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实用文>《鱼我所欲也》和《万事莫贵于义》阅读附答

《鱼我所欲也》和《万事莫贵于义》阅读附答

2023-12-14 07:46:18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相思之苦”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5篇《鱼我所欲也》和《万事莫贵于义》阅读附答,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鱼我所欲也》和《万事莫贵于义》阅读附答,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鱼我所欲也》和《万事莫贵于义》阅读附答

篇1:《鱼我所欲也》和《万事莫贵于义》阅读附答

【甲】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选自《孟子.告子上》)

【乙】子墨子曰:“万事莫贵于义。今谓人曰:‘予①子②冠履③而断子之手足,子为之乎?’必不为。何故?则冠履不若手足之贵也。又曰:‘予子天下,而杀子之身,子为之乎?’必不为。何故?则天下不若身之贵也。争一言④以相杀,是贵义于其身也。故曰:万事莫贵于义也。”(选自《墨子》)

【注释】①予:给,送。②子:你,代词。③履:鞋子。④一言:一句话,即关系到正义与非正义的一句话。

小题1:.解释下列划线的词。(2分)

(1)故患有所不辟也( ) (2)今谓人曰( )

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2)予子天下,而杀子之身,子为之乎?

小题3:.【甲】文运用比喻论证来阐明观点,具体来说是用舍鱼而取熊掌这个比喻来

阐述 的观点;【乙】文论证层层深入,首先论证了帽子鞋子不如手脚珍

贵 ,其次论证了天下不如生命珍贵,然后论证了生命不如义珍贵,最后强调了

的中心论点。(2分)

参考答案:

小题1:患:祸患,灾难 谓:对……说(2分)

小题1:(1)如果人们想要的东西没有比生命更重要的,那么,凡是一切可以保住生命

的手段哪有不采用的呢

(2)送给你天下,却要你的性命,你愿意这样做吗?

评分说明:关键词翻译正确,语句通顺,意同即可。每小题2分,共4分

小题1:舍生取义 万事莫贵于义(一切事物没有比正义更可贵)(2分)

(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词语意思的能力。文言实词的考查,最常见的命题形式是,指定文中若干个词让学生作解释。要求解释的词,一般为常见实词,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往往是命题的'重点,当然也应该成为同学们备考的重点。(2)这是文言文句子理解并翻译考点。翻译文句是中考文言文阅读必考题型之一。翻译文句,应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翻译文句时要做到字字落实,要特别注意对关键词语的把握,着眼于表达原句的意思,一般用对译法、替换法、调整法、保留法、增补法、删削法等办法进行翻译。这里学生应注意“如使”“为”等文言词语的理解。(3)这是考查对文言文中心主题理解和表达。学生亮出的观点要明确,最好能围绕原文观点,理解作者的感情,从全文的主旨和情感基调入手,细细品味词句所包含、表达的思想感情。因为,文章的主旨和思想感情是统领全文的“神”,要品味词句所包含、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不从全文的主旨和情感基调入手,分析品位的结果就很有可能会与原文情感相悖。这里应找出表明两篇文章观点的主旨句,正确即可。

篇2:《鱼我所欲也》《万事莫贵于义》比较阅读

《鱼我所欲也》《万事莫贵于义》比较阅读

《鱼我所欲也》《万事莫贵于义》比较阅读

【甲】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选自《孟子·告子上》)

【乙】子墨子曰:万事莫贵于义。今谓人曰:予①子②冠履③而断子之手足,子为之乎?必不为。何故?则冠履不若手足之贵也。又曰:予子天下,而杀子之身,子为之乎?必不为。何故?则天下不若身之贵也。争一言④以相杀,是贵义于其身也。故曰:万事莫贵于义也。(选自《墨子》)

【注释】

①予:给,送。②子:你,代词。③履:鞋子。④一言:一句话,即关系到正义与非正义的一句话。

29.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

(1)故患有所不辟也( ) (2)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

(3)今谓人曰( ) (3)何故( )

3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2)予子天下,而杀子之身,子为之乎?

31.【甲】文运用比喻论证来阐明观点,具体来说是用 这个比喻来阐述 的观点;【乙】文论证层层深入,首先论证了帽子鞋子不如手脚珍贵,其次论证了 ,然后论证了生命不如义珍贵,最后强调了 的中心论点。(4分)

32.【甲】【乙】两文都阐明了义的重要性,您认为义的内涵是什么?今天还有坚持的必要吗?为什么?(3分)

《鱼我所欲也》《万事莫贵于义》比较阅读答案由语文网小编整理,仅供参考:

29.患:祸患,灾难 是:这、这样 谓:对说 故:缘故、原因

评分说明:每空1分,共4分

30.(1)如果人们想要的东西没有比生命更重要的,那么,凡是一切可以保住生命的手段哪有不采用的呢?(2)送给你天下,却要你的.性命,你愿意这样做吗?

