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实用文>个人生涯成就故事

个人生涯成就故事

2023-12-30 07:50:40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liangwy1983”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7篇个人生涯成就故事,下面是小编整理后的个人生涯成就故事,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欢迎大家分享。

个人生涯成就故事

篇1:个人生涯成就故事

说到罚抄我肯定会想起初中时的一次罚抄,现在想想心里也没什么其他感觉,就是有点觉得挺佩服自己那时候那种一鼓作气的。

刚上初中的时候历史就一直特别差,第一学期第一次考试考了35,第二次也就是期中考试52分,连续两次都没及格,而且期中考试那次我是班级总分第一名,每门课都很高,估计历史挺不爽的,所以从那以后历史老师上课对我可是特别照顾啊,上课前提问经常会找我。有一次终于栽在他手上了,一个很长很长的问答题没背出来,他二话没说罚我抄20遍,下午放学回家前交,中午的饭也不用吃了。没想到我也是二话没说说抄就抄,上课不抄,专门在课余时间抄。中午的饭当然是没去吃,中午一直没离座位抄,虽然一直有同学劝我说吃饭或玩一会,老师只是说说而已不必太当真,可是我不然,坚持不管怎样回家前完成给他。放学以后,同学们都回家了,我任然在自己的位子上没动继续抄,而且好像很淡定,心里唯一想的就是一定要在回家前把它完成。

好像那天一直搞到很晚,走的时候天都已经黑了,可是我任然坚持住一直把完成了,等我交到办公室的时候那里边早就已经没人了,估计老师也早没把放在心里了吧。

不管怎样,那天的任务我是很坚定很认真的完成了,我不知道如果放在现在我是不是还跟以前一样,对待一件事情,不管因为什么样的原因或者遇到怎样的困难我是否还能够像那样坚决的去执行。

篇2:个人生涯成就故事

闫妮出生在陕西省西安市的一个普通家庭,1990年她考进兰州军区战斗歌舞团。四年后,23岁的闫妮成了空军电视艺术中心的演员。进入艺术中心之后,闫妮并没有引起大家的注意,闫妮的演员生涯和很多从跑龙套开始入行的明星一样,在这之后的十年间,闫妮演过连自己都数不清的小得不能再小的配角,但是她始终以微笑和乐观的态度面对这些,从未想过放弃,哪怕是一次。

,空军电视艺术中心拍摄了《湘江,湘江》,这是闫妮参演的第一部话剧,但演员表中并没有她的名字。因为她在剧中戏份实在少得可怜——她所演的红军女战士出场后不久,说了句“红军二班”就倒地牺牲了。

本来,这就是个小角色,根本就不用准备,也不需要排练,化好妆,说出不用记的台词,然后倒地“死了”就结束了。尽管戏份很少,可是闫妮在拿到角色后,仍认真准备。她想着怎样才能把这个角色演好、演活、演到位、演出彩——虽然“红军二班”这四个字的台词,是怎么说都不会出彩了。但短短的台词该怎样说才适合话剧的氛围?牺牲时该怎样摔倒才更逼真?里面大有文章。

就这样,闫妮开始进入了角色。她觉得应该死得逼真一点,倒下时摔得狠一点。于是她找来很多录像,看人死时是怎么倒下的。她发现红军的死与坏蛋的死,倒下是不同的。坏蛋一中枪,就软软地一瘫,倒下;要么就是双脚跪地,或者用手摸住伤口,一只手撑地倒下。而红军死时,倒下有一种坚持和顽强,有一种凛然和不舍,死得更壮烈和勇敢,也就更难演。为了把红军这种精神表现到位,让“死”显得更壮烈,就要真倒,这样身体就要重重地摔在地上。可这样摔下去,要么碰到骨头,要么摔到臀部,都会很痛,如果头先着地,很可能还会造成脑震荡。可是闫妮豁出去了,一遍一遍地练习,结果她摔得青一块紫一块。有一次她手的肘部先着地,骨头先碰地,痛得她差一点就大叫起来,可是她忍住了;还有几次头部着地,摔得她晕头转向。其实,在舞台上,倒地牺牲只是个瞬间的动作,但闫妮却练习了一个月。同事们后来说,闫妮每次摔的时候,我们的心都“咯噔”一下,觉得闫妮摔得太狠了。但后来演出时,她把女红军演“活”了,死得那么壮烈,倒下又是那么勇敢,让人们记住了她——一个脸抹得像黑鬼似的,送干粮袋的,只有四个字台词的一闪而过的小角色。

