣,从而又形成一种制度,就是让德国国内最后影响的几个大诸侯候选国王。这有点类似近现代选举产生国家首脑的民主制度。
选举仪式一直就在法兰克福大教堂举行,而公元1562年后,被确认成为皇帝者的加冕仪式也在此举行。自公元936年,奥托一世再次统一帝国版图。从此以后,德国国王就是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千年过去,在这个城市,共选出33位皇帝,这个法兰克福教堂也随之被“皇帝教堂”的称谓所取代。
从欧洲某个地区或者某个城市作为引子,你可以读到一大段欧洲经典的古代历史。同样,一个法兰克福,就可以让我们大致了解了神圣罗马帝国那段人类文明史上的辉煌和残虐。与朋友坐在街头咖啡馆里,谈笑间想象着曾经在这家咖啡馆临近的土地上所发生的光明与黑暗、向往与追求,真为他们发展到今天如此完美的社会形态而感到庆幸了……
篇4:徘徊在现实与网络之间作文
徘徊在现实与网络之间作文
闲暇时总爱上网冲浪,冲浪的感觉一如儿时走在乡间小路上的那种自由、惬意和无拘无束。每每回忆起小时候在乡间度过的那些日子,就不由哼唱起张明敏的《垄上行》:“我从垄上走过,垄上一片秋色,枝头树叶金黄,风来声瑟瑟,仿佛为季节讴歌……”可惜,时光不能倒流,乡间小路如今离我越来越远,远得如同一个美丽的神话传说,飘忽而迷离,可望而不可及。而垄上行的愉悦也被现实生活的浪潮一点点冲刷得几乎了无痕迹。
呆在钢筋混泥土垒成的世界里,行走于喧嚣、繁芜之中,远离了那份闲适和宁馨,远离了丝丝缕缕的感动和慰藉,远离了来自心底的轻轻呼唤……
看多了辉煌背后的疮痍,厌倦了名利蛊惑下的狂热,只想独自乘一叶小舟,着一袭素色裙装,款款行于湖光山色之中,归去来兮,看“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偶尔也想学古人的样子调一调素琴,阅一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其实,消极遁世并非我之愿望,只因困倦于红尘里无休止的纷争,也不愿奉出一生的光阴作赌注去角逐所谓的“名”和“利”。
渴望过上没有负累的,轻松自在的生活,期盼洗尽铅华与劳顿,成为实实在在的闲云野鹤,可是,很难很难!红尘俗世不断地剥蚀着旧创口长成的新肌肤,制造着新的创痛,那种层层叠叠的痛楚牵扯着筋脉以至于深入骨髓。生活的沼泽无处不在,淅沥的秋雨会在不经意间湿透你的衣衫,僵硬你的肉体,寒彻你的内心……
也许做一个木偶样的人会更单纯,也更幸福吧。生活其实不需要有感觉,不需要有意识,更不需要有思想。思想者历来都是曲高和寡,被人认为是不识人间烟火的。我不是思想者,我没有大师们的的睿智和博学,我也没有古人超然物外,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勇气,所以我平凡,我困惑我矛盾我彷徨。然而浮澡的生活只会令人更加疲乏。在经历了一番痛苦的挣扎之后,我决定让生命躲到一片“绿荫”里暂时休憩。
或许网络已经为我提供了这样一个栖身的地方,在这里我可以暂时蜕去外壳,舒展身心,任脉搏自由跳动。虽然尚未能完全逃避现实的纷扰,虽然还需继续扮演属于自己的社会角色,但毕竟有了一个可以释放自己的空间,可以自由畅快地呼吸的场所。在网海里漫游的我,一如稚气未脱的孩子,没有城府,没有伪装,没有假正经,也没有道貌岸然的惺惺作态。有的只是棱角和锋芒,是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的放浪和不羁。应该说网络中的我才是真实的我吧。谁曾料到一个虚拟世界里竟会走出一个真真切切的人儿?或许这就是网络的魅力所在吧。
