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实用文>框架结构设计中应注意有哪些问题?

框架结构设计中应注意有哪些问题?

2023-09-29 08:33:06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zhangdongqi”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9篇框架结构设计中应注意有哪些问题?,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后的框架结构设计中应注意有哪些问题?,欢迎大家收藏分享。

框架结构设计中应注意有哪些问题?

篇1:框架结构设计中应注意有哪些问题?

框架结构设计中应注意有哪些问题?

1在设计框架结构和裙房时,高低跨之间不要采用主楼设牛腿、低层ht面或楼梯梁搁在牛腿上的做法,也不要用牛腿托梁的方式作为防震缝,因为在地震时各单元之间,尤其是高低层之间的震动情况不同,连接处很容易压碎、拉断。因此,凡要设缝,就要分得彻底,凡不设缝,就要连接牢固,绝不能似分非分,似连非连,否则很容易在地震中破坏,

2由于建筑的需要,有时需要框架梁外挑,且梁下设置钢筋混凝土柱。在柱的内力和配筋计算中.有些设计人员对其受力概念不清.误认为此柱为构造柱.并且其配筋为构造配筋,悬臂梁也未按计算配筋,这样有可能异致水平荷载作用下承载力不足,为事故的发生埋下隐患。实际上,在结构的整体计算中.此柱为偏心受压构件,柱与梁端交接处类似于框架梁、柱节点,应考虑悬臂梁梁端的协调变形。所以对于此柱应作为竖向构件参与结构的整体分析,并且柱与梁端交接处应按框架梁、柱的节点处理。 3填充墙拉筋和预埋件等不应与框架梁、柱的纵向钢筋焊接,宜采用在柱内预留预埋件,待砌筑填充墙时再将拉结筋与之焊接的施工方法。

篇2:结构工程师:在日常结构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

1、高层建筑的嵌固部位新的《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以下简称《抗震规范》)和《高规》第第5.3.7条规定:“高层建筑结构计算中,当地下室顶板作为上部结构嵌固部位时,地下室结构的楼层侧向刚度不应小于相邻上部结构楼层侧向刚度的2倍,”同时规定了嵌固部位相应的构造要求。但并不是要求地下室顶板必须作为上部结构的嵌固部位。有些高层结构不具备这样的条件,如高层主体范围以外的纯地下室地下一层为绿化覆土层,嵌固部位就应降至地下一层楼板,并按此条件进行相应设计。(高层主体外地下一层为绿化,但是上下层刚度比能满足规范要求的话,可以嵌固至首层楼板,可以考虑此部分土体的嵌固作用。基坑侧壁均有回填,对于没有大的纯地下室,基坑侧壁同样是回填土,情况应该是一样的。我认为不用进行区分

2、抗震设计的高层建筑,当地下室顶板作为上部结构的嵌固端时,新规范除对顶板的厚度及配筋等提出要求以外,还规定:a、“地下室柱截面每一侧的纵向钢筋面积,除应符合计算要求外,不应少于地上一层对应柱每侧纵筋面积的1.1倍”。设计时,各柱可在保持地上纵筋布置的情况下,在地下室每一侧的第二排再附加纵筋即可。b、地上一层的框架结构柱和抗震墙墙底截面的弯矩设计值除应按规范各相关条文进行各项调整外,位于地下室顶板的梁柱节点左右梁端截面实际受弯承载力之和,不宜小于上下柱端实际受弯承载力之和。

3、关于转换梁新的《高规》已经明确规定,当剪力墙墙肢与其平面外方向的楼面梁连接时,应采取在墙与梁相交处设置扶壁柱或暗柱,或在墙内设置型钢等至少一种措施,减小梁端部弯距对墙的不利影响。但有个别工程设计,将框支梁(转换梁)直接垂直支承于一般厚度的剪力墙上,而未对墙体采取上述加强措施。其中有些转换梁是大跨度单跨梁垂直支承于两端墙体;有些转换梁甚至位于支承墙的门洞边;有些支承墙因多层架空,高厚比不满足要求。这类情况,为增强转换梁两端的约束能力,满足其钢筋锚固要求,必须在转换梁两端的墙体中设置墙体端柱或扶壁柱,或加厚墙体设置暗柱(必要时加型钢),并按框支柱的要求进行设计。

