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的对联
“我喜欢狗狗”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1篇黄山的对联,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黄山的对联,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一起分享。
篇1:黄山对联欣赏
谈经云海花飞雨;
说法天都石点头。
珠琳云树千山合;
宝刹楼台八面通。
慈光阁。珠琳:美好的树木。
洗钵乍分蕉上雨;
弹琴时引竹间风。
吴退旃题慈光阁
云外闲吟发天籁;
山中静雨落松涛。
胡子庆题慈光阁
跌宕炉v,婆娑火烛,看自三十六峰,头头是道;
影为形本,声是响根,历尽万八千岁,滴滴归源。
足临清净地;
身在图画中。
卧云庵
曾游雁宕居安固;
又住狮林享太平。
胡元照题卧云庵
石诡松奇,自是有仙骨;
僧闲云懒,到来生隐心。
江夔一题卧云庵
地近丹泉,岩涌飞流千嶂雪;
院依紫石,云开曲径一茅蓬。
程雪门题紫云庵
心超黄海天都上;
身寄紫崖莲蕊间。
味道人题紫云庵
山深自觉无寒暑;
禅老无心计岁年。
张翌和题紫云庵
临风说法花应堕;
对月谭禅石不顽。
程音田题紫云庵
紫石云烟作屏障;
青天风雨走蛟龙。
赵子良题紫云庵
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
无恐怖远离,颠倒梦想。
严云芝题紫云庵
访鹤倚层楼,曾过晴川留爪迹;
寻僧登绝t,要将云海荡胸怀。
篇2:黄山的对联
关于黄山的对联集锦
上联:珠琳云树千山合;下联:宝刹楼台八面通,
关于黄山的对联集锦
。 ——慈光阁。上联:洗钵乍分蕉上雨;
下联:弹琴时引竹间风。 ——吴退旃题慈光阁
上联:云外闲吟发天籁;
下联:山中静雨落松涛。 ——胡子庆题慈光阁
上联:就这里看破禅机,下乘、中乘、上乘,解脱因缘十二;
下联:从此地参透妙谛,取法、执法、非法,定慧世界三千。
上联:泉流功德水;
下联:山辟普门僧。 ——慈光阁
上联:立马空东海;
下联:登高望太平。 ——立马峰。
上联:岂有此理,说也不信;
下联:妙不可言,到此方知。 ——狮子峰
上联:奇妙脱凡蹊,果到峰头始信;
下联:光明凌绝顶,直从天外飞来。——飞来石
上联:万山拜其下;
下联:孤云卧此中。——玉屏楼
上联:高阁逼云霄,举头红日近;
下联:远山收入画,回首白云低。 ——慈光阁
上联:九匹白练出奇观,连续奔腾,远观如八骏骅骝添赤兔;
下联:三岭松涛鸣爽籁,抑扬起伏,乍听似千军健卒赴疆场。 ——九龙瀑
上联:天下有石皆奴仆;
下联:世上无山可弟兄。 ——黄山
上联:寺梵空灵常引鹤;
下联:林深静谧每闻莺, ——黄山松
上联:古渡舟横读月落;
下联:清池莲笑品蝉鸣。 ——黄山松
上联:叶底黄鹂鸣翠柳;
下联:花间紫蝶品琼浆。 ——黄山松
上联:衣袖飘飘,谁在千年深处,独舞;
下联:英姿飒飒,蝶于万绿丛中,双飞。 ——黄山松
上联:轻卷画帘慢抬笔;
下联:静览银幕细品诗。 ——黄山松
上联:云过黄山逢松语;
下联:雨潜平湖听莲吟。 ——黄山松
上联:云浮天河窃月色;