走过万水千山,见过形形色色的人,但真正能触碰到的灵魂有几个?真正能接纳交融的情怀又有多少?世俗的尘雾始终笼罩着天空,笼罩着生活的每一寸土地。雾里看花,水中望月,朦胧的世界,朦胧的人类,朦胧的你我他。人行于世,其实原本只需要朦胧,很多时候得将自己变成一只蜗牛,变成一只可怜的爬行动物,虽然自觉丑陋而怯懦,虽然有背于心而黯然神伤,但也只能如此了。见过太多纯洁的东西在刹那间灰飞烟灭,见过用鸡蛋去撞击石头,弄得头破血流的种种惨状。世俗的阴沟里无时无刻不在流淌着血泪交织着的腥红色的'液体,散发着令人窒息的恶臭。
有人说:这世道在一天天走向堕落。此话或许太偏激。可眼见着太多的事实令你不能不心寒,进而胆颤。眼里常会吹进一些细微的尘沙,令人不适而心悸而泪眼婆娑。看得太多灯红酒绿与寒门子弟求学无望的反差;听得太多官员们的豪言壮语和百姓的怨声四起;目睹坑蒙拐骗的屡禁不绝,眼见追名逐利的盛嚣尘上。人性在一天天蜕变,世风世俗堪忧!而追根溯源,一切皆缘于私心的作祟和贪欲的膨胀。人为财死,鸟为食亡,乃秉性使然,本也无可厚非,只是伦理道德、思想境界、价值尺度这些至关重要的东西,这些足以升华人性,提高人生海拔的东西,竟被不少人当作垃圾唾之、弃之,岂不令人嗟叹!
曾对自己写下这样的话:我本无心跃龙门,心如止水看红尘。不要以为这是在妄自菲薄或自甘堕落,其实我逃避现实只是为了寻一方净土,为了让灵魂不至于被玷污。网络相对来说算得上是一个清静纳凉的去处。从某种角度而言,网络里的人较之现实中的人更真实,更富于人情味。现实生活掺杂了太多的利害冲突,许多人学会了给自己乔装打扮,将可人、悦目的外表展示出来,至于层层包裹着的内心世界却永远是一个谜,是一泓深不可测的湖。
现实与网络,一个是集市,一个是家里。集市免不了喧嚣、吵嚷和纷争,而家里却能给人一份宁静、舒适、甜蜜和温馨。有家的感觉是不再凄清,不再孤独和落寞。每一个游荡的灵魂无不在寻找着属于自己的家。有的人一生都在不停地流浪着,或许他们永远也找不到一个可以安置他们灵魂的地方吧!
篇5:相遇在梦与现实的轨迹中-心情散文
相遇在梦与现实的轨迹中-心情散文
一个人静静地躺在草地上,望着夜空,一幕幕奇妙的景象从脑海里蹦了出来。我的大脑不能立即适应,思绪在混乱中产生摩擦,放出大量的热。我闭上眼睛,将手轻轻按在胸前,祈祷着……我害怕自己会像流星般燃烧,飞速地陨落,划过漆黑的夜空,闪着明亮的痕迹,最后钻进无边的黑暗。
我猛然清醒了过来,看着夜空中零零散散的几颗星,竟有一种按捺不住的冲劲,将隐于心灵深处的一切暴露了出来。霎时间,一股,莫名其妙的力量把我的心扩张,无限地扩张,最终吞噬了黑暗,兼容了整个宇宙。我摘下心中最明亮的那颗星,置于跟前。
我要问你——
你是茫茫宇宙中的天使吗?你是神话传说里的仙女吗?为何你总会拨动我的心弦?为何月亮的盈亏也不能阻挡你前行的脚步?你可知道?每个没有你光临的夜晚总是寂寞的,每个没有你陪伴的夜晚总是冰冷的,每个没有你抚慰的夜晚总是失意的。一星陨落,固然黯淡不了星空灿烂,却荒芜了我整颗心灵。
请你相信,你我相遇在梦与现实的轨迹中,看似偶然,亦是必然。我实在不忍看着你离去,便自私地把你留了下来。我合拢双手,将你捧在手中,然后,然后为了向我泄愤,燃烧了自己。你的火焰灼伤了我的双手,也灼痛了我的心。燃烧过后,手中仅剩下一把灰烬。
如果说你我在梦与现实的`轨迹中相遇是一个错误,那该是一个绝妙的错误,为何,为何却成了一个悲怆的错误?梦的枝头应是缀满星光的,而非萦绕着一抹紫丁香般的怅惘,淡淡的,却挥之不去。