4、新《高规》第10.2.8条,对各抗震等级框支梁纵向钢筋的最小配筋率提高了要求,同时增加了最小面积配箍率的要求,并作为强制性条文。

5、对一、二级抗震等级的剪力墙底部加强部位控制轴压比,并设置约束边缘构件,是《高规》为保证剪力墙的延性,新增加的要求。在剪力墙约束边缘构件配箍特征值为λv/2的区段,规范允许配置箍筋或拉筋。所设拉筋应同时钩住墙体的水平分布筋(或箍筋)和竖向分布筋,而不能有一部分拉筋仅钩住墙体的竖向分布筋。当此区段的体积配箍率或拉筋的竖向间距不能满足规范要求时,应同时设置箍筋。

6、新的《抗震规范》和《高规》对各抗震等级剪力墙在各种情况下的厚度与层高(或无支长度)的比值作了更详细的规定,比旧规范要求更严。当难以满足墙体厚高比的要求时,新规范也给出了墙体稳定的计算方法。

7、地下室外墙作为混凝土构件,在进行截面设计时,侧土压力作为地下室外墙的永久荷载,不仅要乘荷载分项系数,而且因为它起控制作用,按新的《建筑结构荷载规范》其分项系数应取》1.35,(与人防荷载组合时仍取1.2),

备考资料

另外,严格来讲,地下室外墙的侧土压力应按静止土压力计算,但在实际设计中,经常采用主动土压力计算,已经偏小。因此,不能再不乘分项系数。?

8、高层建筑地下室布置的一些墙体,地上对应位置无墙。如果在设计基础底板时将这些不出地面的墙作为支座,则此墙应按深梁进行设计,核算其剪压比能否满足要求。

9、有些工程的结构设计中,框架梁或剪力墙连梁的抗震等级较高,对构件剪压比验算应予以重视,当电算超限时做必要的处理

10、一些高层建筑设计,南北侧窗台高度不同。如南侧为落地窗或低窗台(200-300mm),北侧为高窗台(900-1100mm)。在结构整体计算中,剪力墙的连梁高度均未考虑窗台,且连梁刚度折减系数取规范最小值0.5,周期折减系数取1.0。但施工图设计,窗台与墙同宽,且与主体混凝土结构整体现浇。在水平荷载作用下,剪力墙结构的实际刚度分布及对整体结构的影响、外墙肢及连梁的内力将与设计状态不符。因此,应按实际连梁高度进行整体计算,或采取以下措施:a、未作为连梁设计的窗台后砌,采取有效施工措施防止不同墙体材料之间出现裂缝;b、减薄混凝土窗台厚度或在窗台墙与窗间墙连接处设控制缝。

11、关于主次梁结点部位(梁面同高)的间接受荷情况,我国新老规范都明确规定应设置附加横向钢筋,并承担全部集中荷载。同时,不允许用布置在集中荷载影响区内的斜截面受剪箍筋代替附加横向钢筋。

12、主次梁楼盖中,当抗震设计框架梁上的荷载以集中荷载为主时,如果按箍筋加密区间距进行电算,对抗震要求的箍筋加密区段以外的截面,因其剪力比支座截面衰减不多,故应验算此截面的斜截面受剪承载力。如计算需要,应延长箍筋加密区的长度。

13、抗震设计时的型钢混凝土框支柱或框架柱,其箍筋设置除满足规范规定的体积配箍率及构造要求以外,同一截面内的箍筋肢距,同样要满足规范对钢筋混凝土框架柱的要求。必要时仍要设置复合箍。

14、在较为复杂的结构平面布置中,经常存在多方向柱网相接区域。有些设计将每根柱与周围各柱均用框架梁连接起来,形成不同方向的多梁交于一柱,导致节点区钢筋锚固和混凝土施工困难。实际上,对于现浇梁板结构,水平地震力主要靠楼板传递,每根柱只要在两个接近垂直的方向有梁连接即可,不必将所有柱都连起来

