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实用文>回忆小时候的随笔:乡村旧事

回忆小时候的随笔:乡村旧事

2024-01-11 08:41:12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jghghj”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6篇回忆小时候的随笔:乡村旧事,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回忆小时候的随笔:乡村旧事,欢迎大家前来参阅。

回忆小时候的随笔:乡村旧事

篇1:回忆小时候的随笔:乡村旧事

沈从文写过一篇自传体的散文,叫做《我在读一本小书同时又读一本大书》。书中讲述了自己少年时代上私塾的同时,又遍阅外面世界的有趣经历。

大概是生于农村,成长于农村的缘故,我竟然对沈从文在文中所讲述的一切倍感亲切。我时常认为,一个人的成长,如果仅限于学堂之中,这远远是不够的。一个人身上开阔的视野,宽博的知识,仅凭学堂中的书本知识,这显然是无法满足的。健全的人格,坚韧的性格,坦荡的胸怀,这些品质的锻造,除却书本的教化功效,更多的是一个人与大自然长期接触,与现实生活的长期对话,而练就的。

在我读小学那时,从家中到学校,必须走过一座石拱桥,清晨往学校,一轮朝阳在桥的东面树梢上,下午放学,夕阳渐已西沉。太阳东升西落,上学与放学的步伐日复一日,成长就在这每天重复的步伐之中。那时,我们上学放学,都不需要接送,小乡村之中,来来去去也就那些孩子,大家一看就知道那是谁家的孩子。大人们也从来都不担心孩子会丢失。

在学校的西侧,有一片菜园子,一条黄泥路,将校园和菜园子分成两边,一到下雨天,道路泥泞不堪,总是弄脏了我们的鞋。

菜园子里总是有一群蜜蜂在飞舞,通过书本的知识,我们知道了蜜蜂是在辛勤的采蜜。午休时分,总是学生们抓蜜蜂的时间,因为这样,没少挨老师的批评,也时常被蜜蜂蛰了手。课本上说,蜜蜂蛰了人之后,自己很快也会死掉,对此,我们不由怜悯起蜜蜂来。

校园之中有一只死了的老鼠,我们可怜它无法入土为安,于是挖个坑把它埋了。过了几天,我们想看看埋在土里的老鼠是怎样的,一挖开来,那半腐烂的老鼠臭气熏天,我们这才后悔了刚才的决定,于是又马上把它埋了。过了很长的一段时间,终于又忍不住自己的好奇心里,又再次想把老鼠挖出来,可是在同样的地方,怎么挖都挖不到了。那时隐约知道,它大概是化在泥土里了。那时也大概晓得了“一切终将归于尘土”的道理。

一到夏天的放学时段,伙伴们总会相约到村东的池塘里洗澡,特别是在暑假期间,每天都要到池塘里洗上四五回澡。在七岁的时候,我已经学会了游泳。同龄人中,每个人都会游泳,如果不会游泳,那会被人笑话的。

小学的时光中,追逐玩耍占据了我们大部分的时间,那时,我们根本没有所谓的学习压力,也不存在着同学之间的相互攀比,因为我们感觉彼此之间没有什么不一样,大家每天都是走着同样的黄泥路,都要走过那座石拱桥,而且都是坐在同一个小平房里读书。

读书,对于我们来说,也无非就是每天背着书包,迎着朝阳上学去,看着夕阳回家来。

公众号:校园文苑

篇2:回忆小时候的随笔

小时候,那是我们最纯洁的沉淀,也是我们永远回不去的“小时候”。

小时候,是一只用报纸叠成的小船,晃晃悠悠,在水中飘荡。

以前,爸妈下班后总会拎着几份黑白的报纸回家,那浓浓的字墨味远远就能闻到,那是我从未接触过的奇异香味。爸妈读报时,我就坐在旁边,虽然还小不识字,但是报上的图片,似乎略懂不少,再加上那浓厚的墨汁味,深深吸引住我。

后来,我学会了叠纸船,就用那些爸妈看过的旧报叠成纸船。纸船叠好了,拿到小河边,一只一只地轻轻放到水中,看着那些小船晃晃悠悠,在水中飘荡,我心里充满快乐。只是那时候,无人告诉我纸船最终会被水㓎没。等到我明白时,我已不再折纸船。

