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实用文>关于除夕守岁的散文美文:饺子

关于除夕守岁的散文美文:饺子

2023-08-02 08:44:58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春风沉醉的软糖”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2篇关于除夕守岁的散文美文:饺子,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关于除夕守岁的散文美文:饺子,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关于除夕守岁的散文美文:饺子

篇1:关于除夕守岁的散文美文:饺子

也许是生长在军营的缘故,对冬至吃饺子并没有多少记忆,倒是春节时的饺子让人难忘。

从记事起,每年的大年三十,母亲必定要包很多饺子。大年三十午夜的钟声响起后,我们还又吃又玩的不亦乐乎,母亲就会端上热腾腾的饺子,不管能否吃得下,我们每个小孩都会积极的抢饺子,似乎是在抢运气,也是在互相逗着玩,平时饭桌上是不允许这样打闹的,但年三十是个特例,母亲和父亲笑眯眯的看着我们闹,说,吃饱了,好守岁哦!

守岁就是守夜。古时守岁有两种含义:年长者守岁为“辞旧岁”,有珍爱光阴之义;年轻人守岁,是为祝福父母长寿。总之,守岁的意思既是惜别如水的岁月,也是期待新年的美好。但小孩子是不懂那么多的,只是为了好玩,我们吃饱了饺子就开始各种游戏,一直玩到眼皮实在睁不开,被父母抱上床。

大年初一一大早,母亲就挨个叫我们起床,吃饺子。经过大半夜的折腾,这会儿的饺子感觉格外好吃,我们都把肚子吃地圆鼓鼓的,再穿上新衣服,随父母去拜年。

长大进了军营,更多的是和战友们一起吃饺子,自己和面自己包,饺子的形状也和来自五湖四海的我们一样,各不相同。记得在军校,是将面粉和饺子馅分发到各班的,哪个班先包完,就端到炊事班先下,为了先吃到饺子,各班同学包饺子都和时间赛跑一般,包出来的饺子,有的像包子,有的像汤圆儿,煮熟后捞出来一看,大家都笑成了一团,那饺子大的可以到奶奶辈儿,小的连孙子辈儿都排不上。

调到丈夫所在部队的第一年,春节无法回家,在那个贫瘠的山沟里,浓浓的乡愁随着漫天的雪花儿越来越厚越重。

一些战备值班不能回家的单身战友们好像商量好了一般,都说年三十晚上在我们家里过。那是一个难忘的春节。年三十一大早,我们家就热闹了起来,每个人都热情高涨的准备烧一个家乡菜,摘菜的,剁肉的,打趣的......各种声音在我们那个小小的屋子里响彻成了一首欢声笑语的节日进行曲,丈夫信心满满地说要给我们做一道很有质量的菜---蛋饺。

蛋饺,源于江浙一带,看起来简单,做起来很难也非常耗时间,是将鸡蛋打好搅匀,拿一个里面用猪油擦过的汤勺在小火上,待汤勺热了,将鸡蛋倒入汤勺,不能倒多,只能是一点点,使鸡蛋形成一层薄薄的蛋饼,放一点肉馅,把蛋饼折叠起来,边沿用筷子一点点压实,汤勺既不能太热,太热会将蛋饼烤糊,也不能太凉,凉了边沿无法合拢,一次只能做一个。

看着丈夫耐心的将一个个黄黄的蛋饺倒进碗里,我忍不住想尝试一下,结果一个也没有成功,丈夫得意得说,这是技术活儿,有难度呢!那你教教我呗!我说。丈夫更加得意了,此技术传男不传女。我扑哧一下子笑了,那如果我生的是女儿,岂不是以后要吃蛋饺都得你做?没有想到一语成谶,半年后我们有了女儿。

再回到年三十吧,我们将两张书桌拼在了一起,随着大家的菜一道道端上来,满满一桌菜热气腾腾地闪耀着各种颜色,煞是好看,最后是丈夫端上来的一个火锅,里面黄腾腾的蛋饺上下翻滚,锅里各种配菜散发出热烈地香味儿,战友们共同举杯,庆祝新年的到来,那是一个美好的夜晚,温暖的氛围里,各种口音的祝福不断,在起伏的笑声里我的乡愁一扫而光。

以后随着条件越来越好,饺子已经不再是果腹的美食,饺子成为了一个象征,一个美好富裕,一个彼此祝福的象征。

每年春节若是休假在家,母亲依然要让我们包饺子,依然是新年的钟声响起后每个人都要吃饺子,家里灯火辉煌,外面烟花四射,电视里的春晚连接起了全世界的华人,此刻,大家都会夹起饺子,向国家向民族向亲人送上浓浓的祝福,只是没有了守岁,有点遗憾有点想念。