后来,看着身边的朋友一个个火了起来,闫妮虽然有点着急,但还是一步一个脚印,认认真真地演着那些龙套角色,哪怕再小,只要能让别人有一点点印象,她就挺高兴了。漫长的龙套生涯让闫妮积累了演技。跑了龙套后,闫妮在电影《公鸡打鸣,母鸡下蛋》中饰演女村长,这是她第一次出演女一号。就是这一次,导演尚敬从中看到了闫妮的喜剧才华,请她客串了《炊事班的故事》,也才有了后来《武林外传》中的佟湘玉。闫妮终于在《武林外传》横扫全国大小电视台,被重播无数次后成功晋级为一线女星。接着在史上最强阵容的第二十七届“飞天奖”颁奖礼上,因优秀电视剧作品《北风那个吹》荣获“优秀女演员”奖。

闫妮那10年默默无闻的表演生涯,让她学会了用心珍惜每一个角色,认真对待每一次表演,直到今天也没有例外。于是她从糊涂丫头,到影视明星;从无缘电影学院,到再续表演前缘;从勤奋耕耘十载的默默无闻,到一朝成名天下知后的刻苦依旧,“四个字”的台词成就了闫妮。其实我们每一个人都不缺少“四个字”台词的机会,缺的是如闫妮那样认真对待“四个字”台词的态度。

篇3:个人生涯成就故事

人的一生会有很多的第一次,有些可能是在很不经然间就慢慢的过去了,不会去注意和理睬,而有些却很值得我们深深的记忆,永远的留在我们心中。

小时候在家应该绝大多数的孩子们都很一样,都是过着饭来张口的生活,每天都是由妈妈把饭做好了我们直接去吃,当然我也不例外。每年暑假的时候都是家里最忙的时候,因为大多数的农活都是集中在那个时候,爸爸妈妈每天都是起早摸黑的在外面干农活,而作为一个小学生那么小爸妈是不会让我们和他们一起做事的。特别是妈妈每天回来那么晚,来不及休息就要做饭给我们吃,所以我特别想要帮她分担一点。但是真的不知道该做什么,以前顶多可能也就和姐姐一起在妈妈回家把开水什么的烧好吧,尽量的减轻妈妈的事。终于有一天我和姐姐觉得一定要自己做饭,在妈妈回家前把一切都准备好,让爸妈一回来就能吃饭,让他们也能“享受享受”。

决定了就得做啊,当然我们是不会的,没有任何的经验。总得有第一次啊,今天做的不好还有明天嘛,后天啊,天天做肯定会越来越好的,如果不去开始永远都不会,永远都要等到妈妈从外面那么累了回来还要做饭。想着我们便开始了,学着妈妈平时的做法我们从洗菜、切菜,最后到下锅,一步步的进行着,虽然过程很坎坷,但是我们最终把菜和饭都做好了。接着我们便是等待爸妈的归来啦,我们很高兴,因为我们自己可以做饭啦,以后可以帮妈妈分担劳动啦!

篇4:职业生涯规划个人成就的故事

毛毛虫都喜欢吃苹果,有四只要好的毛毛虫,都长大了,各自去森林里找苹果吃。

(1)第一只毛毛虫

第一只毛毛虫跋山涉水,终于来到一株苹果树下。它根本就不知道这是一棵苹果树,也不知树上长满了红红的可口的苹果?当它看到其他的毛毛虫往上爬时,稀里糊涂地就跟着往上爬。没有目的,不知终点,更不知自己到底想要哪一种苹果,也没想过怎么样去摘取苹果。它的最后结局呢?也许找到了一颗大苹果,幸福地生活着;也可能在树叶中迷了路,过着悲惨的生活。不过可以确定的是,大部分的虫都是这样活着的,没想过什么是生命的意义,为什么而活着。

