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联贴法
“雷雨雲”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0篇关于对联贴法,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关于对联贴法,欢迎大家分享。
篇1:关于对联贴法
关于对联的贴法,存在两种不同的观点:
约定:以屋外面对大门作为方向坐标来判定左右。
一种是:横批有关论。
这种观点认为,由于文字改革,现代文是从左到右写的,所以,如果横批是从左到右写的,那么,上联应贴左边,下联应贴右边;如果横批从右到左写的,那么,上联应贴右边,下联应贴左边。
另一种:横批无关论。
这种观点认为,文字改革不影响对联上下联的粘贴顺序,因为,按照国家法律,横排文字从左到右,竖排文字从右到右,现代从“从左到右”写的横批,正好符合中国有关文字法律关于横排、竖排的规定,所以,无论对联横批的顺序如何,对联按照传统贴法不变,上联贴右边,下联贴左边。
篇2:对联贴法
一、横批:家和美美
上联:尊老爱幼家和美
下联:孝敬亲长真无谓
二、横批:愿者上钩
上联:假名假姓假地址
下联:骗吃骗喝骗感情
三、横批:情义无价
上联:爱与被爱都艰难
下联:有情有缘要时间
四、横批:新婚燕尔
上联:明灯鸳鸯并立齐欢笑
下联:照镜凤鸾和鸣共吐心
五、横批:珠联璧合
上联:爱情并蒂花开开不败
下联:伴侣常偕心乐乐无穷
六、横批:我的妈呀
上联:看背影急煞千军万马
下联:转过头吓退百万雄师
七、横批:皆大欢喜
上联:上压下层层加码,马到成功
下联:下骗上节节掺水,水到渠成
八、横批:穷啊
上联:冬去春来大话这边风光独好
下联:夏凉冬暖无钱上网真乃英雄
九、横批:和睦家庭
上联:山青水净爱有情,严父慈母子贤慧
下联:蓝天白云喜新貌,福广禄多永平安
[对联贴法]
篇3:对联贴法
对联的正确贴法是怎么样的呢?大家可以一起来了解下:
说明对联怎么贴之前,先介绍下对联怎么看是上联还是下联。
对联的句子是平仄(平是我们平常说的第一声和第二声,仄是第三声和第四声)协调的,我们就靠看联尾最后一个字的平仄来分辨上联和下联。对联中,上联结尾字的音调是仄声,而下联结尾字的音调是平声。举个例子,如上图示弘慧合作单位忠勉绣庄的对联产品上的样对:忠诚勤耕手工绣,勉励细作精艺庄。前半句“忠诚勤耕手工绣”的最后一字是“绣”,这是第四声,所以为上联;后半句“勉励细作精艺庄”的最后一字是“庄”,为第一声,故为下联。
接下来是对联贴法,上下联的左右位置可以看横批,如果没有横批,一般是上联在门右边,下联在门左边。有横批的话,看看横批是从右向左书写还是从左向右书写,若是从右向左书写,那上联就在右边,反之上联就在左边。
相关知识点:
关于对联的贴法,存在两种不同的观点:
约定:以屋外面对大门作为方向坐标来判定左右。
一种是:横批有关论。
这种观点认为,由于文字改革,现代文是从左到右写的,所以,如果横批是从左到右写的,那么,上联应贴左边,下联应贴右边;如果横批从右到左写的,那么,上联应贴右边,下联应贴左边。
另一种:横批无关论。
这种观点认为,文字改革不影响对联上下联的粘贴顺序,因为,按照国家法律,横排文字从左到右,竖排文字从右到右,现代从“从左到右”写的横批,正好符合中国有关文字法律关于横排、竖排的规定,所以,无论对联横批的顺序如何,对联按照传统贴法不变,上联贴右边,下联贴左边。
篇4:关于对联贴法
说明对联怎么贴之前,先介绍下对联怎么看是上联还是下联。