大年初一一大早,母亲还是会煮饺子,让我们每个人都必须吃一点,吃完后,用漂亮的器皿盛放满各种零食水果,等待着拜年的亲戚们来敲门。

篇2:除夕守岁

吃饺子招财进宝

在中华民俗中的,除夕守岁吃“饺子”,是任何山珍海味所无法替代的重头大宴。“饺子”又名“交子”或者“娇耳”,是新旧交替之意,也是秉承上苍之意,是必须要吃的一道大宴美食。吃饺子取“更岁交子”之意,“子”为“子时”,交与“饺”谐音,有“喜庆团圆”和“吉祥如意”的意思。此外,饺子因为形似元宝,过年时吃饺子,也带有“招财进宝”的吉祥含义。

饺子馅料的选择和寓意有着直接关系,最常见的韭菜馅寓意着久财之意,因为久即时间长、久远,谓之久财。冬季典型的白菜肉馅即百财之意。香菇最有养生功效,将其包进饺子馅里寓意着鼓财之意,鼓即高起,凸出,香菇的形状如同向上的箭头,或为股票大盘的走势,向上、饱鼓之意,谓之鼓财。最后还有南京人爱吃的酸菜,据说有算财之意。

吃鸡-有计

除夕晚上吃年夜饭,在许多地方开席时首先要吃的菜就是鸡,因为寓意吉利。年菜必须有一只鸡在餐桌上,因为“吃鸡起家”。广州本地客家人拜神还要用鸡鹅做“头生”,都会选“走地鸡”,喻求生生猛猛。

篇3:除夕守岁

《共内人夜坐守岁》

欢多情未极,赏至莫停杯。

酒中喜桃子,粽里觅杨梅。

帘开风入帐,烛尽炭成灰。

勿疑鬓叉重,为待晓光摧。

《守岁》

暮景斜芳殿,年华丽绮宫。

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

阶馥舒梅素,盘花卷烛红。

共欢新故岁,迎送一宵中。

篇4:除夕守岁作文

明年岂无年,心事恐蹉跎;努力尽今夕,少年犹可夸!(苏轼《守岁》) ——题记 看到苏轼的《守岁》,我们一定会想到除夕吧。

除夕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节日之一。我国民间在除夕有守岁的习惯,我小的时候就听爸爸说过守岁的由来: 年三十守岁又称“熬年”。相传,在远古的洪荒时代,有一种凶怪的怪兽,人们叫他“年”。每到大年三十晚上,年兽就要从海里爬出来伤害人畜,毁坏田园,降灾于辛苦了一年的人们。人们为了躲避年兽,腊月三十晚上,天不黑就早早关紧大门,不敢睡觉,坐等天亮,为消磨时光,也为壮胆,他们就喝酒。等年初一早晨年兽不敢再出来,才敢出门。

人们见面互相拱手作揖,祝贺道喜,庆幸没被年兽吃掉,这样过了好多年,没出什么事情,人们对年兽放松了警惕。就在有一年三十晚上,年兽突然窜到江南的一个村子里,一村人几乎被年兽吃光了,只有一家挂红布帘,穿红衣的新婚小两口平安无事。还有几个稚童,在院子里点了一堆竹子在玩耍,火光通红,竹子燃烧后“啪啪”地爆响,年兽转到此处,看到火光吓得掉头逃窜。此后,人们知道年兽怕红、怕光、怕响声,每至年末岁首,家家户户就贴红纸、穿红袍、挂红灯、敲锣打鼓、燃放爆竹,这样年兽就不敢再来了。 但是有的地方村民不知道年兽怕红,常常被年兽吃掉。这事后来传到天上的紫微星那儿,他为了拯救人们,决心消灭年兽。有一年,他待年兽出来时,就用火球将他击倒,再用粗铁链将它锁在石柱上。从此,每到过年人们总要烧香,请紫微星下界来报平安。

