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年初二回娘家的含义
“JYWYQJN”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7篇关于大年初二回娘家的含义,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整理后的关于大年初二回娘家的含义,希望能帮助大家!
篇1:关于大年初二回娘家的含义
初二,出嫁的女儿要回娘家,夫婿要同行,所以俗称迎婿日。回家时要携带礼品,名为带手或伴手。
初二为啥要回娘家
大年初一为四时之始,人们以早为贵,早有所成,一切占先。人们早起后,早鸣鞭炮,早开福门,早迎财喜神,早出门叩节拜年。过了“四始”日,人们就不再讲究“早”字了,故有“大年初一起五更,大年初二日头红”的说法。
大年初二回娘家的习俗,提供了一个聚会的机会,让许久未见的姊妹们,得以叙叙旧、话话家常。
这一天有个重要风俗就是“回娘家”,传统节日习俗正月初二已婚妇女转妹家“(回娘家)”,新姑丈(女婿)要“上门”。回娘家的妇女,都要携带鸡、娘酒等礼物。正月初二、初三,女儿回娘家,必备办一大袋的饼干、糖果,由母亲分送邻里。
如果家中有多个女儿,而这些女儿又不在同一天归来,那么,就要来一个分一次,礼物颇薄,“礼轻情意重”,它表达了姑娘对乡亲的思念。姑娘回到家中,若家中有侄儿,当姑母的必须再掏腰包,尽管在初一日给压岁钱时已经送了,可这一次意义不同。
初二,出嫁的女儿要回娘家,夫婿要同行,所以俗称迎婿日。回家时要携带礼品,名为带手或伴手。不但如此,在过去,一家人也会选择这一天拍张全家福。大年初二,孩子们都会提着鲤鱼灯去讨个好意头。以前吃过中午饭,女儿必须在晚饭前赶回婆家。现在没有那么多说法啦,回娘家吃过饭以后久未见面的亲人坐一起谈天说地,其乐融融,回婆家这件事还真不是那么急——
回娘家作为一个特有的习俗,深深影响着人们的出行。大年初二给出嫁的女儿提供了一个聚会的机会,跟许久未见的父母叙叙家常,留下一个美好的回忆。
大年初二的传说故事
中国民间传说,明朝年间,倭寇作乱,屡犯闽浙海疆,故有戚继光抗倭等典故。有一年除夕夜,倭寇乘福安城关人民过年,疏于防范之际,里应外合,攻入城中,大肆杀戮,死伤惨重,城中大多家中均有亡故。因为第二天是大年初一,按习俗本应该热热闹闹地过年,可家里死了人要办丧事,怎么办呢?大家相约,第二天(初一)先把丧事搁在一边,等过了年第二日(也就是初二)再办丧事。于是大年初一那天,大家仍旧按往常一样,到亲朋家逛门拜年,第二天(正月初二)就闭门办丧事,家中没有丧事的也不出门,以免冲撞。三天后,也就是大年初五,尸体收敛,法事作毕,就上山埋葬。因此正月初二、初五福安人不互相逛门拜年的习俗就这样形成并严格遵守下来了。
部分文史资料中,只是简单提出“福安的初二”是全国迄今为止唯一的日寇侵华民俗纪念日,对其表象只是限制“互不逛门”的描述,太过简单,各位战友及外地朋友仍是知之甚少。
大年初二的节日习俗
祭财神
北方在正月初二祭财神,这天无论是商贸店铺,还是普通家庭,都要举行祭财神活动。各家把除夕夜接来的财神祭祀一番。实际上是把买来的粗糙印刷品焚化了事。这天中午要吃馄饨,俗称“元宝汤”。祭祀的供品用鱼和羊肉。老北京的大商号,这天均大举祭祀活动,祭品要用“五大供”,即整猪、整羊、整鸡、整鸭、红色活鲤鱼等,祈望今年要发大财。
历任财神
关于财神是谁说法不统一,主要有以下几种:
赵公明,因张天师曾命其守玄坛,故又名赵玄坛。此人来源于《封神演义》,姜子牙封他为“金龙如意正一龙虎玄坛真君之神”。 赵明朗,字公明,道教中的玄武之神,俗称赵公元师。此说来源于《三教搜神大全》,圣号全称为:“总管上清正一玄坛飞虎金轮执法赵元帅”。
范蠡:春秋时期越王勾践手下大臣,帮助越王打败吴国,后来经商发了大财,改名陶朱公。后人奉为财神。
关羽:三国中的关羽是个“全能”人物,最重义气,后人把“义”和“利”等同对待,奉为财神。一般商号供奉关羽者居多,认为他对商号有保护作用。
上述财神中,赵公天师正宗财神,范蠡称为文财神、关羽为武财神。此外还有供奉太白星者,称为“财帛星君”。因为太白星亦叫金星,附会为财神。还有以齐天大圣、招财童子为财神者。
民间所供大多以赵公明居多,其印刷的形象很威武,黑面浓髯,顶盔贯甲,手中执鞭,周围画有聚宝盆、大元宝、珊瑚之类的图案,加以衬托,突出富丽华贵的效果。
财神庙
每年初二,是老北京敬财神的日子,这一天人们要赶到财神庙去烧“头炷香”。