下联:雨落洪湖偷荷香。 ——黄山松
上联:满怀憧憬 云浮天河窃月色;
下联:一帘幽梦 雨落洪湖偷荷香。 ——黄山松
上联:风说野史谁倾耳;
下联:霞绘丹青我开眼。 ——黄山松
上联:风说野史谁倾耳;
下联:雨唱悲歌我伤心。 ——黄山松
上联:月满荷衣,一枝独立清如水;
下联:风脱羁绊,双帆并扬快似驹。 ——黄山松
上联:月入荷池鱼顾影;
下联:风梳竹林鸟弄姿。 ——黄山松
篇3:描写黄山的对联
描写黄山的对联
上联:谈经云海花飞雨;
下联:说法天都石点头。
上联:珠琳云树千山合;
下联:宝刹楼台八面通。
上联:洗钵乍分蕉上雨;
下联:弹琴时引竹间风。
上联:就这里看破禅机,下乘、中乘、上乘,解脱因缘十二;
下联:从此地参透妙谛,取法、执法、非法,定慧世界三千。
上联:泉流功德水;
下联:山辟普门僧。
上联:立马空东海;
下联:登高望太平。
上联:足临清净地;
下联:身在图画中。
上联:云外闲吟发天籁;
下联:山中静雨落松涛。
上联:跌宕炉韛,婆娑火烛,看自三十六峰,头头是道;
下联:影为形本,声是响根,历尽万八千岁,滴滴归源。
上联:心超黄海天都上;
下联:身寄紫崖莲蕊间。
上联:山深自觉无寒暑;
下联:禅老无心计岁年。
上联:临风说法花应堕;
下联:对月谭禅石不顽。
上联:高吸红霞,最好五更看日出;
下联:薄游黄海,曾来一夕听风涛。
上联:九匹白练出奇观,连续奔腾,远观如八骏骅骝添赤兔;
下联:三岭松涛鸣爽籁,抑扬起伏,乍听如千军健卒赴疆场。
上联:音可能观,观遍黄山开慧眼;
下联:士何以大,大如沧海显婆心。
上联:曾游雁宕居安固;
下联:又住狮林享太平。
上联:石诡松奇,自是有仙骨;
下联:僧闲云懒,到来生隐心。
上联:地近丹泉,岩涌飞流千嶂雪;
下联:院依紫石,云开曲径一茅蓬。
上联:紫石云烟作屏障;
下联:青天风雨走蛟龙。
上联: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
下联:无恐怖远离,颠倒梦想。
上联:访鹤倚层楼,曾过晴川留爪迹;
下联:寻僧登绝巘,要将云海荡胸怀。
上联:世间有石皆奴仆;
下联:天下无山可弟兄。
上联:岂有此理,谁也不信;
下联:真正妙绝,到此方知。
上联:岂有此理,说也不信;
下联:妙不可言,到此方知。
上联:万山拜其下;
下联:孤云卧此中。
上联:眼根已澈浮云表;
下联:心镜先莹宝月中。
上联:高枚题文殊院
下联:莲飞九品归黄海;
上联:高阁逼云霄,举头红日近;
下联:远山收入画,回首白云低。
上联:优钵花开,香满三千世界;
下联:菩提树长,荫遮百万人天。
上联:一堂佛相,大慈大悲,观众生苦多乐少;
下联:万岁共和,自由自在,愿从今偃武修文。
上联:奇妙脱凡蹊,果到峰头始信;
下联:光明凌绝顶,直从天外飞来。
上联:黄山青松连天起;
下联:碧海明月入座来。
上联:黄山青松连天起;
下联:白水明月入梦来。
上联:黄山青松连天起;
下联:五岳碧水入梦来。
上联:黄山青松连天起;
下联:上海明月入梦来。
上联:黄山青松连天起;
下联:碧水杨乐入梦来。
上联:黄山青松连天起;
下联:赤壁白雪入梦来 。
上联:狮子林中福地;
下联:仙人张内斜阳。
上联:狮子林中福地;
下联:仙人张内心田。
上联:狮子林中福地;
下联:仙人张内春天。