其实守岁不仅是人们的一种过除夕、迎新年的方式,也是人们对如水逝去的岁月的惜别留恋之情以及对来临的新年寄以美好希望之意。不然古人怎会留下“三十六旬都浪过,偏从此夜惜年华”的名句。我已度过了十六个除夕之夜,我不敢说每一个除夕之夜我都有惜年华、憧憬未来的感觉,但是我坚信我深深的有过这种感觉。 除夕之夜,回首过去一年的岁月,回忆自己在这一年中度过的快乐韶光与悲伤情节,回想自己在这一年中取得的丰硕果实与虚度的如水时光,我便对即将到来的一年充满了期待与希望,似乎可以在新的一年中再获得什么与弥补什么,似乎除夕不仅是一个被庆贺的节日,更是一个让自己反思过去、憧憬未来的日子……

篇5:除夕守岁作文

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民俗自然也很多。我记得在小学时,我读过一篇关于守岁的文章,那是我第一次接触守岁这个词,便对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所谓守岁,就是指通宵守夜(熬年夜),即在除夕之夜,全家团聚在一起,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赶跑驱走。有诗为证,诗曰:“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总之,守岁,通俗点说就是“熬夜”,网络用语就是“修仙儿”。春节又要到了,我决定在这个除夕来实践一下守夜。

虽说是民俗,但我感觉真正守岁的人已经很少了,我从未看见父母和祖父母守岁。甚至当我向他们提出这个建议时,他们也是一脸惊异地看着我,“你在想什么呢?”“熬夜对身体不好,会猝死的。”好在他们最终还是同意了,“好吧,好吧。只要你熬的住就行。”

守岁开始了,我的心情很亢奋。爸爸先放了鞭炮,那“噼噼啪啪”的鞭炮声伴随着家人的笑声传入我的耳畔,家人的笑容在炮火的映照下更加灿烂,家人们的欢声笑语至今令我记忆犹新。放完鞭炮后,我们一起吃了饺子,看起了春晚。聊了一会儿,我感到有些疲乏,但想起“我肯定不会睡着的”之类的信誓旦旦的话,便只得强打起精神。我打开窗子,凛冽的寒风吹了过来,我感到清醒了不少。渐渐的,我感到困意席卷了我的全身,眼皮子在止不住的打架,眼球涨的难受,四肢也很无力,我感到眼前逐渐变得黑暗……

第二天早上醒来,我发现自己躺在床上,身上还套着外套,睡在温暖的被窝里。回想起自己昨天的豪言壮语,总不免有些自责,怨恨自己自控力太差。此后的几天我依然尝试过守岁,为了不睡着甚至用凉水洗脸,吃辣椒,但都以失败告终。

守岁这么难,古人又是怎么坚持下来的呢?事实上,守岁有着更深刻的寓意:在过去一岁中,不管幸运与不幸,不管喜从天降还是飞来横祸,它们都已成为我们生命的一部分。在它即将离我们而去时,我们便有些不舍。所以古人要守着它。守岁其实是看守住属于自己的时间与生命,表达着我们的生命情感。但现在很少有人能理解这种情感了,所以守岁的人也越来越少了,守岁也正在渐渐离开我们。

如果闲来无事,你也可以尝试一下这种传统民俗,尽管你不能为此得到什么,但从旧的一年跨越到新的一年,这也算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

篇6:除夕守岁作文

守岁,就是在旧年的最后一天夜里不睡觉,熬夜迎接新一年的到来的习俗,也叫除夕守岁,俗名“熬年”, 除夕夜人们通宵不眠,据说守岁而无倦意,是表示着来年的精力充沛。

关于守岁的由来有一个说法相传中国在太古时候,有一种叫做“年”的凶猛巨大怪兽,长得面目狰狞,头长触角,而且生性残暴,饥饿时从昆虫到人类,凡是生物一 概不拒,令人闻之丧胆。后来大家渐渐掌握年的出现时间,“年”只在冬天食物短缺时才爬上岸出来觅食,而且刚好每三百六十五天出现一次,总是在夜里才出来饱餐一顿,到清晨时,早就消失无踪了。因此,每到这天,大家就把这一夜看作是关口来过,称为“年关”,也就是现今的除夕。每到这一天晚上,每家每户都提前做 好晚饭,再把鸡圈、牛栏全部关紧,把宅院的前后门都封住,躲在屋里吃“年夜饭”,由于这顿晚餐具有驱赶厄运的意味,所以置办得很丰盛,除了要全家老小围在 一起用餐表示和睦团圆外,还须在吃饭前先供祭祖先,祈求祖先的神灵保佑,平安地度过这一夜,吃过晚饭后,谁都不敢睡觉,挤坐在一起闲聊壮胆,就逐渐形成了除夕守岁的习惯。