老北京有两处财神庙,一处在广安门外六里桥,叫“五显财神庙”,每年正月初二到正月十六开庙会,所以初二就成了祭财神的日子,但实际上,按传说财神的生日是初五。过去香客为了争“头炷香”,半夜就来庙外及广安门门洞等候。敬香结束后,还要从财神庙里“请”一些写着“福”、“寿”字样的红绒花和剪金纸花、金元宝等回家,这也就是把“福”请回家了。如果来年发财了,还要再去庙里还愿,把去年“请”回家的纸金元宝送回庙里,并加倍购买新的纸金元宝,庙祝也因此而发财。
由于每年初二来烧香的人太多,很多人无法进入,就在庙门口燃香,再往庙内投掷,这么一来给消防带来了隐患,所以庙中用大木桶盛水,准备随时泼水灭火,谁被水泼到了,则被认为来年必然发财,因为“水”通财。
“五显财神庙”庙会在上世纪50年代停办。1987年修立交桥时,将庙拆除,如今尚有两株古树为该庙仅存之遗物。
北京另一财神庙为“黄瓦财神庙”,位于北锣鼓巷南口东侧。该庙始建于明朝末年,财神也有文武之分,赵公明。,在鼓楼东大街风貌保护与环境整治工程中拆除了财神庙周围的非文物建筑,亮出了大殿,进行了修缮。
除了这两处财神庙外,北京还有祝融庙,因火通财,所以正月初二也有人到此求财。
财神传说
据说,财神爷是有钱人家供奉的,没钱的人供奉是不会显灵的。民间流传有“财神菩萨休妻”的故事:从前,财神庙财神身边总有一位端庄美丽的财神娘娘陪伴。后来这位善良的女菩萨突然不知去向,原来她被财神爷给休掉了。
财神爷为什么要休妻呢?这要从一个乞丐说起。有个讨饭化子穷得无路可走,讨饭路过一座古庙。进庙后,他什么菩萨都不拜,单摸到财神爷像前,倒头便拜,口里祷求财神爷赐财。赵公元帅见是一个叫花子,心里想连香烛都舍不得点,还来求财?天下有那么多穷叫花子,我能接济得过来吗?可乞丐心中想的正相反,他认为财神总会救济穷人的,富人不悉吃穿,求财何用?便不住地拜。
这时,财神娘娘动了恻恻隐之心,想推醒打瞌睡的财神夫君,劝他发发善心给这叫花子一点施舍。可财神爷不理睬,打了两个哈欠又闭上了眼睛。虽然是财神娘娘,可财权在夫君手上,夫君不点头,怎么好将钱赐给叫花子呢?
娘娘无奈只得取下自己的耳环,扔给了叫花子。乞丐突然感到神龛上掷下一物,一见是一副金耳环,知道是财神所赐,急忙磕头,连呼“叩谢财神菩萨”。财神爷睁眼一看,发觉娘娘竟将自己当年送她的定情物送给了穷叫花子,气得大发雷霆,将财神娘娘赶下了佛龛。自此以后,数百年来就再也没有一个穷人是拜了财神而发财的。
篇2:关于大年初二回娘家的含义
食日昼
姑娘回到家中,若家中有侄儿,当姑母的必须再掏腰包,尽管在初一日给压岁钱时已经送了,可这一次意义不同。这一古老的传统习俗,潮汕人称为“食日昼”。顾名思义,仅仅是吃中午饭而已,女儿必须在晚饭前赶回婆家。
返厝
潮俗新媳妇回娘家叫“返厝”,古称“归宁”,连续三次,故有“头返厝”(婚后三天)、“二返厝”(婚后十二天)、“三返厝”(婚后满月)之说。头返厝有三日回的,也有十二日回或满月回的。
头返厝一般不能在娘家过夜,吃过午饭后至娘家炊烟之前就得返回。二返厝可住一两天(潮安一地二返厝也不能过夜)。三返厝可住十天半月,只要与夫家商量好就行。头二次返厝,一般都要事先商量好,由新娘的兄弟来带回。第三次返厝,通常由新娘自己回或由新郎相伴回。
食甜卵
新郎第一次拜谒岳父母,要备带三牲大礼。岳父母要让女婿“食甜卵(鸡蛋)”,并设酒席款待。女婿用完餐后当日回程,留妻子住娘家,按约定日子接新娘回去或由新娘的兄弟送回。不过,现在礼俗大多简化。新郎亲迎新娘过门后,即刻偕同新娘“返厝”,然后再出门兜一下后,再到新城“二返厝”,婚后回娘家就一切如常了。
“食甜卵”之俗源于一个美丽故事:昔时一李姓老婆婆,有女成年,经媒人说合,出嫁张生。几年未育,婆婆听知女儿夫妻意见分歧,长期分居,实非生理问题,为盼望早日抱得外孙,设法请女婿到家来,煮甜卵敬之。告知女婿甜卵是甜蜜圆满,家能甜蜜圆满则兴,夫妻甜蜜圆满则能生育孩子的道理。婿悟,从此夫妻相敬如宾。翌年得子,婿欢天喜地到岳家报喜。自此,后人以煮甜卵敬新女婿,历代便沿袭下来。
篇3:大年初二回娘家的全国各地习俗
大年初二回娘家的全国各地习俗
东营
头年腊月十七、十八,新媳妇就回了娘家,婆家要打发人去请,把新媳妇请回来好好“伺候”,年前就不让再回娘家了。正月初二闺女回娘家只为了拜年,拜完了年就要匆匆回家。到了正月十六这天,是新媳妇新女婿最隆重的回娘家的日子。
潍坊
在潍坊,年初二放了鞭炮,谓“开市”,男女劳作不再禁忌,开始带上礼品走亲戚。走亲戚旧时“初二姥姥初三姑,初四初五看丈母”,也有“初三姥姥初四姑,初五六里看丈母”之俗,现多为“初二初三先丈母,初四初五再看姑”。实际上,潍坊城里出嫁女多数初二回娘家。过去“进了腊月门,不进娘家门”的风俗,是说农村的出嫁女。在城里,腊月二十三“小年”(辞灶)这天,出嫁的闺女一般不去娘家了,还被许多人沿袭着。当然,年三十也有已经出嫁的闺女进娘家门的,另当别论。