更多建筑类经验免费阅读下载请访问:www.shangxueba.com/store_m_706634_23236_1_1.html

篇3:「结构工程师学习经验」结构工程师技巧在日常结构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

1、高层建筑的嵌固部位新的《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以下简称《抗震规范》)和《高规》第第5.3.7条规定:“高层建筑结构计算中,当地下室顶板作为上部结构嵌固部位时,地下室结构的楼层侧向刚度不应小于相邻上部结构楼层侧向刚度的2倍,”同时规定了嵌固部位相应的构造要求。但并不是要求地下室顶板必须作为上部结构的嵌固部位。有些高层结构不具备这样的条件,如高层主体范围以外的纯地下室地下一层为绿化覆土层,嵌固部位就应降至地下一层楼板,并按此条件进行相应设计。(高层主体外地下一层为绿化,但是上下层刚度比能满足规范要求的话,可以嵌固至首层楼板,可以考虑此部分土体的嵌固作用。基坑侧壁均有回填,对于没有大的纯地下室,基坑侧壁同样是回填土,情况应该是一样的。我认为不用进行区分

2、抗震设计的高层建筑,当地下室顶板作为上部结构的嵌固端时,新规范除对顶板的厚度及配筋等提出要求以外,还规定:a、“地下室柱截面每一侧的纵向钢筋面积,除应符合计算要求外,不应少于地上一层对应柱每侧纵筋面积的1.1倍”。设计时,各柱可在保持地上纵筋布置的情况下,在地下室每一侧的第二排再附加纵筋即可。b、地上一层的框架结构柱和抗震墙墙底截面的弯矩设计值除应按规范各相关条文进行各项调整外,位于地下室顶板的梁柱节点左右梁端截面实际受弯承载力之和,不宜小于上下柱端实际受弯承载力之和。

3、关于转换梁新的《高规》已经明确规定,当剪力墙墙肢与其平面外方向的楼面梁连接时,应采取在墙与梁相交处设置扶壁柱或暗柱,或在墙内设置型钢等至少一种措施,减小梁端部弯距对墙的不利影响。但有个别工程设计,将框支梁(转换梁)直接垂直支承于一般厚度的剪力墙上,而未对墙体采取上述加强措施。其中有些转换梁是大跨度单跨梁垂直支承于两端墙体;有些转换梁甚至位于支承墙的门洞边;有些支承墙因多层架空,高厚比不满足要求。这类情况,为增强转换梁两端的约束能力,满足其钢筋锚固要求,必须在转换梁两端的墙体中设置墙体端柱或扶壁柱,或加厚墙体设置暗柱(必要时加型钢),并按框支柱的要求进行设计,

4、新《高规》第10.2.8条,对各抗震等级框支梁纵向钢筋的最小配筋率提高了要求,同时增加了最小面积配箍率的要求,并作为强制性条文。

5、对一、二级抗震等级的剪力墙底部加强部位控制轴压比,并设置约束边缘构件,是《高规》为保证剪力墙的延性,新增加的要求。在剪力墙约束边缘构件配箍特征值为λv/2的区段,规范允许配置箍筋或拉筋。所设拉筋应同时钩住墙体的水平分布筋(或箍筋)和竖向分布筋,而不能有一部分拉筋仅钩住墙体的竖向分布筋。当此区段的体积配箍率或拉筋的竖向间距不能满足规范要求时,应同时设置箍筋。

6、新的《抗震规范》和《高规》对各抗震等级剪力墙在各种情况下的厚度与层高(或无支长度)的比值作了更详细的规定,比旧规范要求更严。当难以满足墙体厚高比的要求时,新规范也给出了墙体稳定的计算方法。

7、地下室外墙作为混凝土构件,在进行截面设计时,侧土压力作为地下室外墙的永久荷载,不仅要乘荷载分项系数,而且因为它起控制作用,按新的《建筑结构荷载规范》其分项系数应取》1.35,(与人防荷载组合时仍取1.2)。另外,严格来讲,地下室外墙的侧土压力应按静止土压力计算,但在实际设计中,经常采用主动土压力计算,已经偏小。因此,不能再不乘分项系数。?