到午夜时晚辈向长辈拜年家长则在这时给小孩儿“压岁钱”,也有的家庭是正月初一早晨给压岁钱的。这个传统习惯至今未变。压岁钱实为“压祟钱”。祟,据说是曾经猖獗一时,残害儿童的鬼怪,传说八仙曾变了八枚铜钱来躲在孩子枕头下,吓退了万恶的祟。后来就形成了新年给孩子压祟钱,以祝福孩子平安的习俗。“祟”与“岁”谐音,“压祟钱”现在都通称“压岁钱”了。

我认为过年表示辛苦一年后的松弛和安乐,除夕时,异乡的游子一定会赶回家团聚吃年夜饭,即使未能回家吃团圆饭的家人,也要替他摆一副碗筷,以表示全家团圆。午夜拜年时,便可以拿到家人发的压岁钱,过年表示一家的团圆并一起享受团圆的天伦之乐。

篇7: 除夕守岁作文

转眼已经到了除夕夜,我和哥哥姐姐约好了今天晚上一起守岁,看谁能坚持到最后。我们看完春节联欢晚会,就都坐在沙发上,我玩自己的玩具,哥哥和姐姐在看书,大人都说:“我们可守不了岁,我们都要睡觉了。”

等大人们都睡着了,我们三个立刻开始玩了起来,我们玩扑克牌、猜谜语、还聊天,我觉得这里就是我们的天地。不知不觉,我打了一个哈欠,看了一下表,发现怎么才两点?于是,我便趁哥哥姐姐不注意,冲了一大杯咖啡,一口气喝下去,我马上觉得睡意全跑了。

可是他们两个却撑不住了,三点多的时候,哥哥坚持不住睡着了,随后姐姐也睡了,只留下了我一个人守岁。我觉得好无聊了,就拿了我的玩具小车玩,五点的时候,姥姥起床了,就说:“到五点了,守岁已经成功了,现在可以睡觉了。”我躺在床上,却因为咖啡的原因,怎么也睡不着,心里还兴奋的想,只有我一个人守岁成了,我太厉害了!同学们,你们除夕晚上都守岁了吗?

篇8: 除夕守岁作文

守岁的意思是:阴历迎除夕终夜不睡,以迎候新年的到来,叫做守岁,就是在旧年的最后一夜迎接新一年到来的习俗,也叫除夕守岁,俗名“熬年”。

1月27日是除夕,夜里的20点,是离新年差4个小时,我们开始看了新年晚会。我最喜欢的是那几个小品。

快九点了,我和妈妈去外面清除小广告,我家防盗门的小广告。然后又叫爸爸出来一起贴对联、贴福字。一不小心,我妈忘带了钥匙,真是……我们在楼梯间都被隔壁家小狗发现了。要不是姥爷过来送钥匙,我们就得在外面过夜了。我在这次守岁得到一个教训:出门得带钥匙!

好不容易回了家,已经是10:30了。剩下的一个半小时我们就玩玩棋、喝喝茶。到剩一分钟的时候我们对了一下表,妈妈的是不偏不倚,恰好23:59,而我的已经过时了,成了00:01了。

新的一年里,我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有一个质的飞跃!

篇9: 除夕守岁作文

我喜欢过年,因为过年可以穿新衣,收红包,吃大餐,还可以放鞭炮呢!但我唯独不喜欢的就是守岁。

除夕夜里,我们吃完了年夜饭,便步入了煎熬的守岁了。我躺在床上,双手插在脑后,呆呆地望着头顶上如星空般的天花板,渐渐地,我开始打哈欠了,身体有些松软。我为了守岁这个传统,没办法,只好打开电视来分散注意力了。没过多久,我就被深深地吸引住了。但妈妈一来,说要听音乐,便一把夺过遥控器,放起了一首柔美动听的歌曲。我的身体越来越松弛了,头渐渐地往下低了,眼皮也有些麻木,一点一点地闭上了。但每次把眼睛闭上,又突然晃过神来,又逐渐闭合。反复几次后,我真的很困了,可我又不想打破守岁这个传统,强行控制着睡意。我的眼睛瞪得大大的,头发也有些凌乱,还呼着大气。

“叮铃铃”闹钟铃响了起来,只见闹钟上显示着00:01时。我终于解放了,巴不得飞奔回房间,但体力不支的我实在不行了,只好迈着缓慢的步伐,走回房间。

第二天,我醒来照镜子,发现一只大熊猫,他的眼睛里还若以若现着几根血丝呢!

哎!守岁简直是一种折磨!一种痛苦!我讨厌守岁!