对联的句子是平仄(平是我们平常说的第一声和第二声,仄是第三声和第四声)协调的,我们就靠看联尾最后一个字的平仄来分辨上联和下联。对联中,上联结尾字的音调是仄声,而下联结尾字的音调是平声。举个例子,如上图示弘慧合作单位忠勉绣庄的对联产品上的样对:忠诚勤耕手工绣,勉励细作精艺庄。前半句“忠诚勤耕手工绣”的最后一字是“绣”,这是第四声,所以为上联;后半句“勉励细作精艺庄”的最后一字是“庄”,为第一声,故为下联。
接下来是对联贴法,上下联的左右位置可以看横批,如果没有横批,一般是上联在门右边,下联在门左边。有横批的话,看看横批是从右向左书写还是从左向右书写,若是从右向左书写,那上联就在右边,反之上联就在左边。
篇5:对联的贴法
对联的贴法
新春伊始,第一件事便是贴门神、对联,每当大年三十日(或二十九),家家户户都纷纷上街购买春联,有雅兴者自己也铺纸泼墨挥春,将宅子里里外外的门户装点一新。
为了庆祝春节而贴的对联叫春联。贴春联是我国人民的传统习惯。每年的春节一到,家家户户都在门上贴上各种各样的对联,给节日增添了喜庆的色彩。
对联分上下联,不能随意贴。每年都有许多人贴错。那么怎样贴才是正确的呢?这里要弄清二个问题,一是分清上下联,二是上下联的位置。简单介绍如下:
上联的末尾的字应该是“仄”声,既现代汉语的“三声”或“四声”。
“仄”声给人的感觉是话还没有说完。下联的末尾的字应该是“平”声,既现代汉语的“一声”或“二声”。“平”声给人的感觉是话已说完。如
生意兴隆通四海
财源茂盛达三江
“海”是三声,本句应做上联(首联),“江”是一声,本句做下联(末联)。
贴对联时,要把上句贴在右侧,因为过去的书是竖排的,都是从右侧读起。
新春伊始,春节将临,按照我国的传统习俗,除夕那天,很多人家都贴对联.贴对联是中华汉民族的传统,对联的水平,常常反映了主人的学识.现在,对联也成批生产,虽然语言千篇 一律,但做工精美,也算弥补不足。
有一件事要说一下,不管是自写对联,还是购买春联,可不要贴错位置,把上下联贴反了.
古时候的对联,因为是从右向左书写,所以上联在门右边。现在,由于书写习惯从左向右,所以,也有把上联贴在门左边的。
究竟应贴在哪边?要看横批的书写,如果横批是从右向左书写,上联就应该贴在右边,反之上联则贴在左边.另外,对联除了对仗等要求外,一般应上仄下平,就是上联结尾字的音调应该落上声和去声,下联结尾字的'音调应该落在平声.(阴平、阳平).
看见许多对联,有的横批明明是从右向左书写,上联却贴到左边,有的横批是从左向右书写,上联又贴到右边,还有的对联,没有平仄,
贴对联不是什么大事,图个吉利喜气,即使贴错了,也没有人会提示。不过,既然是民族的文化,我们不能宏扬,也不能离谱。
贴错对联,反映了对民族文化的轻视,不以为然,也许对联会随着西方文化的入侵被淡忘、尘封,但是,今天既然还是喜庆节日的象征点缀,还是了解一下,别贴错让人见笑。
注意事项:
一、要字数相等,断句一致。除有意空出某字的位置以达到某种效果外,上下联字数必须相同。
二、要平仄相合,音调和谐。传统习惯是「仄(ze)起平落」,即上联末句尾字用仄声,下联末句尾字用平声。
三、要词性相对,位置相同。一般称为「虚对虚,实对实」,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副词对副词,而且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同的位置上。
四、要内容相关,上下衔接。上下联的含义必须相互衔接,但又不能重覆。
此外,张挂的对联,传统作法还必须直写竖贴,自右而左,由上而下,不能颠倒.与对联紧密相关的横批,可以说是对联的题目,也是对联的中心。好的横批在对联中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相互补充的作用。
对句有上下,贴联分左右,左上右上何为准
谈题无高低,论理排前后,前高后高怎判评
横批:只看中央
左的言论对还是右的观点对,不管左右,只要不符合中央精神,一律删除.