从婆家临走前,尤其是新媳妇,婆婆要包上一个红包袱,这包袱媳妇是不得打开看的。如果包袱里放上甜的东西,譬如甜点心,就说明婆婆对媳妇满意。
回娘家的闺女还要带上糖果和面条,糖果表示祝愿生活甜甜美美,面条是表示健康长寿的意思。
新媳妇回娘家,是要陪着丈夫去本家拜年的,所有的本家长辈都要拜,俗称“磕头”,至于是否真正磕头那就是另一回事了,陪着的.人要带一块红毯子,是准备给姑爷磕头时铺在地上的,主要是姑爷的膝盖不能沾土。新姑爷拜年膝盖沾土是不吉利的。
威海
闺女回娘家的当天中午一般吃饽饽,下午吃饺子。
初二媳妇带女婿(有孩子的话也带上,有多少带多少)回娘家,实际上女婿是主角,这次的名义叫“拜丈人”,住一宿就回。礼品嘛,一般用包袱包四个饽饽和八个莲子带上,这两种面食,因为承载了“四平八稳”的寓意,所以特别重要,属于非带不可的。此外,可根据自己的经济能力,带点酒和桃酥等。正月十六,女婿还要把媳妇送回娘家,这次是把媳妇放丈母娘家自己走人,这叫做“住妈家”。
在威海,闺女过年回娘家也有在初六进行的,为什么要选在初六呢?还有一句俗语呢:“先看姑,后看舅,丈母娘最靠后。”尽管对女婿而言,丈母娘是最靠后的,但仍要选一个吉利的日子,陪着媳妇回娘家,所以就选择了既靠后又吉利的“初六”。
回娘家的时候,需要带一些礼物,这些礼物都是盛放在用细竹片编的箢子里。经济条件一般的家庭,带的都是由闺女亲手蒸的大饽饽六个或者八个,饽饽上有用染料点的八个红点,预示着娘家来年发财的意思;条件好一点的家庭,还要缀上从商店买来的桃酥,一般为二斤,桃酥是专门孝敬老人的食品,用纸包装,上面压张红纸,预示着娘家来年红红火火。
初六的这天晚上,闺女和女婿是不能在娘家留宿的。可这回婆婆家的时间,也有讲究,不能太早,太早了,显得娘家招待不周到;也不能太晚,娘家人一定会在太阳下山前催着闺女和女婿回家,意思是头顶着太阳回家,一定能过好日子!
济宁
结婚第一年,小两口一定要在初二至初四回娘家,这叫“双拜节”。吃饭的时候新女婿要坐主宾,陪同的必须是同辈或者是小辈,长辈一般不能在场。吃饭时,不能上水饺,意思是捏了嘴不让说话。
另外,每年的正月十六都会有娘家的人(一般是侄子,没有侄子的就自己去)来叫,一块回娘家。
临沂
在临沂,如果要按正规的风俗,那就是正月十六才是出嫁的闺女回娘家的好日子。这之前也可以回去,但无论你回去多少次,到了正月十六这一天是非回不可的。
泰安
初二这天中午,招待新女婿的酒席很有讲究,不管多大年纪、多大辈分的人都要坐在下手,得让新女婿坐在正位子上。席间上菜也有一定的程序,一般是先上些点心、糖果之类的六种小吃(也有上八种的,分为四干四鲜),简单吃点就正式上菜开席。当酒席进行到一半时才能端上整鱼这道菜,可只要鱼上了桌,就会有一个端着空盘子的人来到新姑爷面前为厨子讨红包。送了红包后就轮到小舅子或是侄子辈的年轻人“献”酒了,这时新姑爷就可以根据献酒的人随时决定是否需要掏红包,一般是只给与妻子血缘关系比较近的小孩就行了。
莱芜
莱芜这里是正月初三回娘家,因为初二还没有送完家堂,作为出嫁的闺女是不能见家堂桌子的。初三一大早,小两口就拿着早就准备好的六样礼上路了。六样礼包括:一刀肉、两条鱼、两瓶酒、两条烟、两包茶叶、两包点心,缺一不可。所有的礼物都是双份的,回娘家后,娘家人要留或再带回也都是要双份的留或双份的带回,是不能拆双的。
到了娘家,按照早先的规矩新女婿要给岳父母磕头,由岳父母给磕头钱。到家稍坐一会儿后,丈母娘就会赶紧下上两碗水饺给新女婿吃,名曰“点心”。吃完“点心”后就开始坐大席了。新女婿要坐上首,娘家要找上几个德高望重的长辈和能喝酒的来陪新女婿,以表示对亲家的尊重。饭桌上菜要新女婿先吃第一口,别人才能吃,酒更是要喝足了,如果新女婿不胜酒量,那最好在回娘家之前就找个能喝酒的“代酒客”来,这样就不会在丈母娘家出笑话了。
酒足饭饱之后,太阳已经挂在西山角上,这时候新女婿就会郑重告别岳父母及亲戚朋友,请他们放心把女儿交给自己,然后就领着自己的媳妇回家了。
德州
在德州,年后闺女回娘家与女婿一起给丈母娘拜年是初四。娘家那头隆重地称其为:待女婿(或叫待新亲)。
到了娘家见了爹娘之后,闺女跟孩子们先给爹娘和姥爷姥娘磕头拜年;而女婿则要由岳父或者再老一辈的人们陪着喝酒吃饭。等吃喝完毕,女婿才起身给岳父岳母磕头(有舅哥、舅嫂也得磕)拜年。虽然这时候岳父岳母等老人们也谦让着说“算了吧,算了吧”,但还是挺高兴地接受这个磕头大礼。然后,女婿由岳父或者舅哥领着到附近的当家子或比较亲近的人家去给长辈拜年。闺女则自己到街坊邻居平常关系不错的人家拜年。
有自己媳妇的后辈小孩子,甭管给你磕不磕头,你这女婿也得给钱(这几年才叫“压岁钱”);不过有时候这钱由媳妇代付。
闺女来给爹娘拜年不许住下,据说是怕把娘家吃穷了。回来的时候,娘家回的礼物一定有枣糕,而且越大越好,象征着父母祝福闺女步步登高!