评分说明:关键词翻译正确,语句通顺,意同即可。每小题2分,共4分

31.舍鱼而取熊掌 舍生取义 天下不如生命珍贵 万事莫贵于义(一切事物没有比正义更可贵)

评分说明:每空1分

32.义是正义,是有利于人民、民族、国家的大义。(1分,答到正义、大义均可得1分) 任何时候,我们都应该坚持人民(国家)的利益高于一切的原则,所以我们应该坚持。(2分)

原文:

子墨子曰:万事莫贵于义。今谓人曰:予子冠履,而断子之手足,子为之乎?必不为。何故?则冠履不若手足之贵也。又曰:予子天下,而杀子之身,子为之乎?必不为。何故?则天下不若身之贵也。争一言以相杀,是贵义于其身也。故曰:万事莫贵于义也。 (出自《墨子.贵义》)

注释

1. 今:若,如果。

2. 予子冠履:给你帽子和鞋。

3.子为之乎,你愿意吗?为:愿意

4. 不若:不如,比不上。

5. 以:而。一言:指一句关系到正义与不正义的话。争:争论

6. 是贵义于:贵,以为贵

7. 则冠履不若手足之贵也:之,不译,在句子中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意义

8.子墨子曰:夫子先生子墨

9.争:争辩

10.谓:谁

11.故:原因

12.一言:一句话,既关系到正义与非正义的一句话

13.于:比

译文:

墨子说:一切事物没有比正义更可贵的。(如果)现在对某人说:给你帽子和鞋子,然后斩断你的手足,你愿不愿意做(这件事)呢?这人一定不愿意。为什么?就因为帽子和鞋子比不上手足可贵。又说:给你天下,然后把你杀死,你愿不愿意做(这件事)呢?一定不愿意。为什么?就因天下比不上生命可贵。(可是)为了争论一句话而互相厮杀,这就是把正义看得比生命更为可贵啊!所以说:一切事物没有比正义更可贵的。'

3主旨:

墨子认为,大义,正义比生命还可贵。为了捍卫正义,也可以去厮杀,去战斗,去牺牲。只有认为义贵于其身的人,在义与生不可兼得的生死关头,才能杀身成仁、舍生取义。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与文中的万事莫贵于义表达了同样的观点。

4赏析:

义是正义,是有利于人民、民族、国家的大义。 任何时候,我们都应该坚持人民(国家)的利益高于一切的原则,所以我们应该坚持。墨子认为,天下的根本在于一个义字,士的根本当然也就在于义,义甚至重于士的生命。在这一点上,与孟子所讲的舍生取义是一致的。

篇3:《孟子·鱼我所欲也》《墨子·贵义》比较阅读答案

《孟子·鱼我所欲也》《墨子·贵义》比较阅读答案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文后问题(15分)

【甲】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选自《孟子·鱼我所欲也》)

【乙】子墨子曰:“万事莫贵于义。今(如果)谓人曰:‘予子冠履,而断子之手足,子为之乎?’必不为。何故?则冠履不若手足之贵也。又曰:‘予子天下,而杀子之身,子为之乎?’必不为。何故?则天下不若身之贵也。争(争论)一言以相杀,是贵义于其身也。故曰:万事莫贵于义也。”

(选自《墨子·贵义》)

1、请指出甲文中的一个通假字,并解释其意义。(2分)

2、下列句子中“之”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断子之手足 醉翁之意不在酒 B、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或以钱币乞之

C、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 D、诲汝知之乎 投诸渤海之尾

3、翻译两文中画线的句子(4分)

(1)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2)予子天下而杀子之身,子为之乎?

4、甲乙两文共同特点是都运用比喻论证来阐明观点,乙文用“冠履不若手足之贵也”论证了 的观点,甲文则用 论证了 的'观点。(3分)

5、甲文用“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阐述了对“义”的认识,这与乙文中表达的观点是相同的。请你指出甲乙两文中“义”的内涵,并简述今天我们是否还有坚持这种“义”的必要。(3分)

参考答案:

1、“辟”同“避”,“躲避”的意思。(2分)

2、A(3分)

3、(1)不只是贤明的人,才有这种思想。(2分)

(2)给你天下但要你死,你干这件事吗?(2分)

4、万事莫贵于义(1分),舍鱼而取熊掌(1分),舍生而取义(1分)

5、正义(或是“有利于人民和国家的大义”)。(1分)。有必要。任何时候,我们都要坚持人民和国家的利益高于一切的原则。(2分)