更多相关知识分享:
对联平仄的宽严
有关春节对联
对联
外贸公司对联
篇6:对联的正确贴法
对联贴法
对联的类别决定对联的贴法。 现在,借陈树德先生的对联知识结构图解表来谈怎样贴对联,要掌握贴对联,首要任务是明白对联的分类。
如果孤立内容相关来讲平仄相谐,可能会产生不对不联的效果。贴对联之前,应辨别对联的类型。
1.散联,有横额看横额,没有横额看语境。
2.通联:先看横额,再看逻辑,然后语境,顺序,最后平仄。
3.格联:通常看平仄。一般上仄下平,在特殊意境下,可以倒过来。可参见本词条“后世发展”、这一标题栏所举例子。
要正确贴对联,可参考对联系统知识图解。总而言之,格律对联看平仄,有时讲语义。非格律对联区分上下联应该根据横额(横批)找线索。如对联{山舞银蛇兆丰年,花开富贵报平安。},开头字“山”和“花”均是平声。结尾的“年”和“安”也是平声。但可以根据横额找线索,把关联字连起来即得上下联。
再如对联“一顺百顺事事顺,千好万好年年好”上下联都是仄声收尾,拟出横额即能区分上下联。
对联的禁忌
三忌
近几年从联书尤其是征联中发现,有些作者由于不谙联律,所作的对联毛病不少。这些毛病,有些是可以谅解的,有些则必须克服。这里提出“三忌”,就是针对目前存在“必须克服”的三个比较普遍也比较突出的问题来说的。
一忌合掌。
所谓合掌,指的是上下联讲同一个意思。一副对联,一般字都不多(长联除外)。撰写对联,应当用有限的文字,表达尽量丰富的内容。在数字不多的情况下,如果还意思重复,就没有多少内容了。这就是要“忌”的道理。下面一副对联就是合掌的:
长空展翅,
广宇翔云。
广宇,就是长空;翔云就是展翅。下联的意思完全是重复上联的。这样,八个字中,四个字就算白用了。
上下联的意思完全相同的情况,相对地说要少一些,但部分词语意思相同者,则时有所见。例如:
神州滋雨露,
赤县灿春花。
此联后三字,上下意思有别。但“赤县”就是“神州”的另一种说法,上下意思又雷同了。这种部分词语在意思上的雷同,也是合掌,也应当避免;但这种合掌,常常被人忽略,一些长于撰联的人,有时也在所不免,这就更应引起注意了。
“反对”的意思一正一反,“串对”是一句话分成两半说,上下联的意思一般不会重复。“正对”则不然。“正对”要求上下联互相补充,稍不注意,语意就重复了。因此,完全可以这么说,“正对”是合掌最容易出现的场合。
也有同一联内出现意思重复者。如湖南虎年征联,有人撰联如下:
积极地热情地欢送旧岁;
高兴地愉快地迎接新年。
此联用语就不像对联。下联“高兴地”、“愉快地”意思又雷同。这种雷同,虽然不是出现在上下联中,也是一种合掌,因此也应当避免。为了加强对合掌的认识,现特将《楹联报》王妄君戏拟之《合掌对两串》转录如下。这两串“合掌对”拟得很好很有启发性:
其一
瞧对看,听对闻,上路对启程。后娘对继母,亡父对先君。醪五两,酒半斤,扫墓对上坟。乞援双瞎子,求助二盲人。岳父有因才枉驾,丈人无故不光临。十分容颜,五分造化五分打扮;两倾姿色,一半生就,一半妆成。
其二
行对走,跑对奔,早晚对晨昏。侏儒对矮子,傻子对愚人。观浪起,看波兴,闭户对关门。神洲千载秀,赤县万年春。国士无双双国士,忠臣不二二忠臣。大德似天高,天高加一丈;恩深如地厚,地厚减千分。
二忌同位与不规则重字。
所谓同位重字,指上下联相同位置上所用的字完全一样。例如:
有李先生满腔热血,
无李先生满屋诗书。
这副对联,上下重复“李先生满”四字,不作对联则已,若作对联用,就显得太单调了。
有两种情形例外:
一是个别多少带有衬字性质的虚词,可以重复。这可视为骈句影响在对联中的残留。明代学者薛暄,山西河津人,学宗程颐、朱熹,死谥文清。其故里薛文清公祠有联云:
开绝学于胡叔心、陈公甫、王阳明之前,享祀方堪从庙庑;
集大成于西河氏、太史公、文中子之后,诞灵应不愧河津。
