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贴对联风俗的由来
“lindexiang”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9篇春节贴对联风俗的由来,以下是小编整理后的春节贴对联风俗的由来,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篇1:春节贴对联风俗的由来
1.春联的来历
春联是怎么来的呢?《山海经》里有这么一则故事。传说东海里有座风景秀丽的度朔山,又名桃都山。山上有一棵蟠曲三千里的大桃树,树顶有一只金鸡,日出报晓。这棵桃树的东北一端,有一概拱形的枝干,树梢一直弯下来,挨到地面,就像一扇天然的大门。
朔山住着各种妖魔鬼怪,要出门就得经过这扇鬼门。天帝怕鬼怪下山到人间作祟,派了两个神将去把守,一个叫神荼,一个叫郁垒。这两个神的名字有特别的念法,神荼要念“伸舒”,郁垒要念“郁律”。
两员神将专门监察鬼怪的行为。发现哪个鬼怪为非作歹,便用草绳捆起来送去喂老虎。此后,从这个故事中引申出了鬼怪桃木之说。于是,那时候,人们每逢过年,便用两块桃木刻上神荼、郁垒的像或写上他俩的名字,挂在门的两边,叫做桃符,以示驱灾压邪。
唐以后逐渐改为尉迟恭、秦叔宝。传说唐太宗李世民发动玄武门政变,杀死兄弟,逼迫父亲唐高祖李渊退位当太上皇,自己登上皇位。此后因魏徵梦斩泾河老龙,每夜好像听见寝官外有鬼往屋里扔砖瓦,奇呼怪叫。
唐太宗无奈,把这件事告诉了群臣。唐开国功臣大将秦叔宝自告奋勇愿意到宫门口守夜驱鬼,另一位开国功巨大将尉迟恭也愿意陪伴守夜。当晚两人全身披戴盔甲,手执武器,在寝宫门口守了一夜。
唐太宗果然睡了个好觉,接连几天,唐太宗身体逐渐康复,不忍心再让两位大将持续守夜,于是便命人将两位大将的威武形象画下来,把画像贴在门上。此事传播开来,尉迟恭和秦叔宝渐渐被奉为门神。
2.中国最早的春联
由桃符演变成春联,据说是在五代时候,五代十国中的后蜀国主孟昶在公元964年的除夕。令学士辛寅逊在桃符版上写两句吉语献岁,他不中意辛学士的作品,以其词不工,就自己提笔写下:
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
这便是我国最早的一副春联,此后,文人学士把题春联视为雅事,题春联风气便逐渐流传开来。到了宋代,春节贴春联已成为一种士族习俗。王安石《元日》诗“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就可说明这一点,在宋人笔记中,也记载了文人喜欢书写春联的风气。
如张邦基《墨庄漫录》述苏东坡在黄州,于近岁除时,访王文甫,见其方治桃符,遂戏书一联于其上云:“门大要容千骑入,堂深不觉百男欢。“元代初年,书画家赵松雪一次过扬州迎月楼,主人求赵松雪为其春联,赵松雪题曰:“春风阆苑三千客,明月扬州第一楼。”
春联的内容与酒楼非发,主人大喜,以紫金壶奉酬。像赵松雪写的这种春联已被当作交际的礼品来看待了。
据说春联真正普及于民间,用红纸书,而成为年俗之一,是明代以后的事。在陈云瞻的《簪云楼杂记》上记载明太祖朱元璋定都金陵时,有一年的除夕前日,匆然心血来潮,命令公卿士庶,门上一定要贴出春联,表示一番新气象。
第二天,他微服出巡,到民间观赏各家的春联,以为娱乐。在巡游了一段路后,他忽然发现有一家没贴春联,便遗侍从去查问究竟。原来那家主人是阉猪的,既不识字,也不会写,年前事忙,尚未请人代笔。太祖听后,叫人取来文房四宝,欣然挥毫道:“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