慢慢地,生活将我变成纸船,投身于浩瀚的书海之中。

小时候,是一只鲁莽的小麻雀,跌跌撞撞,尽是迷茫。

曾经,一只小麻雀从我家的窗户误闯了进来,落在我家的盆栽树上。它红红的小爪紧扣在小小的枝条上,黑黑的小眼睛紧张地眨巴着,面对周围陌生的景象,它的鸣声不再清脆悦耳,变得低沉轻细。我能感受到它的孤独,但是我想让它与我相伴,于是我紧闭门窗。

那几天,小麻雀总是懒洋洋地趴在我家窗台上,黑亮的眼睛,随白云地飘荡而转动,不时地发出几声悲鸣。等到我明白它的悲伤时,我打开了窗户。小麻雀跌跌撞撞地永远飞走了。

慢慢地,生活将我变成麻雀,飞翔在广阔的蓝天之中。

小时候,是春风中升空的风筝,被长线牢牢牵着,与天空相拥。

那时,我最喜欢在三月的暖风中放飞自己的风筝了。在草地上,手中牵着白白的长线,迎着风放飞风筝,看着风筝如灵活的燕子直冲蓝天,仿佛就要穿过云层,翱翔太空。它将温暖透过细线,穿入我心,让我感受到阳春三月那穿过冰雪的温暖。而现在,我已不再放飞风筝。

慢慢地,生活将我变成风筝,由那最纯真的“线”牵着,努力碰触阳光。

小时候,在我心里飘荡,荡出涟漪;小时候,在我心里飞翔,振起微风;小时候,在我心中升起,牵动心跳。

小时候,我最眷恋的天空,依旧蔚蓝。

公众号:中学生优秀作文

篇3:关于乡村回忆的随笔:耘田

秧苗种下后,田间杂草也随之生长。这些野草比家草——禾苗更有顽强的生命力。当禾苗还没有站稳脚的时候,这些野草已经深深地扎下了根,它们与禾苗抢夺农民伯伯施下的猪羊灰、肥田粉(肥田粉:化学肥料:碳铵、尿素)。如果不及时把这些田间杂草除掉,它们抢走了禾苗的养料,并迅速生长,而禾苗则得不到养料脸黄肌瘦,发育不良,最后造成产量欠收。所以农民伯伯非得把这些野草除掉不可。我们这里把这种农活叫耘田。

抢收抢种的双抢刚结束,接下去抢管了。早晨,露水未干,队里的男男女女来到了田坂头,两脚陷进烂泥田,弓着背低着头,一排排井然有序,两只手不停在拉掉田里的杂草,看到跌倒的秧苗还要把它扶整好,把浮起来的秧苗再插插好。耘田时把拉掉的杂草团成一团,手用力一揿,把草团嵌在烂腐泥里。草团腐烂当又当禾苗的肥料。农民伯伯经常讲:“一个草团就是一个饭团。”几行田耘下来臂膊发酸,衣服湿透,泥水满身。

这耘头遍田还不算苦,更艰辛的是耘两操田。(也叫耘烤田。耘烤田时要把田里的水放掉,耘好后也不放水,让太阳把禾苗田晒干,目的让禾苗的根深深地扎进泥土里)这个时候禾苗已经长得茂盛了,禾叶差不多要齐小孩子的腰部了。耘这两操田要双膝跪在田里耘。两只手不但要拉掉杂草,还要推拉淤泥,对禾苗松一次土。跪在田里耘田,苗叶子要戳到脸部,脸上被苗叶一戳痒痒的,还有红疙瘩。为了防止苗叶戳到面孔上要带上苗篮耘田。苗篮是用竹篾做成的,样子好像一只王店篮,苗篮上有一个篮环,耘田的时候套在头颈上,这样阻挡苗叶子戳到脸部。眼睛通过稀疏的竹篾可以看清禾苗间的杂草。跪在田里耘田比弯着腰耘田要难受多了。田里的腐泥很烂,当两膝盖跪下去的时候,深深地陷在在淤泥里,男人们只穿着一条牛头裤(短裤)耘田,牛头常常喝到污泥水。在烂腐泥田里生活着一种白色的小虫子,样子如同粪坑里的蛆虫,我们叫它弯绕虫。有时候刚跪下耘田就被这种虫子蛰一口,胀痛得像打了一针油剂氯霉素一样。还有蚂蟥深深地吸着脚上的伤疤口。