胡叔心、陈公甫和王阳明,皆明代理学家。大成,文章精华。西河氏,春秋时子夏,孔子弟子。太史公,汉司马迁。文中子,隋人王通谥号,著《中说》十篇,亦称《文中子》。三人皆河津人,且以文学著称。这副对联就重复了“于”、“之”二字。
二是个别需要特别加以强调的实词,也可以重复。湖南岳阳楼就有这样一副:
洞庭天下水,
岳阳天下楼。
这副对联重复了“天下”二字,不但不使人有重复之感,而且充分显示了岳阳楼的非凡气势。这种情形应视为一种积极的修辞,但不是随便什么地方都可以采用。
所谓不规则重字,是指上下联在不同位置出现相同的字。例如:
玉女飘飘如天降;
珠花滚滚似玉倾。
此乃某君题某地一瀑布联。上联第一字为“玉”,下联第六字为“玉”,就造成了重字。若把下联的“玉”改为“雪”之类,虽然也不是很好,至少不规则重字就避开了。
产生这种不规则重字,多为疏忽所致。
三忌平仄过分失调。
所谓“过分失调”,或者表现为平仄相同的字连续使用过多,从而违反平仄交替的原则。就是说一联内连续使用三、四个平声字或者三、四个仄声字。例如:
窗明风和人快意,
酒香客醉主尽情。
这副对联写得怎么样姑且不说,上联“窗、明、风、和、人”连用五个平声字,下联“客、醉、主、尽”连用四个仄声字,读起来就不上口。这跟以同韵取巧的对联(见本书“同韵”一节),是完全不同的。
或者表现为上下联的平仄完全或大部分雷同,从而违反平仄对立的原则。例如:
家庭和睦生产好;
夫妻美满幸福多。
这副对联,本当用“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这—格律。上联第三号位当用仄声字而用了平声字“和”,第六号位当用平声字却用了仄声字“产”,若从拗救的角度看,还是可以的。下联一、二号位当用仄声字却用了平声字“夫妻”,第三、四号位当用平声字却用了仄声字“美满”,这与上联的平仄就雷同了。
出现平仄过分失调的现象,并非初学者不懂平仄,而是合律的关键在于变换词性。 变换词性的关键在于读者的接受程度。
篇7:对联的正贴法
精选关于对联的正贴法
贴对联,先判别上下联,再是贴的方向。
[定上下联]
一般情况下,对联要求仄(声调第三声、第四声)起,平(声调第一声、第二声)收。也就是最后一个字为仄声的是上联,最后一个字为平声的是下联。
如果两联同平或同仄,不算完美的对联。出现这样的情况应:一是看谁更平(平分阴平阳平);二是按前因后果(“因”在前,“果”在后);三是按时间先后(一般是先说早的`,后说晚的);四是看空间大小(是先说大的还是先说小的,先说近的还是先说远的)。
[定方向]
一、直联横联都从右向左读(传统贴法):古时候,人们的书写方式是从右至左,竖写;写横幅,也是从右至左,横写。且以右为上,也就是上联在右边,下联在左边。所以,春联的张贴方法应该是当你面向对联时,上联在右侧,下联在左侧,此时横批当然也是从右向左书写,横写的。
二、直联横联都从左向右读(现代常用贴法):现在的书写方法改为从左至右,横写。将上联贴在横批首字一方。如:横批为“风调雨顺”(左起),上联就应贴在左边。
三、直联从右向左读,横批从左向右读(传统与现代混贴法)。是否不协调呢?——
面向门,直上联贴在右,下联贴在左,橫联从左至右写读的传统与现代混贴法也认为协调,可解——1.看读张贴的对联都是从上联到下联最后接橫联。而下联贴在左,橫联从左至右写读,恰好是橫联首字顺连下联,这样人的眼珠子不需再逆转至上联方向看读橫联了。即人们看读对联从头到尾一直是顺时针转,这一路顺畅不就协调吗?2.大多事情都是顺时针转,似乎只汽车拐转及遗体告别不喜之事是逆向的;3.更体现古今结合,继承与创新。
篇8:结婚的对联怎么贴法
对于婚房布置来说,结婚对联更是少不了。结婚的对联怎么贴法?下面一起看看吧~
结婚对联的正确贴法1:先分清上下联