聊城
大年初三一大早,刚结婚的或已经有孩子的小两口便开始为走娘家的事儿精心准备着。女的拾掇得漂漂亮亮,男的穿得整整齐齐,孩子也打扮得花枝招展,然后媳妇往往再三嘱咐丈夫和孩子在说话、行为等一些应该注意的礼节,一切完毕才带着礼物高高兴兴直奔目的地。娘家人往往会站在门口笑眯眯地迎接闺女女婿一家人,笑纳礼物的同时有孩子的还要给一些压岁钱.
滨州
在滨州,回娘家大都是在正月初二,媳妇有丈夫陪着回娘家才算是体面的。
最隆重的回娘家是婚后第一次回娘家,这一次新姑爷登门,不亚于新媳妇出嫁。新姑爷一到家,没等进家门,丈人和丈母娘早就迎了出来,进了屋,姑爷就要给老人下跪磕头,不过这第一次磕头一般是不让磕的,丈人早就把他扶了起来。然后姑爷送上四样礼,不外乎鸡鸭鱼肉,各拿双份,有好事成双的意思。之后就入席吃饭,饭菜早就准备好了,姑爷坐上位,还请了家里的长辈作陪,向姑爷劝酒,第一杯一定要一口气喝完。
菏泽
在菏泽,春节回娘家都是在初二进行的。
第一次春节回娘家,带的礼物都是双数:或四件,或六件。除之此外,还有一些小礼物要放在一个专门的礼盒里,这盒子是分着层的,每层都不能空。里面有糕点、馒头、挂面等,也有放上钱的。不过娘家人一般不接礼盒里面的东西,这里的老规矩是“看一看,添一半”,如果你揭开了盒子,收下了礼物,不但每样礼物都要加倍回送,而且别人也会笑话你贪心。
这次回娘家,女婿比闺女位置要高得多,他是娘家的主宾,会坐在一个专门为他准备的大红椅子上。每上一道菜,都要新女婿先拿筷子吃第一口,他不动筷子,任何人都不能动这道菜。
光吃菜可不行,还要喝酒,既然女婿是主角,喝酒自然是少不了的。为了不至于喝醉丢人现眼,女婿会带两个代他喝酒的,在我们这里就称之为“扛笆斗的”,此人能说会道,而且酒量极好。在酒场上,敬新女婿的酒多数由他们代喝了。
所有的菜上完以后,最后还要上糕点,这些糕点全是陪客带来的,是专门做的花样糕点。上的糕点也同样需要新女婿先吃,每个陪客带来的点心都要上一遍,来多少陪客,这糕点就要上多少道。每上一道糕点,就会有专人介绍这是哪家亲戚带来的,和女婿是什么关系。新女婿如果各种糕点都尝一个的话,估计肚子会撑圆了,所以他只是动一下筷子,夹一个放在自己的盘子里,就算尝过了。
这一次回娘家,不能回去太早。吃过饭要陪老人聊聊天,听听岳父母的教诲,并且主动邀请二位老人和兄弟姐妹到自己家里做客,然后再告辞回家。
以后过春节再回娘家,就没有这么多规矩和讲究了。
传统习俗--大年初二祭财神
北方在正月初二祭财神,这天无论是商贸店铺,还是普通家庭,都要举行祭财神活动。各家把除夕夜接来的财神祭祀一番。实际上是把买来的粗糙印刷品焚化了事。这天中午要吃馄饨,俗称“元宝汤”。祭祀的供品用鱼和羊肉。老北京的大商号,这天均大举祭祀活动,祭品要用“五大供”,即整猪、整羊、整鸡、整鸭、红色活鲤鱼等,祈望今年要发大财。 民以食为天,大年初二,在吃的方面也有不少讲究,仅仅在做面条上,就有很多规矩。据说,初二的面要用初一的饺子面来做,而且这面须为冷汤。也就是,把面煮熟之后,要用冷水浸过,以保留“初二的面”的风俗。
大年初二祭财神,在北方不少地方,到了初二这天,无论是商贸店铺,还是普通家庭,都要举行祭财神活动。各家会把除夕夜接来的财神祭祀一番,实际上是把买来的粗糙印刷品焚化了事。到了这天中午,还要吃馄饨,俗称“元宝汤”。寓意来年发大财。在老北京的一些大商号,到了这天均大举祭祀活动,祭品要用“五大供”,即整猪、整羊、整鸡、整鸭、红色活鲤鱼等,祈望今年能发大财。
另外,女儿回娘家礼物忌讳是单数,要好事成双。在送财神时,不可说“不要”,要说“已有”。人们对于这些流传多年的规矩,还是那么相信,看来大家都渴望在新年里能交到好运气。
春节习俗之二:初二初三习俗 回娘家大年初二
“大年初一头一天,过了初二是初三,小媳妇回娘家,想去看一看”。这首儿时的歌谣,是讲人们过年的程序的。农历正月初二初三,是出嫁女儿回娘家的日子,依照古时的习俗,女子无故不得擅自回娘家,所以这一天娘家的兄弟必须前往男家迎接,邀请姊妹们回娘家聚会。一顿家宴之后,嫁出去的姊姊妹妹们再回到娘家探亲,全家团聚在一起,充满一片喜气与热闹气氛,此即俗称的“做客”、“返外家(娘家)”、“归宁”,但这一道手续在现代已简化成了电话邀约。
为什么过年期间出嫁的女儿要在年初二时回娘家呢?传说如果大年初一回娘家,会使娘家变贫穷,所以大家都在初二回娘家。而且过年从大年初一开始,婆家便忙着各项年节礼俗和拜年祭祖等事宜,做媳妇的如果只顾回娘家而不帮忙,就有失晚辈的职责了。此外,还有一种有趣的说法,认为初二回娘家是娘家人担心女子嫁出去后,遇到坏婆婆,可能一辈子都不让媳妇回娘家,所以才定这样的风俗。