男人们耘田还算好,最多牛头多喝几口水。妇女们耘田真叫苦。队长一声令下,耘田一律跪下耘,不跪下耘田要扣公分。在靠公分吃饭的年代里,为了多挣几分公分,连来了老花头的妇女都跪下来耘。勤劳的妇女们只知道挣公分,岂不知此刻泡在烂腐泥里,外面湿漉漉里面湿漉漉,身体受寒,细菌入侵,久而久之,积劳成疾。

说起耘田要数隔壁队里的阿福大伯最结棍。赤日炎炎下他只穿了条牛头裤,赤了个膊就开始耘田了,不戴凉帽、不戴苗篮,苗叶戳到他身上像戳到牛皮上一样不痛不痒。夏天一到他就光着膀子干活,他的皮肤晒得像红烧肉一样,阵雨浇到他身上像油一样淌开。他耘过的田没有一根杂草,腐泥被他的手抹发亮。他不怕热,所以队里的人叫他冷头阿福 。阿福大伯家里一人进一人出,没有铺床掸席、洗衣挂肠之人,夏天一到便开始赤膊干活,省得洗衣服。

“掌林耘田——像只乌鸡。”这句话已经成了我们这带的歇后语了。河东的掌林耘田像乌龟,并不是说他耘田慢得像乌龟爬一样。掌林很小的时生活艰辛,同龄人还在念小学的时候他已经在小队里挣公分了。当同龄人学农活的时候他已经是“老农民了。”当时生产队里劳动一天要记一天的公分,干不同的农活一天的公分是不同的。一般农活男劳力干一天记10分工,但做重的农活一天要记12分不等。像挑灰、捻河泥、耘田等这些比较花力气的活做一天要记12分。小队里记公分有时要隔几天记一次。晚上集中到公家的仓库里,会计一个名字一个名字地报下去,问他们前天做什么活,昨天干什么活,今天做什么活把公分记在账册里。有一次记公分,当报到掌林的名字时问他前天做什么活,掌林搔搔头皮说不上来了,他从青布上衣口袋里挖出一本皱巴巴小本子看了看对会计说:“前……前天,我……我耘田……耘田。”掌林说话有点疙瘩,引来了大伙一阵大笑。更引来了大伙的好奇的是掌林没有见过先生的面,怎么会记录每天做什么农活。正当大伙疑惑的时候,站在掌林后面的林松看到了。原来掌林记载一天干什么农活都是用户符号表示的,像是春秋时期的甲骨文。他画了一个人两脚跪下,两手捞草,弓着背,伸长脖子,在耘田的样子,看上去活像只乌龟在爬。林松抢过掌林的小本子,大喊一声,“掌林耘田像只乌鸡。”小本子在大伙中间传来传去。笑得人们眼泪水都出来了。从此,掌林耘田像只乌龟,这句话在这里传了。

在队里干耘田活的时候,常常看到黑皮生林与陡嘴巴彩娥两只脚一起落到田里,两只脚一起跨上田埂。耘田的时候他两总寸步不离在一起。彩娥隔壁的一棵苗生林常常帮助她耘掉,两只烂腐泥手时而捞在了一起。和彩娥在一起耘田黑皮生林有使不完的劲,真叫男女搭配干活不累。队长还在评工分时表扬了他两:耘田赶在第一,种田倒退第一,做生活不贪懒,能吃苦,集体思想好为公家出力。其实黑皮生林出力是为了讨好彩娥。生林皮肤黝黑,兄弟多,房子少,介绍来的姑娘一打听,或来看看人家就回头了。看到村里和自己年龄相仿的小伙一个个都有对象了,生林心里痒痒的。彩娥比生林小一岁,姐妹也多。有人给她介绍过一个小伙子,小伙子嫌她嘴巴陡高回头了介绍 人。生林见缝插针,追得很紧。