上联:狮子林中福地;
下联:仙人张内乐园。
上联:狮子林中福地;
下联:仙人张内新居。
上联:狮子林中福地;
下联:仙人张内天府。
上联:狮子林中福地;
下联:桃花李下乐土。
篇4:黄山
1月5日,我们全家举办了黄山游玩,听说明天要爬山看奇石,我兴奋得晚上觉也睡不着了。想象那句名言,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意思就是说:所有的山上能看得见的东西黄山上都有。
我慢慢往上爬,爬着爬着,我看见了一块巨大的石头,上面还写着三个醒目的大字:飞来石。我想:那真得是飞来的石头吗?我便认真地把它拍了下来。
山路忽然一转,我看到了美丽动人的峰:天都峰。天都峰位于东部,西对莲花峰,东对钵孟峰,海拔1810米,“健骨竦桀 ,卓立天表”。古诗有云:任它五岳归来客一见天都也叫奇。
走啊走,走啊走,我终于到了最高峰光明顶了。光明顶位于黄山中部,海拔1860米,是黄山的第二高峰。顶上平坦而高旷,地势开阔,日照长久而充足,故而得名光明顶。
黄山,是我最喜欢的山,也是我爬得最高的一座山 。黄山的海,泉,峰,湖,溪,松,石,瀑,天一不奇,无一不秀,真是数不尽的胜景,看之不完的奇观。
多么壮观的黄山。
篇5:黄山
黄山自古以来就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闻名天下。“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的千古名句,使中外游客纷纷前去。
来到黄山,那里的迎客松热情地张开双手欢迎我们。迎客松是黄山的象征,是第一个植物国宝。黄山的松树为什么称奇?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黄山的松树生长于悬崖峭壁之中,在石破天峰之中生存,如仙女下凡,似巨人,它是黄山的主人,它名扬天下。如果说大脑是人的灵魂,那么黄山的灵魂就是这奇形怪状的松树。
黄山的怪石也一样引人注目。黄山的石头千奇百怪,有的像温和有力的悠闲大象,有的像开辟新宇的双刃寒剑,有的像《西游记》里孙悟空蹦出的仙石……黄山有名字的石头有120多处,没有名字的怪石就犹如天空中的点点繁星一样闪闪发光,它们遍布满山遍野,堪称黄山一绝。
黄山的云海也是名震古今。那如棉花一样的云层,有时白浪翻滚,有时波光粼粼,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犹如三维动画。
黄山的飞瀑也叫人耳目一新。飞瀑水源丰富,纵横交错,有的好似万马奔腾,有的好似人间仙境。有人曾经这样称赞过:飞泉不让匡庐瀑,峭壁撑天挂九龙。五岳若与黄山并,犹欠灵砂一道泉。
史学家说黄山是自然博物馆,作家说它是一本永远都读不完的书,科学家说它是一个巨大的生物宝库。
篇6:黄山
黄山景区的险峻山势,如诗如画的风景,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每当我回忆起黄山景区之行时,突突地涌动在我的记忆中的却是那云。至今我还认为黄山景区的云最为生动,最有气势、最是绚丽。