信手拈来,语气不凡。侍从捧着对联,交给了阉猪人家。后来阉猪主人获悉是皇上御笔亲制的对联,便装裱起来,挂在中堂,视为家宝,每日烧香敬奉。据说,春联两字的正式命名,就始于明太祖朱元璋。
从那时起,春联在广大农村乡镇广泛流行,并在后芤一直盛行不衰。一般人家最常用的春联有“爆竹一声除旧岁,桃符万户迎新年”,“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门迎春夏秋冬福,户纳东西南北财”等等,家家户户年前贴春联,把春节点缀得春意盎然,喜气洋洋。
篇2:春节的风俗贴对联
1、万事平安幸福年,吉祥如意拜年顺。
2、人和家顺百事兴,富贵平安福满堂。
3、新春福旺鸿运开,佳节吉祥如意来。
4、日子红火喜迎门,天随人意福星照。
5、门迎百福福星照,户纳千祥祥云开。
6、开门迎春春满院,抬头见喜喜事多。
7、迎新春年年如意,接鸿福步步登高。
8、好日子舒心如意,美生活幸福平安。
9、富贵双全人如意,财喜两旺家和睦。
10、合家欢乐迎富贵,满堂欢喜永平安。
11、春日祥和幸福年,彩灯高照平安门。
12、春红柳发岁更新,爆竹花开灯结彩。
13、张灯结彩迎新春,欢天喜地庆佳节。
14、春回大地风光好,福满人间喜事多。
15、花开富贵家家乐,灯照吉祥岁岁欢。
16、迎新春万事如意,贺佳节财源广进。
17、春风得意财源广,平安富贵家业兴。
18、展鸿图事事顺心,创大业年年得意。
19、天赐宝地财源广,地助富门吉祥家。
20、迎春迎喜迎富贵,接财接福接平安。
21、天赐良机前程锦,事业腾飞永顺心。
22、和顺满门添百福,平安二字值千金。
23、风水宝地千财旺,天顺人和万事兴。
24、展鸿图兴旺发达,创大业万星生辉。
25、平安富贵财源进,发达荣华事业兴。
26、堆金积玉创富贵,安居乐业创前程。
27、事业有成步步高,财源广进年年发。
28、展鸿图年年得意,创伟业事事顺心。
29、迎新春平安如意,贺佳节富贵平安。
30、宝地财源逐日增,吉门生意连年好。
30、鸿运带来九州福,富贵迎进四海财。
32、吉祥平安天赐福,荣华富贵地生财。
33、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
34、天时地利兴伟业,富贵平安大发财。
35、庆佳节万事如意,贺新年八方来财。
36、四海来财富贵地,九州进宝吉祥地。
37、新春大吉鸿运开,遍地流金广财进。
38、盛世和谐添锦绣,伟业腾飞更辉煌。
39、宏图大展奔前程,财运亨通创大业。
40、鸿运当头迎百福,吉星高照纳千祥。
41、事业辉煌年年好,财源广进步步高。
42、迎新春前程似锦,贺佳节事业辉煌。
43、福门家业腾云起,宝地财源乘风来。
44、四海来财兴骏业,九州进宝铸辉煌。
45、事事顺心创大业,年年得意展鸿图。
46、新春福旺迎好运,佳节吉祥开门红。
47、贺佳节百业兴隆,迎新春万事如意。
48、繁荣昌盛铸辉煌,和谐发展兴骏业。
49、财达三江通四海,业兴千年连九州。
50、占地利生意兴隆,得天时财源广进。
51、好生意年年兴旺,大财源时时通达。
52、宏图大展振雄风,伟业腾飞增锦绣。
53、求真务实创伟业,天帮地助展鸿图。
54、通天生意腾云起,遍地商机鸿利来。
55、门迎四季平安福,地聚八方鸿运财。
56、四海来财富盈门,九州进宝金铺地。