有一次队里打夜稻,彩娥和生林负责筛谷子,打稻机轰隆轰隆地响着,前面的谷子已经堆成一个小山了,还不见生林和彩娥来筛稻谷,冷头阿坤用手电筒往稻草堆后面一照,看到生林和彩娥并排坐在一起,彩娥羞愧地低下头,生林若无其事地从稻草堆后面走了出来,拿起筛子叫着:“彩娥……彩娥……筛谷子了……”。打稻机轰轰轰地响着,生林和彩娥的两双手协调地旋转着筛子。谷子在筛子里地跳动,两颗青春萌动的心随筛子里着翻卷的谷子也兴奋地跳动着……这是一个小插曲。

现在无需再耘田了,种谷一撒,草药水一打,全部杂草死光光。过去苗吃浑水现在是苗吃药水。耘田的农活是辛苦的,但耘田留下的故事让人回味…

【本文作者:许海松】

篇4:回忆少年时光的随笔:少年旧事

少年时所做的很多恶作剧或者坏事,都是源于孩童好动天性所然,和道德基本没有多大关系,顶多算是儿时品德小有瑕疵。我认为,那是对外界陌生事物怀有强烈探索精神的一种追求,太过于老实的孩童长大了未必就是一件好事。

钻鸡笼

小学四年级时,有天晚上,教语文的张老师临时有事需回家处理,她就叫同学宏亚和另一位女同学小丽给她看房子,说是看房子其实就是看门。当我无意之中听到这个消息后,竟然冒出了想吓唬一下两位女同学的鬼主意。主意已定,那就需要找一个拍档,我想到了中超兄,中超兄比我年长一岁,胆子比我还略大,我把晚上恶作剧的想法给他说了下,俩人一拍即合,并商量了晚上的具体方案,甚至逃跑路线。

晚上大概八点多钟,暮色沉沉,我和中超兄神不知鬼不觉从紧挨校南队的那一面潜入学校操场,然后从那个圆门进入校园,俩人像两个幽灵一样蹑手蹑脚潜到张老师的窗户下面。此时宏亚和小丽在室内煤油灯的照亮下说着话,灯光将两人扎着头发辫的美丽影像投影到糊着窗纸的窗户上。户外窗户下,我和中超兄互相对看了一眼,我们开始表演了,我俩对着窗户开始吹口哨耍流氓,吹一阵,歇一阵,出乎我们的预料,宏亚和小丽两个女同学只是安静了一会,接着就开始骂我们,完全不是我们想象的被我们吓坏的情景。我和中超兄略微癔症了一下,觉得更加好玩了,我们就在窗户下面偷笑,可能她俩听到了我们的笑声,骂的更起劲了。她们在里面骂的越厉害,外面我们这两个小混蛋就觉得越有成就感。忽然,里面好像停了下来,听着似乎有动静,好像里面两人要出来找我们算帐。哎呀,这下不好了,中超兄“嗖”的一声立马跑到夜幕中不见了,我一时慌了神,完全忘了计划好的逃跑路线,猛然发现屋门口有个鸡笼,急中生智,二话不说,就钻了进去,大气不敢出。可是里面的鸡们却出卖了我,它们挤挤抗抗,发出了异常的噪声。宏亚和小丽发现不对,就拿灯过来瞧,我自然是没能逃成功,被她俩捉了个现行,除了衣服上,手上和鞋上粘上了鸡粪外,然后又被她俩暴揍了一顿。这桩事情,想想真丢人。

小兔

五年级时,家里养了一对兔子,某一日不知为何那只母兔死了,留下一窝尚未睁眼的小兔,共六只,粉嘟嘟的小身段,大小像未长毛的小老鼠一样很可爱。

我自告奋勇地来养,晚上把小兔子全放进我的被窝里。那些小兔在被窝里乱蹿乱拱。我睡觉又极不老实爱翻身,早上起来,发现身下有三只早被我昨夜压死了,真是可惜。我将它们一一从我的被窝里掂起,然后在院子里挖了一个小坑,把它们掩埋在一起。第二个晚上,我极度小心把它们放进我的被窝,让它们卧在我的侧边腋下位置,然而仍然十分可惜,第二天早上,我最不愿意看到的一幕又发生了,又被我压死了两只。怀着一颗十分内疚的心情也把它们掩埋了。最后一只,也许是太过孤单,也许是饥饿的原因,也很快夭折了。一窝可爱的小兔竟然以这种悲惨的结局收尾,让我的童心很长一段时间都难以接受。