8、高层建筑地下室布置的一些墙体,地上对应位置无墙。如果在设计基础底板时将这些不出地面的墙作为支座,则此墙应按深梁进行设计,核算其剪压比能否满足要求。

更多建筑类经验免费阅读下载请访问:

篇4:房屋建筑结构设计应注意问题分析论文

房屋建筑结构设计应注意问题分析论文

【摘要】房屋建筑质量的好坏源自于建筑工程人员在建筑时是否有疏漏,以及建筑设计人员是否缺乏合理科学的结构设计,建筑结构设计中忽视的问题无论大小,都会对房屋的建筑质量产生了不良影响。本文从构造、沉降要求等方面,浅谈一下建筑结构设计中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和应该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建筑结构;结构设计;基本原则;问题

【中图分类号】TU31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854407-0008-01

目前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我国政府大力支持住房建设,我国房屋建筑行业高速发展,各种类型的房屋建筑在不断扩大,房屋建筑结构设计水平也有了显著的提高,各个大型的建筑的快速发展导致设计平面的布置以及体型变得越来月复杂,从而导致目前的建筑结构体系日趋多样化。然而,目前在我国实际的建筑结构设计过程中,总会受到各种各样的因素影响,比如由于建筑工程设计人员的疏忽,或是在设计过程中存在其他方面的原因导致在建筑设计中出现一些不可避免的问题,就是这些问题对房屋的建筑质量产生或轻或重的影响。因此,想要做好建筑结构设计,必须对房屋建筑结构设计的特点及结构体系有充分的了解,把握好建筑结构设计中的要点,只有这样才能大大的提高结构设计水平,在结构设计当中,要遵守经济适用、安全合理、保证质量的基本原则。把握好建筑结构设计应注意的问题是关系到建筑安全、人民安居乐业的重要工作,所以,我们作为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人员,为避免建筑设计疏忽而造成损失,应该具体分析一下建筑结构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在房屋建筑结构设计过程中应该遵循的几个基本原则

设计人员在房屋建筑结构设计过程中,理应遵守四个基本设计原则,保证建筑结构设计的质量,这四个原则就是:“多道防线”、“抓大放小”、“刚柔相济”、“打通关节”。要想房屋建设的质量有保证,必须严格遵守这四个基本原则,严格规划,精益求精。

第一,建筑结构设计的原则是多道防线。总所周知,想要建设出高质量高安全的建筑结构体系是要求我们采取多道防线来设计的,这样一来,即使发生不可避免的灾难时(如火灾、地震),也可以通过多道防线来一层一层来防护,假设我们把在灾难来领是的生存希望寄托在某单个构件上是非常不合理的。比如,房屋的多肢墙与单片墙相比,多肢墙的.抗压能力要比单片墙的大得多。

第二,在建筑结构设计当中要遵守的第二个原则就是:抓大放小。设计人员都知道,在整个房屋建筑设计当中,总的结构体系是由大大小小的各个构件协同在一起组成一体的,各个构件的作用组成整体建筑性能,但是,每一个构件在结构中的作用都是不相同的,“强柱弱梁”、“强剪弱弯”等说的就是在建筑结构设计中需要遵守的抓大放小的原则,也是建筑结构设计中最常用到的概念。

第三,我们在建筑结构设计当中,也讲究刚柔相济。刚柔相济也是当前合理的建筑结构体系离不开的。如果房屋建筑结构的刚度太大,则会导致变形能力下降,当强大的外界冲击力瞬间来临时房屋需要承受的力量非常之大,这时很容易导致房屋局部严重受损。甚至会让房屋坍塌,所以在设计房屋的时候,需要考虑刚中有柔,然而,房屋建设设计的太柔,虽然结构可以很好的消减外力,但是容易受外界压力的影响,而造成房屋变形过大以至于无法使用户使用。