不管缘由为何,大年初二回娘家的习俗,提供了一个聚会的机会,让许久未见的姊妹们,得以叙叙旧、话话家常。但回娘家时可别忘了准备一些礼物,也就是台湾话所称的“伴手”或“等路”。出嫁的女子除了偕同丈夫以及子女们携带一些礼品回娘家拜年外,会分送红包给长辈们,以道恭喜之意,而这些长辈也要分赠红包给女儿带回来的孙子。如果家中有弟妹,当然也要赠送红包,祝贺一番。在古时外家也会赠送鸡腿给外孙,或用红绒绳挂在外孙的脖子上,称为“结衫带”,不过这些古俗也早已被红包所取代。
篇4:大年初二回娘家的全国各地习俗
大年初二回娘家的全国各地习俗
正月初二、初三,嫁出去的女儿们便纷纷带着丈夫、儿女回娘家拜年。女儿回娘家,必备办一大袋的饼干、糖果,由母亲分送邻里乡亲,一如过年的情景。如果家中有多个女儿的,而这些女儿又不在同一天归来,那么,就要来一个分一次,礼物颇薄,四块饼干而已。然而,它反映的情意却甚浓,真正的是“礼轻情意重”,它表达了姑娘对乡亲的切切思念。姑娘回到家中,若家中有侄儿,当姑母的必须再掏腰包,尽管在初一日给压岁钱时已经送了,可这一次意义不同。这习俗,潮汕人称为“食日昼”。顾名思义,仅仅是吃中午饭而已,女儿必须在晚饭前赶回婆家。
北方在正月初二祭财神,这天无论是商贸店铺,还是普通家庭,都要举行祭财神活动。各家把除夕夜接来的财神祭祀一番。实际上是把买来的粗糙印刷品焚化了事。这天中午要吃馄饨,俗称“元宝汤”。祭祀的供品用鱼和羊肉。老北京的大商号,这天均大举祭祀活动,祭品要用“五大供”,即整猪、整羊、整鸡、整鸭、红色活鲤鱼等,祈望今年要发大财。
大年初二回娘家
在女娲创世的传说里,我们的祖先认为正月初一造鸡,初二造狗,初三造猪,初四造羊,初五造牛,初六造马,到了初七,才创造了人。
潮汕的“食日昼”
正月初二,嫁出去的女儿们便纷纷带着丈夫、儿女回娘家拜年。女儿回娘家,必备办一大袋的饼干、糖果,由母亲分送邻里乡亲,一如过年的情景。如果家中有多个女儿的,而这些女儿又不在同一天归来,那么,就要来一个分一次,礼物颇薄,四块饼干而已。然而,它反映的情意却甚浓,真正的是“礼轻情意重”,它表达了姑娘对乡亲的切切思念。姑娘回到家中,若家中有侄儿,当姑母的必须再掏腰包,尽管在初一日给压岁钱时已经送了,可这一次意义不同。这习俗,潮汕人称为“食日昼”。顾名思义,仅仅是吃中午饭而已,女儿必须在晚饭前赶回婆家。
正月初二谓之“开年”,从这一天开始,人们带着三牲、糍粑、煎堆等礼品,走亲访友。韶关沙田一带杀生鸡开年,取生气十足的意思。在饮食习俗方面,正月初二这天的中午饭称“开年饭”,菜式多样,皆取吉祥寓意。
鸡是少不了的,烧肉取“红皮赤壮”(身体健康)之意,炒饭取意“大显身手”;猪脷(舌)取“大利”之意,还有生菜,取意“生财”,蒜喻能写会算,葱喻聪明,韭喻长长久久等。芹喻勤劳刻苦。初七人日吃七样菜,上列几种均在其中。
这一天广东有个重要风俗就是“回娘家”,客家传统节日习俗正月初二已婚妇女转妹家“(回娘家)”,新姑丈(女婿)要“上门”。回娘家的妇女,都要携带鸡、娘酒等礼物。潮汕地区,正月初二、初三,女儿回娘家,必备办一大袋的饼干、糖果,由母亲分送邻里。如果家中有多个女儿,而这些女儿又不在同一天归来,那么,就要来一个分一次,礼物颇薄,“礼轻情意重”,它表达了姑娘对乡亲的思念。姑娘回到家中,若家中有侄儿,当姑母的必须再掏腰包,尽管在初一日给压岁钱时已经送了,可这一次意义不同。这习俗,潮汕人称为“食日昼”。顾名思义,仅仅是吃中午饭而已,女儿必须在晚饭前赶回婆家。(整理:程雪超、罗敏)
渔家女儿仍守旧风,买公鸡回娘家过年
客家人的“转外家”
每年春节,粤东客家人有春节“转外家”的风俗,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回娘家”。大年初二至初六,马路上人来人往,大半都是客家妇女转外家的。
逢年过节,大兴“转外家”之风。下面是上世纪末在客家地区流传的一首民谣:五十年代转外家,妹子头上戴笠麻,箩格装块冷甜饭,亲娘接女笑哈哈。六十年代转外家,手中拿柄花布伞,袋里有饭又有肉,父母一见乐开花。七十年代转外家,妹子骑上凤凰车,新鲜肉丸剁几斤,孝敬堂上老人家。八十年代回娘家,妹骑摩托到门下,酒肉饭鱼件件有,父母接见笑脱牙。九十年代回娘家,妹子坐上小汽车,高级补品敬双亲,又包“利是”老人花。
江门的新会、台山、鹤山、开平等地,是珠三角著名的水乡。渔家外嫁女初二回船上(娘家)拜年则一直留传到现在。
