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控烟条例
“appleman6”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6篇深圳控烟条例,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后的深圳控烟条例,欢迎大家收藏分享。
篇1:深圳控烟条例
深圳控烟条例
史上最严的 《深圳经济特区控制吸烟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已于 年 3 月起实施。按照《条例》,室内公共场所和工作场所禁止吸烟,其中有两类场所 ( 酒吧、歌舞厅等歌舞娱乐场所和茶艺馆、按摩、洗浴等休闲服务场所 ) 在 年 12 月 31 日之前为限制吸烟场所,限制吸烟场所期限届满后禁止吸烟。即从 年 1 月 1 日起,深圳限制吸烟场所实施全面禁烟。
为使限制吸烟场所知晓《控烟条例》内容,于 2017 年 1 月 1 日起认真履行场所控烟职责,市控烟办于 2016 年 10 月 10 至 2016 年 10 月 20 日,将在全市开展限制吸烟场所控烟情况调查,由市控烟协会组织各区控烟志愿者落实。为帮助限制吸烟场所顺利过渡为全面禁烟,持续推动《控烟条例》有力实施,市控烟办将招募志愿者加入控烟队伍,并开展大量的控烟宣传、培训、监督检查等活动。
以下是深圳控烟条例全文:
深圳经济特区控制吸烟条例
(8月28日深圳市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五次会议通过,10月29日深圳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五次会议修订)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减少与防止烟草烟雾的危害,保障公众健康,创造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提高城市文明水平,根据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基本原则,结合深圳经济特区(以下简称特区)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特区内控制吸烟(以下简称控烟)工作适用本条例。
第三条 控烟工作实行政府主导、分类管理、场所负责、公众参与、社会监督的原则。
第四条 市、区人民政府(以下简称市、区政府)负责组织协调本行政区域内的控烟工作,将控烟工作纳入城市发展规划,并作为政府绩效考核的内容。
卫生行政部门是控烟工作的主管部门。
教育、文体旅游、市场监督、交通运输、城管、公安、口岸、监察等相关部门按规定职责,做好控烟监督管理工作。
第五条 市、区政府应当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控烟宣传教育工作,使公众了解烟草烟雾的危害,倡导不吸烟的文明意识,积极营造无烟环境。
第六条 市、区政府应当对控烟的宣传教育、监督管理、行为干预、人员培训、科学研究、监测评估等工作所需经费予以保障。
第七条 鼓励、支持深圳市控制吸烟协会等社会组织、志愿者组织和个人通过各种形式,参与控烟工作或为控烟工作提供帮助和支持。
有关行政部门可以通过志愿者服务或者购买服务等方式开展控烟工作。
第二章 控烟场所
第八条 室内工作场所、室内公共场所和公共交通工具内禁止吸烟,但本条例第九条规定的除外。
下列室外场所禁止吸烟:
(一)主要为未成年人提供教育、教学、活动服务的教育或活动场所的室外区域;
(二)第(一)项规定以外的学校、培训机构的室外教学区域;
(三)主要为孕妇、儿童提供服务的公园、医疗卫生机构、社会福利机构的室外区域;
(四)第(三)项规定以外的医疗卫生机构、文物保护单位、公园、旅游景点等场所非吸烟点的其它室外区域。
(五)体育场馆、运动健身场所的室外观众坐席、比赛赛场区域;
(六)政府根据举办大型活动的需要,临时增设的禁止吸烟场所;
(七)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禁止吸烟场所。
第九条 下列场所在12月31日之前为限制吸烟场所:
(一)酒吧、歌舞厅等歌舞娱乐场所;
(二)茶艺馆、按摩、洗浴(包括桑拿、水疗、水会、足浴)等休闲服务场所。