第四,房屋建筑过程中,打通关节这一步是必不可少的,他关系到房屋建设质量的好坏。这是因为结构体系中,大大小小各种类型的关节到处存在,而建筑结构的体系是统一的整体。我们所做的工作就是,打通建筑关节使结构保持平衡,这样做的目的其实就是使建筑结构永远处于原始的静态,避免外力不能平衡时而导致结构发生变化。

二、目前我国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

第一、在地基建筑上与建筑基础结构设计方面存在的问题。首先,结构工程师一直都应该很重视地基与基础设计的方面,原因就是这个阶段设计过程的质量好坏会对后期设计的工作的产生巨大影响,不仅如此,在建筑房屋的时候,地基基础将是直接决定整个工程造价。然而,目前很多房屋建筑并没有地质勘察这方面的报告,建筑人员只是通过建设单位的口头表述,或者是模糊的照搬现有的建筑物基础设计资料就开始进行施工图设计。甚至有些建筑设计师对软弱的地基的危害认识不清,不加以防范,粗心大意。在采用土垫对软弱地基处理过程中,缺乏换土垫层设计这一个过程,大部分设计人员只凭经验处置地基的设计问题,或者是简单地凭借以往的设计经验来加强房屋的承载能力,根本没有进行地基垫层宽度以及厚度的精确计算,也没有对其抗压能力的估算,这样做使得房屋建筑既不安全,还不经济实用。与此同时,有一些设计人员在设计高层民用建筑房屋时,在计算房屋的梁、柱时并没有尊照目前我国的设计规范,没有将荷载乘以折减系数计算来其荷载能力,所以,这样做的结果会常常导致采用荷载值偏离实际值。结合多年经验,在地基建造和基础设计这一过程中,建筑设计工程师应当尽量选用整体性能好、能够满足地基承载力的设计,并且能够自行调节结构设计的不均匀沉降的现象。

第二,在钢筋混凝土承重结构体系、方位布置方面的问题。原则上,尽可能使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布置“规则化”,在抗震概念设计中,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过程,其中“规则化”就要求建筑使用平立面外形尺寸设计,以及建筑设计的承载力相关的地理分布等因素的考虑。由于大部分设计人员没有按照这几条要求导致我国很多钢筋混凝土承重结构设计布置不合理,建筑的体型也不规则。从而引起建筑结构不规则,尤其是对于复杂的建筑,在设计过程中很难用若干简化的定量指标来一一划分不规则程度,并且使其衡量出来,例如钢筋混凝土民用多层建筑结构设计的不规则程度。

第三,建筑楼板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在建筑工程中,楼板是其主要的承重构件,如果是与墙连接,它将楼面、屋面的荷载转移传给其周围的墙上,如果与梁连接,就会将压力转移到房梁,楼板的位置设计必定涉及梁、墙、柱等构件安全。如果对整个设计的考虑不周全,就会很容易导致设计原理问题。

第四,在抗震设计中,各个计算方面存在的问题。每个房屋都要有抗震设防的建筑结构设计,不仅要考虑正常使用的竖向荷载重、风荷载重,还应该使结构有良好的抗震防倒性能。我们知道,建筑结构有没有耐震的能力,主要看房屋有没有承载力和变形能力。房屋建筑中,钢筋混凝土是一种弹塑性材料,它的结构应该具有塑性变形的能力。

三、结语

从上面所说的总结起来,作为结构设计人员,建筑结构设计是一个系统而全面的工作,是建筑安全应用的基础。在工程实践中要严格遵照有关设计的规范、按照设计的标准进行操作,设计人员应该具备灵活创新的思维,加上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不断提高自身的结构设计水平,以保证建筑质量,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推动建筑业不断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都凤强.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实践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

篇5:商务电话中应注意问题

商务电话中应注意问题

在中国,虽然电话已经十分普及了,但由于缺乏用电话的常识和训练,不能形成有效交流的案例比比皆是。由于双方看不到彼此的身体语言,对于使用英语的外国人来说,进行电话交流有一定的难度。所以要最大程度地使用或理解一些暗示语,即通过声音线索去抓住对方的' 支持、赞同或反对的态度、感情很重要。

一般的电话礼仪还有如下一些注意事项:

商务或公务电话都不宜太长;

电话交谈时声音不要太大。一是不必要,二是会遭人白眼;

如果接到一个别人的电话,一般要主动提出可以帮助传递口信儿。大多数人会写下一张留言条;

接听电话时,需知道对方是谁,并询问对方单位名称及所属部门,详细弄清一切,给被指名来接听电话的人以便利;

接到陌生人的电话,在不了解对方的动机、目的是什么时,接话人不可直来直去地告诉对方,同时也应为别人保密;当对方要找的人不在时,请不要随便传话,或说出不在者行踪;

在电话中传达事情时,应重复重点,对于数字、日期、时间等,应再次确定以免出错,并报上自己的姓名,以表明负责;

挂断电话前的礼貌也不可忽视,确定对方已挂断电话,才能放下听筒,并且不管多忙都要体贴地、亲切地对待听筒及来电方。

篇6:幼儿饮食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幼儿饮食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许多研究资料证明,学龄前儿童养成的用餐习惯往往会影响到他的一生。可以说,培养他们良好的饮食习惯是将来身体健康的`基础。

饮食中应注意以下问题:

(1)不要把用餐当作对孩子鼓励或惩罚的一种手段,这种教育方法对小儿心理的影响远远超过食物对身体的影响。

(2)不要过分担心他们吃多少.出生后第1年小儿平均体重增加为300%。到3-5岁,每年体重增长平均为12%.食物的需求与生长的快慢是平行的。

(3)父母要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

(4)合理安排零食.这个年龄的孩子都愿意吃零食,特别是糖果及糕点类.只要家中有,他们随时都会设法吃到。所以,不要随便购买或存放食品,应多准备些水果,而且要随吃随买,避免长期存放变质。

篇7:面试中应注意的问题

面试考官们普遍认为,学生们的总体素质较高,但在人际沟通能力、团队合作意识等方面有所欠缺,表明他们从“学生”向“社会人”的转变尚需过程。在面试现场捕捉到一些细节中体现出的“矛盾”,面试中一些要注意的问题。并请相关人士做了点评解答。为广大求职者能够提一些帮助。

基本技巧有vs素质不到位

大多数参加面试的学生都穿着整洁,“正装出场”。进入考场后,很多学生主动向考官问好并“自报家门”,在面试结束后不忘向考官致谢。这表明他们接受过基本的求职技巧训练。不少学生虽然穿着正式,但紧张的情绪和不适当的小动作,都说明他们的基本素质不到位。而是值得去学习一下的。

某人才网负责人:在面试时,女生不宜过多佩戴耳环、耳钉、戒指等首饰,男生最好不要穿休闲装。坐在位子上应注意坐姿,双脚不要晃动。遇到问题时要先充分思考,不要急于表达,一来体现对考官的尊重,二来避免出现表达上的不连贯。

“自我”意识强vs团队精神弱

当遇到要求评价两种不同观点的题目时,不少考生仅仅以“我”的角度具体论述了其中一种,往往对另一观点只字不提;而被问到“作为负责人,怎样组织策划公司活动”时,很多学生仍旧只回答“我如何做”,而没有充分利用身边的人、财、物等资源,也很少有人会想到要取得工会、共青团或者领导的帮助。这应该是的最特出问题了。

人力资源经理:他们往往喜欢“单兵作战”,强调个体价值,而团队合作精神较弱,这也要在今后的入职培训中逐步加强。

未来预期高vs实际计划少

在被问到“你对未来的工作、生活有哪些打算”时,绝大多数学生都谈到希望找到一份适合自己且薪水较高的工作,并通过能力提升和知识储备,在未来几年内成为行业“精英”。可见他们目前的求职愿望迫切,对自身期望值也很高。但同时,对于什么是“理想、合适”的工作,以及怎样适应从“学生”到“社会人”的转变等问题,学生们并没有清晰的认识。

某人力资源经理:年轻就是最大的资本,他们应该尝试富有挑战性的工作,不要一味求稳。如果年轻的孩子们能再多一点对自身的认识与规划,他们的职业生涯应该就完满了。不过还是,这样会踏实一点的。

篇8:浅谈危险性分析中应注意的问题

浅谈危险性分析中应注意的问题

该文简要介绍了危险性分析的常用方法,阐明了进行危险性分析的前提,并运用详细的'事例说明危险性分析时应注意辨识经验性违章及进行系统或设备隐蔽功能的分析等几个问题.