仄起平落,仄音为第三第四声,平音为第一第二声。结婚对联最后一字为仄音是上联,结婚对联最后一字为平音是下联。
结婚对联的正确贴法2:分左右
贴结婚对联一般从右到左,从上到下,不能颠倒。因此上联应贴在门的右边,就是进门时的右手边,下联则贴在门的左边。很多人习惯先左往右贴,这是不对的。
结婚对联横批的正确贴法:
好的横批在对联中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相互补充的作用。按照传统习俗,结婚对联横批应该从右往左念,但是现在写对联横批的人也不太注意这些,想体现文化底蕴,选择从右往左写的结婚对联横批才符合礼仪习俗。结婚横批要贴在门框以上,对联上方的中央位置。
贴结婚对联图个吉利喜气,即使左右贴错了,也没有人会提示。但是在结婚这种喜庆的日子,结婚对联作为象征点缀,还是了解一下,别贴错让人见笑。
在此为新人送上几幅喜庆甜蜜的带横批结婚对联,希望大家喜欢:
上联:同心同德情深似海,下联:相亲相爱意暖如春。横批:天生一对
上联:关心合意青春不老,下联:举案齐眉岁月如歌。横批:永谐琴瑟
上联:两个新人终成眷属,下联:一对情侣共建家圆。横批:天作之合
上联:秋水银堂鸳鸯比翼,下联:天风玉宇鸾凤和声。横批:喜结良缘
上联:喜气绕梁梁迎新燕,下联:金光满屋屋候新人。横批:男婚女嫁
上联:红梅吐芳喜成边理,下联:绿柳含笑永结同心。横批:幸福人家
[结婚的对联怎么贴法]
篇9:对联的贴法和读法
对联的贴法和读法
传统对联是平仄相合,仄起平落,即上联末字用仄声,下联末字用平声。 如“春潮传喜讯,鼠岁报佳音。”张挂的对联,传统做法还必须直写竖贴,自右而左,由上而下,不能颠倒。现在的对联张贴还是时有混乱的现象,看起来、读起来都觉得别扭。因此需要懂得正确的张贴方法。
我国古代写对联一直是直行书写,从右到左排列。对联以楹柱室壁为主要张贴场所,更需要而且也一直是直行书写。尽管下联在一行写不完时,书写要从左至右排列,但两联张贴时,仍然是上联在右,下联在左。所谓左与右,应以面对对联所贴处来确定。有些对联贴反了,或者是由于根本不知道对联张贴要上联在右,下联在左,或者是以背对对联所贴处为准而造成的。现在,由于书写习惯从左向右,所以也有把上联贴在门左边的。
究竟应贴在哪边?要看选择什么样的横批。如果横批是从右向左书写,上联就应该贴在右边,反之上联则贴在左边。另外,对联除了对仗等要求外,一般应上仄下平,就是上联结尾宇的音调应该落上声和去声,下联结尾字的音调应该落在平声。看见许多对联,有的横批明明是从右向左书写, 上联却贴到左边,有的横批是从左向右书写,上联又贴到右边,还有的对联,没有平仄,而且也不符合人们的阅读习惯。
我们以春联为例,来说明张贴对联的正确做法。有的春联有两幅直联和一幅横批,直联的每幅最后一宇有平、上、去、入等声韵,接近现在的国音四声法,但有出人。正确的贴法是:上声、去声及入声字为上联,平声为下联。简单说就是右手为上联,左手为下联。即当面对大门时,上联在右,下联在左,横额文字顺序为从右至左。
正确张贴春联的方法是“仄起平收”,“从右到左”,下面举几个例了来说明:
天增岁月人增寿(右),春满乾坤福满堂(左)。
生意兴隆通四海(右),财源茂盛达三江(左)。
爆竹声中辞旧岁(右),梅花香里报新春(左)。
天赐平安福禄寿(右),地生金玉富贵春(左)。
源运昌隆增百福(右),富业振兴获千祥(左)。
贴对联不是什么大事,图个吉利喜气,即使贴错,也没有人会提示。 不过,既然是民族的文化,我们不能宏扬,也不能离谱。贴错对联反映了对民族文化的无知。今天既然还是喜庆节日的象征点缀,还是应该了解一下,别贴错让人见笑。
至于春联的读法其实很简单,一句话:怎么贴就怎么读。
关于对联的横批问题,我们平时看到的对联,有的有横批,但绝大多数则没有横批,这是为什么呢?