站在黄山景区脚下仰首望山,就见白云分成好几层缭绕在山间,最低处是幽谷中一缕缕淡淡的云气,好像是下面的山涧被煮沸了一般。山间的白云如带,既相对的固定,又缓缓地移动,把一座座拔地而起的山峦,遮掩得若隐若现,若即若离,充满了神奇的色彩。远处的一个个山峰,就被云隐藏在云海中,含羞般只露出个山尖尖,扑朔迷离的样子使你感觉
奇峰怪石和古松隐现云海之中,就更增加了美感。黄山景区一年之中有云雾的天气达200多天,水气升腾或雨后雾气未消,就会形成云海,波澜壮阔,一望无际,黄山景区大小山峰、千沟万壑都淹没在云涛雪浪里,天都峰、光明顶也就成辽阔浩瀚云海中的孤岛。阳光照耀,云更白,松更翠、石更奇。流云散落在诸峰之间,云来雾去,变化莫测。风平浪静时,云海一铺万顷,波平如静,映出山影如画,远处天高海阔,峰头似扁舟轻摇,近处仿佛触手可及,不禁想掬起一捧云来感受它的温柔质感。忽而,风起云涌,波涛滚滚,奔涌如潮,浩浩荡荡,更有飞流直泻,白浪排空,惊涛拍岸,似千军万马度卷群峰。
篇7:黄山
雪中登黄山困难重重。石阶梯铺上了一层厚厚的雪,有的还结成了冰,非常滑,一不小心,就要摔跤,会摔下山去,因为栏杆和栏杆之间空隙很大。
我拄着拐杖,穿着钉鞋,小心翼翼地向上攀登。导游说:“走路不看景,看景不走路。”其实我早知道了。下坡对我来说很容易。我屁股着地,一只手拿着拐杖,另一只手着地用力往后推,让身体前进,不过屁股沾了雪有点冷。很难的是玉屏峰宾馆前的路面,全是冰,钉鞋踩在上面,一点用都没有,一不留神,就会摔倒。有一句话说:“不到玉屏峰,不见黄山面。”我觉得的确如此。正对面的天都峰有一段奇怪的路,它凹凹凸凸的,覆盖着已经结晶的雪,我走一步就滑下来了,好在下面都是雪,有一个缓冲,没有受伤。
在爸爸的帮助下,我好不容易爬了上去,看到了最陡峭的天都峰。云雾缭绕,山脉如同围上了白色的丝绸围巾,美丽极了!一会儿雾浓了,一会儿雾淡了,远处的山脉忽隐忽现,好像仙境一般。莲花峰旁有一座不知名的峰,我发现它像生病的老人,因为鼻子垂下来了。玉屏峰后,有一座睡佛。他像男人,因为有喉结;又像女人,因为有胸脯。不过佛不分性别,所以这个经典非常奇特。光明顶的雪景特别漂亮。一轮红日升起,白雪茫茫,银装素裹。但是阳光十分刺眼。光明顶是黄山高峰之一,可以看到远远近近的山脉,山脉都披上了白色的衣裳。
这次去黄山,虽然艰苦,但看到了美景。我学会了一个道理:有付出才有回报。
篇8:黄山
前天,我开始了我的黄山两日游。
黄山四绝是奇松、怪石、云海和温泉,我们一路上看到了很多奇松、怪石和云海,但温泉在山脚下,我们没有看到。和我经常爬的紫金山相比,最大的差别就是黄山上的树以松树为主,而紫金山上则有各种灌木。它们还有一个区别,就是黄山上除了松树,几乎到处都是石头,而紫金山除了天文台附近石头很多外,其他地方几乎没有石头,像森林一样。
一下索道,我们的小团体就翻过好汉坡,来到玉屏峰前参观迎客松。它已经很老了,有快一百岁的树龄了。看完迎客松,我们就吃午饭。吃完午饭,我们又参观了手机石、鲤鱼跃龙门,就去爬黄山最高峰——海拔1864米的莲花峰。
我爬了一点点,就听见一群人在说:“我的体力已经到极限了。”不免有些得意,但我很快就发现,有很多人还在我上面,就不再得意。不一会儿,就到了山顶,我体会到了“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的意境。