57、鸿运铺平发财路,富贵带来吉祥福。
58、庆盛世繁荣发展,贺新春伟业腾飞。
59、开福门四季平安,发财地八方进宝。
60、新春大吉鸿运开,遍地流金广财进。
篇3:春节贴对联的由来
在我国古代有一种带有迷信色彩的风俗习惯,即挂“桃符”。据说桃木有压邪驱鬼的作用。古人在辞旧迎新之际,往往都要用桃木板分别写上“神荼”、“郁垒”二位神仙的名字,或者用纸画上二神的图像,悬挂、嵌缀或者张贴于自家门首,意在祈福灭祸。
东汉学者应劭在其著作《风俗通义》中说:“《黄帝书》称上古之时,兄弟二人,曰荼,曰郁,住度朔山上桃树下,简百鬼,鬼妄榾入,援以苇索,执以食虎。于是,县官以腊除夕,饰桃入垂苇索虎画于门,效前事也。”桃符最初书写二神的名字或描绘图像,后来逐渐演变为书写吉祥祝语,进而发展成为对偶的诗句。这就是造纸术产生之前的对联了。同时,也说明至少在东汉时期就已盛行春节挂桃符的风俗。也有人认为,对联的起源应在距今20xx年前春秋战国时期,理由是保存此时资料的《山海经》也有此类记载。
北宋学者张唐英在《蜀梼杌》中记载:“蜀未归宋之前,昶令学士辛寅逊题桃符版于寝门,以其词非工,自命笔云: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宋史五行志》和《宋史蜀世家》也是这样记载的。因此,人们普遍认为五代时期的后蜀君主孟昶所题写的这副楹联当是中国第一副春联。但我认为这个说法未免太绝对了。
史料记载,晋代书法家王羲之有一年春节前夕曾先后写过几副对联贴在自家门上,但都因他的字体妍美雅丽、内容新颖而被人悄悄揭走。除夕将至,门上仍空无一字。无奈之余的王羲之又精心构思了副对联,但拦腰裁断,先分别贴出上半截,联云:“福无双至,祸不单行”。这副不吉利的对联自然没有人去揭。大年初一的黎明,王羲之又将裁下的下半截分别接上,这样就成了“福无双至今朝至,祸不单行昨夜行”的妙联。
由此看来,春联早在五代之前就已经出现了。
宋代大文豪苏东坡有一次去造访朋友王文甫,应王之邀,就曾題赠对方一副“门大要容千骑人,堂深不觉百男欢”的独特对联。但当时的对联还称桃符。
宋代另一位大文豪王安石曾写有的《元日》诗: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桃符改成春联则已是明代时候的事了。
公元一三六八年,明太祖朱元璋定都金陵(今南京)时期,在除夕之夜,下令满朝文武公卿士庶之家都要张贴春联,过年时还曾亲自微服出行,逐门观看,以为乐趣,并乘兴亲笔题联一副题赠高官陶安:“国朝谋略无双士,翰苑文章第一家”;另题一副书赠某平民屠户:“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从此,春联就开始在城市和农村普遍盛行起来。
看来,对联究竟起源于何时,目前仍然是中国民俗的一个历史之谜。
篇4:家乡的春节风俗贴经典对联
家乡的春节风俗贴经典对联
1.上联:生意兴隆增百福;下联:财源广进纳千祥。【三阳启祥】
2.上联:庆佳节福旺财旺;下联:贺新春家兴业兴。【盛世新春】
3.上联:鸿运当头迎百福;下联:吉星高照纳千祥
4.上联:事事顺心创大业;下联:年年得意展鸿图
5.江山添秀色 华文春日丽
6.上联:喜居宝地千年旺;下联:福照家门万事兴;【喜迎新春】
7.上联:宏伟大业平地起;下联:无限商机乘风来
8.红日出林海 庆新春肇始
9.上联:黄莺鸣翠柳 下联:紫燕剪春风 。【莺歌燕舞】
10.上联:贺佳节百业兴隆;下联:迎新春万事如意