斑鸠

大概在十二岁时,发暑假,到大姐那儿住,那时的石门山上茂密的松林上面,总是有很多的斑鸠窝,有的斑鸠窝甚至就搭在不太高的松树杈上,稍微攀爬两下就能够着。我和石门的小男孩经常在放牛的途中看到这些,有时我们会爬上去看看孵化出了几只小斑鸠,有时看看是不是快出飞了(也就是快出窝了),我们会把那些快出窝的小斑鸠带回喂养,太小的很难养活的。外甥同怀就养了几只,而且养的很有心得,其中一只印象特深,可以放在手上,让它飞出去转一圈会再飞回到他的手中。

一日我也讨得一只小斑鸠,又让表伯(外甥的爷爷)用荆条编了一个鸟笼,从此它就成了我的宠物。我悉心照顾这只斑鸠,经常捉蚂蚱给它吃,它也吃麦粒一类的粮食,性格也很温顺,很好喂养,我期望有一天当它羽翼丰满时,能像外甥同怀饲养的那只斑鸠一样可以撒手飞翔一圈然后再飞回我的手掌。在大姐家住了一段时间,我便将这只可爱的斑鸠带回家中喂养。晚上我把它放在床头的窗台上,这样我可以看着鸟笼渐渐进入梦乡。一日像往常一样,早上醒来我第一时间爬起看鸟笼里的斑鸠,然而它却趴在窝里不动,脑袋耷拉着,我预感大事不妙,拿起它,仔细查看,在肚子下面有个被小动物撕咬的伤口,我怀疑是可恶的老鼠所害。那一天,我几乎都在悲愤中度过的,很长一段时间,我都对老鼠恨之入骨难以释怀。那只斑鸠也成了我心中永久的记忆和怀念。

随着年龄越来越大,越来越对少年时的趣事旧闻怀旧,那是一个充满五光十色的年代,那是一段天真烂漫的岁月,那是一段值得珍藏的记忆。朝花夕拾,给回忆一个定格,让记忆永存!

作者|良子

公众号:良子写作

篇5:回忆小时候的随笔:芦柴吹子

文学大师汪曾祺曾在《冬天》一文里这样描述:我们那里生烧煤的铁火炉的人家很少。一般取暖,只是铜炉子,脚炉和手炉。脚炉是黄铜的,有多眼的盖,里面烧的是粗糠。粗糠装满,铲上几铲没有烧透的芦柴火(我们那里烧芦苇,叫做“芦柴”)的红灰盖在上面。我有幸与汪老在一座城市,说到芦柴,其实它还有另外一种功用——制作芦柴吹子。

行走在高邮农村老家的鱼塘埂边,总会看到一株株纤影——芦柴。嫩绿叶片随风摇曳,交头接耳。倘若让你徒手用一片嫩叶做只能发出响声的“哨子”,没有一定的功底,恐怕难能如愿。

我们江苏里下河地区的人称这种“哨子”叫做“芦柴吹子”。简单易作,在我们童年,人人都会。根据制作水平的高低,发出的声音也粗细不一。急躁的初学者,一般要碰壁多次才能领悟到里面的“玄机”。

一日,女儿随我到农村老家走走转转。路过一处鱼塘,恰好被成片的芦柴林吸引,在风的吹拂下,咯吱作响。停留了几步,剥了一片柴叶,我放在手中来回折叠几道,衔入嘴边,“嘟、嘟”的哨声顷刻间响彻鱼塘上空。女儿倍感好奇,不屑一顾,顺手照做,反反复复出了不少力气,就是整不出声音来。

其实,做芦柴吹子,十分简单。首先,柴叶的选择很重要,尽量选择纤细而平整,中间没有裂痕的。如果叶片选择不好,自然会影响发音效果。其次,制作时,叶子的折叠跨度不宜太大,均匀恰当,逐步形成吹子口端扁,末端圆的造型。最后,制作成功后,进行试吹时,吹子两端要通而可观,哨口处上下张口不宜过大,大很难发出声音,即便发出声音给人的也是粗犷之感。

经过我一番指点,女儿似乎开窍。吹出声后,一阵欣喜若狂。奔跑在庄台上,到处吹个不停,像似向全村老老小小展示一门绝技。

假期临近,很多孩子宁愿宅在家里看电视、玩电脑,一坐就是半天,也不愿走出家门透透空气。家长回来,脸色自然难看。“你看你,一点自觉性都没有,整日围着电视、电脑转?”“我不看电视,去哪儿玩?!”