我接着游览了鳌鱼峰。鳌鱼峰上景点很多,比如鳌鱼吃螺蛳、老鼠偷油、拇指石等,从光明顶那个角度还能看到鳌鱼驼金龟。鳌鱼吃螺蛳是鳌鱼峰上天然形成的皱纹很象一些螺蛳,旁边还有一些皱纹很象一只大张着嘴的鳌鱼,那只鳌鱼好象在吃螺蛳一样。老鼠偷油则更巧,是山上的皱纹像一只没有尾巴的老鼠,但是它的尾部有一段长长的楼梯,就像它的尾巴一样。而它的嘴部有时会滴水,所以就像老鼠在偷油。拇指石呢,就像从山里翘出来的一只大拇指。鳌鱼峰一般分两条线路,一条是走鳌鱼洞,是从后山往前山的路线;另一条是走一线天,是从莲花峰过去的路线。我们走了一线天。一线天又叫桃花道,因为一线天最顶端的上方有两块悬崖,中间有一小条缝,把一个岩石球卡在了里面,这个岩石球叫绣球石。我刚爬过绣球石,天空便一下子唏里哗啦地下起了大雨。我赶紧穿上了塑料雨披,躲在了伞下面。可是,雨太大了,伞也挡不住,雨披也给雨打破了。幸好这里离我们晚上要住的白云宾馆很近,我们便冒雨冲进了白云宾馆。
第二天早晨吃过早饭,我们就离开白云宾馆,去参观了飞来石、东海大门,又去看梦笔生花。但云雾太大,没看清楚。接着我们又参观了雨伞松、黑虎松、情人松、龙爪松、小“迎客松”——探海松。提起黑虎松,还有一段故事呢!从前有一个高僧,发现这棵松上卧着一只黑虎,但是再回头去看的时候,那只老虎就不见了。黑虎松因此而得名。有一位画家,十次来黄山,画了九次黑虎松,说明他对这棵松很喜欢。
“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这次我亲自游览了一次黄山,感觉真是不虚此行。
篇9:黄山
黄山画派的创始人石涛曾说过:“黄山是我师,我是黄山友。”的的确确,黄山是堪为人师、为友的。
尽管我初上黄山正赶上一台飓风,黄山山上是风雨交加,云雾迷蒙,几十米外难见物体,难辨方向。只闻风雨声和游人的惊叫声。
好在导游和当地人有经验,让我们无论如何都要买上雨衣,背包和拐杖,才能上黄山。确实,黄山很神秘,很博大,很伟岸,很峻峭,但其气候也是变幻莫测,非常具有欺骗性、隐蔽性。往往山下是阳光灿烂,而山上则是雨雾迷茫,乱云飞渡,风雨交加。黄山是若隐若现的精灵,是犹抱琵琶半遮面的美人。当然,天气晴好时,黄山肯定是实实在在,坦胸露怀的伟丈夫。难怪有那么多诗人、画家、“发烧友”对黄山一见钟情,痴痴爱恋,有的甚至终生与黄山为伴。比如渐江、石涛、黄宾虹、刘海粟等大师。那个大画家刘海粟老先生93岁了还要十上黄山,他爱黄山、画黄山、写黄山,真正是如痴如醉,难分难舍。他留在光明顶的对联:“海到尽处天是岸,山登绝顶我为峰。”真个是意境深远,气势非凡。
我的老乡,诗仙李白五十四岁时往来于宣城,秋浦,南陵等地,曾游黄山。他有描写黄山胜景的名句:“黄山四千仞,三十二莲峰。丹崖夹石柱,菡萏金芙蓉”。李白还恋恋不舍地写下:“他日还相访,乘桥蹑彩虹。”这是李白的遗憾更是黄山的遗憾。
徐霞客一生两次游黄山。登天都峰、莲花峰文殊院,饱览绮丽风光。他曾作游黄山日记前后两篇。有人问徐霞客:“游历四海山川,何处最奇?”徐氏回答:“薄海内外无如徽之黄山,登黄山天下无山,观止矣!”后来,民间将此意演化为“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明代诗人余绍祉曾留下 “翠壑丹崖千丈画,白云红叶一溪诗”的名句。