11.上联:年丰美意人丰寿;下联:室有香花岁有财。【幸福人家】
12.上联:百年天地回元气;下联:一统山河际太平;【国泰民安】
13.上联:春回大地人增寿;下联:福到人间室焕辉。【诸事顺遂】
14.上联:丹凤呈祥虎献瑞,下联:红桃贺岁杏迎春。【福满人间】
15.上联:伯乐荐骏马;下联:良师育良才
16.春风吹柳绿,碧水育花红。【春回大地】
17.上联:欢声笑语贺新春;下联:欢聚一堂迎新年;【合家欢乐】
18.上联:平安辞旧岁 下联:吉祥庆新春 。【万事如意】
19.上联:花开富贵家家乐;下联:灯照吉祥岁岁欢
20.戌刻花灯亮,牛年喜气盈。【四季安然】
21.四时多吉庆,八节永平安。【国泰民安】
22.上联:勤劳创业财源旺;下联:和睦家庭福寿多
23.上联:福门家业腾云起;下联:宝地财源乘风来
24.上联:平安顺利人多福;下联:天地通和家进财。【六合同春】
25.上联:春风暖四海;下联:正气盈九州
26.上联:好生意年年兴旺;下联:大财源时时通达
27.上联:春光投富户;下联:喜色入重门
28.上联:多劳多得人人乐;下联:丰产丰收岁岁甜;【形势喜人】
29.上联:红日照财财满门;下联:春风送福福到家
30.上联:日子红火喜迎门;下联:天随人意福星照
31.上联:一年四季春常在;下联:万紫千红永开花;【喜迎新春】
32.上联:万事如意展宏图;下联:心想事成兴伟业;【五福临门】
33.上联:天开美景春光好,下联:人庆丰年节气和。【成就大业】
34.上联:春满人间欢歌阵阵;下联:福临门第喜气洋洋;【五福四海】
35.上联:春花含笑意 下联:爆竹增欢声 。【喜气盈门】
36.上联:风水宝地千财旺;下联:天顺人和万事兴
37.上联:春风吹绿千枝柳,下联:时雨催红万树花。【春意盎然】
38.上联:内外平安好运来;下联:合家欢乐财源进;【吉星高照】
39.上联:宏图大展兴隆宅,下联:泰运宏开富贵家。【纳福迎祥】
40.上联:欢天喜地度佳节;下联:张灯结彩迎新春;【家庭幸福】
41.上联:一室平安增百福;下联:阖家欢乐纳千祥。【欢度春节】
42.上联:朱门北启新春色,下联:紫气东来大吉祥。【平安和顺】
43.上联:万户桃符新气象,下联:群山霞彩富神州。【好事临门】
44.春光追鸟音 祝大业终成
45.上联:鸿运带来九州福;下联:富贵迎进四海财
46.上联:宝地财源逐日增;下联:吉门生意连年好
47.上联:泰运鸿开兴隆宅;下联:财源广进昌盛家
48.青山披锦绣 竹疏烟补密
49.上联:春日祥和幸福年;下联:彩灯高照平安门
50.上联:新春福旺鸿运开;下联:佳节吉祥如意来
51.爆竹传吉语,腊梅报新春。【普天同庆】
52.上联:艳阳照大地;下联:春色满人间。【寒尽桃花嫩】
53.上联:鸿运铺平发财路;下联:富贵带来吉祥福
54.上联:金玉满堂家兴旺;下联:鸿福齐天富贵长。【恭喜发财】
55.风声读竹韵 春水鸣琴韵
56.上联:好运迎来四季福,下联:新春送到八方财。【普天同庆】
57.上联:春花含笑意;下联:爆竹播欢声
58.上联:门迎四季平安福;下联:户纳八方富贵财。【兴旺发达】
59.上联:五湖四海皆春色;下联:万水千山尽得辉;【万象更新】
60.上联:春风吹大地;下联:淑气满人间
篇5:贴对联的由来
贴对联的由来
羊年春节将至,年味越来越浓,人们在采购年货的同时也都要张贴春联,千家万户喜气洋洋,张灯结彩,处处洋溢着一股浓浓的年味,贴对联更是人们辞旧迎新时的必有之物。
可以说,春节贴对联已经是我国流传至今的一个重要的传统节庆习俗。
那么,春节贴对联的传统节庆习俗又是如何流传开来的呢?