限制吸烟场所的经营者或者管理者应当在显著位置设置吸烟有害健康的警示标识。
限制吸烟场所的经营者或者管理者应当划定或设置非吸烟区(室),并设置非吸烟区(室)的标识。
第十条 限制吸烟场所期限届满后禁止吸烟,并由市卫生行政部门向社会公告。
鼓励限制吸烟场所的经营者或者管理者在期限届满前自行禁止吸烟。
第十一条 场所经营者或者管理者设置吸烟点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室外区域;
(二)不得靠近人群密集区域和行人必经的主要通道;
(三)符合消防安全要求;
(四)设置明显的指引标识;
(五)配置烟灰缸等盛放烟灰的`器具,并设置吸烟有害健康的警示标识。
第十二条 市卫生行政部门应当根据本条例的规定,向社会公布禁止吸烟场所和限制吸烟场所的具体范围。
第三章 控烟措施
第十三条 禁止吸烟场所的经营者和管理者应当履行下列职责:
(一)建立禁止吸烟的管理制度,开展控烟宣传教育,并配备控烟检查员;
(二)不得配置与吸烟有关的器具或者附有烟草广告的物品;
(三)在禁止吸烟场所的入口及其他显著位置设置禁止吸烟标识和监督投诉电话;
(四)对在禁止吸烟场所吸烟的,场所工作人员应当要求其熄灭点燃的烟草制品;不熄灭的,应当劝其离开;不服从劝阻且不离开该场所的,应当向有关部门报告。
第十四条 在禁止吸烟的经营场所内吸烟,因不听劝阻而被要求其离开该场所的,不得向经营者索回已经花销的费用;已经接受服务但未付费的,不得拒绝付费。
第十五条 任何个人或者单位有权要求吸烟者停止在禁止吸烟场所吸烟,有权要求禁止吸烟场所的经营者、管理者履行控烟职责,并向有关部门投诉。有关部门应当对被投诉的禁止吸烟场所进行调查、核实。
第十六条 烟草制品销售者应当在其售烟场所的明显位置设置吸烟有害健康和禁止向未成年人出售烟草制品的标识。
烟草制品销售者不得向未成年人出售烟草制品。对难以判明是否已成年的,应当要求其出示身份证件;对不能出示身份证件的,不得向其出售烟草制品。
第十七条 医疗卫生机构、未成年人教育或者活动场所、专门为未成年人服务的社会福利机构等场所内不得销售烟草制品。
第十八条 禁止下列行为:
(一)使用自动售卖设备销售烟草制品;
(二)发布或者变相发布烟草广告;
(三)以慈善、公益、环保事业的名义,或者以“品牌延伸”、“品牌共享”等其它方式进行烟草促销;
(四)烟草企业冠名赞助活动;
(五)派发、赠予烟草制品;
(六)以派发、赠予烟草宣传品等直接或间接的手段鼓励、诱导购买烟草制品。
第十九条 禁止通过互联网、移动通讯等信息网络向公众销售烟草制品。
互联网、移动通讯等信息服务提供者发现有利用其平台向公众销售烟草制品的,应当采取措施删除违法信息,保存相关记录,并向有关部门报告。
第二十条 在各类公务和大型公共活动中不得提供、使用或者赠予烟草制品。不得使用财政性资金购买烟草制品。
第二十一条 医疗卫生机构应当按规定开展戒烟医疗服务,为吸烟者提供戒烟咨询和指导。
第二十二条 鼓励场所经营者或者管理者制定本单位的内部控烟制度。鼓励行业协会和其他社会组织制定、实施本行业、本系统的控烟准则。
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应当模范遵守控烟有关规定,积极开展控烟工作。机关事务管理机构应当对其所管理的办公及公共服务场所加强控烟宣传、教育和管理工作。
篇2:关于上海控烟条例消息
上海市控烟条例最新消息
国家卫生计生委宣传司司长毛群安22日说,中国目前已经有近20个城市制定了公共场所无烟的法律法规,全国的公共场所控烟条例正在立法进程之中,有望今年公布实施。
毛群安在当天举行的第九届全球健康促进大会新闻发布会上说,公共场所控烟、减少烟草对人类的危害,这是全球的共识,也是健康促进的重要工程。
据了解,上海市人大会近日表决通过了新修订的《上海市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明年3月1日起,上海公共场所控烟范围将扩大,室内公共场所、室内工作场所、公共交通工具内禁止吸烟。这一措施得到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陈冯富珍的赞赏。
毛群安强调,通过立法的形式来严格控制公共场所吸烟,这本身就是健康的促进。他指出,随着科学的研究,我们不断发现烟草对人的健康影响是多方面的。吸烟行为要真正得到纠正,需要公众对烟草危害充分认识,需要吸烟人的自觉。不吸烟的人要学会运用法律武器,来维护公共场所的无烟环境。
