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实用文>普通话测试中语音如何规范化

普通话测试中语音如何规范化

2023-12-30 09:03:03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pegg29”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3篇普通话测试中语音如何规范化,下面是小编整理后的普通话测试中语音如何规范化,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普通话测试中语音如何规范化

篇1:普通话测试中语音如何规范化

普通话水平测试是推广普通话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那么大家知道普通话测试中语音如何规范化呢?下面一起来看看!

一、文白二读问题。

部分汉字有文白二读现象,即同一个汉字,在书面语言、复音词和文言成语中读一个音,而在口语中的单音词及少数日常生活事物的复音词中却读另外一个音。文白二读是普通话测试中测试人员难以掌握和受测者出错最多的地方,也是语文教学中语音教学的一个难点。

文白二读语音出错的类型之一,将口语词语的读音全部读成书面语词语的读音。如: 将口语词语“切削”、“削铅笔”中的“削xiāo”全部读成书面语词语“剥削”、“削减”、“瘦削”中“削xuē”的音;将口语词语“梨核儿”、“煤核儿”中的“核hú”读成书面词语“核查”、“核定”中“核hé”的音。

文白二读语音出错的类型之二,将书面语词语的读音全部读成口语词语的音。如: 将书面语词语“地壳”、“甲壳”、“躯壳”中的“壳qiào”全部读成口语词语“贝壳儿”、“脑壳”、“驳壳枪”中“壳ké”的音。

文白二读语音出错的类型之三,把书面语词语的音读成口语词语的音,把口语词语的音又读成书面语词语的音,二者混读。如: 将书面语词语“赤身露体”、“露天”、中的“露lù”读成“lòu”;又将口语词语“露富”、“露马脚”、“露头”中的“露lòu”读成“lù”。

这种语音混乱状况出现的原因,一是不容易区分清楚哪些是书面语词语,哪些是口语词语;二是在一定的语境中,即使将书面语和口语词语的语音读混了,也不影响表情达意;三是有些人不知道书面语和口语词语的读音有区别。

在计算机信息处理中,运用拼音进行文字录入时,口语词语和书面语词语有的按正确读音录入快,有的反而是按错误读音录入快。究其原因,是文白二读的混乱现象影响了整体录入速度。

综上所述,文白二读现象既对表情达意没有什么帮助,又明显增加了学习和掌握普通话语音的难度,还影响了计算机信息处理的速度,与异读词的性质类似,我们应该象统一异读词的读音一样,也统一文白二读词语的读音,只保留其中的一个读音,淘汰另一个读音。

二、ABB式词语的异读问题。

ABB式词语的读音按照《现代汉语词典》②的注音,B字的读音有三种类型:

1、B字原本是阴平调,在ABB式词语中仍然注作阴平调,这种注法约占ABB式词语的51.1%。如:“绿生生lǜshēngshēng”、“蓝晶晶lánjīngjīng”。

2、B字不是阴平调,在ABB式词语中仍然注作原有声调,这种注法约占ABB式词语的21.6%。如:“黄灿灿huángcàncàn”、“黑沉沉hēichénchén”、“亮闪闪liàngshǎnshǎn”。

3、B字原本不是阴平调,而在给ABB式词语注音时却注成阴平调,这种注法约占ABB式词语的27.3%。如:“绿茸茸lǜrōngrōng(“茸”原本读作róng)”、“黑黝黝hēiyōuyōu(“黝” 原本读作yǒu)”、“热辣辣rèlālā(“辣”原本读作là)”。

前两类的读音在普通话培训测试及运用中不存在问题,问题表现在第三类上:

1、B位置上的字原本没有阴平调的读法,唯独在ABB式词语中被注成阴平调,因而没有根据,如果是按照人们习惯的读法注音,那就多了一种读音,增加了普通话学习的记忆量和难度。

2、《现代汉语词典》中注成阴平调的有一些ABB式词语,人们在实际应用中并没有读作阴平调,而是读B字的本来声调。如:“软绵绵”、“毛茸茸”、“热辣辣”等等词语中的“绵”、“茸”、“辣”没有读作阴平调,而是读作“mián”“róng”“là”。许多教师(包括部分老语文教师)还不知道ABB式词语中的B字在词典中被注成阴平调,他们在平时及教学中都读的是B字的本来声调。

3、同样是ABB式词语,有些词中的B字读原有声调,而另一些词中的B字却硬要读成阴平调,还没有一个区分的标准,语音学习者没有标准可依,全靠硬性记忆,因而学习难度较大。

4、在普通话测试中,有些受测者按照词典和朗读作品后面对ABB式词语的注音,把B字读成阴平调,而更多的受测者则将B字读成原有的声调。如:10号作品③中的“毛茸茸”、“沉甸甸”两个词,部分人将“茸”、“甸”读作阴平调,而更多的人则将“茸”读作阳平调,将“甸”读作去声调,该判谁对谁错呢?陕西省语言文字水平培训测试中心给出的办法是,两种读法都算正确,但这种二元标准会直接影响普通话语音的规范化。