作 者:李健 李建平王黎 张明莉 LI Jian LI Jian-ping WANG Li ZHANG Ming-li  作者单位:河南石油勘探局,南阳,473132 刊 名: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ISTIC PKU英文刊名:JOURNAL OF SAFET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年,卷(期): 1(2) 分类号:X913.4 关键词:危险性分析   经验性违章   系统或设备  

篇9:变频器使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变频器使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山西铝厂 张志芬

在变频器的使用中,由于对变频器的选型及使用不当,往往会引起变频器不能正常运行、甚至引发设备故障,导致生产中断,带来不必要的经济损失。本文以富士FRNP7/G7变频器为例,讲述变频器使用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选型

一台喂料油隔泵采用变频控制,电机型号为JR127_10、115kW,Ue=380V,Ie=231A,使用FRNll0P7-4EX变频器。运行中发现有时虽然给定频率高,但实际频率调不上去、变频器跳闸频繁,故障指示为“OLl”,即变频器过载。经检查,变频器的额定电流为210A,而油隔泵电机在高下料量时运行电流在220A左右波动,驱动转矩达到极限设定,使频率不能上调,运行电流大于变频器额定电流,变频器过流跳停。分析认为其原因是变频器容量选择偏小。

变频器的选型应满足以下条件:

(1)电压等级与控制电机相符。

(2)额定电流为控制电机额定电流的1.1~1.5倍。

(3)根据被控设备的负载特性选择变频器的类型。

油隔泵为恒转矩负载,最好选用驱动转矩极限范围宽的G7变频器。选择FRNl60G7_4EX,变频器额定电压为400V,额定输出电流为304A,驱动转矩极限为150%,改用FRNl60G7。4EX后,上述问题再也没有发生。

2安装环境

由于变频器集成度高,整体结构紧凑,自身散热量较大,因此对安装环境的温度、湿度和粉尘含量要求高。山西铝厂的变频器安装于操作室内,因安装车间属于干法车间,变频器运行环境差,操作室粉尘多,夏季室内温度高,曾多次发生变频器故障。在对操作室进行密封和加冷却设施后,情况大为改善。后来因操作室集中空调冷凝水较多,距离柜子太近,发生了一起变频器控制板元件损坏的.故障。可见在安装变频器的同时,必须为变频器提供一个好的运行环境。

3参数设定

变频器的设定参数多,每个参数均有一定的选择范围,使用中常常遇到因个别参数设置不当,导致变频器不能正常工作的现象。

(1)外加起停按钮及电位器调频无效。变频器出厂时设定为通过键盘面板操作,外部控制无效,端子FWD_CM用短接片短接。选择外部起停及调频控制时,必须将该短接片去掉。出现上面问题,可能是FWD,CM短接片未取掉,操作方式和调频方式参数选择错误所致,应重点对该部分进行检查。

(2)变频器在电机空载时工作正常,但不能带载起动。这种问题常常出现在恒转矩负载。山西铝厂一台FRNl60P7。4EX变频器在试车时电机空试正常、但一带负荷即跳闸,提高了加减速时间后仍无法带载。继续检查转矩提升值,将转矩提升值由“2”改为“7”后,提高了低频时的电压输出。改善了低频时的带载特性,电机带载正常。遇到上述问题时应重点检查加、减速时间设定及转矩提升设定值。

(3)变频器投入运行、电机还未起动就过载跳停。山西铝厂一台7.5kW_6极电机采用变频控制,变频器在投入运行起动时、频繁跳停。经查原设定时将偏置频率设定为2H2、变频器在接到运行指令但未给出调频信号之前、受控电机将一直接收2H2的低频运行指令而无法起动。经测定该电机的堵转电流达到47A,约为电机额定电流3倍,变频器过载保护动作属正常。改偏置频率为0Hz,电机起动正常。