毛群安说,中国政府加大对公众进行烟草危害的宣传,同时也在通过立法以及烟草制品税价的改革等方式,来履行世卫组织倡导的烟草框架公约的要求。
第九届全球健康促进大会21日至24日在上海举行,大会21日发布《2030可持续发展中的健康促进上海宣言》,呼吁各国政府承诺将健康促进融入可持续发展议程。
国家卫生计生委宣传司司长毛群安22日说,中国目前已经有近20个城市制定了公共场所无烟的法律法规,全国的公共场所控烟条例正在立法进程之中,有望今年公布实施。
毛群安在当天举行的第九届全球健康促进大会新闻发布会上说,公共场所控烟、减少烟草对人类的危害,这是全球的共识,也是健康促进的重要工程。
据了解,上海市人大会近日表决通过了新修订的《上海市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明年3月1日起,上海公共场所控烟范围将扩大,室内公共场所、室内工作场所、公共交通工具内禁止吸烟。这一措施得到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陈冯富珍的赞赏。
毛群安强调,通过立法的形式来严格控制公共场所吸烟,这本身就是健康的促进。他指出,随着科学的研究,我们不断发现烟草对人的健康影响是多方面的。吸烟行为要真正得到纠正,需要公众对烟草危害充分认识,需要吸烟人的自觉。不吸烟的人要学会运用法律武器,来维护公共场所的无烟环境。
毛群安说,中国政府加大对公众进行烟草危害的宣传,同时也在通过立法以及烟草制品税价的改革等方式,来履行世卫组织倡导的烟草框架公约的要求。
第九届全球健康促进大会21日至24日在上海举行,大会21日发布《2030可持续发展中的健康促进上海宣言》,呼吁各国政府承诺将健康促进融入可持续发展议程。
上海控烟条例从严从紧
前不久,上海市人大会表决通过了新修订的《上海市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条例》明确规定:“室内公共场所、室内工作场所、公共交通工具内禁止吸烟。”
此外,一些公共场所的室外区域也将禁止吸烟,包括托儿所、幼儿园、中小学校、少年宫、青少年活动中心、教育培训机构以及儿童福利院等以未成年人为主要活动人群的公共场所,妇幼保健院所、儿童医院,体育场所、演出场所的观众坐席和比赛、演出区域等公共场所的室外区域。
上海市人大会在此次修法过程中坚持了“从严从紧控制吸烟的导向”,坚持了室内公共场所、室内工作场所、公共交通工具全面禁烟,进一步扩大室外公共场所的禁烟范围,有助于公众免受“二手烟”的危害。对此,中国控烟协会表示高度赞赏。
心血管专家、中国控烟协会会长胡大一指出:“如果执行得力,从明年3月1日起,上海公众在室内公共场所、工作场所和公共交通工具内将免受烟草烟雾危害,同时在六类公共场所的室外区域也将享受到无烟的空气。上海是我国乃至国际上闻名的大都市,上海市民历来有较高的健康意识和科学文明的生活习惯,我相信上海的控烟条例能够执行得很好。”
但是,《条例》单列一条作为特别规定:“因特殊情况设置的室内吸烟室的具体要求,由市人民政府作出规定”。胡大一对此表示担忧,他指出:“这里的‘特殊情况’概念表述不清,可能会扩大执行范围。”在他看来,站在保护公众健康的立场,没有任何“特殊情况”和“特殊理由”是允许例外的。他强烈呼吁上海市政府在作出相关规定和制定标准时,要特别谨慎、特别从严。
控烟专家、中国控烟协会原常务副会长许桂华说:“上海的控烟条例修改历经近一年,深入地讨论和广泛地征求各方面的意见和诉求,也存在激烈的博弈,但最终通过了《条例》,实在来之不易。”
许桂华认为,上海控烟条例基本符合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要求,对保护上海多万公民的健康、推进健康上海建设将起到重要作用。她希望上海在今后的执法过程中,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进一步提升上海市的城市形象。
胸外科专家、北京宣武医院肺癌诊疗中心主任支修益说:“作为胸外科医生,这些年来我目睹了肿瘤发病率的大幅攀升,尤其是肺癌的发病和死亡增长最快。在恶性肿瘤发病和死亡排序中,与吸烟密切相关的肺癌均居首位,而且世卫组织明确指出80%的肺癌与烟草烟雾有关。上海控烟条例的出台,不仅保护上海2000多万公众的健康,对全国‘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和其他城市的控烟立法都将产生积极的影响。”他希望上海不光条例“写”得好,还要“做”得更好!