这只毫无目标,一生盲目,没有自己人生规划的糊涂虫,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遗憾的是,我们大部分的人都是像第一只毛毛虫那样活着。

(2)第二只毛毛虫

第二只毛毛虫也爬到了苹果树下。它知道这是一棵苹果树,也确定它的虫生目标就是找到一棵大苹果。问题是它并不知道大苹果会长在什么地方?但它猜想:大苹果应该长在大枝叶上吧!于是它就慢慢地往上爬,遇到分支的时候,就选择较粗的树枝继续爬。于是它就按这个标准一直往上爬,最后终于找到了一颗大苹果,这只毛毛虫刚想高兴地扑上去大吃一顿,但是放眼一看,它发现这颗大苹果是全树上最小的一个,上面还有许多更大的苹果。更令它泄气的是,要是它上一次选择另外一个分枝,它就能得到一个大得多的苹果。

这只毛毛虫虽然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但是它不知道该怎么去得到苹果,在习惯中的正确标准指导下,它做出了一些看似正确却使它渐渐远离苹果的选择。而曾几何时,正确的选择离它又是那么接近。

(3)第三只毛毛虫

第三只毛毛虫也到了一株苹果树下。这只毛毛虫知道自己想要的就是大苹果,并且研制了一副望远镜。还没有开始爬时就先利用望远镜搜寻了一番,找到了一棵很大的苹果。同时,它发现当从下往上找路时,会遇到很多分支,有各种不同的爬法;但若从上往下找路时,却只有一种爬法。它很细心的从苹果的位置,由上往下反推至目前所处的位置,记下这条确定的路径。于是,它开始往上爬了,当遇到分支时,它一点也不慌张,因为它知道该往那条路走,而不必跟着一大堆虫去挤破头。比如说,如果它的目标是一颗名叫教授的苹果,那应该爬深造这条路;如果目标是老板,那应该爬创业这分支。最后,这只毛毛虫应该会有一个很好的结局,因为它已经有自己的计划。但是真实的情况往往是,因为毛毛虫的爬行相当缓慢,当它抵达时,苹果不是被别的虫捷足先登,就是苹果已熟透而烂掉了。

这只毛毛虫有非常清晰的职业规划,也总是能做出正确的选择,但是,它的目标过于远大,而自己的行动过于缓慢,成功对它来说,已经是昨日黄花。机会、成功不等人。同样,我们的人生也极其有限,我们必须把握,那么单凭我们个人的力量,也许一生勤奋,也未必能找到自己的苹果。如果制定一个适合自己的计划,并且充分借助外界的力量,借助许许多多的望远镜之类的(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可以理解为找个贵人帮自己),也许第三只毛毛虫的命运会好很多。

(4)第四只毛毛虫

第四只毛毛虫可不是一只普通的虫,做事有自己的规划。它知道自己要什么苹果,也知道苹果将怎么长大。因此当它带着望远镜观察苹果时,它的目标并不是一颗大苹果,而是一朵含苞待放的苹果花。它计算着自己的行程,估计当它到达的时候,这朵花正好长成一个成熟的大苹果,它就能得到自己满意的苹果。结果它如愿以偿,得到了一个又大又甜的苹果,从此过着幸福快乐的日子。

这只毛毛虫不仅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也知道如何去得到自己的苹果,以及得到苹果应该需要什么条件,然后制定清晰实际的计划,在望远镜的指引下,它一步步实现自己的理想。

其实我们的人生就是毛毛虫,而苹果就是我们的人生目标职业成功。爬树的过程就是我们职业生涯的道路。毕业后,我们都得爬上人生这棵苹果树去寻找未来,完全没有规划的职业生涯注定是要失败的。

现代社会,规划决定命运。有什么样的规划就有什么样的人生。我们的时间非常有限,越早规划你的人生,你就能越早成功。要想得到自己喜欢的苹果,想改变自己的人生,就要先从改变自己开始,做好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做第四只毛毛虫。