(4)频率已经达到较大值,但电机转速仍不高。一台新投用的变频器频率设置显示已经很大,但电机转速明显较同频率下其它电机低。检查频率增益设定值为150%。由频率设定信号增益定义可知:设定增益为设定模拟频率信号对输出频率的比率,假设设定频率为30Hz,实际输出频率仅为20H2。将设定增益改为100%后,问题得到解决。

(5)频率上升到一定数值,继续向上调节时,频率保持在一定值不断跳跃,转速不能提高。变频器工作时,将自动计算输出转矩,并将输出转矩限制在设定值内。如果驱动转矩设定值偏小,将可能因输出转矩受到限制,使变频器输出频率达不到给定频率。遇到上面的问题,应检查驱动转矩设定值是否偏小,变频器的容量是否偏小,再设法解决。

4故障诊断

变频器拥有较强的故障诊断功能,对变频器内部整流、逆变部分,CPU及外围通讯与电动机等故障进行保护。变频器在保护跳闸后故障复位前,将一直显示故障代码。根据故障指示代码确定故障原因,可缩小故障查找范围,大大减少故障查找时间。

(1)一台变频器在清扫后启动时,显示“OH2”故障指示跳停,OH2指变频器外部故障。出厂时连接外部故障信号的端子“THR”与“CM”之间用短接片短接,因这台变频器没有加装外保护,THR_CM仍应短接。经检查,由于66THR”与“CM’之间的短接片松动,在清扫时掉下。恢复短接片后变频器运行正常。

(2)变频器一启动就跳停,故障指示为“OCl”、OCl为加速时过电流,怀疑为电机故障,将变频器与电机连接线断开,检查电机绕组匝间短路。更换电机后变频器运行正常。

(3)夏季如果变频器操作室的制冷、通风效果不良,环境温度升高,则经常发生“OHl”、“OH3”过热保护跳停。这时应检查变频器内部的风扇是否损坏,操作室温度是否偏高,应采取措施进行强制冷却,保证变频器安全过夏。

(4)变频器在频率调到15Hz以上时,“LU”欠电压保护动作。“LU”保护信号指整流电压不足。我们从整流部分向变频器电源输入端检查,发现电源输入侧缺相,由于电压表从另外两相取信号,电压表指示正常,没有及时发现变频器输入侧电源缺相。输入端缺相后,由于变频器整流输出电压下降,在低频区、因充电电容的作用还可调频,但在频率调至一定值后,整流电压下降较快、造成变频器“LU”跳闸。

5维护

变频器运行过程中,可以从设备外部目视检查运行状况有无异常,专职点检员可以通过键盘面板转换键查阅变频器的运行参数,如输出电压、输出电流、输出转矩、电机转速等,掌握变频器日常运行值的范围,以便及时发现变频器及电机问题。此外,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1)设专人定期对变频器进行清扫、吹灰,保持变频器内部的清洁及风道的畅通。

(2)保持变频器周围环境清洁、干燥。严禁在变频器附近放置杂物.

(3)每次维护变频器后,要认真检查有无遗漏的螺丝及导线等,防止小金属物品造成变频器短路事故。

(4)测量变频器(含电机)绝缘时,应当使用500V兆欧表。如仅对变频器进行检测,要拆去所有与变频器端子连接的外部接线。清洁器件后,将主回路端子全部用导线短接起来,将其与地用兆欧表试验,如果兆欧表指示在5M欧以上,说明是正常的,这样做的目的是减少摇测次数。

【框架结构设计中应注意有哪些问题?】相关文章:

1.面试中应注意的问题

2.力学复习中应注意的问题

3.切纸机使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4.幼儿家庭教育应注意问题

5.面试中应注意的问题与禁忌

6.浅谈危险性分析中应注意的问题

7.山区公路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

8.传媒人面试自我介绍应注意问题

9.协议离婚应注意哪些问题

10.签订协议时应注意的问题

下载word文档
《框架结构设计中应注意有哪些问题?.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