篇3:北京控烟条例重点内容
北京控烟条例重点内容
《北京市控制吸烟条例》明确所有公共场所、工作场所室内区域及公共交通工具禁止吸烟,约定文保单位、体育场及部分以未成年人为主要活动人群的室外场所禁止吸烟。
基于保护妇女儿童的目的,该条例对室外禁烟区域做出更严格的规定,以未成年人为主要活动人群的场所,幼儿园、中小学校、妇幼保健机构、儿童医院等均被列入室外禁烟范围。
该条例明确规定,个人不得在排队等候队伍中吸烟,否则将被处以50元人民币罚款,拒不改正的最高可处200元罚款。同时,禁烟场所的经营者、管理者也要肩负起禁烟责任,违者将受到处罚。
6月1日起,公众发现有人在“禁烟区域”吸烟,可以拨打北京市统一举报电话12320,也可通过“无烟北京”微信进行投诉。
北京市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28日通过《北京市控制吸烟条例》,明确规定室内全面禁烟、禁止烟草广告、促销、赞助。如果在禁止吸烟场所和区域抽烟,条例规定,将被处以最高200元罚款。《北京市控制吸烟条例》将于206月1日起正式实施。
附条例全文:
第一条为了减少吸烟造成的危害,维护公众健康权益,创造良好公共环境,提高城市文明水平,根据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结合北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北京市行政区域内控制吸烟工作。
对吸烟可能危害公共安全的,按照相关法律法规执行。
第三条北京市控制吸烟工作坚持政府与社会共同治理、管理与自律相互结合,实行政府管理、单位负责、个人守法、社会监督的原则。
第四条市和区、县人民政府加强对控制吸烟工作的领导,将控制吸烟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保障控制吸烟工作的财政投入,推进控制吸烟工作体系建设。
第五条北京市各级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在本级人民政府领导下,负责组织、协调、指导相关行政部门的控制吸烟工作,组织社会组织和个人开展社会监督,开展控制吸烟工作的宣传教育培训,监测、评估单位的控制吸烟工作并定期向社会公布,对在控制吸烟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
第六条市和区、县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是控制吸烟工作的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制定控制吸烟的政策、措施,开展控制吸烟的卫生监督管理,受理违法吸烟的举报投诉,依法查处违法行为,并定期向社会公示查处情况。
教育、文化、体育、旅游、交通、工商、公安、园林绿化、食品药品监督、市政市容、城市管理综合执法、烟草专卖等相关行政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对本行业或者领域内的控制吸烟工作进行监督管理,制定管理制度,开展宣传培训,组织监督检查。
第七条乡镇人民政府和街道办事处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做好本辖区内的控制吸烟工作。
第八条北京市将控制吸烟工作纳入全市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新闻媒体应当开展控制吸烟的公益宣传,加强舆论监督。
第九条公共场所、工作场所的室内区域以及公共交通工具内禁止吸烟。
第十条下列公共场所、工作场所的室外区域禁止吸烟:
(一)幼儿园、中小学校、少年宫、儿童福利机构等以未成年人为主要活动人群的场所;
(二)对社会开放的文物保护单位;
(三)体育场、健身场的比赛区和坐席区;
(四)妇幼保健机构、儿童医院。
市人民政府可以根据举办大型活动的需要,临时划定禁止吸烟的室外区域。
第十一条除本条例第十条规定以外的其他公共场所、工作场所的室外区域,可以划定吸烟区。
吸烟区的划定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设置明显的指示标志和吸烟有害健康的警示标识;
(二)远离人员密集区域和行人必经的主要通道;
(三)符合消防安全要求。
第十二条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其他社会组织应当将控制吸烟工作纳入本单位日常管理,依法划定禁止吸烟区域,制止违法吸烟和不文明吸烟行为;其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负责本单位的控制吸烟工作。