二、做自己的职业策划师

我们在憧憬美丽人生时常常觉得:准备起跑的自己与那个最想要的结果仿佛隔着几重门。虽然少有人可以幸运地一步登天,但的确有些人走了捷径,关键就看你是瞎打乱撞,还是有选择地策划每一段人生。

你的未来放心了吗?曾经对飘进耳朵里的一句歌词记忆犹新:你的未来,你放心了吗?当我们闭上眼睛去设想未来,可能许多华美的图画齐齐掠过脑海。它也许只是飘渺的、不切实际的幻想,也可能就是你的终极目标。如果没有好好去分辨,甚至将它们混为一谈,你的行程将会拉得很长。分析成功者的足迹,我们不难发现,建立一个正确、切实可行的目标,并为了这个目标的实现而不断努力奋斗,只要你肯吃苦、肯努力,再加上一点好运气,你的愿望就一定能实现;如果你的天赋低于常人,客观条件也不好,那就把实现终极目标的时间再拉长一些,迂回、过渡的阶段再多一点,你的未来就是你的梦想。

篇5:职业生涯规划个人成就的故事

前半生——从农民到摄影师和演员

让我们首先来看看张导的过去。1968年初中毕业后,张艺谋在陕西乾县农村插队劳动,后在陕西咸阳国棉八厂当工人。1978年入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学习。1982年毕业后任广西电影制片厂摄影师。1984年作为摄影师拍摄了影片《黄土地》,1985年获第五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摄影奖,随后又获法国第七届南特三大洲国际电影节最佳摄影奖、第五届夏威夷国际电影节东方人柯达优秀制片技术奖。1987年主演影片《老井》,同年获第二届东京国际电影节最佳男演员奖,1988年获第八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男主角奖、第十一届电影百花奖最佳男演员奖。这时候他还不是导演,而这可以算他职业生涯中的前半生。

后半生——从《红高粱》到《英雄》

1987年,张艺谋导演的一部《红高粱》,以浓烈的色彩、豪放的风格,颂扬中华民族激扬昂奋的民族精神,融叙事与抒情、写实与写意于一炉,发挥了电影语言的独特魅力,于1988年获第八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故事片奖、第十一届电影百花奖最佳故事片奖、第三十八届西柏林国际电影节最佳故事片金熊奖、第五届津巴布韦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奖、最佳导演奖、故事片真实新颖奖,第三十五届悉尼国际电影节电影评论奖、摩洛哥第一届马拉卡什国际电影电视节导演大阿特拉斯金奖;1989年获第十六届布鲁塞尔国际电影节广播电台青年听众评委会最佳影片奖。正是这部电影,让张艺谋成功地实现了从演员到导演的转型,并以一个成功导演的角色进入公众视野,奠定了张艺谋成功导演的地位。从此,张导便一发不可收拾,在经过一段艺术片的成功后,他又转向了商业大片,《英雄》等一步步商业大片的红火为他带来了巨大的声誉,并最终带他走到了中国电影旗帜的位置。

解剖张艺谋的发展历程。

反观张艺谋的个人职业发展轨迹:插队劳动的农民-工人-学生-摄影师-演员-导演,一次次巨大的职业跳跃和转型才最终造就了一个成功的导演。接下来,让我们来一层层揭秘张导的成功发展轨迹,并由职业规划师进行点评。

生涯准备期

特殊的历史环境,使得年轻时的张艺谋未能上高中就插队当了农民和当工人,很多人像他一样没有选择,但能像他一样坚持自己梦想的却不多。终于,在1978年。张艺谋以27岁的高龄去学习自己心爱的技术——摄影,为自己未来的转型进行积累。

生涯转型期

重新进入课堂学习后,张艺谋老老实实的做起了摄影,虽然他的志向是导演,但他显然十分清楚自己要做什么。这个时候的他仍在学习,不是在课堂上,而是在实践中学习。当时,他拍摄的很多片子都是与当时已经很有名气的陈凯歌导演合作的,陈凯歌导演也可以算他半个师傅。他做摄影获奖的那部《黄土地》就是陈凯歌导演的。