当然,对联也并不一定只在春节期间才使用。在乡下,甚至婚丧嫁娶也要在门旁贴副对联,以渲染气氛。假如有人要问:对联产生于何时?它又是怎样产生的'?或许很多人都会瞠目结舌,不甚了了。虽然对联是中国的特产,而且有着悠久的历史,甚至流传下来的许多对联作品至今还是脍炙人口,为后人津津乐道,但是,有关研究对联的作品却寥寥无几,更何况关于对联的产生、形成也并非众口一辞。
在我国古代有一种带有迷信色彩的风俗习惯,即挂“桃符”。据说桃木有压邪驱鬼的作用。古人在辞旧迎新之际,往往都要用桃木板分别写上“神荼”、“郁垒”二位神仙的名字,或者用纸画上二神的图像,悬挂、嵌缀或者张贴于自家门首,意在祈福灭祸。东汉学者应劭在其著作《风俗通义》中说:“《黄帝书》称上古之时,兄弟二人,曰荼,曰郁,住度朔山上桃树下,简百鬼,鬼妄入,援以苇索,执以食虎。于是,县官以腊除夕,饰桃入垂苇索虎画于门,效前事也。”桃符最初书写二神的名字或描绘图像,后来逐渐演变为书写吉祥祝语,进而发展成为对偶的诗句。这就是造纸术产生之前的对联了。同时,也说明至少在东汉时期就已盛行春节挂桃符的风俗。也有人认为,对联的起源应在距今前春秋战国时期,理由是保存此时资料的《山海经》也有此类记载。
北宋学者张唐英在《蜀杌》中记载:“蜀未归宋之前,昶令学士辛寅逊题桃符版于寝门,以其词非工,自命笔云: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
”《宋史 五行志》和《宋史 蜀世家》也是这样记载的。因此,人们普遍认为五代时期的后蜀君主孟昶所题写的这副楹联当是中国第一副春联。但我认为这个说法未免太绝对了。史料记载,晋代著名书法家王羲之有一年春节前夕曾先后写过几副对联贴在自家门上,但都因他的字体妍美雅丽、内容新颖而被人悄悄揭走。除夕将至,门上仍空无一字。无奈之余的王羲之又精心构思了副对联,但拦腰裁断,先分别贴出上半截,联云:“福无双至,祸不单行”。这副不吉利的对联自然没有人去揭。大年初一的黎明,王羲之又将裁下的下半截分别接上,这样就成了“福无双至今朝至,祸不单行昨夜行”的妙联。由此看来,春联早在五代之前就已经出现了。
宋代大文豪苏东坡有一次去造访朋友王文甫,应王之邀,就曾}赠对方一副“门大要容千骑人,堂深不觉百男欢”的独特对联。但当时的对联还称桃符。
宋代另一位大文豪王安石曾写有著名的《元日》诗: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桃符改成春联则已是明代时候的事了。
公元一三六八年,明太祖朱元璋定都金陵(今南京)时期,在除夕之夜,下令满朝文武公卿士庶之家都要张贴春联,过年时还曾亲自微服出行,逐门观看,以为乐趣,并乘兴亲笔题联一副题赠高官陶安:“国朝谋略无双士,翰苑文章第一家”;另题一副书赠某平民屠户:“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从此,春联就开始在城市和农村普遍盛行起来。
看来,对联究竟起源于何时,目前仍然是中国民俗史上的一个历史之谜。
篇6:春节——贴对联
春节到了,又要贴对联了,大家一起贴对联。今天,我们一起贴对联。我看见爸爸他们贴对联好像很好玩,于是我也吵着要贴。爸爸对我说:“贴对联要贴正的,而且都是大人来贴,小孩子贴什么?”
这时,我看见爸爸把福贴反,我说:“爸爸,福贴反了!”爸爸说:“福倒过来代表‘福到了’的意思,懂了吗?”“哦,我学到新知识了。”并且,我还知道了上联的最后一个字是一二声,下联最后一个字是三四声来区别上下联。上脸贴在右边,下联贴在左边这些知识。我高兴极了!
这时,外面的爆竹声接二连三的响了起来,可是,我却不觉得难听。可能是学到了新知识的喜悦胜过了难听的爆竹声吧。所以才不会觉得难听吧。
看着红红的春联,听着‘好听’的爆竹声,心里想着学到新知识的乐滋滋的喜悦。
时间老人,我多么想你停留在这‘美好’的爆竹声里啊!哪怕就一会儿,也是美好的,让我回味无穷啊!