鼓励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其他社会组织自行实施全面禁烟。
第十三条禁止吸烟场所的经营者、管理者负有下列责任:
(一)建立禁止吸烟管理制度,做好宣传教育工作;
(二)在禁止吸烟场所设置明显的禁止吸烟标志和举报投诉电话号码标识;
(三)不得在禁止吸烟场所提供烟具和附有烟草广告的物品;
(四)开展禁止吸烟检查工作,制作并留存相关记录;
(五)对在禁止吸烟场所内的吸烟者予以劝阻,对不听劝阻的要求其离开;对不听劝阻且不离开的,向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投诉举报。
禁止吸烟场所的经营者、管理者可以利用烟雾报警、浓度监测、视频图像采集等技术手段监控吸烟行为,加强对禁止吸烟场所的管理。
第十四条个人应当遵守法律法规的规定,不得在禁止吸烟场所和排队等候队伍中吸烟;在非禁止吸烟场所吸烟的,应当合理避让不吸烟者,不乱弹烟灰,不乱扔烟头。
第十五条个人在禁止吸烟场所内发现吸烟行为的,可以行使下列权利:
(一)劝阻吸烟者停止吸烟;
(二)要求该场所的经营者、管理者劝阻吸烟者停止吸烟;
(三)向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投诉举报。
第十六条市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应当公布吸烟违法行为投诉举报电话;对投诉举报的违法行为,市或者区、县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应当及时处理,建立投诉举报及处理情况登记。
第十七条北京市提倡减少和戒除吸烟行为。市和区、县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应当组织开展对吸烟行为的干预工作,设立咨询热线,开展控制吸烟咨询服务,指导医疗卫生机构开展戒烟服务。
第十八条全社会都应当支持控制吸烟工作。
鼓励、支持志愿者组织、其他社会组织和个人开展控制吸烟宣传教育、劝阻违法吸烟行为、监督场所的经营者和管理者开展控制吸烟工作、提供戒烟服务等活动。
第十九条学校应当采取措施预防学生吸烟,对学生开展吸烟有害健康的宣传教育,帮助吸烟的学生戒烟。
教师不得在中小学生面前吸烟。
第二十条烟草制品销售者应当在销售场所的显著位置设置吸烟有害健康和不向未成年人出售烟草制品的明显标识。
禁止烟草制品销售者从事下列行为:
(一)向未成年人出售烟草制品;
(二)在幼儿园、中小学校、少年宫及其周边100米内销售烟草制品;
(三)通过自动售货机或者移动通信、互联网等信息网络非法销售烟草制品。
第二十一条禁止从事下列行为:
(一)利用广播、电影、电视、报纸、期刊、图书、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移动通信、互联网等大众传播媒介发布或者变相发布烟草广告;
(二)在公共场所和公共交通工具设置烟草广告;
(三)设置户外烟草广告;
(四)各种形式的烟草促销、冠名赞助活动。
第二十二条市和区、县卫生计生行政部门依法开展控制吸烟卫生监督管理工作,有权进入相关场所并向有关单位和个人进行调查核实,有权查看相关场所的监控、监测、公共安全图像信息等证据材料。有关单位和个人应当协助配合并如实反映情况。
第二十三条场所的经营者、管理者违反本条例第十一条第二款规定的,按照下列规定处罚:
(一)违反本条例第十一条第二款第一项、第二项规定的,由市或者区、县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
(二)违反本条例第十一条第二款第三项规定的,由公安机关消防机构依法查处。
第二十四条场所的经营者、管理者违反本条例第十三条第一款规定的,按照下列规定处罚:
(一)违反本条例第十三条第一款第一项至第四项规定的,由市或者区、县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拒不改正的,处2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罚款。
(二)违反本条例第十三条第一款第五项规定的,由市或者区、县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处5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罚款。
第二十五条个人违反本条例第十四条规定,在禁止吸烟场所或者排队等候队伍中吸烟的',由市或者区、县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责令改正,可以处50元罚款;拒不改正的,处200元罚款。
个人违反本条例第十四条规定,乱扔烟头的,由城市管理综合执法部门按照市容环境管理的相关法规予以处罚。