其实,ABB式词语中B字不管读成阴平调,还是读成原有声调,既不影响表达效果,也不影响发音难度。那么,为了规范普通话语音,有利于汉语学习和语言战略的实施,应该统一ABB式词语中B字的读音,都按B字的原有声调读。

三、AABB式词语的异读问题。

在《现代汉语词典》中,AABB式词语的绝大多数B字按原有声调注音,但有极少数B字原本不是阴平调,却注成阴平调,如:“马马虎虎”、“慢慢腾腾”中的“虎”、“腾”原本是上声调和阳平调,却都注成阴平调。为有利于普通话培训测试及推广工作,也应该统一AABB式词语中B字的读法,统一按B字原有的声调读。

1.四川普通话水平测试中心

2.普通话考试如何学习普通话的声调

3.云南省普通话培训测试中心开放测试时间

4.云南省普通话测试中心1月份测试公告

5.普通话考试,如何备考

6.普通话等级如何划分

7.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普通话语音与发声模拟试题

8.普通话等级考试等级如何划分

9.如何备考普通话考试

10.普通话考试机测抽卷后如何备考

篇2:汉语国际学生普通话语音能力测试及培养策略论文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语音教学是教学的起点,也是教学的基础。周奕认为“一个汉语教师的语音能力和语音教学能力应该包括辨音、发音、识读音、记音、示音、纠音、正音的能力。”①我们认为其中辨音、发音、识读音、记音属于语音能力,而示音、纠音、正音属于语音教学能力。语音能力是语音教学能力的基础,是开展语音教学的必要前提。

1 受试者基本情况。

本实验的受试者是西南林业大学国际学院汉语国际教育专业 级和 2014 级的 80 名学生。该专业学生具有女生多、母语为汉语者多,且多处于西南官话区的特点。经过进一步调查,14 名少数民族学生中,仅有 1 名能使用本民族交际,其他的均不能进行口语表达,仅能简单听懂,日常交际语为汉语方言。受试者基本情况详见表 1.

篇3:汉语国际学生普通话语音能力测试及培养策略论文

在对外汉语语音教学课堂上,我们开展了针对辨音、发音、识读音和记音四项语音能力的测试。我们从《汉语普通话语音图解课本》②中挑选了 90 个词语及 30 个句子。其中 30 个词语和 10 个句子使用COOLEDIT软件将其MP3 格式的录音编辑成辨音和发音能力测试的录音材料;30 个词语和 10 个句子以汉语拼音形式记录,作为识读音能力测试的材料;剩余的 30 个词语和 10 个句子以汉字形式记录,作为记音能力测试的材料。

根据大部分受试者母语是西南官话的特点,语音材料重点考察的语音项目包含:①声母:平舌音和翘舌音、鼻音n和边音l、送气音与不送气音、唇齿音 f 和舌根音 h;②韵母:前鼻韵和后鼻韵、齐齿呼和撮口呼;③音节:轻声、儿化以及声调。

2.1 辨音、发音能力的测试。

关于辨音和发音能力的测试,主要采用听后复述的形式。我们播放编辑好的录音材料,男声、女声各一遍,要求受试者重复听到的词语或句子,并分析听到的词语或句子中的音节结构,说出声母、韵母和声调。该项测试中,90%的受试者能准确重复听到的语音材料,分析音节结构,并能清楚辨别我们重点考核的语音项目。我们认为,该项测试结果较为理想的原因是:除了“对外汉语语音”课程外,对受试者发音和辨音能力培养的课程还有“普通话”、“现代汉语”、“英语语音”,这些课程都训练和提高了受试者的辨音和发音能力。

2.2 识读音能力的测试。

识读音能力的测试,主要采取认读汉语拼音的方式。测试中,部分受试者对自己发音有欠缺的项目显得没有自信,不敢开口或发音模糊,如:当受试者发音模糊,教师要求再次识读时,部分受试者直接拒绝再次识读。另有两名受试者在鼻音 n和边音 l 一项的测试中,申请不参与该项测试。我们认为,受试者在识读音测试中,因为测试材料为汉语拼音,部分受试者对自己发音有欠缺的项目就产生了更大的畏惧心理。而在发音测试中,因为测试材料是录音形式,标准语音的输入能让受试者降低心理畏惧程度,对自身发音不足的项目也勇于开口,准确率也较高。

2.3 记音能力的测试。

我们要求受试者根据《汉语拼音方案》,使用汉语拼音为记音能力测试材料中的 30 个词语和 10 个句子注音,以考察受试者的记音能力。测试结果详见表 2.