新会大敖、睦州,江门蓬江、鹤山等地至今还生活着许多以船为家的“水上人家”。到了初二这天,所有外嫁女都要带丈夫和儿女回船上(娘家)住一晚,而且要买上一只大公鸡及几条鱼表示不忘在水上长大的日子,生鸡表示儿女生生猛猛,快高长大,鱼则象征娘家渔获满舱,年年丰收。
守风俗:打边炉吃公鸡,回娘家一定要守夜
女儿和她们的丈夫孩子在初二晚上都要留在船上守夜,
客家女回不回娘家,都不忘父母养育恩
勤劳贤淑的客家妇女有口皆碑,而对于辛劳一年的她们来说,“转妹家”(回娘家)是客家女子新年最重要的团圆礼仪,不管嫁出去的女儿已经多大多老,新年都要回娘家。
一只又肥又大的鸡腿、一只火红的圆圆甜粄(年糕)、两瓶亲手酿制的娘酒,再加上一大叠红包。“上述四种礼物是最传统的‘转妹家’礼物,其中甜粄意味着‘甜甜蜜
佛山女儿自制礼品,新旧习俗同时流行
昨天是大年初二,传统上称为“开年”。。由于之前一天的年初一只能吃素不能杀生,而到了这天禁忌解除,于是家家户户便纷纷杀鸡宰鹅大肆庆祝新春开年。这一天,各地的出嫁女们更是要带同丈夫和儿女们一起回到娘家与父母姐妹共聚,乐也融融!在经济发达而文化又古老的佛山地区,回娘家省亲的风俗多数人依旧保留着传统的做法,但也有各种新型的过节形式开始在部分人里出现,可谓新旧习俗都十分流行。
大年初二回娘家 山东齐鲁各地“省亲”风俗老礼大扫描
济南
大年初二,是已嫁的姑娘——老济南称“姑太太”回娘家省视父母的日子。平日姑太太一般不回娘家,姑爷无事很少去岳家,外孙辈也难得一见。如今趁新春正月过年,骨肉团圆,高高兴兴叙天伦之乐。
姑爷陪妻子、孩子去岳家是一件很郑重的事,须先备下几样礼品。富裕之家可去泰康公司买上金华火腿、板鸭、桂圆、西凤酒等,普通人家多是买几盒糕点,外带两个鲜果篓子,也能拿出门去。
姑太太刚进二门,就有人喊:“姑爷来拜年啦!”正屋里的岳父、岳母赶快笑逐颜开地掀开棉门帘迎出来。兄弟、嫂子等也都出来了,四合院里顿时一片欢声笑语的寒暄。
姑太太先来到正房,在供着祖先牌位的八仙桌前叩头,向父母拜年,随之姑爷拜年。外孙辈更是磕头如捣蒜,给姥爷家的长辈一一拜年,当然,一包包红纸压岁钱和一把把糖果逗得孩子兴高采烈。
姑爷被尊为“贵客”,娘家要摆两三桌丰盛的筵宴款待,每桌都是鸡鱼肉肘,八个碟子四个碗。入席时姑爷要坐在上首位子上,由内兄内弟等人陪同,岳父只过来敬酒而不陪席。
青岛
从腊月二十二晚上,嫁出去的青岛闺女就不能再进娘家门了,一直要等到正月初三,才能和女婿孩子一起回娘家。过去都比较穷,讲究却特别多,闺女回娘家是必须中午前回家,太阳落山前走的,带的礼物也很讲究,年三十晚上祭奠用的鸡是必须带着的,但是娘家却往往不会留,因为鸡音同“饥”。老丈人健在的,必须带酒,不管会喝不会喝都必须准备。刚结婚的新女婿第一年上门,买的礼品有六斤肉、六斤鱼、六个馒头、六盒点心等总共六个六,凑起一个六六大顺。馒头是要头面的,鱼则以黄花鱼最高档,因其颜色发黄,特别吉祥。
娘家的准备也很有意思,年夜的饺子,至少是初二晚上“送年”的饺子,是要给女儿留一些回来吃的,因为以前当媳妇的在家里地位低,有吃不饱的可能,回娘家总要添补一下吧。女婿一般是要吃六个荷包蛋的,在“鸡蛋就是好东西”的年代,六个荷包蛋就是对女婿的最高礼遇。
淄博
在淄博,大年初二是媳妇们回娘家的日子,这一天作为娘家人是不接待其他客人的。媳妇们大年初二回娘家只是在女儿没有成亲之前。如果哪家媳妇的女儿已经成家,那么她们又会把这一天拿来招待自己的女儿、女婿。而自己回娘家,只好改在大年初三或是其他日子了。
枣庄
春节前几天,出了门子(结了婚)的闺女要跟丈夫回娘家送节礼。以前,经济条件差时,大多带些糖果、果子(点心)、猪肉、酒等礼品。礼品的数量必须是吉利的双数。闺女一家当天返回时,娘家要回礼品。首先是粉条,取其拉拉扯扯不断亲的寓意。其次是粉皮,象征团团圆圆。还有花生,意为有儿有女花着生。还有,闺女带来礼品的一小部分也要给回回去。
“正月十六好日子,家家户户叫妮子。”到正月十六上午,家家出了门子的闺女便乖乖地在家等候娘家兄弟来请她回娘家,俗称“叫客”。这里的“客”读“kei”,三声。这时候,女婿一般是不跟去娘家的。
闺女只带孩子回娘家小住几日。农历节二月二之前,再由丈夫去娘家叫回。闺女回娘家需要给父母长辈们磕头拜年。这种磕头的风俗延续至今。
篇5:大年初二回娘家过年的祝福语
1、经常感到快乐,说明你对生活有很大包容性;经常收到我的短信,说明你在我心中有很重要的地位性!新年到了,祝你春节快乐!