一声声反驳,家长顿然,无言以对。那到底有没有地方玩?答案是肯定的。我想不是因为他们笨拙,而是我们家长陪伴小孩亲近大自然的机会实在太少了。

公众号:壹品小筑

篇6:回忆小时候的随笔写作:我们的最初

捉迷藏的游戏人人都玩过,它隐含的意义是一个人藏起来,另一个人去寻找,这是一个找寻者的故事。而所有的隐藏和找寻,都是为了最后的相遇。

我们也是如此,你隐藏在另一个世界里,我们相隔了24年才相遇。当我看到你第一眼时,惊讶和不可思议远胜于喜悦。这是多么的妙不可言啊,而制造这种神秘的相遇,是我们俩。

直到今天,我依旧觉得神秘而奇妙。

我一直想给你说这些话。关于我们的最初。虽然时光已经过去了17年。

1995年的初夏。一天早上,我在教室门口蹲下,这天早上莫名的有些不适。

那周的周六和你父亲一起去眉山的妇幼保健站。也就是这个周六,我开始知道了你。这时候你才35天。还属于早早孕。老实说我还没有做好准备,还完全不知道你的到来意味着什么,真的完全不知道。那时候我还太年轻,不到24岁。

那时候你的同样年轻的父亲长年在成都,每一个月才回来一次。离别大于了团聚,大多时候我忘记了自己已经为人妻子。我也没有学会与我的同事相处,我深深的厌恶着在乡村小学教书的生活。

那时候,年轻的我,整天只热衷于看小说写小说,更多的写诗歌。我还拥有各地众多读者。一个多么诗情画意的姑娘怎么能心甘情愿地天天和一群中老年的小学老师一起呢?

不情不愿的日子里,便平生了很多哀怨的情愫。

那时候我还意识不到这些和你有什么联系,将会对你产生什么影响?

直到近来我开始关注心理学,关注抑郁症的时候,我才突然意识到,当一个尚且不明朗的抑郁症患者在最初面对一个新生命的时候,她应该怎么做才是正确的?

抑郁人格者如何平稳安全的度对她的孕期?

我一直有记日记和记载梦境的习惯。翻开那段时光的日记和梦境,有很多令人忧伤的文字,满目的泪痕和不可名状的抑郁情绪占满了整个本子。

那几个月,我经常会从噩梦中惊醒而来,大都是哭醒而来,不愉快的梦境和愉快的梦境其实道理都是一样的,都是在满足自己情绪的宣泄。都是自己的不快乐的释放——但是为什么那九个月里,我会常常偷偷哭泣?频率之高令人惊讶!那感觉太奇怪了。也许是怀孕本身带给人的变化太大,也许是因为自身的不成熟还有对周遭的一切都心怀不解。

有时候我哭醒来还久久的无法平静下来,起来后还会继续哭,我后来试图解开这个疑团,实际上很困难——因为直到今天,我依旧不时如此,经常的从梦境里哭醒来,无助和孤寂感长久的令我感觉到自己的挫败之极。

当你进入青春期后,尽管性情改变不少但是仍旧在很多地方看到你个性里很多阴柔和懦弱胆怯的一面,比如在你的画里在你打球的时候。我才回想起在你的幼儿期,你便是如此的——胆怯爱哭柔弱特别爱粘人。有很多阴柔的成分。

我因此内疚,我的儿子。

所以那晚我们才慎重的告诫你,不要过早轻言婚姻。

不要像我们,自己尚未成熟便开始为人父母了。

我在很多时候忘记了自己有了你。真的忘记了。

我从来没有因为你请过一天假。从来没有因为你休息一天。

当你8个月大的时候,有一天在课堂上发火了,你突然的在我的身体里面震动了一下。我骇了一跳, 我还不清楚这是什么意思。等我再发火时,你再次踹了我一脚。

这时候,这一天,我才第一次非常明确的清晰的知道了你,知道了你的存在。你在我的身体里已经扎根,在一天天长大,而我竟浑然未觉。除了初夏第一次有不适感外,你没有让我有任何不适,我没有像通常所见的准妈妈那样出现各种厌食症状。