从正确率来看,受试者的记音能力方面存在的问题比较多。通过分析,我们发现,语音项目的偏误和受试者的籍贯有一定的关系,如平翘舌音一项,河南籍受试者产生偏误的概率较高。鼻音 n 和辨音 l,四川籍受试者产生偏误的概率较高。

前鼻韵和后鼻韵,云南籍受试者产生偏误的概率较高。齐齿呼和撮口呼,云南籍(曲靖地区)受试者产生偏误的概率较高。另外,也发现了一些我们以前没注意到的语音偏误类型,有 4 名受试者无法分辨二声和三声,在记音时二声和三声完全混淆,有 1 名受试者完全不知道声调,不会标调。

但在进一步整理受试者的记音材料时,我们发现受试者的实际记音能力与上表中的数据有一定的差异。其中最突出的是前鼻韵和后鼻韵一项,虽然该项的正确率达到 66.72%,但进一步分析受试者的记音材料时,发现部分学生为了保证一定的准确率,采取了回避措施:在无法区分前、后鼻韵的情况下,将所有鼻韵母统一记为前鼻韵或后鼻韵。采用该种方式记音,保证了部分准确率,但也表明这部分受试者该项的语音能力存在较大问题。辨音能力是语音能力的基础,能正确辨音就应该能正确记音,为什么受试者辨音和记音能力测试的结果相差较大呢?

经过分析,原因是:首先,两次测试使用材料形式不同。辨音测试使用的是录音材料,而记音能力测试使用的是汉字文本材料。从语音形式的表现上来看,录音材料较汉字文本材料更加清晰、准确、直观。大部分受试者因受方言影响,普通话语音能力存在欠缺和不足。所以在处理录音材料时,可以直观感受到标准发音的语音形式,但在处理汉字文本材料时,只能依赖自身的语音系统做出辨别与记录,导致准确率下降。其次,受试者在记音测试中被要求严格按照《汉语拼音方案》规定来记音,但大部分受试者对《汉语拼音方案》的相关规定并不了解和掌握,导致记音符号不符合标准。如:儿化和轻声记音测试的准确率都较低,并不是因为受试者无法辨别出儿化和轻声,而是不会使用规范的记音符号。“花儿”记音为“hu ér”或“hu ér”或“hu er”、“馒头”记音为“mán tóu”或“mántóu”.对《汉语拼音方案》中的隔音符号、改写规则、省略规则、标调规定等更不了解,如“西安”记音为“X n”或“x n”,隔音符号的使用人数为零。“下雪”记音为“xiàxü ”.有的受试者在 i 上标调时,没有省略 i 上的点。部分受试者记音时声调位置完全错误。教师在观察受试者记音时,还发现部分受试者在书写二声声调符号“/”时从右上往左下方向书写,而书写四声声调符号“”时,从右下往左上方向书写。综上所述,我们认为虽然“普通话”、“现代汉语”课程都涉及《汉语拼音方案》,但《汉语拼音方案》并没有引起受试者的重视。

2.4 受试者语音能力培养策略。

根据语音能力测试的结果,我们认为在对外汉语语音教学课堂上,还应该加强对受试者语音能力的培养,尤其是记音能力的`培养,在接下来的课程教学中采取了以下措施:第一,加强了普通话语音理论知识的讲解,加强发音方法的指导。首先,系统介绍了汉语普通话的音节系统、语流音变、语调。其次,对发音有欠缺的群体和语音项目进行了针对性地分析与指导,并结合受试者自身的发音问题,对外国留学生在学习普通话中的重难点进行了偏误分析。第二,完整系统地介绍了《汉语拼音方案》的相关规定,提高受试者的记音能力。结合记音测试的材料,对《汉语拼音方案》中的各项规则进行了分析和总结,规范记音符号的使用。第三,语音能力测试常规化。结合语音教学中的重难点,每堂课上都开展朗诵、听录音记音、看汉字写拼音等专项训练,使受试者的语音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

3 结语。

通过以我校国际汉语教育专业的 80 名学生为研究对象,从辨音、发音、识读音、记音四个方面,对该专业学生的语音能力培养进行的探索。我们认为,对外汉语语音教学课程的教师应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注重结合相关课程的教学,尤其针对《汉语拼音方案》进行系统完整的介绍,同时将朗读和语音测试常规化,在课堂教学中进行随堂辨音、发音、识读音和记音小测试,对测试中反映出的问题及时纠正。希望我们的探索能供汉语国际教师、汉语国际教育决策者及师资培养者提供参考。

【普通话测试中语音如何规范化】相关文章:

1.普通话测试题库

2.普通话水平测试朗读

3.普通话测试的技巧

4.普通话测试三分钟范文

5.普通话测试话题范文

6.普通话水平测试模拟题

7.普通话测试说话范文

8.普通话水平测试试题

9.普通话水平测试研究综述

10.普通话测试话题范文30篇

下载word文档
《普通话测试中语音如何规范化.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