横批,是指挂贴于一副对联上头的横幅,也叫“横披”、“横额”。所谓 “横”,指的是横写的书写方式;“批”,含有揭示、评论之意,指的是对整副对联的主题内容起补充、概括、提高作用。
横批一般仅用于少数有此必要的'楹联,绝大多数则没有横批,这是一个很普適的现象。比如很多店铺的对联就没有横批,横批的位置常常悬挂或刻的就是店铺的名称。
根据对联的内容和用途,某一类别的横批一般是可以通用的。如元旦对联的通用横批是万象更新、喜迎新春、欢度春节、喜迎新春、吉星髙照、国泰民安、春意盎然、辞旧迎春、财源广进、春回大地、福满人间、恭贺新禧、莺歌燕舞,等等。高考励志对联的横批有誓夺第一、激流勇进、傲视群雄、壮志凌云、众志成城、励志报亲、风华正茂、意气风发、志存高远、金榜题名、师生同心、唯有努力、壮志凌云、笑傲高三、舍我其谁、奋发图强,等等。 用于各个方面的对联横批很多,这里不再一一列举。
篇10:新春对联的贴法
古时候的对联,因为是从右向左书写,所以上联在门右边。现在,由于书写习惯从左向右,所以,也有把上联贴在门左边的。
究竟应贴在哪边?要看横批的书写,如果横批是从右向左书写,上联就应该贴在右边,反之上联则贴在左边.另外,对联除了对仗等要求外,一般应上仄下平,就是上联结尾字的音调应该落上声和去声,下联结尾字的音调应该落在平声.(阴平、阳平)
看见许多对联,有的横批明明是从右向左书写,上联却贴到左边,有的横批是从左向右书写,上联又贴到右边,还有的对联,没有平仄。
贴对联不是什么大事,图个吉利喜气,即使贴错了,也没有人会提示。不过,既然是民族的文化,我们不能宏扬,也不能离谱。 对联是从右至左书写的
贴在右边的一联为上联,以仄声字结尾。也就是说最后一个字为第三、四声的,是上联。
左边一联为下联,以平声结尾。也就是说最后一个字为第一、二声的,是下联 古时候的书写方式是从右至左,竖写;如果写横幅,则是从右至左,横写。所以,按照传统,春联的张贴方法当然应该是当你面向对联时,上联在右侧,下联在左侧,横批自然是贴在上面,注意,此时横批是从右至左,横写的。 上下联按照最后一个字的平仄声来区分,上联是以仄声(即第三或第四声)收尾,下联是以平声(即第一或第二声)收尾。但是,现在的书写方法改为从左至右,横写。所以,现在贴对联,先看平仄,再看横批。通过平仄判断上、下联之后,将上联贴在横批首字一方。如:横批为“风调雨顺”(左起),上联就应贴在左边;横批为“门临福五”(右起),上联就要贴在右边。 春 联
春节贴春联,将春联的上下联贴颠倒的大有人在,那么,怎样排列上下联的顺序呢?