我们如此亲密而和谐的相处着,只是这样的亲密常常让我忽略了你。

从那以后,我尽管很少在教室里发火,但是只要有稍微不快,你就会表示抗议。

那时候我们这里还没有被征用,家还种有甘蔗,到了年末,我们去做收甘蔗的准备工作,即将那长长的甘蔗叶子剪掉。你已经8个多月了,我开始觉得疲倦竟在收工的时候小声抽泣,家人笑话我,我索性放声大哭。

其实身体的疲倦远远没有内心的不安大——我不知道将要面临什么。我甚至来不及撒个娇,竟在懵懵懂懂之间就有了你,你在我的身体里存活了8个多月了,我没有因此得到特别的照顾和关注,也许是委屈也许是矫情,总之在那个中午我哭了很久。你的阿婆认为我娇气,因为她觉得她在生我的时候也是如此没有过一天休息。也是一边去上课一边干活。不过她很快允许我不再去干活了。

你已经越来越大了,我越来越笨重。我还是没有因为你请过一天假。直到1996年2月3日夜里,我开始疼,你开始试图看到这个世界。但医生看了后说还早。

第二天就是期末考试的时间。大家说,坚持住,还可以领到每天20元的监考费。那时候工资太低。所以第二天我坚持去监考。你不停的在里面抗议着。

直到第三天的午后即1996年2月5日你才终于呱呱坠地。你足足折腾了我三天三夜! 我的眼睛都哭肿了——生命来得如此不易,竟让我在那三天豁然顿悟。

我的儿子,你那同样年轻的父亲,在看到分娩的场景竟直接吓哭了!

医生吼他,生都生下来了,你还哭什么哭?

阿婆喝住他,叫他出去。他喃喃的说太可怜了太可怜了!

你一来到我们面前就急不可待的拉屎拉尿,然后长长的打了哈欠,竟继续睡觉去了——被医生给狠狠的拍了拍屁股拍醒了,你哇哇哇的大哭起来——那瞬间我的眼泪长流。

我的儿子,我们用了24年,终于见面了。

人世间,只有父母和孩子的关系才如此奇妙,其中还特别是母亲和孩子,竟会因为一粒种子,慢慢长大成一个胎儿最后成长为一个新生儿!

我的惊讶和不可思议远远的大于了我的喜悦——我经常看着你:你那么小,脑袋只有我的拳头大,你那么小,连同棉衣和捆绑的小被子一共才6斤,用他们的话说连皮才6斤!那么小那么小的小人,竟什么都有——我暗自想,这真的像那句话说的呀——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你的右手总是紧紧的攥着,小拇指卷曲在里面,你那年轻的父亲每天都要仔细检查你的手,总担心你会少了一个指头。

这太神奇了! 我经常用很长的时间来思考这件神奇的事情。你和我的关系。为什么你是我的儿子而不是别人,同样的为什么我是你的妈妈而不是别人。这些是多么令人惊奇的事情啊!

你出生不到半个小时,我出现大出血,进入昏迷之中。人们忙着迎接你,差点忘记了我。

最先看见你的是学校的姜老师,他抱起你,呵呵的笑了说长大了又是个英俊的小伙子!

你的父亲急忙通知着他的家人。

这天傍晚,远在成都的你的大伯父赶到眉山来看望你。

那一天,我突然想,如果我的奶奶也就是你的曾祖母,现在还活着该多好啊!她活着的时候,总是抱怨彭家男丁稀少。尤其在我们这代都是女孩,让她耿耿于怀。

现在彭家终于有了个男孩!

【回忆小时候的随笔:乡村旧事】相关文章:

1.小时候回忆的句子

2.瓦房旧事随笔

3.回忆小时候的句子经典

4.小时候的回忆作文500字

5.回忆小时候生火小学四年级作文

6.乡村清晨随笔

7.回忆小时候的说说留言语录精选

8.童年的回忆《城南旧事》读后感500字

9.刻骨铭心的回忆随笔

10.回忆过去展望未来随笔

下载word文档
《回忆小时候的随笔:乡村旧事.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