篇4:鱼我所欲也和墨子贵义阅读训练及答案

鱼我所欲也和墨子贵义阅读训练及答案

乙两则文言文,按要求回答文后问题。(10分)

【甲】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乙】子墨子日:“万事莫贵于义。今(如果)谓人日:‘予子冠履而断子之手足,子为(愿意)之乎?’必不为。何故?则冠履不若手足之贵也。又日:‘予子天下而杀子之身,子为之乎?’必不为。何故?则天下不若身之贵也。争(争论)一言以相杀,是义贵于其身也。故日:‘万事莫贵于义也。…

(《选自《墨子·贵义《)

【小题1】下列句中划线的词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故不为苟得也苟富贵,无相忘

B.是义贵于其身也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C.死亦我所恶不以恶小而为之

D.予子冠履而断子之手足予观夫巴陵胜状

【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2)万事莫贵于义也。

【小题3】甲文“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与乙文中表达了同样的观点。你认为两文中的“义”的内涵是什么?今天我们还有坚持的必要吗?为什么?(4分)

答案

【小题1】B

【小题1】(1)不是只有贤明的人才有这样的谚、部队士、任何事都比不上“义”重要。

【小题1】万事莫贵于义。“义”是正义,是有利于人民、民族、国家的大义。任何时候,我们都应该坚持人民(国家)的利益。

解析【小题1】B中二者都是“代词,这”。

【小题1】这是考查对文言文句子的理解和翻译。文言翻译要求意思正确、句意完整、语句通顺。注意对句子中关键词的理解和重点句式的'调整。如:“贤、是心、莫”等重点词语要理解精准。

【小题1】这是考查对文言文中心主题理解和表达。学生能分析和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要求考生在分析归纳原文有关内容的基础上,以推理的方式,分析和概括在某一叙述事件或说明某一道理时作者的主张和看法。能结合文章做具体分析,意思表述合理即可。

篇5:鱼我所欲也和墨子贵义比较阅读

鱼我所欲也和墨子贵义比较阅读

鱼我所欲也和墨子贵义的比较阅读

【甲】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选自《孟子·鱼我所欲也》)

【乙】子墨子曰:“万事莫贵于义。今(如果)谓人曰:‘予子冠履,而断子之手足,子为之乎?’必不为。何故?则冠履不若手足之贵也。又曰:‘予子天下,而杀子之身,子为之乎?’必不为。何故?则天下不若身之贵也。争(争论)一言以相杀,是贵义于其身也。故曰:万事莫贵于义也。”

(选自《墨子·贵义》)

23.请指出甲文中的一个通假字,并解释其意义。(2分)

通 意义

24.下列句子中“之”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断子之手足 B.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醉翁之意不在酒 或以钱币乞之

C.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C.诲汝知之乎

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 投诸渤海之尾

25.翻译两文中画线的句子(4分)

(1)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2)予子天下而杀子之身,子为之乎?

26.甲乙两文共同特点是都运用比喻论证来阐明观点,乙文用“冠履不若手足之贵也”论证了 的观点,甲文则用 论证了 的观点。(3分)

27.甲文用“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阐述了对“义”的认识,这与乙文中表达的观点是相同的。请你指出甲乙两文中“义”的内涵,并简述今天我们是否还有坚持这种“义”的'必要。(3分)

参考答案:

23.“辟”同“避”,“躲避”的意思。(2分) 24.A(3分)

25.(1)不只是贤明的人,才有这种思想。(2分)

(2)给你天下但要你死,你干这件事吗?(2分)

26.万事莫贵于义(1分),舍鱼而取熊掌(1分),舍生而取义(1分)

27.正义(或是“有利于人民和国家的大义”)。(1分)。有必要。任何时候,我们都要坚持人民和国家的利益高于一切的原则。(2分)


更多相关文章推荐阅读:

1.鱼我所欲也的重点词

2.鱼我所欲也反面论证

3.鱼我所欲也从全文看

4.《鱼我所欲也》优秀教案整理

5.《鱼我所欲也》作者简介及教学设计

6.《鱼我所欲也》译文及文言现象

7.《鱼我所欲也》特殊句式及段落分层

8.鱼我所欲也中通假字

9.鱼我所欲也知识点整理

10.鱼我所欲也内容

【《鱼我所欲也》和《万事莫贵于义》阅读附答】相关文章:

1.鱼我所欲也阅读附答案

2.《鱼我所欲也》

3.《鱼我所欲也》阅读答案

4.《鱼我所欲也》学案

5.鱼我所欲也教案

6.《鱼我所欲也》考题

7.鱼我所欲也复习提纲

8.鱼我所欲也译文

9.鱼我所欲也翻译

10.《鱼我所欲也》课件

下载word文档
《《鱼我所欲也》和《万事莫贵于义》阅读附答.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