生涯冲刺期

在《黄土地》获奖后,张艺谋有两个选择——继续作为一个已经很成功的摄影师或者转型开始做导演。然而,意料之外,他却做了另外的选择——做一名演员!并且也获得了一定的成功。不过也可以说,这实在是最明智的选择。要做导演,特别是要想成为较有建树的导演的话,当然最好能亲身体验过做演员的感受,才能在拍片的时候和演员们够契合。也许,这也是张导拍片每每能获得成功的一个缘由吧。

篇6:个人成就故事

“一年一度的美国高校的返校节都会举办得轰轰烈烈。这个传统已有百多年历史。无论是热闹的舞会派对,还是安静的讲座会谈,精彩纷星的活动背后,是校方的良苦用心:为校友和在校生创造近距离交流的机会。而返校节中的竞选“王子”活动,更是活动中的亮点,会吸引全校学生的目光。因为每个男生都想当“王子”。而对女生而言,“王子”的意义非凡,它象征着才华、智慧和高贵。

拉选票让我不再“以貌取人”

我叫施博文,北京十一学校的学生,8月到今年的6月,我作为交换生来到了美国冈萨雷斯中学学习。对于我来说,崭新的异国学习生活,每天都会有不同的惊喜,当然也有各种文化和习惯的冲击。而恰在我熟悉新的环境时,正赶上了冈萨雷斯中学隆重的返校节。

返校节中最意义非凡的活动之一,就是每个年级都会有两到三名男生或女生分别被提名为本年级的王子与公主(十二年级是国王和皇后)候选人,经过激烈角逐。最后产生王子与公主。在半个月活动中,被提名者都会使出浑身解数,争夺王子或公主的宝座。而我有幸成为了被提名者之一。

天性有些腼腆的我听到此消息时,真是热血沸腾,但又有些忐忑不安。当初,参加这个活动我是抱着重在参与的态度报的名,没想到学校竟真的给了我这个“外来户”机会。当看到那些被提名者,将各自的宣传海报贴得校园到处都是时,我发起愁来,因为我连一张海报都还没有贴出。如何更好更快地推销出自己呢?

我从来就不是个轻易服输、坐以待毙的人。可上哪弄些让人一看就过目不忘的海报?同宿舍的凯德告诉我,福莱老师那儿有我需要的东西。一想起福莱老师。我心头一紧。每次上课时她都是不苟言笑、凶巴巴的样子,教学也非常严谨,属于那种作风硬朗,看上去不讲情面的人,这样的老师能帮助我吗?我心里敲起了小鼓。

放学后,我鼓起勇气站在福莱老师面前,手心里都是汗。我小心地问道:“请问,您还有空白的海报吗?”出乎意料的是,一贯严肃的福莱老师听了满脸笑容。亲切地对我说:“哦,亲爱的施同学,恭喜你获得提名,这儿正好还有些海报,你都拿去吧,祝你成功!”她眼神中透露着真诚友好,我紧张的心情立刻烟消云散,愉快地接过了海报。正想道谢离开,福莱老师又叫住了我。

只听她爽朗地说:“施同学,以后遇到什么事情,一定要及时地寻求帮助,不要等到很晚了才来。同学们都会帮助你的。加油!”我听完心头一热,用力地点了点头。

从拿海报这件事上。我纠正了一贯以来的“以貌取人“的看法。只要自己敞开心扉,你会发现这个世界是多么的open,那么多人愿意帮助别人。而又希望得到别人的帮助。

小道具派上大用场

如何让自己的海报使人看后过目不忘呢?我想起了中国汉字。便用彩笔分不同颜色在海报上介绍自己,方方正正的汉字,在众多提名者的海报中异军突起,感觉如鹤立鸡群,顿时引起众多学校里的同学围观。

更有甚者。有的同学竟来我这儿讨教汉字的写法。并竖起大拇指,说着生硬的汉语夸我的海报“给力”。我真是开心极了。在学校里上完课后。老师和同学们也帮我制作起海报来,还有女同学在海报上添上了可爱的花边。又画起了个功夫熊猫,点缀其中,引得我们忍俊不禁。