首先要区分门的上下首。在面对大门时,右手方向为上首,左手方向为下首。贴对联时上联贴上首,下联贴下首。
其次是区分春联的上下联。一般有以下四种区分方法:一是按音调平仄分。春联比较讲究音调平仄,上联最后一个字为仄音,下联最后一个字应是平声。比如“春回大地千山笑”(“笑”是仄音),“福满人间万民欢”(“欢”是平声)。二是按因果关系分。“因”为上联,“果”为下联。比如“方向正确城乡富,政策英明衣食丰”,因为只有“城乡富”这个“因”,才会有“衣食丰”这个“果”。三是按时间先后分。时间在前为上联,时间在后为下联。比如“风送莺歌辞旧岁,雪伴梅香迎新春”,“辞旧岁”在前,“迎新春”在后。四是按空间范围分。一般是小者在前,大者在后。比如“勤俭持家家道昌,团结建国国事兴”。这副春联中的“国”比“家”大,所以“家”在前,“国”在后。 我了解的也不多,只找了下面这些,虽然简单,但比较实用.
贴春联是民间固有的习俗,体现红红火火过大年的吉祥。在农村,没有春联很多农民是过不了节的,他们一定会选择自己中意的春联迎接春节。从贴春联讲,一副春联不仅是迎春的吉祥物,也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贴春联家庭的文化程度。很多人不知道,贴春联应该从右向左, 上联放在右手边,下联放在左手边。 一些喜好春联但又不甚了解春联的人常常不知道如何区分上下联,其实窍门很简单,对联已经有了约定俗成的习惯,就是上联收尾的字要用个仄声的字,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三声或四声,下联的收尾字一般是平声,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一声或二声。从音韵学角度说,这样读起来有抑有扬,悦耳动听。这个方法也可用于检查春联挂对与否。 对子一念就分出上下联
贴春联是民间固有的习俗,体现红红火火过大年的吉祥。在农村,没有春联很多农民是过不了节的,他们一定会选择自己中意的春联迎接春节。从贴春联讲,一副春联不仅是迎春的吉祥物,也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贴春联家庭的文化程度。很多人不知道,贴春联应该从右向左,上联放在右手边,下联放在左手边。
一些喜好春联但又不甚了解春联的人常常不知道如何区分上下联,其实窍门很简单,对联已经有了约定俗成的习惯,就是上联收尾的字要用个仄声的字,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三声或四声,下联的收尾字一般是平声,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一声或二声。从音韵学角度说,这样读起来有抑有扬,悦耳动听。这个方法也可用于检查春联挂对与否。
贴春联时,顺序最重要。许多对联上下联有个因果关系,念反了就不通了,而且贴错了还会闹笑话。现在贴在大门上的春联一般称为门联,贴在里门(二门)上的称为重门联。很多家庭现在都安装了防盗门,此时张贴对联直接把上下联挂在防盗门上即可,如果贴在周边的墙上,反而显得不够工整。(北京楹联学会常务副会长 成立) 不可以互相颠倒。
首先,要看横批的书写,如果横批是从右向左书写,上联就应该贴在右边,反之上联则贴在左边.另外,对联除了对仗等要求外,一般应上仄下平,就是上联结尾字的音调应该落上声和去声,下联结尾字的音调应该落在平声.