2、大年初二祝福到,愿你抱着平安,拥着健康,揣着幸福,携着快乐,搂着温馨,带着甜蜜,牵着财运,拽着吉祥,迈入新年,快乐度过每一天!
3、新的一年,新的开始,新的创造!寒风凛冽只不过是一瞬,万物复苏只待那一秒。大地有情,悄悄将生机孕育;心中有爱,丝丝将寒意抵消!大年初二好!
4、年初二,祝福到,莫嫌吵,要记牢,金龙飞,鸿运照,觉睡饱,无烦恼,薪水涨,开心笑,身体棒,疾病少,好日子,幸福绕,收到了,一切好!
5、想念的话,说也说不完;关怀的心,永远不改变;真挚友谊,永远不会忘,愿我的祝福将你围绕,新年快乐,万事如意!
6、春节到了,想我吗?想我就按,再按,你那么想我吗?我说想我才按。还按!没想到你这样想我,好感动!又按!我热泪盈眶。
8、春天的钟声响,新年的脚步迈,祝猪年的钟声,敲响你心中快乐的音符,幸运与平安,如春天的脚步紧紧相随!春华秋实,永远与你同在!
9、身兼三职人人羡,党政工会都来管。啥事你得亲手办,是咱工人主心肝。春节更忙为职工,领导身体是本钱。春节休息来养神,续锐竞聘连任干。春节快乐!
10、想念的话,说也说不完;关怀的心,永远不改变;真挚友谊,永远不会忘,愿我的祝福将你围绕,大年初二,祝你新年快乐,万事如意!
篇6:大年初二回娘家过年的祝福语
1.今天大年初二,送上祝福!新年快乐!万事如意,一生平安!
2.这一季,有我最深的思念。就让风捎去满心的祝福,缀满你甜蜜的梦境,祝你拥有一个灿烂的新年。
3.新年钟声里,我举起杯,任一弯晶莹的思绪在杯底悄悄沉淀,深深地祝福你快乐!
4.送走旧年的时候,也送走一年的阴郁,迎来新春的.时候,也迎来新的希望。
5.我把新年的祝愿,悄悄放在你的梦里,让它们随着你梦想一一成真,祝你新年快乐,万事如意!
6.在新春之夜祝福你,祝春节的欢声与笑语永远萦绕着你。
7.祝君新年好!新年新面貌!新年新心情!新年新开始!新年新运气!新朋旧友齐愿你,万事皆如意,前途千万里!
8.大年初二,不管你身在何方,收到这份祝福,你就是最有福的。
9.在春节即将到来,钟声即将响起,焰火即将燃起的日子里,短信带着祝福先送去给你。愿你在新的一年里好事临门,平步青云,万事如意。预祝春节快乐!
10.朋友,春节到了,愿你开怀,幸福永远!
11.新年伊始,喜迎佳节,新春问候表祝愿;相隔千里,时常惦念,牵挂期盼在心间;春风眷恋,财运青睐,幸福好运常相伴;生活美满,事事顺心,快乐逍遥新一年。祝20xx新年快乐,友谊长存。
12.祝你新年哈哈开口笑,一年更比一年好!
13.天地开新元,日月唱新歌。江山尽春色,人间万象和。
14.年初一祝你:一元复始、万象更新;年年如意、岁岁平安;财源广进、富贵吉祥;幸福安康、庆有余;竹报平安,福满门;喜气洋洋!
15.年初二,愿你家兴业兴财源兴,人旺体旺精神旺;嘴巴整日乐歪歪,脑袋逍遥美晃晃;日子一日一日强,幸福一年一年长;青春常驻你身上,友谊永在万年长!
16.新年新气象,祝福送不断,初二祝福到。迎来春节,送走冬季,迎来春天,迎来拼搏。祝你事业步步高,幸福永绵绵!
17.天灵灵,地灵灵,开手机,行不行,思不断,念不乱,年初二,祝福看,合家欢,财源宽,朋友广,祝福爽,若聚会,勿贪杯,祝愉快,永平安。
18.初二到,祝福早:一祝生活好;二祝烦恼少;三祝;四祝永不老;五祝开口笑;六祝幸福绕;七祝忧愁抛;八祝收入高;九祝平安罩;十祝乐逍遥。
19.新年走,新年到。年初二,要起早。见亲朋,家常唠。互拜年,吉利讨。常锻炼,身体好。常豁达,好运到。常微笑,没烦恼。幸福伴,乐逍遥!
20.大年初二祝福到:过大年,放鞭炮;人团圆,喜气闹;平安符,家里罩;团圆饭,好味道;幸运签,都抽到;新一年,万事好!
21.大年初二接财神,一定要,把财神爷接回家,让你在新的一年,发大财,走大运!
22.大年初二祝福到,愿你抱着平安,拥着健康,快乐度过每一天。
23.在这快乐分享的时刻,思念好友的时刻,温馨甜蜜的时刻,祝你春节快乐,佳节如意!