当日吾与妻上黄山,从地质博物馆处坐缆车上山。山上山下真可谓两重天。风雨之中,我们只看到几处奇石和劲松。那迎客松在大风大雨里挣扎,可能根本没有心思迎客。倒是那些邻近的奇峰怪石时隐时现,好像故意逗我们玩;远处的根本不显身影,骄傲地隐藏在大风大雨大雾中。我们感到十分无奈。导游和缆车工作人员说:你们来的不是时候,台风季节,来黄山是近看路和树,其余全是雾。好在我们不惧大风大雨,终于冒险经过鳌鱼背,登上了光明顶。
扫兴而归。又坐缆车下山。我们在缆车站等了半个多小时,盼望雨过天晴,太阳从云缝里钻出来,哪怕一小会儿,让我们见识一下黄山的真面目,哪怕是半张脸也行。可他就是不肯,就是那么小家子气,就是那么神秘莫测。我们只好自叹运气不佳,同时自己安慰自己,留下遗憾也好,有机会一定再来黄山。当然,必须遵循自然规律,千万要错过台风季节。
回到山下,我们不时回头,偶见近处露处一座山峰,那只不过是黄山的一角,我们赶紧拍照。过了一会,黄山又不见了。他确确实实在呼唤朋友:再见!因此,我脑海里突然冒出几句诗来:若隐若现是黄山,神秘莫测时改颜。如要求得真经归,自然为师效前贤。
篇10:黄山
遇见你时,山很高,天很蓝,风中夹杂着些青草的味道,在空气中充斥着。我带着小时候听父亲讲述时的好奇,带着对你的了解,一同前往,许是高兴。
山,是群山,各有各名,却是一家人,连绵不断,此起彼伏。已是盛夏,眼前的山色,是抹深邃的墨绿,仿佛要在纯洁的天色中渲染开来。传说中,黄帝、浮丘公和容成子在此炼丹成仙,你便得“黄山”一名,桃花溪还有用来炼丹的丹井、药臼。我顺着远处望见,那儿的山愣是只盖一层黄土,树也少,草也少;抬头,山着实是高,直插云霄,望不到尽头;俯视,只见云海缭绕,瞧不见底,幸有木栏围绕,否则便是万丈深渊。爬山的人,不仅是游客,还有些挑担子的人,有壮青也有老者,戴一草帽,肩一扁担,头尾一袋。他们的背上已被汗水浸透,额头上也布满细密汗珠,是什么给了他们偌大的勇气做这份工作?又是什么令他们的心如此坚持不懈?无人可解,无人可明。
石,是奇石,星罗棋布,点缀在波澜壮阔的黄山中,奇形怪状,惟妙惟肖。我向对面的那座山望去,一只猴子坐在山顶上,虽只有背影,但悲感满满,云海缭绕,此山独耸,化身为人的猴精,为弥补那瞒天之欺,仍在寻找那女子,只为一抹浅笑自古以来,人妖之情数不胜数,愿石猴早日圆梦;虽是夏天,但夜晚依旧凉意绵绵,月未圆,洒下几缕淡淡的银光,那石狗像是活了,两眼炯炯有神,对着月亮长嚎,它也同我一样,思念孤身一人的嫦娥。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这石意这般依旧,毫无动摇,实在是奇或形似,或神似,活灵活现,栩栩如生,引来一片惊叹。
晨,是美景,灼灼红海,也只能在你这处细赏。月未落,天际还是淡淡的黑蓝,我们就已早早地在此等待。露珠还挂在叶梢上,凉风吹来,不禁颤抖,但不能打消我对日出的向往。远处的地平线还有一些粉色、紫色的朝霜,七点,天边终于出了一点红,太阳似初生的婴儿般悄悄地探出头来,这般红,没有“满园红”那般艳,也没有“梅花”那般淡,有亮光从中混杂着,慢慢地,半边的天已被染成了红色,似红艳的绸缎,似贵妃醉酒般挂在天上。东边,似一幅画,但这幅画,转眼即逝,来之不易,需耐心等待。