第二十六条烟草制品销售者违反本条例第二十条第一款规定的,由烟草专卖部门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处5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罚款。
烟草制品销售者违反本条例第二十条第二款第一项规定的,由烟草专卖部门处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
烟草制品销售者违反本条例第二十条第二款第二项规定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照烟草专卖的相关法律法规予以处罚。
烟草制品销售者违反本条例第二十条第二款第三项规定,通过自动售货机销售烟草制品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责令改正,并处2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通过信息网络非法销售烟草制品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责令改正,并处5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罚款。
第二十七条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一条第一项至第三项规定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照广告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予以处罚。
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一条第四项规定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并处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罚款。
第二十八条在禁止吸烟场所吸烟不听劝阻,构成扰乱社会秩序或者阻碍有关部门依法执行职务等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部门依法予以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九条政府有关部门及其工作人员不依法履行控制吸烟职责,或者滥用职权、谋取私利的,由其上级机关或者监察机关依法追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的行政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条本条例自年6月1日起施行。1995年12月21日北京市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三次会议通过的《北京市公共场所禁止吸烟的规定》同时废止。
篇4:上海市控烟条例新规
上海市控烟条例新规
11月11日上午,上海市14届人大33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上海市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的决定。按照新规,上海的室内公共场所、室内工作场所、公共交通工具内都将全面禁止吸烟,新规将于今年3月1日起实施!
六类室外场所也禁烟:除了“室内全禁”外,以下6类室外的公共区域也将禁烟
1、托儿所、幼儿园、中小学校、少年宫、青少年活动中心、教育培训机构以及儿童福利院等以未成年人为主要活动人群的公共场所;
2、妇幼保健院(所)、儿童医院;
3、体育场馆、演出场所的观众坐席和比赛、演出区域;
4、对社会开放的文物保护单位;
5、人群聚集的公共交通工具等候区域;
6、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公共场所。
禁止吸烟场所所在单位未履行规定义务的,最高可处以三万元罚款;个人在禁止吸烟场所吸烟且不听劝阻的,最高可处以两百元罚款。
单位和个人可通过“12345”市民服务热线或者相关行业监管热线,对违反本条例规定的行为进行举报。
近日,在外滩、人民广场、陆家嘴、徐家汇、五角场等十个重要商圈,来自上海高校的大学生控烟志愿者,随机为路过的情侣送上玫瑰花等小礼品,倡导他们支持新版控烟条例的规定,为了心爱的人的健康幸福,共创无烟上海。志愿者还邀请这些情侣在镜头前表达这样的理念,并为他们拍下相片和视频,作为幸福时刻的记录。
