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实用文>有趣的熏豆茶日记

有趣的熏豆茶日记

2023-12-11 07:59:58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pegge0”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3篇有趣的熏豆茶日记,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后的有趣的熏豆茶日记,欢迎阅读与借鉴!

有趣的熏豆茶日记

篇1:有趣的熏豆茶日记

有趣的熏豆茶日记

暑假到啦,我们约定坐车到赵宇帆的姑姑家啦!来到他的姑姑家,她很热情地接待了我们,还泡了熏豆茶给我们喝呢!只见她在杯子里放了一些熏豆啊,茶叶啊,胡萝卜干和一大把芝麻,再倒一些热水,一杯美味的熏豆茶就制成啦,品尝后,我觉得熏豆茶味道咸咸的,里面的芝麻好香啊!

在品尝熏豆茶的当儿,一篮子毛豆从天儿降,开始剥毛豆啦!我原以为毛豆是很好剥的,可是,这些毛豆的壳好硬啊,我剥得连指甲都痛了,可想而知,这是一群“顽固”的毛豆。

剥好毛豆当然就要开始做熏豆了。阿姨说:“做熏豆很有讲究,首先,要用这种又干又硬的柴,把水烧开了,然后把毛豆放进去,等火旺了,再撒盐,附在毛豆上的脏东西啊,泡沫啊,自然都会浮上来。”果然,不一会儿,一大片白白的,泡沫状的东西慢慢浮了上来,阿姨眼疾手快,一下子把这些东西全都捞了上来,“等毛豆烧好了,就把锅里的水倒了,把锅拿掉,把毛豆放在上面烧干,要注意,你们要不停地用筷子翻动毛豆,以免下面的毛豆被烧焦。”阿姨递给我们一双筷子说道。我们轮流试了一下,觉得毛豆好粘啊,那只拿筷子的.手不觉得无力起来。进行到一半,几只“小馋猫”开始偷吃了起来,看着“猫咪”偷吃,我不禁垂涎三尺,终于忍不住诱惑,也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当我往四周一看,哇!全体同学都在偷吃啊!真是名副其实的“馋猫队”啊!又过了一会儿,我又偷吃了几颗,可我发现,这些毛豆和原来的那些毛豆不一样,这些毛豆比原来的毛豆小,而且颜色更加深,味道也更咸。

当熏豆半干时,我们就得回去了,阿姨大方得把这些熏豆全分给了我们,还把一些彻底干了的熏豆分给我们。这天可真开心呀!我们不但大饱口福,而且亲眼目睹了地里的毛豆变成熏豆的全过程。

篇2:熏豆茶散文

熏豆茶散文

美丽富饶的太湖流域,土地肥沃,河流交叉,鱼米之乡,更多的是瓜果黄豆荚,农家会用青黄豆熏制烘豆,制成熏豆茶。熏豆茶不仅味道鲜美,还有提神、通气、开胃、健脾等养生保健之功效,是湖州地区一种特色茶,它历史源远流长,风味一绝。

在我们湖州、德清、南浔一带,熏豆茶用以招待家中的贵宾。很多人尝了一碗还要再尝一碗,回去还带上一盒。那么,熏豆茶这样惹人喜欢,作为主角的熏豆,是怎么做成的呢?

现在我们这里很少有人家制作熏豆了,还在我上中学的时候,祖母还在,我家也制作过熏豆。秋分过后,黄豆已经有七八分饱满,做熏豆正是时候,烘出来的熏豆口感更鲜嫩。带着些水汽的毛豆,剥起来更容易一些。所以晨露未干,父亲就拉着双轮车出门了,陇上饱满的豆荚还在微凉的风中酣眠。一棵棵毛豆植株被连根拔起,抖落泥土,整整齐齐叠放车中拉回家。

毛豆株放在房前檐下的地上。家里的大人小孩都提着竹篮、箩筐来了,一节节豆荚,忽然被吵醒了,“啪嗒”声此起彼落。不一会儿,竹篮满了,箩筐重了,不到半个时辰豆荚采摘好了。你看那满框满蓝的毛茸茸的豆荚挨挨挤挤的,有的豆荚孕育了独生子,有的却是三胞胎,个个争着表现丰收的喜悦。

晚饭后,厢房里灯火通明,两条长凳上架一张大的圆竹匾,周围一圈竹椅、小凳。来帮忙剥豆的三姑六婶和邻居大娘都到了。大家围在一起说说笑笑团团坐。哗啦一声响,无数豆荚从竹篮中箩筐中倒下来,小山似的聚拢在圆竹匾上。在家里长家里短的絮叨下,三姑六婶们手起壳落,椭圆的豆子,如春雨般落下。到县里广播结束时,豆荚全部出壳变成青豆子了。

豆子剥好,放进竹淘箩中,到河边洗去薄薄的白膜,在开水中汆熟,加适量盐和味精,沥干水分。此时的豆子胖胖的`,煞是可爱。之后,用炭火焙烘,灶膛里是烧得红火火的炭,不见火花。父亲把豆子摊在铁丝网的筛子上,端到灶膛上,盖上青绿的茅草秆或金黄的稻草秆,透气又保温。

每隔一定时间,用手为豆子翻身一次,否则很容易焦黄。母亲守在厨房,不断地用手翻豆子。豆子们在火力下慢慢瘦身,快速脱水。大约四、五小时后,当反复翻动至青豆干燥发出“索索”之声后,青豆水份蒸发微硬,表皮起皱,有香气逸出。只见颗颗熏豆,色如翡翠,这时,熏豆熟而不焦,酥而不硬,清香可口,余味无穷。