登山不应贪高耸,更应景于心、恒于心,远道而来的人啊,不要着急,切勿走马观花,美景只在一瞬之间,大自然,是用来细赏、慢赏、共赏的。
黄山一峰一姿,一石一态,一景一画,充满了美景。岁月的磨砺和风雨的摧残都没让巧夺天工的黄山别于五岳。“黄山四千仞,三十二莲峰。丹崖夹石莲,菡萏金芙蓉”,我愿再同你相聚,相讨人间俗事。
篇11:黄山
一提起黄山,大概大家立刻就会联想起徐霞客的那句诗 “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的确,黄山也是令我神往的地方。而今年的夏天,我终于有幸登上了黄山。去黄山的一路上,我仿佛穿行在一幅幅水墨画中间,徽州,不愧是我梦萦魂牵的故乡,那典雅的徽派建筑,那秀丽的山水,是那样的亲切,那样的迷人,然而这一切只是一个序曲,壮丽的音符还在那黄山上。
我们到黄山的第一站是北海,这里风光旖旎,还有许多动人的传说。就拿梦笔生花来说吧!它是一个紫黑色的小山峰, 很象英文字母中倒写的V字,不知是大自然的妙笔佳作,还是天意巧合,一株峻秀挺拔的小松树恰恰长在那峰尖上,相传诗仙李白来到黄山,因看不尽黄山胜景,而诗性大发。写完诗之后,将手中之笔一扔,恰恰落在北海,因此成了这梦笔生花。 这时,黄山的云雾上来了。霎时间,云涌山高,刚才还甚是葱笼的山峰被云雾披上了薄纱,景色变幻莫測。就是以这石峰为笔,蓝天为纸,也写不完黄山诗,描不尽黄山图!
辞别了梦笔生花,我来到了猴子观太平这一景这,那是一个石猴端坐在一个石头的平台上,俯看这太平盛世.听人说, 这只石猴本是天上的仙猴。因有一次来到黄山,在这块平台上看到人间图景美不胜收便十分留恋,就在这里坐了下来,而旦一坐就坐了千万年。不信你看,这石猴现在依然是凝神而专注,不知是什么吸引了它。
人家说黄山集中了各大名山的优点,这话一点不假。始信峰一带的石笋就集中了华山的“险”和庐山的“秀”。刚一看到石笋,我简直吓了一跳,因为它们几手都已成了 90度,我几手是手脚并用的登上的峰顶,看到脚下一团团地白云飘过,我深信自己站在天上,此时中华的阳刚之气和阴柔之美尽收眼底〃 黄山人有句俗语,“不到天都峰,黄山一场空”,在这句话的鼓平下,我决定一定要登上天都峰。路上,我们登上了百步梯,经过了试胆石,穿过了一线天,也看到了驰名中外的、好客的百年古松“迎客松”,也领略了历代文人墨客刻在石头上的题词^。总之,可以说我们历经了九九八十一难吧,我们终子来到了天都峰的最险处鲫鱼背。这鲫鱼背其实只是仅仅只是容一人走过的,拱形的山脊罢了,两边都是万丈深渊,两旁只有一根铁链,供抉手之用。看到这种情况,我可以说是几乎是把心都摁到了手上,但想起我的誓言,我还是坚定地踏出了第一步…… “无限风光在险蜂”,这话有理。在天都峰的顶上,只见峰峦叠聚,云雾迷离,袓**亲的娇容的确是艳冠群芳.在峰顶逗留片刻之后,我巳是身披夕霞,虽然游兴未尽,但也不得不踏上归途,渐渐地,天都峰已完全融进了晚霞之中,看着这美得让人惊叹的景色,我决定还要二登黄山。
【黄山的对联】相关文章:
1.黄山介绍
2.黄山英语导游词
3.笑傲黄山作文
4.魅力黄山作文
5.中考作文黄山
6.黄山中英文导游词
8.黄山作文600字
9.黄山颁奖词500
10.黄山游记作文






文档为doc格式