激动人心的时刻终于来到了。周五的下午。学校的全体学生和老师坐在体育馆内,他们带着喇叭、条幅,脸上抹着迷彩,观看竞选者们的表演。而我们竞选者则等待在馆外等待上场表演。音乐响起,我唱了起来:Besame,Besame mucho,Como Bi fuera esta noche,h uhima vez……全场一时静极了,因为作为中国人的我,在墨西哥人居多的学校里,竟然出人意料地演唱了一首由墨西哥知名作曲家创作的歌曲《热情相吻》,醇厚深情熟悉的歌曲,立刻引起他们的共鸣,我也拉近了与他们的距离。一曲终了,雷鸣般的掌声毫不客气地赏给了我。

“王子”拥有的世界

第二周的周四是公布结果的日子。同为十一年级的我的好朋友鲁肖和我是竞争对手,他表演的是一段魔术,同样精彩,也博得观众的掌声。鹿死谁手,就在今天了。从他的眼神中可以看出,他很自信能夺得这次的“王子”。

我和他走向了体育馆中央。我们面朝馆内的大门,背对着主持人的召唤。

刚开始心情特别忐忑。这毕竟是我在全校面前第一次露面,要知道,在国内的时候我从来没有参加过这类活动,一点经验都没有。可看那些美国学生们,一个个笑逐颜开,比过节了还开心。也是,这是属于我们自己的节日。

先是高年级的表演。只见十二年级橄榄球队队长雷蒙上场了。在舞台上,他和同学们再现了橄榄球比赛中的一幕。逗的是刚开场。他率领的橄榄球队并没有按照常规发球开始比赛,而是先冲着“对手”球队跳起了桑巴舞。“对手”看了莫名其妙,看着他的舞姿,也随着音乐跳了起来。可突然,队长雷蒙所在的球队通过配合将对手打了个措手不及,并由雷蒙得到了1分,从而成为最有价值球员,接受队友们的簇拥。整个袤演不仅发挥了竞选者雷蒙的特长,更使观众捧腹大笑。场下的尖叫声、鼓掌声不绝于耳。

接着是一场交谊舞,提名者优雅的舞姿,英俊高大的身材博得了场上众多人的关注,最后,绅士般地鞠躬。圆满地为自己的表演画上了句号。

终于轮到我上场了。我深呼吸一口气,整理了下衣服。相对于别的竞选者悄悄上场,我背着行进小军鼓。伴随着节奏隆重上场,来到了体育馆的中央。这时,老师和同学们都冲我摆手,有的还竖起大拇指来。当然,他们是冲着我的节奏分明的鼓声来的,要知道,我还是在小学时学的敲鼓,这个时候派上了大用场。我的一开场就与众不同,让观众立刻就记住了我。我停下来,稳了稳神,示意大家安静,全场逐渐静了下来,观众,颁奖嘉宾站在我们背后,会将象征着荣誉的绶带戴在最终成为王子的人的身上。 颁奖嘉宾是个可爱的教授,他一会儿将绶带欲戴在我的身上,随着观众的尖叫,又将绶带举向鲁肖,场面刺激得让人狂跳。我和鲁肖的脸都涨得通红,被观众的一阵阵掌声和尖叫弄得心惊肉跳的。当然,尖叫声最高的,也就是最终的获胜者。终于,我被评为第十一年级的“王子”。我举起了双臂,向观众席上的福莱老师和同学们致谢。而旁边的鲁肖,明显地很失落,眼角还有了泪花。我走上前去,给了他一个大大的拥抱。典礼结束后,我将绶带脱下,戴在了他的身上,以表示了我对他的尊重与肯定。

有个传说。说其实每个人心中都是自己的王子。而这次竞选“王子”的成功,让我体会到作为一个真正的“王子”,是能够勇敢地秀出自己的真性情,积极地寻求帮助,成功了也应该给予失败的对手足够的尊重,拥有一颗博爱之心,才是地道的“王子”风范。

在美国的高校。这样的活动很多,这次的竞选只是返校节的开始,各种活动会贯穿整个学期。相反,美国学生学习起来也是很刻苦,每天夜里两点多才能睡觉。在这里。老师和同学们更看重你身上特有的气质和每个人身上的特点。这也让叛逆期的我们得到了一份意想不到的充实与安定。