24.一条短短的信息,一声诚挚的问候,代表着牵挂和思念,包含着祝福与鼓励,祝新春快乐,合家幸福!
25.有些事不会因时光流逝而褪去,有些人不会因不常见面而忘记,在我心里你是我永远的朋友。在新年到来之际,恭祝好友平安幸福
26.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只收人民币。十万八万都可以,美元港币也凑合。
27.新年到,鸿运照,烦恼的事儿往边靠,祝君出门遇贵人,在家听喜报!年年有此时,岁岁有今朝!
28.愿你享有期望中的全部喜悦,每一件微小的事物都能带给你甜美的感受和无穷的快乐,祝春节快乐,万事如意!
29.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三羊开泰送吉祥,五福临门财源茂。恭祝新春快乐,幸福安康!!
30.无惊无险,又是一年,新年来临,衷心祝愿,银行存款,只增不减,美好未来,努力今天,人生目标,一直向钱!
31.爆竹声声响满地,烟花灿烂印笑颜。热闹喜庆的春节飘然而至;可以不总结可以不一起过年,但是却不能忘记给你一条问候的短信:新年快乐,事事顺心!
32.喜鹊枝头报喜,风来梅花带雨,人人喜迎春节,炮竹声声不息。平安吉祥开道,财富好运蓄积。亲朋高聚一堂,举杯换盏惬意。短信礼薄义重,愿你一切如意!
33.年初二,回娘家,父母脸上笑开花。沏一杯,幸福茶,其乐融融话牵挂。煮一碗,长寿面,福寿百年体康健。熬一钵,五果汤,幸福甜美源远长。春节快乐!
34.想念的话,说也说不完;关怀的心,永远不改变;真挚友谊,永远不会忘,愿我的祝福将你围绕,新年快乐,万事如意!
35.新年好!祝你身体健康,心情越来越好,人越来越靓,钞票越来越多!
36.新年快乐!许个美好的心愿祝你快乐连连!许个美妙的心愿祝你事业圆圆!许个美丽的心愿祝你爱情甜甜!
37.祝你在新的一年里:事业正当午,身体壮如虎,金钱不胜数,干活不辛苦,浪漫似乐谱,快乐莫你属。
38.大年初二,祝福到;过大年,放鞭炮;团圆饭,好味道;人团圆,喜气闹;家安乐,福气报;平安符,家里罩;幸运签,都抽到;新一年,万事好!
39.祝新年快乐,前程似锦,吉星高照,财运亨通,合家欢乐,飞黄腾达,福如东海,寿比南山,幸福美满,官运亨通,美梦连连!
40.迎新年,贺新年,家家户户庆团圆!平时忙碌难相见,今日相聚俱欢颜。先祝父母多福寿,再拜亲友都平安。福禄吉祥都送到,一家胜似一家欢!春节快乐!
41.虎年春节来到,送你好运大包:先送你财气,让你金银遍地;再送你福气,让你吉祥如意;后送你运气,让你万事顺利;最后送你喜气,让你幸福甜蜜,快乐无敌!
42.新年翩翩而至,旧岁渐渐而逝。春节的到来,伴随着我的祝福,满怀希望的望眼幸福,携手快乐欢度这个新年的的伊始,我们大声喊出“春节快乐”!
43.初二拜年了;快乐随,好运追,虎年薪水要翻倍;祝福来,真精彩,愿你幸福花儿开。
44.谢谢您的情,谢谢你的意,谢谢你的关怀和厚爱,新年来临之际,祝您全家新年快乐,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45.新春到来喜事多,合家团圆幸福多;心情愉快朋友多,身体健康快乐多;一切顺利福气多,新年吉祥生意多;祝您好事多!多!多!
46.新春添快乐!合家幸福康!在新的一年里好事多多!笑容多多!开心每一秒,快乐每一天,幸福每一年,健康到永远!
47.一年一度,新春伊始,恭祝:大财小财意外财,财源滚滚来;官运财运桃花运,运运总亨通;亲人爱人和友人,人人都平安。羊年快乐,万事如意!
48.值此新年之际,祝您:大财小财意外财,财源滚滚;亲情友情爱情,情情如意;官运财运桃花运,运运亨通;爱人亲人友人,人人平安!
49.送走旧年的时候,也送走一年的阴郁,迎来新春的时候,也迎来新的希望。给您拜年啦!祝新年快乐!
50.祝你一帆风顺,二龙腾飞,三羊开泰,四季平安,五福临门,六六大顺,七星高照,八方来财,九九同心,十全十美。
篇7:大年初二回娘家过年的祝福语
1、到家就能瞬间感觉自己从老妈子变成了小宝贝儿,什么事情都不用自己,做着就行。
2、妈妈嘘寒问暖,爸爸在旁边偶尔插两句,吃饭的时候带嘴就行,说话的时候不顾大脑也可以。
3、脾气可以是最差的,不会被不断的叨叨,更不会有扎心的话。
4、回娘家,是世上最幸福的路。
5、多少次朋友圈的孝顺,都不及一次回家。
6、从来不会因为自己的脾气而得罪他们,因为他们都不跟自己生气,知道你就是刀子嘴豆腐心。
7、在娘家永远都是幸福的小公主,啥活不干吃好喝好,终于晴了心情好。
8、想带孩子去公园玩,还想带孩子回娘家,已经半年没回家了,因为疫情,溜娃儿最远只在小区外围溜达。
9、回娘家了,才知道有人帮忙带娃多幸福,能吃口热饭,有妈妈操心你吃的好不好。
10、今天回娘家课,下午午觉起来,已经有那么多香喷喷的包子新鲜出炉了,幸福感爆棚!
【关于大年初二回娘家的含义】相关文章:
3.大年初二的作文
6.回娘家文案
10.回娘家情感散文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