因为一年只有一次的新年这种热闹的场面都是多么让人怀念的啊!
四年级:莉莉小公主
上一篇:雪
下一篇:我与蚊子有个约会 相关推荐 一个留守儿童的心声作文 我的家乡——汕头作文600字 童年趣事——洗衣机洗菜记作文600字 我的梦想——歌手作文300字 崇廉好家风作文800字 美丽的帽儿山作文600字 哥哥对我的爱作文600字 读书会后作文400字 廉洁在我心中作文500字_廉洁作文500字 我家的小狗 xx,我想对你说 停电的启示作文500字 篇7:如何贴春节对联
如何贴春节对联
眼看就要过年了,家家户户都要贴春联。但是贴春联可是有很多讲究的,乱贴可是会不吉利。若想要新的一年事事顺利,那就先来熟知贴春联的禁忌吧!
1禁忌一:左右联勿贴错
在张贴春联时,往往有的人把上下联贴错位置。要区分上下联关键在最后一个字,根据格律规定,上联最后一个字必须是仄声字(普通话三声、四声)结尾,下联则是平声字(普通话一声、二声)结尾。
2禁忌二:贴春联的时间
民间有一种神话的传说:春联即为天上的神仙,当春联撕破后,就会升上天庭,去向玉皇大帝报告家家户户的情况,希望天神能给民间的家庭带来好运等。
贴春联最好是除夕早上6点到中午12点之间,把旧春联撕破,表示破除不好的.运,有除旧布新的意思。
3禁忌三:单数才吉利
在大门贴春联,记的要贴单数,单数象徵吉祥。还有,家门口不要单贴「春」字,可以贴福、招财进宝等,因为古代,只有怡红院会在门口贴「春」字。
春联的来历:
早在秦汉以前,我国民间过年就有悬挂桃符的习俗。所谓桃符,即把传说中的降鬼大神“神茶”和“郁垒”的名字,分别书写在两块桃木板上,悬挂于左右门,以驱鬼压邪。
这种习俗持续了一千多年,到了五代,人们才开始把联语题于桃木板上。据《宋史蜀世家》记载,五代后蜀主孟昶“每岁除,命学士为词,题桃符,置寝门左右。
春联,俗称“门对”,又名“春帖”,是对联的一种,因在春节时张贴,故称春联。
篇8:春节怎么贴对联
按照我国传统习俗每到过年开始家家户户都会贴对联迎接农历新年。春节贴对联除了喜庆之外,其实都很有讲究,下面来给大家介绍春节贴对联的相关注意事项和讲究。
春联应讲求个性化,应该把自己的感受、喜好、自己家的特点和期望都写进去。比如某家院子里有棵桃树,另一家院子里有颗枣树,都可以把这些写到春联里。写春联的时候还要注意,“绝”、“死”、“亡”等字是绝对不要出现的,而且同音字也不要出现。
篇9:春节怎么贴对联
选五行喜用神
首先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喜用神,选择不一样的对联,这样才能更加催旺家运和财运。喜用神为金,宜用五行属金的对联,例如:四象献瑞。喜用神为木,宜用五行属木的字对联,例如:三阳开泰。喜用神为水,宜用五行属水的字对联,例如:太极呈祥。喜用神为火,宜用五行属火的字对联,例如:两夷开运。喜用神为土,宜用五行属土的字对联,例如:五福临门。
颜色的选择注意
在古时候对联源于古代的“桃符”,古人以桃木为辟邪之木,古人贴春联其作用是驱邪保平安。《典术》曰:“桃者,五木之精也,故压伏邪气者也。”因为桃木的颜色是红的,所以我们大多数都是选择红色的对联贴在大门口的,象征着吉祥和避邪的意思。但是对联其实有白、绿、黄三种,在古时候家里老人去世了,晚辈家一般从当年起三年不帖红春联,第一年用白纸,第二年绿纸,第三年黄纸,第四年丧服满才恢复用红纸,故白绿黄三色的对联俗称“孝联”“孝春联”或“丁忧联”。
不同位置贴对联