篇10:什么叫除夕守岁

除夕守岁的由来

我国民间在除夕有守岁的习惯。守岁从吃年夜饭开始,这顿年夜饭要慢慢地吃,从掌灯时分入席,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根据宗懔《荆楚岁时记》的记载,至少在南北朝时已有吃年夜饭的习俗。守岁的习俗,既有对如水逝去的岁月含惜别留恋之情,又有对来临的新年寄以美好希望之意。古人在一首《守岁》诗中写道:“相邀守岁阿戎家,蜡炬传红向碧纱;三十六旬都浪过,偏从此夜惜年华。”珍惜年华是人之常情,故大诗人苏轼写下了《守岁》名句:“明年岂无年,心事恐蹉跎;努力尽今夕,少年犹可夸!”由此可见除夕守岁的积极意义。

年三十守岁,俗名“熬年”。为什么称作“熬年”呢?民间世世代代流传着这么一个有趣的故事:相传,在远古的洪荒时代,有一种凶恶的怪兽,人们叫他“年”。每到大年三十晚上,年兽就要从海里爬出来伤害人畜,毁坏田园,降灾于辛苦了一年的人们。人们为了躲避年兽,腊月三十晚上,天不黑就早早关紧大门,不敢睡觉,坐等天亮,为消磨时光,也为壮胆,他们就喝酒。等年初一早晨年兽不再出来,才敢出门。人们见面互相拱手作揖,祝贺道喜,庆幸没被年兽吃掉,这样过了好多年,没出什么事情,人们对年兽放松了警惕。就在有一年三十晚上,年兽突然窜到江南的一个村子里,一村子人几乎被年兽吃光了,只有一家挂红布帘、穿红衣的新婚小两口平安无事。还有几个童稚,在院里点了一堆竹子在玩耍,火光通红,竹子燃烧后“啪啪”地爆响,年兽转到此处,看见火光吓得掉头逃窜。此后,人们知道年兽怕红、怕光、怕响声,每至年末岁首,家家户户就贴红纸、穿红袍、挂红灯、敲锣打鼓、燃放爆竹,这样年兽就不敢再来了。

在《诗经・小雅.庭燎》篇中,就有“庭燎之光”的记载。所谓“庭燎”就是用竹竿之类制作的火炬,竹竿燃烧后,竹节里的空气膨胀,竹腔爆裂,发出噼噼啪啪的响声,这也即是“爆竹”的由来。可是有的地方,村民不知年兽怕红,常常被年兽吃掉。这事后来传到天上的紫微星那儿,他为了拯救人们,决心消灭年兽。有一年,他待年兽出来时,就用火球将它击倒,再用粗铁链将它锁在石柱上。从此,每到过年,人们总要烧香,请紫微星下界来保平安。

除夕守岁的意义

古时守岁有两种含义:年长者守岁为“辞旧岁”,有珍爱光阴的意思;年轻人守岁,是为延长父母寿命。自汉代以来,新旧年交替的时刻一般为夜半时分。守岁的“守”,即有对即将逝去的旧岁有留恋之情,也有对即将到来的新年怀希望之意。

篇11:除夕守岁作文

盼星星,盼月亮,我终于把今天盼来了。你们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吗?那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佳节:除夕。

啊!我的心都快跳出来了,一年的愿望已经要实现了,你们想知道那个愿望是什么吗?哦!那就是守岁!

晚上,我们家吃好了年夜饭,就早早地坐在电视机前,等着央视春晚的开始。电视机里的喜讯像一颗颗种子塞满了我的心房。等啊等,今年的春晚似乎比往年更晚拉开序幕。待我等到那春晚开始时,眼皮沉重得很,泡上一杯红茶才足以清醒。

篇12:除夕守岁是什么意思

除夕守岁是什么意思?