闲观星空,不得舒心。晚风钻进我的手中,带走了最后的一点灰烬。受伤的双手想从空气中抓住什么,攥紧拳头,一把火辣辣的痛直刺心头。是的,从来都没有人愿意投身于一堆激情燃烧的篝火之中,其最根本的原因是每个人都害怕自己毁灭。实际上,人生最终的归宿只是六尺黄土。可是,又有谁愿意在生命终结以后化作一抔黄土?生与死的循环,梦与现实的交替,在某种程度上是没有任何区别的。正如没有人能在同一水里落脚两次一样,也没有人能同时踩进生与死两条河流,跨过梦与现实两个世界。
相遇在梦与现实的轨迹中,如果勉强梦中人来到现实世界,那么她最终只能如镜花水月一般,瞬间毁灭。
篇6:相遇在梦想与现实的轨迹中作文600字
相遇在梦想与现实的轨迹中作文600字
纵使行程中的他遭到土着人的屠戮,现实的残酷却没有将他的梦想抹杀削弱。后人沿着他梦想的轨迹,走向世界。收回目光,我看到了马丁·路德金的梦想,丑陋而顽固的现实一次又一次打击着这位“追梦者”......←摘要部分,全文如下:
古往今来,人类生生世世在编织着梦想与希冀。遥望苍穹,星空闪烁着诉说着先人祈福的呢喃和虔诚的祷告;那梦想是如此真实,又如此遥远,因为那是心中不灭的追求,是浮于现实的繁华与幻想。
穴鸠的现实是“决起而飞,枪榆方而止”;溪流的现实是在石缝间浅吟低唱着“靡靡之音”;老马的现实是“眼前飘过一阵鞭影,我只低头瞧着脚下”。它们早已身陷于现实的泥潭而不能自拔,麻木的心灵早已放弃了拥有梦想遥望天边的权利。于是梦想的翅膀飘然远去,现实的枷锁架在脖项。
收回遐想的思绪,我才发现梦想就是天边的星辰,永不熄灭地照亮匆匆的人生;现实就是脚下的土地,踏实而厚重地记录行路的足迹。人,既不能活于华而不实的梦想里,也不要沉湎于现实的喧嚣中。在人生的.道路中,应是左边种植梦想,右边种植真实,随时采撷,收获希望。
寻着古人的来路,我听到了杜工部“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的呼唤,这是忧国忧民的呐喊,是杜甫心中最大的梦想。收回目光,我听到了鲁迅先生仰望星空的感叹:“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心事浩茫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这是先生“用笔救国”的梦想,他纵然对现实失望,但没有绝望,彷徨中的呐喊唤起了国人的奋起和努力。
追溯着世界的旅途,我看到了麦哲伦环游世界的梦想,他用广阔的胸怀迎接波澜壮阔的波涛,用梦想书写着生命的厚重与责任。纵使行程中的他遭到土着人的屠戮,现实的残酷却没有将他的梦想抹杀削弱。后人沿着他梦想的轨迹,走向世界。收回目光,我看到了马丁·路德金的梦想,丑陋而顽固的现实一次又一次打击着这位“追梦者”,但他的梦想凝集了所有黑人的正义和力量,现实,终于因他的执着而跪拜在这一伟大民族战士的脚下。我又看到了徐本禹朴实无华的笑容,他没有像自己的同学一样追求花前月下香车宝马,更没有因现实的残缺而逃遁,而是倾自己的梦想于偏远支教之中。他们,都是现实中坚强的追梦者!
寻着古往今来的道路,我探头仰望天边的星空。梦想与现实交轨在人的生命中,让我们用胸怀天地的壮志凌云拥抱梦想,用虚怀若谷的情怀书写现实中人生华美的篇章吧!
【发生在网络与现实中的故事】相关文章:
4.童话与现实作文
5.目标与现实作文
8.现实中的搞笑句子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