贴对联都是非常有讲究,面对大门时,上联在右,下联在左,横额文字顺序为从右至左。在不同地方,叫法也是不一样的。例如:门心”贴于门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对”贴于左右两个门框上;“横披”贴于门媚的横木上;“春条”根据不同的内容,贴于相应的地方;“斗斤”也叫“门叶”,为正方菱形,多贴在家俱、影壁中
新年贴对联的相关禁忌
一、贴春联的时间。
按照各地习俗的不同,贴春联的时间也稍有差异。俗话说:“二十八,贴花花”,也有些地方的民谣里有“二十九,贴倒酉(意即贴春联)”一说,春联一般在腊月二十八、二十九贴,不过大多数人不是很讲究。
二、春联的张贴。
传统习惯,春联的上联要贴在右手边(即门的左边),下联要贴在左手边(即门的右边),横批也是从右往左读的。上下联不可贴反。譬如,“红梅含苞傲冬雪;绿柳吐絮迎新春”,从内容看,上联与下联具有时序递进关系,贴反了就错了;从平仄看,通常尾字是三声、四声的(即仄声)是上联,尾字是一声、二声的(平声),是下联。如这副对联的上联尾字“雪”(“雪”的古韵为仄声),下联尾字“春”。也有极少数的对联上联尾字是平声、下联尾字是仄声,遇到这种情况就要从春联的内容上来判断上下联,通常都有因果、递进或时序等关系,张贴前结合横批认真读联,弄明白联句的内容。
需要说明的是,自从竖式书写改为横式书写后,原竖式从右往左的阅读习惯也改为从左至右,那么春联也可以上联在左,下联在右。但特别要注意的是,横批顺序也须相应从左至右书写和张贴。
三、春联的'尺寸大小。
为了协调,居民家的门户贴15-20厘米宽、长度超过门框一半的春联为宜,而商家铺房店面要根据门户的宽窄,贴20-30厘米左右、长度亦以超过门框一半的春联为宜,这样显得协调、大方。至于某些高大建筑的机关大门,如果贴春联的话,其春联的宽度也不宜超出40厘米、长度也需超过门框的一半。
贴对联有讲究,按照传统的贴法,如果横批内容是从右往左排列的,遵照传统的贴法比较好,即上联贴右边,下联贴左边;但是由于现代的习惯,如果横批内容是从左往右排列的,那么上联在左,下联在右也是可以的。
春联一般贴到什么时候撕掉
与贴春联有比较集中的时间不同,摘春联的时间各地差异较大。依照各地民俗的不同,分有整年说、过节说和自然脱落说三种主要类型。
整年说。春联有喜庆吉祥之意,所以“旧”春联需等到来年贴春联的时候才摘除并贴上新的春联,寓意辞旧迎新,福运一年。在这一整年里,如果春联有破损,需及时修补。
过节说。春联作为驱赶“年兽”的法宝之一,待到“年”过完后,春联就可以摘了。按各地民俗的不同,有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算作过完年的,也有农历“二月二”龙抬头的时候算过完年的等等。随着城市的发展,出于市容市貌、物业管理等方面的考虑,一些地方和单位也有在春节长假期间或是春节长假之后摘除春联的统一要求。
自然脱落说。所谓自然脱落就是把春联贴上后就不顾不管,任凭春联被风吹雨打,自然脱落。亦或看到春联被风吹雨打后破烂不堪了,就直接摘掉。
烧:对于摘下来的春联,还有“烧春联”一说,就是将摘下来的旧春联烧掉,寓意将所有的晦气烧掉。
汉族民间有一种神话的传说:春联即为天上的神仙,当春联烧掉后,就会升上天庭,去向玉皇大帝报告汉族民间的情况,希望天神能给汉族民间的家庭带来好运等等美丽的传说故事。
由于春联在民俗里属于祥物,所以肆意破坏(焚烧、撕毁、涂画等)春联的行为是一种不道德行为。
【春节贴对联风俗的由来】相关文章:
1.春节对联怎么贴?
7.今年贴对联
8.如何贴对联
9.对联贴法
10.贴对联日记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