秀出真我,活出真性情,多多投身到各种活动中去,而不是固守着一块小天地,那时,你会觉得天地是多么的辽阔,“王子”拥有整个世界。

篇7:个人成就故事

他15岁还在上初中时,就通过杂志了解互联网常识,学会了上网。因为他经常上网,耽搁了大量的学习时间,甚至一到教室,就感到头疼,因此,他的学业成绩也是一塌糊涂。高中毕业后,他考入一所私立民办大学学习计算机专业。半年后,他转到广告专业,学习广告策划。在校期间,他建立了两个网站:一个是创业者俱乐部,供创业者聊天交流,积攒人脉;一个是点子网,每天发布一条创业点子。他担任网站的管理员,真诚和网友交流,通过这两个网站,他认识了很多不同行业的朋友。

2002年,一直对读书不怎么感兴趣的他,想到上大学纯粹是浪费父母的血汗钱,因此,他在没有和家人商量的情况下,自作主张办理了退学手续,并拿着父母给的5000元学费,在大学附近租了一间廉价民房,每天有计划地看书、上网,专门经营他的两个网站。

这时,他开始为各类专业网站撰写自己的网站推广经验和有关评论。因为他的文章观点新颖,富有创新,吸引很多人主动与他聊天,尤其是实战经验方面的文章备受欢迎,连不少电子商务公司的高层都找他交流沟通,他通过网络认识了包括丁磊、马化腾、张朝阳等一大批“业内牛人”。同时,他建了一个qq群,拉了一些网络红人与群友们聊天、交流。因为网络,认识他的人越来越多,他在业内的名气也越来越大,很短时间内,掌握了非常多的信息和资源,同时自身的能力也获得快速提升。后来,他担任了多家公司的顾问,先后到北京、上海、深圳等地帮助朋友撰写商业计划书,介绍风险投资商。

一年来的工作实践,他发现网络营销策划这一块市场空缺,国内几乎是空白,他从中看到了商机,2003年11月,他创办了郑州通王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这是中国第一家网络营销策划公司,专门为用户提供搜索引擎优化服务。公司一开业,全国各地的业务纷至沓来,生意红火,客户不断,几年来,他先后为包括腾讯、金山、it168、中青旅等100多家企业和网站公司提供网络营销策划和培训服务,月收入高达100万元。

2004年是他最为忙碌的一年。因为一直忙于工作,常常熬到半夜睡觉。5月的一天,熬了两个通宵醒来后,他突患中风。经过一个多月的治疗才完全康复。这时,年仅21岁的他就意识到健康比赚钱更重要,为了保证经济效益,也决定立即改变经营策略和工作方式,不做单一的搜索引擎优化,只做整体的网络策划,不做小客户,只做大客户,只接10万元以上的业务。同时,给自己制定了工作表,晚上绝对不通宵加班。

如今,他的seo公司主要有三块业务:一是咨询策划,二是培训业务,三是电子商务。他的培训十分独特,像聊天一样,一个月仅上两天课,让学员快速学会seo,学到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两年来,他已举办了40多期培训,学员上千名,遍及全国各地。不少学员白手起家,一年能赚百万元,有的甚至一年能赚千万元。而且,他一个星期才到自己创办的公司一两次,再也不像以前那样每天泡在网上,没事时读读哲学、上网聊聊天、旅游写书,日子过得舒畅轻松。

网络成就百万梦想。他就是河南的王通,今年仅27岁,靠着网络白手起家,创办参股了几家公司,成为“中国网络营销策划第一人”。年轻就是资本,小领域也能赢得大市场。王通在回答记者的提问时,他建议年轻人一定要记住:能赚小钱才能赚大钱,一切从小做起,最好选择一个非常小的,别人还没有做的,但再小的领域,放到全球互联网上,都是一个超级巨大的市场。

【个人生涯成就故事】相关文章:

1.大学生个人成就励志小故事

2.学期个人生涯计划表

3.成就的故事日记

4.分析我的成就故事

5.自我小成就的故事

6.科学家的故事和成就

7.读书生涯

8.生涯策划书

9.打工生涯作文

10.教师生涯作文

下载word文档
《个人生涯成就故事.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