守岁,就是在旧年的最后一天夜里不睡觉,熬夜迎接新一年到来的习俗,也叫除夕守岁,俗名“熬年”。

古时守岁有两种含义:年长者守岁为“辞旧岁”,有珍爱光阴的意思;年轻人守岁,是为延长父母寿命。自汉代以来,新旧年交替的时刻一般为夜半时分。

在这“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的晚上,家人团圆,欢聚一堂。全家人围坐在一起,茶点瓜果放满一桌。大年摆供,苹果一大盘是少不了的,这叫作“平平安安”。在北方,有的人家还要供一盆饭,年前烧好,要供过年,叫作“隔年饭”,是年年有剩饭,一年到头吃不完,今年还吃昔年粮的意思。这盆隔年饭一般用大米和小米混合起来煮,北京俗话叫“二米子饭”,是为了有黄有白,这叫作“有金有银,金银满盆”的“金银饭”。不少地方在守岁时所备的糕点瓜果,都是想讨个吉利的口彩:吃枣(春来早),吃柿饼(事事如意)吃杏仁(幸福人),吃长生果(长生不老),吃年糕(一年比一年高)。除夕之夜,一家老小,边吃边乐,谈笑畅叙。也有的俗户人家推牌九,掷骰子,赌梭哈,打麻将,喧哗笑闹之声汇成了除夕欢乐的高潮。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这种习俗后来逐渐盛行,到唐朝初期,唐太宗李世民写有“守岁”诗:“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直到今天,人们还习惯在除夕之夜守岁迎新。古时守岁有两种含义:年长者守岁为“辞旧岁”,有珍爱光阴的意思;年轻人守岁,是为延长父母寿命。自汉代以来,新旧年交替的时刻一般为夜半时分。普天下人都盼望着新年零点的到来。

除夕为什么要吃年夜饭?

除夕之夜,无论相隔多远,工作有多忙,人们总希望回到自己家中,吃一顿团团圆圆的年夜饭。有时实在不能回家时,家人们也总是为他留一个位子,留一副碗筷,表示与他团聚。这年夜饭也叫“合家欢”,是人们极为重视的家庭宴会。年夜饭又称团圆饭。除夕这一天对华人来说是极为重要的。这一天人们准备除旧迎新,吃团圆饭。

在古代的中国,一些监狱官员甚至放囚犯回家与家人团圆过年,由此可见“团圆饭”对古代中国人是何等的重要。关于年夜饭来历的传说流传着不少有趣的传说故事。其中,流传的比较广泛的,是一则关于人们齐心协力共同抵御“年”的故事。

相传古时候,有一种头如狮子身如壮牛的凶恶怪兽,到了冬天山中的食物稀少了,便要跑出山来闯进村子,见人伤人,见畜伤畜。因此一到冬天,人人惊恐,村村不安。大伙儿只得搬到远远的地方去逃避“年”的伤害。时间长了,人们发现“年”虽凶猛,却也害怕三样东西:一是鲜红的颜色,二是明亮的火光,三是巨大的声响。于是大家商量,只要家家都具备这三样东西,“年”就一定不敢进村了。防御“年”进村侵袭的日子,家家户户照样挂上红色木板,点着火堆,通宵敲敲打打,“年”不再出来危害村民和牲口了,第二天便也相互道喜设宴团聚一起吃饭,欢庆平安。人们认为年夜饭还有逐疫、驱邪、健身的意义。全村的人聚在一起,为驱逐凶兽获得的胜利互相祝贺道喜。

吃年夜饭,是春节家家户户最热闹愉快的时候。大年夜.丰盛的年菜摆满一桌,阖家团聚,围坐桌旁,共吃团圆饭,心头的充实感真是难以言喻。人们既是享受满桌的佳肴盛馔,也是享受那份快乐的气氛,桌上有大菜、冷盆、热炒、点心,一般少不了两样东西,一是火锅.一是鱼。火锅沸煮,热气腾腾,温馨撩人,说明红红火火。

除夕年夜饭注意事项

1、皆围着桌吃饭,不分长幼皆一起吃,在家的成员一定要等到全家到齐了才可动筷子,也要为未能回家吃团员饭的家人摆碗筷,寓意合家团圆,幸福美满。

2、年夜饭不要吃得太快,每样菜最好都要吃一口,因含有吉祥意味,所以在年夜饭中是不可少的,如:芥菜要一根一根从头吃到尾,预示年首才能长长久久。菜头表示好、彩头。全鸡象征全家福。吃鱼丸、虾丸、肉丸,乃指三元及第之意(即状元、会元、解元)。

3、餐桌上唯有鱼不能吃,表示富裕和年年有余之意。

【关于除夕守岁的散文美文:饺子】相关文章:

1.除夕守岁日记500字

2.多一点传统文化:除夕守岁

3.除夕守岁小学叙事作文

4.除夕包饺子作文

5.疯狂地守岁之夜散文

6.除夕饺子乐小学作文

7.除夕包饺子作文(400字)

8.除夕饺子的作文550字

9.闹除夕散文

10.三年级除夕包饺子作文优秀作文450字

下载word文档
《关于除夕守岁的散文美文:饺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