复旦大学健康传播研究所所长傅华教授表示,向公众进行广泛的动员和深度的传播,获得他们的支持和参与,是控烟条例得以有效施行的关键。
同时,“爱上海共无烟”劝导金点子线上有奖征集活动也同步展开。活动向公众征集劝阻常见的违法吸烟行为的有效方法,期望集合大众的智慧,共创无烟美好环境。
室内全面禁烟,“吸烟区”“吸烟室”将被拆除
从过去餐厅、宾馆、娱乐、公交等场所允许设吸烟区转变为“室内全面禁烟”是此次新规最大的变化。这意味着“吸烟区”“吸烟室”等设置都将被逐步拆除。
公共场所吸烟的五大危害
一、易引发火灾。一支香烟通常延 烧时间在10分钟左右,被随意丢弃的烟头如果接近易燃物品极易引发火灾。
二、污染公共场所的空气。烟草燃烧时释放的烟雾中含有3800多种已知的化学物质,绝大部分对人体有害,其中包括一氧化碳、尼古丁等会对人体造成各种危害。
三、被动吸烟的危害。在通气条件极差的环境下,暴露在充满烟草烟雾的房间内仅一小时,被动吸烟者血液中碳氧血红蛋白从平均1.6%升至2.6%,大致相当于吸一支焦油含量中等的卷烟,而被动吸烟吸入的烟雾中含有多种有毒物质和致癌物。
四、易被未成年人效仿。当前,我国青少年,尤其是中小学生吸烟群体扩大化、低龄化形势已呈明显上升趋势,根据究其原因,这与目前我国青少年所处的社会环境重视度不够、负面文化娱乐场所、道德滑坡、不良信息的蔓延和家庭环境教育缺陷有着密切联系。
五、影响了整个群体的文明形象。在公共场所吸烟,不仅是一种缺乏修养的体现,也是一种没有道德观念的反映。吸烟者在大庭广众之下,旁若无人地吞云吐雾,不考虑他人的健康和烦恼,更是一种极不文明的坏习惯。而公共场所吸烟尽管是一小部分人存在的陋习,却影响了整个群体的文明形象。
篇5:公共场所禁烟控烟管理制度条例
一、江西客家博物院禁烟区域包括各部门所有场所。禁烟区域内全面无烟,即无人吸烟、无烟味、无烟头。
二、成立江西客家博物院控烟领导小组。
三、干部职工应当树立控烟意识,从我做起争当控烟表率,自觉不在禁烟区域吸烟,不给他人递烟,不接受他人递烟。
四、单位出入口、各部门办公室、会议室、接待室、洗手间等重点区域要有醒目的禁烟标识。
五、利用学习及其他活动载体,开展多种形式的.控烟宣传和健康教育,提高控烟意识,进一步使全院职工认识到吸烟对自己和他人的危害,努力实现从“要我戒”向“我要戒”的转变,积极营造健康、清洁、禁烟的良好工作、生活环境。
六、禁烟区域内禁止摆放烟缸烟具,禁止各种形式的烟草广告。
七、各部门负责人分别负责各自部门的控烟巡査,分管领导每月不定时抽查。发现股室内有吸烟行为存在,扣部门控烟考核分。
八、干部职工在禁烟区域内吸烟或摆放烟缸烟具,发现扣该部门控烟考核分。来访者在禁烟区域内吸烟,被访者有义务进行劝阻,如不听劝阻的,将劝其离开禁烟区域,至吸烟区吸烟。
九、每位职工都有义务对控烟工作进行宣传和监督
对吸烟者耐心劝阻,坚决制止。
十、控烟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本制度的监督、检査和解释。
十一、本制度自20__年4月开始施行。
篇6:公共场所禁烟控烟管理制度条例
为了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增强职工的公共卫生意识,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增进职工的身心健康,根据我局实际,特制定如下控烟制度:
1、加强控烟工作的组织领导,成立控烟领导小组,对控烟工作定期研究。
2、大力做好宣传,积极参与控烟活动,努力创造办公、禁烟场所文明良好的环境,利用座谈会、展板、明白纸等多种形式宣传吸烟对健康对他人的危害,提高职工的思想认识。
3、自觉遵守规章制度,任何人不得在会议室、办公室、走廊等公共场所吸烟,不得摆放烟具(烟缸),地面不得有烟蒂。
4、成立控烟管理小组,明确控烟工作的负责人。
5、每位职工都要履行劝阻职责,劝阻外来人员不吸烟,对外来吸烟人员,要明确提示来者尽量不要在楼内吸烟,确保良好的办公环境。
6、领导班子要带头不吸烟,做控烟工作的表率。
7、办公室、会议室、活动中心等工作场所不设烟具(烟缸),设立醒目、固定、统一的禁烟标志。
8、积极开展“无吸烟单位”创建活动。
9单位职工在本单位禁烟区内吸烟者,经教育不改则取消年终评先评优资格;对制止吸烟的人员予以表扬。
10、如在部门责任区域内发现烟蒂,则由责任部门负责。
11、每月由禁烟管理小组检查,同时不定时抽查部门内有无烟蒂,凡发现有烟蒂的股室,经教育不改则取消评比无烟股室资格。
12、本制度从20__年8月1日开始实施。
【深圳控烟条例】相关文章:
1.控烟工作总结
2.控烟承诺书
3.控烟工作计划
4.控烟宣传标语
5.乡镇控烟工作计划
6.控烟戒烟规章制度
7.控烟考评奖惩制度
8.学校控烟奖惩制度
9.控烟工作计划宣传
10.司法局控烟工作总结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