上下联的区分与位置
按照古书读法,上联在右,下联在左。现在有不少门上的对子和柱子上的对子,很多都贴反了,往往都是把上联贴在左边,下联贴在右边了。有时,贴反了不易被察觉,因为有的对联先读哪一联对意思的影响不大,而绝大多数都不行。如“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上下联的区分:
上联的末字,无一例外地都是“仄声”字。下联的末字,无一例外地都是“平声”字。如前例中的“柳、绣”(上联末字),“天、图”(下联末字)等。
3、平仄
这个问题比较复杂和烦琐。但按照现代汉语的分法(古代汉语中的比较复杂,我们使用的是“偷懒”的办法。),只需把读音中的一二声(如清:一声。明:二声。)视为“平”,把三四声(如马:三声。力:四声。)视为“仄”就可以了(诗词中的平仄也与此相同)。这样,可以使读者读起来有抑扬顿挫、高低起伏之感,从而朗朗上口。
如:烽火连三月,读做仄仄平平仄。家书抵万金,读做平平仄仄平。
一般地,同一半联中的平仄要相连出现,而两个半联中的平仄要分别与另半联的平仄对应出现。比如,上联中如果是“平平仄仄平平仄”,则下联中相对应的位置就应该是“仄仄平平仄仄平”。
4、对偶和对比的区别
一般地,对偶句在上下句中同一位置上的字不能相同,而对比句则可以。如:“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走我的独木桥。”都是对比句。而“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则是标准的对偶(也叫对仗、对联)句。
-------
总的来说,上联最后的那个字一定是仄音,下联最后的那个字一定是平音。在现代汉语拼音中,一、二声为平音,三、四声为仄音。
贴对联的时候你面对着大门,上联贴在右手边,下联贴在左手边 不可互颠!传统习惯是「仄起平落」,即上联末句尾字用仄声,下联末句尾字用平声。
对联,雅称「楹联」,俗称对子。它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汉语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可以说,对联艺术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对联的种类约分为春联、喜联、寿联、挽联、装饰联、行业联、交际联和杂联(包括谐趣联....)等。对联文字长短不一,短的仅一、两个字;长的可达几百字。对联形式多样,有正对、反对、流水对、联球对、集句对等。但不管何类对联,使用何种形式,却又必须具备以下特点:一要字数相等,断句一致。除有意空出某字的位置以达到某种效果外,上下联字数必须相同,不多不少。二要平仄相合,音调和谐。传统习惯是「仄起平落」,即上联末句尾字用仄声,下联末句尾字用平声。三要词性相对,位置相同。一般称为「虚对虚,实对实」,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副词对副词,而且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同的位置上。四要内容相关,上下衔接。上下联的含义必须相互衔接,但又不能重覆。此外,张挂的对联,传统作法还必须直写竖贴,自右而左,由上而下,不能颠倒。
横批(或称横额,横档、横幅、横披等),是对联的重要组成部分。横批即如文章的标题,它能标示出一副对联的主题思想,是画龙点睛之笔,是锦上添花之笔。一般说来,横批对于联文有着概括、揭示、补充、说明等作用。从使用范围说,对联最常用也是最原始的形式,是贴挂于楹间(因之又泛称为楹联)。上下两条联文,再配以门楣上的横批,便呈“门”之势。对称是对联的最显著表现形式,中国的建筑美又多用对称这一传统的形式。建筑与对联结构相映成趣,这是联文加横批的又一个缘由。但不是说,凡对联都有横批,如有些门额牌匾可代作横批,题赠联、挽联(不宜楹间贴挂的)等可以省去横批。 是啊
当人面向对联时,上联在右侧,下联在左侧。对联要注意声律相对,判断上下联是按照最后一个字的平仄声来区分的,上联是仄声,下联为平声,这主要是为了音韵和谐,悦耳动听。
1.按字调平仄分。对联比较讲究平仄,这是对联的特点。具体来说,上联的最后一个字一般是仄声,下联的最后一个字一般是平声,否则读起来常常感到别扭。比如“家园似锦添春色(“色”是仄声),福运齐天赖党恩(“恩”是平声)”。 2.按左右方位分。贴对联时应将上联贴在右边,下联贴在左边,左与右则以面对大门或壁柱来分。之所以这样张贴,是因为直行书写都是从右到左,所以念对联也是从右向左念。
3.按时序先后分。就是时间在前的为上联,时间在后的则为下联;或者说先办的事情为上首,后办的事情就为下首。比如“门迎春夏秋冬福,户纳东西南北祥”;“小院栽花香四季,大门结彩乐全家”。
4.按语言习惯分。比如“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风吹杨柳千门绿,雨润杏桃万户红”。人们常说“福寿双全”、“风雨同舟”,从来没有“寿福双全”、“雨风同舟”的说法。
5.按因果关系分。就是“因”为上联,“果”为下联。
6.按场面范围分。在时间、空间和具体事物上一般是从大到小,比如“年年过年年年好,月月赏月月月圆”;“一城花雨山河壮,满院春风日月辉”。从时间看,“年”比“月”长;按空间论,“城”比“院”大。
【关于对联贴法】相关文章:
1.对联贴法
3.春联贴法
4.今年贴对联
5.如何贴对联
6.贴对联日记
7.对联怎么贴
8.对联如何贴
9.春联的贴法
10.新年贴的对联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