清晨起来,我抓一把熏豆,当可口的下粥小菜。它小巧、清香,很有韧性,小孩子抓一把放进口袋,还是美味的零食。祖母把有些熏豆贮藏于罐内,用来短期内要吃的。还用碎花布缝制了一几小袋子,分别装入两斤左右的熏豆,将它放进石灰瓮中收燥。这样隔年都不会变质,留着明年慢慢享用。

接下去,母亲与祖母又忙碌起来,收芝麻炒芝麻,摇桂花腌桂花,剥桔子腌桔皮,煮笋干切笋干,切丁香萝卜晒丁香萝卜干………等过年时亲戚们来做客,喝一碗熏豆茶,缤纷的色,清咸的香,这是色香味俱全的绝佳饮品,让人回味无穷。那是我记忆里最熨贴的味道。

说起熏豆茶,这里还有它渊源的历史和美丽的传说。流传于湖州德清、余杭一带民间关于防风氏的传说。防风氏是与大禹同时的另一位治水能人,防风氏曾在浙江一带治水,当地百姓曾用橘皮、野芝麻泡茶,为他湿驱寒,另以土产烘青豆佐茶。防风氏性急,将熏豆倒入茶中,他连茶汤带熏豆一口吃。这样吃了以后,防风氏更加力大无比,治水业绩更加辉煌。这种饮茶习俗沿袭了两千八百多年,被一千两百多年的唐代茶圣陆羽所记载,从此,湖州、杭州、嘉兴等城乡吃熏豆茶越来越讲究。

流传于太湖畔的江苏吴江一带关于伍子胥的传说。一千七百多年前吴国大将伍子胥曾在今吴江市庙港乡开弦弓村屯兵,当地百姓对伍子胥将军屯兵苦练,看在眼里,记在心里。自发地采集土产青豆烘干,以充军粮,慰劳伍将军吃力口干,就用开水冲泡,还加些茶叶,成了香喷喷、仙津津的熏豆茶,从此这种吃茶方法就在太湖沿岸流传成俗。

吃熏豆茶的习俗,可是现在的德清东部水乡已经很淡忘了,但在德清的三合、余杭的东塘一带还是保持吃熏豆茶的习俗。熏豆茶还是我们德清旅游特色产品,招待来自海内外的游客。回忆小时候正月里走亲访友,吃熏豆茶,那些大人们围坐着谈天说地。小孩也捧着一杯熏豆茶凑热闹,尴尬的是喝到最后,还没有吃到沉入碗底的熏豆。于是,孩子用小手去扒出碗底的熏豆,吃完才露出笑容。熏豆茶从我记事起就早已经根植于我的记忆了,它弥漫了家乡和正月的味道。熏豆茶,这一别有风味的饮茶习俗与文化,不知在南太湖这块美丽而灵动的土地上流传多久?

篇3:一碗熏豆茶作文

一碗熏豆茶作文

作为湖州人,你应该知道――“熏豆茶”吧!那么,今天我就再来介绍一下“熏豆茶”吧!

熏豆茶主要盛行于杭嘉湖地区,对我们来说,这可是一碗好茶哇!

传说是一位治水能手将佐料中的一碗“豆”直接倒进了茶水内,结果喝完后,他觉得精神气爽,十分有力,将治水业绩更上了一层楼,这熏豆茶才由此而来……

在秋分时,制茶工艺便要开始行动起来了:找来一种名叫“落霜青”的豆子,剥豆,再去豆衣和边膜,将豆粒放入锅内用开水煮熟,而柴火需用从桑树上采下“桑钉”这种枝条。到半熟时,需加适当的盐、味精等“调料”。以文火为宜,火热不要太猛。用炭火焙烘,民间称为“熏”。“熏”有杀菌、提高防腐等作用……我觉得5个小时的时候,听到“索索”的声音就表示好了。听说在东郊地区,新过门的女婿就要喝这碗茶,提神醒脑。他们在一些生日、婚礼上也会喝那有些咸咸的熏豆茶呢!

我曾经喝过那碗茶,是装在“玻璃杯”内的。奶奶对我说:“是用95度的开水冲泡的哟,不要去碰,会烫伤的!”过了好一会儿,茶才渐渐凉了下来,我小心翼翼地喝,啊,好美味!有些咸咸的',还特香!仔细观察,我发现上面有芝麻、橙皮、萝卜干,还有两个叫不出名字的东西。奶奶介绍:“这个是熏豆。”说完点了一点。啊!这个皱皱的竟然就是“熏豆茶”中的“熏豆”!“那个叫‘紫苏’!”又指了指。哈,这个是紫苏呀!我一口气便喝了半碗,里面有笋干!还有一点点茶叶!因为放了盐,所以咸咸的,还特别鲜!再一口气,避过茶叶,喝了三分之一碗,还有一点点了,我又喝了下去,喝完了,我“意犹未尽”,叫奶奶再给我,奶奶却让我等等再喝。突然感觉脑袋十分清醒,可我有些饱了,只好下次再吃啦……

一碗熏豆茶,让你提神醒脑;一碗熏豆茶,让你有些温饱;一碗熏豆茶,让你“意犹未尽”!如果你来了湖州,那么就请你喝一碗熏豆茶吧……

【有趣的熏豆茶日记】相关文章:

1.熏豆茶散文

2.水泡豆观察日记

3.泡豆日常观察日记

4.泡豆的小学日记

5.关于茶的日记

6.植物观察日记:魔豆生长

7.三浴三熏成语解释

8.有趣的小白兔日记

9.有趣的蜗牛日记

10.有趣的烧烤日记

下载word文档
《有趣的熏豆茶日记.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